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运景气状况分析与预测(2020年第一季度)

合集下载

中国航运企业景气状况分析与预测(2015年第一季度)

中国航运企业景气状况分析与预测(2015年第一季度)

中国航运企业景气状况分析与预测(2015年第一季度)1 中国航运企业景气状况延续回暖态势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航运业再次深度探底。

本期,中国航运企业景气指数为85.47点,为自2012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低点,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中国航运企业信心指数更是大幅下跌至66.13点,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见图1)。

我国航运企业经营状况更加困难,航运业逐渐进入一个较长时间的低迷期。

1.1 船舶运输企业再次跌入相对不景气区间,干散货运输企业经营状况继续全面恶化本期,尽管船舶营运成本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但是由于船舶利用率和运费的大幅下滑,企业盈利状况、负债情况等财务指标全面下滑。

本期,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为83.52点,大幅跌入相对不景气区间(见图2),其中:干散货运输企业的景气指数为65.09点,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的景气指数为98.10点,较2014年第四季度下跌12.26%,跌入微弱不景气区间。

船舶运输企业的信心指数大幅跌至43.08点,进入较重不景气区间,其中:干散货运输企业的信心指数为17.01点,处于严重不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信心指数也下降至84.50点,处于相对不景气区间。

1.2 港口企业景气指数跌至历史最低位本期,港口企业景气指数为94.10点,较2014年第四季度下降11.53点,跌破景气分界线,为历史最低点;但港口企业信心指数仍达到100.83点(见图3),处于景气区间,港口企业仍对未来持相对乐观态度。

1.3 航运服务企业经营指标全线受挫本期,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为79.46点,航运服务企业信心指数为62.17点,均大幅跌入较为不景气区间(见图4)。

航运服务企业各项经营指标均处于不景气区间,尤其是业务预订和业务量方面形势不容乐观,直接导致本季度航运服务企业盈利亏损变化指标大幅下滑至64.20点,处于较为不景气区间。

2 2015年第二季度预测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航运企业的经营状况较第一季度略有好转。

中国航运景气状况分析与预测(2020年第三季度)

中国航运景气状况分析与预测(2020年第三季度)

中国航运景气状况分析与预测(2020年第三季度)1我国航运业已全面复苏中国航运景气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为118.40点,环比上升29.03点,上升至相对景气区间;中国航运信心指数为115.63点,环比上升50.84点,进入相对景气区间(见图1)。

所有企业信心指数均大幅上涨,我国航运业已从疫情中全面复苏。

1.1船舶运输企业重回景气区间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为125.27点,环比上升32.02点,进入较为景气区间,其中:干散货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为109.22点,较上季度上升24.38点,由相对不景气区间上升至微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的景气指数为146.75点,较上季度上涨56.27点,回升较为景气区间。

船舶运输企业信心指数为119.38点,环比上升51.58点,回升至相对景气区间,其中:干散货运输企业信心指数为104.33点,较上季度上升55.94点,进入微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信心指数为153.32点,较上季度大幅上升96.40点,进入较强景气区间(见图2)。

虽然营运成本有所上升,但船舶运输企业运力投放增加,舱位利用率大幅上涨,运费收入大幅增加,企业盈利依然大幅增加,贷款负债减少,劳动力需求增加,船舶所有人运力投资意愿有所回升,流动资金非常宽裕,企业融资相对容易,企业抗风险能力稳步上升,船舶运输企业经营指标几乎全面向好。

1.2港口企业信心充足港口企业景气指数为126.55点,较第二季度大幅提升,进入较为景气区间,港口企业总体经营状况有所好转;港口企业信心指数为129点,环比上升72.00点,进入较为景气区间,港口企业家们信心充足,对行业总体运行状况持乐观态度(见图3)。

从各项经营指标来看,港口货物吞吐量大幅上升,泊位利用率也大幅上升,港口收费有所增加。

虽然营运成本继续上升,但企业盈利依然大幅上升;港口企业流动资金仍然相对宽裕,企业融资难度继续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继续减少,同时港口企业的劳动力需求增加,新增泊位与机械投资较第二季度也有所增加。

船舶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船舶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一、造船业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一)今年我国的造船完工量,预计将突破4000万载重吨,尽管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但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根据有关方面的预测,今后世界年均新船需求量将在一段时期内保持8000万吨左右。

根据全球已有的约2亿吨的生产能力,将会出现产能过剩。

我国造船能力已达6600万吨,亦将过剩,竞争将更加激烈。

(三)我国历来重视船舶工业的发展,已将船舶工业列入国民经济十大重点产业之一。

在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关键时刻,国家制定了《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度过危机和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与世界造船强国相比,我国造船业在由“做大”向“做强”转化中,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例如: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急待提高;船舶配套设备本土化率仍不高,尤其是高端产品基本依赖进口,可利用经济危机时期西方国家设备厂商融资困难和缺乏资金的情况引进技术或在中国建厂制造等;造船工效、能耗和环保,以及建造工艺、质量和水平等方面均需要改进和提高。

(五)这次经济危机对造船业的影响有一个滞后期,2007年3月美国的次贷危机已凸显,到2008年9月才出现对造船的影响,滞后约1.5年。

那么,复苏也应该有一个滞后的问题。

虽然现在世界经济已出现一些复苏回暖的迹象,但从现在船的设计任务和承接新船的造船订单的情况来看,造船业的最困难时期可能是2012年,然后转向复苏。

2009年上半年,海洋工程辅助船租赁市场呈现出先抑后扬的"U“形走势。

在需求降低、供给增加的影响下,该型船头3个月的租金一路下跌,并在3月份创下了本轮下跌最低点。

与2008年10月所创下的高点相比,几乎所有类型的海工船租金都下跌了一半以上,其中,大于12000马力的三用工作船租金跌幅达到了90%。

之后,由于油价回升,加上部分企业开始封存运力,海工船市场逐渐回暖,租金也出现了连续上扬的势头。

纵观2009年上半年的海工船租赁市场,市场运力过剩是运营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中国港航股指走势月度分析(2020年1月)

中国港航股指走势月度分析(2020年1月)

中国港航股指走势月度分析(2020年1月)
2020年1月,随着新冠疫情的暴发,中国港口股指呈现出震荡下行的走势。

整个月份,指数从2446.91点开盘,到2319.88点的收盘,下跌超过5%。

下面我们将对港口股票的走势进行详细分析。

从海运指标来看,全球船运经济持续低迷,全球主要航线货物输送量和价格均出现下调。

在海运行业中,船公司经营状况较差,包括拥有集装箱运输业务的三大船公司均亏损。

从内部环境来看,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环保政策对港口企业的影响逐渐凸显。

至此,中国港航股指每日动态呈现出明显的下行趋势。

针对不同的港口企业,其股票表现也不尽相同。

其中,港资股在1月份的走势比较平稳,主要因为其具备政策红利和与内地资产相关联的优势。

而香港国际机场股票的表现
相对较佳,主要因为其高效的安检和航班保障能力成为该疫情期间旅客和货物运输的首
选。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细节影响股票走势。

例如,煤炭行业下滑对规模大的港口的出货
量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人工成本上升、货运成本增加等因素也对港口企业股票产生了
压力。

总的来看,在海运运力不足、货物流通减缓、人员流动受限的环境下,中国港航股指
整体呈现出下降趋势。

然而,随着1月份疫情控制措施的逐步完善,后续交通形势可能会
逐渐好转。

同时,政府适时出台的资金支持政策也有望帮助港口企业应对当前困境。

如何
适应市场环境、加强内部管控,成为各大港口企业股票成功突围的关键。

交通运输业行业季度分析报告

交通运输业行业季度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12007年上半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1.1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1.1.1宏观发展环境良好..........................1.1.2交通运输业面临新一轮油价上涨压力...................1.1.3人民币稳步升值国内航空业普遍受益..................1.1.4国家出口退税新政将对我国航运市场产生影响...............1.2各子行业政策及监管动态..............................1.2.1道路运输业..............................1.2.2水路运输业..............................1.2.3航空运输业..............................22007年上半年交通运输业运行情况分析 .........................2.1交通运输业整体发展状况............................2.1.1交通运输业景气情况分析........................2.1.2交通运输业整体运行情况........................2.2交通运输业主要子行业运行情况及特点.....................2.2.1铁路运输业.............................2.2.2道路运输业.............................223 水上运输业 .................................2.2.4航空运输业..............................32007年下半年交通运输业发展趋势展望 .........................3.1交通运输业仍将保持平稳发展态势.......................3.2公路业将进一步规范还贷公路收费权益转让行为..................3.3航运业保持高度景气.............................3.4港口吞吐量将平稳较快增长.........................3.5航空运输业持续快速发展...........................图目录图1 2004 —2007年各季度GDP S计增长率.....................图2 2005年1月-2007年7月原油现货价格走势历年对比................图3 2005 年1月-2007年5月国内主要成品油价格走势..................图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 ...........................图5 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图...........................图6 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示意图图7 2004年1季度-2007年2季度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景气指数.... 图8 2004年-2007年2季度交通运输主要子行业企业景气指数...............图9 2005-2007 年交通运输业累计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增长情况..............图10 2005年1-6月一2007年1-6月交通运输主要子行业累计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比 ....................................图11 2005-2007年各月铁路运输业货物周转量及累计同比增长...............图12 2005-2007年各月道路运输业货物周转量及累计同比增长...............图13 2005-2007年各月水路运输业货物周转量及累计同比增长...............图14 2005年1月-2007年7月国际干散货运价指数走势(BDI)..............图15 2005年6月-2007年6月国际原油综合运价指数..................图16 2005年4月-2007年7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走势................图17 2005年4月-2007年7月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走势..............图18 2006-2007年各月规模以上港口累计货物吞吐量及累计同比增长率……图19 2006-2007 年各月全国港口累计外贸货物吞吐量及累计同比增长率……图20 2006-2007年各月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及累计同比增长率............图21 2005-2007年各月航空运输业货物周转量及累计同比增长...............表目录表1 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方案...........................表2《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布局与实施方案...................表3 机场收费改革方案三次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表4 2007 年1-6月交通行业主要统计情况........................表5 2007年上半年交通运输主要子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表6 2007年上半年铁路运输业客货运输完成情况 ....................表7 2007年上半年道路运输业客货运输完成情况 ....................表8 2007年上半年水路运输业客货运输完成情况 ....................表9 2007年1-6月全国内河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表10 2007年1-6月航空运输业主要统计情况.....................表11 2007年交通运输业主要指标完成量预测 .....................1 2007年上半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环境分析1.1宏观经济与政策环境1.1.1宏观发展环境良好国家统计局7月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态势。

2020年航运市场发展回顾及2021年展望

2020年航运市场发展回顾及2021年展望

2020年航运市场发展回顾及2021年展望作者:交通运输部水运局来源:《集装箱化》2021年第03期1 2020年航运市场发展回顾1.1 国内航运市场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我国采取积极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率先实现经济复苏并稳健前行。

在此背景下,我国水路货运市场复苏并向好发展,水路客运市场则受疫情影响较大。

1.1.1 沿海航运市场1.1.1.1 干散货运输市场2020年,我国沿海煤炭运输需求回落,北方主要港口煤炭下水量为7.25亿t,比上年下降3.8%。

截至2020年底,從事国内沿海省际运输的万吨级以上干散货船共有1 973艘、6 794.4万载重吨,吨位同比增长8.8%。

2020年,中国沿海散货运价指数呈现前低后高走势。

第一季度,我国工业生产受疫情影响较大,煤炭、矿石等散货运输需求降至低点,大量运力闲置,市场运价下行至低位。

进入第二季度,随着我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深入推进,加之国家出台一系列“六稳”“六保”政策措施,我国经济逐步恢复,内需动力逐步释放,国内沿海干散货运输市场迎来一波阶段性上涨行情。

第三季度,由于国内煤炭需求疲弱,沿海煤炭运输市场低迷。

进入第四季度,由于国内工业生产进一步复苏,加之北方恶劣天气导致船期延误以及冬季供暖电煤需求增长,沿海煤炭运输市场供需形势发生转变,市场运价创近3年来新高。

全年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均值为1 039.13点,比上年下跌2.0%,其中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均值、中国沿海金属矿石运价指数均值和中国沿海粮食运价指数均值分别比上年下跌4.5%、上涨1.1%和下跌7.3%。

1.1.1.2 液货危险品运输市场(1)油船运输市场截至2020年底,从事国内沿海省际运输的油船共有1 221艘、1 087.3万载重吨,吨位同比增长5.4%,保持平稳增长态势。

原油运输方面:2020年,在流花16-2油田投产及部分海洋油田产量提升的拉动下,我国完成海洋原油运量3 490万t,比上年增长5.3%;由于上半年国际油价出现断崖式下跌,国内炼油厂和贸易商加大进口原油采购力度,致使大型原油运输船舶于第二和第三季度集中到港,使得国内进口原油中转运输需求旺盛,全年完成进口原油中转运量4 269万t,比上年增长13.0%;全年国内沿海省际原油运量为8 074万t,比上年增长11.0%;国内沿海省际原油运输行情总体平稳,中国沿海原油运价指数均值为点,比上年微跌0.5%。

中国修船业现状与发展

中国修船业现状与发展

中国修船业现状与发展在2010年全国修船工作会议上,修船价格再次成为与会代表共同关注的焦点。

报价低廉、竞争失序已经成为当下中国修船业无法承受的创痛。

跌破成本价中国修船价格偏低并不是新问题。

早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市场火爆期,中国修船市场低廉的价格就曾引起全行业的重视,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等组织也曾酝酿整体提价。

以修船换板价为例,2007年,中国修船市场换板价格普遍为1800~2000美元/吨,新加坡为7000~10000美元/吨,泰国则为3500美元/吨,越南也达到2300~2500美元/吨。

足见,仅在亚洲范围内,中国修船市场价格就已处于最低位,与当时整个行业迅猛的发展势头极不相称。

国际金融危机更加剧了这一情势。

航运市场的持续萧条导致船舶改装及大工程量修理工程数量急剧减少,国内一些企业为抢活儿干不惜一再降低报价,有些甚至低于成本价接单。

一家民营修船企业负责人说,为竞标一项修理工程,其家族内部给出了不同的报价,最低的换板报价竟然只有900美元/吨。

据了解,自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修船市场整体价格一跌再跌,换板价格目前已跌至高峰期的三分之一,个别企业甚至压到800美元/吨。

一家修船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现在不敢再接换板量大的修理工程了,只要接就亏本。

而更多的企业已经不指望在换板上挣钱,只能靠轮机、涂装、搭架等工程勉强维持收支平衡,而这些工程的报价也在下降。

企业很受伤今年上半年,尽管航运市场有所回暖,但并未给修船市场带来大的转机,附加值低的常规修理工程虽然不少,大工程量修理和改装工程仍十分鲜见,再加上价格低廉,修船企业的经济收益大大降低,日子十分不好过。

广州一家修船企业的负责人说,去年全年他们修理了220艘船,今年仅一季度就修理了100多艘,但由于价格跌得厉害,产值同比还是出现大幅下降。

与此同时,原材料、人工及能源成本还在不断上涨,致使企业所能获取的利润少得可怜,这让他们“感觉很累”。

此外,低价更影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中国航运企业景气状况分析与预测(第一季度).doc

中国航运企业景气状况分析与预测(第一季度).doc

中国航运企业景气状况分析与预测(2017年第一季度) -1 中国航运企业经营状况总体向好2017年第一季度我国航运企业的经营状况持续回暖,大多数航运企业对市场未来持乐观态度。

本期,中国航运企业景气指数为103.45点,处于微景气区间;中国航运企业信心指数较2016年第四季度大幅提高至115.42点,自近5年来第一次达到景气线之上,处于相对景气区间(见图1),航运企业家对经营状况从谨慎态度转向乐观态度,信心倍增。

船舶运输企业、港口企业经营状况继续好转,但是航运服务企业依旧处于不景气区间。

1.1 船舶运输企业经营较好,干散货运输企业经营持续好转本期,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为111.14点,依旧处于相对景气区间(见图2),其中:干散货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为112.62点,自5年来首次处于相对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为109.08点,下跌至微景气区间。

船舶运输企业信心指数为114.80点,自2012年以来首次处于景气线之上,其中:干散货运输企业信心指数大幅上涨至132.62点,企业家对行业总体运行状况持乐观态度;集装箱运输企业信心指数上升至128.33点,处于较为景气区间。

1.2 港口企业经营状况稳定本期,港口企业景气指数为101.09点,处于微景气区间,港口企业经营状况保持稳定;港口企业信心指数为123.30点,处于较为景气区间(见图3),港口企业家对行业抱有乐观态度。

1.3 航运服务企业经营状况持续低迷本期,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为95.54点,处于微弱不景气区间,但恶化趋势放缓;航运服务企业信心指数为108.37点,大幅上升至微景气区间(见图4),航运服务企业对经营状况信心倍增。

2 2017年第二季度预测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航运企业的经营状况预计比上季度略有好转。

中国航运景气调查(以下简称调查)显示: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航运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110.64点,上升至相对景气区间;中国航运企业信心指数预计为115.71点,与上季度基本持平。

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月评(2020年1月)

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月评(2020年1月)

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月评(2020年1月)1月,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整体运行平稳。

受春节假期提前来临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影响,市场需求略有波动,但总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以下将从市场需求、运价、船舶运力等方面对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进行全面评述。

一、市场需求1月,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需求总体稳定。

受春节假期提前来临的影响,工厂和企业的生产活动逐渐放缓,市场需求有所减弱。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暴发也对市场需求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部分企业因此推迟了业务活动,导致散货运输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

受国家政策支持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一些新兴行业(如风电设备、光伏设备等)的发展对散货运输市场需求产生积极影响,对市场需求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

中国经济总体仍处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基础建设、城市化进程以及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为散货运输市场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运价1月,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运价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受春节假期提前来临和企业生产放缓的双重因素影响,运价在月初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

然而随着春节临近,部分散货运输需求出现了临时紧缺的情况,相应的船舶运力供应不足,导致运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涨。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也对运价产生了一定影响。

由于疫情影响,部分港口和航运公司实施了临时的管控措施,一些散货运输船只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导致供需关系出现了一定的扭曲,运价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上涨。

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运价在1月整体呈现出稳中有升、略有上涨的态势。

受疫情影响和春节假期因素等多重影响,市场运价呈现出了一定程度的波动,但总体仍处于合理水平。

三、船舶运力1月,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船舶运力总体偏紧。

受春节假期提前来临和疫情影响,部分船舶运力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与压缩,导致整体船舶运力供应偏紧。

疫情影响也导致一些船舶无法按时抵达港口,部分订单因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延误。

受国际市场环境影响,一些国际船舶选择了暂时停航或调整航线,国际运力在一定程度上呈现缩减趋势,也间接对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船舶运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中国沿海通航环境分析及对策

中国沿海通航环境分析及对策

中国沿海通航环境分析及对策长期以来,中国沿海航行环境与船舶航行安全一直是我们关注和思考的课题。

通过分析和研究沿海通航环境变化,正确评估沿海航行风险,深入把握沿海航行规律,不仅关系到航行船舶的安全,更是公司船队持久安全、本质安全大局的重中之重。

下面我就沿海航行环境的变化趋势、特点、风险因素以及应采取的对策与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一、极端气候对沿海航行环境的影响近十年来,全球频现成灾的极端气候持续不断,由自然与生态环境的结构性改变所引发的气候异常越发严重。

有数据表明,气候恶劣事件已由原来的每100年10次左右上升到了七八十次。

刚刚过去的2013年岁末,美国国家科学院发表了200页的报告指出,未来几年或数十年内,将发生难以预测的气候突变,这种突变比渐进式的气候变化更令人担忧。

对此,有科学家形容,气候突变的影响比醉酒开车的司机所构成的威胁还要大。

日趋常态的极端气候直接影响与恶化了海上通航环境,一是大风浪天持续时间长,仅北方海区和东海海域8级以上的大风日年均超过了80天,特别是近年来北方港口寒潮大风和冰况更趋严重;二是温带气旋活动频繁,影响范围广;三是一年四季雾情不断,近年来频发的雾霾天气,笼罩扩散范围由北至南不断增大;四是台风频袭,特别是双台风结伴而行,超强台风接踵而来,其极端强度和诡异路径连主要国家间的台风分析预报也难以准确把握,今年的台风总量,远远超出了年初的预测,一个超强台风可影响我司船舶40多艘。

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我国沿海近年来恶劣气候增多,大大超过了上世纪80年代,去年沿海港口因大风、浓雾、冰情、台风等气候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封港创历史记录。

通航环境受恶劣气候的侵袭,沿海航行船舶海损事故频发,仅上海海事局对水上交通事故的统计,其所辖海区全年共发生水上交通事故119起,事故总量、沉船艘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比去年上升了164.4%、118.1%和86.1%,其中沉船24艘,水上交通安全形势越发严峻。

二、当前沿海航行安全面临的主要难点和风险中国沿海海岸线长,南北跨度大,堪称世界最为复杂航区之一,更是全球海上通航环境难点最多、风险最大、事故多发的海域。

我国陆海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陆海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陆海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殷克东;金雪【摘要】文章通过数据调查与分析对我国陆海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作详细阐述。

从我国整体与沿海11省市两个角度分析宏观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的变化与发展趋势;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主要海洋产业的发展三个角度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展开叙述,幵做出2001-2013年各产业产值变化图;从制度、科技、不平衡性等多个角度提出我国陆海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最后就我国陆海经济协同发展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This papergiv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blems between the landarea economy and marine economy in Chinathrough the data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From two aspects,overalland11 coastal provinces and cities,to analyze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its economy and economic structure;Introduce the development ofmarine economy in China fromaspects ofeconomic output, economic structureanddevelopmentof themain marine industry,moreover,made achange chartof the industrial output valuefrom the year2001to 2013;Describetheproblemsbetween the landarea economy and marine economy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d etc..Finally,this articlepresent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suggestionsto solvethe problem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betweenthe land area economy and marine economy.【期刊名称】《中国渔业经济》【年(卷),期】2016(034)006【总页数】9页(P13-21)【关键词】宏观经济;海洋经济;协同发展【作者】殷克东;金雪【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 中国海洋大学海下大气学院,山东青岛 2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26.403海洋蕴含大量人类发展所必需能源、矿物质、水资源和稀有金属等重要战略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宝库,开发利用海洋已成为解决全球三大危机: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人口膨胀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前我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当前我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

当前我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当前我市国民经济运行出现一些积极变化,全市经济总体上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我们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市委、市政府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狠抓政策措施落实,积极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加深蔓延,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未能跟上后工业时代步伐在较长时期内还存在,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根本内因,要实现全年经济增长11%的目标,仍需很多工作要做。

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考虑到我市各阶段基数,初步预计我市今年经济走势呈“两头高中间低”运行格局。

1、全市经济和工业经济在严峻形势下仍保持二位数增长,增速在全省各市中继续保持领先。

GDP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5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11.8%,与全国、全省的增长6.1%和3.4%相比,分别高出5.7和8.4个百分点,也是全省唯一保持二位数增速的城市,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金融危机影响蔓延下,实在是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工业和投资(建筑业)的较快增长,一季度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62亿元,同比增长22.1%,其中工业增加值30.27亿元,增长16.2%,工业为全市GDP的增长贡献了39.8%。

工业总产值增长15.4%,规上工业增长14.8%,临港工业增长22.0%。

在船舶修造业较快增长(29.9%)、石油化工业等快速增长(1.8倍)和经济开发区(29.0%)、定海区(14.1%)、岱山县(57.9%)等区块强势增长带动下,前5个月我市工业生产总体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1-5月实现工业总产值为317.28亿元,同比增长15.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254.48亿元,增长14.8%,临港工业实现总产值240.60亿元,同比增长22.0%,高出全市增幅6.6个百分点。

近2个月环比来看保持了稳步增长,5月实现工业总产值78.69亿元,在4月比上月增长12.9%基础上,5月比上月增长8.0%。

中国航运景气指数首次返回景气区间

中国航运景气指数首次返回景气区间

中国航运景气指数首次返回景气区间
日前,获悉,据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 年第三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报告》显示,第三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为101.71 点,较前一季度上升15.01 个点,处于微景气区间。

这也是自2011 年四季度中国航运业进入衰退区间以来,中国航运景气指数首次返回景气区间。

上述报告分析称,中国港口景气指数和集装箱运输景气指数是中国航运
景气指数大幅反弹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一些与航运相关的港口、集装箱运输企业所发布的三季报也
显示出,企业业绩出现季节性回升。

船运企业受益国际贸易量增加
受外部环境持续低迷等因素影响,船舶运输企业的业绩自2011 年以来一直在低谷徘徊。

今年以来,受惠于我国与美日韩、东盟等地区的贸易量增加,
部分企业出现季节性反弹。

中海发展已发布的前8 个月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内贸和外贸运输量分别
同比增长8.9%和7.7%,总运量同比增8.4%至1695 万吨,其中煤炭、铁矿石及其他干散货运量同比上涨19.6%、6.4%和30.8%。

此前,招商轮船的董秘表示,第三季度公司扣除卖船的非经常损益,已
开始盈利。

中海海盛近期发布的前三季度业绩预盈公告显示,公司前9 个月将实现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46 万元。

《2013 年第三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报告》显示,随着三季度运输市场的快速反弹,干散货运输企业盈利状况大幅好转,干散货运输企业运费和盈利指数。

新冠疫情对航运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新冠疫情对航运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新冠疫情对航运业的影响和应对措施摘要:新冠疫情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一步爆发,航运企业业务订单更是进一步下降,因此航运企业急需在疫情环境下寻求应对之策,度过危机。

本文分析新冠疫情爆发对航运业的影响,提出应对之策,希望能够为航运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 航运业; 航运市场; 长江航运; 疫情防控;引言自2019年底爆发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后,中国迅速采取措施限制人员流动,正常的商业和工业活动收到一定的限制。

受疫情冲击,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航运业也受到了严重冲击。

因此,全面分析疫情的影响程度,积极应对,是减小疫情对航运业影响的重要举措。

一、对航运业的主要影响1.市场需求疲软,疫情冲击全球航运市场新冠肺炎疫情极大地扰乱了全球供应链。

疫情蔓延导致市场需求侧疲软,从而导致船舶需求减少。

中国政府采取措施延长春节假期,并限制人员流动,对第一季度工商业活动形成了较大限制。

虽然国内疫情在4月份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复工复产逐渐,但海外仍处于疫情爆发期,且目前尚无迅速收敛迹象。

2.航运业部分细分部门受疫情波及(1)邮轮业。

受疫情影响,全球最大邮轮公司嘉年华集团2020年收益初步估计损失在3亿美元以上。

邮轮公司在邮轮停航后的主要损失包括船票收入和停航后的运营支出两个方面。

邮轮产业链的相关企业也会面临着较大损失,包括包船的旅行社以及邮轮母港运营企业等。

(2)水路客运业。

疫情爆发后,武汉暂停了全市所有轮渡运营。

交通运输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客运码头经营者和道路水路客运经营者全部暂停进入武汉的道路水路客运班线发班,部分地区全面暂停水路客运发班,水路客运近乎停滞。

作为公共交通工具,武汉渡轮虽已于4月8日起恢复运营,但乘客数量较少,收入难以维持营运费用。

[1]3.航运企业违约风险升高,成本增加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航运企业可能面临较多的违约风险。

在签订货物运输合同或者船舶租赁合同时通常会约定货物到港时间或船舶租赁时间。

2020年长江航运景气状况综述

2020年长江航运景气状况综述

2020年长江航运景气状况综述冯新双DOI编码:10.13646/ki.42-1395/u.2021.03.010(长江航运发展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14)一、景气指数和信心指数先抑后扬、持续回升2020年,长江航运景气状况先抑后扬,港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恢复向好,景气指数和信心指数持续回升。

一季度至四季度景气指数分别为89.01点、95.43点、98.41点、103.52点,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9.78点、8.94点、6.28点、1.97点。

一季度至四季度信心指数分别为85.80点、90.12点、99.77点、102.66点,与2019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7.60点、13.74点、1.48点、1.99点。

从企业类型看,港口企业景气指数均高于航运企业。

从区域分布看,下游景气水平均好于上、中游。

从运输分类看,除一季度外,货运景气水平均好于客运。

从主要运输货种看,一季度、二季度液体散货景气指数均好于干散货、集装箱、滚装汽车,三季度、四季度干散货景气指数均好于液体散货、集装箱、滚装汽车。

表1 2020年长江航运景气指数2020年一季度,受春节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港航企业经营严重受挫,综合景气指数与信心指数均大幅回落。

长江航运景气指数和信心指数分别为89.01点、85.80点,较上季度分别下降16.48点、18.85点,均落入不景气区。

港航企业11个主要观测指标10降1升。

2020年二季度,随着疫情好转、工业企业生产恢复,长江航运景气状况重回升势。

长江航运景气指数和信心指数分别为95.43点、90.12点,较上季度分别上升6.42点、4.32点,均处于不景气区。

港航企业11个主要观测指标8升3降。

2020年三季度,沿江地区各地持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落实“六稳”“六保”政策,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复工复产形势持续向好,制造业与服务业以稳健的速度扩张,推动长江航运市场活跃度持续提升,长江干散货综合运价触底回升,长江航运景气状况和港航企业信心持续上升。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港口景气指数分析(2020年第二季度)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港口景气指数分析(2020年第二季度)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港口景气指数分析(2020年第二季度)作者:来源:《水运管理》2020年第09期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港口景气指数继续对2020年第二季度的长三角地区港口(包括上海港、宁波舟山港、嘉兴港、台州港、温州港、湖州港、苏州港、南京港、南通港、连云港、镇江港、常州港、扬州港、泰州港、江阴港、马鞍山港、芜湖港、铜陵港、合肥港等19个港口)经营情况进行了统计性的描述工作,并对长三角地区港口的景气情况进行分析。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港口景气指数主要包含长三角港口经营数据和长三角港口财务数据两部分的内容。

长三角港口经营数据来自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的《长三角地区主要港口吞吐量统计表》,港口财务数据来自长三角地区所有已上市港口公司的公开信息。

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加快推进,上半年我国经济先降后升,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经济运行稳步复苏。

依照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250 06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3.2%。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5 867亿元,同比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99 076亿元,同比增长4.4%;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35 122亿元,同比增长1.9%。

第二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均由负转正,基本民生保障有力,市场预期总体向好,社会发展大局稳定。

2020年第二季度,由于受到国外新冠肺炎疫情和某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外贸进出口额同比略有下降。

据海关统计,第二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7.67万亿元,同比增长 0.2%,其中:出口额为4.38万亿元,同比增长4.47%;进口额为3.29万亿元,同比增长 5.46%; 贸易顺差1.09万亿元,同比增长39.7%。

本期港口景气指数为89.53,处于非景气区域。

1 港口业务经营情况分析长三角地区规模以上港口4月、5月、6月完成的货物吞吐量分别為4.33亿t、4.47亿t和4.67亿t,同比分别增长5.5%、2.79%和6.51%;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755.7万TEU、798.9万TEU和815万TEU,同比分别增长 3.3%、 3.43%和 0.51%;外贸货物吞吐量分别为1.19亿t、1.26亿t和1.29亿t,同比分别增长5.2%、1.18%和4.4%。

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月评(2020年1月)

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月评(2020年1月)

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月评(2020年1月)2020年1月,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总体呈现平稳发展态势。

受春节假期因素的影响,市场运力有所紧张,但整体供需关系处于平衡状态。

航运市场方面,1月份中国沿海散货运输需求略有增加。

此时正值中国春节假期临近,许多企业开始备货,导致货源增加。

尤其是建材、矿石、化肥等散货品种需求上升明显。

与此受外部环境影响,口岸流通量有所减少,海关查验时间增加,船舶在港时间较长,导致部分船舶的运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

船舶市场方面,1月份沿海散货船舶租金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尽管春节期间一些船舶提前退市,但由于需求增加,市场依然供不应求。

尤其是大型散货船舶,租金上涨明显。

据统计,1月底租金同比上涨了5%至10%。

不过,由于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和疫情影响,船东对于租船合同的选择更加谨慎,导致租船数量略有下降。

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业不景气风险,部分船东选择等待市场复苏。

货物市场方面,1月份中国沿海散货运输主要集中在建材、矿石、化肥等散货品种。

由于春节假期将至,建筑行业备货需求增加,建材市场活跃度上升明显。

部分地区开工率较高,延续了去年四季度的增长势头,给建材运输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支撑。

矿石需求也较为旺盛,部分钢铁企业开始备货。

化肥市场需求也有所回暖,受制于春季农业需求的增加。

1月份中国沿海散货运输市场表现平稳,但仍然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

一方面,春节假期对于市场的冲击较大,前期备货需求将逐渐消化,市场运力有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

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全球贸易局势紧张,可能对市场供需关系产生影响。

疫情的发展态势也值得关注,对于航运市场的影响尚不确定。

船东和货主在选择合作对象时应谨慎选择,避免市场风险。

加强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管和政策引导,为市场提供良好的运输环境,维护市场的稳定发展。

一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上升

一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上升

一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上升
佚名
【期刊名称】《中国船检》
【年(卷),期】2010(000)004
【摘要】@@ 一季度,中国航运景气指数为112.77点,较上期上升9.19点.船舶运输企业的景气指数为114.21点,比上期增长10.23点;港口企业的景气指数为115.43点,比上期增长8.90点;航运服务企业为108.18点,比上期增长6.64点.船舶运输企业、港口企业与航运服务企业均处于景气区间.
【总页数】1页(P48)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一季度中国航运信心指数处景气区间
2.一季度全国企业景气指数上升
3.2020年一季度长江航运景气指数调查报告
4.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港口景气指数分析(2020年第一季度)
5.2021年一季度长江航运景气指数调查报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航运景气状况分析与预测(2020年第一季度)
陈悠超周德全
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航运业景气指数为62.95点,较上季度大幅减少44.60点,进入较为不景气区间;中国航运业信心指数仅39.05点,跌至较重不景气区间(见图1)。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航运企业经营严重受挫,中国航运业景气指数和信心指数均创历史新低,中国航运业再入低谷。

1.1 船舶运输企业经营信心大跌
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为63.51点,较上季度下降49.79点(见图2)。

其中:干散货运输企业景气指数为56.67点,较上季度下降38.97点,由微弱不景气区间跌至较为不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的景气指数为64.27点,较上季度下降64.73点,跌至较为不景气区间。

船舶运输企业信心指数为32.85点,较上季度大幅下滑73.24点,跌至较重不景气区间,船舶运输企业总体营运状况恶化。

其中:干散货运输企业信心指数为21.33点,较上季度大幅下降63.85点,进入较重不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的信心指数为23点,较上季度大幅下降88.14点,进入较重不景气区间。

航运企业运力投放大幅减少,舱位利用率大幅降低,运费收入大幅减少,且营运成本继续上涨,导致企业盈利大幅下滑,而企业贷款负债有所增加,劳动力需求减少,船舶所有人的运力投资意愿降低。

企业流动资金相对宽裕,融资相对容易,企业仍具一定抗风险能力。

1.2 中国港口企业景气度创历史新低
港口企业景气指数为63.73点,较上季度大幅下降,进入较为不景气区间,港口企业经营状况总体不佳;港口企业信心指数为49.77点,较上季度同样大幅下滑,跌入较重不景气区间(见图3)。

从各项经营指标来看:港口货物吞吐量和泊位利用率大幅下滑,港口收费价格下降,且营运成本出现一定上升,导致企业盈利转而下降;虽然港口企业流动资金较为宽裕、企业融资难度降低,但企业资产负债有所增加,新增泊位和机械投资下滑,企业劳动力需求减少。

1.3 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再入较为不景气区间
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为61.42点,较上季度下降36.57点,从微弱不景氣区间跌入较为不景气区间;航运服务企业信心指数为36.61点,较上季度下降67.32点,从微景气区间跌入较重不景气区间(见图4)。

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和信心指数均落入景气线之下,航运服务企业经营状况较差。

从各项经营指标来看:航运服务企业经营指标全面下滑,业务成本持高不下,业务量和业务收费价格大幅下滑,导致盈利急剧下滑;企业流动资金出现紧张,融资难度增大,货款拖欠持续增加,固定资产投资意愿持续走低,劳动力需求大幅下滑。

2 2020年第二季度预测
2.1 中国航运业景气指数难脱不景气区间
中国航运景气调查(以下简称“调查”)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航运业景气指数预计为93.26点,较本季度上升30.31点,进入微弱不景气区间;中国航运业信心指数预计为60.31点,较本季度上升21.26点,进入较为不景气区间。

虽然企业复工复产稳步推进,但行业整体恢复缓慢,中国航运业景气指数将继续停留在不景气区间。

2.2 船舶运输企业经营态势仍然严峻
调查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95.40点,较本季度上升31.89点;船舶运输企业信心指数预计为58.92点,较本季度上升26.07点,船舶运输企业景气指数和
信心指数仍维持在景气线下。

干散货运输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91.30点,较本季度上升34.63点,上升至微弱不景气区间;干散货运输企业信心指数预计为49.33点,仍然处于较重不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的景气指数预计为110.17点,较本季度上升45.90点,回升至相对景气区间;集装箱运输企业的信心指数预计为67.67点,较本季度上升44.67点,升至较为不景气区间。

预计2020年第二季度船舶运输企业经营状况仍然堪忧,企业家们信心依旧不足,对未来前景持观望态度。

2.3 中国港口企业景气度恶化趋势将基本抑制
调查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港口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97.68点,较本季度上升33.95点,进入微弱不景气区间,经营状况依旧不乐观;港口企业信心指数预计为73.18点,较本季度上升23.41点,落入较为不景气区间。

总体来看,中国港口企业恶化趋势将基本遏止,但港口企业家们对未来行业发展仍存担忧。

虽然预计港口货物吞吐量将上涨,但由于泊位利用率降低,收费价格下降,营运成本持续上升,导致港口企业盈利水平下降;预计港口企业流动资金将更加充裕,企业融资难度降低,贷款负债减少,港口企业劳动力需求将增加,新增泊位和机械投资意愿也将增强。

2.4 航运服务企业经营业绩将继续下滑
调查显示:2020年第二季度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预计为85.98点,较本季度上升24.56点,进入相对不景气区间;航运服务企业信心指数预计为49.28点,较本季度上升12.67点,进入较重不景气区间。

总体来看,航运服务企业景气指数和信心指数依然处于景气线之下,航运服务企业家们对未来行业总体情况依然较为悲观。

预计航运服务企业业务预订量、业务量和业务收费价格将持续下降,业务成本持续上涨,企业盈利情况将持续恶化;企业流动资金依然不足,拖欠货款增加,企业融资难度增大,固定资产投资意愿将持续走低,但劳动力需求将小幅上涨。

3 市场焦点
3.1 近60%港航企业业务量下滑超20%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国内大部分企业停工停产,复工延迟,导致航运需求大大降低,港航企业业务量出现大幅下滑,具体来看:仅10.36%的港航企业业务量与往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11.55%的港航企业业务量较往年同期下降10%以内,19.12%的港航企业业务量较往年同期下降10%~20%,24.30%的港航企业业务量较往年同期下降20%~30%,17.53%的港航企业业务量较往年同期下降30%~40%,17.14%的港航企业业务量较往年同期下降40%以上。

调查中发现:船舶运输企业业务量下滑最为严重,有35.64%的企业业务量下滑30%以上;其次为航运服务企业,业务量下滑30%以上的企业占30.77%;业务量下滑30%以上的港口企业仅9.09%。

疫情对航运市场的短期冲击较为明显。

3.2 近60%港航企业复工率达90%以上
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初步控制以来,企业有序复工复产成为全社会焦点。

调查显示:有38.89%的企业已经完全复工,20.63%的企业复工率为90%~95%,15.08%的企业复工率为80%~90%,10.32%的企业复工率为70%~80%,10.32%的企业复工率为50%~70%,复工率低于50%的企业仅4.76%。

调查中发现,已经完全复工的船舶运输企业、港口企业和航运服务企业分别占42.57%、54.55%和22.73%,港航企业复工情况总体较好。

3.3 复工需要更多财政金融政策支持
疫情暴发给航运业造成巨大冲击,航运市场经营状况再入低谷,企业持续经营面临严峻挑战,企业迫切希望国家及地方政府在各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以缓解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

调查显示:有30.54%的企业希望能得到降低或减免税费等财政金融政策支持,21.11%的企业希望能得到减免相关环节操作费用的政策支持,17.22%的企业希望能得到简化审批流程的政策支持,17.36%的企业希望能得到对挂靠我国港口的船舶暂停实施低硫油方案的政策支持,
13.77%的企业希望政府能给予企业防疫物资支持。

(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中国航运景气指数编制室陈悠超、周德全)
相关热词搜索:
航运
景气
第一季度
感谢您的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