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历史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初一上册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01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教案一、新课标标准通过了解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通过汉武帝的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
二、内容分析汉武帝在各个方面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巩固了大一统王朝,统一国家的特征得到完整体现。
汉武帝把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立为正统思想的核心,使之成为汉朝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儒学也从此成为中国历代思想文化的主流。
“推恩令”的实施,巧妙地消除了诸侯国对抗中央的能力。
在社会经济方面,汉武帝实行盐铁国有专卖,中央收回铸币权,在国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改善国家财政状况,进一步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
三、教学目标1.掌握汉武帝在政治、思想、经济方面采取的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史料实证、唯物史观)2.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目的与影响。
(唯物史观)3.感知汉武帝为维护国家统一所做出的努力,认识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的任务。
(家国情怀)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设计意图】:视频导入,聚集学生注意力,开展新课学习。
(二)讲授新课1.削弱地方势力(1)教师活动措施1:实施“推恩令”。
措施2:削爵、夺地除国,镇压叛乱。
措施3: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
措施4: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
措施5:确立察举制。
2.推动经济的发展(1)教师活动措施1: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措施2: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措施3: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
措施4:设盐铁官,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
措施5: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措施6:对商人征收车船税。
(2)学生活动这些措施,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握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
3.尊崇儒术(1)教师活动措施1: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措施2:在长安兴办太学,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第15课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课标要求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评价汉武帝。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认识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巩固下来,儒家思想被确立为专制王朝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延续两千多年的思想基础。
通过学习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认识统一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原因。
知识与能力了解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监察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史实,进一步探讨这些措施所起的作用,为正确评价汉武帝做必要的史实积累。
过程与方法初一学生处于童年向少年过渡的阶段,从心理上喜欢表现自己,敢于表达内心的想法。
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历史短剧的表演、课堂讨论等活动,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加深对历史知识的了解,并增强历史想象力。
在老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了解汉武帝的大一统是秦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延续和发展,初步掌握用比较的方法对比“秦皇汉武”对历史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评价历史人物或事件应建立在一定的史实基础之上,因此,了解汉武帝为推进大一统所采取的政策措施是学习的重点。
如何评价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对整个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学习的难点。
教学准备1、介绍学生阅读《中华五千年》、《中国古代史常识》等有关通俗历史读物,了解有关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史实,为课堂学习做必要的知识储备。
2、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编历史短剧:(1)“推恩令”;(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方法表演法,讨论法,比较法,讲授法。
板书设计第15课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用投影仪打出汉武帝的人物图像,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一、课标内容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二、学情分析由于学生认识问题、总结问题能力的缺陷,在理解大一统格局在汉武帝时期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问题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本节课教学中将问题探究方法、对比分析法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微课、影视频、图片,利用多媒体、网络组织教学,在了解汉武帝时期加强统一的措施的基础上,与秦朝时期进行对比,达到掌握此目的。
三、教学目标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讲解、自主学习、示意图展示、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目标1:通读教材,完成自学检测,初步了解本课教材内容,并记录疑惑点,培养自主学习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目标2:通过教师讲解,知道“大一统”的含义;阅读教材,结合材料,经过分析,能够理解汉武帝继位初期政治、思想、经济、军事上面临的问题,从而深刻理解汉武帝政治、思想、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的措施,并识记。
回顾所学知识,比较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异同。
培养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比较的能力。
(重点、难点)目标3:阅读教材并结合材料,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评价汉武帝,认识到重要历史人物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教学活动1.课堂导入师:展示图片班固在《汉书·武帝纪》中盛称武帝“雄才大略”及其文武功业。
汉武帝为什么受到史学家如此高的评价呢,他有什么丰功伟绩呢,让我们一起走入汉武帝统治的大一统王朝中,去领略汉武帝的雄才大略。
2.讲授新课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目录(PPT呈现)本课三个子目:“推恩令”的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北击匈奴(2)自主学习出示任务:任务一:【自学质疑】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自主学习本课知识,完成自学检测试题,并将疑惑点问题记录反馈老师。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教材分析:教材中完整展现了汉武帝如何采用巧妙的方法从政治、思想、经济方面不断削弱地方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开创大一统的汉朝。
汉朝的许多措施对后世都有着深远影响:如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将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五铢钱在中国历史上流通了700多年等,因而本节课在整个七年级上学期的古代史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后世统治者确立了一种治世的典范。
同时汉朝的统治政策又与秦朝的暴政形成鲜明的对比,能够让学生在横向对比中形成对历史最基本的判断力,为以后对各个朝代的学习奠定一个正确的价值评判。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汉武帝实施“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盐铁官营、专卖;铸造五铢钱,国家统一调配物资;北击匈奴等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创设情境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图片、多媒体等辅助教学,通过合作交流、分析归纳等渠道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要认识到经济上的发展是大一统的物质基础,政治上的统一是实现强盛的重要条件。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措施。
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大汉天子》主题曲《守业更比创业难》:秦时明月汉时关,滚滚黄河蓝蓝天。
壮士铁马将军剑,旌旗半卷出长安……同学们,当你看英雄的电影、听英雄的故事时,一定会为这些英雄的壮举而倾倒吧!你是否豪情满怀,也想成为叱咤风云的英雄呢?那么,今天就让你们穿越时空,做一回大汉天子,体会一下大汉天子的智慧、雄心和威严。
2019-2020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2019-2020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出示:夏曾佑的话语……2.出示学习目标3.“大一统”概念解读一、文景盛世存隐忧“地主豪强役财骄益或至兼并豪党之徒,——《史记·平准书》材料二: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
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中央集权很不利。
材料三:(富商大贾)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黎民重困。
——《汉书·食货志》(2)展示“推恩令”的视频和图片(3)教师介绍酌金夺侯和刺史制度的建立。
(4)利用图示总结汉武帝采取的以上三点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上的控制。
自学指导三:罢黜百家立正统(1)趋势:战国的“___________”,秦朝“焚书坑儒”到西汉武帝的“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趋势反映出( )①中央集权的加强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自学指导四:盐铁官营抑富商1、阅读材料,结合课本武帝的治国之策。
出示三则材料:)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既买之。
—《史记.平准书》自学指导五:反击匈奴保边疆阅读材料,结合课本第一段,完成表格。
3.观看视频,填写漠北战役视频:漠北战役4.名将风采(1)图片卫青霍去病(2)诗词铁骑猛封狼居胥,金戈狂扫焉支山。
此生若增廿年寿,马踏匈奴过燕然。
图一图二材料二:完成“秦皇汉武”加强中央集权表格(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秦皇汉武的哪一措2019-2020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3.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测试部编版(2016)七年级上册历史 3.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如果研究东汉政权是怎样走向衰亡的,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入选()①外族的入侵②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③农民起义的爆发④少数民族的叛乱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②④2.西汉初期在位皇帝的顺序为()A. 汉文帝、汉高祖、汉景帝B. 汉景帝、汉文帝、汉高祖C. 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D. 汉高祖、汉景帝、汉文帝3.“统一思想,归本儒家,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大一统的汉代》教学设计配套教案
第12课《大一统的汉代》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的重点:在于如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讨获取知识;如何“因学定教”,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
设计理念:所谓历史教学进程,应当是师生彼此交往、一起进展的一个互动进程,在那个互动进程中,使学生在认知、情义、技术、审美和个性等诸多方面取得稳固和谐的进展。
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的环节,目的是让学生明确需要把握的目标;我设计许多的质疑环节,目的是为学生的思维进展预留足够的空间;我设计了历史情境,让学生积存足够的情感体验;我设计了让学生讲述历史的环节,鼓舞他们勇敢的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使学生的“学”浮现出来。
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踊跃试探问题的时候,我又和学生一路对问题进行归类,找出核心问题,做到动静结合、收放适度,把表面化的课堂活动内敛化。
如此做,
无疑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展现出来,从而达到为人的全面进展效劳的整体教育目标。
人教版七上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第三单元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一.教材内容分析:汉朝又称两汉,指西汉和东汉。
本课讲述了由西汉“文景之治”到“汉武帝大一统”,再到东汉“光武中兴”直至名存实亡的历史。
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标准:了解“文景之治”,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了解东汉的建立。
三.教学目标: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了解文景之治,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了解东汉的建立。
通过探究“汉武帝面临的危机”、“推恩令妙在何处”等问题,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和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对于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猜猜他是谁?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教师: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这位皇帝是谁?就是他,汉武帝,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之千古一帝。
教师:同学们请看,这是汉武帝的档案。
展示:中文名:刘彻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西汉都城长安出生日期:公元前156年逝世日期:公元前87年职业:皇帝主要成就:……教师:这不是一份完整的档案,同学们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汉武帝的主要成就是什么?今天,让我们带着疑问,学习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一起领略大汉天子的魅力与风采。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汉武帝刚刚即位时,国家是什么情形呢?展示: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都鄙①廪庾②尽满,而府库余财。
2019-2020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2019-2020人教部编版历史七上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2019-2020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后练习题第13课东汉的兴衰一、选择题1.王莽是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
古代史学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
王莽的篡位结束了哪一朝代的统治( )A.秦朝 B.西汉 C.新朝 D.东汉2.东汉的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A.前202年刘邦 B.前199年刘彻C.25年刘秀 D.221年刘备3.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4.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教训②统治者调整政策③社会局面稳定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5. 光武帝采取的政策中不包括( )A.多次下令释放奴婢B.将田租改为“三十税一”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6. 通过“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提倡节俭,裁并机构,裁撤冗负,减少行政开支”而减轻了农民负担的皇帝是( )A.光武帝B.汉宣帝C.汉明帝D.汉高祖7.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C.皇帝大多年幼无知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8. 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
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 )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B.东汉争夺帝位斗争激烈C.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D.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9. 外戚宦官专权的影响不包括( )A.导致政治腐败B.经济得到发展C.动摇了东汉的统治D.引发人民的反抗情绪10关于黄巾军起义,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口号B.推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C.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响应D.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11.下列起义属于东汉末年的是( )A.大泽乡起义 B.武昌起义C.绿林赤眉起义 D.黄巾起义12. 创立太平道,领导黄巾军起义的是( )A.王莽 B.庄子C.张角 D.陈胜、吴广13.下列关于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者刘秀是西汉宗室 B.初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C.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灭亡14.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C.皇帝大多年幼无知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15.下列说法不是东汉灭亡原因的是( )A.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 B.地方势力的膨胀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王莽施政的危害二、材料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9-2020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2019-2020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教师出示一组图片教师提问:大家认识这几张图片吗?学生回答:汉武帝。
教师接着讲述:他采取了一系列措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同步检测(1)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一、选择题1.史学家翦伯赞诗云:“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
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作者盛赞的历史事件是A.汉武帝破匈奴B.冒顿统一蒙古C.昭君和亲匈奴D.张骞凿空西域2.西汉初年,诸侯“连城数十,地方千里”轻则骄奢淫逸,重则联手对抗中央。
汉武帝为解决这一问题所采取的措施是A.统一铸造货币B.实行推恩之策C.推行儒学教育D.建立刺史制度3.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始终在不断巩固和发展。
下面表格内容能充分说明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是A.西藏B.库页岛C.新疆D.南海4.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
小勇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他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主题。
最恰当的应是图1张骞通西域图 2鉴真东渡图 3玄奘西行图 4郑和下西洋A.抵抗侵略B.祖国统一C.民族团结D.中外交往5.清朝学者赵翼说:“西汉开国,功臣多出于亡命无赖;至东汉中兴,则诸侯皆有儒将之气象。
”出现“儒将之气象”的主要原因是A.孔子主张有教无类B.孔子创立儒家学派C.儒学成为正统思想D.“四书五经”成为考试内容6.依据下图指出西汉初年山东的行政制度的特点是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7.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
西汉时,在中央设立了负责监察百官的①司隶校尉②御史大夫③ 丞相④ 太尉⑤ 刺史A.① ②B.① ⑤C.② ④D.③ ④8.秦始皇、汉武帝与唐太宗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君主,他们的所作所为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列关于他们]共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A.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B.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加强思想统治C.完善科举制度,扩充国学的规模D.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9.光明网上曾经有篇文章《皂帝如何攒“私房钱”):先拿西汉来说,当时国家规定的田赋、14岁以上成年人的人头税,中央统一铸造的钱币,盐铁卖的收入等都国家所有。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2019-2020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目标了解汉武帝“大一统”的政策、措施,认识汉武帝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
教学重难点“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盐铁专卖。
教学过程导入刘邦打败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建立汉朝。
刘邦就是汉高祖。
刘邦为什么能够得到胜利?善于用人,爱惜百姓,审时度势,灵活应变等。
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使西汉王朝出现强盛局面。
什么是大一统?即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汉武帝如何强化中央集权的呢?(政治、思想、经济三个方面)“推恩令”的实施教师:出示西汉历史上有名的历史事件“七国之乱”和“金缕玉衣”资料,并介绍相关的内容。
让学生思考“汉武帝之前”西汉的诸侯王势力发展的如何?学生:势力膨胀,生活奢侈,对皇权构成威胁。
教师:出现这种情况后,汉武帝是如何做的?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什么是推恩令?”之后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用图示法,进行复述讲解。
“推恩令”实质是要干什么?(削弱封国势力,巩固了中央集权)教师:这一法令与汉景帝时出现的“七国之乱”形成对比,而“推恩令”巧妙在哪里呢?(不费一兵一卒,不损寸土,削弱了封国的势力。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师:汉武帝时,诸子百家各派学说仍旧活跃,思想领域不统一,不利于巩固中央集权。
为能更好的施展雄才伟略,他召集各地学者,询问治国方法。
其中一位叫董仲舒的学者提出:“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大屏幕出示原文和译文)“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学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思想上的大一统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有利于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巩固,儒家学说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设计人教
新课标版
一、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重点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2、能力目标:思考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
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学会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汉武帝。
3、情感目标: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个鼎盛局面。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一个鼎盛局面。
三、学习方法:
比较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合作。
四、学习过程:
一、独立试航(预习课文,自主完成基础知识,记下发现的问题)
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困。
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教训,。
文帝景帝还提倡以身作则。
文景时期,重视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文帝、景帝这一时期的统治为“”。
2、汉武帝在位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他接受的建议,削弱势力,诸侯国越分越小。
接受的建议,“”。
把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均受到排斥。
武帝还大力推行在长安举办。
以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
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3、思考:“动脑筋”:
回忆一下前一课中的秦始皇陵,对比汉文帝对修自己铃木的要求,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再对比一下他们在位时的作为,说说你的看法。
董仲舒死后,汉武帝有一次经过他的墓地,特意下马。
后来把他的墓叫做“下马陵”。
武帝在那儿下马说明了什么?
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二、合作探讨(生生互助、师生互动,点拨释疑,共同提高)
(一)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围绕疑难点讨论)
(二)班内交流展示(师生、生生互动,点拨释疑,知识深化)
第一子目:文景之治
1、指名说出自己学到的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讨论解决“动脑筋”一。
第二子目:汉武帝的大一统
1、指名说一说自己所了解的主要知识,师适当引导、补充;
2、讨论解决“动脑筋”二。
活动与探究
(小组竞赛:每小组各出1名代表,选其中一道题竞答;其他组同学可修正、补充;师及时引导、点拨、评价)
三、扣标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网络)
措施:奖励________、提倡_______、重视___________
文景之治
作用:奠定了汉代________的雄厚物质基础,为汉武帝时期西汉鼎盛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客观: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
原因
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大一统政治:削弱________________
措施
思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太学
意义:西汉进入_______时期,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