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叹”声乐教学法的运用
“哼”“叹”声乐教学法的运用
“哼”“叹”声乐教学法的运用摘要:哼鸣练习是声乐中基础训练方法之一,也是把声音送入头腔共鸣的重要手段。
正确地在叹气的方式下哼鸣能帮助我们获得清晰明亮、流畅灵活、优美圆润的歌声。
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练习好叹气哼鸣的方法、步骤及作用。
关键词:“哼”叹”;声乐教学法;教学研究;【中图分类号】g622.41哼鸣练习是声乐学习中很重要的训练。
它能改善我们歌唱的共鸣,扩展音域等。
尤其是对初学者来说它是达到学习控制、支配嗓音器官高效、快捷的训练方法,正确的哼唱它能够将声音引导到正确的发声上来。
现在许多的声乐学者都在研究“叹气唱法”,因为叹气能使人在积极、兴奋的歌唱状态中保持放松,也能使声音在通道中叹动的气息作用下保持流动而又富于动力、冲击力的音响。
所以在声乐教学中把“哼”“叹”二者很好地结合运用将会是声乐学习者保持气息稳定和腔体打开的良好捷径。
那么怎么做好“哼”“叹”练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培养正确的歌唱姿势有人说:“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
”唱歌训练,首先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往往不够重视姿势,姿势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关系到发声时各个器官配合的协调。
这好比我们的跑步运动员,赛跑时如果没有正确的跑步姿势,就会直接影响跑步的速度一样。
正确的歌唱姿势是:(1)身体自然直立,双脚平等分开或一前一后稍分开;平行分开时,分开的距离与肩同宽;一前一后分开时,要保持重心的稳定。
(2)头部保持在眼睛向前平视稍高的位置,勿伸下巴,胸部挺起,两臂自然下垂,小腹微收,但身体不可紧张和僵直,要保持自然放松,这里说的放松决不是松垮,而应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
(3)演唱时,整个人要处于精神振奋、生气勃勃的状态。
眼神要自然、生动,嘴巴应张得开、放松,牙关要松开,表情自然大方。
(4)演唱时,可根据歌曲的内容,在情感上赋予适当的动作(主要指手势和身段),但动作要简洁大方,切忌矫揉造作,甚至加入一些怪僻动作,以免影响演唱者的形象。
歌唱家都在练的4个秘诀:吸着唱、哼着唱、说着唱、叹着唱
歌唱家都在练的4个秘诀:吸着唱、哼着唱、说着唱、叹着唱
吸、哼、说、叹,是歌唱中非常重要的四个技术,吸着唱是一种感觉,这种状态能使歌唱时气息均匀、流畅、持久;哼着唱有助于我们找到声音的位置;说着唱是运用说话的状态去歌唱;叹着唱是用叹气的感觉演唱,用这种状态歌唱时,会感觉胸部扩张而不憋,气息有控制地流出。
通过把歌唱的语言与这四个技术相结合,能够使气息充足、咽壁有力、找到高位置、咬字吐字清晰、气息声音流动。
这节课,老师将教大家吸着唱、哼着唱、说着唱、叹着唱这四个歌唱的秘诀。
《歌唱家都在练的4个秘诀:吸着唱、哼着唱、说着唱、叹着唱》
上课内容:
1.吸着唱,声走咽壁,高音稳定透亮
2.哼着唱,找到声音的高位置
3.说着唱,用最自然对方式演唱
4.叹着唱,气息流动,声音动听
5.歌曲实战《飘落》
6.学员互动提问
上课形式:
1. 课堂授课:视频直播授课
2.学员可提问,老师针对性讲解,
(上课内容会永久保存,随时进入随时复习)
上课时间:周日晚上八点(4月1日)
报名方式:。
你哼鸣的方法对,正确的哼鸣方法
你哼鸣的方法对,正确的哼鸣方法“哼鸣”唱法练习“哼鸣”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作。
歌唱中的哼鸣练习同生活中的哼鸣动作原则上没有区别,只是要求“哼鸣”时喉头放松,把“哼”的感觉置于叹气的呼吸状态上,发声时嘴不张开把“M”音加以延长。
哼唱的好处是使喉腔自由与放松并防止喉音。
如果整个声音通道不是处于全然放松的状态,就不能把“哼鸣”唱好。
练习闭口哼唱时注意:(1)身体自然直立,胸部自然扩张,两肩放松,吸进适量(不能过多)的气息。
哼唱时身体一定要保持吸气的姿势。
(2)嘴唇松闭,舌头自然平放,舌尖轻靠着下牙根,下颚和颈部肌肉放松,上下牙略微分开,不要咬紧。
(3)哼唱时,应感觉到声音是集中在鼻腔顶端,眉眼的上方,不论音的高低如何变化,声音的感觉位置至少要保持在这个高度。
(4)哼唱时鼻、齿、唇可以感觉到轻微的颤动。
练习时先唱“M”,再位置不改变的前提下唱“MI”、“MA” 1---|3---|5---|5---|3---|1---||m………………,m………………。
m………………,mi………………。
m………………,ma………………。
54 32|1-||mmima12 34 | 54 32 | 1- ||mi7 65 | 43 21 | 1- ||mmima条用较慢的速度,音与音的连接要非常连贯,注意气的流出要均匀舒畅。
条速度可以快一点。
音调可以依各人情况升高或降低。
上行时,以开始音C半音模进向上升高至G,然后再下行还原到起音音高。
不同的音部,可以根据声部的特点,调整音域、上下的浮动。
练习哼鸣时,方法一定要正确,如若不正确,发出的声音又紧又逼,带出来的声音也就不可能有好的效果。
哼唱正确了,带出来的声音才会好。
自我检查哼鸣的对错,可以在哼鸣时对着镜子看嘴巴是否能随便动作,而不影响声音的发出。
如果不影响,说明哼唱是正确的。
这样,用哼鸣这种方法唱时,嘴巴在做咬字动作和做表情动作时,就不会影响声音。
唱mi,ma时逐渐把嘴张开,发声要自然而不费力。
谈谈“哼鸣”在发声训练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谈谈“哼鸣”在发声训练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25-02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多年的声乐教学的实践中,或多或少的得到一些教学的经验和体会。
尽管获取这些经验和体会的角度和方式有所不同,但应该认为在不同程度上在教学中有其积极的意义。
众所周知,在歌唱发声训练中的技巧类别是多样化的,也是很抽象的,从歌唱的姿势、歌唱的呼吸、歌唱的共鸣、歌唱中的咬字吐字……这所有的一切都必须从发声训练开始。
发声训练也就是歌唱最基础的环节,笔者在多年的声乐教学中经常帮助学生们使用哼鸣的练习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哼鸣在教学发声训练过程中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哼鸣的机理及其作用哼鸣也被称为哼唱,是指在气息的控制下利用鼻子发出“m”的状态,轻声哼唱一定音高或音阶的练声方法,着重利用鼻腔共鸣体的协调与配合。
声乐界人士普遍认为:“哼鸣是开发鼻腔的有效手段,而良好的鼻腔共鸣则是声音获得高位置的直接保证。
”歌唱中的鼻腔共鸣器官包括:鼻通道、额窦、鼻窦、蜂窝窦等等,由于这些是我们自身不可调节的,所以鼻腔共鸣被称为是不变的共鸣腔。
哼鸣时,声带闭合对气息形成阻力,并在这种阻力的作用下产生振动而发声。
实际上哼鸣之所以被称为哼唱可以理解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歌唱,因为哼鸣在发声时和开口歌唱发声时的身体各个共鸣腔体的内在状态是一样的。
它同样需要气息的下沉稳定、软腭抬起、喉头自然下放、口咽腔充分打开,只不过在哼鸣时,人们常习惯轻轻的合拢嘴,不像开口歌唱时容易观察到口腔的变化。
歌唱时外观的不同,容易造成歌唱内在状态的变化,而以鼻腔为主要“发声出口”的特征,使哼鸣在发出声音的色彩上和开口歌唱有明显的差异。
那么发声外观和发声色彩与开口歌唱的区别也正是初学的学生们哼鸣不容易被正确把握的原因。
正确的哼鸣应该是由不变的鼻腔和可变的口腔联合产生的共鸣音响,而不是鼻腔单一的作用。
气息练习技巧和哼鸣的正确方法
气息练习技巧和哼鸣的正确方法有一个声乐老师的指点,他可以听出你练习中的问题,但是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大家可以对照本文的方法自行调整。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气息练习技巧和哼鸣的正确方法,欢迎借鉴参考。
一、歌唱中的哼鸣“哼鸣”是嗓音练习的有效手段之一,如果掌握了正确的练习方法,并持之以恒地坚持练习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过去有人称之为“哼哼唧唧”练习法)。
“哼鸣”虽然可以帮助学唱者巩固歌唱的基础状态,对于初学歌唱者的音色和歌唱的共鸣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但由于此种方法需要练习者付出较多的练习时间和耐心,因此,这一练声方法因其看似容易且费时较长而被许多学习者忽视了。
1、哼鸣的状态■半打哈欠(在之前的文章中有专门提到通过哈欠的形式打开喉咙);■利用深呼吸将喉咙打开;■用叹气的感觉将声音用气息“叹”到眉心(利用头腔共鸣)2、注意事项不要直接发出“嗯”的声音,这样做中声区域还将就可以哼出,但是低声区声带就会撑开声音低不下去,高音区反而会挤压声带高不上去,声音出现断层、真假声打架,导致破音,并且相当费嗓子,经常会出现练了几条音阶嗓子就疼了。
二、哼鸣的练习对于哼鸣的练习,其实就是一个气息循环的过程,在这里用一张图给大家归结一下整个过程:1、发出类似气泡音的方式让我们声音有个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就是我们在唱歌时候声音的“根”,就像放出去的风筝,不管飞多高,但是线都是拽在手里的。
反之就像是泼出去的水,泼出去就无法控制了,而没有控制的声音,在歌唱中就是无效的演绎。
2、当你找到这个支撑点后要气泡音转成发声,只是我们发的是“M(嗯)”。
下巴、颈部、喉部、声带都是处于放松的状态。
体会气息到达胸腔再回到口腔的感觉,哼到高音区舌头会主动盖住上颚让气息的通道变窄,我们便能发出细小的、高的声音。
这个方法只是让你去感受声音位置与音色,但是你会发现所有的歌手在歌唱时嘴巴都张的很大,所以在前面都正确的情况下,要发声就要注意你的口型的保持了。
切记不要提喉以避免挤压声带。
浅论哼鸣练习在声乐训练中的运用
当代音乐2019年第4期MODERN MUSIC浅论哼鸣练习在声乐训练中的运用黎翀豪[摘要]哼鸣练习作为一种高效的声乐训练手段,其在声乐训练过程起着独特而又重要的作用。
每个人天生就有一套结构完美的发声器官,为满足人们对声音品质的审美要求,把自身嗓音潜力上的最佳品质开发出来,就必须做针对性的声乐训练,使我们的声音更完美。
作为声乐训练的一种方式,哼鸣练习十分关键。
诚然,练习活动还须在老师与学生密切配合的前提下,结合现实状况辅以其他的方法而展开,从而真正地帮助学生获得圆润、洪亮、美妙的歌喉。
本文主要从哼鸣的概念、哼鸣的方法以及哼鸣的重要作用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广大声乐学习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哼鸣练习;声乐训练;歌唱[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4-0116-02[收稿日期]2018-10-25[作者简介]黎翀豪(1989—),男,南阳理工学院教师。
(南阳473000)歌唱不仅仅是一门嗓音艺术,而且还是一种与用声有关的学问。
在开展音乐学习期间,一般都需要对嗓音进行塑造,同时要掌握各类发声技巧,而这些都是需要借助多个练习途径来达成的。
作为一种复杂度最小的技巧,“哼鸣”不仅能够强化歌者自身原本就已熟悉的唱歌技巧,并且还能够有效地改善刚刚步入声乐学习殿堂者的音色。
然而,由于对歌者在精力及时间的付出上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虽然哼鸣练习这一方法十分有效,也经常被轻视。
一、研究现状现如今,在我们国家的声乐训练当中,“哼鸣”被视为一种较为特别的方式。
从欧洲的声乐发展史中可以发现,早在19世纪之时,在声音训练中就已运用了这一方式。
而我们国家在有关于“哼鸣”的研究方面也收获了颇多的成果,有着诸多的文献资料。
相关论文的作者以声乐表演艺术工作者、院校的声乐老师等为主。
现实表明,自从迈入新世纪起,公众对此方式在声乐训练中的运用更加看重,但是在理解和认识方面却出现了较多不同的观点[1]。
叹气哼鸣练习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教育文档
叹气哼鸣练习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在声乐学习中,气息稳定和腔体翻开是声乐水平提高的重要根底。
叹气哼鸣是一种较为独特的哼鸣练习,通过不断的摸索体会,在实践中得到验证。
一旦正确把握这种哼鸣练习的方法,声音在较短的时间内会有明显的提高。
从而缩短声乐训练的路程,查找到唱歌发声中发声器官正确的协调运作状态,到达整体唱歌的效果。
一、叹气哼鸣是启蒙学习的根底叹气哼鸣是一种声乐根底训练的手段。
对初学者来说它是到达学习掌握、支配嗓音器官高效、快捷的训练方法。
只要方法科学,练习得当,就会有很好的收效。
声乐大师兰培尔蒂曾说:“假设你不能闭着口唱好,你就不能张开口唱好。
”笔者认为这样讲是很有道理的,其实闭口哼鸣练习就是在为张口唱歌做预备。
正确的哼唱是最有价值的练习,它能够将声音引导到正确的发声上来。
哼鸣练习只要得当,对于声带的负担是格外小的。
因此学习唱歌的人要尽可能多地练习哼唱。
二、叹气哼鸣能使喉头保持向下叹气哼鸣是声乐根底训练的重要环节。
它并不是简洁地闭口用鼻子哼,把握它还需要一个过程。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展预备:先以单项叹气哼鸣稳定各个发声器官的状态。
在站立好的根底上,头微微低一些,嘴张开〔以一个鸡蛋大小的形态为宜〕。
双唇稍向前伸,上唇用力稍大些,舌头放平,留意下巴肯定要放松,这一点很重要。
这时,口、鼻同时以半打哈欠的状态吸气〔以听不到声音的深吸气为佳〕。
气息吸至腰腹,以“hèn”或“èn”的呼气〔或叹气〕方式哼出声音,动作要自然放松,干净利索。
感觉到声音沿后咽壁进入头腔内。
这时的喉头也会自然,松弛,处于一个最正确位置。
以这种状态进入下面的叹气哼鸣练习。
1.叹气哼鸣的状态。
将嘴唇轻轻闭上〔应留意的是嘴唇不要用力,颌关节是翻开的状态,里面的腔体翻开的状态也要保持不变〕。
在开头哼唱之前,喉要先挡一下气,用向下叹气的方法把第一个音叹到横膈膜之处,并要保持住这个喉头所处的位置,不要有任何精神负担,再开头哼唱。
声乐发声练习中哼鸣练习的作用分析
MING RI FENG SHANG359社 会 视 野文|陈 蕾声乐发声练习中哼鸣练习的作用分析摘要:哼鸣就是以哼带唱,也称为哼唱,要求其发声全部从鼻腔发出不走口腔。
在声乐练习中有很多方法可以帮助进行发声训练,而哼鸣是声乐发声练习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有效手段,在具体的运用中,只要掌握住正确的方法,并长期坚持,必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哼鸣;声乐;发声训练;作用在声乐学习中,哼鸣是很重要的一种练习方法,在经过系统规范的哼鸣练习中,能够使学习者比较快的掌握正确的歌唱技巧并进入一个良好的歌唱状态,能够较快的提升练习者的发声技术,帮助克服在初学阶段一些常见的毛病。
在哼鸣联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发声高位置的存在,而且对于歌唱的共鸣以及音域的扩展起到很好的改善作用,还能够稳定在歌唱中的喉头与气息,整体提升歌唱能力。
一、明确什么是哼鸣哼鸣是只哼音调不唱歌的一种发声方式,这种练习方式是获得鼻腔共鸣、头腔共鸣与声音高位置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声乐训练中哼鸣练习分为两种,一种是闭口哼鸣,闭口哼鸣练习是丰富声音共鸣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获得头腔共鸣,有利于感受声音位置靠前。
哼鸣时,整个口腔放松,舌头放平,软腭伴随着正确的吸气动作上抬,牙齿不要用力,整个口腔就像含有一口水一样,保持放松自然。
鼻腔均匀的呼出气息,声音贴着后咽从眉心飞出,将鼻腔打开,或者准确的上部共鸣。
正确的哼鸣练习时,在眉心有微颤的感觉,哼鸣音会在气息的支持下,均匀柔和的发出。
哼鸣练习的另一种是开口哼鸣;开口哼鸣是在闭口哼鸣的基础上,将牙关打开,发出“n”音,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检查闭口哼鸣是否正确。
闭口哼鸣的着力点同样在软颚与舌头位置,区别是开口哼鸣感觉更加明显些。
在进行开口哼鸣的练习过程中,张嘴的过程要注意发音不能变成“a”音,初学者在练习这部分的时候时常会犯这样的错误。
发声的同时要放松软腭,在鼻腔上部将“n 音”与前额相接,感觉用力点是在鼻子上部,正确的发出声音,使鼻腔、头腔形成共鸣。
哼、吸、叹~获得高位置的法宝
哼、吸、叹~获得高位置的法宝哼、吸、叹~获得高位置的法宝原创2021-06-13 20:48·音乐全方位艳阳学习声乐的人都希望自己尽快学会用高位置演唱,从而快速走向专业化道路。
这个演唱高位置,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头腔共鸣,也有老师把它说成面罩共鸣。
如果获得充分头腔共鸣,出来的声音,是一种明亮、松弛而且很集中的、具有穿透力的声音。
歌唱让人听起来比较松弛,音色圆润、漂亮、优美。
那么怎样练习才能获得高位置呢?1、通过哼鸣训练,可以帮助我们获得高位置的声音。
练习哼鸣时,首先要把所有腔体已全部打开,然后同时用“哼——吸——叹”的办法哼出高位置的声音。
“哼”的感觉是:头部的鼻窦、蝶窦、额窦都从里面打开,找一下打呼噜的感觉就找到鼻咽通道了。
然后用舌头轻轻堵上后鼻道出口,就形成哼鸣状态。
2、吸。
最近有很多朋友问我什么是吸着唱,在这里顺便回答一下。
“吸”的意思是你哼出松驰、明亮的声音之后,就把舌头轻轻离开后鼻道出口。
这时声音变成一个圆润的半哼半唱的“啊”。
我们有时演唱低声区的乐句时,为了避免用大白嗓,就要吸着唱,一直让声音贴着后咽壁走的感觉,这样能有效避免声音不统一,里出外进的。
3、叹。
“叹”就是叹气,比如我们很累的时候有时会叹气“嗨”,就是这种感觉。
气息下叹。
目的是加强气息的流动,获得松弛的声音。
“哼——吸——叹”用力的方向是相互配合的。
“哼”的感觉向前,“吸”的感觉向后,“叹”的感觉向下。
“哼——吸——叹”分解开是三个动作。
我们要通过练习把这三个动作协调统一成同时发出的一个整体动作,发出来的声音才会明亮、轻松、通畅。
今天的干货就分享这些了,感谢您的关注、点赞、转发支持,祝您进步!。
歌唱发声五诀:哼、开、贴、叹、松(摘自金铁霖先生资料)
歌唱发声五诀:哼、开、贴、叹、松(摘自金铁霖先生资料)歌唱发声五诀:哼、开、贴、叹、松——摘自金铁霖先生的资料随着人体生命科学的发展,放弃“横膈膜控制气息法”而用“贴叹支撑——声、气、场调控法”或曰“叹气支撑保持气息法”,解剖为“贴、叹、落”三大步骤来进行论述。
金铁霖发声五诀:“哼、开、贴、叹、(嘴放)松”。
“贴”——声、气与管道、载体的交合贴,有三层含义。
1、声气交合点。
把声音和气息有效地粘合在一起,“声气相依相抱,息息不离”,使声音能得到气息的支持。
如若声归声、气归气各自为政,声气就贴不住,无法结合。
“声下坐就气者”容易贴得住,“气上冲推声者”不易贴住,而“腰肋撑开憋住气者”自然贴不住的。
2、声气始发点。
声气结合后就要找准出发的地点,以便向声气通道中奔驰。
就像“吹箫前将嘴唇对准了箫的吹气孔,事先已经做好了吹奏的准备”。
3、声气支撑点。
声气在人体上的交合着力点,对发音有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
发声时必须有个稳定的声气结合支撑点。
“贴”的具体方法:1、低安置喉器。
实际发声中,喉位不是高就是上下不稳,挤压喉头。
稳定喉头,首先应该放松身体,吸气时就要想着“把喉头吸到心窝中支点上”,用意念将喉器贴在心窝对声乐演唱来说非常关键。
2、高音的贴法。
发高音时,往往会喉头上拱、声气朝前推出去而“贴”不住。
解决的办法:减力、加气(混入假声)、松开胸口拉长发声管(加“u” 状态)。
1、声气的结合,是向上推送气去就声,还是声下叹坐在气上呢?往上推送气,这本身就不是保持气息而是在消耗气息。
向上一推气就容易使气息上浮,无法高位置低气息。
只有声音往下叹,贴坐在气上,声音既有了气息的支持,气息又无法往上,才是正确的声气结合以及保持气息的方法。
2、气息对声音的支撑。
声气支撑点应该是整个人体太极声气场全场性的,应该穿透横膈膜,经过下丹田支撑到地面,入地三尺。
横膈膜保持气息法,远远达不到整个人体小宇宙场共振所需要的声气支撑。
声音通畅的要求是:在后天气和声波、意念力的作用下,调动起先天气一起在整个人体太极声气场中共振,也就是说人体的每个细胞及周围所有空间都在震动歌唱。
浅析“哼鸣唱法机制”在歌唱嗓音训练中的有效运用
浅析“哼鸣唱法机制”在歌唱嗓音训练中的有效运用[转载]浅析“哼鸣唱法机制”在歌唱嗓音训练中的有效运用2017-05-16 22:28阅读:222原文地址:浅析“哼鸣唱法机制”在歌唱嗓音训练中的有效运用原文作者:luhongguo浅析“哼鸣唱法机制”在歌唱嗓音训练中的有效运用义乌市绣湖中学------陆洪国【摘要】:正如古希腊先哲阿基米德所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
”正确的哼鸣状态的获得,如同获得了撬动歌唱的最佳支点,在此处所建立的气息吸附着力点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歌唱动力效应。
俗话说:“你能哼的多高,你就能唱得多高。
可见让学生获得正确的哼鸣状态对于歌唱来说是一本万利的好事情。
【关键词】:哼鸣哼唱鼻腔共鸣面罩共鸣头腔共鸣声音位置共鸣室一.哼鸣唱法机制运用于歌唱教学实践的积极意义1、哼鸣是开发鼻腔共鸣的有效手段支持哼鸣训练的声乐界人士普遍认为,哼鸣是开发鼻腔共鸣的有效手段,良好的鼻腔共鸣能力是声音获得高位置共鸣的直接保证:“整个鼻腔共鸣体,能够被软腭(也叫软口盖)和上咽缩肌的括约动作所割断。
这个腔体本身不能调节,所以完全是靠把腔体置于共鸣系统之内或之外来达到控制”。
这就是说,鼻腔的共鸣能力有多少能被开发利用,还得取决于歌唱者本身的自我调控能力。
哼鸣之所以能被很多声乐界人士赞同,就是他们认为通过哼鸣练习可以较快地建立歌唱者的内在协调能力,使鼻腔和其他发声腔体有效地相互配合,使发声更具共鸣效果。
歌唱中的鼻腔共鸣器官包括鼻通道、额窦、蝶窦、鼻窦、筛窦(蜂窝窦骨)等。
由于这些窦洞是不可调节的,所以鼻腔共鸣又被称为是不变的共鸣腔。
哼鸣时,声带闭合,对气息形成阻力,并在这种阻力作用下产生振动而发声。
实际上,哼鸣之所以又称为哼唱,就是因为哼鸣可以当作一种特殊形式的歌唱——哼鸣发声时和开口歌唱发声时的身体各共鸣腔体的内在状态是一样的。
正确的哼鸣应该是由不变的鼻腔和可变的口咽腔联合产生的共鸣音响,而不是鼻腔单一的作用。
“哼鸣”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浅谈
“哼鸣”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浅谈作者:王强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59期【摘要】声乐学习是一种抽象的学习,并非越刻苦越提高,初学声乐的学生由于对声乐艺术的理解不足,缺乏对声乐的鉴赏能力,分不清什么是正确美好的声音和错误的声音,甚至将错误的声音误认为是正确的,而依此依法练习,结果将错误的方法不断加强和巩固而成为下意识的习惯,这就会成为声乐学习中极大的障碍,必须费很大的功夫去矫正。
我在声乐教学中发现,运用哼鸣的方法在声乐教学中作用神奇,对纠正错误发声,提高发声水平效果极为显著,下面谈谈哼鸣在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哼鸣的方法哼鸣与呼吸哼鸣与咬字、吐字哼鸣与歌唱一、哼鸣的姿势姿势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呼吸的状态、气息的运用、喉头的位置、声带的运用、腔体的共鸣。
影响着发声时整个发声器官之间的协调配合,决定着哼鸣时身体的着力点,同时也表现歌唱者的心里和精神状态。
正确姿势是:身体直立,保持自然放松但又是积极的状态。
头部保持于眼睛向前平视稍高的位置,胸部自然挺起,两肩略向后一点。
不要考虑收腹问题,我认为会造成注意力和用力点分散,产生疲劳。
同时全身保持保持一种饱满和运动状态,颈部与腰部垂直,颈部肌肉不能用力、呈放松状态,哼鸣出和声音才轻松流畅。
现将正确的哼鸣歌唱姿势概括为以下六点:1、身体要直观;2、重心要稳;3、上胸要开;4、双肩要松;5、面部自然;6、精神振奋。
二、哼鸣的呼吸采用胸腹式联合呼吸,对初学声乐的学员不要讲呼吸的理论为好,避免分散精力,造成呼吸不自然,可将日常呼吸适当夸张就行。
胸腹式联合呼吸应注意以下几点:1、吸气:用中鼻垂直向下吸气,将气吸到肺的底部,也就是比日常生活中吸深一些,但吸气不能太深太涨,否则腹部肌肉失去弹性,造成声音僵硬,吸气也不能太浅,否则会出现闷胸现象,造成声音单薄、发飘。
不可强调吸气后身体表面的变化。
例如不要强调横膈膜下沉及小腹收缩问题。
2、呼气:哼鸣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的状态,不能将气一下子放松,只能是逐步放松,要控制气息,徐徐的哼出,声音均匀流畅,音量适当,气息和哼鸣的声音同时出来,这样即练声,经常锻炼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唱歌哼鸣练声的正确方法有哪些整理
唱歌哼鸣练声的正确方法有哪些整理哼鸣可以关心我们找到声音的高位置,所以我们需要学会(唱歌)哼鸣的练声技巧才能使我们的(唱歌技巧)更进一步。
下面这些是我为大家推举的关于唱歌哼鸣练声的正确(方法)相关资料。
唱歌哼鸣练声的正确方法第一步,在作出哼鸣前,我们必需要放松自己的身体,调整一下姿态,然后作出正确的呼吸方式。
再来就是发出气泡音,作出气泡音就是为了让我们声音有点,这个点可以理解为发生点也可以理解为声音的支点,由于我们在唱歌时总是盼望自己的声音是有根的,它应当像放出去的风筝,这根线永久拽在自己的手里,不会随风而去。
而不能像泼出去的水,泼出去就没了,不由我们掌握,没有掌握的声音,在唱歌中是不行取的。
其次步,接着我们找到这个点以后就要气泡音转发声,只是我们发的是"M',我们在做中低声区哼鸣时会有口腔里面喊着半口水的感觉,或半打哈欠的感觉,我们的下巴、部、喉部、声带都是出于放松的状态。
哼到高音区舌头会主动盖住上颚的,这样它的通道变窄了我们便能发出细小的、高的声音,但这只是让你去感受这样的声音位置与音声,我们唱歌时还是需要舌头是平铺于下牙床的,并且舌面中间凹下成沟,还记得唱歌高手在唱歌时嘴巴张的很大,恨不得把嘴巴里面的全部都让你看到吗?切记不要提喉挤压声带。
我们哼鸣时的双唇是轻轻的微闭,上下牙齿也是轻轻地触碰在一起,舌头要摊平,舌面中间凹下成沟,轻轻地抬笑肌。
为了检测我们的哼鸣是否在上颚以上或是否在高位置,练习音阶时,我们的嘴巴是可以张开再比起来反复这样,但不影响哼鸣,假如声音有变化,那证明我们的哼鸣是有问题的,是错误的,需要准时的订正,否则在错误的路上会越走越远越陷越深。
第三步,哼鸣是不需要大音量的,只需要声音的位置。
哼鸣时要有气息的支持,感受横膈膜与腹部肌肉之间的对抗。
音阶上下行,上行练习气息的支持感,下行练习声音的高位置支持,包吃住发声点,声音之间不要有断层。
大家在练习中低声区还比较好,由于这个时候大家的声带普遍都很松弛,一到高音由于找不到高位置通道声音就会撕裂,所以我们可以在发出气泡音时,捂住这的嘴巴,这个时候气泡音转发声"M'会发觉声音从鼻腔这个高位置走了,放开手,记住这个感觉。
容易被人忽略的唱歌秘诀-哼鸣
容易被人忽略的唱歌秘诀-哼鸣一、“哼鸣”的概念“哼”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作,就是在发声的时候,双唇微微闭拢,声音通过鼻腔发出的状态。
平日里人们在心情愉快的时候往往情不自禁地“哼”着歌曲,这时虽不是有意地在唱,但是声音却很松弛、通畅和清晰。
声乐练习中的“哼鸣”与生活中的各种“哼”(愉快地“哼”唱,生气地“哼”及轻蔑地“哼”)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发声练习中的“哼鸣”要求腔体的状态更夸张一些,注意力更集中一些。
歌唱发声时经常做的“哼鸣”练习一般分为两种:一种叫做开口“哼鸣”;另一种是闭口“哼鸣”。
其中闭口“哼鸣”是大家在做基础练习中经常用的一种加强歌唱共鸣的方法,“哼鸣”虽然可以帮助学唱者巩固歌唱的基础状态,对于初学歌唱者的音色和歌唱的共鸣有显着的改善作用。
但是,由于此种方法需要练习者付出较多的练习时间和耐心,因此,这一有效的练声方法虽然为多数声乐学习者所知,却因其看似容易且费时较长而被许多歌唱学习者忽视了。
歌唱的“哼鸣”练习,要求在“哼”的时候保持着半打哈欠的状态:利用深呼吸将喉咙打开,用叹气的感觉将声音用气息“叹”到眉心。
如果方法正确,“哼”出来的声音则非常通畅、圆润而且轻松,并不觉得怎样用力就能体会到共鸣效果。
二、“哼鸣”的练习方法“哼鸣”的练习较为简单易学,但是练习时仍要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口腔状态“哼鸣”练习时,口腔要适度打开,特别是要想象:把最后两颗大牙张开,口中像含了大半口水一样。
也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体验:口腔始终保持说“欧”(ou)或“木”(mu)的感觉与状态,双唇微闭,面带微笑,舌身放松,舌尖轻贴下齿,就像闭口说着“欧、木”一样。
刚开始“哼”的时候不要过于用力,可先用连音与断音交替轻轻地“哼”。
此时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声音的“松”与“通”上,用心体会气与声的转换及竖立通畅的感觉,“哼鸣”时用意念将鼻梁挺起并向上延伸,这样可以避免口腔内不积极打开,舌面紧贴上腭的“假哼鸣”状态。
声乐中最佳“哼鸣”唱法简介「简洁版」
声乐中最佳“哼鸣”唱法简介「简洁版」声乐中最佳“哼鸣”唱法简介「简洁版」在声乐中的哼鸣法怎么唱最好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收集的声乐中最佳“哼鸣”唱法简介【简洁版】,欢迎阅读。
每一个学习声乐的人,都渴望拥有漂亮的嗓音,都希望自己能够掌握歌唱的技巧。
在学习过程中,各种各样的方法是塑造嗓音和练习掌握发声技巧的重要手段,而“哼鸣”练声法则是一个虽然人人都知道,但又往往为多数人所忽视的嗓音练习秘诀。
“哼”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动作,就是在发声的时候,双唇微微闭拢,声音通过鼻腔发出的状态。
练声中的“哼鸣”与此并无太大区别,只是发声练习时要求腔体的状态更夸张一些,注意力更集中一些。
哼鸣有两种:一种叫开口哼鸣,一种是闭口哼鸣。
其中闭口哼鸣是做基础练习中常用的一种加强歌唱共鸣方法。
哼鸣可以帮助学唱者巩固唱歌基础状态,对初学声乐的音色和歌唱的共鸣有显著改善作用。
但是,这种方法需要练习者付出较多时间和耐心,所以被太多耐心毅力不够的同学放弃了。
这里插一句,别天真的相信什么一秒成为唱歌高手、一秒提高唱歌技术的说法,没有系统学习和持久的训练,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歌唱的哼鸣练习要求“哼”的.时候保持半打哈欠的状态:利用深呼吸将喉咙打开,用叹气的感觉将声音用气息“叹”到眉心。
练习方法:1.口腔状态口腔要适度打开,想象把最后两颗大牙张开,口中像含了大半口水一样,也可以让口腔始终保持说“欧”(ou)或“木”(mu)的感觉与状态,双唇微闭,面带微笑,舌身放松,舌尖轻贴下齿。
刚开始哼的时候不要过于用力,可先用连音与断音交替轻轻哼,此时注意力集中在声音的“松”与“通”上,用心体会气与声的转换及竖立通畅的感觉,哼鸣时用意念将鼻梁挺起并向上延伸,这样可以避免口腔内不积极打开,舌面紧贴上颚的“假哼鸣”状态。
2.喉咙状态喉咙是否打开时哼鸣成功与否的关键。
具体做法是:(1)保持半打呵欠状态:上颚兴奋上提,颧骨将上颚拉住,放松下巴和舌根。
(2)想象喉结一直悬浮在锁骨窝内,声音越高喉结越往下“滑”。
哼呜唱法在歌唱中的作用,嗯嗯!!!
哼呜唱法在歌唱中的作用,嗯嗯
哼呜唱法在民族唱法中是一种收效良好的练习方法.它能帮助歌唱者协调发声状态.找到声音的位置和焦点,使气息、声带振动、共鸣腔三者处于比较合适的比例关系。
这种方法同我们日常生活中一般的哼鸣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只是我们歌唱中的哼鸣要求喉咙更要放松,把哼的感觉叹在呼吸上。
做“哼唱”练习时,可以先用“闭口哼唱”,找到正确的感觉后.再用“开口哼唱”,要做到嘴巴可以任意活动或做各种咬字的动作而不影响“哼唱”的状态,每个字的转换也不会因嘴巴的动作而影响声音的完整与统一。
同时,在我们的哼鸣练习中,有大哼鸣和小哼鸣之分.在练习大哼鸣时,嘴巴里面要开大一些,有空的感觉,很像小声哭泣的状态.一般从上向下叹为好,似乎把声音叹在气上了.这样就不脱离呼吸.形成了一个歌唱的整体。
小哼呜在练习时,要注意喉咙打开和气息深度的保持.感觉像有一个明确的焦点.唱起来声音明亮通透而集中
哼鸣唱法对调整声音的平衡,找到歌唱的整体感觉是比较有效的。
在练歌时,可以先用“哼鸣”把旋律“哼”下来,然后再用“哼”的位置去念歌词,每个字都不要离开“哼鸣”的位置。
这样的练习,会使声音与字在统一、协调和连贯上达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声乐史上最全的哼鸣练习大法
声乐史上最全的哼鸣练习大法声乐史上最全的哼鸣练习大法哼鸣又叫哼唱,是声乐训练中的基本技巧之一,一般用m、eng 或者文字“哼鸣”来表示。
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哼鸣有多种多样的名称和哼法。
根据发声时主要共鸣腔的不同,哼鸣可以分为鼻腔哼鸣、咽腔哼鸣和鼻腔咽腔混合哼鸣三大类型。
在这三种哼鸣的内部,根据口的开、闭形状,哼鸣又可分为闭口鼻腔哼鸣、开口鼻腔哼鸣,闭口咽腔哼鸣、开口咽腔哼鸣;闭口鼻腔咽腔混合哼鸣、开口鼻腔咽腔混合哼鸣,共计六种哼鸣形态。
哼鸣具有集中声音,寻找声音焦点,体会高位置,感受混声,抬高软腭、拉紧声带,站定咽壁、放松喉咙等功能。
不同类型的哼鸣具有一定的共性。
但是,每一种哼鸣的目的、方法、要求又是有一定差别的,可以说形态丰富,各具特色。
下面对以上几种类型哼鸣训练的目的、方法、要求进行具体阐述和比较,为声乐中哼鸣训练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鼻腔哼鸣鼻腔哼鸣主要使用鼻腔共鸣,对于寻找头声、焦点和高位置很有帮助。
目前,声乐教学中所用的哼鸣多为鼻腔哼鸣。
根据嘴的开度,鼻腔哼鸣有可分为闭口鼻腔哼鸣和开口鼻腔哼鸣。
1.闭口鼻腔哼鸣闭口鼻腔哼鸣就是闭着嘴主要使用鼻腔共鸣的一种哼鸣。
目的':体会高位置、混声;用来克服演唱中声音位置低,大本嗓,撑喉。
方法:平视、微笑,口鼻微张,舒展吸气;发声时,闭嘴微笑抬笑肌,将声音贴住软腭、小舌部位,从眉心集中透出。
要求:演唱者发音过程中,头部姿态可由平视逐渐略低。
演唱者感觉声音集中在眉心,眉心有明显震动感。
要求气息平稳下行;音量中等或稍小;音色稍暗,混声。
2.开口鼻腔哼鸣开口鼻腔哼鸣就是张大嘴,主要使用的鼻腔共鸣的一种哼鸣。
目的:体会高位置、声音焦点、混声;张大嘴,抬起软腭、小舌,拉紧后咽壁;克服演唱中张不开嘴,声音位置低,大本嗓,软腭松弛,咽壁软弱。
方法:平视,张大嘴吸气,打开腔体;发声时,声音贴住软腭、小舌部位,集中于眉心,从眉心透出;在吸气的状态上,沉稳用力,气息下行。
如何练习哼鸣练声法
如何练习哼鸣练声法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哼鸣有多种多样的名称和哼法。
根据发声时主要共鸣腔的不同,哼鸣可以分为鼻腔哼鸣、咽腔哼鸣和鼻腔咽腔混合哼鸣三大类型。
下面小编为你整理哼鸣练声法,希望能帮到你。
一、鼻腔哼鸣鼻腔哼鸣主要使用鼻腔共鸣,对于寻找头声、焦点和高位置很有帮助。
目前,声乐教学中所用的哼鸣多为鼻腔哼鸣。
根据嘴的开度,鼻腔哼鸣有可分为闭口鼻腔哼鸣和开口鼻腔哼鸣。
(一)闭口鼻腔哼鸣闭口鼻腔哼鸣就是闭着嘴主要使用鼻腔共鸣的一种哼鸣。
目的:体会高位置、混声;用来克服演唱中声音位置低,大本嗓,撑喉。
方法:平视、微笑,口鼻微张,舒展吸气;发声时,闭嘴微笑抬笑肌,将声音贴住软腭、小舌部位,从眉心集中透出。
要求:演唱者发音过程中,头部姿态可由平视逐渐略低。
演唱者感觉声音集中在眉心,眉心有明显震动感。
要求气息平稳下行;音量中等或稍小;音色稍暗,混声。
(二)开口鼻腔哼鸣开口鼻腔哼鸣就是张大嘴,主要使用的鼻腔共鸣的一种哼鸣。
目的:体会高位置、声音焦点、混声;张大嘴,抬起软腭、小舌,拉紧后咽壁;克服演唱中张不开嘴,声音位置低,大本嗓,软腭松弛,咽壁软弱。
方法:平视,张大嘴吸气,打开腔体;发声时,声音贴住软腭、小舌部位,集中于眉心,从眉心透出;在吸气的状态上,沉稳用力,气息下行。
要求:张大嘴吸气,嘴型竖张,打开口腔。
发音过程中,头部姿态可由平视逐渐略低。
大牙抬起,软腭、小舌向上拉起、绷紧,后咽壁立起,嘴型由竖变横(横向拉开);音量中等;音色稍暗,混声。
二、咽腔哼鸣咽腔哼鸣就是主要使用咽腔共鸣的一种哼鸣。
对于体会歌唱时声音的集中、高位置,声带的闭合能力,咽壁的力量及明亮结实的音色有很大作用。
(一)闭口咽腔哼鸣目的主要目的是:体会声音高位置、焦点,锻炼声带的张力,体会声带振动发音。
具体训练方法可分为断音闭口咽音哼鸣和长音。
1、断音闭口咽音哼鸣目的:感受声带振动,及眉心的焦点。
方法:平视,微笑;口鼻自然吸气;闭嘴,嘴角后拉,使用腰腹的力量,振动声带发音。
声乐哼鸣的练习方法及技巧
声乐哼鸣的练习⽅法及技巧声乐哼鸣的练习⽅法及技巧 哼鸣⼜叫哼唱,是声乐训练中的基本技巧之⼀,⼀般⽤m、eng或者⽂字“哼鸣”来表⽰。
从不同的⾓度来划分,哼鸣有多种多样的名称和哼法。
根据发声时主要共鸣腔的不同,哼鸣可以分为⿐腔哼鸣、咽腔哼鸣和⿐腔咽腔混合哼鸣三⼤类型。
下⾯是⼩编为⼤家带来的声乐哼鸣的练习⽅法及技巧,欢迎阅读。
⼀、⿐腔哼鸣 ⿐腔哼鸣主要使⽤⿐腔共鸣,对于寻找头声、焦点和⾼位置很有帮助。
⽬前,声乐教学中所⽤的哼鸣多为⿐腔哼鸣。
根据嘴的开度,⿐腔哼鸣有可分为闭⼝⿐腔哼鸣和开⼝⿐腔哼鸣。
1.闭⼝⿐腔哼鸣 闭⼝⿐腔哼鸣就是闭着嘴主要使⽤⿐腔共鸣的⼀种哼鸣。
⽬的:体会⾼位置、混声;⽤来克服演唱中声⾳位置低,⼤本嗓,撑喉。
⽅法:平视、微笑,⼝⿐微张,舒展吸⽓;发声时,闭嘴微笑抬笑肌,将声⾳贴住软腭、⼩⾆部位,从眉⼼集中透出。
要求:演唱者发⾳过程中,头部姿态可由平视逐渐略低。
演唱者感觉声⾳集中在眉⼼,眉⼼有明显震动感。
要求⽓息平稳下⾏;⾳量中等或稍⼩;⾳⾊稍暗,混声。
2.开⼝⿐腔哼鸣 开⼝⿐腔哼鸣就是张⼤嘴,主要使⽤的⿐腔共鸣的⼀种哼鸣。
⽬的:体会⾼位置、声⾳焦点、混声;张⼤嘴,抬起软腭、⼩⾆,拉紧后咽壁;克服演唱中张不开嘴,声⾳位置低,⼤本嗓,软腭松弛,咽壁软弱。
⽅法:平视,张⼤嘴吸⽓,打开腔体;发声时,声⾳贴住软腭、⼩⾆部位,集中于眉⼼,从眉⼼透出;在吸⽓的状态上,沉稳⽤⼒,⽓息下⾏。
要求:张⼤嘴吸⽓,嘴型竖张,打开⼝腔。
发⾳过程中,头部姿态可由平视逐渐略低。
⼤⽛抬起,软腭、⼩⾆向上拉起、绷紧,后咽壁⽴起,嘴型由竖变横(横向拉开);⾳量中等;⾳⾊稍暗,混声。
⼆、咽腔哼鸣 咽腔哼鸣就是主要使⽤咽腔共鸣的⼀种哼鸣。
对于体会歌唱时声⾳的集中、⾼位置,声带的闭合能⼒,咽壁的⼒量及明亮结实的⾳⾊有很⼤作⽤。
1.闭⼝咽腔哼鸣 ⽬的主要⽬的是:体会声⾳⾼位置、焦点,锻炼声带的张⼒,体会声带振动发⾳。
哼鸣的练声技巧
哼鸣的练声技巧哼鸣的练声技巧哼鸣的练声技巧技巧一哼鸣练习能较好的使喉部肌肉放松,进而有助于打开喉咙“打开喉咙,稳定喉头”是歌唱基本功训练的前提,是歌唱者声乐技巧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之一。
“打开喉咙“也就是将喉头稳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口盖积极向上收缩成拱形,舌根放松,平放在下牙齿后,喉头自然向下,保持叹气的状态,喉外肌肉不能紧张,下颌不能僵硬,下巴要自然放松。
在歌唱练习时,声乐学习者往往盲目追求声音的音量,忽视内口腔的建立,因而出现捏喉、挤压的毛病,这种违背科学练声的歌唱状态,最终导致声音憋在喉部,听起来觉得声音出不来,这时,我们如果采用边打哈欠边进行哼鸣的方法练习,就有助于喉部的肌肉放松,让声带自由振动,产生具有泛音的效果。
当歌唱者在哼鸣练习时打开喉咙的状态建立了,尤其是把声音送进打开了的鼻咽腔,这时,我们就能体会到鼻腔面罩部分有一种轻微振动的感觉,这就说明,已经打开了鼻咽腔,把声音哼到头上去了。
世界上许多著名歌唱家多次共识:“能哼到哪里,就能唱到哪里!”技巧二哼鸣练习有助于体会声音共鸣的感觉,进而获得高位置的“头声”恰当的运用好歌唱的共鸣,让声音通过腔体振动共鸣而发出来的声音,就会使原本单薄的声音获得共鸣的效果,从而达到美化声音的目的,从而获得歌唱的高位置,形成音色优美动听,具有穿透力的声音。
而哼鸣正是一种很好的调节声音高位置和发展共鸣的练习方法。
在《歌唱中的自由》一书中,菲力普建议:“学习唱歌的人要尽可能多地练习哼唱。
哼鸣练习时,将双唇微微闭住,舌头平放,舌尖舔着下齿,软腭上提,我们要努力克服不把声音压在喉咙里,口腔内建立自然空间,就好像含着半口水,感觉声音是位于头的前上部,气息则均匀柔和地叹出来,而声音好像是从很远很小的地方传来的,这时,我们可以体会到头腔共鸣,逐渐由哼鸣转唱为开口音,而声音的感觉位置始终保持在哼鸣的高度上。
这样,经过反复的练习,发出的声音就会逐渐集中明亮,结实圆润,穿透力更强,采用这样的练习,就使歌唱者获得了歌唱技巧中追求高位置的头腔共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哼”“叹”声乐教学法的运用
摘要:哼鸣练习是声乐中基础训练方法之一,也是把声音送入头腔共鸣的重要手段。
正确地在叹气的方式下哼鸣能帮助我们获得清晰明亮、流畅灵活、优美圆润的歌声。
文章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练习好叹气哼鸣的方法、步骤及作用。
关键词:“哼”叹”;声乐教学法;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41
哼鸣练习是声乐学习中很重要的训练。
它能改善我们歌唱的共鸣,扩展音域等。
尤其是对初学者来说它是达到学习控制、支配嗓音器官高效、快捷的训练方法,正确的哼唱它能够将声音引导到正确的发声上来。
现在许多的声乐学者都在研究“叹气唱法”,因为叹气能使人在积极、兴奋的歌唱状态中保持放松,也能使声音在通道中叹动的气息作用下保持流动而又富于动力、冲击力的音响。
所以在声乐教学中把“哼”“叹”二者很好地结合运用将会是声乐学习者保持气息稳定和腔体打开的良好捷径。
那么怎么做好“哼”“叹”练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正确的歌唱姿势
有人说:“姿势是呼吸的源泉,呼吸是发声的源泉。
”唱歌训练,首先要有正确的歌唱姿势,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往往不够重视姿势,姿势的正确与否是直接关系到发声时各个器官配合的协调。
这好比我们的跑步运动员,赛跑时如果没有正确的跑步姿势,就会直
接影响跑步的速度一样。
正确的歌唱姿势是:(1)身体自然直立,双脚平等分开或一前一后稍分开;平行分开时,分开的距离与肩同宽;一前一后分开时,要保持重心的稳定。
(2)头部保持在眼睛向前平视稍高的位置,勿伸下巴,胸部挺起,两臂自然下垂,小腹微收,但身体不可紧张和僵直,要保持自然放松,这里说的放松决不是松垮,而应呈现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
(3)演唱时,整个人要处于精神振奋、生气勃勃的状态。
眼神要自然、生动,嘴巴应张得开、放松,牙关要松开,表情自然大方。
(4)演唱时,可根据歌曲的内容,在情感上赋予适当的动作(主要指手势和身段),但动作要简洁大方,切忌矫揉造作,甚至加入一些怪僻动作,以免影响演唱者的形象。
坐唱的姿势与站立时的要求一样,但要注意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也不要靠在椅背上,注意臀部不要坐满整个凳面,约坐1/2的面积,两脚稍分开,自然弯曲,不能跷腿坐,也不能两腿交叠起。
二、重视呼吸练习
学习正确的歌唱呼吸乃是歌唱艺术最重要和最必要的基础。
由呼吸控制的歌声才是声乐,呼吸是歌唱的原动力。
声乐界有“谁懂得呼吸,谁就会唱歌”之说,说明了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它确实是歌唱者首先应该学会的一项基本功。
常用的几种呼吸方法有以下几种:
(1)缓吸缓呼:这是我们在歌唱时经常采用的方法。
按吸气方法,缓缓地将气吸到肺叶下部(像闻花香、看熟睡的婴儿一样),
此时横膈膜下降,两肋肌肉向外扩张,小腹微微向内回托。
然后保持吸气的状态约两秒钟左右,保持的部分不能有的感觉,再按呼气的方法平稳、均匀、持续、连贯地将气呼出。
(2)急吸缓呼:这种呼吸方法是我们在歌唱时用得最多的方法。
按吸气方法,快速地将气吸入(吓一跳的感觉),然后保持吸气的状态约两秒钟左右,再按呼气方法以平稳、均匀地将气呼出。
(3)急吸急呼按吸气方法,快速地将气吸入(动作与感觉像“喘”的感觉,这种方法练习时间不宜过长)然后将气息快速呼出。
三、先叹再哼,协调发声
金铁霖教授说:“最早我跟沈湘先生学习的时候,他的方法很简单:哼鸣加叹气,气叹响后把哼鸣换成字,基本状态就挂在气上了。
”那么要做好叹气哼鸣练习,在重视姿势与呼吸练习的基础上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1)形成正确的叹气哼鸣的状态:在良好姿势的基础上,头微微低一些,嘴巴张开,双唇稍向前伸,舌头放平,下巴放松。
口鼻同时以半打哈欠状态吸气。
气息在腰腹围形成气环,以擤鼻子的感觉叹着发“hen”音。
(2)保持喉头向下的叹气状态:当用向下叹气的方式把第一个音叹到声音的支撑点上,要保持喉头所处的位置。
我们可以想象始终把喉器吸第二个扣位置处,实际上声带不可能在胸前衣服第二个扣的位置,但用意念保持在那里,这样就将喉头较低位置地稳定了。
然后用第一个连续带下面的音往下哼(如:上行1带3,3带5,下
行5带3,3带1),练习时要注意连贯,音与音之间不能出现任何断、卡、不均匀等现象。
(3)寻求良好的声音“支撑”
声音有支持点能使声音得以控制和统一。
在传统的教学中,强调横膈膜对声音的支持作用,认为是学唱歌气息支撑点的关键。
它确实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但它仅是声气在上半身的最低位支撑点。
在它的支撑作用下,上半个人体声气场是能够较容易地被开启,但是,也正由于它的支撑作用,却绷紧了人体声音通道的第四道关卡,直接阻隔了后天气与腰腹部以下躯体内的先天气的结合,阻碍了声音、气息在全身的流动、畅通,影响了下半身声气场的振动。
金铁霖和一批现代声乐教学的探索者却认为,随着人体生命科学的发展,应放弃“横膈膜控制气息法”,金铁霖强调“气息放下,自然落底”,应“松带脉、忘膈肌”,将气自然地“叹”到地上,以此产生“反弹力”及“支撑力”来保持气息和支持发声。
通过我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忽视横膈膜,而以声音落地为支撑的方式能更灵活地调节和控制声音,也能使声音产生巨大的磁场空间。
所以当我们叹气哼鸣声音落下时,应将声气直接从“漏斗口”顺着声音通道漏下胸腔,甚至穿越膈肌、腹腔直落地面。
一旦声气坠落就好比“一石激起千层浪”,马上用意念使声音向地面四面八方铺开,在反复放松、反复叹落、反复铺滚中延续声音,直至唱完。
这样发出的声音音色特别明亮、结实而富有穿透力。
四、以“哼”“叹”带唱,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我们通常说“哼鸣的位置就是歌唱的位置,哼鸣的状态就是歌唱的状态。
”所以我们在练声中以叹气哼鸣的方法带唱出其它元音,再换字,引入歌曲的演唱。
我们在轻松的这种练习中能克服喉音,获得声音的高位置,流畅、明亮的声音音色。
这样长久坚持,我们必将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
声乐艺术的学习和其他科学一样,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扎扎实实、刻苦练习,才能成功。
“哼”“叹”教学在声乐教学中重视基础,不仅避免了学生在技巧学习上盲目求高求大,而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声乐启蒙教学中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
我们期待更多的同行共同研究,使之完善推广,积极推进我们所钟爱的声乐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m].人民音乐出版社
2.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