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案
《柳林风声》交流课教学活动设计
![《柳林风声》交流课教学活动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33b87f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15.png)
《柳林风声》交流课教学活动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环境、细节、情节等分析人物形象;2. 通过故事人物学习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二、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我们通过之前的阅读了解了《柳林风声》的故事,梳理了情节,对于这本书的内容也有了基本的了解,知道了这里有鼹鼠、河鼠、獾、蟾蜍等动物。
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这本书,更深入地了解它们。
根据同学们课前对四个主要角色最喜爱程度的投票,前三位——獾、河鼠、鼹鼠获得“金柳林奖”,第四名蟾蜍获得“金扫帚奖”。
活动一、金柳林奖(一)獾——环境观角色1. 请选獾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投票给他呢?2. 通过视频小百科来了解獾。
3. 通过獾的环境描写了解獾。
獾举着蜡烛,踢里趿拉走在前面,他俩紧随在后,互相会心地触触胳臂肘,表示有好事将临,走进了一条长长的幽暗的破败不堪的过道,来到一间中央大厅模样的房间。
从这里,可以看到另一些隧道,呈树枝状分岔出去,显得幽深神秘,望不到尽头。
不过大厅里也有许多门——厚重的橡木门,看起来很安逸。
獾推开了其中的一扇门,霎时间,他们发现自己来到了一间炉火通红暖意融融的大厨房。
地板是红砖铺的,已经踩得很旧,宽大的壁炉里,燃着木柴,两副很可爱的炉角,深深固定在墙里,冷风绝不会倒刮进来。
壁炉两边,面对面摆着一对高背长凳,是专为喜好围炉长谈的客人准备的。
厨房正中,立着一张架在支架上不曾上漆的木板长桌,两边摆着长凳。
——节选自《獾先生》交流:獾为什么会建造这样的家呢?从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獾?小结:从环境中看出这是一个稳重、智慧的獾。
(二)河鼠——细节察角色1. 还有一些同学支持河鼠,请同学们说说你的理由。
2. 通过细节了解河鼠。
“你上哪儿去,鼠儿?”泪流满面的鼹鼠抬头望着他,惊叫道。
“老伙计,咱们去找你的那个家呀,”河鼠高兴地说,“你最好也一起来,找起来或许要费点劲,需要借助你的鼻子呀。
”“噢,回来,鼠儿,回来!”己鼠站起来追赶河鼠,“我跟你说,这没有用!太晚了,也太黑了,那地方太远,而且马上又要下雪!再说——我并不是有意让你知道我对它的那份感情——这纯粹是偶然的,是个错误!还是想想河岸,想想你的晚饭吧!“什么河岸,什么晚饭,见鬼去吧!”河鼠诚心诚意地说,“我跟你说,我非去找你的家不可,哪怕在外面待一整夜也在所不惜。
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案优选全文
![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教案优选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c8637c5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a1.png)
最新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梳理出《柳林风声》中两条故事线索上的主要情节,从整体上把握主要内容;2.围绕“友情”“家园”等话题,通过品析相关语段,交流细节,感悟角色之间的友爱与温情,体会“家园”的意义,并能联结生活,由读懂角色的内心到认识自己的内心。
二、教学过程(一)梳理情节,交流感受1.我们都知道,《柳林风声》中实际有两条故事线索。
一条线是讲河鼠、鼹鼠、獾在大河及两岸的田野里的游历,而另一条线是讲蟾蜍的各种荒诞冒险故事,比如,他如何被抓坐牢,如何逃了出来。
这两条线互相交融,直到最后,几个朋友一起帮蟾蜍夺回蟾宫。
现在,我们把这两条线索梳理一下,说说动物们都经历了些什么。
2. 全班共同梳理情节(根据之前的学习单)——▲鼹鼠的经历(点击可看大图)▲蟾蜍的两次历险(点击可看大图)3.你觉得最有意思的情节是哪个?这个故事中有没有很打动你的地方?【设计意图】通过梳理情节,引导学生唤醒对故事内容的回忆以及查遗补缺,帮助大多数孩子建立对本书内容的比较完整的记忆链条。
(二)聊“友情”1.书中像这样相互帮助度过难关的情节很多,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说来听听。
2.你现在对“友情”有什么新的认识吗?【设计意图】围绕“友情”,特别关注一些细节,让他们对友情的理解有更深的体会。
(三)聊“家园”:气息与召唤1.看了这本书,每个读者首先感受到它是在讲友情的故事,这当然没有错,可除此之外,它还是一个讲述家园的故事。
鼹鼠、河鼠、獾、蟾蜍都有自己的家,作者用非常细腻的语言描写了他们的家。
请你快速默读以上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来评价一下它们的家,从中可以看出主人的什么特点呢?【设计意图】将家的特点与每个动物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也为后面的关于家园的讨论作了铺垫。
2.在动物们心目中,家到底是什么呢?它们对自己的家有着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谁来跟老师配合朗读,并说说这是谁的心声?▲河鼠的心声▲獾的心声3.除了这样直接表达自己对家的爱,书中还写到了动物们感受到“家”的气息和家的召唤。
《柳林风声》读书汇报交流课[修改版]
![《柳林风声》读书汇报交流课[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5c6c2f6f1aff00bfd51e47.png)
第一篇:《柳林风声》读书汇报交流课《柳林风声》读书汇报交流课雷敏活动过程:一、激情导入1、师述:在美丽的英国乡村,鲜花初绽,绿叶吐芽,河水哗哗,百鸟齐鸣。
有一条蜿蜒的河流穿过茂密的柳林,这里住着一大群动物,有和蔼可亲的老獾,机智勇敢的鼹鼠,聪明细心的水鼠,敢于冒险的蛤蟆,还有很多很多其它的动物,它们之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读书交流课——《柳林风声》。
2、齐读课题。
3、这本书大家应该都读完了吧!现在老师想要考考大家,看看谁读书读得最认真。
第一关:我读我猜4、出示问题。
(课件)5、小结:看来大家读书读得很认真,这本书有两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美丽的田园风光”和“纯洁的朋友情谊”(板书)接下来,今天我们就一起乘着书的翅膀,来获取自己读书的收获。
二、精彩回放1、在这本书中,你认为哪个片段描写得最精彩,请你快速浏览文章,用波浪线标示出来,并写一写简短的批注。
2、指名说。
把你划的读给我们听,读出你的感受来。
3、师:××同学除了让我们感受到了一条碧波盈盈的河流就在眼前之外,还让我们学到了几种修辞手法。
4、指名说。
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齐读。
5、还有谁愿意分享他的精彩片段?6、这是水鼠的出场,是对它的(齐答外貌描写)。
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外貌描写必不可少。
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新朋友,他定睛看时,7、还有谁愿意说说你的?为什么你喜欢这一段?在写作过程中也要注意对笔下人物心理动态的把握,只有描绘出人物心理变化的轨迹,我们才能像小说的作者一样塑造出生动、鲜活的人物。
8、还有吗?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也对人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应该是我们要掌握的写作技巧。
9、课文中好像还有几首小诗吧?谁找到了?对这首诗,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三、真情告白在这本书中,哪个人物你最喜欢?说出其中的一个,并阐明理由。
(同桌相互交流一下)四、展示平台1、过渡:有人说,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
书读完了,我们有哪些收获呢?我们一起来通过如下的方式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
柳林风声整本阅读教案
![柳林风声整本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a5a7b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b.png)
柳林风声整本阅读教案教案标题:柳林风声整本阅读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阅读《柳林风声》这本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技巧。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1. 创设情境:向学生介绍《柳林风声》这本书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提问:提出一些关于柳林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柳林在故事中的作用和象征意义。
阅读:1. 阅读指导:向学生介绍阅读时需要注意的要点,如关键词标记、理解上下文等。
2.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阅读一部分内容,并记录下关键词和重要细节。
3. 全班讨论:小组成员互相分享各自的阅读心得和理解,全班共同探讨故事的主题和情节发展。
理解:1. 情节图谱:学生根据阅读内容,绘制一个情节图谱,包括故事的起承转合和高潮部分。
2. 角色分析: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分析其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并与其他角色进行比较。
3. 主题探究:学生讨论《柳林风声》中的主题,如友情、家庭、成长等,通过举例和引用书中的片段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评价:1. 小组演绎:学生分组进行剧本创作,根据书中的情节和角色进行演绎,展示对故事的理解和创造力。
2. 写作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撰写一篇读后感或书评,表达对《柳林风声》的评价和建议。
延伸:1. 作品对比:学生选择另一本类似主题的书籍,与《柳林风声》进行对比,分析两本书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
2. 作者研究: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了解《柳林风声》作者的其他作品和写作风格,拓宽自己的阅读领域。
教案评估:1. 阅读理解测试:通过阅读理解测试,检测学生对《柳林风声》的理解程度和阅读技巧。
2. 学生作品评价:对学生的剧本演绎和写作任务进行评价,评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案扩展:1. 阅读推广: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心得分享给其他同学,推广《柳林风声》这本书。
2. 阅读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读书角落等,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和交流平台。
柳林风声阅读教学设计
![柳林风声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117f6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b3.png)
柳林风声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本次教学将以小说《柳林风声》为基础,通过阅读和讨论来深入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包括文本分析、语言运用、情节解读和主题探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柳林风声的封面,激发学生对小说的兴趣,并启发他们的思考,引出本次课的主题和目标。
二、文本分析(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小说的开头,并进行分析。
通过解读文字细节、人物描写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2. 学生小组合作,根据教师给出的问题,共同分析小说的结构和语言运用等方面,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情节解读(20分钟)1. 学生阅读小说的中间部分,并根据情节发展,对人物心理变化、冲突和转折等进行解读。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相交流自己对情节的理解和看法,并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探讨小说的可能解读。
四、主题探究(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说的主题,并鼓励他们通过思辨和推理,找出小说所传递的深层含义。
2. 学生分小组进行主题探究,分析小说中隐含的社会、历史和人生哲理,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用适当的证据加以支持。
五、写作任务(20分钟)1. 学生根据对小说的理解和分析,进行个人写作。
要求学生以故事中的一个情节为基础,展开想象,写下他们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2. 学生可以选择以故事延续、修改结局或者从其他角度重新书写的方式进行创作,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尽量展示自己的想法和才华。
六、展示和总结(15分钟)1. 学生们互相分享自己的作文,并进行互动和点评。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肯定,并总结本次教学的收获和体会。
3. 教师布置下一步的阅读任务,鼓励学生继续积极阅读和写作。
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表达能力以及写作作业的程度和质量等方面来评价学生的教学效果。
《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教案
![《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6e8825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1c.png)
《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教案亲爱的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学教学习馆,在这个充满书卷香气的环境中,一起开启今天的阅读之旅。
我想问问大家,你们都爱读书吗?(爱,非常好,相信大家都是喜欢阅读的孩子,阅读能给我们带来很多乐趣。
谁能和老师分享一下你喜欢的书籍?平时阅读习惯是怎样的?爸爸妈妈支不支持?)(不爱。
我相信会有一些小朋友,一看到书就心烦,一看书就想睡觉。
其实,你并不是不爱读书,只是不知道阅读的方法。
这节课上,老师希望你能认真思考、大胆猜想、积极回答问题。
你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感受的)好的,我们言归正传,正式开启今天的阅读之旅,看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故事呢?——《柳林风声》。
一、观察封面先观察一下这本书的封面,看一看你都获得了哪些信息。
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封面上有书名)(有四个动物,这四个动物就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所以这是一部童话故事,刚才有同学说到喜欢读童话故事,那么这节课的内容一定会让你无比兴奋的)(书的作者,作者是肯尼斯.格雷厄姆)二、介绍作者肯尼斯.格雷厄姆是一位童话作家,生于英国苏格兰的爱丁堡,他的童年很不幸,5岁的时候丧母,随后,父亲也去世了,几个兄弟由亲戚收养。
而作者是由他的外公外婆抚养长大,他小的时候流连在美丽的田野风光中,后来就以自己生活的地方为原型撰写了《柳林风声》,故事中的鼹鼠、河鼠、獾和癞蛤蟆先生就像他的伙伴们一样。
你想看看他们都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吗?我们一起走进书籍,探索神秘的故事。
三、介绍目录想快速了解故事的内容,我们可以怎样做?对,看书的目录。
这本书一共有八个章节。
四、介绍主人公刚才在观察封面的时候我们已经知道了,这本书一共有四个主人公,他们分别是:蟾蜍(又叫癞蛤蟆)、河鼠、獾、鼹鼠。
(这些名字有点难认,谁来给大家再读一读?)他们是森林中的好朋友,也是邻居。
那下面这四个地方都是谁的家呢?大家可以猜猜看。
(河岸边的洞穴是河鼠的家;野林里的地下洞穴是獾先生的家;豪华的蟾宫是蛤蟆的家;温馨的地下小屋是鼹鼠的家。
柳林风声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柳林风声课外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e1d6654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4.png)
Part Four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讨论 等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与主题相关的 已有知识,激发学习兴趣。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 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 生的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添加标题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亲近感 引导学生感受柳林风声中的美和诗意 帮助学生理解友谊和家庭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Part Three
教学内容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和他们的特点 故事的主题和情节梗概 故事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人物角色
鼹鼠:勇敢、善良、 乐于助人
的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选 取适合学生阅 读的课外读物, 如《柳林风声》
等
教学过程:通过 阅读、讨论、写 作等方式,引导 学生深入理解作 品,提高阅读能 力和文学鉴赏水
平
教学评价:通 过课堂表现、 作业、测试等 方式,评价学 生的学习成果
和阅读能力
巩固
练习巩固:通过练习题巩固 所学知识
复习回顾:回顾所学内容, 加深记忆
Part Six
教学评价与反馈
设计评价策略
教学目标:是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符合课程要求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需求,是否具有实用性和趣味性 教学方法: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评价:是否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否能够为教学改进提供有效反馈
提供反馈
引入多媒体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
加强课堂互动,提 高学生的参与度
注重培养学生的阅 读能力和思考能力
5《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教学
![5《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8c244dc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5.png)
5《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教学《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教学教案南京营汝阳县三屯镇中心小学陈晓亚故事简介:《柳林风声》是一个由柳林河流以及稳重老练的獾、聪明细心的河鼠、机智勇敢的鼹鼠和自高自大的癞蛤蟆构成的神奇世界。
本书讲述了柳树林中动物们的故事。
书中讲述了四个要好的动物朋友——鼹鼠、河鼠、獾和蛤蟆在风光旖旎的河畔所经历的曲折刺激的冒险故事。
傲慢的蛤蟆靠着富裕的祖传家产,挥霍浪费连自己的家都没有了。
最后在他的三个好朋友帮助下他把家产夺了回来,从此癞蛤蟆再也不挥霍浪费且骄傲自大了。
这是一部充满田园牧歌风情的经典童话,作品中扣人心弦的情节设置、细腻入微的描写成功塑造了活灵活现的动物形象,那忠厚善良的鼹鼠、聪明热情的河鼠、老成稳重的獾、冒失疯狂的蛤蟆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他们在河畔柳林间结下的真挚友情也打动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心。
教学目标:1、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通过“聊书”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读书方法,学会与同伴进行交流,乐于分享。
2、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学生感受读书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3、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感受故事中浓浓的友情,培养互相帮助、积极乐观的向上精神。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精彩回放。
俗话说;“开卷有益”,意思是只要读书就会增长知识、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我们一起阅读了《柳林风声》一书,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自己的读书感受吧!二、走进书中角色,感受读书快乐片段一:和善的獾把他俩推到一张高背长凳上坐下,给他们拿来睡衣和拖鞋,还亲自用温水给鼹鼠洗小腿,用胶布贴住伤口,直到小腿变得完好如初。
片段二:哎呀,水好冷呀,浑身都湿透啦!他往下沉……沉……水在耳朵里轰轰直响。
这时,一只强有力的爪子抓住了他的后脖颈儿,是河鼠。
河鼠在后面推着那个可怜巴巴的动物,游到岸边,拽出水来,安顿在岸上。
片段三:力大无穷的獾,胡须根根倒竖,手中的大棒在空中虎虎生风;脸色阴沉的鼹鼠抡着木棒,高呼战斗;河鼠腰间鼓鼓囊囊塞满了各式武器,坚决果敢,奋不顾身地投入战斗。
《柳林风声》阅读教学设计
![《柳林风声》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f84fb1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8.png)
《柳林风声》阅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阅读《柳林风声》这个文本,理解其中讲述的故事情节,把握主题和人物形象。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个人感悟与主题探究。
二、教学重难点:1. 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柳林风声》的主题和人物形象。
2. 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中所包含的哲理。
三、教学过程:引入:用引人入胜的方式介绍小说《柳林风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可以通过展示小说封面或播放小说的相关视频片段等方式引入。
阅读:1. 学生在课前阅读《柳林风声》的同时,教师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介绍,使学生对故事有初步了解。
2. 将小说分为若干部分,每个部分后设置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增强阅读的主动性。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悟。
4. 教师可以适时给予学生提示,并指导学生掌握核心内容及情节发展。
理解与探究:1.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小说中的主题和人物形象,并结合实际情境进行讨论。
2. 分析小说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想要表达的文化内涵。
3.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
创作与表达:1. 鼓励学生以《柳林风声》为主题,进行写作创作。
可以是续写、改编、角色设定、情感表达等形式。
2. 引导学生表达个人对主题的理解,并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展示独特观点和创造力。
3. 学生可以通过演讲、朗读、绘画、写作等方式呈现自己对《柳林风声》的感悟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1.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书面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柳林风声》的理解情况。
2. 对学生的写作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内容的创新性、表达的准确性和语言的流畅性等方面。
五、拓展延伸:1.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类似主题的作品,扩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和深度。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文化活动或艺术展览,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柳林风声整本阅读教案
![柳林风声整本阅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4bfbb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db.png)
柳林风声整本阅读教案教案标题:柳林风声整本阅读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小说《柳林风声》的主题和情节。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创造一个引人入胜的氛围,介绍《柳林风声》这本小说的背景和作者。
2. 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于“柳林风声”这个标题的联想和猜测。
阅读活动(30分钟):1. 分发小说《柳林风声》的文本给学生,并要求他们在给定的时间内阅读。
2. 学生可以使用标记笔、批注或摘录重要细节、情节和对话等方式来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小说内容。
3.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解释和指导,以确保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讨论与分析(20分钟):1.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包括主题、情节、人物等方面。
2. 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关键场景、角色发展和冲突,以及它们对整个故事的影响。
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小说中可能存在的象征意义和隐喻。
扩展活动(15分钟):1. 提供一些与小说主题相关的扩展阅读材料,如相关诗歌、文章或其他小说片段。
2. 鼓励学生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以了解作者的背景、文学风格和其他作品。
3. 学生可以选择以小组或个人形式进行深入研究,并准备一个短报告或展示。
总结与评估(10分钟):1. 回顾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分享他们对这个故事的新的理解和观点。
3. 给予学生一份简单的评估任务,如写一篇关于他们对《柳林风声》的观点和感受的短文。
教案评估:1. 学生对小说《柳林风声》的理解程度和阅读理解能力。
2. 学生对小说主题和情节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在扩展活动中的主动学习和研究能力。
4. 学生在评估任务中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案备注:1.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和能力水平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2. 教师应提前阅读小说《柳林风声》,并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辅助材料。
柳林风声课外阅读教学设计
![柳林风声课外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4f3bb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4.png)
柳林风声课外阅读教学设计导语: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而课外阅读更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拓宽视野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针对柳林风声这一经典文学作品进行课外阅读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作品背景、分析主要人物及其心理变化,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文学欣赏水平。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外阅读教学,学生将能够:1.了解柳林风声的作者、背景及作品价值;2.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塑造,掌握其心理变化;3.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与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知识点:- 柳林风声的作者胡适以及作品背景知识;- 主要人物形象塑造与心理变化。
2. 教学材料:- 文学作品《柳林风声》的文本;- 相关的扩展阅读材料,如批判性文论、作者的其他作品等。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5分钟)通过一段短小引文或者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柳林风声的兴趣,引发对文学作品的思考。
2. 知识讲解与学习(15分钟)引导学生了解《柳林风声》的作者胡适及其作品背景,介绍文学作品的价值与意义。
同时,给予学生相关的扩展阅读材料,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作者及其其他作品。
3. 主要人物形象塑造与心理分析(30分钟)带领学生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塑造,包括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心理变化等方面。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探究角色在故事线中的作用,同时使用具体的文本片段作为例证进行分析与论证。
4. 阅读理解与文学欣赏(40分钟)要求学生阅读柳林风声的指定章节,并配合相关问题进行课堂讨论。
同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作品的见解、感受和思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表达的能力。
让学生欣赏作品中的优美语言、描写手法以及所传递的思想与情感。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展示自己对《柳林风声》的理解与感悟。
同时,推荐一些相关的扩展阅读材料,让学生自主拓展知识,并积极参与到阅读的世界中去。
四、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表现评估:通过学生的参与度、贡献和对柳林风声的理解程度进行评估。
柳林风声阅读教学设计
![柳林风声阅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0f30a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1.png)
XXX
PART FOUR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
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手段,如图片、音乐等,营造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故事导入: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导入:通过提出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引入课文。 情境表演: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 改进
XXX
PART SIX
教学反思
教学效果评估
学生参与度:评估学 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 度,判断学生是否真 正投入到了学习中。
教学目标达成度: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 反馈,评估教学目 标是否得以实现。
教学方法有效性:反思 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 有效,是否有助于学生 理解和掌握知识。
情感目标
感受故事中动物们的友谊和互助精神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体会故事中家庭和亲情的温暖与重要性 引导学生理解勇敢、善良、诚实等价值观
XXX
PART THREE
教学内容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的 时间和地点
故事的主题 和情节
故事中的角 色及其特点
故事的教育 意义和价值
人物角色
鼹鼠:勇敢、善良、乐于助人 河鼠:聪明、机智、善良 獾:沉稳、睿智、有领导力 蛤蟆:任性、自大、需要成长
故事情节
鼹鼠和河鼠在河 边相识
河鼠带领鼹鼠探 索地下迷宫
鼹鼠和河鼠被困 在地下迷宫
鼹鼠和河鼠被解 救并重返家园
主题思想
教学内容:通过阅读柳林风声,引导学生理解友谊、家园和自然的主题思想。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主题思想,培养阅读能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的主题思想,理解作者的情感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文本中的主题思想。
柳林风声教案
![柳林风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8fc56df121dd36a22d8278.png)
《柳林风声》整体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看作者简介,引言导读,内容简介,目录部分,让学生学会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
并能运用到今后的整本书阅读中。
2通过读书中的相关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通过读书中的相关故事细节,感知人物形象,感受故事中浓浓的友情。
培养互相帮助,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孩子们,你们还记得小时候睡觉前都喜欢缠着爸爸妈妈给你们讲了哪些故事吗?生:《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小鲤鱼》等等。
多幸福的孩子呀!听着爸爸妈妈讲的动听的故事进入甜蜜的梦乡。
王老师还知道一个更幸福的孩子,他的父亲不仅每晚给他讲故事。
并且讲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他爸爸自己创作出来的。
抑扬顿挫的情感基调,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着儿子。
即便是外出度假他也不愿意离开。
父亲为了满足儿子的愿望,便答应儿子用写信的方式继续为儿子讲故事。
这些厚重的信件就收集在王老师手中的这本书中。
你们想看吗?二共同研读,总结方法。
1学会了解作者,感受写作背景。
(1)请同学们大声地读出这本书的名字。
《柳林风声》【出示课件:课题】(2)你们现在知道这位伟大的父亲叫什么名字吗?生:格雷厄姆对,他就是这本书的作者,我们要读一本书,首先要了解一下作者,记住作者的名字。
因为他是給我们带来快乐和感动的人。
【出示课件:作者简介】(板书:知作者)(3)你们都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呢?【出示课件:封面】生:封面你们长了一双会观察的眼睛,同学们,我们看到书的第一眼,首先是封面,那么你从封面上还看到了什么?生:蛤蟆(看看这身打扮感觉怎样?西装革履,里面还穿着件小马甲,气派,阔绰简直就是“高富帅”!不过这钱不是他自己挣的,是他爸爸去世后留下的。
他是个典型的“富二代”)生:老鼠(一个叫河鼠,一个叫鼹鼠,他们就住在河边的柳林里)生:坐在船上的叫獾,他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你们手中的这本书不光小孩爱看,大人也爱看。
不光普通人爱看,美国总统罗斯福也喜欢,并且一口气读了三遍。
柳林,你好!——《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最终稿)
![柳林,你好!——《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导读课教学设计(最终稿)](https://img.taocdn.com/s3/m/553a76112cc58bd63086bd2d.png)
你好,柳林——《柳林风声》导读课教学设计教材解读:《柳林风声》是一部妙趣横生、温馨有爱的动物童话。
讲述的是在风光旖旎的泰晤士河畔,住着四位要好的朋友——憨厚的鼹鼠、机灵的河鼠、狂妄自大的蟾蜍、老成持重的獾。
他们竟日游山逛水,尽享大自然的慷慨恩赐。
财大气粗而不知天高地厚的蟾蜍,迷上了开汽车,车祸不断,受到朋友的责难和管束。
一次,他偷了一辆汽车,被捕入狱,在狱卒女儿的帮助下,化装成洗衣妇逃出监狱,历经险情和磨难,在三位朋友的帮助下,夺回了被野林动物侵占的庄园,并从此改邪归正。
书中的主人公,四个拟人化的动物,其拟人程度远远超过其他一些动物童话。
他们虽然多少具有各自的动物特征,但更多的是具有人的性格。
他们其实是世纪之交的英国乡绅阶层人物,从较贫寒的鼹鼠到富甲一方的蟾蜍,他们代表各自的阶层,又具有各自性格上的特点,甚至还在作者的笔下,存在性格上的矛盾冲突。
蟾蜍热衷于冒险,却被三个朋友拉回循规蹈矩的乡绅生活,河鼠被海鼠的故事激起狂热的航海梦,但最终海鼠在鼹鼠的规劝下厮守着他熟悉的河;鼹鼠在广阔的天地里备尝自由遨游的甜头,但依旧深深眷恋自己那封闭安适的地下小屋。
人物性格的矛盾冲突,或许正是作者内心矛盾冲突的反应。
《柳林风声》虽属童话类别,但被公认为艺术造诣很高的散文精品。
作者对文字十分讲究。
它的文体,比一般儿童文学“密度”大,变化多。
有快速的戏剧性叙事,有徐缓的诗意抒情写景,有机制俏皮的对话,有讽刺幽默,有鲜明的性格刻画。
既有文人腔的高雅,又有民间口语的俚语和儿童语言的稚气,是一部值得推崇的经典文学作品。
除此之外,作者的另一特点是观察力强,对时间和空间有高度的敏感和细腻的感受。
作者不仅写景细腻,对室内环境也观察入微,津津乐道。
四只动物的家屋,依资财的高下而异:蟾宫气派豪华,獾的地下居室古朴坚实,河鼠的岸边洞穴小巧舒适,鼹鼠居简单实用。
屋内陈设,一应用品,无不细细道来,历历在目,十足一幅英国乡绅丰足恬静生活的风俗画,耐人咀嚼。
《柳林风声》读书汇报交流课
![《柳林风声》读书汇报交流课](https://img.taocdn.com/s3/m/2877041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0c.png)
《柳林风声》读书汇报交流课雷敏活动过程:一、激情导入1、师述:在美丽的英国乡村,鲜花初绽,绿叶吐芽,河水哗哗,百鸟齐鸣。
有一条蜿蜒的河流穿过茂密的柳林,这里住着一大群动物,有和蔼可亲的老獾,机智勇敢的鼹鼠,聪明细心的水鼠,敢于冒险的蛤蟆,还有很多很多其它的动物,它们之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读书交流课——《柳林风声》。
2、齐读课题。
3、这本书大家应该都读完了吧!现在老师想要考考大家,看看谁读书读得最认真。
第一关:我读我猜4、出示问题。
(课件)5、小结:看来大家读书读得很认真,这本书有两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美丽的田园风光”和“纯洁的朋友情谊”(板书)接下来,今天我们就一起乘着书的翅膀,来获取自己读书的收获。
二、精彩回放1、在这本书中,你认为哪个片段描写得最精彩,请你快速浏览文章,用波浪线标示出来,并写一写简短的批注。
2、指名说。
把你划的读给我们听,读出你的感受来。
3、师:××同学除了让我们感受到了一条碧波盈盈的河流就在眼前之外,还让我们学到了几种修辞手法。
4、指名说。
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齐读。
5、还有谁愿意分享他的精彩片段?6、这是水鼠的出场,是对它的(齐答外貌描写)。
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外貌描写必不可少。
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新朋友,他定睛看时,7、还有谁愿意说说你的?为什么你喜欢这一段?在写作过程中也要注意对笔下人物心理动态的把握,只有描绘出人物心理变化的轨迹,我们才能像小说的作者一样塑造出生动、鲜活的人物。
8、还有吗?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也对人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应该是我们要掌握的写作技巧。
9、课文中好像还有几首小诗吧?谁找到了?对这首诗,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三、真情告白在这本书中,哪个人物你最喜欢?说出其中的一个,并阐明理由。
《柳林风声》读书汇报交流课教学内容
![《柳林风声》读书汇报交流课教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171185b5901020206409c2e.png)
《柳林风声》读书汇报交流课雷敏活动过程:一、激情导入1、师述:在美丽的英国乡村,鲜花初绽,绿叶吐芽,河水哗哗,百鸟齐鸣。
有一条蜿蜒的河流穿过茂密的柳林,这里住着一大群动物,有和蔼可亲的老獾,机智勇敢的鼹鼠,聪明细心的水鼠,敢于冒险的蛤蟆,还有很多很多其它的动物,它们之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读书交流课——《柳林风声》。
2、齐读课题。
3、这本书大家应该都读完了吧!现在老师想要考考大家,看看谁读书读得最认真。
第一关:我读我猜4、出示问题。
(课件)5、小结:看来大家读书读得很认真,这本书有两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美丽的田园风光”和“纯洁的朋友情谊”(板书)接下来,今天我们就一起乘着书的翅膀,来获取自己读书的收获。
二、精彩回放1、在这本书中,你认为哪个片段描写得最精彩,请你快速浏览文章,用波浪线标示出来,并写一写简短的批注。
2、指名说。
把你划的读给我们听,读出你的感受来。
3、师:××同学除了让我们感受到了一条碧波盈盈的河流就在眼前之外,还让我们学到了几种修辞手法。
4、指名说。
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齐读。
5、还有谁愿意分享他的精彩片段?6、这是水鼠的出场,是对它的(齐答外貌描写)。
在刻画人物的时候,外貌描写必不可少。
我们一起去认识这位新朋友,他定睛看时,7、还有谁愿意说说你的?为什么你喜欢这一段?在写作过程中也要注意对笔下人物心理动态的把握,只有描绘出人物心理变化的轨迹,我们才能像小说的作者一样塑造出生动、鲜活的人物。
8、还有吗?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也对人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这应该是我们要掌握的写作技巧。
9、课文中好像还有几首小诗吧?谁找到了?对这首诗,你有什么特别的感受?三、真情告白在这本书中,哪个人物你最喜欢?说出其中的一个,并阐明理由。
(同桌相互交流一下)四、展示平台1、过渡:有人说,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
书读完了,我们有哪些收获呢?我们一起来通过如下的方式展示一下自己的成果。
《柳林风声》导读课教案
![《柳林风声》导读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911e39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d.png)
《柳林风声》导读课教案四年级《柳林风声》班级读书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通过“聊书”的方式让学生学会读书方法,学会与同伴进行交流,乐于分享。
2、让学生喜欢阅读,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惯。
3、通过对本书的阅读,感受故事中浓浓的友情,培养互相帮助、积极乐观的向上精神。
4、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性阅读相融合,从而提高阅读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芝麻开门》的作者XXX曾经在和一个小朋友的对话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就在书中等你。
”(出示句子,指名读)2、“我就在书中等你。
”这是作者与读者的心灵约定,作者永远静静地守候在他的书中,等待着我们,当我们轻轻翻书的时候,就和作者开始了这美妙的约会。
2、感知内容1、现在每位同学的桌子上都有同样的一本书——《柳林风声》。
那谁又在书中等我们呢?看来和我们约会的小动物还真不少呢。
在这么多的小动物中,主要动物是谁呢?(看课件)瞧,这就是鼹鼠、河鼠、獾和蛤蟆。
你能用一些词语来形容他们吗?2、同学们,这本书看上去挺厚的,有两百多页,但其实,它就跟我们平常学的课文差不多。
看看书名,我们很自然的会想——这是片怎样的柳林?在这片柳林里,小动物们之间产生了哪些风趣的故事?(交换书中相关的句子)3、现在谁能把几个问题连起来回答?4、小结:你瞧,这样一说,这本书就被我们读得很薄了。
三、XXX冲浪1、画线路图:接下来我们就一起随着鼹鼠,再次回顾它惊险刺激又温馨感人的冒险大旅行。
请你和小组伙伴一起合作,为他的这次旅行画一张路线图,喜爱的话,还可以把每处的特点画出来。
(1)播放节奏欢快的音乐,四人小组合作画线路图。
(2)实物投影出示,选择不同画法的几组一起交流。
(设计理念:“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
”本环节的设计,不仅仅是对故事内容的回顾,更培养了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让他们互相影响,共同提高。
柳林风声教案
![柳林风声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3dcea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6.png)
柳林风声教案教案标题:柳林风声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文本《柳林风声》,学生能够理解和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阅读技巧和文学欣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鼓励他们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思考和探讨。
教学重点:1. 理解和分析《柳林风声》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
2. 运用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教学准备:1. 《柳林风声》的文本材料。
2. 学生阅读笔记和思考问题的记录。
3. 教师准备的课堂活动和讨论题。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柳林风声》的背景和作者。
2. 学生分享对于标题的理解和猜测。
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阅读《柳林风声》的文本材料。
2. 学生记录阅读笔记,包括关键情节、人物形象和自己的思考问题。
讨论和分析(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分享他们的阅读笔记和思考问题。
2. 教师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深入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
3. 学生互相讨论和辩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阅读技巧训练(15分钟):1. 教师介绍一些阅读技巧,如预测、推测、推理等。
2.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运用这些阅读技巧,解答相关问题。
3. 学生互相分享他们的答案和解释。
扩展思考(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思考。
2. 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想法。
3. 学生展示他们对于《柳林风声》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收获。
2. 学生回顾和总结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作业(5分钟):1. 学生完成与《柳林风声》相关的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
2. 学生准备下节课的讨论或展示材料。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选择其他类似题材的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和分析,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
2. 学生可以进行创作性写作,如写一篇类似风格或主题的短篇小说。
《柳林风声》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柳林风声》阅读指导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1b1d11d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27.png)
二、纵比书本插图,猜想故事情节
学生“主学”
教师“助学”
复备
1.学生看封面,看简介:了解书中的主要人物,猜想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性格会是怎么样?谁会是书中的主角?
2.学生观察蛤蟆图,说说蛤蟆前后的形象变化。
3.蛤蟆怎么会入狱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他最后怎么样了呢?同学们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在小组间说一说吧。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课题:《柳林风声》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主备: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作者,初步感知故事主要人物和故事概况。
2.通过纵比插图、设悬猜读、品味精彩片段等形式,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3.引导关注故事环境描写,鼓励积累作品的优美语句。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产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教学时间
2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一、介绍作品来历,了解故事影响
学生“主学”
教师“助学”
复备
1.学生观察老师手里的书本。
2.学生齐读书名。
3.自由说说自己的读书收获。
1.同学们,你的爸爸有没有给你讲过故事呢?在英国有这样一位父亲,他呀是个狂热的自然爱好者,……而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的是李永毅先生的译本。
2.喜欢这本书的人可多了,你们瞧!★美国总统罗斯福曾把这本书一口气连读了三遍。
3.讨论:假如故事中没有这些环境描写会变成什么样?感觉如何?
4.全班交流汇报。
出示描写春、夏、秋、冬的优美语句,师、生配乐朗读。
1、猜猜文字描写的是哪一个季节景色?
2、讨论:假如故事中没有这些环境描写会变成什么样?感觉如何?
四、激趣续读,走进“林格伦童话星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柳林风声》整本书阅读交流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梳理出《柳林风声》中两条故事线索上的主要情节,从整体上把握主要内容;
2.围绕“友情”“家园”等话题,通过品析相关语段,交流细节,感悟角色之间的友爱与温情,体会“家园”的意义,并能联结生活,由读懂角色的内心到认识自己的内心。
二、教学过程
(一)梳理情节,交流感受
1.我们都知道,《柳林风声》中实际有两条故事线索。
一条线是讲河鼠、鼹鼠、獾在大河及两岸的田野里的游历,而另一条线是讲蟾蜍的各种荒诞冒险故事,比如,他如何被抓坐牢,如何逃了出来。
这两条线互相交融,直到最后,几个朋友一起帮蟾蜍夺回蟾宫。
现在,我们把这两条线索梳理一下,说说动物们都经历了些什么。
2. 全班共同梳理情节(根据之前的学习单)——
▲鼹鼠的经历(点击可看大图)
▲蟾蜍的两次历险(点击可看大图)
3.你觉得最有意思的情节是哪个?这个故事中有没有很打动你的地方?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情节,引导学生唤醒对故事内容的回忆以及查遗补缺,帮助大多数孩子建立对本书内容的比较完整的记忆链条。
(二)聊“友情”
1.书中像这样相互帮助度过难关的情节很多,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说来听听。
2.你现在对“友情”有什么新的认识吗?
【设计意图】围绕“友情”,特别关注一些细节,让他们对友情的理解有更深的体会。
(三)聊“家园”:气息与召唤
1.看了这本书,每个读者首先感受到它是在讲友情的故事,这当然没有错,可除此之外,它还是一个讲述家园的故事。
鼹鼠、河鼠、獾、蟾蜍都有自己的家,作者用非常细腻的语言描写了他们的家。
请你快速默读以上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来评价一下它们的家,从中可以看出主人的什么特点呢?
【设计意图】将家的特点与每个动物的个性特点结合起来,也为后面的关于家园的讨论作了铺垫。
2.在动物们心目中,家到底是什么呢?它们对自己的家有着一种怎样的情感呢?谁来跟老师配合朗读,并说说这是谁的心声?
▲河鼠的心声
▲獾的心声
3.除了这样直接表达自己对家的爱,书中还写到了动物们感受到“家”的气息和家的召唤。
(1)从老獾家回来的路上,突然,鼹鼠仿佛听到了一阵呼声——
讨论:当听到家的召唤的时候,鼹鼠有怎样的反应? 他不是很向往外面的精彩世界吗?自从钻出地洞后,他很喜欢结识新的朋友,对一切没见过没经历过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为什么在听到家的召唤后,这么悲伤这么自责?
(2)被关进地牢的蟾蜍极度绝望,绝食了好几个星期,狱卒简直拿他没办法。
这时,狱卒的女儿进来了——
讨论:为什么狱卒女儿的一份土豆加卷心菜、一份烤面包就让蟾蜍的情绪一下子转变了?
(3)有一次,河鼠无意中听到了燕子的话,让他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想法,还有一只航海鼠在一直不停地劝说他,可是,尽管他心中震颤不已,还是没有选择出发。
讨论:河鼠最终有没有去南方?为什么?
4.你在什么情况下也感受过“家”的召唤? 你在什么情形下会特别想家,觉得家在呼唤你回去?或者,不一定是家,你曾经旅游过的地方也行,你在什么情况下感受到一个地方的特别气息,感受过它对你的召唤?
【设计意图】:对大自然及田园生活的讴歌是本书一个更大更深的主题,但是,
对“家园”主题的体会是孩子们理解上的一个难点,所以,这部分的设计从动物
们对家的感受入手,拎出一些表达这几个动物感受到家的气息与召唤的描写(包括动作、语言、神态及心理的),引导孩子们体会动物们对家园的眷恋。
(四)聊“角色”:成长与“自然”
1. 角色印象
现在,我们要开始聊聊这本书的角色了。
首先,说一说,故事里的几位主角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自己来说说吧。
① 鼹鼠② 河鼠③ 獾④ 蟾蜍
2. 讨论:故事中四个主人公,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喜欢他?有你不喜欢的吗?说说理由。
在这四个动物中,你觉得你身上有谁的影子?你有没有找到生活中亲朋好友的身影?
3. 心中的“自然”
我发现,大家都会喜欢河鼠,喜欢鼹鼠,喜欢獾,却没有人喜欢蟾蜍。
我想,是不是因为你们都觉得他有一身的毛病,但在说到你身上有谁的影子时,你可能又会觉得自己身上有蟾蜍那样的爱冒险或喜新厌旧的特点。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么评价蟾蜍这个角色呢?
从上面这段文字中,你能感受到蟾蜍此时的内心活动是怎样的吗?
我们看到了这只蟾蜍他对重回家园充满喜悦,他依旧充满英雄情怀,但是他开始正视缺点,努力改变自己。
一只小小的蟾蜍,打动了我。
其实,这样的蟾蜍就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比如不守规则,比如偷点懒,这是我们心中的“自然居民”,每个人都会有,所以不必惊慌,也不必不好意思谈论它。
我们要做的是清楚地了解自己心中的这些“自然居民”,让他们安静,不出声,不闹腾。
【设计意图】:对故事中的四个主角进行评议,特别是看到他们的成长;对蟾蜍这个角色作重点分析,避免扁平化评价,引导孩子接受角色以及自己的不完美,正确安放自己心中的“自
然居民”。
(五)教学总结与延伸
另外,我们还可以再深入地思考一下,大自然是所有动物的家,也是我们人类的家。
你感受过大自然这个“家”对你的召唤吗?读了这本书,你是否可以重新思考我们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呢?
《柳林风声》确实是一部好书,非常值得大家多读几遍,多品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