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国古代学前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习的内容
❖ 横向:中国学前教育史和外国学前教育史。 ❖ 纵向:——按历史发展阶段分为四大部分
古代学前教育史 近代学前教育史 现代学前教育史 当代学前教育史 ——按研究对象分为两部分 教育制度史 教育思想史
3、怎样学
❖ 联系实际式学习 ❖ 古今对照式学习 ❖ 学思并重参与式学习 !注意:
❖ 1.要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作指导 ❖ 2.要具备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 3.还要有一定的古文基础来阅读史料 ❖ 4.还要有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联系现实的能力
夏代后,观念虽内涵不同,但含义日益明确 如:战国:慈幼普遍认识:“有教为爱” 汉代后发展:1、合理地养育儿童 2、合理地教育儿童 从 “爱而有教” “爱而会教”
二、慈幼机构
1、宫廷慈幼机构 孺子室: 中国最早的专门慈幼机构,出现在公元前 11世纪的西周,是当时西周王宫内和各诸 侯国的宫廷内设立的婴幼儿养育机构,是 专为周王的太子、诸王子、各诸侯的儿子 们设立的。保育人员分为子师、慈母、保 姆和奶妈,分工明确,职责清楚,有一定 的组织形式。
中外学前教育史
学校:遵义师范学院 南白分院
主讲人:郑国凤
课程概述
1、为什么要学? 2、学什么内容? 3、怎样学?
1、为什么要学?
学前教育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主 要课程之一,旨在使学生通过对古今 中外学前教育史的学习,初步了解学 前教育发展的艰难历程和中外著名教 育家为学前教育的发展在理论和实践 两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从而在把握 这些智慧结晶的基础上,从中获得启 示和借鉴,用对学前教育规律的正确 认识,来指导学前教育的发展之路。
(饮食清淡,清淡适中)
(二)胎教的方法
1、监督法
宫廷之中,监督王后不听淫声、不食斜味。
2、小劳法
参加一些轻微的体力劳动或户外活动。
3、瘦身法
摄食饥饱适中;束腰,增加孕妇腰的撑力,以防堕胎。
三、古代胎教的经验和局限
经验: 1、注重外界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2、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 3、注重孕妇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4、注重胎教和母教的结合
三国两晋 发展
南北朝隋唐 至两宋
深化发展
张华《博物·杂志说》
北齐徐之才《胎产书》; 隋巢元方; 唐孙思邈《千金方·养胎》——外象内感,为古代胎教 学奠定理论基础; 南宋陈自明《外科精要》《妇人大全良方·胎教门》
元明清
充实提高,儿科学逐 步完善
元代朱震亨《格致余论·慈幼论》
明代徐春甫:胎教与胎养结合; 万全:慎“择配”,反对 早婚
邸舍:是中国第一个具有教育性质的慈
幼机构,出现于东汉,是由和帝之妻邓太后 在宫廷开设的,招收宫室子女5岁以上者以 及邓太后近亲子弟,出发点一是为使贵胄及 早受教,学会治国安邦之术,二是为了改变 贵族子弟“温衣美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不学无术”的现象,以免因此招致“祸败”。 但它不是专门的学前教育机构,仍具有一定 的教育历史价值。
局限: 胎教的理论和措施中有不少非科学的东西
第四节 古代儿童的家庭教育
在中国古代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 家庭教育成为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特别是 在封建社会,家庭教育被视为治国的基础, 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宫廷儿童教育制度
(一)保傅教育制度 指朝廷内设有专门的师、保、傅官以对君主、
太子进行教谕的制度。 三公:太师、太保、太傅;三少:少师、少保、少傅
一、胎教的产生和发展
朝代
阶段
西周
宫廷之内(胎教实践 及理论发展初始)
人物、著作
最早距今三千多年前的周文王、周成王的母亲
春秋 汉代
走出宫廷,民间所知 所行
胎教理论初步形成
胎教书籍: 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素问》
记载和研究胎教的实践与理论著作:
贾谊《新书》
刘向《列女传》
戴德《大戴礼记》 王充《论衡》
条件:才华出众、学识超群;贤能忠厚,德高望重;政治经验 丰富,在朝中有一定政治势力。也选战功卓著的武将。 周成王的师保傅:召公、周公、姜太公 做过师保傅的名臣: 西汉的晁错、匡衡、贾谊 唐初的魏征、褚遂良 清末的翁同龢 短期讲学的名人: 宋代王安石、司马光、程颐、朱熹等
职责:保:保其身体(身体安全和健康) 傅:傅之德义(道德和政治方面) 师:导之教训(学业,管理国家,统治百姓的道术)
清代陈复正:护胎思想
“外象内感”的胎教理论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里提出的。
——外象:指外界客观事物的影响; 内感:指母体内的胎儿对外部客观事物的感应。
——“外象内感”就是说孕妇所接触的外界物象会直接感应到 体内
胎儿。
——强调外界环境对孕妇和胎儿的影响是颇有道理的,为我国古 代胎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其中涉及的生男生女之说,美贤 之述则多是主观愿望而已。其中的一些观点过于绝对化,忽视了 胎儿的遗传因素和自身的固有发展规律,无限夸大了“外象” 的作用,以致认为胎儿 “见物而化”, “因感而变”,不仅品 德、才能可因胎教而定型,甚至相貌、性别也可由胎教来决定, 这显然都是错误的。
之以家庭承担教育学前期儿童的任务; 2、由于奴隶主贵族居于统治地位,垄断着受教育的
权利,因而儿童的学前教育也仅限于奴隶主贵族的家庭中 实施;
3、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已有了较明确的年龄划分; 4、对幼儿实施的学前教育不仅有鲜明阶级性,且已 注意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制定相应的学前教育计划; 5、奴隶社会的最高统治者对学前教育尤为重视,不 仅建立了针对君主教育的保傅教育制度和乳保教育制度, 还提出了实施胎教的要求。
上编:中国学前教育史 1、第一章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 2、第二章 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3、第三章 近现代学前教育实践 4、第四章 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上) 5、第五章 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下) 6、第六章 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
下编:外国学前教育史 7、第七章 外国古代学前教育活动 8、第八章 外国古代学前教育思想 9、第九章 外国近现代学前教育实践 10、第十章 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上) 11、第十一章 近现代学前教育思想(下) 12、第十二章 当代西方学前教育实践与理论
二、胎教的内容和方法
(一)内容 1、培养情志
(保持平和虚静的心态,多看悦目的,多听悦耳的,多想 美好的,多诵读诗书,多陈说礼乐)
2、规范日常行为
(寝不侧,坐不边,立不哔;割不正不食;饥饱适中、饮食清淡)
3、注重环境和起居
(优美的环境,居处简静,视听正美;慎避风寒,适度劳逸,节制性欲)
4、合理的饮食和营养
第一章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伴随着人类 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原始社会, 儿童实行公养公教。奴隶社会,家庭成为社会 的基本单元,并产生了学校,学前儿童教育由 家庭承担。进入封建社会,教育进一步完善, 出现了慈幼机构,家庭教育备受重视。
第一节 古代的儿童公育
一、儿童公育的实施
注意教养结合,强调注重对婴幼儿的身体保健工作。养 护经验(1)食勿过饱,穿勿过暖(2)安全避险,避免惊吓 (3)勿勤抱持,任其啼哭。
三、家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一)家庭教育的原则 1、及早施教、蒙以养正 2、量资循序(循序渐进) 3、启发诱导 4、风化陶染 5、慈严结合
(二)家庭教育的方法 1、游戏 2、讲故事 3、体罚
2、社会慈幼机构 ——从北宋起,出现了由中央和地方政
府办的社会性质的慈幼机构。
一类是慈幼局
一类是举子仓或予惠仓
——清代,第二次大规模兴办 主要是育婴堂
清道光年间,学者唐鉴,贵州,及幼堂, 具备教养合一含义,接近于教育机构。它是 中国学前教育史上的一个创举。
第三节 古代的胎教
胎教:通过对孕妇实施外界影响,或通过对孕 妇自我调节达到作用于体内胎儿,使其 能良好地发育、生长的教育过程。
(一)学前家庭教育的目的 1、为培养统治人才服务 2、齐家治国的基础 3、光耀门楣
(二)学前家庭教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的内容
1、思想品德教育 孝悌、 立志、崇俭、诚信、为善、礼让
2、生活常规教育
儿童自身的行为举止;儿童与家中长辈的关系;养成卫 生习惯
3、文化知识教育
识字、学书、听解《四书》,学一些名诗、名赋、格言
4、幼儿身体保健教育
中国古代学前教育的特点
(一)原始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1、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 2、原始群落的老人是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 主要承担者; 3、原始社会儿童的教育内容是多方面的, 与儿童日后将要进行的生产、生活实际 密切相关的; 4、原始社会教育的方法主要是观察模仿、 口传身授,在实际活动中进行教育。
(二)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1、由于家庭的出现,原始社会的儿童公育消失,代
4、学前教育的实施具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在 实施的过程中,总体上是重教轻养;
5、儒家思想规范指导着学前教育的实施。
思考与练习
1、解释概念: (1)保傅教育制度 (2)乳保教育制度
2、简答 (1)我国原始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2)我国奴隶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3)我国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3、论述 (1)评述古代儿童的社会公育。 (2)分析孙思邈的“外象内感”学说。 (3)试述古代胎教的经验和局限。
(二)乳保教育制度(三母制度) 指在后宫挑选女子担任子师、慈母、保母
等,以承担保育,教导太子、世子事务的制度。
三母 子师:对太子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 慈母:根据太子需要,供给衣食和其他所需。 保母:料理睡眠 此外还有为幼小太子设的乳母
——宫廷内的乳保之教,影响到当时一般士大夫的家庭教育
二、家庭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儿童公育的内容:
1、生存教育
2、做人教育
3、宗教和艺术教育
4、体格和军事教育
二、儿童公育的机构
“庠”(保育和教养)
儿童公育的特征
1、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没有
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2、对儿童教育的手段是言传身教。
第二节 古代的慈幼
一、慈幼观念
最早的慈幼观:“不独子其子”、“幼有所长” ——教育公有观念
(三)封建社会学前教育的特点
1、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学前教育的局面,使 学前教育成为普通平民家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学前教育的内容大为丰富,涵盖了德智体诸方 面,并出现了许多专为幼儿编写的用于思想教育、文 化知识方面的教材;
3、对幼儿的潜能进行了最大限度的挖掘,学前教 育内容的难度与广度均有较大的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