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卷
2022-2023学年天津市部分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天津市部分区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 生活在周口店,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的原始人是()A. 元谋人B. 北京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2. 中华文明主要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诞生的。
如图所示的文物出土于()A. 长江流域B. 珠江流域C. 黄河流域D. 辽河流域3. “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这段材料中的“神农”是()A. 舜B. 黄帝C. 尧D. 炎帝4. “夏传子,家天下。
四百载,迁夏社。
”这是古时的《三字经》对夏朝的描述。
那么,“夏传子,家天下”表明夏朝创制的制度是()A. 奴隶制B. 分封制C. 禅让制D. 世袭制5. 通过分封制度,“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强大国家”,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
据此可知,分封制()A. 强化了诸侯权力B. 扩大了统治范围C. 加速了西周灭亡D. 确立了君主专制6. 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
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秦朝7. 《道德经》中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
”这说明老子()A. 崇尚“自然”,主张“无为”B. 主张爱一切人,视人如己C. 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D. 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8. 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是()A. 韩非B. 庄子C. 老子D. 墨子9.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中央政府分管行政的是()A. 太尉B. 丞相C. 郡守D. 御史大夫10. 有学者指出,秦始皇所创造的事业,不仅为中国设立了以后版图的基本框架,也为中国的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秦始皇开创的制度是()A. 王位世袭制B. 分封制C. 行省制D. 中央集权制11.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爆发的地点是()A. 陈B. 沛县C. 大泽乡D. 渔阳12. “文景之治”这一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有()①提倡以农为本,劝诫官吏关心农桑②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③文帝、景帝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④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稳定⑤“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用儒家思想进行统治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⑤C. ①③④⑤D. ②③④⑤13. 汉武帝时,将京畿以外地区分为十三州部,设刺史,每年定期巡视所部郡国。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6页。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50分钟。
2.答第I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信息填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上。
考试结束,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号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不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4.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的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每小题2分,共50分)1.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可能看到的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A.元谋人戴石珠项链B.北京人使用陶器盛放食物C.北京人使用火防寒照明D.山顶洞人饲养猪狗等家畜2.在河南贾湖、湖南玉蟾岩等多处遗址出土了稻谷,科学检测得知是1万多年前的遗迹,由此得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
这个研究过程说明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是A.考古发现B.文献记载C.神话传说D.影像资料3.《史记·五帝本纪》将部落首领黄帝、颛顼、喾、尧、舜合列为五帝。
颛顼为黄帝之孙,喾为黄帝之曾孙,尧为黄帝之玄孙,而舜也与黄帝有血缘关系。
司马迁意在A.强调中华文化同源共祖B.为世袭制度提供理论依据C.说明农耕文明源远流长D.说明中央集权的历史渊源4.距今约5000年的山东省大汶口文化遗址部分墓葬中出土了象牙梳、象牙雕筒等百余件随葬物品,部分墓葬却一无所有;同时期的浙江省良渚文化遗址权贵墓葬中,出土了玉琮、玉钺、漆器、象牙器等,这和其他普通墓葬对比鲜明。
这说明,当时A.中华文明辉煌B.原始农业形成C.禅让制度盛行D.社会分化出现5.右图是一片刻有文字的甲骨,它最有可能记述的是A.仓颉创造文字的过程B.夏桀的残暴统治C.商王武丁的祭祀活动D.大禹治水的经过6.迁都洛邑的周平王去世后,周桓王继位,与担任周王室卿士的郑庄公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周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郑庄公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历史测试题(含答案)
2023年(秋季)七年级期末测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1至3页,第Ⅱ卷(非选择题)4至6页,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姓名、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迹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带走,仅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他们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得出这一结论是源于()A.神话传说B.化石遗迹C.口述史料D.史书记载2.过上农耕生活的原始居民已经会建造房屋。
半坡原始居民的房屋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而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是干栏式房屋。
造成南北房屋出现不同形式的主要原因是()A.农耕生活的不同B.自然条件的差异C.建筑材料的不同D.栽培作物的区别3.“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据此可知,华夏民族()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B.勤劳智慧,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C.由炎帝和黄帝建立D.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中融合而成4.“国家”这个词是表示地缘关系的“国”与表示血缘关系的“家”的合成。
夏朝体现“国”与“家”融合的制度是()A.皇帝制B.禅让制C.分封制D.世袭制5.“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
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
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在前771。
”上述历史歌谣主要反映了()A.奴隶制国家的建立B.世袭制取代禅让制C.暴政导致亡国的规律D.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6.《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绘制时间轴是培养历史时空观的重要方法。
观察下面时间轴,山顶洞人应该生活在哪一时期( )A.AB.BC.CD.D2.每年清明节,海内外中华儿女纷纷前往黄帝陵和炎帝陵祭拜黄帝和炎帝,以表达对他们的景仰之情。
这是因为他们( )A.开创了中国第一个朝代B.创立了禅让制C.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D.开创了大一统3.《最早的中国——二里头文明的崛起》一书中写道:“早在西周工朝建立前数百年,最早的中国已经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
书中“最早的中国”指的是(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4.寓言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蕴含着“好事与坏事可以相互转化”的道理。
下列思想流派的思想中与这一道理最接近的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5.先秦时期,各地“衣冠异制”,即服饰的形制有很大不同;至秦汉以后,各地服饰出现了趋同现象。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审美理念逐渐变化B.大一统局面的出现C.儒家思想成为主流D.民族交融程度加深6.下图漫画反映的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其实施者对应( )A.削藩——汉景帝B.推恩令——汉武帝C.休养生息——汉文帝D.分封制——秦始皇7.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与西汉统称两汉。
前期建立者励精图治,使国家出现繁荣局面,但中后期却走向衰落。
其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 A.州牧势力的膨胀 B.农民起义的打击C.王莽施政的危害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8.东汉黄巾起义爆发前的10多年,张角就创立了太平道,在社会底层传教并收纳信徒数十万人。
由此可见,与秦末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相比,黄巾起义的突出特点是( ) A.人民参与起义的积极性高 B.沉重打击了当时的统治C.起义前进行了精心的准备D.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9.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西方的动植物品种源源不断地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而中国的桃、茶树、桑蚕、方竹等也随之传向西方。
天津市南开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阶段性质量监测七年级历史学科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2.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1929年,我国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根据这个化石我们可以证明:A. 北京人会长时间保存火种B. 北京人的脑容量比现代人小C. 北京人结成群体生活在一起D. 北京人制作石器的技术成熟2.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通过:A. 神话传说B. 史书记载C. 考古发掘D. 想象猜测3. 某同学参观位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在当地出土的历史文物中不可能见到以下哪个:A. 干栏式建筑B. 猪纹陶钵C. 象牙雕刻D. 人面鱼纹彩陶盆4. 以良渚古城为核心的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距今5300—4300年。
迄今为止,遗址考古发现非常丰富,随葬品包括祭祀神灵用的玉琮、玉璧和象征军事指挥权的玉钺。
这些考古发现证明,良渚文化已经处于:A. 旧石器时代B. 新石器时代C. 背铜时代D. 铁器时代5.梁启超曾经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材料反映出华夏族形成的特点是:A. 单一民族发展B. 多元一体交融C. 武力征服扩张D. 外来民族迁徙6.奇幻古装电影《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于 2023年7月20日上映,影片虚构了商王殷寿与孤妖妲己勾结,暴虐无道引发天魂,昆仑仙人姜子牙携“封神榜”下山,寻找天下共主以救苍生的故事情节。
在历史上,武王伐纣灭亡商朝的战争被称为:A. 涿鹿之战B. 牧野之战C. 巨鹿之战D. 长平之战7.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造、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其中形声最为进步,能造出大量文字。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 河水在寒冷的冬季结冰,是以下哪个自然条件的影响?A. 人口增长B. 季节变化C. 地形变化D. 磨擦作用答案:B. 季节变化2.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火药B. 指南针C. 电视D. 活字印刷答案:C. 电视3. 羽毛球、航空飞机和火箭都要受到哪个物质的阻力?A. 空气B. 沙石C. 金属D. 木材答案:A. 空气4. 下列哪个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画家?A. 辛弃疾B. 苏轼C. 梁思成D. 韩干答案:D. 韩干5. 春秋时期的战国七雄不包括以下哪一个?A. 秦国B. 楚国C. 晋国D. 曹魏答案:D. 曹魏二、填空题:1. 中国的古代四大发明是指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和()。
答案:造纸术2.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又称为中国的()。
答案:第一个封建王朝3. 战国时期出现了七国之间的割据局面,这七国分别是:秦国、()、齐国、楚国、燕国、赵国、韩国。
答案:魏国4. 唐代著名的诗人李白被誉为诗仙,被称为“诗仙”的原因是他创作了很多富有()和浪漫主义色彩的诗篇。
答案:豪放5.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传统启蒙教材,内容浅显易懂,通俗易记,主要讲述了()和中华传统礼仪、教育、人伦道德等内容。
答案:历史常识三、简答题: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的历史背景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答案: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中国处于战国时期,七雄割据,社会动荡不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秦朝,结束了战国混乱局面,开创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简述“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内涵。
答案:中华五千年文化,指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包括思想文化、道德观念、艺术表现、科技创新等方方面面,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四、综合题:请根据所学内容,自选一个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详细介绍。
答案:选择项完成以上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卷答案。
七年级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第1页共4页 第2页共4页班级: 姓名: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七年级 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 “元谋人”作为世界级文化资源,具有唯一性、专属性和独特性,被评为云南省第一张历史名片。
根据考古发现,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 ) A .300万 B .170万年 C .70万年 D .20万年2. 《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
下列关于“少典之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他教民开垦耕种B .他制作陶器发明纺织 C .他制作乐器琴瑟D .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3.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 )①农作物的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铁制农具的使用 ④聚落 ⑤磨制工具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②④⑤4.很多小孩子会背诵《三字经》。
其中“夏传子,家天下”这句话告诉他们,夏朝实行的是(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选举制5. 中国在世界上最早培植的两种农作物是( ) A .棉花与水稻B .棉花与玉米C .水稻和玉米D .水稻和粟6. 了解历史离不开文字记载。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 ) A .甲骨文B .金文C .小篆D .隶书7. 下图形象地反映了春秋时期的一种社会现象。
对该图解读最准确的是A .周王室衰微,统治力大大降低B .兼并战争连绵不断C .诸侯完全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D .分封制已彻底瓦解8. 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大动荡、大变革、大思想、大科技成为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
其中,大思想指的是( ) A .诸侯争霸B .铁器牛耕C .社会转型D .百家争鸣9..商朝是我国青铜文明的灿烂时期。
迄今世界上出土的造型奇特、做工精美的青铜器是的( )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利簋 D.大盂鼎10. 清朝名臣李光地在《榕村语录》评价一场战役时说:“项羽精采,最是沉船破釜,能断而行,所以成破秦之功。
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
第1页,共4页第2页,共4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考点考场考号姓 名座位号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七年级 历史学科(考试时间:60 分钟 考试分值: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 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列为五谷之首。
袁隆平先生成功培育出优质杂交水稻,为人类解决“温饱”问题作出重大贡献。
目前已知水稻种植最早出现于下列哪一地区?( )A. 黄河中游B. 长江下游C. 珠江三角洲D. 辽河流域2.历史课上,有同学向大家介绍半坡人生活的情况。
其中错误的是 A .生活在黄河流域 B .住半地穴式房屋 C .使用的农业生产工具是骨耜 D .使用磨制石器生产 3.某台湾旅行团要来大陆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该去 A .秦皇陵 B .中山陵 C .大禹陵 D .黄帝陵4.小说《封神演义》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
这与下列哪位统治者有关A .夏王桀B .商纣王C .周幽王D .周厉王5.人们常将山东称作齐鲁大地,将河北称作燕赵大地。
这源于西周实行的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和亲政策 D .禅让制6.在某一博物馆中,讲解员在讲解下图器物时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青铜器……”它应是 ( )A .四羊方尊B .编钟 C.青铜立人像 D .司母戊鼎7.下列反映战国时期农业生产发展的是( )8.春秋时期有一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他开创了儒家学派,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
这位大思想家是( )A .老子B .孟子C .孔子D .墨子9. 吕思勉在《吕著中国通史》中写到:“秦始皇,向来都说他是暴君,把他的好处一笔抹杀了,其实这是冤枉的。
精品解析: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解析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阶段反馈练习七年级历史(全卷共8页,32小题;完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友情提醒: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Ⅰ选择卷(5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 目前已知的研究北京人的材料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还有10多万件石器,成批的骨器,大量的灰烬,据此可知,为我们了解北京人生活情况提供依据的是A. 神话传说B. 文字记载C. 考古发现D. 学术研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还有10多万件石器,成批的骨器,大量的灰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化石为考古研究活动提供第一手资料,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并且材料所述头盖骨、石器、灰烬等都属于考古发现,因此为我们了解北京人生活情况提供依据的是考古发现,C项正确;神话传说只能一定程度上体现历史,但不能全面反映历史,并且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神话传说,排除A项;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们了解北京人生活情况时不能通过文字记载来了解,因为在这时期没有文字,更没有文字记载,排除B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目前挖掘出来的考古发现为我们了解北京人提供条件,因此题干强调的是考古发现,而不是学术研究,排除D项。
故选C项。
【点睛】2. 考古工作者在半坡遗址的一个窖穴(H115)内发现仅粮食腐朽后的谷物皮壳就有数斗之多,一个小陶罐内还有保存完好的农作物种子皮壳等。
据此推知,半坡居民()A. 栽培谷类农业作物B. 掌握彩陶制作技术C. 开展原始商贸活动D. 从事渔猎生产活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半坡遗址的一个窖穴(H115)内发现仅粮食腐朽后的谷物皮壳就有数斗之多,一个小陶罐内还有保存完好的农作物种子皮壳等”和所学知识可知,谷物谷壳的发现说明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定居的农耕生活,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彩陶制作技术,排除B项;材料也没有涉及商贸活动,排除C项;渔猎与材料中的生活方式不符,排除D项。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含答案解析)044456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历史人教版期末试卷考试总分:14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25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25分)1. 下列对如图所示人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B.以酒为池,悬肉为林C.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D.烽火戏诸侯,只为搏红颜一笑2. “七雄戈戟乱如麻,四海无人得坐家。
”是唐朝诗人胡曾的咏史诗《流沙》中的诗句。
他描述的是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战国时期D.秦朝时期3. 下列搭配中,正确的是( )A.法家﹣﹣墨子B.墨家﹣﹣韩非子C.道家﹣﹣庄子D.兵家﹣﹣韩非子4. 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韩非D.孙武5. 宏伟的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我们今天看到的“万里长城”,绝大部分都是明朝时期修建的。
追根溯源,“万里长城”最早是在秦朝时修筑的,它西起A.咸阳B.临洮C.阳关D.玉门关6. 秦统一之前,中国地域内有许多分封的国家,各国有自己的国君或王,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能力有限;秦统一后,为了有效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推行()A.禅让制B.分封制度C.郡县制度D.行省制度7. 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击败秦军主力的关键战役是A.牧野之战B.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D.马陵之战8. 公元前202年,刘邦率大军将项羽及其部下包围在垓下。
刘邦让士兵唱起楚歌,楚军思念家乡,纷纷溃散。
最能体现这一故事的成语是A.破釜沉舟B.四面楚歌C.揭竿而起D.纸上谈兵9. 秦末农民战争中,对推翻秦朝统治起决定性作用的战役是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的战役是()A.阪泉之战B.马陵之战C.巨鹿之战D.长平之战10. 在如图人物的一生中,不可能经历的是()A.率兵包围咸阳B.在垓下大败项羽C.建立西汉王朝D.开创“文景之治”局面11. 西汉时期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是接受了下列哪位人物的建议A.董仲舒B.孔子C.李斯D.韩非12. 下方漫画反映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原卷版)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调研试题七年级历史2024.01(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0世纪20年代开始,人们发现了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直立人遗址。
它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A. 云南元谋人遗址B.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C.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D.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2. 根据半坡遗址出土的骨针、骨锥,陶制和石制的纺轮,可推断出半坡人A. 会制作玉器B. 会简单的纺织和制衣C. 主要种植粟D. 会建造半地穴式房屋3.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也。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A. 发祥地是黄河流域B. 多元一体交融而成C. 祖先是炎帝和黄帝D. 拥有很多发明创造4. 下图是《二里头一号宫殿主殿复原图》,二里头遗址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手工业作坊,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这反映了()A. 夏王朝的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B. 夏朝时期的文明进程C. 夏朝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D. 夏朝国君与平民平等生活5. 据研究表明,汉字的象形、指事等造字方法在甲骨文中已有充分体现,而且不少句子所具备的语法结构,与后世文言文几乎一致。
这表明()A. 商朝文字已较为成熟B. 甲骨文记载的是信史C. 甲骨文字形非常复杂D. 文字最早出现于中国6. 在我国古代,人们常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时期7. 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都江堰)又灌溉三郡,开稻田。
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综合练习二历史(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60分钟; 形式: 闭卷)第Ⅰ卷(选择题 56 分)本卷共28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考古工作者在北京人遗址共发现了 6个较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
这些化石可用于研究A. 人类起源B. 农耕生活C. 部落联盟D. 社会制度2. 河姆渡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的稻谷、谷壳、稻秆和稻叶堆积。
这可以证明河姆渡人会A. 人工取火B. 栽培水稻C. 饲养家畜D. 使用铁器3. 据学者统计,当今中国百家姓氏中,出自炎帝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的姓氏约占89%。
该统计资料适合用于研究A. 早期猿人B. 半坡遗址C. 人文初祖D. 禅让制度4. 《封神榜》中塑造了姜尚、文王姬昌、武王姬发等人物形象。
这部作品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 国人暴动B. 大禹治水C. 商汤灭夏D. 武王伐纣5. 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大领土的强大国家,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
这反映了分封制的A. 目的B. 内容C. 性质D. 影响6.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一书中收录了一组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名称及其功能(如下图) 。
据此可知,当时青铜器A. 种类丰富B. 功能单一C. 工艺简单D. 象征皇权7.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 春秋时期诸侯争霸B. 铁农具、牛耕的推广C. 战国时期社会动荡D. 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8. 据下表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趋势是时间(公元前/年)770720620520420320270220诸侯国数量(个)12311658382318111A. 疆域不断扩展B. 人口逐步减少C. 战争日渐残酷D. 国家走向统一9. “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试题
七年级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2024.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60分钟。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并同时将姓名、座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50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符合“距今约70万—20万年”“会使用天然火”“能打制石器”三个信息的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2.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考古发现D.学者推断3.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Ⅱ时节》有一组唯美的镜头:禾苗在春雨中茁壮成长,夏日里稻花香四溢,秋收时饱满的稻穗“笑”弯了腰。
此情此景,最早可能出现在A.山顶洞遗址B.半坡遗址C.河姆渡遗址D.龙山文化遗址4.考古学家将类似于黄河中游地区仰韶遗址的遗址类型统称为仰韶文化,其在农业上以种粟为主,制陶业则以表面有彩绘的彩陶最为著名。
下列遗址中,属于仰韶文化的是A.河姆渡遗址B.半坡遗址C.良渚遗址D.大汶口遗址5.“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是传说中的A.盘古和女娲B.夏启和商汤C.炎帝和黄帝D.尧舜和大禹6.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
禹因治水有功,又被舜推荐为继任者。
这种做法称为A.禅让B.世袭C.传承D.专制试题由济南市市中区教研室编著7.利簋,西周早期青铜器,器内底铸铭文记载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期末历史模拟试题(附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模拟试题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共8页。
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场、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纸。
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不涂在答题纸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18世纪中期,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全球化浪潮兴起,而清朝统治者却拒绝开放,拒斥变革。
结果,落后的中国受到侵略和掠夺,中国人民遭受了深重的苦难。
近代以来,几乎所有的帝国主义国家都曾侵略过中国。
其中,首先打开中国门户的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日本2.有学者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主力军和领导者虽是旧式的农民,但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他们承担起了本应由资产阶级承担的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任务,并为此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A.削弱了清朝的专制统治B.促进了民族意识的高涨C.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规划了社会发展蓝图3.19世纪七八十年代,列强加紧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使中国出现了边疆危机,在边疆危机中为维护国家统一反击外来侵略的英雄人物有()A.关天培、梁启超B.曾国藩、李鸿章C.左宗棠、刘铭传D.康有为、严复4.下面是八年级的学生用年代尺绘制了孙中山的早期革命活动,①处内容是?()A.华兴会B.同盟会C.光复会D.国民党5.如图是北洋军阀混战时期的漫画,此漫画主要反映的是()A.军阀混战的目的是夺取北京政权B.军阀的肆意搜刮C.各派军阀依仗武力,无视国法D.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6.影视剧作为素材常常被引入历史课堂,电视剧《觉醒年代》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下列口号与“文明其思想,野蛮其体魄”这句经典台词相似的是()A.批判封建文化病灶,探索救国救民良方B.打倒列强,除军阀C.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D.北斗领航,百年九域千秋旺;南湖扬帜,五岳三川一片红7.“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七年级历史试题友情提醒:本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图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图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商朝、秦朝、东汉B.秦朝、战国、东汉C.商朝、战国、秦朝D.周朝、商朝、秦朝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者是( )A.黄帝B.禹C.周武王D.秦始皇3.平王东迁是划分历史时段的重要事件。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迁至( )A.鸣条B.殷C.镐京D.洛邑4.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出现在我国历史上哪一时期( )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朝5.主持修建都江堰的是( )A.商鞅B.大禹C.郑国D.李冰6.“光武中兴”出现在( )A.西汉B.东汉C.三国D.西晋7.西汉时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 )A.洛阳B.成都C.长安D.北京8.赤壁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曹操与袁绍B.孙刘联军与曹操C.孙权与刘备D.曹丕与孙权9.“王与马,共天下”是对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A.三国B.西晋C.东晋D.东汉10.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A.《齐民要术》B.《史记》C.《神灭论》D.《水经注》11.《礼记》中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我国部落联盟时期这种“选贤与能”社会局面的出现得益于( )A.禅让制B.世袭制C.察举制D.刺史制度12.《荀子。
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说明西周分封制的主要特征是( )A.由周天子亲自实施B.为了兼治天下C.以血缘关系为纽带D.奖励有功之臣13.河南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
对以下文物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一反映了西周的冶铁业十分发达B.图二说明商朝已有比较成熟的文字C.图三表明安阳曾是西周的统治中心D.三幅图说明夏朝是我国第一个王朝14.《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伐陆浑戎,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唐山市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1.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陶寺村南,陶寺文化的绝对年代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间。
陶寺类型房址分台基、平地、半地穴式和窑洞四种。
与陶寺人居住形式类似的是()A. 北京人B. 山顶洞人C. 河姆渡人D. 半坡人2. 东胡林遗址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碳十四测年结果显示距今11000-9000年,遗址发现了房址、灰坑、火塘、墓葬等,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蚌器以及大量动物遗骸,鉴定出了粟(如图所示)和黍两种栽培谷物。
据此,可以推断当时东胡林居民的生活状况是()A. 采集狩猎向农耕定居的过渡B. 使用旧石器并建立城邦国家C. 制定“夏历”指导农业生产D. 与“诸夏”长期交往并交融3. 西周初年的整体战略是稳定西北,开发东南。
在东进过程中,齐、鲁是前哨,卫国接济东进主力,也北瞰燕翼,东控徐准。
(见图)这反映出西周统治者()A. 制定刑法,稳定统治秩序B. 躲避战乱,多次迁移国都C. 实行分封,扩大统治范围D. 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工程4. 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废除奴隶主旧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A. 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B. 奖励耕织C. 奖励军功D. 确立县制5. 他提出“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以下观点与他属于同一学派的是()A. “兼爱”、“非攻”B. “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C.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D.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6. 有学者认为:“从春秋到战国是一变,但这尚是小变。
从战国到秦却是一大变。
”从制度变革的角度理解这句话,此“一大变”是指()A. 世袭制取代禅让制B. 分封制取代世袭制C.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D. 行省制取代郡县制7. 《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七年级历史
(满分:70分,时间:6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写在答题卡
相应位置上)
1.下列远古人类,生活年代离我们最为久远的是
A.半坡人B.北京人C.元谋人D.河姆渡人
2.《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这一描写反映的制度是
A.世袭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奴隶制
3.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牧野之战②盘庚迁殷③商鞅变法④平王东迁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④③D.③②①④
4.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十分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
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D.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点
5.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强B.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周王室衰落,诸侯争霸D.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6.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
秦朝时,在中央设立的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
7.西汉初年的统治者都注重发展生产、提倡节俭,主要是因为
①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②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③统治者心地仁厚,百姓富裕④恢复生产有利于巩固统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如果古代有微信,那么在汉武帝的微信朋友圈,下列人物最有可能出现的是
A.项羽B.张骞C.蔡伦D.祖冲之
9.了解历史发展的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与下图中序号相对应的朝代依次是
A.东汉、吴、蜀、南朝B.东汉、蜀、吴、东晋
C.西汉、吴、蜀、南朝D.西汉、蜀、吴、东晋
10.试比较“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引自《史记》)和“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引自南朝《宋书》)。
从“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出发,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南朝宋时期,江南农业超过北方B.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超过北方
C.南朝宋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D.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迅速发展
第Ⅱ卷
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在答题卡的相应处填写)
11.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
(1)约公元前2070年,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定都。
(2)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史称西周。
(3)刘邦打败了项羽,统一了全国,建立汉朝,定都,史称西汉。
12.历史的发展需要某些因素的推动。
(1)秦始皇嬴政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
(2)汉武帝在位时,思想上采取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13.历史上的“璀璨之星”。
(1)历史巨著《史记》是在西汉时期完成。
这是我国第一部通史。
(2)东汉的改进了造纸术。
(3)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
三、辨析改错(8分)
14.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卡相应处的【】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住着半地穴式的房子。
【】(2)公元前256年,蜀郡郡守李春主持修建了都江堰。
【】(3)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奴隶制国家。
【】(4)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
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5.(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
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1)材料一中的“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在政治上的主要主张是什么?
(2分)
(2)材料一中,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材料二中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4分)
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垄断在贵族手中的文化教育逐步扩展。
有些人创立学说,广招学生,大办私学,在思想、学术上形成了一个繁荣局面,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材料三中“繁荣局面”具体指什么?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局面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4分)
16.(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材料二(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鞅)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新书》材料三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柢,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以仰慕中国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出现怎样的特点?(3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场变
法对秦国产生的影响。
(4分)
(3)依据材料三,回答孝文帝“迁都”的目的是什么。
(2分)
(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
(1分)
五、活动与探究(12分)
17.十二生肖是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记岁方法。
据专家考证,最早完整记载十二生肖的文献出现于东汉。
让我们一起走进东汉,探讨一下东汉的历史。
【兴盛篇】
材料一南宋诗人陈亮称赞:“自古中兴之盛,无过于光武。
”
——《龙川文集》材料二“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
敢拘执,论如律。
”
——《后汉书·光武帝纪下》(1)材料一中陈亮赞颂的是谁统治时期出现的什么局面?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他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衰落篇】
材料三
(2)你能从上面表格中发现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使东汉政局出现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给东汉带来了什么危害?(4分)
材料四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义军“焚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
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
——《后汉书·皇甫蒿传》(3)分析黄巾起义得到天下响应的原因。
(2分)
【反思篇】
(4)通过“光武中兴”局面的出现以及东汉走向衰落的表现,你认为当代中国执政官应从中获得哪些启示?(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