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横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表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表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表](https://img.taocdn.com/s3/m/6a3293225901020207409cf7.png)
2、hw/b ≤4矩形和T 形及I 形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集中荷载)
公式箍筋肢数n 2全部截面面积Asv 100.531mm2截面高h 600
箍筋间距S 200mm2截面宽b 250mm
剪跨a 500mm 主筋直径18mm
剪跨比λ'0.89127钢筋保护层c 30mm
剪跨比λ 1.5截面有效高度h 0561mm
砼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cs1116.992Kn 砼抗压强度设计值fc 14.3mm
砼抗压强度设计值ft 1.43mm 剪力设计值V
250Kn 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v 210N/mm2实际配箍量nAsv1/s 1.12901箍筋直径8N/mm2最小箍筋配筋率ρsv 0.4516截面面积Asv150.27mm 最小箍筋配筋率ρsv min 0.16343TRUE 截面腹板高度hw 561mm2
箍筋直径10.00
箍筋肢数n 2实际箍筋配筋率ρsv 0.52333箍筋间距S 1200.523333333
>0.4516
实际选配箍筋
符合要求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yv sv cs t 001.751f A V V f bh h s
λ=++≤。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表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表](https://img.taocdn.com/s3/m/83ae6dffad51f01dc281f1ea.png)
施工设计阶段结构构件配筋计算:一、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1、矩形和T 形及I 形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仅配箍筋)公式:V cs1=0.07f c bh 0/103 Vcs 2=(1.5f yv A sv h 0/s)/103截面高h 800mm 箍筋肢数n 4截面宽b 500mm 全部截面面积Asv 452.389mm2钢筋保护层c 40mm 主筋直径25mm截面有效高度h 0747.5mm 砼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cs1392.438Kn砼抗压强度设计值fc 15N/mm2箍筋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cs2532.604Kn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v 210N/mm2箍筋间距S 200mm2箍筋直径12mm 斜截面最大剪力设计值[V]:925.041Kn截面面积Asv1113.10mm2Vmas 560.625截面腹板高度hw 747.5mm 箍筋配筋率ρsv 0.90478最小箍筋配筋率ρsv min 0.14286实际配箍量nAsv1/s 2.261952.本表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编制,适用于矩形、T 形、I 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3.b-矩形截面宽度,T 形截面或I 形截面的腹板宽度;4.hw-截面的腹板高度;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h0,T 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减去翼缘高度,I 形截面取腹板净高.5.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矩形截面独立梁,且集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所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值的75%以上的情况,按下表计算.公式[V]=0.2/(λ+1.5)*fc*b*h 0+1.25fyv*Asv/s*h 0截面高h 400mm 箍筋肢数n 4截面宽b 1000mm 全部截面面积Asv 452.389mm2钢筋保护层c 30mm 主筋直径30mm 截面有效高度h 0355mm 砼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cs1366.174Kn 砼抗压强度设计值fc 15N/mm2箍筋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cs2281.047Kn 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fyv 210N/mm2箍筋间距S 150mm2箍筋直径12mm 斜截面最大剪力设计值[V]:647.221Kn 截面面积Asv1113.10mm2剪跨比λ 1.40845截面腹板高度hw 355mm 箍筋配筋率ρsv(%)0.45239最小箍筋配筋率ρsv min 0.14286剪跨a 500mm最大箍筋配筋率 ρsvmax0.85714剪跨比λ' 1.40845实际配箍量nAsv1/s 3.01593V ]=(0.07f c bh 0+1.5f yv A sv h 0/s)/103 Vmas=0.1fcbh0/103公式nAsv1/s=(V-Vcs1)/(1.5fyvh 0)剪力值V 875Kn设计配箍量nAsv1/s 2.049424T 形、I 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翼缘高度,I 形截面取腹板净高.边缘所产生的剪力值占总剪力值公式nAsv1/s=(V-0.2fcbh0/(1.5+λ))/(1.25fyvh 0)剪力值V500Kn 设计配箍量nAsv1/s 1.436093.矩形和T 形及I 形斜截面配箍量计算(仅配箍筋)2.矩形和T 形及I形斜截面配箍量计算(仅配箍筋)。
等高度一般梁斜截面抗剪计算表格
![等高度一般梁斜截面抗剪计算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23d68f651ed9ad51f01df2e1.png)
最大剪力设计值Vd=300kN,结构重要性系数γ0=1.1,截面宽度b=1000mm 截面有效高度h0=32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γ0Vd=330kN
截面尺寸合适!
异号弯矩影响系数α1=1,受压翼缘影响系数α3=1。
则有:
=0.11%
小于0.18% 按构造配箍筋
0kN
弯起钢筋弯起角度θ=45°
0mm²
配弯起钢筋的直径为25mm
计算书
3.弯起钢筋配筋计算:
箍筋所承担的剪力分配系数ζ=1
则箍筋所承担的剪力为ζ×r0×Vd=330kN
拟配直径为12mm的HRB335箍筋 4肢。
纵向受拉主筋配筋率为:1.7%
1.截面尺寸检算:
0.5×0.001×ftd×b×h0=228kN
0.51×0.001×sqrt(fcu.k)×b×h0=893kN
弯起钢筋所承担的剪力分配系数ζ=0
则可算出弯起钢筋的根数为:0.0根。
2.箍筋配筋计算:
箍筋配筋率则箍筋间距S=39.9cm 则有:。
混凝土结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混凝土结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71b4810e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a.png)
混凝土结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1.矩形、T形和I形截面受弯构件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当hw∕b≤4时V≤O.25βc f c bh o(63.1-1)当hw∕b≥6时V≤O.2βc fcbho(6.3.1-2)当4<hw/b<6时,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式中:V——构件斜截面上的最大剪力设计值;βc——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超过C50时,氏取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氏取0.8;其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b——矩形截面的宽度,T形截面或I形截面的腹板宽度;ho一截面的有效高度;h w一截面的腹板高度: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T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减去翼缘高度;I形截面,取腹板净高。
注:1对T形或I形截面的简支受弯构件,当有实践经验时,公式(63.1-1)中的系数可改用03;2对受拉边倾斜的构件,当有实践经验时,其受剪截面的控制条件可适当放宽。
2、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时,剪力设计值的计算截面应按下列规定采用:1支座边缘处的截面(图6.3.2a、b截面1-1);2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处的截面(图6.3.2a截面2-2、3-3);图6.3・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剪力设计值的计算截面M支座边缘处的斜截面;2-2、3T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的斜截面;4・4艇筋截面面积或间距改变处的斜截面3箍筋截面面积或间距改变处的截面(图6.3.2b截面4-4);4截面尺寸改变处的截面。
注:1受拉边倾斜的受弯构件,尚应包括梁的高度开始变化处、集中荷载作用处和其他不利的截面;2箍筋的间距以及弯起钢筋前一排(对支座而言)的弯起点至后一排的弯终点的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9.2.8条和第9.2.9条的构造要求。
3、不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的一般板类受弯构件,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V≤0.7j⅛∕l6⅛0(6.3.3-1)A=(警)" (6.3.3-2)式中:βh——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o小于800mm时,取800mm;当h0大于2000mm时,取2000mm o4、当仅配置箍筋时,矩形、T形和I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V≤v w÷vμ(6.3.4-1)Ya=a cv∕t6⅛0÷∕yv生儿(6.3.4-2)Vμ=0.05N p0(6.3.4-3)式中:Vcs——构件斜截面上混凝土和箍筋的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 P-由预加力所提高的构件受剪承载力设计值;Okv—斜截面混凝土受剪承载力系数,对于一般受弯构件取0.7;对集中荷载作用下(包括作用有多种荷载,其中集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所产生的1.75剪力值占总剪力的75%以上的情况)的独立梁,取C(CV为λ+l,人为计算截面的剪跨比,可取入等于Who,当人小于1.5时,取1.5,当人大于3时,取3,α取集中荷载作用点至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的距离;Asv—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即∩Asv∣,此处,n为在同一个截面内箍筋的肢数,ASVl为单肢箍筋的截面面积;s——沿构件长度方向的箍筋间距;fyv——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按本规范第4.2.3条的规定采用;Npo—计算截面上混凝土法向预应力等于零时的预加力,按本规范第10∙L13条计算;当NPO大于O.3fcAo时,取O.3fcAo,此处,Ao为构件的换算截面面积。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30aa56e89eb172ded63b7cf.png)
在混凝土梁的受拉区中,弯起钢筋的弯起 点可设在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 该钢筋的截面之前,但弯起钢筋与梁中心 线的交点应位于不需要该根钢筋的截面之 外,如图5—15所示;同时弯起点与按充分 利用该钢筋的截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钢筋实际截断点 (1)当 V≤0.7ftbh0 时,应延伸至按正截面受弯承载
fcbh0
hw 6 b
V 0.2c fcbh0
当4 hw 6时,按直线内插法取用 b
2.为了防止梁发生斜拉的少筋破坏,规 范用限制梁的配箍率不要低于最小配箍 率的方式来保证。
sv
Asv bs
sv,m in
0.24
ft f yv
四、梁斜截面受剪承载能力计算公式的应用 1.设计计算截面的确定
(2)判断是否需要计算配置腹筋
V 0.7 ftbh0
VHale Waihona Puke 1.751.0ftbh0
(3)按计算配置腹筋
仅配箍筋梁的设计计算
V
0.7
ftbh0
1.25 f yv
Asv s
h0
V
1.75
1.0
ftbh0
1.0 f yv
Asv s
h0
既配箍筋,又配弯起钢筋梁的设计计算
V Asb≥
0.7ftbh0 0.8 f y
V ≤Vcs
Vsb
0.7ftbh0
f yv
nAsv1 s
h0
0.8 f y Asb
sin sb
2.对集中荷载作用时 (1)仅配置箍筋时
V
≤Vcs
=
1.75
1
ftbh0
f yv
Asv s
h0
(2)既配有箍筋也同时配有弯起筋时
3.3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3.3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cad02bf8524de518964b7d21.png)
3.3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通过前面学习已知,受弯构件在主要承受弯矩的区段将会产生垂直于梁轴线的裂缝,若其受弯承载力不足,则将沿正截面破坏。
一般而言,在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不仅在各个截面上引起弯矩M,同时还产生剪力V。
在弯曲正应力和剪应力共同作用下,受弯构件将产生与轴线斜交的主拉应力和主压应力。
图3.3.1a为梁在弯矩M和剪力V共同作用下的主应力迹线,其中实线为主拉应力迹线,虚线为主压应力迹线。
由于混凝土抗压强度较高,受弯构件一般不会因主压应力而引起破坏。
但当主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便沿垂直于主拉应力的方向出现斜裂缝(图3.3.1b),进而可能发生斜截面破坏。
斜截面破坏通常较为突然,具有脆性性质,其危险性更大。
所以,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除应进行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外,还须对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的区段进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梁的斜截面承载能力包括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和斜截面受弯承载力。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通过计算配置腹筋来保证,而斜截面受弯承载力则通过构造措施来保证。
一般来说,板的跨高比较大,具有足够的斜截面承载能力,故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主要是对梁和厚板而言。
一、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主要取决于箍筋数量和剪跨比λ。
λ=a/h0,其中a 称为剪跨,即集中荷载作用点至支座的距离。
随着箍筋数量和剪跨比的不同,受弯构件主要有以下三种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
1.斜拉破坏当箍筋配置过少,且剪跨比较大(λ>3)时,常发生斜拉破坏。
其特点是一旦出现斜裂缝,与斜裂缝相交的箍筋应力立即达到屈服强度,箍筋对斜裂缝发展的约束作用消失,随后斜裂缝迅速延伸到梁的受压区边缘,构件裂为两部分而破坏(图3.3.2a)。
斜拉破坏的破坏过程急骤,具有很明显的脆性。
2.剪压破坏构件的箍筋适量,且剪跨比适中(λ=1~3)时将发生剪压破坏。
当荷载增加到一定值时,首先在剪弯段受拉区出现斜裂缝,其中一条将发展成临界斜裂缝(即延伸较长和开展较大的斜裂缝)。
框架梁计算表格
![框架梁计算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d21a4ac084254b35eefd3420.png)
22.04 22.34 26.80 91.53 100.95 94.42 22.04 22.34 26.80 .11 193.59 ###### 165.51 163.60 ###### 179.68 192.55 ###### 157.65 155.94 无地震作用时效应组合
二 层
M V M 6 V 5
103.26 104.20 104.59 99.30
39.57 25.47 37.48 24.41
50.84 12.25 49.01 12.25
-50.84 -12.25 -49.01 -12.25
123.05 116.94 123.33 111.51
###### ###### ###### ######
无地震作用时效应组合
重力荷载代表值 组合项目 组合项目 组合项目 组合项目
1.2恒 1.2恒 1.35恒 1.2恒 +1.4活 +1.4活 ④ ⑦ (1.0恒+0.5活) +1.4*0.7 +1.4活 +1.4*0.6 +1.4*0.6 活 左风 右风 -4.71 -1.2 -5.09 -1.2 -1.87 -1.13 -1.87 -1.13 -5.09 -1.2 -4.7 -1.2 右风 79.29 111.28 145.45 120.02 17.95 81.66 17.95 81.66 144.45 127.16 79.29 111.28 ###### 115.88 122.28 ###### 157.54 153.71 ###### 207.24 207.36 ###### 165.58 154.34 26.42 26.09 27.99 ###### 111.07 101.12 26.42 26.09 27.99 ###### 111.07 101.12 ###### 205.28 204.56 ###### 179.57 174.34 ###### 115.88 122.28 ###### 157.54 153.71 无地震作用时效应组合
梁、板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教学课件.
![梁、板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e5950259eef8c75fbfb3a0.png)
=142.77kN≥KV=142.26kN (5)验算最小配箍率
水工混凝土结构
sv
Asv 100 .6 0.25% sv min 0.15% bs 200 200
水工混凝土结构
计算弯起钢筋时的剪力设计值
水工混凝土结腹筋
腹筋的计算
配箍率验算 矩形、T形及I形截面的一般受弯构件 以集中荷载为主的重要的独立梁 KV≤0.7ftbh0 KV≤0.5ftbh0
若满足上面的要求,则不需进行斜截面抗剪计算,按构造 要求配置腹筋。 否则,必须按计算配置腹筋。 水工混凝土结构
水工混凝土结构
解: 查表得:K=1.20,fc=11.9N/mm2, ft=1.27N/mm2, fyv=210N/mm2。 (1) 计算剪力设计值 最危险的截面在支座边缘处,该处的剪力设计值 V= (1.05gk+1.20qk)ln/2 =(1.05× 20+1.20×38)×3.56/2=118.55kN (2)截面尺寸验算 h0=h-as=500-40=460mm, hw=h0=460mm hw/b=460/200=2.3<4.0 0.25fcbh0=0.25×11.9×200×460=273.7×103=273.7kN KV = 1.20×118.55=142.26kN<0.25 fcbh0=273.7kN 故截面尺寸满足抗剪条件。 (3)验算是否需按计算配置箍筋 Vc= 0.7 ftbh0 = 0.7×1.27×200×460=81.79kN<KV=142.26kN 需按计算配置箍筋。 水工混凝土结构
梁、板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图片
![梁、板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d6dd888348d7c1c709a1459b.png)
职业教育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水工混凝土结构
图片
(项目二:任务4、5图片)
水工专业教学资源库
2014年9月
项目二任务4、5图片编号
编号图片名称
1 2-1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
2 2-2斜截面承载力的组成
3 2-3 腹筋间距过大时产生的影响
4 2-4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位置
5 2-5 抵抗弯矩图的绘制
6 2-6 纵筋截断点及延伸长度
7 2-7 附加箍筋和附加吊筋
8 2-8 梁钢筋组成
9 2-9 梁钢筋骨架
10 2-10 梁柱节点处钢筋情况
11 2-11 梁、板钢筋
12 2-12楼梯钢筋
13 2-13 主梁和次梁
14 2-14 剪力墙钢筋和止水钢板
15 2-15 矩形截面梁的配箍率
16 2-16梁中的裂缝
17 2-17 梁中各种类型的裂缝
2-1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
(a)斜拉破坏(b)剪压破坏(c)斜压破坏
2-2斜截面承载力的组成
图2–3 腹筋间距过大时产生的影响
s1–支座边缘第一根斜筋或箍筋的距离s–斜筋或箍筋的距离
图2–4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位置
(a)配箍筋和弯起钢筋的梁;(b)只配箍筋的梁
图2–5 抵抗弯矩图的绘制
图2–6 纵筋截断点及延伸长度
2-7 附加箍筋和附加吊筋
2-8 梁钢筋组成
2-9 梁钢筋骨架
2-10 梁柱节点处钢筋情况2-11 梁、板钢筋
2-12楼梯钢筋
2-13 主梁和次梁
2-14 剪力墙钢筋和止水钢板
2-15 矩形截面梁的配箍率
2-16梁中的裂缝
2-17 梁中各种类型的裂缝。
框架结构的计算用表(6X4)
![框架结构的计算用表(6X4)](https://img.taocdn.com/s3/m/a06ccb41be1e650e52ea9975.png)
6.梁的截面尺寸应其符合模数的要求。
表中的荷载数值是指沿梁的跨度方向每延米的自重标准值。
(3)框架(在计算单元宽度范围内)墙体自重标准值的计算:
墙体基本情况下荷载的标准值计算表(表1.3-1)
计算内容
建筑的构造做法
特征值
计算表达式
符号
3.表中的的内力数值计算方法如下:
a.当梁上无集中荷载F时: 。
b.当梁上只有一个集中荷载F时: 。
当梁上有两个集中荷载F时: 。
当梁上有两个以上集中荷载F时,应折算成均布荷载参加计算,即 。
3.梁的截面设计:(本设计只于顶、底两层各计算一根单跨梁、一根两跨梁和一根两跨以上的梁,一部楼梯中的平台梁及梁式楼梯的斜梁)
0
V(KN)
————
————
M(KNm)
0
V(KN)
————
————
M(KNm)
0
V(KN)
————
————
M(KNm)
0
V(KN)
————
————
M(KNm)
0
V(KN)
————
————
M(KNm)
0
V(KN)
————
————
楼梯梁的危险截面内力设计值计算表(表2.2.2-2)
层
名
梁的
编号
计算
简图
支座长方向的配筋计算
L1
L2
M1
As1
实际配设
M2
AS2
实际配设
MⅠ
ASⅠ
实际配设
MⅡ
ASⅡ
实际配设
顶
层
第10讲-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10讲-2 斜截面承载力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f4b7966b1eb91a37f1115cf9.png)
f yv h0
210 530
0.356
选用Φ6双肢箍
s Asv 0.356 56.6 0.356 159 mm,取S=150mm
sv
Asv bs
56.6 200 150
0.19%
sv,min 0.24 f t f yv 0.24 1.27 210 0.145%<sv
2012-10-31 20
第四章 受弯构件
4.4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6、同时配置箍筋与弯起钢筋方案
(1)按构造要求,选用φ8@250双肢箍筋
(2)校核配筋率:
ρsv= nAsv1/bs×100%=2*50.3/(250*250)=0.16%
ρsv,min =0.24ft /fyv =0.24×1.1/270=0.09%
3
1.25 210 465
=0.676mm /mm
2
按构造要求,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P74表4-9) 现选用φ8双肢箍筋(Asv1 =50.3mm2 ),则箍筋间距
s Asv 0.676 nAsv1 0.676 2 50.3 0.676 =149mm
2012-10-31
8
2012-10-31
10
第四章 受弯构件
4.4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解】查表得fc =11.9N/mm2 ,ft =1.27N/mm2 , fyv=210N/mm2 ,βc =1.0
1.复核截面尺寸
hw /b=h0 /b =530/200=2.65<4.0
应按式(4-56)复核截面尺寸。
0.25βcfcbh0=0.25×1.0×11.9×200×530 =315350N >V=98.5kN 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框架计算表(整理)
![框架计算表(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1cbf3c733d4b14e8524685d.png)
箱涵内力计算模本计算模适用于单孔普通钢筋混凝土箱通结构,且上下左右为4个等截面直杆构件刚性联接组成的箱通结构。
计算简化:①车载Pk简化为均布荷载p=2ΣPk/L(1+μ);②基底反力计算时忽略左右侧墙重力和墙侧土抗力作用,不计箱内车载和底板重力;③取垂直跨径方向单位箱长(1m)计算;④不计箱内倒角作用。
⑤HW为底板中心距水平高度1、荷载计算箱涵截面示意图(箱涵长为B,车道数n,单位:m;kn)基本参数表荷载计算表2、内力计算说明:1、上述两页计算中,凡是红色字,均应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填入。
凡不是红色字的,均勿改动。
2、根据内力计算表中数据,进行截面钢筋估算配置。
3、内力图(略)4、顶板挠度计算(见后)5、顺箱通方向内力,因长宽比B/L= 2.32,大于2,故可不进行计算,配置构造钢筋即可。
系数计算表内力计算表q P/B L q/(P/B) 6.40593412.81187450% 5.12474712.81187540% 4.27062312.81187633% 3.66053412.81187729% 3.20296712.81187825% 2.84708212.81187922% 2.56237412.811871020% 2.32943112.811871118% 2.13531112.811871217% 1.97105712.811871315% 1.83026712.811871414% 1.70824912.811871513% 1.60148312.811871613% 1.50727912.811871712% 1.42354112.811871811% 1.34861812.81187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