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3.4 细胞呼吸(共26张PPT)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浙科版(2019)必修一 3-4 细胞呼吸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 课件(37张)

对于板结的土壤及时进行松土透气,可以使 根细胞进行充分的有氧呼吸,从而有利于根 系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此外,松土透 气还有利于土壤中好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这能够促使这些微生物对土壤中有机物的分 解,从而有利于植物对无机盐的吸收。
水稻的根系适于在水中生长,这是因为水 稻的茎和根能够把从外界吸收来的氧气通 过气腔运送到根部各细胞,而且与旱生植 物相比,水稻的根也比较适应无氧呼吸。 但是,水稻根的细胞仍然需要进行有氧呼 吸,所以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如果稻田中 的氧气不足,水稻根的细胞就会进行酒精 发酵,时间长了,酒精就会对根细胞产生 毒害作用,使根系变黑、腐烂。
能量释放
大量能量
不需O2
细__胞___溶__胶___
葡萄糖分解不___彻__底_ 乙醇和__C_O__2__ 少量能量
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能 有机物没有彻底氧化分
特点
量完全释放
解,能量没有完全释放
氧化分解 有机物,释放 能量,生成ATP供生命
本质 活动所需
相 同 过程
第一阶段(从葡萄糖到丙酮酸的糖酵解)完
CO2来自厌氧呼吸。
• (2)依据乙醇和CO2生成量判断 • ①乙醇量=CO2量―→ 只进行厌氧呼吸; • ②乙醇量<CO2量―→ 两种呼吸方式同时进行,且多余CO2来
自需氧呼吸
1.在细胞需氧呼吸过程中,分解水和合成水分别
B 发生在( )A.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第二阶
段和第三阶段C.第三阶段和第一阶段 D.第三阶 段和第二阶段
全相同
点
(1)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 能量 ;
意义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 原料 。
联系
第一阶段(从葡萄糖到丙酮酸)完全相同,之后在 不同的条件、不同的场所和不同酶的作用下沿不同 的途径形成不同的产物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细胞呼吸(第1课时)课件 (共32张PPT)

应用:作物栽培过程中采取中耕松土能促进 根加快细胞呼吸从而促进根对矿质元素的吸 收利用
呼 吸 速 率
O2浓度
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 3、水: 的升高而加强,随含水量的减弱而减弱 应用:细胞含水量高,代谢增强。所以,稻 谷等种子在贮藏前要晾晒,甚至风干,减少 水分,降低呼吸消耗。
呼 吸 速 率 含水量
二氧化碳是细胞呼吸的产物, 4、二氧化碳浓度: 对需氧呼吸有抑制作用 应用:在蔬菜、水果保鲜中,增加CO2浓 度可以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
呼 吸 速 率 CO2浓度
细胞需氧呼吸
1、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特征: (1)温和条件下逐步进行
(2)需酶的作用 (3)能量逐步释放
3、意义:
动感单车是一项能够使 全身得到锻炼的有氧运 动.15到50岁的人都适 合。动感单车运动后会 消耗很多的能量,出很 多的汗。同时还增强你 的腿部的力量,美化下 肢形体。实践证明,有 效的进行40分钟的动感 单车训练,可以消耗 500卡的热量。
人体运动是需要能量的,如 果能量来自细胞内的需氧呼 吸,就是有氧运动
3.总反应式 (1)C6H12O6 (2)C6H12O6 酶 酶 2 C2H5OH+2CO2+能量
2 C3H6O3+能量
【警示】
厌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能量合成ATP, 第二阶段无ATP的合成。
有机物 O2 + 有机物 糖 类
呼吸器官 细胞呼吸本质:
CO2
无机物 + 能量 小分子有机物 无机物 2+ 水 + 能量
CO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呼吸(现象) 气体运输 细胞呼吸 需氧呼吸 厌氧呼吸
需氧呼吸
呼 吸 速 率
O2浓度
在一定范围内,细胞呼吸强度随含水量 3、水: 的升高而加强,随含水量的减弱而减弱 应用:细胞含水量高,代谢增强。所以,稻 谷等种子在贮藏前要晾晒,甚至风干,减少 水分,降低呼吸消耗。
呼 吸 速 率 含水量
二氧化碳是细胞呼吸的产物, 4、二氧化碳浓度: 对需氧呼吸有抑制作用 应用:在蔬菜、水果保鲜中,增加CO2浓 度可以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
呼 吸 速 率 CO2浓度
细胞需氧呼吸
1、实质: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2、特征: (1)温和条件下逐步进行
(2)需酶的作用 (3)能量逐步释放
3、意义:
动感单车是一项能够使 全身得到锻炼的有氧运 动.15到50岁的人都适 合。动感单车运动后会 消耗很多的能量,出很 多的汗。同时还增强你 的腿部的力量,美化下 肢形体。实践证明,有 效的进行40分钟的动感 单车训练,可以消耗 500卡的热量。
人体运动是需要能量的,如 果能量来自细胞内的需氧呼 吸,就是有氧运动
3.总反应式 (1)C6H12O6 (2)C6H12O6 酶 酶 2 C2H5OH+2CO2+能量
2 C3H6O3+能量
【警示】
厌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能量合成ATP, 第二阶段无ATP的合成。
有机物 O2 + 有机物 糖 类
呼吸器官 细胞呼吸本质:
CO2
无机物 + 能量 小分子有机物 无机物 2+ 水 + 能量
CO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呼吸(现象) 气体运输 细胞呼吸 需氧呼吸 厌氧呼吸
需氧呼吸
浙科版2019生物必修134 细胞呼吸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 课件共28张

细胞呼吸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
高等动物的呼吸现象和细胞呼吸
呼吸器官 血液循环
O2
CO2 呼吸器官 血液循环
细胞内
O2
CO2
呼吸(现象)
气体运输
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的本质是糖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1、概念:细胞内进行的将 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无 机物或者小分子有机物 , 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烧过程”。你认为拉瓦锡的这一说法有道理吗?细胞 呼吸与木头燃烧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细胞呼吸与糖的氧化
糖分子失去氢原子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氧分子获得氢原子
细胞呼吸是一系列有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
细胞核
有氧呼吸场所
细胞膜 细胞溶胶
线粒体
第一阶段:
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2:增加
CO
浓度,降低
2
O
2浓度有良好的保O2释放 c a b O2吸收
0
O2浓度
C6H12O6+6H2O+6O 2 酶 6CO 2+ 12H2O +能量
C6H12O6 酶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简答题
1、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
细胞溶胶)和沉淀物(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
(3)下列分别属于有氧呼吸的第几阶段: ①产生CO2的阶段( 二 ) ②产生H2O的阶段( 三 ) ③氧气参与的阶段( 三 ) ④产生ATP 的阶段(一、二、三)
⑤产生ATP 最多的阶段( 三 )
厌氧呼吸的场所
细胞溶胶
厌氧呼吸的过程
高等动物的呼吸现象和细胞呼吸
呼吸器官 血液循环
O2
CO2 呼吸器官 血液循环
细胞内
O2
CO2
呼吸(现象)
气体运输
细胞呼吸
细胞呼吸的本质是糖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1、概念:细胞内进行的将 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无 机物或者小分子有机物 , 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2、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烧过程”。你认为拉瓦锡的这一说法有道理吗?细胞 呼吸与木头燃烧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细胞呼吸与糖的氧化
糖分子失去氢原子
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氧分子获得氢原子
细胞呼吸是一系列有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
细胞核
有氧呼吸场所
细胞膜 细胞溶胶
线粒体
第一阶段:
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2:增加
CO
浓度,降低
2
O
2浓度有良好的保O2释放 c a b O2吸收
0
O2浓度
C6H12O6+6H2O+6O 2 酶 6CO 2+ 12H2O +能量
C6H12O6 酶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简答题
1、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
细胞溶胶)和沉淀物(含细胞器)。把等量的上清
(3)下列分别属于有氧呼吸的第几阶段: ①产生CO2的阶段( 二 ) ②产生H2O的阶段( 三 ) ③氧气参与的阶段( 三 ) ④产生ATP 的阶段(一、二、三)
⑤产生ATP 最多的阶段( 三 )
厌氧呼吸的场所
细胞溶胶
厌氧呼吸的过程
新教材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3.4 细胞呼吸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 教学课件

(√ ) (4)需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能产生和消耗[H]。( × ) (5)骨骼肌细胞的线粒体能利用葡萄糖进行需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 和水。( × )
一
二
三
2.需氧呼吸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时期是( C ) A.形成二氧化碳时 B.产生[H]时 C.形成水时 D.形成三碳化合物时
一
二
三
三、厌氧呼吸的类型及过程
糖分解为丙酮酸过程中释放能量,所以1个葡萄糖分子和2个丙酮酸
分子彻底氧化后释放的能量不同,D项正确。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3.下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②处发生需氧呼吸第二阶段 B.①处产生ATP C.②处产生CO2 D.③处发生[H]与O2结合的反应
解析:分析示意图可知,①②③分别表示线粒体内外膜间隙、线粒 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需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是②,该过程有 CO2产生,而[H]与O2结合的反应在③上完成。物质氧化分解过程不 能在①处进行,故①处不能产生ATP。
提示: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都能产生二氧化碳等产物,并且都 释放出能量。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2.细胞呼吸能够像燃料在体外燃烧那么剧烈吗?为什么? 提示:不能。若细胞呼吸像燃料在体外燃烧那么剧烈,则细胞的基 本结构也就会遭到彻底的破坏。
3.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还能够通过细胞呼吸释放能量吗? 提示: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能够通过厌氧呼吸来释放能量。但是,厌 氧呼吸比需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要少许多。
( ×)
一
二
三
2.下列有关厌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产生少量ATP B.可产生水 C.可释放二氧化碳 D.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探究点一
一
二
三
2.需氧呼吸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时期是( C ) A.形成二氧化碳时 B.产生[H]时 C.形成水时 D.形成三碳化合物时
一
二
三
三、厌氧呼吸的类型及过程
糖分解为丙酮酸过程中释放能量,所以1个葡萄糖分子和2个丙酮酸
分子彻底氧化后释放的能量不同,D项正确。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3.下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②处发生需氧呼吸第二阶段 B.①处产生ATP C.②处产生CO2 D.③处发生[H]与O2结合的反应
解析:分析示意图可知,①②③分别表示线粒体内外膜间隙、线粒 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需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是②,该过程有 CO2产生,而[H]与O2结合的反应在③上完成。物质氧化分解过程不 能在①处进行,故①处不能产生ATP。
提示:都是物质的氧化分解过程;都能产生二氧化碳等产物,并且都 释放出能量。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探究点三
2.细胞呼吸能够像燃料在体外燃烧那么剧烈吗?为什么? 提示:不能。若细胞呼吸像燃料在体外燃烧那么剧烈,则细胞的基 本结构也就会遭到彻底的破坏。
3.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还能够通过细胞呼吸释放能量吗? 提示:在无氧条件下,细胞能够通过厌氧呼吸来释放能量。但是,厌 氧呼吸比需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要少许多。
( ×)
一
二
三
2.下列有关厌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产生少量ATP B.可产生水 C.可释放二氧化碳 D.在细胞溶胶中进行
探究点一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3.4 细胞呼吸(共26张PPT)精品课件

? O2
H2O
+ C6H12O6
酶 丙酮酸
+ 丙酮酸
酶 CO2
线粒体
探究活动三:O2在哪里参加反应及氧原子去向?
H218O
葡萄糖
丙酮酸
+18O2 1
+18O2 2
含细胞质基质
含线粒体
实验结论:
O2在线粒体中参与反应, 氧元素转移到产物水中。
探究活动四:能量在哪里产生
(提示:萤火虫发光器中有一种荧光素,这种物质在体外遇到ATP也 会发光,而且发光亮度与能量多少有关。)
在细胞内,1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可使1161kJ左右 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 请你计算一下:1.有氧呼吸的能量转换效率大约是多少? 2.这些能量大约能使多少个ADP转化为ATP?
1、有氧呼吸能量转换效率是多大? 1161/2870=40.45%
2、这些能量大约能使多少个ADP转化为ATP?
结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中都能产生[H]
请写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反应式并进行比较
第一阶段:葡萄糖初步分解
C6H12O6
酶
细胞质基质
2C3H4O3 + 4[H]+ 能量
第二阶段:丙酮酸彻底水解
2C3H4O3 + 6H2O
酶
线粒体基质
6CO2
+
20[H]+
能量
第三阶段:氧化还原反应
24[H]
+6O2
酶
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杆菌大量繁 殖并将酒精氧化分解成醋酸。
谷氨酸棒状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有氧条件下,谷氨酸棒状 杆菌能将葡萄糖和含氮物质合成为谷氨酸。谷氨酸经过人们的进 一步加工,就成为谷氨酸钠──味精。
H2O
+ C6H12O6
酶 丙酮酸
+ 丙酮酸
酶 CO2
线粒体
探究活动三:O2在哪里参加反应及氧原子去向?
H218O
葡萄糖
丙酮酸
+18O2 1
+18O2 2
含细胞质基质
含线粒体
实验结论:
O2在线粒体中参与反应, 氧元素转移到产物水中。
探究活动四:能量在哪里产生
(提示:萤火虫发光器中有一种荧光素,这种物质在体外遇到ATP也 会发光,而且发光亮度与能量多少有关。)
在细胞内,1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可使1161kJ左右 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 请你计算一下:1.有氧呼吸的能量转换效率大约是多少? 2.这些能量大约能使多少个ADP转化为ATP?
1、有氧呼吸能量转换效率是多大? 1161/2870=40.45%
2、这些能量大约能使多少个ADP转化为ATP?
结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中都能产生[H]
请写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反应式并进行比较
第一阶段:葡萄糖初步分解
C6H12O6
酶
细胞质基质
2C3H4O3 + 4[H]+ 能量
第二阶段:丙酮酸彻底水解
2C3H4O3 + 6H2O
酶
线粒体基质
6CO2
+
20[H]+
能量
第三阶段:氧化还原反应
24[H]
+6O2
酶
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杆菌大量繁 殖并将酒精氧化分解成醋酸。
谷氨酸棒状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有氧条件下,谷氨酸棒状 杆菌能将葡萄糖和含氮物质合成为谷氨酸。谷氨酸经过人们的进 一步加工,就成为谷氨酸钠──味精。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第3章 第4节 细胞呼吸 教学设计课件(共42张PPT)

《细胞呼吸》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贯彻教学理念 培养学科素养
核心素养 为宗旨
内容聚焦 大概念
教学过程 重实践
学业评价 促发展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社会责任
•围绕大概 念和重要概 念展开教学 活动
•组织以探究 为特点的主 动学习 •创设情境, 鼓励学生自 己观察思考
•采用多元评 价方式
《课程标准(2017版)》的具体内容标准
形成碳酸,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有氧环境
无氧环境
产生CO2
水平放置 轻轻旋转
葡 萄 糖 体 外 燃 烧
资料1
科学探究
观察、提问、对实验结 果的分析
•在适宜条件下,将相同且适量的酵母菌研磨,研磨后得到细 胞匀浆,将细胞匀浆进行差速离心后得到上清液和沉淀。分别
向试管中加入等量的O2和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等量葡萄糖。
科学思维
归纳和概括
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产物是否完全相同? 有没有其他产物生成?
橙红色
灰绿色
酸性的重铬酸钾有强
氧化性,可以将乙醇
氧化,遇到乙醇会迅 速生成蓝绿色三价Cr 离子,溶液由 橙红色变成灰绿色。
细胞呼吸
产生乙醇
有氧条件 无氧条件
① 无氧呼吸过程
4[H]
C6H12O6 细胞溶胶
酶
少量能量
2丙酮酸
酶
酸脱氢酶
ATP合成酶系 延胡索酸酶、异柠檬
琥珀酸脱氢酶 酸脱氢酶
肉毒碱酰基转移 顺乌头酸酶、谷氨酸
酶
脱氢酶
NADH脱氢酶
脂肪酸氧化酶系、 天冬氨酸转氨酶、
科学探究
观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丙酮酸
苹果酸
指导思想
贯彻教学理念 培养学科素养
核心素养 为宗旨
内容聚焦 大概念
教学过程 重实践
学业评价 促发展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社会责任
•围绕大概 念和重要概 念展开教学 活动
•组织以探究 为特点的主 动学习 •创设情境, 鼓励学生自 己观察思考
•采用多元评 价方式
《课程标准(2017版)》的具体内容标准
形成碳酸,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有氧环境
无氧环境
产生CO2
水平放置 轻轻旋转
葡 萄 糖 体 外 燃 烧
资料1
科学探究
观察、提问、对实验结 果的分析
•在适宜条件下,将相同且适量的酵母菌研磨,研磨后得到细 胞匀浆,将细胞匀浆进行差速离心后得到上清液和沉淀。分别
向试管中加入等量的O2和放射性同位素3H标记的等量葡萄糖。
科学思维
归纳和概括
酵母菌在不同条件下产物是否完全相同? 有没有其他产物生成?
橙红色
灰绿色
酸性的重铬酸钾有强
氧化性,可以将乙醇
氧化,遇到乙醇会迅 速生成蓝绿色三价Cr 离子,溶液由 橙红色变成灰绿色。
细胞呼吸
产生乙醇
有氧条件 无氧条件
① 无氧呼吸过程
4[H]
C6H12O6 细胞溶胶
酶
少量能量
2丙酮酸
酶
酸脱氢酶
ATP合成酶系 延胡索酸酶、异柠檬
琥珀酸脱氢酶 酸脱氢酶
肉毒碱酰基转移 顺乌头酸酶、谷氨酸
酶
脱氢酶
NADH脱氢酶
脂肪酸氧化酶系、 天冬氨酸转氨酶、
科学探究
观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丙酮酸
苹果酸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细胞呼吸 名师公开课优质课件(36张)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
糖类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什么?
ATP
那么:葡萄糖中的能量如何转化为ATP中的能量的呢?
细胞呼吸
空气→鼻
肺泡
O2
毛细血管 O2 O2 细 胞 O2 CO2 CO2
CO2
细胞呼吸: 细胞内进行的将糖类等有 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小分子有机物 , 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需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需氧呼吸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场所
反应物
产物
丙酮酸 [H]
释能
细胞溶胶 葡萄糖
线粒体
基质、嵴
丙酮酸
H2O
线粒体 内膜
[H]、O2
少量(合 成2ATP) CO2、[H] 少量(合 成2ATP) 大量(合 H 2O 成26ATP)
当我们长时间 举着东西,或运动 量过大时,我们的 身体往往会有酸软 乏力的感觉,这是 为什么呢??
热 2ATP
细胞溶胶
C6H12O6 ① 酶 6O2 ③
能
酶
4[H]
能
2丙酮酸
②
20[H]
6H2O
酶
能
热 26ATP
热 2ATP
12H2O
6CO2
线粒体
2、需氧呼吸总反应式:
C6H12O6 +6O2+6H2O
酶
6CO2+12H2O+能量
3、概念: 指细胞在氧气参与的情况下,通过酶的 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 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根据呼吸过程中是否有氧气参与, 需氧呼吸 我们把细胞呼吸分为 厌氧呼吸
糖类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什么?
ATP
那么:葡萄糖中的能量如何转化为ATP中的能量的呢?
细胞呼吸
空气→鼻
肺泡
O2
毛细血管 O2 O2 细 胞 O2 CO2 CO2
CO2
细胞呼吸: 细胞内进行的将糖类等有 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小分子有机物 , 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需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需氧呼吸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场所
反应物
产物
丙酮酸 [H]
释能
细胞溶胶 葡萄糖
线粒体
基质、嵴
丙酮酸
H2O
线粒体 内膜
[H]、O2
少量(合 成2ATP) CO2、[H] 少量(合 成2ATP) 大量(合 H 2O 成26ATP)
当我们长时间 举着东西,或运动 量过大时,我们的 身体往往会有酸软 乏力的感觉,这是 为什么呢??
热 2ATP
细胞溶胶
C6H12O6 ① 酶 6O2 ③
能
酶
4[H]
能
2丙酮酸
②
20[H]
6H2O
酶
能
热 26ATP
热 2ATP
12H2O
6CO2
线粒体
2、需氧呼吸总反应式:
C6H12O6 +6O2+6H2O
酶
6CO2+12H2O+能量
3、概念: 指细胞在氧气参与的情况下,通过酶的 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 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
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根据呼吸过程中是否有氧气参与, 需氧呼吸 我们把细胞呼吸分为 厌氧呼吸
高中生物 3.4 细胞呼吸课件 浙科版必修1

温故——会做了,学习新课才能有保障!
(在学习本节课前,必须重新回顾学过的ATP的相关知识及前 面第二章学过的有关细胞的知识。) 1.下列有关糖类生理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之一 B.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C.淀粉和糖元是各种生物体的储备能源物质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
第四节 细胞呼吸
情
境
导
入
课
程
标
准
基
本
要
求
1.概述需氧呼吸及厌氧呼吸的
概念、反应式和反应过程,认 识活细胞中物质、能量和信息 说明细胞呼吸,探讨 其原理的应用。
变化的统一性。
2.举例说明细胞呼吸在实践中 的应用,关注细胞呼吸与生产
生活的关系,认同科学对技术
和社会的促进作用,树立科学 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常温 下发生的,所产生的能量中有相当一部分贮存在 ATP 中,其余的则转变成 热能 。
4.细胞中葡萄糖的能量利用效率大约为30% 。 细胞呼吸主要在 线粒体中进行,分三个阶段: 糖酵解 、
柠檬酸循环 、 电子传递链 。
(1)糖酵解。场所: 细胞溶胶
;过程:1个葡萄糖分子被分
解成2个含 3个碳原子 的化合物分子,分解过程中释放出少量 能量,形成少量 ATP 。 (2)柠檬酸循环。场所:线粒体基质,过程:2个含3个碳原子 的化合物分子被分解,形成6个二氧化碳 分子,释放出少量能 量,形成少量 ATP ,同时 氢 也被释放出来。 (3)电子传递链。场所: 线粒体内膜 ;过程:在电子传递链中 特殊的分子所携带的 氢 和 电子 分别经过复杂的步骤传递
知新——先自学教材,并思考以下பைடு நூலகம்题:
农作物种子、蔬菜或水果储藏时,高温、高湿、高氧的环境 会使储存室中的有害细菌、霉菌等大量滋生繁殖,作物种子 发热、发霉,种子中有机物储藏量减少,蔬菜或水果腐烂变 质。你知道这与什么过程有关吗?如果有人向你请教怎样才 能长期储存农作物种子、蔬菜或水果,你能提供一些有价值 的建议或措施吗?
生物《细胞呼吸》课件(共27张PPT)

(二实)例无氧呼吸的过程
水淹的情况下,可以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
b.高等动物和人体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内就会 出现无氧呼吸,出现肌肉酸胀现象。 c .蛔虫没有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d.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乳 酸。
e.酵母菌在缺氧的条件下,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酒 精和二氧化碳。
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
有氧呼吸 场 所 反应物 产 物 释能
细胞质
第一阶段 基质
葡萄糖
丙酮酸 [H] 少量
第二阶段 线粒体 丙酮酸 CO2、[H] 少量 第三阶段 线粒体 [H]、O2 H2O 大量
总反应式:
C6H12O6+6H2O+6O2 酶 6CO2+ 12H2O +能量
有氧呼吸概念:
C6H12O6 →丙酮酸→CO2
CO2+H2O+能量(大量) 如:面包制作、酿酒初期
2、生态系统中三者的代谢类型
例:下图是氮循环的一条途径,六类生物参与其中,从新陈代谢
类型角度来看,它们应属于:
标号①②③④⑤⑥分别是
型生物。
代谢类型
基本碳源
能源
绿色植物 光能自养需氧型
硝化细菌
化能自养需氧型
圆褐固氮菌 化能异养需氧型
乳酸菌
化能异养厌氧型
例:下面是家庭酿酒的具体操作:先将米煮熟,待冷却到300C时,
加少许水和一定量的药酒(实际是酵母菌菌种)与米饭混匀后置于
一瓷坛内,在中间挖一洞,加盖后置于适当的地方保温( 280C),
12小时即成,现请你从以下几方面对其发酵过程作一简单的分析:
细O(胞1呼)吸为在光合中作用间N提H供2挖CO一2。 个洞的目的是什么?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细胞呼吸》课件-新版

少量ATP 丙酮酸 CO2
C-C-C
C-C
柠檬酸 循环 [H]
二碳化合物
少量ATP
大量ATP
H2O
电子 传递链
O2
细胞呼吸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糖酵解 C6H12O6
4[H]
能量(少量) 酶
2丙酮酸 (2C3H4O3) 酶
C6H12O6
2C3H4O3+ 4【H】+能量(少量)
场所:细胞溶胶
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 C6H12O6
厌氧呼吸
无氧呼吸反应式
多数植物组织,酵母菌
C6H12O6
酶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人、动物,马铃薯块茎和甜菜块根,乳酸菌 酶 C6H12O6 2C3H6O3(乳酸)+能量
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比较
需氧呼吸 场所 不 同 点 是否需O2 产物 分解程度 释放能量 相 同 点 哪一步相同 实质 第一个阶段是相同的 H2O、CO2 彻底 C2H5OH、CO2或C3H6O3 厌氧呼吸
《细胞呼吸》预习课件
细胞呼吸与糖的氧化 细胞呼吸三个阶段
厌氧呼吸
细胞呼吸与糖的氧化
思 考
a.呼吸作用发生在什么地方?
b.呼吸作用最重要的生理功能?
c.呼吸作用是不是一定有氧参与?
细胞内O2呼吸器官血液循环O2CO2
呼吸器官 血液循环
CO2
呼吸作用(本质)
呼吸(现象) 气体运输
葡萄糖
糖酵解
细 胞 呼 吸 的 三 个 阶 段
酶 6O2
:
20[H] 酶
6H2O
12H2O+能量(大量)
6CO2
能量(少量)
24【H】+6O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6H12O6 酶 2C3H6O3(乳酸)+少量能量
小资料: 1mol葡萄糖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乳酸释放196.65KJ的能量,有61.08KJ转移至ATP中 (31%),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
无氧呼吸的概念:
细胞没有氧__气__的参与,通过 酶 的催化作用,不彻底氧化分 解有机物,产生__酒_精__和 CO2 或 乳酸 ,同时释放少量 _能__量 的过程。
1
含线粒体
2
思考:比较1号和2号试管,说明:葡萄糖只有在
含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3
细胞质基质 中才能被分解
比较1号和3号试管,进而说明:丙酮酸在线粒体 中可以继续被分解
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酶
丙丙酮酮酸酸
酶
H2O
CO2
线粒体
提出问题:
1、O2在哪里参与反应? 2、能量在哪里产生?
? O2
细胞质基质
剧烈运动后上肢和下肢骨骼 肌往往会产生什么感觉?
无氧呼吸
C6H12O6
第一阶段 酶
能量(2ATP)
细胞质基质 2C3H4O3 + 4[H]
第二阶段 酶1
酶2
2C3H6O3
2C2H5OH+2CO2
无氧呼吸两个阶段反应式:
第一阶段:葡萄糖初步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酶 2C3H4O3+4[H] + 能量 (少量)
? O2
H2O
+ C6H12O6
酶 丙酮酸
+ 丙酮酸
酶 CO2
线粒体
探究活动三:O2在哪里参加反应及氧原子去向?
H218O
葡萄糖
丙酮酸
+18O2 1
+18O2 2
含细胞质基质
含线粒体
实验结论:
O2在线粒体中参与反应, 氧元素转移到产物水中。
探究活动四:能量在哪里产生
(提示:萤火虫发光器中有一种荧光素,这种物质在体外遇到ATP也 会发光,而且发光亮度与能量多少有关。)
发光
发光
葡萄糖
丙酮酸
+荧光素
1
+荧光素
2
含细胞质基质
含线粒体
结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中都能产生ATP
有氧呼吸过程还有其他物质产生吗?
褪色
褪色
葡萄糖
2,6二氯酚靛酚
丙酮酸
2,6二氯酚靛酚
1 含细胞质基质
2 含线粒体
说明: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蓝色染料,会被[H]还原成无色。
[H]表示还原型辅酶I(NADH)是氧化型辅酶I(NAD+)转化而来。
在细胞内,1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可使1161kJ左右 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 请你计算一下:1.有氧呼吸的能量转换效率大约是多少? 2.这些能量大约能使多少个ADP转化为ATP?
1、有氧呼吸能量转换效率是多大? 1161/2870=40.45%
2、这些能量大约能使多少个ADP转化为ATP?
第二阶段:丙酮酸不彻底水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A:2C3H4O3(丙酮酸)+4[H]
酶
2C3H6O3(乳酸)
(人和高等动物,乳酸菌,玉米胚、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
B:2C3H4O3(丙酮酸)+4[H] 酶 2C2H5OH(酒精)+2CO2
(大多数植物、酵母菌)
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 H12O6 酶 2C2H5OH(酒精) + 2CO2 +少量能量
线粒体内膜 12H2O
+
能量
有氧呼吸的全过程
C6H12O6
酶
4[H] 第三阶段 (线粒体内膜) 酶
6O2
2C3H4O3
酶 20[H]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能能量量(2ATP)
6H2O
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
12H2O 能能量量(34ATP) 6CO2
能能量量(2ATP)
细 胞
探究活动五、葡萄糖有氧氧化分解后的能量去向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4节
细胞呼吸
(第2课时)
南靖县第一中学 赖和英
有氧呼吸的场所 主要在线粒体
请画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并指出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主要 位于图中什么部位?
探究活动一:有氧呼吸的原料和产物
资料1: 为什么甜玉米放时间长了甜味会变淡? 消耗糖类等有机物
资料2: 为什么把手插进堆放一段时间的新鲜谷堆,会有潮湿 和发热的感觉?
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杆菌大量繁 殖并将酒精氧化分解成醋酸。
谷氨酸棒状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有氧条件下,谷氨酸棒状 杆菌能将葡萄糖和含氮物质合成为谷氨酸。谷氨酸经过人们的进 一步加工,就成为谷氨酸钠──味精。
松土透气,可以使根细胞进行充分的有氧呼吸,从而 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
产生H2O,释放热量
探究活动二:葡萄糖在细胞内的反应场所
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得到的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 体),以及酵母菌匀浆,分装在以下3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葡萄糖,并 向试管中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根据下面所给的实验现象,回答
丙酮酸
无反应
CO2、H2O
葡萄糖
葡萄糖
葡萄糖
含细胞质基质
38x6.02x1023=2.3x1025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丙酮酸
丙酮酸 或[ H ]
ATP 热能 (40%)
有氧呼吸概念:
细胞在氧__气__的参与下,通过 酶 的催化作用,彻底氧 化分解有机物,产生_C_O__2_和__H_2_O_,同时释放 能量 , 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苹果储存久了,会有什 么气味散发出来?
联系
第一 阶段完全相同
(阅读课本资料分析)小组讨论: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实例
①包扎伤口用透气消毒纱 布或松软创可贴
②用酵母菌酿酒 ③用醋酸杆菌生产食醋
④用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味精
⑤松土 ⑥稻田排水
⑦慢跑
a.促进无氧呼吸 b.抑制无氧呼吸 c.促进有氧呼吸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酵母菌在适宜的通气、温度和pH等条件 下,进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则进行酒精发酵。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条件
不
同 点
场所产物释能相 实质 同 点 意义
O2、酶、适宜温度和pH
无氧、酶、适宜温度和pH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CO2和H2O 大量能量 都将有机物 氧化分解
酒精和CO2或乳酸 少量能量
,释放 能量
1、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如丙酮酸)
结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中都能产生[H]
请写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反应式并进行比较
第一阶段:葡萄糖初步分解
C6H12O6
酶
细胞质基质
2C3H4O3 + 4[H]+ 能量
第二阶段:丙酮酸彻底水解
2C3H4O3 + 6H2O
酶
线粒体基质
6CO2
+
20[H]+
能量
第三阶段:氧化还原反应
24[H]
+6O2
酶
小资料: 1mol葡萄糖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乳酸释放196.65KJ的能量,有61.08KJ转移至ATP中 (31%),其余以热能形式散失。
无氧呼吸的概念:
细胞没有氧__气__的参与,通过 酶 的催化作用,不彻底氧化分 解有机物,产生__酒_精__和 CO2 或 乳酸 ,同时释放少量 _能__量 的过程。
1
含线粒体
2
思考:比较1号和2号试管,说明:葡萄糖只有在
含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3
细胞质基质 中才能被分解
比较1号和3号试管,进而说明:丙酮酸在线粒体 中可以继续被分解
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酶
丙丙酮酮酸酸
酶
H2O
CO2
线粒体
提出问题:
1、O2在哪里参与反应? 2、能量在哪里产生?
? O2
细胞质基质
剧烈运动后上肢和下肢骨骼 肌往往会产生什么感觉?
无氧呼吸
C6H12O6
第一阶段 酶
能量(2ATP)
细胞质基质 2C3H4O3 + 4[H]
第二阶段 酶1
酶2
2C3H6O3
2C2H5OH+2CO2
无氧呼吸两个阶段反应式:
第一阶段:葡萄糖初步分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C6H12O6 酶 2C3H4O3+4[H] + 能量 (少量)
? O2
H2O
+ C6H12O6
酶 丙酮酸
+ 丙酮酸
酶 CO2
线粒体
探究活动三:O2在哪里参加反应及氧原子去向?
H218O
葡萄糖
丙酮酸
+18O2 1
+18O2 2
含细胞质基质
含线粒体
实验结论:
O2在线粒体中参与反应, 氧元素转移到产物水中。
探究活动四:能量在哪里产生
(提示:萤火虫发光器中有一种荧光素,这种物质在体外遇到ATP也 会发光,而且发光亮度与能量多少有关。)
发光
发光
葡萄糖
丙酮酸
+荧光素
1
+荧光素
2
含细胞质基质
含线粒体
结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中都能产生ATP
有氧呼吸过程还有其他物质产生吗?
褪色
褪色
葡萄糖
2,6二氯酚靛酚
丙酮酸
2,6二氯酚靛酚
1 含细胞质基质
2 含线粒体
说明:2,6二氯酚靛酚是一种蓝色染料,会被[H]还原成无色。
[H]表示还原型辅酶I(NADH)是氧化型辅酶I(NAD+)转化而来。
在细胞内,1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可使1161kJ左右 的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能量则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掉了。 请你计算一下:1.有氧呼吸的能量转换效率大约是多少? 2.这些能量大约能使多少个ADP转化为ATP?
1、有氧呼吸能量转换效率是多大? 1161/2870=40.45%
2、这些能量大约能使多少个ADP转化为ATP?
第二阶段:丙酮酸不彻底水解 场所:细胞质基质
A:2C3H4O3(丙酮酸)+4[H]
酶
2C3H6O3(乳酸)
(人和高等动物,乳酸菌,玉米胚、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等)
B:2C3H4O3(丙酮酸)+4[H] 酶 2C2H5OH(酒精)+2CO2
(大多数植物、酵母菌)
无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C6 H12O6 酶 2C2H5OH(酒精) + 2CO2 +少量能量
线粒体内膜 12H2O
+
能量
有氧呼吸的全过程
C6H12O6
酶
4[H] 第三阶段 (线粒体内膜) 酶
6O2
2C3H4O3
酶 20[H]
第一阶段
细胞质基质 能能量量(2ATP)
6H2O
第二阶段
(线粒体基质)
12H2O 能能量量(34ATP) 6CO2
能能量量(2ATP)
细 胞
探究活动五、葡萄糖有氧氧化分解后的能量去向
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三章第4节
细胞呼吸
(第2课时)
南靖县第一中学 赖和英
有氧呼吸的场所 主要在线粒体
请画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并指出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主要 位于图中什么部位?
探究活动一:有氧呼吸的原料和产物
资料1: 为什么甜玉米放时间长了甜味会变淡? 消耗糖类等有机物
资料2: 为什么把手插进堆放一段时间的新鲜谷堆,会有潮湿 和发热的感觉?
醋酸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杆菌大量繁 殖并将酒精氧化分解成醋酸。
谷氨酸棒状杆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在有氧条件下,谷氨酸棒状 杆菌能将葡萄糖和含氮物质合成为谷氨酸。谷氨酸经过人们的进 一步加工,就成为谷氨酸钠──味精。
松土透气,可以使根细胞进行充分的有氧呼吸,从而 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对无机盐的吸收。
产生H2O,释放热量
探究活动二:葡萄糖在细胞内的反应场所
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得到的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 体),以及酵母菌匀浆,分装在以下3只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葡萄糖,并 向试管中通入氧气,一段时间后,根据下面所给的实验现象,回答
丙酮酸
无反应
CO2、H2O
葡萄糖
葡萄糖
葡萄糖
含细胞质基质
38x6.02x1023=2.3x1025
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丙酮酸
丙酮酸 或[ H ]
ATP 热能 (40%)
有氧呼吸概念:
细胞在氧__气__的参与下,通过 酶 的催化作用,彻底氧 化分解有机物,产生_C_O__2_和__H_2_O_,同时释放 能量 , 生成许多ATP的过程。
苹果储存久了,会有什 么气味散发出来?
联系
第一 阶段完全相同
(阅读课本资料分析)小组讨论: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实例
①包扎伤口用透气消毒纱 布或松软创可贴
②用酵母菌酿酒 ③用醋酸杆菌生产食醋
④用谷氨酸棒状杆菌生产味精
⑤松土 ⑥稻田排水
⑦慢跑
a.促进无氧呼吸 b.抑制无氧呼吸 c.促进有氧呼吸
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酵母菌在适宜的通气、温度和pH等条件 下,进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则进行酒精发酵。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条件
不
同 点
场所产物释能相 实质 同 点 意义
O2、酶、适宜温度和pH
无氧、酶、适宜温度和pH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CO2和H2O 大量能量 都将有机物 氧化分解
酒精和CO2或乳酸 少量能量
,释放 能量
1、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如丙酮酸)
结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中都能产生[H]
请写出:有氧呼吸三个阶段反应式并进行比较
第一阶段:葡萄糖初步分解
C6H12O6
酶
细胞质基质
2C3H4O3 + 4[H]+ 能量
第二阶段:丙酮酸彻底水解
2C3H4O3 + 6H2O
酶
线粒体基质
6CO2
+
20[H]+
能量
第三阶段:氧化还原反应
24[H]
+6O2
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