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近代史看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命运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资本帝国主义对xx的侵略的影响在中国近代史上,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是适应西方列强侵略需要而出现的经济形式,随着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深,其在中国的势力不断增强,与封建自然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关系,即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束缚着又推动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阻碍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发展相互勾结依赖也相互矛盾。
总之,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一、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中国的历史概述1、从19世纪40年代起,即鸦片战争后,来华商船增多,为了维修船舶,外国商人投资擅自设立船坞料和劳动力,外国商人在中国通商口岸非法开办了一批加工厂,如砖茶厂、缫丝厂等。
从此,外商企业在主义经济在华产生。
2、19世纪60年代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在中国投资经营轮船公司,如美国旗昌轮船公司、英国外国侵略者还把持了中国海关管理权,逐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中国社会经济日益陷入资本主义市场。
3、从70年代后期起,外国侵略者非法对华资本输出,在通商口岸开办各种工厂,设立银行等。
4、甲午中日战争后,由于《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华投资设厂,其它列强援引“利益均沾”的条款,使列出合法化,此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在中国投资设厂。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由于享有政治、经济特权,在中分中居于垄断地位。
5、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大规模地对华资本输出,抢夺路权、矿权,开设银行,开办工厂,并附加苛刻的件。
《辛丑条约》签订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在华势力不断增加。
6、一战期间,由于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扩大投资,一度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战后列强卷土重约》的签订,使门户开放政策下的共同支配局面再度形势。
7、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列强继续扩大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金融财政和重工业。
8、抗日战争时期,在沦陷区,日本侵略者将矿业、钢铁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等定为“统制”事业,由日本公司殖民地经济形成,在“以战养战”的目的下对工矿业、农业和财政金融业实行野蛮的经济掠夺;在国统区,强。
中国近代史专题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4、其他支出。如铁厂设立费、运输通信费、 台湾经营费等等。
日本近代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新兴的 资产阶级的代言人,有“日本伏尔泰”之称的 福泽谕吉在战争结束后深有感触地说:“去年 以來的大規模战争,闪耀了国家的光辉,使大 日本帝国受到了尊重”;
4.战争结果
1)《天津条约》 2)《北京条约》 3)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天津条约》的内容: 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②增开牛庄(营口)、淡水、南京等十处通 商口岸;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 行; 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內地游历、经商、传教 ; ⑤赔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 损失200万两白银。
3. 战争爆发的原因
日 本
积极扩张 蓄谋已久
甲午战争
避战求和
腐朽落后
清 政
提
府
供
契
(直接) 机
朝 鲜(东学党起义)
4.甲午中日战争经过
辽 东 战 役 旅順
威海衛 威 海 战 役
清军路线 日军路线
黃 海 平壤 战 役
平 壤 战 役
丰島
丰岛战役
仓促应战 丰岛之战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 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清 希望调停
•评价:
• 1)无益于民族自卫,也无法借以维护封建 统治;
• 2)打击了正常的对外贸易,影响了国内经 济的发展,尤其是影响了沿海人民的生活;
• 3)保护了落后的经济制度,堵塞了中国学 习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之路,人为地阻延了中 国近代化步伐。
3. 鸦片战争的导火索: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4.战争的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 《南京条约》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对此要从历史实际出发,从三个角度来看待和认识:第一,从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关系的角度。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和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观动机是要掠夺、压迫中国,企图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这完全是由他们“极卑鄙的利益所驱使的”,而决不是为了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帮助中国变成独立富强的现代化国家。
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它在实现其利益和目的的过程中不得不带来的客观效果,如瓦解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传播了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并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中国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新型知识分子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
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并具有破坏性和建设性的“双重使命”。
第二,从正义和非正义、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角度。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及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是非正义的。
它们向中国走私毒品鸦片,贩卖人口,发动战争,运用各种手段掠夺、屠杀、压迫、剥削中国人民,这些都是极其野蛮的、可耻的、不道德的罪行。
马克思在著作中愤怒揭露和谴责了殖民主义的这些侵略罪行。
因此决不能因其有“双重使命”客观效果而替资本—帝国主义侵略辩护、美化甚至评功摆好。
第三,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
资本—帝国主义为了其自身利益,在把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传入中国的同时,又有意保留中国的封建生产关系,扶植中国封建势力,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并使中国走上半殖民地经济畸形发展道路。
更重要的是中国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文明所产生的成果和利益,绝大多数中国人民是享受不到的。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因为这“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
”因此中国人民必须首先通过革命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独立和民主,否则是不可能真正实现中国的富强和现代化的。
日本对待被侵略的态度给你什么感想?答:1953的黑船事件,日本对于美国的侵略,非但没有继续固步自封,而是为侵略者树立雕像,证明了他们对待先进事物的态度,承认失败,所以才能由一个不被看好的东亚“蛮夷”发展成东亚经济强国。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关于近代史,外国列强对于中国的侵略。
想侵略,先挑衅,中国面临的挑衅,可以让N个民族奋起反击,直至灭亡,但中国是个特殊,中国人面对这些挑衅,态度极其暧昧,当时中国人只管理家务事,这是中国文化上的事,修身,齐家,苟全性命于乱世,不解释。
外国的殖民政策让中国开眼看世界,但资本主义道路行不通,不解释。
资本主义的侵略,以及统治者妥协退让的态度令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同时中国出现了无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手工业者,这是中国共产党出现和毛主席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前提。
中国为什么被侵略?1、中国在古代的时候,是非常强大繁盛的。
那时候的中国可谓是世界的中心。
但是后来因为统治阶级的人骄傲自满,固步自封,沉浸在“大国”的美梦之中不思进取,导致了中国越来越落后,所以就自然而然成为被人欺负的对象了。
总结下来就是“落后就要挨打”。
2、中国的传统是“和为贵”,而西方国家的观点则是“侵略”,“扩张”。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的人和西方人所讲求的精神是完全相反的。
但是,有一句很残酷的话也许不得不说,那就是“弱肉强食”、“人善被欺,马善被骑”向来是这个世界的永久不变的生存法则,中国人几千年所讲的“和为贵”、“世界和平”的“理想”恐怕是永远都不能实现的。
客观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打开了中国国门,打破了中国相对封闭的格局,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西方近代先进的技术和生产方式部分地进入了中国(洋务运动兴起和早期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就是证明),与此同时西方近代文明也进入了中国。
这些都在客观上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走向近代化。
但必须说明,这些都只是西方侵略在客观上为中国带来的附加性效果。
主观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中国绝不是为了促进中国的发展,而是为了其本国资本主义发展而试图控制中国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
西方国家用武力入侵的方式打开中国国门,割占我国的领土,破坏我国的海关制度,这都严重践踏关于国家主权不得侵犯的国际法,严重破坏和侵蚀了我国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主权;西方国家大肆掠夺我国经济和自然资源,仅《辛丑条约》就迫使中国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本息合计达9亿8千多万两,长期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西方国家还屠杀我国人民,仅仅南京大屠杀就杀害30万中国同胞。
如何看待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怎样看待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5000年历史拥有古老文化的民族,但是也有屈辱的一段历史。
15世纪,西方冒险家远渡重洋的环球旅行和随之而来的征服、掠夺,揭开了近代殖民扩张的序幕,宣告了殖民主义的产生。
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者主要是通过海盗式的土地、财物掠夺、欺诈性的贸易和奴隶贩卖等方式,从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攫取巨额财富。
而在西方实现工业革命以后,由于资产阶级要求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推动了西方列强向世界急剧扩张,殖民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
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殖民主义者运用各种手段对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侵略,使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其垄断的商品倾销市场、原料供应基地和投资场所。
而在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瓜分世界的狂潮出现,殖民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由少数帝国主义强国主宰世界的更完整的体系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客观上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这与西方殖民主义者宣扬的“侵华有功”是截然不同的。
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它对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刺激作用是在客观上发生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它们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最直接和赤裸裸的方式是军事侵略。
它们倚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特别是军舰和大炮,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武装干涉中国的内政,直至出兵镇压中国革命。
这种军事侵略是逐步升级的,从骚扰、蚕食中国的沿海、边疆,到割占中国大片领土,直到企图瓜分全中国。
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率先用大炮打开了中国古老的大门。
中英《南京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使中国的关税主权司法主权、领土主权遭到破坏,这是半殖民地化开始的标志。
结合辛亥革命的失败,谈谈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在中国走不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讨论一结合辛亥革命的失败,谈谈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在中国走不通讨论这个问题,我觉得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资本主义道路,当时的中国是什么状况,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探讨为什么走不通。
当时的中国国情,最大的就是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中国一切近代史的基础。
就人类政治文明史以及中国的实践来看,资本主义道路包括资产阶级改良和资产阶级革命,分别是维新派的君主立宪制方案和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制方案。
众所周知,在这两种救亡图存的思想的指导下分别进行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最终均以失败告终。
但根据题目要求,这里会重点以辛亥革命作为例证。
首先从资产阶级内因来分析。
从经济基础来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自然经济占主体,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薄弱,具体表现为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不管是改良还是革命都缺乏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物质保证。
比如,帝国主义把持着中国的税收,使临时政府难以为继。
因此自身经济实力的弱小决定了即使革命发生,也不可能深入彻底,也不可能走得很远。
从阶级基础来看,由于民族资本主义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夹缝中艰难生存,阶级力量弱小,且导致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所以当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以及立宪派、旧官僚从内部施加压力时,“一些革命党人甚至也主张只要袁世凯能逼清帝退位,就应该让他当大总统”。
另一方面,当时的中国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有密切的关系,带有封建性,不敢放受发动群众。
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性,即使表面成功的革命发生了,维持革命成果也是相当艰难的。
从资产阶级内部结构来看,有维新派、立宪派(甚至是保皇派)、革命派(后期又有蜕化的逃避的甚至投靠军阀的),内部的论战与分歧斗争阻挠削弱了资产阶级的对外的整体战斗力。
某一种救国道路的实行会不同程度的受到不同利益阶层的反对。
如革命派与立宪派的论战。
这些其实中国资本主义畸形不足的发展所发育的阶级不成熟和层次不一。
从思想认识来看,资产阶级的革命理论仍有缺陷,革命前途也不完全清晰。
浅析资本-帝国主义之于中国的双重使命
浅析资本—帝国主义之于中国的“双重使命”中国的近代史是中华民族的屈辱史和血泪史,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是产生近代中国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的主要根源,也是近代中国社会落后贫困的首要原因。
但是,也有人提出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客观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推动作用,“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推动了现代化进程”,更有人说“没有西方的殖民侵略,东方将永远沉沦”[1]。
马克思也曾提出殖民者对殖民地具有“破坏性”、“建设性”的“双重使命”[2]。
那么,如何用理论与历史统一的方法去看待这个历史问题,怎样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帝国主义具有“双重使命”的论断呢?一、资本—帝国主义“双重使命”的理论问题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殖民主义的历史。
15世纪,西方冒险家远渡重洋的环球旅行和随之而来的征服、掠夺,揭开了近代殖民扩张的序幕,宣告了殖民主义的产生。
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殖民主义者主要是通过海盗式的土地、财物掠夺、欺诈性的贸易和奴隶贩卖等方式,从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攫取巨额财富。
而在西方实现工业革命以后,由于资产阶级要求更广阔的国外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推动了西方列强向世界急剧扩张,殖民主义世界体系开始形成。
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殖民主义者运用各种手段对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侵略,使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沦为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成为其垄断的商品倾销市场、原料供应基地和投资场所。
而在19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资本输出成为殖民剥削的重要形式,瓜分世界的狂潮出现,殖民主义进一步发展成为一个由少数资本—帝国主义强国主宰世界的更完整的体系。
可见,殖民主义的历史就是一部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压迫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血与火的历史。
我们再来看看马克思的几段话。
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中谈到殖民主义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问题3:试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 国近代史上的历史地位以及对近代中国历史和 社会的发展产生的重大作用。
材料1:“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一为
“分洋商之利。”
材料2:“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 与工业企业、新式海军等事业的需要相适应,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材料3:“在文化交流、商务往来、科学 技术上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洋务运动史》
(二)洋务运动
◆ 影响 1、洋务运动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洋务派 想以此达到维护清王朝统治的目的也是不可能 实现的。将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植根于腐朽落 后的封建制度上必然失败。 2、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 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 义的产生和发展。 3、中国工业近代化开始起步;对外国经济 侵略起到一定抵制作用。 4、加速了中国封建经济的瓦解。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 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 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 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 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 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 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即变成资产者。一句 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 界。 ——《共产党宣言》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 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课程 标准
考纲 要求
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 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国资 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 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 素。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 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 作用。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近代史纲要:为什么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 主要历程
1911年,清政府出卖铁路修筑权给帝国主义, 激起全国人民强烈反对。 10月10日,湖北革命党人利用保路运动的时 机,于武昌起义,全国各省纷纷响应,清朝 统治土崩瓦解。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2月12日,清帝退位。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和妥协性,政权最后被大地主大实办阶级的 代表袁世凯窃取,革命失败。
• 国内市场虽然扩大,但 I. 买方市场没有形成,深受外国资本主义和 本国封建统治双重压迫的劳动者,其收入 维持生存都有困难,加上战乱频繁,民不 聊生,广大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购买力 极低,严重制约了中国商品经济市场的扩 大 II. 各地之间没有形成必然的经济联系;内地 与沿江,内地与沿海,内地与内地,关卡 林立,交通不畅,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 场。至于国外市场,旧中国国穷民弱,任 人宰割,自然不必再提新政”和“预备立宪” )
1.直接目的:平内乱、消外 患、固皇位
2.客观影响:促进了资本主 义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 准备了条件
4. 资本主义-小小的介绍
经济基础
资本 主义 以保护和巩固自己 的财产所有权和政 治统治的工具。 实现条件 三个基本条件: 资本的原始积累 、商品市场和劳 动力市场。
8. 政府都没钱!
派别林 立 劫夺关 税
财政措 施失策
9. 民族资本主义
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是在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社会中产生的, 它从一开始就受到 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 缚。因此不可避免的带有“先天不足,后 天畸形”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地域分布不 合理,集中在东南沿海;缺乏资金;部门 分布不合理,主要是轻工业发展迅速、重 工业发展缓慢,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2.1
软弱性是对本国封建 势力的反抗不彻底 妥协性是指对外国资 本主义国家抱有幻想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资本输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资本输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第一篇: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资本输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资本输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中国,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不但继续进行商品倾销,而且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各国对华进行资本输出在甲午中日战争之前就已经存在,但规模不大,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航运业、银行业、船舶修造业以及一些出口产品的加工业等方面。
当时各国对华资本输出,主要是为商品输出服务,在华外国银行业的业务也局限在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汇兑方面。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各国为把中国变成它们各自独占的市场,对华资本输出大量增加,不仅包括以上全部,还包括中国的防纺织、面粉、烟草的方面。
同时,中国关税的征收权、保管权、支配权均有外国银行控制。
这对中国的近代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对近代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的资本输出,阻断了中国的原始资本主义的自主发展的可能性和机会性,一开始就把中国原始资本主义扼杀在出生的摇篮里。
它们凭借雄厚的资本,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料,节省了运费,又享有免纳种种苛捐杂税的特权,不仅获得了巨额利润,而且迅速发展为具有垄断性的企业,严重排挤了中华民族工业的产品。
同时,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在华资本输出、进行投资设厂使得作为中国先进生产力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具有明显的革命性与妥协性并存的尴尬局面,对中国革命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并且,对中国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起到了加速瓦解的作用,同时期形成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外国帝国主义三者并存的局面,极大地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正常发展的规律。
最后,帝国主义在华资本输出通过各种投资的利润,各种贷款利息和回扣,通过货币经营直接积聚资金,极大地占有了中国的资金,导致中国资金大量外流。
并且,不断蚕食着中国的资源以及丰富的劳动力,这极大地破坏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致使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形成“先天不足”的局面。
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畸形发展
论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畸形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打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严重冲击了中国的商品市场。
虽然封建自然经济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依然占主导地位,但却不可避免地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下开始土崩瓦解。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代表着当时历史条件下先进的生产力,在自然经济接近解体的前提下以及洋务企业和外商企业的双重诱导和刺激下,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开始了其曲折的发展历程。
1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畸形发展的曲折分期1.1 清末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清朝末年,当统治者依旧做着“天朝上国”的迷梦时,英国首先发动了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豺狼般的西方列强们带着无尽的欲望和贪婪,在华夏大地上肆无忌惮地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而《南京条约》、《望厦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迫使中国的自然经济一步步走向崩溃;通商口岸被迫打开、协定关税险遭破坏、外国商品大量流入,中国被迫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在民族危机的强烈刺激与爱国之心的驱使和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条件下,早期的资产阶级开始积极引进外国先进生产技术和机器,投资近代企业。
期间主要的企业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等。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在这一时期有了初步的发展,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前提、内在动力和新兴的阶级基础。
首先,技术力量薄弱,严重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技术,深受西方列强的控制;其次,封建统治阶级之所以放宽民间设厂限制,不是真正想改变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他们不过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因此中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得不到当时政府的真心支持,反受其压;最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致使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的两面性。
同时他们所遭受的剥削和压迫也是双面的。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与束缚。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他们依仗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技术,或者进行武力威胁,或者发动侵略战争,或者干涉中国内政,甚至直接出兵镇压中国革命。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一八四三年七月与十月,耆英和璞鼎签订了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和《五口通商附粘善后条款》(即《虎门条约》),对《南京条约》进行了补充和具体化,对关税税率、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等又达成了协议。
一八四四年七月三日,耆英与美国全权代表顾盛在澳门望厦村签订了《中美五口贸易章程》即《望厦条约》,一八四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耆英与拉萼尼在停泊在广州黄埔的法国兵舰上签订了《中法五口通商章程》(《黄埔条约》)美国和法国与中国达成同英国相同的权利。
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消极影响深远,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
鸦片战争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的领土完整和独立的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开始解体。
鸦片战争强行打开了中国腐败、落后和封闭的大门由于《南京条约》规定了五口通商,先后开放广州、厦门、上海、宁波、福州为商埠。
五市的开市和开埠,促进了当时五市商业的发展,旧日的商业中心广州和新起的商业中心上海最为繁盛,其他次之,中国也出现了一批大商人如广州的吴健彰,扬坊等人,这些拥资百万的商人,尽管有些商人是依附于外国人,但是毕竟是中国较早的具有现代商业意识的商人,他们促进了当时中国商业的发展带来了欧洲的现代文明和技术第一是“听互市各国以款夷,持鸦片初约以互市”,这就是允许合法贸易,反对鸦片贸易。
第二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魏源所指“夷之长技”虽然主要还是指枪炮。
魏源等人的这些主张已成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较早提出“向西方学习”的先驱者,自这以后西方的一些先进技术和新产品也开始陆续地进入中国,中国民众也开始在逐步认识西方世界。
到一八九四年,中日爆发甲午战争,一场改变近代东亚政治格局的最重要的战争的非正义的战争,中、日两国的国运就此转折,它不仅改变了近代东亚的政治、军事格局,继而对未来整个世界的格局产生的深远的影响,对中国的影响更为深远。
资本主义在中国为什么走不通资料
资本主义在中国为什么走不通?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尝试维新运动的兴起和天折∙倡导救亡和变法的活动背景:甲午战争的惨败,造成了新的民族危机,激发了新的民族觉醒。
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代表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代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要求的知识分子)∙主张:资产阶级的改良思想不但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而且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
∙活动:前期:重点放在以各种方式宣传变法主张,制造维新舆论,培养变法骨干,组织革新力量。
后期:重点放在争取光绪皇帝及其周围的帝党官员的支持上,希望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实行变法主张。
”改变的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妥协性、软弱性补充材料1:∙变法内容: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并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期间颁布的各项政令大多是接受了维新派的建议而制定的,旨在开放一定程度言论、出版、结社自由,使资产阶级享受一定程度的政治权利,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变法结果:1、政令和措施并未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推行的是一种十分温和的不彻底的改革方案。
仅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但是未能成功地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
2、遭到封建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
由于中央和地方守旧官僚们的抵制,其颁布的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若干措施大多未能付诸实效。
3、慈禧“训政”与谭嗣同之死:维新运动失败以后,慈禧以“训政”之名镇压资产阶级维新派。
消息传至谭嗣同处,谭嗣同却拒绝要他出走日本的劝告,坦然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临刑前,谭嗣同悲壮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表现为变法维新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
∙戊戌维新运动的教训: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思想上,虽然提倡学习西学,却仍要打着孔子的旗号,借古代圣贤之名“托古改制”;失败的主要原因:◆维新派自身的局限:1、经济因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微弱2、政治因素:不掌握实权和军队3、社会因素: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基础狭窄(惧怕人民群众:“即无强敌之道,揭竿斩木,已可忧危”)4、思想因素:寄希望于外部势力: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把希望寄托于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外部势力的镇压: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
中国近代史论述
论述1.论述外国资本—帝国主义是如何侵略中国的: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以军事侵略为前奏,在政治上侵犯中国主权,经济上掠夺中国中国财富,文化上麻痹中国民众。
列强的侵略,使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化,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①军事侵略。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通过不平等条约,资本—帝国主义列强侵占中国领土,勒索巨额赔款。
列强在战争中屠杀中国人民,话公开抢劫中国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②政治控制。
控制中国内政,《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这些公使并非普通的外交官:操纵中国外交,列强侵略中国,总是军事侵略伴着外交讹诈并行,然后取得利益后再“一体均沾”;享有理事裁判权;把持中国海关,中国海关的高级职员全部由外国人充任,长期把持中国海关大权;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人民反抗斗争;扶植、收买代理人。
③经济掠夺。
控制中国通商口岸,剥夺中国关税自主权,对华倾销商品,对华资本输出,操纵中国命脉。
④文化渗透。
宗教渗透和侵略,一些外国传教士一直充当列强侵略中国的先锋队,他们以传教为掩护,在中国沿海进行过长达数月的间谍侦查活动,刺探收集军事情报,并鼓吹对中国进行侵略;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西方教会中一部分人利用传教和传播西学的名义为外国列强侵华制造舆论;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19世纪末叶,帝国主义者又炮制了所谓的“黄祸论”,即中国威胁论。
在列强的侵略下,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得程度也在不断加深,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的部分地区甚至成了日本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
2.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图谋未能实现的原因是什么?19世纪末期,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而他们瓜分中国的图谋并未实现,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①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相互制约。
瓜分中国,变中国为自己的殖民地是外国列强的共同心愿,但是彼此之间又有许多纠葛、矛盾,甚至可能爆发战争。
浅析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由此可见,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对于中国具有双重影响,不可否认列强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如使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瓦解,促进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带来了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经济制度、经营管理方法和科技人员,从而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条件和可能;西方先进的民主思想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政治上:列强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主要表现在对中国主权的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侵犯: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如割让土地、强占租借地、强辟租界与划分势力范围。破坏中国的国防主权,包括破坏领海主权,在内河派驻军舰和强行驻军等。控制中国海关,从关税税率确定到海关行政管理,直至关税征收使用,中国海关的基本权利逐步落入外国人之手。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破坏外贸自主权,干涉中国内政,包括控制中央政府或实力派人物,作为侵略的工具。如列强先后控制过清政府、扶持利用袁世凯、控制军阀各派系头目、控制国民政府及其内部有关派系等,这直接影响和决定了中国政府的重大决策,使之向有利于列强利益的方向发展和演变。
自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这块肥肉垂涎三尺,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1900年7月14日天津失陷后,于1901年9月7日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除了这些,清政府还于1844年与美国和法国签订《黄埔条约》,与英国签订《五口通商章程》和《虎门条约》,另外有《望厦条约》,《北京条约》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上逐渐失去自由。
思想上:西方列强的入侵,惊醒了沉睡中的古老民族睁眼看世界,带来了中国人思想观念上的更新,使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新思潮萌发,冲击了封建思想。甲午中日战争、戊戌维新、辛亥革命,都是为了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这些斗争和探索,使中华名族燃烧起了新的希望,标志着中华名族的进一步觉醒。西方列强的入侵带来了先进的民主自由思想,先进的中国人大力宣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并在实践上积极努力,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民主化进程。
中国近代史专题复习3:民族资本主义
材料三: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 材料三: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 萌芽 老的;他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 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 老的;他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 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 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已经具备时, 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4、经济结构的变化的表现和影响? 经济结构的变化的表现和影响? 表现: 表现: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外国资本主义企业的出现 (3)洋务派近代企业的兴起 (4)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影响:一方面:破坏了农村的家庭手工业和城市手工业;农民 影响:一方面:破坏了农村的家庭手工业和城市手工业;
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 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 大量破产 另一方面:对小农经济起了很大的瓦解作用, 另一方面:对小农经济起了很大的瓦解作用,促进了城乡商品 交流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劳 交流的发展,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市场和劳 动力,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动力,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 材料一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 商业革命……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而不是以行政为中 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 商业革命 中国首次出现了主要以商业 心的大城市。 同样重要的是, 心的大城市。……同样重要的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 同样重要的是 丝毫未对中国社会生产爆炸性的影响, 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生产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 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生产了爆炸性的影响。 商业革命却对西方社会生产了爆炸性的影响。 ?(3分 (1)宋朝的“商业革命”有什么突出特点?( 分)为什么 )宋朝的“商业革命”有什么突出特点?( 丝毫未对中国社会生产爆炸性的影响”?(4分 “丝毫未对中国社会生产爆炸性的影响”?( 分)“西方与此 相应的商业革命对西方社会生产了爆炸性的影响”是指什么? 相应的商业革命对西方社会生产了爆炸性的影响”是指什么? (2分 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出现了工商业市镇; 特点:城市布局打破坊市界限;出现了工商业市镇;出现了世界 特点分) : 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海外贸易发达。(3分 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达。( 分,答出其中 。( 的 三点即可) 三点即可) 原因: 经济:传统的自然经济阻碍了新的生产关系的萌发; 原因:①经济:传统的自然经济阻碍了新的生产关系的萌发; 政治:重农轻商的传统政策阻碍商业发展; ②政治:重农轻商的传统政策阻碍商业发展; 文化:宋明理学的保守性使社会陷于僵化; ③文化:宋明理学的保守性使社会陷于僵化;科举制度限 制了新观念的萌发。 任意两点 任意两点, 分 制了新观念的萌发。(任意两点,4分) “爆炸性影响”: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 爆炸性影响” 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爆炸性影响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知识结构一、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1、背景: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前,中国的经济主要是传统经济。
中国封建经济高度繁荣----的农业仍然是中国经济的主体,传统的手工业发展,传统的商业繁荣。
尽管继续缓慢发展,但中国经济仍然是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为特征的为主体。
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加了,强迫中国开放了、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后,强迫中国与英国协商决定英国输入中国货物的税率。
这样以来,便利了外国货物涌入中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签订的,规定中国关税税率仅5%,中国海关对民族经济的保护作用大大削弱了。
英、美等国凭借不平等条约,大量洋货在中国形成了之潮。
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传统的手工业濒临破产,传统的商业面临危机,资本主义萌芽因缺少仅有的狭窄市场而破产。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
鸦片战争不仅改变了中国传统的社会经济,而且使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
鸦片战争后,中国新增加的经济成分:-----虽然在当时是一种先进的、代表着世界经济的方向的经济,客观上加快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近代化,尤其在瓦解传统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对民族资本主义有积极的引诱作用。
但对于中国落后传统的经济而言,它是一种侵略经济。
------19世纪60、70年代由封建势力投资的、采取近代技术生产的洋务工业;-----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代表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二、近代工业的艰难起步1、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面临(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不断发展)的窘境,一些较为开明的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的统治。
这部分官员被称为。
洋务派在清朝中央以恭亲王弈訢为代表,在地方上以曾国藩、李鸿章、和张之洞为代表。
从19世纪60---90年代,他们掀起一场的洋务运动。
资本帝国主义入侵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资本帝国主义入侵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资本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具有双重作用,即破坏性和建设性作用,但破坏性是主要的,根本的方面。
资本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对近代中国的入侵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是中国近代经济畸形发展,政治无法进步,民族心态变化的总根源.1840年到1949年,是史学界公认的近代中国时期。
这一时期,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并对我国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在内的多方面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对于资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带来的双重作用,提出本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并从社会性质,革命任务,经济形态,思想文化等方面论述并剖析资本帝国主义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一. 社会性质上,从封建社会走向畸形资本主义社会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被迫与西方列强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西方各资本帝国主义国家接踵而至,中国逐渐丧失了主权,成为西方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榨取地,中国“两半”社会开始形成,是近代的开端,这是这一时期的基本社会面貌。
可以说,西方列强的入侵引起了中国的某些变化,使中国社会内部出现了资本主义的一些因素,出现了所谓的“畸形的资本主义文明”。
二. 革命任务上,由单纯的反封建到反帝反封建中国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比较单纯,就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而到了中国近代,不但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依然作为社会主要矛盾存在,而且又加上了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这对主要矛盾,中国人民肩负了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而中国封建统治者与外国侵略者之间的关系又是微妙的,即有矛盾冲突的一面,又有勾结联合的一面,具体情况又因时因事而异,所以,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的格局就十分复杂。
毛泽东曾经指出,“帝国主义中国封建主义结合,把中国为半殖民地殖民地的过程,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
”正是由于帝国主义和它所支持的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讲外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历史事件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分析
有时会完美结合,但两者常常二律背反。分 析时要注意应该把客观效果放在首位。
二律背反 动机丑恶、邪恶却可能导致后人评价的美好
结果。 良好的动机却可能导致历史和国家、民族的
灾难。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主观动机
中国开始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苦难历程。
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中国被迫开放了,尽管出现了一些资 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但是,我们的生产力 并没有取得显著的进步,仍然是封建的自 然经济占统治地位,中国经济还是传统的 农业经济,我们就成了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的形成
(1)帝国主义的本性和冲动,当然希望灭 了中国,但中国太大,矛盾和利益交织实 在是摆不平,只好维持现政权,在此基础 上各管一块。(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系统与外面世界的 迅速变化,形成巨大的反差。
(一)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人类世界在15世纪以前由于 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只有国别史和地区史,没有 世界史。只有资本主义的产生,才有了较为严格 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资本主义一确立,这一新的生产方式就显 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马克思资本的本性就是追逐利润的最大化寻求更便宜的原料产地更广阔的商品销售市场更廉价的劳动力市场更赚钱的投资场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入世界经济的旋涡中去它就不能存在和发展列宁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马克思中国这个具有四亿人口的国家无疑具有极大的想象力和诱惑力
——毛泽东
(1)半殖民地社会——主权国家的耻辱
1.割地:150多万平方公里
中国近代史给我们的启示[最新]
给我们的启示,我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断地向前发展着,到了封建社会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
但是,到了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这种独立发展的进程中断了,资本主义列强用大炮、鸦片和廉价的商品,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并逐步和中国封建统治者勾结,来实现他们独霸中国的目的。
这样,中国便一步步地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从此,中华民族成了一个被压迫的民族。
首先,1840年6月英国以武力侵略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
英国侵略军烧杀抢掠,在中国的领土上横行霸道。
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次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定了《南京条约》的附件。
鸦片战争刚刚结束,美法两国以武力威胁下,迫使清政府分别和他们签定了不平等的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渐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开始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者,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者的斗争;中国历史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耗费大量军费,大大加重了人民负担。
此后,洪秀全领导的规模巨大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了。
1853年,太平军占领了南京,定都天京,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还派了两支人马分头北伐和西征。
后来,湘军疯狂反扑,太平军连连失利。
1855年,石达开指挥西征军大败湘军,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大平天国军事上取得很大胜利的时候,领导人之间,发生了尖锐的内部战争。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
7月,湘军冲入天京城内,天京陷落,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而失败了。
太平天国坚持战斗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它建立了政权,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看待现代资本主义在欧洲产生而并非中国第四章大作业论文统本新1002班刘晓红樊铭贺秦忠王松开卷语:明清(鸦片战争前),随着中国农耕文明的高度发展,在自然经济的母体内,变异出一种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新的经济因素,即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
这种萌芽初露出中国向近代工业文明演进的曙光,体现了中国近代前夜的发展。
但是,由于中国王朝的重农抑商、禁海闭关政策的压制阻碍,这种新的经济因素只能在农耕经济结构的细小缝隙中迂回曲折地缓慢潜流、渗透,未能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洪流。
最终,中国在世界工业文明的潮流中衰亡。
到底是怎样在资本主义最早产生的过度,而最终却夭折了,到底潜在着怎样的因素?通过探究,我们又会发现怎样的规律,不断地在努力创造新的环境,不断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本章我们讨论的使历史也是政治问题,希望在不断地了解之后,认识当今局势,发展当代的经济,不断地走在世界的前列,实现伟大中华民族的复兴。
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变革,必然是由于使它得到发展的生产力得到了发展,归根结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不断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1、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指的是一种生产关系,而不是一厂一店,因而不能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论证。
它指的是一种社会关系,而不是个别人之间的关系,因而不能孤立地看待。
这种生产关系,是在封建社会晚期,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条件时产生的。
在这以前,像在自然和社会史中许多事物一样,它会有一些偶发的、先现的现象,但不能因此认为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这就是说,在考察资本主义萌芽时,必须把考察的对象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中,看这个地方、这个行业有没有产生资本主义的土壤和气候。
同时,考察的对象必须有一定的量,不能相信孤证。
必然性是存在于偶然性之中,社会性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所以,真正的资本主义萌芽,总是具有多发性,是可以重复观察到的。
唐代何明远的丝织厂,仙君册的茶园,即使《太平广记》是可信的话,也只是一种偶发的、先现的现象。
因为那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还不允许新的生产关系出现。
宋代经济有很大发展,当时的中国,在农业、基本手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许多部门,都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我想,单从生产力来看,宋代已经有了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物质基础。
但是,从生产关系和社会条件来看,租佃关系、徭役赋税和工商业等方面的封建束缚,还未见松弛,政治上的专制主义和意识形态的僵硬,较唐代尤甚。
因而,它只能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准备阶段。
第二资本主义萌芽是封建社会内部的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它具有新生事物的生命力。
它一旦产生,除非有不可抗原因,是不会中途夭折的,而是引导向新的生产方式。
因而,真正的资本主义萌芽,应具有延续性和导向性。
这就是说,我们考察资本主义萌芽,是要探讨它的历史作用。
如果只是一段插曲,也就不花那么大力气去研究了。
任何经济现象,都是一个过程,不会突然发生,也不会蓦地消灭,必有它的继承性和发展阶段性。
如果我们瞻前顾后,不满足于就事论事,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史,只能从明代后期,或者说从十六世纪写起。
这以前,确也有些个别事例,如徐州利国监的冶铁,徐一夔《织工对》中的丝织工场,但都后不见来者,不能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起点。
我们所考察的后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都延续到清代鸦片战争前,并有发展,看出明显的阶段性。
清代前期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也要在鸦片战争后有个交代,看出它们的历史作用;这一点,后面将论及。
2、生产力生产力是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前提,不能用一句话回答。
但归根到底,还是要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
尤其是农业生产力。
“一切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一切资本的发展,按自然基础来说,实际上都是建立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础上的。
”(《资本论》第3卷,第885页)我国农业,从生产技术来说,大约宋代达于高峰。
江南(这个近代中国最富庶地区)水田的开发,引起绿色革命。
耕犁制造的多用途化,可锻铸铁之应用于农具,早熟稻的引进以及农艺学的进步,使传统农业达于成熟。
明清两代,我国人口和粮食产量都增加约五倍。
农产品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投入更多的劳动力和扩大耕地面积所致,属于量的变化。
农具和耕作技术,基本上还是宋代水平。
不过,先进地区耕作方法向落后地区传播,稻麦间作和双季稻的种植,以及玉米、番薯等高产品种的引进和经济作物的显著发展,引起一定的地域性分工,这些也都有助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总之,这期间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是适应人口增加而来的量的扩大,甚少质的变化。
因而还不足以突破耕织结合的、小农经营的传统经济结构,也不足以使农业经营利润从封建地租中解放出来。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以单个家庭与小块土地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只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无论人力资源还是土地面积都不具备扩大再生产的条件。
因此,它无法保证富余产品的稳定产出,更无力供养具有充分消费能力的民间市场。
中国自古是单一制封建君主集权国家,庞大的帝国组织靠直接向全国小农阶层抽税来维持。
在那个时代尚无现代经济理论,国家计税毫无科学依据,只能简单向全国平均摊派,不具备宏观调控功能,对社会经济并无积极作用。
财政税收又多被用于奢侈挥霍或豢养军队,巨额财富无法回到正常的经济流通领域,民间经济即不能从中获利,私人财富也得不到有效保障,资本自然无从积累。
这便是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迟缓的根本原因。
明清两代,尽管在租佃关系和雇佣关系上的封建束缚有了松弛,农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却极稀微。
据我们看,主要是在某些经济作物中、在新垦区以及在富裕棚民中,有了一些雇工经营。
力农致富的人家曾不断涌出,但他们也不断地转化为新的地主和旧式富农。
这种旧式富农以至佃富农,我看恐怕还不能算是资本主义,或者只是小业主经济。
第二部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于工业,只是到后来才使农业从属于自己。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三册,第443页)手工业和农业不同,须分行业来逐一考察它们的生产力状况。
晚近发展经济学认为,影响一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往往不是总的生产水平,而是当时起主导作用的工业部门,如十八世纪末的纺织业,十九世纪末的钢铁业,后来的汽车、电子工业等。
我国古代出现的商品经济多是作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补充而存在,不能因为一时商品经济繁荣而认为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况且历代统治者都强调重农抑商。
二、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而这种雇佣关系的实质就是商品货币关系。
这是一种新的事物,代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总趋势,具有进步性;但具有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当中稀疏且微弱的特点;由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体系本身缺乏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前夕。
资本主义最早产生在中国而最终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却在欧洲最早确立,要想探究究竟其中的原因,不妨我们就先从西方和中国的当时状况来比较分析,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助长了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夭折,却因为一些有利的因素促使西方世界的资本主义如日中天。
14、15世纪,在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率先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随后,在尼德兰,法国南部,莱茵河畔等地的一些城市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并迅速发展,使得欧洲在短短的三个世纪内就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中国虽然在明朝中后期(即16世纪)也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它的发展异常艰难,速度缓慢,范围狭窄,在历经三个世纪后,中国仍然在封建道路上徘徊。
为何情况如此不同呢?本文试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需若干条件的角度对比分析。
一、政策条件:在西方,重商主义政策是16-18世纪欧洲盛行的一种经济思想和经济政策。
他们认为金银富足是国家富裕的标志,因此,政府积极鼓励发展工商业,拓展对外贸易,这些政策,虽然主观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家的实力,但是客观上有助于资本的积累,促进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实行的是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并且,在一些时期,这种政策规定十分严格。
例如:《江宁府志》记载:"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造册,给文凭然后敢织。
"可见,政府不仅严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而且对其课以重税。
这既影响到"机户"的积极性,当然也就影响到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
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明代末期黄宗羲才提出了"工商皆本"的思想,要求解除封建的束缚,发展商品经济。
二、资本条件:西方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政府甚至不惜使用行政命令,强行剥夺劳动者的生产资料,如英国的圈地运动;此外,政府积极支持和鼓励对外殖民扩张,抢夺财富,或者通过奴隶贸易,积聚大量血腥的资本。
处于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资产阶级,非常崇尚节俭,他们认为,俭省、节俭甚至吝啬都是美德,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资本。
例如巴尔扎克小说中的葛朗台。
而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土地是财富的主要象征,地主和商人往往把剥削来的钱财用来购买田地,加上封建的地租剥削一直很重,拥有土地可以榨取更多的财富,并且地租收入稳定,是发家的好手段。
因此清朝时,就有人说"凡置产业,自当以土地为主,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这样的一种投资意向使得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缺乏必要的观念支持和资金准备。
三、市场条件:在西方,政府通过一些改革措施,积极建立和拓展国内市场,并且通过殖民扩张,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把殖民地做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的销售市场。
而中国,首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一直占统治地位,这使得中国的国内市场非常狭窄;其次,封建地租沉重,造成农民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这就必然限制着市场的规模;再次,从明中后期开始,政府开始实行闭关政策,清朝时,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丧失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四、技术条件:文艺复兴后,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逐渐发展起来,这既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反过来推动经济发展。
中国古代的传说科技在明朝时虽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出现了象《本草纲目》这样的总结性科学著作,但终究没有步入近代科学的范畴,更没有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
在当时的中国,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不能对发展科学技术提出迫切要求和提供推动力;重农抑商政策又不利于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专制的文化政策更窒息了学术空气,不利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再加上对外闭关,阻碍了正常的中外文化交流,使中国又失去了吸收外来先进科技文化的机会。
科技的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商业进一步发展。
综上所述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终未形成成熟的资本主义经济总结语: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时候,生产力能够较快地发展,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平都能得到提高,社会将在安定的状态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