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遗传转化大实验

合集下载

烟草遗传转化实验报告

烟草遗传转化实验报告

烟草遗传转化实验报告实验目的烟草是遗传转化的模式植物,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转化再生体系。本实验以烟草为实验材料,了解根癌农杆菌介导法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步骤, 掌握遗传转化的基本操作技术。实验要求:掌握根癌农杆菌侵染植物获取转基因材料的方法;理解农杆菌介导途径进行基因转化的机理:了解转基因植物筛选的方法。实验原理:根癌农杆菌是一种能诱发植物产生肿瘤的细菌,根癌农杆菌中诱导植物产生肿瘤的质粒,简称为Ti质粒。野生型农杆菌的Ti质粒,含有两个与致瘤有关的区域: 一个是T-DNA区,含致瘤基因;另一个是毒性区,在T-DNA的切割、转移与整合过程中起作用。用于植物基因转化的农杆菌Ti质粒载体系统的构建,是将野生Ti质粒中的致瘤基因删除,并在T-DNA区域内插入适当的选择标记和多克隆位点。p BI121载体是常用的植物表达载体,载体的骨架是pUC18,以CaMV3SS启动子驱动的新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NPTII为卡那霉素(kan) 抗性选择标记基因,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作为筛选基因。β一葡萄糖苷酶gus基因作为报告基因,转化的获得的转基因细胞、组织或植株,具有抗卡那霉素的特性,经组织化学染色呈蓝色。实验器材摇床、超净工作台、小型离心机、冰箱、移液抢、镊子、手术刀、酒精灯、棉球、培养皿、三角瓶、滤纸、牛皮纸、牙签。实验材料植物材料:烟草无菌苗农杆菌与载体:农杆菌LBA4404 p BI121 YEB培养基:牛肉膏(5 g/L)、蛋白胨(5 g/L)、酵母提取物(1 g/L)、蔗糖(5 g/L)、MgSO4(0.5g/L)、pH 7.0烟草分化培养基: MS + 2mg/L 6-BA + 0.5mg/L IAA烟草生根培养基: MS + 0.5mg/L IAA卡那霉素(Kan) 母液: 50mg/ml, 过滤除菌,分装,-20°C保存。头孢霉素(cef) 母液: 300mg/ml, 过滤除菌,分装,-20"C 保存。利福平(rif): 50mg/ml,过滤除菌,分装,-20"C保存。。

胡萝卜的植物学实验报告

胡萝卜的植物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胡萝卜的植物学特征,包括根、茎、叶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2. 学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掌握胡萝卜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增殖和细胞悬浮培养方法。

3. 了解胡萝卜细胞悬浮培养的遗传转化和抗性筛选技术。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胡萝卜种子、MS培养基、植物激素、抗生素等。

2. 实验仪器:超净工作台、显微镜、高压蒸汽灭菌器、培养箱、移液器、剪刀、镊子等。

三、实验方法1. 胡萝卜种子萌发实验(1)将胡萝卜种子用70%乙醇消毒30秒,再用无菌水清洗3次。

(2)将消毒后的种子播种于含有1/2MS培养基的发芽盒中,置于培养箱中,保持25℃、光照/黑暗各12小时。

(3)观察胡萝卜种子发芽过程,记录发芽率、发芽时间等数据。

2. 胡萝卜根、茎、叶结构观察实验(1)取胡萝卜根、茎、叶样本,用FAA固定液固定。

(2)制作切片,进行染色。

(3)观察显微镜下的胡萝卜根、茎、叶结构,记录观察结果。

3. 胡萝卜愈伤组织诱导实验(1)将胡萝卜根切成小块,用70%乙醇消毒30秒,再用无菌水清洗3次。

(2)将消毒后的胡萝卜根块接种于含有植物激素(如NAA、IBA)的MS培养基中。

(3)将培养皿置于培养箱中,保持25℃、光照/黑暗各12小时。

(4)观察愈伤组织形成过程,记录愈伤组织形成时间、愈伤组织颜色等数据。

4. 胡萝卜细胞悬浮培养实验(1)将愈伤组织剪碎,接种于含有植物激素(如NAA、IBA)的MS培养基中。

(2)将培养皿置于培养箱中,保持25℃、光照/黑暗各12小时。

(3)观察细胞悬浮培养过程,记录细胞悬浮培养时间、细胞悬浮培养密度等数据。

5. 胡萝卜遗传转化实验(1)将细胞悬浮培养物接种于含有遗传转化质粒的培养基中。

(2)将培养皿置于培养箱中,保持25℃、光照/黑暗各12小时。

(3)观察转化细胞生长情况,记录转化率。

6. 胡萝卜抗性筛选实验(1)将转化细胞接种于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中。

(2)观察转化细胞在抗生素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筛选出抗性细胞。

农杆菌介导法

农杆菌介导法

实验九植物遗传转化——农杆菌介导法一、目的了解农杆菌转化的机理;掌握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的技术二、原理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具有跨界转移DNA的能力。

下列因子与转化过程有关:1. Ti 质粒(tumor-inducing plasmid)上的T-DNA (transferred DNA)T-DNA是农杆菌Ti质粒上能够转移到植物基因组的一段DNA序列。

T-DNA含有RB和LB两个边界,它们是25bp的正向重复序列,是T-DNA 转移的顺式作用元件。

不同类型的农杆菌其边界序列有所不同,但划线部分为完全保守序列。

置于该边界内的任何外源基因均可被转化。

LB缺失突变后农杆菌仍能致瘤,但RB缺失会导致致瘤能力丧失,这时几乎完全没有T-DNA的转移。

LB(-链)5’GT TTACACCACAA TA TATCCTG CCA 3’RB(+链)5’TGA CAGGA TA TA TTGGCGGGTAA AC 3’2. Ti质粒上的Vir区(virulence region)操纵子转化所必需的基因有vir A、B、C、D、E、G。

其中蛋白VirD1/D2识别T-DNA边界RB和LB;VirC识别T-DNA右边界的超驱增强子;VirD2在T-DNA底链起内切酶作用造成切刻,并与T-链5’ 共价结合,带有1个核定位信号NLS;VirB形成转移复合通道;VirE2为单链DNA 结合蛋白,有2个NLS。

该操纵子的表达顺序如下:vir A和vir G组成型表达形成VirA和VirG蛋白→VirA被植物创伤信号分子激活→激活的VirA使VirG激活→激活的VirG 诱导vir C、D、E、B、F、H表达。

3. 农杆菌染色体基因组相关基因:chv A、chv B(农杆菌运动、附着)、chv D、chv E(编码单糖结合蛋白、趋化性)、psc A、att、cel(合成纤维素丝,附着)。

它们与农杆菌的趋化性和识别附着植物细胞有关。

叶盘法遗传转化

叶盘法遗传转化

叶盘法遗传转化引言:叶盘法遗传转化是一种常用的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它通过利用植物叶片的自愈能力和再生能力,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并使其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从而实现对植物性状的改良。

本文将从叶盘法遗传转化的原理、方法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叶盘法遗传转化的原理叶盘法遗传转化的原理是利用植物叶片的再生能力和自愈能力,通过外源基因的导入和整合,使其在植物细胞中表达。

具体步骤如下:1. 取一片健康的植物叶片,并进行消毒处理,以杀灭表面的微生物。

2. 将消毒后的叶片切成小块,并将其培养在含有适当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

3. 在培养基中添加适量的激素和外源基因载体。

4.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叶片的细胞会开始分裂和再生,形成愈伤组织。

5. 外源基因载体会通过一系列的转化步骤,被叶片细胞摄取和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

6. 对愈伤组织进行筛选和培养,最终可以得到具有外源基因的转基因植株。

二、叶盘法遗传转化的方法叶盘法遗传转化有多种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1. 再生性愈伤组织法:通过将叶片切成小块,培养在含有激素的培养基中,使其形成愈伤组织,并利用该组织进行基因转化。

2. 高速转化法:通过利用高速离心的力量,将外源基因载体直接注入叶片细胞中,实现基因转化。

3. 生物弹射法:通过利用微粒轰击或金属颗粒的瞬时加速度,将外源基因载体注入叶片细胞中。

4. 冷冻法:将叶片细胞与外源基因载体混合后,经过低温冷冻和解冻处理,使基因载体进入叶片细胞。

三、叶盘法遗传转化的应用叶盘法遗传转化是一种常用的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广泛应用于植物的基因工程研究和植物育种中。

具体应用如下:1. 基因功能研究:通过导入外源基因,可以研究特定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代谢途径、抗逆性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2. 优质农作物的培育:通过导入外源基因,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抗病性、抗逆性和品质等性状,实现对农作物的品种改良。

3. 抗虫害和抗病害的培育:通过导入外源基因,可以使植物具有对特定虫害或病害的抗性,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

XU E SHU TA N TA O学术探讨拟南芥的遗传转化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刘晓丽魏楠摘要:通过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制作浸染液,实现农杆菌介导法进行目的基因的拟南芥遗传转化,将目的基因转入到野生型拟南芥中。

通过筛选和鉴定后,得到阳性的转基因植株,最终得到纯合T3代转基因株系。

后续可以通过对纯合转基因株系和野生型拟南芥进行比较鉴定,即可推断目的基因在拟南芥中的功能。

关键词:拟南芥;遗传转化;实验一、实验材料(一)试验材料转基因所需的菌株:农杆菌EHA105;转基因所需的模式植物:野生型拟南芥;转基因所需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

(二)试验试剂本实验所需试剂主要有:Mu⁃rashige Skoog(MS)培养基:M519(Phyto Technology Laboratories,LLC);YEB、YEP液体培养基;YEP固体培养基;抗生素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hl)、卡那霉素(kanamycin,Kan);草铵膦(phosphinothricin,PPT);v/v(1∶5)的次氯酸钠溶液;琼脂;蔗糖;表面活性剂silwet L-77等。

二、实验方法(一)超表达载体的构建采用质粒小提试剂盒提取扩增、测序结果均正确无误的pGM-T-目的基因的质粒,具体步骤如下:第一,取2ml过夜培养的含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Trans5α转化菌液,12,000rpm 离心1min,吸除上清;第二,向留有菌体沉淀的离心管中加入150μl溶液P1(已加入RNase A和0.5%的TIANRed),使用涡旋振荡器彻底悬浮细菌沉淀;第三,向离心管中加入150μl溶液P2,温和地上下翻转6~8次,使菌体充分裂解;第四,向离心管中加入350μl溶液P5,立即快速地上下颠倒12~20次,充分混匀,将出现絮状沉淀,然后,12,000rpm离心2min;第五,将上一步收集的上清液用移液器转移到吸附柱CP3中,注意尽量不要吸出沉淀。

植物转化及转基因的检测

植物转化及转基因的检测
鉴定
※从重组子中,提取DNA,进一步分析鉴定转化子。
表达载体构建
※将目的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上,使之在新的遗传背景下实现功能表达。
植物基因工程的主要步骤
植物遗传转化
※ 用生物或物理方法将目的基因转入植物受体中
转基因植物的鉴定
※ 分子水平、个体水平、群体水平检测目的基因的遗传、表达及其稳定性
转基因作物的育种利用
从处于分蘖中期的供试转基因抗虫水稻植株上,随 机取三个粗壮分蘖剪取3-4cm长的叶片一片。将叶片 移置长玻璃管6.5cm×1.5cm)内经0.1g/l苯骈咪唑保 鲜液浸渍过的滤纸片上,每管分别接入5头刚孵化的蚁 螟,管口塞紧脱脂棉。自开始接虫后,第二、四、六、 八天分别考察或测定幼虫死亡率。期间向管内增添新 鲜的叶片。
对照
直链淀粉含量 %
9.7 10.9 9.6 9.9 9.2 9.3 9.6 10.4 8.9 8.9 10.8 9.2 12.8
比对照降幅 %
24.51 14.96 25.26 22.66 28.12 27.70 24.65 18.50 30.31 30.31 15.83 28.20
转基因株系的遗传分析及纯合
植物转化及转基因的检测
2021/4/8
福建省农业遗传工程重点实验室
基因工程的概念
利用DNA体外重组或PCR扩增技术从某种 生物基因组中分离感兴趣的基因,或是用人工 合成的方法获取基因,然后经过一系列切割, 加工修饰,连接反应形成重组DNA分子,再将 其转入适当的受体细胞,以期获得基因表达的 过程.
Calli are placed in vacuum chamber, Helium pressure shot DNA into cells
Gene gun

农杆菌介导植物的遗传转化实验报告

农杆菌介导植物的遗传转化实验报告

农杆菌介导植物的遗传转化实验报告
本实验使用农杆菌介导植物的遗传转化技术,将外来基因导入到拟南芥植物中。

通过将拟南芥的幼苗浸泡在农杆菌中,再经过一定的培养条件,使外来基因被顺利地导入到拟南芥植物的细胞中,并观察到了转化成功的基因表达现象。

实验过程:
1. 构建外源基因载体——将目的基因把它克隆进载体中,构建出我们所需要的质粒;
2. 建立农杆菌表达载体——通过将农杆菌表达载体连接到质粒上,形成我们的转化载体;
3. 准备转化基质——通过将农杆菌营养培养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我们所需要的转化基质;
4. 转化拟南芥中——通过将拟南芥幼苗浸泡到农杆菌基质中,利用细胞壁酶和孔道蛋白结合作用,导入外源基因,最终实现基因转化;
5. 鉴定转化水平——通过将转化后的拟南芥植株置于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中,筛选出转化成功的植株。

实验结果:
通过观察实验结果,我们发现拟南芥细胞成功地接受了外源基因,使其表达了目
的蛋白。

同时,通过筛选,我们也成功得到转化成功的植株。

结论:
农杆菌介导植物的遗传转化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基因转化方法,可以将外源基因导入到植物细胞中,从而实现第二代遗传分析、基因功能研究、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应用。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研究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研究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研究植物遗传转化技术是一项广泛应用于作物改良和生物制药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

其中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技术是目前最为常用和成熟的一种转化方法。

本文将对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研究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原理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是一种土壤杆菌,是一种天然的植物病原菌。

它通过菌体上存在的Ti质粒(tumor-inducing plasmid)和T-DNA(transfer DNA)片段,将外源DNA片段导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导致细胞核内出现转化的植物细胞。

因此,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技术也被称为农杆菌转化。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T-DNA整合进入植物细胞、T-DNA片段内的外源DNA导入植物细胞基因组、以及转化细胞的筛选和检测等。

其中,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是整个转化过程的关键步骤,需要通过构建合适的载体和适当的农杆菌菌株,使其能够有效地感染到目标植物细胞。

二、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许多作物品种的改良和基因功能研究中。

例如,利用农杆菌转化技术可将外源基因导入烟草、玉米、水稻、小麦、大豆等许多重要的作物中,实现对它们特性的改良。

在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其中,影响转化效率的因素包括转化载体、农杆菌菌株、植物品种、转化条件等。

此外,还存在着难以破解的难题,例如植物细胞壁难以透过、转化后细胞的不稳定性、外源基因的稳定性等。

为了提高转化效率和成功率,许多研究者着眼于改进农杆菌转化系统,包括构建新的载体、筛选适合的农杆菌菌株、研究植物细胞壁和农杆菌感染机制等。

一些新型转化技术,例如粒子轰击法、激光微加工技术和等离子膜处理技术等,也被尝试用于植物遗传转化中,但它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

大豆遗传转化实验报告

大豆遗传转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大豆进行遗传转化,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豆基因组中,并成功获得转基因大豆植株。

通过本实验,旨在探索大豆遗传转化技术,为大豆育种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二、实验材料1. 大豆品种:Williams822. 农杆菌菌株:E. coli DH5α3. 转化载体:含有目的基因的质粒pBI1214. 实验试剂:抗生素、植物激素、DNA提取试剂盒等5. 实验设备:离心机、PCR仪、凝胶成像系统、组织培养室等三、实验方法1. 质粒提取与鉴定(1)采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质粒DNA。

(2)通过PCR扩增质粒中的目的基因,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

2. 农杆菌培养与活化(1)将农杆菌菌株E. coli DH5α接种于含有抗生素的LB培养基中,37℃培养过夜。

(2)将活化后的农杆菌接种于含有抗生素的YEB培养基中,28℃培养过夜。

3. 转化载体的构建(1)将目的基因插入到质粒pBI121的T-DNA区域。

(2)通过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转化载体。

4. 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1)将转化载体与活化后的农杆菌共培养,使农杆菌吸收转化载体。

(2)将农杆菌接种于含有抗生素的YEB培养基中,28℃培养过夜。

(3)将农杆菌悬浮液滴加到大豆子叶节上,进行农杆菌介导的大豆遗传转化。

5. 转基因大豆植株的再生与筛选(1)将转化后的大豆子叶节接种于含有抗生素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组织培养。

(2)通过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筛选阳性植株。

6. 转基因大豆植株的鉴定(1)采用RT-PCR技术检测目的基因在转基因大豆植株中的表达。

(2)通过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目的蛋白在转基因大豆植株中的表达。

四、实验结果1. 质粒提取与鉴定:成功提取质粒DNA,并通过PCR和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出目的基因。

2. 农杆菌培养与活化:成功活化农杆菌菌株E. coli DH5α。

3. 转化载体的构建:成功构建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化载体。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1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1

实验三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植物遗传转化一实验目的了解植物遗传转化的方法和理论掌握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技术二原理植物遗传转化技术是指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学的方法,将外源的基因导入受体植物细胞中获得再生植株的转基因技术。

自1983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至今不到20年时间里,植物转基因技术发展迅速,除了占指导地位,运用最为广泛的农杆菌介导法,还发展了10多种转基因方法,如物理方面的基因枪法,电激法,显微注射法,超声波法,激光微束法,炭化硅纤维介导法,电泳法等;化学方面PEG介导转化,脂质体介导转化;生物学方面的种质系统法如花粉介导法,花粉管通道法等。

农杆菌介导法土壤农杆菌(Agrobacterium)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有两个种与植物转基因有关,即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和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它们在自然状态下具有趋化性地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受伤部位,并诱导产生冠缨瘤或发状根,在离体条件下,可以在不加任何生长素的培养基中持续生长,研究表明根癌农杆菌和发根农杆菌细胞中分别含有Ti 和Ri质粒,上面有一段T-DNA区,可以通过一系列过程进入植物细胞并将这一段T-DN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这是农杆菌侵染植物后产生冠缨瘤或发状根的根本原因,因此农杆菌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人们可将所构建的目的基因插入到去除了致瘤基因的Ti(Ri)质粒的T-DNA区,借助农杆菌侵染受体植物细胞后T-DNA向植物基因组的高频转移和整合特性,实现目的基因对受体植物细胞的转化,然后通过植物细胞合和组织培养技术,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获得转基因再生植株。

农杆菌介导法转基因技术的关键是T-DNA整合受体植物基因组的过程,这一过程依赖与Ti质粒上的T-DNA区,和Vir区各种基因的表达以及一系列蛋白质和核酸的相互作用。

简略地说。

其过程是:植物细胞在受伤后细胞壁破裂,分泌高浓度的创伤诱导分子,它们是一些酚类化合物,如乙酰丁香酮(acetosyringone,AS)和羟基乙酰丁香酮(hydroxy- acetosyringone,OH-As)农杆菌对这类物质具有趋化性,首先在植物细胞表面发生贴壁,继而植物创伤分子诱导农杆菌Vir区各种基因的激活和表达。

番茄的遗传转化

番茄的遗传转化

番茄的遗传转化班级姓名学号摘要:本研究以小型番茄为试材,建立其以子叶、下胚轴为外植体的高效、稳定再生体系及遗传转化体系。

子叶外植体与农杆菌共培养后,经过诱导,根的再生,初步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

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农杆菌对植物释放的化学物产生趋化反应,向植物受伤组织集中。

经共培养后,受伤部位的化学诱导物透过农杆菌的细胞膜使Ti质粒上的Vir基因活化。

Vir基因产物使Ti 质粒上的T—DNA进入植物细胞,并整合到植物核基因组中。

插入在T—DNA 左右边界区内的目的基因也随之整合到植物染色体上,从而使目的基因在植物细胞中得到表达。

近年来,农杆菌介导转化在一些单子叶植物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关键字:番茄下胚轴子叶转化一、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设备1.实验材料:番茄种子2.试剂:大量元素、氯化钙、微量元素、铁盐、有机成分、琼脂、蔗糖、蒸馏水、1mol∕LNaOH、6BA、NAA、升汞、蛋白胨、酵母粉、卡那霉素、75%乙醇3.仪器设备:天平、烧杯、量筒、移液管、药勺、称量纸、玻璃棒、吸耳球、PH 试纸、培养瓶、封口膜、橡皮筋、高压灭菌锅、电炉、标签纸、记号笔、滤纸、镊子、剪子、移液枪、枪头、酒精灯、培养皿二、实验步骤1.外植体的制备(1) MS培养基母液的配制按以下的成分与浓缩比例配制母液大量元素50mg∕L氯化钙50mg∕L微量元素1 mg∕L有机成分1 mg∕L蔗糖30 g∕L琼脂 6 g∕L(2)MS培养基的配置配制200ml的MS培养基,将所需要的试剂混合后加热溶解,用1mol∕LNaOH 调节PH至5.8,宁大勿小偏酸不凝固,然后分装到灭好菌的培养瓶中。

(3)高压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培养瓶、无菌水、有滤纸的培养皿灭菌(4)铺种子打开超净工作台紫外灯照射约30min,然后关闭紫外灯,打开超净工作台的风机。

先数好所需要的种子,放在一个小烧杯中,到入升汞,没过种子,五到六分钟。

然后回收升汞,把无菌水倒入摇晃,用灭菌好的无菌水洗3—4次,拿镊子灭菌,要灭透。

实验5 烟草遗传转化实验2

实验5  烟草遗传转化实验2

应用农杆菌介导法的烟草转基因实验一、实验目的烟草是遗传转化的模式植物,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转化再生体系。

本实验以烟草为实验材料,使同学们了解根癌农杆菌介导法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步骤,掌握遗传转化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实验用具及药品烟草叶片,LBA4404质粒载体,摇床,培养皿(带滤纸),移液枪,镊子,手术刀,无菌水三、实验方法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方法已经比较成熟,易于在植物细胞和组织培养实验室进行。

具体操作程序如下:(1)根癌农杆菌质粒的保存:构建好的根癌农杆菌质粒接种在YEP固体培养基上,YEP 固体培养基的成分为每100mL含NaCl 0.5g,酵母1 g,水解酪蛋白1g,琼脂1.5g,pH值7.0,在冰箱中冷藏,一个月换一次培养基,保证菌种正常生长。

(2)配制YEP液体培养基:成分同上,只是不添加琼脂,分装于试管中,每试管加入5mL 左右的液体培养基,包好后高压灭菌,放置于冰箱中待用。

(3)摇菌:用灭菌后的牙签或者火柴棍等挑出一些菌液,一起放入上述YEP液体培养基中,然后置于振荡器上摇菌16—17h(180r/min),直至溶液变浑浊,即有大量菌丝长出。

(4)用消毒后的0.5mm打孔器从叶片上切出叶盘,然后将叶盘投入农杆菌悬液中培养5min(5)用滤纸吸干多余的菌液,叶片放在MS+6-BA 1.0 mg/L十IAA 0.1 mg/L培养基上共培养2d,随后转至附加卡那霉素100mg/L,羧苄青霉素500 mg/L的培养基上筛选培养,(25±1)℃,16h光周期。

(6)2周后分化出卡那霉素抗性芽(应为绿色),从基部将芽切下,转至含100mg/L卡那霉素和500 mg/L羧苄青霉素的MS+0.1 mg/LIAA上生根培养,生根后的植株移入温室内栽培。

四、预期结果愈伤组织:一周后在脱分化培养基上长出淡黄色、松散的愈伤组织。

幼芽: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两周后分化出卡那霉素抗性芽。

生根:芽转入生根培养基后可以生根。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技术试验指导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技术试验指导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转基因技术一、实验目的1 了解低温离心机、恒温振荡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等仪器的使用。

2学习真核生物的转基因技术及农杆菌介导的转化原理;掌握农杆菌介导转化植物的实验方法,了解转基因技术的操作流程。

二、实验原理农杆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它能在自然条件下趋化性地感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受伤部位,并诱导产生冠瘿瘤。

农杆菌通过侵染植物伤口进入细胞后,可将T-DNA插入到植物基因组中。

因此,农杆菌是一种天然的植物遗传转化体系。

人们将目的基因插入到经过改造的丁-DNA区,借助农杆菌的感染实现外源基因向植物细胞的转移与整合,然后通过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再生出转基因植株。

实验一培养基配制一、仪器和试剂1、仪器: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2、药品:Beef extract (牛肉浸膏)5g/L,Yeast extract (酵母提取物)1g/L, Peptone (蛋白胨)5g/L,Sucrose (蔗糖)5g/L,100ml,Agar (琼脂)100ml, MS粉,有机溶液,肌醇,Fe盐,NAA (萘乙酸),6-BA(6-苄氨基腺嘌吟),卡那霉素(kan),利福平("「,链霉素(str)。

二、实验方法第一组配制YEB固体培养基1、配制250mlYEB固体培养基:先称取Beef extract (牛肉浸膏);Peptone (蛋白胨);Yeast extract (酵母提取物);Sucrose (蔗糖);1g ;琼脂粉;将上述药品置于250ml三角瓶中,用量筒称取200ml蒸馏水将其溶解混匀,然后再定容至250ml,用NaOH调pH=。

2、灭菌:将盛有250ml培养基的三角瓶封口,在三角瓶表面写清培养基名称,用高压灭菌锅进行灭菌。

3、抗生素的加入:高压灭菌后,待培养基温度降到50-60℃时(手可触摸)加入已经过滤好的抗生素(100ug/ml kan+50Dg/ml Str+50ug/ml rif),以免温度过高导致抗生素失效。

植物的遗传学研究实验

植物的遗传学研究实验

05
突变体库建立与应用
突变体来源及筛选策略
自然突变
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突变体,通过筛选或诱变育种获得具有研究 价值的突变体。
人工诱变
利用物理(如射线、激光等)或化学(如诱变剂等)方法诱导植 物产生突变,创建突变体库。
T-DNA插入突变
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T-DNA插入植物基因组,导致基因失活或 表达异常,产生突变体。
生理性状
指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性状, 如抗旱性、抗病性等。
遗传规律探究
分离定律
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 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 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 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以 期待更多新技术方法应用于植物遗传 学研究,如单细胞测序技术、基因编 辑技术等,为揭示植物的遗传奥秘提 供有力工具。
03
加强跨学科合作
植物遗传学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 知识和技术,未来应加强与其他相关 学科的交叉融合和合作,共同推动植 物遗传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THANKS
稳定性评估
对转化植株进行多代自交或回交,观 察其表型性状和遗传稳定性,评估外 源基因在植物基因组中的稳定性和表 达情况。
07
实验结果总结与展望
实验结果汇总分析
遗传变异研究
通过对不同植物种群的遗传物质进行分析, 揭示了种群间的遗传变异程度和分布模式。
基因功能鉴定
利用遗传学手段,成功鉴定了多个与植物生长发育 、抗逆性相关的基因,并解析了它们的生物学功能 。

植物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实验心得

植物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实验心得

植物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实验心得
植物基因克隆、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实验心得实习生:李宇皓,实习时间为2017年11月27日-12月25日。

这次实习是去农学院,具体是一个专业—园艺科学。

这是我第三次参加此类型的实习了。

前两次都是上课的形式,今天终于亲自动手操作了!还不错吧!这也算是我实践性比较强的一门课了。

实习内容包括有:《植物基因组文库构建》、《植物多样性》、《植物基因组工程与应用》、《植物抗病虫害》。

最后进行分组讨论会,向指导老师汇报成果,感觉很棒啊!从10月30号到12月13号,五天时间里,我们几个同学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各项准备,完成了毕业设计的前期任务,并在第六周开始正式着手整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实验目的和要求:1.掌握植物基因组文库构建方法2.掌握外源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方法3.掌握基因组文库构建与高密度筛选4.熟悉多克隆抗体技术5.理解基因工程原理6.通过外源基因表达产物对花卉新品种的选育作用以及利用反义技术实现基因定位和标记
等相关问题。

实习步骤(含内容):实习一:了解植物基因组文库构建概念及意义;制定实验方案;进行文库构建;并利用文库分析植物进化史。

实习二:分离转录间隔区序列;目的基因与其他基因的分离纯化;目的基因的克隆及转化载体构建;目的基因的 PCR 扩增、测序与分析;目的基因片段的克隆;基因片段的连接;基因文库构建及质量检查。

- 1 -。

大豆根尖转化实验报告

大豆根尖转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大豆根尖转化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3. 学习植物基因工程操作技术;4. 熟悉转化效率的检测方法。

二、实验原理大豆根尖转化实验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大豆根尖细胞中,使其在转化细胞中表达,从而达到改良大豆性状的目的。

实验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原理:1. 植物组织培养:将植物器官、组织或细胞在人工控制条件下,通过脱分化、再分化等过程,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芽和根等器官,进而实现植物繁殖和遗传转化。

2. 基因转化:利用载体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使其在转化细胞中表达。

3. 转化效率检测: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Southern blot等,检测转化细胞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和表达。

三、实验材料1. 大豆种子:选用成熟、饱满、无病虫害的大豆种子;2. 植物组织培养试剂:MS培养基、植物激素、抗生素等;3. 载体:含有目的基因的载体;4. 转化工具:农杆菌介导转化;5. 其他:DNA提取试剂盒、PCR试剂盒、Southern blot试剂盒等。

四、实验步骤1. 大豆根尖的制备:将大豆种子消毒后,在无菌条件下进行萌发,选取长势良好的根尖,剪取根尖约1cm,置于无菌水中浸泡30分钟,以去除表面污物。

2. 植物组织培养:将根尖置于MS培养基中,加入适当浓度的植物激素和抗生素,进行脱分化培养,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3. 农杆菌转化:将愈伤组织接种于含有目的基因载体的农杆菌中,进行农杆菌介导转化。

4. 再分化培养:将转化后的愈伤组织接种于再生培养基中,诱导分化形成芽和根。

5. 转化效率检测:选取部分再生植株,利用PCR、Southern blot等方法检测目的基因的存在和表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组织培养:在MS培养基中,大豆根尖成功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呈白色、质地柔软。

2. 农杆菌转化:转化后的愈伤组织在再生培养基中,部分植株表现出再生现象,再生植株数量与未转化植株无显著差异。

实验四、农杆菌转化烟草和拟南芥

实验四、农杆菌转化烟草和拟南芥
切勿相互抄袭,支持原创,如有雷同后果自负!
16
用于科普,若有不 当之处,请指正,感
谢您的下载。
总之,T-DNA的整合是通过植物靶DNA和T-DNA间短的同源区段 发生重组而完成的,在接口附近伴有DNA顺序的转换和重复。
7
真空浸透法转化拟南芥
2021/6/12
• 拟南芥种子消毒与萌发,播种后生长出现花蕾后打顶,待侧枝长出花蕾后,侵染前 受体材料 一天去除已开花蕾和果荚
• 接种含有表达载体的农杆菌GV3101克隆于5 mL YEP液体培养基(Rif 100 μg/mL, 接种 Kan 50 μg/mL)中,28 °C,200 rpm振荡培养过夜
11
SILWET L-77
2021/6/12
拟南芥、油菜等转化必须试剂之一,原产地为美国GE公司, Silwet-L77高效有机硅表面活性剂,能够极大的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水的 表面张力为72.4mN/m,0.1%的Silwet-L77系列有机硅溶液的表面张力 约为21mN/m),这使Silwet-L77有机硅溶液可轻易湿润几乎所有种类的叶 面,相对于传统助剂,显著提高了在靶标生物的覆盖面.同时,Silwet-L77 有机硅助剂具有极强的耐水冲刷及渗透能力。Silwet-L77是拟南芥及其 它作物常用的转基因用表面活性剂。
• 将过夜培养的菌液按照1:100的比例转接到50 mL新鲜配制的YEP液体培养基(Rif 100 活化 μg/mL,Kan 50 μg/mL)中,28 °C,200rpm振荡过夜培养至菌液OD600为1-2
• 收集菌体,重悬于浸染缓冲液(1/2MS,5%蔗糖,0.015% Silwet L-77),将菌液稀释 诱导 至OD600为0.6-0.8
• 将拟南芥花蕾倒置于装有花浸染缓冲液的烧杯中,烧杯放置在真空罐中,0.5Mbar抽 转化 真空10 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遗传转化大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原理简介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系统是外源DNA进入植物细胞的最成功和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农杆菌可浸染大多数双子叶植物和少数单子叶植物,甚至裸子植物。

转化植物细胞的农杆菌主要有两类,即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和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

已有研究表明,影响农杆菌介导植物基因转化的因素很多,农杆菌菌株、植物基因型和外植体、培养方法、不同的选择标记等因素都影响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目前报道已有许多植物通过农杆菌的遗传转化获得了转基因植株或毛状根。

二、发根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步骤
1.无菌组织的培养
取组培苗幼嫩叶片,在超净工作台中切成0.5x0.5cm的方块,并在叶片上刻痕,接种于愈伤诱导培养基中,暗培养3周后作为受体。

在农杆菌浸染前,将愈伤组织在无菌条件下切割成小块在愈伤诱导培养基上分别预培养,增加受体细胞的活性进而提高转化率。

2.农杆菌的培养
在转化平板上挑取c58c1单菌落在1ml农杆菌培养基中培养。

在50ml农杆菌培养基(含相应抗生素)中加入1ml上述培养物,200rpm,28℃振荡培养过夜;室温下4000rpm, 10min,弃上清夜,菌体用1/2MS液体培养基悬浮,稀释到原体积的5-20倍,在与上相同的条件下培养2hr,使菌液的OD600=0.5左右。

3.共培养
剪取无菌苗的叶片和茎段,放入发根农杆菌MS悬液中浸泡5min,倒出悬液,用无菌吸水纸吸干表面余菌,转到共培养培养基MS上,光照培养2天。

4.毛状根的诱导和培养
将共培养的外植体转入到1/2 MS + Cef 500mg/L培养基上光照培养。

随时检测外植体的染菌情况,如出现细菌生长过多,须马上转移到新筛选培养基中培养。

20天左右即可长出毛状根,剪取毛状根,接种于1/2 MS + Cb 250mg/L培养基上暗培养数周,选择生长快、分枝好的毛状根转入脱菌筛选培养基中继代筛选。

三、毛状根的分子鉴定
1、毛状根基因组DNA提取。

(采用CTAB法小量提取)。

2、转化基因PCR鉴定。

四、实验说明
能否成功地获得转基因植物,取决于起始材料对农杆菌的感受性、对转化细胞形成的新生组织的选择能力以及中选组织的再生能力。

遗传转化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对农杆菌进行必要的诱导处理,注意培养条件、菌液浓度、侵染和共培养的
时间等,在提高瞬时表达的同时要防止细菌的过度生长;
2、对再生植株的细胞起源需有明确的了解,在培养方法、培养基的设计上要有
利于转化细胞的生长、分裂及植株再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