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高校财政拨款的因素及标准-精品

合集下载

教育部直属高校经费来源比较及优化建议

教育部直属高校经费来源比较及优化建议

教育部直属高校经费来源比较及优化建议教育部直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和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水平。

然而,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拨款,教育部科研项目资助以及学院运营所得,存在经费来源不够稳定和多样的问题。

因此,本文从教育部直属高校经费来源的现状入手,提出优化建议,以提高教育部直属高校经费来源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目前,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经费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财政拨款。

教育部直属高校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财政拨款占据其经费的主要来源。

政府财政拨款包括中央财政拨款和地方财政拨款,其中中央财政拨款占比较大,其主要用于高校的教学、科研、教师聘请等方面。

2.教育部科研项目资助。

教育部直属高校还可以通过参与教育部科研项目的申报和获得资助,以解决其经费来源的问题。

3.学院运营所得。

教育部直属高校还可以通过学院开展各类商业活动和开展一些支撑性产业项目,获取一定的财务收益,这对高校运营和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支持作用。

1.加强政府财政拨款的稳定性。

教育部应该采取措施筹措所需资金,以降低教育部直属高校过度依赖政府财政拨款的问题。

政府财政拨款的稳定性是高校经费来源的核心问题,教育部应该通过对拨款机制的改善,确保拨款时间准确和金额充足,避免在质量和数量上出现波动,影响高校的正常运转。

2.拓展教育部科研项目的覆盖范围。

教育部可以通过引入和推广多种类型的科研项目,从而为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科研和创新创业提供支持和动力。

在经费方面,政府可以向高校提供更加丰厚的资金补助,进一步增加教育部科研资助项目的拨款状况,鼓励高校开展更加多样化的科研活动。

3.鼓励学院开展自主运营活动。

教育部直属高校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构建学院与企业之间紧密的产业联盟关系,从而获得更多的资金收益。

此外,应该在高校的经济管理体制方面进行改革,引入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建立更加优秀的经济管理体制,形成高校产业链体系和运营模式,提高高校的自主创新和经济活力。

高校经费发放方案

高校经费发放方案

高校经费发放方案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高校经费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高校经费的合理使用和发放方案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本文就高校经费发放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高校经费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高校经费的来源高校经费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部门的拨款:政府每年都会向各高校发放一定额度的经费,以保障学校的正常运营和教育教学质量。

2.企业赞助与捐款:高校可以通过与企业建立合作或通过捐款的形式获取一定的经费支持。

3.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高校可以通过学术交流与合作项目获得一定的经费支持。

高校经费的来源多样性,也使得高校可以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等目标。

高校经费的管理高校经费的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制度,明确管理体系和责任分工。

高校经费管理需要注意以下注意事项:1.建立经费支出预算制度:管理部门需要对各项支出项目进行预算,针对每个项目进行明确的支出要求和限制。

2.建立经费使用审批制度:高校应建立明确的经费使用审批制度,对每个支出项目的经费使用进行管理和监督。

3.建立经费使用报销制度:学校需要建立完善的经费使用报销制度,确保每个支出项目的经费使用真实有效、合理规范。

4.建立经费使用监督制度:高校需要建立监督制度,监督各项经费的使用情况以及资金安全。

高校经费发放方案高校经费的发放方案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合理、公平地将资金分配到各项支出项目中。

公平性原则高校经费的发放必须尊重公平性原则,实现各学科、教师、学生与员工对经费的平等获取,做到公正合理分配,确保高校经费的使用更加公平清晰,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各支出项目经费的合理划分原则1.教育教学及科研项目支出:高校应针对每个科研和教学项目进行经费预算,明确经费使用的要求和限制。

2.学生工作及社会服务经费支出:高校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好学生的潜力,促进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又好又快的开展。

3.奖助学金经费支出:高校需要对奖助学金经费的使用进行明确的规定,保障学生的利益。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现存问题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现存问题研究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现存问题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等教育是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则是支撑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扩张,高等教育财政拨款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存在着拨款额度不足、拨款方式不合理、拨款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影响了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升。

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不合理分配也导致了高校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影响了高等教育资源的公平性和公正性。

有必要对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的现存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分析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现存问题,找出存在的困难和瓶颈,为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政策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现状、问题和影响的探讨,旨在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和发展教育事业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希望从国际经验对比分析中汲取借鉴之处,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最终达到探讨解决高等教育财政拨款问题的对策,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目的。

1.3 研究意义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在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术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研究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现存问题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深入研究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现存问题可以帮助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了解当前高等教育财政支出状况,及时调整财政政策,确保高等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

针对现存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对比国际经验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提供借鉴和参考,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

研究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现存问题的意义在于推动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改革,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

学校向财政拨款申请报告

学校向财政拨款申请报告

一、报告概述尊敬的财政部门领导:您好!我校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要求,为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向贵部门申请财政拨款。

以下是详细情况报告:二、学校基本情况我校位于XX市XX区,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全日制完全中学。

自成立以来,我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办学目标,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近年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校园环境不断优化,师资力量不断壮大,学校整体实力稳步提升。

三、申请财政拨款的原因及用途1. 申请原因(1)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生人数的增加,我校现有的教学设施已无法满足教育教学需求。

为进一步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急需申请财政拨款。

(2)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需求:为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我校需申请财政拨款用于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的支出。

(3)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需求: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我校需申请财政拨款用于购置教学设备、开展教师培训等方面的支出。

2. 申请用途(1)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等设施的维修、改造和扩建。

(2)师资队伍建设:包括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支出。

(3)教育教学改革:包括购置教学设备、开展教师培训、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开展科研活动等方面的支出。

四、申请财政拨款的具体金额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本次申请财政拨款总额为人民币XX万元。

具体如下:1. 学校基础设施建设:XX万元2. 师资队伍建设:XX万元3. 教育教学改革:XX万元五、资金使用计划及效益分析1. 资金使用计划(1)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在一年内完成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食堂等设施的维修、改造和扩建。

(2)师资队伍建设:在一年内提高教师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并开展教师培训。

(3)教育教学改革:在一年内购置教学设备,开展教师培训,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开展科研活动。

学校拨款经费管理规定

学校拨款经费管理规定

学校拨款经费管理规定一、公开透明的拨款过程学校拨款经费管理规定的首要原则是公开透明。

学校应该建立一个公开透明的拨款过程,并及时向教职员工和学生公布。

这将确保拨款过程的公正性和公平性,并防止不当的行为发生。

二、明确的拨款标准学校拨款经费管理规定应明确制定拨款标准。

拨款标准应该根据学校的发展需要、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需求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三、合理的资金分配学校拨款经费管理规定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合理的资金分配。

学校应该根据拨款标准,按照事先确定的比例和优先次序,将经费分配给不同的学科、部门和项目。

这样做可以确保经费使用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四、建立拨款项目评估机制学校拨款经费管理规定应建立拨款项目评估机制。

每个项目都应该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评估指标,以便及时评估项目进展和效果。

这样可以帮助学校更好地掌握项目的使用状况,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五、加强财务管理学校拨款经费管理规定应强调加强财务管理。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确保经费的使用合法、合规,减少浪费和滥用的可能。

同时,学校应定期进行财务审计,以确保经费的使用情况得到透明和有效监督。

六、推行统计和报告制度学校拨款经费管理规定还应推行统计和报告制度。

学校应定期整理和统计经费使用情况,并向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报告。

这样可以帮助学校及时发现和解决经费使用中的问题,保证经费的有效利用。

七、建立激励机制学校拨款经费管理规定应建立激励机制。

学校可以设立奖励计划,鼓励教师和学生提出优秀的项目和创意,以促进学校的发展。

同时,可以设立绩效考核制度,对经费使用情况和项目成果进行评估,以激励教职员工积极参与经费管理工作。

八、加强监督和问责学校拨款经费管理规定应加强监督和问责。

学校应建立监督机制,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对于经费滥用、浪费和不当行为,应采取相应的问责措施,包括追责、追缴经费等。

九、促进协调合作学校拨款经费管理规定应促进协调与合作。

教育部直属高校经费来源比较及优化建议

教育部直属高校经费来源比较及优化建议

教育部直属高校经费来源比较及优化建议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国家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学校的资金来源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经费来源与使用对学校的发展和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

本文将从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经费来源比较以及优化建议等方面进行论述。

1. 教育部拨款教育部直属高校的主要经费来源之一就是来自教育部的拨款。

这些拨款主要用于学校的运行和发展,包括基本建设、教学科研等。

由于高校的规模和级别不同,教育部的拨款额度也有所差异。

2. 科研经费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科研经费也是一个重要的经费来源。

高校通过科研项目的申报和获得经费来支持学校的科研活动和教学改革。

3. 学费收入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学费收入也是一个重要的经费来源。

学生缴纳的学费主要用于学校的日常运营和教学设施的改善。

4. 社会捐赠教育部直属高校也通过社会捐赠等方式来获得一定的经费支持。

这些捐赠款主要用于学校的特色项目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

1. 提高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教育部应当加大对高校科研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学校积极申报科研项目,提高项目的通过率和经费的拨付比例。

通过提高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可以有效促进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2. 完善学费收入的使用机制教育部直属高校应当建立健全学费收入的使用机制,确保学费收入的合理使用。

通过加强对学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可以确保学费资金的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学校的经济效益和教学质量。

3. 提高高校社会捐赠的吸引力教育部应当加大对高校社会捐赠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捐赠的吸引力。

通过扩大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搭建更多的合作平台,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和资源支持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4. 加大对高校基建的投入教育部应当加大对高校基建的投入,更好地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

通过加大对高校基建的投入,可以改善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5. 加强对高校经费使用情况的监督和考核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发展需要充分的经费支持。

教育部直属高校经费来源比较及优化建议

教育部直属高校经费来源比较及优化建议

教育部直属高校经费来源比较及优化建议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直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日益增长的经费需求。

本文将对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经费来源进行比较,并提出优化建议。

1.国家财政拨款国家财政拨款是我国高校的基本经费来源,也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最主要的经费来源。

国家财政拨款主要用于支持学校基本建设、设备购置、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等方面。

根据《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财务管理规定》,教育部直属高校财政拨款占收入总额的比例应不低于50%。

2.科研经费科研经费是教育部直属高校的另一重要经费来源。

科研经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实验室经费等。

科研经费的使用主要用于科研项目的实施、研究生培养、学术交流等。

3.社会捐赠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

教育部直属高校也积极开展校友捐赠、企业捐赠等活动,以提高经费的来源和质量。

社会捐赠的资金用途包括奖学金设立、教学设备购置、科研项目资助等。

4.自筹经费教育部直属高校可以通过自筹经费的方式来增加自身的经费来源。

自筹经费主要包括校园商业活动、技术转化、人才培训等。

二、优化建议国家财政拨款是教育部直属高校最主要的经费来源,加强国家财政拨款力度可以使直属高校得到稳定的经费支持。

在近年来国家财政收入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应适当提高教育部直属高校的财政拨款比例,以满足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需求。

2.优化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是教育部直属高校的重要经费来源之一,应加强科研项目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科研经费的有效使用。

科研项目管理应强化规范化和精细化,加强对项目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的跟踪和评估,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

教育部直属高校可以加大对校友、企业、社会团体等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的参与度和捐赠意识。

同时,直属高校要打造“三位一体”捐赠平台,建立有效的捐赠管理体系,加强对社会捐赠的使用和管理,实现最大的社会责任和贡献。

教育部直属高校应积极发挥校内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强校园商业和技术转化,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合作模式,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自筹经费的能力提升。

高校 生均拨款标准

高校 生均拨款标准

高校生均拨款标准高校生均拨款标准。

高校生均拨款标准是指国家对高校每个学生的经费拨款标准,是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重要指标之一。

高校生均拨款标准的确定直接关系到高校的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对于保障高校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高校生均拨款标准的确定应充分考虑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水平和人口基数。

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生均拨款标准可以适当提高,以满足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需求;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生均拨款标准也应该得到一定的倾斜,以支持当地高校的发展。

同时,人口基数较大的地区,高校生均拨款标准也应该相应提高,以满足较大规模的教学需求。

其次,高校生均拨款标准的确定还应考虑不同学科领域的特点。

例如,理工科类专业的实验室建设和科研经费需求较大,因此对于这类专业,生均拨款标准可以适当提高;而文史类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相对较少,生均拨款标准可以相应降低。

这样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经费,满足不同学科领域的需求。

此外,高校生均拨款标准的确定还应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规划。

对于重点大学和特色学科,可以适当提高生均拨款标准,以支持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优势发展;而对于一般本科院校,生均拨款标准可以相对稳定,以保障其正常运行和发展。

总的来说,高校生均拨款标准的确定应该是一个综合考量的过程,需要考虑地区经济水平、人口基数、学科特点、学校定位等多个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高校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不同地区、不同类型高校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综上所述,高校生均拨款标准的确定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找到最合理的方案,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高校生均拨款标准的研究和调整,为高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推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高校财政绩效拨款水平影响因素探析

高校财政绩效拨款水平影响因素探析

ACCOUNTING LEARNING09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会计学会2020年度一般科研课题:预算拨款改革背景下提升高校财政绩效拨款水平的措施——以山东省高校为例(课题编号:sdjk2020092)。

高校财政绩效拨款水平影响因素探析薛建辉 江海健 山东中医药大学财务处摘要:2020年6月,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省属本科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的实施意见》(鲁财科教〔2020〕17号)。

自2020年起,山东省财政对高校的拨款模式由原来的“财政学生定额拨款+财政项目拨款”的“二维”拨款模式,优化调整为“财政基础拨款+财政绩效拨款+财政竞争性项目拨款”的“三维”拨款模式。

按照新的拨款模式,各高校财政拨款与往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财政绩效拨款上,财政绩效拨款是今后各高校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和努力方向。

本文在介绍高校财政绩效拨款的含义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山东省高校绩效拨款水平的因素,并重点给出了提升高校财政绩效拨款水平的措施。

关键词:绩效拨款;高等学校;提升措施引言2020年6月,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省属本科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的实施意见》(鲁财科教〔2020〕17号)。

自2020年起,山东省财政对高校的拨款模式由原来的“财政学生定额拨款+财政项目拨款”的“二维”拨款模式,优化调整为“财政基础拨款+财政绩效拨款+财政竞争性项目拨款”的“三维”拨款模式。

按照新的拨款模式,各高校财政拨款与往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财政绩效拨款上,财政绩效拨款是今后各高校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和努力方向。

本文在介绍高校财政绩效拨款的含义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山东省高校绩效拨款水平的因素,并重点提出了提升高校财政绩效拨款水平的措施。

一、高校财政绩效拨款的含义高校财政绩效拨款是把高校在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绩效状况作为拨款依据,把“绩效好坏”作为拨款标准,坚持“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的原则,保证财政资金花得值得,花得有效[1]。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研究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研究

我国现行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研究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发展,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在实行经费投入过程中也渐渐显露出了总量不足、结构不均、参数单一、标准不科学等问题。

本文全面分析拨款模式的现状、问题并挖掘其成因,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健词:高等教育;拨款模式;问题与成因一、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主要是“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

“综合定额”是指经费总量根据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的不同层次、类型、地区学生生均经费的定额标准和高校在校生数来核定划拨。

为了对“综合定额”进行补充,财政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在国家的政策导向下,按教育总目标和学校的特殊需求单独核定下达“专项补助”。

二、现行拨款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1.拨款标准缺乏有效分类和合理差异,难以反映办学成本尽管“生均综合定额”也属于公式拨款方式,但只参考学生人数,综合定额中未能反映有效分类和包含合理差异,不同类型、层次的学校和不同专业的办学成本及其变化规律也无法得到真实体现,这将导致政府部门很难有效区分不同层次结构、类型高校的办学效果、发展目标并以此确定拨款标准。

2.拨款模式导向单一,助长高校规模盲目扩张目前,我国各高校教育经费的需求量依然以往年生均实际经费开支为依据来确定拨款基数,这掩盖了历史问题,相当于承认了历史支出的合理性。

容易引发教育成本的非理性上升。

而且当综合定额既定时,高校的办学规模即在校生人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获得的教育经费数额,这将使某些高校为争夺稀缺的教育资源盲目扩大招生规模。

3.拨款方案缺乏动态调整机制,造成高校经费紧缺目前出现了一些高校的正常教学所需经费已无法从现行的生均综合定额标准中得到满足的问题。

主要是因为有些地区实行高校生均定额拨款预算管理办法以来标准多年未随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

这将导致实际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各高校因经费紧缺只能低成本运行,影响教学科研质量。

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

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

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
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是指由中央政府根据一定的程序和标准,将预算拨款给高等教育机构的政策措施。

其主要目的是为确保高校正常运行和发展,提供充足的经费支持。

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通常有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1. 预算编制:中央政府会与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协商制定高校的年度预算,根据高校的实际需求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确定合理的经费规模。

2. 拨款分配:中央政府会根据高校的规模、类型、学科特长等因素,以及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需要,对拨款进行分配。

通常会考虑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教师工资福利、教育教学改革、科研项目等方面的经费需求。

3. 预算审核:中央政府会设立专门的机构或部门负责对高校的预算进行审核,确保拨款的合理性、合法性和透明性。

这包括对高校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审计,查验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和效果。

4. 绩效评估:中央政府可能会要求高校对经费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评估,以确保拨款得到有效利用。

高校需要向政府报告经费使用情况,并提供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绩效数据,用于评估高校的绩效和效益。

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保障高校的经费需求,
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同时,通过对经费使用情况的审核和绩效评估,也能提高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确保经费的合理使用和效益最大化。

北京市高校拨款制度文件

北京市高校拨款制度文件

北京市高校拨款制度文件北京市高校拨款制度通常由一系列政策文件组成,用于规范和指导对市属高校的财政支持方式、额度分配以及使用要求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相关制度文件中的内容摘要:1.《北京市属高校财政拨款管理办法》1)明确了北京市财政部门对市属高校进行拨款的基本原则、程序和标准。

2)设立了不同类型的拨款项目,如基本运行经费、专项科研经费、人才培养经费、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等。

3)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与执行规定,包括年度预算申请、审批流程及资金使用的监督机制。

2.《北京市高等教育拨款需求预测和模型构建办法》1)提出根据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学生规模、学科建设等因素,预测未来一定时期内高校的资金需求。

2)建立了基于准公共产品理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和教育经济学效率公平理念的拨款模型。

3.《北京市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管理办法》1)规定基本科研业务费的来源、用途、申报程序和管理要求,强调对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支持。

2)对科研项目的立项、实施、结题验收和绩效评价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

4.《北京市属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项目经费管理办法》1)确定了人才培养项目经费的使用范围,涵盖了专业建设、本专科生培养、研究生培养、国际交流等多个方面。

2)强调经费使用的绩效考核和效益评估,以确保资金有效投入并取得预期成果。

5.《北京市教育财政科研类项目经费管理办法》1)适用于由高校主管部门立项、下达的科研项目,明确了科研经费的管理和使用规则,包括预算编制、调整、决算审核等环节。

2)强化了科研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和合规性,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推动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基于先前知识总结归纳得出的一般性描述,并非实际的具体文件全文或最新版本。

若需了解最新的北京市高校拨款制度文件,请查阅北京市政府相关部门发布的官方文件。

最新 高校财政拨款的因素及标准-精品

最新 高校财政拨款的因素及标准-精品

高校财政拨款的因素及标准政府对地方高校的财政投入是高校保持运行和长远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地方高校所能获得财政资金的多少取决于高校自身办学条件是否满足相应的合格标准。

与高校所招学生的数量相关,也与高校办学层次、高校类型和学科专业密切相关。

并且,不同地方高校具有不同的办学历史,办学基础存在差异,因此,政府部门在划拨教育财政资金的过程中,要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确保教育资金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效益。

一、政府对地方高校拨款模式的发展及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先后采用了四种拨款模式,分别是1955年至1985年的“基数加发展”模式;1986年至2002年的“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模式;2002年至2011的“基本支出预算价项目支出预算”模式,2011年至现在为“生均拨款加专项”的模式。

我国现行的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是“生均拨款加专项补助”。

部属高校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负责各项经费,以项目或国家专项工程项目名义拨款;地方高校主要由省教育厅负责生均拨款加专项经费,省财政厅、省发改委负责部分专项经费。

湖南省地方高校的财政拨款中,“生均拨款”按照拨款因素可分为“标准学生生均拨款”、“学科折合生均拨款”,这两类财政拨款项目都属于公式拨款,每个项目会设置有相关的因素系数。

地方高校必须满足相应的条件,政府才能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划拨相对合理清晰的财政资金;“专项经费”顾名思义就是具有特殊用途和专门目标的资金,主要用于高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项目,还包括其他政策性补贴项目、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等。

湖南省最常见的专项经费拨款是“办学历史及绩效因素拨款”,绩效拨款方式既可以按公式进行分配,也可以不按公式分配。

公式分配即根据各项绩效指标分配一部分或全部地方高校财政拨款;若不按公式分配,政府就必须按一定的比例列出地方高校的教育财政经费清单,这种分配方式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带有较浓的行政色彩,不利于教育财政拨款透明和公平。

高校财务制度收入管理办法

高校财务制度收入管理办法

高校财务制度收入管理办法一、高校财务收入的来源高校财务收入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拨款:我国高校主要依靠国家拨款来支持学校的运行和发展。

国家拨款主要用于学校的基本建设、教学科研、师资培训等方面。

2.科研项目资助:高校在科研方面承担了很多国家和地方的研究项目,这些项目的资金来源包括国家科技部门、企业合作等。

3.学费收入:高校学生缴纳的学费也是高校的重要收入来源。

学费收入主要用于学校的日常运转和教学设施的建设。

4.捐赠:一些社会热心人士或企业会给高校捐赠一些款项或物资,这些捐赠也是高校的财务收入之一。

以上是高校财务收入的主要来源,有效管理这些收入对于高校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高校财务收入的管理原则在管理高校的财务收入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合规合法:高校收入的获取应符合国家法律规定,不得进行违法操作。

2.公开透明:高校的财务收入管理应该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3.合理分配:高校财务收入应该根据不同的用途合理分配,确保经费的有效使用。

4.安全保障:高校财务收入的管理应该加强安全保障措施,防止相关经费的流失。

5.科学规划:高校在获取财务收入时,应进行科学规划,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收入的使用方向。

以上是高校财务收入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有效的财务管理办法对高校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三、高校财务收入管理的具体办法1.建立健全高校财务管理体系高校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设立财务部门,明确财务管理职责,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部门要负责整个高校财务收入的管理工作,包括收入的核算、监督、分配等。

2.建立预算管理制度高校应建立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根据学校的经济状况和学校的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财务预算,明确财务支出的来源和用途。

在实施过程中,要对预算绩效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完善预算计划。

3.严格财务审计高校要进行定期的财务审计,确保经费的使用符合规定,防止财务风险。

审计部门可以对学校的财务活动进行全面审计,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教育部直属高校经费来源比较及优化建议

教育部直属高校经费来源比较及优化建议

教育部直属高校经费来源比较及优化建议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作为国家的重要支柱产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关系到国家的长远发展。

而教育部直属高校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人才、科研创新和文化传承等重要使命。

高校的经费来源和运行机制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教育部直属高校经费的来源比较和优化建议两方面展开分析。

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拨款、学费收入、科研经费和社会捐赠等多个方面。

下面我们将对这些经费来源进行比较分析。

1.国家拨款国家拨款是教育部直属高校经费的主要来源之一。

国家每年都会向这些高校拨款用于支持其基本运行和发展。

拨款的金额通常会受到政府财政预算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的发展空间。

2.学费收入学费收入是高校的另一个重要经费来源。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对教育的投入也越来越多。

高校通过收取学生的学费来增加经费收入。

学费收入的增长也受到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和政策法规的影响。

3.科研经费科研经费是支持高校科研活动的重要来源。

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方面,科研经费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经费来源相对薄弱,也存在着科研经费分配不公等问题。

4.社会捐赠社会捐赠是高校经费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很多高校会通过开展募捐活动来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

社会捐赠的规模和数量也面临一定的不确定性。

二、优化建议1.多渠道增加经费来源要解决教育部直属高校经费来源的问题,需要通过多渠道增加经费来源。

除了国家拨款和学费收入外,还可以加强高校的科研经费和社会捐赠等方面的拓展,使高校的经费来源更加多元化。

2.加强与社会的合作高校应当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吸引社会资金的投入。

可以通过开展校友捐赠、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等形式,从而增加经费来源。

3.提高经费使用效率高校要合理规划和使用经费,提高经费利用效率。

可以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推进教学改革、加强科研成果转化等方式,实现经费的最大化利用。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革新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革新

我国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革新财政拨款是我国高校经费主要来源,由于我国财政能力有限以及拨款体制存在诸多缺陷,导致高校资金总体供给不足,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因此我国应该完善预算管理体制和财政拨款方式,制定政策鼓励高校多元化筹资。

关键词: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探讨高等教育财政拨款模式存在的问题政府财政能力有限性导致高校资金总体供给不足。

发达国家教育经费一般占GNP的5%-7%,很多发展中国家,教育经费一般占GNP4%左右。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每年教育经费仅占当年GNP比例大约2%。

若按人均教育经费算,比例更低,以2003年为例,尽管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总量比上年有所增长,但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比例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却比上年分别下降了0.08和0.04个百分点,有17个省级政府没有达到《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投入增长要求。

具体到高等教育上,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约占教育总财政投入的20%左右,比例也很低。

这些直接导致了我国大多高校办学经费不足。

见图1。

尽管我国2005年财政收入超过30000亿元,但是各级政府财力总体上是比较紧张的。

政府很难大幅提升高校财政拨款数量。

不仅如此,甚至一些计划目标现在也没实现,如国家规定的逐年提高国家教育财政拨款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2000年就应该达到4%的目标,事实上很多地区不但没有实现目标,反而呈停滞或下滑之势。

目前我国高校办学经费来源已经由政府单一拨款,转变为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集资金的阶段。

但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的格局近年来不会改变。

财政性教育经费事权、财权不统一。

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长期以来处于事权和财权分离的状态。

我国国家预算按预算等级依次分为类、款、项、目四级,尽管财政部1999年将教育事业费升格为“类”级,但教育基本建设费仍设在“款”级科目中,教育经费没有预算单列,导致财政性教育经费长期以来处于事权和财权分离的状态。

具体体现在: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教育事业,财政部门负责教育事业经费拨款,政府计划部门负责教育基建投资,在预算表格的汇总归类时,教育财政预算总额要与文化、科学、卫生部门的预算汇总成整个财政事业费预算中的“类”级和财政基本建设费预算中的“类”级。

公办高校拨款制度

公办高校拨款制度

公办高校拨款制度一、公办高校拨款制度的基本情况咱先来说说公办高校拨款制度是个啥哈。

公办高校嘛,那是国家办的大学,这拨款制度呢,就是国家或者地方政府给这些高校钱的一种规则。

这钱可重要啦,就像给高校的“生活费”,让高校能正常运转呢。

这拨款的来源啊,主要就是政府的财政收入啦。

比如说,咱们平常交的税啊,有一部分就会用来给高校拨款呢。

二、拨款的方式1. 按学生人数拨款这是一种挺常见的方式呢。

政府会根据高校的学生数量来给钱。

比如说,一个学生可能会对应一个固定的拨款金额。

那高校学生多,拿到的钱就相对多一些。

这样做呢,有一定的合理性,毕竟学生多了,教学资源的消耗也大呀。

不过呢,也有点小问题,要是有的高校为了多拿拨款,盲目扩招,教学质量可能就会受到影响啦。

2. 按项目拨款高校有时候会有一些特殊的项目,像科研项目之类的。

政府就会针对这些项目单独拨款。

比如说某个高校要研究一种新的环保材料,政府觉得这个项目很有意义,就会给这个项目拨一笔钱。

这样能鼓励高校去做更多有意义的科研和教学改革之类的事情。

三、拨款制度的影响1. 对高校教学质量的影响如果拨款充足,高校就能聘请更多优秀的教师,购买更好的教学设备。

像一些实验室设备,要是有钱就能更新换代,那学生们做实验的条件就更好啦,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高。

反之,如果拨款不足,可能教师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好的教师就会流失,教学质量肯定就会下降啦。

2. 对高校科研的影响对于科研来说,拨款更是重要。

科研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从购买科研设备到资助科研人员做研究。

要是拨款制度合理,高校的科研就能蓬勃发展,说不定就能出更多厉害的科研成果呢。

要是不合理,很多有潜力的科研项目可能就会因为没钱而夭折。

四、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1. 存在的问题拨款的公平性问题。

有些地区的高校拨款比较多,有些地区的就比较少,这就不太公平啦。

可能是因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但是这对那些拨款少的高校发展是个很大的制约呢。

拨款的效率问题。

2023年陕西省财政拨款标准

2023年陕西省财政拨款标准

2023年陕西省财政拨款标准
概述
本文档旨在概述2023年陕西省财政拨款标准。

根据目前可获得的信息,以下是一些特定领域的财政拨款标准的概述。

教育
- 小学拨款标准:每个小学将获得XXX元的财政拨款,用于学校设施的维护和改善。

- 中学拨款标准:每个中学将获得XXX元的财政拨款,用于提升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

农业
- 农村发展拨款标准: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每个农村将获得XXXX元的财政拨款,用于农田灌溉、农业设施建设和农民培训等方面。

环保
- 生态保护拨款标准:为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每个生态保护区将获得XXXX元的财政拨款,用于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项目。

基础设施建设
- 城市建设拨款标准:为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每个城市将获得XXXX元的财政拨款,用于道路建设、公园绿化和交通改善等项目。

医疗卫生
- 基本卫生拨款标准:每个医疗机构将获得XXXX元的财政拨款,用于基本医疗设施的改善和医务人员培训。

> 请注意:以上仅为概述,具体的财政拨款标准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和政策变化而调整。

部属高校生均拨款标准

部属高校生均拨款标准

部属高校生均拨款标准
高校生均拨款标准指的是政府对于每个高校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拨出的资金标准。

这项
标准是确定高校教育经费的重要依据之一。

在中国,高校生均拨款标准被分为三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这些标
准的设定,部分是基于高校本身的教学特点和发展情况,部分也是基于国家的经济情况、
政策导向和财政支出能力的考虑。

以本科生为例,我国高校生均拨款标准的具体数值是多少呢?这里我们以2021年为例,对比一下几个省份的标准。

上海市:每年为本科生拨款约为1.2万元人民币。

其中,包括了每位本科生的基本生
活费、教学经费、实验费等。

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不同省份的高校生均拨款标准还是存在较大差距的。

但总体来说,我国的高校生均拨款标准,均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高校教育能够获得资金上的一定保障,
为高校的正常运行提供了一定保障。

当然,还需要高校将这些资金合理分配、科学使用,
让更多的师生能够受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财政拨款的因素及标准
政府对地方高校的财政投入是高校保持运行和长远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地方高校所能获得财政资金的多少取决于高校自身办学条件是否满足相应的合格标准。

与高校所招学生的数量相关,也与高校办学层次、高校类型和学科专业密切相关。

并且,不同地方高校具有不同的办学历史,办学基础存在差异,因此,政府部门在划拨教育财政资金的过程中,要综合考量各方面因素,确保教育资金能够最大程度发挥效益。

一、政府对地方高校拨款模式的发展及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对高等教育先后采用了四种拨款模式,分别是1955年至1985年的“基数加发展”模式;1986年至2002年的“综合定额加专项补助”模式;2002年至2011的“基本支出预算价项目支出预算”模式,2011年至现在为“生均拨款加专项”的模式。

我国现行的教育财政拨款模式是“生均拨款加专项补助”。

部属高校由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负责各项经费,以项目或国家专项工程项目名义拨款;地方高校主要由省教育厅负责生均拨款加专项经费,省财政厅、省发改委负责部分专项经费。

湖南省地方高校的财政拨款中,“生均拨款”按照拨款因素可分为“标准学生生均拨款”、“学科折合生均拨款”,这两类财政拨款项目都属于公式拨款,每个项目会设置有相关的因素系数。

地方高校必须满足相应的条件,政府才能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划拨相对合理清晰的财政资金;“专项经费”顾名思义就是具有特殊用途和专门目标的资金,主要用于高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项目,还包括其他政策性补贴项目、高校基本建设项目等。

湖南省最常见的专项经费拨款是“办学历史及绩效因素拨款”,绩效拨款方式既可以按公式进行分配,也可以不按公式分配。

公式分配即根据各项绩效指标分配一部分或全部地方高校财政拨款;若不按公式分配,政府就必须按一定的比例列出地方高校的教育财政经费清单,这种分配方式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带有较浓的行政色彩,不利于教育财政拨款透明和公平。

二、湖南省地方高校财政拨款的因素构成
随着教育强省战略的深入推进,湖南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逐渐形成了以经常性拨款为主体,专项资金支持为辅助的高校财政拨款体系。

其中,经常性拨款由“标准学生因素拨款”、“学科因素拨款”和“历史及绩效因素拨款”这三个方面组成,它们的因素构成分别是标准学生数,学科折合学生数和办学历史及绩效因素,相应的财政拨款权重分别为50%、30%、20%。

(一)标准学生数标准学生数是根据高校各层次的学生折算系数而算成的。

参照《全国教育经费统计指标说明》中的学生折算系数,湖南省各类学生对应的折算系数分别为,中专(职)生:0.5;普通专科(高职)生:0.8;普通本科生:1;硕士生:2;博士生:3;留学生:2.5。

根据以上折算系数,按照不同类型的院校,标准学生数可分为两种:(1)本科院校标准学生数=普通专科生数×0.8+普通本科生数+硕士生数×2+博士生数×3+留学生数×2.5;(2)高职院校标准学生数=中专
(职)生数×0.5+普通高职生数×0.8×学校类别折算系数;其中,学校类别折算系数为又分为两类,即国家级示范类(含骨干类)高职院校,其折算系数为1.2;和省级示范类高职院校,其折算系数为1.1。

标准学生因素拨款=标准学生生均拨款标准×标准学生数。

(二)学科折合学生数学科折合学生数引入了相应的学科折算系数,该系数针对不同的专业类别而设定。

借鉴《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完善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的通知》中确定的学科折算系数,再结合湖南省不同学科专业培养成本的实际差异,在标准学生数基础上进行二次折算。

同时,在学科折合学生数基础上,对农、林、师范类专业学生再按标准学生数的20%增加该类专业的学科折合学生数。

公式为:学科折合学生数=Σ学科标准学生数×相应学科折算系数+农林师专业学生数×0.2;学科因素拨款=学科折合生均拨款标准×学科折合学生数。

(三)办学历史及绩效因素政府对地方高校的财政拨款模式引入办学历史分配因素主要是考虑高校离退休人员负担,要根据学校离退休人员的数量进行分配。

同时,为促进学校提高经费使用绩效,提升管理水平,要引入部分绩效因素,划定一定比例的经费按照年度绩效考评结果等进行分配。

计算公式为:历史及绩效因素拨款=离退休因素拨款+绩效因素拨款;离退休因素拨款=可供分配的离退休因素×离退休人数;绩效因素拨款=可供分配的绩效因素拨款×单位绩效考评得分。

三、湖南省地方高校财政拨款的标准分析与评价
(一)标准学生因素。

高校的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决定该校所能获得拨款多少,这种规模以学生数为标准,是我国现行财政拨款政策中“生均拨款”的一个重要方面。

标准学生数不是根据数量统计而得出的直观数据,而是根据地方高校各层次的学生折算系数换算成统一的在校标准学生数量,从而客观反映地方高校办学规模的情况。

标准学生因素拨款的设置,是考虑到地方高校各类学生所占资源的不同而划拨的不同类型的拨款,它体现了地方高校之间办学层次的差异。

地方高校学生类型包括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专科院校生。

根据政府教育部门的相关文件,不同层次的高校学生分别具有不同的学生折算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教育资金。

(二)学科因素拨款。

目前,湖南省地方高校的主要类型有:理工、农业、林业、医学、师范、经济、体育艺术类等。

不同高校为保证一定的教学产出,需要付出的办学成本不尽相同。

结合省内地方高校不同学科专业所需培养成本的实际差异,对不同专业类别设定相应的学科折算系数,进而计算出学科折合学生数,作为教育资金的划拨标准,即“学科折合生均拨款标准”,是“生均拨款”对学科因素一个重要体现。

政府在对地方高校财政拨款模式的探索中,开始考虑高校类型和学科差异,在此基础上核定拨款总量,有力地促进了高校的长远发展。

(三)离退休因素拨款。

离退休即离休和退休。

离休就是离职休养,是指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达到离职休养年龄的老年劳动者达到法律规定的年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