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 舟夜书所见知识讲解
【古诗三百首】舟夜书所见赏析_查慎行的诗
【古诗三百首】舟夜书所见赏析_查慎行的诗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注解
①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②萤∶萤火虫。
这里比喻灯光像是萤火虫一样些微。
③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
簇,聚集、簇拥。
译文
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到的事情
夜黑了,见到没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似的些微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刮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不安,百花在水面上的灯光似的化为了许多璀璨的星星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浮现在河面上。
那盏渔灯的明亮就像是萤火虫似的,静静地百花在河面上。
(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所以渔灯的明亮虽然些微,却并使人看看了真的那么确切,那么光亮。
)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一阵微风吹起去,河面碧起至层层细浪。
原来像是萤火虫那样的一点明亮变细了,变为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烁。
(因为渔灯的明亮倒映在河里,所以河面在微风中起至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飘荡。
)
赏析
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彰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微小的观察力。
没月亮的夜就是看不清楚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大例如萤火的渔灯,使诗人看见了满河的星星。
诗歌写下沙托梅中存有多、大中再有的哲理。
同时也用诗的本身鼓舞我们,只要你用心,就可以辨认出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散”字是全诗的诗眼。
“散”字写出了渔灯倒影“散作满河星”的神奇画面。
把作者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我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舟夜书所见古诗的诗意
《舟夜书所见》查慎行〔清代〕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漆黑无月的夜里,孤零零的一盏渔灯像萤火虫一样闪现在河面。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了层层细浪,水面上的光点随着波浪散开,如同满河星光。
注释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聚集。
赏析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
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不是说月亮是黑的。
见(读xiàn),显现。
孤光,孤单的亮光。
萤,萤火虫,光亮微弱。
意思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
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
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
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
“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
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簇,拥簇,簇动。
风儿微微吹来,水面拥起细细的波纹,再看那倒映在水中的“孤光”,四下散乱开了,顿时化作满河的星星,闪烁不定,令人眼花缭乱。
这两句由静入动,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神奇的画面。
风簇细浪,浪散灯光,灯光化星,层层展开,引人入胜。
“簇”字用得准确形象,既写出了风微,又刻画了浪动。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
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
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
《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及注释
《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在船上过夜时,写下的所见到的景物,所以题目叫做“舟夜书所见”。
原文:
舟夜书所见
清代-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对照翻译: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注释:
①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②簇:拥起。
舟夜书所见古诗解释
舟夜书所见古诗解释舟夜书所见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字词解释: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萤∶萤火虫。
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
簇,聚集、簇拥。
舟夜书所见翻译: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赏析: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
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
诗歌写出了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
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散”字是全诗的诗眼。
“散”字写出了月光和渔灯倒影在水上,微风一吹,零零散散地散在水面上,给人一种画面感和静谧感。
把作者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人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作者资料阅读:查慎行(1650~1727)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
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
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
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
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
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
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
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
著有《他山诗钞》。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舟夜书①所见(清)查(zhā)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②。
微微风簇浪③,散作满河星。
①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②萤∶萤火虫。
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③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
簇,聚集、簇拥。
译文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到的事情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
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
(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所以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
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
(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所以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赏析: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查慎行(1650—1727),原名嗣连,清初著名诗人。
清立国后,文化思想斗争尖锐,文人多结社以诗文寄托怀念故国情绪。
随着清政权渐趋巩固,清政府也逐渐加强文化统治,大兴文字狱。
以严刑酷法对知识分子实行镇压,焚书灭族成为常事,查慎行一生就处于这样一个动辄得咎的时代,处于这样一个文化氛围之中,他曾受学于黄宗羲,早年从军西南,遍游南北,诗作多以地方风物、人民生活、山川形势为题材,诗名很高。
康熙皇帝东巡时,查因诗名被召见,后供奉内廷,虽然他学宋人诗风能“得宋人之长而不染其弊”,但多应制赋诗,题材狭隘。
即使作者一生谨慎,多赋山水,不言现实,却也没能逃脱文字狱恶运。
雍正五年(1727)其弟嗣庭因文字得咎,全家被捕,嗣庭死于狱中,另一弟嗣瑮流放关西而死,慎行虽获释,但高龄遭此巨大打击,当年即告辞人世。
查慎行描写自然景物多有佳构,此即为其中一首。
这首绝句题为“舟夜书所见”,明确地告诉读者地点在船上,时间为夜里,作者记下了在此时看到的景物。
舟夜书所见的诗意与鉴赏
舟夜书所见的诗意与鉴赏《舟夜书所见》是清代诗人查慎行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此诗前两句写黑夜舟中见渔灯,茫茫黑夜只有河中一盏渔灯,明暗鲜明且显得神秘、深沉;后两句写孤灯倒影的美景,微风吹起波浪,灯影随即散开像散落在满河的星星。
全诗纯用白描,以大景衬小景,以暗景衬亮景,刻画细腻,生动形象。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舟夜书所见的诗意,方便大家学习。
本文背景:本首诗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是诗人在船上过夜时,写下的所见到的景物,所以题目叫做“舟夜书所见”。
原文:《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注释: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拥起。
诗意:漆黑的夜晚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好像无数星星洒落在河面上。
鉴赏: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
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不是说月亮是黑的。
见(读xiàn),显现。
孤光,孤单的亮光。
萤,萤火虫,光亮微弱。
意思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
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
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
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
“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
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簇,拥簇,簇动。
风儿微微吹来,水面拥起细细的波纹,再看那倒映在水中的“孤光”,四下散乱开了,顿时化作满河的星星,闪烁不定,令人眼花缭乱。
査慎行《舟夜书所见》原文+赏析
査慎行《舟夜书所见》原文+赏析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注释】
①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②萤∶萤火虫。
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③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
簇,聚集、簇拥。
【译文】
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到的事情
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
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
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
(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所以渔灯的光亮
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
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
(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
在河里,所以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赏析】
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微的观察力。
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因为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
诗歌写出了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
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用心,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散”字是全诗的诗眼。
“散”字写出了渔灯倒影“散作满河星”的神奇画面。
把作者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我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舟夜书所见的全文解释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1. 背景介绍《舟夜书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作者查慎行。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作者夜行江边,看到江中渔灯闪烁,于是引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以下我们将从七个方面进行详细解释。
2. 诗句解读“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夜晚的江边,月亮已经看不见了,只有漆黑的夜色。
此时江面上突然出现一点灯光,那灯光如同萤火虫一般微弱而孤独。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这句话的意思是,微风轻轻吹过江面,掀起一层层微小的浪花。
那一点灯光在浪花的簇拥下,瞬间散作满河的星星,照亮了整个江面。
3. 创作风格查慎行的诗歌风格朴素自然,他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尤其是对夜晚的描绘更是生动形象。
他的诗歌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4. 主题表达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表达诗人的孤独感受。
通过描绘夜晚的江面和孤独的渔灯,诗人将自己比作那盏渔灯,孤独而微弱。
同时,通过将灯光比作萤火虫,诗人又表达出了自己无助的感觉,就如同在黑暗中闪烁的萤火虫一样。
5. 艺术手法查慎行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首先,他运用了比喻,将渔灯比作萤火虫,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其次,他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以黑夜和孤灯的对比,更加突出了渔灯的孤独和微弱;最后,他还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灯光散作满河的星星,强化了画面的壮观和美丽。
6. 诗人介绍查慎行(1650年-1723年),字夏重,浙江海宁人。
他是清代文学家、诗人、画家和书法家,是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
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他的诗歌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也体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7. 参考书目为了更深入了解《舟夜书所见》这首诗的背景和意义,以下是一些可供参考的资料:- 《清代诗歌鉴赏辞典》,王毅著,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年。
- 《清代文学史》,袁行云编著,中华书局,1990年。
小学古诗:《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
小学古诗:《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导读:本文小学古诗:《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舟夜书所见》清代: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洒落无数的星星。
【注释】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拥起。
【赏析】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
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不是说月亮是黑的。
见(读xiàn),显现。
孤光,孤单的亮光。
萤,萤火虫,光亮微弱。
意思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
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
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
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
“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
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簇,拥簇,簇动。
风儿微微吹来,水面拥起细细的波纹,再看那倒映在水中的“孤光”,四下散乱开了,顿时化作满河的星星,闪烁不定,令人眼花缭乱。
这两句由静入动,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神奇的画面。
风簇细浪,浪散灯光,灯光化星,层层展开,引人入胜。
“簇”字用得准确形象,既写出了风微,又刻划了浪动。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
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
【古诗三百首】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赏析
【古诗三百首】舟夜书所见原文+翻译+赏析舟夜书所见作者:查慎行月白见到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赏析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
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就是静态描绘,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变得形象独特。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月黑”两字很有特色。
这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亮却没有光,人们见到的只是月亮的轮廓和黑影。
“见渔灯”的这个“见”,是不见中的“见”,写的是视像,有突然发现的意思。
因为月黑无光,河面也黑沉沉的,突然见到河中的一盏渔灯,格外引人注目。
[6]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是江岸边一点萤火,就是意中之象,描绘渔灯的形象。
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就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收到些微的光。
[6]“贫”整体表现了环境的孤独、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迎上诗人的心头。
[7]后两句为动态描写。
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撇开了灯光,一转而写下夜风。
微风从河面阵阵吹起去,河水一阵阵作响,轻轻的刮起浪花。
这句写下感官为下句张目。
“微微”二字又彰显了风就是如此的小,“簇”说明了即使就是微风也能够刮起一簇簇的浪花。
图形了一种宁静宽敞的气氛。
[8]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
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
风吹浪起,簇起的每朵浪花,都把那如萤般的灯光摄进水中,有多少浪花,就有多少灯光。
古诗舟夜书所见翻译赏析
古诗舟夜书所见翻译赏析《舟夜书所见》作者是清朝文学家查慎行。
其古诗全文如下: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前言】《舟夜书所见》是一首五言绝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细致的观察,运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河上夜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兴奋之情。
【注释】①孤光:孤零零的灯光②簇:拥起【翻译】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
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
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
【鉴赏】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
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月黑”两字很有特色。
这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月亮却没有光,人们见到的只是月亮的轮廓和黑影。
“见渔灯”的这个“见”,是不见中的“见”,写的是视像,有突然发现的意思。
因为月黑无光,河面也黑沉沉的,突然见到河中的一盏渔灯,格外引人注目。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江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
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
“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
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抛开了灯光,一转而写夜风。
微风从河面阵阵吹来,河水哗哗作响,轻轻的掀起浪花。
这句写听觉为下句张目。
“微微”二字又体现了风是如此的小,“簇”说明了就算是微风也能掀起一簇簇的浪花。
渲染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气氛。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
那如萤的孤光,刹那间似乎变成万船灯火,点缀河中,又如风吹云散,满天明星,倒映水中,使这静谧的黑夜,单调的河面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壮观。
高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
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原文、译文、赏析舟夜书①所见(清)查(zhā)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②。
微微风簇浪③,散作满河星。
①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②萤∶萤火虫。
这里比喻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③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
簇,聚集、簇拥。
译文夜晚在船上记下所看到的事情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好像微弱的萤火虫的光芒,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好像化成了许多闪耀的星星。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
那盏渔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
(因为天地一片漆黑,所以渔灯的光亮虽然微弱,却使人看了觉得那么清楚,那么明亮。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层层细浪。
原来像萤火虫那样的一点光亮散开了,变成了无数颗星星,在河面闪动。
(因为渔灯的光亮倒映在河里,所以河面在微风中起了细浪,灯光的倒影也随着微波荡漾。
)赏析: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查慎行(1650—1727),原名嗣连,清初著名诗人。
清立国后,文化思想斗争尖锐,文人多结社以诗文寄托怀念故国情绪。
随着清政权渐趋巩固,清政府也逐渐加强文化统治,大兴文字狱。
以严刑酷法对知识分子实行镇压,焚书灭族成为常事,查慎行一生就处于这样一个动辄得咎的时代,处于这样一个文化氛围之中,他曾受学于黄宗羲,早年从军西南,遍游南北,诗作多以地方风物、人民生活、山川形势为题材,诗名很高.康熙皇帝东巡时,查因诗名被召见,后供奉内廷,虽然他学宋人诗风能“得宋人之长而不染其弊”,但多应制赋诗,题材狭隘。
即使作者一生谨慎,多赋山水,不言现实,却也没能逃脱文字狱恶运.雍正五年(1727)其弟嗣庭因文字得咎,全家被捕,嗣庭死于狱中,另一弟嗣瑮流放关西而死,慎行虽获释,但高龄遭此巨大打击,当年即告辞人世。
查慎行描写自然景物多有佳构,此即为其中一首.这首绝句题为“舟夜书所见”,明确地告诉读者地点在船上,时间为夜里,作者记下了在此时看到的景物.看到了什么?映入眼帘是黑沉沉的夜,这时渔灯就分外醒目。
舟夜书所见题目节奏划分
舟夜书所见题目节奏划分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背景介绍
2.诗词分析
3.总结
正文
一、背景介绍
《舟夜书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一首五言古诗。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夜晚乘坐小船时所看到的景象。
诗中描绘了夜晚的景色,包括月光、江水、渔火和船上的儿童。
诗人的情感也在这首诗中得以体现,他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二、诗词分析
1.“夜泊瓜洲”点明了诗人夜行舟中停宿瓜洲的事实。
2.“潮平两岸阔”描绘了夜晚江水平静、两岸宽阔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此时的内心感受。
3.“风正一帆悬”则以船帆的悬挂在风中飘扬的形象,表现出船行江上的平稳和顺利。
4.“灯影渔歌”则以灯光和渔歌的形象,展现了夜晚江上的宁静和安详。
5.“夜深篱落一灯明”则以篱笆旁的一盏灯光形象,表现出乡村夜晚的宁静和温馨。
6.“知有儿童挑促织”则以儿童挑促织的形象,展现了乡村儿童的活泼和欢乐。
7.“夜书所见”点明了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即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色和人物形象,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三、总结
《舟夜书所见》是一首描写夜晚景色的诗歌,诗人通过描绘江水、船帆、灯光、渔火和儿童等形象,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古诗词舟夜书所见赏析
古诗词舟夜书所见赏析《舟夜书所见》全诗中心是渔灯,背景是黑夜。
诗人描写了河上渔灯倒影随浪散开的情状,语言精练,比喻生动形象。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古诗词舟夜书所见赏析,喜欢的过来一起分享吧。
舟夜书所见清代: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中,象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象撤落无数的星星。
赏析这首诗好似一幅速写,作者抓住了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化作满天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立即捕捉住了这转瞬即逝的景物。
这首诗又好似一幅木刻,在漆黑的背景之上,亮出一点渔火,黑白对比,反差特别鲜明。
前两句是静态描写,把暗*和亮*联系在一起,显得形象鲜明。
第一句“月黑见渔灯”中“月黑”指的是月亮没有出来,天特别黑,不是说月亮是黑的。
见(读xiàn),显现。
孤光,孤单的亮光。
萤,萤火虫,光亮微弱。
意思说:一个没有月亮的晚上,天是那样黑。
只有渔船上一盏围灯,孤零零闪着萤火虫一样微弱的光。
第一句用“月黑”突出“渔灯”。
第二句“孤光一点萤”,写如豆灯光像*岸边一点萤火,是意中之象,描写渔灯的形象。
河面幽黑,只有孤零零的一点灯光闪烁着,仿佛是一只萤火虫在原野里发出微弱的光。
“孤”表现了环境的寂寞、单调,寄寓着一定的感**。
一种茫然无奈的情感袭上诗人的心头。
后两句为动态描写。
不难想象,当诗人见到微风腾起细浪,灯影由一点散作千万这动人一幕的时候,心情是何等地兴奋。
第三句“微微风簇浪”簇,拥簇,簇动。
风儿微微吹来,水面拥起细细的波纹,再看那倒映在水中的“孤光”,四下散乱开了,顿时化作满河的星星,闪烁不定,令人眼花缭乱。
这两句由静入动,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神奇的画面。
风簇细浪,浪散灯光,灯光化星,层层展开,引人入胜。
“簇”字用得准确形象,既写出了风微,又刻划了浪动。
第四句“散作满河星”犹如天外奇峰,劈空而来。
舟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简单
舟夜书所见古诗的意思
《舟夜书所见》是清朝诗人查慎行的一首佳作。
舟夜书所见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这首诗的意思是: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
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河面上散开,好像无数星星洒落在河面上。
诗人描绘了夜晚舟行时看到的一幅景象,抒发了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整首诗充满了自然美和生命力,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和美丽。
《舟夜书所见》查慎行古诗
《舟夜书所见》查慎行古诗《舟夜书所见》查慎行古诗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许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全部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我整理的《舟夜书所见》查慎行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舟夜书所见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字词解释:书∶这里作动词用,是写、记的.意思。
萤∶萤火虫。
这里比方灯光像萤火虫一样微弱。
风簇浪∶风吹起了波浪。
簇,聚集、分散。
翻译:夜黑了,见不到一点月光,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似乎微弱的萤火虫的光线,微风吹起了细细的波浪,由于水波动荡,映在水面上的灯光似乎化成了很多闪烁的星星。
赏析:虽然诗歌只有二十字,但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微小的观看力。
没有月亮的夜是看不清什么的,然而由于有一点微风,远处的一盏小如萤火的渔灯,让诗人看到了满河的星星。
诗歌写出了少中有多、小中有大的哲理。
同时也用诗的本身启发我们,只要你专心,就会发觉生活中的美,美在你的心中,美在你的眼中。
“散”字是全诗的诗眼。
“散”字写出了月光和渔灯倒影在水上,微风一吹,零零散散地散在水面上,给人一种画面感和静谧感。
把所见到的景象逼真地反映出来,人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
资料阅读:查慎行(1650~1727)清代诗人,当代闻名作家金庸先祖。
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
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
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
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
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
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
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
著有《他山诗钞》。
创作背景:此诗详细创作时间未详。
夜泊河上,在舟中过夜时,诗人感其所见而写下了这首五言绝句。
【《舟夜书所见》查慎行古诗】。
舟夜书所见 小学二年级诗词释义及赏析
舟夜书所见小学二年级诗词释义及赏析[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作者简介:查慎行(1650-1727),字悔余,号初白,浙江海宁人。
清代诗人。
他的诗多写行旅之情,善用白描手法。
著有《敬业堂诗集》《补注东坡编年诗》等。
字词释义:①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②萤:萤火虫。
③:簇拥。
诗词赏析:这首五言绝句通过对夜晚行舟江上所见景物的描绘,抓住那倒映在水中的渔火好似无数星星的片刻,几笔勾勒,展示了一幅美丽的江上夜茶图,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之情。
诗的前两句写漆黑的晚上不见月亮,只看见那渔船上孤零零的灯光闪烁着,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光。
这两句诗是静态描写,用“月黑”突出“渔灯”,又以“孤光”反衬“月黑”,把暗色和亮色联系在一起,使暗的更暗,亮的更亮。
诗的后两句写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的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散落了无数的星星。
这两句诗由静入动,描绘出一个十分生动神奇的画面:风蔟细浪,浪散灯光,灯光化星,层层展开,引人入胜。
诗人将散乱的灯光比作星星,为整首诗增添了画面感。
“徵徽”两个字说明风是如此的小,“”说明即使是微风也能掀起一簇簇的浪花,渲染了一种宁静舒适的气氛。
“散”字更显有情,仿佛“一点萤”并不甘孤寂,着意变为满河星斗,以增添天地间的光亮和情趣。
知识链接:查慎行是金庸(查良镛)先生的先祖。
海宁查氏以诗礼传家,人才辈出,查慎行就是其中之一。
他在康熙年间以举人召值南书房,赐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康熙皇帝曾为海宁查氏宗祠题词“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
yíng
萤萤
没有月亮, 一片漆黑。
月黑见渔灯,
孤:孤零 零。
孤光一点萤。
渔灯像萤火虫? 孤零零渔灯像萤火虫的光那样微弱。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①书:写,记的意思。 ②所见:见到的东西。 ③月黑:没有月亮,一片漆黑。 ④见:同“现”。 ⑤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⑥萤:萤火虫。 ⑦簇:聚集、簇拥,这里是吹起的意思。
,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
月黑见渔灯, 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 散作满河星。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Hale Waihona Puke 返回返回漆黑的夜晚,一盏渔灯闪现在河面上。那盏渔 灯的光亮就像萤火虫似的,静静地映在河面上。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 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 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 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 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 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 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