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享-强迫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4.
病因和危险因素
遗传 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 条件化 应激 表达情感的能力
精神分析的背景
本我和超我明显对立,本能意愿和良心都很强. 儿童期在教育方面过于严厉,过于条理,干净, 整洁,对有关性的行为过于生硬地禁止,对儿童 的本能需要泛泛地加以限制,阻止,都可促使强 迫性反应方式的形成. 强迫行为具有神奇的力量,可防御所有的威胁与 焦虑,这些产生于没有表白的被压抑的性冲动或 攻击冲动.
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
父母有精神障碍 从小接受父母关于"世界不安全" 从小接受父母关于"世界不安全"的影响 父母过分挑剔,批评或要求过高 童年情感不安全 父母压制自主性 父母情感忽略
应激
社会社会-经济地位变化 躯体状况差 过高的责任 下岗 有过焦虑发作 生活变动多 丧失或亲人得病 社会支持差
强迫思维特点
流行病学调查1 (三)流行病学调查1
我国患病率为0.30‰ 1982);美国终身 我国患病率为0.30‰(1982);美国终身 患病率为2%患病率为2%-3% 平均发病年龄21.2岁,男性为19.1,女性 平均发病年龄21.2岁,男性为19.1,女性 为23.4,女性发病晚于男性 23.4,女性发病晚于男性 发病高峰年龄为15-20岁 发病高峰年龄为15-20岁 31%第一次发作:10-15岁 31%第一次发作:10-15岁 慢性持续病程者占76.6%,发作和衰退病 慢性持续病程者占76.6%,发作和衰退病 程分别为13.3%和 程分别为13.3%和10.0%
强迫观念:
强迫形象 强迫性穷思竭虑; 强迫性恐惧:脏,污染,过失造成伤害等. 强迫性冲动 特征:缺乏确定性;魔术性思维
功能损害 抵抗 控制
强迫观念
攻击性强迫观念:害怕伤害自己,害怕伤害别人,暴 力或恐怖的想象,害怕说出侮辱性语言,害怕作出令 人尴尬的事情,害怕作出非意愿的冲动(如刺伤亲人, 朋友),害怕不小心伤害别人. 污染性强迫观念:关注或厌恶身体的排泄物或分泌物 (如大小便,唾液,鼻涕),怕脏物或细菌,过分关 注环境中的污染物,家庭用品,动物或粘性东西,单 性受到污染而患病,担心因传染污物而使别人患病. 性的强迫观念:被禁止的可能反常的性方面的思想, 难以控制的性想象或性冲动,内容涉及同性恋或乱伦, 指向他人的性行为冲动,其它强迫观念还包括害怕说 出违反道德的话.
强迫思维分类:攻击性 强迫思维分类:
害怕伤害自己,害怕伤害别人,暴力或恐怖的 想象,害怕说出侮辱性语言,害怕作出令人尴 尬的事情,害怕作出非意愿的冲动(如刺伤亲 人,朋友),害怕不小心伤害别人.
强迫思维分类:污染 强迫思维分类:
关注或厌恶身体的排泄物或分泌物(如大 小便,唾液,鼻涕),怕脏物或细菌,过 分关注环境中的污染物,家庭用品,动物 或粘性东西,单性受到污染而患病,担心 因传染污物而使别人患病.
强迫行为特点
仪式动作是为了缓解焦虑或不安, 仪式动作是为了缓解焦虑或不安 , 但这种焦 虑的减轻通常是短暂的. 虑的减轻通常是短暂的 . 除非仪式动作进行 得很完美, 得很完美 , 否则患者会认为有必要重复这种 仪式许多次. 仪式许多次.
强迫行为特点
许多患者有一种以上强迫思维和有关的仪式 动作, 动作 , 一天中很多时间都会被这些仪式动作 所占据. 所占据. 另外会导致对一些事物或情境的回避( 另外会导致对一些事物或情境的回避 ( 如污 物 , 离开家以避免锁门) , 从而对生活造成 离开家以避免锁门 ) 了影响. 了影响. 症状对患者, 家庭 , 朋友和同事是支配的 , 症状对患者 , 家庭, 朋友和同事是支配的, 无益的和烦扰的. 无益的和烦扰的.
(二)心理社会因素
是一种诱因 常见有:
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变换; 家庭不和,性生活困难,怀孕,分娩; 遭受政治冲击,濒于破产 ,等.
对患者的心理影响:担心,紧张,谨小慎 微,遇事犹豫不决,反复思考 ,忧心忡忡.
三,临床表现
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的共同特征 强迫症状的形式 强迫症状的内容
(一)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共同特征
原发性强迫性迟缓
病程和预后
1974年的研究 1974年的研究 24%-33%:波动病程 24%-33%:波动病程 11%-14%:阶段性病程,某个阶段可完 11%-14%:阶段性病程,某个阶段可完 全缓解 54%-61%:持续或渐进病程 54%-61%:持续或渐进病程 随着行为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发展,预后已 有显著改善
Baidu Nhomakorabea 强迫症状的特点
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的强 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 体验到观念和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 反自己意愿,虽极力抵抗,却无法控制. 患者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 摆脱. 社会功能可以受到严重的损害.
强迫症—病例1 强迫症—病例1
患者,男性,42岁,因担心被传染性病尤其是爱滋病, 患者,男性,42岁,因担心被传染性病尤其是爱滋病, 反复不断清洗,每次长达2 反复不断清洗,每次长达2-3小时.明知不必要,但不 放心,经常需要医生和家人的保证.而症状日趋加重. 患者原是一个优秀的外科医生,不得不放弃工作.该 患者自小家教很严,尤其父亲很少和他们几个孩子亲 热,几乎不近人情.患者曾结过两次婚,前妻因为有 外遇,患者无法接受而分手.
流行病学调查3 (三)流行病学调查3
终生患病率为2 终生患病率为2-3% 平均发病年龄21.9-35.5岁 平均发病年龄21.9-35.5岁 男性发病年龄较女性早 发病至得到合适治疗化17年 发病至得到合适治疗化17年
二,病因和发病机制
生物学因素:
生物化学因素 遗传因素 器质性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一)生物学因素
强迫行为1 强迫行为1
强迫行为:
强迫性检查, 强迫性洗涤, 强迫性计数, 强迫性仪式动作.
强迫行为2 强迫行为2
强迫性检查:表现为反复检查门是否锁好,东 西是否已放好,水电气开关是否已关好,自行 车是否已锁好,每天可占用大量时间. 强迫性洗涤:反复洗手,洗衣服,洗澡. 心理强迫:内心重演 强迫性计数:如见到电线杆,窗户反复计数. 强迫性仪式动作:总要做一定的动作,以此象 征着吉凶祸福,如进门时先进两步,再退一步, 表示他父亲的病就能逢凶化吉.
强迫行为特点
持续的, 不能控制的要进行某些行为 ( 仪式动作) 持续的 , 不能控制的要进行某些行为( 仪式动作 ) 的强制冲动或愿望, 导致焦虑和极度不安, 的强制冲动或愿望 , 导致焦虑和极度不安 , 通过进 行特定的仪式动作可暂时减轻这种不安. 行特定的仪式动作可暂时减轻这种不安. 仪式动作通常与强迫思维有关, 如患者认为" 仪式动作通常与强迫思维有关 , 如患者认为 " 我的 手是脏的" 由此激发起反复洗手 . 手是脏的 " , 由此激发起反复洗手. 或反复想象自 己的房子可能会烧成灰烬, 己的房子可能会烧成灰烬 , 因此激发起对电器或煤 气用具的反复检查. 气用具的反复检查. 大部分常见强迫仪式动作是清洗或检查, 大部分常见强迫仪式动作是清洗或检查 , 其他仪式 动作包括对事物的计数, 排列 , 动作包括对事物的计数 , 排列, 或做事有特定的和 刻板的次序. 刻板的次序.
一种观念或思想冲动不变地反复出现在 患者的意识中; 伴随着这些观念和冲动的焦虑情绪,使 患者采取对抗措施; 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是自我失谐的,即 自我抵抗; 患者认为这些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是荒 谬的,不合理的; 患者有强烈的抵抗并为此痛苦.
(二)强迫症状的形式
单纯强迫观念 强迫观念合并强迫行为
(三)强迫症状的内容
四,诊断
CCMDCCMD-3的诊断标准: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 1.符合神经症的诊断标准,并以强迫症状为主,至少有 下列1 下列1项: (1)以强迫思维为主; (2)以强迫行为(动作)为主; (3)上述的混合形式; 2.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 2.病人称强迫症状起源于自己内心,不是被别人或外界 影响强加的; 3.强迫症状反复出现,病人认为没有意义,并感到不快, 3.强迫症状反复出现, 甚至痛苦,因此试图抵抗,但不能奏效.
持续存在, 强加的, 不想要的思维, 持续存在 , 强加的 , 不想要的思维 , 并对这 种思维感到难以控制. 种思维感到难以控制. 通常为污染, 伤害自己或他人, 灾难, 通常为污染 , 伤害自己或他人 , 灾难 , 亵渎 神灵,暴力,性或其他令人痛苦的话题. 神灵,暴力,性或其他令人痛苦的话题. 是患者自己的, 而不是由外界插入的( 是患者自己的 , 而不是由外界插入的 ( 如精 神分裂症的"思维插入" 神分裂症的"思维插入"). 也包括在脑中的想象或情景, 也包括在脑中的想象或情景 , 这种思维和想 象使患者非常痛苦,并可导致极度不安. 象使患者非常痛苦,并可导致极度不安.
强迫症( 强迫症(OCD)
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 复旦大学精神卫生学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一,概述
定义 强迫症状的特点 流行病学调查
(一)定义
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obsession) 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obsession) 和强迫行为(compulsion)为主要表现的精神 和强迫行为(compulsion)为主要表现的精神 障碍. 强迫症患者表现为反复地, 不合理地担忧, 强迫症患者表现为反复地 , 不合理地担忧 , 并不得不通过行为来抵消所担忧的危险以 得到安心. 得到安心.
(二)强迫症状的特点
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的强 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 体验到观念和冲动系来源于自我,但违 反自己意愿(ego-dystonic),虽极力抵抗, 反自己意愿(ego-dystonic),虽极力抵抗, 却无法控制. 患者意识到强迫症状的异常性,但无法 摆脱. 社会功能可以受到严重的损害.
强迫症—病例2 强迫症—病例2
患者,男性,17岁,病前性格内向,认真,好强,要 患者,男性,17岁,病前性格内向,认真,好强,要 求完美.因反复出现怕自己用利器伤害同学,路人二 月余而求诊.患者自小读书成绩非常好,一般从不和 人发生争吵,更不要说打架.所以产生这种念头让他 很痛苦,他总是算好从学校到家的时间,回家后不断 回忆路上碰到过什么人等细节.要花去大量时间.患 者痛苦不已.
四,诊断
认识的改变: 认识的改变:
1.
"无意义(senseless)" 无意义(senseless)"
"不恰当(inappropriate)" 不恰当(inappropriate)"
2.
"不仅仅是对日常生活问题的过度担心" 不仅仅是对日常生活问题的过度担心" 强迫行为(compulsion)包括心理动作 强迫行为(compulsion)包括心理动作(mental act) 包括心理动作(mental 对自知力水平的认识
生物化学因素:与5 HT有关.证据: HT回 生物化学因素:与5-HT有关.证据: 5-HT回 收抑制剂能显著提高强迫症的疗效;强迫症脑 脊液中5 HIAA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症状改 脊液中5-HIAA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症状改 善与5 HIAA浓度下降呈正相关. 善与5-HIAA浓度下降呈正相关. 遗传因素:是一种素质因素.证据:强迫症双 亲有强迫症者约为5%-7%,较一般居民为高; 亲有强迫症者约为5%-7%,较一般居民为高; 人格特征在强迫症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器质性因素:证据:脑炎,癫痫,颞叶损伤的 病人中有强迫症状;外科治疗切除尾神经束, 边缘脑白质有效;脑CT,PET检查提示眶额皮 边缘脑白质有效;脑CT,PET检查提示眶额皮 质-边缘系统-基底节功能失调. 边缘系统-
流行病学调查2 (三)流行病学调查2
以往认为OCD 颇为罕见, 以往认为 OCD颇为罕见 , 但现在研究显 示OCD常见. OCD常见. 男女发病几乎相等. 男女发病几乎相等. OCD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早期发病 . OCD 通常在儿童或青少年早期发病. 不 经治疗OCD 的症状会有时缓解有时加重, 经治疗 OCD的症状会有时缓解有时加重 , 呈波动病程. 呈波动病程. 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保持稳定, 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保持稳定 , 而部分患 者的症状可逐渐恶化. 者的症状可逐渐恶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