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发展》知识点整理
南师大《中学生发展》重点整理
名词解释(定义或基本特征)、填空----------10题简答------------5或6个论述------------1条案例分析(结合理论反映什么问题;特点是什么;如何处理)-----1条绪论1、身心发展含义:个体的身心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大方面,指个体的生理及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的一系列持续变化过程(课件)特征:1.受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2.是“连续中有阶段”3.充满个体差异性与不平衡性2、我国发展心理学界一般把青少年期定为11、12岁到17、18岁3、青春期发展主题(即中学生发展主题):生理发展、学业发展、情意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和生涯发展第一章1、青春期定义:指个体以第二性征出现为起点并以性成熟为主要特征的时期,又称“发身期”2、身体意向:指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全部或其中一部分所做的心理描画,也即个人对自己身材、体型、容貌、仪表、体力等方面整体性的判断和自我知觉3、青春期教育的基本原则:宽容与谅解、理解与尊重、自然与适度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第二章2、知觉:个体经由各感官觉知环境中物体的存在、特征及其彼此关系的过程,也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3、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4、记忆:为一种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也是人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的认识活动过程类型: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三阶段: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5、思维:人脑借助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间接和概括的反映,是一种高级形式的认知活动类型:按过程中凭借的中介物不同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按探索目标的方向不同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按创新程度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6、学习策略:生科有含义分类,老师说不考第四章1、情绪:狭义是指有机体受到生活环境中的刺激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暂时性的较剧烈的态度极其体验情感: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课件)情绪情感构成包括:认知层面的主观体验、生理层面的生理唤醒和表达层面的外部行为2、情绪情感的区别联系(课件):区别:a.从需要角度---情绪更多的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联系,情感更多的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联系b.从发生早晚---情绪发生早,情感发生晚,且情绪情感为人和动物共有,情感为人特有c.从反映特点---情绪有情境性、暂时性、外显性,情感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联系: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是情绪的外在体现;情感对情绪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对一个人的积极情感可能会使人抑制暂时的不愉快情绪。
中学生发展复习资料
中学生发展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身心发展:个体的身心发展包括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两大方面,是指个体的生理及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的一系列持续变化过程。
2.中学生发展主题:中学生在此年龄发展阶段应当完成的发展任务。
包括6个方面,生理发展,学业发展,情意发展,自我--个性的发展,社会性发展以及生涯发展。
3.身体映象:指个人对自己身材、体型、容貌、仪表、体力等方面整体性的判断和自我知觉。
4.学习兴趣:兴趣是价值观的初级表现形式,是人的认识需要的心理表现,使人队某些事物优先给与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
学习兴趣特指感兴趣的对象是学习,指的是个体对学习过程和内容优先给予注意并带有积极的情绪色彩。
5.学习风格:指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具有独特性、稳定性、活动和个性的双重功能。
6.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具有选择性、保持、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7.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8.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包括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部行为。
9.心境:指一种微弱、平静而持续时间较长的情绪状态,即平时所说的心情。
10.激情:是一种迅速而短暂的情绪状态。
在激情状态下,人的理解力、自制力降低,甚至失去自我控制能力。
激情时人们很难遮掩内心强烈的情绪体验,总是伴随着有机体状态的改变和明显的表情动作。
11.自我同一性:是一个人对其个体身份的自觉意识,是个人的内部和外部的整合与适应的感觉,是个体寻求统一及连续的能力。
这种意识、情感和能力都包含在它所具有的个体性、连续性、整合性和社会性这四个特性中。
12.个性:又称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概念,是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是由每个人所具有的才智、态度、价值观、愿望、感情和习惯以独特方式结合的,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具有一贯性的产物。
初中发展与成长规律知识点总结
初中发展与成长规律知识点总结初中阶段是每个学生发展与成长的关键时期,是他们逐渐从儿童向青少年过渡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学生经历了身体、心理和社交各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了解初中发展与成长规律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和引导他们。
身体发展与成长规律身体的发展与成长是初中生发展的核心方面之一。
在这个时期,学生的身体发生了快速的生长和变化。
以下是初中身体发展与成长规律的一些重要点。
1. 身高和体重增长:初中学生的身高和体重都出现了快速增长的趋势。
男生通常在13至15岁之间达到最大的生长速度,女生在11至13岁之间。
这个阶段,学生的骨骼和肌肉都在发育,需要提供足够的营养和锻炼来支持他们的生长。
2. 性征发育:在初中阶段,男生和女生都会出现第二性征的发育。
男生会出现嗓音变低、胡须和体毛的生长,而女生会出现乳房发育和月经的来潮。
这些变化标志着他们进入了青春期。
3. 大脑发育:大脑在初中阶段也经历了显著的发育。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在不断提高,他们更加能够理解抽象和复杂的概念。
心理发展与成长规律随着身体的变化,初中生的心理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他们开始面对更多的挑战和压力,同时也在探索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
以下是初中心理发展与成长规律的一些重要点。
1. 自我意识的增强:初中生开始更加关注自己的形象和身份。
他们会思考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寻找自己的兴趣和目标。
2. 情感的波动:由于荷尔蒙的分泌增加,初中生常常经历情绪的波动,情绪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
他们可能会经历愤怒、沮丧、焦虑等情绪。
3. 进一步独立:初中生开始追求更多独立性,他们希望能够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决策。
同时,他们也需要家长和教师的指导和支持。
社交发展与成长规律初中生的社交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阶段,他们开始建立更稳定和密切的友谊,并开始发展更复杂的人际关系。
以下是初中社交发展与成长规律的一些重要点。
1. 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初中生对与同伴的关系非常重视,他们希望能够获得朋友的认同和支持。
5中学生发展心理
3、中学生人际关系中易产生的问题
①认知障碍
②情感障碍
③人格障碍
④能力障碍
4、中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解决策略
①指导学生积极地调整认知
②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品质
④引导学生完善自我
模块错题 1、人格阶段发展理论认为。人格发展是一个 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 段提出这一理论的是( D)。 A、斯金纳
⑤转移注意力
⑥升华
6、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培养
①增强中学生的自信心。 ②培养中学生的情绪自知力和挫折承受力。
③帮助中学生掌握情绪,情感调节的方法。
④充实中学生的精神生活。
(三)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1、人格的特征:
2、( 佛洛伊德 )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 我构成的动力系统。
3、中学生情绪情感的特点
①情绪、情感更加强烈,具有冲动性和爆发性。 ②情绪、情感不够稳定,具有两极性。 ③情绪理解增强,学会运用情绪表达规则。 ④能采用有效的情绪调节手段。
4、良好情绪的标准
①能够适当地表达情绪
②情绪相对稳定 ③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5、情绪情感的调节方法
①转换认知角度 ②自我暗示
③调节期望值 ④适当宣泄
一、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1、中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
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②性持久性明显发展 ③精确性提高 ④概括性增强
2、注意发展特点
①中学生的注意由无意注意逐渐向有意注意发展。
②注意的品质进一步发展。
3、注意在教学中的应用
①充分运用中学生的无意注意。 ②积极调动中学生的有意注意。
③引导中学生这两种注意间进行转换。
3、艾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初中学生发展知识点总结
初中学生发展知识点总结初中是一个重要的成长阶段,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养成具有关键作用。
在这个阶段,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学科知识,还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积极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下面将介绍初中学生发展的几个关键知识点。
1. 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初中阶段学生成功学习的基础。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和总结,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学习方法:(1) 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分配时间给不同学科或任务。
(2) 高效记忆:运用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认知层次,采用归类、联想、串联等记忆方法,帮助记忆和理解。
(3) 阅读和思维导图:培养阅读理解能力,掌握提取信息的技巧。
利用思维导图整理和概括知识点,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4) 合作学习:与同学合作讨论问题,共同解决难题,培养沟通和合作能力。
(5) 多维度综合复习:各科目知识点的综合复习,拓宽学科间的联系,形成整体性的学习。
2. 心理健康初中生常面对着课业压力、社交困境以及身体和生理上的变化,因此心理健康的培养尤为重要。
(1) 积极面对压力:适度的压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但过多压力可能会导致焦虑和厌学心理。
学生需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寻找适合自己的缓解压力的方式。
(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相处,尊重他人,培养友善与合作的观念。
与同学和老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能够更好地融入集体,提高学习和生活的质量。
(3) 树立自信心:初中时期正是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需要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树立自信心。
鼓励学生尝试新事物,挑战自我,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水平。
(4) 关注身心健康:保持规律的作息,睡眠充足,饮食合理。
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帮助学生保持身心健康。
3. 社会适应能力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需要逐渐适应社会生活。
以下是培养初中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点:(1) 拓宽社交圈子:鼓励学生主动结交新朋友,培养良好的交际能力和人际关系。
5第五章 中学生发展心理知识点
第五章知识点1.简述皮亚杰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哪几个阶段?(一级)皮亚杰将人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年龄是0—2 岁,在这个阶段获得了客体的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
年龄是2—7 岁,此阶段的特征有:万物有灵论;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没有守恒概念等。
(3)具体运算阶段。
年龄是7—11 岁,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思维运算必须有具体的事物支持,可以进行简单抽象思维;理解原则和规则,但只能刻板遵守规则,不敢改变;思维具有可逆性。
(4)形式运算阶段。
年龄是11—16 岁,此阶段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够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思维具有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
2.简述最近发展区及启示。
(二级)(1)最近发展区的含义: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最近发展区的启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水平,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
维果斯基特别提出:“ 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口诀:现在将来有差异,潜在变现实,发展走在前3.简述不同气质类型的教育措施。
(一级)(1)针对胆汁质的学生,老师应该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而且对学生的批评一定要有说服力;同时要培养学生坚持、自制等品质,但也应该帮助学生克服鲁莽和莽撞的缺点。
(2)针对多血质的学生,老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
老师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多给他们一些活动的机会。
要定期提醒,培养其专一的品质,防止见异思迁。
(3)针对黏液质的学生,老师可以采取耐心教育的方式。
老师要让他们有考虑和做出反应的足够时间,要培养其生气勃勃的精神、热情开朗的个性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的优点。
(4)针对抑郁质的学生,老师可以采取委婉暗示的方式。
老师要对其多关心、爱护,不要在公开场合对其严厉指责和批评,培养他们亲切、友好、善于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
《教育知识与能力》5模块五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整理知识点
模块五中学生发展心理一、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一)认知发展的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了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认知发展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个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
1、认知发展的机制:(1)图式(2)同化和顺应(3)平衡2、认知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
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二)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1.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2.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3.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4.中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5.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
具体内容:1.中学生感知觉发展的特点:1)感觉的发展a)感受性和观察力进一步发展。
(青少年的视觉感受性在不断提高,精确区别各种颜色和色度的能力也在不断增加);b)各种感觉能力接近甚至超过成人水平。
2)知觉的发展a)知觉的有意性和目的性提高;b)知觉的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起来;c)少年期学生开始出现逻辑知觉;d)初中阶段,少年期学生的空间和时间知觉有了新的发展。
2.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1)记忆的容量日益增大,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2)对直观形象的材料记忆要优于抽象材料,对图形记忆要优于词语。
3)中学生能主动选择记忆方法,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4)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记忆成为主要记忆手段;5)抽象记忆的发展速度较快,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3.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1)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成熟;2)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在高中阶段处于优势。
3)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4.中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1)中学生对字词概念的理解逐渐能够把握本质;2)中学生对语法结构的掌握逐渐丰富;3)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迅速提高。
5.中学生注意发展的特点:1)注意的目的性逐渐增强并趋于成熟;2)注意品质不断改善。
(三)中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动作感知——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前后顺序是不变的。
初中发展与成长规律知识点总结
初中发展与成长规律知识点总结初中是一个人生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是青春的起点,也是个体发展的关键时期。
初中生发展与成长规律是指初中生在身心、认知、情感、社会等各个方面发展的一些普遍规律性特征。
了解这些规律对于帮助初中生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初中发展与成长规律的一些知识点总结:1.身体发育:初中是一个青春期的阶段,青春期是人生中生理性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青少年的身体发育迅速,男生开始迅速长高,女生开始发育乳房等次第发育的变化。
荷尔蒙的影响会导致身体更多的生理变化,如多毛、青春痘等。
因此,注意饮食、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2.认知发展:初中生正处于认知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开始进入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
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开始形成,可以进行更深入、更复杂的思维活动。
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更加关注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也对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有更深刻的思考。
3.情感发展:初中生的情感发展表现为对自己、他人和环境的认识和感受更为复杂和深刻。
他们开始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看法,并渴望被认可和尊重。
在情感上,初中生可能会出现情绪波动大、行为怪异等情况,这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所导致的,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适当的关心和指导。
4.社会发展:初中生开始进入社会化阶段,他们的社交圈子扩大,开始更多地和同龄人接触和交往。
他们在交往中学会合作、竞争、妥协等社会技能。
同时,初中生也逐渐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并学会适应社会要求。
5.学业发展:初中是学生学业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学习内容开始变得更为深入和抽象,学习任务变得更为繁重和复杂。
初中生需要更多地遵循学习规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懂得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
6.个性发展:初中生个性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个性的发展一方面表现在性格特点的形成,如外向、内向、开放、保守等;另一方面表现在兴趣爱好、价值观念等方面。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生发展心理重点归纳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生发展心理重点归纳
2017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生发展心理重点归纳
导语:在教师资格考试到来之际,店铺为大家准备了中学生发展心理的重点考点归纳,我们大家一起来看看相关的内容吧。
了解
1、情绪的分类
2、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及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3、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理解
1、情绪理论
2、人格的特征
3、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掌握
1、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2、中学生的情绪特点,正确认识中学生的情绪,包括情绪表现的两极性、情绪的`种类等
3、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培养方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4、人格的结构
5、中学生性心理的特点
应用
1、应用情绪理论分析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2、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塑造良好人格
3、指导中学生正确处理异性交往。
中学生发展心理学ppt课件
抑郁的处理原则
倾听 鼓励倾述 早期发现 转诊
青少年自杀
在美国 每17分钟就有1人自杀 每天有84人自杀 每年有4212个(15-24岁)青少年死于自杀 自杀是10-14岁第三大主要死因
青少年自杀的信号(一)
吃/睡得太多/少 躯体不适 物质滥用(酒精,烟,毒品) 蓄意自伤 自杀的观念
青少年自杀的信号(二)
二、情绪变化特点
(一)不能自我控制的情绪波动 (二)青春期躁动
三、第二反抗期
两个反抗期的不同点: 第一反抗期:争取自我主张和活动与行为动作的自主性与自由权; 第二反抗期:独立自主的要求是全面的,从行为表现到要求人格的独立。 (一)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形式 1.硬抵抗。 2.软抵抗。 3.反抗的迁移。有时也迁怒于其他成人。
1、过失行为 ⑹ 网络迷恋行为 ⑺ 离家出走或夜不归宿行为 ⑻ 依赖行为(任务性依赖和情感性依赖) ⑼ 激惹行为(任性行为) ⑽ 逆反行为
2、不道德行为 攻击行为 偷窃行为 社会化品行障碍(打群架、集体酗酒、敲诈勒索等) 破坏公共设施行为 暴虐行为 3、自我消极行为 自残自伤行为 自杀
对学习障碍学生的辅导
学习困难是中学生种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主要成因,必须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 1、调整自我意识,增强自信心,减轻心理压力,及时肯定进步。 2、配合任课教师查漏补缺,弥补知识漏洞。 3、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矫正心理素质薄弱的方面。 4、试试真正含义上的“分层教学”,创设成功情景(降低作业难度、评分标准、提供必要帮助等),体验成功喜悦。 5、克罗华特的“角色地位改变”法(帮助低年级学生),可以帮助学习困难生产生责任感并改进方法。
言语减少 哭泣,悲伤 愤怒 无聊,精力缺乏 注意力不集中 躯体不适 突然的行为改变 自我评价低下
中学生发展
⑴概念: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⑵中学生的性格塑造
①中学阶段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性格尚未定型,具有很大的可塑性。
②性格形成的两个迅速发展期:儿童期→少年期;少年期→青春期
③有意识地进行良好性格的培养与塑造
⒍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⑴区别:
①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是后天的;
②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别。
⒉情绪情感
Ⅰ概念: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体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⑴情绪:狭义指有机体受到生活环境中的刺激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暂时性的较剧烈的态度及其体验。
⑵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Ⅱ情绪情感的区别
⑴从需要的角度看待二者的区别
①情绪更多地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
中学生发展知识点整理
绪论 走近中学生
⒈身心发展
⑴含义:个体的身心发展包括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两大方面,是指个体的生理及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的一系列持续变化过程。
①生理发展:指生物体各部及各种器官、组织和机能的生长发育过程。
②心理发展:即个体或种系的心理从发生、发展到死亡的持续的规律性变化过程。
③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构成个体发展的全部内容,二者又是有机统一的,所以常用“身心发展”一词指称“人的发展”。
①心境:指人比较平静、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②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
③应激: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
⑶情感的种类:①道德感②理智感③美感
⒊意志
⑴概念: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去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初中生发育知识点总结数学
初中生发育知识点总结数学一、生理变化1.青春期的到来青春期是指青春发育的开始。
通常在男生12岁~16岁,女生10岁~14岁之间到来。
青春期的到来是由于性腺开始分泌雄激素或雌激素,引起性器官和二次性征发育,使身体变得成熟。
青春期的开始可由遗传、营养、环境、体质、情绪等多种因素影响。
2.性器官的发育男生在青春期,睾丸和睾丸外的生殖器官会发育,阴囊逐渐变大变松,并在盆腔经期输配管逐渐扩大。
阴茎开始增长并逐渐变粗变长,出现了射精能力。
女生在青春期,性器官也会发育,阴道发育、变粗、变长,子宫颈门逐渐打开,在青春期初期是一个小洞,通经期是一个小环;阴部的外生殖器也会变大变长。
3.二次性征的发育男生的二次性征主要包括:青春期早期先长高,骨骼和肌肉发育,声音变低沉;并于此同时出现了肌肉发育、胡须、蓄发的性器毛和腋毛。
女生的二次性征主要包括:乳房发育、皮肤变细、发质变好、嗓音以下则、盆骨变广;月经初期,卵子开始下排。
4.月经初潮月经通常在12岁至16岁之间初潮。
在初潮之前一年开始发生乳房发育。
初潮次月周期不规律,经量小,期间较短。
刚开始时不宜使用内置物,因为子宫内膜尚未形成,子宫颈孔多常半开放,导致细菌侵入,造成感染的危险。
5.生殖细胞的成熟和排出男生睾丸当中的生殖细胞,在青春期时开始形成,成熟,然后排出射精器官。
女生的卵子也在青春期形成成熟,然后自卵巢排出,由输卵管输导到子宫。
6. 身体发育的不平衡期青春期的开始,男生身高、体重家庭、胚及器官发育正常,但各组织器官的发育速度不一致,如骨长的速度和肌肉的发育速度、声带的发育速度不同。
因此,在这一时期要注意保护骨、拉伤和损害感染等病,否则易长成残废。
二、心理变化1.性别意识产生青春期在生理上性别区分加强,会产生男生喜欢男生、女生喜欢女生的心理变化,并愿意脱颖而出,显示自己的个性,包括衣着和言行。
2.性格变化由于激素分泌的影响,青春期开始男生可能变得粗野、好斗、冲动、易激动。
初中的学生发展知识大全
初中的学生发展知识大全初中阶段是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这段时期需要逐步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方式。
在这个阶段,学生们除了学习各类学科知识外,还需要掌握一些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知识。
以下是一些初中学生发展知识的大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规划未来,促进整体发展和成长。
1. 时间管理初中生的学习任务较多,时间管理对他们至关重要。
学生们需要学会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合理安排作业和课外活动。
他们可以利用时间表或计划表来帮助自己更好地管理时间,充分利用每一天的时间以提高效率和减轻压力。
2. 学习方法初中生需要学习各类学科知识,掌握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对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助。
学习方法包括积极思考、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注意力集中、做好笔记、多做练习题等。
学生们可以尝试不同的学习方法,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3. 健康饮食健康饮食对初中生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学生们需要摄入均衡的营养,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他们应该避免食用过多的垃圾食品和含糖饮料,尽量选择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物和高质量的蛋白质来源。
4. 运动与休息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
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游泳等,每天坚持适当的运动时间。
此外,他们也需要充足的休息时间,保证每天的睡眠质量,以提高学习效果和身体康健。
5. 情绪管理初中生常常面临各种挑战和压力,他们需要学会应对自己的情绪。
他们可以通过与亲密的家人、朋友进行沟通来减轻压力和焦虑。
此外,他们可以尝试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如音乐欣赏、绘画、写日记等,以帮助自己放松和缓解压力。
6. 社交技巧初中是社交关系的重要时期,学生们需要学习一些社交技巧来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和交往。
他们可以学会倾听、表达自己的观点、尊重他人、合作与团队合作等技巧。
这些技巧对于学生们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能力非常重要。
中学生发展
绪论一、儿童身心发展的含义、特征及阶段1.含义:身心发展包括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两大方面,是指个体的生理及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的一系列持续变化过程。
2.特征:1)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2)连续中有阶段3)不平衡性与个体差异性4)稳定与变化的统一3.关键期:1)定义:也称敏感期,是指某一反应或某种行为在某个特定的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形成或习得,如果错过这个“大好时机”,这种反应或行为的学习就会变得困难,往往事倍功半。
这种形成某种反应或学习某种行为的大好时机就是关键期。
2)特征: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二、青少年期:个体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1.定义:我国发展心理学界一般把青少年期界定为11、12岁到17、18岁这一发展阶段,相当于中学教育阶段。
(11、12岁~13、14岁为少年期,又称青春期,对应于初中阶段;14、15岁~17、18岁为青年初期,对应于高中阶段。
)2.发展阶段:1)童年期是人生发展的成长期或幼稚期;2)成年期是人生发展的成熟期;3)青少年期则是个体发展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儿童走向成人的一个过渡时期.也是人生发展过程中最特殊的一段时期。
特设性表现:由身体发育加快和性生理成熟所带来的心理上的重大变化。
具体表现在青少年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创造力等方面的智能发展都进入了新的阶段,自我、个性、社会性、生涯(升学择业)等方面的发展也进入关键时期。
三、心理学:《儿童发展》课程的知识基础1.相关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第一章青春期生理发展一、青春期的儿童在身体发育上的生理变化1. 青春期又称“发身期”,指个体以第二性征出现为起点并以性成熟为主要特征的时期。
变化:1)身体形态的剧变:身高,体重,外形2)生理机能的增强3)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成熟4)第二性征的发育与性成熟二、青春期儿童的生理变化对心理发展的影响1.生理变化对青少年认知、情绪及行为的影响认知:信息加工、认知内容、抽象思维能力情绪:情绪困扰、性成熟的情绪体验等行为:不协调、产生各种性心理行为等2.生理变化对青少年自我发展的影响:体像意识增强,对自我身体形象的不满增多,会严重挫伤青少年的自尊。
中学生认知与发展重点总结
1.接受学习即以定论的形式把学习材料呈现给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实现对学习材料的掌握。
发现学习是由学习者自己从学习材料中发现其意义的学习方式。
有意义学习是指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的联系。
2.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3.动机的归因理论维纳(B.Weiner,1972,1979)等人完善了归因理论。
他认为,一个人在完成一项重要活动后,会对活动的结果(成功或失败)找寻原因,分析诸如努力程度、能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等其它因素的影响。
不同人会有着不同的归因,也会对以上影响因素有着不同的认识。
维纳把上述影响因素进一步归纳为三个维度:稳定性(稳定—不稳定)、可控性(可控—不可控)与因素源(内部—外部)。
表3-1 归因类别与归因维度特征的关系稳定性因素源可控性稳定不稳定内部外部可控不可控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其它因素√√√4.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保持一定强度的学习动机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必要条件,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既是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培养学习动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学习目的和近期目标,引发和强化学习动机二、通过榜样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三、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内部学习动机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时,教师要注意:(1)以生动活泼的方法使学生了解某一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引起他们进一步探讨的认知需要。
(2)使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学习活动。
在参与活动时,学生扮演了不可缺少的角色,体会到一种受到尊重的满足感,角色的要求又促进了他对学习意义的认识,从而增强了学习动机。
(3)各种课外活动小组、兴趣小组在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机上常常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学生动机的迁移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归因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归因时,教师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为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生发展》
绪论:走近青少年
1、 身心发展:个体的身心发展包括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两大方面,指个体的生理及心理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的一系列持续变化过程。
(生理发展指生物体各部及各种器官、组织的结构和机能的生长发育过程。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或种系的心理从发生、发展到死亡的持续的规律性变化过程。
)
2、 身心发展的特征:
(1) 受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影响
(2) 连续性与阶段性
(3) 不平衡性与差异性
(4) 稳定性与变化性
第1章 青春期生理发展
1、 青春期:指个体以第二性征出现为起点并以性成熟为标志的时期。
2、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包括身体形态的剧变、生理机能的增强、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成熟、第二性征的发育与性成熟。
3、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
(1)对青少年认知、情绪及行为产生影响,认知包括信息加工、认知内容、抽象思维能力等,情绪包括情绪困扰、性成熟的情绪体验等,行为包括不协调、产生各种性心理行为等。
(2)对青少年自我发展即身体意象产生影响,身体意象是一个人对自己身体的全部或其中一部分所做的心理描画,也即个人对自己身材、体型、容貌、仪表、体力等方面整体性的判断和自我知觉。
(3)对其人际交往发展产生影响 ,如同伴交往、异性交往敏感现象。
4、青春期教育:
基本原则为宽容与谅解、理解与尊重、自然与适度,内容包含性德育、性智育、性体育、性美育。
有效模式为同伴教育。
第2章 青少年认知发展
1、个体的认知过程:指接受、贮存和运用信息的历程,包括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2、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3、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4、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个体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5、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个体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认
识。
6、知觉的特点: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组织性。
7、记忆:指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的认识活动过程。
8、记忆的规律: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识记材料的位置效应影响记忆的效果;意义材料的识记效果优于无意义材料的识记效果。
9、思维:指人脑借助言语、表象活动做实现的、对客观事实的间接、概括的反映。
10:思维的特性:间接性、概括性。
第三章 青少年情意发展
1、情绪:指有机体受到生活环境中的刺激时,生物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暂时性的较剧烈的态度及其体验。
2、情感:指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较复杂而又稳定的态度体验。
3、情绪与情感的区别、联系:
(1)区别表现在三方面:
①从需要的角度看待二者的区别。
情绪更多地是与人的物质或生理需要相联系;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精神或社会需要相联系。
②从发生早晚的角度看待二者的区别。
情绪发生早、情感产生晚;情绪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而情感是人所特有的。
③从反映特点看待二者的区别。
情绪具有情境性、暂时性、外显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持久性、深刻性、内隐性。
(2) 联系表现在两方面:
①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要通过情绪表现出来。
②情感对情绪又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对一个人的积极情感可能会使人抑制暂时的不愉快的情绪。
4、情绪状态:心境、激情、应激
5、情感种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6、意志: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支配和调节行动,克服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7、意志发展的特点:
(1)意志行动目的的发展:中学生的行动目的,则是由盲目向自觉,有选择发展的。
(2)意志行动动机的发展:主导行动动机的发展;由多变向稳定发展;动机的社会性和现实性的发展。
(3)意志品质的发展:表现在意志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自制力
的发展。
第4章 青少年自我-个性发展
1、 自我:指个体对作为一个整体的自己的意识和体验,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观念系统。
(“主体我”是一种主观的心理现象,指正在感知、思考的“我的意识”,是个体区别于他人的分离感。
“客体我”指人们对于他们是谁以及他们是怎样的人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
2、自尊:指个体对自我概念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态度,是个体基于自我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要求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
3、自尊发展的特点:青少年基线自尊比较稳定。
青少年自尊波动的是浮动自尊。
青少年总体自尊和分化自尊存在个体差异。
一些分化自尊对整体自尊有着比较大的影响。
4、影响自尊发展的因素:
(1)个体因素
(2)重要他人
(3)亲子关系与师生关系
(4)压力
5、自我同一性:指自己能意识到自我和他人相区别而存在,以及自我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即个人的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和协调一致。
6、自我同一性的特性:个体性、连续性、整合性、社会性。
7、个性:指一个人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模式,是由每个人所具有的才智、态度、价值观、情感等以独特方式结合的,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具有一贯性的产物。
8、个性的特征:整体性、个别性和共同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生物性和社会性、内隐性。
9、气质:指个体典型和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10、性格:指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11、气质与性格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是后天的;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别。
(2)联系: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气质可以影响某些性格特征形成的速度;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
12、能力:指使人能够成功完成某项活动功能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
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特殊能力是指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第五章 青少年社会性发展
1、社会性:指与个体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现象(如道德规范、交往规则)和社会关系(如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相关联的心理品质。
2、性别角色发展:指个体在遗传、家庭教养、社会文化和自我认知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学会扮演其身处社会所期望的性别角色的成长过程。
3、亲子关系: 指父母与其子女(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之间形成的双向性人际关系,是家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系之一。
4、中学生亲子关系的特点:
(1)紧张、矛盾、冲突;
(2)聚焦多种领域,社会习俗、学习、价值观、道德等;
(3)对问题性质认知不同。
5、师生关系: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6、罗森塔尔效应:指教师对学生的额殷切期望能够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7、道德发展:指个体形成一整套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和价值系统,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发展过程。
8、移情:指个体对他人情绪和情感状态的理解,表现为个体区分和辨别情感线索并推测他人内部情感状态,产生与其一致的情绪反应。
9、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三阶段:前道德阶段(4-5)、他律道德判断阶段(5-8)、自律道德判断阶段(8岁以后)。
10、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两个观点:道德判断的发展是个体道德认知发展的最重要构成;道德发展表现出不同的水平和阶段。
第6章 青少年发展中的常见心理问题
1、心理问题:指在时间方面近期发生而不太可能持久的问题,问题的内容尚未泛化,而只局限在引发事件本身,其反应强度不甚剧烈,并为严重影响思维逻辑性的心理紊乱。
2、青少年心理行为问题的性质
(1)躯体化和动作化,较少心理化
(2)过渡性,容易改善
(3)问题行为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