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社会”的理论与现实

“大众社会”的理论与现实
“大众社会”的理论与现实

当代社会的"集体分裂"与文化幻觉--"大众社会"的理论与现实

摘要:"大众社会"理论是在20世纪中叶兴盛一时的社会理论,其对个人与群体、个体选择与大众生产、精英与大众、组织与社会、精英文化与世俗文化等社会现象的深入探讨,描绘了工业化社会中的众生百态及其深刻的矛盾性。它的理论触角并不止于分析政治和社会结构,而是直逼社会深层次的文化和伦理危机,审视社会各种结构性的不道德性和不自主性。文章评述了"大众社会"理论的发展缘起、学术分野和理论架构,及其对分析当代社会存在问题的理论和实践启示。尽管当代社会的变迁早已超出纯粹"大众社会"的范畴,"大众社会"理论家所力陈的社会症结,与当今社会仍有契合之处,尤其在分析转型国家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时,其独具一格的分析方法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众社会" "集体分裂" 市民社会

当个人们集合到一起时,一个群体诞生了。他们混杂、融合、聚变,获得一种共有的、窒息自我的本性。他们屈从于集体的意志,而他们的意志则默默无闻。这种压力是真正的威胁,许多人有淹没的感觉。--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

在20世纪中叶,"大众社会"作为"西方世界中最有影响力的社会理论"(丹尼尔·贝尔语),曾经是分析工业化社会各种景象的重要流行术语,其分析框架下的理论分野和现实透视一直是学界纷争不断的话题。其中,个人与群体、个体选择与大众生产(mass production)、精英与大众、组织与社会、精英文化与世俗文化等概念组合,不断纠葛夹缠于各种理论著作中,描绘出工业化社会中的众生百态及其深刻的矛盾性。70年代后,随着西方后工业化社会( post-industrial society )的来临,大众社会分析模型的影响力逐渐趋弱,更多出现在媒体传播学或群体心理学的著作中。而80年代后期,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所引发的市民社会理论逐渐复兴成为风靡学界的主流理论和刻画未来社会的理想图景,大众社会理论的式微,甚至受到中国学界的忽视更是不可避免。

但是,对于转型国家(包括中国)而言,时代的车轮仍然倾轧在工业化的路轨上,其所呈现出的社会特徽和文化景象,难以为市民社会理论概而括之。而"大众社会"理论所独具的工业化时代背景,及其关于个体伦理与大众制度、公众(文化)和大众(文化)之间张力的独到阐述,无疑更为接近转型国家在构建现代性的制度框架时的问题内核,如大众文化的兴盛、公民文化的假象和公共精神的缺失等。这就促使我们去揭开长期笼罩在"大众社会"理论上的神秘色彩,以辨析其正误,伸张其精髓。

一、"大众社会"理论释义

"大众社会"(mass society)在西方是一个年轻而又短暂的概念,"在当代被广泛地用来表示一种既有大量人口,但其在社会结构、政治和经济形态上又相当松散和不定型的社会"。

[1] (米勒等,2002,p495)最初,"大众社会"概念主要是作为反传统、非理性和专制主义的面貌出现的,如伯克等保守主义者曾运用大众社会概念来表达对法国革命和工业革命冲击下"传统的崩溃"的担忧,而其后"在与施宾格勒、汉娜·阿伦特和近半个世纪来其他很多人的名

字联系在一起的大众社会旧框架里,大众被认为是培育专制主义的土壤;大众是由于其松散、分化和无组织的性质,从而被认为不仅有助于中央集权权力的产生,而且也被认为是符合极权主义领导者的目的与要求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形式"。[1](米勒等,2002,p495)不过,自20世纪50年代起,在美国实用主义社会学家C.怀特·米尔斯(C. Wright Mills)等人赋予了"大众社会"相对中性的现代色彩,用以分析现代社会中精英与大众,并引发了一轮讨论的热潮,使"大众社会"成为时髦一时的理论分析途径。

1956年,米尔斯在著作《权力精英》(The Power Elite)中对"大众社会"的含义和本质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他通过对美国权力结构变迁的历史考察和对权力精英的社会心理分析,认为所谓的权力多元论和平衡论不过是权力精英们为维护其统治营造出来的"神话故事"(fairy tale),把美国社会描述成一个权力精英和大众二元分割的"大众社会",在大众社会,权力精英控制着处于多元竞争中的权力中层,并掌握和操纵大众传播媒介,使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沦落为分散、被动的大众(mass)成员。[2]( Mills,1956, pp.292-297)

1959年,美国学者科恩豪泽(Kounhauser)系统地梳理了"大众社会"理论的思想资源和研究分野,成为当时研究"大众社会"理论的集大成者。在其代表作《大众社会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Mass Society)中,科恩豪泽详细地挖掘了"大众社会"理论的两个思想资源:一个可以称之为"大众社会的贵族批评"学派,其主要针对19世纪以来的工业革命过程中的"权威缺失"(the Loss of Authority)现象,认为如果精英更难以接近和难以影响,社会就会更少危及到个人自由的社会运动,因此必须捍卫精英的排外性(exclusiveness);另一个可以称之为"大众社会的民主批评"学派,其主要针对20世纪初纳粹德国等极权主义的兴起和社会的原子化等"社团缺失"(The Loss of Community)现象,认为大众社会的缺陷在于社会缺乏独立性的组织以防御少数精英对多数大众的控制,国家与个人之间缺乏缓冲地带。

[3]( Kounhauser,1959,p.21-38) 科恩豪泽认为,这两个学派的观点都有其自身的不充分性,前者仅仅讨论了"精英的可接近性" (accessibility of elites),后者则过于专注"大众的可利用性"(availability of non-elites)。因此,他把两者的思想分野整合起来,把大众社会定义为"精英可以为大众所影响和大众容易为精英所动员的社会系统"。[3]( Kounhauser,1959, p.39)(如下图所示)经过这种整合,他认为大众社会理论的中心问题是社会疏离(social alienation),或者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疏离,而这种疏离,则源于缺乏中间结构在精英与大众之间的调节与缓冲,其结果是使得精英与大众处于面对面的紧张状态。[3]( Kounhauser,

1959,p.228,237)可以看出,科恩豪泽所特别强调的是社会自主性的组织体系及其所创造的社会多元空间,以及它对民主秩序的捍卫作用。

资料来源:Kounhauser,William, The Politics of Mass Society, Free Press, Glencoe,Ⅲ,p.40.

米尔斯和科恩豪泽关于"大众社会"的开拓性阐述,引发了一轮直至70年代末的大讨论。在当时风靡美国的社区研究中,许多著作都延引了"大众社会"的概念体系来研究当代社会的疏离感问题,其中较有影响的有《大众社会中的小城镇:一个乡村社会的阶级、权力和宗教》、《卡勒斯伍德·海兹(村):一个郊区生活的文化研究》、《利瓦伊镇人:新郊区社会中的生活和政治方式》、《身份和渴望:大众社会中的生存者》。①1966年,美国社会学家赫伯特·布鲁莫(Herbert Blumer)在其"大众社会的概念"(The Concept of Mass Society)这篇文章中则从

社会学研究的角度进一步梳理了各种著作中零散使用的"大众社会"术语,认为传统社会学所使用的"工业"(industrial)和"城市"(urban)等语言体系过于模糊而无法准确描绘出现代社会的图景。在他看来,"传统方法在准确刻画现代社会的样式上远不够充分,这就促使我们谨慎地考虑使用一个更新和更具潜力的分析途径。因此,我尝试把现代社会的整幅图景描绘成大众社会。虽然这个概念的历史已经有100多年,但它在最近的30年里已经开始突显。当然,许多著作仅仅是以模糊和零碎的方式使用这一术语,但是,其主要构件也许可以重新安排而成为一个相当连贯的理论体系"。[4]( Blumer, 1988 [1966],p337-339) 布鲁莫分别从"大众社会的结构"(mass society's structural components)和"社会心理"(social psychological aspects)两个层面构造"大众社会"的分析模型。他把前者归纳为:(1)大规模性(massiveness);(2)社会组成的异质性(heter-ogeneous);(3)群众对公共生活的无障碍接近(people's unimpeded access to public life);(4)持续的变化(constant change),而把后者概述为:(1)个体能够快速和频繁地进行角色转换;(2)相对于高度一致的社会而言具有表达和思维模式的多样性优势。[4]( Blumer, 1988 [1966], p.339-344,351) 与米尔斯和科恩豪泽相比,布鲁莫更为注重把"大众社会"作为社会分析的客体,侧重对工业化社会图景的整体描述,从更为客观的角度分析了"大众社会"的结构功能,而不是把它作为批判的靶的。

总的来说,在近代西方的研究中,"大众社会"理论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在个体层面,它揭示了工业化社会摧毁传统社群结构之后个人的原子化生存状态,工业化促进了个体的自由流动,却割裂了社区层面的感情纽带;滋生了个体的新生活和思考方式,却步入了新的标准化和格式化陷阱。其次,在国家与社会关系层面,由于缺乏中间组织的缓冲,国家直接面对个体,国家力量可以大规模地深入社会内部,而大众又很容易为少数精英所鼓动甚至控制。第三,在社会文化层面,大众传播媒体的急遽膨胀满足了个体消除孤立和疏离感的愿望,却创造了缺乏社会约束的国家权威流通渠道,使国家可以更轻易地通过社会教化、动员和整合制造同质性的"臣民文化"。尽管不同的理论家在分析路径上存在差异,但他们都观察到了社会制度变得越来越庞大,而个体却越来越无力抵抗等现象,并提出了一个当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个体应该如何了解、定位自己?在社会的发展机制为一种以取代个体思考、行动和沟通为目标的大众制度(mass institutions)所替代的时候,社会秩序又是如何得以维持的?

至此,我们可以发现,"大众社会"的理论视角实际上聚焦在人的主体性和组织自主性上,它拷问的是各种"大写"的生产方式和制度结构对社会的异化作用,其思想触角并不止于分析政治和社会结构,而是直逼社会深层次的文化和伦理危机,审视社会各种结构性的不道德性和不自主性。尽管当代社会的变迁早已超出纯粹"大众社会"的范畴,但"大众社会"理论家所力陈的社会症结与当今社会仍有契合之处,尤其在分析转型国家深层次的伦理文化问题时,其独具匠心的分析方法,其对精英与大众的精辟比较,更是构成了时下热兴的市民社会理论的有力补充。

二、当代社会的"集体分裂":"大众社会"的理论透视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前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直接引发了市民社会理论的讨论热潮。不少西方学者将市民社会视为这些国家社会变迁的重要表征,甚至有的学者把市民社会的发育成熟看作"自由民主制度"得以巩固的关键。可以说,近年来市民社会理念的复兴与拓深,几乎形成了一股可以被称之为全球性的"市民社会思潮"。随着西方社会志愿性结社的兴起和自由民主制度的扩散,市民社会理论所描绘的公民美德、多元组织、社会宽容、

公民文化和契约理性等图景也似乎不断纳入现实的社会谱系。而起源于工业化背景的"大众社会"理论,伴随着极权主义的远去和所谓"后工业社会"的兴起而日益式微,加之在光芒四射的市民社会理论映照下,更显得有些前途黯淡。

但是,"大众社会"所触及的人与人之间的孤立性、人与组织之间的依附性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疏离性等社会痼疾,市民社会理论体系能否纳入、梳理和解决呢?毕竟,在当代社会,市民自由的畸形发展导致了人们过份热衷于自身的个体利益,从而产生对政治和公共生活的冷漠,而社会结构与制度过分强调稳定性和连续性又压抑了个体的自由天性。这些社会症结的存在,既难以为略微显得宏大叙事的市民社会理论体系所覆盖,又难以为解构了总体性的时髦的"后现代理论" 所彰显。在美国学者克里斯汀·丘吉尔(Christian J. Churchill)看来,当代社会仍然深深地烙上了"大众化"(massification)痕迹,许多社会病症都可以在"大众社会"理论中找到学理资源。在他看来,"大众社会理论与当代社会相关的一个中心议题是:人们的生活由于受大众制度的入侵而日益碎片化,当他们被社会所疏离以至不能参与集体性的有意义的宗教仪式和活动时,如何使这部分人对社会产生认同感?" 他把这种社会不和谐的现象归结为"大众社会的集体分裂"(Collective Dissociation in Mass Society)。[5](Christian,2004) 可以看出,这个论断依然指向了上述"大众社会"理论家所未竟的问题,即个体的原子化(atomization)、疏远化(alienation)和断裂化(disconnection)与社会消费、生产和传媒的大众化(massification)之间的碰撞,会产生什么样的公共危机?透过"大众社会"的理论视角,我们可以对当代社会的一些公共性的组织、伦理和文化问题做出理论注解。

首先,当代社会的领域分化和各自建立的领域规范,使得精英政治和大众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经常处于冲突状态,而大众在面对日益庞大和专业的官僚制度时,往往产生无力感、无意义感和自我疏离感。在50年代,许多学者对社会发展的政治社会化效果持相当积极的态度,认为社会的现代化会强化个人学习政治态度、政治规范、政治价值、政治行为、政治制度和政治角色的过程,从而促进政治参与。如Lerner的通过实证研究认为,经济发展造成都市化,带动教育发展与大众传媒的发达,加速了社会大众的政治化过程,进而导致政治参与的提升。[6](Lerner,1958) 当时许多学者乐观地判断,现代化过程带动了人民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各式各样的组织林立,人民生活与政治生活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公民自觉参与国家事物的概念日益普及,因此政治参与的质量将不断提高。但是,当代社会发展的速率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当年科恩豪泽所精细勾画的"心理与他人孤立、人际交往缺少亲身性(impersonality)、不受社会规范约束"等大众社会特征,随着宏大的政治叙事和具体的日常实践之间的脱节而日益显现出来。大众往往用漠然来逃避社会事务,而一旦受到政治运动或社会矛盾的尖锐刺激,就会被迅速动员甚至产生爆发性的极端行为,以补偿内心的异化和焦虑。这些潜伏着的社会张力,在市民社会理论中难以找到注解,而半个世纪前大众社会理论家早已刻画了个体自我的疏离态度所隐含的大众诉求危机。科恩豪泽曾指出,大众人(mass man)往往采取自我疏离的方式逃避政治现实,这种行为取向使得他们对大众诉求具有高度的敏感性,特别是由于缺乏社会网络的依靠和中间结构的缓适,那些处于较低社会阶层的失业工人、贫困农民、边缘化群体以及自由知识分子(free-lance intellectuals)、青年人(尤其是学生)很容易产生自我疏远的态度,同时也很容易把社会的不道德性诉之于极端的政治行为,如大众运动,从而对社会的民主秩序构成威胁。[3]( Kounhauser,1956, p.223,237)

其次,现代大众传媒呈纵横交织状的发展,使人类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风貌,原本只有少数人独享的精英文化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汇入大众文化的潮流中。大众文化消蚀了人类对虚幻神祗和道德理想主义(如革命)的盲目崇拜,强化了个体的自我意识和崇尚世俗的观念,

却解构了公共性的精神大厦(如公民参与、公共空间),并经由流行音乐、电影、电视和广告等大众传媒"快餐"(fast-food)创造出一个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乌托邦--"虚假社区"(pseudo-community)。詹姆斯.R.本尼格在一篇名为"大众媒体的个性化和虚假社区的出现"的文章中,曾经把"虚假社区"作为分析20世纪晚期大众社会中个人体验的概念化工具,指出人们常将仿真化的大众传播当作是人际互动,想象上面有一个社区,但这并不代表有真社区的存在。[7]( Beniger, 1987, pp. 357-371) 各种原因,正如大众社会理论家所强调的那样,大众传媒并非扮演"中间人"(middleman)的角色,也非群体不和谐的校正者,它不过是符合精英利益前提下,社会特殊利益的文化反映。可以说,大众传媒构成了当代社会的神经系统,但它所传递的大众文化却是一把双刃剑,人们可以说它张扬了个体生活的目的与价值,保护了个人的自由和平等权利,也可以说它是一种意识形态上的矫饰,因为它使对公平的承诺、对宽容的尊重、对正义的信仰变得无足轻重,并塑造了一个"拜物教化的或物化的社会"。

[8](杰姆逊,1999,p111) 在这样的社会中,商品"获得了一种'幻想的客观性',一种自主性,似乎完成了如此精确的理性和包囊一切的东西,以致人际关系--它的这个根本性质的一切痕迹都被掩盖住了。"[9](乔治·卢卡奇,1989,

p93)

值得一提的是,当代西方社会组织形态的多样性发展,不仅促进了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还巩固了多元政治体系,使得西方社会已不可能再现纯粹的"大众社会"。因为,"大众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缺乏中介结构和组织"(The lack of intermediate structure and groups),而20世纪晚期西方社会中介组织的蓬勃壮大,使精英与大众之间添加了多层次的冲突过滤装置和缓冲带,而代议制民主和法治等社会"纠错"机制的完善,则有效地克服了大众中的非理性情绪,避免了社会的彻底政治化。正是这些中介结构(intermediary structures)的发展,抹去了不少大众社会理论家笔下的社会阴暗着色,并奠定了市民社会理论的现实根基。

可以说,西方社会迈向市民社会形态的坚实步伐,无不得益于其多元社会组织的独立和壮大,它使得社会具有一定的自适能力,不断地调整自己,修正自己,对抗其内在的结构性伦理问题和文化矛盾,从而使上述问题的负面性影响维持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但是,对于非西方的转型国家而言,是否能移植西方模式而直接迈入市民社会的理想社会图景呢?答案无疑是耐人寻味的。因为,一些转型国家通过植入西方式的制度结构,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我们不能否认历史的演变正是由那些点滴的制度变迁所推进的,但是,这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碰到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及其所造成的制度扭曲,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大众社会"那些如黄钟大闾般的拷问,从制度背后的精神基础--文化着手,来分析转型国家所暴露的普遍性问题。

三、转型国家"大众社会"的现实逻辑:文化幻觉

笼统地说,"大众社会"理论主要在两个向度展开,其一为社会制度和组织结构,其二则是社会文化或者说社会心理。在各种不同版本的理论著述中,"大众社会"理论家既对权力精英通过大众制度影响大众保持了警惕,又对多元组织表达了褒扬的态度,更为重要的是,它深入到社会结构中的文化和伦理因素,对工业化过程的大众心理和文化基础做了深刻的检讨。他们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所必然导致的社会制度组织膨胀,是一种具有"毒性"却合理的社会演进过程。因为,大众社会中的人无疑是"小写"的,他无法抵抗得了"大写"的科层组织和国家制度对他的存在的深层面向的侵入,而这些组织和制度体系对于维持社会的运转却是必不

可少的。这种对社会矛盾性的检讨,对于转型国家来说,更是震聋发聩。因为,伴随着资本商业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胜利,转型国家已经初步具备了资本主义框架内的诸种现代性,但是,这些国家仍普遍存在着"软政权"的现象,公共行政的命令贯彻能力退化、法纪松弛、效率低下、腐败蔓延。究其原因,则可以追溯到早期"大众社会"理论家所描述的"大众文化"--它孤立、脆弱、空洞、充满着挫折感,受其影响的"大众"无法像"公众"一样对权力精英形成监督、批评、建议与制约,而是受精英所影响甚至控制。

国内学者林猛曾精辟地阐述了发展中国家在制度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分化带来的制衡、缺乏抽象价值方面的多元化张力和伦理实践方面的脆弱,往往陷入"自相矛盾的悖谬境地",并使得"这些国家在围绕政治经济法律方面的公共话语空间,从未真正发育成熟,而且往往为'西化'与'原教旨主义'之间无益的两极化争辩所控制,更为关键的是,多元抽象价值的缺乏,使这些国家从未真正建立制约政治科层制与经济市场的极端发展与恶性结合的文明/市民/公民社会",甚至,"真正体现了贝尔所谓的'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在某些表面性的经济繁荣的背后,欠缺价值的支撑和制约,真正贫乏的时间,成为一种空壳式的现代社会"。[10](李猛,1999) 笔者看来,缺乏分化、缺乏价值的多元化和伦理实践方面的脆弱,可以从这些国家的精神文化基础--"大众文化"中找到解答。

如果延引"大众社会"理论家关于"大众"(mass)和"公众"(public)、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和公民文化(civil culture)之间的厘分进行深入探究,我们可以发现转型国家尽管构造了不少西方式的"资本制度"、"市场制度"甚至"政治制度",但其所仰赖的精神土壤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文化"。因为,在转型国家推进制度建设的同时,以工业方式大批量生产、复制消费性文化商品的大众文化形式已经繁殖起来。不可否认,这种文化的功利性和世俗化倾向摧毁了文化特权和垄断,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多元化和民主化进程。但是,这种文化本身的载体,仍然是米尔斯所刻画的"大众",而非"公众"。如米尔斯指出的那样,信息灵通并深具批判态度的公众(public)并不存在,他们大抵是被动无依的"大众"(mass),他们善于接受意见而非表达,服膺于权威而非反抗,习惯于依赖而非自主。换言之,哈贝马斯所曾经深刻批判资产阶级"大众文化"的辞藻,也许更适合于分析转型国家--"大众传媒塑造起来的世界所具有的仅仅是公共领域的假象。即便是它对消费者所保障的完整的私人领地,也同样是幻象"。

[11](哈贝马斯,1999,p196-197)因为,随着市场规律渗透到并控制着文化商品流通领域,批判意识逐渐转换成了消费观念,公众之间的公共交往消失了,代替它的则是同质化的个人接受行为,从而出现了前面所述的"大众文化"特征。这样的文化形态,并不能形成对行政组织的有效制衡,也无法发育成熟的市民社会。

可见,近年来转型国家所碰到的市民社会的衰退甚至"缺席"①、政治与现实的疏离、权力精英合流等现象,无不显现其深刻的"大众文化"根基,而非厚实的公民文化基础。在一致与岐异、被动与主动、依附性与参与性、政府权力与政府责任、精英领导与民众对精英的选择等权衡比较中,"大众文化"总是指向前者,甚至可以说,在其稍显现代性的外壳中,包装的是"臣民文化"的内核。这种结构形式,较之于单一的"公民文化"或"臣民文化"更具有不稳定性、矛盾性和隐蔽性。它打破了静态的社会认知结构,却在频繁的角色转换中失却了规范性;它解构了传统的权威基础,却又受制于新创造的权力精英;它颠覆了传统的道德和理想的神祗,又没有创造新的伦理体系。这种深层次症结,在伦理和文化层面上进一步解释了转型国家制度建设的"悖谬境地"。

总体上说,从"大众社会"理论中的文化视角来审视转型国家的制度建设,使我们能够抛

弃对制度结构的表面感知,是从审慎的伦理和文化判断入手,来型构新的转型社会知识谱系。它提醒转型国家,必须更加重视社会制度和社会公共生活领域的伦理问题研究,从人的本质需要出发研究制度是否具有合理性、正义性和公平性。如果一项制度无法从伦理层面反映一个社会对其成员的价值引导和伦理关怀,那么发展中国家"权威主义政治文化与权威主义制度环扣的死锁"就无法解开,因为它无法引导"大众文化"向积极的"公民文化"转变。[12]( 丛日云,1999) 它还提醒我们,在现代国家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对公民性格的形塑。民主国家需要能担当责任的公民,需要古希腊罗马时代的"公民美德",需要"一套广泛传播的文明抑或市民的风范(refined or civil manner)。"[13](爱德华·希尔斯,1999,p33)否则,现代国家所能培养的仅仅是前面所述的大众人(mass man),他们所承载的文化特性并不能担当起培育市民社会的重任。

四、结语

兴起于19世纪末,并于20世纪中叶达到研究颠峰的"大众社会"理论,屈指算来已穿越了百年的历史。尽管,它所触及的论题是特定时代背景和意识形态之下的反映,并非社会实体的真正图像,也不是现代社会所期许的社会形态,它甚至是一个应当批判的概念,但应当承认,"大众社会"理论体系中所隐含的问题意识、对人的关怀意识和对(大众)制度的批判态度,无疑是审视当代社会种种问题的真知灼见。更为重要的是,它能够提醒我们,转型国家制度和组织的建设环境更接近于"大众社会",而非在价值理想上占优的市民社会。对于这些国家而言,这个事实判断实际上揭示了制度建设不仅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面向,还要把符合德性和正义的制度"内化"为公民的公共性格,形成公民道德和公民文化。

参考文献:

[1]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Z].北京:中国政府大学出版社,2002.

[2]C. Wright Mills, The Power Elit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1956.

[3]Kounhauser,William ,The Politics of Mass Society, Free Press, Glencoe,Ⅲ, 1959.

[4]Blumer, Herbert. "The Concept of Mass Society", reprinted in "Social Order and the Public Philosophy: An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rk of Herbert Blumer" by Stanford M. Lyman and Arthur J. Vidich, Fayetteville, Arkansas: University of Arkansas Press,1988 [1966].p337-339.

[5]Christian J. Churchill, "Collective Dissociation in Mass Society" , "Humanity and Society ", 2004,Volume 28, Number 4 .转引自https://www.360docs.net/doc/373626258.html,/~cchurchi/Intro/masssoc.doc.

[6]Lerner, Daniel. 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 New York: Free Press.1958.

[7]Beniger J.R., "Personalization of Mass Media and the Growth of Pseudo-Community" ,

Communication Research,1987, Vol. 14 No. 3 pp. 357-371.

[8]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9]乔治·卢卡奇.历史和阶级意识[M].重庆:重庆出版社,1989.

[10]李猛.论抽象社会[J].社会学研究,1999(1).

[11]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北京:学林出版社,1999.

[12]丛日云.民主制度的公民教育功能[J].政治学研究,1999(1).

[13]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A].邓正来等.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注释:

①具体参见Vidich, Arthur J. and Joseph Bensman. Small Town in Mass Society: Class, Power and Religion in a Rural Community, Revised Edit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0 [1958];Seeley, John R., R. Alexander Sim, and Elizabeth Loosley. Crestwood Heights: A Study of the Culture of Suburban Life.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78 [1956];Gans, Herbert J. The Levittowners: Ways of Life and Politics in a New Suburban Communit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67;Stein, Maurice, Arthur J. Vidich, and David Manning White. Identity and Anxiety: Survival of the Person in Mass Socie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of Glencoe, 1960.

关于转型国家中市民社会的衰退和缺席,可参见Szklarski, Bogdan, "Party Non-system. Nascent Political Parties, Elites and the lectorate," Sisyphus, Social Studies, 1993,1(1X), p.33-54.

大众传媒与社会控制_论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

大众传媒与社会控制 ———论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 章 辉 美 内容提要 大众传媒正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工具和手段,大众传媒主要通过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建立和巩固信仰、社会暗示及教育实现其社会控制功能;大众传媒既有社会控制的正功能,也有负功能。大众传媒的负功能将对社会控制产生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对社会政策的过度干预会削弱正式控制力量、舆论导向的不确定性影响控制效果、不合理的社会暗示容易误导社会成员、公众对大众传媒的过度依赖影响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关系的和谐。认识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及其作用机制,正视大众传媒的负功能对社会控制的消极影响,有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控制,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大众传媒 社会控制 功能 作用机制 一、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及其作用机制 随着信息网络和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大众传媒正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大众传媒影响力的日益扩大,有学者将大众传媒权力称为与传统的立法、行政、司法权并立的“第四种权力”,而大众传媒机构则被称为“政府的第四部门”。相对于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有形的、刚性的权力而言,大众传媒权力是一种无形的权力,也是一种柔性的权力,它以其特有的方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环境、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推动着人类教育的发展,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于潜移默化中达到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有效控制,从而成为现代社会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大众传媒通过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实现社会控制 所谓舆论,是指多数人对社会生活中有争议的事件发表的有一定倾向的议论、意见及看法。作为蕴藏在人们思想深处的共同心理倾向,舆论通过带有价值判断的社会评价,如对某种具体的价值观或行为方式的褒扬与赞赏或批判与谴责,造成一种社会氛围,从而对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影响。一般而言,“一个人关于他自己和他的行为的看法,极大地受着公众意向的影响”,①也就是说,在舆论所形成的社会氛围的影响下,社会成员通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服从舆论的导向与制约。正是借助对社会成员的广泛影响,舆论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控制手段,在现代社会控制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 作为一种社会控制手段,舆论主要有两种形成机制:一是由社会公众自发形成,这种自发形成的舆论是社会成员的自我组织和自我调节,体现为社会系统的自在控制,其优点在于控制成本较低,社会成员认同度高。局限性在于控制范围较小,控制方式简单,易受偶然性影响,控制预见性差;二是由社会组织体系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大众传媒广为宣传而形成,这种自觉形成的舆论是社会成员对社会运行的自觉把握和导向,体现为社会系统的自为控制。与社会自在控制相比,自为控制的突出特点在于它有明确的主体、客体和明确的目的,体现了社会成员对社会运行主动权的把握。②随着社会成员自觉水平的不断提高,自为控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相应地,作为自为控制的重要工具和载体,大众传媒的舆论控制功能也将越来越重要。 那么,大众传媒如何实现其舆论控制功能呢?总的来说,有两条途径:一是舆论导向;二是舆论监督。 所谓舆论导向,是指大众传媒向公众传播、宣传系列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引导,以维护社会秩序。一方面,大众传媒将由立法部门和公共管理机构所制定、颁布的法律、政令公之于众,呼吁 193

文化工业理论下的大众文化

文化工业理论下的大众文 化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文化工业理论下中国的大众文化述评 摘要:20世纪8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传入中国,其精英主义立场迅速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认同。他们很快地接受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理论,并以这一理论为指导,对中国的大众文化进行猛烈攻击。本文立足于法兰克福文化工业理论批判对中国大众文化的影响,旨在更好的认识中国本土的大众文化。 关键词:文化工业大众文化语境发展趋势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论”提供了一种有典型意义的大众文化批判模式。这种模式把文化工业所操纵的文化活动的标准化、模式化、商业化、单面性、操纵性、强制性看作是当代工业社会文化艺术的根本性特征。法兰克福学派详尽揭露了大众文化的消极作用,对大众文化的平民化趋向采取激烈的拒斥态度,毫不客气的说,正因为有了文化工业理论,中国大众文化的众多“负面性”被放大化,变得所谓的“显而易见”。法兰克福学派典型的誓死扞卫精英文化的立场,在中国兴起大众文化的时代,得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认同,并对中国的大众文化也进行猛烈的抨击。但是我国大众文化与西方大众文化生成语境及其不同,不能片面的照搬其文化工业的批判模式对我国大众文化进行批判。我们要肯定大众文化在中国的意义,正确的看待我国大众文化的发展趋势,以便更好为我国文化建设服务。 一、文化工业理论影响下对中国大众文化的批判 大众文化在法兰克福学派眼中,是一种非文化、反文化或虚假文化。“文化工业”这一带有强烈批判色彩的概念集中代表了法兰克福学派主流的大众文化观,也成为中国学者引用最多的术语。而标准化、模式化、商业化、操纵化、单面性、强制性等这些由“文化工业”衍生的语词也经常被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所套用。在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大众文化的着作《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导论”中,尹鸿认为,大众文化在生产方式上是

论大众传播的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论大众传播的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广告1201宋小顺1219200111 大众传播就是大规模的媒介组织向大范围的受众传递大批量的 信息的过程,大众传播有很多功能,拉斯维尔认为大众传播有三种功能,即环境监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和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我来论证其中的一点即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的,前人的智慧通过口头传播,文字,图片,声音,符号等各种方式记录下来并传给后代,后代才能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完善,发展和创造。在古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还不发达的时候,社会知识的传承主要靠书本和师徒教授,传播范围小,内容变化大,很多知识因为受古代传男不传女思想而湮没,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到了近代,随着报刊,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真正的大众传播时代来临。 大众传播的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就是指社会遗产在大众传播媒介 的广泛传播下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它与古代的文化传播有很大的区别。 1,大众传播产生在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它服务于资产阶级,而这个阶级比较广泛,而古代的文化传播是产生于农业经济时代,服务于王公贵族阶层,受众面小。 2,大众传播媒介的发展让文化遗产传播的成本更低,因而可以传播到普通民众家里,这也是大众传播的“大众”之意,而社会遗产就产生存在于民间,因而社会遗产的传承度能更高。古代文化传播一般只有上层阶级才能享受,很容易产生断层。

3,大中传播因为面向大众传播,所以传播内容丰富多彩。 4,大众传播能保存大量的社会遗产,并转化为各种形式,保存效果好。 上面四条是大众传播的特点,可能你会问;为什么大众传播要有社会遗产传承功能呢?下面我来详细介绍。 1,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征之一,而人类要延续发展,文化就要能传承发展,大众传播面向的是大众,大众需要什么媒介就会传播什么,社会遗产是先辈知识的结晶,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瑰宝,深受大众喜爱。 2,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区别于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标志,通过大众传播能起到凝聚人心,弘扬爱国精神的作用,在战时更是如此,因此政府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治理一个国家。国家推广普通话,写汉字就是大众传播社会遗产传承功能的应用。通过大众传播提升文化软实力。 3,经济的发展已经越来越依靠文化创意产业,而文化创意来源于社会遗产,因此大众传播就是更多的传播社会遗产。 总之,大众传播在自觉不自觉中都在传播着社会遗产,我们在自觉不自觉中也都在接受这社会遗产并受其影响,这就是大众传播的社会遗产传承功能。

约翰·费斯克与理解大众文化

约翰·费斯克(John Fiske,1939—)作为当代英美学术界著名的大众文化理论家,因其“文化消费主义”的研究主张而被西方学术界普遍称为西方当代大众文化研究代表人物。 他撰写了《理解大众文化》(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1989)、《读解大众文化》(Reading the Popular Cul-ture 1989)等8部著作以及数百篇有关大众文化、大众传播和影视文化的研究论文,在欧美学术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尝试建立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倡导积极快乐和随意休闲的大众文化理论,推崇日常狂欢的大众消费精神,试图在大众文化研究中的精英主义和悲观主义之间做出一种超越。 从理解大众文化剖析约翰费斯克探索从理解大众文化剖析约翰费斯克探索范文 作为“世界知名的文化研究健将”,[1]7约翰费斯克(JohnFiske,1939-)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活跃在文化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是任何研究大众文化和电视文化都无法绕开的重要人物。费斯克的主要著作有:《解读电视》(ReadingTelevision,1978)《传播研究引论》(IntroductiontoCommunica-tionStudies,1982)、《电视文化》(TelevisionCulture,1987)、《理解大众文化》(UnderstandingPopularCul-ture,1989)等。其中,《理解大众文化》是费斯克最具理论色彩的一部著作,至今已经一版再版,成为了人们广为征引的关于大众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经典著作之一。可以说,《理解大众文化》是研究费斯克的文化理论的一种很好的途径。 1“大众文化”的意义转换 众所周知,虽然瓦尔特本雅明对大众文化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但法兰克福学派总体上一直是以批判大众文化而著称。在著名的《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阿多诺与霍克海姆把文化工业与资产阶级启蒙主义、物化以及商品拜物教联系起来,将大众文化批判为资本主义极权主义的意识形态。总括说来,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是这样的:第一,大众文化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商品,是一体化的、平面化的,没有美学价值;第二,大众在接受这些文化商品的时候完全是被动的,没有任何能动性与创造性可言。因此,大众被看作是被动的客体,大众文化也只是一些具有单一化、复制化特征的文本,大众在这些没有价值的文本中浮浮沉沉,在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操作控制下,最终变成毫无个性、思想简单、集体类同的一分子。在大众文化的侵蚀下,大众的状况就变得如霍克海姆在《艺术与大众文化》中所忧虑的:“……家庭逐渐瓦解,个人生活转变成闲暇,闲暇转变成连最细微的细节也受到

受众与大众社会理论

?受众概述 ?受众的类型和特征?受众研究的主要成果?受众调查

受众指的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网民。受众从宏观上来看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从微观上来看有体现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性的人。 在传播过程中,受众既是传播的对象,出发点,也是传播的目标,归宿点。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中的受众,有很大的差异 传者和受众是一对多的关系,传者占主导地位,信息反馈是间接的,延时的,分散和隐匿生 的。传者和受众通常是一对一的关系信息传播呈双向互动状态,信息反馈是直接的,及时的集中的和 明显的。

?大众社会理论是19世纪以来兴起的,该理论认为,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造成人们之间传统的联系被打破,传统规范和价值观式微,随着劳动分工和社会差异的增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在扩大,社会被原子化,个体之间彼此相互隔绝,只有通过正式的司法、契约和大众传播相互联系。?美国学者康豪瑟提出的“大众社会理论”,认为一个正常的社会结构应该是三层结构:政治精英、中层组织、民众。 中层组织的功能保护民众免受政治精英的操控;防止政 治精英的决策直接为大众压力所左右; 对精英政治进行组织化和民主化控制; 提供交往和讨论的平台从而使平民众对 现实的感知更为真切;中层组织的多样 性导致利益和认同感的多样化,从而降 低民众被动员到大规模集行动中去的可能。

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可将大众传播看成一种重要的社会过程,受众作为构成社会大众的的主体,其信息接受行为自然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意义。 从经济学的角度,可将大众传媒介组织视为一类经营性团体,受众的信息接受活动由此被当做一种市场消费行为,受众则成为一种市场营销的对象。 从现代政治学的角度出发,受众无疑使市民社会的主体,应当享有各种各样的权利,通过大众媒介接受信息就构成受众的一种基本权利,受众则成为权利的主体。 由此,对受众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大众”到“市场消费者”再到“权利主体”的变化过程。不过,这些认识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连续的线性关系。

大众文化理论 第一章 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二章

大众文化理论 第一章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二章“文化与文明”传统 第三章文化主义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 第五章精神分析 第六章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第七章女性主义文化研究 第八章后现代主义 第九章大众政治 By Antlin~

第一章文化与大众文化 一、文化 雷蒙德·威廉斯:第一,文化可以指“智力、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第二,文化指“一群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第三,文化指涉“智力,尤其是美学所创造的作品和实践”。 二、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可以指“为某一特定人群所接合的观念系统”; 2.意识形态是某种掩饰、扭曲或欺骗,用来描述某些文本和实践如何呈现对现实加以歪曲的图景;(经典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常用的定义) 3.用意识形态指代意识形态构成,理论前提是:社会的概念建立于互相冲突而非彼此赞成的基础之上,是围绕着不平等、剥削和压迫被建构出来的,在冲突中,文本总是有意无意地偏袒着一方,即所有文本都带有意识形态的意味; 4.罗兰·巴尔特:意识形态主要在内涵层面发挥作用,是文本或实践所承载的或可能承载的、间接的、常常是无意识的含义。文本将原本特殊的东西普世化、合法化,让观众误将文化之物当做自然之物; 5.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并不是简单的观念的集合,而是一种物质实践,这意味着意识形态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而不仅仅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观念之中。在此意义上,意识形态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经济条件和经济关系所必须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使其继续运行。 三、大众文化 1.大众文化是指那些被很多人所广泛热爱和喜好的文化;(无法解释为何很多权威人士认可的“高雅文化”也有很大的销量) 2.大众文化就是除了“高雅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即大众文化是一种低等文化。大众文化是为了满足乌合之众而批量生产的商业文化,高雅文化则是个体创造活动的结果; 3.将大众文化等同于群氓文化,大众文化不过是一种无可救药的商业文化,是为大众消费而批量生产的文化,其受众是一群毫无分辨力的消费者; (1)在过去一直存在着一个黄金时代:有机社区或民间文化; (2)群氓文化不仅具有欺骗性且毫无营养,是美国的舶来品; (3)大众文化的文化事件可以被视为公众幻想的形式,是人类的梦幻世界; (4)结构主义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架意识形态机器,轻而易举地对宰制性的权力结构进行着再生产; 4.认为大众文化是来源于人民的文化。大众文化仅属于人民的本真文化,等同于民间文化,乃是一种民治、民享的文化;(这种观点无法分清究竟谁是人民,忽视了大众文化生产的商业属性) 5.“葛兰西派”学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个富含冲突的场所,在这里,被统治集团之抵抗的力量与统治集团利益对被统治集团的“收编”力量进行着斗争。 大众文化的文本与实践在这种均势妥协中流动,这一过程既是共时性的,又是历史性的;6.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文化已经不再具有高低之分。 第二章文化与文明传统——群氓文化意识形态理论 背景:城市化阶级与阶级居住地的分离,工业化雇佣者与被雇佣者之间的关系,加之法国大革命引起英国统治阶级的恐慌,工人阶级得以在统治阶级之外发展出了一种独立的文化。这种文化有两种来源:(1)文化企业家以赢利为目的而生产出来的文化;(2)思想激进的匠人,新兴城市无产阶级和倡导革新的中产阶级生产出来的、旨在鼓动政治变革的文化。前者通过

论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论大众传播社会功能 大众传播被定义为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大众传播的影响之普遍,作用之强大,主要体现在大众传播所具有的多个社会功能,使得它成为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信息系统。 首先,大众传播具有的环境监视功能使得媒介组织能及时地将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瞬时万变的信息及时地反映给占据多数的社会大众,只有了解了这些信息,社会大众才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是谁把“图瓦卢将成为首个下沉国家,近半人口出逃无处”的信息传到我们身边,那是媒介组织了解到环境的变化,并把变化的情况合成信息,及时告知给我们这些与图瓦卢相距甚远的社会大众,在这其中,大众传播就执行了“环境监视功能”。 为什么媒介组织要把远在图瓦卢环境变化的信息传播到我们身边,那是因为此信息具有其内在的新闻价值,图瓦卢成为首个下沉国家不仅是图瓦卢的危机,而是全球的危机,大众传播通过执行“环境监视功能”警示社会大众全球变暖带来了严重的后果,了解到此信息,才有可能让全世界的人都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自己的家园。 可以试想,如果没有大众传播的环境监视功能,那么图瓦卢就会悄无声息地下沉,那么就没有全球人的觉醒,就不会有哥本哈根协议,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就面临着极大是危机。 第二,大众传播执行了“社会协调功能”,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发达、结构复杂的社会大系统中,社会成员间磕磕碰碰,存在摩擦在所难免,而要实现社会各组成部分之间更好的相处以促进社会的整体进步和发展还需要借助大众传播这个有力的工具来执行社会协调的功能。 丰田汽车的召回事件使得汽车消费市场沸沸扬扬,社会大众对汽车产业的信心指数大有所跌,中国消费者更对丰田汽车产生了怀疑,在这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矛盾,消除摩擦呢?丰田汽车的总裁通过新闻发布会公开向中国消费者道歉,而媒介组织就将其表达的歉意转化为信息,传播给每个消费者,帮助消费者重新树立对该品牌的信心。可见,大众传播在此事件中起到了很好的社会协调功能。 可以试想,如果丰田不懂得借助大众传播这个平台来协调与广大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而是任其质疑,那么还会有谁再来买丰田?那么丰田如此庞大的集团会有多么惨痛的结局…..大众传播的“社会协调功能”是社会各个组成部分不可忽视的一大功能。

狂欢理论与约翰_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研究_陆道夫

外国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 狂欢理论与约翰·菲斯克的大众文化研究 陆道夫 内容提要:作为一种文化模式,狂欢节至今还在深深地影响着大众文化,从好莱坞电影、通俗期刊、电视搞笑肥皂剧、摇滚音乐等等之中都不难发现这种文化的影子。巴赫金狂欢理论的精髓就在于其狂欢精神的体现,亦即狂欢节的全民性、仪式性、平等性和颠覆性。美国大众文化理论家约翰·菲斯克创造性地运用了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分析了美式摔跤比赛中身体的狂欢及其隐含的各种权力关系和政治力量。 关键词:狂欢节 狂欢理论 大众文化 摔跤比赛 约翰·菲斯克(John Fiske)是美国大众文化的重要理论家和实践者,是当今西方文化研究领域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因撰写《理解大众文化》(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1989)、《读解大众文化》(Reading the Popular,1989)等8部著作以及数百篇有关大众文化、大众传播和影视文化的研究论文而在欧美学术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①。他尝试建立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倡导积极快乐和随意休闲的大众文化理论,推崇日常狂欢的大众消费精神,试图在大众文化研究中的精英主义和悲观主义之间做出一种超越②。他把大众文化称为是一种“即取即用的艺术”(the art o f making do),曾多次在自己的论著中反复阐述和表白这种理论观点和方法论立场,其中以在《理解大众文化》和《读解大众文化》两部著作中表述得最为充分。正因如此,菲斯克在西方拥有一大批追随者和反对者。菲斯克一向以理论旅行家自居,多年来每每穿梭往来于英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各地。这种不同国度的文化体验使得他能够以多种视角去考察分析多姿多彩的大众文化现象。在他看来,自己的学术研究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同汽车生产者并无二致。在《理解大众文化》一书的前言中,菲斯克开宗明义地列举出影响自己的几位欧洲理论大家,如: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 re Bo urdieu)、法国文化学家德-塞都(Michel de Cerdeau)、法国结构主义符号学家罗兰·巴特(Ro land Barthes)、英国当代著名文化学家斯图亚特·霍(Stua rt Hall)、俄罗斯著名思想家巴赫金等。菲斯克把这些欧洲理论家们视为自己从事大众文化研究的理论之锚(a ncho rs)。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菲斯克在自己的著作里不止一次地提到过巴赫金的两部著作,一本是巴赫金1968年撰写的《拉伯雷和他的世界》(Rabelais and His World),另一本则是巴赫金在1981年所著的《对话的想象力》(The Dialogic Im agination)。他自觉地运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来解读电视上转播的美式摔跤给人们带来的乐趣以及冒犯式的身体狂欢。 一 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和《拉伯雷的创作和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民间文化》两部著作中都谈到了狂欢化问题。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是建立在他的哲学人类学基础之上的。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就一直致力于这种人类学。他的狂欢理论是对中世纪和文艺复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笔记整理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笔记整理 第一部分理论 第一章早期理论 一、大众媒介的重要性 大众媒介是对以大规模的方式运作,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能够触及并影响社会中每一个人的传播方式的简称。 尽管新媒介日益进步,大众媒介并没有处于衰落中,相反,为了顺应新媒介的出现,大众媒介也正在调整、扩展,以迎接挑战。 大众媒介的重要性 一是在政治层面上,大众媒介逐渐成为民主政治过程的基本要素;成为权力行使的手段,政治人物和政府机构凭借优先的媒介使用权,进行广泛宣传使它们所拥有的权力合法化。 二是在文化层面上,成为社会现实的定义者与形象构成的主要来源,以及社会认同的主要表征;二是成为人们闲暇生活中最大的聚合场所,为人们提供共享的文化环境; 三是在经济层面上,随着媒介产业的成长,媒介在市场中的权力呈现多样化与稳固化。 二、媒介与社会的关系 媒介依照自身的法则和实践,在社会内部建构一种单独的社会以机构,但媒介在本质上仍然是依赖社会的。 三、方法的基本差异 批判理论:试图揭露隐藏在媒介实践之下的问题,并且根据某些特定的价值,将这些问题与广泛的社会议题联系起来。 实用性传播理论:通过对传播过程的研究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大众传播的运用更有效率。 另两个层面的理论取向:媒介中心与社会中心;文化主义者与唯物主义者,并由此区分出四种主要方法。图见书P6页 四、不同类型的理论 社会科学理论:对媒介和其他相关因素进行系统、客观地观察的基础上,对大众媒介的性质、运作和影响做总体阐述。 规范性理论:在特定的社会价值下,检查并规定媒介应如何运作。 操作理论:指媒介从业者在其工作中积累和运用的实践思想。 日常理论:从我们自己与媒介接触的经验中得出的知识。 四、传播科学和大众传播研究 传播的层次:根据传播发生的不同社会组织层次,大众传播可以被视为社会层面诸传播过程的一部分,而且它位于其他传播过程金字塔式分布的顶层。见图P9 在全社会这一层次下,还有一些不同类别的传播网络。一种是在地区、城市、乡镇层次下所建立的媒介机构;一种是在公司或行业组织内的传播网络;三是传播网络通过一些机构表现出来:政府机构、教育机构、司法机构等。 五、不同的分析传统:结构分析、行为分析、文化分析 结构分析:主要来源于社会学。出发点是社会中心论,其首要关注目标包括媒介系统和组织,以及它们和社会的关系。焦点集中在社会结构和媒介系统对内容的影响上。

第一题 大众媒介与社会行为

1.大众媒介是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职业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主要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这些传播媒介传播信息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五项功能,即宣传功能、新闻传播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实用功能和文化积累功能。但其主要通过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建立和巩固信仰、社会暗示及教育实现其社会控制功能。大众传媒既有社会控制的正功能, 也有负功能。 社会行为是指社会群体中不同成员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的行为。根据后果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对社会或他人有益的行为,称做亲社会行为;另一种是对社会有害的行为,称做反社会行为。 (1)大众传媒通过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功能将由立法部门和公共管理机构所制定、颁布的法律、政令公之于众, 呼吁人们遵从现有的社会规范,向人们传播价值观念、人生信仰和行为方式, 从而引导公众选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行为方式。并且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曝光,引起社会成员对其指责, 形成社会舆论压力, 敦促公共管理部门惩治腐败与不作为, 改善公众形象, 对腐败分子和玩忽职守者进行警告与威慑, 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与制衡, 从而减少权力腐败与权力滥用的机会, 增强公共权力的公正性与合理性。但是,一旦大众传媒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就会把谎言变成真理,干扰人们对事实的正确认知,使人们在短时间内被蒙蔽、被误导,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消极作用。 (2)信仰控制是指通过人们对某种非现实力量或价值体系的认同与信服, 来实现对社会成员的控制。大众传媒在潜移默化中使公众关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逐渐与主流媒体趋于一致,也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舆论导向和社会暗示的作用。从而实现对人们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无形控制。“感动中国”就是大众传媒宣传和弘扬优秀文化,从而引导受众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活动,一系列弘扬精神文明,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主流价值观。 (3)大众传媒逐渐广泛参与到公众教育的进程中,推动着教育方式的革新, 如电视教学、网络教育、多媒体教学等等。它通过传播教育来形成道德教育、把握政治控制的方向。通过大众传媒, 人们固然可以丰富自己的阅历与见闻, 但人们接收到的知识毕竟是零乱无 序的,无暇分辨信息的真伪, 也无法及时对大众传媒传播的众多知识进行消化和思考,这必然导致受众尤其是青少年思维能力的降低, 从而使受众的思想趋于简单化, 影响社会成员 整体素质的提高。就比如现时代的非主流,一些识别能力不强的青少年很容易跟风模仿,以为紧跟时尚潮流,孰不知只是被社会腐朽不良文化所侵蚀。

论大众传播的社会责任

论大众传播的社会责任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在当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已经成为人与人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手段。随着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大众成为了传播的主要人群。大众传播包括报纸,电视,广播,以及最近几年新兴起的微博等等。大众和媒体作为传播的载体,对社会舆论导向起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良好的传播导向使整个社会充满正能量,因此,传媒要引导大众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媒体和个人应该严于律己,实事求是。许多媒体一味的追求轰动效应,不顾事实真相夸大其词,有失偏颇。正确的舆论导向应该杜绝此类现象。大众传播有许多社会功能,其中包括:环境监视功能,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和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传播媒介作为中介链接着新闻事实与大众。大众作为受众者对媒体报道的新闻进行反馈,从而引导传播媒介的趋向。 In these days, the mass media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means of communication. With the diversification of media, the public has become the major population. Mass communication including newspaper,television,

broadcast,weibo and so on. The Public and the media as a carrier, has responsibility of the social orientation of public opinions. Good public opinion direction makes the whole society full of positive energy. Therefore ,the media should lead the public to the positive and healthy direction, it requires media and individuals should find out truth from facts. Many of media in order to seek sensational effects, regardless of the truth. This exaggerated is Inappropriate. The right public opinion direction is ought to put the end to this kind of phenomenon. Mass Communication has many social functions,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function, social contact and coordination function and social heritage inheritance function. Media links the news fact and the public .Mass of media news reports as the audience feedback, so as to guide the tendency of the medium. 在当前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传播媒介带来的直接影响是信息量的增加。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为人际交往开创了新的模式,但如果使用不得当,会使得社会走入一种倒退的境地,并且导致恶性循环。每一次新的媒介方式的产生都是一次新的社会变革。我们通

传播学五大效果理论

一、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的中心思想是: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作为一种效果理论,议程设置假说具有三个特征: 1. 认知层面的效果 2. 长期、综合、宏观的效果 3. 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传媒是一种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 意义与问题 1、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 2、揭示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 3、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E. 属性议程设置 二、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诺依曼 理论内涵 ?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也就是说,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的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为了防止受到孤立,避免社会惩罚,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便倾向于积极大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而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人会屈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

?意见的表达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形成螺旋式的过程和舆论一边倒现象; ?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诺依曼认为,影响人们判断周围意见分布的信息源有两个,一是社会群体,二是大众传播,其中大众传播的影响尤其大,包括了类似的共鸣效果、同类信息持续与重复传播的累积效果、传播范围广的遍在效果等,重新提出了大众传播的强效果论。 ?舆论形成包括了三个要素: ?(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2)经大众传播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的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 三、培养分析(cultivation analysis),又称教养分析、涵化分析。传播学者格伯纳主要对电视对受众的传播效果进行研究的理论。 研究表明,电视节目与暴力犯罪没有必然的联系,但暴力内容对人们对现实环境的危险程度的判断产生了较大影响,即,电视节目中充斥的暴力内容增大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环境危险程度(遭遇犯罪和暴力侵害的概率)的判断,而且,电视媒介接触量越大的人,这种社会不安全感越强。 理论影响:传播与社会的关系阐释 (1)社会存在与发展需要成员共识; (2)传播培养与社会共识有很大关系。媒介时代,大众传播代替了教育和宗教,

大众文化研究

第一章(第一节) 1、“文化”被赋予不同的含义,其中不包括(B) A 与文明同义 B 文学意义 C 美学意义 D 人类学意义 2、下列形态中不属于描述性意涵(D) A 华夏文明 B 印加文明 C 西方文明 D 有教养文明 3、下列形态中不属于规范性的意涵(B) A 文雅的文明 B 基督教文明 C 懂礼貌的文明 D 有教养的文明 (第三节) 1、中产阶级出现后,文化图谱由一分为二变成了三分天下:即上层阶级文化、(A)下层阶级文化。 A 中产阶级文化 B 中层阶级文化 C 中下层阶级文化 D 中上层阶级文化 2、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这对概念则建立在(C)的主题划分的基础上的。 A 管理学 B 经济学 C 社会学 D 新闻学 3、精英文化属于(B)的文化 A 和风飘絮 B 阳春白雪 C 春风飞扬 D 春暖花开 4、大众文化是(A)的文化 A 下里巴人 B 乡下人 C 农村人 D 平民 5、在中国当下,文化的类型划分则必须具有特殊性,我们依照(D)的论述将其划分为五种类型。 A 中心 B 重点 C 主旨 D 主流 6、(A)是指在国家意识形态的指导下建构起来的文化,具备一定的政治经济权利。 A 主导文化 B 传统文化 C 民间文化 D 精英文化 7、英国传播学者威尔逊认为,(C)是“某个社会中所有人的文化”。 A 主导文化 B 传统文化 C 通俗文化 D 民间文化 8、英国伯明翰学派学者(D)将大众文化界定为“为普通民众所拥有,为普通民众所享用,为普通民众所钟爱的文化。 A 雷蒙.威廉斯 B 威尔逊 C 托马斯 D 约翰.哈特利 9、在我国传统的用法中,通俗文化与民俗文化指的都是一种(A)的文化形态。 A 前工业社会中 B 后工业社会中 C 中期工业社会中 D 中后期工业社会中 10、文化的外延,指向三个领域:物质、(C)和社会实践。

大众传播理论研究

大众传播理论研究新传4班陈佳琪 2

目录大众传播理论 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2.把关人理论 3.使用和满足理论 4.议程设置功能理论 5.沉默的螺旋理论 6.培养理论 7.知沟理论 8.大众传播的虚拟环境

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作者介绍: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1911年-1980年),20世纪原创媒介理论家,思想家。1911年出生于加拿大艾伯塔省埃德蒙顿市,他于1933年在加拿大曼尼托巴(Manitoba)大学拿到了文学学士学位;1934年在同一所大学获得硕士学位;此后不久到剑桥大学留学,继续文学方面的研究;1942年获得剑桥博士学位,并在美国多所大学执教。其间出过许多巨著,主要著作有《机器新娘》(1951年)和《理解媒介》(1964年)。在社会上有莫大的影响。于1980年12月31日去世。 产生背景: 麦克卢汉早期关于媒介的思想建立在他的导师哈罗德·亚当斯·英尼斯(Harold Adams Innis)的研究基础上。英尼斯与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文明的精髓,两人都认为历史是由各个时代占据地位的媒介引导前进的。 理论内容: (一)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媒介是人体感官能力的延伸和扩展:文字印刷媒介是视觉能力的延伸,广播是听觉能力的延伸,电视是视觉、听觉和触觉能力的延伸。 (二)媒介即讯息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的讯息,也就是说,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可能从事与之相应的传播或其他社会活动,因此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以及它所带来的可能性和造成的社会后果。 (三)热媒介与冷媒介 (1)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明确清晰,接受者无须动员更多的感官和思维活动就能理解,它本身就是"热的",如照片、广播、电影等。需要受众参与其中的程度低 (2)冷媒介:提供给受众的讯息模糊、不充分,需要受众予以补充、联想,受众参与其中的程度高,如漫画、电视、电话等。 (四)地球村 在自然社会,口语是主要以传播媒介,人的交往受距离的限制,文学印刷媒介产生后,人类由"耳朵的社会"进入"眼睛的社会"人与人之间联系变得疏远。电子媒介的出现与普及改变了这种状况,它们以接近于实时的传播速度和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把遥远的世界拉得很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觉上大大缩短,于是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村庄的一部分。 理论应用案例: 以印刷媒介理论为例,麦克卢汉如此分析印刷媒介的社会功能:由于印刷媒介“侧重于通过眼睛接收的信息而不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中通过所有感官接收的信息,从而在我们同环境的关系中造成了不平衡。由于阅读和书写基本上是私人的活动而且涉及是又是抽象化的经验,它们因而使人们‘摆脱部落习惯’,把他们

宫斗剧的大众文化属性研究

宫斗剧的大众文化属性研究 杨义先生在《重绘中国文学地图》中提出了“大文学”的概念,强调了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大文学”的概念同时强调了“文学 的内在性、边缘性、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的相互对质、相互参照和相互诊释”,在此意义上,作为艺术表达新兴门类的电视剧不应被我们 排斥在文学视野之外。尤其是在人类逐渐告别印刷时代走进电子传媒时代的当代社会,电视剧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社会文化的风向标,反映着大众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成为“文化工业”中的文本型商品。电视剧的生产和消费所折射出的人文氛围、大众精神特质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此在文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意义下,电视剧理应成为我们文学研究的类型之一。而本文所选取的“宫斗剧”是类型剧的一种,此类型剧以后宫为主要的表现空间,以妃嫔、宦官、宫女等生活在后宫的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对发生在后宫的争斗进行铺陈描述,是最近几年兴起的一种电视剧类型。宫斗剧具备大众文化产品的典型特征,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能准确的把握当代社会大众文化的发展趋势和大众的接受状态,具有现实意义。本文的写作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这一部分首先厘清了“宫斗剧”的概念。其次对于类型剧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研究综述。同时简单归纳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论文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旨在分析宫斗剧类型化叙事模式。主要的理论依据是叙事学,分为三个小节:程式化的叙事特点;类型化的人物设置;“逃离——回归”模式。第一节主要分 析了以权力为圆心,以爱情为半径的重复的圆形叙事结构。第二节以

杨义的“结构动力学”为参考,分析人物三角结构和打破动力势能角色的设置。第三节主要分析剧中出现的“逃离——回归”模式对于主题表达的作用。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宫斗剧的多重主题。这一章共分三个小节,分别是:宫斗剧的“伪”励志主题;宫斗剧爱情与权力的双子主题;宫斗剧的人性拷问。这一章主要针对宫斗剧中经常重复出现的三个主题进行分析,并力图寻找出这些主题所表现的深层意义。此章的理论依据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第三章分析的内容是宫斗剧的多重话语机制。这一章共分为四个小节,分别是:建构或幻灭的乌托邦想象;含混的性别叙事;被消遣或颠覆的历史;混乱的道德叙事。这一章重点分析了宫斗剧的多重话语机制,这种多重性实现了大众文化对主流意识形态和大众意识形态的缝合。此章的理论依据是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和女性主义。第四章总结了宫斗剧的大众文化属性。这一章分为四个小节:市场环境下的他律性;标准化和伪个性——宫斗剧的基本特征;从心神涣散到审美退化——宫斗剧的接受状态;简单的机械复制——宫斗剧的生产方式。这一部分内容着重分析宫斗剧典型的大众文化属性及其属性的社会现实意义。论文最后一部分是结语。此部分主要分析宫斗剧在大众文化视角下的辩证意义。从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来讲,大众文化有其根深蒂固的消极作用,但是在经济社会中尤其是在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它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情绪“宣泄功能”。这就使得大众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有了一定的积极意义。作为大众文化的典型,宫斗剧的存在意义应该辩证地看待,结语部分即从正反两面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大众文化与大众社会

大众文化研究 ——《大众经济》 大众文化是什么,低俗?卑俗?又或是由我们这些被动无助、没有辨识力(在经济、文化和政治上受文化产业的大资本家任意摆布)的大众们的文化? 也许我们都只是对精英文化盲目崇拜与追逐而对我们的大众文化产生了那所谓的“最大公分母”的偏见。 在十一期间我选读了由陆扬、王毅所编的《大众文化研究》中英国学者约翰·费斯克所著的《大众经济》一文。在阅读本文的过程中,遇到了一定的障碍,对于相对抽象的描述难以理解,造成了一定的理解困难。但我也同样从这篇文章中重新认识了大众。在我对本文的阅读过程中通过作者约翰?费斯克对大众文化的不断辩护与举例解析中在一点点深刻理解其对我们社会的重要意义,也同样不断思考着在现实中大众文化对我们中国社会所造成的一点一滴的影响。而以下是我作为一个刚刚接触大众文化的“门外汉”对《大众经济》所属内容的浅析。 《大众经济》主要是由以下五部分构成: 、大众问题:解释当今大众性所存在的社会环境、解释何谓大众性与人民; 、两种经济:解释文化经济与金融经济存在的差异以及文化产品在两种经济间的运作; 、大众文化资本:解释大众文化资本是如何通过意识形态发生作用并生产对抗性的意义和快感并解释其与权力的关系; 、对抗与符号权力:说明对抗所对应的权力形式并解释符号权力是如何表达的。 、多样性与差异:通过解释节目的多样性引出对文化(娱乐)领域与政治领域与经济领域间的密切关系。 将这五部分进行总结,大众经济学一文主要内容概括如下:本文主要写了对于大众文化是如何在由大量不同的社会团体和亚文化组成的复杂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通过平衡从属阶级与统治阶级间的对抗从而对经济领域中文化经济和金融经济间的相互作用与政治领域造成影响。并且由此为大众文化辩护。 约翰?费斯克在为大众文化辩护的过程中,他不断的提到一下几个关键词:“多样”,“对抗”,“两种经济”。尤其是对抗更是反复出现在文中成为关键词。 在文中约翰约翰?费斯克是这样表达对抗的“同质与差异之间或赞同与冲突之间的斗争是这个权力的一种主要表达。这个权力的“上一下”力量试图围绕默认的上下一致建立一套和谐的意义和社会身份,其形式服务于现存状况。它力图否认任何利益冲突,在一种互补结

大众传媒与社会

第八章大众传媒与社会 第一节大众传媒与社会系统 社会结构复杂,社会分工加剧,社会各个部分彼此依赖,组成社会系统各个子系统相互协调、整合。大众传媒是社会信息系统。 1、传媒生态环境对传媒发展的意义:决定传媒制度、决定传媒发展水平、决定媒介的改革方向和力度、决定媒介的动作模式和操作方式、决定传媒的行业规范和职业理念。 2、传媒系统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 基本定位:社会信息系统,主要功能是采集、制作、传播信息 主要作用:开发利用社会信息资源、实现社会系统总目标、实现个人的社会化、促进社会整合 第二节大众传媒与政治 政治对传媒的影响集中体现在政治制度对新闻体制的影响,起决定作用是媒介的所有制。是宏观的。 政府的政治活动对大众传媒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具体而微。这种影响表现在政治利用媒介进行宣传:发布政治信息;宣传政治主张;塑造政府和政治人物的形象。 政治活动对于新闻传播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政界通过持续不断的新闻发布活动,使自己成为媒介最重要的新闻来源之一;政府将媒介作为向公众传达自身观念和主张的工具;政府通过操纵媒介引导和控制社会舆论。 大众传媒对政治的反作用 维护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参与政治决策、塑造政治文化、进行舆论监督。 第三节大众传媒与经济 1、现代经济对大众传媒的决定性影响 经济体制制约大众传媒功能的发挥、决定大众传媒运作方式、推动大众传媒快速增长、为大众传媒发展提供物质力量。 2、大众传媒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采集、发布经济信息,引导生产和消费 监督市场秩序,纠正经济生活中的不公正现象和其它偏差 刊载商业广告,激活和满足消费需求 大众传媒是国民经济组成部分 第四节大众传媒与文化 大众传媒对于文化影响 积极影响 促进了文化的民主化:共享与普及 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化:形态多样、丰富 主流媒体维护主流文化价值,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最佳载体。 消极影响 限制了受众选择文化享受的自由 削弱文化的社会功能 影响并控制了大众的需求 “文化帝国主义”现象是现代大众文化传播中值得忧虑的现象 第五节大众传媒与国际关系 软实力:指一个国家依靠政治制度的吸引文化价值的感召力和国民形象的亲和力释放出来的对世界的无形影响力。传媒业处于软实力核心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