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词人是如何描写杨花坠地的?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3.这三句写出了杨花什么样的形象? “抛家傍路”说杨花的飘忽无着,仔细思
量,那柳絮坠离枝头,“抛家”而去,不是很 无情吗?可是柳絮“傍路”飘零,却又依依难 舍,恋“家”之情跃然纸上。真是“道是无情 却有情”!“有思”言其不忍离别的愁思和痛 苦。其实,这是诗人的想象,“思量”是“惜” 的进一步的深入,使杨花飘忽不定的形态具有 了人的情感。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一、写作背景: 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
《水龙吟》一首,内容是咏杨花的。因为该词 写的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达到了 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 赞誉,盛传一时。苏东坡也很喜欢章质夫的 《水龙吟》,并和了这首《水龙吟·次韵章质 夫杨花词》寄给章质夫,还特意告诉他不要给 别人看。章质夫慧眼识珠,赞赏不已,也顾不 得苏东坡的特意相告,赶快送给他人欣赏,才 使得这首千古绝唱得以传世。
《人间词话》中说:“东坡杨花词,和韵而似元 唱;章质夫词,元唱而似和韵。”步韵填词,从形式到内容, 必然受到原唱的约束和限制,尤其是在“原唱”已经达到了很 高的艺术水平的情况下,“和韵”要超越“原唱”实属不易。 但苏东坡却举重若轻,以其卓越的艺术才华,写出了这首“和
纵观上阕是以人状物,虽然是在咏柳絮, 却叫人难分诗人是在写柳絮还是写思妇。柳 絮与思妇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水乳交融,貌似神合的境界,不禁令我想起 了庄子做过的一个梦:“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蝴蝶之 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 ‘物化’。”
6.词中思妇的愁绪究竟由哪些景物激发的?
二、课文赏析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此李白有感于崔颢《黄鹤楼》诗也。而今, 面对“曲尽杨花妙处”(魏庆之《诗人玉 屑》)的章质夫杨花词,苏轼又该如何争而 胜之呢?
1.“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为什 么说说“杨花”“似花还似非花”?
说它 “非花”,它却名为“杨花”,与 百花同开同落,共同装饰春光,又一起送走 春光;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碎 小,隐身枝头,向不为人注目爱怜。
7.春天即将过去,可是由这撩人的杨花勾起的 愁思却无从派遣,早晨的一场雨下过,思妇却 还要寻找那飘忽迷离的杨花,她还能找到吗?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看 到满池细碎的浮萍,诗人蓦然清醒——原来那 沸沸扬扬,满天的飞絮都化作了水上的浮萍。 这里,“遗踪何在”是问题,“一池萍碎”是 结果,而“晓来雨过”是柳絮化为浮萍的客观 条件。柳絮化为了浮萍,用现在的科学观点来 看,是不可能的。但诗人“惜”柳絮又不忍看 到它凭空消逝的伤感却得到慰藉。
如果纯以咏杨花而论,则这一句准确地 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性,如 梦如幻。
这像花又毕竟不是花的柳絮是没有人怜惜 的,所以次句说“也无人惜从教坠”,言其际 遇之苦,没有人怜惜,只有任其坠落,随风而 去。
“无人惜”是诗人言其飘零无着、不被人爱怜 的际遇,也正说明了唯独诗人惜之。一个 “惜”字,实在是全篇之“眼”,妙不可言。
四、讨论
前人对苏东坡的这首“和词”与章质夫的 “原唱”孰优孰劣,曾有过争执。归纳起来, 观点有三。一说“原唱”优于“和词”,“曲 尽杨花妙处”;二说“和词”优于“原唱”, “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赋物”;三说 “原唱”与“和词”均为绝唱,“不容妄为轩 轾”。究竟如何?
“和词”胜于“原唱”,突出表现在艺术构思上。“原唱” 在总体上没有跳出咏物写景的园囿,而“和词”却别有洞天, 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有机地、巧妙地结合起来, 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完整的思妇形象,写柳絮的际遇,绾合 着思妇的际遇,情景交融,物我一体。这也是“原唱”无法相 比的。
在语言艺术特色上,“原唱”虽然精巧灵动,但也不过是 “大珠小珠落玉盘”,令人惊奇和感动的好句子不多。诗词无 好句如登山无胜景,终归有些缺憾。而“和词”的语言却新颖 别致,舒放自如,并且好句比比皆是。如“似花还似非花”、 “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春色 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点点是离人泪”等,都是可 圈可点、令人称颂的佳句。
Biblioteka Baidu
5.上文谈到,思妇得一双娇眼因春梦缠绕而困 极难开,思妇究竟做了一个什么梦?结果怎样?
她在思念远方的夫婿。这一韵化用了“打 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过 辽西”的诗意。“梦随风万里”既写少妇之梦, 又关合柳絮飘忽迷离,轻盈若梦。愁中入梦, 梦里与远在万里的君郎相逢,却被莺儿的啼声 惊醒,怎不让人愁更愁,简直让人恼恨了!
4.以下几句是如何就杨花的人性进行进一步描 摹的?
采用拟人的手法,以极其细腻独到的笔 致,尽写柳絮飘忽迷离的神态,让人柔肠百转, 思绪万千,叹为观止。这里把杨花比喻为一个 思亲少妇, 让“有思”成为思亲少妇的“愁 思”。因“愁思”而“萦损柔肠”,因“愁” 而“柔”,因“柔”而“损”;“愁思”煎熬 则“困”,“困”则“娇眼”“欲开还闭”。 思亲少妇的情态被诗人描写、刻画得极其细腻, 从而把柳絮随风而坠、时起时落、飘忽迷离、 勾魂摄魄的形态,生动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真 乃神来之笔。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词人在这里是以落红陪衬杨花,盖无论万红 凋零,抑或杨花飞尽,都意味着花事已尽, 春色将逝。“不恨”者,乃是承上片“非 花”、“无人惜”而言。其实,正如“无人 惜”实则“有人惜”一样,说“不恨”者, 实即“有恨”,是所谓曲笔传情。
所以,思妇的感情,既惜杨花之落尽, 也惜春之归去,也惜离人之愁苦。
8.有人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 泪。”这最后一韵,是具有归结性的震撼全篇 的点睛之笔。 你同意吗?
情中景,景中情,总收上文,既干净利 索,又余味无穷。词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 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 空中的纷纷杨花。是离人的泪似的杨花,还 是杨花般的离人之泪?看其虚中有实,实中 有虚,总在虚实之间、似与不似之间。这一 韵照应了上阕“思妇”“愁思”的描写,比 喻新奇脱俗,想象大胆夸张,感情深挚饱满, 笔墨酣畅淋漓,蕴意回味无穷,真是妙笔神 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