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复习提纲
环境化学复习重点
环境化学复习要点第一章:绪论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环境污染物造成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称为环境问题人类面临的两大类环境问题: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八大公害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比利时马斯河谷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骨痛病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环境污染:指自然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1)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介质存在)(2)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它们在个别环境介质中和不同介质间的环境化学行为;(环境行为)(3)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效应的机制和风险性;(环境效应)(4)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
(环境控制)研究特点:以微观研究宏观;研究对象复杂;物质水平低。
核心: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trans- fer)和效应(transformation)。
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是指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的变化的物质化学污染物的分类:元素、无机物、有机化合物和烃类、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含氧有机化合物、有机氮化合物、有机卤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优先污染物:在化学污染物中筛选出一些毒性强、难降解、残留时间长、在环境中分布广的污染物优先进行控制中国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共有14类,68种优先控制的污染物。
其中优先控制的有毒有机化合物有12类,58种,占总数的85.29%引起世人关注的化学污染物:(1)持久性有机污染物(2)三致化学污染物(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符合上述定义的POPs物质有数千种之多。
–斯德哥尔摩国际公约提出首批控制12种:艾氏剂、狄氏剂、异狄氏剂、DDT、氯丹、六氯苯、灭蚁灵、毒杀芬、七氯、多氯联苯(PCBs)、二恶英和苯并呋喃(PCDD/Fs)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二恶英、六氯苯、多氯联苯、DDT等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称为环境效应环境效应分为环境物理效应、环境化学效应、环境生物效应环境污染源: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生活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大气的组成大体上分为干洁空气、水蒸气、颗粒物(包括固体颗粒和液体颗粒)大气污染过程:大气光化学、自由基反应、活性粒子反应大气的组成:N2(78.08%)、O2(20.95%)、Ar(0.943%)和CO2 (0.0314%)。
841环境化学复习大纲
841《环境化学》复习大纲一、考试的基本要求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天然水体的组成与性质,溶解和沉淀,氧化和还原,配合作用及固液界面间相互作用等基本环境化学过程,主要有毒难降解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及归宿模式;掌握大气的基本性质和组成,污染物的源与汇,大气中主要的气相反应和液相反应,以及大气颗粒物性质等基本要领和基本知识,并了解当前全球关注的大气问题的环境化学机制。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闭卷考试,总分150,考试时间为3小时。
三、参考书目(仅供参考)《环境化学》(第二版),王晓蓉,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环境化学》(第二版),戴树桂,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四、试题类型:主要包括填空题、选择题、是非题、名词解析、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等类型,并根据每年的考试要求做相应调整。
五、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环境化学概述掌握:环境化学概念、学科特点、研究内容。
熟悉:环境化学分支学科及发展动向。
第二部分天然水的性质和组成掌握:天然水的基本性质,天然水体重金属形态浓度的计算,封闭及开放体系碳酸的平衡及碳酸化合物的计算方法,碱度酸度的概念及碱度酸度的调节,气体在水中溶解度以及水体的缓冲能力的估算。
熟悉:天然水化学组分的来源、天然水的分类法、水的硬度。
第三部分水环境中的溶解和沉淀作用掌握:天然水中各类化合物溶解度的计算及作图,应用所学原理判断水的稳定性。
熟悉:溶解和沉淀作用在水环境中的意义、水溶液中不同固相的稳定性。
第四部分水环境中的配合作用掌握:腐殖质的基本性质及配合作用,天然水中羟基对重金属离子的配合作用,螯合剂NTA的配合作用。
熟悉: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有机配体对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第五部分天然水中的氧化-还原平衡掌握:电子活度的概念,pE、平衡常数和自由能之间的关系,天然水的氧化还原限度、天然水中主要污染物的pE和Eh的计算以及pE-pH和pE-pC图的制作。
熟悉:相对反应趋势和氧化还原平衡、无机硫的氧化还原转化、水中有机物的氧化。
(完整word版)环境化学考试全套复习资料(戴树桂版)
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__80%—90%_。
2、环境化学研究的对象是: 环境污染物 .3、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迁移三种方式.4、人为污染源可分为_工业_、__农业_、__交通_、和__生活_。
5、如按环境变化的性质划分,环境效应可分为环境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生物三种。
二、选择题1、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AA热岛效应B温室效应C土壤的盐碱化D噪声2、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__A 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A CdB HgC PbD As3、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_B_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A CdB HgC PbD As三、问答题1、举例说明环境效应分为哪几类?2、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一、填空题1、写出下列物质的光离解反应方程式:(1)NO2+ hν NO + O(2)HNO2 + hν HO + NO 或HNO2 + hν H + NO2(3)HNO3 + hν HO + NO2(4)H2CO + hν H + HCO 或H2CO + hν H2+ CO (5)CH3X + hν CH3+ X2、大气中的NO2可以转化成HNO3、NO3和HNO3等物质。
3、碳氢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参与者。
4、乙烯在大气中与O3的反应机理如下:CH2(O3)CH2O3 + CH2 == CH2H2CO+H2COO5、大气颗粒物的去除与颗粒物的粒度、化学组成和性质有关,去除方式有干沉降和湿沉降两种。
6、制冷剂氯氟烃破坏臭氧层的反应机制是:CFmCln + hv CFmCln—1 + ClCl + O3O2 + ClOClO +O O2 + Cl7、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环境问题中的____温室效应_____、___臭氧层破坏_______、光化学烟雾___等是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的.8、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为__爱根核模__、__积聚模___、_粗粒子模__.9、大气中最重要的自由基为HO__。
广工环境化学复习提纲
三环境化学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了解环境化学研究的内容内容: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浓度水平和形态;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以及它们在个别环境介质中和不同介质间的环境学行为;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效应的机制和风险性;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
2、了解环境化学主要的分支学科及研究内容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2.11、掌握大气温度层结2、掌握逆温的概念及辐射逆温的产生3、熟悉大气稳定度的判断4、熟悉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P562.21、掌握光化学反应第一、第二定律;光子能量与化学键能的关系2、熟悉光化学初级过程3、熟悉大气中重要吸光物质的光离解●O2,493.8Kj/mol,<240nm,O2+hv—O-+O-●N2,934.4Kj/mol,<240nm,●O3,101.2Kj/mol,<290nm,●HNO2,HO-NO,201.1Kj/mol,HNO2+hv—HO-+NO;H-ONO,324Kj/mol,HNO2+hv—H-+NO2HO-+NO—HNO2HO-+HNO2—H2O+NO2HO-+NO2—HNO3●HNO3,HO-NO2,199.4Kjmol,120~335nm,HNO3+hv—HO-+NO2HO-+CO—CO2+H-H-+O2+M—HO2-+M2HO2—H2O2+O2●HCHO,356.5Kj/mol,240~360nmHCHO+hv—H-+HCO-HCHO+hv—H2+COH-+HCO+—H2+CO2H-+M—H2+M2HCO—2CO+H2●CH3-X+hv—CH3-+X-(CH3-F>CH3-CL>CH3-Br>CH3-I解离能力)●SO2,545Kj/mol,240~400nm,SO2+hv—SO2*4、熟悉自由基的概念及大气中重要自由基的来源(HO•、HO2•、R•、RO•、RO2•)●HO-清洁大气,O3+hv—O-+O2,O-+H2O)—2HO-污染大气,HNO2+hv—HO-+NO;H2O2+hv—2HO-●HO2-,H2CO+hv—H-+HCO-,H-+O0+M—HO2-+M亚硝酸脂和谁的光解也可以CO+HO—CO2+H-,H-+O2—HO2-●R-,乙醛的光解,CH3CHO+hv—CG3-+CHO-;丙酮的光解,CH3COCH3+hv—CH3-+CH3CO-;O-和HO-与烃类发生摘H-反应,RH+O—R-+HO-;RH+HO—R-+H2O●RO-,主要来源于甲基亚硝酸脂和甲基硝酸脂的光解,CH3ONO+hv—CH3O-+NOCH3ONO2+hv—CH3O-+NO2●RO2-,都是R-+O2—RO2-5、熟悉氮氧化物的转化、碳氢化合物转化的主要反应6、掌握光化学烟雾产生的条件、化学特征、形成的简单机理(浓度变化)条件:大气中存在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大气温度低,有很强的阳光照射盐雾箱模拟关键性反应:1.NO2的光解导致O3的生存2.丙烯氧化生成的具有活性高的自由基,如HO-/HO2-/RO2-3.HO2-和RO2-等租金NO转化成NO2,从而生成更多O3特征:烟雾呈蓝色,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橡胶开裂,刺激人的眼睛,伤害植物叶子,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环境化学复习大纲
一、名词解释(5*3’)1.环境污染:(PPT)人类活动产生的副产品和废物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生态系统产生的一系列干扰和侵害,如水污染、大气污染、酸雨、臭氧层破坏、海洋污染等等。
具体地说:环境污染就是指有害物质对大气、水、土壤和动植物污染并达到有害的程度。
(课本)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就叫做环境污染。
2.环境化学: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
3.环境污染物:是环境化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指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分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有害于人类的变化的物质。
大部分污染物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
4.污染物的转化: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存在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5.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如CO、SO2 、NO等。
6.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经化学反应形成的污染物质,如臭氧(O3)、硫酸盐颗粒物等。
7.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是指有污染源排放出来的污染物由于空气的运动使其传输和分散的过程。
8.天气形势:是指大范围气压分布的状况,局部地区的气象条件总是受天气形势的影响。
9.自由基:也称游离基,是指由于共价键均裂而生成的带有为成对电子的碎片。
大气中常见的自由基如HO.,HO2.,RO.,RO2.,RC(O)O2.10.光化学反应:分子、原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11.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物或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的现象。
12.酸性降水:是指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环境化学复习资料
环境化学复习资料环境化学复习资料环境化学是研究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性质、分布、转化和对环境的影响的学科。
它涉及到大量的知识和概念,因此在复习环境化学时,我们需要有一份全面而系统的复习资料。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环境化学复习的重点内容和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环境化学基础知识1. 环境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环境化学是研究环境中各种化学物质的性质、分布、转化和对环境的影响的学科。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大气、水体、土壤以及生物体等。
2. 环境化学的重要概念:包括环境污染、环境质量、环境容量、环境风险等。
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和相互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
3. 环境化学的研究方法:环境化学研究的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实验室分析、模拟实验和数学模型等。
熟悉这些方法的应用和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环境化学的实验和研究。
二、环境污染物的分类和特性1. 大气污染物:包括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
它们的来源、传输和转化过程对大气环境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2. 水污染物:包括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重金属等。
了解不同污染物的特性和对水体生态系统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水环境治理和保护。
3. 土壤污染物:包括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农药等。
了解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和迁移途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土壤环境修复和保护。
三、环境化学的应用1. 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化学在环境监测与评价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采集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可以获得环境中各种污染物的含量和分布情况,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环境化学在环境污染控制和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污染物的来源和转化途径,制定合理的治理策略,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
3. 环境风险评估与管理:环境化学在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环境中化学物质的毒性和暴露的评估,可以判断环境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广工期末考环境化学复习提纲(1)
环境化学第一章绪论1.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和环境科学的形成。
(1)环境问题的产生p1:①环境问题是指环境受到破坏而引起的后果;或是引起环境破坏的原因。
大多数环境问题是因果兼而有之的问题。
②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产业革命产生的巨大的生产力,使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方面建树了辉煌的业绩。
而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处置失当,特别是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即环境问题。
③环境污染作为环境问题中的一类,是指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
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的、化学的(约占80%~90%)和生物的三方面。
(2)环境科学的形成p3: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60年代的酝酿和准备,到70年代初期,有较多不同学科的科学工作者投入防治环境污染的研究领域,经过较长时间的孕育和发展过程,在原有各相关学科的基础上产生了一门以研究环境质量及其控制和改善为目的的综合性新学科——环境科学。
2.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地位。
P3-4(1)研究对象:环境化学主要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
具体的研究体系涉及到包括人类活动圈在内的“五大圈层”各类物质的化学相互转换体系。
(2)地位:环境化学既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
它在掌握污染来源,消除和控制污染,确定环境保护决策,以及提供科学依据诸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3.掌握大气环境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
(1)大气结构p17-20:根据大气的化学组成分布,可分为均质层(90km以下)和非均质层(90km以上);根据大气的电离状态分布,可分为电离层(60km以上)和非电离层(60km以下)。
但目前世界普遍采用的是根据大气的温度垂直分布特征,将大气分为五层:对流层: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高度每增加100m,气温约下降0.6℃,对流层顶温度为-53~-83℃。
环境化学复习提纲
3、土壤的性质 酸碱性、吸附性、自净作用
4、农药及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行为
土壤的吸附性(土壤胶体的性质)
⑴ 物理吸附
土壤胶体具有极大的比表面积和表面能。
蒙脱石比表面积最大(600-800 m2/g),高岭石最小(730 m2/g),有机胶体比表面积也大(-700 m2/g)。
胶体表面分子与内部分子所处的状态不同,受到内外部两 种不同的引力,因而具有多余的自由能即表面能,这是土壤 胶体具有吸附作用的主要原因。比表面积愈大,表面能愈大, 胶体的吸附性愈大。
若互换离子电荷不等,则粘粒就会荷电——永久性电荷, 一般发生的是低价金属离子代替高价离子,所以,土壤粘粒 多带负电。
腐殖质胶体的结构特点:
土壤中的腐殖质胶体是凝胶质,具有球形和空间网状结 构,胶粒直径在20~40nm,比表面积高达800~1000m2/g;
腐殖质属于两性胶体,多带负电——可变电荷; 带有很多官能团,可对金属离子产生络合和螯合作用, 也可吸附其它有机分子。 所以,土壤中的腐殖质具有很重要的环境意义。
在深水层和底泥中:主要是各种厌氧菌:将沉积下来的不溶性 和颗粒态有机物→溶解态有机物→通过扩散进入有氧水层参与 好氧代谢。
在较深的湖泊,存在明显的好氧与厌氧反应分界区,又叫 活性区,是生物氧化与还原交替反应最活跃的区域。
2、水质指标 3、水体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4、天然水体的性质
自净作用 酸碱缓冲作用 5、水体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
土壤胶体的阴离子交换吸附:
包括带正电荷的胶体吸附的阴离子与土壤溶液中的阴离子 交换。易被吸附的阴离子是PO43-、H2PO4-、HPO42- 等与带正 电荷的土壤胶体中阳离子Ca2+、Fe3+、Al3+等结合生成难溶性 化合物而被强烈吸附。
《环境化学》复习资料
《环境化学》复习资料1、过氧乙酰基硝酸酯(PAN)的生成1.乙醛光解产生乙酸基2.乙酰基与空气中O2结合形成过氧乙酰基.3.过氧乙酰基与No2化合生成PANps:PAN具有热不稳定性,遇热会分解而回到过氧乙.基和NO2,因而PAN的分解和合成之间存在着平衡.2、温室效应、气体概念大气中的co2吸收了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把能量截留于大气之中,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能够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3、大气颗粒物消除方式并解释/(机制)①干沉降指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或与其他物体碰撞后发生的沉降。
机制i通重力对颗粒物作用,使其降落在土、水等物体上 ii 粒径小于0.1um 靠布朗运动扩散相互碰撞成较大颗粒随大气湍流到地面去除。
②湿沉降.指通过阵雨,降雪等使颗粒物从大气中去除.机制 i 雨除:半径小于1um ii 冲刷:半径大于4um4、水中无机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沉淀一溶解、氧化还原、配合作用、胶体形成、吸附一解吸.5、水环境中颗粒物的吸附作用.①表面吸附: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物理吸附②离子交换吸附:静电作用,胶体每吸附一部分阳离子,同时也放出等量其他阳离子,属于物理化学吸附,不受温度影响,可逆反应③专属吸附:除化学键外,尚有加强的憎水键、范德华力、氢键在起作用.在中性表面甚至在与吸附离子带相同电荷符号的表面也可吸~6、沉积物中重金属诱发适当的因素盐浓度升高。
氧化还原条件变化。
降低ph。
增加水中配合剂的含量7、腐殖质分为腐殖酸(不碱可酸)、富里酸(可可)、腐黑物(不不)8、光解过程分三类:直接光解、敏化光解、氧化反应敏化光解:水体中存在的天然物质腐殖质被阳光激发,又将其激发态的能量转移给化合物而导致的分解。
9、有机物在土壤中的吸着在在两种机理(只适用于非离子型农药)1.分配作用:即在水溶液中,土壤有机质对有机物的溶解作用.而且在溶质的整个溶解范围内,吸附等温线都是线性的,与表面吸附位无关,只与有机物的溶解度相关(因而放出热量小)2.吸附作用:即在非极性的有机溶剂中.即在非极性有机溶剂中,土壤、矿物质对有机物表面的吸附作用或干土壤矿物质对有机物…作用.10、生物降解作用→两种代谢模式区别①生长代谢:许多有毒物质可以像天然有机污染物作为微生物的生长基质:作为微生物唯碳源有滞后期②共代谢:某些有机污染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和能源,必须有另外的化合物存在提供微生物碳源和能源时,该有机物才能被降解.这是共代谢无滞后期11、重金属在土壤一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及其机制,从三大类(土壤、植物、重金属分析) 1.土壤理化性质:~PH越低,H+越多,活动性越强,加大了土壤中重金属向生物体迁移的数量.~土壤质地黏重,对重金属的吸附力强,降低了重金属的迁移转化能力~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对重金属吸附力强.降低了重金属转化能力.~还原条件下能力弱、氧化条件下能力强。
环境化学复习提纲附答案
环境化学复习提纲•Chapter 11、现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有哪些?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化、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固体废弃物的危害以及生物多样性的损伤。
2、环境化学的分支。
环境分析化学、各圈层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化学。
3、环境污染物有哪些类别?当前世界范围普遍关注的污染物有哪些特性?(1) 环境污染物的分类:a. 按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b. 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固体污染物c. 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生物污染物d. 按人类社会活动不同功能产生的污染物可分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生活污染等(2) 当前世界范围普遍关注的污染物主要特性是:持久行有机污染物具有致突变、致癌和致畸作用的所谓“三致”化学污染物,以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4、优先控制污染物及其种类在众多污染物中被筛选出潜在危害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的对象,称为优先污染物。
优先控制物包括如下几类:挥发性卤代烃类、苯系物、氯代苯类、多氯联苯、酚类、硝基苯类、苯胺类、多环芳烃类、酞酸酯类、农药、丙烯腈、亚硝胺类、氰化物、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在“黑名单”中,共有14类,68种优先控制的污染物。
其中优先控制的有毒有机化合物有12类,58种,占总数的85.29%,•Chapter 21、大气层的化学分层﹤86 km、匀和层或湍流层86~90km、90km~110km、> 120km、非匀和层、外大气层500km以上。
2、温室气体的种类(举例)二氧化碳、甲烷、一氧化碳、二氯乙烷、臭氧、CFC 11、CFC 12、四氯化碳。
3、酸沉降化学酸沉降(acid deposition)是指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迁移到地表(湿沉降),或酸性物质在气流的作用下直接迁移到地表到地表(干沉降)的过程。
湿沉降 (wet deposition)大气中的物质通过降水而落到地面的过程。
环境化学(双语)复习提纲
1、环境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以及它们在个别环境介质中和不同介质间的环境化学行为;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效应的机制和风险性;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
2、环境本底(environmental background):环境本底是指自然环境在未受污染的情况下,各种环境要素中化学元素或化学物质的基线含量,也即人类活动干扰前的环境状态下,地球生物圈中的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在自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其本身原有的基本化学组成和能量分布。
同一环境要素在不同的地理、地质环境中,自然背景值是不同的。
环境污染物(environmental pollutant):是指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的变化的物质。
主要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化学物质,也有自然界释放的物质。
源(source)和汇(sink):源就是产生来源,汇就是消耗处.即一个是成分的来路,一个是去路Chapter-11、Structure of Atmospheric Environment:根据温度的变化梯度分层Troposphere(对流层):0-12km;stratosphere(平流层):12-50km;mesosphere (中间层):50-85km ;thermosphere (热层):85km+2、影响污染物迁移的因素:主要有空气的机械运动,如风和湍流,由于天气形势和地理地势造成的逆温现象以及污染源本身的特性等。
风和大气湍流的影响、天气形势和地理地势的影响:海陆风、城郊风、山谷风。
3、Process of Photochemical Reactions :分子、原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为光化学反应Primary Process :初级过程包括化学物种吸收光量子形成激发态物种,基本步骤为 A + h γ→A*Secondary process :次级过程是指在初级过程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进一步发生的反应。
环境化学期末复习纲要..
绪论(一)环境的定义广义:环境是相对于某一事物来说的,是指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通常称其为客体),即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狭义:指相对于人类这个主体而言的一切自然环境要素的总和。
(二)环境问题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正常的生活和生产条件,就叫做环境污染。
(三)环境化学环境化学是在化学学科的传统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的的一门新兴学科。
(四)环境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1.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化学形态;2.潜在有害物质的来源,以及他们在个别环境介质中和不同介质之间的化学环境行为;3.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以及人体健康产生效应的机制和风险性;4.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
(五)目前国际上较为重视的环境问题1.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其相互耦合的研究;2.化学品安全评价;3.臭氧层破坏、气候变暖等全球变化问题;4.开展创造无污染生产过程。
(六)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以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的变化的物质成为环境污染物。
判断标准为外来物质和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七)环境污染物的分类按受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等;按污染物的形态:气体污染物,固体废弃物,液体污染物;按污染物的性质:物理污染物,化学污染物,生物污染物。
(八)环境效应自然过程或人来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谓之为环境效应,并可分为自然环境效应和人为环境效应。
按环境变化的性质可分为环境物理效应,环境化学效应,环境生物效应。
(九)环境化学研究的重要领域十字总结为污染物的:来源,迁移,转化,归趋和效应。
大气环境化学(一)大气的层次划分及其特点大气层按海拔高度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
环境化学 复习提纲
环境化学复习提纲环境化学复习提纲环境化学的发展与基本内容1.环境化学基本概念、发展动向、研究内容及热点问题水环境化学1.天然水的基本特征和组成;2.水体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着重配合作用、氧化-还原作用、沉淀和溶解、水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等基本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3.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环境行为和归宿模型。
重点介绍了典型的分布、挥发和水解等迁移转化机制和模式。
4.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营养物质的来源;富营养化的影响因素;湖水的营养化程度;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大气环境化学5.大气中污染物的特性;6.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温室效应;气相大气化学:光化学反应、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的形成与耗损化学;液相大气化学:酸沉降化学、大气中液相反应;大气颗粒物化学);7.重要的大气环境化学问题:光化学烟雾的定义、特征和形成条件;光化学烟雾主要与物质有关;光化学烟雾形成机理;光化学烟雾危害及预防;光化学烟雾和硫酸烟雾的比较;太阳和地球辐射之间的能量平衡;温室气体;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与对策;降水的化学成分;形成酸雨;酸雨的影响因素;酸雨的危害和预防;平流层的组成;臭氧层形成和消耗的化学反应;臭氧空洞的危害;臭氧层破坏的现状与预防。
土壤环境化学8.土壤组成与性质(吸附、酸碱性、缓冲性及氧化还原性质);9.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及其机制(重金属、氮磷);10.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典型迁移过程)。
农药在土壤中迁移的基本特征、扩散质体、流动吸附和分布、典型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
化学品的生物和生态效应11.污染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运及消除。
物质透过细胞膜的形式;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运,生物转化及消除。
12.污染物的生物累积、放大和积累。
生物积累,生物积累,生物放大和生物积累。
13.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耗氧量(有机污染物)和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环境化学复习提纲
一、绪论1、环境化学的性质、任务:主要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2、POPs的概念和特性(填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指人类合成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特性:高毒、持久、生物积累性、亲脂憎水性二、大气环境1、大气层的垂直结构(填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电离层)和散逸层(外层)2、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填空)ppm = m mg/m3 *22.4/M 水中1ppm=1mg/l3、光化学反应的一般过程,说明为什么红外光一般不能引起光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分子、原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光子而发生的化学反应。
一般有如下过程:(1)引发反应:A + hν→A*A为基态;A*为A的激发态;hν为光量子(能量)。
随后,A*可能发生如下后续反应:(2)发生荧光或磷光,回到基态A:A*→A + hν(3)碰撞失活,回到A:A*+ M→A + M*(4)解离成新物质:A*→B1+B2+……(5)与其它分子反应,生成新物质:A*+C→D1+D2+……红外光一般不能引起光化学反应:通常化学键的键能大于167.4kJ/mol(相应波长715nm),红外光波长大于760nm,光子的能量远低于化学键能,因而不能引起光化学反应。
4、E=N0·hν=N0·h·c/λ(J/mol)(判断断键)能引起光化学反应的波长范围:100-700nm5、何为自由基?对流层大气中重要的自由基的来源自由基:具有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1) HO·(1)清洁大气中, O3 光解是大气中HO·的重要来源(2) 污染大气中,可源于HNO2和H2O2光解:2) HO2·主要来源于醛(尤其是甲醛)的光解:其次,亚硝酸酯和H2O2 的光解可导致生成HO2·若体系中有CO,则有:OH· + CO→CO2 + H·H· + O2→ HO2·3) R·、RO·和RO2(1)烷基(大气中最多的是CH3· ) 主要来源于醛和酮的光解其次,·O 和OH·与烷烃类发生摘H 反应生成R·(2)烷氧基(如H3CO·)主要来源于甲基亚硝酸酯和甲基硝酸酯光解(3)过氧烷基(如H3CO2·)主要来源于CH3·与空气中O2 的结合6、CH及其衍生物与OH、O3等发生反应的一般规律。
环境化学复习资料(参考)
环境化学复习主要内容绪论部分1环境化学定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环境介质中化学物质存在、行为、效应以及减少或消除其环境影响的科学。
其以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环境化学主要内容包括:✓环境介质中有害化学物质的存在水平和形态;✓污染物来源及其在环境介质的环境化学行为;✓污染物生态效应和人类健康效应风险和产生机制;✓缓解和消除污染物环境影响以及预防污染物危害的方法和途径。
2现代环境化学研究的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体系复杂;✓环境样品量微;✓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来阐明宏观的环境问题,从深层的机制去理解和解决问题。
;✓综合性强,涉及多学科领域3、污染物的迁移方式: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生物迁移4、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及其所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
5、转化: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存在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物质性质的变化)大气环境化学1、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1)、风和湍流。
风:污染物向下风向的扩散;湍流:向各个方向的扩散;浓度梯度:质量向低浓度的扩散(2)、天气形势和地理地势产生的逆温现象:山谷风、海陆风、城郊风(3)、污染源本身的特性(温度、浓度、化学稳定性)2、大气中HO∙和HO2∙的来源:(1)HO∙的来源清洁大气:O3的光解是OH的重要来源:O3+hv →O ∙+O2O ∙+H2O →2HO ∙污染大气:HNO2+hv →HO ∙+ NOH2O2+hv →2HO ∙(2)HO2∙的来源:醛的光解,尤其是甲醛;H2CO +hv →H ∙+HCO ∙H ∙+O2+M →HO2∙+MHCO ∙+O2→HO2∙+CO任何光解过程只要产生H 或HCO 自由基的,都可以与O2结合而导致HO2。
亚硝酸酯的光解:CH3ONO +hv →CH3O ∙+NOCH3O ∙+O2 →HO2∙+H2COH2O2的光解:H2O2+hv →2HO ∙HO ∙+H2O2 →H2O ∙+HO23、(1)光化学烟雾: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并产生二次污染物,此过程形成的混合烟雾污染现象即为光化学烟雾。
环境化学复习纲要
第一章1.环境污染: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
2.由包含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各圈层的自然环境和以生物圈为代表的生态环境组成地球环境系统,再与反映人类生产、生活和技术活动的人类活动圈形成彼此相互间存在错综复杂关系的综合体系。
3.环境污染物按受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等;按污染物的形态可分为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和固体废弃物;按污染物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
4.环境效应: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
可分为自然环境效应和人为环境效应。
按环境变化的性质划分为环境物理效应、环境化学效应和环境生物效应。
5.污染物的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及其所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
主要形式: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
机械迁移最重要。
6.污染物的转化: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改变存在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物质的过程。
第二章7.大气层的结构:⑴对流层(①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上升100m温度降低6℃②密度大,大气总质量的3∕4以上集中在对流层)⑵平流层(有厚约20㎞的一层臭氧层,臭氧的空间动力学分布主要受其生成和消除的过程所控制:⑶中间层⑷热层8.一次污染物: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CO2,SO2,NO)9.二次污染物:由一次污染物经化学反应形成的污染物质(O3,硫酸盐颗粒)10.含氮化合物:大气中存在的含量较高的氮的氧化物主要包括N2O、NO、NO2。
其中N2O是低层大气中含量最高的含氮化合物。
燃烧产生的NOx主要是NO,占90%以上。
11.垂直递减率():,=0,称为等温气层;<0,称为逆温气层。
若< ,表面大气是稳定的;> ,大气是不稳定;= ,大气处于平衡状态。
环境化学复习题纲
环境化学复习题纲一、名词解释1、生物修复:广义的生物修复通常是指利用各种生物的特性吸收,降解,转化污染物。
狭义的生物修复是指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清除土壤和水体中的污染物,或是使污染物无害化的过程。
2、土壤本底值:是指未受人为污染的土壤中有毒物质的平均含量。
3、生物甲基化:在生物的代谢作用下,有机物中的氢原子为甲基所取代或金属离子转化为金属甲基分子的过程。
汞等金属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甲基金属的毒性大为增强。
4、地方性砷中毒:在特定地理环境中,人体摄入过量砷引起皮肤角化、色素沉着、癌变等症状的慢性中毒疾病。
5、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是指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等)能够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具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质。
6、环境激素:对生物体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殖产生干扰作用的一些化学物质。
7、血脑屏障:机体参与固有免疫的内部屏障之一,由介于血循环与脑实质间的软脑膜、脉络丛的脑毛细血管壁和包于壁外的胶质膜所组成,能阻挡病原生物和其他大分子物质由血循环进入脑组织和脑室。
8、胎盘屏障:污染物质由母体转运到胎儿体内,必须通过由数层生物膜组成的胎盘称为胎盘屏障。
9、肠肝循环:有些物质由胆汁排泄,在肠道运行中又重新被吸收,该现象称为肠肝循环10、生物富集:指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11、生物放大:是指在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食低营养级生物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
12、生物积累:是生物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中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13、BCF(生物浓度系数):即生物浓缩因子,有机毒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与水中该有机物浓度之比。
14、辛醇-水两相分配系数(Kow):化学物质在辛醇中质量和在水中质量的比例。
环境化学复习资料
环境化学复习资料环境化学是一门涉及环境与化学相互作用的学科,其应用广泛,被广泛运用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领域。
而环境化学的学习则涉及较多的知识点和理论,需要通过不断的复习来掌握。
以下是本人总结的环境化学复习资料,供同学们参考。
一、环境化学基础环境化学的基础部分主要包括环境污染与环境质量标准、环境样品处理与化学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首先需要了解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污染物以及它们的来源和危害,例如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等等。
同时,也需要掌握环境中污染物的化学分析方法,例如常用的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等方法。
二、环境污染物的化学特性环境污染物的化学特性是环境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不同的污染物,其化学特性也各不相同。
例如,大气中的硫化物和氮化物在大气中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和硝酸盐,进而导致酸雨的形成。
而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则具有不同的氧化态,在不同的氧化态下其危害性也不同。
因此,复习环境化学时需要掌握不同污染物的化学特性,以便更好地分析其危害性和去除方法。
三、环境污染的治理技术环境污染的治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
而环境污染的治理技术既包括传统的化学处理方法,也包括先进的生物技术、膜技术等科技手段。
复习环境化学时需要掌握各种治理技术的优缺点,并对其适用场景和实际应用进行掌握。
四、绿色化学绿色化学是一种新型的化学范式,强调在化学科学研究、生产和使用中,以最小的资源利用和环境污染为前提。
复习绿色化学需要掌握其发展历程、基本理论及其在环境化学中的应用。
同时,还需要了解绿色化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推动绿色环保事业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环境化学虽然知识点较多,但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具有重要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
复习环境化学时,需要掌握其基础内容,了解污染物的化学特性,学习治理技术,同时也要关注绿色化学及其应用,以推动绿色环保事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
2温室效应(green house effect):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
3吸附等温线(adsorption isotherms):吸附等温曲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分子在两相界面上进行吸附过程达到平衡时它们在两相中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4生物富集(biological concentration):指生物有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使生物有机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该物质浓度的现象。
5生物积累(bioaccumulation):生物通过吸附、吸收和吞食作用,从周围环境中摄入污染物并滞留体内,当摄入量超过消除量,污染物在体内的浓度会高于水体浓度;包括生物浓缩和生物放大。
6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生物放大指某些在自然界不能降解或难降解的化学物质,在环境中通过食物链的延长和营养级的增加在生物体内逐级富集,浓度越来越大的现象。
7共代谢(cometabolism):指微生物从其他底物获取大部分或全部碳源和能源后将同一介质中有机化合物降解的过程。
8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指人类合成的能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生物食物链(网)累积、并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9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ulates, TSP):指用最新标准大容量颗粒采集器在滤膜上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有人为源和自然源之分,人为源主要是燃煤、燃油、工业生产过程等人为活动排放出来的;自然源主要有土壤、扬尘、沙尘经风力的作用输送到空气中而形成的。
10半数致死剂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毒物引起一群受试生物的半数死亡所需的毒物剂量。
11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 LC50):毒物引起一群受试生物的半数死亡所需的毒物浓度。
12半数有效剂量(median effective dose, ED50):毒物引起一群受试生物的半数产生同一毒作用所需的毒物剂量。
13半数有效浓度(median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EC50):毒物引起一群受试生物的半数产生同一毒作用所需的毒物浓度14大气稳定度(atmosphere stability):叠加在大气背景场上的扰动能否随时间增强的量度。
也指空中某大气团由于与周围空气存在密度、温度和流速等的强度差而产生的浮力使其产生加速度而上升或下降的程度。
15生物浓缩因子(bioconcentration factor, BFC):有机毒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与水中该有机物浓度之比,定义为生物浓缩因子。
16光化学烟雾(photochemical smog):大气中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二次污染物。
兰色,强氧化性,能使橡胶开裂,刺激认定眼睛,伤害植物的叶子,使大气能见度降低。
在白天生成傍晚消失,高峰在中午。
17辛醇-水分配系数(octanol-water partition coefficient, Kow):某一有机物在某一个温度下,在正辛醇相和水相达到分配平衡之后,在两相的浓度的比值。
18协同作用(synergism):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分相加或调配在一起,所产生的作用大于各种组分单独应用时作用的总和。
19拮抗作用(antagonism):指联合作用的毒性小于其中各毒物成分单独作用毒性的总和。
20三致效应(carcinogenesis, teratogensis, mutagenesis):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
21生物转运(biotransformation):污染物被机体吸收后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在组织细胞内发生化学结构和性质的变化,形成代谢物,吸收、分布和排泄具有类似的机理,均是反复通过生物膜的过程使外来化合物在体内发生移位,统称生物转运。
22半衰期(half life time):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
23气温垂直递减率(atmosphere vertical lapse rate):表征气体随高度增加其气温的变化程度的物理量。
24生物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BOD):指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于水中的可生化降解有机物所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
25环境污染(environment contamination):环境污染指自然的或人为的破坏,向环境中添加某种物质而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产生危害的行为。
26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指的是水体中N、P等营养盐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27毒物联合作用(complex-action of toxicant):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毒物,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综合毒性。
28阈剂量(threshold dose):是指长期暴露在毒物下,会引起机体受损害的最低剂量(浓度)。
29土壤污染(soil contamination):当各种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输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并破坏了土壤的供能和影响力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称为土壤污染。
30被动扩散(passive diffusion):脂溶性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测,顺浓度梯度扩散,通过有类脂层屏障的生物膜。
其扩散速率与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分子体积或在液体pH条件下离解性有关。
31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在需消耗一定的代谢能量下,一些物质可在低浓度测与膜上高浓度的特异性蛋白载体结合,通过生物膜至高浓度册解离出原物质。
这一转运称为主动运输。
32土壤盐基饱和度:在土壤交换性阳离子中盐基离子所占的百分数称为土壤盐基饱和度。
33土壤潜性酸度34土壤活性酸度35标化分配系数(Koc):表示有机毒物在沉积物(或土壤)与水之间的分配系数,以有机碳为基础。
Koc = Kp / Xoc。
36光化学反应(photochemical reaction):光化学反应: 一个原子、分子、自由基或离子吸收一个光子所引发的反应,称为光化学反应。
37天然水碱度:指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亦即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总量。
二填空1第一章绪论1、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________。
2、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行为取决于它们的和在环境中的。
3、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和等几种方式。
4、人为污染源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世界环境日为________。
7、Cu、Zn共存时,往往能产生____________作用。
8、一般情况下Se对Hg2+能产生作用。
9、工业污染外,消费污染越来越严重,请列出四种主要的消费污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1、写出下列物质的光离解反应方程式(1)NO2 + hν+(2)HNO2 + hν+ 或HNO2 + hν+(3)HNO3 + hν+(4)H2CO + hν+ 或H2CO + hν+(5)CH3X + hν+2、大气中的NO2可以转化成、和。
3、碳氢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是形成烟雾的主要参与者。
5、大气颗粒物的去除与颗粒物的和有关,去除方式有和。
6、制冷剂氯氟烃破坏臭氧层的反应机制是:CFmCln + hv CFmCln-1 ++ O3O2 ++O O2 + Cl7、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环境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的。
8、许多大气污染事件都与逆温现象有关,逆温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SO2的催化氧化速度与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10、大气中最重要的自由基为_______。
11、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量主要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12、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__ _、_ _、_ _、_ 。
13、CFC-11和Halon1211的分子式分别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14、大气的扩散能力主要受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影响。
15、按污染成因分,气溶胶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16、根据温度垂直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________、热层和逃逸层。
17、伦敦烟雾事件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引起的。
18、大气中CH4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排放。
19、富集因子法可以推断气溶胶污染源,如(EF)地壳>10,则表示待查元素i________。
三20、降水中主要阴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气团的稳定性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因素有关。
22、对流层和平流层中较为重要的反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我国能源以煤为主,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的年排放量1825万吨,居世界首位。
二氧化硫在湿度较大的大气中,在烟尘中的金属离子作用下会发生催化氧化反应,形成酸雾,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水环境化学1、天然水中的总碱度= +2 + [OH-] —2、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和3、天然水的PE随水中溶解氧的减少而,因而表层水呈环境。
4、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光解和生物富集和降解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5、环境中某一重金属的毒性与其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关。
6、一般认为,但浓度较高时,金属离子与腐殖质的反应以________为主,当金属离子浓度低时,则以__________为主。
7、正常水体中其决定电位作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
8、20℃时,需氧有机物经过____天,才能完成第一阶段的生化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