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如歌的行板》ppt课件
柴科夫斯基生活的年代正处于沙皇专制制度腐 朽没落的时期。他热爱祖国,关心俄国人民的 命运,但他又看不到俄国社会的出路。他从生 活中深深感受到俄国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但他 的政治态度却又是保守的王朝拥护者。这种无 法克服的矛盾不断促使柴科夫斯基对祖国的前 途、社会的出路、人生的意义进行深刻的思考, 并把这种生活感受融化到他的创作中去。
1、旋律表达了怎样的情绪?
旋律委婉、给人忧郁、沉思的印象, 情绪十分压抑。
2、使用什么乐曲演奏的?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
知识链接: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的区别
1、小提琴的摆放位置不同 从乐队的摆放位置而言,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区别在于前后了。 一般来说,第一小提琴是放在乐队最外边的两排小提琴,醒目又中心 ,直接面对着观众。从字面来说,”一”是”首”的意思,这就决定 了第一提琴的首席位置,是无可替代的。自然是摆放在中心首要位置 。而第二小提琴摆放的位置就在其次了,老二嘛。要不要那么醒目, 不重要,不能抢眼。
哼唱主题音乐
分析乐曲
《如歌的行板》采用复 三部曲式写成; 演奏时,4件乐器通常都 加上弱音器,使音色带有 朦胧、暗淡的色彩。 情绪: 哀伤,忧郁,无 奈。
复三部曲式
A B A’
aba
a
b a’ b’
小结:
《如歌的行板》旋律 深沉婉转凄美,体现 了作者对人生艰辛的 感悟,对劳动人民苦 难生活的深切同情和 无可奈何,一首音乐 能让我们感受如此深 刻,带给我们这么多 震撼,这就是音乐的 魅力。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诞生 于一个贵族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个 矿山工程师,他的母亲是一个颇有修养 的音乐爱好者。童年的柴可夫斯基从母亲 那里听到了许多动人的俄罗斯歌曲。
初中音乐高效课堂资料第十周-----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这部四重奏很快就在西欧许 多国家上演,特别是它的第二乐 章行板还被改编为各种器乐独奏 曲演出。柴可夫斯基本人也常常 在交响音乐会上指挥演奏《如歌 的行板》。随后几年内又接连有 柴可夫斯基的第二、第三弦乐四 重奏问世,然而最著名的仍然是 他的第一首弦乐四重奏。柴可夫 斯基终于完成了对自己提出的任 务:使俄罗斯室内器乐曲成为广 大群众的财富。室内器乐曲正是 从此走向了繁荣。
鲍恩和巴尔巴拉在《挚爱 的朋友》一书中说:“《如歌 的行板》……是柴可夫斯基的 代名词,正如亨德尔的《广板》 一样,世人有时简直忘了作者 还写过别的作品。”
欣赏提示
《如歌的行板》 为复三部曲式。第一 乐段bB大调,混合拍 子(2/4、3/4)。
主题悠长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民歌音调 (加弱音器)、抒发了内心世 界的情感,而多次的下行四度 进行,形成了俄罗斯民歌中通 常表现沉郁、痛苦的典型音调。 当主题第二次在小提琴声部完 全重复时,其它声部作了不同 的复调处理。
柴可夫斯基最出色的创作体裁是 交响曲。他在第四、五、六交响曲中 确立了自己浪漫主义交响曲风格。他 以这种宏大的器乐形式哲理性地表达 普通人的精神历程,命运的重压、痛 苦、欢乐、憧憬,难以排解的忧郁, 一系列情绪对照构成心理的戏剧。这 些既显露出作者个人的生活体验,且 不失人类精神的典型意义。音乐中热 情、坦诚和浓重的忧郁感人至深。语 调般明显起伏的亲切旋律,高旋低回 的摸进,从细致入微的乐句到壮丽高 潮的磅礴戏剧性气势和精彩的配器都 是其音乐魅力所在。
第一弦乐四重奏演出 后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评 论界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拉罗什的评论文章中指出: “这首作品的特色是鲜明 的曲调配上优美的和声, 显得迷人;音调优雅,不 同于一般;略带轻柔意味 ⋯⋯确实具有美妙的音响效 果。”
什么是“如歌的行板”?
什么是“如歌的行板”?如歌的行板是以舒缓的速度表现优雅情绪的音乐演绎方式,它如“徐步而行”、如歌儿般缓缓流淌!柴可夫斯基最擅长这种表达方式,我很欣赏舍去文化部长高官而继续作家生涯的王蒙一段优美而鼓荡的文字,那感受是如此的细腻而深邃:“ 柴可夫斯基好象一直生活在我的心里。
他之容易接受,是由于他的流畅的旋律与洋溢的感情和才华。
他的一些舞曲与小品是那样行云流水,清新自然,纯洁明丽而又如醉如痴,多彩多姿。
比如《花的圆舞曲》,比如《天鹅湖》,比如钢琴套曲《四季》,比如小提琴曲《旋律》,脍炙人口,家喻户晓,浑如天成,了无痕迹。
它们令人愉悦光明,热爱生命。
他是一个赋予生命以优美的旋律与节奏的作曲家。
没有他,人生将减少多少色彩与欢乐!他的另一些更令我倾倒的作品,则多了一层无奈的忧郁,美丽的痛苦,深邃的感叹。
他的伤感,多情,潇洒,无与伦比。
我总觉得他的沉重叹息之中有一种特别的妩媚与舒展,这种风格像是——我只找到了——苏东坡。
他的乐曲——例如第六交响曲《悲怆》,开初使我想起李商隐,苍茫而又缠绵,瑰丽而又幽深,温柔而又风流……再听下去,特别是第二乐章听下去,还是得回到苏轼那里去。
他能自解。
艺术就是永远的悲怆的解释,音乐就是无法摆脱的忧郁的摆脱。
摆脱了也还忧郁,忧郁了也要摆脱。
对于一个绝对的艺术家来说,悲怆是一种深沉,更是一种极深沉的美。
而美是一种照耀着人生的苦难的光明。
悲即美,而美即光明。
悲怆成全着美,美宣泄着却也抚慰着悲。
悲与美共生,悲与美冲撞,悲与美互补。
忧郁与摆脱,心狱与大光明界,这就产生了一种摇曳,一种美的极致。
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哲学。
人生苦短,人生苦苦。
然而有美,有无法人为地寻找和制造的永恒的艺术普照人间。
于是软弱的人也感到了骄傲,至少是感到了安慰,感到了怡然。
这就是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的哲学。
在他的第五交响曲与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既有同样的美丽的痛苦,又有一种才华的赤诚与迷醉,我觉得缔造着这样的音乐世界,呼吸着这样的乐曲,他会是满脸泪痕而又得意洋洋,烂漫天真而又矜持饱满。
人音版音乐七上《如歌的行板》课件
在评价学生的表现时,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 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情况。
06 知识拓展与相关文化链接
西方古典音乐发展历程简述
巴洛克时期
约1600-1750年,音乐风格表 现为对比强烈、华丽繁复,代
表人物有巴赫、亨德尔等。
古典主义时期
约1750-1820年,音乐追求简洁、 平衡和秩序,海顿、莫扎特和贝多 芬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 学生在拓展延伸环节中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和一定的创 意能力。
评价标准制定及反思改进方向
01
反思改进方向
02
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引导学生深 入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内涵。
03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应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 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观众心得体会分享
情感共鸣
许多观众在欣赏《如歌的行板》时,会被其深沉、悠扬的旋律所打 动,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音乐启迪
对于学习音乐的学生来说,《如歌的行板》也是一首极具启迪性的 作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创作的精髓和演奏技巧。
跨界感受
除了音乐领域,许多其他领域的观众也能从《如歌的行板》中获得灵 感和启示,比如艺术家、文学家等。
拓展延伸环节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版本的《如歌的行板》,比较不同演奏 家的表现风格;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音乐技巧,创作或改 编简单的乐曲片段。
评价标准制定及反思改进方向
评价标准制定 学生能够准确地演唱或演奏《如歌的行板》的旋律和节奏。
学生能够运用恰当的音乐技巧来表现乐曲的情感内涵。
评价标准制定及反思改进方向
03
乐曲采用了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如旋律的起伏、节奏的 变化、和声的层次等,营造出一种如歌般的音乐氛围。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據說,1877年初,俄國大文學家列夫.托爾斯泰來到莫斯科。當 時柴科夫斯基所在的莫斯科音樂學院舉行了一次音樂晚會招待托 爾斯泰,其中有一個節目,就是柴科夫斯基的《D大調絃樂四重 奏》。當托爾斯泰聽到第二樂章時,感動得淚流滿面,說:“我 已接觸到苦難人民的靈魂的深處。”柴科夫斯基內心十分激動,他 在日記中寫道:“在我以作曲家自許的一生中,至今還沒有得到 過這樣的滿足和感動。”
柴可夫斯基 《如歌的行板》
取自作曲家1871年創作的 《D大調絃樂四重奏》的第二樂章
《如歌的行板》1869年夏,柴科夫 斯基在烏克蘭卡蒙卡村他妹妹家的 莊園旅居時,從一個泥水匠處聽來 的,本曲曾使俄國大文豪、偉大的 列夫·托爾斯泰老淚縱橫感歎道: “我已接觸到苦難人民的靈魂的深 處。”有人甚至認為本曲就是柴D
產生背景:它的旋律出自一首小民謠,當年老柴在他妹妹家 旅居時,一天忽然聽到窗外粉刷牆壁的泥水匠哼著一支民歌, 柴科夫斯基立即被這支淳樸優美而又婉轉淒惻的民歌吸引住 了。第二天,他找到了唱歌的匠人,把民歌記錄下來,配上 和聲,收進了他在這一年中編成的《俄羅斯民歌五十首》。
兩年後,他在寫作《D大調絃樂四重奏》的時候,用這首民 謠做為第二樂章的主題,這第二樂章就叫“如歌的行板”。
行板,是音樂速度術語,記號Andante( 每分鐘66拍),指 稍緩的速度而含有優雅的情緒,屬中慢板。 出自義大利語,
如歌的行板教学设计
如歌的行板教学设计如歌的行板教学设计导语:《如歌的行板》是柴可夫斯基1871 年创作的D 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是这部作品中最动人的乐章。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如歌的行板教学设计,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一、教学理念审美教学认为,美的实质是情感教育,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艺术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情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掌握、运用知识,最终使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一系列健康向上的情感体验。
因此,在柴科夫斯基用他的心灵创作的《如歌的行板》教学过程中,调动了学生一切能调动的感官(包括耳朵、眼睛、身体等)来感受音乐,让学生在感知旋律、节奏、和声、音色、速度、力度等所表现的艺形象时,能通过艺术形象,跟创造音乐的作曲家发生思想感情上的交流,感悟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内涵,使学生学习音乐过程成为真正接触音乐家思想内涵的过程,而非游离在音乐家创作的音乐作品的外表。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对充满诗意、深情、宁静和略带忧伤的俄罗斯风格的音乐感兴趣,并乐意了解柴科夫斯基相关的音乐作品;2、能让学生背诵《如歌的行板》主题旋律;3、引导让学生用心灵感受音乐,引起共鸣与联想,能把乐曲忧伤、压抑、冥想的情感,通过各种形式(包括形体、动作、语言、音色、乐器、绘画等)表现出来。
三、教学分析1、《如歌的行板》是一首非常典型的俄罗斯作品,它不仅是一个比较有深度、难度的内容,而且它是那悠长缓慢、情感真挚的旋律非常富有内涵,所以,教师自己对作品理解的情感深度是至关重要的,而教师的情感深度又是建立在教师自己的音乐修养、艺术趣味、人文素养和综合艺术素质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教师必须对作家和作品有自己的真实感悟和体验,对作家和作品的风格有准确、独特的来历界和把握。
2、由于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比较好动,思想不容易集中,所以切不能盲目追求表面的新奇,一味地追求形式多样,欣赏柴科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教师应该更多的是引导学生静静地聆听音乐,感受作品触及灵魂深处的真挚情感。
《如歌的行板》课件.ppt
柴可夫斯基出生于沃特金斯克一个贵族家庭,从小在 母亲的教导下学习钢琴,由于父亲的反对,进入法学院学 习,毕业以后在法院工作。22岁时柴科夫斯基辞职,进入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跟随安东· 鲁宾斯坦学习音乐创作,成 绩优异。毕业后,在尼可莱· 鲁宾斯坦(安东· 鲁宾斯坦的 弟弟)的邀请下,担任莫斯科音乐学院教授。 在音乐创作上,柴可夫斯基很崇拜莫扎特,甚至模仿 他的风格创作了一部管弦乐组曲(Suite No. 4 in G major, "Mozartiana", Op. 61)。 对于瓦格纳音乐中 的一些特性他却很反感,认为瓦格纳过于重视管弦乐队而 忽略了声乐,柴科夫斯基主张用现实主义手法来表现歌剧, 主导动机只用以描写心理感情等内在方面。
首常用于弦乐合奏或小提琴独奏的《如歌的行板》,原是柴 可夫斯基于1871年写作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 而《D大调弦乐四重奏》也正因有这个杰出的乐章,才特别受到 世人的钟爱。如歌的行板》 的主题,是1869年夏,柴科夫斯基 在乌克兰卡蒙卡村他妹妹家的庄园旅居时,从一个当地的泥水匠 处听来的,这是一首小亚细亚的民谣。 全曲由两个主题交替反复而成。第一主题就是前述的那首 优雅的民谣曲调,虽由二拍与三拍混合作成,但毫无雕琢的痕迹 (片段1)。在幽静的切分音过门后,引出第二主题,这一曲调 的感情较为激昂,钢琴伴奏以固执的同一音型连续着,却并不给 人以单调的感觉(片段2)。此后又回到高八度的第一主题,后来 又反复第二主题,但存在变化。 乐曲的结尾是第一主题的片断, 有如痛苦的啜泣。 本曲曾使俄国大文豪——伟大的列夫· 托尔斯 泰老泪纵横,柴可夫斯基一直对此深感自豪。有人甚至认为本曲 就是柴可夫斯基的“代名词”
--柴可夫斯基
歌
曲
如歌的行板柴可夫斯基唱法
如歌的行板柴可夫斯基唱法
行板唱法是柴可夫斯基的一种特殊演唱风格,以其柔美、流畅和情感细腻而享誉世界。
柴可夫斯基经常在他的歌曲中使用这种唱法,让听众沉浸在梦幻般的音乐氛围中。
行板唱法是一种中速的唱法,通常用于表达温柔、柔和的情感。
在这种唱法中,歌手会把每个音符都拉得很长,同时添加一些颤音和滑音,以增加音乐的情感表现力。
歌手还会使用轻柔、柔和的音色,以及轻轻地吸气和呼气,来表现歌曲中的细节和情感。
柴可夫斯基的行板唱法在他的歌曲《None but the lonely heart》中表现得尤为出色。
歌曲以流畅的旋律和柔和的歌声开头,随后逐渐加强,表达了孤独和失落的情感。
这首歌曲因其美妙的旋律和柴可夫斯基的行板唱法而广受欢迎,成为他最著名的歌曲之一。
总之,柴可夫斯基的行板唱法是一种独特的演唱风格,以其柔美、流畅和情感细腻而备受赞誉。
在他的歌曲中,行板唱法成为了表达复杂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让听众沉浸在梦幻般的音乐氛围中。
- 1 -。
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详解
《如歌的行板》是柴可夫斯基 1871年创作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 重奏》的第二乐章,是这部作品中 最动人的乐章。主题采用俄罗斯民 歌《凡尼亚坐在沙发上》。这首民 歌是1869年作者在基辅附近卡明卡 他妹妹的庄园里听泥瓦匠唱的歌。 记录后,立即配上和声,收入改编 为钢琴二重奏的《俄罗斯民歌五十 首》内。两年后,他写《第一弦乐 四重奏》时,就很自然地运用了这 个感人肺腑的曲调。
柴科夫斯基一生写作了大量作品,有 交响曲六部,其中以第六(悲怆)交响曲 最为著名。一部钢琴协奏曲、一部小提琴 协奏曲,都被列为世界最有名的协奏曲之 列;他写的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 《黑桃皇后》,舞剧《天鹅湖》、《睡美 人》、《胡桃夹子》,也是歌剧、舞剧里 最受欢迎的剧目;管弦乐有:《1812序 曲》、《意大利随想曲》、《罗密欧与朱 丽叶》幻想序曲;室内乐包括有《如歌的 行板》在内的《第一弦乐四重奏》;钢琴 作品有套曲:《四季》;小提琴作品有 《旋律》;大提琴作品有《洛可可主题变 奏曲》……总之,柴科夫斯基在各种音乐 体裁里都有名作。这在世界乐坛上是首屈 一指的。
柴可夫斯基的母亲喜欢音 乐,歌声也甜美,因此柴可夫 斯基自幼显露出对音乐的偏好。 从四岁开始自行在家中的钢琴 上弹奏,到六岁时无师自通地 掌握了初步弹奏技巧。八岁时 由于父亲工作调动,举家迁往 圣彼得堡,柴可夫斯基于是进 入当地的学校就读,开始接受 正式的钢琴教育,不过来年因 为父亲的工作异动,他的钢琴 课程也随之中断。
1860 年妹妹亚历山德拉出嫁后, 搬到了乌克兰的卡明卡,柴可夫斯基经 常去那里度过夏天。有一次他听到泥瓦 匠瓦夏在他屋外干活儿,哼着悦耳的小 调。柴可夫斯基打开窗户喊住他,亲切 地对他说:“你唱得太好了,你能不能 再唱一遍,让我把它记下来好吗?”瓦 夏高兴地唱了起来,他很快地记录了下 来。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的 《如歌的行板》的旋律就是由此而来。 这个旋律优美抒情,只要听过它的人没 有一个不为之感动。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作品分析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作品分析关键词: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曲式结构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是十九世纪俄罗斯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
他被誉为“俄罗斯音乐大师”和“旋律大师”。
他的创作体裁广泛,数量繁多,以极具美感的旋律写作手法闻名于世。
代表作品有:三部舞剧,《睡美人》、《天鹅湖》、《胡桃夹子》;四部协奏曲,以《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六部交响曲其中有《第五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等;十部歌剧,《叶甫根尼·奥涅金》和《黑桃皇后》等;以及《1812序曲》、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意大利随想曲》和钢琴套曲《四季》等等。
他的创作中大量汲取了俄罗斯民间音乐元素,与俄罗斯本民族音乐文化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的作品被誉为“俄罗斯之魂”。
创作背景:1869年,29岁的柴科夫斯基住在乌克兰首府基辅附近卡蒙卡他妹妹的庄园里.有一天,他在创作歌剧《女水神》的管弦乐总谱时,听到了窗外粉刷墙壁的泥水匠哼唱的一支民歌,于是柴科夫斯基便被这优美而又淳朴的歌声吸引住。
后来他找到了唱歌的水泥匠,将这首动人的民歌记录了下来,并配上和声,收进了他在这一年中编成的《俄罗斯民歌五十首》(一本改编为钢琴二重奏的民歌集)。
两年以后,他在创作《D大调弦乐四重奏》时,又用这首民歌做了第二乐章的主题,这个乐章就叫《如歌的行板》。
曲式结构:(一)呈示部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在呈示部的A段中,拍号为2/4拍,调性为降B大调。
主旋律由第一小提琴声部奏出,四个声部都要求加弱音器演奏。
旋律开始在主音B音上,在旋律进行到第三小节时拍号转换为3/4拍,但只持续了一个小节便又回归到2/4拍。
在旋律的进行中,上行多以跳进为主,下行级进居多。
在节奏的选择上,跳进与八分音符节奏型结合,级行与四分音符节奏型结合,再搭配上交错的拍子,这样的安排使得旋律在进行中能够持续平稳的发展。
如歌的行板
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中的第二乐章又叫<如歌的行板>是复三部曲式.创作于1871年,当1909年时老柴在他妹妹的庄园,听到一个水泥匠唱了个歌<凡尼亚坐在沙发上>(其实就是俄当地的民歌)于是铭记于心,到了1871年就把这个音乐主题写成了<如歌的行板>.
复三部曲式意思就是分成大三段:A 过度句B 过度句A1 尾声
其中A又分为aba.B分为ab A1分为a1和b1
A中的a就是<凡尼亚坐在沙发上>的变形
A可以叫做程式部B叫做展开部A1叫做再现部
全曲由两个主题交替反复而成。
第一主题就是前述的那首优雅的民谣曲调,虽由二拍与三拍混合作成,但毫无雕琢的痕迹(片段1)。
在幽静的切分音过门后,引出第二主题,这一曲调的感情较为激昂,钢琴伴奏以固执的同一音型连续着,却并不给人以单调的感觉(片段2)。
此后又回到高八度的第一主题,后来又反复第二主题,但存在变化。
乐曲的结尾是第一主题的片断,有如痛苦的啜泣。
此曲曾使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老泪纵横,柴科夫斯基一直对此深感自豪。
有人甚至认为本曲就是柴科夫斯基的“代名词”。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版》(《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版》(《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1869年,29岁的柴科夫斯基住在乌克兰首府基辅附近卡蒙卡地方他妹妹的庄园里。
一天,他正在写作歌剧《女水神》的管弦乐总谱,忽然听到窗外粉刷墙壁的泥水匠哼唱的一支民歌,柴科夫斯基立即被这支淳朴优美而又婉转凄恻的民歌吸引住了。
第二天,他找到了唱歌的匠人,把民歌记录下来,配上和声,收进了他在这一年中编成的《俄罗斯民歌五十首》(一本改编为钢琴二重奏的民歌集)。
两年以后,他在写作《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的时候,又用这首民歌作为第二乐章的主题,这第二乐章就叫“如歌的行板”。
1877年初,俄国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来到莫斯科。
当时柴科夫斯基所在的莫斯科音乐学院举行了一次音乐晚会招待托尔斯泰,其中有一个节目就是柴科夫斯基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
托尔斯泰听到第二乐章时,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说:“我已接触到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
”柴科夫斯基看到这情景,心中十分激动,他在日记中写道:“在我以作曲家自诩的一生中,至今还没有得到过这样的满足和感动。
今天,列夫·托尔斯泰坐在我身旁,当听到我的行板时,泪珠挂满了他的两颊。
”托尔斯泰回去以后写信给柴科夫斯基:“我永远忘不了在莫斯科的最后一天。
我的文学著作还从没有得到过像那样奇妙的晚会一样巨大的报酬。
”柴科夫斯基在回信中写道:“得知我的音乐能够使您感动,使您入迷,我是多么幸福和自豪呀!”古人有“欲取名琴弹,恨无知音赏”的话,托尔斯泰真不愧为柴科夫斯基的知音了。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中提琴演奏:尤里·巴什梅特 Yuri Bashmet聆听•Tchaikovsky: String Quartet No. 1 In D Major, Op. 11••1. Moderato e semplice (D major)•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String Quartet No. 1 in D Major, Op. 11: I. Moderato e semplice Brodsky String Quartet - T chaikovsky / Britten: String Quartets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String Quartet No. 1 in D Major, Op. 11: I. Moderato e simplice The Israe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Richter String Quartet - T chaikovsky: String Quartets Nos. 1-3, Souvenir de Florence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String Quartet No. 1 in D major, Op.11: I.Moderato e semplice Prague String Quartet - Tchaikovsky: String Quartet No. 1 in D major, Op.11, Borodin: String Quartet No. 2 in D major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String Quartet No. 1 in D major, Op.11: I. Moderato e semplice Prague String Quartet - Tchaikovsky: String Quartet No. 1 in D major, Op.11, Borodin: String Quartet No. 2 in D major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Tchaikovsky: String Quartet no.1 in D major, op.11 - 1. Moderato e semplice Emerson String Quartet - Tchaikovsky: String Quartet No.1 / Borodin: String Quartet No.2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String Quartet No. 1 in D Major, Op. 11: I. Moderato e semplice Talich Quartet - Borodin & Tchaikovsky: String Quartets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String Quartet No. 2 in D major: I. Allegro moderato Prague String Quartet - Tchaikovsky: String Quartet No. 1 in D major, Op.11, Borodin: String Quartet No. 2 in D major••2. Andante cantabile (B? major) 如歌的行板•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Quartet No. 2 in D Major, Op. 11: Andante cantabile Hungarian String Quartet - Tchaikovsky: Quartet No. 2 in D Major, Op. 11放String Quartet No. 1 In D Major, Op. 11: Andante Cantabile Franz Schubert Quartett - Tchaikovsky: The String Quartets / Souvenir De Florence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Tchaikovsky: String Quartet no.1 in D major, op.11 - 2. Andante cantabile Emerson String Quartet - Dvorák, Tchaikovsky, Borodin: Quartets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String Quartet No.1 in D Major Op.11: II. Andante Cantabile Philharmonia Orchestra;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 Philharmonia Orchestra Gold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Serenade in E major for String Orchestra, Op. 22: II. Tempo di valse Czech Chamber Orchestra - Dvo?ák: Serenades in E major & D minor, Tchaikovsky: Andante cantabile / Czech Chamber Orchestra, Vlach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Sting Quartet In D, Op. 11 - Andante Cantabile The New Symphony Orchestra Of London - Clair De Lune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String Quartet No. 1 in D Major, Op. 11 - Andante Cantabile Fritz Kreisler - Vintage Classical Greats (1904-1938)••3. Scherzo. Allegro non tanto e con fuoco – Trio (D minor) •放III. Scherzo - Allegro non tante e con fuoco Keller Quartett - Tchaikovsky : String Quartets 1-3 & Souvenir de Florence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III. Scherzo - Allegro molto e con fuoco Sviatoslav Richter - Sviatoslav Richter Plays Brahms, Liszt & Schubert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String Quartet No. 1 in D Major, Op. 11: III. Scherzo (Allegro non tanto e con fucoso) The Israe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Richter String Quartet - Tchaikovsky: String Quartets Nos. 1-3, Souvenir de Florence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String Quartet No. 1 in D Major, Op. 11: III. Scherzo - Allegro non tanto e con fuoco Brodsky String Quartet - T chaikovsky / Britten: String Quartets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String Quartet No.1 in D Major, op. 11: III. Scherzo - Allegro ma non tanto e con fuoco International String Quartet New York - Peter Iljitsch T chaikovsky - Symphonien, Balletmusiken, Konzerte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Tchaikovsky: String Quartet No.1 In D Major Op.11: III Scherzo - Allegro Non Tanto E Con Fuoco Borodin Quartet - Tchaikovsky - 4 String Quartets & Souvenir De Florence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String Quartet No. 1 in D Major, Op. 11: III. Scherzo : allegro non tanto e con fuoco Talich Quartet - Borodin & Tchaikovsky: StringQuartets••4. Finale. Allegro giusto – Allegro vivace (D major)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String Quartet No. 1 in D Major, Op. 11: IV. Finale (Allegro giusto) The Israel Philharmonic Orchestra Richter String Quartet - T chaikovsky: String Quartets Nos. 1-3, Souvenir de Florence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String Quartet No.1 in D Major, op. 11: IV. Finale - Allegro giusto International String Quartet New York - Peter Iljitsch Tchaikovsky - Symphonien, Balletmusiken, Konzerte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String Quartet No. 1 in D Major, Op. 11: IV. Finale - Allegro giusto Brodsky String Quartet - Tchaikovsky / Britten: String Quartets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String Quartet No. 1 in D Major, Op. 11: IV. Finale : allegro giusto T alich Quartet - Borodin & Tchaikovsky: String Quartets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Tchaikovsky: String Quartet No.1 In D Major Op.11: IV Finale - Allegro Giusto Borodin Quartet - T chaikovsky - 4 String Quartets & Souvenir De Florence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Tchaikovsky: String Quartet no.1 in D major, op.11 - 4. Finale: Allegro giusto - Allegro vivace Emerson String Quartet - Tchaikovsky: String Quartet No.1 / Borodin: StringQuartet No.2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String Quartet No. 1 in D Major, Op. 25: IV. Molto vivace Maggini Quartet;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Lorraine McAslan - The Works of Benjamin Britten如歌的行板《如歌的行板》(Анданте Кантабиле)是柴可夫斯基1871 年创作的D 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是这部作品中最动人的乐章。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曾让文豪托尔斯泰泪流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曾让文豪托尔斯泰泪流
柴可夫斯基《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是1871年创作的《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据说灵感来自一位泥水匠哼唱的一首俄罗斯民歌。
这是柴可夫斯基作品中最为人们熟悉与喜爱的作品之一。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听这一乐章时,曾为它流下眼泪。
并说通过这一作品使他“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
”鲍恩和巴尔巴拉在《挚爱的朋友》一书中说:“《如歌的行板》是柴可夫斯基的代名词,正如亨德尔的《广板》一样,世人有时简直忘了作者还写过别的作品。
”人们常常把这一乐章作为单独的作品来演奏和欣赏,有很多乐器改编的版本,甚至“如歌的行板”成为柴可夫斯基的代名词。
本期与大家一起分享几个不同演奏家的版本。
柴可夫斯基《D大调弦乐四重奏》之《如歌的行板》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版
帕尔曼小提琴独奏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Yuri Bashmet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中提琴▲
马友友-柴科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柴可夫斯基《D大调弦乐四重奏》四个乐章▼
尼采说,语言尽头,音乐响起。
俄罗斯之爱如歌的行板PPT课件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俄罗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爱
配乐: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
《如歌的行板》1869年夏,柴科夫斯基在乌 克兰卡蒙卡村他妹妹家的庄园旅居时,从一 个泥水匠处听来的,本曲曾使俄国大文豪、 伟大的列夫·托尔斯泰老泪纵横感叹道:“我 已接触到苦难人民的灵魂的深处。”有人甚 至认为本曲就是柴科夫斯基的“代名词”。
结束语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
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引言行板是一种音乐术语,用于描述音乐中的节奏和速度。
柴可夫斯基作为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作品中经常出现优美的行板段落。
行板既可以描述悲伤的情感,也可以展现快乐和活力。
本文将探讨柴可夫斯基作品中如歌的行板,阐述其特点和对音乐情感的表达。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特点作为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充满了浓烈的情感和个人色彩。
他的音乐作品通常表达强烈的情感,如悲伤、温情、狂喜等。
柴可夫斯基的行板段落中充满了感人至深的旋律和曲调,展现了他对音乐情感表达的独特能力。
如歌的行板段落在柴可夫斯基的作品中,有许多行板段落以其如歌般的旋律和柔和的节奏而闻名。
这些行板段落往往出现在他的交响曲、钢琴曲和舞剧音乐中。
1. 交响曲中的行板段落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行板段落。
例如,他的第四交响曲第三乐章就是一个典型的如歌行板。
这个行板起初以优雅的小提琴独奏开头,然后逐渐发展成为整个乐队的合奏。
旋律优美,节奏轻柔,给人一种安详和宁静的感觉。
2. 钢琴曲中的行板段落在柴可夫斯基的钢琴曲中,行板段落同样令人称道。
例如,他的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中的行板就展示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风格。
这个行板以柔和的和弦进行开头,然后逐渐加入了优美的旋律。
节奏平稳,音符流畅,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的景色之中。
3. 舞剧音乐中的行板段落柴可夫斯基最著名的舞剧音乐《天鹅湖》中也有一些令人难忘的行板段落。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行板舞曲,也是整个舞剧的高潮之一。
这个行板段落以它优美的旋律和温情的情感而闻名,在舞台上以翩翩起舞的姿态展示了柴可夫斯基的如歌才华。
音乐情感的表达通过柴可夫斯基作品中的如歌行板段落,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音乐氛围和情感表达的独特处理能力。
这些如歌行板引出了柴可夫斯基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美妙的旋律和舒缓的节奏表达出来。
行板段落中的音乐情感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悲伤、温馨、喜悦等各种情绪,这是柴可夫斯基创作音乐的核心所在。
《如歌的行板》曲式结构与特点
《如歌的行板》曲式结构与特点《如歌的行板》曲式结构与特点一、创作背景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Peter Elyich Chaikovsky1840-1893),19世纪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9世纪俄国乐坛的世界地位因这位音乐家的声名而奠定了不可撼动的基础,其音乐风格影响了很多后来者。
柴科夫斯基的作品涉及的体裁面极广,数量也很可观,但是他的弦乐四重奏的创作仅持续了五年,有编号的作品也只有三首。
他的三部弦乐四重奏以1871年创作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Op.11)最为著名,而这部作品之所以被人们所钟爱最终归功于其中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
《第一弦乐四重奏》是柴科夫斯基在莫斯科时期创作的,作品采用传统的四乐章套曲布局结构,《如歌的行板》是第二乐章。
编制:小提琴2、中提琴、大提琴;结构为双主题的带有插部性中部的三部曲式。
第一主题来自于一首乌克兰民歌《瓦尼亚坐在沙发上》。
演奏《如歌的行板》这一乐章时,四件弦乐器都加了弱音器,音乐形象是心灵创痛的抒发。
二、曲式结构:这首作品的曲式结构是带有插部性中部的三部曲式,结构图示如下:(一)呈示部(1-50):带有展开性中部的三段曲式1.呈示段(1-16)是个以8小节延伸性二句式乐段为基础、复奏一次形成的复奏乐段。
其中,上句(1-4)可以分成两个乐节。
第一乐节从主调上以很弱的力度、加上弱音器的连奏、四个声部的织体、柱式和弦结构伴奏、主-下属-主的和声进行的方式,奏出神圣的、哀求式的音调。
第一乐节主要以上行跳进和下行级进为主(见例1)。
第二乐节改变节拍(由庄严性的2/4拍变换成世俗性的3/4拍),奏出下行、无奈、略带叹息式的音调,并结束在主调的属功能上。
在进行方向上,主要使用了下行进行,并由级进的下行扩展到跳进的下行(见例2)。
上句变格式的进行在浪漫主义时期常用来表现宗教色彩,两次幅度渐增的上行具有哀求式的情绪,与哀求无果后无力叹息之间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