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普及的作用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业机械化普及的作用和意义
[摘要]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工业反哺农村、增加农业产值、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下一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相应的农村生产方式和结构也将发生重要改变,机械化、规模化操作将取缔传统的小农经济下的简单耕作模式,农业机械化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高。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民收入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23-0194-0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机化的发展对振兴农村经济,农民过上小康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业机械工业是生产农业机械,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农村副业与渔业提供生产和加工设备的产业。它直接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装备及生产手段,对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具有关键性作用。
一、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及市场现状
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经过60 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已形成完整的农机装备工业体系,成为世界农业装备生产大国;综合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38%,其中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达到50%、35%和24%,部分地区的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45%,甚至50%;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正在由田间作业机械化向农业生产全过程机
械化发展,由农产品的粗加工向深加工发展,由粮食生产为主向农、林、牧、副、渔业全面发展。从趋势上看,农业装备的技术升级及
结构优化成为新一轮发展的重点,逐步向大型化、广度化、成套化、智能化、精准化以及适应各种复杂区域作业的配套机具的方向发展。这些发展变化在改变农村生产力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相比,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仍有相当大的差距,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2005 年以后,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特别是支持农业发展的各项措施进一步落实,其效应得到了进一步释放,国家支持“三农”的相关政策逐步落实,例如:购机补贴政策正在落实到位,将进一步促进农机化的发展,机械化作业已成为农
民增收新亮点;为了挣到更多的活钱,一些农机户将把一些老机型淘汰,进行更新换代。农民收入增长是农机市场持续增长的物质基础。
二、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1、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农业机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自古以来人类改造自然界最得力的工具和手段之一,农业机械化的大力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使得农村中人均产值和效益显著提高,增强了农业管理水平。农业机械化更是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物质技术条件之一,农产品作为一种商品,需求弹性小,需求量对价格的变化不敏感,这就使得农业的经营效益远远不如工业生产,而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村规模经营的必要手段,从技术上看,农业的规模经营最终是由农业生产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决定的,农业机械化能通过提高
农业的集约化程度、实施规模经营,从而提高农业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大力发展将取代更多的劳动力,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几口人局限在少量的土地上,不仅造成隐性失业、浪费了人力资源价值。而且造成农民收入渠道单一,收入不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将使得更多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从事其他二、三产业,拓展就业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在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农业人口占社会总人口比重很低,但是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每年出口很多农产品,其原因主要是其机械化水平高,各种农业机械应有尽有,其一个劳动力可以耕种几百公顷土地,但是在我国一个农民只能耕种l-2hm2土地,由此可见,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角度出发,实现农业机械化势在必行。
2、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经验来看,只有具备高度的机械化才能显著的提高农业产值和效益。1999 年,美国工程院把“农业机械化”评为20 世纪对人类社会进步起巨大推动作用的20 项工程技术成就之一,列第7 位。近百年来农业装备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引发了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美国高度机械化水平大大调动了农业劳动制造率。1987 年美国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达成了55300 美金,是那时其它发达国家的4 倍,居世上首先。澳洲的麦秋、稻子、大麦、燕麦、牧草等作物早在1970 年前后就实现了生产机械化,迄今保持着高度机械化水平。法国农业腾达,为世面大米出口大国之一,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稞麦、老玉米等谷草出
产、畜禽养殖均已实现了全流程机械化。
3、农业机械化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力度的不断加强,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农业机械的需求更加迫切,对农机基层服务组织的要求更高。而目前我国的农机基层服务组织还处于比较松散、规模较小的状态,影响了农业机械作用的发挥。针对这一情况,我国应创新农机服务组织理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照“因地制宜、多元创办、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基本思路,把建立新型农机服务组织,构建新的农机服务组织体系提上重要议程,在巩固发展区镇两级农机作业服务队、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建立了农业机械基层特约服务点,旨在推进农机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促进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要求“特约服务点”搞好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维修服务、作业服务,发挥好宣传带动作用、示范推广作用、协调沟通作用,努力推动农机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4、农业机械化是新农村的要求
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发展农业、富裕农民、改造农村。中国是一个拥有13 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发展,相继制定了《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有效地调动了广大农民购买、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极大地推动了全国农业机械化
快速发展。据统计,2009 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8.75亿千瓦,比1978 年增长650%;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8.8%,比1978 年提高29.2 个百分点。预计今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将超过50%,这标志着农业生产将实现由人力、畜力为主到以机械化为主,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随着综合国力增强,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必将为农业机械化加速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总之,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促进农产品生产专业化、区域化发展,因此我们要切实担负起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历史重任,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我们新的应有的贡献。
三、总结
增强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的能力,强化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科技支撑。针对我国地形地貌特征和各地区资源禀赋差异较大的实际,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不断增强业科技创新和转化的能力。我国各地生产条件千差万别,应根据不同区域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的特点,围绕增强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培育区域优势产业、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等战略重点,着重在农业机械的适应性技术难题着力创新,特别是增加小型轻便的农业机械供给,打开潜在需求,提高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的能力。
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促进农产品生产专业化、区域化发展,因此我们要切实担负起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历史重任,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