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四川省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农田灌溉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种种因素,农田灌溉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并不高,存在着较大的浪费。
测算和分析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对于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指灌溉水在农田中起到实际作用的比例。
它是农田灌溉水安排和管理的重要指标。
一般来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越高,说明灌溉水利用效率越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益越好。
测算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方法主要有几种。
一种是利用水平田块在农田间道上的宽度和与田块的关系来计算。
具体步骤是:首先测量农田间道的宽度,然后测定农田的总面积和功能区面积,最后根据农田间道宽度和功能区面积的对应关系计算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农田灌溉水计量设备来测算。
一般利用水表来实时记录农田灌溉用水量,然后根据农田的实际需水量和测量得到的用水量,计算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
这种方法比较直接和准确,但需要安装设备和进行实时监测,成本较高。
还可以利用数学模型来进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预测和计算。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考虑农田的土壤水分和作物需水量等因素,对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进行模拟和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反映农田灌溉水的实际利用情况,并为农田灌溉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在分析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时,需要考虑农田的土壤水分状况、作物的需水量、灌溉水的供应情况等因素。
同时还需考虑灌溉水的供应方式和农田管理的措施等因素对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才能准确地评估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摘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评价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对于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概念,并详细描述了其计算方法。
接着分析了影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因素,包括土壤性质、气候条件、灌溉方式等。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了测算分析,验证了其在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方面的重要性。
最后指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意义,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为促进农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田灌溉、水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因素、案例分析、意义、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田灌溉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由于中国农田灌溉水资源的短缺和浪费现象严重,对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作为衡量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对于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节约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过去的研究中,虽然有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研究已有一定基础,但针对中国当前农田灌溉水资源短缺和浪费问题的研究还显得不足。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影响因素,通过实际测算分析和案例研究,探讨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途径和措施,为我国农田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分析,深入探讨农田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确定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基础和参考。
2. 分析影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因素,揭示影响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为提高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3. 通过案例分析,验证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为实际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一、引言农田灌溉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和质量。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消耗,灌溉水资源的有效利用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衡量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测算分析,可以为农田灌溉的合理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农田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概念和意义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指农田实际利用的灌溉水量与其需水量之比,它反映了农田对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通常情况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数值范围在0~1之间,数值越高表示农田对灌溉水的利用越有效。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对于评价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情况,指导农民合理使用水资源,避免浪费。
对于农田灌溉水的规划和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田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 灌溉水需求计算农田灌溉水需要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特点和生长期水分需求来计算。
通常采用灌溉制度系数法或水分平衡法来计算农田灌溉水需求。
灌溉制度系数法一般是指根据土壤水分蒸发量和作物蒸腾蒸发量来计算农田灌溉水需求;水分平衡法则是指根据农田土壤水分平衡来计算作物的生长期间需水总量。
2. 实际灌溉水量测算实际灌溉水量通过灌溉设备的测量和田间水文测定来获得,通常需要结合实地观测和气象数据来确定。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实际灌溉水量 / 灌溉水需求为了更加具体地了解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方法和案例,我们以某农田的玉米种植为例进行测算分析。
该农田的具体情况如下:1. 玉米作物生长期为120天,生长期水分需求为600mm。
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计算该农田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500mm / 600mm = 0.83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该农田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83,说明该农田对灌溉水的利用效率较高,能够充分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一、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田灌溉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的压力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利用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成为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入手,探讨在不同条件下如何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以促进农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概念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指在灌溉过程中,作物利用的水量与灌溉总水量的比值。
通俗地说,就是指农田灌溉所用水中,被植物实际利用的部分所占的比例。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大小直接影响农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的水分利用效率。
通过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分析,可以为农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也有助于通过技术手段提高作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
1. 地理环境因素:不同地区的气候和土质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有着显著的影响。
气候干旱的地区,植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较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也相对较高;而在气候湿润的地区,植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相对较低,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也会相应减小。
2. 灌溉方式:灌溉方式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有着直接影响。
常见的灌溉方式包括地下水灌溉、地表水灌溉和雨水灌溉,而不同的灌溉方式会影响土壤中水分的分布和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利用效率,从而影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3. 土壤类型:土壤类型的不同也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有显著影响。
砂性土壤和粘土土壤对水分的储存和释放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对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也会有所不同。
4. 作物品种:不同的作物对水分的利用效率也不同,某些作物在相同的灌溉条件下,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水分,从而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5. 土地管理措施:适当的土地管理措施,比如精细施肥、覆膜保墒等,能够优化土壤结构,改善土壤保水性,提高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利用效率,从而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1. 土壤水分测定法:通过监测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变化,可以直接测算出灌溉前后土壤中水分的变化量,从而计算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农田灌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有效的灌溉水利用是保障农作物生长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关键。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是评价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的重要方法,本文将从测算方法、影响因素和应用价值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
一、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方法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实际灌溉水量与作物需水量的比值,它能够反映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测算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常用方法包括水文法、渗透法和水平衡法等。
水文法是指通过地下水位和地下水补给量的测定,统计分析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出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系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地下水丰富且水位变化明显的地区。
渗透法是指通过测定土壤的渗透性和作物的蒸腾蒸发量来计算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
具体操作是根据土壤的渗透性和作物的耗水量,推断灌溉水的渗漏和蒸发量,从而得出水的有效利用系数。
以上三种方法各有其适用的场景,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为合适的测算方法。
二、影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因素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土地条件、气候条件、作物种类和灌溉方式等。
土地条件是影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土地类型对水分的滞留和渗透能力不同,因此其有效利用系数也会有所差异。
气候条件是影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和日照时间等气候要素都会对农田水分蒸发和作物需水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作物种类是影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一些节水作物对水的利用效率较高,而一些耗水作物则相对较低。
灌溉方式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也有着明显的影响。
传统的地面灌溉和滴灌、喷灌等现代化灌溉方式,在水分利用效率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选择合适的灌溉方式对于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至关重要。
以上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因此在具体的测算和分析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某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成果报告精简版
某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成果报告简介某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是指农田接受灌溉水后,能够真正被农作物有效利用的比例。
本报告通过一系列实验和数据分析,对某农田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并得出了相关和建议。
实验设计与方法1. 实验地点与范围本次实验选取某农田作为研究对象,该农田位于省市,具体地理坐标为经度,纬度。
2. 实验方案2.1 选取样本区域根据实际情况,我们选取了该农田中的X个样本区域作为研究样本。
2.2 实验步骤步骤1:对选取的样本区域进行测量,包括土壤含水量、土壤类型、坡度等因素的测定。
步骤2: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灌溉处理,对照组不进行灌溉处理。
步骤3:在不间点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土壤含水量进行采样和测量。
步骤4: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农作物生长情况,包括生长速度、叶片颜色等指标的观察。
2.3 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土壤含水量与农作物生长情况之间的关系,计算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
统计不同因素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如土壤类型、坡度等。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土壤含水量与农作物生长情况的关系分析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土壤含水量和农作物生长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在灌溉后的12小时内,实验组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农作物生长速度也更快。
随着时间的推移,实验组的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少,但仍然高于对照组。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农作物叶片颜色更绿,表明灌溉水对农作物生长有积极影响。
2.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我们得到了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结果:实验组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
对照组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
与建议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和建议:1. 灌溉水对农作物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能够提高土壤含水量和农作物生长速度。
2. 实验组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高于对照组,表明灌溉水在实验样本中能够被农作物较好地利用。
3. 土壤类型和坡度等因素对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具有一定的影响。
农业灌溉有效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报告
农业灌溉有效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报告【引言】农业灌溉是提高农田水分供应的重要手段,而农业灌溉中的有效水利用系数对于农田水分管理和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对农业灌溉中的有效水利用系数进行测算分析,并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1. 数据收集:通过搜集农业灌溉实验基地的资料,包括灌溉水量、蒸散发量、作物产量等数据。
2. 理论分析:基于农业水文学和水文模型,对农田水分平衡进行理论分析,包括蒸散发、作物蒸腾和地下水补给等过程。
3. 水利用系数计算:根据农田水分平衡理论,计算农业灌溉中的有效水利用系数。
【测算结果】经过对农田实验基地的数据分析,得出以下测算结果:1. 灌溉效率:根据数据分析,农业灌溉的灌溉效率平均为80%左右,即80%的灌溉水量有效供应到作物根区。
2. 作物蒸腾:通过测算,发现作物蒸腾占农田水分消耗的主要比例,平均约为70%。
3. 土壤蒸发:土壤蒸发对农田水分的消耗较小,平均在10%左右。
4. 地下水补给:地下水补给对农田水分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平均补给量占总供给量的20%左右。
【分析讨论】1. 灌溉优化:基于测算结果,可进一步优化灌溉方式,提高灌溉效率,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2. 节水灌溉:结合作物蒸腾数据,可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无效蒸发和作物蒸腾,提高水利用效率。
3. 地下水管理:鉴于地下水补给对农田水分平衡的重要性,需要加强对地下水的监测和管理,防止超采和地下水位下降。
4. 水资源规划:基于测算结果,可为水资源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合理分配农业用水资源,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通过对农业灌溉有效水利用系数的测算分析,我们得出了灌溉效率、作物蒸腾、土壤蒸发和地下水补给等方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对于农田水分管理、灌溉优化和水资源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本报告也提出了优化农田灌溉、采用节水技术和加强地下水管理等建议,以提高农业灌溉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农业生产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而农业生产的基础,就是农田的灌溉水利用。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评价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和分析方法。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指农田从灌溉水中吸收的水分与灌溉水总量之比。
它反映了土地利用效率的高低,是衡量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因此,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数量。
测算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一般采用试验田和实际灌溉面积进行测算。
具体方法如下:1. 对试验农田进行水分平衡试验。
将测量过的降雨量、蒸发量、地下水流量、农田排水量等数据,代入水分平衡公式中计算出农田蒸发量和灌溉水的总量。
2. 测量灌溉面积内的土壤含水量。
每天拔取一些土样,并化学分析土壤中的含水量。
测量土壤含水量的时间间隔取决于灌溉面积的大小和灌溉水的总量。
3. 测定灌溉水量。
灌溉中的水量包括输送、洒水、滴头灌溉、喷灌、滴灌等方式。
需要根据灌溉方式和实际灌溉面积来进行测算。
4. 计算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将试验田中的农田蒸发量和农田从灌溉水中吸取的水分量相除,即可得到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受到多种影响因素。
主要包括土地性质、气候条件、灌溉技术和作物类型等。
1. 土地性质。
土地的类型、土壤的质地、土壤的密度和含水量等都会影响到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因为不同类型的土地所需要的灌溉水量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土壤质地也会影响到灌溉水的渗透速度。
2. 气候条件。
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等气候因素都会影响农田灌溉水的蒸发和渗透速度,进而影响到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3. 灌溉技术。
灌溉技术的选择和灌溉方式的不同也会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产生影响。
在灌溉时,合理选择灌溉方式能够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4. 作物类型。
不同类型的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量也不同,所以不同类型的作物种植所需要的灌溉水量也会有所不同。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压力的增加,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成为了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在传统农业生产中,农田灌溉水的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往往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地的盐碱化问题。
研究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对于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生产对水资源的需求、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各国对于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在实践中仍存在很多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因此需要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对于灌溉水利用的影响。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方法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以提高其准确性和实用性。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和优化策略,为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水平提供参考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对于农田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方法及影响因素,为提高农田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分析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深入探讨影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因素,介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实测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探讨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应用情况,最终提出相关的措施建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农田灌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田灌溉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1.3 意义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意义在于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减少农田灌溉水资源的浪费,促进农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提高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农业用水的成本,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提高还可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和土壤盐碱化的风险,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指作物利用灌溉水的水分占灌溉水总量的比例,通常用水分平衡法或土壤水分及作物生长监测法进行测算。
水分平衡法是通过测量灌溉前后土壤水分含量以及作物生长期间的降
雨量和蒸发量等因素,计算作物利用灌溉水的量。
具体步骤如下:
1.测定作物整个生长期间的灌溉量(包括滴灌、喷灌、渗灌等灌溉方式)和降雨量。
2.在灌溉前、灌溉后和生长季节末,分别取土样测定土壤水分含量。
3.计算通过作物生长获取的水分量,包括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以及作
物的降雨量和蒸发量等因素。
4.通过对比灌溉量和作物利用的水分量,计算有效利用系数。
土壤水分及作物生长监测法是通过定期测量作物根区土壤水分含量、
作物生长状况、光合效率等指标,综合评估作物利用灌溉水的情况。
该方
法需要基于实时监测数据,精度更高,但需要较高的技术要求和成本支持。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研究正文: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一个挺重要但经常被忽视的话题——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
这个系数就像是农田的“水分效率”,它告诉我们每滴水都发挥出了多少效用。
咱们都知道,农业是国之根本,而灌溉又是农业的命脉。
如果灌溉用的水得不到充分利用,那可真是一大浪费啊!咱们得知道什么是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简单来说,就是衡量农田在灌溉过程中,每一滴水到底发挥了多大作用的一个指标。
它可不是简单地看水用了多少,还要看这水是不是真的滋润了土地、帮助作物生长。
那么,如何测算这个系数呢?别急,让我慢慢道来。
先说说测量方法吧。
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测定作物的生长情况,比如看作物长得多高、多壮实;二是直接测量土壤湿度。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前者直观,后者准确。
但无论哪种,都得有一套科学的标准和操作流程,确保结果靠谱。
接下来,说说影响这个系数的因素。
气候条件,比如降雨量和温度,对作物生长和水分蒸发都有影响。
土壤类型也不容忽视,不同的土质吸水能力和保水能力都不一样。
还有灌溉方式,直浇好还是滴灌好?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水的利用率。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我们在某片农田上做了实验。
一开始,我们按照常规方法灌溉,但发现作物长得并不理想。
后来,我们调整了灌溉策略,采用了滴灌技术,结果作物长得又绿又壮。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得出了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更精准地评估农田的灌溉效果,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比如,如果某块田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特别低,那可能就得找找原因了,是不是因为土壤太干或者灌溉系统有问题。
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对症下药,提高灌溉效率,让每一滴水都发挥出最大价值。
总的来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是一个既实用又有意义的课题。
它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水资源,还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让我们的农田更加节水高效,让绿色发展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是指供给给定农田面积的灌溉水中,实际用于作物生长的比例。
它是一个重要的农业指标,可以帮助农民和政策制定者更好地了解农田水资源利用的效率,以及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介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方法和分析。
1. 测算方法(实际灌溉面积× 实际灌溉深度)/(灌溉用水量× 农田面积)其中,实际灌溉面积指已经灌溉的实际土地面积,实际灌溉深度指土壤中实际湿润的深度,灌溉用水量指为给定农田面积补给的总灌溉水量。
需要注意的是,该公式只适用于规律性灌溉,不适用于雨养农业和不规则灌溉。
2. 分析结果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值通常在0.5至0.9之间。
如果值较低,则说明灌溉效果不佳,耗费的灌溉水大部分浪费掉了,会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如果值较高,则说明灌溉效果良好,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高,农业生产效率也相应提高。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在不同的区域和季节可能存在差异。
例如,在干旱缺水的地区,为了保证农业生产,可能需要提高灌溉水的供应量,从而导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偏低。
在潮湿多雨的季节,由于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已经充足,灌溉水的供给量需要减少,从而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3. 影响因素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大小取决于多个因素,主要包括:(1)灌溉方式。
现代灌溉系统采用微量灌溉、滴灌等技术,可以减少水分的消耗,提高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2)土壤类型。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不同。
有些土壤能够有效保持水分,避免浪费,从而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3)作物类型。
不同类型的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量不同,有些作物需要更多的水分,从而影响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4)气候条件。
气温和湿度等气候条件会影响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量,从而影响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一、背景介绍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而灌溉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有效利用水资源是农田灌溉的关键,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分析对于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方法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指实际利用于作物生长的灌溉水量与灌溉总水量的比值。
其计算方法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实际利用水量 / 灌溉总水量实际利用水量是指作物需要的水分量,通过作物的灌溉需要量来确定;灌溉总水量是指实际灌溉水量的总和,包括雨水和灌溉水。
对于不同作物种类和不同地区的农田,其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也会有所差异。
三、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因素1. 土壤类型:不同的土壤类型对于水分的渗透和保存能力不同,从而影响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
2. 灌溉方式:不同的灌溉方式对于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也有所影响,喷灌和滴灌相对于传统的农田灌溉方式更加节水高效。
3. 大气环境:气温、风速、湿度等气象条件也会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产生影响。
4. 作物类型:不同的作物需水量差异较大,其对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也有所差异。
四、测算分析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分析主要从实际利用水量和灌溉总水量两个方面入手,通过对农田灌溉的现场观测和数据统计来进行分析。
1. 灌溉水的实际利用量可以通过灌溉水量计算仪器来进行测算和记录。
2. 灌溉总水量可以通过降雨观测和灌溉水量记录统计来进行测算和记录。
3. 通过对实际利用水量和灌溉总水量的测算和统计,可以得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4. 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和不同灌溉方式,可以进行多次测算和分析,得出不同条件下的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五、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途径1.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喷灌、滴灌等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农田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2. 合理调整灌溉方案:根据作物需水量和气象条件等因素,合理调整灌溉水量和灌溉频次,以减少浪费。
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计算方法
灌溉水利用系数的计算方法灌溉水利用系数在水土平衡和渠道设计流量分析中使用。
一、用模式分析法计算渠道灌的灌溉水利用系数1计算公式(1)灌溉水利用系数:η=ηs ×ηf式中:ηs——渠系水利用系数,可用各级渠道水利用系数连乘求得。
ηf——田间水利用系数。
(2)渠道水利用系数在无实测资料时按下式计算:η=1-σL土渠:σ=kQ净m衬砌渠:σ0=ε0×σ式中: σ——渠道单位长度水量损失率(%.km)L——渠道长度(km)K——土壤透水性系数,可从表3.1.9-1查得m——土壤透水性指数,可从表3.1.9-1查得ε0——衬砌渠道渗水修正系数,可从表3.1.9-3查得2 参数选择(1)设计净流量:1)干渠:Q净=q s×A干=0.368×2.46=0.972m3/s2)支渠:Q净=m̅A̅支86400t =50×660086400×7=0.546 m3/s3)斗渠:Q净=n×Q农净=2×0.091=0.182 m3/s4)农渠:Q净= m max×A̅农86400t=60×262.586400×2.0=0.091 m3/s(2)渠道长度:1)干渠:1条,长12.6km砼板防渗结构,灌溉面积2.64万亩。
标准条田规格:长×宽=700×250=262.5亩拆合标准条田100块2)支渠:4条,总长7.6km,平均长1.9km,平均灌溉面积0.66万亩,拆和标准条田25块3)斗渠:14条,总长21km,平均长1.5km,平均灌溉面积0.1886亩,拆和标准条田7块4)农渠:100条,总长0.65km,平均长度0.65km(3)m、k、ε0的选择查表3.1.9-1沙壤土:K=3.4,m=0.5查表3.1.9-3干渠砼板衬砌:ε0=0.15-0.05,取ε0=0.10支渠浆砌石衬砌:ε0=0.20-0.10取ε0=0.153.渠道水利用系数计算利用渠道净流量、渠道长度及选择的参数计算各渠道水利用系数,考虑到蒸发损失,管理损失及衬砌渠道在使用期防渗性能降低等因素,并结合现场调查,对计算值作适当调整作为采用值。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技术指南
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技术指南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与分析技术指南一、引言农业灌溉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一直是农业灌溉面临的关键问题。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与分析
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与分析摘要: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是灌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影响节水灌溉的主要因素,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研究了节水灌溉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1前言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工作,其具体实施方法的特殊性不言而喻。
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灌溉用水的分析与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途径,进一步优化该项工作的最终整体效果。
2概述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淡水资源不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还不到世界人均的1/4,这些淡水资源不仅要满足日常人们的生活用水,同时还要满足农田灌溉用水的需要,据统计,农田灌溉用水占日常用水的60%以上。
近年来,我国淡水资源日益贫乏,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不少地区持续干旱,为此,我国提出节约用水理念,农田灌溉提倡节水,杜绝浪费,这就要求我国在灌溉用水上予以优化配置。
3影响节水灌溉的主要因素3.1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水平。
衡量一个区域节水灌溉工程发展水平的指标有:亩均节水灌溉综合效益;节水灌溉面积占总灌溉面积的比例;灌溉水利用系數;干支渠防渗率;田间渠道防渗率;农田实灌亩均用水量;人均水资源量;喷灌、微灌工程面积占节水灌溉面积比例;水资源开发程度。
3.2节水灌溉农艺措施建设水平。
衡量一个地区节水灌溉农艺措施发展水平的指标有:小麦水分生产率;水稻水分生产率;水稻“旱育秧”面积与栽插面积比;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面积;农业人口人均收入水平;水稻“浅湿晒”灌溉面积与栽插面积比;农业技术措施主要包括节水的轮作制度、节水灌溉制度与管理制度、节水高产品种、耕作栽培、培肥施肥和化控技术等。
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必须将水利措施与农业技术措施紧密结合,全面应用。
3.3节水灌溉管理措施水平。
2010年四川省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2010年四川省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调查表表1:2010年四川省(市、州)灌区统计信息调查表表2:2010年灌区(样点)基本信息调查表表3:2010年灌区(样点)作物与田间灌溉情况调查表表4:2010年灌区(样点)净灌溉用水量分析汇总表附表1:2010年四川省(市、州)灌区统计信息调查表填表人:联系电话:注:本表由地市州统计填写上报。
2附表2:2010 年灌区(样点)基本信息调查表填表人:联系电话:填表说明:1、经纬度填写大致范围,如东经A°B′—C°D′,北纬E°F′—G°H′。
也可以填写样点灌区大致中心处或灌区管理单位所在地(必须在灌区范围内)的经纬度。
2、地下水埋深范围填写灌溉期间灌区平均最高、最低地下水埋深。
3、完成节水工程投资包括当年灌区骨干工程改造、田间工程建设等已完成工程投资。
4、灌区主要土质类型,根据分布面积大小按其所占百分比依次填写1-3种,格式如:粘土30%,沙壤土30%,粉壤土20%。
5、由于灌区情况差别较大,渠系级别多样,各地根据典型样点灌区情况可以对样表进行补充,如干渠级可以分为总干、分干等,以灌区实际情况分别填写;6、当年实灌面积是与有效灌溉面积对应的实灌面积,不考虑复种指数;7、如果灌区综合净灌溉定额有观测或统计结果则填写,如无可不填写此项;8、防渗率是指某一级渠道设计超高水位下的已防渗断面面积与土渠断面总面积之比,该值根据灌区渠系资料计算分析后直接填入。
9、毛灌溉用水量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项进行填写。
其中渠首取水量和塘堰坝取水量等均应为考虑弃水、退水和工业与城市、农村生活等非灌溉用水后的水量数值;其它水源取水量包括当地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进入渠道的用于农业灌溉的水量等。
具体计算参见指南4.2。
10、如样点灌区的塘堰坝灌溉供水量有统计资料,则直接填写统计值,有关参数均不用填写;如无统计资料,可在径流系数法参数和复蓄次数法参数中选择其一填写相关信息。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农田灌溉是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环节,水的有效利用对于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提
高农田生产能力至关重要。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分析可以帮助农民和农田管理
者合理安排水资源,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是指农田实际利用水量与供应水量之比,反映了农田对供水
资源的利用程度。
该系数的测算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需要测算农田的实际灌溉水量。
实际灌溉水量是指实际向农田供水的数量,可以通过
农田灌溉水表、水井水表等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
可以通过统计灌溉水表的读数和时
间来计算实际灌溉水量。
需要测算农田的供应水量。
供应水量是指供水系统向农田供应的水量,包括引水渠道、水井、水库等供水设施的供水能力。
供应水量可以通过水量计、供水录井器等设备进行测算,也可以根据供水设施的运行情况和水源情况进行估算。
然后,需要计算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可以通过实际灌
溉水量与供应水量之比来计算得出。
计算公式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 实际灌溉
水量 / 供应水量。
若实际灌溉水量为1000立方米,供应水量为2000立方米,则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
需要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进行分析。
通过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测算,
可以评估农田对供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发现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提高农田
灌溉水利用效率。
如果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较低,可以通过改进灌溉设备、调整灌溉
水量和灌溉方式等方法来减少水的浪费,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四川省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
调查表
表1:2010年四川省(市、州)灌区统计信息调查表
表2:2010年灌区(样点)基本信息调查表
表3:2010年灌区(样点)作物与田间灌溉情况调查表表4:2010年灌区(样点)净灌溉用水量分析汇总表
附表1:
2010年四川省(市、州)灌区统计信息调查表
填表人:联系电话:
注:本表由地市州统计填写上报。
2
附表2:
2010 年灌区(样点)基本信息调查表
填表人:联系电话:
填表说明:
1、经纬度填写大致范围,如东经A°B′—C°D′,北纬E°F′—G°H′。
也可以填写样点灌区大
致中心处或灌区管理单位所在地(必须在灌区范围内)的经纬度。
2、地下水埋深范围填写灌溉期间灌区平均最高、最低地下水埋深。
3、完成节水工程投资包括当年灌区骨干工程改造、田间工程建设等已完成工程投资。
4、灌区主要土质类型,根据分布面积大小按其所占百分比依次填写1-3种,格式如:粘土30%,沙
壤土30%,粉壤土20%。
5、由于灌区情况差别较大,渠系级别多样,各地根据典型样点灌区情况可以对样表进行补充,如
干渠级可以分为总干、分干等,以灌区实际情况分别填写;
6、当年实灌面积是与有效灌溉面积对应的实灌面积,不考虑复种指数;
7、如果灌区综合净灌溉定额有观测或统计结果则填写,如无可不填写此项;
8、防渗率是指某一级渠道设计超高水位下的已防渗断面面积与土渠断面总面积之比,该值根据灌
区渠系资料计算分析后直接填入。
9、毛灌溉用水量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项进行填写。
其中渠首取水量和塘堰坝取水量等均应为考
虑弃水、退水和工业与城市、农村生活等非灌溉用水后的水量数值;其它水源取水量包括当地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进入渠道的用于农业灌溉的水量等。
具体计算参见指南4.2。
10、如样点灌区的塘堰坝灌溉供水量有统计资料,则直接填写统计值,有关参数均不用填写;
如无统计资料,可在径流系数法参数和复蓄次数法参数中选择其一填写相关信息。
11、末级渠道灌溉供水总量是指在具有量水设施的末级固定渠道计量得到的实际灌溉供水量,
末级固定渠道量水点可以是斗口、农口或其它级别渠道量水点等。
如果灌区只在支渠有量水设施,可以填支渠口测量值。
在括号中应注明量水口级别。
12、洗碱净定额可根据灌区试验资料和生产经验科学合理确定。
附表3 :2010年灌区(样点)作物与田间灌溉情况调查表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填表说明:
1、该调查表内所列作物应该在种植范围内土质类型、地下水埋深、降水/气象条件、灌溉习惯和灌
溉方式等方面具有一致性。
如果差别较大,则应对灌区分区调查,按分区分别填写。
2、一般作物指当年种当年收的旱作物,如春玉米;跨年作物为前一年种,当年收的作物,如冬小
麦。
3、灌溉模式一栏,旱作填写“充分灌溉”或“非充分灌溉”;水稻填写“常规灌溉”或“节水灌溉”。
4、试验站净灌溉定额是指当年灌区灌溉试验确定的值;观测田间毛灌溉定额是指典型田块实际量
测值。
5、如果作物为水稻,则应填写泡田定额、生育期内渗漏量和水稻育秧净灌溉用水量。
6、作物系数的填写有两种方式,一是分月经验值法,一般由灌溉试验站有关资料确定;二是分段
法,具体参见(FAO-56,1998)中有关内容。
作物系数推荐使用分月经验值法,如缺乏资料,可使用分段法。
对于一般作物和水稻,两种方法可任选其一填写;对于套种作物和跨年作物,需要选择分月经验值方法填写。
7、如果为套种作物和跨年作物,需要填写两种或两期的作物系数,其它则只需要填写一种。
8、对于跨年作物如2008年冬小麦进行调查,过程如下:假设第一期冬小麦为2007年10月20日
种植,2008年6月10日收获;第二期2008年10月24日种植,2009年6月20日收获。
则需要分别取2008年1月1日-2008年6月10日,以及2008年10月24日-2008年12月31日两阶段的作物系数。
9、如果灌区已有种植期内地下水利用量和有效降水利用量统计结果,则可直接填写;如无则需要
填写相关参数和系数信息。
10、极限埋深为地下水无潜水蒸发时的地下水埋深;P为经验指数(无因次),一般通过分析和
试验资料确定;k为修正系数(无因次),与作物和灌溉、降水情况相关。
详细了解可参考培训教材。
附表4:2010 年灌区(样点)净灌溉用水量分析汇总表
-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