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第十二章 肾功能检验
合集下载
实验诊断学_肾功能检查
[临床意义]
非早期肾功能损伤指标, 常在肾小球滤过功能严重
受损时才明显升高
病理性血液 BUN增加
肾前性:最重要的原因是失水,任何原因引起的血液浓缩 都将因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减低而使血液尿素 浓度增加。 肾性:肾小球肾炎、肾病晚期、肾功能衰竭、慢性肾盂肾 炎及中毒性肾炎等影响肾小球滤过的疾病都可使血液中 尿素含量增高。 肾后性疾病:所有可能使尿路阻塞的因素都可引起血液中 尿素含量增高。 血尿素浓度降低除婴儿、孕妇以及低蛋白高糖饮食 者外,常见于肝功能衰竭患者。
UOsm /POsm=1,等渗尿,肾浓缩稀释功能几乎 完全丧失,见于慢性肾缩功能丧失,稀 释功能仍在,见于尿崩症
患者女性,25岁,中国汉族人。
主诉 体检发现镜下血尿2年,加重伴肉眼血尿2周。 现病史 • 2年前查体发现尿红细胞5-8/HP,没有管型,尿蛋白(+), 尿蛋白定量0.48g/d,无水肿,血压(Bp)90/60mmHg,血肌 酐(Scr)100umol/L(正常<133umol/L) • 血常规:无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均正常,无发热、关节痛、 口腔溃疡及皮疹,查ANA(-)。此后体检持续镜下血尿, 尿蛋白0.3-0.8/d,血压、肾功能正常,诊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间断服用中药治疗。 • 两周前出现发热、咽痛,当地医院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 炎”,第二日发现尿色呈洗肉水样,查尿潜血+++,蛋白++, 予青霉素抗感染治疗2天后体温正常,尿色变为浅粉色,为 明确诊断收入院。
3.血清尿酸P348
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产物
内源性:组织核酸分解(80%) 外源性:食物核酸分解(20%) 肾病早期SUA首先增加,有助于早期诊断。
尿毒症期SUA升高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不平行。
肾脏功能检验(生物化学检验课件)
在摄入食物及分解代谢稳定时,它们在血液中的浓 度取决于肾脏的排泄能力,因此,血中非蛋白氮化合物 的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肾脏的功能,是临床常用的 肾功能指标。
02 尿素(urea)
是蛋白质代谢终产物,产生的量取决于蛋白质摄入量 和肝脏功能。
尿素占血中非蛋白氮化合物总量的45%。可自由通 过肾小球滤过膜。仅有少部分尿素经由胃肠道及皮肤排 出,因此,血清尿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肾小球的 滤过能力。
1770 1416 1062 708 354
正常GFR百分比
120 100 80 60 40 20
BUN 112 98 84 70 56 42 28 14
0 GFR(ml/min)
(二)血清肌酐的测定
肌酐(creatinine,Cr)是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谢的最终 产物。人体内肌酐包括两部分:
外源性肌酐:由食物摄取; 内源性肌酐:由肌肉组织代谢生成。 肌酐是小分子物质,不与血浆蛋白结合,由肾小球滤 过,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仅少量被肾小管分泌到尿液中, 因此,在控制外源性肌酐摄取时,测定血清肌酐可作为肾 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
Jaffe反应法(苦味酸法CREA-J):肌酐与碱性苦味酸作 用,510nm处比色分析。
OH-
苦味酸十肌酐
黄红色化合物
酶偶联速率法(CREA-S):肌酐在肌酐水合酶催化下生 成肌酸,然后在肌酸激酶、丙酮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偶 联作用下,使NADH氧化成NAD+,在340nm处监测吸 光度值降低速率,推出肌酐含量。
苦味酸生成红色,这些物质统称为假肌酐。
点 由于假肌酐也存在于红细胞中,因此测定肌 酐时采用血清或血浆作为标本,避免溶血。
假肌酐干扰的排除
01 吸附法
用硅酸铝土在酸性条件下吸附血清中的肌酐或用阳 离子交换树脂直接吸附血清中的肌酐后,再用Jaffe反应 显色。
02 尿素(urea)
是蛋白质代谢终产物,产生的量取决于蛋白质摄入量 和肝脏功能。
尿素占血中非蛋白氮化合物总量的45%。可自由通 过肾小球滤过膜。仅有少部分尿素经由胃肠道及皮肤排 出,因此,血清尿素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肾小球的 滤过能力。
1770 1416 1062 708 354
正常GFR百分比
120 100 80 60 40 20
BUN 112 98 84 70 56 42 28 14
0 GFR(ml/min)
(二)血清肌酐的测定
肌酐(creatinine,Cr)是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谢的最终 产物。人体内肌酐包括两部分:
外源性肌酐:由食物摄取; 内源性肌酐:由肌肉组织代谢生成。 肌酐是小分子物质,不与血浆蛋白结合,由肾小球滤 过,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仅少量被肾小管分泌到尿液中, 因此,在控制外源性肌酐摄取时,测定血清肌酐可作为肾 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
Jaffe反应法(苦味酸法CREA-J):肌酐与碱性苦味酸作 用,510nm处比色分析。
OH-
苦味酸十肌酐
黄红色化合物
酶偶联速率法(CREA-S):肌酐在肌酐水合酶催化下生 成肌酸,然后在肌酸激酶、丙酮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偶 联作用下,使NADH氧化成NAD+,在340nm处监测吸 光度值降低速率,推出肌酐含量。
苦味酸生成红色,这些物质统称为假肌酐。
点 由于假肌酐也存在于红细胞中,因此测定肌 酐时采用血清或血浆作为标本,避免溶血。
假肌酐干扰的排除
01 吸附法
用硅酸铝土在酸性条件下吸附血清中的肌酐或用阳 离子交换树脂直接吸附血清中的肌酐后,再用Jaffe反应 显色。
肾功能检查ppt课件
2.肾血浆清除率(clearance)
-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物 质全部清除 (ml/min 或L/24h)
清除率:C=UV/P
C-清除率(ml/min) V-每分钟尿量(ml/min) U-尿中测定物质的浓度(mmol/L) P-血中测定物质的浓度(mmol/L)
各种物质经肾排泄的方式
10mg/gcr; 成人血中游离的α1~MG :10-30mg/L 4、意义: (1)近端肾小管功能损害:为早期特异、敏感指标
(不受肿瘤和酸性的影响)
(2)评做GFR:比Ccr及β2-MG更灵敏 ①Ccr<100ml/min时即有α1—MG升高 ②血清和尿中α1—MG升高时,——表明肾小球和肾
小管均受损。
近端肾小管功能包括:
(二)α1微球蛋白测定
1、原理: α1 -MG是体内淋巴细胞、肝细胞产生的一种小分子 糖蛋白。不和蛋白结合的α1 -MG 可自由通过肾小球, 然后在近端肾小管内99%全被重吸收。
2、正常值:正常人尿α1 -MG<15mg/24h。 3、意义:尿ß2-M可做为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退的 早期指标。尿α1 -MG升高反应肾小管损伤的特异敏 感指标,见于各种肾间质病,肾移植等。不受 cancer和尿ph影响,可靠性高于尿 ß2-微球蛋白,血 若血和尿中均升高,反应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损害。
小分子蛋白质,为胱氨酸蛋白酶的抑制 剂由有核细胞产生,产生率恒定。
(2)CYS-C仅经肾小球过滤而清除, 可作为GFR的标志物,
比Ccr敏感和特异。
2、方法:比浊法
3、参考值:0.5g-1.03mg/L
4、意义:为肾小球滤过率(GFR)的 敏感而特异性指标。
第二节 肾小管功能实验
肾小管功能试验包括近端肾小管、远端肾小管 两部分。
-单位时间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物 质全部清除 (ml/min 或L/24h)
清除率:C=UV/P
C-清除率(ml/min) V-每分钟尿量(ml/min) U-尿中测定物质的浓度(mmol/L) P-血中测定物质的浓度(mmol/L)
各种物质经肾排泄的方式
10mg/gcr; 成人血中游离的α1~MG :10-30mg/L 4、意义: (1)近端肾小管功能损害:为早期特异、敏感指标
(不受肿瘤和酸性的影响)
(2)评做GFR:比Ccr及β2-MG更灵敏 ①Ccr<100ml/min时即有α1—MG升高 ②血清和尿中α1—MG升高时,——表明肾小球和肾
小管均受损。
近端肾小管功能包括:
(二)α1微球蛋白测定
1、原理: α1 -MG是体内淋巴细胞、肝细胞产生的一种小分子 糖蛋白。不和蛋白结合的α1 -MG 可自由通过肾小球, 然后在近端肾小管内99%全被重吸收。
2、正常值:正常人尿α1 -MG<15mg/24h。 3、意义:尿ß2-M可做为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减退的 早期指标。尿α1 -MG升高反应肾小管损伤的特异敏 感指标,见于各种肾间质病,肾移植等。不受 cancer和尿ph影响,可靠性高于尿 ß2-微球蛋白,血 若血和尿中均升高,反应肾小球和肾小管同时损害。
小分子蛋白质,为胱氨酸蛋白酶的抑制 剂由有核细胞产生,产生率恒定。
(2)CYS-C仅经肾小球过滤而清除, 可作为GFR的标志物,
比Ccr敏感和特异。
2、方法:比浊法
3、参考值:0.5g-1.03mg/L
4、意义:为肾小球滤过率(GFR)的 敏感而特异性指标。
第二节 肾小管功能实验
肾小管功能试验包括近端肾小管、远端肾小管 两部分。
肾功能检验
3h尿比重试验(齐氏试验)
远端肾单位功能试验
方法
正常饮食和活动,每隔3h留尿1次,分 装8个容器,分别测定尿量和比重。
参考值:尿量:日/夜 3~4/1
比重:最低<1.003 最高>1.025
肾小管功能试验
近端肾小管功能试验
- 2微球蛋白测定 - α 1微球蛋白测定 - 其他小分子蛋白测定
肾脏有轻度损伤即可升高,可作为判断肾小球滤 过功能的常规指标
肾小管功能试验
近端肾小管功能试验
- 2微球蛋白测定 - α 1微球蛋白测定 - 其他小分子蛋白测定
远端肾单位功能试验
- 3小时尿比重试验 - 昼夜尿比重试验 - 尿渗量测定(urine osmolality,Uosm)
2微球蛋白测定(2-microglobulin,2-MG)
肾小球功能检查
血清肌酐(Scr)及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Ccr)
血清尿素测定(SBUN)
血氨甲酰血红蛋白测定(CarHb)
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 (cystain C)
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cystain C)
肾小球功能检查
人体内有核细胞分泌表达的碱性非糖基化 蛋白,日分泌量恒定。 可自由透过肾小球滤膜,几乎全部被小管 重吸收和分解,故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 的可靠指标。 方法:免疫浊度法 正常值:0.6-2.5mg/L 临床意义:
远端肾单位功能试验
- 3小时尿比重试验 - 昼夜尿比重试验 - 尿渗量测定(urine osmolality,Uosm)
其他小分子蛋白测定
近端肾小管功能试验
视黄醇结合蛋白测定(retionol
protein,RBP)
binding
肾功能实验室检验
20
UV 1.73
C= ———— x ————
P
A
A—个体的体表面积
21
3、菊粉(inulin)清除率 (1)菊粉的特点:
不被机体分解、结合、破坏 自由通过肾小球 不被肾小管排泌和重吸收
22
(2)计算公式:
尿菊粉含量
菊粉清除率(Cin)=
x尿量
血浆菊粉含量x稀释倍数
实际尿量+冲洗液量 稀释倍数=
血清尿素测定可观察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29
[正常值] 尿素氮: 3.56-14.28mmol/L 尿素: 1.78-7.14mmol/L
30
6、血清肌酐(creatinine,Cr)测定
31
血清尿素和肌酐测定的临床意义 正常饮食 尿素/肌酐 = 10-20 (1)肾前性氮质血症 比值 肌酐正常 如:中度脱水、高蛋白饮食、蛋白分解增加 (2)肾后性氮质血症 比值 尿素显著上升 肌酐上升 如:肾结石、前列腺肥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3)肾性氮质血症 比值 两者同时增高,表示肾功能严重受损
16
(3)肾小管分泌功能 a.血浆中含有正常代谢产物
如肌酐、K+、 H+和磷。
b.某些异物和药物 如酚红、对氨基马尿酸、青霉素。
c.肾小管上皮细胞合成的物质 如氨、马尿酸等。
17
§2 肾功能不全的生化诊断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测定 解释:
肾脏清除率 内生肌酐清除率 问题: 1、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的临床意义? 2、肾小球功能测定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慢性肾病及肾衰竭 白血病和肿瘤 应用噻嗪类利尿剂 长期禁食和糖尿病 子痫
36
9、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 (cystain C)
特点: 有核细胞表达、分泌的一种碱性非糖基 化蛋白,每日分泌量恒定。
UV 1.73
C= ———— x ————
P
A
A—个体的体表面积
21
3、菊粉(inulin)清除率 (1)菊粉的特点:
不被机体分解、结合、破坏 自由通过肾小球 不被肾小管排泌和重吸收
22
(2)计算公式:
尿菊粉含量
菊粉清除率(Cin)=
x尿量
血浆菊粉含量x稀释倍数
实际尿量+冲洗液量 稀释倍数=
血清尿素测定可观察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29
[正常值] 尿素氮: 3.56-14.28mmol/L 尿素: 1.78-7.14mmol/L
30
6、血清肌酐(creatinine,Cr)测定
31
血清尿素和肌酐测定的临床意义 正常饮食 尿素/肌酐 = 10-20 (1)肾前性氮质血症 比值 肌酐正常 如:中度脱水、高蛋白饮食、蛋白分解增加 (2)肾后性氮质血症 比值 尿素显著上升 肌酐上升 如:肾结石、前列腺肥大、泌尿生殖系统肿瘤 (3)肾性氮质血症 比值 两者同时增高,表示肾功能严重受损
16
(3)肾小管分泌功能 a.血浆中含有正常代谢产物
如肌酐、K+、 H+和磷。
b.某些异物和药物 如酚红、对氨基马尿酸、青霉素。
c.肾小管上皮细胞合成的物质 如氨、马尿酸等。
17
§2 肾功能不全的生化诊断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测定 解释:
肾脏清除率 内生肌酐清除率 问题: 1、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的临床意义? 2、肾小球功能测定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慢性肾病及肾衰竭 白血病和肿瘤 应用噻嗪类利尿剂 长期禁食和糖尿病 子痫
36
9、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 (cystain C)
特点: 有核细胞表达、分泌的一种碱性非糖基 化蛋白,每日分泌量恒定。
肾功能检查(ppt)
进行剂量调整
GFR预测方程的优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肌酐生成受年龄、性别和种族而
异,GFR预测方程综合考虑各种 影响因素来估算GFR,消除了个 体差异
方便计算 便于随访
基于血肌酐的计算公 式,依赖于对血肌酐 测定方法校准
Cockcroft-Gault方程
为推算肌酐清除率,不是为推算GFR而设计
Nephron 1976; 16: 31-41
影响肌酐排泌量:甲氰米胍,甲氧 苄氨嘧啶抑制排泌 同一个体不同时间的尿肌酐排泌量 不同 24小时留取标本的误差
需要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以估 算GFR的情况
年龄和体格大小的极端情况 素食,或补充肌酸 肾功能快速变化 截肢,偏瘫或四肢麻痹 骨骼肌疾病 严重营养不良 对经肾脏排泄的有明显毒性的药物
苦味酸测定法测定肌酐时,出现假阳性 反应
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GFR+CTscr(肾小管分泌肌酐 速率)
Ccr= U×V/P(ml/min) V:每分钟尿量(ml/min)=全部尿
量(ml)÷(24×60)min U:尿肌酐,umol/L P:血肌酐,umol/L
内生肌酐清除率
注意:
在禁止饮水12小时后,尿渗透压应该大于600mOsm/ kg·H2O,如低于此值表明肾脏浓缩功能不好。 。
诊断思路
多尿
尿比重
高渗性多尿 低渗性多尿
↓
↓
糖尿病等 测尿量、 禁水加压素试验
↓
正常、中枢性、 肾性
↓
影像学检查(病因鉴别)
禁水-加压素试验结果分析
禁水试验
尿渗 > 血渗 尿渗 > 血渗 尿渗 < 血渗 尿渗 < 血渗
简化MDRD方程
GFR预测方程的优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肌酐生成受年龄、性别和种族而
异,GFR预测方程综合考虑各种 影响因素来估算GFR,消除了个 体差异
方便计算 便于随访
基于血肌酐的计算公 式,依赖于对血肌酐 测定方法校准
Cockcroft-Gault方程
为推算肌酐清除率,不是为推算GFR而设计
Nephron 1976; 16: 31-41
影响肌酐排泌量:甲氰米胍,甲氧 苄氨嘧啶抑制排泌 同一个体不同时间的尿肌酐排泌量 不同 24小时留取标本的误差
需要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以估 算GFR的情况
年龄和体格大小的极端情况 素食,或补充肌酸 肾功能快速变化 截肢,偏瘫或四肢麻痹 骨骼肌疾病 严重营养不良 对经肾脏排泄的有明显毒性的药物
苦味酸测定法测定肌酐时,出现假阳性 反应
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GFR+CTscr(肾小管分泌肌酐 速率)
Ccr= U×V/P(ml/min) V:每分钟尿量(ml/min)=全部尿
量(ml)÷(24×60)min U:尿肌酐,umol/L P:血肌酐,umol/L
内生肌酐清除率
注意:
在禁止饮水12小时后,尿渗透压应该大于600mOsm/ kg·H2O,如低于此值表明肾脏浓缩功能不好。 。
诊断思路
多尿
尿比重
高渗性多尿 低渗性多尿
↓
↓
糖尿病等 测尿量、 禁水加压素试验
↓
正常、中枢性、 肾性
↓
影像学检查(病因鉴别)
禁水-加压素试验结果分析
禁水试验
尿渗 > 血渗 尿渗 > 血渗 尿渗 < 血渗 尿渗 < 血渗
简化MDRD方程
《肾功能检测》PPT课件
24
正常参考值:
男性:268----488 女性:178----387
25
临床意义:
1,肾脏疾病。 2,痛风。 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4,白血病。 5,肿瘤。
26
• 血β2微球蛋白测定
β2微球蛋白是体内有核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等)产生的一种小分子球蛋白。 β2微球蛋白可以自由的通过肾小球,然后在近端小管内几乎全部被重吸收。 正常人血液中浓度很低。
27
正常参考值: 血β2微球蛋白 0.8—2.4mg/L
平均约1.5mg/L
28
临床意义:
1,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的敏感指标。 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时,血β2微球 蛋白 升高。
2,体内有炎症或肿瘤。 3,肾小管受损时,尿β2微球蛋白排出量增加。
29
• 血二氧化碳结合力测( PaCO2) PaCO2是判断呼吸性酸碱失衡的重要指标,代表溶解于血浆中的CO2量,反映肺泡通 气效果。 它间接反映了NaH CO2的浓度。
肾脏功能检测
1
肾功能单位 : 肾小球 肾小管 近端肾小管 远端肾小管
2
肾脏的生理功能
生成尿液 水、代谢产物、废物
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调节细胞外液量 调节细胞外液渗透浓度 调节酸碱平衡
内分泌功能 分泌激素 :肾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 统 前列腺素族 红细胞生成素 降解部分内分泌激素 作为肾外激素的靶器官
3
肾脏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 肾小球:滤过血浆,生成原尿 • 肾小管
1,重吸收:氨基酸、蛋白、水、葡萄糖等 2,排泌:氢、钾、氨、药物、毒物等 3,浓缩稀释功能 • 肾血管
充分的血流量,保证肾脏的正常功能
4
物质经肾脏排出的方式
1. 全部由肾小球滤出,肾小管不吸收、不分泌 2. 大多由肾小球滤出,肾小管少量排泌 3. 全部由肾小球滤出,又被肾小管全部吸收 4. 由肾小球滤过外,大多被肾小管分泌
正常参考值:
男性:268----488 女性:178----387
25
临床意义:
1,肾脏疾病。 2,痛风。 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4,白血病。 5,肿瘤。
26
• 血β2微球蛋白测定
β2微球蛋白是体内有核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等)产生的一种小分子球蛋白。 β2微球蛋白可以自由的通过肾小球,然后在近端小管内几乎全部被重吸收。 正常人血液中浓度很低。
27
正常参考值: 血β2微球蛋白 0.8—2.4mg/L
平均约1.5mg/L
28
临床意义:
1,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的敏感指标。 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时,血β2微球 蛋白 升高。
2,体内有炎症或肿瘤。 3,肾小管受损时,尿β2微球蛋白排出量增加。
29
• 血二氧化碳结合力测( PaCO2) PaCO2是判断呼吸性酸碱失衡的重要指标,代表溶解于血浆中的CO2量,反映肺泡通 气效果。 它间接反映了NaH CO2的浓度。
肾脏功能检测
1
肾功能单位 : 肾小球 肾小管 近端肾小管 远端肾小管
2
肾脏的生理功能
生成尿液 水、代谢产物、废物
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调节细胞外液量 调节细胞外液渗透浓度 调节酸碱平衡
内分泌功能 分泌激素 :肾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 统 前列腺素族 红细胞生成素 降解部分内分泌激素 作为肾外激素的靶器官
3
肾脏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 肾小球:滤过血浆,生成原尿 • 肾小管
1,重吸收:氨基酸、蛋白、水、葡萄糖等 2,排泌:氢、钾、氨、药物、毒物等 3,浓缩稀释功能 • 肾血管
充分的血流量,保证肾脏的正常功能
4
物质经肾脏排出的方式
1. 全部由肾小球滤出,肾小管不吸收、不分泌 2. 大多由肾小球滤出,肾小管少量排泌 3. 全部由肾小球滤出,又被肾小管全部吸收 4. 由肾小球滤过外,大多被肾小管分泌
肾脏功能检查PPT课件
②血清α1-m升高提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比血Ccr和β2-m 更灵敏。
2、尿酶
(1)丙氨酸氨基肽酶(AAP) (2)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 (3)碱性磷酸酶 (4)-谷氨酸转换酶
作用:1)肾脏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 2)疾病定位,鉴别上下尿路感染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cetyl-β glucosaminidase,NAG)
(2)表示方法
尿肌酐浓度(mol/L)每分钟尿量(ml/min)
Ccr =————————————————
血浆肌酐浓度(mol/L)
Ucr V
= ——————
Pcr
校正:
Ucr V
1.73
Ccr= ————————
Pcr
A
[正常值]
80-120ml/min/1.73m2
(3)临床意义
①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
实验诊断学——肾脏功能 RENAL FUNCTION
教学内容
❖ 肾脏基本功能和作用 ❖ 肾小球滤过功能 ❖ 近端肾小管功能 ❖ 远端肾小管功能
❖ 尿常规和管型尿
❖ 肾脏功能检测的选择
外层:皮质
内层:髓质 (肾锥体)
一、肾脏功能概述renal function
(一)肾的基本结构
1、肾单位(nephron)
UV
1.73
C= ———— x ————
P
A
A—个体的体表面积
3、菊粉(inulin)清除率
(1)菊粉的特点: 不被机体分解、结合、破坏 自由通过肾小球 不被肾小管分泌和重吸收
因此可以较好反映肾小球的滤过率 是目前GFR检测的“金标准”
❖ (2)计算公式:
尿菊粉含量 菊粉清除率(Cin)=
2、尿酶
(1)丙氨酸氨基肽酶(AAP) (2)N-乙酰--D-氨基葡萄糖苷酶 (3)碱性磷酸酶 (4)-谷氨酸转换酶
作用:1)肾脏早期损伤的敏感指标 2)疾病定位,鉴别上下尿路感染
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 (N-acetyl-β glucosaminidase,NAG)
(2)表示方法
尿肌酐浓度(mol/L)每分钟尿量(ml/min)
Ccr =————————————————
血浆肌酐浓度(mol/L)
Ucr V
= ——————
Pcr
校正:
Ucr V
1.73
Ccr= ————————
Pcr
A
[正常值]
80-120ml/min/1.73m2
(3)临床意义
①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
实验诊断学——肾脏功能 RENAL FUNCTION
教学内容
❖ 肾脏基本功能和作用 ❖ 肾小球滤过功能 ❖ 近端肾小管功能 ❖ 远端肾小管功能
❖ 尿常规和管型尿
❖ 肾脏功能检测的选择
外层:皮质
内层:髓质 (肾锥体)
一、肾脏功能概述renal function
(一)肾的基本结构
1、肾单位(nephron)
UV
1.73
C= ———— x ————
P
A
A—个体的体表面积
3、菊粉(inulin)清除率
(1)菊粉的特点: 不被机体分解、结合、破坏 自由通过肾小球 不被肾小管分泌和重吸收
因此可以较好反映肾小球的滤过率 是目前GFR检测的“金标准”
❖ (2)计算公式:
尿菊粉含量 菊粉清除率(Cin)=
12肾功能检查
(一)血清尿素氮测定(BUN)
【临床意义】 2 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肾动脉硬化症、严重 肾盂肾炎、肾结核和肾肿瘤的晚期均可出现BUN 增高。 当BUN升高时,表明60-70%的有效肾单位已丧 失,故BUN不是反映肾功能损害的早期指标。轻 度肾功能损害时,BUN可无变化。 3 肾后性因素: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泌尿系统 肿瘤等,可引起尿路梗阻,引起肾小管高压,尿 素进入血中,致BUN升高。
(三)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原理】肾小球滤过率(GFR):单位时间内,经 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液体量; 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单位时间内,肾脏把若 干体积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 肌酐分外源性(来自肉类等蛋白质)内源性(体内 肌酸的代谢产物,生成量恒定, 分子量小(113d),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可自由 透过滤膜,无肾小管重吸收,亦很少排泌)故严 格控制饮食及限制肌肉活动, Ccr基本等于GFR
(一)血清尿素氮测定(BUN)
【参考值】:成人3.2-7.1 mmol/L 儿童1.8-6.5 mmol/L 【临床意义】各种肾脏疾病都可以使BUN升高, 而且易受肾外因素影响,故BUN检查既不敏感, 也不特异。 1 肾前性因素(1)肾血流量不足:肾血流量减 少引起尿少,使BUN从尿液排出减少,故血 BUN增高。如脱水、心衰、休克、腹水等。(2) 体内蛋白质分解过盛:见于急性传染病、脓毒血 症、上消化道出血、大面积烧伤、大手术后及甲 亢等。肾前性因素引起BUN增高时,其他肾功能 指标多正常。
本试验主要测定远端肾单位的功能
(一)浓缩稀释试验(莫氏试验)
【方法】
1. 受试日正常进食(每餐含水500~600ml)勿额外进 饮 2. 晨起8am排尿弃去。8am~8pm (昼尿),每2h留一 次尿;8pm至次日8am(夜尿)随机留尿 3. 准确测定各次尿量及比重 【参考值】
肾功能检查(2013)
肾功能检查
1、肾小球功能检查 (1)血肌酐 (2)内生肌酐清除率 (3)血尿素氮 (4)血尿酸
2、肾小管功能检查 (1)近端肾小管功能检测 (2)远端肾小管功能检测
第一节 肾小球功能检查
1.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 最重要参数,即单位时间(min)内经肾小球滤 出的血浆液体量,正常120~160ml/min。
• UA升高见于:①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 ②高尿酸血症:原发性如痛风
参考值: 男:150-416 μmol/L 女:89-357 μmol/L
痛风
肾脏疾病
长期禁食 和糖尿病
白血病 核酸分解 肿瘤
尿酸
子痫
噻嗪类 利尿剂
第四节 肾小球-肾小管损伤标志物的组合 分析及实验项目的合理选择
肾小球滤过功能
一般以肌酐清除率作为常规评价指标, 选择性尿白蛋白是肌酐清除率协同指标 这两个指标的应用对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早
2期:肾衰竭失代偿期 50~ 20
3期:肾衰竭期
19~10
4期:尿毒症期
<10
•指导临床治疗:尿毒症期 ;动态观察肾移植是否成功
[评价]
▪ 内生肌酐清除率从理论上说不如菊粉,因为可有 一小部分肌酐由肾小管分泌。此时测出的肌酐清 除率高于实际。
▪ 血浆中肌酐浓度较低时,常用的碱性苦味酸试剂 显色法(Jaffe反应),有其它干扰因素(假肌酐) 存在,常使血浆测定值偏高。
•
Scr<178μmol/L BUN<9mmol/L
• 肾衰竭失代偿期:Ccr50~20ml/min
•
Scr>178μmol/L BUN>9mmol/L
• 肾衰竭期: •
Ccr<20ml/min Scr>445μmol/L BUN>20mmol/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肾功能试验
测定血液和尿液中Ure(BUN)、Cr等成分的含量,对了解和评价肾 功能状况、肾病的诊断及预后等有较大价值。本章将通过以下内容 来介绍相关内容。
一、血清BUN、Cr、UA的测定 二、尿液TP、微量PR的测定 三、尿PH、相对密度及渗透量的测定 四、其它 五、肾功能实验的选择原则与应用
1.测定方法
①jaffe反应(苦味酸法):Cr和苦味酸在碱性条件下生成黄红色 化合物且在波长510nm处有吸收峰。反应式如下: Cr + 苦味酸 OH- 黄红色化合物 ②酶偶联速率法:Cr在其水合酶的催化下生成肌酸,然后在CK、 丙酮酸激酶、LDH偶联作用下,使NADH氧化成NAD+在波长340nm处监
子等靶器官,其功能受这些激素影响和调节。
二)尿液的生成
尿液生成的主要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肾小管与集合 管分泌三个步骤完成的。 1.肾小球滤过 血液流经肾小球Cap网时,血液中的水、小分子 溶质和分子量较小的血浆PR,均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进入肾球囊的 囊腔隙中形成原尿。原尿除不含大分子PR和血C外,其渗透压、PH 和溶质成分与血浆大致相同。影响原尿生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 ①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 其组成有肾小球Cap内皮C层、基底膜和 肾球囊上皮C层组成且膜上有裂孔是滤过的结构基础。其屏障作用 有:a分子屏障;b电荷屏障。 ②有效滤过压 其是肾小球滤过的动力。计算公式如下: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肾小球Cap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球囊 内压),故一般肾小球有效滤过压为25mmHg。 ③肾血流量 是肾小球滤过的物质基础。可用肾小球滤过率(GFR) 表示,即单位时间内2肾生成的原尿量。生成原尿量约120ml/min。
第十二章
肾功能检验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它通过排出代谢废物,调节水、电 解质和酸碱平衡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通过肾功能的检验 可以评价肾脏的生理功能和疾病时肾脏的受损状态。 本章将通过以下两个节段的内容来介绍肾功能相关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概
述
肾功能试验
第一节
概
述
掌握肾脏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知识是了解肾脏疾病病理生理变 化和选择诊断检测指标的基础。
故肾小球滤过功能在尿液的生成及肾脏排泄功能占重要地位,GFR 可作为衡量肾功能的重要指针。 2.肾小管重吸收 双肾一昼夜生成的原尿量达180ml,而最终尿 量仅为0.5-1.5L且终尿与原尿溶质成分明显不同,说明肾小管将原 尿中的水分和某些溶质全部/部分重吸收回血液。 重吸收是肾小管上皮C将原尿中的水分和某些溶质转运回血液的 过程,其包括主动和被动过程。被动过程如尿素的重吸收是顺浓度 差的且不需要耗能的;而葡萄糖、AA以及Na、K等重吸收需要上皮C 的代谢活动提供能量,也是一个选择性重吸收方式。 不同物质的重吸收率不同:原尿中的葡萄糖和PR完全被重吸收; 水约99%被重吸收;电解质和AA等大部分被重吸收;尿素小部分被 重吸收;而Cr则完全不被重吸收。 ①近端小管:重吸收作用主要在此段进行。原尿中葡萄糖、AA、 微量PR几乎在此完全被重吸收,Na+、K+、Cl-、HCO3-等绝大部分 在此段重吸收,水重吸收约65%。其对葡萄糖重吸收有个限度,当 GLU>8.9mmol/L则尿糖(+)此浓度是肾糖阈,反映了其对葡萄糖的 最大重吸收能力。
二)肾脏的组织学结构
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约含有100万 个肾单位。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和肾小管两个部分组成。 ①Cap球:球小A、反复侧支 Cap网 出球小A。 1.肾小球 ②肾球囊:包裹在Cap球外,由2层上皮C构成。外层为 壁层连接肾小管上皮C;内层为脏层紧贴基底膜。
2.肾小管 分为三个部分: ①近端小管:括曲、直部,位于皮质,开始于肾小球囊且 开始于肾小球囊,连接髓袢降支; ②髓袢:分布于肾髓质,包括降支和升支。 ③远端小管:括曲、直部,位于皮质,紧邻肾小球入球小 A和肾小球旁器。 3.集合管 不包含在肾单位中,但在尿浓缩稀释过程中起重要重 要,故可把集合管看作肾小管的终末部分。
1.测定方法
①二乙酰一肟法:
二乙酰一肟+H2O H+、 羟胺 二乙酰+尿素 H+ 二嗪化合物(粉红色)
粉红色的二嗪化合物在540nm处有吸收峰,其吸收强度与标本中的 Ure量成正比。二乙酰不稳定故用二乙酰一肟替代其在H+条件下水 解成二乙酰。 对醌氯亚胺+苯酚+ ②脲酶法:(只讲波氏法) 2NH3+次氯酸盐
一、肾脏的结构
二、肾脏的功能
一、肾脏的结构 一)肾脏的解剖学结构
形态、位臵:呈扁豆形,左右成对,位于腹膜后侧。cm、厚4cm,两肾脏总重量约为300g 占体重的0.4%。 其为实质性器官,分为皮质和髓质2部分。外层为皮质,主要由 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内层为髓质,由肾锥体构成,主要包含髓袢、 集合管和乳头管。
2832 100 2478
80
正常GFR百分比 60 40
20
0
112 98
2124
1770
1416
1062
此为GFR与Cr、BUN关系 因1分子尿素含2分子氮 故 2.14mmol/L BUN= 1mmol/L尿素
84
70 56 42
708
28
354 Cr
Umol/L
120
100
80
60 40 GFR(ml/min)
20
0
14 BUN mmol /L
另外各种因素引起的肝功能衰竭等导致血清氨水平↑,都会使 BUN结果偏高。以上讲述的是BUN↑的因素。 BUN↓ 则常见于肝功能衰竭患者,但要注意的是婴儿、孕妇及低 PR高糖饮食者除外。
二)Cr测定
Cr是肌酸和磷酸肌酸代谢的最终产物。其在体内分为两部分分别 如下所示:①外源性Cr:有食物中摄取;②内源性Cr:肌肉组织代 谢生成。其分子量小不与PR结合,由肾小球滤过,不能被肾小管重 吸收且仅有少量被肾小管分泌尿中,故在控制外源性Cr摄取时测定 其浓度可作为肾小球滤过功能指标。
二、肾脏的功能
肾脏的主要生理功能是生成尿液,藉以排泄乳头代谢终产物如 BUN、CR、UA等含氮物质等,同时回收保留有用物质,调节水盐代 谢,维持机体酸碱平衡。此外肾脏还分泌一些生物活性物质,起调 节BP促进RBC生成等功能。
一)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1.EPO 可促使BM中RBC的分化成熟; 2.1a、25-二羟VitD3 由肾间质中1a-羟化酶25-羟VitD3转化为 1a,25-二VitD3,后者参与钙磷代谢调节。 3.激肽释放酶-激肽-前列腺素系统 肾小管分泌激肽释放酶且 水解激肽原生成激肽。激肽有舒张血管作用,同时作用于肾髓质的 间质C及集合管上皮C,使前列腺素分泌增加。前列腺素可使血管扩 张、BP↓并增大肾血流量。 4.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收缩小A平滑肌↑BP。 肾脏也是一些激素的代谢场所,对胃泌素、INS等有灭活作用。 另外肾脏还是抗利尿激素、胰高血糖素、甲状旁腺素、心房利钠因
三)肾脏的血液供应
其有丰富的血液供应,其血流量与肾功能有十分密切关系。肾A 血流来自腹主A,正常人安静状态下约有1000-1200ml/min经过肾脏 且占心输量的20-25%。以组织/g计算,肾脏是全身血流量最多的器 官,其中皮质外层血流量分布最多占总血流量的80%,皮质内层和 髓质外层占15%髓质内层占3%,肾乳头仅占2%是血液分布最少的部 位故肾缺血坏死好发于该部位。另外其还有丰富的淋巴管和神经分 布。
一、血清BUN、Cr、UA的测定 血清中除PR外的含氮化合物总称为非PR氮化合物(NPN),其包
括Ure、UA、Cr、肌酸、氨、AA、核苷酸等。其是体内PR、肌酸、 核酸等代谢产物,均由肾脏排泄。正常情况下,它们在体内生成同 肾脏的排泄处于平衡状态。在摄入及代谢稳定时,它们在血液中的 浓度取决于肾排泄能力,故此血液中NPN的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 了肾功能,是临床常用的肾功能指标。
Ure+H2O 脲酶 (NH4)2CO3 OH+ CO2 (蓝色)吲哚酚 OH+ 亚铁氰化钠
其在波长630nm处有吸收峰,在操作时应注意防止外源性氨的污 染及在稀释酶液时应注意缓冲液加入的量。 ③E偶联速率法:偶联谷氨酸脱氢酶,产生1分子的NH3,就有1分子 的NADH被氧化,340nm处测定吸光度的下降速率,即可反映Ure的含 量,其反应式如下:
【参考范围】 血清 1.78/3.0-7.2mmol/L(波氏法、速率法) 尿液 357-535mmol/L(速率法、波氏法) 【临床意义】 因肾有强大的储备能力,故仅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至正常的50% 以下也就是说双肾都出现问题时血浆/血清中BUN浓度才会升高。故 该指标灵敏度不高不能作为早期肾功能指标。 引起BUN升高的因素很多有生理性和病理性的肾外因素,其作为 肾功能指标一定要与其他项目联合使用才有意义。 1.生理性 高PR饮食引起血清及尿排出Ure的浓度显著↑。BUN男 性比女性均高0.3-0.5mmol/L且随年龄增长有↑倾向。成人日间变 异均为0.63mmol/L。 2.病理性 1)肾前性:最重要原因是失水,因Blood浓缩肾血流 量↓,肾小球滤过率↓致BUN↑。 2)肾性:肾小球肾炎、肾病晚期、肾衰、慢性肾盂肾炎及中毒性 肾炎等影响肾小球滤过都可致BUN↑。 3)肾后性:所有尿路梗阻因素都可引起BUN↑,如前列腺肿大、 结石、膀胱PN致尿路受压等。
NH3 + a酮戊二酸+DADH + H+ 谷氨酸脱氢酶 谷氨酸 + NAD+ +H2O
2.方法学评价
①二乙酰一肟法:灵敏度该、操作较为简便。为了提高反应灵敏 度和显色的稳定性,试剂中加入Fe3+/Cd2+(二者均为氧化剂即能起 催化作用又能消除羟胺的干扰)及氨基硫脲。其次提高酸的浓度可 增加灵敏度。其线性范围窄<150mmol/L,若>此值的标本需用NS稀 释后检测且特异性不高,需要注意的是二乙酰一肟与瓜氨酸可显色。 虽然加入显色稳定剂但仍有轻度褪色故此冷却后立即比色;另外该 试剂腐蚀性较强且加热时有异味发出再加上难以自动化故现临床已 经很少用。 ②脲酶法:因纳氏试剂不稳定其质量对结果影响较多故只介绍波 氏法。特异性强,反应专一。易受外源性氨的污染故操作时应注意 避免其污染。波氏试剂显色灵敏度高,血清用量少(10ul)无需沉淀 PR,实验要求不高且一般用于手工/半自动,试剂价廉适合基层单 位开展,但试剂稳定性较速率法差。 ③速率法:准确度和灵敏度较高,多用于自动化分析系统,但试 剂较贵;电导法准确性高但反应时间短适合自动化分析,但规范实 验条件有一定困难故现县级单位检验科多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