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分子育种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1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1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⑴无孢子生殖⑵二倍体孢子生殖⑶不定胚生殖⑷单性生殖3. 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

⑴大⑵小⑶不好确定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⑴有效⑵无效⑶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⑷难以确定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⑴好⑵不好⑶易行(成本越低)⑷难以育出好品种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⑴显性假说⑵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⑶超显性假说⑷纯系学说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⑴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⑵花粉⑶种子⑷都可以8.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交,是()⑴种间杂交⑵属间杂交⑶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⑷)亚种间杂交9. 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⑴优势小种⑵次要小种⑶生理小种⑷)毒性小种1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

⑴不同变异类型的形成⑵作物雄性不育性的利用⑶轮回选择⑷)回交育种11.迄今为止,一切基因工程的载体都是由()来充任。

⑴细菌质粒或病毒⑵线状DNA ⑶细菌质粒⑷)病毒《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2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0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2.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

⑴大⑵小⑶不好确定3.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⑴有效⑵无效⑶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⑷难以确定4.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⑴好⑵不好⑶易行(成本越低)⑷难以育出好品种5.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⑴显性假说⑵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⑶超显性假说⑷纯系学说6.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⑴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⑵花粉⑶种子⑷都可以7.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交,是()⑴种间杂交⑵属间杂交⑶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⑷)亚种间杂交8. 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⑴优势小种⑵次要小种⑶生理小种⑷)毒性小种9.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

作物育种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考研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考研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A. 提高产量B. 增强抗病性C. 提高作物的观赏性D. 改善营养价值答案:C2. 作物杂交育种中,杂种优势是指:A. 杂交后代的适应性强于亲本B. 杂交后代的生长速度快于亲本C. 杂交后代的产量高于亲本D. 杂交后代的遗传稳定性高于亲本答案:C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主要优点是:A. 缩短育种周期B. 提高选择的准确性C. 降低育种成本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诱变育种的方法?A. 物理诱变B. 化学诱变C. 生物诱变D. 辐射诱变答案:C5. 作物远缘杂交的难点在于:A. 亲本的选择B. 杂交后代的不育性B. 亲本的栽培管理D. 杂交后代的遗传稳定性答案:B6. 作物抗旱性育种的关键在于:A. 选择耐旱的品种B. 改良根系结构C. 提高作物的蒸腾效率D. 增强作物的光合作用答案:B7. 作物品质育种中,下列哪项不是评价作物品质的指标?A. 蛋白质含量B. 脂肪含量C. 作物的生长周期D. 矿物质含量答案:C8.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育种中的选择方法?A. 质量选择B. 数量选择C. 混合选择D. 随机选择答案:D9. 作物育种中,系统选择法的优点是:A. 选择压力大B. 选择效率高C. 操作简单D. 适用于大规模选择答案:B10. 作物遗传资源的保护意义在于:A. 保护生物多样性B. 提供育种材料C.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作物育种中常用的细胞工程技术包括:A. 组织培养B. 体细胞杂交C. 基因枪D. 花药培养答案:A, B, D1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杂交育种的效果?A. 亲本的选择B. 杂交技术C. 环境条件D. 育种者的个人偏好答案:A, B, C13. 分子育种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包括:A. 基因定位B. 基因克隆C. 基因编辑D. 基因治疗答案:A, B, C14. 作物抗虫性育种的策略包括:A. 引入抗虫基因B. 培育抗虫品种C. 化学防治D. 生物防治答案:A, B, D15. 作物育种中,下列哪些是评价育种成效的指标?A. 产量B. 抗性C. 品质D. 育种周期答案:A, B, C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6. 简述作物育种的基本程序。

大学作物育种实验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作物育种实验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作物育种实验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是什么?A. 提高作物产量B. 增强作物抗病性C. 提升作物营养价值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杂交育种的步骤?A. 亲本选择B. 花药培养C. 人工授粉D. 后代筛选答案:B3.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的主要优势是什么?A. 快速鉴定遗传特性B. 降低育种成本C. 缩短育种周期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4.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作物遗传变异的环境因素?A. 温度B. 光照C. 土壤类型D. 基因编辑答案:D5. 作物杂交育种中,杂种优势通常指的是什么?A. 抗病性增强B. 生长速度加快C. 产量提高D. 适应性增强答案:C6.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育种中的选择方法?A. 质量选择B. 数量选择C. 混合选择D. 随机选择答案:D7. 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杂交成功率?A. 亲本的遗传差异B. 环境条件C. 授粉技术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8. 在作物育种中,自交和回交的目的是什么?A. 纯化遗传背景B. 增加遗传多样性C. 引入新的性状D. 提高产量答案:A9.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育种中的细胞工程技术?A. 花药培养B. 体细胞杂交C. 基因枪转化D. 组织培养答案:C10. 作物育种中,远缘杂交的主要挑战是什么?A. 杂交不亲和性B. 后代不育C. 遗传重组困难D. 所有上述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作物育种中的“三系法”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雄性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12. 作物杂交育种中,常用的人工授粉技术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去雄、套袋13. 分子育种技术中的“MAS”代表的是________。

答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14. 作物育种中,通过________技术可以快速获得纯合系。

答案:单倍体培养15. 作物育种中,选择指数的制定需要考虑性状的________和________。

作物育种基础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基础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基础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提高产量B. 增强抗病性C. 增加作物种类D. 提高抗逆性答案:C2. 以下哪种方法不属于传统的作物育种技术?A. 杂交育种B. 诱变育种C. 基因工程D. 选择育种答案:C3. 作物育种中,杂种优势通常指的是什么?A. 杂交后代的产量高于亲本B. 杂交后代的抗病性高于亲本C. 杂交后代的适应性高于亲本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4. 作物的自交不亲和性是指什么?A. 同一植株的雌雄蕊不能进行授粉B. 不同品种的作物不能进行杂交C. 同一品种的作物不能进行杂交D. 同一植株的花粉不能在其他植株上授粉答案:A5. 作物育种中,选择压力通常指的是什么?A. 人为施加的选择标准B. 环境对作物的自然选择C. 作物对环境的适应性D. 作物的遗传变异答案:B6. 作物育种中,多倍体育种的目的是什么?A. 增加作物的抗病性B. 增加作物的产量C. 改变作物的生长习性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7. 以下哪种作物不是通过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A. 玉米B. 稻谷C. 野生稻D. 小麦答案:C8. 作物育种中,基因流是指什么?A. 基因在不同个体间的流动B. 基因在不同物种间的流动C. 基因在不同种群间的流动D. 基因在不同染色体间的流动答案:C9. 作物育种中,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主要优点是什么?A. 加速育种进程B. 提高选择的准确性C. 降低育种成本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10.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于鉴定作物的遗传纯度?A. 表型观察B. 分子标记分析C. 杂交试验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作物的产量?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管理措施D. 病虫害答案:A、B、C、D2.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诱变育种方法?A. 辐射诱变B. 化学诱变C. 温度诱变D. 基因编辑答案:A、B、C3.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分子标记?A. RFLPB. SSRC. SNPD. AFLP答案:A、B、C、D4.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杂交方法?A. 人工授粉B. 自然授粉C. 机械授粉D. 蜜蜂授粉答案:A、C5.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些是常用的抗病性育种策略?A. 抗性基因的导入B. 抗性基因的堆叠C. 抗性基因的沉默D. 抗性基因的表达调控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作物育种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作物的经济效益。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

1.作物进化的基本因素有:( )A. 遗传B. 变异C. 选择D. 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 )A. 遗传B. 作物的进化C. 选择D. 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育种学的基本理论是( )。

A. 遗传学B. 生物学C. 植物学D. 生物进化论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 ( )。

A. 不起作用B.起一定作用C.起主要作用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

A. 地区型B. 地理型C. 地域型D. 生态型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高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 )。

A.系统育种B.抗病育种C.矮化育种D.杂种优势利用 E.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

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 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颖性D.区域性E.时间性8.作物育种的基本任务是( ) 。

A. 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D.研究育种方法E.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

是植物进化的基础,能够巩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巩固和发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

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

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

( )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

()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

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

( )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 )。

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

( )6. 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及答案(一)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及答案(一)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及答案(一)作物育种学模拟题及答案(一)作物育种学模拟题(一)一、解释(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品种更换:就是用新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替换生产上表现不良的另一品种。

2 .引种:所谓引种就是从外地或外国引入优良品种或有价值的品种资源,经过试验成功后直接应用于生产,或作为选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

3.诱变育种:是指用物理或化学因素诱发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细胞质突变等改良品种。

4.一般配合力:指一个被测自交系和其他自交系组配的一系列杂交组合的产量 ( 或其他数量性状 ) 的平均表现5.自交不亲和性:同一植株上机能正常的雌、雄两性器官和配子, 不能进行正常交配的特性 , 称为自交不亲和性。

6.倍体育种:用杂种F1或F2花药培育出单倍培体植株,再经染色体加倍而选育作物新品种的方法7水平抗病性:寄主品种对各小种的抗病性反应性大体上接近同一水平二、填空每空0.5分)1、作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及繁殖作物优良品种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2、现代化农业对育种目标总的要求是:高产、稳产早熟优质;适应机械化作业。

3、性状鉴定的方法有:直接鉴定间接鉴定;按鉴定条件可分为自然鉴定诱发鉴定。

4、选择的基本方法有单株选择混合选择。

5、杂交育种的程序是:原始材料圃亲本圃杂种圃株系选择圃(选种圃)鉴定圃和品比试验圃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6、作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两种。

有性繁殖作物根据其花器构造和授粉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自花受粉作物异花受粉作物常异花受粉作物。

7、利用杂种优势的途径有:人工去雄化学杀雄自交不亲和性利用标志性状利用雄性不育性的利用。

8、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加速育种材料的纯合提高选择效果缩短青种年限。

9、“四化一共”的内容是:品种布局区域化,种子生产专业化,加工机械化,质量标准化,以县为单位有计划地供应良种”。

10、作物的逆境包括温度胁迫水分胁迫矿物质胁迫。

三、选择(单选或多选,每小题2分)1、单倍体育种时宜选择 C 进行离体培养。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作物进化的根本因素有:〔〕A.遗传B.变异C.选才iD.漂变2.作物育种的实质:〔〕A.遗传B.作物的进化C.选才DD.作物的人工进化3.作物育种学的根本理论是〔〕.A.遗传学B.生物学C.植物学D.生物进化论4.在人工选择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起作用吗〔〕.A.不起作用B.起一定作用C.起主要作用D.起有利作用5.从生态学上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A.地区型B.地理型C.地域型D.生态型6.在育种历史上,大幅度提升了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育种途径是哪些?〔〕.A.系统育种B .抗病育种C.矮化育种D.杂种优势利用E.辐射育种7.品种是人类根据一定地区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作物群体,它具有〔〕.A.遗传性状的相对稳定性B.遗传性状的相对一致性C.遗传性状的新奇性D .区域性E .时间性8.作物育种的根本任务是〔〕.A.研究作物牲状的遗传规律B .搜集、研究和创造种质资源C.培育作物新品种D.研究育种方法E .研究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作物进化与生物进化无本质区别,它们都涉及、、这几个主要因素.是植物进化的根底,能够稳固和积累优良的变异,可使变异向有利方向稳固和开展,形成新类型、新物种.2.作物育种和良种繁育学研究的对象是: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1.如果是杂交种,在品种标准中,除说明栽培技术要点外,还需要说明杂交制种技术.〔〕2.农业种子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营养器官.〔〕3.作物育种学又称为人工进化的科学.它是利用人工创造的遗传变异,而不是利用自然发生的变异培育新品种.〔〕4.生物进化的三大要素是生存竞争、变异和选择〔〕.5.从生态学来讲,一个作物品种就是一个地区型.〔〕6.品种是植物学上的分类单位.〔〕7.生产上推广使用的品种可分为常规品种和杂种两大类.〔〕四、名词解释1.作物育种;2.作物育种学;3.品种.五、问做题2.简述作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3.优良品种在农业作物生产中的重要作用4.现代作物育种的特点和开展趋势第二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1,以下作物群体中属于同质杂合类型品种的是〔〕:A.自交系B,纯系C,单交种D,综合种2.有性繁殖的主要授粉方式有〔〕:A.自花授粉B,异花授粉C,常异花授粉D.天然授粉3.以下作物中授粉方式不同的作物为〔〕.A.小麦B.水稻C.高粱D.豌豆4.自花授粉作物的自然异交率变化范围为〔〕.A. 0B. 0 -5% 0.4% D. 0 -4%5.异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为%〔〕.A. 50%以上B , 80%以上0. 90%^上D. 95%以上6,以下作物中常异花授粉作物是〔〕.A.豌豆B.蚕豆0.花生D.大豆7.自花授粉作物纯系为什么也会产生遗传的变异由于有〔〕的发生.A.自交别离B,基因杂合性0,基因型纯合化D,天然杂交和基因突变8.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基因型一般可表示为〔〕A. S〔MsMs〕 B . S〔msms〕 C . F〔MsMs〕 D . F〔msms〕9.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 S〔MsMs〕B. S 〔Sms C . F〔MsMs〕 D . F〔msms〕10.在以下中,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的恢复系的基因型为〔〕.A S〔MsMs〕B .S〔msms〕 0.F〔MsMs〕 D .F〔msms〕11.作物繁殖方式有〔〕.A,有性繁殖作物B.无性繁殖作物0.无融合生殖D.异交繁殖E,种苗繁殖12.异花授粉作物,如玉米、白菜型油菜作物的特点是〔〕.A.天然异交率高B.天然异交率低0.品种遗传根底复杂D.品种遗传根底简单E.自交衰退严重13.以下作物中的自花授粉作物有〔〕.A.水稻B,高粱0.小麦D.大豆E.大麦14.指出以下中哪些是自花授粉作物〔〕.A.小麦B.高粱0.大豆D,豌豆E,油菜15.群体内个体间的基因型相同,但个体内等位基因间是杂合的,这样的品种群体称为〔〕品种.A.同质纯合型B .同质杂合型0.异质纯合型D .异质杂合型二、填空:1,以下作物属何种授粉方式作物水稻棉花大豆甘薯2.无性繁殖可分为两类.3,常异受粉作物和异花授粉作物的异交率分别是之间和以上.4.根据作物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生产方法,遗传根底,育种特点和利用形式等, 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以下类型.、、和.5.群体品种包括下面四种:异花授粉作物的和自花授粉作物的;6.作物品种三性是指:、和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共15题〕1.作物早熟性的程度应以充分利用当季的有利条件夺取高产,又有利于前后茬的收获播种实现全年增产增收为原那么.〔〕2.小麦是异花授粉作物,其遗传根底复杂.在育种上需将其自交,获得自交系后再用优良自交系杂交.〔〕3.异花授粉作物由于高度的自然异交率,群体的遗传根底较为相同,为同质纯合体,后代能够加I定遗传.〔〕4.棉花由于花器较大、种子繁殖系数高,故在利用杂种优势时可采用人工去雄法.〔〕5.自花授粉作物的育种应通过多代自交和选择培育自交系,再经过自交系间杂交获得高度杂合的杂交种.〔〕6.优良品种在不同年份相对稳定地保持其丰产性能,决定于品种的抗逆性和适应性〔〕7.自花授粉作物群几乎是纯合型,但是由于1-4%以下的天然杂交和自然突变的可能,所以群中仍然存在着杂合型和突变类型.〔〕8.由无性繁殖作物的一个个体产生的后代群体称为无性系.无性系的个体间在表型上是完全一致的,其基因型也是纯合的.〔〕9. 一般自花授粉作物的天然异交率为0.〔〕10.在自花授粉作物〔如水稻、小麦等〕,由于长期适应了自花授粉,因而一般也有严重的自交衰退现象.〔〕11.运用遗传试验来测定天然异交率时,母本应是具有显性标记性状的材料.〔〕12.群体内个体间遗传组成相同,而个体内等位基因间组成不同的品种称为异质纯合型.〔〕四、名词解释〔共15题〕1.自交系品种〔纯系品种〕;2.杂交种品种;3.有性繁殖;4.无性繁殖;5.多系品种;6.综合品种;7.无性系品种;8.自花授粉9.异花授粉10.自花授粉作物11.异花授粉作物12.常异花授粉作物13.群体品种14.自由授粉品种15.杂交合成群体五、问做题〔共4题〕1.作物有哪些繁殖方式怎样测定作物的自然异交率不同授粉方式作物有何遗传特点2.作物品种分为那些遗传类型各有何遗传特点3.论述自交与异交的遗传效应4.农作物品种有哪些根本特性第三章种质资源一、选择题:〔共7题〕1.大豆〔水稻、芝麻、普通小麦、玉米〕起源于以下哪个中央〔〕:A.中国-东部亚洲中央B.印度中央C.中亚细亚中央D.西部亚洲中央E 、南美和中美起源中央2.种质资源就是指作物的〔〕.A.所有品种B .地方品种C .新品种D . 一■切基因资源3.瓦维洛夫把栽培植物的起源地划分为〔〕个起源中央.A. 6 B . 8 C . 10 D . 124.作物起源中央学说的创始人是〔〕.A.达尔文B.孟德尔C.摩尔根D.瓦维洛夫5.在基因库中根据遗传类型分类为〔〕.A.初级基因库B .次级基因库C.三级基因库D.四级基因库E.高级基因库6.在近代作物育种中,凡突破性品种的育成均来自〔〕的发现和利用.A.突破性育种新技术B .突破性育种新理论C.突破性育种新方法D.突破性特异种质资源7.本地种质资源的最大特点是具有〔〕.A.较高的丰产性和稳产性B.较高的抗病性和抗虫性C.较高的适应性D .生产上最熟悉二、填空:〔共4题〕1.品种资源的保存方法分、、、.2.以下作物起源于什么中央大豆玉米普通小麦马铃薯陆地棉.3.根据种质资源的来源不同,可将种质资源划分为四个类型:4.品种资源贮藏保存的条件是必须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共10题〕1.地方品种对当地条件具有最大适应性,能保持比较稳定的产量和一定的生产水平.可以从中评选出地方良种.也用作选育新品种的原始材料.〔〕2.实践说明,在育种过程中,能否准确地选择原始材料,决定于开掘和掌握品种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对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育种工作能否有突破,那么决定于关键性基因资源的发现和利用. 〔〕3.本地品种资源对本地的自然和栽培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对当地不良气候条件和病虫害有较强的耐性和抗性.〔〕4.外地品种一般对本地区的适应性较差,必须经过试验,才能决定利用与否和如何利用.〔〕5.品种资源收集的步骤是先收集本地区有关作物品种,再根据育种目标要求,有目的,有方案,有重点地从外地转引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具育种目标性状的材料.〔〕6.收集品种资源的方式有国内外考察收集、发信征集和单位之间彼此交换材料等.〔〕7.不同的种质资源类型具有不同的遗传特点及利用价值.本地品种资源的主要特点是具较突出的丰产性.〔〕8.作物种质资源包括育种及遗传研究中可利用的一切基因资源,它是作物育种的理论根底.〔〕9.外来种质资源一般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但它可以带来丰富的新遗传特性,因而也是育种重要的种质资源.〔〕10.在作物的起源中,多样性中央必然是起源中央.〔〕四、名词解释〔共1题〕1.种质资源:五、问做题〔共5题〕1.简要答复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要性2.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主要内容3.简要说明常见农作物〔玉米、大豆、水稻、陆地棉等〕起源中央.4.说明按亲缘关系、来源种质资源的分类5.简述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第四章育种目标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有〔〕A.高产B, 稳产C, 优质D, 适应性强E, 抗病2,以下哪些性状适应机械化操作〔〕A,株型紧凑B,生长整洁C,结实部位适中D, 落粒E, 成熟一致3,制定作物育种目标应当〔〕.A.全面B.详细C.抓主要矛盾D.灵活机动二、填空:1.作物育种目标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2.育种目标中,高产是最根本的目标之一,在现代育种中,国内外是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入手来提升作物的产量:3.育种目标中高产是对品种的最根本要求.目前,育种上对这一目标要求主要是从、和这三个途径进行的.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1,作物产量的形成是品种与其种植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2,品种的利用有一定的地区性和时间性.〔〕3,高产的群体结构要求群体的单株产量与单位面积株数要互相协调.〔〕四、名词解释1.育种目标:2.高光效育种:3.理想株型育种:五、问做题1,现代农业对农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2,制定作物育种目标的原那么4.为什么要制定育种目标5.育种中适当矮化的意义第五章引种和选择育种一、选择题:1.在同一世代的同一性状中根据单株的表现进行选择的原因〔〕:A,可靠性高B,遗传力高C,可靠性低2.影响引种成败的主要因素是〔〕.A.气候条件B . 土壤条件B ,经济条件D,作物类别3.不同的作物类型在感光阶段要求的光照长度不同,长日照作物要求每天有〔〕以上光照.A. 10 B . 12 C . 14 D . 164.不同的作物类型在感光阶段要求的光照长度不同,短日照作物要求每天有〔〕以下的光照.A. 8 B . 10 C . 12 D . 145.小麦品种南种北引生育期会〔〕.A.延长B,缩短C .保持不变D .不可预测6.玉米品种南种北引生育期会〔〕.A.延长B .缩短C .保持不变D .不可预测7.选择具有遗传效果的前提条件是有〔〕.A.适宜的选择方法B.优越的试验条件C.先进的实验手段D.可遗传变异8.选择可以作为独立的育种方法来选育新品种吗〔〕A.可以B .不可以C.与其它育种方法相结合才行D.未知9.鉴定结果的可靠性与哪些因素有密切关系〔〕.A.试验地是否均匀B .栽培条件是否适宜、一致C.当年的气候条件D.鉴定方法的手段E .材料10.纯系学说的要点是〔〕.A.原始品种是多个纯系的混合物B.同一纯系内继续选择无效C.没有绝对的纯系D.纯系内继续选择有效E.原始品种是杂合基因型11.引种的重要意义有〔〕.A.获得新品种B.获得新作物C.丰富育种材料D.创造新基因E.育种本钱低12.引进外地或国外品种必须进行检疫,为什么?〔〕.A.预防一切病虫害传入B.预防新的病虫害传入C.预防一切杂草传D .预防新的杂草传入E.预防伪劣种子传入二、填空:1.选择的根本方法有:2.原始品种群体出现自然变异的原因有: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共20题〕1.高光效率是高产品种的生理特性,表现为较强的光合水平,低呼吸消耗,保持较长时间的光合机能,适当的光合面积和较高的经济系数.〔〕2.对农作物进行选择改良时,自花授粉作物一般只进行一次选择,异花授粉作物往往需要进行屡次选择.〔〕3.长日照作物如冬小麦,北种南引,那么生育期延长,而南种北引时生育期缩短,短日照作物如玉米,北种南引生育期缩短,南种北引时延迟成熟.〔〕4.纯系是异花授粉作物通过自交和单株选择而得到的后代系统.〔〕5.为了从异花授作物群体中获得纯合的后代,必须在限制授粉条件下进行屡次自交选择.〔〕6.无性繁殖作物,不管其基因型如何,进行一次单株选择,即可得到整洁一致的新品系.〔〕7.纯系学说说明在纯系内选择是无效的,所以品种遗传性的稳定性和群体的一致性是绝对的.〔〕8.一个遗传性相对稳定、群体一致性状较好的品种,无论种植多少年,性状都不会别离.〔〕9.混合选择法既可以作为育种手段,又可用于各种作物的良种繁殖.〔〕10.在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群中,一般进行一次单株选择,就可以得到稳定的遗传品种.〔〕11.水稻南种引北,会出现生育期缩短,抽穗提前的现象.〔〕12.系统育种和杂交育种都是人工创造变异从中选育新品种的有效方法.〔〕13.选择可分为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在人工选择中,自然选择不发生作用.〔〕14.单株选择法可以对后裔进行鉴定,因而选择效果较好.〔〕15 .气候相似论的根本含义是纬度和经度相同或相近的地区具有相似的气候条件,引种容易成功.〔〕16 .纯系是一个由自花授粉作物纯合个体产生的后代群体,在其中发生变异是不可能的,因而继续选择无效.〔〕17 .由一个单株产生的后代称为品系.〔〕18 .人工选择是指从人工变异或天然变异的群体中选择适应自然条件的优良个体.〔〕19 .水稻从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引种,生育期延长,株高会增高.〔〕20 .水稻品种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引种生育期会延长.〔〕四、名词解释〔共 12题〕1.系统育种;2.选择;3.选择育种;4.混合选择法;5.引种;6.作物环境;7.生态因素;8.生态环境;9.作物生态类型;10.混合选择育种;11.集团混合选择育种;12.改良混合选择育种五、问做题〔共7题〕1 .简述引种有哪些作用2 .引种的根本原理有哪些3 .举例说明低温长日作物和高温短日作物引种规律.4 .比较两种主要选择方法的差异、优缺点及适应范围.5 .纯系学说的根本内容是什么6 .进行选择育种时,应注意哪些技术环节7 .图示系统育种、混合选择育种、集团混合选择育种、改良混合选择育种的育种程序.第六章 杂交育种一、选择题:在每题下面的几个答案中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答案作上记号.1 .小麦杂交育种配制三交种时,作为第二次杂交的亲本是〔〕A.任何一个亲本B.综合性状最好的亲本C.具有特殊优良性状的个体D.表现一般的亲本2 .以下杂交方式中属于复合杂交的有〔〕A.单交B.顶交C.三交3 .有以下三个小麦品种:甲〔早熟、抗病〕、乙〔矮秆抗病〕、丙〔丰产、感病、晚熟〕,根据我区条件,在进行杂交育种时,比较合理的三交方式是〔〕A.〔甲X 乙〕X 丙B.〔甲X 丙〕X 乙C.〔乙X 丙〕X 甲D.丙X 〔乙X 甲〕4 .比较合理的双交方式是 〔〕.A.〔甲X 乙〕X 〔乙X 丙〕B.〔乙X 丙〕X 〔丙X 甲〕C.〔丙X 乙〕X 〔甲X 乙〕D.〔甲X 乙〕X 〔乙X 甲〕5 .在[(AX B) XC]XD 的杂交方式中, A. 1/2 B. 1/4 C. 1/8 D. 1/166 .复合杂交后代第一个出现别离的世代是 A. Fl B . F2 C . F3 D7 .杂交后代中,别离最大和选择最为重要的世代是〔〕.A. F1 B . F2 C . F3 D . F4 C 的遗传成分在其中占〔〕〔〕..F4 E . F58.改良单个目标性状的最为有效的育种方法是〔〕A.引种B.杂交育种C.回交育种D.诱变育种9.由杂交组合〔〔A ><8〕><0><口所获的种子世代为〔〕A. F1 B . F2 C F3 D . F410.杂交育种后代的选育方法中,集团混合选择法是在〔〕A.早代不选,F4-F8代才开始选株建系B.别离世代每株只留一粒种子混合播种,F4-F8代才选取株建系C.别离世代选优株混收混播,F4-F8代才选取株建系D.在第一别离世代按成熟期,株高等相近类型归类,混收混播,F4-F8代才选株建系.11.在回交育种法中,目标性状的提供者称为〔〕.A.轮回亲本B .非轮回亲本C.母本D.父本12.在回交育种法中,如果要转育的目标性状是受一对隐性基因〔aa〕限制的,那么在BCl代,含隐性目标基因〔a〕的个体频率为〔〕.A. 100%B. 75%C. 50%D. 25%13.用一品系与一个核质互作型雄性不育系测交,后代的表现型为1/2雄性可育,1/2雄性不育.可推测该品系的遗传结构为〔〕.〔提示:S表示不育胞质,F表示可育胞质:MS为显性可育基因,ms为隐性不育基因.A.S(Ms ms)B.F ( Ms ms )C. S(MS ms)和F(Ms ms )D.S(Ms ms) 或F(Ms ms)14.核型雄性不育系中,在理论上找不到〔〕A.恢复系B .保持系C .不育系D .两用系15.杂交育种育成的品种是〔〕.A.杂交种B.常规种C.综合种D.自交系16.加速杂交育种进程的方法是〔〕.A.采用加代技术B.加快试验进程C.提早选择D.采用一粒传法17.以下杂交方式中哪些是复合杂交?〔〕.A.双交B.三交C.四交D.多父本混合授粉E.回交18.利用回交育种方法把不同的抗性基因转育到同一个优良品种中,成为一组含不同抗性基因的近等基因系,然后将各近等基因系种子等量混合,育成一个新的品种.这个品种就称为〔〕.A.聚合品种B.综合品种C.多系品种D.混合品种19. 〔CX A〕X 〔CX B〕是一个〔〕组合.A.聚合杂交B .三亲本C .四亲本D.三交E.双交二、填空:1.杂交育种中对杂种后代的处理方法是和.其它都是由这两种方法派生而来的.2.杂交育种种亲本选配的四条原那么:3.杂交育种的程序要经过五圃制.所谓“五圃〞是指:4.回交育种中选择非轮回亲本的最主要条件是.5.杂交的主要方式有、、.6.复交的方式因亲本的数目和配交的形式不同可分为:三、判断下面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X〞.1.杂交育种时应从F2代开始进行单株选择.〔〕2.在〔甲X乙〕X 〔丙X乙〕和〔〔甲X乙〕X乙〕两种杂交方式的后代中,乙亲本的遗传组成完全相同.〔〕3.回交育种中,无论回交次数多少,最后都得自交.〔〕4.在进行杂交育种时,选用亲缘关系较远的材料作亲本,这就是说亲缘关系越远越好.〔〕5. 〔AX B〕 X 〔AX C〕和[〔AX B〕 X A] X A的两种杂交方式中, A品种都占有相同的遗传比重.〔〕6.有性杂交育种根据杂交亲本亲缘关系的远近,分为品种间杂交和远缘杂交两种.通常所讲的杂交育种,一般是指品种间杂交育种.〔〕7.杂交品种选配要求亲本间优缺点能够互补,是指亲本的优点.要能有效克服对方缺点,亲本间假设干优点综合起来能根本满足育种目标的要求,因此,双亲之一不能有严重的缺点,特别是主要性状不能有难以克服的缺点.〔〕8.某一亲本品种与其他假设干品种杂交后,杂交后代在某个性状上表现平均值高, 就是一般配合力好.〔〕9.配置三交组合时,作为第二次杂交的亲本一般是综合性状最好的亲本以保证三交后代具有最好的综合性状.〔〕10.在配置四亲本双交组合时,两个单交亲体之一应该是综合性状好的品种.〔〕11.回交后代的杂种群体已具有目标性状又与轮回亲本优良性状根本相似时,为选择显性性状纯合的个体,需在自交两次,而隐性性状需自交一次即可选得.〔〕12.一般认为,回交4次以上就可以使杂种及其后代根本恢复轮回亲体原有的综合性状.〔〕13.杂交育种的单交杂种一代选留的组合,必须去假、去杂、去劣,成熟时,同一组合的植株混收.〔〕14.F2是性状别离最多的一个世代,个体差异很大,具有多种多样的变异类型,是杂交育种选择优良单株最关键的一代.〔〕15.对F2选择首先是确定好的组合然后在好的组合内选择优良单株.〔〕16.混合育种法一般是按组合种植,早期世代不进行选择,只淘汰劣株,大约F7-F8进行一次单株选择种成株系.〔〕17.派生系统法早代选株可针对遗传力较强的性状,而遗传力较弱的性状那么留晚代选优株时解决.〔〕18.对变异后代进行选择,一般应在别离世代选择效果较好,如杂交育种应在单交的F2,复交的F1进行选择,诱变育种应在M2进行选择.〔〕19.杂交方式中AX B属于单交,其中A为父本,B为母本.〔〕20.派生系统法:采取早代〔单交F2代,复交F1代〕和晚代〔F5或F6〕进行一次单株选择,中间世代进行混合条播的方法.〔〕21.杂交后代的性状表现是由双亲遗传根底决定的,但可能出现双亲中没有的新基因.〔〕22.对杂种后代的选择效果与性状的遗传力有密切的关系.遗传力高的性状宜在高代选择,遗传力低的性状可在低代选择.〔〕23.在回交育种中,提供目标性状白^供体亲本叫轮回亲本.〔〕24.由杂交育种育成的品种是杂交种.〔〕四、名词解释1.杂交育种;2.回交育种;3.复交;4.系谱法;5.混合法;6.轮回亲本;7 .一粒传法;8 .集团混合选择法;9 .派生系统法;10.非轮回亲本. 五、问做题〔共11题〕1.亲本选择和选配的根本原那么2.杂交育种程序和加速育种进程的方法3.何为系谱法何为混合法这两种后代处理方法有何优缺点4.杂交的方式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5.杂交后代的处理有哪两种根本方法怎样进行6.什么是杂交育种它的遗传学原理是什么7.什么是自交、单交、复交〔包括三交、双交、四交、聚合杂交〕、回交8.杂交后代有哪些处理方法9.杂交育种的一般育种程序是什么10.回交育种的特点.六、论述1.试比较系谱法、混合选择法和派生系统法的优缺点.2.有假设干水稻育种材料,使用这些材料采用杂交育种法从杂交到培育出新品种其程序如何〔可用图示,但应加文字说明〕3.试拟一小麦以抗病性为目的的回交育种方案.抗性基因假设为一对隐性基因, 设计内容应包括两亲本性状,世代、回交次数及大致株数.以图示为主体,注明文字.第七章杂种优势的利用一、选择题:〔共27题〕1.对自交系的根本要求有〔〕:A.基因型纯合、表型一致B.特殊配合力高C. 一般配合力低D.早熟2.测交所用的共同亲本称为〔〕:A.测验种B.测交种C.杂交种D.单交种3.利用杂种优势的根本条件有〔〕:A.纯度高的优良亲本品种或自交系B.人工去雄C.强优势自交系D.化学去雄4.自交系间杂交种分为〔〕:A.单交种B.三交种C.综合种5.配合力测定常分为〔〕:A.早代测定B.中代测定C.晚代测定6.以下作物利用杂种优势时可采用人工去雄法的是〔〕:A.高粱B.水稻C.烟草D.油菜7.利用杂种优势所选育出的作物品种类型是〔〕:A.同质纯合型B.同质杂合型C.异质杂合型D.异质纯合型8.选育杂交种利用杂种优势时,不同组合F1杂种优势不同,其中杂种优势最强的是〔〕:A.单交种B.双交种C.三交种D.综合种12.测定某一作物一自交系的特殊配合力时,其测验种选用〔〕:A.综合杂交种B.普通品种C.自交系13.对于生产应用而言,以下作物杂种优势指标中,以〔〕更为重要.A.平均优势B .对照优势C.超亲优势D .营养优势14.根据杂种优势的“显性假说〞,作物的杂种优势主要来自双亲〔〕的累加和互作.A.有利显性性状B.有利隐性性状C.有利显性基因D.有利隐性基因15.杂种优势的“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主要来自双亲有利〔〕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A.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C.等位基因D.非等位基因16.自交系是指由一个〔〕优良单株经过连续人工自交和选育而形成的性状稳定一致的后代群体.A.自花授粉作物B.异花授粉作物C.常异花授粉作物D.无性繁殖作物17.配合力是指两亲本〔〕.A.杂交的亲和力B.杂交的结实性C.杂种一代生产力和其它性状的表现D.杂种后代的别离范围。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及答案(五)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及答案(五)

《作物育种学》模拟题(五)一、名词解释(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品种2.种质资源3.诱变育种4.特殊配合力5.杂交育种6.杂种优势7.生理小种8.白交系品种9.二环系10.垂直抗性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纬度相近地区之间的引种( )A)较易成功B)较难成功C)不可能成功D)肯定成功2、小麦杂交育种配制三交种时,作为第二次杂交的亲本是( )A)任何一个亲本B)综合性状最好的亲本C)具有特殊优良性状的个体D)表现一般的亲本3、在[(AXB)XC]XD的杂交方式中,C的遗传成分在其中占( )A)1/2 B)1/4C)1/8 D)1/164、与91—1—2—5—4—3亲缘关系最近的系统是( )A) 91—2—3—5—4—3 B) 91—1—2—5—3—3C) 91—1—3—5—4—3 D) 91—1—2—5—4—55、测交所用的共同亲本称为( )A)测验种B)测交种C)杂交种D)单交种6、在防变育种中,经过诱变处理的种子或营养器官所长成的植株或直接处理的植株称为( )(A)诱变一代(M1) (B) 诱变二代(M2(C) 诱变三代(M3 ) (D) 诱变四代(M4)7、组合育种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A)基因重组与基因积累(B)基因积累与基因互作C)基因重组与基因互作(D) 基因积累与基因连锁8、染色体组成为AAAABB的生物体A)同源六倍休B)异源六倍休C)同源异源六倍体D)节段异源六倍体9、隐性核不育一般无法通过测交找到A)不育系B)保持系C)恢复系D)广亲和系10、现代生物技术比传统育种技术的优越性主要在于能更好地( )A)打破不良连锁B)实现有性杂交C)打破生殖隔离界限D)实现无性嫁接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多选、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1、农作物品种一般具有A)特异性B)稳定性C)经济性D)一致性E)丰产性2、异花授粉作物,如上米的遗传特点是(A)天然异交率高(B) 天然异交率低(C)品种遗传基础复杂(D)品种遗传基础简单E)自交衰退严重3、育种上对优良自交系的基本要求足A)具有优良的农艺性B)遗传纯合度高C)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高D)具有优良的繁殖与制种性状E)适应性广4、在回交育种中,若控制需要转育的目标性状的基因数目分别是一对、二对和三对时,回交一代出现带有所需目标基因的个体的频率分别为( )A)1/2 B)1/3C)1/4 D)I/8E)1/105、水平抗性的遗传特点主要表现为A)小种特异性B)对各小种抗性接近一个平C)多基因控制D)高抗或免疫E)抗性不易丧失6、远源杂交育种中,杂交后代性状分离的特点为( )A)分离规律不强B) 分离类型丰富并有向两亲分化的趋向C)分离世代长、稳定缓慢D)分离规律强E)分离世代短7、利用杂种优势应具有的三个基本条件是A)强优势的杂交组合B)异交结实率低C) 异交结实率高D)繁殖与制种技术简单易行E)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杀雄剂8、群体内遗传改良的方法有A)混合选择B)改良穗行法C)半同胞轮回选择D)半同胞相互轮回选择E) 全同胞轮回选择9、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主要有A) RFLP B) RAPDC) SSR D) AFLPE) STS10、纯系学说的要点是A)自花授粉作物的原始品种群体内,个体选择是有效的。

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育种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项不是育种学的主要目标?A. 提高作物产量B. 增加作物抗病性C. 改善作物口感D. 降低作物种植成本2. 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亲本应具有优良的遗传特性B. 亲本应具有互补的性状C. 亲本应具有相同的遗传背景D. 亲本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二、填空题1. 基因型为______的个体在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2. 利用基因重组进行育种的方法包括杂交育种、______和诱变育种。

三、简答题1. 简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

四、论述题1. 论述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五、计算题1. 假设一个具有完全显性遗传的性状,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基因型为aa的个体表现出隐性性状。

如果一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计算其后代中各种基因型的比例。

答案:一、选择题1. D2. C二、填空题1. AABB2. 回交育种三、简答题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分子标记与目标基因或性状紧密连锁,利用这些标记来预测个体的遗传特性,从而在育种过程中选择具有期望性状的个体。

四、论述题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包括基因工程、基因编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

这些技术可以加速优良性状的聚合,提高育种效率,减少育种周期。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提高了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有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计算题一个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AA:Aa:aa = 1:2:1。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作物育种的最终目标是什么?A. 提高产量B. 改善品质C. 增加抗性D. 以上都是2.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遗传改良的方法?A. 选择育种B. 杂交育种C. 基因编辑D. 土壤改良3. 杂交优势利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A. 基因重组B. 基因突变C. 染色体变异D. 环境适应4. 作物育种中,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选择效果的?A. 选择压力B. 遗传力C. 环境条件D. 种子大小5. 以下哪个是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MAS)的特点?A. 需要大量种子B. 需要明确目标基因C. 需要复杂的设备D. 可以在早期筛选6. 什么是基因型和表型?A. 基因型是遗传信息,表型是表现型B. 表型是遗传信息,基因型是表现型C. 两者都是遗传信息D. 两者都是表现型7.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育种中的选择方法?A. 质量选择B. 数量选择C. 环境选择D. 人工选择8. 什么是杂种优势?A. 杂交后代比亲本具有更好的生长性状B. 杂交后代比亲本具有更差的生长性状C. 杂交后代与亲本生长性状相同D. 杂交后代与亲本没有关系9.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育种中的遗传资源?A. 野生种B. 地方品种C. 改良品种D. 植物化石10. 什么是基因流?A. 基因在不同种群间的迁移B. 基因在不同个体间的迁移C. 基因在不同染色体间的迁移D. 基因在不同细胞间的迁移####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描述作物育种中的杂交育种过程。

2. 解释什么是基因型-环境互作,并举例说明。

3. 阐述作物育种中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作物育种中选择压力的重要性及其对育种效果的影响。

2. 讨论基因编辑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潜力与挑战。

#### 答案#### 一、选择题1. D2. D3. A4. D5. D6. A7. C8. A9. D10. A#### 二、简答题1. 杂交育种过程包括亲本选择、杂交、后代筛选、稳定系的建立等步骤。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过程被用于制作育种材料?A. 不亲和交配B. 变异C. 自花授粉D. 伴性遗传2. 下列哪个因素是制约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A. 土壤肥力B. 气候条件C. 物种多样性D. 种子质量3. 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作物育种时,常用的DNA转化载体是:A. 质粒B. 核糖体C. DNA聚合酶D. 启动子4. 以下哪项不是作物育种的目标之一?A. 提高产量B. 改善食味C. 增加抗性D. 减少种类多样性5. 作物育种中,通过选择杂交后代中最优秀基因型的方法为:A. 胜育B. 花药培养C. 果实沉淀D. 重组选育6. 通过选择矮化的小麦品种进一步培育矮杆型高产小麦是一个典型的:A. 自交系选育B. 杂交选育C. 胚胎培养D. 特异反应选择7. 以下哪个不是作物育种的传统方法?A. 杂交育种B. 重组育种C. 突变育种D. 混合育种8. 作物育种中,通过加速作物进化过程,将慢速突变的有用基因转移至其他物种的方法是:A. 基因编辑B. 遗传突变C. 遗传工程D. 杂交育种9. 以下哪个技术可以实现农作物的保种?A. 冷冻保存B. 基因编辑C. 利用杂交优势D. 遗传转化10. 下列哪个方法是作物自交系选育的关键步骤?A. 选择父本B. 鉴别杂交C. 分离杂种D. 子代选择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杂交育种主要是利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亲本之间的遗传优势和互补作用,提高后代的产量和其他经济性状。

【√】2. 小麦、水稻等自交物种经过多代自交后,遗传稳定,产生纯系,适合用于作物杂交育种。

【×】3. 健康的种子是作物产量的重要基础,种子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后代的萌发和生长发育能力。

【√】4. 株型是作物育种中的一个重要性状,通过改变株型可以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产量。

【√】5. 基因编辑技术是目前作物育种中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可以精确修饰作物基因组中的特定基因。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总论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1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1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⑴无抱子生殖⑵二倍体抱子生殖⑶不定胚生殖⑷单性生殖3.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

⑴大⑵小⑶不好确定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⑴有效⑵无效⑶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⑷难以确定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⑴好⑵不好⑶易行(成本越低)⑷难以育出好品种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⑴显性假说⑵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⑶超显性假说⑷纯系学说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⑴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⑵花粉⑶种子⑷都可以8.普通小麦x硬粒小麦杂交,是()⑴种间杂交⑵属间杂交⑶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⑷)亚种间杂交9.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⑴优势小种⑵次要小种⑶生理小种⑷)毒性小种1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

⑴不同变异类型的形成⑵作物雄性不育性的利用⑶轮回选择⑷)回交育种11.迄今为止,一切基因工程的载体都是由()来充任。

⑴细菌质粒或病毒⑵线状DNA ⑶细菌质粒⑷)病毒《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2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2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13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一些。

⑴大⑵小⑶不好确定1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⑴有效⑵无效⑶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⑷难以确定1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⑴好⑵不好⑶易行(成本越低)⑷难以育出好品种1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⑴显性假说⑵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⑶超显性假说⑷纯系学说1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⑴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⑵花粉⑶种子⑷都可以18普通小麦x硬粒小麦杂交,是()⑴种间杂交⑵属间杂交⑶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⑷)亚种间杂交19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⑴优势小种⑵次要小种⑶生理小种⑷)毒性小种2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1农作物的品种的三个基本要求(分),既特异性(分)、一致性(分和稳定性 (分)。

2 .选择育种:直接利用自然变异,即不需要人工创造新变异而从中进行选择并 通过比较试验的育种途径称为选择育种。

(2分)3 .聚合杂交:通过一系列杂交将几个亲本的优良基因聚合于一起。

(2分)4 .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杂交种品种(即FJ 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对 其亲本品种(系)的优越性。

(2分)5 .体细胞杂交: 又称原生质体融合,两种原生质体间的杂交。

(2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 .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主要有高产、⑴稳产⑵优质 、适应性 强;2 .根据作物品种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和利用形 式等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下列类型 ⑶自交系品种或纯系品种⑷杂交种品种 群体品种和⑸无性系品种;3 .种质资源工作的内容包括收集、保存、⑹研究⑺创新⑻利用 ;4 .轮回选择的方法包括群体间改良和 ⑼ 群体内改良;5 .配合力是自交系的一种内在属性,受多种基因效应支配,农艺性状好的自交系不一定就是配合力高,只有配合力高的自交系才能产生强优势的杂交种。

试用格 子方试验计算SCA 和GCA 填表(表格在最后)。

⑫—⑬_(14)⑮、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1分)1 .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1 );⑴衰退 ⑵增强 ⑶不变⑷难以确定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3 )。

⑴无抱子生殖⑵二倍体抱子生殖⑶不定胚生殖⑷单性生殖3.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1 )一些。

⑴大⑵小⑶不好确定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1 )⑴有效⑵无效⑶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⑷难以确定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1 )⑴好⑵不好⑶易行(成本越低)⑷难以育出好品种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2)⑴显性假说⑵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⑶超显性假说⑷纯系学说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3 )⑴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⑵花粉⑶种子⑷都可以8.普通小麦x硬粒小麦杂交,是(1 )⑴种间杂交⑵属间杂交⑶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⑷)亚种间杂交9.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2 )⑴优势小种⑵次要小种⑶生理小种⑷)毒性小种1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3 )。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课程考试样卷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 分,共10 分):农作物的品种的三个基本要求(分),既特异性(分)、一致性(分和稳定性(分)。

2.选择育种:直接利用自然变异,即不需要人工创造新变异而从中进行选择并通过比较试验的育种途径称为选择育种。

(2分)3.聚合杂交:通过一系列杂交将几个亲本的优良基因聚合于一起。

(2分)4.杂种优势:杂种优势是指杂交种品种(即F1)表现出的某些性状或综合性状对其亲本品种(系)的优越性。

(2分)5.体细胞杂交:又称原生质体融合,两种原生质体间的杂交。

(2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主要有高产、⑴稳产⑵优质、适应性强;2.根据作物品种的繁殖方式、商品种子生产方法、遗传基础、育种特点和利用形式等可将作物品种区分为下列类型⑶自交系品种或纯系品种⑷杂交种品种群体品种和⑸无性系品种;3.种质资源工作的内容包括收集、保存、⑹研究⑺创新⑻利用;4.轮回选择的方法包括群体间改良和⑼群体内改良;5.配合力是自交系的一种内在属性,受多种基因效应支配,农艺性状好的自交系不一定就是配合力高,只有配合力高的自交系才能产生强优势的杂交种。

试用格子方试验计算SCA和GCA填表(表格在最后)。

⑽⑾⑿⒀⒁⒂、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1分)1.杂合基因型的作物,自交后代的生活力(1 );⑴衰退⑵增强⑶不变⑷难以确定2.由胚珠或子房壁的二倍体细胞经过有丝分裂而形成胚,和由正常胚囊中的极核发育成的胚乳而形成种子,这种生殖方式称为( 3 )。

⑴无孢子生殖⑵二倍体孢子生殖⑶不定胚生殖⑷单性生殖3. 纬度相近的东西地区之间引种比经度相同的南北之间引种成功的可能性(1 )一些。

⑴大⑵小⑶不好确定4.纯系学说认为,在自花授粉作物原始品种群体中选择(1 )⑴有效⑵无效⑶有的人选择有效,有的人选择无效⑷难以确定5.从理论上讲,杂交育种工作中,所用亲本越多越(1 )⑴好⑵不好⑶易行(成本越低)⑷难以育出好品种6.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是( 2 )⑴显性假说⑵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⑶超显性假说⑷纯系学说7.作物诱变育种中,主要处理植物的(3 )⑴植株或植株的局部⑵花粉⑶种子⑷都可以8.普通小麦×硬粒小麦杂交,是(1 )⑴种间杂交⑵属间杂交⑶种内不同类型杂交⑷)亚种间杂交9. 小种分化明显的的病原菌群体,实由若干个毒性有所不同的小种组成,其中比例较小的小种,称为( 2 )⑴优势小种⑵次要小种⑶生理小种⑷)毒性小种10.群体改良有各种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是(3 )。

作物遗传育种答案

作物遗传育种答案

一、填空一、凡体细胞中具2个以上染色体组的植物便称为(多倍体)。

二、由2个或2个以上不同染色体组所形成的多倍体称(异缘多倍体)。

3、染色体加倍是取得多倍体的大体环节,目前应用最一般且有效的是用(秋水仙碱)处置。

4、含有2组以上同一染色体组的个体称为(同源多倍体)。

五、(花药或花粉粒培育)这是目前人工取得单倍体最简单有效的方式。

二、问答题一、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各表此刻哪几方面?参考答案:从作物育种的角度来明白得,自交的遗传效应有3个方面(1).自交使纯合基因型维持不变(2).自交使杂合基因型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3).自交引发后代生活力衰退异交的遗传效应(1).异交形成杂合基因型(2).异交增强后代的生活力二、作物品种依照个体和群体的遗传特点可分为几类(列表说明)?参考答案: (三)群体品种(population cultivar)其大体特点是遗传基础比较复杂,群体内植株基因型有必然程度的杂合性和/或异质性。

因作物种类和组成方式的不同,群体品种包括以下四类: 1.异花授粉作物的自由授粉品种自由授粉品种在种植时,品种内植株间随机授粉,也常和临近的异品种授粉。

如此由杂交、自交和姊妹交产生的后代,是一种特殊的异质杂合群体,但维持着一些本品种的要紧特点特性,能够区别于其他品种。

玉米、黑麦等异花授粉作物的很多地址品种都是自由授粉品种,或称开放授粉品种。

2.异花授粉作物的综合品种(synthetic cultivar) 是由一组通过挑选的自交系采纳人工操纵授粉和在隔离区多代随机授粉组成的遗传平稳群体。

这是一种特殊的异质杂合群体,个体基因型杂合,个体间基因型异质,但有一个或多个代表本品种特点的性状。

3.自花授粉作物的杂交合成群体(composite-cross population) 是用自花授粉作物的两个以上的自交系品种杂交后繁衍出的、分离的混合群体,将其种植在特殊环境中,要紧靠自然选择的作用促使群体发生遗传变异,并期望在后代中这些遗传变异不断增强,慢慢形成一个较稳固的群体。

作物育种学试题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答案

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任何生物的进化都是由变异、重组、选择构成的。

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自然进化是指自然状态下的变异和选择,其进化速度慢。

人工进化是指为满足人们的生产需求人为的创造变异选择的进化,其进化速度快。

虽然人工进化的许多性状的选择与自然进化有所不同但自然进化的基础变异都是人工进化所选择的品种改良的意义提高产量、改良品种品质、稳定品种产量和品质、提高品种的播种面积、有利于耕作制度的改良提高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作物育种的性质和任务作物育种是研究选育和优良品种的繁殖的理论和方法在掌握遗传变异的基础上发掘利用各类作物根据不同地区的育种目标和原有品种采用适应的育种方法选育优良品种、杂交种以及新作物在推广和繁殖的过程中保持并提高种质,提供优良的田间生产种作物育种的内容和特征作物育种的内容有:育种目标的制定和实现目标的策略、选择的理论和方法、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选育、人工创新遗传的方法技术、杂种优势的利用、各育种阶段的田间试验技术、新品种的审定和推广、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利用创新作物育种综合多种优良基因同时对品种进行改良工作量大,改良的方向不确定作物育种即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艺术作物育种的发展方向育种目标的提高种质资源的重视育种效率的提高育种途径的多样化转基因技术的优势扩大了基因资源的利用提供了新的育种途径使有利的生物基因在人、动物、植物、微生物四大系统之间自由交换可以定向的改良作物提高了育种效率种质资源的重要性新育种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掌握的种质资源的数量新育种目标的实现取决于育种家掌握的种质资源的数量种质资源是现代育种的物质基础:种质资源中含有大量的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基因,使育种目标得以实现稀有特异的种质资源对育种成效的大小起决定性作用:育种成效的大小取决于掌握的种质资源的数量和对性状表现型和遗传规律的研究种质资源是进行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材料:不同的种质资源具有不同的遗传特性和生态特性,有利于阐述生物学方面的问题收集种质资源的重要性实现新的育种目标取决于所掌握的种质资源为满足人类的生产需要必须发展新品种大量的宝贵的种质资源的流失,迫切需要保护解决新育品种的遗传基础贫乏,客服遗传脆弱作物育种的目标高产: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稳产: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生态环境作物的产量变化幅度不大,在在多变的环境条件下仍能保持平衡的增产优质:由经济发展和市场所决定的适当的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作物育种的原则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富有预见性突出重点,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目标具体明确,性状指标落实必须面向特定的地区和栽培条件花器结构对授粉的影响完全花即雌雄同花有利于自花授粉不完全花即雌雄异花可分为雌雄同株异花和雌雄异株。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育种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作物育种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作物种植技术B. 作物遗传改良C. 作物病虫害防治D. 作物土壤营养管理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育种的基本原则?A. 遗传多样性B. 选择压力C. 环境适应性D. 单一性状优化答案:D3. 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依据是什么?A. 亲本的产量B. 亲本的抗病性C. 亲本的遗传背景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分子标记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A. 基因定位B. 遗传多样性分析C. 基因克隆D. 亲缘关系研究答案:C5. 基因编辑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提高作物产量B. 改善作物品质C. 快速改良目标基因D. 增加作物种类答案:C二、简答题6. 简述作物育种中的“杂种优势”现象。

答:杂种优势,又称杂种活力,是指异源杂交后代在生长速度、生物量、抗病性等方面表现出比亲本更强的生物学特性。

这种现象通常归因于基因间的互补作用,即不同亲本的优良基因在杂交后代中得到重组和表达,从而提高了后代的整体适应性和生产性能。

7. 描述作物育种中的“回交”方法及其目的。

答:回交是一种育种方法,其中将一个品种或品系与另一个具有所需特性的品种进行杂交,然后将得到的F1代与原始品种再次杂交。

这个过程可以重复多次,目的是将目标特性稳定地整合到原始品种中,同时尽可能保留原始品种的其他优良特性。

三、论述题8. 论述现代分子育种技术与传统育种方法相比的优势和局限性。

答:现代分子育种技术,如基因编辑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具有精确性和效率的优势。

它们允许育种者直接针对特定的基因或遗传标记进行选择,从而加速育种进程并提高选择的准确性。

然而,这些技术也有局限性,包括高昂的成本、技术复杂性以及可能的伦理和监管问题。

相比之下,传统育种方法虽然速度较慢,但成本较低,技术要求不高,且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更适合特定作物或环境条件。

9. 讨论气候变化对作物育种的影响及育种策略的调整。

作物分子育种习题答案

作物分子育种习题答案

作物分子育种习题答案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一、名词解释1 作物分子育种: 直接从分子水平上改变某一作物品种基因组成而创造可稳定遗传变异来进行新品种培育的过程,称为作物分子育种。

2 基因组: 一个物种单倍体细胞所含有的整套染色体,物种全部遗传信息的总和,包括核基因组和细胞器基因组。

3 人工染色体: 人工组建的具有染色体功能的DNA分子。

4 功能标记: 称诊断标记,是基于生物功能已知的引起表型变异的基因内部序列多态性位点开发的分子标记。

5 分子设计育种: 利用作物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生物数据,借助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整个基因组控制作物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及基因网络进行分子水平上的设计和操作,进而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过程。

6 基因组学: 研究基因组结构、功能和进化的科学。

7 染色体工程:按照人们预定目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步骤,通过染色体操纵改变生物染色体组成并进而改变其遗传性的过程。

8 物理图谱: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检测DNA标记在染色体上的实际位置绘制成的图谱。

9 序列图谱:以某一染色体上所含的全部碱基顺序绘制的图谱。

10 遗传图谱:指基因或DNA标记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与遗传距离。

通常用cM 表示(基因或DNA片段在染色体交换过程中分离的频率)。

11 转录图谱:以EST为位标,根据转录顺序的位置和距离绘制的图谱,它是染色体DNA某一区域内所有可转录序列的分布图,是基因图的雏形。

12 同源:如果两条或多条序列拥有共同祖先,则称它们同源。

13 直系同源:不同物种间,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序列来源于共同祖先的现象。

14 并系同源:同一物种中,由于基因倍增事件产生相似序列的现象。

15 异同源:指物种间遗传物质平行转移的现象。

16 染色体转导:(染色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将同特定基因表达有关的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转入受体细胞,是该基因得以表达,并能在细胞分裂中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又称染色体转导。

作物遗传育种综合练习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作物遗传育种综合练习题及答案(学习资料)

作物遗传育种综合练习题及答案(学习资料)作物遗传育种综合练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遗传:指生物亲代与子代的相似性。

2、变异:指生物亲代与子代的相异性。

3、同源染色体:指体细胞内形态和结构相同的一对染色体。

4、非同源染色体:形态和结构不同的染色体。

5、核型分析:对生物核内全部染色体的形态特征进行的分析。

6、授粉:雄蕊中成熟的花粉传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7、胚乳直感(花粉直感):在3N的胚乳性状上由于精核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

8、果实直感:种皮或果皮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花粉的影响而直接表现父本的某些性状,称为果实直感。

9、相对性状:单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相对性状。

10、基因型:个体基因的组合。

11、表现型:植株表现出来的性状。

12、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对等位置上的基因,叫等位基因。

13、完全显性:用二个相对性状不同个体杂交,F1完全表现一个亲本性状。

14、多因一效:许多基因共同控制某一性状的表现,这种基因的多因一效性叫多因一效。

15、交换值:在连锁遗传情况下,由杂种产生的重组型配子占总配子数的百分比叫交换值。

16、性染色体:直接与性别决定有关的一个或一对染色体。

17、伴性遗传:指连锁在性染色体上的某些基因的遗传,常伴随性别的不同而不同的遗传现象。

18、数量性状:表现为连续变异的性状叫数量性状。

杂种后代中难以求出不同类型比例。

19、超亲遗传:指在杂种子女中出现超出父母双亲性状的现象。

20、遗传率:指遗传方差在总方差中所占的比例。

21、近亲繁殖:指亲缘关系相近的二个个体间的交配。

22、自交:指同一朵花或同一植株所产生的雌雄配子相结合的交配体式格局。

23、回交:指杂种后代与双亲之一的再次交配。

24、杂种优势:指二个遗传组成不同的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优于其亲本的现象。

25、芽变:植物的分生组织由基因突变而产生的变异。

26、镶嵌现象:指同一个体的一部分组织表现一种性状,另一部分表现另一种性状的现象。

作物育种学总论习题答案

作物育种学总论习题答案

作物育种学总论习题答案作物育种学总论习题答案作物育种学是农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如何通过选择和培育优良的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以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

下面是一些关于作物育种学的习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门学科。

习题一:什么是作物育种学?它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案:作物育种学是农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的是如何通过选择和培育优良的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它的主要目标是培育出适应不同环境条件、抗病虫害、高产高效的农作物品种,以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

习题二:作物育种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案:作物育种的基本原理是选择和遗传。

通过选择,我们可以从大量的自然或人工杂交后代中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个体,并将其用作下一代的亲本。

通过遗传,我们可以将这些优良性状传递给后代,从而逐步改良农作物品种。

习题三:作物育种的方法有哪些?答案:作物育种的方法包括自交系育种、杂交育种和转基因育种。

自交系育种是通过连续自交,将一株优良的自交系培育成纯合系,以保持其优良性状。

杂交育种是通过杂交两个不同的亲本,利用杂种优势产生具有更强生长力和适应性的后代。

转基因育种是通过将外源基因导入农作物,使其具有抗病虫害、耐逆性等特殊性状。

习题四:作物育种的主要难题是什么?答案:作物育种的主要难题包括遗传多样性的保持、病虫害的防控、逆境条件下的适应性等。

由于长期的选择和培育,农作物的遗传多样性逐渐减少,导致品种的抗病虫害能力下降。

另外,逆境条件如干旱、高温等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培育出适应这些逆境的品种也是一个难题。

习题五:作物育种对农业的意义是什么?答案:作物育种对农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育种,我们可以培育出高产高效、抗病虫害的农作物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

同时,作物育种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适应性,使其能够在各种逆境条件下生长和发育,增强农作物的抗灾能力。

总结:作物育种学是农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如何通过选择和培育优良的品种,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 作物分子育种: 直接从分子水平上改变某一作物品种基因组成而创造可稳定遗传变异来进行新品种培育的过程,称为作物分子育种。

2 基因组: 一个物种单倍体细胞所含有的整套染色体,物种全部遗传信息的总和,包括核基因组和细胞器基因组。

3 人工染色体: 人工组建的具有染色体功能的DNA分子。

4 功能标记: 称诊断标记,是基于生物功能已知的引起表型变异的基因内部序列多态性位点开发的分子标记。

5 分子设计育种: 利用作物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生物数据,借助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整个基因组控制作物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及基因网络进行分子水平上的设计和操作,进而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过程。

6 基因组学: 研究基因组结构、功能和进化的科学。

7 染色体工程:按照人们预定目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步骤,通过染色体操纵改变生物染色体组成并进而改变其遗传性的过程。

8 物理图谱: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检测DNA标记在染色体上的实际位置绘制成的图谱。

9 序列图谱:以某一染色体上所含的全部碱基顺序绘制的图谱。

10 遗传图谱:指基因或DNA标记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与遗传距离。

通常用cM表示(基因或DNA片段在染色体交换过程中分离的频率)。

11 转录图谱:以EST为位标,根据转录顺序的位置和距离绘制的图谱,它是染色体DNA某一区域内所有可转录序列的分布图,是基因图的雏形。

12 同源:如果两条或多条序列拥有共同祖先,则称它们同源。

13 直系同源:不同物种间,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序列来源于共同祖先的现象。

14 并系同源:同一物种中,由于基因倍增事件产生相似序列的现象。

15 异同源:指物种间遗传物质平行转移的现象。

16 染色体转导:(染色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将同特定基因表达有关的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转入受体细胞,是该基因得以表达,并能在细胞分裂中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又称染色体转导。

17 序列比对:通过比较生物分子序列,发现它们的相似性,找出序列之间共同的区域,同时辨别序列之间的差异,从而揭示生物序列的功能、结构和进化的信息。

二、填空1国际作物分子育种领域主要争夺的焦点是生物基因资源。

2作物分子育种大致经历了常规育种阶段、生物技术渗透阶段和分子育种阶段。

3TRAP标记是利用生物信息工具和EST数据库信息, 产生目标候选基因区多态性标记。

4将功能标记定位到染色体上,一般有非整倍定位技术、连锁标记技术、FISH技术和电子定位技术。

5基因组学研究应该包括结构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两方面的内容。

6 基因间存在直系同源、并系同源和异同源三种同源现象。

7作物分子育种大致经历了从常规育种到分子育种再到设计育种的三个历程。

8 SRAP标记是利用独特的引物设计对ORFs进行扩增,上游引物长17bp,下游引物长18bp。

9染色体微切割常用的两种方法是细玻璃针切割法和显微激光切割法。

10作物基因组包括核基因组、线粒体基因组和叶绿体基因组三部分。

11转基因作物外源DNA整合位点是随机的,但多发生在同源系列区和高度重复序列区。

三、选择题1分子标记可以位于:( ABCD)A 内含子区B 外显子区C 重复区D 5’UTR2 针对外显子扩增的功能标记有:( BD )A ISAPB STSC PRAPD RGA3一个基因结构中,变异较大的是:( ACD)A内含子区 B外显子区 C 3’UTR D 5’UTR4以下是禾本科作物比较基因组数据库的是:(D)A NCBIB TrEMBLC CATHD Gramene5使用农杆菌转化法整合外源基因获得的拷贝数:(BC)A 较多B 较少C 一般单拷贝 D一般多拷贝6以下基因具有抗虫功能的有:( BC)A PEPCase基因B vip基因C Bt基因D phy基因7可以用来进行染色体物理图谱绘制的技术有:(BCD )A RE技术B YAC重叠群技术C STS标志技术D FISH技术8染色体工程操纵的水平有:(ABC)A 染色体片段水平B 染色体水平C 染色体组水平D 基因水平9引物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ABD)A 引物长度B 发夹结构C 浓度D GC含量10在比对结果的query序列中用小写字母代表:( D)A插入序列 B 短重复序列C缺失序列 D LCR11 Cre/lox定位重组系统可以使两个loxP位点之间的序列发生:(ACD)A缺失 B 重复 C 特异重组 D 倒位12针对启动子扩增的功能标记有:( C)A ISAPB STSC PRAPD RGA13一个基因结构中,相对保守的是:( B)A内含子区 B 外显子区 C 3’UTR D 5’UTR14以下是作物基因组数据库的是:(A)A GrainGenesB TrEMBLC CATHD Gramene15使用基因枪转化法整合外源基因获得的拷贝数:(AC)A较多B较少C一般单拷贝D一般多拷贝16以下基因具有增产功能的有:( A)A PEPCase基因B vip基因C Bt基因D phy基因17 可以用来确认基因功能的实验技术有:(BCD)A瞬时表达技术 B 基因敲除技术 C 反义RNA技术 D 转座子插入突变技术18作物染色体最基本的组成元件有:(ABD)A CENB TELC BACD ARS19以下属于核酸序列数据库的有:(BD)A SWISS-PROTB GenBankC PIRD EMBL四、问答题1、如何开发一个STS功能标记?(1)获得某一已知功能的基因序列。

(2)同源序列或等位基因比较获得变异区序列。

(3)针对变异区设计引物。

(4) 特异扩增。

(5)图谱分析,差异条带寻找UniGene 数据库2、无标记基因转基因作物获得技术有哪些?(1)共转化法剔除转基因植株中道德选择标记,基因枪共转化法、农杆菌共转化法。

(2)MAT载体系统剔除转基因植株中的选择标记。

(3)定位重组系统剔除转基因植株中的选择标记。

(4)转座子再定位系统剔除转基因植株中的选择标记。

(5)同源重组作用剔除转基因植株中的选择标记。

3分子设计育种的基本技术有哪些?一是选择优良基因进行DNA标记,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二是用转基因方法,导入优良性状的基因;三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分子设计,提出分子育种的最佳策略和技术途径。

4简述bt基因类型及抗虫谱。

CryⅠ:鳞翅目 CryⅡ:鳞翅目和双翅目 CryⅢ:鞘翅目 CryⅣ:双翅目 CryⅤ:鳞翅目和鞘翅目PS17a(CryⅤ):线虫 PS52A1(CryⅥ):线虫 PS140E2: 膜翅目5作物核基因组结构有哪些特点?(1)由多条染色体组成,以染色质形态存于核内。

(2)遗传物质含量差异最大。

1000多倍。

(3)无操纵子结构,基因以基因家族形式出现。

(4)非编码区多于编码区。

(5)基因不连续,为断裂基因。

(6)转录物为单顺反子。

(7)多个复制起点。

(8)符合孟德尔规律6如何将功能标记定位到染色体上?(1)非整倍体定位技术:即用功能标记的特异引物对相应非整倍体物种基因组进行扩增分析,若哪一条染色体或染色体臂未被扩增出目标条带,则标记被定位在该染色体或染色体臂上。

(2)连锁标记技术:即寻找与功能标记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计算重组率,将功能标记定位在连锁图谱上。

一般所用分子标记是SSR标记。

(3)FISH技术:即用功能标记扩增得到的序列作探针,与基因组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有杂交信号的染色体即是定位到的染色体。

(4)电子定位技术: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公用生物数据库工具进行查询、分析功能标记的染色体图谱位置。

7开展分子设计育种的基本条件有哪些?(1)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和高效的分子标记检测技术。

(2)对重要基因/QTLs的定位与功能有足够的了解。

(3)建立并完善可供分子设计育种利用的遗传信息数据库。

(4)开发并完善进行作物设计育种模拟研究的统计分析方法及相关软件,用于开展作物新品种定向创制的模拟研究。

(5)掌握可用于设计育种的种质资源与育种中间材料8简述抗虫基因有哪些类别?(1)从微生物分离出的杀虫晶体蛋白基因:Bt。

(2)从植物分离出的昆虫蛋白酶抑制剂基因:PI和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cpti。

(3)植物凝集素基因:lectin gene9要想成功地设计某一基因的特异引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1)引物长度(primer length), (2)产物长度(product length),(3)序列Tm值 (melting temperature), (4)ΔG值(internal stability),(5)引物二聚体及发夹结构(duplex formation and hairpin), (6)错误引发位点(false priming site),(7)引物及产物GC含量(composition),有时还要对引物进行修饰,如增加限制酶切点,引进突变等。

10、引物设计的原则首先引物要跟模板紧密结合;其次引物与引物之间不能有稳定的二聚体或发夹结构存在;最后引物不能在别的非目的位点引起高效DNA聚合反应(即错配)。

11作物分子育种研究内容分子标记与基因作图;基因克隆定位;载体构建与基因重组;遗传转化与筛选;基因表达与调控;生物信息学与功能基因组学;分子设计育种12、试验确认基因:基因克隆、基因敲除、基因超表达、反义RNA技术、RNAi、转座子插入突变。

核酸序列数据库:DDBJ、EMBL、GenBank 蛋白质序列:SWISS-PROT、PIR作物基因组数据库:GrainGenens 禾本科比较基因组数据库:Gramene 13、蛋白酶抑制剂分类及抗虫谱:(1)丝氨酸类蛋白酶抑制剂: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CpTI;鞘、鳞、直翅目;马铃薯蛋白酶抑制剂Pi,抑制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鳞、直翅目;(2)巯基蛋白酶抑制剂Ori:水稻巯基蛋白酶抑制剂CO-1;鞘、同翅目;(3)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4.功能标记特点:(1)优点:共显性标记系统;多态性强;DNA需要量少;简单且花费少;标记分布均匀(2)缺点:若未利用扩增区域序列的任何信息,则产生的标记是随机分布的,严格地说,不是功能标记。

若针对某一特定基因设计SRAP引物,则标记为功能标记15、遗传图谱缺陷:分辨率有限,精确性不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