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用品微生物检验方法-—铜绿假单胞菌测定
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流程
![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5e879c3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26.png)
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流程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的检验流程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1. 样品采集:从疑似感染源(如伤口、尿液、呼吸道分泌物等)采集样品。
确保采集过程无菌,并采用适当的采样器具和技术。
2. 培养基选择:选择适合于铜绿假单胞菌生长的培养基,如血琼脂、MacConkey琼脂等。
根据需要,还可以选择特殊的培养基,如铜绿假单胞菌选择性培养基。
3. 培养:将采集的样品在选择的培养基上进行斑点接种、刷涂或点菌法接种。
根据不同的培养基和环境条件,培养时间一般为24-48小时。
4. 形态观察: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特征。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落通常呈绿色或蓝绿色,具有金属光泽。
5. 鉴定测试: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测试,以确认菌株的身份。
常见的鉴定测试包括:
•革兰氏染色:观察菌株的革兰氏染色特征。
•氧化/还原测试:进行氧化/还原测试,如氧化酮酸试验等。
•水解反应:检测菌株的葡萄糖、麦芽糖等的水解反应。
•生化试验:进行生化试验,如氧化酶试验、产芽孢试验等。
6. 进一步确认:根据鉴定测试的结果,可以进行进一步的确认。
例如,可以使用API系统或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进行确认。
请注意,以上是一般的检验流程,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可能会因实验室的设备、方法选择和要求而有所不同。
在进行任何检验之前,建议遵循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和相应的检验标准。
1/ 1。
牙膏中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
![牙膏中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30cbfa1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df.png)
牙膏中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Detection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in Toothpaste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牙膏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牙膏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
2定义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属于假单胞菌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阳性,大部分能产生绿脓菌素。
3仪器3.1恒温培养箱:36℃±1℃、42℃±1℃。
3.2三角瓶:250mL。
3.3试管:18mm×150mm。
3.4灭菌平皿:直径90mm。
3.5无菌吸管:1mL(具0.01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者移液器及吸头。
3.6显微镜。
3.7载玻片。
3.8接种针、接种环。
3.9电磁炉。
3.10高压灭菌器。
3.11恒温水浴箱。
4培养基和试剂4.1SCDLP液体培养基见总则3.1。
4.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培养基成分:牛肉膏3g蛋白胨10g氯化钠5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0.3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制法:除琼脂外,将上述成分混合加热溶解,调pH为7.4~7.6,加入琼脂,115℃高压灭菌20min后,制成平板备用。
4.3乙酰胺培养基成分:乙酰胺10.0g氯化钠 5.0g无水磷酸氢二钾 1.39g无水磷酸二氢钾0.73g硫酸镁(MgSO4.7H2O)0.5g酚红0.012g琼脂20g蒸馏水1000mL制法:除琼脂和酚红外,将其他成分加到蒸馏水中,加热溶解,调pH为7.2,加入琼脂、酚红,121℃高压灭菌20min后,制成平板备用。
4.4绿脓菌素测定用培养基成分:蛋白胨20g氯化镁 1.4g硫酸钾10g琼脂18g甘油(化学纯)10g蒸馏水1000mL制法:将蛋白胨、氯化镁和硫酸钾加到蒸馏水中,加热使其溶解,调pH至7.4,加入琼脂和甘油,加热溶解,分装于试管内,115℃高压灭菌20min后,制成斜面备用。
4.5明胶培养基成分:牛肉膏3g蛋白胨5g明胶120g蒸馏水1000mL制法:取各成分加到蒸馏水中浸泡20min,随时搅拌加热使之溶解,调pH至7.4,分装于试管内,经115℃高压灭菌20min后,直立制成高层备用。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be09f779a45177232f60a236.png)
3. 结果报告
根据蓝色或绿色菌落的计数和确证性试验的
结果,计算每250mL水样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数 量,结果以CFU/250mL计。 生融合而可能影响计数的精确度。
受到严重污染或培养时间过长时,菌落会产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ATCC 27853——阳性对照菌株 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ATCC 25922——阴性对照菌株
平铺时应避免在滤膜和培养基之间夹留着气泡。
2.2.3 检验程序
结果观察:
所有显蓝色或绿色(绿脓色素)的菌落,初步判定 为铜绿假单胞菌。 所有发荧光不产绿脓色素疑似铜绿假单胞菌菌落, 进行乙酰胺肉汤确证性试验。
将其它所有红褐色不发荧光的菌落进行氧化酶测试、 乙酰胺肉汤、金氏B培养基确证性试验。
1.1 生物学特性
无特殊营养要求,该菌在普通营养琼脂上生长良 好,琼脂通常会被染成蓝绿色或黄绿色。 该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为灰绿色或蓝绿色菌落, 并形成透明溶血环。 在营养肉汤中呈混浊生长,液面可长出菌膜,菌液 上层为蓝绿色。
1.1 生物学特性
生化反应: 1)氧化酶阳性; 2)液化明胶; 3)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 4)吲哚阴性; 5)绿脓菌素试验阳性; 6)其它生化试验(糖利用试验、脱羧酶试验等等)。
-P:呈蓝/绿色的菌落数(所有证实为铜绿假单胞 菌的菌落)。 -F: 显荧光的菌落数。 -R: 呈红褐色的菌落数。 -nF:进行产氨测试的显荧光菌落数。 -CF:产氨阳性的显荧光菌落数。 -nR:进行产氨、氧化酶、金氏B培养基上显荧光测 试的红褐色菌落数。 -CR:产氨、氧化酶、金氏B培养基上显荧光测试均 呈阳性的红褐色菌落数。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及药敏分析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及药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2b04e2856a561252d36f1d.png)
致病菌之一 , 由其引起 的感 染 具有 难 治性 、 持续 性等 特 点。P A 对抗生素 的固有 耐药 性 以 及多 重耐 药 性 的发 展在 临 床上 越来 越引起广泛 的注意 , 为了合理选 用 抗生 素 , 有效 控制 感染 , 们 我 对我 院 3 2株 P 5 A的分离 、 布 及对 常用 抗 生素 的耐 药状 况进 分
收 稿 日期 :0 2 3 9 修 订 日期 :0 2— 4—2 2 0 —0 —1 ; 20 0 5
全 自动 微 生 物 分 析 仪对 铜 绿 假 单胞 菌 的 鉴 定 及 药敏 分 析
陈家 坚 。 温卓 莲
( 西北海市人 民医院 , 西 北 海 560 ) 广 广 3 0 0
摘 要 : 目的 合理 选用抗 生素 , 效控制感 染。方法 对 常规分 离 的 3 2株 铜绿假 单胞 菌( A) 离、 布及 常用 抗 生 有 5 P 分 分 素的耐药状况进行分 析。结果 P A所 I 的感 染 中, 起 以呼 吸道感 染 占首 位 ; A 对 多种 不 同性质 的抗 生 素高度 耐 药 , P 对 P A耐 药率较 低 的抗 生素主要有 丁胺卡那 、 克 单、 菌 头孢 吡肟 、 达欣 、 丙沙 星、 大霉 素 、 复 环 庆 亚胺 配 能、 唑 巴坦 、 三 哌拉 西 林、 妥布霉 素。结论 P A感染 的监 测, 临床 医生选用有 效的抗 生素具 有 十分 重要 的意义。 对 关 键 词 :绿 脓 菌 素 ; 生 素 类 ; 生物 敏 感 性 试 验 ; 药性 , 生 物 抗 微 抗 微 中 图分 类 号 :R 4 、 465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0 0 1—5 1 ( 0 20 8 7 2 0 )4—0 4 —0 52 2 铜绿 假单 胞菌 ( .eu ioa P 是 医 院感 染 中最重 要 的 P argn s, A) 表 l 3 2株 P 5 A在各 临床标本 中的分 布
【微生物检测】GB19298桶装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生化检测!
![【微生物检测】GB19298桶装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生化检测!](https://img.taocdn.com/s3/m/91ff7d39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a5.png)
【微生物检测】GB19298桶装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生化检测!
下图是实验过程中见到的比较不干净的桶装水,当然绝大部分的水在CN平板上无菌生长,这些不干净的桶装水也是我做铜绿后续生化的小白鼠。
二、生化反应
1、若CN板上是蓝绿色(如下图)
按照GB8538-2008标准可以直接得出绿色是铜绿假单胞菌,不过新的GB85538-2016增加了绿脓菌素实验(步骤如下图)。
1.1绿脓菌素测定培养基中加入三氯甲烷后的颜色(如下图)
1.2用吸管将三氯甲烷移到另一试管内加入盐酸,振荡,静置(如下图)
1.3蓝色菌落呈粉红色,绿色菌落呈淡粉色,有绿脓菌素存在。
2、若CN板上有荧光(如下图)
按照GB85538-2016标准,产荧光(非蓝绿)要进行产氨实验。
2.1将产荧光的菌落的纯培养物接种到乙酰胺肉汤中36℃培养24h,加入钠氏试剂(如下图)。
3、若CN板上是红褐色
按照GB85538-2016标准,红褐色菌落要进行产氨试验、氧化酶试验。
金氏B产荧光试验。
鉴于本人经验有限,接触样品不多,买的标准菌株也是绿色形态(前面那株蓝色菌落也是样品中发现的,甚是宝贵)。
所以,至今未见过红褐色菌落,若有同行有检出或者见过,还望交流,多加学习。
3.1标准菌株形态(如下图)
3.2产氨实验(同上,略)
3.3氧化酶试验(如下图)
3.4金氏B产荧光试验(如下图)
4、其他
其他非前面三种,则判断不是铜绿假单胞菌。
三、PH对铜绿的影响
曾经请教过一位老师,铜绿在酸性环境下会是红褐色,所以做了不同PH下(拿试纸调试的PH,可能不太严谨)铜绿在CN平板上的形态。
不过还是没有看到红褐色。
铜绿假单胞菌检查
![铜绿假单胞菌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d4f11867b307e87101f696f6.png)
铜绿假单胞菌检查1 简述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习称绿脓杆菌,为假单胞菌属菌种,广泛分布在土壤,水及空气中,人和动物的皮肤、肠道、呼吸道均有存在,故可通过环境和生产的各个环节污染药品,本菌是常见的化脓性感染菌、在烧伤、烫伤、眼科及其他外科疾患中长引起继发感染,由于本菌对许多抗菌药物具有天然的耐药性,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国内外药典均将铜绿假单胞菌列为检查项目之一。
铜绿假单胞菌按增菌,分离、纯培养、革兰染色、镜检及生化试验等步骤进行检验。
2 仪器、设备和用具(见大肠埃希菌2)。
3 试液、指示液3.1 0.9%无菌氯化钠溶液或磷酸盐缓冲液[附录3.1,3.3]。
3.2 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附录3.2]。
3.3 1%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试液[附录2.1]。
3.4 盐酸试液[附录2.12]。
3.5 氯仿[附录1.57]。
4 培养基4.1 营养肉汤培养基[附录5.1]。
4.2 胆盐乳糖(BL)培养基[附录5.6]。
4.3 营养琼脂培养基[附录5.2]。
4.4 溴代十六烷基三甲胺[附录5.14]。
4.5 绿脓菌素测定用培养基(POP琼脂)[附录5.26]。
4.6 明胶培养基[附录3.27]。
4.7 硝酸盐胨水培养基[附录5.28]。
5 对照用菌液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104]营养琼脂斜面培养物少许,接种至5ml营养肉汤培养基内,于36±1℃培养18~24h后,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106,使对照菌加入量含10~100cfu(一般用量为0.1ml),菌数测定在做阳性对照实验用营养琼脂浇碟或平板涂布经培养后计数确定。
6 操作方法6.1 供试品的取样量(见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5.3)。
6.2 供试液的制备(见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7);(大肠埃希菌6.2)。
6.3 增菌培养取胆盐乳糖培养基2份,每份100ml,1份加入1:10供试液10ml(相当于供试品1g或1ml)。
铜绿假单胞菌微生物学诊断要点
![铜绿假单胞菌微生物学诊断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8999b2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f.png)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常见于自然界中的土壤、水体和植物表面。
它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可以引起多种感染,包括呼吸道感染、尿道感染、伤口感染和败血症等。
它对抗常规抗生素的能力强,使得感染难以治愈,因此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微生物学诊断至关重要。
在进行铜绿假单胞菌的微生物学诊断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1. 样本的收集和处理在进行微生物学诊断时,正确的样本收集和处理至关重要。
对于疑似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患者,可以采集患处分泌物、尿液、血液等样本,然后将样本送至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处理和培养。
2. 培养特点铜绿假单胞菌在常规培养基上生长较慢,通常需要2-3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形成显著的菌落。
在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观察菌落的颜色、形态和大小等特点,这有助于对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初步的判断。
3. 生化试验除了培养特点外,生化试验也是铜绿假单胞菌微生物学诊断的重要依据。
铜绿假单胞菌对氧化酶试验和大肠杆菌培养基杀菌试验呈阳性反应,这可以帮助鉴别铜绿假单胞菌。
4. 分子生物学检测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PCR方法已经成为铜绿假单胞菌微生物学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PCR技术,可以直接检测样本中的铜绿假单胞菌DNA,从而快速、准确地确定感染情况。
回顾以上的要点,我们可以看到铜绿假单胞菌的微生物学诊断涉及到样本收集、培养特点、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多个方面。
针对不同临床情况,可以综合运用这些方法,以确保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
在个人观点上,我认为铜绿假单胞菌的微生物学诊断是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随着感染病例的增加和细菌耐药性的加剧,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诊断方法,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临床医生和微生物实验室的密切合作也至关重要,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控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危害。
铜绿假单胞菌微生物学诊断涉及多个方面的技术和方法,需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
只有通过深度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才能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应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挑战。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bd20039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f.png)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最新版3篇】目录(篇1)I.铜绿假单胞菌的介绍II.检验方法标准的概述III.标准的内容和要求IV.检验方法标准的意义和影响正文(篇1)一、铜绿假单胞菌的介绍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如水、土壤、空气等。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致病菌,能够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伤口感染等。
因此,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和控制至关重要。
二、检验方法标准的概述检验方法标准是指针对某一特定对象,制定的一系列检验方法和标准,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验方法标准是医学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标准的内容和要求1.检验对象:标准规定了检验对象的范围和种类,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
2.检验方法:标准规定了检验方法的选择和操作步骤,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质量控制:标准规定了质量控制的要求和方法,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结果报告:标准规定了结果报告的内容和格式,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检验方法标准的意义和影响1.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标准规定了检验方法和质量控制的要求,可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促进医学检验的发展:标准是医学检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医学检验的发展和提高医疗水平。
目录(篇2)I.铜绿假单胞菌的介绍II.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的标准III.检验方法标准的内容和意义IV.检验方法标准的实施和应用正文(篇2)一、铜绿假单胞菌的介绍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它可以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并且对许多消毒剂具有抵抗力。
这种细菌通常存在于水、土壤和植物中,并且有时也会在人体内繁殖。
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引起许多不同类型的感染,包括伤口感染、肺炎和中耳炎等。
二、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的标准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检验方法的标准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完善。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的标准是基于实验室微生物学和消毒学原理制定的,其目的是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fa564e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8.png)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原创版2篇】篇1 目录1.铜绿假单胞菌的概述2.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3.铜绿假单胞菌在化妆品中的卫生标准4.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和治疗药物5.铜绿假单胞菌的防控措施篇1正文一、铜绿假单胞菌的概述铜绿假单胞菌,又称绿脓杆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细菌。
其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
铜绿假单胞菌编码三种 VI 型分泌系统,即 h1-t6ss、h2-t6ss 和 h3-t6ss。
其中 h1-t6ss 被认为是一种严格的细菌靶向途径,而 h2-t6ss 和h3-t6ss 通过作为靶向宿主细胞并促进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毒力。
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形态学观察:通过暗视野显微镜或相差显微镜观察菌体的形态和结构。
2.培养法:将采集的样本在特定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观察菌落的形态和特征。
3.免疫学检测:通过抗原 - 抗体反应检测样本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抗原或抗体。
4.分子生物学检测:如 PCR、DNA 测序等方法,通过对特定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铜绿假单胞菌。
三、铜绿假单胞菌在化妆品中的卫生标准在化妆品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铜绿假单胞菌对人有致病力,常引起人皮肤化脓感染,特别是烧伤、烫伤、眼部疾病患者被感染后,常使病情恶化,并可引起败血症。
因此,在化妆品卫生标准中规定不得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四、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性和治疗药物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可引起各种感染,如皮肤感染、败血症等。
针对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治疗,可选用以下药物:1.半合成青霉素:如阿洛西林和哌拉西林,其中以哌拉西林为最常用。
2.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头孢哌酮。
3.其他内酰胺类药物:如亚胺配能及氨曲南。
4.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和异帕米星。
5.氟喹酮类: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及氟罗沙星等。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滤膜法)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滤膜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876aaec77da26925c5b054.png)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滤膜法)
录入时间:2015-4-27 10:30:42 来源:青岛海博生物
一、原理
将250mL水样用孔径为0.45μm的滤膜过滤,并将滤膜移至CN琼脂培养基上,于36℃士1℃恒温箱中培养48h,能够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并产生绿脓菌素,或者能够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并且氧化酶呈阳性、紫外光(360±20nm)照射下能发荧光、能够利用乙酰胺产氨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经证实为铜绿假单胞菌,则其检测结果为阳性。
二、培养基和试剂
1.假单胞菌琼脂基础培养基/CN琼脂(配制好之后低温避光保存)
2.金氏B(King’s B)培养基(配制好之后低温避光保存)
3.乙酰胺肉汤(用蒸馏水配制,配置好之后低温避光保存)
4.营养琼脂
5.氧化酶试剂
6.钠氏试剂(配制好之后低温避光保存)
7.设备和仪器
8.玻璃器具:所有玻璃器皿使用前需121℃高压蒸汽灭菌15分钟
9.恒温培养箱:36℃±1℃
10.紫外灯:波长应为360±20nm
11.滤膜:直径47mm,微孔径为0.45μm(处理方法:如滤膜未经灭菌,则使用前需先将
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置于沸水浴中煮沸灭菌3次,每次15 min。
前两次煮沸后需更换水,用蒸馏水洗涤2次~3次,以除去残留溶剂。
建议使用一次性无菌滤膜。
)12.显微镜:10×~100×
13.冰箱:0℃~8℃
三、操作流程图。
铜绿假单胞菌操作规程
![铜绿假单胞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258bef5b4b35eefdc8d333dd.png)
5.3具抑菌活性的供试品
5.3.3.1取滤膜孔径不大于0.45µm,直径不小于50mm可拆卸的滤器。根据供试品及其溶剂的特性选择滤膜材质。滤器及滤膜使用前应采用适宜的方法进行灭菌。使用时,必须保证滤膜在过滤前后的完整性。
5.3.3.2水溶性供试液过滤前先将少量的冲洗液过滤以润湿滤膜。油类供试品,其滤膜和过滤器在使用前应充分干燥。为发挥滤膜的最大过滤效率,应注意保持供试品溶液及冲洗液覆盖整个滤膜表面。供试液经薄膜过滤后,若需要用冲洗液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为100ml,冲洗次数为3次。每片滤膜的总过滤量不宜过大,以避免滤膜上的微生物受损伤。
5.3.3.3每张滤膜取相当于1g或1ml供试品的供试液直接过滤,或加至适量稀释剂中,混匀,过滤。若供试品1g或1ml含菌较多,可选适宜稀释级的供试液1ml,过滤。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其它适宜的冲洗液冲洗滤膜,每张滤膜每次冲洗量为100ml,冲洗次数为3次。冲洗后取出滤膜,菌面朝上贴于营养琼胆培养基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或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平板上培养。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一张滤膜。滤膜贴于平板上时不得有空隙.10.1%苯扎溴铵溶液(供洗手、擦拭操作台面用)。
2.1.25%石碳酸溶液(配好后装入玻璃消毒缸内,供消毒带菌吸管用)亦可选用其他适宜消毒液。
2.1.375%乙醇溶液。
2.2稀释剂和试剂
2.2.1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吉林省保健用品地方标准清单
![吉林省保健用品地方标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64b6cf00c281e53a5902ff00.png)
保健用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 第4部分:辅助改善睡眠功能检 验方法 保健用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 第5部分:辅助减肥功能检验方 法
保健用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 第6部分:除臭功能检验方法
33 DB22/T 397.7-2017 34 DB22/T 397.8-2017 35 DB22/T 397.9-2017
2017/11/10
2017/11/10 2017/11/10 2017/11/10 2017/11/10 2017/11/10 2017/11/10
2017/12/30 2017/12/30 2017/12/30 2017/12/30 2017/12/30 2017/12/30
2017/12/30
序号 标准号
1 DB22/T 393-2018
标准名称
保健用品卫生要求
2 DB22/T 394.1-2017 保健用品微生物检验方法 第1部分:菌落总数测定
3 DB22/T 394.2-2017 保健用品微生物检验方法 第2部分:耐热大肠菌群测定
4 DB22/T 394.3-2017 保健用品微生物检验方法 第3部分:铜绿假单胞菌测定
保健用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 第10部分:辅助缓解体力疲劳 功能检验方法
26
DB22/T 397.11-2017
保健用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 第11部分:改善鼻部症状功能 检验方法
27 DB22/T 397.1-2017 保健用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 第1部分:评价程序
28 DB22/T 397.2-2017
2017/12/30
2017/12/30
23 DB22/T 396.8-2017 保健用品毒理学评价程序与检验方法 第8部分:小鼠精子畸形试验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b65fbe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c.png)
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标准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
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导致多种感染,特别是对于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患者,如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或者长期使用呼吸机的患者。
因此,及时、准确地检验并识别铜绿假单胞菌对于预防和控制感染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铜绿假单胞菌的检验方法,并提供一个标准的检验方案,以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铜绿假单胞菌检验前的准备工作1.1 样本采集从患者身上采集适当的样品,如各种体液(如血液、尿液、脑脊液等)或病灶分泌物。
确保样本获取的无菌操作,以避免外界细菌的污染。
1.2 检验材料准备准备必要的检验材料,包括培养基(如MacConkey琼脂培养基、肉汤培养基等)、培养皿、菌液吸管、无菌显微镜玻片、无菌移液器等。
一、铜绿假单胞菌检验方法2.1 培养方法将适量的样品分别接种于不同种类的培养基上。
通常情况下,MacConkey琼脂培养基和肉汤培养基可以用于初步选择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
将培养皿置于适当的温度下(通常在35-37摄氏度),保持培养皿适当湿润。
在培养过程中要注意杂菌的干扰,定期观察培养皿上的菌落的形态、颜色等特征。
2.2 生理生化试验经过初步培养,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生理生化试验来确认菌种的鉴定。
例如,碳水化合物利用试验、氧化酶试验、羟基苯丙酮酸酶试验等。
这些试验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菌株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
2.3 PCR检测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是一种快速而准确的方法来检测铜绿假单胞菌。
通过选择合适的引物和扩增条件,可以从样品中扩增出铜绿假单胞菌特异性的基因片段。
通过检测PCR反应产物,可以确认铜绿假单胞菌的存在。
2.4 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由于铜绿假单胞菌普遍存在多重耐药性的问题,进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十分必要。
通过将不同的抗生素添加到含有菌落的培养皿中,观察菌落的生长情况及抗生素对菌落的抑制作用,可以确定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敏感性谱。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方法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40c00c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07.png)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方法
邢文静
【期刊名称】《食品安全导刊》
【年(卷),期】2017(0)9
【摘要】铜绿假单胞菌是水中常见的细菌,是条件致病菌,存在于潮湿的环境(土壤、水、空气)中,在机体抵抗力降低等特定条件下可致病.目前,包装饮用水中的铜绿假
单胞菌检测方法为GB/T 8538—2008的滤膜法,在配置假单胞菌琼脂基础培养基时,需添加萘啶酮酸作为补充成分.萘啶酮酸是常用的实验室抗生素.本文重点介绍萘啶酮酸的使用方法及效果对比.
【总页数】2页(P114-115)
【作者】邢文静
【作者单位】河北省保定市食品检验所
【正文语种】中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方法与技术进展
![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方法与技术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bdd5d002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ec.png)
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方法与技术进展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它是一种多重耐药的病原菌,对众多常用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受性。
鉴定铜绿假单胞菌的方法及技术的进展对于临床医学、环境卫生以及食品安全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鉴定方法1. 形态学特征:铜绿假单胞菌在常规琼脂平板上生长呈青绿色,细菌呈短杆状或不规则杆状,革兰染色呈阴性,不产生孢子。
2. 生理和生化特性:铜绿假单胞菌可利用较多种类的碳源生长,产生草酸酶、葡萄糖氧化酶等酶类。
此外,它还可产生金黄色脆忻素、绿色芽孢杆菌素等色素。
3. 血清学鉴定:通过血清学反应检测铜绿假单胞菌所产生的O抗原和Vi抗原,结合凝集试验、血凝试验等方法进行鉴定。
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子生物学方法被用于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和检测。
1. 16S rRNA基因测序:16S rRNA基因是细菌共有的基因,在物种鉴定上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可溯源性,通过对铜绿假单胞菌菌株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可以快速准确地鉴定其物种。
2. 基因片段PCR:利用铜绿假单胞菌特异基因片段进行PCR扩增,如oprL基因、oprD基因等,通过特异性条带出现可以判断是否为铜绿假单胞菌。
3. 多重PCR技术:多重PCR技术可以通过扩增多个特异基因片段,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如gyrB、rpoB、27-kDa等基因片段。
三、质谱法质谱法是近年来快速进行菌种鉴定的一种方法,其应用已得到广泛推广。
主要有飞行时间质谱法、荧光定量PCR结合质谱法、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质谱法等。
这些质谱方法可以通过菌株代谢产物的分子质量进行鉴定。
四、胶体金技术胶体金技术通过标记特异性抗体或引物,利用胶体金颗粒作为信号素,通过胶体溶液在酶或免疫检测中的特异性反应,可以高度敏感地鉴定铜绿假单胞菌。
五、纳米生物传感器纳米生物传感器是一种新兴的鉴定技术,通过利用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以及生物传感机制来实现铜绿假单胞菌的高灵敏度检测。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16064f36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b.png)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也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常见于水和土壤中。
它可以引起多种感染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和伤口感染等。
准确鉴定铜绿假单胞菌对于预防和治疗相关感染至关重要。
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主要通过形态学、生理学和生化学特征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
下面将详细介绍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方法。
1. 形态学特征鉴定我们可以通过铜绿假单胞菌在琼脂培养基上的形态学特征来初步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在琼脂培养基上呈不规则的、细长的、呈青绿色的菌落,有时呈褐色或黄色。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细长的革兰氏阴性杆菌。
但仅凭形态学特征鉴定并不够准确,因为有些细菌形态相似,需要进一步进行生理学和生化学检测。
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不发酵葡萄糖,产生氧化酶和嫌氧酶。
在进行生理学鉴定时,可以利用生理生化分析系统(API 系统)或者其他相关系统进行检测。
通过检测铜绿假单胞菌的碳水化合物利用情况、氧化还原反应及其他生理生化特征,可以更准确地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具有一些特殊的生化学特征,如产生金属蛋白酶、松香酸酶和氢氰酸等。
这些特征可以通过生化学测试来确定。
铜绿假单胞菌还对氧化还原反应有特殊的反应,可以利用氧化还原试剂来进行鉴定。
4. 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PCR扩增和16S rRNA测序已成为鉴定铜绿假单胞菌的重要手段。
通过PCR扩增细菌DNA中的特定基因片段,再通过测序比对16S rRNA序列,可以准确识别铜绿假单胞菌。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结合形态学、生理学、生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个方面来确定。
只有准确鉴定了菌种,才能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第二篇示例: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水体、植物等环境中。
保健用品微生物检验方法-—铜绿假单胞菌测定
![保健用品微生物检验方法-—铜绿假单胞菌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b2ff106aed630b1c59eeb55e.png)
保健用品微生物检验方法 第3部分:铜绿假单胞菌测定警示——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保健用品中微生物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和经营的保健用品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 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属于假单胞菌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阳性,能产生绿脓菌素。
此外还能液化明胶,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在42 ℃±1 ℃条件下能生长。
4 试剂和材料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 。
实验用水符合GB/T 6682中二级水的要求。
4.1 灭菌生理盐水:详见附录A.1。
4.2 灭菌液体石蜡:详见附录A.2。
4.3 灭菌吐温-80:详见附录A.3。
4.4 SCDLP:详见附录A.4。
4.5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详见附录A.5。
4.6 乙酰胺:详见附录A.6。
4.7 革兰氏染液:详见附录A.7。
4.8 绿脓菌素测定培养基:详见附录A.8。
4.9 硝酸盐蛋白胨水:详见附录A.9。
4.10 明胶液化培养基:详见附录A.10。
5 仪器和设备5.1 天平:感量0.1 g。
5.2 灭菌刻度吸管:10 mL、5 mL、1 mL。
5.3 高压灭菌器。
5.4 量筒:100 mL、200 mL、2000 mL。
5.5 恒温水浴箱或隔水式恒温箱:44.5 ℃±0.5 ℃。
5.6 无菌锥形瓶:100 mL、200 mL、250 mL、2000 mL。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2bfcbd5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2.png)
铜绿假单胞菌的菌种鉴定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通常是一种耐药性很强的致病菌。
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
1. 形态特征,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杆菌,通常呈杆状。
在培养基上形成圆形、平滑、有金属光泽的绿色或蓝绿色细菌落。
2. 生理生化特征,铜绿假单胞菌对氧的需求较高,是一种好氧菌。
它能够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进行代谢,产生酶类如氧化酶和蛋白酶。
此外,铜绿假单胞菌还能产生金属螯合物和溶解磷酸盐等特性。
3. 生化试验,进行一系列生化试验,如氧化/发酵葡萄糖、产气、利用麦尔刻姆盐基本培养基等试验,可以帮助鉴定铜绿假单胞菌。
4. 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PCR技术对细菌的16S rRNA基因进行扩增和测序,然后与已知的铜绿假单胞菌的序列比对,可以准确
鉴定出细菌的种属。
总的来说,铜绿假单胞菌的鉴定需要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
特征、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综合分析才能做出准确的鉴定。
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可以帮助科研人员和临床医生准确诊断和治疗
相关感染。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滤膜法)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滤膜法)](https://img.taocdn.com/s3/m/ea876aaec77da26925c5b054.png)
铜绿假单胞菌检测(滤膜法)
录入时间:2015-4-27 10:30:42 来源:青岛海博生物
一、原理
将250mL水样用孔径为0.45μm的滤膜过滤,并将滤膜移至CN琼脂培养基上,于36℃士1℃恒温箱中培养48h,能够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并产生绿脓菌素,或者能够在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选择性培养基上生长并且氧化酶呈阳性、紫外光(360±20nm)照射下能发荧光、能够利用乙酰胺产氨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经证实为铜绿假单胞菌,则其检测结果为阳性。
二、培养基和试剂
1.假单胞菌琼脂基础培养基/CN琼脂(配制好之后低温避光保存)
2.金氏B(King’s B)培养基(配制好之后低温避光保存)
3.乙酰胺肉汤(用蒸馏水配制,配置好之后低温避光保存)
4.营养琼脂
5.氧化酶试剂
6.钠氏试剂(配制好之后低温避光保存)
7.设备和仪器
8.玻璃器具:所有玻璃器皿使用前需121℃高压蒸汽灭菌15分钟
9.恒温培养箱:36℃±1℃
10.紫外灯:波长应为360±20nm
11.滤膜:直径47mm,微孔径为0.45μm(处理方法:如滤膜未经灭菌,则使用前需先将
滤膜放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置于沸水浴中煮沸灭菌3次,每次15 min。
前两次煮沸后需更换水,用蒸馏水洗涤2次~3次,以除去残留溶剂。
建议使用一次性无菌滤膜。
)12.显微镜:10×~100×
13.冰箱:0℃~8℃
三、操作流程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健用品微生物检验方法 第3部分:铜绿假单胞菌测定警示——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保健用品中微生物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和经营的保健用品中的铜绿假单胞菌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 19489 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属于假单胞菌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阳性,能产生绿脓菌素。
此外还能液化明胶,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在42 ℃±1 ℃条件下能生长。
4 试剂和材料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 。
实验用水符合GB/T 6682中二级水的要求。
4.1 灭菌生理盐水:详见附录A.1。
4.2 灭菌液体石蜡:详见附录A.2。
4.3 灭菌吐温-80:详见附录A.3。
4.4 SCDLP:详见附录A.4。
4.5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详见附录A.5。
4.6 乙酰胺:详见附录A.6。
4.7 革兰氏染液:详见附录A.7。
4.8 绿脓菌素测定培养基:详见附录A.8。
4.9 硝酸盐蛋白胨水:详见附录A.9。
4.10 明胶液化培养基:详见附录A.10。
5 仪器和设备5.1 天平:感量0.1 g。
5.2 灭菌刻度吸管:10 mL、5 mL、1 mL。
5.3 高压灭菌器。
5.4 量筒:100 mL、200 mL、2000 mL。
5.5 恒温水浴箱或隔水式恒温箱:44.5 ℃±0.5 ℃。
5.6 无菌锥形瓶:100 mL、200 mL、250 mL、2000 mL。
5.7 研钵。
5.8 振荡器。
5.9 恒温培养箱:36 ℃±1 ℃、42 ℃±1 ℃、28 ℃±2 ℃。
5.10 接种针、接种环。
5.11 显微镜。
5.12 小倒管。
5.13 玻璃棒。
5.14 冰箱:2 ℃~5 ℃。
6 样品6.1 样品的采集所采集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一般视每批保健用品数量大小,随机抽取相应数量的包装单位。
检验时,应从不少于2 个包装单位的取样中共取10 g(5.1)或10 mL(5.2)。
包装量小于20 g的样品,采样时可适量增加样品包装数量。
6.2 注意事项6.2.1 供检验样品,应严格保持原有的包装状态。
容器不应有破裂,在检验前不得打开,防止样品被污染。
6.2.2 接到样品后,应立即登记,编写检验序号,并按检验要求尽快检验。
如不能及时检验,样品应放在室温阴凉干燥处,不要冷藏或冷冻。
6.2.3 若只有一个样品而同时需做多种分析,如微生物、毒理、化学等,则宜先取出部分样品做微生物检验,再将剩余样品做其它分析。
6.2.4 在检验过程中,从打开包装到全部检验操作结束,均须防止微生物的再污染和扩散,所用器皿及材料均应事先灭菌(5.3),全部操作应在符合生物安全要求的实验室中进行。
6.2.5 如检出铜绿假单胞菌,自报告发出之日起该菌种应保存一个月。
6.3 样品的制备6.3.1 液体样品水溶性液体样品,用灭菌吸管吸取10 mL加到90 mL(5.4)灭菌生理盐水(4.1)中,混匀后,制成1:10匀液。
油性液体样品,取样品10 g,先加5 mL 灭菌液体石蜡(4.2)混匀,再加10 mL灭菌的吐温-80,在 40 ℃~44 ℃水浴中(5.5)振荡混合10 min,加入灭菌的生理盐水75 mL(在40 ℃~44 ℃水浴中预温),在40 ℃~44 ℃水浴中乳化,制成1:10的悬液。
6.3.2 膏、霜、乳剂半固体状样品亲水性的样品,称取10 g,加到装有玻璃珠及90 mL灭菌生理盐水的三角烧瓶(5.6)中,充分振荡混匀,静置15 min,用其上清液作为1:10的匀液。
疏水性样品,称取10 g,放到灭菌的研钵(5.7)中,加10 mL 灭菌液体石蜡,研磨成粘稠状再加入10 mL灭菌吐温-80,研磨待溶解后,加70 mL 灭菌生理盐水,在40 ℃~44 ℃水浴中充分混合,制成 1:10匀液。
6.3.3 固体样品称取10 g,加到90 mL 灭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振荡(5.8)混匀,使其分散混悬,静置后,取上清液作为1:10的匀液。
6.3.4 膜状样品取10 cm2,将膜剪成碎片,置灭菌锥形瓶中,加100 mL生理盐水,使成10 mL/cm2 浓度,浸泡10 min 到15 min,摇匀即得。
6.3.5 含抑菌成分检验样品的制备6.3.5.1 稀释法:用稀释液和培养基将样品稀释到一定浓度,使其抑菌成分的浓度减少到无菌作用的浓度,再进行检验。
6.3.5.2 中和法:在检验样品或培养基中加入吐温-80和卵磷脂作为中和剂,以中和其抑菌效果。
6.3.5.3 对吸水膨胀或粘度大的样品,可制成1:20样液。
7 试验步骤7.1 培养7.1.1 增菌培养取1:10样品稀释液10 mL(5.4)加到90 mL SCDLP(5.4)液体培养基中,置36 ℃±1 ℃培养(5.9)18 h~24 h。
如有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培养液表面多有一层薄菌膜,培养液常呈黄绿色或蓝绿色。
7.1.2 分离培养取阳性对照菌株,同时从培养液的薄膜处挑取的培养物,划线接种在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琼脂平板上,置36 ℃±1 ℃培养(5.9)18 h~24 h。
凡铜绿假单胞菌在此培养基上,其菌落扁平无定型,向周边扩散或略有蔓延,表面湿润,菌落呈灰白色,菌落周围培养基常扩散有水溶性色素。
在缺乏十六烷三甲基溴化铵琼脂时也可用乙酰胺培养基进行分离,将菌液划线接种于平板上,放36 ℃±1 ℃培养(5.9)24 h±2 h,铜绿假单胞菌在此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扁平,边缘不整,菌落周围培养基呈红色,其它菌不生长。
7.2 染色镜检挑取可疑的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5.11)为革兰氏阴性者应进行氧化酶试验。
7.3 生化试验7.3.1 氧化酶试验取一小块洁净的白色滤纸片放在灭菌平皿内,用无菌玻璃棒挑取铜绿假单胞菌可疑菌落涂在滤纸片上,然后在其上滴加一滴新配制的1%二甲基对苯二胺试液,在15 s~30 s之内,出现粉红色或紫红色时,为氧化酶试验阳性;若培养物不变色,为氧化酶试验阴性。
7.3.2 绿脓菌素试验取可疑菌落2 个~3 个,分别接种在绿脓菌素测定培养基上,置36 ℃±1 ℃培养(5.9)24 h±2 h,加入氯仿3 mL~5 mL(5.2),充分振荡使培养物中的绿脓菌素溶解于氯仿液内,待氯仿提取液呈蓝色时,用吸管将氯仿移到另一试管中并加入1 mol/L的盐酸1 mL(5.2)左右,振荡后,静置片刻。
如上层盐酸液内出现粉红色到紫红色时为阳性,表示被检物中有绿脓菌素存在。
7.3.3 硝酸盐还原产气试验挑取可疑的铜绿假单胞菌纯培养物,接种在硝酸盐胨水培养基中,置36 ℃±1 ℃ 培养(5.9)24 h ±2 h,观察结果。
凡在硝酸盐胨水培养基内的小倒管(5.12)中有气体者,即为阳性,表明该菌能还原硝酸盐,并将亚硝酸盐分解产生氮气。
7.3.4 明胶液化试验取铜绿假单胞菌可疑菌落的纯培养物,穿刺接种在明胶培养基内,置36 ℃±1 ℃ 培养24 h±2 h,取出放置于4 ℃±2 ℃ 冰箱(5.14)10 min~30 min,如仍呈溶解状或表面溶解时即为明胶液化试验阳性,如凝固不溶者为阴性。
7.3.5 42 ℃生长试验挑取可疑的铜绿假单胞菌纯培养物,接种在普通琼脂斜面培养基上,放在42 ℃±1 ℃培养箱(5.9)中,培养24 h~48 h,铜绿假单胞菌能生长,为阳性,而近似的荧光假单胞菌则不能生长。
8 试验数据处理被检样品经增菌分离培养后,经证实为革兰氏阴性杆菌,氧化酶及绿脓菌素试验皆为阳性者,即可报告被检样品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如绿脓菌素试验阴性而液化明胶、硝酸盐还原产气和42 ℃生长试验三者皆为阳性时,仍可报告被检样品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
9 防止污染措施应按照GB 19489的规定执行。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试剂或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A.1 生理盐水A.1.1 成分氯化钠 8.5 g蒸馏水 1000 mLA.1.2 制法溶解后,分装10 mL 管后,121 ℃高压灭菌20 min。
A.2 灭菌液体石蜡取液体石蜡50 mL,121 ℃高压灭菌20 min。
A.3 灭菌吐温-80取吐温-80 50 mL,121 ℃高压灭菌20 min。
A.4 SCDLPA.4.1 成分酪蛋白胨 17 g大豆蛋白胨 3 g氯化钠 5 g磷酸氢二钾 2.5 g葡萄糖 2.5 g卵磷脂 1 g吐温-80 7 g蒸馏水 1000 mLA.4.2 制法先将卵磷脂在少量蒸馏水中加温溶解后,再与其它成分混合,加热溶解,调节pH为7.2~7.3分装,121 ℃高压灭菌20 min。
注意振荡,使沉淀于底层的吐温-80充分混合,冷却至25 ℃左右使用。
A.5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