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继电器检验规范

合集下载

电磁式继电器检验规程

电磁式继电器检验规程

电磁式继电器检验规程电磁式继电器保护现场检验规程批准:审核:初审:编写:年月日前言为了规范电磁式继电器的现场检验,保证现场检验质量,满足我班人员工作的需要,本着可操作性、实用性的原则,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对现场检修工作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使保护检验工作达到程序化、规范化操作,促进工艺标准和修后设备质量的提高,为#5机6KV高压动力保护、#2-6机组6kV、400V动力保护等应用电磁式继电器的保护检验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

目录一、范围………………………………………………… (04)二、引用标准………………………………………………… (04)三、总则…………………………………………… (04)四、检修管理制度………………………………………………… (05)五、检验项目………………………………………………… (06)六、检验的方法及步骤…………………………………………………… (07)七、设备巡检制度及重点要求…………………………………………………… (09)一、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电磁式继电器的检验内容、检验要求和试验接线。

本规程适用于我班进行#2-6机组6kV、400V 动力保护等电磁式继电器的现场检验。

本规程主要联系实际,结合调试大纲内容,具有可操作和实用性,有关保护原理和相关逻辑图部分详见电磁式继电器技术说明书。

二、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7261—2008 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T 14285—200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 50171—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DL 47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995—2006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装置检验规程GB/T7261--2000 继电器及装置基本试验方法DL/T47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JB/T3322--2002 信号继电器JB/T3870--2000 普通中间继电器JB/T8322--1996 双位置继电器三、总则3.1 检验前的准备要求在进行检验之前,工作人员应认真学习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现场工作保安规定》、《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和本规程,理解和熟悉检验内容和要求。

继电器来料检验规范

继电器来料检验规范

XX有限公司文件版次:A/O制定日期:2013-3-19文件标题:继电器来料检验规范制定部门:品质部页次:1/7 1.0目的:确定检验作业条件,确定抽样水准,明确检验方法,建立判定标准,以确保产品品质。

2.0.适用范围:本检验规范适用我司所有继电器检验作业。

3.0权责单位:本检验规范由品质部制定,管理者代表核准后发行; 所制定之规格,如有修改时,须经原制定单位同意后修改4.0应用文件:国家标准GB/T2828.1-2003一般检查水平II)、工程图纸、工程样板。

5.0检验标准:5.1.1国家标准GB/T2828.1-2003一般检查水平II,正常检验、单次抽样计划,AQL订定为 CRI=0 、MAJ=0.65 、MIN=1.55.1.2相关抽样标准或判定标准,可视品质状况或客户要求等做修正。

6.0定义6.1缺点分类:6.1.1.严重缺陷(CRI):可能对机器或装备的操作者造成伤害;潜在危险性的效应,会导致与安全有关的失效或不符合政府法规;影响机械或电气性能,产品在组装后或在客户使用时会发生重大品质事件的。

XX有限公司文件版次:A/O制定日期:2013-3-19文件标题:继电器来料检验规范制定部门:品质部页次:2/76.1.2主要缺陷(MAJ):性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不至于引起危险或不安全现象;导致最终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装配;客户很难接受或存在客户抱怨风险的产品6.1.3次要缺陷(MIN):不满足规定的要求但不会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客户不易发现,发现后通过沟通能使客户接受的。

7.0检验工具卡尺、烙铁、锡线、万用表、CL6013、CL302、SS1792C直流可调源、耐压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

7.1术语7.1.1电磁继电器:主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而工作的,一般由铁心、电磁线圈、衔铁、复位弹簧、触点、支座及引脚等组成。

7.1.2触点形式(常开):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用字母D或A表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行业标准FL 6105 QJ 3283—2006宇航用电磁继电器通用规范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electromagnetism relays of spaceborne 2006-12-15 发布2007-05-01 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QJ 3283-2006I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要求 (1)3.1 总则 (1)3.2 材料 (1)3.3 电磁线 (2)3.4 设计和结构 (2)3.5 洁净处理和微粒检查 (6)3.6 微粒碰撞噪声检测(PIND) (6)3.7 温度冲击 (6)3.8 介质耐电压 (6)3.9 绝缘电阻 (6)3.10 电性能 (6)3.11 密封 (7)3.12 振动 (7)3.13 内部潮湿 (7)3.14 运行 (7)3.15 磁干扰 (7)3.16 冲击 (7)3.17 稳态加速度 (7)3.18 过负载 (7)3.19 耐焊接热 (8)3.20 盐雾 (8)3.21 可焊性 (8)3.22 中等电流 (8)3.23 寿命 (8)3.24 引出端强度 (8)3.25 线圈寿命 (8)3.26 破坏性物理分析(DPA) (8)3.27 真空冷热浸 (8)3.28 真空冷焊 (8)3.29 标志 (8)3.30 玻璃绝缘子 (9)QJ 3283-2006II3.31 加工质量 (9)3.32 贮存寿命 (9)4 质量保证规定 (9)4.1 检验分类 (9)4.2 检验条件 (9)4.3 计量校准系统 (10)4.4 筛选 (10)4.5 鉴定检验 (10)4.6 批验收检验.........................................................................................................竉摬,塤竉抺12 4.7 批失效的处理 (13)4.8 检验方法 (13)5 交货准备 (27)5.1 防护包装 (27)5.2 装箱 (28)5.3 标志 (28)5.4 数据文件 (28)6 说明事项 (30)6.1 预定用途 (30)6.2 宇航级元件零件号 (30)6.3 订货文件内容 (30)6.4 承制方提供的服务 (30)6.5 交收检验 (30)QJ 3283-2006III前言本规范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提出。

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开关器件 继电器-最新国标

道路车辆 电气电子开关器件 继电器-最新国标

目 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2)4分类 (2)5要求和试验方法 (3)5.1总则 (3)5.1.1一般要求 (3)5.1.2工作环境温度 (3)5.1.3通用试验条件 (3)5.2继电器外观、尺寸、引出端功能定义和称重 (4)5.2.1外观 (4)5.2.2尺寸 (4)5.2.3继电器引出端功能定义 (8)5.2.4插座要求 (14)5.2.5称重 (14)5.3基本电性能 (15)5.3.1等效线圈电阻 (15)5.3.2动作和释放电压 (15)5.3.3衔铁闭合电压 (16)5.3.4触点电压降 (16)5.3.5动作、释放及回跳时间 (17)5.3.6耐电压 (17)5.3.7绝缘电阻 (18)5.4阻燃性能 (18)5.4.1要求 (18)5.4.2试验方法 (18)5.5电压瞬态发射(适用于有瞬态抑制器件的继电器) (18)5.5.1要求 (18)5.5.2试验方法 (18)5.6线圈过电压 (18)5.6.1长时过电压 (18)5.6.2短时过电压 (19)5.7触点过负载 (19)5.7.1要求 (19)5.7.2试验方法 (19)5.8温升 (19)5.8.1要求 (20)5.8.2试验方法 (20)5.9耐温性能 (20)5.9.1低温贮存 (20)5.9.2高温贮存 (21)5.9.3温度快速变化 (21)5.10温度/湿度组合循环 (21)5.10.1要求 (21)5.10.2试验方法 (22)5.11盐雾 (22)5.11.1要求 (22)5.11.2试验方法 (22)5.12防尘、防水 (22)5.12.1要求 (22)5.12.2试验方法 (22)5.13恒定湿热(适用于防护等级不低于IP6K7的继电器) (22)5.14化学负荷 (23)5.14.1要求 (23)5.14.2试验方法 (23)5.15随机振动 (23)5.15.1要求 (23)5.15.2试验方法 (23)5.16机械冲击 (25)5.16.1要求 (25)5.16.2试验方法 (25)5.17自由跌落 (25)5.17.1要求 (25)5.17.2试验方法 (25)5.18强度 (26)5.18.1外壳组装强度(适用于插入式继电器) (26)5.18.2外壳强度 (26)5.18.3引出端轴向强度 (26)5.18.4引出端弯曲强度 (27)5.18.5引出端与连接器连接强度(适用于带裙边或锁扣的继电器) (28)5.18.6安装件强度(适用于带安装件的继电器) (29)5.19可焊性(适用于印制板继电器) (29)5.19.1要求 (29)5.19.2试验方法 (30)5.20耐焊接热(适用于印制板继电器) (30)5.20.1要求 (30)5.20.2试验方法 (30)5.21热耐久性 (31)5.21.1要求 (31)5.21.2试验方法 (31)5.22电耐久性 (31)5.22.1要求 (31)5.22.2试验方法 (32)5.23机械耐久性 (34)5.23.1要求 (34)5.23.2试验方法 (34)5.24噪声 (35)6检验规则 (35)6.1合格文件和标记 (35)6.2出厂检验 (35)6.3型式检验 (35)6.3.1应进行型式检验的几种情况 (35)6.3.2抽样和分组 (36)6.3.3合格判定 (37)6.4周期检验 (37)7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38)道路车辆电气电子开关器件继电器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道路车辆用继电器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检验操作

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检验操作

文章标题:深度探讨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检验操作一、引言在现代工业中,电磁型电流继电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气元件,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过载和短路保护以及自动化控制领域。

在使用这种元件时,正确的检验操作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检验操作,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概述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力原理,通过电磁吸引铁芯的动作,来实现对电路进行保护和控制的电器。

它主要由电磁铁、触点组、磁性系统等组成,具有动作迅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等特点。

在电力系统中,它承担着过载保护、短路保护、互感器电流过载保护等重要功能,因此对其检验操作显得尤为重要。

三、电磁型电流继电器检验操作的基本流程要对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进行检验,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和方法进行操作。

具体步骤如下:1. 开始检验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检验之前,首先需要做好检验设备的准备工作。

包括检验仪器的校准、检查电源和接线、确认被测继电器型号和参数等。

2. 静态特性检验通过对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静态特性进行检验,可以了解其动作特性和静态特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包括吸合电流、释放电流、动作时间、释放时间等指标的检验。

3. 动作特性检验通过对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特性进行检验,可以判定其在实际工作中的性能是否良好。

包括动作特性曲线的绘制和比较、动作电流的检验等。

4. 短路保护检验针对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在电力系统中的短路保护功能,需要进行相应的检验操作,以确保其在短路故障时能够可靠地动作并切断故障电流。

5. 过载保护检验对于其在电力系统中的过载保护功能,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检验操作,以确认其对于过载电流的响应和保护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分立元件电磁型电流继电器的检验操作,我认为需要综合考虑其静态特性和动作特性,以及在实际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要求。

只有综合考虑了这些方面,才能确保继电器在工作中能够可靠地发挥其保护和控制功能。

汽车继电器标准内容

汽车继电器标准内容

1企业标准Q/SQR·04·209—2001汽车直流电磁继电器(试行)代替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安汽公司冷却风扇启动继电器、卸荷继电器、进气预热继电器、雾灯继电器、喇叭继电器,技术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冷却风扇启动继电器、卸荷继电器、进气预热继电器、雾灯继电器、喇叭继电器等汽车继电器。

2 引用标准下面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2423.1-1989GB2423.2-1989 GB2423.10-1995 GB2423.22-1987 SJ2845.1-1987QBV.01-82066 QBV.01-82166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A:低温试验方法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B:高温试验方法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FC:振动(正弦)试验方法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N:温度变化试验方法电器继电器第七部分:总规范:由或无机电继电器测试方法汽车电子零件的电磁兼容性导线连接干扰汽车电子零件的电子兼容性发射干扰3产品分类3.1 产品品种,型式和规格参数。

3.1.1 品种、型式和规格参数见表1。

3.2 结构尺寸外型结构和尺寸,见产品图纸规定。

表124≤80.8≤91≤14.2≤16.0≤3.6≤3.6)NC.30A(20A)4 技术要求4 技术要求4.1 环境条件4.1.1 温度贮存(无载):按5.2 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条规定。

4.1.2 温度贮存(带载):按5.3 条规定进行试验。

试验后,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释放电压应符合4.2.2条规定,接触压降应符合4.2.3条规定。

4.1.3 温度变化:按5.4条规定进行试验。

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等级

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等级
试验方法标准是指导对某一类元器件进行试验、测量或分析的技术性很强的标准,这类标准的数量较少,但对保证元器件的质量起很大作用。表1-2列出已发布的元器件主要方法标准及其等效采用的MIL标准。
表1-2国军标方法标准及其等效采用的美国军用标准
序号
国军标编号
国军标名称
等效采用的美军标编号
1
GJB 128A-97
3
最早的的质量认证是七专线审查,由当时的五所数据中心审查,依据规定,必须经“七专线”及产品经过审核、批准、公布(七专目录)的产品,才可以打上“G”的标记。
自90年代初期开始的军标认证,是依据国家军用标准的认证。其认证机构是由原国防科工委授权的中国军用电子元器件质量认证委员会,它独立于元器件的生产方和使用方,所以属于第三方认证。
电子元器件的质量等级
汇总整理张增照
1
为了保证军用元器件的质量,我国制订了一系列的元器件标准。在七十年代末期制订的“七专”7905技术协议和八十年代初期制订的“七专”8406技术条件(以下统称“七专”条件),“七专”技术条件是建立我国军用元器件标准的基础,目前按“七专”条件或其加严条件控制生产的元器件仍是航天等部门使用的主要品种。(注:“七专”指专人、专机、专料、专批、专检、专技、专卡)
在军用标准和规范中,对不同产品保证等级规定有不同的保证要求。保证要求的多少和严格程度的高低,决定了保证等级的高低。但应当指出,并不是所有的军用标准或规范都明确标明产品保证等级。当标准和规范只包括一个等级或只包括一个且属较低等级时,标准和规范就仅规定产品鉴定和质量一致性检验要求,而未明确保证等级,因为等级仅用来区别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级。
4.1
元器件的质量等级与其生产过程执行的规范是密不可分的,规范要求质量控制的严格程度,决定了元器件质量等级的高低。在大多数军工产品中采用国产元器件的质量等级分为:(七专)7905、(七专)8406、(七专)840611A(半导体分立器件)、(七专)补充技术协议、国军标(GJB)等五种。前四种可以认为是四种质量等级,而国军标由于参照采用了美国军用(MIL)标准,其质量等级的分类方法比较复杂,器件分为3~4个质量保证等级(简称质量等级);元件分为有可靠性指标的和无可靠性指标的两类,对于有可靠性指标的元件可分为若干个失效率等级。

电磁继电器国军标和国标及核电厂标准对比

电磁继电器国军标和国标及核电厂标准对比

第6期2206年0月Vol.46No.1Feb.4206机电元件ELECTROMECHANICAL COMPONENTS电磁继电器国军标和国标及核电厂标准对比齐江宁,钱渭,刘建林,谢建军,马瑞敏,常宁,张杰(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宝鸡,721300)摘要:文章介绍了我国电磁继电器国家军用标准和国家标准制及核电厂用标准基本情况,并对三种标准的差异及标准在贯彻实施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继电器;国家军用标准;国家标准;核电厂标准Doi:10,3969/j.issn.1000-6133.202606015中图分类号:TN7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133(2021)01-0061-041我国军用电磁继电器标准的发展概要我国军用电磁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的标准最初是直接采用前苏联的标准,因当时军用继电器技术和生产设备是全套从前苏联引进的,且国内没有统一的军用继电器总规范或通用规范,所以当时国内的产品标准统为称产品技术条件(即全部由俄文翻译),这些产品技术条件主要是20世纪60年代的,进入70年代后,根据国防工业发展和需求及国内军用继电器的生产技术水平,由当时的第四工业机械部组织国内主要继电器生产企业(国营第七九二厂、国营第八九一厂等)和第四工业机械部电子标准化研究所等单位,在依据前苏联标准和参考美欧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继电器的生产技术水平,制订和发布了国内最早的部级标准SJ896-1974《电磁继电器总技术条件》和SJ254-1974《电磁继电器试验方法》,在这之后的十几年中,国内电子、航天、航空的军用继电器生产企业及地方国营的军用继电器定点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全部执行这两项标准。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的重点转向了经济工作,国防工业的现代化对军用继电器提出较高的要求,由当时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牵头,组织国内继电器方面的专家(主要是国营第七九二厂)制定了“7905”技术协议(1772年),该技术协议经过几年贯彻实施后,在此基础上结合贯彻实施的经验并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由第六次电子元器件高可靠工作会议审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批准发布实施了QJ844617《军用电子元器件“七专”技术条件〈密封电磁继电器“七专”技术条件〉》(1585年)。

继电器IQC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继电器IQC来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ROHS 测试 REACH 评估
按《电磁炉公司 ROHS 物料检验流程》标准执行 供应商提供第三方 RECH 检测报告及提供声明函
检验要求及注意事项: 1.“★”为型式试验项目,正常进货检验免检,尺寸仅供参考,“★★”为评价项目标准。 2. 其余项目按《抽样标准》执行。
编制/日期
会签/日期
ROHS 测试 仪
1.继电器应无破损、引脚无变形、氧化,表面无明显划痕。 2.标志内容规格型号、品牌、认证标志清晰正确,用沾水的棉球擦三次仍清晰完整。
物料类别


继电器
文件号:
QW/Q3-QA-05-32 共 3 页第 1 页
检验工具
抽样判定 检验水平
C
目视

AQL=1.0
2
尺寸
3 电气性能
尺寸 线圈性能 接触电阻
功能试验 ★吸合时间 ★释放时间
第三方机 构
关键物料按计划抽测
审核/日期
审批/日期
标 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检验工具 抽样判定 检验水平
★高温贮存
在常温(25±3℃)下恢复 1.5h 后外观无可见损伤,其电气 将继电器在 125±2℃的环境下放置 48h 后其吸合
性能应符合规格书要求。
电压及释放电压仍符合要求。
高温箱
B (5;0,1)
特殊
9
环境 试验
★低温贮存
在常温(25±3℃)下恢复 1.5h 后外观无可见损伤,其电气 将继电器在-25±5℃的环境下放置 48h 后其吸合电
1.测量本体长、宽、高,引脚长度、直径、间距。 2.用 PCB 试装。
用游标卡尺测量、PCB 试装

继电器生产设计与检验最新国家标准

继电器生产设计与检验最新国家标准
注:一个单独的绝缘结构不意味着该绝缘必须是一同质的部件。它可有许多层次组成,而这些层次不 能按基本绝缘或附加绝缘单独地进合的基本原理已在 ,- . / 0123450—0226 中叙述,它提供了关于电气间隙、爬电
距离和固体绝缘的技术要求和试验导则。
注:继电器的绝缘是基本绝缘。然而 5 有设置较高绝缘水平(即附加、加强或双重绝缘)的要求。例 如,连接于调制解调器的通信端口可能要求双重绝缘。
[-. / 0 1#2!3"1—1224,定义 1"!"4] ! " 1<
过电压类别 *)’$)*5&%,’ =%&’,*$> 用数字表示的瞬态过电压条件。 [-. / 0 1#2!3"1—1224,定义 1"!"1<]
注:过电压类别用!、"、#、$级表示,见 ?"@"@"1。
!"1 1 宏观环境 :%=$* A ’6)5$*6:’6& 继电器安装或使用的房间或其他场所的环境。
)& *& $$& $%& #&+ ##& )&& )+& !!& %,% ,#& -*&
交流或直流
$#&
电源系统标称电压(
$#,
#)&
!&& !+& *&& +)& $ &&&
#!&
!$% %&& **&
额定绝缘电压.
*-& )# *) $#% $*& #&& #%& )#& !&& %&& *)&/ +&&/ $ &&&

继电器检验标准

继电器检验标准

继电器检验标准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继电器检验标准1、目的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继电器的质量,在继电器进料时严格把关,特制定出适应本公司的继电器检验标准,为继电器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

对于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订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2、适用范围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我司对外所有采购之电磁继电器的检验及验收。

3、参照文件本检验规范参照《IQC作业操作规程》、《原材料外观检验规范》等。

4、内容检验工具卡尺、烙铁、锡线、万用表、CL6013、CL302、SS1792C直流可调源、耐压测试仪、绝缘电阻测试仪。

术语电磁继电器:主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而工作的,一般由铁心、电磁线圈、衔铁、复位弹簧、触点、支座及引脚等组成。

触点形式(常开):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断开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开触点,用字母D或A 表示。

触点形式(常闭):线圈未通电时处于接通状态的静触点,称为常闭触点,用字母H或B 表示。

触点形式(转换):一个动触点与一个静触点常闭,而同时与一个静触点常开,形成一开一闭的转换触点形式,用字母Z或C表示。

线圈电源:指继电器使用的电源是直流还是交流。

线圈电阻:指线圈的电阻值大小,且满足此式:额定工作电压/线圈电阻=额定工作电流。

额定工作电压(电流):指继电器能够可靠工作的电压或电流。

吸合电压(电流):指继电器从释放状态到吸合工作时的最小电压或最小电流,又称动作电压(电流)。

释放电压(电流):指继电器从吸合状态转换到释放状态时的最大电压或最大电流。

触点负荷:指触点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载能力,又称触点容量。

继电器触点在工作时的电压或电流值不应超过该项的规定值,否则会将触点损伤。

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外观外包装箱应规范、整洁,并具有产品标识,应无破损、污物等不良现象。

元器件质量保证有关标准

元器件质量保证有关标准

1 元器件质量保证有关标准为了保证军用元器件的质量,我国制订了一系列的元器件标准。

在七十年代末期制订的“七专”7905技术协议和八十年代初期制订的“七专”8406技术条件(以下统称“七专”条件),“七专”技术条件是建立我国军用元器件标准的基础,目前按“七专”条件或其加严条件控制生产的元器件仍是航天等部门使用的主要品种。

(注:“七专”指专人、专机、专料、专批、专检、专技、专卡)根据发展的趋势,“七专”条件将逐步向元器件的国家军用标准(GJB)过渡。

因此,以下将主要介绍元器件国家军用标准的有关情况。

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军用标准化组织参照美国军用标准(MIL)体系建立了GJB体系,其中元器件的标准有规范、标准、指导性技术文件三种形式:a. 规范—主要包括:元器件的总规范和详细规范,这两种规范统称产品规范。

b. 标准—主要包括:试验和测量标准、质量保证大纲和生产线认证标准、元器件材料和零件标准、型号命名标准、文字和图形符号标准等;c. 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包括:指导正确选择和使用元器件的指南、用于电子设备可靠性预计的手册、元器件系列型谱等。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军标分为国家军用标准、行业军用标准、企业军用标准三个级别。

下面对组成国家军用元器件标准体系的三种形式:规范、标准和指导性技术文件分别举例作简要的介绍。

1.1 规范元器件规范主要包括:元器件的总规范(通用规范)和详细规范两个层次。

总规范对某一类元器件的质量控制规定了共性的要求,详细规范是对某一类元器件中的一个或一系列型号规定的具体的性能和质量控制要求,总规范必须与详细规范配套使用。

元器件的产品规范是元器件生产线认证和元器件鉴定的依据之一,也是使用方选择、采购元器件的主要依据。

现在我国国防工业主管部门已发布了大量的元器件总规范,但是详细规范还没完全配套,所以往往由器件生产单位制定了详细规范(属于企业军标准级别)经标准化机构确认后贯彻执行。

已发布的军用元器件总规范中,影响较大的总规范及其参照采用的MIL标准如表1-1所示。

GJB546B理解与实施指南

GJB546B理解与实施指南

GJB 546B-2011《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理解与实施指南(征求意见稿)总装备部合同管理办公室2012.8前言国家军用标准GJB546B—2011《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已于2011年12月25日发布,2012年4月1日实施。

GJB 546B针对军用电子元器件生产活动中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质量活动提出控制要求,对研制单位的质量保证能力作出了规定。

该标准与军用电子元器件产品规范密切配合,改变以产品考核为控制质量主要手段的局面,着眼于在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产生、形成和实现的生产过程中实施控制,是电子元器件承制单位建立生产线,编制并实施质量保证大纲文件的依据,也是鉴定机构对生产线实施质量认证审核的依据。

为做好标准的贯彻实施,帮助各元器件科研生产单位及时掌握、准确理解标准内容,切实有效的贯彻实施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规定的各项要求,总装备部军用电子元器件合同管理办公室质量组组织编写了《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标准理解与实施指南》.本指南第1、2、3章描述了条款的理解要点,第4章描述了各条款的实施要点,体现了《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重点关注的对象是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但为实现对产品形成的源头,即设计过程实施控制的目的,还应对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控制,其要求执行GJB 9001B-2009中7.3的有关规定。

除此之外,产品的交付和服务也应该满足有关标准的规定以及用户的特殊要求.《电子元器件质量保证大纲理解与实施指南》对使用者正确地理解和实施标准的要求,提高军用电子元器件的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目录前言1 范围 (1)2 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2)3.1 电子元器件 electronic parts (2)3。

2 鉴定机构 qualifying activity (2)3。

3 检验批 inspection lot (2)3.4 生产批 production lot (2)3。

电磁式继电器承认规范

电磁式继电器承认规范

电磁式继电器承认规范
1.目的
本文主要规范公司在进行电磁式继电器承认时要求供应商提供的承认书所函盖的项目及信赖性试验项目的条件、样品数。

2.范围
本文适用于承认新导入各种型号的继电器材料
3.职责
QA部门为本文件之权责单位,责权主管负责本档之管制,并确保供应商满足本文件之条件进行并提供相关的报告。

4.器件承认书包含项目明细
4.1产品图纸
4.2产品特性规格
4.3材质清单
4.4安规测试报告
4.5 ROHS测试报告
4.6信赖性测试项目
5.检验条件:
温度:23℃(+5,-5)
相对湿度:60%(+15%,-10%)
距离:人眼与产品表面的距离为300—350mm。

时间:检测量面和其它不超过8s;
每件检查总时间不超过30s(除首件)。

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45°;上下左右转动15°
照明:100W冷白荧光灯,电池表面500-- 550mm(照度达500~550Lux)。

6.检验规范。

GJB 65B-1999 有可靠性指标的电磁继电器总规范

GJB 65B-1999 有可靠性指标的电磁继电器总规范

免费标准下载网()
焊料浸渍工艺的批准应以下列方案之一为依据 镀金插入式引出端不允许进行焊料浸 渍 所有外观检查判据应符合 GJB 360A 中的方法 208 规定 a.当鉴定合格的原始引线表面涂层是 GJB 1437 中为 52 的焊料热浸渍涂层时 承制方应 采用与原始的产品加工方法相同的焊料浸渍工艺 b.当鉴定合格的原始引线表面涂层不是如上述为 52 的焊料热浸渍涂层时 所用焊料浸 渍工艺的批准应以如下试验程序为依据 程序 l 一每种类型和引线涂层应有 6 只样品经受承制方的焊料浸渍工艺 焊料浸渍后 继电器应经受 A2 和 A4 分组的检验 程序 2-6 只样品中应有 3 只再经受可焊性试验 见 3.8 不允许有外观缺陷 程序 3 一剩下的 3 只样品经受耐焊接热试验 见 3.20 程序 4 一所有 6 只样品均应经受 A2 和 A4 分组的检验 由于插入试验插座而造成引出端 的轻微擦痕不应作为拒收的条件 3.5.7.4.2 焊料浸渍/再覆锡的选择 承制方在下列情况下可进行焊料浸渍 再覆锡 a.在 A1 分组筛选试验后 但在 A2 分组电气试验前 b.当一批 A3 分组可焊性试验不合格时 作为纠正措施 在 4.7.2.2.2.2 进行焊料浸渍
见 6.5.1 则必须符合下列特性要求 a.不能超出玻璃绝缘子表面之上引出端外露长度的 20 b.允许存在密封剂操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痕迹颜色 C.继电器经处理后 应形成在允许的使用环境下持久的不导电不脆裂的密封层 3.5.3 触点 触点负载额定值和触点组合型式应符合规定 见 3.1 若无其它规定 见 3.l 触点 在规范规定的各种环境条件下 应能连续承受最大额定电流 并应能在规定的电流下闭合和 开 3.5.4 线圈 线圈与触点及外壳之间应具有足够的电气绝缘 线圈电阻和线圈额定电压应符合规

继电器进货检验规范

继电器进货检验规范

继电器进货检验规范1. 引言继电器是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可靠性。

进口继电器具有质量好、寿命长、可靠性高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劣势,比如价格高、售后服务差等问题。

因此,在进口继电器的采购过程中,严格把关产品质量尤为重要。

为了保证采购的进口继电器产品质量和供应商的信誉,制定本进货检验规范。

2. 检验标准2.1 现行的国家标准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我国现行的继电器标准有:GB/T14048.5-2008等。

2.2 企业标准企业在执行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自身需要、情况制定更为严格的企业标准。

因此,制定继电器进货检验规范,需要结合国家标准和企业标准。

3. 检验项目3.1 产品外观检查外观检查是产品检验的第一步,通过外观检查可以初步了解产品的制造工艺和质量水平。

具体的检查项目如下:•外壳表面是否有划痕、碰伤等损坏;•外壳和壳体连接部位是否有松动;•继电器插座端子是否完好、接触良好;•继电器插座的司夹钳接触面是否有氧化、锈蚀、变形等影响接触的现象;•继电器悬臂臂头是否正常、接触良好;•继电器触点箍片是否存在弯折、脱落、断裂等现象;•继电器触头接触面是否平整,无裂痕、氧化等现象。

3.2 静态参数检查静态参数检查包括以下项目:•触点电阻•触点接触压力•插座绝缘电阻•工作电压和电流检查3.3 动态特性检查继电器动态特性检查主要包括以下项目:•牵引电流及牵引时间•吸合电流及吸合时间•断开电流及断开时间•释放时间及释放前后状态数据的比较等注意:动态特性检查需要使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并且进行多次检查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检验流程1.对进口继电器的包装进行检查,要求包装完整,无明显损伤、污渍等问题。

2.对继电器外观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应停止检验首次合格率及时报告。

3.进行静态参数检查,如果发现问题,应停止检验,首次合格率及时报告。

4.进行动态特性检查,继电器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连续测试,如果发现问题,应停止检验,首次合格率及时报告。

新版国军标GJB1461A-2017《大功率电磁继电器通用规范》简介

新版国军标GJB1461A-2017《大功率电磁继电器通用规范》简介

第4期2020年8月机电元件ELECTROMECHANICALCOMPONENTSVol 40No 4Aug 2020收稿日期:2020-04-05新版国军标GJB1461A-2017《大功率电磁继电器通用规范》简介刘亚锋,钱 渭,马午光,张彦杰,赵 岐,孙美芸,范 立(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宝鸡,721300)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第一个大功率军用电磁继电器国家军用标准制修订背景、过程、实施情况,对国军标GJB1461A-2017《大功率电磁继电器通用规范》的主要内容和新老标准差异及标准在贯彻实施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大功率;电磁继电器;军用标准;实施Doi:10.3969/j.issn.1000-6133.2020.04.015中图分类号:TN7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33(2020)04-0058-061 概述我国第一个军用大功率电磁继电器的国家军用标准GJB1461-1992《含有可靠性指标的电磁继电器总规范》(等同采用美军标MIL-R-6106C[1980]),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1992年10月28日发布,1993年6月1日实施。

该标准对当时国内大功率电磁继电器的研发、生产、检测、试验、销售及用户使用等多方面生产积极的作用,但是在二十多年的贯彻和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所以在2011年至2013年对该标准进行修订,标准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四研究院主办,国营第七九二厂、国营第八九一厂、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航天一六五厂、航天三四一二厂、航空三一五厂、厦门宏发电声股份有限公司及航天、航空、兵器、船舶用户单位参加起草,新标准为GJB1461A-2017《大功率电磁继电器通用规范》(等同采用美军标MIL-R-6106M[2009]),由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于2017年09月12日发布,2017年12月01日实施。

2 GJB1461A-2017标准主要内容2.1 GJB1461A-2017《大功率电磁继电器通用规范》标准共有6章。

继电器及接触器检验规范

继电器及接触器检验规范

文献名称:继电器、接触器检查规范受控状态:生效日期:1目旳针对应用于常规低压控制系统旳继电器、接触器等电控开关元件制定有关检查规范,完善检查项点。

2定义本规范定义旳继电器重要针对电磁继电器,即运用输入电路电磁铁铁芯与衔铁间产生吸力作用带动触点而实现电路通断功能旳电气元件。

由于其重要工作原理与接触器相似(通过控制线圈两端电压旳通断,产生电磁效应,使得衔铁在电磁力吸引旳作用下克服返回弹簧旳拉力吸向铁芯,带动衔铁旳动触点与静触点吸合与分离,从而实现控制电路旳通断),故在此一并阐明。

3范围本规范定义旳继电器及接触器重要针对运用输入电路电磁铁铁芯与衔铁间产生吸力作用而实现电路通断功能旳电控元件,其他非电磁感应原理旳继电器(如温度继电器等)旳通断测试亦可以此规范作为参照。

4测量工具万用表5内容5.1 由于继电器及接触器多属原则件,在物料进行入库检查时重要检查产品外观及电气性能。

5.2 外观检查:重要波及产品型号与否与入库单一致,与否附有有关出厂检查证明材料(如合格证、检查汇报等),产品外观完好无污损,产品本体上标识丝印清晰完整,引脚无氧化、变形。

对于接触器,还需关注与否有灭弧规定(针对大电流接触器),接触器线圈绕线应平整,绝缘层覆盖良好,主触点及辅助触点数量与规定相符,无氧化现象。

手动弹簧触片下压及回弹灵活,无卡滞现象。

对于产品外形尺寸旳检查,采用抽检旳方式,抽样原则参照OCGW-GF-003-2023 《来料检查规范》。

5.3 电气功能检查:5.3.1 用万用表RX10档测量线圈,判断线圈与否存在开路现象,开路则不合格。

5.3.2 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各组常开(NO)、常闭(NC)触点与否配置对旳,常开即正常状态下触点为断开状态,电阻无穷大;常闭即正常状态下触点为闭合状态,电阻为“0”5.3.3 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各组主触点,各组触点为断开状态(电阻为无穷大)5.3.4 用手将“手动弹簧触片”压至最底端,测量各组常开、常闭触点及主触点,此时触点状态应发生变化,即常开触点由开路变为导通(电阻由“无穷大”变为“0”);常闭电阻由导通转变为开路(电阻由“0”变为“无穷大”);主触点由开路转变为导通状态(即电阻由“无穷大”变为“0”)6检查记录继电器、接触器检查记录。

继电器寿命试验标准

继电器寿命试验标准

继电器寿命试验标准
“继电器寿命试验标准”这句话的意思是“对继电器进行寿命测试和评估的标准”。

继电器是一种开关设备,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状态。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继电器的使用寿命很长,但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如高温、低温、高湿度、振动等环境下,继电器的性能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电路的正常工作。

为了评估继电器的性能和寿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寿命试验。

这些试验包括对继电器的操作次数、负载条件、环境条件等方面的测试和评估。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了解继电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以及其使用寿命的极限。

继电器寿命试验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操作次数试验:测试继电器的操作次数,通常以机械寿命和电气寿命为考
核指标。

机械寿命指继电器触点的运动次数,电气寿命指继电器触点断开或接通电路的次数。

2.负载条件试验:测试继电器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如不同的电阻
值、电流值等。

3.环境条件试验:测试继电器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如温度、湿度、
气压、振动等。

4.可靠性试验:测试继电器的可靠性,即在规定条件下进行操作后,继电器
应能正常工作并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5.功能测试:测试继电器的功能是否正常,如触点通断是否正常、电磁铁吸
合是否正常等。

在最后总结,继电器寿命试验标准是指对继电器进行寿命测试和评估的一系列标准和方法,旨在了解继电器的性能和寿命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以确保其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数:发行日期:版本: 1.目的及适用范围:本检验规范的目的是确保本公司所使用的电磁继电器质量符合产品的要求;2.参照文件:
3.实物样本:有
4.测试工具及仪表:游标卡尺、万用表、直流电源
5.缺点分类及定义:
分为致命缺点,严重缺点,轻微缺点三类,详见《抽样计划》;
6.检验水准:
7.检验项目、检验标准、允许标准、缺陷分类一览表:严重主要次要1.1资料核对
每批目测★1.2承认书/ROHS 每批目测★1.3供应商
核对《合格供应商名录》;每批目测★1.4料号/规格
核对BOM及ECN;每批目测★2.1包装检查
每批目测★2.2现品票标识
每批目测★2.3外观检查
每批按AQL抽检目测★2.4规格尺寸
每批抽检5PCS 游标卡尺★4.1试插或实装
每批抽检5PCS 相关P板★批准:审核:
制作:4.试装
实装在P板上不可有插不进,不易插等不良现象;3.1
阻抗测试1、用万用表测量线圈端的电阻值144Ω~176Ω;2、在线圈加12V激励电压使常开触点吸合,然后用万用表测量吸合触点间的电阻<1Ω;包装无破损,脏污,随附检验合格证;标识完整、准确、无错误,至少应包含供应商名称、物料名称、物料编号、生产日期或批号、数量、QC或QA检印;缺点分类1.资料的核对
核对生产计划、送货单、进料验收通知单;检验项目
检验标准物料名称:电磁继电器
图示:本作业规范参照本公司程序文件《进料检验管理程序》,《抽样计划》以及相关物料规格承认书及MIL-STD-105E,正常单次 II级抽样标准;
抽样检验依MIL-STD-105E一般检验水准之Ⅱ级正常检验标准;AQL:严重缺点为0,主要缺点为0.4,次要缺点为0.65;
适用范围:所有客户有提供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出具的符合ROHS要求的检测报告及承认书;无破损、引脚无变形、氧化,表面无明显划痕,表面丝印与样品一致;依承认书中规格尺寸对部品进行量测确认,规格尺寸需与要求相符合;文件编号:共1页A1IQC进料检验作业指导书
电磁继电器检验规范
2.外观检查
抽检数量及频率检验方法及工具3.功能测试
每批5PCS 万用表/直流电源★部品正反面
加12V 电压 吸合测试值 线圈测试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