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分析

合集下载

胡希恕讲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十

胡希恕讲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十

胡希恕讲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十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十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趺阳脉就是脾胃脉,微者是虚,弦者是寒实。

胃既虚,寒又盛,所以法当腹满,假如要是不满,可是胃是虚的,那么就算寒不在胃里,也必从下往上攻,所以大便难。

寒在下乘着胃虚就往上攻,所以两胠疼痛,大便难,这是寒从下上乘的一种现象。

「当以温药服之」,这温药服之是双关的,上面那段「法当腹满」当然也要用温药了,那么「便难,两胠疼痛」这个病也要用温药了。

这一段它分为两解,一个是趺阳脉微弦,微者胃虚,弦者寒盛,胃虚又有寒,依法当腹满,不过这是虚满。

「不满者必便难」,如果不满,胃虽然虚,可是寒当时没在胃里头,那么当时就不满,光虚而已。

可是他不只胃虚,下面还有寒,一定有寒,不然脉不会弦的,这下面的寒也必乘虚而上攻,所以「大便难,两胠疼痛」,道理就是由于胃虚,寒从下上。

这两种情形,无论是胃虚而满,或者是大便难、两胠疼痛、寒从下上这种情形,都应该用温药来治疗。

该用什么温药呢?他在这没有具体讲,这是原则上的说明。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腹满有实有虚,实满里头有东西,按着有抵抗,大力按,有拒按、有疼痛,就是胃家实那种满,一按就疼;如果胀满,按之不痛,表示里面没有东西,所以也就不疼,因此不痛者为虚。

如果里头实的很,你碰不得,一按他就疼,这为实,实者可下,虚者不可下也。

舌苔黄这是里实的一个症候,我们临床上常看舌苔,腹胀满又拒按,舌苔再黄,肯定是里头热实,那么没下的时候舌苔是黄的,下之后,病实解了,腹满也除了,那么这舌苔黄也自然解了。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以温药。

说的是腹满虚实的辨证方式,这个说的是只有虚寒的情形。

虽然腹满,但他不是一直都这么满,有时候他会稍微好一些,可是过一会儿他又会再满起来,那么像这种有时会减轻的腹满呢,这是属于寒,言外呢,要是不减,就是属热,不属于寒。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食病脉证并治第十...在前面的条辩中已经讲过宿食使用大承气汤,在《伤寒论》中使用大承气汤主要是大肠有热便秘的症状。

所以就有宿便与宿食的问题,究竟要不要区分宿食与宿便呢?按上一个条辩是不管这个具体的内容,只要是堵在相同的地方,不管它是什么都用同样解决。

但如果积食在中脘,那又该如何呢?金匮要略腹满寒疝食病脉证并治第十第二十一条: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如果病人有宿食在上脘穴的地方,那么就用吐法,比较常用的是瓜蒂散方。

瓜蒂散方处方:瓜蒂(一分、熬黄)、赤小豆(二分,煮)用法:上二味,杵为散,以香豉七合,和散一钱匕,温服之,不吐者不加之,以快吐为度而止。

在《伤寒论》中讲过使用吐、下法的不同情形,吐法主要是用在上焦有实的,包括宿食、有痰等;下法主要是用在下焦有实,如大、小肠有东西堵住了,使用大、小承气汤。

其实也是遵循离出口近、方便解决,上焦的实通过吐法要比下法来得快,主要还是排出体外的路径短。

宿食在上脘穴的地方,比较好的方式就是使用吐法,个人认为吐对身体比较大,要用吐法还是用快吐的方式为好,一下子就吐完了就好了。

以前在农村听到有的人喝农药也是用吐法,对于在中焦的位置,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吐法与下法,因为农药有毒,再用下法往下走反而增加毒性,使用吐法相对来说会好些吧。

上述文章只是个人在生活实践以及学习中的领悟,不免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请学习爱好者予以指正,如有好的意见与建议也一并予以给出,本人不甚感激。

前后写的文章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以参考后者看法为佳。

用药还需要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金匮要略10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金匮要略10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痛、呕吐②因疝或蛔虫引起的寒性腹痛③胃肠痉挛、肠道蛔虫梗阻、嵌顿性疝等属
阴寒内盛者可化裁运用。3、赤丸证——寒饮所致厥逆的证治16十六、寒气厥逆赤丸 主之。【讨论】脾胃阳虚寒饮上逆故四肢厥冷。以药测证当有腹痛、呕吐、眩悸、 苔白滑、脉弦紧等证。病机为阳虚寒甚水饮上逆治当温阳散寒化饮降逆。按本证疑
有脱简难为后世法临床运用不多。二实热证1、厚朴七物汤证—腹满兼表证的证治9 九、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讨论】1、本条是倒装句 “病腹满发热十日”是倒装文法不是先腹满后发热而是发热后再出现腹满。倒装的目 的是突出腹满主证。2、关于“饮食如故”a/ 程云来认为是“热能消谷”b/ 徐忠可认为 胃气素强c/ 尤在泾认为“胃气未病”以尤说为是因病变重点在肠胃气未病故尚能饮 食。3、本证是表里同病里证重于表证脉浮是表证腹满是里证有脉数及发热十天的病 史说明病已传变于里故本证是里重于表的表里同病。4、治当表里双解本证表里同病 属于实证本应先表后里但其病变重点已偏于里故应表里同治。证腹部胀满按之疼痛
未用足此为下不得力在这种情况下再见腹满拒按的可再下之以尽去其邪。文莽彦医 案②体虚不任攻下如素体本虚下之得利不止病情转虚舌苔虽黄但不可再下此须注意 再者湿温苔黄禁下更应牢记。③药不对证如阳明热结津枯燥屎不行单用下法则大便 难通苔黄难去此时则应改变方法如考虑用增液承气汤等。4、虚实对照的辨证方法“腹 满时减复如故”与“腹满不减减不足言”正好互相对照前者为虚寒证后者为里实证。腹 满有时减轻不一会儿又恢复原状此乃脾气虚寒运化功能减弱所致“脏寒生满病”即指 此。因为寒为阴邪得阳则散故有时减轻得阴则聚故又“复如故”。假如是实证腹部胀 满便没有减轻的时候即使减轻一点也微不足道这充分说明了“腹满不减减不足言”乃 为典型的里实证。“减不足言”是插笔目的是加强辨证与“不减”对举加强实证的辨证。 这种主证对比一虚一实相互对照的辨证和写作方法颇值效法。虚证实证主诉腹满时 减腹满不减腹诊按之不痛按之痛甚舌苔苔白滑焦黄起刺治法宜温补理中辈宜攻下承 气辈三、证治一虚寒证10、14、161、附子粳米汤证—脾胃虚寒、水湿内停的腹满痛 证治10十、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词解】1、雷鸣形容 很响的肠鸣音。2、切痛切为急迫之意切痛形容腹痛得利害。【讨论】1、病因是寒 湿“腹中寒气”说明本证病因是脾胃虚寒不能运化水湿故病除脾胃虚寒外还有水湿。 “雷鸣”说明有水方中用附子配半夏也说明胃肠有水。叶橘泉就认识到附子、半夏可 去胃中积水两者缺一效果大减。2 、主要表现为“寒象”和“逆象”本证以“雷鸣切痛、 胸胁逆满、呕吐”为特点可概括为“寒象”和“逆象”腹中寒气水湿流于胃肠水湿不化故 雷鸣切痛中焦虚寒、寒气冲逆胃失和降故胸胁逆满、呕吐。证肠鸣频频其声可闻腹 痛剧烈喜按喜温胸胁逆满呕吐时作吐出为清稀水饮或挟有不消化物四肢冷小便清苔 白脉沉紧而缓理脾胃阳虚阴寒内盛水饮上逆法温中散寒止痛化饮降逆方附子粳米汤 方中附子温中散寒以止痛半夏降逆止呕配附子善化寒饮粳米、草、枣扶助中气以缓 急迫。临床见脾胃寒甚多加蜀椒、干姜逐寒止痛。【临床运用】1、腹痛呕吐2、久 痢杨某女39岁气郁久痢元阳下陷一剂泻止。【鉴别】理中汤中气虚陷下利为主中焦 虚寒附子粳米汤寒饮上逆呕吐较著2、大建中汤证—脾阳衰微、中焦寒甚的腹痛证治 14十四、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 建中汤主之。【词解】1、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形容腹皮突出好象有头足状的块状上 下冲动是由于腹中寒气攻冲所致。【讨论】1、病机是“腹中寒”腹中寒说明脾胃阳虚、 中焦寒甚与上条“腹中寒气”病机相同但中阳更虚寒气更重条文首言“大寒”可证。2、 主证满痛有面广、痛剧、成象的特点由于中阳大虚、阴寒积于腹中上下攻冲故有上 述特点①面广从上下来说由腹到心胸从内外言由脏腑到经络均被寒气充斥故可见腹 部上下痛和心胸中大寒痛。②痛剧“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心胸中大寒痛”不仅说明痛、 满的范围广同时也说明疼痛剧烈。本证腹痛有二个特点一是“上下痛”即其痛上下走 动而无定处二是“不可触近”即拒按。③成象即“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乃阴寒凝聚所 致。或有蛔虫亦可见。3、呕吐有格拒现象即“呕不能饮食”附子粳米汤证虽有呕吐但 尚能饮食足见本证脾胃虚寒的程度更重。4、本证既为虚证为什么“痛而拒按”呢实证 的满痛是着而不移其满不减。本条“不可触近”似乎象实证但其痛是上下走动、痛无 定处其满是时增时减仔细分辨属虚自明。证腹部胀满疼痛剧烈痛无定处拒按胀满时 增时减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呕不能饮食伴唇淡苔白手足逆冷或吐蛔脉沉伏。理中阳 衰弱阴寒内盛法温中祛寒大建中气方大建中汤与小建中汤有缓急之分方中川椒、干 姜温中散寒人参、饴糖建立中气共收建中散寒之效。【临床运用】①中阳虚弱之腹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三五)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三五)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倪海厦金匮要略笔记(一三五)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原文】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如果是实证,里面被东西完全堵到的时候,不会时减,什么叫时减?就是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

一般来说,虚证的时候,才会时好时坏,一会好,一会不好。

所以,实证出现的时候,是持续的。

所以,我们用虚实,可以看所有的病。

例如一个心脏病的人,我们怎么知道他的动脉血管堵到了?因为堵到了是“实”,我们就会问病人胸痛是持续的痛还是断断续续的痛?病人回答你是持续的痛,那就是堵到了,是实。

如果病人肚子被大便堵到了,那是持续的胀,这个条文说的是腹满时好时坏,所以是虚证,当然,你按他的肚子,也不会痛。

这个时候就当开温药给病人。

这个条辨就是要提醒我们在攻坚的时候,一定要确定他里面有实才行,如果没有宿便,我们若就这样攻下的话,会让病人的里更虚寒,因为攻下的药都是寒凉的药,如果确定是虚寒造成的腹痛腹满,这时候就要使用温药。

如果真是实的胀满,里面是大便堵到了,结果你看错了,你以为是虚寒,于是你开温药给病人,结果会让大便更硬,大便从肛门出来就很痛,有时甚至连芒硝都攻不破,病人本来是实热,结果误给温药才会这样的。

所以我们要攻下之前,最好先看看舌苔,再压压病人的肚子,张仲景就是告诉你,不一定要去摸脉,还有许多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诊断。

金匮要略》笔记36|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腹满(肠套叠便秘胃痛全身性水肿)

金匮要略》笔记36|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腹满(肠套叠便秘胃痛全身性水肿)

金匮要略》笔记36|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腹满(肠套叠便秘胃痛全身性水肿)0.2272021.03.07 21:11:12字数 3,123阅读 560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附子粳米汤方附子一枚炮半夏粳米各半升甘草一两大枣十枚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附子粳米汤是在下焦寒盛时使用的一个处方,而这个寒是在肠子里面,西医叫“小肠套叠”。

如果下焦虚寒是在肾臟里面的话会全身都痛,这时是附子汤证。

“雷鸣”就是肚子咕噜咕噜叫个不停,是水在肠子里面流动的声音,站在病人旁边就听到了,“切痛”是如抽筋般的巨痛。

心跟小肠互为表里,本身不受病,小肠是绝对不可以开刀的。

肚子痛分寒热和虚实,喜按为虚,拒按为实。

寒则收,小肠一寒套叠在一起,拉据着很痛。

吸入的气无法到下焦,因腹部太冷了,气便回逆,出现“胸胁逆满”的现象。

吃下去的东西因为肠套叠在一起而下不去,又因为下焦寒重时寒气往上走到胃里面,造成胃的蠕动也减缓下来,无法研磨食物,便“呕吐”。

附子梗米汤在治疗类似肠套叠的腹部寒痛时,第一付药的第一碗下去就好了。

炮附子去寒,半夏去水止呕(因胃寒,水已经渗入小肠),粳米、甘草、大枣都是很好消化的食品,可以把肠胃失去的津液补足。

真正的粳米是糯米稻谷脱壳后不加工或较少加工的全谷粒米,类似于白米的前身——糙米。

用量:炮附子3钱,粳米2平匙,半夏3钱,甘草1钱,三碗煮一碗或六碗煮两碗均可。

经方煮汤的方式视剂量多少,药量少的三碗煮一碗,多的六碗煮两碗,再多的九碗煮三碗。

腹部寒痛的辨症:舌苔白,肚子叫得很厉害,小便淡白,压肚子喜按。

临床上,此方亦可用于胆结石、子宫癌、胰臟炎、腹膜炎等的雷鸣切痛。

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厚朴三物汤方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上三味以水ー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

以利为度。

厚朴、大黄、枳实,这厚朴三物汤的三味药看起来就是小承气汤,其实功能却不一样。

倪海厦博士讲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倪海厦博士讲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倪海厦博士讲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好,我们开始,我们今天要介绍这个,第十篇。

第十篇,分几样,第一个腹满,第二个寒疝,第三个宿食,这一篇就分了这三个重点。

那腹满呢,包括了实,包括了虚,我们有虚和实,如何去辩证,如何知道他是虚,如何知道他是实,这就是这个条辩要讲的。

这个腹满包含,只是一般的气胀,怎么,老师我总是每次吃完饭,胃口什么......这个很正常啊,能吃能喝能拉能睡,可是每天的肚子很胀,常常排气,哦,上面隔气出来,气很多在里面,这个气怎么处理。

对不对,这个是最简单的,那个人完全正常。

没有脾脏肿大,没有胰脏,没有胰脏癌,没有肝癌,什么都没有,就是肚子很大,气很多,常常哦哦,然后放屁,所以呢这种人去旅游的时候,一个人一个房间最好。

那实在没有办法,要两个人在一个房间,就开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在经方,在伤寒论里面提到,哦,厚朴生姜半夏人参甘草汤就是专门治疗气胀,这个气胀本身不是很严重的病。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qū)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那你如果说,摸到这个病人呢,趺阳脉,就是讲冲阳的脉,冲阳在脚上面,足阳明胃经上的冲阳脉,微弦,弦呢,代表是寒,有寒水,法当腹满,这个腹满跟腹痛不一样,肚子痛,腹满的时候,胀满,腹满者必便难,意思是说,如果你摸到的胃上的脉是寒的,胃里面是冷的,应该是肚子胀满,结果这个人没有胀满的话,就是便秘,所以一个实一个虚,如果是胀满的话,就是虚,如果便秘的话,就是实。

反正都是寒。

如果两胠,就是这个疼痛(倪师按后腰部)肾脏后面到膀胱,我们的输尿管的地方,就是这两个地方,哦,中,这个下来的地方,虚寒从下往上走,当以温药服之。

第一段的话的意思是,就是告诉诸位,你是病人有虚寒的现象,胃脉虚寒的,虚寒的现象,肚子会胀满,还有就是肚子是实的,肚子也会胀满,这里讲的是,胀满但不痛,这是虚寒,虚寒的现象呢,最明显的就是两边痛,不是中间痛,中间痛的话,可能是承气汤症,不然小肠或大肠痛,承气汤症,这是虚满的一种症状。

腹部疾病—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腹部疾病—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腹部疾病—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上篇讲了胸部疾病,这篇讲腹部疾病。

腹部疾病大体上可以分为腹胀,腹痛。

本篇按照引起腹痛腹胀表里虚实寒热的病因分别描述了症状和治疗。

腹胀兼有表证:特征是腹胀和脉浮,治疗用厚朴七物汤,厚朴枳实大黄去腹胀,桂枝汤去芍药解表,这个条文说明表里可以同解的。

伤寒论里论述了先解表后攻里的情形,也讲了先救里的虚寒的情况。

肚子里有东西堵住了,胀而且痛,就必须要用大黄去实。

一共有如下几个药方:大柴胡汤,厚朴三物汤,大承气汤,大黄附子汤。

大柴胡汤用于疼痛部位在肚脐以上并且多少有点柴胡症状,但是也有人把大柴胡汤作为大肠癌的常用方。

如果胀满发生在肚脐以下,轻一点的可以用厚朴三物汤,从药物组成来看,厚朴是主药,因此治疗的症状是胀重于痛。

如果胀痛严重的,拒按,则要用大承气汤。

这三个药方治疗的是热性实性的腹部胀痛。

如果是寒性的胀痛,就要用温下的方法,也就是用热性药再加上大黄,大黄附子汤。

寒性的便秘和热性的便秘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寒性便秘不怎么难过,同时口不太渴;热性的便秘胀痛明显,小便偏黄,多有口渴舌红苔黄等等。

日本汉方家大塚敬节用大建中汤治疗尿道结石和阑尾炎引起的腹膜炎,效果很好;用大黄附子汤治疗胆结石,尿结石,坐骨神经痛等,并且认为寒下的大柴胡汤和温下的大黄附子汤是阴阳相反的一个药方,对于治疗胆结石疼痛,大柴胡汤和大黄附子汤总有一个可以有效。

肚子里没有东西堵住,胀痛,这一般是虚寒的胀痛,虚性的胀痛的特点是喜按,痛的不厉害,绵绵作痛;寒性的胀痛有时会很疼,其中包括肠梗阻,肠叠套,疝气等等。

去胀满的主要是厚朴枳实。

伤寒论里头一般来说有胸闷的时候会用到枳实,肚子胀的时候会用到厚朴,肚子疼的时候会用到芍药,但是对于寒性的肚子疼就不用芍药了或者和热药一起用。

虚胀用的比较多的是厚朴生半夏甘草人参汤。

对于寒性的疼痛从轻到重可以依次使用以下药方:当归生姜羊肉汤,附子粳米汤,大建中汤,赤丸,乌头桂枝汤,大乌头煎。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11.大建中汤与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为仲景的何种治法?试比较异同。
大建中汤与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体现了仲景的建中法。 相同点:三方均用饴糖益脾胃,生气血。 不同点:大建中汤证属脾胃阳虚,阴寒内盛,寒气充斥上下内外。症见自腹部至心胸部位剧烈疼痛,腹部见如头足样块状物起伏,痛势上下走窜,不可触近,近之则痛剧,呕不能饮食,手足逆冷。故治用大建中汤。方中蜀椒、干姜温中散寒,人参、饴糖温补脾胃。共奏温中散寒,建中立气之效。小建中汤证属阴阳两虚偏于阳虚。症见腹痛、里急、悸、衄、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故治用小建中汤。方中饴糖、甘草、大枣建中缓急,桂枝、生姜助阳,芍药益阴止痛。诸药相合,既能酸甘化阴,又能辛甘化阳。共奏建立中气,调和阴阳之效。黄芪建中汤证属气血阴阳俱虚而偏于气虚。其症在小建中汤症基础上,又见少气、身重或不仁、自汗、恶风等症。治宜黄芪建中汤。方用小建中汤调和阴阳,黄芪甘温补气。共奏补气和阴阳之效。
6.《金匮》对宿食病提出什么治法?为什么?
《金匮》提出,宿食在上者,泛泛欲吐,可用吐法;宿食在下者,腹满胀痛,大便不通者,可用下法;后世提出的消导法,是对其补充和发展。仲景根据机体的抗病趋势,遵循因势利导的原则而提出的治法。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
7.大建中汤证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寒,为何“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其证候特点是什么?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1.腹满、寒疝、宿食三病合篇的意义是什么?
理由有三:一是病位均在胃肠,病变范围以腹部为主,但可涉及到胸胁与心下。二是症状上都有腹部胀满和疼痛的表现,腹满病以胀满为主症,可兼有腹痛;寒疝病以腹痛为主症,可兼有胀满;宿食病则满痛并见。三是某些方剂可以互用,如治疗实热性腹满病的大承气汤可用于治疗宿食在下证。故合为一篇讨论,以利于掌握其辨证施治的规律。

10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10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寒气水湿相搏。
2.主症: 雷鸣切痛―水气相击而鸣―喜温按、痛时止,复如故 胸胁逆满-寒饮水湿上逆攻冲 呕吐—胃气上逆-呕吐物多清稀、完谷不化 脉见沉、紧、弦
★其特点为“痛、满、吐”类似于“急性胃炎”
讲解
3.治法:温中散寒止痛 4.方药:附子粳米汤
炮附子—温中散寒以止痛 半夏—化饮降逆以治呕 粳米、甘草、大枣—补益脾胃以缓急
治疗虚寒性腹痛:附子不如干姜 治疗虚寒性呕吐:半夏不如蜀椒 温阳脾胃:枣、草、米不如人参、饴糖
【辨治要领与思绪】
四诊合参,透过现象看本质,是确保 辨证精确旳基本措施。


主证
附子粳米汤
病机
脾胃虚寒 水湿内停

胸胁逆满

雷鸣切痛

呕吐
治法 • 散寒降逆 • 温中断痛
治腹痛
附子
治呕吐
半夏
养脾胃 甘草 粳米 大枣
★理中汤(人参汤)亦治中焦虚寒证 理中汤――下列利为主――――药性升提 附子粳米汤――以呕逆为主――药性降逆
【辨治要领与思绪】
①附子粳米汤证旳主症是腹中冷痛、 呕吐、肠鸣辘辘,苔白滑、脉沉迟等。
②附子大辛大热,粳米、甘草、大枣 补中缓急,两者相合既能温中散寒、止 痛缓急,又能预防附子辛热太过。这是 仲景药物配伍特点之一。
肠:腹胀痛,便秘不爽。
第1条
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 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 药服之。
第3条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 药。
【词解】
▲趺阳: 足背上五寸,骨间动脉处,即阳明经冲阳穴。 为(人迎、寸口、趺阳)三部之一,候脾胃。
▲胠: 古腋字,指胸胁两旁当臂之处。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目的要求】1.了解腹满、寒疝病、宿食病合篇的意义。

2.了解宿食病的脉因证治。

3.掌握腹满、寒疝的成因及辨证论治。

【主要内容】本篇论述腹满、寒疝、宿食病的脉证和治疗。

腹满是以腹中胀满为主,既作为病证论述,亦作为症状出现,其病机较为复杂。

按照“阳道实,阴道虚”的理论,可以将本篇腹满概括为实证热证和虚证寒证两类。

寒疝是一种阴寒性的腹痛病证。

前人认为凡寒气攻冲作痛的,概称为寒疝,与后世所说的疝气不同。

宿食,又称伤食或食积,是由脾胃功能失常,食物经宿不消而停积于胃肠所致。

因为三者皆有腹部胀满或疼痛,在症状上有一定的联系,其所出方治,有的可以互相借用,故合为一篇。

【原文讲解】第一条【原文】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词解】胠:(qū音区),《说文》:“亦(古腋字)下也”;《广雅》:“胁也”;《素问》王冰注:“胠,谓胁上也。

”即胸胁两旁当臂之处。

【释义】趺阳候中焦脾胃病变,脉微弦,是指脉微而弦。

“微”是中阳不足;弦脉属肝,主寒主痛。

脾胃虚寒,夹厥阴肝寒之气上逆,可以发生腹满。

假使腹部不胀满,而见大便难和两胁疼痛的,同样是脾胃虚寒,肝气上逆所致。

因脾胃主运化,脾胃虚寒,则运化失职;肝主疏泄,肝气上逆,则疏泄失职,故或为腹满,或为大便难而两胁疼痛。

“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是总结本条所述证候的成因和治法,即皆为中阳不足、肝气上逆所致;病情既属虚寒,故均当用温药治疗。

【中心思想】本条论述虚寒性腹满病因、辨证和治法。

【教学参考】尤怡《金匮要略心典》:“趺阳,胃脉也;微弦,阴象也。

以阴加阳,脾胃受之,则为腹满,设不满,则阴邪必旁攻胠胁,而下闭谷道,为便难,为两胠疼痛。

然其寒不从外入而从下上,则病自内生,所谓肾虚则寒动于中也,故不当散而当温。

”第二条【原文】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词解】下之:攻下。

《金匮要略》笔记35|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腹满(腹满发热厚朴七物汤)

《金匮要略》笔记35|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腹满(腹满发热厚朴七物汤)

《金匮要略》笔记35|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腹满(腹满发热厚朴七物汤)这一篇讲三类问题:腹满、寒疝和宿食。

腹满有实和虚,如何辨证?如何治疗?最普通的问题是吃喝拉撒睡都好,就是腹胀、放屁很多,这是《伤寒》里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此方专门去气胀,气胀本身不是很严重的病。

跌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跌阳脉即冲阳脉,在脚上的足阳明胃经上,应是比较缓的,现在“微弦”代表里面有寒水,应该是腹胀满,没有腹痛,胃因为寒而胀满,肠子因为寒而没有蠕动。

此时如果病人没有胀满感,就一定有排便难,是食物堵在肠子里面,大便没有排出来。

胀满是虚,便秘是实。

“两胠”,就是我们背后肾臟的输尿管到膀胱这两边,也就是肚子的两边痛,这是虚寒症。

如果是热实,肚子一定是持续的痛,痛在中间,而且拒按,舌苔是黄的,那是承气汤证。

如果是寒实,就是大黄附子细辛汤证,这两种都会有持续胀满的症状。

如果是虚寒,两胠就会疼痛,没有大便,因为根本没有东西在里面,虚寒也会痛,但是喜按。

造成这个虚寒的原因,是因为下焦太寒,一直没有治好,于是寒就往上走,走到胃上面去,“当以温药服之”,可开理中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诸如此类的温药,就可治好。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虚就是没东西在里面,实就是有东西在里面,中医辨症虚实用触诊,用手按天杼穴,喜按为虚,拒按为实,虚症用温药,实症攻下。

还可以看舌苔,舌苔黄的,就知道肚子里面有宿便未清,当攻之。

攻完了以后,再看看舌苔,还是黄的就需要再攻,直到舌苔黄退掉为止。

如果再攻就太过了,会伤到正气,所以不可以乱攻的。

也就是说大承气汤三碗,喝了第一碗之后,如果舌头还是黄的,就再喝第二碗,第二碗喝完舌苔变淡白了,就是已经好了。

结果你认为“这个药那么好,倒掉好可惜。

”于是将第三碗再喝下去,这就太过了,过与不及都不好,中医是讲究中庸的医学。

中医有很多辨证的方法,如果见不到病人还可以问小便的颜色,从深黄变到黄继续吃,直到变成清澈的淡黄便可停药,代表里面的热没有了。

腹满寒疝宿食病9

腹满寒疝宿食病9

9、寒疝腹痛证治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 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 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 主之。(17) 大乌头煎方: 乌头大者五枚(熬,去皮,不咀)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 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 差,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6、虚寒腹满证治
症状:呕吐,不能饮食,腹部见肠型胃型, 病机:脾胃阳衰,中焦寒甚,寒气攻冲,寒 凝经脉。 治法:温中散寒,温补脾胃 。 方剂:大建中汤 辨证要点:以固定疼痛部位确定疾病病位。

7、寒实腹满证治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 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15) 大黄附子汤方: 大黄三两 附子三枚(炮) 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 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 四、五里,进一服。
金匮要略选读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主讲 牟慧琴
本篇提要:

本篇论述腹满、寒疝、宿食病三病的脉证和 治疗。
1、三病概念

腹满:以腹部胀满为突出表现的一种证候, 常兼腹痛。 寒疝:是感寒而发作的腹中急痛,痛势急迫, 不兼腹胀。其典型表现是绕脐痛。 宿食:即伤食,又称食积,指因脾胃功能失 常或暴饮暴食致使食物滞留于胃肠,经宿不 化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 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2)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3)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 汤。(13)

提示了寒下法的两个应用指征:

“舌苔黄”。提示实热积滞,可用攻下。 “未下”。提示正气未损,能耐攻下者可用。 “黄自去”提示了实热腹满向愈的标志 “腹满”不减;按之痛 ;满痛在脐周 (持续 性疼痛)

腹满寒疝宿食第十

腹满寒疝宿食第十

羊肉一斤——温阳补血散寒
3 寒疝兼表证
【原文】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 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乌 头桂枝汤主之。(19)
【解析】
腹中痛——寒气内结
逆冷——阴寒内盛,
阳气不达四末
内 里寒为主因 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手足不仁——寒冷之极 皆 外寒为诱因

身疼痛——寒邪痹阻肌
表营卫不和
病机:内外皆寒,表里兼病
方药 : 厚朴七物汤
桂枝汤——解表和营卫 去芍药——因此证但满而不痛、 避免敛邪 厚 朴半斤 枳 实五枚 行气消满 大 黄三两
2 里实兼少阳证
【原文】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 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12)
【解析】
按之心下满痛——胸腹部位 邪热结聚 旁及两胁 病位偏高
此 为 实 也—— 大便秘结
处方:乌头桂枝汤
乌头——祛寒止痛 桂枝汤——调和营卫,以散表寒 乌头中毒解救:速服绿豆汤或黑豆 甘草汤。
寒疝三方证比较表
不同点 当归生姜羊肉汤证 大乌头煎证 乌头桂枝汤证
主症 兼症 病机 治法
胁腹绵绵作痛 里急 血虚有寒 养血散寒
发作性绕脐剧痛 绕脐剧痛且身痛
肢冷汗出
肢冷不仁
阳虚阴盛
表里俱寒
起沉寒而缓急痛 双解表里寒邪
温经散寒止痛
细辛二两
寒疝
证治
1 阴寒痼结
【原文】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 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 相搏,即为寒疝。
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 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17)
【解析】
腹痛————脾阳虚衰,寒气内结
脉弦而紧——(阴脉)主寒主痛 弦——内寒——阳虚不能外达 恶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满痛重在心下, 满痛偏于中脘 连及两胁 和解攻里 泻阳明热结, 攻下为次 行气除满 厚朴为主,行 气除满,兼通 便
[原文10]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 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提要] 论述脾胃虚寒,水湿内停的腹满痛证 治
腹中寒气:脾胃虚寒,水湿内停 雷鸣切痛:寒气水湿,流于胃肠 胸胁逆满:寒气横逆,上犯胸胁 呕吐:胃失和降 症状:腹痛喜温喜按,呕吐清稀水饮,四肢 厥冷,舌淡苔白滑,脉沉迟
虚证:脾虚气聚,按之气机得通 实证:有形实邪积结胃肠
腹满舌黄: 邪实热盛——承气类寒下 热结津枯——增液行舟 食积——消导同用
未经攻下——下 已经攻下—— 病重药轻——下 湿温、转虚——不可下
[原文3]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 温药。 [提要]论述虚寒腹满的辨证与治疗
腹满:脾胃虚寒,运化失司 时减:清阳得长,寒得温煦 复如故:浊阴复胜
[原文13]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 宜大承气汤。 [提要] 论述积胀并重的里实证治
腹满不减:气滞与燥屎内结 减不足言:微不足道 病机——里实 治法——下 方药——大承气汤
辨证要点:痞满燥实,脉实
“承气非可轻尝之品,舌苔老黄,甚则 黑又芒刺,脉体沉实,确系燥结痞满,方 可用之。”——吴鞠通
治法——温中祛寒,降逆止痛 方药——附子粳米汤 附子:大辛大热,温中散寒止痛 半夏:降逆化湿止呕 粳米草枣:补益脾胃缓急
[原文14]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 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 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提要] 论述脾胃虚寒的腹满痛证治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寒邪挟胃气上 逆 出见有头足:腹内寒气攻冲 病机——阳虚阴寒内盛,横行腹中,上逆胸 胃
思考题
1、腹满有虚实寒热之分,如何鉴别? 2、大乌头煎和乌头桂枝汤的适应证、病机有 何异同? 3、厚朴三物与厚朴七物、大柴胡汤的适应证 有何异同? 4、大黄附子汤和大承气汤,同为泻下,是否 作用相同?

17_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第十概述概念腹满、寒疝、宿食三病合篇...课件

17_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第十概述概念腹满、寒疝、宿食三病合篇...课件
寒饮逆满 【原文第十条】
➢ 病机分析:脾胃虚寒,水饮内肆上逆 ➢ 证候特点:满、痛、鸣、呕
伴全身寒象:四肢厥冷、舌淡苔白滑、脉
细迟或沉迟或弦迟等。
➢ 方义分析: 附子-温阳散寒止痛
半夏-降逆化饮止呕
粳米、大枣、甘草-补益脾胃(粳米还
能健脾止泻)
脾胃虚寒 【原文第十四条】 ➢ 病机归纳:脾胃阳虚,阴寒内盛。 ➢ 证候分析: ➢ 满、痛的特点:面广、剧烈、可变 ➢ 呕不能食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第十
概述 ➢概念
腹满、寒疝、宿食
三病合篇的缘由: 腹满 ❖辨证与治则 实热性腹满与虚寒性腹满的辨证 【原文第2、3、13条】
➢虚寒性腹满 问诊:腹满时减,复如故 切诊: 按之不痛 望诊:当见舌淡、苔白滑
➢实热性腹满 问诊:腹满不减,减不足言 切诊: 按之痛 望诊:当见舌红、苔黄而干燥;
➢ 临床应用举隅:可治疗血虚外感风寒头 痛、气血两虚眩晕、产后血虚腹痛、产 后大便困难、女性顽固性室性早搏、产 后身痛、多发性神经炎、虚寒咳嗽、肠 易激综合征等。
病案分析之二 陈某,女,53岁。患慢性气管炎已八年,发 则咳嗽哮喘,昼夜不休,颇为痛苦。今冬数 因感寒复发,咳嗽哮喘,喉中痰鸣如水鸡声 咯出痰沫稀薄,入暮加剧,不能平卧.形寒 不发热,目胞微见浮肿,胸膈满闷,舌苔白 滑,脉浮紧而滑。此次发作已十余日,曾用 二陈、三子等方,咳痰量虽减,但哮喘等症
成象的体征与特点 全身表现:手足逆冷、舌淡苔白滑、脉沉
伏等。
➢ 治法:温补建中,散寒止痛 ➢ 方药分析
蜀椒、干姜-温中散寒
人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糖-温补脾胃,缓急止痛
➢ 注意虚寒腹满两证的比较 主症、病机、用药 寒实内结
➢配伍用药特点:附子、细辛配大黄 临床应用举隅:急性胆囊炎、胆道结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学习要点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学习要点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学习要点本章节了解腹满、寒疝和宿食三病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熟悉宿食的脉因证治;掌握腹满、寒疝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

#《金匮要略》##寒疝##宿食##腹满#腹满、寒疝和宿食三病的概念【桃花岛陈药师按】腹满、寒疝和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共有二十四个条文加附录二条和附方。

【第一条】趺陽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以温药服之。

【注释】①胠:音念(qu),《说文》:“胠,亦(古代腋)下也”。

即胸胁两旁和臂贴近处。

【第二条】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

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第三条】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第四条】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①也。

【注释】①啬啬恶寒:洒洒然怕冷的感觉。

【第五条】夫中寒家①,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注释】①中寒家:中读平声,指素来体质虚寒的人。

【第六条】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一云痛)。

【第七条】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①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也。

【注释】①谷气不行:指大便不通。

【第八条】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厚朴七物汤】厚朴半斤、甘草三两、大黄三两、大枣十枚、枳实五枚、桂枝二两、生姜五两。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

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第九条】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附子粳米汤】附子一枚(炮)、半夏半升、甘草一两、大枣十枚、粳米半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三日服。

【第十条】痛而闭①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厚朴三物汤】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

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②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注释】①闭:指大便秘结不通。

②内:通“纳”,指加入的意思。

贾海忠金匮要略(一七二)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寒疝的脉象

贾海忠金匮要略(一七二)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寒疝的脉象

贾海忠金匮要略(一七二)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寒疝的脉象第二节寒疝病诊治一、寒疝脉象寒疝,我们只要看到这个'疝’字,大家可能都知道。

但是,可能有很多人还真不是很清楚。

那么什么是'疝’,可能大家都会想到小孩疝气,其实,这里的寒疝与小孩的疝气一关系都没有。

什么是'疝’,病字下面加一坐山,一看造这个字都是很有意思的,'山’就是凸出的意思。

特别的突出,实际上就是严重的意思。

突出很明显,这是一种病,他的同就是因为很严重。

那么'寒疝’就是寒气非常严重的病。

【原文】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

脉数弦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寒疝的脉象,首先是脉数,脉律比较快,第二个就是紧,摸上去非常的紧有力,再严重就到弦。

寒疝的脉是紧甚至弦的。

“状如弓弦,按之不移”,只要是拉过弓的人就知道,弓的那个弦是很硬的。

按上去后,就不会挪动了。

“脉数弦者,当下其寒”。

脉数,我们都知道是热,弦,我们一般说肝脉,寒凝。

但是,这里有一个脉数是热,又当下其寒,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这里又来了一个迟脉,脉又紧又大又迟,心下也就是胃的这个方必然是硬的,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如果是脉大,又紧,张仲景说,这是阳中有阴,可以用下法。

这一条辨,讲了很多的脉象,又讲了治疗原则,一个是当下其寒,一个是可下之。

这一段如果是没有临床经验,理解起来是极其困难的。

脉数,说明有内热,脉弦,说明有外寒。

内热,倒也没什么,但是外寒,这个邪气是容易致病的。

所以,这是一个寒邪郁闭在外,阳气郁闭在中,所以,就出现了脉有数,有紧,阳中有阴,也就是寒热错杂的。

这些,张仲景告诉我们都是用的下法,这说明外邪是在肠道,只有这样才用泻下的方法,这个邪才能出去。

这是胃肠道寒邪也都用下法。

【要点延伸】这个条辨里的“脉大”提示我们寒疝病,身体是不虚的,首先是一个实证。

【精】腹满寒疝宿食病脉第十金匮

【精】腹满寒疝宿食病脉第十金匮

❖ 【主症】 按之心下痞满胀痛,满痛范围涉及胸腹,旁及两胁。可伴 轻度胸中烦闷,呕逆,往来寒热,舌红苔黄,脉弦有力等症。本证为阳 明腑实兼有少阳邪热。
❖ 【病因病机】 本证为邪在少阳与阳明;或为肝胆郁热,胃肠功能失 调所致。按之心下痞满胀痛,为内有实邪结滞。本病邪虽已入阳明之腑, 但少阳之经邪热并未解除。另外,此病满痛涉及面广,关乎胸腹两胁, 但以胃脘两胁为中心,部位相对较高,而厚朴七物汤、厚朴三物汤、大 承气汤均以肠胃为病变中心。
4.积胀俱重
❖ 【原文】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13)
❖ 【主症】 腹满持续不减,脐腹疼痛拒按,大便不通。
❖ 【病因病机】 气滞与燥屎内结致腑气不通。燥屎不行,则气滞不 通,故腹满持续不减;因燥屎积滞内结肠腑,大便不通,故脐腹疼痛 拒按。而虚证腹满则时有减轻,因其里无实邪结滞,故无拒按及持续 疼痛现象。
腹满寒疝宿食病 脉证治第十
伤寒金匮教研室 张建荣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腹满、寒疝、宿食三病,因其病变部位均在腹部,以胃肠病变为主,
其症状都有腹部胀满或疼痛,有些方药可互为通用,故合篇讨论。

腹满是以症状命名的病证,突出特征即腹部胀满,其症状虽见于多
种疾病之间,病因病机亦较复杂,但本篇作了集中系统的论述,证有寒
及症状特点与《金匮》所论寒疝基本相似。

本篇原文明确提出属寒疝病者,可分为三种证型。阳虚寒盛,方
用大乌头煎;血虚寒滞,方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内外俱寒,抵挡乌头
桂枝汤。

有医家据寒疝为寒性腹痛,故将附子粳米汤、大建中汤、赤丸方、
大黄附子汤等方证归入寒疝,亦不无道理。但区别腹满与寒疝的关键
是:满与痛,虽然上述腹满方证腹痛较甚,但寒气逆满仍为主要矛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10/14
25
寒疝-成因
• 条文(17)上段:腹痛,脉弦而紧,弦 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 相搏,即为寒疝。 • 条文(8):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 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 心下则痞也。
2018/10/14
26
寒疝-证治
1 阴寒痼结
• 条文(17):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 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 之。 • 提要:发作性寒疝的证治。 • 病机:阳虚阴盛,寒气内结,阳气不行。 • 治法:温阳散寒止痛 • 方剂:大乌头煎。
实脾胃 胜寒邪
2018/10/14
17
附子粳米汤与大建中汤比较
类别 病位 证 病势 症候 候 痛势 病机 温中 治 止吐 则 建中 作用 2018/10/14 附子粳米汤 偏于肠 较轻 大建中汤 偏于中焦 较重
胸胁逆满,呕吐肠 上冲皮起,出见有 鸣显著 头足,呕吐不能食 切痛 上下痛不可触近
脾胃阳虚,寒饮上逆 脾胃阳微,中焦寒甚
2018/10/14 29
宿食
• 治疗:
– 邪在上:有欲吐之势-瓜蒂散。 – 邪在下:下法-大承气汤。
2018/10/14
30
2018/10/14 21
大建中汤
• 蜀椒、干姜-温中散寒 • 人参、饴糖-温补脾胃,大建中气
2018/10/14
22
腹满-证治——寒实证证治
寒实内结
• 条文(15):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 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 提要:寒实积滞于内的寒疝证治。 • 病机:寒实内结。 • 治法:温通并用,祛寒通便。 • 方剂:大黄附子汤。
10
腹满寒热虚实辨证要点
分类 主诉 腹诊 虚 寒腹 满按 之 腹满 时 减 不 痛 复 如( 喜 故 按) 实 热腹 满按 之 腹满 不 减 痛 甚 减 不( 拒 足言 按)
2018/10/14
舌诊 病机 治法 方药 苔 白 脾 胃 虚 温 中 理中 滑 寒 , 气 补虚 汤类 滞不运 黄燥 宿 食 燥 苦 寒 承 气 屎 里 热 攻下 汤类 互结阳 明
2018/10/14
14
腹满-证治——实热证证治
4 里实积滞
• 条文(13):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 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 提要:里实腹满的证治。 • 病机:宿食燥屎内结于肠,腑气不通。 • 治法:通腑泄满。 • 方剂:大承气汤。
2018/10/14 15
腹满-证治——虚寒证证治
5 脾胃阳虚,寒饮冲逆
2018/10/14
19
赤丸
• • • • • 半夏 燥土益胃,化饮降逆 茯苓 乌头 温经散寒止痛 细辛 朱砂-护心镇逆
半夏乌头同用 取其相反相成
2018/10/14
20
腹满-证治——虚寒证证治
7 脾胃虚寒
• 条文(14):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 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 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 提要:脾胃虚寒寒疝证治。 • 病机:脾胃阳虚,阴寒内盛,寒气攻冲。 • 治法:温中散寒、大建中气。 • 方剂:大建中汤。
• 条文(10):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 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 提要:脾胃虚寒的腹满(寒疝)证治。 • 病机:脾胃阳虚,水湿内停,寒邪上逆。 • 治法:温中散寒,降逆止呕。 • 方剂:附子粳米汤。
2018/10/14 16
附子粳米汤
• 附子-温阳散寒止痛 • 半夏-降逆止呕 • 甘草、大枣、粳米-缓急补虚
分类 主证 病性 病位 治法
2018/10/14
阳明 腹满 实热者多
太阴
虚寒者多
多与胃肠有关 多与脾有关 攻下 温补
4
概述
2、寒疝:以腹中拘急疼痛为主症,由寒邪 凝滞而作。 《说文》:“疝,腹痛也。” 《诸病源候论》:“此由阴气积于内,寒 气搏结而不散,脏腑虚弱,故风邪冷气与 正气相击,则腹痛里急,故云寒疝腹痛 也。”
2018/10/14 27
寒疝-证治
2 血虚寒疝
• 条文(18):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 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 提要:血虚有寒的寒疝证治。 • 病机:血虚生寒,经脉失养。 • 治法:补血祛寒止痛。 • 方剂:当归生姜羊肉汤。
2018/10/14 28
寒疝-证治
3 表里俱寒
• 条文(19):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 不仁,若身疼痛,炙刺诸药不能治,抵当 乌头桂枝汤主之。 • 提要:表里皆寒的寒疝证治。 • 病机:阴寒凝聚,兼外感寒邪。 • 治法:内-祛寒止痛,外-调和营卫。 • 方剂:乌头桂枝汤。
附子一枚 半夏半升 甘草、大枣、粳米 温中止痛和胃
干姜四两 蜀椒二合 人参、饴糖
培建中气、散寒止痛
18
腹满-证治——虚寒证证治
6 脾肾虚寒、水饮上逆
• • • • • 条文(16):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提要:阴寒内盛兼水饮上逆的寒疝证治。 病机:脾肾虚寒,水饮上逆。 治法:温阳散寒止痛,降逆化饮。 方剂:赤丸。
• 条文(12):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 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 提要:病在阳明兼少阳腹满证治。 • 病机:实热内结阳明与少阳。 • 治法:泄热攻里兼和解少阳。 • 方剂:大柴胡汤。
2018/10/14 13
腹满-证治——实热证证治
3 气滞内实
• • • • •
条文(11):痛而闭者,厚朴三物汤主之。 提要:论述气滞内实的证治。 病机:实热内结于肠,气滞不行。 治法:行气泻实。 方剂:厚朴三物汤。
2018/10/14
8
腹满-辨证
• 条文(2):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 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 自去。 • 提要:论述腹满虚实的辨证和实证腹满的 治法。
2018/10/14
9
腹满-辨证
• 条文(3):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 当与温药。 • 提要:论述虚寒腹满证治。
2018/10/14
– 病位都在腹部。
– 症状均可出现腹部胀满或疼痛,脉象以弦紧 多见。
– 病变均属胃肠道,腹满还涉及肝脾肾,寒疝 还涉及肝脾。 – 病机上有共同之处,方药常可通用。 – 三者合篇,有利于临床辨证论治。
2018/10/14 7
腹腹满,不 满者必便难,两胁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 当以温药服之。 • 提要:论述虚寒性腹满的病因、辨证和治 法。
腹满寒疝宿食病
金匮教研室 林昌松
2018/10/14 1
要求
• 了解腹满、寒疝和宿食三病证的概念及其 相互关系 • 掌握腹满、寒疝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 • 熟悉宿食的脉、因、证、治
2018/10/14
2
概述
• 含义: 1、腹满:以腹部胀满为主,常伴有腹部疼 痛的一种病证。
2018/10/14
3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2018/10/14 23
大黄附子汤
• 大黄-攻下通便 • 附子、细辛-温经散寒止痛
2018/10/14
24
大黄附子汤与《伤寒论》麻黄 附子细辛汤比较
类别 性质 证状 邪解途径 配伍
以麻黄为主, 麻黄附子 太少两感 恶寒重发热 寒邪从表 配附子、细 细辛汤 证 轻脉沉 解 辛温经散寒 胁腹疼痛大 以大黄为主, 大黄附子 寒实内结 实邪从下 便不通脉紧 配附子、细 汤 气滞不运 而解 弦 辛温下寒结
11
腹满-证治——实热证腹满
1 表里同病
• 条文(9):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 数,饮食如故,厚朴七物汤主之。 • 提要:腹满兼表证的证治。 • 病机:实热内结于肠兼表邪未解。 • 治法:表里双解(行气泄满兼解表) • 方剂:厚朴七物汤。
2018/10/14 12
腹满-证治——实热证证治
2 少阳阳明证
2018/10/14 5
概述
3、宿食:食物停积于胃肠经宿不消所致, 以腹部胀满、嗳腐吞酸,或伴有吐利、腹 痛等为表现。 多由饮食不节,脾胃运化功失常所致。 《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 伤”。 《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谷饪之邪, 从口入者,宿食也。“
2018/10/14 6
概述
• 合篇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