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辨析(答案)
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一)专项积累:文言文古今异义词1.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出身低微,学识浅陋(《出师表》)2.不行:“九岁不行”:不能走路(《陈情表》)3.猖狂:“阮籍猖狂”:狂放,不拘礼法(《滕王阁序》)4.操持:“卧起操持”:拿着(《苏武传》)5.成立:“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成人自立(《陈情表》)6.从容:“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言语举止适度得体(《屈原列传》)7.初一:“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刚刚开始(《赤壁之战》)8.东面:“东面而视”:脸朝东(《秋水》)9.反复:①“其存君兴国欲反复之”:扭转形势(《屈原列传》)②“于反复不宜鲁莽”:书信往来(《答司马谏议书》)10.非常:①“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非同寻常,不同一般(《报任安书》)②“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意外的或突如其来的(《鸿门宴》)11.风流:①“千古风流人物”:杰出、英俊(《念奴娇赤壁怀古》)②“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京口北固亭怀古》)12.逢迎:“蹑履相逢迎”:迎接(《孔雀东南飞》)13.感激:“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感动奋发(《出师表》)14.故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先例、旧事(《六国论》)15.果然:“腹犹果然”:饱的样子(《逍遥游》)16.交通:①“交通王侯”:勾结(《论贵粟疏》)②“阡陌交通”:空间上彼此通达(《桃花源记》)17.结束:“婉贞于是率诸少年结束而出”:整装(《冯婉贞》)18.方丈:“室仅方丈”:一丈见方(《项脊轩志》)19.从事:“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官名(《伶官传序》)20.具体:“亦雁荡具体而微者”:具备形体(《雁荡山》)21.开张:“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出师表》)22.慷慨:“抗辞慷慨”:意气激昂(《<指南录>后序》23.可怜:①“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②“可怜焦土”:可惜(《六国论》)24.口舌:“意北亦可以口舌动也”:言语言辞(《<指南录>后序》25.上报:“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文言实词:通假、古今异义、偏义复词4
【知识网络】
1、通假字 文言实词 5、词类活用 4、偏义复词
2、古今异义
3、一词多义
文言文阅读之实词——
通假字
什么是通假字
通假字是古代汉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
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这种现象叫
3、词义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 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有的词古今词 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 物了。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汤:古代本义为”热水”,今则菜汤、米汤等。
“为”是“是”。再如“妻子”“地方”“可以”“因为”“祖父”“不行”“突
出”“前进”“不过”“十一”等,课本内外,比比皆是。
方法感悟
(一)全面掌握教材中出现的古今异义词。 正确理解古今异义,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1.要区分所给词语是否由两个词组成。
如:璧有瑕,请指示王(《廉颇与蔺相如》) 指示:为“指”和“示”两个词, 译为“指出来, 给……看”;而在现代汉语中“指示”为一个词。
• [今义] 举动,名词
8、名称说法的演变
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 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 语表示了。 目 现换成“眼睛” 寡 现换用“少” 足 现换用“脚” 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 愿为市鞍马。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高考考查实词的重点之一是
古今同形异义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
文言实词的古今异义
一古今异义(初中部分)例词---例句---古义---今义1、居---居十日---过了---居住2、走---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跑---走3、再---一股作气,再而衰---第二次---又4、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护城河---水池5、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从祠中---停驻---质量差;次数6、戾---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至---暴戾7、令---何患令名不彰耶---美好的---命令8、寻---未果,寻病终---不久---寻找9、狱---小大之狱,虽不能察---案件---监狱10、坐---停车坐爱枫林晚---因为---坐下11、渠---问渠哪得清如许---它(他)---水渠12、微---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微小13、迁---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官吏调职---迁移14、形---无案牍之劳形---身体---形状15、鄙---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卑鄙16、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品质低下17、牺牲---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祭祀用的物品---为正义事业而奉献18、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父母兄弟等---姻缘亲属19、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错相通---交通运输20、妻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儿女---男性的配偶21、绝境---同上---与世隔绝的地方---山穷水尽的地步22、无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更不必说---条件关系连词23、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数学学科之一24、开张---诚宜开张圣听---扩大---开业25、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聚集商议---财务人员二语文高考文言文古今异义词79例1. 墙往往而是到处2. 而气候不齐天气3. 何乃太区区见识少4. 感君区区怀真诚的5. 汝岂得自由自作主张6. 自可断来信媒人7. 叶叶相交通交错相通8. 蹑履相逢迎迎接9. 处分适兄意处理10. 望洋向若抬头仰视11. 计中国之在海内中原地区12. 望美人兮天一方理想13.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分之一14.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不同寻常15.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意外变故16. 古之学者必有师读书人17. 凡百元首帝王18. 以示玉人玉匠19. 弟子不必不如师不一定20. 今之众人一般人21.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妃嫔近臣22. 请指示王指给……看23. 布衣之交尚不能欺百姓24. 明年复攻赵第二年25. 宣言扬言26.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门客27.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坚守盟约28. 一旦异于今日有一天29. 用心一也因为心思30. 悦亲戚之情话内外亲属有感情的话31. 约为婚姻儿女亲家32. 武等实在确实活着33. 汝为人臣子臣下儿子34. 举臣秀才优秀人才35. 供养无主无人主持36. 告诉不许申诉37. 臣之辛苦辛酸苦楚38. 实为狼狈进退两难39. 金就砺则利金属做的刀剑40. 都督各路军马统领41. 可以纾祸能够用来42. 为巡船所物色搜寻43. 几彷徨死走投无路44. 其容清明清爽明朗45. 有时飘零按照时节凋零46. 老大嫁作商人妇年纪大了47. 我丈人行也长辈48. 整顿衣裳起敛容整理49. 暮去朝来颜色故容颜50. 铁骑突出刀枪鸣突然冲出51. 芒芒然归疲惫52. 造次必于是匆忙、仓促53. 抗辞慷慨激昂54. 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官职名55. 能谤讥于市朝公开批评56. 初一交战刚刚57. 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见识浅薄58. 因前言便宜事有利于国家的59. 地方千里土地方圆60. 风流人物有风度仪表的61. 横行天下驰骋62. 由是感激感动奋发63. 权起更衣上厕所64. 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65. 号令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一起商量66. 窃会计之余功官职名67. 结束而出整理行装68. 开张圣听扩大69. 烈士暮年有远大抱负的人70.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垄断焉阻隔71. 无论魏晋更不必说72. 致殷勤之意深厚73. 最喜小儿无赖活泼顽皮74. 野人乡野之人75.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有作为的男子76. 鼎足之形成矣形势形成77. 思厥先祖父祖辈父辈78. 虽然即使这样、虽然这样79.稍稍宾客其父渐渐地。
2023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文言实词之“古今异义”
2023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文言实词之“古今异义”古今异义词分类一、词义扩大文言文中的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窄,后来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
【例】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中的“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指黄河,而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2.“是女子不好”(《西门豹治邺》)中的“好”,在文言文中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现在的“好”可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二、词义缩小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变得狭窄的现象。
【例】1.“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在文言文中泛指一切金属,而在现代汉语中专指黄金。
2.“丈夫亦爱怜其子乎?”(《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丈夫”,是指成年男子,“生丈夫,二壶酒,一犬”(《勾践灭吴》)中的“丈夫”则是指男孩。
在古代,不管是成年的还是未成年的,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男人,均可称丈夫,但在现代汉语中“丈夫”一般仅指已婚女子的配偶。
3.“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因”(《烛之武退秦师》)中的“行李”,在文言文中既可以指出使的人,也可以指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在该句中就是指出使的人,而在现代汉语中仅仅指出门所带的东西。
三、词义强化某些词语的今义与在文言文中的意义相比,词义性质发生了变化,程度加深了。
这是词义的强化。
【例】1.“恨”,古代多表遗憾、不满意。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出师表》)其今义则表仇恨、怀恨。
2.“诛”原义是责备。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于予与何诛?”(《论语·公冶长》)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义了。
四、词义弱化词义弱化是指词义程度的减弱。
【例】1.“饥饿”中的“饿”字,古义是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
《孟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即用“饿”的古义,而现代汉语中“饿”是指一般的肚子饿。
2.“怨恨”的“怨”字,古义即“恨”,而今天的“怨”由古义“恨”减弱为“不满意、责备”的意思,如“任劳任怨”。
文言实词之古今异义(1)
11.无日
今义:不知还有多少时候;古义:不久。 例如: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12.殷勤 今义:热情,周到;古义:情意深厚。 例如:肃奉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
13.唧唧
今义:低声交谈,也可指虫的叫声; 古义:①织布机声。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②叹息声。我闻琵琶又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琵琶行》)
14.豪杰
今义:才能出众的人; 古义:①有声望、地位的人。 例如: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②英雄人物。 例如:山东豪杰遂并起…《陈涉起义》)
15.何苦
今义:不值得做,犯不着; 古义:哪怕,怕什么;怎怕。 例如: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16.肉食
今义:肉类食物;古义:指享受优裕的大官。 例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今义:不同色调的物理特性
⑧沛公居山东时 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⑨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妻,与“丈夫”相对
(10)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
(11)璧有瑕,请指示王 指示 古义:古代是指给人看 今义:现在是表示上对下申明处
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12)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
股 古义:指大腿 今义:指臀部
(13)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谢 古义:指告诫、告诉 今义:感谢
(14)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指运输、邮政等部门
(15)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8.用心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事肯动脑筋(褒义)。 古义:思想意识的活动(中性)。 例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11 文言实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巧判断-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
四、文言复词
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是文言文中较为特殊的两类词。不了解它们的特
点,就会产生误解。
古汉语中有少量的双音节词,这类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的语 素构成,而在特定的语境中,其词义却偏在一个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起
④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 吃饭
)(《种树郭橐驼传》)
⑤拔剑切而啖.之(
吃
)(《鸿门宴》)
⑥张尾伸须,直龁.敌领( 咬
)(《促织》)
(2)依对举,推其义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 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 例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①籍.吏民,封府库( 造册登记 )(《鸿门宴》)
②唇吻翕.辟,不知何词( 合
)(《促织》)
③追亡.逐北( 败逃,这里指败逃的军队 )(《过秦论》)
④忽魂悸.以魄动(因惊惧而心跳)(《梦游天姥吟留别》)
⑤忍尤.而攘诟( 责骂
)(《离骚》)
(3)循语法,断其义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可知,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 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那么 我们就可以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 知它的意义。
音同(近) 两个字具有相同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劝学》)“有”同“又”
通假 或相近的读音
【对点训练】
5.找出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 “共”同“供”,供给 )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受,同“授”,传授 ) (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畔”同“叛”,背叛 )
名师导学:高考常考五类文言实词的理解(解题指津+即学即练+答案解析)
名师导学:高考常考五类文言实词的理解(解题指津+即学即练+答案解析)阅读和翻译文言文,首先遇到的即文言实词,其中重点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复词(同义复词)、词类活用五类。
【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指同一词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的现象。
文言实词,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在词典中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
而这些义项,又可以分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
而文中的实词,确切的含义只有一个。
阅读时,应根据该词的特定语境来断定其特定的含义。
[即学即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人。
绍兴元年,盗起旁郡,官吏悉逃去,顺昌民以刚为命。
刚喻从盗者使反业,既而他盗入顺昌,部使者檄刚抚定。
刚遣长子迟喻贼,贼知刚父子有信义,亦散去。
寻召为吏部员外郎,言:“古者天子必有亲兵自将,所以备不虞而强主威。
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居则以为卫,动则以为中军,此强干弱枝之道。
”又言:“国家艰难已极,今方图新,若会稽诚非久驻之地。
请经营建康,亲拥六师往为固守计,以杜金人窥伺之意。
”(节选自《宋史·廖刚传》)A.刚喻.从盗者使反业喻:教导,劝说B.部使者檄.刚抚定檄:文告,文书C.愿稽.旧制,选精锐为亲兵稽:考证,查考D.以杜.金人窥伺之意杜:杜绝,防范答案解析:B (檄,这里作动词,“用檄文征召、声讨”,引申为“下令”。
) 〖参考译文〗廖刚字用中,南剑州顺昌县人。
绍兴元年,邻州出现了盗贼,官吏全都逃走,顺昌县人民听从廖刚的命令。
廖刚劝说跟随盗贼的人回来从事自己的本业,接着其他盗贼进入顺昌,部使者下令廖刚安抚平定。
廖刚派长子廖迟规劝盗贼,贼人知道廖刚父子有信义,也都散去。
不久廖刚被召为吏部员外郎,进言说:“古代天子都有自己亲自率领的亲兵,用来防备意外,增强君主的威势。
希望查考先前的制度,挑选精锐作为亲兵,平常作为护卫,行动作战时作为中军,这是增强君主权威削弱地方实力的方法。
文言文阅读 实词之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1 一词多义 2 通假字 3 词类活用 4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一个词有本意、引申义、比喻义这就造成了一词多义现象。如“兵”的本意是“兵器”。一个词在 不同的语句中意义不同,而这几个意义往往是有关联的。 举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 举起,抬头 (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史记·陈涉世家》) 发动 译文:现在逃跑是死,发动叛变也是死。 (3)举世无双。全 译文:全世界没有第二个。 (4)举一反三。提出,举出
或:表示以戈卫国。 本义:国家。 成语:多言或中duō yán huò zhōng, 释义为:多言或中指多方面讨论之,有的可能中的。
一词多义
向人认错,道歉 • 长跪而谢。——《战国策》
• 译文:久久跪着,认错请罪。
有用言辞委婉地推辞,拒绝。
• 杜门谢客。 • 译文:关着门拒绝见客。
感谢,酬谢。 •谢客数千,又重馈部吏。——《潜夫论》 •译文:酬谢很多客人,又给官吏送贵重的礼物。
缘:本义是指古时衣服的边缘。 成语:缘木求鱼,汉语成语,拼音是yuán mù qiú yú,字面 解读为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 目的。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一词多义
有人,有的人 •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自相矛盾》
• 译文:有人说:“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样?。
菜汤 •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唐· 王建《新嫁娘》
• 译文:新娘进门的第三天就下厨 房,洗了手便开始烧菜做汤。
成语: 金城汤池:如钢铁铸造的城墙,像沸水流淌的护城河。比喻城池坚固, 难于攻破。 固若金汤:形容防守非常坚固。金:金城,指坚固的城墙。汤:汤池, 指防守严密的护城河。
一词多义
2021广东高职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一、理解常用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三)古今异义
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 A.好读书,善属文 B.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 C.风俗日以衰败 D.患在不知法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 此题B项中的“故事”是古今异义词,这里 可译成“先例”之意。而现在是指有情节、有人物的一些事 件。A、C、D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在一致。
【对点训练】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古:到;今: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表示
另提一事) B.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古:党羽、心腹;今:指与公家相对的
个人) C.吴之民方痛.心.焉(古:痛于心,痛恨;今:极端伤心) D.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古:不正常;今:程度副词,十分,极)
故事 旧事,前例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六国论》
其实 那实际情形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其实百倍。
《六国论》
亲戚
父母兄弟等家里 的亲属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颜色 容颜,脸色
暮去朝来颜色故。
《孟子二章》 《琵琶行》
因为 因此作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琵琶行》
老大 年纪大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 商人妇。
【答案】A 【试题分析】 A项的“前进”的古义应该解释为“走上去奉献”。
6.完成下面的表格
词语 常见古义
例句
出处
除 任命,授予官职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
可以 可以用来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曹刿论战》
文言实词(通假字 古今异义)
⑦讲究,计较
三、古今异义词
“常见古今同形异 义词辑录”
文言实词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两大变化: 一是词形由单音节向双音节演变,一是词义大多数已 发生变化。而词义的演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 褒贬色彩的转换、名称说法变化以及单双音的变化。
高考真题[2010安徽卷] 高考真题[2010湖南卷] (3)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 (1)委身偏方,特霸者之臣尔。(陈亮《诸 一无所受。(《周书.贺兰祥传》) 葛孔明》) 当时已经和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 寄身在偏远的地方,只不过是称霸的人的臣子罢了。 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
(2)2008年高考广东卷: 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当时陶侃担任闲散官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 与他结为好友,把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 (3)2010年高考天津卷: 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 的刀子走向池塘边呼唤鱼。
2.名词用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 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在 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 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
①范增数目项王 两个名词相连 “可、能、欲”等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名词被能愿动词修饰 ③置人所罾鱼腹中。 名词用在“所”字结构中 ④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 名词放在副词后 名词后紧跟代词 ⑤驴不胜怒,蹄之 ⑥秦伐韩,军于阏与 名词后跟介词结构作补语
高考真题:
(1)2006年高考江苏卷: 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
名作状,用对待老师的礼节
2020高考备考:文言实词知识梳理与练习(附答案与译文)
高考备考:文言实词知识梳理与练习(附答案与译文)高考无论怎么考查,其实质都是对文言词、句的考查。
对文言词、句的理解,七分靠积累,三分靠技巧。
本部分通过对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进行归纳梳理,旨在让考生系统掌握用法规律,把握方法技巧,把知识学通学透,方法用熟用活。
常考文言实词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5大类,其中对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通假字的考查是重中之重,偏义复词相对较少。
一、“5类文言实词”系统归纳(一)通假字“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假”就是“借”的意思)。
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
它的分类如下:类别释义示例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烛之武退秦师》中“失其所与,不知”的“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现代一般认为“知”通“智”。
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假借。
《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读音相同,被借用了“早”的意义。
“早”是本字,是“蚤”的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
古今字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受”是古字,“授”是今字,“受”通“授”。
例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指出下列各句中所含的通假字并解释。
(1)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2)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3)女忘会稽之耻邪“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4)厚遇宾客,振贫吊死“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反返返回(2)坐座座位(3)女汝你(4)振赈救济【参考译文】吴王赦免了越王(让他回了越国)以后,越王勾践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复国,于是就每天让自己的身体劳累,让自己焦虑地思索,还把一个苦胆挂在座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觉之前都要看苦胆,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
文言文专题:实词之古今异义词-2024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之文言文阅读(全国通用)
文言文专题实词之--
古 今 异 义词
文 言 文
(一)定义:
所谓“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与现代汉语中的词语书写相同 (同形)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现象。 既指单音节词古今词义不同,又指双音节词古今词义不同,尤其是后 者,容易造成用今义解释古义,这也是高考翻译题中常考的热点。
一、高考原题回放
其三、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高考全国Ⅰ卷) “……陛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
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 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 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 以德,齐之以礼。”……
名词,当今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 • 2.“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 • “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涉及品德。而当今的“好”可泛指一切美
好的性质,对人、事、物都可以修饰限制。
练习: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
1、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赤壁 今义:则指整个中国。
C.依乎天理 D.因其固然
2.A A.无古今异义。句意: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 B.非常:古义,不同一般的事,意外的变故;今义,副词, 很、非常。句意:防备其它的盗贼进入和意外变故。 C.天理:古义,自然结构;今义,天然的道理。 D.固然:古义,本来的结构;今义,诚然,虽然。句意:顺 着牛体本来的结构。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左右”:身边的人 【今义:左和右两个方面;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概数,跟“上下”相同】。
(1)唐太宗担心官吏中多有接受贿赂的,便秘密安排身边的人去试探他 们。
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辨析(答案)
高三文言文知识复习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辨析一、知识要点:1、古今异义词即同一词随着社会的变化,古今词义也不相同。
2、古今词义变化包括下面几种情况:①词义扩大:有些词原来意义比较狭窄,后来就包括了很多意义,应用范围也扩大了。
如“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了。
②词义缩小: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范围比原来小了。
如“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③词义转移:指一个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
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现在指“品行恶劣”。
④感情色彩变化:指词义演变后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与原来的不同。
如“爪牙”,古代指“国王的武士猛将”,是褒义词,现在指“狗腿子”,变成了贬义词。
⑤词义弱化:如“很”,古义同“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现在“很”字表示的程度低一些了。
⑥词义强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和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的意思。
3、文言实词单音词和复音词辨析古代汉语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以复音节为主,要注意区别:①不要把古代的两个单音节词理解成现代的一个双音节词:如“中间”“前进”“形成”“地方”。
②不要把古代的一个双音节词理解成现代的两个单音节词:如“窈窕”“望洋”“布衣”。
③注意理解同义复合词:如“和睦”,“和”与“睦”都是“和好”的意思。
④注意理解偏义复词:如“作息”“公姥”“存亡”“缓急”“异同”“出入”等。
【参考书目】《高一上语文课本·附录》二、练习(例句均出自高一高二课本)(一)、写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古义和今义1、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孟子〉二章》(疲惫至极//生理或心理不正常状态)2、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孟子〉二章》(停止//与“歪”相对)3、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垓下之围》(山的东面//今山东省)4、操童子业,久不售。
《促织》(考取//卖)5、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苏武传》(批//行辈、辈分、辈子)6、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实词》:古今异义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实词》: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是指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相同(同形)的词语的意思不同的现象。
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出现的,大致包括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几种。
1.词义扩大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
如“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现指整个中国。
2.词义缩小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
如“谷不可胜食也”中的“谷”,是粮食作物的总称,故有“五谷”“百谷”之说;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
3.词义转移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
如“孙子膑脚”中的“脚”,古义指“小腿”,现在专指“足”。
4.词义弱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在今天表示的语义较弱。
如“羞”,古义是“羞愧,感到耻辱”,今义是“害羞,不好意思”。
5.词义强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弱,在今天表示的语义增强。
如“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
6.感情色彩变化词语在使用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
如“逢迎”,古义是“迎接”,中性词;今义是“迎合”,含贬义。
例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宣王好射,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其实..所用不过三石。
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阙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
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
三石,实也;九石,名也。
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其实..所用不过三石 其实:他实际上。
B .左右..皆引试之 左右:侍从。
C .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 不过:只是。
D .而终身自以为..九石 以为:认为。
[答案] C [解析] C 项,不过,不超过。
A 项中的“其实”、B 项中的“左右”为古今异义词。
【参考译文】齐宣王爱好射箭,喜欢别人夸耀他能够拉开强弓,其实他使的弓只用三石的力气就能够拉开了。
文言文中常见的单音节词古今异义(附2011年高考文言实词题目解析)
文言文中常见的单音节词古今异义(附2011年高考文言实词题目解析)2012高考备考古汉语中常见的单音节词古今异义(附2011年高考文言实词题目解析)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凶恶、凶残)加(更;增加)假(借助;不真实的)信(的确;书信)河(黄河;泛指江河)橹(盾牌;划船的工具)赢(背负;胜或获得)走(跑;不行)次(水边;量词)向(从前;对、朝或偏袒)穷(困厄、不得志;贫困、穷)率(一概、全部;率领、轻率)再(第二次;又一次)原(推究;原来、原则)床(坐具;卧具)抑(或者;抑制)归(女子出嫁;回来)比(等到;比较)比(紧挨、并排;比较)渠(他、它;水道)去(离开、距离;往)阳(水的北面,山的南面或南坡;太阳、)怒(振奋、大鹏展翅起飞的气势;发怒)危(高;危险)但(只;但是)略(夺取;简略)将(请;将要)或(有人、或许;或者)爱(吝啬;喜爱)固(本来;坚固)诸(之于、之乎;众、各)择(区别;选择)隐(哀怜、不忍;隐藏或隐瞒)稍(逐渐;稍微)诚(果真、如果;真诚)赞(引见、介绍;称赞)拜(授官;一种礼节)除(授官;除去)安(养生;安定、安然)鄙(边境;轻视或粗俗)池(护城河;水塘)摧(伤心;破坏或折断)汤(热水、开水;较浓汁液)按(查究;压住或按照)都(大;都市或全)病(困苦至极;疾病)必(果真、如果;一定、必然)齿(年龄、岁数;牙齿)伐(功业、夸耀;坎)顾(拜访;回顾或照顾)会(恰逢)聚会或会议)间(参与;中间或间隔)控(拉;控制或控告)迁(放逐;迁移)景(大、日光;景致或情形)害(嫉妒;祸害或害处)摄(整理、整顿;吸取或保养)遣(休、被夫家赶回娘家;消除或派遣)冒(涂盖、敷上;冒充或向外透)奇(适宜;特殊的或惊异的)要(邀请、相约;要求)严(尊重;严格或严密)卒(死;士兵)寻(不久;寻找)章(花纹;文章或图章)速(招致;速度快)寝(丑陋;睡觉)附2011年高考文言实词题目解析一.(重庆)阅读下文,完成8--10题。
六国论(文言虚词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句式 一词多义)
六国论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暴霜露(通“曝”,曝露)(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通“倘”,倘若)(3)暴秦之欲无厌(通“餍”,满足)2.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它实际上的数量<今义:实际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祖辈和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义:至:到;于:引出结果。
以至于。
今义:连词,表示到达某种程度(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理解事物的能力@(5)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先例,旧事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有关人物的事情(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两次今义:又,又一次(7)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这样以后今义: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8)刺客不行.古义:不去行刺今义::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7、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古:咽下咽喉今:吞咽8.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古义:结交今义:和9.始速祸焉:古义:招致)今义:速度3.词类活用(1) 名词作状语日削月割(一天天地,一月月地)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理:按理来说(2) 名词作动词。
义不赂秦(坚持正义)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待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吞下以地事秦事:侍奉](3) 形容词作动词。
不能独完(保全)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坚持到最终)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的方面,大的方面)始速祸焉速:招致动词的使动用法:李牧连却之使……退却,译为打退4.一词多义【(1)兵非兵不利(名词,兵器、武器)而秦兵又至矣(名词,军队)斯用兵之效也(名词,战争)(2)暴暴霜露(动词,曝露)暴秦之欲无厌(形容词,凶暴,残酷的)(3)事以地事秦(动词,侍奉)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名词,事情)(4)犹犹抱薪救火(动词,像,好象)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副词,仍然,还) (5)终终继五国迁灭(副词,终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动词,坚持到最终)(6)始始有远略(名词,起初)始速祸焉(副词,才)(7)向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副词,假使,如果)并力西向(动词,朝着,对着)(8)得较秦之所得(动词,获得)此言得之(动词,适合,得当)势①有如此之势(优势)②其势弱于秦(势力)亡:1.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失去土地))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灭亡)二、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表承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文言文知识复习文言实词古今异义辨析一、知识要点:1、古今异义词即同一词随着社会的变化,古今词义也不相同。
2、古今词义变化包括下面几种情况:①词义扩大:有些词原来意义比较狭窄,后来就包括了很多意义,应用范围也扩大了。
如“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河流了。
②词义缩小:演变后的词义所反映的客观事物范围比原来小了。
如“金”,原来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
③词义转移:指一个词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
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现在指“品行恶劣”。
④感情色彩变化:指词义演变后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与原来的不同。
如“爪牙”,古代指“国王的武士猛将”,是褒义词,现在指“狗腿子”,变成了贬义词。
⑤词义弱化:如“很”,古义同“凶狠”的“狠”,表示程度很高,现在“很”字表示的程度低一些了。
⑥词义强化:如“恨”,古代多表示遗憾和不满意,现在则表示仇恨﹑怀恨的意思。
3、文言实词单音词和复音词辨析古代汉语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以复音节为主,要注意区别:①不要把古代的两个单音节词理解成现代的一个双音节词:如“中间”“前进”“形成”“地方”。
②不要把古代的一个双音节词理解成现代的两个单音节词:如“窈窕”“望洋”“布衣”。
③注意理解同义复合词:如“和睦”,“和”与“睦”都是“和好”的意思。
④注意理解偏义复词:如“作息”“公姥”“存亡”“缓急”“异同”“出入”等。
【参考书目】《高一上语文课本·附录》二、练习(例句均出自高一高二课本)(一)、写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古义和今义1、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孟子〉二章》(疲惫至极//生理或心理不正常状态)2、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孟子〉二章》(停止//与“歪”相对)3、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垓下之围》(山的东面//今山东省)4、操童子业,久不售。
《促织》(考取//卖)5、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苏武传》(批//行辈、辈分、辈子)6、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苏武传》(相抵挡,,对等//差不多;合适;很)7、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苏武传》(对年长者的尊称//岳父)18、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苏武传》(高级官吏//尊贵的人)9、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苏武传》(责备//把方便或好处给别人)10、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英雄的风流余韵,有功绩又有文采//男女之间的放荡行为)11、媒人下床去,诺诺复尔尔。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古代的一种坐具//供人睡觉的家具)12、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自作主张//不受拘束)13、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可爱//值得怜悯)14、处分适兄意,那得任自专。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处置,处理//对犯错误的人给予处罚)15、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多多劝告//表感谢)16、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诸子说水》(达到,到了//表示另提一事)17、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诸子说水》(小缝隙//脸上的光彩)18、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米之在大仓乎?《秋水》(黄河流域一带//中华人民共和国)19、若雍其口,其与能几何?《邵公谏厉王弭谤》(多少,几个//几何学)20、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与朱元思书》(向东向西//各种具体或抽象的事物)21、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六国论》(先例,旧事//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2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琵琶行》(于是写了//表原因)23、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琵琶行》(骤然冲出//超过一般;鼓出来)24、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琵琶行》(容貌//色彩)25、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琵琶行》(年龄大//同辈或同伙众排第一的人)26、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琵琶行》(先前//朝前方)27、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劝学》(即使//虽然)28、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劝学》(指金属制的刀剑等//黄金)29、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劝学》(渡,越过//断绝;穷尽;独一无二……)30、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存身,藏身//托付;把理想放在……)31、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说》(求学的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3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说》(用来……的东西//表因果的连词)3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无论//没有)34、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而耻学于师。
《师说》(一般人//大家)35、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师说》(小的方面学习//初等教育学校)36、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病梅馆记》(才智能力//认识理解事物并解决问题的能力)37、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藩之也。
《种树郭橐驼传》(果树结果//承接上文而含转折的副词)38、传其事以为官戒《种树郭橐驼传》(把……作为//认为)39、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归去来兮辞》(拐杖//伏着老人)40、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归去来兮辞》(内亲外戚//与家庭有婚姻、血缘关系的家庭或成员)41、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指南录〉后序》(处境困窘,没有依靠//因清闲而烦闷;言行无意义而使人讨厌)(重赏征求,重金收买//买)42、既成礼,明日造朝……《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第二天//下一天)43、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伶官传序》(泛指一般属官//投身到;处理)44、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
《促织》(童生,没有考取秀才的读书人//男孩子)45、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过秦论》(吝惜//喜爱)(用来招集、招请//表结果)46、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兰亭集序》(社会人事的应酬//低头和抬头,泛指一举一动)47、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兰亭集序》(胸怀抱负//胸前;心中存有……)48、至于今,盖三十馀年矣。
《记旧本韩文后》(到//表另提一事)49、唯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梦游天姥吟留别》(刚才,先前//从来,一向)50、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
《项脊轩志》(处处,到处//副词,表情况经常发生)51、盖予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
《游褒禅山记》(十分之一的省称//基数词)5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非同寻常//很,极)53、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叹惜,感慨//悲伤;怜悯)54、是说也,人常疑之。
《石钟山记》(这,这个//表判断的动词)55、余方心动欲还……《石钟山记》(心惊//心中产生某种念头)56、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石钟山记》(往//适合)57、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
《石钟山记》(中间是空的//天空中)5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屈原列传》(扭转形势,回到原先状态//一次又一次,重复)5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婉言道歉//推辞)60、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盟约//限制)61、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年//下一年)62、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不过三十日。
《廉颇蔺相如列传》(不超过//只,仅仅;表转折)6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扬言//宣告,声明)64、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不能行走//不可以;能力不够)65、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陈情表》(成人自立//组织机构等筹备成)366、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陈情表》(申诉,申诉苦衷//说给人,使人知道)67、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
《〈新序〉二则》(诸侯国之间遣使问候//聘请)(拜访//经过……)68、虽然,吾心许之矣。
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新序〉二则》(即使这样//表转折关系)69、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
《〈新序〉二则》(婴儿//男孩子(对父母而言))70、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左忠毅公逸事》(指穿普通衣服改装出行//小,轻)二、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注意是单音词还是复音词,注意读音的停顿)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孟子〉二章》(单,可以/凭借)2、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垓下之围》(单,地方/方圆)3、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指南录〉后序》(单,走一趟/是)4、断头置墙上,颜色不少变。
《五人墓碑记》(双,脸色,神态)5、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秋水》(双,抬头仰视的样子)6、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
《邵公谏厉王弭谤》(单,发表/议论)7、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
《黄花岗烈士事略》(单,把……作为)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劝学》(单,广泛地/学习)9、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劝学》(单,因为/心思)10、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师说》(单,跟从/并且)1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师说》(单,不一定)1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学记》(单,明白/道理)13、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
《学记》(双,声音平和舒缓)14、此吾所以旁推交通,而以为之文也。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双,交互相通,互相参考)15、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游褒禅山记》(单,足够/用光)16、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石钟山记》(单,那事情的真相)17、上不天则下不遍覆,心不地则物不必载。
《诸子喻山》(单,不能/完全)18、子厚谪居,幽寻以送日月,故曲尽其形容。
《游雁荡记》(双,面貌)19、璧有瑕,请指示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单,指给……看)20、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廉颇蔺相如列传》(双,嫔妃)21、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单,上前/进献)22、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谏太宗十思疏》(单,为什么/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