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现状及未来趋势
编者按:至2008年9月下旬,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活动已经举办了五届,历时二十余载。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该项评选活动就举办了三届,且参评的学生论文数量日增,它所透射出的学科进步及所隐存的问题都值得关注。藉第五届评奖活动结束之际,本刊约请两位参与论文终评的评委,以学生论文为切入,谈论一下该学科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进步显著尚待完善——对部分第五届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终评论文的讲评
戴嘉枋
第五届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结束了。
本届论文的评选,经初评委评阅,进入终评的论文共计约65篇。其中以中国近现代当代史为研究内容的,在本科组的17篇中有8篇,硕士研究生组31篇中有17篇,博士研究生组的17篇中有6篇,共计31篇,约占整个论文数的48%。
从这31篇中国近现代当代史论文的研究内容来看,对音乐家及其思想、作品进行研究的有13篇;就音乐社团、教学单位和期刊进行研究的有7篇;有关某一类器乐、某个区域和时段或某个领域的专题做研究的有11篇。
作为终评委之一,受终评委员会的委托,由我对所审阅的进入终评的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的学生论文谈一点个人的浅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审阅这些论文的整个过程中,我与其讲是在评阅,倒不如说是在学习。众多同学见解不凡的研究成果,较之以往,进步显著,切实令我获益匪浅。
对本届进入终评的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的论文的长处,我粗疏地归纳成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在选题上有新的开拓。它综合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从人物研究上来看,涉及的既有吕骥、王光祈、刘天华、黎锦晖、刘雪庵这样已广为人知的音乐家,也有像《此匪石非彼匪石》、《程懋筠研究》、《中国近代合唱事业的先驱——音乐家李抱忱百年诞辰纪念》、《屈文中声乐作品研究》、《音乐教育家顾西林生平与教学研究》等以往音乐史上较少提及甚至没有提及的音乐家,论文《吴梅与近代中国的戏曲改良试论》和《齐如山的京剧改良观》更是将戏曲界的历史人物纳入了自己的研究视野。二是史料有新的开掘。如果说如《<战歌>期刊初探——镌刻在期刊上的爱国主义情怀》、《从今虞琴社的创立和早期活动透视中国近代古琴文化的转型》、《北京教会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从“百代小红楼”考察民国时期上海的唱片业发展和影响》、《“文革”期间的专业音乐教育——“中央五七艺术大学音乐学院”及其前后的音乐教育研究》等论文,以其史料上的钩沉索隐,填补了以往近现代当代史研究的某些空白;那么像《中国音乐教育史上的一颗晨星——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系研究》、《国立音乐院“山歌社”及其音乐活动述论》,则以翔实丰厚的史料,大大丰富和完善了我们对这些音乐团体的认识。三是学术视野从时、空两个方面都有新的拓展。从一些专题性论文所系时间维度看,中国当代音乐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有近三分之一的论文是论及当代的。其中既有像《“当代音乐史”学科建设与学术思潮论争述评》和《20世纪80年代“华夏之声”系列音乐会的历史思考》等专门论述当代某一专题内容的,即便诸如《20世纪二胡音乐创作的历史分期及其艺术特征》这样的器乐史,也将研究对象延伸到了当代。就空间维度而言,一些论文开始与其他领域相结合,形成了边缘学科类型的新颖研究成果,如《中国动画电影音乐艺术特征发展研究(1989年以前大陆部分)》完全可以视为音乐史学与动画电影史的嫁接,而《从“百代小红楼”考察民国时期上海的唱片业发展和影响》,以及像《接纳、推动、分化——论台湾校园歌曲对大陆通俗歌曲(1980年后)发展的影响》、《时代曲流行的历史及其成因研究——以(天涯歌女)、(何日君再来>、(夜来香)为例》、《论当
代中国摇滚乐反叛性的缺失》等以流行音乐为研究对象的成果,则带有音乐史学与音乐传播学、音乐社会学交融的性质。空间维度.拓宽的另一层意义,是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区域音乐历史研究越来越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如分别对20世纪50年代台湾音乐和对60、70年代香港音乐有着突出贡献的音乐家李抱忱、屈文中的研究,以及像《乐声催战鼓——1937年一1945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音乐研究》,都由于其明显的区域性特点而引人注目。
其次,纵观这些论文凸显的另一个特点,是绝大部分的研究成果在史料工作上颇为扎实深入,部分成果还“论从史出”,以史料所得出的新的结论,不同程度地纠正了我们以往的误识讹见。如《此匪石非彼匪石》经过缜密的史料搜集和辨识,虽然尚不能确认20世纪初发表振聋发聩之《中国音乐改良说》的作者“匪石”究竟是何人,但至少否定了他并非目前人们所公认的那个“匪石”;又如从《乐声催战鼓——1937年~1945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音乐研究》中,可以发现秧歌剧这一产生于抗日根据地的奇葩,并非诞生于1942年的延安,而早在1938年就在晋察冀边区问世了;再如,尽管已有不少研究对刘雪庵写作《何日君再来》的过程进行了历史辨正,但通过《(战歌>期刊初探——镌刻在期刊上的爱国主义情怀》,对这本由刘雪庵主编的抗战初期期刊各期内容分丝入缕的剖析,将当年刘雪庵炽热的爱国情怀鲜明地呈现在了人们的面前,使得大家对这位音乐家有了崭新的认识。
值得一提的是,在史料的收集上,许多同学除了严格沿用音乐史学注重文本、曲谱、音像等文献资料搜集、辨正、整理等规范的步骤和程序外,还借鉴了民族音乐学田野工作的方法,通过走访所研究对象的当事人,以其“口述历史”为资料,不但与文献资料起到了互证的作用,而且“口述历史”史料的引用,大大增强了研究成果史料的鲜活性和生动性。这个特点在博士论文《中国动画电影音乐艺术特征发展研究(1989年以前大陆部分)》中表现得尤为充分。作者走访了对中国动画电影音乐做出杰出贡献的“知性聚焦人物”吴应炬及其夫人罗允丰,以及金复载和众多动画电影音乐作曲家、指挥家等相关人物,他们的“口述历史”无疑极大地夯实了研究者的史料基础,加上鞭辟入里的分析,使之论述无不“掷地有声”。
这些论文的另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在观念上有所更新。其中尤为可喜的是,大多数同学都有意无意地认识到了:音乐活动归根结底是“人”的文化现象,历史是“人”已有的存在方式。对音乐历史的研究,也就是对“人”过去音乐文化存在方式的研究,诚如郭乃安先生曾呼吁的“音乐学,请把目光投向人”。这不仅体现在像论文《学堂乐歌里的女子世界》中,将学堂乐歌时期反映妇女群体时代诉求的题材内容做了虽略显粗浅、但毕竟起步了的归纳和分析;更为值得注意的,还是博士论文《王光祈留德生涯与西文著述研究——一位新文化斗士走上音乐学之路的“足迹”考析》。对于这位五四时期创立重要学术团体“少年中国学会”、1920年赴德留学、1936年客死波恩的我国音乐学奠基人,人们似乎已颇为熟知。然而他在德国16年的经历,除了他发回国内的多种论述外,其生活、学习和工作情况多语焉不详。此论文围绕着王光祈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采用“关联视角”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各种中、德文献广泛深入地考析查证,一方面对他留学的动因,通过时间的推论,否定以往通常认为的因“工读互助团”失败而留德的说法,有力地提出了他“旅德是多种因素共同实施了影响力所致,但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他与一位红颜知己之间的约定”的新解;另一方面,对于王光祈由经济学转学音乐的原因,通过对于他当时生活环境、思想状况及大量文献资料的考证,进一步佐证了音乐是王光祈实现其“少年中国”梦想的一个手段,即他希望借助于儒家“礼乐”思想,加上西方科学的治乐手段,最终达到建立一个复兴的中华民族的愿望。由于论文还对王光祈在柏林大学与波恩大学的学籍、师承,与比较音乐学柏林学派的关系,博士论文写作等情况,以及他先后在法兰克福、柏林、波恩的生活工作及其相关同事的状况,他与德国汉学界的关系等众多从未进入过我们视野的历史文献做出了详细的考析,并对王光祈全部的西文著述通过梳理、考证、翻译和解读,就使得王光祈作为“人”的个体,将其整个旅德生涯的始末又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