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_郑海凌

合集下载

和谐翻译 论文

和谐翻译 论文

和谐翻译[摘要] 林语堂的翻译理论实际上已形成了一个和谐统一的体系。

他将翻译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因素比如原文,作者,译者,译文读者,列入了翻译理论研究的范围之内,并且也认识到了译者跟译文读者在翻译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通过对林语堂翻译代表作《浮生六记》句群、句子层面的翻译分析以及他在翻译过程中对两个翻译策略归化异化的选择运用,笔者试着证明他的实践在形式,创造性跟整体风格上都达到了和谐的程度,他的翻译理论和实践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关键词] 林语堂浮生六记翻译标准和谐理论一、和谐翻译理论最先提出翻译“和谐说”的郑海凌(2000:164)教授说:和谐的审美效果概括地讲就是,译作“既要符合本国读者的欣赏习惯。

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得到美的享受,又要让读者看见原作的真面目,认识原作中所表现的一切”。

郑海凌(2006:89)进一步阐释道:文学翻译的审美标准是“和谐”。

“和谐”就是适中是就是不偏不倚,也就是说在翻译过程中要从整体着眼,局部着手,以适中的原则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妥善处理好翻译中的一切要素之间的关系,比如原文,译者,作者,目的语读者间的关系等等,使译文既忠实原文又通顺流畅,达到圆满调和的状态。

和谐翻译与中国以往的传统翻译理论以及西方的翻译理论不同,它第一次超越了直译与意译,内容与形式的二元对立模式,选择了一条比较折中的途径,这样翻译中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

可见和谐翻译是注重整体性,协调性,不走极端,综合考虑翻译过程中的诸多因素之间的关系。

二、和谐理论的来源和谐理论的深深扎根于儒家思想,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而儒家思想的基本精神莫过于“中庸之道”,它一直为历代儒家看作是道德正统。

“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

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后来《中庸》一书的出现使其内容更加完整化,更加系统化。

“中庸”的“中”是“恰当”“合适”的意思,而“庸”则是“用”,“中”与“庸”联姻,也就是“体”与“用”的结合,是认识层面与实践层面的统一。

对文学翻译的几点理解

对文学翻译的几点理解

阅读与写作6《写作》2016年第12期一、文学翻译的本质文学,是将语言文字作为表达工具,形象展现社会环境、生产生活的艺术形式。

文学体裁多样,小说、散文、游记、自传等等,都属于文学范畴。

翻译,即将某一种语言文字转换为另外一种语言文字,让目的语言的读者可以体会原文的表面涵义与深层意义。

文学翻译是翻译的一种形式,开展文学翻译的目的是进行正常的人类交流与社会文化活动。

针对文学翻译进行研究,目的就是将不同的思想、不同的文化进行汇总,使其交汇、碰撞,从而产生新的文化与思想,让人们对文学、对世界产生新的认识。

同时,文学翻译还承载着正确传递原文语言所包含的文化信息的责任,因此文学翻译要利用目的语的语言表述来重现特定社会环境下原文语言所涵盖的意义与社会价值。

文学翻译的质量与翻译者的自身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会受到翻译者的文学素养、政治背景、所选择的翻译策略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因此文学翻译工作对翻译者的身份文化有一定的限制。

文学翻译的本质要求文学表达必须要具有文学性,并且是通过文本的形式展现的,这也是文学翻译内在的表达要求。

因此,在文学翻译中必然需要审美标准,这也是文学翻译所具备的艺术性的体现。

然而文学翻译是依靠原作品来进行翻译,艺术创作必然会受到限制,无法随意发挥和想象,而是要准确扣紧原作品来实现艺术再现。

总的来说,文学所包含的丰富内涵以及涵盖的社会现象与本质造成了文学翻译的困难。

文学翻译,是一个艺术再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美的加工再造,让读者能够看到具有美感的文本表达。

这就是文学翻译的基本要求。

在文学翻译与艺术创造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两点:第一,再现原作的美感,这也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第二,进行二次创作,这是对文学翻译基础的补充。

文学翻译与其他翻译有着本质的区别,文学翻译的原文自身就具有明显的文学性,而文学翻译则要求真实、准确地再现文学性。

二、对文学翻译的几点理解(一)再现原作风格文学作品的风格,体现出一个作家在其所有作品中经常重复出现的主要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探文学翻译中的“和谐”之美论文

探文学翻译中的“和谐”之美论文

探文学翻译中的“和谐”之美摘要:草婴在翻译中注重解决两种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隔”与“不隔”的矛盾,注意整体效果,使之达到一种“和谐”之美,从而让读者更好的理解和接受。

关键词:文学翻译草婴和谐1. 引言文学翻译不同于非文学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

钱钟书曾在《林纾的翻译》中指出,好的译作应“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持原作原有的风味”,达到“化境”,但其实“彻底和全部的”化,只不过是一种理想的追求,所以就文学翻译而言,郑海凌在《文学翻译学》中提出的翻译标准新说“和谐说”,讲究适度更合理。

2. 《安娜·卡列尼娜》和谐美译例分析翻译的困难在于“隔”,由于中国的文化、语言同其他国家的文化、语言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所以要注意调和两种语言的差异求得一种和谐。

为了读者更易接受和理解,要注意其整体和谐的美。

2.1 以“不隔”为和谐美“和谐说”求美,是通过不断解决两种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隔”与“不隔”的矛盾,达到“和谐”之美。

оназашлавглубьмаленькойгостинойиопустиласьнакресло. воздушнаяюбкаплатьяподняласьоблакомвокругеётонкогостана;однаобнажённая,худая,нежнаядевичьярука,бессильноопущенная,утонулавскладкахрозовоготюника;вдругойонадержалавеерибыстрыми,короткимидвижениямиобмахиваласвоёразгорячённоелицо. (аннакаренинмч.1,т.1,стр.94).她走到小客厅的尽头,颓然倒在安乐椅上。

轻飘飘的裙子像云雾一般环绕着她那苗条的身材;她的一条瘦小娇嫩的少女的胳膊无力地垂下来,沉没在粉红色宽裙的褶皱里;她的另一只手拿着扇子,急促的使劲地扇着她那火辣辣的脸。

翻译标准

翻译标准

司显柱和朱志瑜在对功能语言学经过深入研 究后 ,从功能主义角度就翻译标准的问题展开 了争论。两人都认为 ,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本要 实施不同的策略和标准 ,分歧就在于司教授认 为:翻译都必须遵循的一个最低的、 共同的标 准 —— 包括语言功能和文本功能在内的 “ 功能对等 ” 朱教授则对这样一个共同标 准的存在发文表示质疑。司教授对此又发表 专文给予解释。
20世纪90年代
进入 90 年代以后 ,受翻译活动多样化和西方现代翻 译理论的影响 ,加之我国学者的理论意识不断加强 , 学术视野得到更大拓展 ,对翻译标准的讨论已不再 局限于两种语言如何移译的具体问题 ,而是跳出文 本层面 ,把研究的视角和重点从原文转向了译者和 译文 ,最明显的标志是反对一元标准 ,谈论译者“主 体性”、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原作者的“死亡” 和译者“诞生”等方面的文章不断涌现。在这方面 , 杨晓荣、谢天世纪 80 年代 ,才由辜正坤提出翻译标准 “多元互补”的思想。这就是非常具有说服力和影 响力的翻译标准多元互补论。他采用一种全新的多 角度,多层次思维方式 ,制定出一套“标准系统”, 即由“绝对标准”、“最高标准”和“具体标准” 组成 ,其意义在于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特定的翻 译功能和读者层次提出具体的标准。虽然他的“标 准系统”并没有摆脱原文至上的观念 ,但毕竟考虑 到了翻译实践的多样性和读者的不同要求。
辜正坤教授从人类的思维模式入手,分析了为什么翻译 标准如此“繁广”的原因。他认为 ,由于翻译具有多功 能 ,人类的审美趣味具有多样化 ,读者、 译者具有多层 次 ,翻译手法、 译作风格、 译作价值因而势必多样化 , 而这最终导致具体翻译标准的多样化。于是他提出了翻 译标准系统:绝对标准 (原作 ) — 最高标准 (抽象标准 , 最佳近似度 ) — 具体标准 (分类 )。在这个系统中 ,绝对 标准不可企及 ,最高标准是一个抽象概念 ,它不能解决翻 译中的问题 , 只好另立具体的标准 ,而具体标准不止一 个 ,最佳近似度这个最高标准只是一群具体标准的抽象 化。一个标准肯定是不够的 ,非得有若干相辅相成的标 准不可 ,在整个翻译标准系统中 ,绝对标准一元化是和具 体标准多元化既对立又统一的。

浅析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浅析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DANGDAIJIAOYANLUNCONG2016年10月浅析文学翻译中的文化误读韩娜娜(安阳学院河南安阳455000)一、文化误读产生的原因郑海凌在《文学翻译学》中给“文学翻译”归纳了一个定义,即文学翻译是艺术化的翻译,是译者对原作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审美的把握,是用另一种文学语言恰如其分地完整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

从“把握”到“再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译者的翻译过程,而文化误读恰恰就产生在这个过程之中。

文学翻译的过程,首先便是译者对原文本的理解,对其中的文化内涵、审美特征、艺术手法等进行准确的把握。

在译者的理解与原文作者达成一致之后,译者便要思索如何运用自己民族的语言去表达原文读者的创作意图。

这种思索以及接下来的翻译行为实际上就是译者对原文本的再一次创作,这个“二次创作”过程便会携带译者本民族的文化特性。

1.译者的理解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具有形象化、民族化、个性化、典型化等特点,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个复杂丰富的文本。

在翻译行为中,译者首先是作为读者进入到原文本中的,他对文本所进行的首要任务不是翻译,而是理解。

理解的关键在于“视界融合”,即文本视界与读者视界的融合,或文本视界与解释者视界的融合,在这个理解过程中,误读也就产生了,最终误读会随着译者的语言进入到译文中去。

因此误读首先是针对理解而言。

在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之间必然存在一个图式文本。

作者把原语文本呈现在译者面前,译者通过纯文字的转换与逻辑的推理,对照已存在的知识建立一个图式文本,然后把它转换成译语文本。

在这个推理过程中文化的参与不可或缺。

翻译的前提是文化的共性,翻译的陷阱是文化的异质性。

不同的译者,由于认知结构中的文化图式不同,对同一文本可能产生不同层次的理解甚至误解。

中国人看到“银河”的字样时,其文化图式反映出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而西方人看到MilkyWay时,他们的文化图式中可能会浮现赫拉的乳汁或通往宙斯宫殿的乳白色道路等景象。

第一讲:文学翻译:导论

第一讲:文学翻译:导论
第一讲:文学翻译:导论
文学文本的结构特点
❖ 1 中国古代文本结构论 ❖ 中国古代有过两种文本结构论:一种是“言象意”
论,另一种是“粗精”论。《周易•系辞上》中记载 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和“圣人立象以尽意, 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的观点,初步 涉及到文本的言、象、意三要素。庄子在《外物》 中提出了“得意忘言”的观点:“言者所以在意,得 意而忘言。”三国时的王弼在《周易略例》中将前 人的“言意”论做了进一步的扩展与阐发:“夫象者, 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 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先于意, 故可寻象已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在王 弼看来,“言”、“象”、“意”构成了表情达意逐层深 入的层次结构。
❖ 在西方,“文学”(literature)一词是在十四 世纪从拉丁文litteratura和 litteralis引进的, 意思是“著作”或者“书本知识”,是与政治、历 史、哲学、伦理学、神学等一样的文化产品, 并无特殊的或专有的性质。直到十八世纪, 文学才从作为一般的文化产品中独立出来, 用以特指具有美的形式和能产生情感作用的 文学作品。
The Eagle (Alfred Tennyson ) ❖ He clasps the crag with crooked
hands; ❖ Close to the sun in lonely lands, ❖ Ringed with the azure world, he
stands. ❖ The wrinkled sea beneath him crawls; ❖ He watches from his mountain walls, ❖ And like a thunderbolt he falls.

余华作品韩语译介的抗译性研究

余华作品韩语译介的抗译性研究

余华作品韩语译介的抗译性研究摘要:文学翻译的困难来自于文本的抗译性,所以对文学作品抗译性的研究有助于提高文学文本的翻译质量。

而在中国文学作品韩译的过程中,由于中韩两国在时空、文化、文学手法等方面存在差异,中国当代文学作品往往难以被韩国读者接纳。

但余华的作品却冲破重重桎梏,走进了韩国读者的视野。

因此,本文首先对余华作品在韩国译介出版现状进行了分析,接着从时空抗译性、文化抗译性以及文学手法抗译性出发,探讨了余华作品在进行韩语译介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希望能为今后的中国文学作品的韩语翻译实践提供新思路和新经验,从而提升译本的质量,推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更好地走向世界。

关键词:余华,时空抗译性,文化抗译性,文学手法抗译性,中译韩一、前言余华作为韩国人最熟悉的中国作家之一,其作品一直是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重点研究对象。

目前,国内关于余华作品的研究主要分为两大类:文学研究和翻译研究,而其中以文学研究成果居多。

关于余华作品韩译本的翻译研究成果较少,主要有译本的翻译策略研究(刘天骄,2018)、翻译批评研究(崔贤植,2013)、余华作品在韩国的译介情况研究(张雨晨,2018;辛喜晶,2019;王乐,2022)等。

此外,在改编自余华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的韩国电影《许三观》上映后,也有学者围绕原著小说与改编电影进行了比较研究(张引,2015;权旻娥,2015;任雪菲,2018等)。

相较于其他中国当代作家,余华的作品自1997年至2022年一直在韩国不断地翻译出版及再版,深受韩国读者的持续欢迎。

但是,余华作品在韩国的译介与传播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值得我们进行探讨与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余华作品在韩国译介情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成功经验方面,缺少对余华作品在韩国译介问题的研究。

因此,本文在对余华作品在韩国译介现状进行分析和梳理后,从余华作品本身的抗译性出发,分析余华作品在韩国译介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此探讨如何能够更好地在韩国译介以余华作品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

语境与陌生化语言的翻译

语境与陌生化语言的翻译

Shklovsky)按照俄语构词法生造的一个新词。所谓陌生化就 是“使之陌生”,就是审美主体对受日常生活的感觉方式支 持的习惯化感知起反作用,要很自然地对丰体生活于其中 的世界不再看到或视而不见,使审美主体即使面临熟视无 睹的事物时也能不断有新的发现,从而延长其关注的时间 和感受的难度,增加审美快感,并最终使主体在观察世界的 原初感受之中化习见为新知,化腐朽为神奇。(陈琳、张春 柏,2006:9பைடு நூலகம்—92)什克洛夫斯基认为:“艺术技巧就是使对 象陌生,使形式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因为感 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必须设法延长。”(《作为技巧的
中图分类号:H059.文章编号:1009—5039(2010)01—0001—04
On the Translation of Defamiliarization Langu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xt Abstracts:Defamiliarization,an artistic technique receiving wide attention in the fiterary world,demands出at the translator should make
ct
or
指。所以,文学文本不但不反映现实,而且倾向于使所表现 的现实陌生化,打破我们对现实世界的习惯性知觉方式。陌 生化的意义正在于瓦解艺术形式和语言方式运作七的自动 化和心理上的惯性化,从而重新构造我们对世界的感觉,把 一种奇异的与实际生活完全不同的现实展现给我们。“把普 通的语言加工成陌生的扭曲的对人具有阻据性的语言,即 陌生化的语言,就是具有文学性的语言。”(张冰,2000:.187) 陌生化语言在翻译中如何处理呢?郑海凌先生认为, “陌牛化”手法移用于文学翻译,恰好是译者的再创造。“陌 生化”手法的运用,往往使译文同原作的语言形式之间保持 一定“距离”,突出译者再创造的艺术效果。(郑海凌,2003: 45)我们认为,文学作品中陌生化语言的翻译需要借助语境 理论。文学翻译对陌生化的解码和编码都依赖于语境的解

从符号学角度看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从符号学角度看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山 东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6 ・ 5
根 据 语 言 学 家 R nl Wi Iuh的 定 义 ,agaei a oa l l g d Ia d Lnug s
sse o r i ay v c ls mb t s d fr h ma o y tm fa bt r o a y o ̄u e o u n c mmu iain r nct o
维普资讯
26 O 年第 5 O 期
山 东 教 育 学 院 学 报
总第 1 期 1 7
从 符 号 学 角 度 看 文 学 翻 译 中 的 创 造 性 叛 逆
刘 鹏
( 山东经济 学院外国语 学院, 山东 济 南 20 1) 504
Hale Waihona Puke 摘要 : 在文学翻译 中, 译文对原作的忠实度 一直是 个颇有争议的论题 , 本文从符号学的观 点探讨 了文学翻译 中创造 性叛逆
不是/u/bo )而是/ek(ek 或/ i/t l)那 么我们 bk(ok , ds/ds) tb ( be , el a 再 听到这两个音时 , 我们仍会将 它们与“ 以给人们带来知 可
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

识的物体” 系起来 , 联 所以莎士 比亚 的《 罗密欧与朱丽叶》 中
朱 丽叶有一 句话 常常被许 多符号 学者用来 证 明这一思想 : “ 名字是什么?我们 叫玫 瑰 的那 种花换 成任何 名字都一 样
译:o 3 4期 F 4 。尤金 ・  ̄ o第 2 2) 奈达 ( i ,9 4P6 ) Nd 16 11也认 为 : a
“ 实际上 , 文化之 间的差异 比语言结构上 的差异给译者带来 的严重复杂性更大 , 翻译 中绝 对的对等是不可能的 , 这就是

论文学翻译之“和谐”

论文学翻译之“和谐”

论文学翻译之“和谐”作者:张姝李志坤张王健来源:《电影评介》2012年第12期[摘要] 和谐翻译主要指翻译主体通过和谐思维达致文本之间、主体之间与文化之间的和谐。

和谐翻译观发源于中西哲学和美学传统以及文学翻译和宗教翻译实践。

文学翻译应该采取一种协调、折中和圆满的翻译途径,目的是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通顺流畅,同时还要兼顾翻译中的各种要素,以达到圆满调和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 和谐翻译文学翻译审美和谐适中一、引言众所周知,翻译活动的开展能够大大地丰富人们的交流,促进人类的文化和谐。

翻译本质论的研究一直是翻译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它既是翻译研究的基础,也直接关系到翻译学的学科建设。

然而在翻译本质论研究中,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区别研究人们往往较少涉猎。

人们常常把从广义翻译本质论研究中得出的认识不自觉地运用于文学翻译的研究中。

那么,如何将文学翻译与原作更好地相结合呢? 长期以来,翻译一直被人为地设置了两极:“形式”与“内容”、“直译”与“意译”、“异化”与“同化”、“形式对应”与“功能对应”等,这两种途径常常是水火不容、非此即彼的。

翻译中的各种要素——原作与译作之间、作者与译者之间、文本与意义之间也彼此对立、互争高下,这种二元对立的模式阻挠着翻译的健康发展。

(杨平,2008:1)文学翻译表现出非常丰富、复杂的内涵,它不仅是对原作语义的传达,更是对原作美学整体的再现;它是两种语言文字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流。

既要追索原文的意向性,原文意义的确定又离不开译者主观经验世界介入。

文学翻译在本质上就表现为多种矛盾因素之间寻求协调统一的过程,既含有审美性、形象性、创造性的本质特征,又具有追求译作和原作文本之间相似性和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之间的协调性这样二元对立统一、和谐融洽的特征。

因此,和谐翻译观为缓解二元对立局面,促进翻译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二、和谐翻译观北京师范大学郑海凌教授提出的“和谐理论”是专门针对文学翻译的一套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并独创性地提出了“和谐”的文学翻译原则。

中国散文翻译研究历程

中国散文翻译研究历程

中国散文翻译研究历程在过去的30 年里,我们的文学翻译研究者积极地进行理论探索,在文学翻译基本原理探索、文学翻译批评和文学翻译研究领域拓展方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绩。

文学翻译基本原理是指将文学翻译研究视为翻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对文学翻译的性质、原则、标准、过程、方法,以及对文学翻译研究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理论范畴、体系结构等基本问题进行探讨的理论。

张今(1987)的《文学翻译原理》提出了文学翻译的定义,从哲学和美学角度研究文学翻译中的一些基本问题,分析了文学翻译理解过程中的六对矛盾和表达过程中的十对矛盾。

蔡新乐(2001)的《文学翻译的艺术哲学》将含意本体论引入文学翻译研究,运用现象学的理论观点从精神、文化和语言等多元层面研究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特征以及翻译过程,研究了文学翻译与精神之间、精神的境界与翻译的语境之间的关系。

郑海凌(2000)的《文学翻译学》明确地将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区别开来,以文学翻译的艺术问题为中心,用一整套概括性较强的概念系统及独具学科特点的知识框架,借助文艺学、美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学科视角对文学翻译现象和命题做了理论勾勒,对文学翻译的审美观念、审美标准、译者的再创造、创造心理和文学翻译的方法原则进行研究。

从综合视角关注文学翻译基本问题的概论性著作还有王金玲(1999)的《文学翻译新论》,张成柱(2002)的《文学翻译研究》,成昭伟(2007)的《文学翻译概论》,胡显耀、李力(2009)的《高级文学翻译》, 李冰梅(2011)的《文学翻译新视野》和周方珠(2014)的《文学翻译论》等。

许钧(2015)的《历史的奇遇:文学翻译论》对文学翻译本质、文学名著译介与评析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思考,从忠实、叛逆和再创造之间的辩证关系论述了文学译者的身份认同,从意愿、现实与道德等三个层面对翻译活动中制约翻译主体的因素进行了宏观的考察和具体的分析,还结合翻译所承担的使命论述了文学翻译过程中“译什么”“怎么译”的各种选择,从翻译的文本生命历程入手对译作和原作的关系进行了新的观察,以确立译作应有的历史与文化地位,另外还讨论了文学翻译再创造的“度”。

论文学翻译的“明晰化”策略

论文学翻译的“明晰化”策略
陶嫣姹
( 黎明职业大学外语外贸与旅游学院,福建泉州 3 6 2 0 0 0 )
摘 要 :文学作品的翻译之所 以必要 ,是 由于优秀的文学作 品更具有思想 的深度和人性的关照 ,使作品的思想 内涵具有普 遍性 ,也就值得推广到他族文化当中。文学 翻译过程 中必须适当将 原文的潜 在意义解读 出来 ,将原文隐含的信息明晰化 , 使译 文读者能够在与原文读者相似的平 台上理解作 品。文学翻译的明晰化从词 汇的搭 配、句法及文化的差异 、修辞效果等方 面都可 以有效提高译文质量。 关键词 :文学 ;翻译 ;明晰化 中图分类号 :H 0 5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8 — 9 1 2 8【 2 0 1 4) 0 1 — 0 0 4 8 — 0 3
翻译的标准众说纷纭 ,而具体的翻译策略也是 多种多样。无论是循着严复 “ 信达雅 ”的中国翻译 标准而侧重 目的语语所做的各种翻译策略的选择 , 还是根据奈达 的 “ 等值论”而在双语 比较基础上做 出的策略选择 ,都没能使翻译策略成为一个系统 的 科 学 的方 法论 。 由此可 见 ,翻译 的策 略选 择 远非 一 个 标准 可 以概 括并 且有 效指 导的 。 翻译过 程涉及 的策略 多种多样 ,必须 根据语 境做 出恰当的选择。现今高速发达的科技 以及细化 的分工使得翻译在各个领域都成为必须 ,所 以在专 业 翻译和实用 翻译大行其道的情况下 ,翻译 的目的 也影 响 着译 者 所 选 择 的 翻译 策 略 。然 而 ,文 学 翻译 始终 是 正 统 的 、广 为 接受 的翻译 文 体 ,其 翻译 策 略 也一贯成为翻译 的主流。正如郑海凌在 《 文学翻译 学 》所说 : “ 翻译国际条约与翻译文学作 品同属语 际转换活动 ,但二者之问存在本质差别 ,怎么可能 找到它们 的共同规律呢?……把文学翻译 和非文学 翻译放在一起讨论是不明智的 ,就好 比把诗歌和家 兔放在一起研究 。”I 1 所 以,在 翻译策略 的讨论 当 中 ,还 是 需要 侧 重 文 学 文本 的 翻译 作 为例 子 ,进行 较为严 谨 的 、科 学 的翻译研 究 。 文学作 品是 最富有 文化性 的一种 文体 。文学 的叙 事 性 质使 其 带 上 丰 富 的地 方故 事 色 彩 和人 文 思 想。叙事就涉及到时间和地点这两个必须的因素 , 而叙 事 者 作 为某 个 特 定 地域 的人 ,其 塑 造 的 发生 的 特点时间的人物和事件必然在其所熟悉的地域 ,这 地域 即为空间。所 以,一般的叙事作晶都有假设 时间和地点 。即使是科幻等虚构作品 ,也是发生在 某个特点 的假设 的地点 ,有其特有的色彩。更不必 说标 题就体 现 出文化和地域 色彩 的众多作 品 ,如 《 美国悲剧 》、 《 巴黎圣母院》等。

从词汇翻译看译者的再创造性——以《哥儿》三译本为例

从词汇翻译看译者的再创造性——以《哥儿》三译本为例

从词汇翻译看译者的再创造性——以《哥儿》三译本为例黄莺【摘要】The novel Botchan written by Natsumesouseki has been translated into Chinese many times at different ages since 1930s.Even at the same age,there are different translated versions.This brings great convenience to the translation research.Many translation theorists admit that translation needs translator's artistic creativity which is proved by the research on different translated versions of Botchan.The three translators made different choices when they were translatingappellations,onomatopoeias and cultural symbols.%夏目漱石的小说《哥儿》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在不同时期多次被译为中文,甚至于在同一时期也有不同的译本,这给翻译研究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在文学翻译理论方面,许多翻译理论家都不约而同地承认文学翻译需要译者的艺术再创造性。

通过《哥儿》三种译本的词汇翻译研究,可以看到三位译者在翻译人物称谓语、拟声词、文化符号等具有代表性的词汇时,都作出了不同的选择,这正体现了文学翻译的艺术再创造性。

【期刊名称】《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3页(P129-131)【关键词】文学翻译;词汇翻译;再创造性【作者】黄莺【作者单位】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1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夏目漱石在中国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初鲁迅与周作人的翻译,已有90多年的历史了。

翻译和文学翻译的界定

翻译和文学翻译的界定

《翻译批评与赏析》课程内容1、翻译和文学翻译的界定讨论题1) 15位名家的说法有何异同?2) 你是如何看待翻译和文学翻译的?一、翻译定义宋代僧人法云:"夫翻译者,谓翻梵天之语,转成汉地之言。

音虽似别,义则大同。

"朱自清:"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说的译,就是拿外国文翻译成中国文。

"徐永煐:"翻译是译者用的一种语言(归宿语言)来表达原作者用另一种语言(出发语言)表达的思想。

"贺麟:"从哲学的意义上讲,翻译乃是译者(interpreter)与原本(text)之间的一种交往活动(commuication),其中包括理解,解读,领会,翻译等诸多环节。

其客观化的结果即为译文(translation),它是译者与原本之间交往活动的凝结和完成。

"前苏联语言翻译理论家费道罗夫:"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用另一种语言在内容与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中所业已表达出来的东西准确而完全地表达处来。

"前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在保持内容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过程。

"美国语言学家莱曼:"'翻译'(translation)的定义是,把一种语言材料转变成另一种(语言材料),而尽可能保持原来的语言模式--语音上的,语法上的和语义上的,以致风格上的。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 奈达(Euqene Nide):翻译就是接受语言复制出与原语言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等值体--首先是就意义而言,其次就风格而言。

(Translating consisi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ece 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奈达的界定不仅说明了翻译的实质,而且较之于其它定义,更具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点: (一)明确了要译的是信息,即意义与风格;(二)指出了原文与译文应当是等值的(equilent);(三)暗示了原文与译文的等值只可能是相对的(closest);(四)考虑了译文的可接受性(natural).二、文学翻译定义茅盾: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象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

“归化-异化”大讨论:演变与反思

“归化-异化”大讨论:演变与反思

“归化-异化”大讨论:演变与反思徐德荣;姜珊【摘要】T hrough the analysis of more than eighty related papers and books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domestication‐foreignization discussions in China from terminology and attitudes in the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levels .It attempts to offer tentative suggestionsfor addressing the core is‐sues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China by reflecting on domestication‐foreignization discussions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ranslatology in China .%本文基于对八十余篇相关文献的分析,从术语的辨析、讨论中所持态度和研究所处层面三个角度对近二十余年归化和异化在我国的大讨论进行发展脉络的梳理和阶段划分,以期通过对归化和异化大讨论的反思,就我国翻译学科建设的核心问题提出尝试性建议,力图促进国内译学的健康发展。

【期刊名称】《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6页(P111-116)【关键词】归化;异化;翻译学【作者】徐德荣;姜珊【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100;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归化与异化两种翻译倾向的争论,古已有之,佛经翻译中的“文质”之争可视为端倪。

文学翻译分析报告

文学翻译分析报告

文学翻译分析报告文学翻译,作为跨语言、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在传递文学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为了深入理解文学翻译的本质和特点,本报告将对文学翻译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文学翻译的特点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这使得文学翻译呈现出以下显著特点:1、语言的艺术性文学语言往往充满了各种修辞手法、形象表达和独特的文风。

译者需要在目标语言中再现原文的艺术美感,这要求对语言的精准把握和高超的表达能力。

2、文化的传递文学作品常常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如习俗、价值观、历史典故等。

成功的文学翻译要能够准确传递这些文化内涵,避免文化误解。

3、风格的再现每个作者都有其独特的写作风格,或豪放,或婉约,或幽默,或深沉。

译者需要敏锐地捕捉并在译文中尽量还原这种风格。

二、文学翻译的原则1、忠实原则忠实于原文的内容是文学翻译的首要原则。

这包括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的准确传达,不得随意增删或歪曲。

2、通顺原则译文应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读起来通顺流畅,没有生硬的翻译腔。

3、美学原则追求译文的美学效果,使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能够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的审美体验。

三、文学翻译的方法1、直译在不违背目标语言语法和文化习惯的前提下,尽可能保持原文的词句和结构。

例如,“A stitch in time saves nine”直译为“及时一针省九针。

”2、意译当直译无法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或会导致译文不通顺时,采用意译的方法,注重传达原文的意思而非形式。

比如,“It rains cats and dogs”意译为“下着倾盆大雨。

”3、音译对于一些具有特定文化内涵且在目标语言中无法找到对应词汇的词语,采用音译的方法。

像“功夫”译为“Kung Fu”。

四、文学翻译中的难点1、文化差异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对同一事物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存在差异。

童年郑海凌和刘辽翻译片段对比

童年郑海凌和刘辽翻译片段对比

童年郑海凌和刘辽翻译片段对比【实用版】目录1.引言2.郑海凌和刘辽的翻译理念与风格3.童年郑海凌和刘辽翻译片段的具体对比4.对比分析的结论5.结语正文1.引言郑海凌和刘辽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们在翻译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和丰富的经验。

他们各自都有独特的翻译理念和风格,对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将对比童年郑海凌和刘辽的翻译片段,以探讨他们的翻译理念和风格。

2.郑海凌和刘辽的翻译理念与风格郑海凌的翻译理念是以信、达、雅为准则,力求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的同时,尽量使译文优美、通顺。

他的翻译风格严谨、准确,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和表达的准确性。

而刘辽的翻译理念是“意译”,强调在传达原文意境的基础上,发挥译者的创造性,使译文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他的翻译风格优美、流畅,富有文学性。

3.童年郑海凌和刘辽翻译片段的具体对比下面将以童年郑海凌和刘辽的翻译片段为例,具体对比他们的翻译理念和风格。

原文:童年的夏天,我常常和小伙伴们在树下乘凉,听老人们讲故事。

郑海凌译文:童年的夏天,我常和伙伴们在树下乘凉,听老人们讲故事。

刘辽译文:童年夏日,我常与小伙伴们在树荫下纳凉,听长辈们讲述故事。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郑海凌的译文更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和表达的准确性,尽量保持原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而刘辽的译文则在传达原文意境的基础上,发挥了译者的创造性,使译文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他的译文优美、流畅,富有文学性。

4.对比分析的结论通过对比童年郑海凌和刘辽的翻译片段,可以看出他们在翻译理念和风格上的差异。

郑海凌的翻译以准确、严谨为特点,注重传达原文的信息;而刘辽的翻译以优美、流畅为特点,强调传达原文的意境。

虽然他们的翻译风格各异,但都为我国的翻译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结语童年郑海凌和刘辽的翻译片段对比,让我们对两位翻译家的翻译理念和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翻译理论与技巧·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郑海凌 文学翻译的本质是什么,究竟应该怎样描述它的本质特征,至今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当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

那么,文学翻译果真是艺术吗?如果它是艺术,为什么它没有像其它艺术形式那样得到普遍的、持久的承认?如果它不是艺术,为什么人们给它冠以艺术的美名?如此追问下去,我们便会发现,求证这一命题并不那么简单。

在翻译领域里,由于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认识模糊,人们有时陷入重艺术轻语言,或者重语言轻艺术的倾向,造成翻译实践的随意性和翻译批评的极端化。

本文拟对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问题做初步探讨,同时求教于翻译界同行和前辈。

(一)文学翻译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最早出现在西方译论里。

古罗马修辞学家西塞罗关于“演说家式的翻译”的主张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

我国传统的翻译理论,并没有单独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尽管大诗人谢灵运、李白都曾涉足翻译活动,刘禹锡也曾有诗句:“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

从汉末佛经译者的文、质之争,到严复的“信达雅”理论,都涉及文学翻译的本质问题,却没有旗帜鲜明地标举它的名目。

也许先辈们要寻找一种能涵盖一切的翻译原则,忽略了翻译的对象。

在中外翻译史里,混淆翻译文体的现象很常见,讨论翻译时往往不加分类,不区别待遇,把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熔于一炉,甚至拿文学翻译的理论来对待一切文体。

严复的“信达雅”理论,指导文学翻译实践最为贴切。

严复却用来指导社会科学著作的翻译,还在“尔雅”上大做文章,岂不画蛇添足!这种误会在当代也不鲜见。

美国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一度认为翻译是科学也是艺术,后来又说翻译不是科学只是艺术,强调翻译才能是天赋。

他并没有把翻译分门别类。

科技翻译机器人即将出世,哪里需要什么“天赋”。

德国翻译理论家沃尔夫拉姆·威尔斯在其《翻译学:问题与方法》一书中指出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却仍然把它和其它文体的翻译放在一起研究,试图建立包容一切文体的翻译学。

俄国的翻译家们似乎明智一些,很早就分成语言学派和文艺学派,森严壁垒地相互对峙,但他们往往各自强调一个极端,甚至把语言和文学隔离起来。

当然,这些现象与当时当地的译学风气或文化传统分不开,不能妄加批评。

各国翻译家的理论无疑得到他们本国人的认同,在本国文坛上独领风骚,我们列举这些无非是指出人们以往在研究方法上的疏漏或者个性。

西方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虽早,其界说却显出自发的天真。

从西塞罗、贺拉斯到当代的列维、加切奇拉泽,都强调文学翻译是一种文学创作,注重它的创造性,随意性,忽视它的局限性。

我国提出文学翻译的概念较晚,但其内涵透视出自觉的严谨,有师法:“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

”(引自茅盾于1954年8月在全国文学翻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国翻译界对文学翻译的界定,注重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把读者的反映作为衡量翻译效果的依据,其审4美原则与我国传统文论中的“意境说”一脉相传,并呼应清末马建忠的“善译说”。

意境是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与情调,是作家审美理想的最高层次。

要求译作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准确揭示了文学翻译的本质;让读者参与翻译活动,更把文学翻译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在接受美学理论尚未流行的五十年代,提出这样的见解尤为难得。

正确认识文学翻译的性质,就能让它和非文学翻译划清界限,名正言顺地显示自己的独立性和特殊性。

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区别,首先表现于对象的不同。

文学翻译的对象是文学作品,具体地说,就是小说、散文、诗歌、纪实文学、戏剧和影视作品。

而非文学翻译的对象是文学作品以外的各种文体,如各种理论著作、学术著作、教科书、报刊政论作品、公文合同等等。

其次表现于语言形式的不同。

文学翻译采用的是文学语言,而非文学翻译采用的是非文学语言。

第三是翻译手段不同。

文学翻译采用的是文学艺术手段,带有主体性、创造性,而非文学翻译采用的是技术性手段,有较强的可操纵性。

鉴于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区别,我们对二者的要求也大不相同。

如果说,我们要求非文学翻译要以明白畅达的合乎该文体习惯的语言准确地传达原作的内容,那么对于文学翻译,这样的要求就远远不够了。

文学作品是用特殊的语言创造的艺术品,具有形象性,艺术性,体现着作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具有能够引人入胜的艺术意境。

所以,文学翻译要求译者具有作家的文学修养和表现力,以便在深刻理解原作,把握原作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把内容与形式浑然一体的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

(二)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在与艺术本质的对比中显得更为明晰。

文学翻译相对于非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并不能说明它是一门艺术。

要判定它是不是艺术,还得把它同艺术本身做一对照。

谈到艺术,人们往往会联想到具有感性形象的绘画、雕塑、舞蹈、音乐和诗歌等艺术作品,或者把它们与艺术等同起来。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艺术与艺术作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艺术是人类的一项活动,而艺术作品则是这项活动的产物。

那么艺术究竟是一项什么样的活动呢?关于艺术的定义,自古以来说法很多,比如“艺术即模仿”(柏拉图,亚里斯多德),“艺术是一种愿望的想象性表现”(弗洛伊德),“艺术即表现,表现即直觉”(克罗齐),“艺术即情感语言”(杜卡斯),“艺术是对真理的直感的观察,或者说是用形象思维”(别林斯基),等等。

尽管说法不同,但有一点是一致的,即艺术是一种创造,具有审美的属性,也就是说,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审美的把握。

我们再来看文学翻译与艺术的异同。

首先,文学翻译是审美的翻译,其审美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文学翻译再现原作的艺术美,其二,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其创造性的程度是衡量它的审美价值的尺度。

从文学翻译活动的内涵看,它是一个由阅读、体会、沟通到表现的审美创造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译者通过视觉器官认识原作的语言符号,这些语言符号反映到译者的大脑转化为概念,由概念组合成完整的思想,然后发展成为更复杂的思维活动,如联想,评价,想象等等。

译者阅读原作时,头脑中储存的思想材料与原作的语义信息遇合,达到理解和沟通,同时他的主观评价和情感参与其中。

所以,通过译语最终表现出来的东西可能正确,也可能谬误。

然而,不管译作正确与否,翻译活动本身无疑是一种创造,因为它涉及到译者的想象、情感、联想等审美心理因素。

文学翻译的审美本质,我们还可以从译者与原作的审美关系来理解。

以往研究文学翻译,人们偏重于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待翻译过程,注意力往往集中于译者的正确理解与表达。

译者作为翻译主体,在翻译过程中是被动的,只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原作后面爬行。

这种以理性为中心,以语言学原理为基础的翻译模式对于非文学翻译无疑是正确的,但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就未免过于简单了。

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5艺术整体,它的内容丰富多彩,可以是一个人的内心独白,可以是一个人的瞬间的感受,可以是一幅宏伟壮烈的战争画卷,可以是一段富有诗意的爱情故事,可以是整个社会的缩影,也可以是某一段奇特生活的写照。

总之,文学作品容量极大,并且处处流露着艺术美。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与原作之间是审美关系。

译者的审美趣味、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直接关系着能否准确传达原作的艺术美。

在翻译活动中,译者既是原作艺术美的欣赏和接受者,同时又是它的表现者。

从欣赏、接受到表现,有一个重要环节,即译者的审美再创造,或者叫做心灵的再创造,情感形式的再创造。

从国外接受美学的观点看,文学作品要体现自身的价值,必须通过读者阅读。

不然,它就是一叠印满文字符号的纸。

艺术作品为人们提供一个多层次的未定点,人们通过阅读和理解填补空白,将其具体化,最终使作品的意义从语言符号里浮现出来。

译者凭着超出常人的文学修养和审美力,阅读、透视和体会原作的方方面面,再以他的创造能力把自己的体会和理解表现出来,最终完成翻译过程。

译者的审美视角、审美力和表现力因人而异,所以一部原作有多部不同的译本。

(三)当人们广泛运用对话理论来揭示艺术的本质规律时,我们看待文学翻译的结构模式,也会发现它的对话性。

实际上,翻译产生于对话,它本身就是一种对话活动,是一种由隔膜、误解引起的对话。

在文学翻译活动中,译者通过阅读原作同原作者对话,通过建构译作同原作对话,并且通过译作与读者对话。

译者的这种多重对话也是中外两种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对话中包含着创造,创造中包含着误解,最终在误解与创造中达到沟通。

所以,文学翻译离不开误译,它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只能是相对的。

我们具体分析这种对话结构中的关系,首先会发现,文学翻译的创造性来自译者的主体性。

就是说,译者的主观参与行为是文学翻译的艺术创造的关键。

文学翻译活动的第一层次是译者对原作的阅读。

这种阅读不同于一般读者的读书活动,也不同于文学研究者阅读他所要研究的某个作家的作品,不能够一目十行地只欣赏故事情节或者只探索某种思想倾向艺术手法。

译者对原作的阅读比他们认真得多。

正如马建忠所说,“一书到手,经营反复,确知其意旨之所在,而又摹写其神情,仿佛其语气”,最终达到“心悟神解”。

对译者来说,原作里没有一个字可以滑过溜过,没有一处困难可以支吾扯淡。

这种阅读就其本质而言就是文艺学里所说的“阐释”和“解读”,是主客体之间的“对话”。

在译者与原作的对话交流中,译者的主观评价和个人情感必定参与其中。

译者的想象力、直觉力和感悟力在原作内容的激发下活跃起来,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对原作文本的解释和建构,把原作者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复现出来,加以理解和体悟,同时不由自主地掺入自己的体会和理解。

译者对原作的解读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性。

同一句话,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理解;同一个形象,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体会。

鲁迅曾指出,不同的人读《红楼梦》所见不同,“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莎士比亚所创造的哈姆雷特的形象,在歌德、赫尔岑、托尔斯泰看来性格截然不同。

因此,文学翻译活动从一开始就和原作者拉开了一定距离。

文学翻译的对话结构的第二层次,是译者通过建构译作与原作对话。

文学翻译以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为宗旨,实际上给译者规定了极为艰难的任务。

我们说到某种玄妙虚无的事物时,常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而文学作品的艺术意境就是一种极玄妙的东西,正如王国维所说,其妙处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实际上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翻译的任务往往是不可为而为之,文学翻译尤为如此。

译者在“意会”的基础上,开始通过译语同原作对话。

译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译者的审美创造表现出来的一种形式,是译者在原作语言的土壤之上,在同原作对话的艺术氛围和文化语境里生成的新的语言。

6从形态上看,译语具有原作语言的某些特征,但又与原作的语言形式有很大差异,它接近于汉语文学语言,但又与之略有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