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及答案
1、阐述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解。
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素养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所谓的核心素养指在特定情境中,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合作交往、道德修养、信息素养、文化技能、公民素养等都属于核心素养的范畴,是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
核心素养的提出,既回答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根本性提问,又回应了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既培养21世纪中国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素养的养成既是个人的勤奋、天赋、悟性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是接受外界教育、训练的结果。
因此,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素养,特别是人文学科的素养,是分内之事和不可推卸的职责。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核心素养培育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次升华。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教育领域各种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核心素养成为当今课堂教育的首要目标。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提升综合能力,转变教学现状,对于构建和和谐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且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形成和发展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2、简述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的特征。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册参考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1 (第1—4章)一、填空题1.一般来讲,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
2.教学设计可以看作是文件课程向教学活动的转化,将规定的目标与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且根据具体学校、学生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创造和调整。
3.在现代的学习观中,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更加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并提倡学习者了解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自主控制学习行为。
4.不论是正式的课程还是非正式的课程,都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使儿童能够胜任成人后的生活,掌握生存技能、社会习俗、伦理道德,因此要进行特定的教育训练。
5.赫钦斯特认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引出人性的共同要素,为培养这种“永恒”的人性服务。
6.课程设计的含义是指按一定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以及一门课程的各构成要素进行的规划与安排。
7.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
8.目前典型的课程设计模式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集体审议模式、自然设计模式。
9.我国学者借鉴外国经验,一般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成行为取向、生成性取向、表现性(表意)取向的三种。
10.布卢姆长期从事教学目标研究,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
11.生成性目标可以说是在教育情境中、在解决的过程中产生,是学生和教师由内在的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
12.生态整合取向试图把课程的三大来源,即学科内容、学习者的需要及社会的需要兼收并蓄。
13.斯坦豪斯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而且发展的最好的手段不是通过明晰的目的,而是通过批评实践。
二、单项选择题ADADB BBBDA1.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课程与教学问题,但对教学问题的研究越来越离不开课程问题的分析,而课程问题的研究,也更注重( A ),以及实施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表现。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4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4答案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4答案《课程与教学论》形考作业4答案(第12—14章)一、填空题1.所谓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2.现代教学媒体可以分为五类:光学媒体、音响媒体、文字图像媒体、视听媒体、综合媒体。
3.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传播过程中有四个要素,即传播者、信息、媒体和受传者。
4.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在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个别化学习模式。
5.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体态、手势、头语、眼神、表情等来表达。
6.根据教学语言表达方式,把教学语言划分为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描述性语言7.导课的针对性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要顾及学生的特点。
8、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决策功能、促进发展功能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
9.使课程与教学评价工作更为有效,根据对象发展的进程,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进度、目的和重点的实际情况,评价可以分成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10.档案袋的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课程目标与评价目的、收集与选择作品反省与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1.(C)是指教学媒体能在同一时间内传递信息的范围。
A.重现力 B.表现力 C.接触面 D。
参与性2.下面不属于现代教学媒体发展趋势的是(B);A.多媒体化 B.实用化 C.网络化 D.智能化3.现代教学媒体的扩散性是指(D)。
A.媒体可以记录和存储信息,以供在需要时再现B.媒体固定的信息符号是可以再现出来C.若干种教学媒体能够组合使用D.教学媒体可以将信息在一个扩大了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传递4.教完《竞选州长》,教师设计这样的结束语:马克·吐温实在算得上是一位幽默大师,他的小说既深刻又有趣,他写的两本反映儿童生活的小说《汤姆索娅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令人着迷的书,同学们可以抽时间读一读,这属于(B)。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作业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作业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作业期末作业考核《课程与教学论》满分100分一、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普瑞恩特(print)阐述了五种课程取向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这五种取向分别是学术理性主义取向、认知过程取向、人本主义取向、社会重建主义取向、技术学取向,在理论上我们可以这样清晰地划分课程设计取向,在实际中这样的划分也是存在的。
答:是错的2、由于课程取向是人们对课程设计总的看法和认识,是人们对课程在哲学层面上的认识,所以往往只有理论工作者有自己的课程取向。
答:是对的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
答:1、台湾学者黄政杰综合各种课程定义的主张,将其归结为几种类型:课程即学科、课程即经验、课程即目标、课程即计划。
2、认为“课程是计划”的学者有:麦唐钠、斯腾豪斯、薛勒、布拉特。
3、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类型有:独立模式、循环模式、包含模式几种类型。
4、在西方英语世界中,“课程”最早出现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5、英国学者劳顿(Lawton)认为课程是社会文化选择的结果。
6、古德莱德提出五种不同水平的课程。
7、布鲁纳认为“教学说到底是一种帮助或促进人的成长的努力”。
8、五段教学法”属于赫尔巴特学派。
9、关于古特莱德等人提出五种不同水平课程的有:(1)理想课程(2)文件课程(3)实施课程(4)理解课程(5)经验课程2、简述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
答: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思想,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3、我们从国外的课程改革中取得了哪些启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当前常用的教学模式学科教学(物理)王雅201670110532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当代教学论中的一个综合性的课题,其核心是用系统、结构和功能等观点研究教学过程中的各种方式方法,考察其理论的或实践的基础,从而形成一种系统化和多样化相统一的教学模式体系。
其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包括以下几种:(1) 传递──接受式该教学模式源于赫尔巴特四段教学法来由前苏联凯洛夫等人进行改造传入我国我国广流行多教师教学自觉自觉地都用种方法教学该模式传授系统知识、培养基本技能目标其着眼点于充分挖掘人记忆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掌握知识方面作用使学生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信息量该模式强调教师指导作用认知识教师学生种单向传递作用非常注重教师权威性(二)自学──辅导式自学辅导式教学模式教师指导下自己独立进行学习模式种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教学实践也有多教师运用(三)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问题解决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1.理论基础依据皮亚杰和布鲁纳建构主义理论注重学生前认知注重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探究和思维能力 2.基本程序教学基本程序: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总结提高首先创设定问题情境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猜想和做假设性解释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总结规律 3.教学原则建立民主宽容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思维能力教师要掌握学生前认知特点实施定教学策略 4.辅助系统需要定供学生探究学习设备和相关资料 5.教学效优点:能够培养学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培养学生民主与合作精神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缺点:般只能小班进行需要较好教学支持系统教学需要时间比较长 6.实施建议探究性教学教师定要尊重学生主体性创设宽容民主平等教学环境教师要对些打破常规学生予定鼓励要轻易地对学生说对或错教师要引导主切轻易告知学生探究结(四)概念获得模式该模式目标使学习者通过体验所学概念形成过程来培养们思维能力该模式主要反映了认知心理学观点强调学习认知结构组织与重组观点 1.理论基础布鲁纳、古德诺和奥斯汀思维研究理论们认分类把同事物当作相等看待周围世界进行简化和系统化手段从而建立定概念来理解纷繁复杂世界布鲁纳认所谓概念根据观察进行分类而形成思想或抽象化概念形成过程非常注重事物之些相似成分而忽略些同地方界定概念时候需要五要素:名称、定义、属性、例子及与其概念相互关系2.基本程序概念获得模式共包含些步骤:教师选择和界定概念-教师确定概念属性──教师准备选择肯定和否定例子-学生导入概念化过程-呈现例子-学生概括并定义-提供更多例子-进步研讨并形成正确概念-概念运用与拓展3.教学原则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概念学校教育基本任务之概念获得模式采取归纳-演绎思维形式首先通过些例子让学生发现概念些共同属性掌握概念区别于其概念本质特征学生获得概念还需要进行概念理解即引导学生从概念内涵、外延、属、种、差别等方面去理解概念了强化学生对概念理解还应该把与概念相关或相似概念、逻辑相关概念、相对应概念等等进行辨析学习目于运用运用过程我们发现学生对概念掌握程度及时地采取补救措施 4.辅助系统需要大量正反例子课前教师需要精心准备 5.教学效能够培养学生归纳和演绎能力能够形成比较清晰概念能够培养学生严谨逻辑推理能力 6.实施建议针对概念性强内容实施教学课前教师要对概念内涵与外延要做好梳理(五)巴特勒自主学习模式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巴特勒提出教学7要素并提出七段教学论国际上影响大 1.理论基础主要理论依据信息加工理论 2.教学程序基本教学程序:设置情境──激发动机──组织教学──应用新知──检测评价──巩固练习──拓展与迁移教学七步骤情境指学习内外部各种情况内部情况学生认知特点外部情况指学习环境组成要因素有:别差异、元认知、环境因子动机学习新知识各种诱因主要构成要素有:情绪感受、注意、区分、意向组织新知识与旧知识相互关联起来主要构成要素有:相互联系、联想、构思、建立模型应用对新知识初步尝试构成要素有:参与、尝试、体验、结评价对新知识初步尝试使用之评定组成要素有:告知、比较、赋予价值、选择重复练习与巩固过程主要组成要素有:强化、练习、形成习惯、常规、记忆、遗忘拓展把新知识迁移其情境去构成要素有延伸、迁移、转换、系统、综合3.教学原则巴特勒从信息加工理论出发非常注重元认知调节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任务进行加工生成学习结教师利用种模式时候要时常提醒学生进行反思自己学习行要考虑各种步骤组成要素根据同情况有所侧重 4.辅助系统般课堂环境掌握学习策略教师 5.教学效比较普适性教学模式根据同发教学内容转化同教学法只要教师灵活驾御能达想要教学效 6.实施建议教师应该位研究型教师具有定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掌握元认知策略灵活运用种教学模式(六)抛锚式教学种教学要求建立有感染力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基础上确定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抛锚因旦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被确定了(像轮船被锚固定样) 1.理论基础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建构主义认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即达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性质、规律及该事物与其事物之间联系深刻理解好办法让学习者现实世界真实环境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而仅仅聆听别人(例教师)关于种经验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真实事例或问题基础(作锚)所有时也被称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教学或情境性教学 2.基本程序抛锚式教学由样几环节组成: (1)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和现实情况基本致或相类似情境发生(2)确定问题--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学习心内容选出事件或问题锚环节作用抛锚(3)自主学习--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何去解决面临问题而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有关线索并特别注意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同观点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学生对当前问题理解(5)效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学习过程解决问题过程由该过程直接反映出学生学习效因此对种教学效评价需要进行独立于教学过程专门测验只需学习过程随时观察并记录学生表现即 3.教学原则情境设置与产生问题致问题难易适要具有定真实性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4.辅助系统巧设情境合作学习 5.教学效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合作能力等6.实施建议创设情境适时抛出问题注意情境感染与熏陶作用(七)合作学习模式种通过小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种策略小组取得成绩与体表现紧密联系约翰逊(D.W.Johnson1989)认合作式学习必须具备五大要素:①体积极相互依靠②体有直接交流③体必须都掌握给小组材料④体具备协作技巧⑤群体策略合作式学习有利于发展学生体思维能力和动作技能增强学生之间沟通能力和包容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学业成绩课堂里合作有四点足之处:首先学得慢学生需要学得快学生帮助对于学得快学生来说定程度上得放慢学习进度影响自身发展其次能力强学生有能支配能力差或沉默寡言学生使者更加退缩前者反而更加动脑筋第三合作容易忽视别差异影响对合作感自学生学习进步小组成过多依靠体成旦有体因能力足或感兴趣则会导致合作失败(八)发现式学习模式发现式学习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知识主要目标种教学模式种模式根本地方于让学生像科学家发现样来体验知识产生过程布鲁纳(J.S.Bruner)认发现式教学法有四优点: 1.提高学生对知识保持 2.教学提供了便于学生解决问题信息增加学生智慧潜能 3.通过发现激励学生内动机引发其对知识兴趣 4.学生获得了解决问题技能根据许多心理学家对种教学模式研究更适合于低年级教学而且课堂上运用太费时间又难掌握另外还有研讨教学模式、基于前概念探究教学模式等由于篇幅所限里再介绍教学模式从教学整体出发根据教学规律原则而归纳提炼出包括教学形式和方法内具有典型性、稳定性、易学性教学样式简洁地说定教学理论指导下简化形式表示关于教学活动基本程序或框架教学模式包含着定教学思想及此教学思想指导下课程设计、教学原则、师生活动结构、方式、手段等种教育模式集多种教学方法任何模式都僵死教条而既稳定又有发展变化程序框架但是,我们在课堂中,通常是接受式以及自主探讨式等等各个模式相结合,以一种或几种教学模式的共同运用来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作业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作业第一篇: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作业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工作报告一、开发背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数学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
同时,这也成为我们弘扬学校文化,突现学校特色的新契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规定新课程的结构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了如下阐述: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数学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数学教育,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的思维意识和能力。
数学课程已经作为综合实践的一个领域,是综合实践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综合实践活动是由国家、地方和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共同开发的课程领域,所以国家只着眼于对此课程宏观的指导,而不做强行的、具体的规定。
因此,各地区、各学校可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适合当地需要的内容。
基于这样的一种情况,各学校可自主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其中数学课程领域也是如此。
我校以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数学课程指导纲要》为依托,结合校内软、硬件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数学校本课程,探索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教学模式、评价体系,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高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处理数学问题、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素养、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开发理念数学校本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与选择性;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和适应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致力于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与综合运用,让学生获得完整、一贯的经验,而非零散破碎的事实,以防止学生的知识体系窄化、僵化和脱离生活实际,促使学生个体全面发展。
《课程与教学论》期末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课程与教学论》满分100分一、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普瑞恩特(print)阐述了五种课程取向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这五种取向分别是学术理性主义取向、认知过程取向、人本主义取向、社会重建主义取向、技术学取向,在理论上我们可以这样清晰地划分课程设计取向,在实际中这样的划分也是存在的。
答:是错的2、由于课程取向是人们对课程设计总的看法和认识,是人们对课程在哲学层面上的认识,所以往往只有理论工作者有自己的课程取向。
答:是对的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列举几种有代表性的课程定义。
答:1、台湾学者黄政杰综合各种课程定义的主张,将其归结为几种类型:课程即学科、课程即经验、课程即目标、课程即计划。
2、认为“课程是计划”的学者有:麦唐钠、斯腾豪斯、薛勒、布拉特。
3、课程与教学关系的类型有:独立模式、循环模式、包含模式几种类型。
4、在西方英语世界中,“课程”最早出现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
5、英国学者劳顿(Lawton)认为课程是社会文化选择的结果。
6、古德莱德提出五种不同水平的课程。
7、布鲁纳认为“教学说到底是一种帮助或促进人的成长的努力”。
8、五段教学法”属于赫尔巴特学派。
9、关于古特莱德等人提出五种不同水平课程的有:(1)理想课程(2)文件课程(3)实施课程(4)理解课程(5)经验课程2、简述赫尔巴特教学阶段论。
答:赫尔巴特根据其统觉思想,把教学过程分成四个阶段,即四段教学法:1.明了:给学生明确地讲授新知识;2.联想:新知识要与旧知识建立联系;3.系统:作出概括和结论;4.方法: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习题解答、书面作业等)。
同这四个阶段相应的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注意、期待、探究和行动。
3、我们从国外的课程改革中取得了哪些启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学科设计
.问题中心设计
.科目设计
.学习者中心设计
答案
.第题
萌芽于古巴比伦学校和古希腊的学校,成型于近代学校,以夸美纽斯的百科全书式课程为代表,经赫尔巴特而模式化的课程类型是
.学科课程
.活动课程
.必修课
.正规课程
答案
.第题
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被称为
.杜威
.赫尔巴特
.洛克
.夸美纽斯
答案
.第题
现代有影响的课程研制模式主要有、、。
答案:目标模式、自然模式、过程模式、情景模式、研究模式、实践折衷模式、批判模式等七种模式中任选三种。
.第题
课程研制由、和三个阶段构成。
答案:规划、实施、评价
.第题
现代教学内容构成观的内涵包括:、和。
答案:客观基础、价值观念、功能观念
.《教育过程》
.《教学与发展》
答案
.第题
学校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是教育领域的永恒话题。世纪以来,许多教育家对此问题提出来很多不同主张。其中,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教育流派提出,学校教育内容的应该是
.“文化要素”
.经验为核心
.社会问题为中心
.有理智训练价值的永恒学科
答案
.第题
学生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
.第题
影响课程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和。
答案:知识或文化、社会、儿童
.第题
按照教学单位的规模大小,教学组织形式可分为、和三类。
答案:个别、小组、班级
.第题
关于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的相互关系问题,我国教育研究领域有三种不同的看法:、和。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答:(1)课程作为学科.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de)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de)总和.(2)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定义:课程是教学过程要达到(de)目标、教学(de)预期结果或教学(de)预先计划.(3)课程作为学习者(de)经验或是体验.定义: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de)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de)经验或体验.2、“教教材”与“用教材教”答:“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de)教材观.“教”教材,考虑(de)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de);用教材“教”,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de)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de)能力培养.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3、学习方式答: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de)行为和认知(de)取向,它不是指具体(de)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de)基本特征.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简述有效教学(de)三个考量指标.答:根据学生学习有效性(de)三个考量指标.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de)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de)变化、获得(de)进步或取得(de)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de)心理感受.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de)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de)进步或发展.2、如何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de)关系答:(1)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de)质量和水平 .(2)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de)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①以生成(de)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de)针对性;②以生成(de)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de)开放性;③以生成(de)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de)可变性.(3)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de)发展.3、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de)教学关系一、考虑学生(de)感受和发展1、立足课堂,让每一个学生都充分参与到学习中去目前,学校教育(de)主阵地仍是课堂.为了在课堂中调动学生(de)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和创设真实数学(de)情境,并给予学生适当(de)指导和必要(de)帮助.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de)联想思维,使学生能利用原有(de)认知结构中(de)有关经验去学习新知识.同时,对学生进行数学史方面(de)教学,“学史可以明智”.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他们今天探讨(de)课题就是当年困扰千万人(de)问题,这样可以增进学生(de)求知欲,进而提高学生(de)学习(de)兴趣.当同学们还完成了大数学家完成(de)工作,这就给他们带来心理上(de)成功与成就感,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de)兴趣,树立不怕困难,永攀高峰(de)信心.2、创新评价激励学生全面发展二、注重教师(de)转变,促进教师成长1、改进数学课堂教学,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de)转变加强听课和评课活动,对教师(de)教学行为做出定量分析,在评课时有(de)放矢,对症下药,提出合理化建议,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能力(de)迅速提高.教师经常性地开展业务学习、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有计划得组织课题研究和专题研讨.教师(de)观念得到更新后,才会在数学课程(de)实施中有积极、自觉(de)行动,只有教师对数学有深刻(de)理解,才能期望在教学中有创新(de)设计并获得较大(de)成功,学生(de)学习方式也不断(de)变化,不断得到完善.2、加强教学研究,促进教师间(de)交流互动、共同发展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de)实践者,为保证新课标(de)落实,课堂教学可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de)数学学习环境,在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de)同时,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de)发展,作为教师教学改革(de)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de)过程.而在实践教学中(de)分合协作(de)教学模式,既能照顾到学生(de)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de)优势互补,可整体提高教学水平,也可使教师(de)群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另外,教师成为教学活动(de)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使学生(de)智慧、能力、情感和信念相互交融,心理得到满足,灵魂受到震撼.学生成了学习主人,学习成了需求,在合作交流和操作实践中,使学生获得多元(de)学习机会和体验.三、材料分析(每题40分,共1题,计40分)阅读“第十名现象”,谈谈什么样(de)教育是成功(de)教育,什么样(de)学生是好学生……周武是杭州市天长小学多年(de)班主任.在一次学生毕业20周年(de)聚会中,他惊异地发现,一些业绩较为突出(de)同学,在小学时期大都是学习成绩不够显眼(de)学生;相反,当年老师们很喜欢(de)几个尖子生却大都业绩平平.这种反差让周武陷入了久久(de)深思:为什么尖子生没有按照当初(de)预想发展下去,而一些不起眼(de)学生长大后竟能脱颖而出呢于是,他开始了一项关于该校小学毕业生成长经历(de)跟踪调查.十年(de)调查中他发现了这样(de)规律:在实行百分制(de)情况下,在小学期间前几名(de)“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左右(de)学生在后来(de)学习和工作中竟很出人意料地表现出色.周武将这一现象称为“第十名现象”.这是为什么呢周武在充分跟踪调查(de)基础上,发现:在过去,学校(de)老师和家长往往很单纯地用语文、数学成绩给孩子们排名.而家长们则督促、强迫孩子挤进前几,搞得他们压力很大.这使他们在培养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发展个性等方面受到了很大(de)约制,反而束缚了他们智力(de)发展.又因为他们都是听话(de)“好孩子”,一些好(de)个性也会被束缚.另外,老师们“抓两头,带中间”(de)教学方法,使这些尖子生在学习上很容易得到老师(de)“关照”,从而削弱了他们(de)学习上(de)独立性.因此后来就不适应中学相对较为“松散”(de)教学方法,从而“淡出”优秀行列.与此相反,第十名左右(de)学生虽然成绩不是最优秀(de),但是较活泼,灵活性强,学得较为轻松,兴趣广泛,老师不大注意这些学生,因此其学习(de)独立能力较强,有很大(de)潜力.另外,这些学生没有保住“前三名”(de)心理压力,使他们在健康(de)心态中学习.这是他们有“后劲”,进步和成才概率较高(de)主要原因.周武说:“这种尖子生与‘第十名’(de)差别,实际上就是用10分力气得了9分收获与用5分力气得了8分收获(de)差别.相比之下,后者分数低,但论潜力和能力,自然要胜过前者……”答:这种现象也说明了一个观点: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取决于学习成绩(de)高低.在反思一下学校(de)教育,往往把分数、排名判断为学生好坏(de)标准.故而教师、家长都在督促、强迫学生拼命(de)往前挤名次.使得学生本身(de)兴趣爱好受到制约,从而影响了智力(de)发展,又因为他们是大家眼中(de)好孩子,在个性方面也会被束缚.对于学习好(de)学生普遍得到老师(de)关照,从而也削弱了他们学习(de)独立性,以至于不太适应大学较为松散(de)教育模式,而淡出了优秀行列.而第十名至二十名(de)学生,他们成绩不是很优秀,但相对比较活泼、灵活性强,学习比较轻松,兴趣比较广泛,由于没有前十名那样(de)学习压力,他们在兴趣爱好上得到很好(de)发挥.这一类(de)学生不会引起老师太多(de)注意,因此有着较独立(de)学习能力和健康(de)学习态度,这也使得他们在之后(de)学习中后劲很足,而且有着很好(de)创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着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用成功智力来解释:他把学业上表现出来(de)智力称为“惰性智力”,而成功智力是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de)智力,它包括:创造性能力、分析性能力、实践性能力.成功智力在现实生活中不是凝固不变(de),而是可以不断修正和发展(de).我们在孩子(de)教育上要使孩子在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上保持协调、平衡,要发展孩子(de)人际沟通能力、管理领导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 具有成功智力(de)人会努力寻找一种不仅可以胜任(de)工作,而且还能干得与众不同(de)工作环境.他们创造着自己(de)机会,而不是让机会受他们自身所处环境(de)制约.如今好学生突然成绩下降(de)例子不少见了.家长和教师在苦恼寻找原因时,是否会想过这可能是学生对分数教育(de)不满和反抗.我们总是一味地注重排名和分数而忽略了学生自身(de)心理想法和兴趣爱好(de)发挥.学前教育一直在提倡培养孩子(de)兴趣爱好,从而有助于孩子(de)智力开发.面对着应试教育,我们将孩子(de)智力束缚在了课本上.对如今活泼好动(de)学生而言,沉重(de)分数压力以及呆板地课本学习让他们感到厌烦.最终导致了他们厌学、弃学.教育所要培养(de)人,是社会需要(de)人,还是教师喜欢(de)人社会所要选择(de)人,是能做事(de)人,还是能背知识点(de)人我们将孩子(de)兴趣收起,把他们束缚在课本上,最终做了应试教育(de)傀儡.社会需要(de)是灵活而又富有创造力(de)头脑,兴趣是不断提高创造力(de)最好(de)老师.家长和老师收起(de)不仅是孩子(de)玩物,还有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分析能力.最终孩子只有两种结果,要么厌学弃学、要么成了空有理论木讷(de)书呆子.这是社会喜欢(de)人才吗很明显,这不是所以,成功(de)教育应该是关注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一个学生道德素质,锻炼他们(de)生活本领,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广泛(de)兴趣,而不是一味(de)读课本(de)书,追究成绩这样培养出来(de)学生自然就是好学生.。
(完整版)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同学们选取自己或他人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某个案例(如一份教案或教学实录、一篇教学故事或教学反思等),简述案例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的课程与教学理论对案例作出评价分析,做到文字表达流畅、条理清楚,观点明确并言之有理,字数不少于1500字。
案例分析:(教案分析)人教版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一、案例主要内容本教案的主要包括如下内容:目标分析:一课标要求:结合实例,分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二知识与能力:1.了解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掌握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河谷的形成过程。
2.了解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掌握冲积平原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形成过程。
3.理解洪积扇、冲积、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4.阅读河谷的演变过程示意图,能够分析不同阶段河流侵蚀作用的差异。
5.阅读河流堆积地貌示意图,能够分析分析冲积平原各部分的成因及地貌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物质是运动的,事物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1. 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 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教学难点1. 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2. 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原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引导分析法和举例法等教学过程(略):包括新课导入、学生分组探究讨论、教师引导分析和补充、随堂练习等。
课后作业(略):详见练习册板书设计: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河流侵蚀的类型及对河流的影响侵蚀地貌河谷的形成原理一、河流地貌冲积平原的组成影响聚落堆积地貌洪积一冲积平原冲积平原的形成原理三角洲平原河漫滩平原教学反思:新课改后体现教材只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一种渠道,教师在授课时要利用教材,但不局限教材,要充分利用其他媒介,如网络、课件、图片等,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不能体验到的事物(如本课中长江沿岸地貌)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情感的提升、能力的培养。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1
具体答题内容:一、问答题:答题要求,观点明确,简要阐述,表达流畅1.什么是教学?什么是课程?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答:(1)教学:教学是师生之间以课程为中介,以对话、交流、合作为基础进行文化传承和创新的特殊交往活动。
教学活动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教师、课程和学生。
因此,教与学的关系、师生与课程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就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
一般而言,课堂教学具有导入新课、课堂讲授、组织教学、课堂板书、教学总结等环节。
(2)课程:课程有广义课程和狭义课程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教育中为学生提供和重建的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和,其内涵包括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课程管理;其外延不仅包括显性的课程计划、科目、活动,也包括隐性的教师影响、师生关系、校园文化等;不仅包括预期的目标、教学和学习,也包括非预期的目标、教学和学习。
狭义的课程是指学科或者活动的总和,是指教学计划、教学进程或是教学内容的组织的某一方面。
(3)课程与教学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以下及种类型:(1)独立论独立论即课程、教学相对独立,各执一端,互不交叉。
这种观点在教育理论界的支持者颇多。
如布鲁纳指出:“将课程和教学看作是分离的实体。
”蔡斯坚决主张将课程和教学分离研究,他的观点是将课程视为一个广义的概念,教学则是一个特殊的现象或亚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教学是课程的延续。
坦纳夫妇主张:“在当代的课程理论家中,课程与教学是两个独立的领域,这种论点已经获得广泛的认可。
”就是说,各自在互不发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自行发生变化。
(2)包含论这种观点有两种情形:第一种是,大教学小课程,即认为教学是上位概念,课程包含于其中,我国的学者和实践工作者长期持有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隐含有课程等同教学内容的趋向,如把课程定义为“指学校教育科目及各科教材,也就是教学内容”。
这样,课程就成了教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要素。
第二种是,大课程小教学,即把课程理解为上位概念,课程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对扩大。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及答案
1、阐述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理解.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素养发展是一个持续终身的过程,可教可学,最初在家庭和学校中培养,随后在一生中不断完善。
所谓的核心素养指在特定情境中,利用和调动心理社会资源,以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合作交往、道德修养、信息素养、文化技能、公民素养等都属于核心素养的范畴,是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核心素养的提出,既回答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根本性提问,又回应了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既培养21世纪中国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素养的养成既是个人的勤奋、天赋、悟性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是接受外界教育、训练的结果.因此,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素养,特别是人文学科的素养,是分内之事和不可推卸的职责。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共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核心素养培育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次升华。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教育领域各种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核心素养成为当今课堂教育的首要目标。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提升综合能力,转变教学现状,对于构建和和谐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总之,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且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帮助学生积累经验.形成和发展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2、简述有价值的教学情境的特征.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
课程和教学论课程作业.docx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基本信息名称(必做)简述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归纳出五种不同的课程所属章节第一模块课程/专题一课程的多元理解/学习评价1、简述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归纳出五种不同的课程。
美国学者古德莱德归纳出五种不同的课程是:第一、理想的课程; 即由一些教育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应该开设的课程;第二、正式的课程;由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我们平时在课程表中看到的课程即属此类;第三、领悟的课程;即任课教师所领悟的课程,这种领悟的课程可能与正式课程之间会产生一定的距离;第四、实行的课程;即在课堂上实际实施的课程,在实施中,教师常常会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进行调整;第五、经验的课程;是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实实在在体验到的东西,也即课程经验。
这是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的一个描述。
2、简述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
在具体的冃的、编排方式和评价上,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有着明显的区别。
第一,从目的上讲,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递人类长期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种族经验的精华;活动课程则主要让学生获得包括直接经验和直接感知的新信息在内的个体教育经验;第二,从编排方式上讲,学科课程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活动课程则强调各种有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第三,从教学方式上讲,学科课程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去认识人类种族经验;而活动课课程主要以学生自主的交往为主获取直接经验;第四,在评价方面,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活动课程则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
3、简述综合课程的涵义。
综合课程乂称统整课程,是指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二为一的课程形态。
综合课程是以分科课程改革者的面孔出现的,它针对分科课程分科过度精细的学科化倾向,力求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以满足科学技术发展日益综合化的需要。
综合课程体现了这样一种课程取向:它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答案:(1)教育的根本价值是实现人的潜能和满足人的需要;(2)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完整人”;(3)人本主义的平行课程和并行课程;(4)组织意义学习。
34.第24题
你认为一堂真正的好课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
答案:从教学目标实现、教师方法变化得当且影响力强、学生专心学习并且集体学习成效好、课堂生态环境良好、学生主动参与过程和气氛活跃、信息传递清晰无误且生动有趣、等几方面谈都可以,能涉及到其中五个方面得5分。……(P516-517)
A.《儿童与课程》
B.《课程论》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发展》
答案:B
15.第28题
学校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是教育领域的永恒话题。20世纪以来,许多教育家对此问题提出来很多不同主张。其中,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教育流派提出,学校教育内容的应该是
A.“文化要素”
B.经验为核心
C.社会问题为中心
35.第34题
教学过程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为什么?
答案:(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学材料;(3)理解教学材料;(4)巩固知识经验;(5)运用知识经验;(6)教学效果测评。
36.第35题
简述儿童社会活动中心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主张
答案: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儿童发展;课程与教学的实质是经验;社会活动是课程与教学的中心;以活动为课程与教学的根本形态。
答案:关联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科际课程、发生课程、超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等七种中任选三种
27.第22题
课程决策是贯穿于整个课程研制过程的一个普遍现象,从决策主体来看,课程决策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三个层次。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作业
一、填空。
(每空1分,共20分)1.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由美国斯坦福大学()1963开发建立。
2.语文课程目标包括:语文知识目标、语文能力目标、()。
3.鉴别语文试卷的优劣,有三个重要的指标:()、()、()。
4.语文课程分为文字资源、实物资源、信息化资源等是根据其()。
5.在分层次阅读教学中,一般认为,阅读可以区分为四个阶段:直觉的阅读、理解的阅读、()和()。
6.写作教学的理念有:()、()、多元思维理念、个性化表达理念、写有对象理念。
7.口语交际应遵循()、()、适合语境、和理解差异的要求。
8.一般而言,完整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施的大致过程是:()、()、()。
9.根据教育媒体作用的感觉通道不同,可将现代教育媒体分为视觉媒体如幻灯等;听觉媒体如广播等;()如电视等;()如计算机管理教学系统。
10.()是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现代化教学方法。
11.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由()、说课、上课、()。
二、不定项选择。
(每道题2分,共10分)1.阅读能力包含内容有人文方面的,也有工具方面的。
偏重人文方面的有()。
A .感悟和思考能力 B.理解阅读能力 C.多角度观察能力D.发现和创新能力E.想象和审美能力2.关于中学生写作心理障碍,那些事非智力因素对写作的影响()。
A.思维B.意志C.动机D.想象E.习惯3.下列那些属于现代教育媒体的特征()。
A.再现性B.多样性C. 共享性D.交互性E.虚拟性4.下列那些属于记叙文的写作教学的内容()。
A.记叙文教学的地位B.记叙文写作的要求C.记叙文写作训练文法D.记叙文的特征和功用5.我国把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那么一级课程、二级课程指的是()。
A.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B.国家课程和学校课程C.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D.地方课程和国家课程三、名词解释。
(每道题5分,共20分)1.语文课程评价:2.综合性学习:3.教案:4.语文教学模式:四、简答。
课程与教学论01形考作业一
答1.个人学习计划〔初稿〕我是一位小学教师,所从事的是我们课程五大方面的数学,数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但在小学任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再课堂教学中专讲枯燥的理论而不顾学生的心理实际,这样你的教学肯定会失败的.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课程,它应该要有科学教学论的指导,而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程正好为我的工作提供了更好的理论依据,为我日常教学工作指明了较为明确的理论目标,可以更好的为我的教学服务.我在学校担任数学教学,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是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中包括学习经验的差异、学习方法的差异、学习习惯的差异等等.而较之其他学科,这种差异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同一个班级中,有的学生在某些方面已经高于老师,也有的学生可能从来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这种个体差异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困难.通常使用的"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会使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压抑,学生的创造能力受到了极大的束缚,学习就会变成一件"苦差事〞.因此,"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形成的尖锐矛盾亟待解决.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在这种环境中,每一个人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都必须进行终身学习,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学校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奠基阶段,必须把学生培养成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人,才能满足学习型社会的需求.因此,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重强调要使学生能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正是适应了未来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它的重要作用被凸显出来.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不依赖于别人,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则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人,首先要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够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学习活动,其次要具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并且能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就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能用科学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敢于质疑问难、个性充分发展的学习的主人.有关专家认为:21世纪的学生要学会四种本领<即学会求知,学会实践、创造,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学会求知〞是基础.并认为:"21世纪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懂学习的人〞.社会在前进,科技在发展,现在的各个行业需要更专业的知识,更高要求的技艺,知识越来越多地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武器.作为一名教师,我越来越觉得以前所学的知识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在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急需要用新的理念来更新自己,因此,我选择的高学历进修,并制定自主学习计划如下:一、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我们都知道,一个良好的心态,无论是对于生活还是工作和学习都是非常重要的.而处于工学矛盾中的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挫折,挑战我们的自信心与毅力,这时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自我调节,建立一个积极上进,乐观从容的心态.这样才能更好的坚持下去.二、要充分利用好课上和课下的学习资源因为电大"以自主学习为主,面授辅导为辅〞的特点,所以在认真接受面授辅导的前提下,还要学会充分利用好电大提供的网络学习资源,也可以去BBS上和老师或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讨论,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三、经常进行学习交流,积极参加小组学习学习交流方式很多:课程论坛、学生社区、E-mail、语音教室、等等.我们小组成员经常在一起学习,讨论,交流,互相鼓励,共同提高,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携手并肩向着胜利得高峰攀登.四、珍惜面授辅导机会,认真做笔记这对于像我们这样中高基础薄弱得学员来说更现重要,因为面授辅导可以帮我们假设知识结构全方位框架,并使自己得知识和老师传授得知识融合一体,从而达到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得目的.五、做好作业和练习教师将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而提供不同的在线作业和离线作业,学生须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与时地在线提交作业,完成作业将是参加考试的前提条件.六、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注意能力,有效利用学习时间,使学习活动有效果保障.培养积极的学习情绪,把学习当做一种愉快的情绪.把学习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迎接第二天的挑战.总之,作为一名电大开放教育学生,我的感受和信心是:学习是追求精神生活的一种极好的方式,因为学习是人类知识的积累,人类要是没有这盏智慧之灯,将会生活在愚昧之中.爱学习也是一种高尚的情趣,它意味着爱知识;它可以燃烧起你创造的欲望;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为此,我将继续全身心地投入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学业,为我的电大学习生活添上精彩的一笔.小组成员的意见和建议:1、学习者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与本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说的不够确切,没有体现出本学科的特点,理论上的内容太多,即普遍使用的"大道理〞太多,明显是套话、空话,实质性内容太少.2、计划步骤一、六可以删除.3、有明显的下载痕迹.4、计划二落实到实处检查起来较难,要有相应的措施.答题2学习课程与教学论这门课,对我来说运用现代远程手段学习其实根本不是问题,因为现在很多人都会用计算机使用这种信息远程技术学习网上的学科,什么视频啊,音频啊,文本的,图像等.我觉得这种远程技术的运用,对学习本门课这是太快捷方便了,每个人只要在家就能轻轻松松学习.个人学习计划〔修改稿〕____李明涛我在学校担任数学教学,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突出问题是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中包括学习经验的差异、学习方法的差异、学习习惯的差异等等.而较之其他学科,这种差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同一个班级中,有的学生在某些方面已经高于老师,也有的学生可能从来没有见过类似的问题.这种个体差异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困难.通常使用的"一刀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会使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受到很大的压抑,学生的创造能力受到了极大的束缚,学习就会变成一件"苦差事〞.因此,"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与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形成的尖锐矛盾亟待解决.未来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在这种环境中,每一个人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都必须进行终身学习,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学校教育作为终身学习的奠基阶段,必须把学生培养成能够进行自主学习的人,才能满足学习型社会的需求.因此,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着重强调要使学生能适应终身学习的要求,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课程与教学论是以研究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问题为目的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一门学科.近些年来,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这个领域里许多理论问题需要澄清,众多教育实践工作者需要课程与教学理论与方法的指导.同时,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也为课程与教学论这一学科提供丰富的实践基础和研究动力.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和具体方法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者,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需要课程与教学理论的指导,也需要总结课程改革实践中的新鲜经验社会在前进,科技在发展,现在的各个行业需要更专业的知识,更高要求的技艺,知识越来越多地成为适应社会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重要武器.作为一名教师,我越来越觉得以前所学的知识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在新课程教学的需要,急需要用新的理念来更新自己,因此,我制定自主学习计划如下:一、上好面授课,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和当堂课的笔记电大以自学为主,通过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录音、录像课,或利用网上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同时接受必要的面授辅导.电大面授不同于传统的面授,它的功能是"点拨〞与"解惑〞.在面授课中,教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以与疑惑进行点拨,指导我们更好地学习.课前预习可以使我们在老师上课时集中思想,把不懂、不理解的地方弄清,把有限的上课时间充分地利用起来,把老师讲的知识点、疑难点用自己的方式去消化,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听课质量.阅读文字教材时直接在教材上做笔记,有助于自己理解和记忆教材内容.将教材的相应位置记下重难点和其他有价值的信息,并与自学文字教材时的笔记内容互相对照. 在做自学笔记的过程中,必须思考教材的内容,随时把自己对于难理解的内容的理解记录下来.二、要充分利用好课上和课下的学习资源因为电大"以自主学习为主,面授辅导为辅〞的特点,所以在认真接受面授辅导的前提下,还要学会充分利用好电大提供的网络学习资源,也可以去BBS上和老师或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讨论,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三、经常进行学习交流,积极参加小组学习学习交流方式很多:课程论坛、学生社区、E-mail、语音教室、等等.成立学习小组,解决学习困难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所以指导老师将同学们分别若干小组,并成立了以组长为核心的学习小组.有了学习小组既可以避免拉下功课,又可以互相帮助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小组成员要经常在一起学习,讨论,交流,互相鼓励,共同提高,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携手并肩向着胜利得高峰攀登.四、做好形考作业和练习教师将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而提供不同的在线作业和离线作业,所以我要按照教师的要求,认真与时地在线提交作业,完成作业将是参加考试的前提条件.五、为自己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由于我现在担任信息教师的同时还兼管信息技术教室,所以又充足的时间参加网上在线学习,所以更能有效利用学习时间,使学习活动有效果保障.培养积极的学习情绪,把学习当做一种愉快的情绪.把学习当做生活的一部分.同时,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迎接第二天的挑战.总之,作为一名电大开放教育学生,我的感受和信心是:学习是追求精神生活的一种极好的方式,因为学习是人类知识的积累,人类要是没有这盏智慧之灯,将会生活在愚昧之中.爱学习也是一种高尚的情趣,它意味着爱知识;它可以燃烧起你创造的欲望;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为此,我将继续全身心地投入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学业,为我的电大学习生活添上精彩的一笔.问题1..学习者对于自己目前的工作与本课程内容之间的关系《课程与教学论》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公共事业管理类教育管理专业〔本科〕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性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单元:即课程与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问题和研究方法;课程与教学有关的三个问题;课程问题;教学研究的问题.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了解国内外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发展和现状,初步学会分析课程与教学的现实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本课程紧密结合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形势,努力体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时代要求.尤其对综合实践活动等新设置的课程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根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构建新型教师教育体系结合起来.与时地把教学改革教学科研的成果引入课程教学,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做到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有机结合,确保了课程的科学性、先进性.在理论阐释与实践的组织上,又始终围绕小学教育的实际展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能具备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基础,更好地适应教师岗位的需要.问题2.学习者对于自己运用现代远程手段学习本课程的条件分析.1、上网条件较好,家里和学校都可以上网学习.2、学习资源多样化〔1〕文字教材有马云鹏主编的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的《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2〕网上资源:包括电子教案、视频点播、重难点分析、平时作业、形成式测评等.〔3〕课程与教学论VCD教学光盘2个.3、龙游电大分校为我们提供多种形式的教学辅导,主要包括:面授辅导、视频点播、网上讨论、电子、答疑.4、学习时间比较充裕,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进行学习.学习方式:以文字教材为主,网络资源为辅自主学习.自学中注意运用多种媒体资源,特别是中央电大IP课件和省电大直播课堂,可根据面授辅导进度,通过视听IP课件和直播课堂,与时预习和复习相关教学内容.学习者对于自己运用现代远程手段学习本课程的条件分析问题3.学习者经过与同学讨论后形成的完善学习计划的意见.1、个人学习<1> 在教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学习计划;<2> 从个人实际出发,确定适当的学习方式、学习媒体、学习时间和地点;<3> 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进行自学,并参与小组学习和集中辅导;<4> 积极参加网上讨论、答疑等交互式教学活动;<5> 遵守学习纪律,按时完成各阶段的学习任务和形成性考核;<6> 填好个人学习日志,与时进行学习小结.2、协作学习.<1> 就近原则组建学习小组,确定活动方式,制定小组学习计划;<2> 按计划采取在线或非在线方式,实时或非实时地开展小组学习活动;<3> 按时完成各阶段学习任务;〔4〕与时反馈教学信息.3、集中学习.集中学习主要解决带共同性的学习问题,方式有双向视频辅导、面授辅导、集中讨论.学习进度安排章序目录学时时间安排第一章绪论5第3周第二章课程与教学的基础6第4周第三章课程设计6第5周第四章课程与教学目标5第6周第五章课程与教学内容5第7周第六章课程组织4第8周第七章课程实施5第9周第八章课程管理与校本课程开发5第10周第九章教学过程5第11周第十章教学模式与方法6第12周第十一章教学组织5第13周第十二章教学手段5第14周第十三章教学艺术5第15周第十四章课程与教学评价5第16周总复习4第17周小组讨论后学习意见与个人小结一、课程初识阶段1、时间安排:开学后第一个月2、学习任务:了解课程内容和网上学习活动安排,熟悉文字教材的编写体例,确定辅导与补充学习的教材,与当地辅导老师讨论制定学习计划.二、课程研修阶段1、学会参与网上学习活动2、按照当地辅导老师的安排,充分使用好形成性考核作业手册开展自学3、尽可能多地使用多种媒体教材资源帮助学习4、关注并争取参与直播课堂教学学习5、保证时间参加当地的面授辅导学习6、尽可能结合本职工作开展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践活动。
课程与教学论 作业1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11、答:目前对于教学内涵的界定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共同活动之下,从教师一方入手来界定教学;第二种同样在共同活动之下却是从学生一侧着眼对教学概念作进一步解释;第三种则是从这种共同活动的结果来解释。
第一种,典型的表述是: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迅速掌握人类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世界观,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第二种,典型的表述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
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第三种,典型的表述是:“教学就是通过教师的指导启发和学生的积极学习,使学生逐步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交织着培养共产主义思想品德和发展体力的活动。
课程概念: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综合以及他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内涵:(1)课程指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等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2)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3)课程规定了各门学科的顺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课程与教学是教育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
二者既相互独立,又密不可分。
课程包括教什么、教学内容如何组织、如何规划学习进程。
教学是基于课程的师生共同活动的。
这个系列行为涉及“为什么教、教什么、教给谁和怎么教”四个基本要素。
课程只有落实在教学中才具有真实的意义,而教学必须基于课程的规制和指引,才能保证它的品质。
课程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它还包括学生学习和发展的整体的“布局谋篇”,它是教学内容及其架构。
在后现代课程观的视野中,课程不再被视为固定的、先验的跑道,而成为达成个人转变的通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作业1.第1题课程与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分为A.萌芽期、建立期和繁荣期B.古代、近代和现代C.原始、古代和现代D.原始、封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答案:A2.第2题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批论述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其中,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教学论专著是A.《理想国》B.《论语》C.《学记》D.《雄辩术原理》教师不再分科系统地按照教材传授知识,而是为学生创设学习环境,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教室或其他场所自由活动或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是A.开放课堂B.个别教学C.道尔顿制D.分组教学答案:A6.第6题在课程研制、课程与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中对课程编制、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的系统性评价,目的是及时了解活动进行的效果,及时反馈信息、修正、调节和强化的评价方式是A.终结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答案:D教学过程的“新三中心”是A.教师、课本、课堂B.学生、经验、活动C.教师、学生、课程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答案:B8.第12题冲突理论所反映的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是属于其A.哲学基础B.社会学基础C.心理学基础D.自然科学基础答案:B9.第13题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是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是A.分科课程B.活动课程C.整合课程D.显性课程答案:C10.第14题下列课程设计模式中,属于历史最古老,并被广泛使用的课程设计模式是A.学科设计B.问题中心设计C.科目设计D.学习者中心设计答案:C11.第15题萌芽于古巴比伦学校和古希腊的学校,成型于近代学校,以夸美纽斯的百科全书式课程为代表,经赫尔巴特而模式化的课程类型是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必修课D.正规课程答案:A12.第25题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被称为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形式D.教学方法答案:D13.第26题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现场教学B.个别教学C.分组教学D.班级授课答案:D14.第27题20世纪,独立于教学论的课程论知识体系形成,课程理论成了一门独立的教育学分支学科。
在这个时期,一批专门的课程研究著作出现,其中美国教育家波比特发表的著作是A.《儿童与课程》B.《课程论》C.《教育过程》D.《教学与发展》答案:B15.第28题学校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是教育领域的永恒话题。
20世纪以来,许多教育家对此问题提出来很多不同主张。
其中,以巴格莱为代表的要素主义教育流派提出,学校教育内容的应该是A.“文化要素”B.经验为核心C.社会问题为中心D.有理智训练价值的永恒学科答案:A16.第29题学生中心说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赫尔巴特C.洛克D.夸美纽斯答案:A17.第7题现代有影响的课程研制模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目标模式、自然模式、过程模式、情景模式、研究模式、实践折衷模式、批判模式等七种模式中任选三种。
18.第8题课程研制由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阶段构成。
答案:规划、实施、评价19.第9题现代教学内容构成观的内涵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客观基础、价值观念、功能观念20.第10题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答案:发展性、科学性、客观性21.第16题课程设计的功能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
答案:中介作用、平衡作用、总摄作用。
22.第17题教学过程是指教学活动的启动、发展、变化和结束在时间上联系展开的程序结构。
一般来说,教学过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个性化等四个基本特征。
答案:历史性、周期性、整体性23.第18题影响课程的三个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知识或文化、社会、儿童24.第19题按照教学单位的规模大小,教学组织形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类。
答案:个别、小组、班级25.第20题关于课程与教学、课程论与教学论的相互关系问题,我国教育研究领域有三种不同的看法: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答案:教学论包含课程论、相互独立论、课程与教学整合论(或者大课程论)26.第21题课程整合的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答案:关联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科际课程、发生课程、超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等七种中任选三种27.第22题课程决策是贯穿于整个课程研制过程的一个普遍现象,从决策主体来看,课程决策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三个层次。
答案:社会级、学校级和学生级28.第30题科学美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简洁性、协调性、普遍性。
29.第31题课程与教学论的主要流派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几个。
答案:赫尔巴特主义、儿童社会活动中心、发展主义、结构主义、范例教学论、社会改造主义、人本主义、后现代主义等其中任选三个30.第32题审美性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
答案:以美启真、以美扬善、以美致雅31.第33题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是学校教育预期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
教学过程是由多个成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展开的动态过程,具体来看,教学过程包括了教学目标、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教学方法和手段、_________ 、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等七类组成部分。
答案:教师和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32.第36题课程与教学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改造以课程材料和以设施为载体的课程过程与教学过程的特殊感性活动。
课程与教学实践可以区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答案:课程与教学管理、课程研制、课程应用33.第23题简述人本主义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观点。
答案:(1)教育的根本价值是实现人的潜能和满足人的需要;(2)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完整人”;(3)人本主义的平行课程和并行课程;(4)组织意义学习。
34.第24题你认为一堂真正的好课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答案:从教学目标实现、教师方法变化得当且影响力强、学生专心学习并且集体学习成效好、课堂生态环境良好、学生主动参与过程和气氛活跃、信息传递清晰无误且生动有趣、等几方面谈都可以,能涉及到其中五个方面得5分。
……(P516-517)35.第34题教学过程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为什么?答案:(1)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学材料;(3)理解教学材料;(4)巩固知识经验;(5)运用知识经验;(6)教学效果测评。
36.第35题简述儿童社会活动中心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主张答案: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儿童发展;课程与教学的实质是经验;社会活动是课程与教学的中心;以活动为课程与教学的根本形态。
37.第37题在发展主义课程与教学论中,赞科夫主张课程与教学设计的几个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案:(1)教育教学的根本功能是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2)教学创造儿童的最近发展区;(3)以发展为目的的课程与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理有高难度、高速度、以理论知识为主、让学生理解教学过程、让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作业1.第1题教学过程的“新三中心”是A.教师、课本、课堂B.学生、经验、活动C.教师、学生、课程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答案:B2.第2题为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介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携带并传递着教学信息,影响师生信息相互交流与传递的工具被称为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形式D.教学方法答案:B3.第3题根据波比特的观点,那些儿童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就是A.培养目标B.教学目标C.教学目的D.课程目标答案:D4.第4题课程的各个组成成份或组成要素及其相对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方式的总和是A.课程类型B.课程结构C.课程平衡D.课程组织答案:B5.第5题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是教育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是A.分科课程B.活动课程C.整合课程D.显性课程答案:C6.第6题学校教育应该为儿童提供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是教育领域的永恒话题。
20世纪以来,许多教育家对此问题提出来很多不同主张。
其中,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自然主义流派提出,学校教育内容的应该是A.“文化要素”B.经验为核心C.社会问题为中心D.有理智训练价值的永恒学科答案:B7.第7题在某一教学思想和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就是A.教学内容B.教学模式C.教学形式D.教学方法答案:B8.第8题教学过程的“老三中心”是A.教师、课本、课堂B.学生、经验、活动C.教师、学生、课程D.教师、教材、教学手段答案:A9.第15题“三要素说”认为,教学系统由下面三个要素构成的A.教师、学生、课程B.教师、学生、教材C.教师、教材、教学手段D.教师、学生、环境答案:A10.第16题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被称为A.教学内容B.教学媒体C.教学形式D.教学方法答案:D11.第17题冲突理论所反映的课程与教学论基础是属于其A.哲学基础B.社会学基础C.心理学基础D.自然科学基础答案:B12.第18题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儿童的生长发展,主张在教学内容上以经验为中心,在教学组织上以活动为中心的学者是A.杜威B.赫尔巴特C.布鲁纳D.罗杰斯答案:A13.第19题课程研制目标模式的奠基者是A.波比特B.泰勒C.布卢姆D.司滕浩斯答案:A14.第20题意义学习教学模式的代表人物是A.赫尔巴特B.杜威C.施瓦布D.奥苏贝尔答案:D15.第21题把教育的根本目的看作是培养社会精英的课程与教学论是A.发展主义理论B.结构主义理论C.人本主义理论D.社会改造主义理论答案:B16.第22题在课程与教学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产生了一批论述课程与教学问题的专著,其中,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的课程与教学论专著是A.《理想国》B.《论语》C.《学记》D.《雄辩术原理》答案:C17.第9题课程与教学论心理学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