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阅读训练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一、快乐阅读。
夏天的云云,是变幻莫测的。
夏天的云,最为迷人。
你瞧!早晨,①碧蓝的天上衬着几朵雪白的云朵,好像是一只只活泼的小山羊。
几只小鸟从它们的身上掠过,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跟它们打招呼,交朋友。
黄昏到了,云儿们都变身成了火烧云,这次不仅仅只有一种颜色,有黄、红、紫……各种颜色。
③啊!那边有一只凶猛的狮子在追杀一只小白兔,那只小白兔忽然转了个弯,就不见了,那只狮子也不知去哪儿了。
哇!那边的云变成了紫红色!那条长长的云仿佛一根仙女的紫丝带,我真想用一架高级摄像机给它拍下来。
大地一片金灿灿,每一件事物都变成了金色。
暴雨前的云又换了一张脸,变得凶神恶煞。
顿时,②天空乌云密布,这儿一片,那儿一片,好像天要塌下来了。
忽然,轰隆一声,雷在天空中清晰地闪了一下。
过了一会,来了一场倾盆大雨。
美丽的云彩顿时消失了,只有一些黑色的云布满了天空,不知是谁把墨汁打翻了,害得白云变成了乌云!不久,天上又出现了迷人的白云。
夏天的云变化多端,颜色各异。
我爱夏天的云!1.画线的句子①和句子②,哪一个是比喻句?把什么比成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短文描写了哪几种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画横线的句子③表现了云()的特点。
A.形状多 B.变化快 C.颜色多4.短文采用了总—分—总的构段方式,请你按照这个结构,用“//”给短文分段。
5.全文突出了云怎样的特点?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先生听了,连连点头。
接着,先生在孙中山的书上又圈了一段,他念一句,叫孙中山念一句。
孙中山会读了,就回到(坐座)位上练习背诵。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完整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完整版)一、课外阅读风沙笑了漂亮的花儿开满整个村子,树木青翠发亮,清澈的小河绕着山前进着,来到这里仿佛进入了一幅秀美的画中,让人流连忘返。
可是这里的风沙太大了,于是村民们种了几万棵树,风沙每次来袭时都进不了村子,所以他很气愤,时时刻刻想将这块风水宝地变成一片风沙地。
不久,这块宝地被一个地产老总看中了,准备在这里盖一座庄园。
几天后,老总和工人们带着挖土机、钢筋、水泥、石砖来到了村子里。
村民们阻拦过,可是无济于事。
两年后,庄园盖好了,漂亮、精致;但老总还是不满意,“为了让客户觉得这里的一切都是最优质的,我们要用这里最好的树木做家具。
”“轰”一声响,倒下了一棵树,跟着许多树都倒了下来。
一天,风沙又来到这儿,令他惊讶的是,那些讨厌的护卫兵竟然一个一个只剩下了半截。
他呆了几秒钟后,立刻抓紧时间进了村,到处散播泥土和沙子,这儿真真正正地成了一个风沙村。
风沙得意地站在那儿,仰天大笑:“哈哈哈哈,又一个地方被我占领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精美——(____)居然——(____)惊奇——(____)优秀——(____)2.细读文章第三自然段,“那些讨厌的护卫兵竟然一个一个只剩下了半截”中的“护卫兵”是指__________。
3.漂亮的村庄变成风沙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这则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
二、课堂连线台。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第一句话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第______句话分析了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得以传承下来的原因。
2.造纸的原料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训练及答案一、阅读文章,回答问题.背篼(dōu)①黄昏,蜿蜒的山道上,打柴的孩子归来了。
他背着满满一篼柴火,他背着五彩的晚霞,他背着自己用劳动换来的收获。
山风一路上梳理着他蓬乱的头发;山溪一路上对他说着悄悄话;鸟儿们一路上依依惜别,约他明天再来。
②村子里,炊烟袅(niǎo)袅升起,飘过了树梢。
他觉得,那是妈妈高高扬起的手臂,在呼唤自己。
他加快了脚步,________过一道弯,________过一道坎,________过一截窄窄的田埂(ɡěnɡ),________过小石桥,走进了村子,走进了自家的小院。
③他放下沉甸甸的背篼,轻轻舒了一口气,拿着几个红红的山柿子,放在小妹妹手上。
他把一捆药材交给爷爷,托他明儿去镇子里换几个钱——他想自己积攒下学期的学费。
然后,他温驯(xùn)地让妈妈撩(liāo)起围裙一角,替他揩(kāi)去汗涔(cén)涔小脸上的泥渍(zì)。
他抬起头,抿(mǐn)着小嘴微微笑了。
④啊,在山里打柴的孩子,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
1.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合适的动词,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绕拐跨走 B.拐绕走跨C.走跨绕拐 D.绕走拐跨2.打柴的孩子把袅袅升起的炊烟想象成()。
A.五彩的晚霞 B.妈妈的手臂C.劳动的收获 D.妈妈的围裙3.沉甸甸的背篼里没有..()。
A.山柿子 B.药材 C.柴火 D.泥渍4.你认为文中画“_____”的句子中,哪些字词富有新鲜感?说一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背篼里盛着一个勤劳的童年”,还盛着一个_______________的童年。
二、阅读短文,完成下列练习。
走进书里去①有人说现代的儿童普遍有个共同倾向,就是把大部分时间花费在看电视和看漫画书上,而不喜欢阅读文字比较多的书籍。
②这样的孩子,外表看起来聪明伶俐,见闻广(搏博),但缺乏深入思考的(奈耐)心,知识虽多但流于肤浅,反应虽敏捷却未经推敲思索。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整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完整版)一、课内阅读。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要不是怕上课迟到,我会走得很慢很慢的。
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当我背着书包去上学时,第一回觉得,门前的水泥道真美啊!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_____)地走着(_____)地数着(_____)地跳着2.“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
”我用_________的方法理解了句中加点词,它的意思是_________;我还会用它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哪里可以看出门前水泥道的美?在短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峡之秋(节选)方纪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仿佛满山的橘柚树上撒下一层洁白的霜,清新而明净;太阳出来了,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中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龙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
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气息。
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里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
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
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涌向江心,使江面上只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着,变得犹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夜,终于来了。
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却沉沉欲睡。
只有偶尔驶过的赶路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和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地摇曳。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免费)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免费)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还童石还童山下,有条清澈见底的溪流,溪底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
传说有一种七彩鹅卵石,谁捡到它,谁就能返老还童变成一个小孩。
然而,从来没人找到过这种“还童石”。
有一天,又有不少人到小溪中寻找“还童石”,他们当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也想返老还童变成一个小孩。
老爷爷不是为了乐一乐,而是为了实现埋在心里很久很久的一个愿望。
原来,在他还是小孩的时候,有一天在学校偷摘了一朵十分美丽的花,可他对老师撒了谎,没承认是他摘的。
这件事,他后悔了一辈子,因为他一生中,就撒了这么一次谎啊!现在,他站在溪水中,默默地向溪流诉说着自己的心愿……溪流明白了老爷爷的心事,悄悄地把一颗七彩鹅卵石送到了他的脚边。
老爷爷捡起了鹅卵石,果然变成了一个小孩。
他又惊又喜,跨出小溪飞奔起来。
他直奔一家花店,买了一株特别美丽的鲜花,又一口气奔进从前上过学的小学,把鲜花栽到花坛里。
当他心满意足地跨出学校的大门时,身子忽然变得又高又大,一下子恢复到了原来的模样,又成了个老爷爷。
那颗“还童石”呢,也就没了踪影。
1.本文是一篇()A.寓言B.童话故事C.神话故事2.给加下划线的汉字加上正确的拼音。
承认________ 跨出________ 恢复________ 踪影________3.那么多人寻找“还童石”,为什么只有老爷爷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老爷爷拿到“还童石”后做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了本文,你获得了哪些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快乐阅读。
尾巴下午放学,韦老师把全班同学留下来,讨论谁担任大队长。
同学们纷纷议论起来,教室里像炸开了锅似的,有的交头接耳,有的窃窃私语,有的低头深思,结果有一部分同学提出了中队长雷鸣的名字,也有一部分同学不赞成。
新苏教版本小学三年级的课外阅读包括答案.docx
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1.五花山2.春天的山是色的,那色淡淡的,多叶冒出芽来,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色的,那色的,一片片叶,不管是大的是小的,都像被油彩涂,雨点落上去,都染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色了。
下一秋霜,有的林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林成了杏黄色,望去,就像枝挂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林成了火色,一吹,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有的林紫紫,跟里的紫幕布的色一。
只有松柏秋霜,一的叶子是那么翠。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一片翠⋯⋯人五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1、篇短文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季候的山,重点写了 ______季的山的景色。
(4分)2、秋天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等色。
(3分)3、画出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句。
(3分)2.夏季的小兴安岭夏天的小安岭,木得葱葱,密密的枝叶把森林封得的,住了人的,遮住了的天。
早晨,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山林浸在乳白色的里。
太阳出来了,千万向箭一的金光,穿梢,照射在工人宿舍前的草地上。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的野花,的、黄的、白的、紫的、真象个美的大花。
⋯⋯”1、是一段写小安岭——————的景色。
2、一段共有—————句。
先写—————,接着描————,然后描写———,最后写—————。
3、一段有二个比句。
一句把————比作————,另一句把————比作———。
3.三个和尚( sh àng )古候,一个活伶俐(l íng l ì)的小和尚来到山上的一座( miào)里。
开始,他勤快地挑水,不但自己喝,往菩( pú s à)手中的瓶里灌水,瓶里的柳枝活了。
不久,来了一个瘦和尚。
他与小和尚了喝水和挑水的生了争(zhí) ,也不愿意吃(kuī) ,于是,两人商量一起抬水。
后来,又来了一个胖和尚。
三个和尚都要喝水,但都不愿意多挑水。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附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理解阅读附答案一、阅读理解。
我爱花城我刚到花城,便陶醉在花的海洋里……春天,那昂立枝头的木棉花,色彩鲜艳,给人以坚定、朴实、凝重的感觉。
怪不得市民们选它为市花呢。
夏天,花城是白兰花的天地。
我漫步在白兰花盛开的树下,陶醉在白兰花浓郁的清香里。
吸引我的不仅是它狭长的枝叶和洁白无暇的花朵,还有它清幽、淡雅的香味。
继白兰花之后,最美的要数凤凰花了。
它的花似红云,像彩霞,一枝枝,一片片,开满了枝头,看上去一片火红,像一团燃烧的火焰。
秋风飒飒,菊花成了花中的姣姣者。
当我走进菊花园中,不禁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瞧,菊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还有黑里透红、白里掺黄的……色彩各异,五彩缤纷。
菊花的姿态更美——有的彬彬有礼,有的盛气凌人,有的羞羞答答,有的昂首怒放,有的倒挂枝头,有的一枝独秀,有的千朵成群,有的孤芳自赏……真是千姿百态啊!一阵北风过后,百花凋零。
这时,在每家的阳台上,放着一盆盆盛开的水仙花。
它亭亭玉立,碧绿的叶子衬托着白黄色的小花,散发着芬芳,十分惹人喜爱。
啊,我爱花城,我爱花城一年四季的花,我更爱把花城打扮得如此绚丽的人们。
1.认真读短文,然后填空。
这篇短文是按____顺序写的,它分别从___________四个不同季节写了花城的美丽。
其中写了春天开________;夏天开白兰花和凤凰花;秋天开______;冬天开________。
2.哪句话抒发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用横线在文中划出来。
3.在文中找出两个自己喜欢的成语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你分别用文中的一个词语形容一下下面几种花的特点。
木棉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凤凰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菊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读句子,用加点的词语再写一句话。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与理解及答案(考题)一、课外阅读。
一天早晨,父亲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
一碗鸡蛋卧在上面,一碗上边无蛋。
父亲问儿子:“吃哪一碗?”“有蛋的那碗!”儿子指着卧蛋的那碗。
“让爸爸吃那碗有蛋的吧!”父亲说,“孔融七岁能让梨,你十岁啦,该让蛋啦!”“孔融是孔融,我是我,不让!”儿子态度坚决。
待儿子吃完,父亲开始吃。
当然父亲碗里藏了两个荷包蛋,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往往占不到便宜!”父亲指着碗里的荷包蛋告诫儿子。
儿子显出一脸的无奈。
第二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
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孔融让梨, 我让蛋!”儿子笑着端起了无蛋的那碗。
儿子吃到底,也不见一个蛋。
父亲的碗里上边卧一个,下边藏一个,儿子看得分明。
“记住:想占便宜的人,可能要吃亏!”父亲指着蛋教训儿子说。
第三次,父亲又做了两碗荷包蛋面条,还是一碗蛋卧上边,一碗上边无蛋。
父亲问儿子:“吃哪碗?”“孔融让梨,儿子让面,爸爸您是大人,您先吃!”儿子手一伸做“绅士”状。
“那我就不客气了!”父亲端过上边卧蛋的那碗,儿子发现了自己碗里也藏着荷包蛋。
“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也不会让他吃亏!”父亲意味深长地对儿子说。
1.本文三次引用了“_________”的历史故事来增添文章的情趣。
2.请概括出三次吃面情节的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短文中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是哪一句?用“”画出来。
4.这篇文章中,父亲告诉儿子一个怎样做人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给短文起一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
二、快乐阅读。
春雨刚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
这场春雨,就像春姑娘派来的使者,带着春天,来到了人间。
春雨落在了麦田里,绿油油的麦苗经过一个冬天的休养,它们揉开了惺松的睡眼,在微风中,细雨中,尽情的舒展着自己矮小的身躯。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及答案(完美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短文阅读及答案(完美版)一、课外阅读。
的猪笼草奶奶家阳台上养了很多花草,我最喜欢的是那盆会捉虫的猪笼草。
猪笼草长得很奇特。
笔直的主干上没有分枝,两侧伸出很长很长的叶柄,叶柄上端是又宽又平的假叶,假叶尖伸出一根又细又长的卷须,卷须上还有一个会捉虫的花罐,花罐口上长着一片桃形的叶子。
花罐内壁光溜溜的,底部积了一些“水”,听奶奶说,这些“水”还会“吃”虫子呢!猪笼草不会走动怎么能捉到虫子呢?一个星期天的中午,我偷偷躲在阳台上观看猪笼草捉虫。
一会儿,一只蝴蝶不慌不忙地落在花罐口上,尽情地吮吸着什么,吸着吸着,突然,蝴蝶掉进花罐里,花罐口上那片叶子马上将它盖住。
我赶紧跑过去,掀开“盖子”一看,只见蝴蝶正在花罐底部的“水”面上无力地拍打着翅膀……我好奇地在花罐口摸了摸,又把手指头放进嘴里吮了吮。
哦,我明白了,原来猪笼草能分泌出又香又甜的蜜汁来招引昆虫。
昆虫只要嘴一馋就会招来杀身之祸,即使是飞翔本领很高的昆虫也无法逃脱。
自那以后,我常常去看看那盆有趣的猪笼草。
1.猪笼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将概括猪笼草特点的词语填写在题目的横线上。
2.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猪笼草的?下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A.主干→叶柄→卷须→假叶→花罐→花罐底部的“水”B.主干→叶柄→假叶→卷须→花罐→花罐底部的“水”3.猪笼草是怎样捉虫子的?请用“”画出描写猪笼草捉虫子的过程的句子。
4.“我”偷偷地躲在阳台上观看猪笼草捉虫,终于明白了猪笼草能捉虫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爱玩的太阳娃娃天上的太阳娃娃喜欢吹白云玩儿。
瞧,她把嘴巴鼓得(圆圆园园)的,朝着身边的云吹呀,吹呀,吹出了一对长(cháng zhǎng)耳朵,一条短尾巴,一个胖肚子,一个圆脑瓜。
哈,她把那朵白云改成一只小白兔啦!太阳娃娃一边在天上跑,一边吹,把这朵白云吹成荷花,把那朵白云吹成白雪公主……她越吹越开心,一不小心把一朵白云吹进海里去了,自己也一起滚进大海中。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完整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完整版)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打翻的鱼缸①三年级的教室里,同学们正在紧张地进行期中考试,监考老师也静静地守在这里。
教室最后一排,一个小男孩的脸一阵红一阵白,这并不是因为试题太难,而是他太想上厕所。
但是,腼腆的他想等考试结束后再冲向洗手间。
忽然,尴尬的事发生了,他尿裤子了。
小男孩羞愧得不知所措,他想:这下完了,如果同学们发现,我会被笑死的,再也不会有人愿意和我一起玩了,怎么办啊?小男孩的眼中盈满了泪水。
幸好同学们都在埋头写题,。
②细心的老师发现了小男孩的焦躁不安。
他轻轻地走到小男孩身边,立刻就明白了一切。
随后,老师不动声色地来到窗边,端着窗台上的金鱼缸走过来,经过小男孩身边时,他“一不小心”打翻了鱼缸,小男孩身上溅满了水。
这突如其来的事故惊扰了其他同学,大家都回过头来看着老师和小男孩。
老师连忙向小男孩道歉,并示意其他同学继续考试。
接着,他领着小男孩来到自己的办公室,擦干小男孩身上的水,并给他换上一条干净的裤子。
③小男孩回到教室的时候,穿着一条极不合身的裤子,皮带都系到胸口上了,看上去滑稽极了,但是,而是对他报以友善和同情的眼神。
小男孩心里对老师充满了感激。
④考试结束了,同学们陆续离开了教室,最后剩小男孩一个人,他走到老师身边,怯生生地对老师说()()谢谢您,老师()()⑤()不要紧,我小时候也弄湿过裤子()()老师拍拍小男孩的头()微笑着说()⑥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穿着那条不合身的裤子,一蹦一跳地走出了教室。
你看,老师巧妙地利用了打翻鱼缸这件事情,来掩饰小男孩的尴尬事,这是多么聪明,多么富有爱心的老师啊!1.联系上下文,选择恰当的句子填在文中横线上。
(填序号)A.没有一个同学嘲笑他B.没有人发现小男孩的异常2.在短文中的“()”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3.短文第②自然段中“这突如其来的事故”在文中具体指()A.小男孩尿裤子了B.细心的老师发现了小男孩的焦躁不安C.老师“一不小心”打翻了鱼缸,小男孩身上溅满了水D.老师连忙向小男孩道歉,并示意其他同学继续考试4.按照短文记叙的顺序,给下列表述小男孩心理变化的词语标上序号。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同步练习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专项同步练习及答案一、课外阅读。
你好啊,海南岛!海南岛同大陆隔着一个琼州海峡,最窄的地方只有18千米。
天气晴朗的时候,从雷州半岛可以看见海南岛。
这个宝岛的总面积有3万多平方千米,仅次于台湾,是祖国的第二大岛。
整个海南岛像一个雪梨,又像一把打开的伞,中间高,四周的高度逐渐降低。
海南岛是个宝岛,是祖国南疆的一颗明珠。
在那里,椰子、槟榔、芒果、木瓜、香蕉等热带水果到处都是;橡胶、油棕、咖啡、可可、胡椒等热带经济作物,遍布全岛。
在五指山区,在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里,有各种名贵的药材,还有珍奇的热带、亚热带动物。
在环岛的海洋中,海滩下盛产鱿鱼、马鲛鱼、飞鱼、龙虾、麒麟菜,还有海花石、海盐和五光十色的海螺、海贝。
在平原区,一年四季可以种植庄稼,水稻一年可收三次。
花木四季常绿,鲜花四季常开……一句话,这是一座美丽的花园,这是一座巨大的万宝库。
海南岛不但是美丽的宝岛,还是一个有光荣革命传统的海岛。
早在1926年,当地的汉族和黎族群众,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组成了琼崖游击队,同反动派和日本侵略者进行坚决的斗争,表现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精神。
海南岛是如花似锦的岛,是物产丰富的岛,是英雄的岛。
我不禁面对大海高呼你好啊海南岛1.读一读,数一数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
2.请你给短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3.请你进行判断。
①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一大岛。
( )②整个海南岛中间低,四周高。
( )③海南岛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庄稼,在那里水稻一年可以收四次。
( )4.短文是从________、景色和物产、________三个方面介绍海南岛的。
5.短文中画线的句子是________句。
把海南岛比作________,还比作________。
读了短文,你眼中的海南岛是什么样的?________6.短文里省略号的作用是( )A.表示话被打断。
B.表示内容的省略,类似的美景与物产还有很多很多。
二、课内阅读一天,孙中山来到学校,照例把书放到先生面前,流利地背出昨天所学的功课。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题及答案练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题及答案练习题及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苦练——贝多芬的故事在乡下一家简陋的旅店里,躺着一位客人。
他正在欣赏着楼上优美的琴声。
琴声一会儿低沉,一会儿高亢(kànɡ),低的时候像珠子在盘子里滚动,高的时候像雷鸣震撼大地。
“这是谁弹的呢?”旅客想。
忽然,“啪”的一声,一滴水滴在他的脸上。
他睁开眼睛往天花板上望去,又滴下一滴水,正好滴进他的眼里。
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什么事,先生?”服务员慌慌张张地跑进来。
“楼上是谁?怎么往地上倒水?”旅客生气地问。
服务员看着漏下的水,答道:“上面住的是德国大音乐家贝多芬!”“哦!贝多芬!难怪弹得这么好!”旅客一听这个名字,怒气消了一大半。
“要不要我去关照他,不要让水滴下来呢?”“不,不!你不要打扰他,我自己去看看吧。
”旅客轻步走上楼去,透过门缝,看见贝多芬正全神贯注地弹着,琴边放着一盆水。
他正在纳闷儿,忽然看见满身大汗的贝多芬把手指往盆里一浸,又继续弹下去。
啊!原来贝多芬练得连手指都发烫了,需要随时用冷水冷却一下。
因为太紧张匆忙,水溅了一地,顺着地板缝滴到楼下去了。
这位旅客站了很长时间才离开,当他下楼时,已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
他感叹道:“真努力呀!怪不得他能成为伟大的音乐家!”1.滴在旅客脸上的水是()。
A.汗水 B.茶水C.矿泉水 D.水盆里的水2.短文写的是()在旅店里弹琴。
A.旅客 B.作者C.贝多芬 D.服务员3.旅客轻步走上楼,是因为()A.他本身走路很轻。
B.服务员叫他走路轻些。
C.贝多芬不喜欢他打扰。
D.他不想打扰贝多芬弹琴。
4.文中“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用()代替最恰当。
A.情不自禁 B.身不由己C.大惊失色 D.慌慌张张5.“他跳了起来,放开喉咙喊道:‘来人呀!来人呀!’”这句话朗读时应用()的语气。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一、课外阅读我能行。
野菊花①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你喜爱那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吗?也许,它不惹人注目,因为它只不过是一朵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②我特别喜爱野菊花。
记得我小时候在南方的外婆家,一年秋天,外婆带我到野外去玩,来到一处山坡上,只见满山盛开着黄茸茸的野菊花。
它那小小的绿色叶片衬托着小小的黄色花朵,好看极了。
可当它没有开花的时候,人们以为它是一棵棵小草。
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
它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
但它生命力顽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凋谢,它却依然开放。
③外婆告诉我,野菊花有很多用途。
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腿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痛,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用力搓,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
我觉得清清凉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
外婆说,野菊花有消炎止血的功能,以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
外婆又说,野菊花还能清热败火,预防感冒。
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④我长大回到北方上学以后,心里总是惦记着野菊花,假期去外婆家总要摘不少带回家。
妈妈教我把野菊花洗净晒干,泡茶喝。
我喝过红茶、绿茶,可从没有喝过野菊花茶。
泡了一杯,尝了一口,只觉得沁人的清香直入肺腑,真顶得上清凉饮料哩。
⑤野菊花土生土长()无所需求()却默默地无私地向人们奉献着()我喜爱它的朴素()它的顽强()人不正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要像它那样默默地生长,不索取,只给予。
⑥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1.选出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解释。
(1)清热败.火(______)A.失败B.打败C.搞坏D.解除,清除(2)真顶.得上清凉饮料(______)A.支撑 B.顶撞 C.相当,抵 D.顶替2.在第⑤段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用“﹏﹏”画出第②段的中心句。
4.文中画“”的句子属于()A.反问句 B.设问句C.疑问句 D.陈述句5.野菊花有哪些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外阅读。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及答案一、课外阅读。
五月的田野麦子熟的时候,豆荚也长大了。
麦子是黄黄的,豆荚是青青的。
黄黄的麦子和青青的豆英在五月的和风中,娴(xián)静地微笑。
于是,空旷的田野上,洋溢着熟了的麦子和熟了的豆荚那()的清香。
那时侯,麦子和豆荚诱惑着我们,我们忙碌起来。
湿湿的,长长的田埂上,通常会出现我们握着镰刀、挎着竹篮的身影。
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足走在油光光的泥土上,软软的,冷不丁地,泥土会从我们的脚趾缝里冒出来,真是舒服。
折一根柔韧的柳条,削一节直直的竹管,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
竹笛吹一声,鞭子挥一挥,鸭子蹒珊地迈着步子前进了,羊儿撒着欢儿向前跑着…我们把鸭子赶到刚翻过的地里,把羊儿牵到河边去,我们也不闲着,家里的兔子还等着我们带回鲜嫩的青草呢!我们()地从田埂上、豆地里,扯一小捧青草,放进竹篮里。
累了,我们便往地上一躺,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
当我们一觉醒来,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麦子和豆荚,高的是麦子,矮的是豆英…1.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无与伦比小心翼翼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拟人句,并仿写一句话。
3.这篇短文主要回忆了乡村五月和孩子们的田园生活。
全文洋溢着作者的心情和对麦子、豆英的之情。
4.大自然就是一顿色香味俱全的丰盛的午餐,文中描写“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五月的田野带给”“我们”的快乐有(多选)()A.提着镰刀、挎着篮子收麦子、豆荚。
B.赤着脚在软软的泥土上走,很舒服。
C.柳条做鞭子,竹管做笛子。
D.赶着鸭子,放着羊儿,扯鲜嫩的青草喂兔子。
E.在田野里睡觉。
二、阅读课内精彩语段,回答问题。
搭船的鸟(节选)后来雨停了。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含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阅读理解全能专项练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
赵州桥非常雄伟。
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年马,两旁走人。
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平时,河水从大桥洞流过,发大水的时候,河水还可以从四个小桥洞流过。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1.在文中的括号内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画“__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段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介绍了赵州桥。
4.赵州桥的设计是“创举”,具体指()A.它有四个拱形的小桥洞。
B.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C.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
D.拱形设计。
5.用“______”画出选文中点明这种设计优点的句子。
二、课内阅读。
我非常惊讶,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一举一动。
“是猫,还是别的什么?”我暗暗地猜测着。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挂满红枣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
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刺猬吗?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精编)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及答案(精编)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草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
夏天,太阳把大地烤得火热。
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
她从不计较人们给与什么,宁愿为人们作出贡献。
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换上了黄色的衣裳。
这时的小草虽然已不像春天的那个嫩娃娃,也不像夏天那个穿着绿色衣服的慈爱母亲,但小草依然挺立着。
风儿轻轻一吹,它们便把身体扭向一边,以优美的舞姿博得人们的赞赏。
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
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
真是“,。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1.选字填空。
的地得(1)夏天,太阳把大地烤(______)火热。
(2)冬天来了,小草把根深深(______)钻进泥土里。
(3)小草像一位慈爱(______)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
(4)我轻轻(______)拍拍她,吓(______)她把手里(______)笔都丢了。
2.在文中横线上正确地填上一句诗。
3.文章按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小草。
4.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忧愁(________)严寒(________)严厉(________)批评(________)5.短文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来写的。
6.哪句话说明小草胸怀宽广?画上“___”。
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问题。
文房四宝古代人写字主要用毛笔,用毛笔离不开墨、纸和砚(yàn)台、他们把笔墨纸砚叫作“文房四宝”。
以前、全国有很多地方出产这几样东西,以安徽的产品最为出名。
古代的文人、画家如果得到安徽的笔墨纸现、就会高兴得如获至宝、爱不释手。
安徽的“文房四宝”是:宣纸、徽墨、宣笔、歙(shè)砚。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必考题)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及答案(必考题)一、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水柳村的抱抱树(节选)东山山脚下的水柳村,河道两旁长着成排的柳树,柳条映在清澈的河水上,干净又漂亮。
最近,水柳村有了大麻烦。
十字河道口的一棵老柳树,不知犯了什么毛病,谁经过他那里,他便伸长柳条,紧紧一抱,直抱到满意了才松手。
他抱了娶媳妇的新郎,却把一船礼物推到了河里;抱了滑滑板的阿水,却让他栽了个大跟头……老柳树变成了抱抱树,河道口的交通变得无比拥堵,水柳村的人伤透了脑筋。
终于,人们要去和老柳树谈判了。
村长说:“老柳树,你不能再乱抱了,你知道你惹了多少祸吗?要是你不听,我们就要把你的柳条统统剪掉啦!”老柳树终于忍不住哭起来,柳条乱掀乱舞,吓得村民们都往后退了退。
“我喜欢你们,给我抱抱吧。
你们小时候,不都和我抱得紧紧的吗?”老柳树又哭又笑,“你们都长大了,个个都忙,没时间和我招呼。
但是我喜欢你们,想跟你们抱一抱。
”水柳村的村民们慢慢地靠过来,没一个敢嬉笑,一个一个走过去让老柳树抱一抱。
如今,老柳树开心极了,没事还是抱一抱,它还抱过几个溺水的小孩呢!1.水柳村的大麻烦是()A.老柳树不知道犯了什么毛病B.老柳树随意抱人C.河道口交通拥堵2.老柳树都抱了谁?造成了怎样的结果?请你在短文中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老柳树还会抱谁?请你展开想象力,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老柳树为什么要抱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短文内容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①水柳村的人们都很讨厌老柳树。
________②听了老柳树的话,人们很害怕老柳树,无奈地过去和他抱一抱。
________③一开始,水柳村的人们有些烦恼,后来听了老柳树的话,大家都知道错了,用实际行动——抱一抱来向老柳树道歉。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及答案(精编)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与理解及答案(精编)一、课内阅读。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在选文的“”里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用“﹏﹏﹏”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3.读选文中画“——”的语句,选出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A.这句话强调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多到鱼和水各占一半的程度。
B.这句话强调了西沙群岛的海里鱼非常多,但并不真是鱼和水各占一半,这是一种夸张的写法。
4.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①选文运用了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
(______)②四个“有的”写尽了海里所有种类的鱼的不同样子和形态。
(______)③鱼多从一个方面说明了西沙群岛的海里资源丰富,与文章题目中的“富饶”相照应。
(______)二、快乐阅读。
亮出你自己每到黄昏,住在河岸边的动物们都会来河岸遛弯。
戴着眼镜的山羊不紧不慢地走着,一边还思考着什么;花猫和鸭子边走边热烈地讨论着什么;大象背着手,脚步重重的,好像有什么心事;小兔子最快乐,跳上跳下……整个河岸,热烈、快乐而又充满着诗情画意。
生活在河里的小螃蟹这会儿就趴在河边上,一动不动地看着河岸上的一切。
“嗨!小家伙!在看什么呢?”一只乌龟跟小螃蟹打招呼。
“看河岸上遛弯的人!他们真有趣!”小螃蟹说,眼里流露出羡慕。
“喜欢是吗?走!我们这就去加入遛弯的队伍!”乌龟说。
“可是我……我走路是横着爬的,别人会不会笑话我。
”小螃蟹说出了他的担忧。
“哈哈……”乌龟笑了,“怎么会呢?你横着走,那是你的独特之处。
你看,小兔走路(AABB式),鸭子走路(AABB式),花猫走路(ABB式),我走路(ABB式)……各有特色哦!别担心,亮出你自己!”小螃蟹终于鼓起勇气爬上了河岸。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理解阅读专项练习题及答案一、阅读理解。
蜜蜂和蚂蚁人们喜爱蜜蜂,赞美蜜蜂的辛勤劳动。
画家画了不少采蜜图,诗人写了不少赞蜂诗,甚至刚学会说话的孩子也唱着“我们的生活比蜜甜……”蚂蚁很忌妒蜜蜂,心里一直搁着个疑团:蜜蜂一早出工,我们也一早出工;蜜蜂天黑回窝,我们也天黑回窝。
我们干的活不少蜜蜂少,也不比蜜蜂慢,可人们只夸蜜蜂,不称赞我们,这不是太偏心了吗?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
有一天,蚂蚁爬到花枝上觅食,见到一只小蜜蜂“嗡嗡”地飞来采蜜,就抬气乎乎地说:“”“啥问题?你说吧!”小蜜蜂回答说。
“”“你和我们一样,整天忙个不停,当然勤劳啊!”“那人们为什么只夸奖你们,从来不称赞我们呢?”小蜜蜂想了一会儿,笑着说:“这个问题嘛,我觉得不难回答。
因为你们的勤劳是为了自己,我的勤劳却是为了人们……”蚂蚁听了,心服口服,因此再也不忌妒蜜蜂了。
1.填空:蚂蚁忌妒蜜蜂的是,蚂蚁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是,蜜蜂勤劳是,蚂蚁勤劳为的是。
从中看出。
2.从文中找出三个意思相同的词,写( )里。
( ) -----( ) ----- ( )3.联系上下文,在“”上补全对话。
4.看了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结合生活实际谈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 )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 )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 )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 )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 )、( )、( )……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三年级阅读训练及答案【篇一: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阅读试题答案】=txt>三十.阅读练习(一)西沙群岛真是鸟的世界啊!海岛上数量最多的是一种白鸟。
清晨,白鸟成群地飞向大海去寻找鱼群;傍晚,它们又成群地飞回岛上,住进巢里。
最大的海鸟叫信天翁。
它的一只翅膀就有近两米长,它能连续飞行好几百公里,不必停歇。
最珍贵的海鸟叫野鸭,用它的羽毛织成的衣服,又轻又软,穿在身上暖和极了。
1.这段话是按总分总结构来写的。
用横线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2.短文先写了白鸟,它的特点是数量多;接着写了信天翁鸟,它的特点是翅膀长,能飞好几百公里;最后写了野鸟鸟,它的特点是羽毛轻软。
(二)石榴妈妈买回来两个石榴。
我发现石榴并不好看。
一层粗糙的黄皮,土里土气的,在它的上面还有一个裂口,像咧着嘴在傻笑。
我不明白这儿怎么会有一个裂口。
妈妈告诉我,那是石榴开花的地方。
我打开石榴的黄皮,啊!里面全是水晶珠子似的非常美丽的籽儿。
它们挤得紧紧的,长得满满的,真是好看极了。
那一粒粒籽儿吃在嘴里,甜甜的,酸酸的,真是味道好极了!我和妹妹都说石榴好吃。
妈妈对我们说:“石榴不仅籽儿好吃,它的皮还有用呢!它是一种专门治拉肚子的中药。
”吃着石榴,想一想妈妈的话,我懂了,看事物可不能只看外表!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光滑(粗糙)内心(外表)糊涂(明白)2.填空。
(1)说石榴不好看是因为一层粗糙的黄皮,土里土气的,在它的上面还有一个裂口,像咧着嘴在傻笑。
(2)说石榴好看是因为里面全是水晶珠子似的非常美丽的籽儿。
它们挤得紧紧的,长得满满的。
(3)说石榴有用是因为它是一种专门治拉肚子的中药。
3.下面哪一句是比喻句,在括号里打“√”。
(1)它的上面还有一个裂口,像咧着嘴在傻笑。
()(2)里面全是水晶珠子似的非常美丽的籽儿。
(√)4.用一句话写出短文第二自然段的意思。
石榴里面好看,味道美。
5.读了短文你懂了吗?为什么“看事物可不能只看外表”?石榴虽然外表粗糙,但是里面美,味道也美,并且它的皮还是一种专门治拉肚子的中药。
所以看事物可不能只看外表。
(三)爱迪生试制电灯,为了找到一种合适的灯丝,他不知做了多少次实验。
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十几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
他这样不懈地努力,终于找到了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制成了可以供大家使用的电灯。
1.这段话有3句,主要意思是爱迪生试制电灯丝。
2.爱迪生是怎样不懈努力的?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十几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儿。
3.怎样的灯丝才是合适的灯丝?灯丝的价钱便宜,使用时间长的灯丝,制成了可以供大家使用的电灯。
(四)热闹了一天的城市,在雨中渐渐安静下来。
汹涌的人潮流进了千家万户。
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
一群放学回家的孩子撑着雨伞,仿佛是浮动的点点花瓣。
偶尔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
1.找出文中的一组反义词,并写下来。
(热闹)——(安静)2.文中描写了城市在雨中渐渐安静下来的景象。
3.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三个比喻句。
4.这三个比喻句中,作者把马路比作绸带;雨伞比作花瓣;车辆比作小船。
这样写的好处是:生动形象地写出城市在雨中渐渐安静下来的景象。
(五)下课了,操场上可活跃了。
瞧,同学们有的跳橡皮筋,有的捉迷藏,有的滑滑梯,有的玩荡秋千,有的在林阴道上散步,有的三三两两在谈天说地。
同学们玩得真开心。
1.这段话共有3句。
2.在总起句的下面画“~~~~~”3.在总结句的下面画“_____”4.这段话的主要意思下面有三种说法,选择适当的一种,在括号里打上“√”。
(1)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说课间十分钟操场上很活跃。
()(2)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说课间十分钟同学们在操场上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
(√)(3)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说课间十分钟在操场上玩得很开心。
()(六)小英在大家注视的目光中,终于一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
就在小英刚刚站定的那一刻,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聚然间响起了一阵掌声。
1.“注视”的近义词是凝视,再写出几个表示“看”的意思的词或成语:瞧、望、仰望、俯视、聚精会神、目不转睛。
2.“聚然间”的近义词有突然间、刹那间。
3.你认为大家对小英注视的目光中包含些含义呢?鼓励、赞扬、关心、支持。
4.如果你是小英,你会对大家说些什么呢?【篇二:苏教版三年级上学期语文课外阅读专项复习题】s=txt>第二部分课外阅读(一)_____________________台湾岛美丽、富饶,是祖国的宝岛。
台湾岛的西部平原盛产稻米和甘蔗,人们把它叫做?米仓?和?糖库?。
台湾岛鲜果四季不断,出产最多的是香蕉和菠萝,一向享有?水果之乡?的美名。
台湾岛上树木繁茂。
高山地区有密密层层的针叶林,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55%,是我国的木材重要产地之一,被称为?绿色宝库?。
台湾岛除了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还有许多矿产和水产。
地下埋藏着石油、金等各种矿产110多种。
周围广阔的海洋有着丰富的水产,仅鱼类就有500多种,著名的有鲨鱼、鳗鱼等。
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都是山地。
最高的一座山峰海拔将近4000米,是我国东部最高的山峰。
山顶上冬天积雪,晶莹耀眼,远看如玉,所以叫玉山。
日月潭是岛上的天然湖泊。
湖中有小岛,把湖面分为日潭和月潭。
湖水清澈,湖面平滑如镜。
岸边绿草如茵,花朵鲜艳。
四周群山环绕,林山青葱,山水相映,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成了著名的游览胜地。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
当前,海峡两岸人民正渴望早日团聚,实现国家的和平统一。
1、给文章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横线上。
2、用横线画出文章中心句。
3、写台湾岛富饶的是第____、____、____自然段;写台湾岛美丽的是第____、____自然段。
4、文中称颂台湾岛富饶的美名有米仓、______、______、_______。
5、第四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台湾岛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我国东部最高的山峰名字叫_______ __。
7、联系短文,想一想“日月潭”名字的由来,用波浪线画出。
8、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愿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二)南海明珠——海南岛在我国南海的万里碧波上,有一颗灿烂的明珠,它就是富饶美丽的海南岛。
海南岛是祖国的第二大岛。
那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岛上有许许多多的橡胶园、椰子园和热带植物园。
腰果、咖啡、胡椒、芒果、荔枝、龙眼、菠萝蜜等,在不同季节里挂满枝头;海参、海龟、鲍鱼、大龙虾等名贵水产不计其数;铁矿、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蕴藏量也非常丰富。
海南岛一年四季气候宜人,风景优美。
高高的五指山挺立在海岛的中部,山上热带林木郁郁葱葱,四季常青。
有山间小溪汇成的万泉河滔滔奔流,浇灌着两岸的农田。
地处最南端的天涯海角,海天一色,美丽壮观。
游泳胜地牙龙湾海滩,有七千多米长,一望无际的海滩沙白如银,各种颜色的贝壳碎片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眺望大海,风儿和海浪好像在海面上嬉戏追逐,溅起千万朵白莲般的浪花,海潮哗哗,渔帆点点,景色十分迷人。
海南岛的椰林风光最逗人喜爱。
你看海滩上那一片片的椰子林,如同一道道绿色的屏障,那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树形奇特,树干没有分枝,树梢上的绿叶像一把撑开的大伞,伞下果实累累。
海风吹来,绿叶摇摆,仿佛在向人们招手。
每当清晨或傍晚,你坐在沙滩的礁石上,面对着大海,听着海浪拍打的声音,望着海上红日东升或落日西沉的奇景,你一定会高歌一曲,赞美这秀丽的海南风光。
1、短文主要介绍了海南岛哪两个方面的内容?()a、物产丰富和椰林风光。
b、物产丰富和风景优美。
c、矿产丰富和风景优美。
d、风景优美和椰林风光。
2、第二段写海南岛物产丰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矿产蕴藏量非常丰富。
3、第3段向我们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这四处的景色。
4、用横线画出第4段的中心句。
椰树奇特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5、请你用几句话赞美一下南海上的明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找珍珠太阳出来了,荷花妹妹请太阳公公帮忙找,太阳公公眯着眼说:?先让我瞧瞧珍珠是啥模样!?荷花妹妹把另外两颗珍珠给太阳公公瞧瞧,奇怪,冒了一阵气儿,珍珠不见了,荷花妹妹哭了。
太阳公公不知道怎么回事,觉得很对不起荷花妹妹,就让月亮帮着找。
月亮笑着说?不用找,珍珠会回来的。
?天黑黑,夜凉凉。
珍珠回来了,荷花妹妹笑了。
(四)宝石花栽种宝石花,不用花籽,只要在宝石花上摘下一片叶子,轻轻地把它插在花盆里就行了。
过了十来天,叶子末梢就会长出嫩芽,以后让它多晒太阳,施些肥料,渐渐地便长成一棵壮实的宝石花。
宝石花非常耐早,连续几个星期不浇水,照样能够生长。
因为它的一片叶子就是一座 ?小水库?,水分都储藏在里面呢。
宝石花的生命力真旺盛!1、填上合适的字。
种(花)长()施()浇()2、文章第一节从三个方面描写了宝石花,分别写了宝石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横线画出描写宝石花花朵的句子。
3、概括第二段的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用波浪线画出第三段的比喻句,它把__ ___比作_______ 。
5、“因为它的一片叶子就是一座‘小水库’?说明了宝石花叶子怎样的特点?(五)大自然的声音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
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声音;不一样季节,有不一样的音乐。
当微风拂过,那声音轻轻柔柔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温柔;当狂风吹起,整座森林都激动起来,合奏出一首雄壮的乐曲,那声音充满力量,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水,也是大自然的音乐家。
下雨的时候,他喜欢玩打击乐器。
小雨滴敲敲打打,一场热闹的音乐会便开始了。
滴滴答答……丁丁冬冬……所有的树林,树林里的每片树叶;所有的房子,房子的屋顶和窗户,都发出不同的声音。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我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