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的深思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英博物馆藏有大量中国文物的深思

——耻辱背后的抉择与奋起

摘要: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辉煌和辛酸,在看到报道说我国有2.3万多件各代的珍稀文物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馆的时候,而仅仅2000件作为长期摆放的文物可供游客观摩,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多少辛酸多少遗憾都遗落在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里了。很多人都觉得这个是耻辱更有甚者觉得英国应无条件地偿还因战争而掠夺文物。可是这样的行为还不是一样地野蛮同时也是愚昧无知的。既然觉得是个耻辱那就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回面子,取回想要的东西。在这当头我们真正要做的是做出一个正确的抉择,在我看来那就是利用现有的资源发扬我们中国的文化,同时不要一味地缅怀过去,而应在传承当中发展自己站住自己的位置。

关键词:中国文物世界遗产大英博物馆应对政策

1、我国历史文物的现状

大批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已成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痛。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一家,其收藏中国文物的历史可追溯到1753年建馆时期,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这些藏品与古希腊、古埃及藏品等一并成为该馆收藏的最重要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大英博物馆的33号展厅是专门陈列中国文物的永久性展厅,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和印度展厅一样是该博物馆仅有的几个国别展厅之一。据该馆有关人士对记者介绍,该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包括刻本、书画、玉器、青铜器、陶器、饰品。参观完中国厅后,可知该馆的介绍并非妄言。远古时期的石器,6000多年前半坡村红陶碗及尖足罐,新石器时代的玉琮、玉斧,商周时期的青铜尊、鼎,秦汉时期的铜镜、陶器、漆器、铁剑,六朝时代的金铜佛,隋代白色大理石佛像,唐代三彩瓷器,宋、元、明、清各代的瓷器和各种金玉制品,甲骨文、竹简、刻本古书和地图、铜币、丝绸、刺绣、书画、珐琅雕塑、景泰蓝、漆器、竹编等等,让人目不暇接。一言以蔽之,远古石器、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唐宋书画、明清瓷器等标刻着中国历史上各个文化登峰造极的国宝在这里皆可见到,且可谓门类齐全,美不胜收。而且在大英博物馆当中的中国文物仅有不到十分之一可以供广大的游客观摩,而其他的除非是特殊用途和特邀专家,其他人是不肯有机会目睹其原貌的。据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馆长透露,大部分的中国文物确实是在战争时期从中国掠夺过去的,同时有部分是在不同时期英国从中国手中收走的,当然还是有些事通过拍卖或者其他的方式收购回来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2006年披露,除了大英博物馆2.3万的中国文物以外,中国流失文物多达164万件(还不算各国私人藏有的10倍于这个数字的中国文物)。

据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博物馆中藏有中国文物不下百万件。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所藏中国绘画最多,大英博物馆所藏周六能改过绘画最精,顾恺之《女史箴图》的最早摹本就在此处。而瓷器,则以收藏亚洲艺术品著称的法国吉美博物馆的收藏最多。早在1840年,列强入侵就已经把中国文物列为文化侵略的重要内容。1900年,八国列强洗劫了包括括《四库全书》、《永乐大典》在内的宫廷收藏的珍贵文物和古籍。安阳小屯村出土的近20 万片甲骨,流失海外的就有26700 片,遍及日、美、英等12 国。敦煌拥有的宝藏无以计数。而今敦煌遗书在中国国内仅存20000 件;藏于英国大英图书馆东方写本部就有13700件;藏于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有6000 件;藏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亚洲民族研究所12000 件;藏于英国印度事务部图书馆2000 件。此外,日本、美国、瑞典、奥地利、韩国也均有敦煌文物收藏,数字无从估量。由这简短的一段数据足以显示出了中国文物流失的严重性,所以说要把中国文物通过交易的方式换回来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2、大英博物馆的顶级中国文物

大英博物馆拥有100多个展厅,囊括了古近东馆、埃及馆、希腊罗马馆、史前及早期欧洲馆、中世纪和近代欧洲馆、西亚馆、东方艺术文物馆、民族馆、版画与素描画馆、硬币与纪念币馆等10个展馆;约藏有700万件文物,许多世界顶级珍品都被收藏在这里,其总价值可能超过一个中等国家的全部国民财富。当今,每年约有来自世界各地的600万游客到这里参观。英国一位教授曾坦诚地说,“英国强大的时候领土增加了111倍,它从殖民地收集的文物也增加了100倍”。其中在中国展厅内有2000多件文物是长期摆放的,而在这些文物里面虽然很多都是非常稀有,可是真正的顶级文物我们一般的游人是没有机会窥视的。就如传统的中国美术评论常被喻为“春蚕吐丝”的顾恺之的作品,其作品线条细腻,画面柔美鲜活,后人鲜有超越者。《女史箴图》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现在世界上只有两幅摹本,一是宋人摹本,笔意色彩皆非上乘,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另一幅就是大英博物馆中的唐人摹本。然而《女史箴图》却鲜有机会向世人展示她的风姿。在展示的中国青铜器文物中,有一件商代的双羊连体尊,双羊背背相连,其连背上驮着一个圆柱型器皿,羊角弯曲,眼睛、嘴巴塑造得惟妙惟肖,四肢羊腿稳固地支撑着羊体和器皿,铜绿淡雅,结构对称,纹饰纷繁和谐,质感厚重拙朴,整体造型美轮美奂,吸引着许多中外观众驻足观看。这么好的国宝,在我们自己的国家内从来没有见到过未免会有辛酸。其实在大英博物馆里面的国宝又何止这些呢,还有很多被收藏在密室里的我们的不得知。

3、中国文物在大英博物馆的面面观

当我们看到我国那么多文物在大英博物馆展示给全世界的人民看的时候,我们不免会被其所震撼并会感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前人的艺术结晶。可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会觉得,那么多顶级的中国文物,在自己国家都看不到却要到英国来,这本就是耻辱。一位参观过大英博物馆的中国人曾写道,参观这里“使人想起圆明园那场浩劫的大火、莫高窟前英国‘冒险家’劫掠的车辙和两百年来中华瑰宝流失海外的沉浮跌宕”在大英博物馆建馆250周年时,英国广播公司中文部举办了一个网上听众反馈节目,在内容各异的诸多留言中,有一位听众的留言可谓具有代表性:我去大英博物馆看过,里面整整一个展厅都是中国的东西,我看了之后有两个感觉:一是为我们中国曾经拥有如此珍贵的文物而感到自豪,二是为我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羞耻,因为这都是我们中国的东西。

3.1 大英博物馆充当了保卫者

可是除却了这些直观的东西之外,我不免会好奇,难道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就没有看到其他更多的东西?在我看来也许我们被自己的个人感情所蒙蔽了眼睛,其实从深刻一点去想大英博物馆从某种程度上说还是充当了我国文物的保护者以及中国文化的宣扬者,其实想想如果大英博物馆不是觉得我国的文物是值得保留和展示的怎么会花那么多的人力物力来保护和维护中国的文物呢。而且大英博物馆的做法是正确的,他好好地保存了我国的这些文物,也许我们真的要感谢他。其实据资料显示,文物的保存要求是很高的,对湿度和温度异常敏感,据资料显示比较好的展厅一般要求温度设定在20°C左右,相对湿度设定在45%左右。同时还有相关的要求如灯光的光线设定等等,都有不同的要求。所以要文物得到好的保护,博物馆的设备要求比较高而且暂时来说我国真正有能力做到最适合的博物馆还是比较少的。而大英博物馆就正好充当了这个保护者了。由此可了解到,其实要完成这些保护确实要很大的投入的。据介绍,从1992年以来,中国厅的文物就很少被更换过,因为英国政府拨款减少,加上游客减少,以致该馆财力紧张。这其实是一个侧面来反映文物保护的难度的。所以在中国未进入解放时期以及到后来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时期,由于当时中国还未能很好地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更不用说保护文物了,这些文物是很难得到好的保护的,所以说就算大英博物馆没有夺走我们的文物,这也会一样受到破坏的。

3.2 中国的文物世界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