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高等教育课程结构
![高等教育课程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4c2d115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62.png)
高等教育课程结构
高等教育课程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必修课程
高等教育中,学生必须完成的基础课程,例如数学、英语、计算机科
学等。
这些课程通常是在学生入学时设置的,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扎实
的基础知识。
2.选修课程
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来选择的课程,例如艺术、音乐、体育、哲学等等。
选修课程可以使学生不仅在必修课程中获得知识,
而且在兴趣领域扩展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3.实践课程
实践课程旨在让学生应用和实践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例如,工程和技
术课程需要学生设计和制作项目,商学和管理课程需要学生开展市场
研究和商业计划。
这些课程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经验的重要手段。
4.研究课程
研究课程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扩展知识和技能,例如建立研究问题、
收集和分析数据、进行研究并提出结论等等。
这些课程是为进一步学
习和研究领域做准备的一个重要步骤。
5.实习课程
实习课程旨在让学生在工作环境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和经验。
实习课程可以是在校内或校外的实习,包括为当地企业或组织提供有价值的工作义务。
这些课程的组合,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种全面的高等教育,拥有技能和知识,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
学校课程分类、等级对照表
![学校课程分类、等级对照表](https://img.taocdn.com/s3/m/1938933f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0.png)
学校课程分类、等级对照表
一、概述
本文档旨在提供学校课程分类和等级对照表,以帮助学生和教师更好地理解课程分类和等级制度。
二、课程分类
1. 必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以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它们通常涵盖核心学科,如语言、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
2. 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业方向选择修读的课程。
它们提供了更广泛的学科选择,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 辅修课程
辅修课程是学生可以同时修读的额外课程,以扩展自己的学科知识或增强自己的专业竞争力。
辅修课程通常与学生主修专业相关或有利于个人发展。
4. 研究课程
研究课程是为研究生学生设计的课程,旨在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研究课程通常包括论文撰写、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等内容。
三、课程等级对照表
下面是常见的课程等级对照表,仅供参考:
等级 | 描述
---|---
A+ | 杰出
A | 优秀
A- | 良好
B+ | 中上
B | 中等
B- | 中下
C+ | 及格
C | 合格
C- | 一般
D | 不及格
四、结语
本文档提供了学校课程分类和等级对照表,希望能对学生和教师有所帮助。
课程分类和等级制度有助于学生选择课程和评估研究成果。
请注意,实际学校的课程分类和等级制度可能有所差异,请以学校规定为准。
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问题
![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4b4b21727284b73f342500d.png)
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关系问题:相辅相成1、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必修课体现课程的基础性均衡性,而选修课则更多地体现选择性,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
选修课要顾及基础性,例如学习“诗歌散文系列”要顾及“语言文字应用”系列的学习,当然必修课也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发展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同时也要强调基础知识的落实。
2、在教学中应强调对总体目标的把握。
“教材无非是例子”,确立目标尤其重要,特别是对单元目标的准确构建把握。
以必修课教材内容为“点”,“点”上求精深,“点”上求辐射;以选修课教材内容为“面”,“面”上求广博,“面”上求补充。
“选修”是“必修”必要的辅助与变通,并非异想天开闹“独立”,更非“花花架子”“打醉拳”。
它当然是不惟“应试”,而是更有弹性的与“必修”相关并具有亲合力的发展性教育的延伸。
3、在教学操作中,选修课当然有别于必修课。
既不要把选修课上成必修课的复制品,又不能将选修课上成随意的讲座,这里需要研究的实际问题更多。
对必修内容我们要求“精读不嫌细”,而选修内容则“宽泛不怕粗”,“读读议议加背背,书面练习几近无;重在多读多感受,触类旁通底不薄。
”由“必修”范例的“举一”,到“选修”扩展之“反三”,翻出一个天宽地广的新领域。
4、在安排落实选修课时还应考虑现实状况。
例如,选修的内容同高考的关系,从本质上说开设选修课同提高学生素质适应高考并不矛盾,特别是高考命题中24分选做题目的设置,加强了学生对学选修教材的重视。
但实际操作时有些矛盾会凸现出来。
因此选修课不能随意不能太宽泛。
新的课程理念体现在哪些方面?新课程的定位,着眼于新世纪人才素质的需求,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重视教材的整体性,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传授知识和技能与培养能力和创新意识并重;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这正是新课程所体现的课程理念。
(1)个性创新。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智力支撑型经济,它的出现,使得知识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经济增长的驱动力,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最新的知识,尤其是拥有知识创新能力的人就显得更加重要。
请阐述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课程改革谈谈目前各国选修制度的发展
![请阐述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课程改革谈谈目前各国选修制度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ab5c973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7.png)
请阐述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并结合课程改革谈谈目前各国选修制度的发
展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首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具有互补性。
其次,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具有等价性,即二者拥有同等的价值。
再次,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一、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指国家地方或学校规定学生必须研究的公共课程,是为了保证所有学生的基础研究而开发的课程。
其主导价值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体现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就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现状而言,必修课程一般包括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二、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发展方向,允许个人选择的课程。
其主导价值在于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高中学科的必修与选修课程解析
![高中学科的必修与选修课程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e56c4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6a.png)
高中学科的必修与选修课程解析在高中阶段,学科教育被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种类型。
这些课程不仅构建了学生的知识体系,也为学生未来的学术发展和职业选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下面将对高中学科的必修与选修课程进行详细解析。
一、必修课程1. 语文语文作为学科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途径。
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修辞学等内容,通过文学作品的学习和分析,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 数学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必修课程主要包括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内容,通过数学运算和问题解决的训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
3. 英语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必修课程主要包括英语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内容,通过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4. 物理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力学、电学、热学等内容,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实践,帮助学生理解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
5. 化学化学作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意识。
必修课程主要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方程式等内容,通过实验操作和理论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技能。
6. 生物生物作为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体结构、功能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必修课程主要包括细胞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内容,通过实验实践和理论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基本原理和生命的奥秘。
7. 历史历史作为人类经验和文化传承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认同感。
必修课程主要包括古代史、现代史、中国历史等内容,通过历史事件的学习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进程。
8. 地理地理作为研究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和地理信息技术能力。
如何分清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重要性
![如何分清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4a85332d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2.png)
如何分清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重要性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课程,它们可以分为两类:必修课及选修课。
在安排课表时,学生需要明确它们的重要性。
必修课是大学生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确保学生获得必备的知识及技能。
而选修课则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教育选择,帮助他们探索专业之外的领域。
在此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分清必修课及选修课的重要性。
首先,必修课对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这些课程直接涉及学生所选择的专业领域,并提供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上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例如,商业学位课程通常包括财务、营销和管理等必修课,而工程学生则需要学习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科学等必修课程。
这些课程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研究专业领域,并为工作做好准备。
从根本上讲,必修课程是学生学术和职业发展中的基石。
同样,选修课也为学生提供了各种机会。
这些课程允许学生探索他们感兴趣的领域,或是提高他们通用技能,例如写作、演讲和传播能力。
在必修课程中无法学到这些技能。
选修课程还提供了体验其他专业的机会,这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有助于了解他们是否真正喜欢这些领域。
此外,一些选修课程可以帮助大学生发掘新的兴趣爱好,或是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带来新的机遇。
虽然必修课和选修课都具有其独特的价值,但考虑到时间和资源的有限性,学生必须慎重考虑如何将它们结合起来。
因此,分清这两种课程的价值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首先要考虑和优先完成的是必修课。
在确保自己拥有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他们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课程。
有些学生可能会考虑减少必修课程的学习量,以便能够学习更多的选修课程。
这虽然可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领域,但也可能会阻碍他们的学术和职业发展。
事实上,如果学生在必修课程中做得不好,他们可能会失去参加必修课程后续课程的机会。
此外,如果他们在必修课程中所做的工作不足,教授或是其它学习者的评价也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职业生涯。
因此,当学生选择选修课程时,他们必须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职业发展,以及自己当前并未掌握的专业领域。
高中三种课型对学生的要求
![高中三种课型对学生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e678d40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e.png)
高中三种课型对学生的要求
高中三种课型包括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对学生的要求如下:
必修课程是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习的,由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
学生完成相应课程规定课时的学习并考试(考核)合格,即可获得相应学分。
例如语文、数学必修8学分。
选择性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
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学生,必须在本类课程规定范围内选择相关科目修习;其他学生结合兴趣爱好,也必须选择部分科目内容修习,以满足毕业学分的要求。
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学科课程标准的建议以及学校办学特色等开发设置,学生自主选择修习。
选修课程是校本课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高中新课标方案。
山东新高考选课要求
![山东新高考选课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fc5ff0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6c.png)
山东新高考选课要求
山东省实施的新高考制度对学生选课提出了一些要求。
新
高考选课要求将重点放在学生发展潜力与兴趣的培养上,注重全面发展。
以下是山东新高考选课要求的详细内容:
1. 必修课程:学生必须完成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基础学科的学习。
这些课程是学校教学计划中必须见到并完成学习的课程。
2. 选修课程: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规定范
围内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包括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实用技能类等。
学生在选修课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爱好,选择相关的课程进行学习。
3. 学科必修模块:学生需要选择学科必修模块进行深入学习。
学科必修模块是在基础必修课程的基础上,加强某一学科领域的学习。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在不同学科领域进行深入学习。
4. 选考课程:学生按照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兴趣爱好,选择
两门选考课程进行考试。
这两门选考课程可以是与自己学习方向相关的学科或者专业领域的课程。
5. 综合素质评价:新高考制度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育锻炼、艺术和文化活动等。
学生需要提供相应的素质评价材料,将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招生录取中。
山东新高考选课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兴趣特长,注重个性化的发展,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目标和职业规划进行选课和学习。
通过新高考选课,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发展自己的潜力,并在招生考试中展现自己的优势。
高中有哪几门课程
![高中有哪几门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d113a8e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0.png)
高中有哪几门课程高中有哪几门课程高中阶段是中国学生教育的关键阶段之一,也是学生面临人生选择的一个重要时期。
高中课程设置相对丰富,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
高中必修课程是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选修课程是根据学生个人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的课程。
一、高中必修课程1.语文:高中语文是必修课程之一,主要学习语言文化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包括中国现代文学、古代文学、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
2.数学:高中数学是必修课程之一,主要学习代数、几何和数学分析等内容。
数学是学生学习思维能力的重要课程。
3.英语:高中英语是必修课程之一,主要学习英语语法、词汇、听说读写等基础知识。
英语是国际交流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4.物理:高中物理是必修课程之一,主要学习力学、电学和光学等基础知识。
物理是一门探究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5.化学:高中化学是必修课程之一,主要学习化学元素和化学反应等知识。
化学是开发科技的一门基础学科。
6.生物:高中生物是必修课程之一,主要学习生命科学、生态学和遗传学等知识。
生物是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科学。
7.政治:高中政治是必修课程之一,主要学习政治理论和实践知识。
政治是培养学生国家意识和公民素质的重要课程。
8.历史:高中历史是必修课程之一,主要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史的基本知识和大事件。
历史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文化素质的重要学科。
二、高中选修课程1.美术:高中美术是选修课程之一,主要学习绘画和艺术鉴赏等知识。
美术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课程。
2.地理:高中地理是选修课程之一,主要学习地球科学和人文地理等知识。
地理是培养学生地理环境意识和科学素质的学科。
3.信息技术:高中信息技术是选修课程之一,主要学习计算机应用和网络知识等内容。
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科技领域之一。
4.音乐:高中音乐是选修课程之一,主要学习音乐理论和声音艺术表现等知识。
音乐是培养学生音乐素质和审美教育的课程。
5.体育:高中体育是选修课程之一,主要是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等活动。
中小学课程分类
![中小学课程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d9afca5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971f941.png)
中小学课程分类中小学课程分类是根据不同学科内容和教学特点进行划分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在中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接受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因此课程分类的合理性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
下面将就中小学课程分类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必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指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无论学生个人兴趣和特长如何,这些课程都是学校规定必须完成的。
例如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地理、美术、音乐、体育等,这些课程涵盖了文理科目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基础。
二、选修课程选修课程是指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自由选择的课程,有助于学生在特定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和发展。
选修课程的设置旨在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比如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舞蹈、摄影等,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发展方向进行选择。
三、课外拓展课程课外拓展课程是指在正式学习课程之外的一些辅助课程,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技能范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综合能力。
比如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文体活动、社团组织等,这些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成长和发展。
四、专业实践课程专业实践课程是指针对某一专业领域的实践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特定领域的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
比如实验课、实习课、实训课等,这些课程是学生专业能力提升和实践经验积累的重要途径。
五、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是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一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维开阔、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创客课程、竞赛课程、创业实践等,这些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中小学课程分类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学习而存在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通过合理设置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课外拓展课程、专业实践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可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因此,中小学课程分类对于学生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愿各级学校和教师们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大学有那些课程?
![大学有那些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fd6a1c47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2f.png)
大学有那些课程?
1、大学的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
选修课又分为限制性选修课和非限制性选修课两种。
如果按专业划分,即是公共课和专业课,两者可交叉。
必修课程,是相对于“选修课程”而言的。
从本意上来解释就是在学习中必须学习掌握的课程,非常重要。
如大学学业中的,哲学为必修课程;还有国家一些考试中的课程,如英语4级中“口语”为必修课程。
其含义非常的广泛。
大学本科主要的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毛概,英语,中国近代史等,专业课,体育。
2、公共课又分为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包括毛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体育、大学英语等,公共选修课课程涉及各类专业,属非限制性,选够学分即可。
3、专业课又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
专业基础课侧重与专业相关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专业主干课则注重与专业直接联系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
专业选修课则必须在培养计划所规定的科目内选,属限制性。
4、一般大一的课程大部分为公共基础课,大二大三的课程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大四则开始做毕业设计和进行实习,课程很少。
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划分依据
![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划分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9322e23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8f37374.png)
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划分依据一、引言在大学的课程体系中,课程被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两大类别。
选修课是指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需求自由选择的课程,而必修课则是指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
这两类课程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呢?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划分依据。
二、学科特性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划分依据之一是学科特性。
学科的发展状况和学科的重要性是划分课程类别的重要依据。
通常来说,对于一些基础学科或者是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必须修习这些课程,以获得扎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
这些课程通常被划分为必修课。
而对于一些辅助或者拓展性质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是否修习,这些课程通常被划分为选修课。
三、学生意愿学生意愿也是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划分依据之一。
作为成年人,学生有权利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课程。
选修课的设置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选修课,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拓宽自己的眼界。
而必修课则是为了确保学生获得全面的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知识和技能。
四、就业需求就业需求也是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划分依据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职业的多样化,不同的行业和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不同。
为了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学校会相应调整课程设置,将一些与就业相关的课程纳入必修课程。
这样可以确保学生毕业后具备满足就业需求的基本能力。
而选修课则可以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个人意愿进行设置,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
五、学校要求学校的要求也是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划分依据之一。
学校会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来制定课程设置。
一些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会设置相对严格的必修课程,确保学生获得全面的专业知识。
而一些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会设置较多的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学习目标学习目标也是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划分依据之一。
高中国家课程设置课时标准
![高中国家课程设置课时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fca0f83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10.png)
高中国家课程设置课时标准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
每周35课时,每课时按45分钟计。
18课时为1学分。
普通高中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三类课程构成。
其中,必修、选择性必修为国家课程,选修为校本课程。
必修课程,由国家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所有学生必须全部修习。
必修内容原则上按学期或学年设计,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内容原则上按模块设计。
模块之间既相对独立,又体现学科内在逻辑。
模块教学时间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一般为18课时的倍数。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划分依据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划分依据](https://img.taocdn.com/s3/m/db6fa738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fa.png)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划分依据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必须完成的学习计划。
两者之间的划分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的。
下面我们将详细解释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划分依据。
一、必修课程的划分依据1.教育部规定: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学生必须学习并通过其考试才能获得相应的学分。
这些课程常常是学生学习某个专业或领域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例如,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操作系统、算法等课程。
2.学校设置:根据学校的设置,必修课程也可能是在具体的专业或领域中必须通过的课程。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必须根据学校规定的学分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必修课程。
例如,一个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必须通过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方可毕业。
3.法律规定: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法律规定学生必须完成一定的必修课程才能得到学位或证书。
例如,在中国,高中生必须通过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等科目才能获得高中毕业证书。
二、选修课程的划分依据1.学生个人兴趣爱好:选修课程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而设置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
例如,一个艺术爱好者可以选择选修素描、油画等课程。
2.职业发展规划:有些选修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提高职业技能而设置的,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应该根据个人的职业规划来选择选修课程。
例如,一个工程师可能会选择选修CAD、3D打印等课程来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3.扩大知识面:一些选修课程是为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而设置的。
这些课程通常涉及不同领域的知识,能够让学生了解世界的不同方面。
例如,一个管理学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选修环境科学、人口学等跨学科课程。
以上就是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划分依据。
当然,实际上,两者之间的划分也并不是绝对固定的,根据上述标准,有些课程既可以作为必修课程,也可以选择作为选修课程。
不管怎样,学生应该在这些规定下,理智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对高中历史必修课与选修课整合的几点认识
![对高中历史必修课与选修课整合的几点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b4ce753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5f.png)
对高中历史必修课与选修课整合的几点认识高中历史既有必修课程,也有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是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而选修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的课程。
整合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促进历史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整合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可以扩宽学生的历史知识面。
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主要涵盖了中国古代史、近代史以及世界史的基本内容,但由于课时有限,只能涉及到一些基本知识点。
而选修课程则可以选择一些特殊主题或者深度研究的内容,如某个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从而使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更加全面。
比如可以设置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为主题的选修课程,让学生了解不同城市的历史沿革、文化传承,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了解。
整合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和特长,通过选修课程可以更好地发掘和培养学生的潜力。
比如可以设置以历史文献翻译和解读为主题的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历史分析能力;可以设置以历史地理为主题的选修课程,让学生了解历史地理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影响。
通过选修课程的选择,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整合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由于历史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可能在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
通过选修课程的引入,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选修课程可以通过更加互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如组织实地考察、辩论赛、课堂分享等活动,增加学生对历史的实践体验和参与感。
选修课程还可以设置一些小组项目,让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和研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整合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可以促进历史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历史是一门宽广而深刻的学科,有着多样的研究方法和角度。
通过整合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历史研究领域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和批判精神。
比如可以设置以历史学家的研究方法为主题的选修课程,让学生了解不同历史学派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培养他们的历史分析和判断能力。
高中多少学分可以毕业
![高中多少学分可以毕业](https://img.taocdn.com/s3/m/01534c8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ea.png)
高中多少学分可以毕业
高中学分的具体要求在不同的地区和学校可能会有所不同,下面是一般情况下高中毕业所需学分的简要介绍:
在中国大陆地区,一般高中毕业需要完成大约180个学分,这些学分包括了各个学科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具体学分分配如下:
1. 必修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每个学科一般需要完成4个学分。
2. 选修课程:高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需求选择一些选修课程,如音乐、美术、体育等。
每个选修课程一般需要完成1到2个学分。
在美国,高中毕业所需学分要根据各个州和学校的要求来确定,一般情况下高中毕业需要完成大约22到26个学分。
具体学分分配如下:
1. 必修课程:包括英语、数学、科学、社会科学、外语等学科,每个学科一般需要完成3到4个学分。
2. 选修课程:高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发展需求选择一些选修课程,如艺术、音乐、体育等。
每个选修课程一般需要完成1到2个学分。
需要注意的是,高中毕业所需学分的具体要求可能会因地区和
学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以上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学分要求。
如果你需要具体了解某个地区或学校的高中毕业学分要求,建议你查阅当地教育部门的相关政策和学校的规定。
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
![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409be6b7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f.png)
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一、从教学目标上来看,两者各有侧重,循序渐进。
必修课侧重共同知识、技能、素质的形成,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共同的根基,特点是基础性和均衡性。
而选修课则侧重拓展学科视野,深化学科知识与技能,发展学生的特长、个性,特点是多样性和拓展性。
如果没有在必修课程中奠定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那去鉴赏选修教材一定会受到阻滞;如果不在选修课程中发展能力、个性,那么语文课堂可能变成了“语言文字课”,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彰显。
从教学目标上而言,两者刚好可以相互衔接。
基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要义,就是在达到共同性目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探究他们各自的兴趣所在,鼓励学生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表达的机会。
当然,这是理想化的目标,但也是我们的教学应追求的方向。
这样的认识决定我们在叙写教学目标时的差异。
必修课更注重实用性,所以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以基础知识的落实为第一要务;选修课更“好听”,应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为目标,要达到学生独立思考,广泛探究,通过比较、分析与归纳,借鉴或汲取文学养分的目的。
例如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中都有小说文本教学,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教材的第一单元就是小说单元。
对于这个单元的学习重点,编者在单元概述中这样阐述道:“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把握小说的主题和情节。
把握主题,一是要理解作品蕴含的情感,了解作者的意图,二是要从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接下来还对怎样进行主题分析进行了具体的方法指导。
由此可见,必修课本更注重基础的阅读方法的指导,更注重让学生掌握小说文本阅读的方法甚至步骤。
选修教材其中的《外国小说欣赏》的第三单元也是以“主题”为话题的,其中论述了“小说的灵魂——主题”、“主题的形成”、“主题的实现”、“主题的选择与开掘”四个问题,明显已经超越了必修课本怎样从人物、情节、环境进行主题分析的要求,能力层级要求更高,侧重于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以及引导学生向知识与能力的纵深方面探索和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修课程校本化开发的意义 3、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意味着教育管理中一种权力的下放”, 教师能够根据自己对学校和学生的了解,开发出符合本 校特色和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使自己的能力和价 值得到最大的发挥。
三年级计划
二、我们的思考 1、我们开设哪一类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
表三:联系生活生产的会考试题
年份 题 号 考查题材
2009
1
18 19 60
PVC、PE
DDT、降解塑料 太阳能、电池、含磷洗涤粉、无铅汽油 维生素C的浓度计算与含量测定 酒精测试 花生油、鸡蛋、米饭 低碳生活
2010 2011
1 57 1
35
47 2012 1
人造奶油
酒精与葡萄糖 核污染泄漏 同位素I
二、我们的思考
3、选修课要正面影响会考、高考
表一:“分离与提纯”高考试题 年份 题号 考查内容 分13 升华温度,判断蒸馏时分离情 况)、结晶和分液 2010 28、11 结晶与过滤、蒸馏、层析、萃取 15分+6 分 2011 28 15分 结晶、过滤、层析
“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校本化开发计划
温州十四中高中化学组
2012.9.13
选修课程校本化开发的意义
我们的思考
我们的做法
一、选修课程校本化开发的意义 1、补充国家课程的不足。
确保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 国家课程 养规格的统一。无法考虑地方与学校实际、 学生特点与兴趣等。
学 校 课 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确保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照顾学生的个
选修课程 校本化开 发
别差异,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促进教师 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一、选修课程校本化开发的意义 2、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2006年 校本课程《化学与生活》 思考: 课程目标的确定 提高学习兴趣。 课程内容 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和化学实验 课程资源 化学1、化学2、课外书籍、网络资源
二、我们的思考 5、课程资源有哪些?
化学实验室(虽不是特别先进,但基本能满足常见实验的开 设,特别是数字化实验设备刚引进学校,我们可以充分利用。 实验员王素燕老师也很支持我们开设实验。)
二、我们的思考 6、开发时注意哪些原则
6.1德育性原则。 化学与健康、化学实验室探秘、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环境、 化学与能源、化学与航天等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都是渗透 德育的好课程。
9
10
Li-Al/FeS电池
维生素B2
26
29 2011 7 9 26 29 2012 7 29
洗车安全气囊
稳定性好、抗氧化能力强的活化化合物 化学模拟生物酶 褪黑素 加碘盐 具有抗氧化、抗癌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的白黎芦醇的合成 蔗糖、淀粉、油脂,石油催化裂化,太阳能 环境激素
二、我们的思考 3、选修课要正面影响会考、高考
二、我们的思考 6、开发时注意哪些原则
6.2立足学校实际。 选课模式:网上“自助餐” 启发1:内容对学生要有足够的吸引力 选修课时间:周二、周三下午同时开设多门不同学科选修课, 教学模式:走班模式 教学时间:每周1节,每节课40分钟 启发2:内容选择时考虑一个课题在1课时完成。
二、我们的思考 6、开发时注意哪些原则
《化学与技术》、《实验化学》 大学初级课程、学科发展前沿课程、学科研究性学习等
为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和不同个性的学生需求
二、我们的思考 2、我们通过选修课给学生补充什么?拓展什么?
(1)补充学生身边的真实情景,让学生体会学科价值; (2)补充真实体验,让学生体会体会学习化学的乐趣;
(3)补充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 (4)补充学习方法,让学生的学习可持续发展;
《化学1》、《化学2》、《化学反应原理》
确保学科基础及其发展功能,强调对学科基本思想和基 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重视基本技能的学习,构建必修课程 核心知识结构,夯实学科基础,激发学习兴趣,为促进学生 发挥学习潜能、实现层次递进和自主发展奠定基础。
选修课程 知识拓展类:《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
表三:联系生活生产的高考试题
年份 2009 题号 7 9 12 27 28 29 2010 7 考查题材 PVC、纤维素等高分子化合物,蛋白质二级结构,太阳能、玉米制乙醇、沼气等,化 石燃料。 植物中提取的制作香水的天然化合物α-damascone 锂离子电池 尾气中的NO和CO处理 单晶硅制备 医用麻醉药品苄佐卡因的合成 光导纤维、棉花、油脂、ABS树脂,核能、太阳能、甲醇汽油、无磷洗涤剂,
6.3科学性、时代性。 选修课程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反映学科最新的发展趋势。
二、我们的思考 6、开发时注意哪些原则
6.4立足学生实际 普通高一学生的特点:学习习惯相对落后,学习兴趣普遍不 高,学习意志力薄弱。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不强。不善 于思考。 校本课程的目标:兴趣的提高、习惯的培养、各种能力的锻炼 高一上学期:学生对化学知识已有的认知水平比较低,化学知识 储备非常可怜,对化学没有概念。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校本化开 发是以提高学习兴趣为宗旨进行的。 校本选修模块《化学与健康(饮食篇)》和《化学实验室探秘》 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化学知识储备,学习兴趣也 稳定起来了,学习能力也有所提高了。以引导学生从化学视角 初步分析解决社会问题进行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校本化开发。 校本选修模块《化学与环境》《化学研究性学习》 《化学与健康(美容美发篇) 》
2
17 47
“高钙牛奶”、“含氟牙膏”、“铁强化酱油”
食物与纤维素、蛋白质、淀粉、油脂的联系 “神舟八号”
二、我们的思考 4、我们组老师有哪些个性与特点
武巧丽老师:性格开朗,热爱生活,对保健和饮食健康一直有 钻研。她一直坚持阅读健康类的书籍,并且付诸实践。 负责开设《化学与健康(饮食篇)》。 黄晓杰老师:亲和力强、管理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喜欢 实验研究。负责开设实验研究类。 潘敦陆老师:知识渊博、有想法,对化学前沿知识、化学与 材料能源等都有一定的研究。负责开设《化学与材料》 张淑蕾老师、翟乔菲老师、吴怡怡老师:年轻有活力,善于学 习、喜欢专研,有创新精神,想法多。负责开设《化学与环境》 、《化学与能源》。 李雅老师:年轻漂亮,热爱生活,追求健康生活,对化妆等有 一定的研究。负责开《化学与健康(美容美发篇)》
2012 28(4)、 萃取、分液、蒸馏 (5) (6) 10分
二、我们的思考
3、选修课要正面影响会考、高考
表二:分离与提纯会考试题: 年份 2009 题号 58 分值 蒸馏、过滤、分液(仪器) 5分 考查内容
2010
2011 2012
14
结晶、过滤、分液、蒸馏
2分+2分
2分+6分 2分 2分
12、48 洗气、分液、蒸馏 48(3) 分液(仪器) 39 植物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 (萃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