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普通建筑节能标准,被动式建筑节能标准有四点不同

合集下载

被动房”比普通建筑的优势

被动房”比普通建筑的优势

被动房与普通建筑的优劣比较不需要暖气和空调还能保持适宜的温度,比目前常见的项目节能90%以上。

这样的房子听起来就好像一个人不吃不喝还能活着,而这就是被动式超低耗能绿色建筑。

被动式超低耗能绿色建筑,又被业内简称为“被动房”。

‘被动式’听起来挺玄妙,其实很简单。

咱们现在住的这些房子,需要用空调暖气来调节室温,这就是‘主动式’。

而‘被动式’是不需要通过这些手段,也能达到冷暖适度的效果。

事实上单纯讲“被动式”并不是新鲜事物,老祖宗们挖土洞,住巢居就是一种原始的被动式住宅。

虽然被动式住宅古已有之,但是现在提出的“被动房”跟先前肯定是有区别的。

现在的被动房项目肯定不是挖土洞,它是通过超强的保温性能和极好的密闭性来实现‘被动’的。

除了采用新技术来实现“被动”效果外,跟原始的被动房不同,现在的被动房只是相对“被动”。

项目允许有少量的能源补充,这也就意味着在极端的天气条件下,可以采用制冷制暖等方式调节室温。

被动式节能屋(德语:Passivhaus)又可译为被动式房屋,是基于被动式设计而建造的节能建筑物。

被动房,是各种技术产品的集大成者,通过充分使用可再生能源使采暖消耗的一次能源不超过15千瓦·小时/平米的房屋。

如此低的能耗标准,是通过高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和可再生能源得以实现。

“被动房”的建筑方式不受楼宇类型的限制,包括办公楼宇、住房、校舍、体育馆以及工业用房。

因此普通建筑可以通过改建达到“被动房”的标准要求,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

被动房,是各种技术产品的集大成者,通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使所有消耗的一次能源总和不超过120千瓦·小时/(平米.年)的房屋。

如此低的能耗标准,是通过高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和可再生能源得以实现。

浅谈被动房

浅谈被动房

3、对新风系统提出较高要求。
目前的居住建筑节能标准虽然对房间的换气次数做出了明确要求,但设计中仅依靠自然通风来满足新风需求,新风的品质及新风量 无法调控,这在供暖和制冷季节非常不利于建筑节能。在《标准》中不仅对被动房内的新风系统做出了要求,而且还对新风系统的热 回收效率、系统运行模式作出规定。
4、对设计、施工、测试、运行提出明确要求。
青岛中德生态园
阳台/挑台热桥处理采用德国Isokorb产品
被动房基本要求

良好的外保温 高质量透明维护结构 无热桥设计 良好气密性 热回收新风系统
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良好
充分利用阳光辐射得热
高效的产能、输送、散热系统
以上五个方面必须协调处理, 缺一不可。
有效的夏季遮阳
气密性以及合理的新风系统设计

满足标准:
室内温度20~26°C 围合房间各面的表面温度不低于 室内温度3°C 空气相对湿度:30%~70% 空气速度:室内空气流速小于 0.15m/s

被动式建筑并不是一种能耗标准,而是一种兼顾效
能和最佳舒适度的解决方案。
被动房的由来

50% 的能源消耗来自建筑的建造和使用

中国每年新增20亿平方米建筑,占到世界总量的50%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回家就是享受的开始!
冬暖夏凉,四季如春 告别黄梅天,冬天不干燥 噪音隔离,静享安谧
冬天:
室外-6 ℃ ,
室内20 ℃左右
湿度可调可控,抑制病霉菌滋生
衣物净爽不发霉 黄梅天气在窗外
灰尘难进门 主妇少费心
宝宝睡觉蹬被子 不担心
夏日厨房也享受
被动房价值体现----健康
远离环境污染,被动式低能耗建筑 让家变成健康的堡垒!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首先,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考虑到建筑方向和布局的合理性。

建筑应充分利用自然的气候条件,通过科学的朝向和布局,最大化地利用太阳能和自然通风。

例如,南北朝向可以使建筑物获得最佳的自然采光效果,减少对人工照明的需求。

此外,建筑还应避免面向嘈杂环境,如交通繁忙路段或工业区。

其次,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在墙体、屋顶和地板的保温层方面提出了要求。

建筑应采用高效的保温材料,并且保温层的厚度和密度应符合标准要求。

同时,建筑物的窗户和门还应采用隔热材料,减少能量的传递和散失。

第三,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出了建筑的隔热性能要求。

建筑在设计时应考虑到外墙和屋顶的隔热性能,采用高效的隔热材料,如岩棉、聚苯板等。

此外,建筑还应采用双层窗户、断热框架和气密胶条等密封措施,减少能量的传递和散失。

第四,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注重建筑的自然通风和空气质量。

建筑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计,使空气自然流通,并通过适当的调节装置进行空气质量的控制。

此外,建筑还应考虑到空气污染源的排放和通风位置的合理布局。

第五,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提出了建筑的阳光利用要求。

建筑应考虑到日照时间和光照强度,通过合理的窗户设计和遮阳装置的选择,使室内获得适当的阳光照明,减少对人工照明的需求。

最后,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还要求建筑在能耗监测和节能控制方面具备一定的自动化技术和设备。

建筑应安装能耗监测系统,实时监测能源消耗情况,并配备合理的节能控制装置,自动调节温度、湿度和照明等设备的使用。

总之,被动式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一套综合性的规范和指导,旨在通过合理的建筑布局和设计,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通过严格按照这些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可以建造出更加环保和节能的建筑,为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被动式建筑评价标准

被动式建筑评价标准

被动式建筑评价标准如下:1. **气密性**:被动式建筑的气密性必须达到0.5级以上,相当于一千万个大气压,这也就意味着即使门窗缝隙也有一定的漏气量,相比之下普通建筑仅为一级和三级,不仅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还会加剧环境污染。

2. **保温隔热**:被动式建筑使用了大量的保温材料和屋顶和墙体,加强了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降低能源消耗。

同时建筑外墙使用双层玻璃或真空玻璃,有效阻止室内外温差造成的能量交换。

3. **采光**:被动式建筑采用高效LED照明和遮阳系统,可以节约能源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通风**:被动式建筑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空气动力学设计,有效控制室内空气流动,确保舒适的同时节约能源。

5. **热稳定性**:建筑的混凝土结构可以保证在寒冷的季节室内温度的变化幅度在较小的范围内,这对于保证建筑的稳定性、保温性能和使用寿命都非常重要。

6. **高效地热传导控制**:被动式建筑对地热传导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其使用的材料和构造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地下水和其他热源对建筑物的热传导。

7. **噪声控制**:被动式建筑通过精确的设计和选材有效地控制了建筑噪声的传播,使其达到了超低的噪声标准。

另外,建造过程中的清洁生产、高效节能的设备和技术、良好的后期维护、以及完善的运营管理等因素也是被动式建筑的评估标准之一。

被动式建筑是一种绿色建筑,它通过利用自然能源、减少能源消耗、优化室内环境、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实用性,为人类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同时也对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总的来说,被动式建筑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节能环保:被动式建筑的气密性高,保温性能好,能够有效地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2. 舒适宜居:被动式建筑采用了高效照明、通风、热舒适控制系统等先进的技术,能够提供舒适、宜人的室内环境。

3. 高效运营:被动式建筑在设计、施工、维护等方面都经过了精心的考虑和严格的控制,能够实现高效的运营和管理。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是一种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旨在通过科学的建筑设计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能耗,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指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应满足的技术规范和要求。

下面将从建筑外墙保温、窗户设计、采光设计、隔热措施和能源利用等方面,探讨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在建筑外墙保温方面,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应采用优质保温材料进行外墙保温,阻断外界热量传入室内,减少室内热量流失。

常用的保温材料有聚苯板、岩棉板、聚氨酯等,应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

同时,外墙保温的设计应尽量减少热桥的出现,避免热量在建筑结构中的传导,提高保温效果。

窗户设计也是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方面。

窗户应选择双层或多层中空玻璃,增加隔热性能。

在选用玻璃材料时,应优先选择低辐射玻璃,降低热量的辐射传输。

另外,窗框的设计应采用断热材料,减少冷热桥的产生。

同时,还可以设置可开启的窗户,增加自然通风的效果,减少使用空调的频率。

采光设计是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应根据不同的房间功能选择合适的朝向和窗户大小。

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阳光的照射角度和强度,合理设置窗户位置,增加采光面积。

此外,还可以利用遮阳板、雨棚等措施避免阳光直射进入室内,降低室内温度。

隔热措施也是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

建筑屋顶和地板的隔热处理可以有效降低传导热量的损失。

在屋顶方面,可以采用保温隔热材料进行隔热。

在地板方面,可以选择保温地砖或者进行地板下的保温处理。

同时,还应注意建筑中断热层与外界空气流动的隔离,避免热量传递。

能源利用是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应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如太阳能和地热能等,进行供暖、供电和热水的提供。

其中,太阳能应用最为广泛。

通过合理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和太阳能集热器,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从而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建筑节能设计与被动式建筑

建筑节能设计与被动式建筑

建筑节能设计与被动式建筑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建筑节能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建筑节能设计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通过优化建筑的热、冷、光、风等资源利用,降低能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建筑的舒适性和可持续性。

而被动式建筑则是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来降低能耗的建筑设计理念。

建筑节能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在设计初期就通过建筑的结构、材料、设备等方面实现节能。

常见的节能设计措施包括隔热、隔音、保温、通风、采光等。

隔热是建筑节能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通过改变建筑物的外墙、屋顶和地板的结构和材料,降低能量在室内和室外之间的传热。

隔音则是通过优化建筑结构和选择合适的材料,减少外界噪音对室内环境的干扰。

保温是通过选用保温材料和改善建筑的隔热性能,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建筑的热工性能。

通风是指通过合理设计和布置建筑的门、窗、通风口等,使新鲜空气进入室内,排出室内过剩湿气,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舒适。

采光则是利用室内空间的布置和选择合适的窗户和采光设备,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源,提高室内的亮度和舒适度。

与建筑节能设计相比,被动式建筑更强调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来降低能耗。

被动式建筑的设计理念是在充分了解和利用建筑周围自然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建筑的朝向、采光、通风、热量积累等手段,实现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被动式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的使用和浪费。

常见的被动式建筑设计措施包括确定建筑的朝向和布局,合理配置窗户和通风装置,利用建筑的质量和热容量来实现日照、通风和热量积累等。

建筑节能设计与被动式建筑设计在实践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补充。

建筑节能设计注重从建筑的结构和材料等方面实现节能,而被动式建筑设计则更注重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来降低能耗。

两者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性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绿建为例,绿建是一种以节能、环保、舒适为目标的建筑理念。

被动式建筑评价标准

被动式建筑评价标准

被动式建筑评价标准被动式建筑评价标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对环境可持续性的重视,被动式建筑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主题。

被动式建筑是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能耗、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提高居住者舒适度的建筑设计和方法。

本文将探讨被动式建筑的评价标准,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一建筑模式的优势和应用。

1.能效被动式建筑的核心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

因此,评价一个被动式建筑的标准之一就是其能效。

能效评估应包括建筑的综合能耗、能源来源、能源利用效率等。

一个优秀的被动式建筑应该能够在所有季节中维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减少对空调和供暖设备的依赖,通过利用太阳能、自然通风等手段最大化地利用自然能源,从而实现能耗的最低化。

2.室内舒适度除了能效外,评价被动式建筑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室内舒适度。

通过科学的设计和建筑材料的选择,被动式建筑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提供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室内温度的稳定性、湿度的控制、光线的利用都是评价被动式建筑室内舒适度的关键要素。

此外,空气质量的保证也是评价标准之一。

被动式建筑应该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室内外空气的污染物交换,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3.材料选择材料选择是评价被动式建筑的另一个重要标准。

优质的建筑材料可以提供更好的隔热和隔音效果,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此外,节能材料的使用也是被动式建筑的一个重要原则。

使用可再生材料和具有较低碳排放的材料可以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降低建筑的环境影响。

4.灵活性评价被动式建筑的标准之一是其灵活性。

一个优秀的被动式建筑应该能够适应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需求变化,充分考虑到居住者的个人需求和习惯。

可调节的遮阳装置、可开闭的窗户、可调节的通风系统等都是增加建筑灵活性的一些设计手段。

通过灵活的设计,被动式建筑可以满足不同居住者的需求,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5.成本效益最后,评价被动式建筑的标准之一是其成本效益。

被动式建筑的初期投资可能较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成本可以得到回收和降低。

被动房与普通建筑节能标准的区别

被动房与普通建筑节能标准的区别

被动房与普通建筑节能标准的区别被动房高效的保温隔热和优良的气密条件,决定了其房间内必须供给新风,以保障优异的室内环境。

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新风能耗,被动房要求新风系统必须带有热回收功能,热回收效率≥75%。

被动房与普通节能标准相比有四点不同:1.节能目标与措施同时限定我国现行的节能设计标准仅从节能措施方面作出规定,并没有对节能效果进行评定。

只要按照节能标准的措施要求进行设计,便认为建筑的节能效果达到了节能标准的要求,没有具体的建筑能耗指标。

而被动式低耗能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不仅从节能措施上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指标和要求,更重要的是对建筑总能源消耗和各分项能耗都给出了明确的限制指标。

只有建筑通过这些节能措施,最终达到了建筑能耗指标,才能被认定为被动房。

2.明确建筑能耗、空调负荷、能耗需求的算法被动式节能标准不仅以最终能耗来评定建筑节能效果,同时明确了建筑能耗、空调负荷、能耗需求的计算方法,这将使能耗、负荷等计算有据可依,也使被动房各项能耗的计算方法更加严谨。

3.对新风系统提出较高要求目前的居住建筑节能标准虽然对房间的换气次数做出了明确要求,但设计中仅依靠自然通风来满足新风需求,新风的品质及新风量无法调控,这在供暖和制冷季节非常不利于建筑节能。

被动房内的新风系统对热回收效率、系统运行模式都有较高要求。

4.对设计、施工、测试、运行提出明确要求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不仅对被动房的节能设计作出规定,对施工、测试、运行管理也做出了明确要求。

将节能设计标准和验收测试技术要求整合为一体,同时突出了运行管理阶段被动房及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用户自身的行为节能。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节能效果为目标,突破了以往的以措施为目标的节能标准模式,以更加直接的方式控制建筑能耗,加强了对施工阶段的要求和限制,可以有效避免设计与施工脱节以及施工粗犷等工程中的常见问题,促使建筑实际运行能耗与设计目标相致。

被动房使建筑能效有了更高的目标,使建筑节能标准有了更大的提升空间。

浅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区别

浅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区别

浅谈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区别作者:孙伟来源:《建筑与装饰》2020年第10期摘要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与能源消耗量的不断上升,资源稀缺日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面对能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被动式建筑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飞速增长,本文就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区别,进行探讨。

关键词被动式;超低能耗;传统建筑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源与能源消耗量的不断上升,资源稀缺日渐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短板,目前全球面对能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之前,中国政府发布声明,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降低40%~45%。

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三分之一,且其能耗总量逐年上升,在全社会总能中所占比例已从20世纪70年代末的10%,上升至近年的30%,而建筑物能耗的大部分被采暖和空调所消耗。

1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概念目前全社会面临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温室效应,人们开始向往低碳节能的生活,我国目前97%以上的房屋都属于高耗能建筑,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适应气候特征和自然条件,采用更高保温隔热性能和建筑气密性的围护结构,运用高效新风热回收技术,室内环境参数和能耗指标满足标准要求,供暖和制冷所需要的能耗较低,节能效率达90%以上,同时也是高度舒适安全的性建筑。

超低能耗建筑室内温度保持恒温20℃~26℃,而且温度分布均衡,恒湿40%~60%,即使夏季,也不会有桑拿天的闷热感,恒氧CO2浓度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的设计建造基于“被动有限、主动优化”在整个建筑的规划设计全过程中,都贯穿了降低能耗的目标。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在设计上主要采用的一体化和性能优化的设计原则,以不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作为基础,不用的气候、自然资源、居住环境等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实现建筑耗能低,可靠性得到提高。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推广对于缓解能源紧张,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少大气污染意义尤其重大,为人类创造一个空气清新,天蓝水清,气候适宜的居住环境[1]。

被动式建筑节能标准

被动式建筑节能标准

被动式建筑节能标准
被动式建筑节能标准是一种新型的建筑节能技术,它通过优化建筑结构、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科学管理等手段,实现建筑能源的最大限度利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被动式建筑节能标准的核心理念是“被动式设计”,即通过建筑本身的结构和材料特性,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源,减少对外部能源的依赖。

这种设计理念要求建筑在设计初期就考虑到能源利用的问题,从而在建筑的各个方面进行优化,如建筑朝向、窗户大小和位置、墙体厚度和材料等。

被动式建筑节能标准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采用高效节能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太阳能热水器、地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它们能够有效地利用自然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除了优化建筑结构和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外,科学管理也是被动式建筑节能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管理包括建筑能源监测、能源管理系统的建立和运行等,它能够帮助建筑管理者及时发现和解决能源浪费问题,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被动式建筑节能标准是一种全新的建筑节能技术,它通过优化建筑结构、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科学管理等手段,实现建筑能源的最大限度利用,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和建设中,
被动式建筑节能标准将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被动房与普通房屋优劣比较分析——为什么我们坚持要建被动式低能耗房屋

被动房与普通房屋优劣比较分析——为什么我们坚持要建被动式低能耗房屋
无 关系 。
1 、 评 判 体 系 不 同
被 动 式 低 能 耗 房 屋是 以房 屋 建 成 以后 的 结 果 作 为最 终 评 判 指
DOI :1 0 . 1 6 1 1 6 / J . c n k i . j s k . i . 2 0 1 7 . 1 7. 0 0 1




The S pe ci al Foc us

2 被 动 式 低 能 耗 建 筑 必 须 首 先 是 健 康 建筑
被 动式 低 能 耗 建 筑 必 须是 健 康 建 筑 表现 在两 个 方 面 。 其一 .
它 的 建 筑 构 造 满 足 建 筑 热 工 的 要 求 .建 筑 的 室 内 一 侧 无 结 露 发 霉 现 象 其 二 .它 的 室 内空 气 环 境 质 量 是 优 良的 ,室 内 的Co 含
指 标 和 花 了 多 少能 源 费 用便 可 做 出 判 断 。被 动 房是 普 通 百姓 可 以
识 别 的房 子 。这 一 特 性使 被 动 房 比 较容 易获 得 市场 认 可 。开 发 商
自发 在 山 东 、河 北 、江 苏等 地 大 规 模建 造 被 动 房 与 这一 特 性 不
25
采r 负 1 : : ≤l 0 W I I l ; 窜l 舒 适 P I 指标: 事 内濉 I 疆:1 0~1 6( ’ ; 中 I l × J : 4 0 % ~州) ; 趟泓 率 :≤1 ( ) ‰;
CO: : ≤l ( ) O O p p n ] ;
( I 1 1 a ) l
员 、设 备 、灯 光 等 参数 的设 定 必 须 准确 可 靠 依 据 精确 的计 算 结 果 .设 计 人 员 便 可 准确 地 为 被 动 房 配备 设 备 已 有 的被 动 房 运 行

被动式建筑节能标准

被动式建筑节能标准

被动式建筑节能标准
被动式建筑是一种能够利用周围环境资源实现节能的建筑形式。

在被动式建筑中,设计师会考虑如何最大程度地利用自然光、气流和地热等因素,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被动式建筑节能标准也在逐渐完善和推广。

被动式建筑节能标准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墙体、屋顶、门窗、采光、通风、空调、热水等方面的要求。

比如,在被动式建筑设计中,建筑方向、建筑朝向、采光、通风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同时,墙体和屋顶的保温性能也需要达到一定的要求,以保证室内的温度不会随着室外温度的变化而剧烈波动。

另外,门窗的密封性和隔音性也需要考虑,以避免能量浪费和外界噪声的干扰。

被动式建筑节能标准的推广,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建筑的能耗和碳排放。

同时,被动式建筑还可以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和健康性,因为它更加注重自然环境和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化。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节能意识的普及,被动式建筑节能标准必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 1 -。

被动式节能住宅的四大要素

被动式节能住宅的四大要素

被动式节能住宅的四大要素标签:被动式节能住宅被动式建筑被动式节能住宅这一技术早在20世纪七十年代——20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在德国、奥地利、瑞士这些国家发展,德国目前在这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被动式节能住宅追求的是低耗能,“这是一种在目前市场还不太常见或陌生的建筑技术和设计方法。

要素1——讲究朝向从外表上,很难看出被动式节能住宅与其它普通房屋的区别,比较明显的特征是:为了减少能源损失,被动式节能的房子在设计上会尽可能减少外墙面积,因此房屋南北朝向也很重要,这关系到能否更好地利用太阳能;东西向很少开窗,如果想大面积开窗,必须有相应的自然或人工遮阳设施(树木、百页、遮阳篷)。

要素2——墙体密封性强与一般住宅的区别主要是内部,这里没有暖气系统,被动式节能住宅是不需要暖气设备的。

要保持室内温度,首先依靠很好的保温层和房子的密封性:尽量避开热桥,这从地下室开始到屋顶结束;为了对房子进行高效保温,还需要对门、窗进行特殊保温隔热处理。

要素3——通风性好由于房子的密封性高,所以被动式节能住宅的通风显得更为重要,以防止霉变。

但是通风会损失大部分能量,所以出现新一代的通风设备:新鲜空气被吸入首先进入主卧和起居等房间,污浊空气被从卫生间和厨房排出,同时通过热循环交换器,使新风被旧风加热,尽可能减少通风热损失。

要素4——低水耗为了减少水消耗,雨水被收集起来用于冲刷厕所、花园和冲洗其他。

水通过屋顶太阳能加热器被加热,如果热水需求较高,会补充天然气加热。

在这个消耗量上,传统房子一年需要天然气15 00~2500升,而被动式节能住宅只需150~250升。

综合来讲,从设计到施工的各方面必须功能合理,施工上注意各种细节处理,在这一系列条件下,太阳能、地热和人体辐射热才可以理想利用,被动式住宅才有可能建设。

被动房-建筑节能的理想态

被动房-建筑节能的理想态

目前,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30%,而且以每年1%的速度增加。

随着我国建设低碳经济、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保持经济可持续开展步伐的迈进,如何推进建筑节能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在此情况下,“被动房〞这种超低能耗绿色建注:目前除了北京之外,绝大多数省市居住建筑采用65%、公共建筑采用50%节二、被动房的主要技术措施为到达被动房设计标准的要求,重点是在保温性、气密性、新风及热回收三个方面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加强建筑围护体系的保温性能。

建筑围护体系主要由外墙、屋面和外窗组成,加强围护体系的保温性能是被动房建筑设计和建造中最为重要的技术措施。

建筑外墙和屋面是围护体系主体,当围护结构的保温层到达一定厚度时,房屋通过外围护结构损失的能量到达最低。

在冬季可以凭借房屋自然得热维持室内在20℃以上;在夏季足以抵抗太阳辐射传到室内。

提高建筑的气密性。

气密性是反映建筑物抵御空气渗透性能的参数,一般以室内外压力差为50Pa情况下,每小时的空气渗透量占建筑总容积的百分比数来表示。

提高建筑气密性,能够减少由渗风带入的冷量或热量,节省处理这局部负荷的能量。

被动房的密闭性还可以控制室内环境的湿度和保护建筑结构,并能显著降低通过管网和辅助通道的声音传递,从而有效降噪。

机械送新风并进行热回收。

当气密性大大提高以后,适宜的通风换气方式对于被动房尤为重要。

在现有建筑中,开启窗户和门窗缝隙的渗透是实现建筑冬季换气的常用方式,但这样会带来大量的热量损失。

在被动房中,这一换气指标完全通过高效新风热回收装置来完成,室内污浊的空气从厨房和卫生间的排风口排入风管中,新鲜空气那么从起居室和卧室的送风口中进入房间;在排风和送风过程中,把建筑排风中的热量回收,用以预热室外的新鲜空气并送入室内是被动房关键技术之一。

被动房使用的热交换器的热回收效率可以到达75%以上,能有效防止通风换气损失的热量;在新风的处理过程中,还可以过滤室外空气的尘土,控制空气的湿度,大幅提高空气质量,在雾霾较多的环境下更有优势。

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一)

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一)

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一)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什么是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指在建筑设计初期,通过建筑后勤系统、建筑设备、建筑材料及结构等多方面的优化设计,达到建筑自身的节能目的,不需要导入大量外部能源,从而降低使用成本、减少使用烟气、降低环境污染等多个方面的优势。

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特点1.无需外部能源输入:通过在建筑设计初期就严格控制建筑的能耗,从而减少了建筑使用过程中对外部能源的依赖,减轻了国内能源压力。

2.高效节能:该标准在建筑设计、建造、使用、后勤管理方面控制,使得建筑高效节能,能耗更低。

3.生态环保:减少对外部环境的影响,提高生态环保水平。

4.维护成本低:充分考虑建筑的性能、耐久性和可维护性,降低建筑后期维护成本,同时增强建筑的使用价值。

如何达到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保证建筑材料的保温性,减少外部热量传递。

2.通过建筑构造要求,更好的达到保温保冷效果。

3.通过严格的建筑后勤管理,对建筑的使用和维护进行规范,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目前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运用目前,节能环保已成为全球共识。

越来越多的建筑采用了超低能耗、高效节能的设计标准,特别是在北欧地区,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经在大规模运用。

同时,我国也在倡导绿色低碳生态建筑,积极推广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未来发展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也将不断地进行更新和完善。

未来,预计该标准会出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建筑材料的创新:出现更为高效的新型建筑材料,使得建筑保温、隔音、防水等方面更加优化。

2.智能建筑领域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会使得建筑能够实现更加智能化、自动化的管理,进一步提高节能效果。

3.节能服务的普及:随着节能服务市场的不断成熟,建筑节能的服务也将进一步普及,使得更多的公共建筑采用被动式超低能耗设计。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的优缺点V5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技术的优缺点V5

合作团队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
秦皇岛五兴房地产有限公司
北京中建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秦皇 岛分公司
清华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领导关注
住建部姜伟新部长2011,2012年两次视察该项目
姜伟新部长在调研期间, 协调财政部柯凤副司长商讨 给予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财政 补贴事宜。 室内讲课
领导关注
住建部姜伟新部长作重要指示
3.采用通风效率 75% 新风设施
• 必须满足人体的新风需求,在每次换气时将能量损 失降到最低
被动房屋的技术参数要求
供热能耗特性值:小于15kWh/(年·m2) 用户端的供热消耗一次能源。 气密性要求:50帕压差情况下换气次数小于0.6次/小时
所有能耗的一次能源消耗总计:小于120kWh/(年·m2)
采暖能流图 被动式低能耗建筑-用一次能源做限定性指标 能耗计算 采暖空间 极限平衡 QS QL QT QI 有效能
获取
QH
传递
(空间极限 = 热套封)
分配
转化 保存 生产 运输
最终能量
(楼宇极限)
原始 能量
来源:PHD
被动式房屋在德国能源战略的作用
• • 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德国率先宣布放弃使用核能,而核能占其能源供应的40%. 德国2011年提出了新的节能目标:自2019年1月1日起, 政府办公建筑将成为(近) 零能耗;自2021年1月1日起, 所有的新建建筑将建成(近)零能耗;2050年所有
供暖需热量 或楼宇热负荷 排气 有效制冷需求 总一次能源需求 楼宇气密性 超温频率
15 kWh/(m² a) 进气 10 W/m² 15 kWh/(m² a) 120 kWh/(m² a) 0.6 /h 10 %

被动式房屋标准

被动式房屋标准

被动式房屋标准什么是被动式房屋被动式房屋是指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充分考虑能源利用和节约,增强室内能量自给自足的能力,从而实现减少能源消耗的目标。

与传统房屋相比,被动式房屋更加节能环保。

同时,被动式房屋还注重室内的空气质量、保湿、保温、隔音、抗辐射等方面,为住户提供更为健康和舒适的居住条件。

被动式房屋标准被动式房屋的标准首先由国际被动房协会(Passive House Institute)在德国哈米尔顿提出,后来逐渐遍及全球。

在国内,由于政策和市场方面的推动,被动式房屋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其标准也被提出和固定。

被动式房屋标准是指在建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筛选合适的建材,建造合理的建筑结构,提供高效的暖通空调系统,满足该标准所规定的各项性能要求,达到室内舒适、被动低耗能的设计、建造和运营要求。

被动式房屋标准的核心在于充分利用地理位置和环境,选择合适的建筑外壳材料,使得房屋具有优秀的保温、保湿和隔音性能,在室内保持恒定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

被动式房屋标准具有以下特点:极低的能耗被动式房屋能耗极低,与传统公寓相比,节能率可高达80%以上,能够为用户节省大量的水电费支出。

高效的能源利用被动式房屋在设计和建造中充分考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自然能源的利用,并采用高效节能的暖通设备,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

舒适的室内环境被动式房屋设计,可使室内保持恒定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舒适室内环境。

长寿的建筑结构被动式房屋采用高品质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具有稳定、长久的耐用性。

环保节能被动式房屋的建造过程中使用的大部分材料都是环保材料,不仅可减轻对环境的污染,还具有节能节材、降低建筑垃圾等优点。

被动式房屋在中国的应用目前,被动式房屋在中国的应用还比较普及,但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加强和政策的推动,被动式房屋在中国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机构和企业开始研发和制造被动式房屋,例如华为、保利等都推出了自己的被动式房屋产品。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实现环保与舒适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实现环保与舒适

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实现环保与舒适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报、建筑联盟目前,建筑节能问题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

专家指出,面对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与普通的标准房屋相比,被动式房屋能耗更低、碳排放更少。

同时,在解决南方地区集中供暖、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也将大有作为,是未来建筑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

什么是被动式房屋?被动式房屋(即Passive House),也称为被动式超低能耗房屋、被动屋等,是一种全新的节能建筑概念,是指仅依靠建筑本身的构造设计,就能达到舒适的室内温度,满足冬暖夏凉的要求,不需要单独再安装供暖设施的建筑,即不需要“主动”提供能量的一种建筑。

被动式房屋其内涵包括采用各种节能技术构造最佳的建筑围护结构,极大限度地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使热传导损失最小化;通过技术手段尽可能实现室内舒适的热湿环境和采光环境;最大限度降低对主动式采暖和制冷系统的依赖,如充分利用室内生活热量和可再生能源,实现舒适的居住环境,从而大大降低对一次能源的消耗。

被动式房屋不仅适用于住宅,还适用于办公建筑、学校、幼儿园、体育馆等。

被动式房屋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建筑和室内机电系统(采暖、制冷、通风和能源技术)最佳集成的结果,要求建筑物必须在热负荷、房屋气密性和能源消耗等方面符合特定的标准。

传统“主动”房vs新型“被动”房传统“主动”房屋以电、煤、气等能源驱动暖气或空调等提供热或冷,且因未经特殊处理,会向屋外大量耗散,因此耗能严重。

相反,新型“被动式”房屋一方面更多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降低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另一方面大大提高房屋的隔热气密性,减少屋内外热量交换,大幅降低房屋总能耗。

相对使用电、煤、气等“主动”采暖/制冷技术的房屋,被动式房屋主要依靠不耗能的“被动”保温技术来保持房屋内部适宜的居住温度,从而达到“被动”节能的目的。

采用成熟的技术,兼容舒适、便宜、节能是这类房屋被推崇的原因。

材料、结构和设备等技术要求高被动式建筑关键技术参数对建筑材料、结构和技术设备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其中控制性指标主要有两套,一套是能耗指标,一套是室内舒适度指标。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技术,其特点是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来实现低碳、低能耗的建筑设计。

下面,我们将就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进行详细解析。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是一种源于德国的建筑技术,其核心思想就是利用周围环境的自然条件来实现建筑能量的节约。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主要包括以下的要素:第一,外部墙面的保温性要好。

墙体通常是建筑物能量损失的最大来源之一。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要求建筑物的外墙应该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能够有效地降低室内外温度差。

第二,采用高效的窗户和门。

窗户和门通常是建筑物能量损失的另外一个重要来源。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要求采用高效的窗户和门,以有效地减少室内外空气热量交换。

第三,考虑通风和热量回收。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要求考虑室内外的通风和热量回收。

通过合理的通风和热量回收,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物的能量消耗。

第四,光照和太阳能的利用。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要求建筑物能够充分利用自然光线和太阳能,以实现低能耗的目标。

这意味着建筑物应该具有适当的窗户和通风口,能够让室内充分接受自然光线和太阳能。

同时,在设计建筑物的时候,应该优先考虑南面墙面,因为南面墙面接受的太阳能最多。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的实现需要注重建筑物本身的结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

同时,在建筑物的运营和维护过程中,也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如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合理使用建筑物设备等,以确保建筑物的能量消耗处于最低状态。

总的来说,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技术,对于减少建筑物对能源的依赖和改善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和建筑节能技术发展中,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设计标准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主动及被动式节能

主动及被动式节能

被动式建筑节能设计方法
——单体建筑设计
1 2 3
住宅的体量对其单位建筑面积采暖 耗热影响很大,合理选择体量本身就是 体型系数 节能的开始。体型系数是影响建筑耗能 水平的重要因素,体型系数越小,耗热 量越小,就越节能,严寒、寒冷地区体 被动式太阳房又称无源太阳房,在 被动式太 型系数应控制在0.3 以下。 我国北方有一定的应用,新科技的发展 阳房 2015年工作展望 则为太阳能保存和释放的综合利用提供 了可能,并使其能达到冬季保暖、夏季 制冷的要求。 内部平面 利用建筑内空间温度分区法,以及 设计 利用风压原理实现室内自然通风组织 立面的节 能设计 用窗墙比设计,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技 术,建筑遮阳技术,绿色建筑材料与建筑 工业化技术实现立面节能设计
案例介绍
1来福士广场在技术层面上,环保绿 地源热泵竖直埋管技术 地源热泵系统利用地下土壤巨 色的设计理念,无疑是对当下我国 大的蓄热能力,冬季,地源把热 建筑行业自身的一个促动。按照绿 量从地下土壤中转移到建筑内, 色建筑的标准,成都来福士项目中 夏季再把地下冷量转移到建筑内, 运用了地源热泵供热和制冷系统、 形成冷热循环。这就为整个建筑 热回收系统、冷热水蓄藏、中水回 的提供一定的能量保障 。 用、屋顶与裙楼绿化、就地取材、 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等节能 环保措施。 2 低温水媒辐射地板采暖 同时成都来福士广场由468 个地热 建筑内部采用低温水媒辐射 井供热和制冷,广场中巨大的池塘 地板采暖, 优势及其明显, 节 可回收雨水,天然草地和睡莲带来 省房间的有效面积, 有效节约 了天然的冷却效果。项目采用高性 能源, 利用低温热水地板采暖 主讲人:唐甜 能的玻璃、高效节能设备和当地材 的实际感觉温度比实际温度高 料等多种措施达到LEED黄金认证标 2- 4 ℃。建筑内无人可停止 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比普通建筑节能标准,被动式建筑节能标准有四点不同
由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和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的我国首部被动房标准——《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经审查,已被批准为河北省工程建设标准,并将于2015年5月1日起实施。

此标准是世界范围内继瑞典《被动房低能耗住宅规范》后的第二个有关被动房的标准,它标志着我国被动式建筑的发展趋于规范化、标准化,标志着我国被动房发展过程中新的里程碑。

它的颁布实施无疑将对被动房的发展和推广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标准明确了被动房的各项指标
《标准》的适用范围为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

《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基本规定,热工设计,采暖、制冷和房屋总一次能源计算,通风和空调系统设计,关键材料和产品性能,施工、测试、工程认定及运行管理以及附录和条文说明。

其中,总则、术语和符号与我国其它标准规范要求一致,室内外空气计算参数与《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中的要求一致。

《标准》在“基本规定”中明确了被动式房屋的各项指标,阐述了被动房的基本要求和条件,对被动式房屋的室内环境、气密性、能耗和负荷、一次能源需求、通风系统、照明和遮阳、防火等做出了严格要求,并指出了基本做法。

《标准》在“热工设计”中将外围护结构分为“非透明外围护结构”和“透明围护结构”,在其中分别对外墙、屋面、地面或非采暖地下室顶板、隔墙、楼板及外门窗的玻璃部分和窗框材料的传热系数做出了明确限定;对女儿墙、外门窗、地下室顶板保温层、管道穿外墙等处的关键节点给出了做法要求。

《标准》在“采暖、制冷和房屋总一次能源计算”中明确了河北省主要城市采暖需求与制冷需求计算的起止日期,并给出了详细的建筑能耗、空调负荷及一次能源需求的计算方法。

这也为《标准》对被动式房屋的建筑能耗、空调负荷及一次能源需求的限定提供了技术支撑。

被动房高效的保温隔热和优良的气密条件,决定了其房间内必须供给新风,以保障优异的室内环境。

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新风能耗,被动房要求新风系统必须带有热回收功能,热回收效率≥75%。

《标准》中还规定了新风系统的设计原则,热回收效率的测试原理及新风系统的过滤要求。

被动房中采用了诸多保温、隔热和气密性材料,为实现超低的能耗指标,被动房对这些材料具有严格的性能规定。

《标准》在“关键材料和产品性能”中列出了各种材料的关键性能指标,以供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参考。

“施工、测试、工程认定及运行管理”,在《标准》的最后一章中对被动房的施工中应注意的复杂节点做出了明确规定,提出了被动房的主要测试项——气密性测试的抽样方法和测试步骤;对被动房的工程认定和运行管理提出了要求。

与普通节能标准相比有四点不同
一是节能目标与措施同时限定。

我国现行的节能设计标准仅从节能措施方面做出规定,并没有对节能效果进行评定。

只要按
照节能标准的措施要求进行设计,便认为建筑的节能效果达到了节能标准的要求,没有具体的建筑能耗指标。

《标准》不仅从节能措施上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指标和要求,更重要的是对建筑总一次能源消耗和各分项能耗都做出了明确的限制指标。

只有建筑通过这些节能措施,最终达到了建筑能耗指标,才能被认定为被动房。

二是明确了建筑能耗、空调负荷、能耗需求的计算方法。

《标准》不仅以最终能耗来评定建筑节能效果,同时明确了建筑能耗、空调负荷、能耗需求的计算方法,这将使能耗、负荷等计算有据可依,也使被动房各项能耗的计算方法更加严谨。

三是对新风系统提出了较高要求。

目前的居住建筑节能标准虽然对房间的换气次数做出了明确要求,但设计中仅依靠自然通风来满足新风需求,新风的品质及新风量无法调控,这在采暖和制冷季节非常不利于建筑节能。

在《标准》中不仅对被动房内的新风系统做出了要求,而且还对新风系统的热回收效率、系统运行模式作出规定。

四是对设计、施工、测试、运行管理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被动式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不仅对被动房的节能设计做出规定,对施工、测试、运行管理也做出了明确要求。

将节能设计标准和验收测试技术要求整合为一体,同时突出了运行管理阶段被动房及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用户自身的行为节能。

《标准》是目前我国现行标准中首个以节能效果为目标的节能标准,突破了以往的以措施促目标的节能标准模式。

它以更加直接的方式控制建筑能耗,加强了对施工阶段的要求和限制,可以有效避免设计、施工相脱节以及施工粗犷等工程中的常见问题,促使建筑实际运行能耗与设计目标相一致。

被动房使建筑能效有了更高的目标,使建筑节能标准有了更大的提升空间。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不断转型升级,建设、设计、施工单位的技术水平日益提高,被动房将为我国建筑业带来一场革命。

本文源自中国被动式建筑网由金土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官网整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