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3章探究简单电路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版粤教沪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综合测试(Word 版 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小宇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的实验时,得到“电源两端电压总大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的结论,这与之前“电源两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的猜想不符。

小宇用图甲所示的电路继续进行探究:(1)测量电源及灯泡两端电压,电压表接在AB 两点,是为了测量灯___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____V ;(2)接着小宇直接将电压表接A 点的接线改接到D 点,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_______; (3)纠正错误后,小宇测出导线BC 间的电压大约为0.05V 。

由此得知导线分压可能是造成结论与猜想不符的原因。

为了能更明显地观察到导线分压的现象,应选择较__(选填“粗”或“细”)的导线,原因是在长度和材料相同时,__________电阻越大。

【答案】L 1 1.7 指针反偏(或指针偏向0刻度线的左边) 细 橫截面积越小 【解析】 【分析】 【详解】(1)[1]电压表要和被测用电器并联,当电压表接在AB 两点时,和灯L 1并联,所以测的是L 1两端的电压。

[2]根据乙图,电压表选择的是0—3V 的量程,分度值为0.1V ,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为1.7V 。

(2)[3]将电压表接A 点的接线改接到D 点,闭合开关后,电流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流入正接线柱流出,此时电压表接反了,所以指针会反向偏转。

(3)[4][5]为了让分压更加明显就是要增大导线的电阻,所以要选择更细的导线,因为在材料和长度一定是,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2.在探究“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时: (1)如果有3个电阻123R R R 、、,对阻值的要求是:__________。

A 三个电阻的阻值都相等B .三个电阻的阻值可以有两个相等C .三个电阻的阻值都不相等(2)小明的实验记录如表格,请把第二次和第三次所用电阻填入表中: (________) 次数 所用电阻 支路电流I 1/A支路电流I 2/A干路电流I /A1R 1、R 223(3)如果某次实验第一条支路电流大约0.5A,第二条支路电流大约0.4A,那么他在实验中所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应该是________。

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练习—13章探究简单电路(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

2020-2021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练习—13章探究简单电路(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

13章探究简单电路(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1.小明所在的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研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其实验过程如下:用电压表分别测量L1两端的电压UAB、L2两端的电压UBC和L1、L2两端的电压UAC(1)小明根据第一次的实验数据断定“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这一结论是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因为实验所用的小灯泡规格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了更换其中一个灯泡(规格须不同)方法来重复实验,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

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过程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是______的,电压表应该________(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

②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物理量没有__________。

③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得实验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__________。

L、2.在做“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的实验时,有多个灯泡可供选择,小明把两只灯泡1L串联起来接到电源I,如图1所示:2(1)闭合开关后,两灯均不亮,当分别把电压表并联接在图中AB 两点, BC 两点及AC 两点时,测得的数据是: 0AB U =, 4.5V BC U =, 4.5V AC U =,则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排除故障后实验正常进行,分别反电压表连在图中AB 两点、BC 两点及AC 两点,观察电压表示数,并记录数据.通过测量得到了三组实验数据如表:分析三组实验数据,可得出结论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完成后,同组的小杨同学认为,每次操作都需要将电压表拆接至AB 、BC 、AC 两端,太过繁琐,她认为只需进行两个简单的操作就可以了,如图2所示:①在测2L 两端的电压时,只需将电压表所接的B 接点不动,只断开A 接点,并改接到C 接点上;②测总电压时,只需将电压表所接的A 接点不动,只断开B 接点,并改接到C 接点上.聪明的小亮同学马上对她的方法给予了否定:他认为在进行操作①时,会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在进行操作②时,会出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学习滑动变阻器后,小明想利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进行多次实验,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设计要求电压表测灯泡2L 两端电压且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灯变亮,请在图中完成电路连接实物图_____(导线不得交叉).3.符合实验要求的可以变换输出电压的学生电源,多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一块已经调零的电压表,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请你利用上述器材,设计实验证明“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两端电压之和”.要求:(1)画出实验电路图;(2)写出实验步骤;(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4.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与电阻的关系”,研究过程如图(a)、(b)和(c)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请仔细观察图中电路的连接及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①分析比较图中(a)、(b)或(a)、(c)可知:_____.①分析比较图中(b)、(c)可知_____.5.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实验中,电路如图,电源电压为3V.(1)小余试触时电流表的指针如图所示,根据你的分析,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2)探究性实验必须多次实验,目的是:_____.(3)实验中,小余发现每次测得的A点位置和B点位置的电流都相等,为此,小明同学设计了改进方案:①改变电源的电压;②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你认为方案①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方案②成功的关键是:两个灯泡的规格应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4)改进后,测得A点位置的电流为0.3A,B点位置的电流为0.2A,则测量C点电流时,电流表应使用_____A量程(选填“0﹣0.6”或“0﹣3”).6.回顾实验与探究,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1)将L1、L2串联,把电压表与L1_____联,测出L1两端电压,填入表格.(2)测量L2两端的电压,请连接测L2两端电压的实物电路.(3)测量电源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如图.(4)换用规格_____(“相同”或“不同”)的两盏灯泡再进行实验.7.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电路图如图甲所示.(1)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串联在甲图中的_____(选填“A”、“B”或“C”)处.(2)若要测量A处的电流,连好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_____.(3)纠正(2)中错误后,分别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值如下表所示.由此得出结论:______.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8.小明和小华为了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小明在图甲中电路A、B、C三点各加一块电流表,并且连成了如图乙所示的实物图.(1)小明刚要闭合开关时,小华及时制止了他,这是因为闭合开关将会出现________的现象而损坏电路中的元件.小华发现这个电路中只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在这根道线上打“×”,然后画出正确的连接位置________.(2)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完成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电阻(规格不同).请你根据他们的实验步骤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通过对如表数据的分析可知: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_______来进行的,实验结论是:并联电路中干路的电流等于________.(3)过一会儿、发现电流表A、A1的示数一样,此时电路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A.L1断路B.L1短路C.L2断路D.L2短路9.在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实验时,小明同学实验组进行了如下操作:实验时用2节全新干电池串联作为电源,采用了如下的实验电路图:实验时收集了下表格数据(1)根据表中分析得出(用字母来表达)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是:_____.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是:_____.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是:_____.并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是:_____.(2)实验中用型号相同和型号不同的灯泡分别来实验,其目的是_____.(3)在某一次操作时,小明同学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向没有刻度的一方偏转,其原因是_____.(4)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_____(选填“闭合”或“断开”).在使用电流表、电压表时,①使用前应观察两表的指针是否_____②选择量程时,应用_____(选填“大量程”或“小量程”)进行试触③在不超量程的情况下,应选择小量程来测量,理由是_____.(5)当选择量程为0﹣0.6A,电流值为0.4A,如果从量程0﹣3A读出,这时指针会指在0﹣3A量程的_____A刻度处.所用的电源电压为_____V.(6)认真观察表格,有一处设计不合格,它是_____.(7)在并联实验电路中,某同学测得A点的电流是0.5A,B点电流0.3A,则通过灯L2的电流为_____A.(8)在某次探究串联电路电压关系实验中,小华同学测完L1的电压之后,把接A点的导线拆下来直接连接到C点上,这时会出现的现象是_____.10.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小明同学想用图甲中的器材组成电路,其中一个电压表测量电源两端的电压、一个电压表测量某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请你帮助他完成下述工作(电源电压不超过3V).(1)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___________;(2)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将实物图连成实验电路_________;(3)正确操作后,测量电源两端电压和灯泡两端电压的两电压表示数分别如图乙a、b所示,则电源两端的电压为_____ V,被直接测量的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____ V.(4)串联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电压的关系是_____.(5)分析可得:另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为_____V.11.小明同学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1)闭合开关,发现L1不发光,L2比较亮,电压表示数为零,则小灯泡L1的故障是_______.(2)排除故障后,小明正确测出了L1两端的电压,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为了节省时间,打算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此操作可能会导致电压表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3)最后,小明按照正确的方法测出了L1、L2、AC之间的电压U L1=2.4V,U L2=1.4V,U AC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出U AC=________________V,并得出了实验的最终结论.12.瑞瑞同学在中考物理实验加试时,对串联电路电压规律进行了探究.【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设计与进行实验】⑴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⑵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⑶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瑞瑞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 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⑷测出AC间的电压.【交流与评估】(1)瑞瑞同学用上面的方法_______(填“能”或“不能”)测出L2两端的电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方法改进后,测出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表格中.分析瑞瑞同学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串联电路总电压________各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之和(填“等于”或“不等于”).(3)这个实验在设计方案上还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拓展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合作进行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设计了图①电路,并连接了图①电路.(1)图①的实验电路连接中有一处错误,无法完成实验,连接错误的导线是________(填“a”、“b”或“c”).(2)正确连接后,继续实验,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①所示的曲线图.①图①中甲、乙两条曲线是根据图①电路测得的实验数据所绘制的曲线,其中与图①电路中电压表V1对应的曲线是________(填“甲”或“乙”).②已知电源电压恒为6V,根据探究目的分析图①中的曲线,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从图中还可求得R1的阻值为________Ω,R2的最大阻值为________Ω(3)拓展探究:同学们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重新设计如图①电路(电源电压未知),利用电压表和定值电阻R0(已知阻值)测量未知定值电阻Rx的阻值.①闭合开关S,________开关S1,________开关S2,测出电源电压记为U②闭合开关S,________开关S1,________开关S2,测出Rx电压记为Ux①R x表达式为________.14.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某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如甲图所示。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综合测试(Word 版 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中,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了实验,其中电源电压保持6V 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小灯泡的灯丝电阻大约1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A”.(1)请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纸上将图甲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____.(2)小华实验中,移动滑片P 到某处,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3V ,为了能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将滑片P 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滑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3.8V 时,观察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3)小华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时,通过它的电流________,它两端电压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它消耗的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呢____?【答案】 左 0.4A 1.52W 变小 变大 先增大在减小 【解析】 【分析】 【详解】(1)灯泡的额定电流: 3.8=0.3810P V I A U W==,因此电流表选择0~0.6A 的量程;用线把电流表0.6A 的接线柱、灯泡以及滑动变阻器上面任一接线柱连起来即可:(2)电压表测灯泡电压,要测灯泡的额定功率,使灯泡两端电压为3.8V ,使电压表的示数由3V 增大到3.8V ,要使灯泡电压增大,需要电流增大,总电阻减小,滑动变阻器电阻减小,滑片向左端移动.电流表选择0~0.6A 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0.2A ,每一个小格代表0.02A ,电流为0.4A ,则灯泡的额定功率: 3.80.4 1.52P UI V A W ==⨯=;(3)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时,通过它的电流变小,电路总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阻分压规律可知,它两端的电压变大,设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为R ,电路电流0=U I R R+,则根据P 滑=I 2可知:22222000()100220U U R U R R R R R R R R R⨯==Ω+++++Ω; 又因为R 的变化范围是0~20Ω,所以所以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它消耗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当R 滑=10Ω时消耗的功率最大). 【点睛】点评:本题涉及电压表的读数、滑动变阻器的变阻原理、电功率的计算,要认真审题,注意隐含条件,虽综合性强,但都属于基础知识,难度适中.2.“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测试卷 (word版,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测试卷 (word 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探究“并联电路干路电流与支路电流的关系”时:(1)如果有3个电阻123R R R 、、,对阻值的要求是:__________。

A 三个电阻的阻值都相等B .三个电阻的阻值可以有两个相等C .三个电阻的阻值都不相等(2)小明的实验记录如表格,请把第二次和第三次所用电阻填入表中:(________)(3)如果某次实验第一条支路电流大约0.5A ,第二条支路电流大约0.4A ,那么他在实验中所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应该是________。

A .始终用小量程测支路和干路电流B .始终用大量程测支路和干路电流C .用小量程测支路,用大量程测干路(4)如果在第3次时所用电流表发生故障,换了一块表,则_________。

A .前两次的也不要了,全部重新测量B .只把第3次数据重新测量【答案】C 1R 、3R ;2R 、3R C A【解析】【详解】(1)[1]实验为了得到普遍规律实验中使用三个电阻的阻值都不相等,故选C 。

(2)[2]由表可知,本实验电路只有两条支路,每次只能选择两个不同的电阻进行实验,所以第二次实验用电阻R 1和R 3,第三次实验用电阻R 2和R 3。

(3)[3]电流表的小量程为0~0.6A ,大量程为0~3A ,为了安全干路用大量程,为了精确支路用小量程,故选C 。

(4)[4]因每个电流表的误差不同,所以前两次的也不要了,全部重新测量,故选A 。

2.如图,把两个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研究串联电路特点.(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__;开关闭合并且两灯都发光时,取下其中一个小灯泡,可观察到__________现象;(2)在串联的两个小灯泡电路中再串联一个小灯泡,闭合开关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现象;(3)以上两个现象都说明了串联电路各用电器__________(选填“相互影响”或“不相互影响”)这一特点;(4)开关闭合并且两小灯泡都发光时,使其中一个小灯泡短路,可观察到被短路的小灯泡__________,另一个小灯泡的亮度__________(选填“变亮”、“变暗”、“不亮”、“不变”);(5)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__________的(填“相同”或“不相同”).【答案】断开另一灯熄灭原来两小灯泡变暗影响不亮变亮不相同【解析】【分析】串联电路是将整个电路串在一起,(包括用电器、导线、开关、电源);它的特点就是:(1)电流只有一条通路,(2)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3)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串联的优点:所以在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路,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串联的缺点;若电路中有一个用电器坏了,整个电路意味这都断了.【详解】(1)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如闭合开关连接电路,会损坏灯泡,故答案为断开;因两灯串联,两灯之间相互影响,当一只取下时,线路就断了,则另一只肯定熄灭,故答案为另一灯熄灭;(2)因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当加入一只灯后,各灯两端的电压就变小,所以亮度变暗,故答案为两灯都变暗;(3)串联电路的特点正是各个用电器相互影响,故答案为相互影响;(4) 开关闭合并且两小灯泡都发光时,使其中一个小灯泡短路,小灯泡被短路后,没有电流流经被短路的小灯泡,短路的小灯泡肯定不亮了,故答案为不亮;电路变成了另一个小灯泡的简单电路,那此时另一只灯泡分得的电压升高,相应的就会变亮了,故答案为变亮.(5)实验中,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应该选择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3.“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L1、L2应该选择_____(相同/不同)的小灯泡.(2)小明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应该_____.(3)测出L1两端的电压后,小明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接在B、C之间.小聪认为小明的操作太麻烦,只需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即可.小聪的办法是否正确?答:_____(正确/不正确).(4)测量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下表选录了四个小组的数据,你认为这些数据是否合理?答:_____(合理/不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实验小组L1两端电压/V L2两端电压/V串联总电压/V1 1.6 2.9 4.52 2.1 2.4 4.43 2.5 2.0 4.44 1.8 2.7 4.5【答案】不同断开开关,更换电压表的量程不正确合理因为在测量过程中,会有一些误差,总体上串联总电压约等于L1两端电压和L2两端电压之和【解析】【详解】(1)[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L1、L2应该选择不同的灯泡,避免两灯泡的电压相同,得出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电压相同的结论;(2)[2]从图乙可以看到,电压表的量程是0到15V,读数是2V,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应该断开开关,更换电压表的量程,改为0到3V;(3)[3]小聪的办法不正确,因为电压表与B点接触那端是正接线柱,当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改接到C点时,电流将会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流入,所以小聪的办法不正确;(4)[4][5]这些数据是合理的,因为在测量过程中,会有一些误差,总体上串联总电压约等于L1两端电压和L2两端电压之和。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电路初探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小张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热敏电阻R T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

已知M为控温器,电源电压未知但恒定不变,R为电阻箱(一种可以改变并读出阻值的变阻器)。

因实验器材的限制,利用该电路无法直接测出热敏电阻的阻值,聪明的小张进行了如下操作:①根据图甲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足够大;②控制控温器中液体温度为10℃,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达到某数值,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为26Ω;③依次改变控温器中的液体温度,同时……,得到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③中“……”部分的操作是____。

(2)从表中可以得出结论:在一定温度范围,_____。

(3)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小张用该热敏电阻和电压表制成了一支指针式温度计(电路图如图乙所示,电压表未接入),它可以直接在电压表刻度盘上读出相应温度。

闭合开关后,小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将电压表依次并在各接线柱之间发现ab间无示数,接ac、bc间有示数,此时电路中的故障是____。

小华重新正确连接电路后,若想要电压表的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应在原理图乙中_____两端接入电压表。

A.a、b B.b、c C.a、c【答案】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保持不变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定值电阻短路A【解析】【详解】(1)为了探究热敏电阻R T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应保持其他变量不变,即调节电阻箱阻值来保持电流表示数不变;(2)因为热敏电阻R t与电阻箱串联,而电路电流保持不变,所以电路总电阻保持不变,读表可知,那么随着温度升高,变阻箱电阻增大,即热敏电阻R T的减小。

(3)如图乙:闭合开关后,小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没有断路,将电压表依次并在各接线柱之间发现ab间无示数,而接ac、bc间有示数,则ab间一定发生短路;想要电压表的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路总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定值电阻ab两端电压随热敏电阻R t减小而增加,故应接在ab之间,选A。

2020-2021学年度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测试13章探究简单电路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

2020-2021学年度沪粤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测试13章探究简单电路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

13章探究简单电路(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规律)1.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特点时,用电压表测出第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用U A表示,第二个灯泡两端的电压用U B表示,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用U.请自选实验器材证明:在串联电路中,U=U A+U B。

(1)画出实验电路图;(2)写出实验步骤;(3)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2.小明和小亮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小明先按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成图乙的实物图(电压表尚未连接)。

(1)小亮一眼就看出了小明连接的错误,并指出如果直接闭合开关将出现________(选填“开路”或“短路”)现象,小灯泡L1、L2都不会亮,还可能造成变阻器或________损坏。

(2)小亮只更改跟L1、L2的四个接线柱A、B、C、D相连的某根导线的一端,就使电路连接正确了。

他的做法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出一种即可)。

(3)接下来,他们按图丙所示电路图连接了三个电压表.实验过程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V1的示数如图丁所示,则电压表V的示数是________V。

(4)他们在电路中串联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_______________端(选填“左”或“右”)。

3.小明为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进行了以下探究,请你帮他归纳结论和进行评估:(1)提出问题:并联电路中,各电灯两端的电压有什么关系;(2)设计实验: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组成如图所示的并联电路,用电压表分别测量两个灯泡L1、L2以及电源两端的电压;(3)进行实验: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实验数据,测得两个灯泡L1、L2以及电源两端的电压均为3V;(4)小明由此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评估:你认为本次实验存在的不足是什么?_______________;(6)小明应如何改进本实验___________?4.某实验小组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他们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测试题(Word 版 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进一步探究电容器是电气设备中的重要元件,是储存电荷的装置。

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用字母C 表示,单位为法拉,用字母F 表示。

两个相距很近又彼此绝缘的平行金属板形成一个最简单的电容器,在电路中用表示。

(1)如图,闭合开关,电容的两个极板将带等量异种电荷,这个过程叫电容器充电。

充电过程中,经过开关的电流方向是______(选填“从A 到B ”或“从B 到A ”)。

改变电源电压,电容器所带电荷量Q 也发生改变,实验数据如下表。

电压U /V2 8 2 电荷量Q /C4×10-3 6×10-3 2×10-3 5×10-3 电容C /F 2×10-3 0.75×10-3 1×10-3 2×10-3(2)分析数据可知,电容C 与电容器两端电压U 及电荷量Q 的关系式为:C=______。

(3)请把表格补充完整______。

(4)电容的大小不是由带电量或电压决定的,常见的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决定式为S C dε=(ε是一个常数,S 为极板面积,d 为极板间距离)。

多电容器串联时,121111=nC C C C ++…,(C 表示总电容,C 1、C 2.……C n 表示各电容器的电容)。

现有两个极板面积分别为S 1、S 2,极板间的距离分别为d 1、d 2的平行板电容器串联接到电压为U 的电源上,则总电容C =______,总共能够储存的电荷量为______。

【答案】B 到A Q C U= 2.5V 121221S S S d S d ε+ 121221S S d d U S S ε+ 【解析】【分析】【详解】(1)[1]充电过程中负电荷从A 运动到B ,正电荷从B 运动到A ,则根据电流方向的规定,经过开关的电流方向为B 到A 。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电路初探单元综合测试(Word版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1)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灯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V;(2)某同学在测量了灯L1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然后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一做法存在的问题是_____;(3)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

同学们有以下几种猜想:①灯L2灯丝断了;②灯L2的灯座短路;③灯L2也工作,但L2中电流比L1中电流小。

以上猜想中正确有_____(填序号)。

【答案】2.2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②【解析】【分析】【详解】(1)[1]由实物图可知,两灯串联,电压表测L1的电压;电源为两节干电池,则电源电压==U⨯2 1.5V3V根据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灯L1两端的电压不可能大于3V,故图中电压表选择的是0~3V 量程,对应的分度值是0.1V,指针指在2V右面第2个小格上,读数为⨯=2V+0.1V2 2.2V(2)[2]如果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样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了,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指针将反偏,即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因此这种接法是错误的。

(3)[3]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则:①若灯L2灯丝断了,电路断路,灯泡L1也不发光,故①错误;②若灯L2的灯座短路,灯L1发光,L2不发光,故②正确;③若灯L2也工作时,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L2中电流和L1中电流相等,故③错误。

综上所述,以上猜想中正确只有②。

2.若假设在两地之间的输电线发生了短路,如何确定短路的位置?青羊区某学校物理兴趣小组分別进行下面的研究:他们用AB、CD两根长均为L(L为75cm)的直电阻丝模拟输电线,将导线连在两根电阻丝之间某处模拟输电线短路,在电阻丝的右侧可以安装检测电路,电阻丝单位长度的阻值为r(每厘米的电阻为2Ω),如图甲所示。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单元综合测试粤教沪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单元综合测试粤教沪版(2021年整理)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单元综合测试(新版)粤教沪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单元综合测试(新版)粤教沪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单元综合测试(新版)粤教沪版的全部内容。

第十三章探究简单电路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电键S,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两灯串联连接且电流表测的电流B。

两灯并联连接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C. 两灯并联连接且电流表测的电流D。

两灯并联连接且电流表测的电流2。

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 )A。

5。

3V B . 1。

3V C . 6.5VD. 1.6V3。

与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上了正电,这是因为( )A。

丝绸上有些电子转移到了玻璃棒B。

玻璃棒有些电子转移到了丝绸上C. 丝绸上有些正电荷转移到了玻璃棒 D. 玻璃棒有些正电荷转移到了丝绸上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的示数为6V,则电源电压为()A. 3VB。

6VC。

9VD。

12V5.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使用电压表时,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它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B。

使用天平测质量时,应该用镊子取放砝码C. 使用量筒测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底部相平D。

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温时,将温度计放入水中后,应该等示数稳定后读数6。

如图所示,电流表的示数是()A. 0.3A B。

1。

5A C。

可能是0.3A,也可能是1.5A D。

可能是1。

5A,也可能是0.25A 7。

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A. 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B. 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C. 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爱吸附灰尘 D. 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8。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测试卷附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中,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了实验,其中电源电压保持6V 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小灯泡的灯丝电阻大约1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A”.(1)请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纸上将图甲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____.(2)小华实验中,移动滑片P 到某处,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3V ,为了能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将滑片P 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滑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3.8V 时,观察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3)小华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时,通过它的电流________,它两端电压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它消耗的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呢____?【答案】 左 0.4A 1.52W 变小 变大 先增大在减小【解析】【分析】【详解】(1)灯泡的额定电流: 3.8=0.3810P V I A U W==,因此电流表选择0~0.6A 的量程;用线把电流表0.6A 的接线柱、灯泡以及滑动变阻器上面任一接线柱连起来即可:(2)电压表测灯泡电压,要测灯泡的额定功率,使灯泡两端电压为3.8V,使电压表的示数由3V增大到3.8V,要使灯泡电压增大,需要电流增大,总电阻减小,滑动变阻器电阻减小,滑片向左端移动.电流表选择0~0.6A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0.2A,每一个小格代表0.02A,电流为0.4A,则灯泡的额定功率: 3.80.4 1.52P UI V A W==⨯=;(3)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时,通过它的电流变小,电路总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阻分压规律可知,它两端的电压变大,设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为R,电路电流=UIR R+,则根据P滑=I2可知:22222000()100220U U R URR R R R R R RR⨯==Ω+++++Ω;又因为R的变化范围是0~20Ω,所以所以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它消耗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当R滑=10Ω时消耗的功率最大).【点睛】点评:本题涉及电压表的读数、滑动变阻器的变阻原理、电功率的计算,要认真审题,注意隐含条件,虽综合性强,但都属于基础知识,难度适中.2.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1)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灯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V;(2)某同学在测量了灯L1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然后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一做法存在的问题是_____;(3)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瑞瑞和欢欢在网络上看到用土豆点亮LED小灯泡的视频,为了验证视频的真实性,他们找来一些物品,按照视频中的方式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1)闭合开关后,LED小灯泡果真被点亮了。

此时,土豆相当于电路中的__________,该装置实现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____能转化为电能;(2)为什么土豆能够点亮LED小灯泡呢?通过查找资料他们了解到:铜片和锌片在电解质(即土豆中富含的果酸)的作用下,使电子由锌片处出发并沿着导线经过LED小灯泡到达铜片处,因此闭合电路中会产生电流。

由此可知,该土豆电池的正极是________片;(3)为了验证土豆电池的正负极,他们还可以选用下列实验仪器中的_______(填字母代号)进行判断;A.小灯泡 B.电压表 C.电阻极板铜片和铝片间的电压/V铜片和锌片间的电压/V果蔬材料种类西红柿0.470.93苹果0.550.96柠檬0.620.99(4)根据获得的知识,瑞瑞和欢欢又找来了更多物品进行创新实验。

在果蔬中插入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极板材料不同),并保持两块极板间的距离、极板与果蔬的接触面积不变,测量两块极板之间的电压,结果如上表中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果蔬电池的电压与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

【答案】电源化学铜 B 果蔬种类极板材料【解析】【分析】【详解】(1)[1][2]闭合开关后,土豆消耗化学能,产生电能,使LED小灯泡被点亮,所以土豆相当于电路中的电源,该装置实现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3]铜片和锌片在电解质的作用下,使电子由锌片处出发并沿着导线经过LED小灯泡到达铜片处,因此闭合电路中会产生电流,因为电流方向与电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反,则电流方向是由铜片流向锌片,而电流是从电源正极流出,所以该土豆电池的正极是铜片。

(3)[4]当土豆电池可以作为电源时,接上电压表,其指针会发生偏转,故据此能判断该电池是否有电压,当电压表正向偏转时,与电压表正接线柱相连的是正极,而灯泡和电阻不能判断出电池的正负极。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电路初探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1)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灯L1两端的电压为_____V;(2)某同学在测量了灯L1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然后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一做法存在的问题是_____;(3)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

同学们有以下几种猜想:①灯L2灯丝断了;②灯L2的灯座短路;③灯L2也工作,但L2中电流比L1中电流小。

以上猜想中正确有_____(填序号)。

【答案】2.2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②【解析】【分析】【详解】(1)[1]由实物图可知,两灯串联,电压表测L1的电压;电源为两节干电池,则电源电压==U⨯2 1.5V3V根据串联分压的特点可知,灯L1两端的电压不可能大于3V,故图中电压表选择的是0~3V 量程,对应的分度值是0.1V,指针指在2V右面第2个小格上,读数为⨯=2V+0.1V2 2.2V(2)[2]如果将AE导线的A端松开,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灯L2两端的电压,这样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了,开关闭合后,电压表的指针将反偏,即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因此这种接法是错误的。

(3)[3]闭合开关S后,发现灯L1发光,L2不发光,则:①若灯L2灯丝断了,电路断路,灯泡L1也不发光,故①错误;②若灯L2的灯座短路,灯L1发光,L2不发光,故②正确;③若灯L2也工作时,由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L2中电流和L1中电流相等,故③错误。

综上所述,以上猜想中正确只有②。

2.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思路如下∶接好电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A、B、C三处,测出第一组数据;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并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1)如图2是某同学连接的并联电路的局部图,某次实验中,测量完干路电流之后,某同学想测量通过L1的电流,为接入电流表,a、b、c、d四个接点中最方便的导线拆接点是________点,同时注意,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检测(提高,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检测(提高,Word版 含解析)

九年级物理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检测(提高,Word 版 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实验中,小华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进行了实验,其中电源电压保持6V 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8V ,小灯泡的灯丝电阻大约10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1A”.(1)请用铅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答题纸上将图甲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____.(2)小华实验中,移动滑片P 到某处,发现电压表的示数为3V ,为了能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将滑片P 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滑动,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3.8V 时,观察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 ,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3)小华想: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时,通过它的电流________,它两端电压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它消耗的功率是增大还是减小呢____?【答案】 左 0.4A 1.52W 变小 变大 先增大在减小【解析】【分析】【详解】(1)灯泡的额定电流: 3.8=0.3810P V I A U W==,因此电流表选择0~0.6A 的量程;用线把电流表0.6A 的接线柱、灯泡以及滑动变阻器上面任一接线柱连起来即可:(2)电压表测灯泡电压,要测灯泡的额定功率,使灯泡两端电压为3.8V ,使电压表的示数由3V 增大到3.8V ,要使灯泡电压增大,需要电流增大,总电阻减小,滑动变阻器电阻减小,滑片向左端移动.电流表选择0~0.6A 量程,每一个大格代表0.2A ,每一个小格代表0.02A ,电流为0.4A ,则灯泡的额定功率: 3.80.4 1.52P UI V A W ==⨯=;(3)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时,通过它的电流变小,电路总电压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阻分压规律可知,它两端的电压变大,设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为R ,电路电流0=U I R R +,则根据P 滑=I 2可知:22222000()100220U U R U R R R R R R R R R⨯==Ω+++++Ω; 又因为R 的变化范围是0~20Ω,所以所以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它消耗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当R 滑=10Ω时消耗的功率最大).【点睛】点评:本题涉及电压表的读数、滑动变阻器的变阻原理、电功率的计算,要认真审题,注意隐含条件,虽综合性强,但都属于基础知识,难度适中.2.如图,把两个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研究串联电路特点.(1)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__;开关闭合并且两灯都发光时,取下其中一个小灯泡,可观察到__________现象;(2)在串联的两个小灯泡电路中再串联一个小灯泡,闭合开关后可观察到__________现象;(3)以上两个现象都说明了串联电路各用电器__________(选填“相互影响”或“不相互影响”)这一特点;(4)开关闭合并且两小灯泡都发光时,使其中一个小灯泡短路,可观察到被短路的小灯泡__________,另一个小灯泡的亮度__________(选填“变亮”、“变暗”、“不亮”、“不变”);(5)实验中,选择两个小灯泡的规格应该是__________的(填“相同”或“不相同”).【答案】断开 另一灯熄灭 原来两小灯泡变暗 影响 不亮 变亮 不相同【解析】【分析】串联电路是将整个电路串在一起,(包括用电器、导线、开关、电源);它的特点就是:(1)电流只有一条通路,(2)开关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3)各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串联的优点:所以在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路,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串联的缺点;若电路中有一个用电器坏了,整个电路意味这都断了.【详解】(1)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如闭合开关连接电路,会损坏灯泡,故答案为断开;因两灯串联,两灯之间相互影响,当一只取下时,线路就断了,则另一只肯定熄灭,故答案为另一灯熄灭;(2)因在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当加入一只灯后,各灯两端的电压就变小,所以亮度变暗,故答案为两灯都变暗;(3)串联电路的特点正是各个用电器相互影响,故答案为相互影响;(4) 开关闭合并且两小灯泡都发光时,使其中一个小灯泡短路,小灯泡被短路后,没有电流流经被短路的小灯泡,短路的小灯泡肯定不亮了,故答案为不亮;电路变成了另一个小灯泡的简单电路,那此时另一只灯泡分得的电压升高,相应的就会变亮了,故答案为变亮.(5)实验中,为了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应该选择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3.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的实验中(1)小明想测量干路中的电流,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检查电路时发现只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在这根导线上打上“×”并作出正确的连线。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思路如下∶接好电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A、B、C三处,测出第一组数据;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并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1)如图2是某同学连接的并联电路的局部图,某次实验中,测量完干路电流之后,某同学想测量通过L1的电流,为接入电流表,a、b、c、d四个接点中最方便的导线拆接点是________点,同时注意,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

测量过程中,电流表出现图3中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2)该同学表格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A处的电流I A B处的电流I B C处的电流I C第一次测量0.100.120.22第二次测量0.200.240.44第三次测量0.250.300.55(3)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_____(选填“一”或“二”)进行的,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_______________;(4)根据上述结论,应用到如图4中,图中已标明了电流的方向,若b、c、d中的电流大小分别为0.3A、0.6A、0.2A,则a中的电流大小为__________A。

【答案】d断开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电流没有单位一各支路电流之和 0.1 【解析】【分析】【详解】(1)[1][2]为接入电流表,a、b、c、d四个接点中最方便的导线拆接点是d点,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3]由图3所示电流表可知,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这是由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造成的。

(2)[4]由表格可知,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电流没有单位。

(3)[5][6]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第2次与第3次实验时,电流值与第一次实验的电流值只是数值上发生了倍数变化,所以后面两次实验是通过改变电源电压进行实验的,即采用方法一进行实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测试题(Word版 含解析)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三章电路初探单元测试题(Word版含解析)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实验小组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来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实验思路如下∶接好电路后,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A、B、C三处,测出第一组数据;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他们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来重复实验,并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测量: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灯泡(规格不同)(1)如图2是某同学连接的并联电路的局部图,某次实验中,测量完干路电流之后,某同学想测量通过L1的电流,为接入电流表,a、b、c、d四个接点中最方便的导线拆接点是________点,同时注意,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__。

测量过程中,电流表出现图3中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2)该同学表格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A处的电流I A B处的电流I B C处的电流I C第一次测量0.100.120.22第二次测量0.200.240.44第三次测量0.250.300.55(3)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_____(选填“一”或“二”)进行的,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_______________;(4)根据上述结论,应用到如图4中,图中已标明了电流的方向,若b、c、d中的电流大小分别为0.3A、0.6A、0.2A,则a中的电流大小为__________A。

【答案】d断开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电流没有单位一各支路电流之和 0.1 【解析】【分析】【详解】(1)[1][2]为接入电流表,a、b、c、d四个接点中最方便的导线拆接点是d点,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断开。

[3]由图3所示电流表可知,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这是由于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造成的。

(2)[4]由表格可知,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电流没有单位。

(3)[5][6]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第2次与第3次实验时,电流值与第一次实验的电流值只是数值上发生了倍数变化,所以后面两次实验是通过改变电源电压进行实验的,即采用方法一进行实验;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020_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3章探究简单电路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版粤教沪版2020121

2020_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3章探究简单电路单元综合测试含解析新版粤教沪版2020121

第13章探究简单电路单元测试【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45分)1.两个带电体接触后都不带电了,说明它们原来带的电是()A.同种电荷B.异种电荷C.等量同种电荷D.等量异种电荷【答案】D【解析】A.因为同种电荷排斥,不发生电荷的中和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异种电荷吸引,但如果不是等量的异种电荷不能中和完全,物体也会带电,故B不符合题意;C.如果带等量同种电荷接触后不能发生电荷的中和现象,物体还要带点,故C不符合题意;D.两个带电体接触后都不带电了,说明它们原来带的电是等量异种电荷,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粘”字用来描述某些物理现象形象而生动,对下列现象的成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光滑铅块挤压在一起就能“粘”住--因为分子间没有斥力B.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由于大气压的作用C.刚从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粘”住舌头--因为液体瞬间凝固D.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因为衣服带静电【答案】A【解析】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A不正确,A符合题意;B.挂衣钩是被大气压压在墙上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冰棒会“粘”住舌头,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分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凝固成冰,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D.化纤衣服与皮肤摩擦时,会产生静电,吸引较小的毛绒,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

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如图)。

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上的两金属球连接起来,则A、B金属箔张角的变化情况是()A.A和B都不变 B.A变小,B张开C.A变大,B不变D.A闭合,B张开【答案】B【解析】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杆将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A验电器上所带电荷通过电子的移动向B验电器转移,若A带正电,B上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向验电器A转移,使B 带正电;若A带负电,A上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向B移动,使B带负电。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3章探究简单电路单元综合测试卷(附解析粤教沪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3章探究简单电路单元综合测试卷(附解析粤教沪版)

第13章探究简单电路单元测试【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45分)1.两个带电体接触后都不带电了,说明它们原来带的电是()A.同种电荷B.异种电荷C.等量同种电荷D.等量异种电荷【答案】D【解析】A.因为同种电荷排斥,不发生电荷的中和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异种电荷吸引,但如果不是等量的异种电荷不能中和完全,物体也会带电,故B不符合题意;C.如果带等量同种电荷接触后不能发生电荷的中和现象,物体还要带点,故C不符合题意;D.两个带电体接触后都不带电了,说明它们原来带的电是等量异种电荷,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粘”字用来描述某些物理现象形象而生动,对下列现象的成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光滑铅块挤压在一起就能“粘”住--因为分子间没有斥力B.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由于大气压的作用C.刚从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粘”住舌头--因为液体瞬间凝固D.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因为衣服带静电【答案】A【解析】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A不正确,A符合题意;B.挂衣钩是被大气压压在墙上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冰棒会“粘”住舌头,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分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凝固成冰,故C正确,C 不符合题意;D.化纤衣服与皮肤摩擦时,会产生静电,吸引较小的毛绒,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

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如图)。

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上的两金属球连接起来,则A、B金属箔张角的变化情况是()A.A和B都不变B.A变小,B张开C.A变大,B不变 D.A闭合,B张开【答案】B【解析】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杆将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A验电器上所带电荷通过电子的移动向B验电器转移,若A带正电,B上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向验电器A转移,使B带正电;若A带负电,A上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向B移动,使B带负电。

第13章电路初探单元综合检测(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第13章电路初探单元综合检测(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第13章电路初探单元综合检测(分层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不属于电源的是()A.干电池B.发电机C.电磁炉D.太阳能电池【答案】C【解析】常见的电源有:蓄电池、干电池、发电机/太阳能电池,可以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电磁炉是用电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不是电源。

故C正确,ABD错误。

2.下面是小明同学对有关电路分析后作出的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一定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逐个顺次连接元件B.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晨同时灭,它们是串联的C.教室内的三盏日光灯由一个开关控制,它们同时亮,同时熄灭,这三盏灯的连接方式为并联D.两个灯泡连接在同一电路中,如果其中一个出现故障而不亮,另一个灯泡能亮,则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为并联【答案】C【解析】A.连接电路时,既可以从电源正极开始依次连接好电路元件,也可以从电源负极开始依次连接好电路元件,故A错误;B.马路两旁的路灯,晚上同时亮早晨同时灭,是开关在干路上,当路灯中一盏灯坏掉后,其它灯仍可以正常工作,因此它们工作时互不影响,它们是并联连接,故B错误;C.教室内的三盏日光灯由一个开关控制,它们同时亮,同时熄灭,但三盏灯的工作互不影响,一盏不工作,其它的仍可正常工作,所以这三盏灯的连接方式为并联,故C正确;D.两个灯泡连接在同一电路中,串联时,如果其中一个被短路,会出现这个灯泡不亮另一个灯泡能亮的现象,则两灯不一定时并联连接,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电路的连接、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是一道基础题。

3.新型电动公共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电动机。

它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要保证人身安全,前、后两门(电路开关)中任意一个门没有关闭好,车都无法行驶。

如图中符合要求的电路是()A.B.C.D.【答案】A【解析】A.由题意可知,电动机要由前、后两门(前门、后门开关)同时控制,任意一个门没有关闭好电动机都不能工作,则电动公交车无法行驶,所以前、后两门中的电路开关应串联连接同时控制电动机,故A 符合题意;B.前门关好(前门开关闭合),后门没关好(后门开关断开),电动机就能工作,车可以行驶,故B不符合题意C.只关好前门(前门开关闭合),电动机就工作,车可以行驶;关好后面(后门开关闭合),电动机不工作,车无法行驶,故C不符合题意;D.前门、后门开关并联,关好任何一个,电动机都能工作,车可以行驶,故D不符合题意。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三章 电路初探单元测试卷(解析版)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单元测试卷(解析版)一、初三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易错压轴题提优(难)1.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小张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热敏电阻R T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

已知M为控温器,电源电压未知但恒定不变,R为电阻箱(一种可以改变并读出阻值的变阻器)。

因实验器材的限制,利用该电路无法直接测出热敏电阻的阻值,聪明的小张进行了如下操作:①根据图甲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将电阻箱的阻值调到足够大;②控制控温器中液体温度为10℃,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达到某数值,记录此时电阻箱的阻值为26Ω;③依次改变控温器中的液体温度,同时……,得到相关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③中“……”部分的操作是____。

(2)从表中可以得出结论:在一定温度范围,_____。

(3)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小张用该热敏电阻和电压表制成了一支指针式温度计(电路图如图乙所示,电压表未接入),它可以直接在电压表刻度盘上读出相应温度。

闭合开关后,小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将电压表依次并在各接线柱之间发现ab间无示数,接ac、bc间有示数,此时电路中的故障是____。

小华重新正确连接电路后,若想要电压表的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应在原理图乙中_____两端接入电压表。

A.a、b B.b、c C.a、c【答案】调节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保持不变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定值电阻短路A【解析】【详解】(1)为了探究热敏电阻R T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应保持其他变量不变,即调节电阻箱阻值来保持电流表示数不变;(2)因为热敏电阻R t与电阻箱串联,而电路电流保持不变,所以电路总电阻保持不变,读表可知,那么随着温度升高,变阻箱电阻增大,即热敏电阻R T的减小。

(3)如图乙:闭合开关后,小华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路没有断路,将电压表依次并在各接线柱之间发现ab间无示数,而接ac、bc间有示数,则ab间一定发生短路;想要电压表的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路总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定值电阻ab两端电压随热敏电阻R t减小而增加,故应接在ab之间,选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章探究简单电路单元测试【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一.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3分,本大题共45分)1.两个带电体接触后都不带电了,说明它们原来带的电是()A.同种电荷B.异种电荷C.等量同种电荷D.等量异种电荷【答案】D【解析】A.因为同种电荷排斥,不发生电荷的中和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异种电荷吸引,但如果不是等量的异种电荷不能中和完全,物体也会带电,故B不符合题意;C.如果带等量同种电荷接触后不能发生电荷的中和现象,物体还要带点,故C不符合题意;D.两个带电体接触后都不带电了,说明它们原来带的电是等量异种电荷,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粘”字用来描述某些物理现象形象而生动,对下列现象的成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光滑铅块挤压在一起就能“粘”住--因为分子间没有斥力B.吸盘式挂衣钩能够“粘”在墙上--由于大气压的作用C.刚从冷冻室拿出的冰棒会“粘”住舌头--因为液体瞬间凝固D.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毛绒--因为衣服带静电【答案】A【解析】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A不正确,A符合题意;B.挂衣钩是被大气压压在墙上的,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C.冰棒会“粘”住舌头,是因为舌头上的水分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棒凝固成冰,故C正确,C 不符合题意;D.化纤衣服与皮肤摩擦时,会产生静电,吸引较小的毛绒,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电,B不带电。

可以看到A的金属箔张开,B的金属箔闭合(如图)。

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将A和B上的两金属球连接起来,则A、B金属箔张角的变化情况是()A.A和B都不变B.A变小,B张开C.A变大,B不变 D.A闭合,B张开【答案】B【解析】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杆将两个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时,A验电器上所带电荷通过电子的移动向B验电器转移,若A带正电,B上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向验电器A转移,使B带正电;若A带负电,A上的自由电子通过金属棒向B移动,使B带负电。

A验电器所带电荷量减少,金属箔张角变小,B验电器金属箔带同种电荷,金属箔张开,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如图所示,开关S闭合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L1的灯丝全烧断B、L2的灯丝全烧断C、L1和L2的灯丝都全烧坏D、电池会烧坏【答案】D【解析】开关S闭合时,开关S及导线把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灯L1和L2都不亮,电源短路,电池会烧坏。

短路是不允许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小宇同学用电流表测两只电灯串联后的电流(如图),他发现开关S闭合后,两只电灯都发光,但电流表却纹丝不动,则可能的故障原因是()A.电流表的一个接线柱没接上B.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C.电流表内部线圈断裂,使电流无法通过D.电流表两接线柱的接线相碰,使电流表被短路【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两灯串联,开关S闭合后,两只电灯都发光,说明电路处于通路状态,电路中有电流流过,但电流表却纹丝不动,说明电流表在连接时发生短路,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6.如图所示是一个能吹出冷热风的电吹风简化电路图,图中A是吹风机,B是电热丝。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只闭合开关S2,电吹风吹出热风B.只闭合开关S1,电吹风吹出冷风C.同时闭合开关S1、S2,电吹风吹出冷风D.同时闭合开关S1、S2,电吹风吹出热风【答案】D【解析】由图知:吹风机A与电热丝B并联在电路中,开关S2在干上,S1在支路上。

A.只闭合开关S2,仅电吹风工作,吹出冷风,故A错误;B.只闭合开关S1,干路开关S2断开,都不工作,不吹风,故B错误;C.同时闭合开关S1、S2,都工作,电吹风吹出热风,故C错误;D.同时闭合开关S1、S2,电吹风吹出热风,故D正确;故选D。

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1、L2两灯泡串联 B.通过L1灯的电流大于L2灯的电流C.L1、L2两灯泡并联 D.若L1灯丝烧断,L2灯仍能正常发光【答案】A【解析】实物图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L1和L2串联。

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处处相等,如果其中一个灯泡灯丝烧断,另一个灯泡就不能正常发光,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测的是通过灯L1的电流B.电流表测的是通过灯L1和L2的总电流C.取下灯L1后L2仍然会亮,电流表有读数D.取下灯L2后L1也不亮,电流表无读数【答案】C【解析】因为这是一个并联电路,因为电路中有两条电流的通路,并且每条电路上都有一个用电器。

电流表和L2串联在一条支路上,所以电流表测的是通过L2的电流。

由于两灯是并联连接,各支路互不影响,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9.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实验中,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A1、A2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通过灯泡L1、L2电流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A.L1的电流大于L2的电流B.L1的电流小于L2的电流C.L1的电流等于L2的电流D.无法比较L1、L2的电流大小【答案】B【解析】观察图乙知电流表选用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A1的示数为0.5A;观察图丙知电流表选用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A2的示数为1A,所以通过L1的电流小于通过L2的电流,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10.下图所示为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灯L1的电流的电路图,其中电路连接正确的是()A.B.C.D.【答案】D【解析】A.两个灯泡是并联的,电流表串联在灯泡L1的支路,可是电流表的接线柱接反了,故A错误;B.电流表接在灯泡L2的支路,测量的的是灯泡L2的电流,故B错误;C.电流表测量的干路的总电流,故C错误;D.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灯L1的电流,故D正确。

故选D。

11.如图所示各电路图中,电流表和电压表使用均正确的是图()A.B.C.D.【答案】D【解析】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量程的选择;二是电表的连接的方式,电流表与待电路串联,电压表与待测电路并联;三是电流的流向,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2.如图甲所示,当甲电路中的开关S闭合时,两个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均为如图乙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A.1.2V, 6V B.6V, 1.2V C.4.8V, 1.2V D.1.2V, 4.8V 【答案】C【解析】如图所示,R1和R2串联,电压表V1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V2与R2并联,测量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特点,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

由U=U1+U2可知,电压表V1示数应大于电压表V2示数,两个电压表的指针位置相同,说明两电压表所选量程不同,电压表V1选择大量程,分度值为0.5V示数为6V,电压表V2选择小量程,分度值为0.1V示数为1.2V,R2两端的电压为1.2V,电阻R1 两端的电压为U1=U-U2=6V-1.2V=4.8V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13.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灯泡L1、L2均正常发光,但过一会儿,两灯均突然熄灭.某同学利用电压表探究电路故障,他用电压表分别接到灯L1、灯L2两端测量电压,发现灯L1两端电压为零,灯L2两端电压不为零,由此可判断电路的故障是()A.灯L1断路B.灯L2短路C.灯L2断路D.开关S接触不良【答案】C【解析】A.若灯L1断路,当用电压表测量L2两端电压时,电压表不会有示数,故A不合题意;B.若灯L2短路,当用电压表测量L2两端电压时,电压表被短路,也不会有示数,故B不合题意;C.若灯L2断路,当用电压表测量时,电压表与灯L1串联,电压表有示数,显示电源电压,故C符合题意;D.如果开关S接触不良,则整个电路断路,灯L2两端电压也会为零,故D不合题意。

14.在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A. 4.8V,1.2VB. 6V,1.2VC. 1.2V,6VD. 1.2V,4.8V【答案】A【解析】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V1测量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量电阻R2电压,电压表V1示数应大于电压表V2示数,而两电压表指针位置相同,则电压表V1量程是0~15V,分度值是0.5V,电压表示数U1=6V;电压表V2量程是0~3V,分度值是0.1V,电压表示数U2=1.2V;电阻R2的电压是1.2V,电阻R1的电压6V-1.2V=4.8V,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15.小王家的卫生间有一只换气扇和一盏照明灯,它们的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A.换气扇和照明灯必须同时工作B.换气扇和照明灯不能同时工作C.它们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D.它们工作时通过的电流一定相等【答案】C【解析】由电路图可知,照明灯和换气扇并联,它们可以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开关S1控制换气扇,开关S2控制照明灯;并联电路电压相等,换气扇与照明灯并联,它们工作时两端电压一定相等,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二.填空 (每空1 分,16个空,本题共16分)16.用干燥的丝绸摩擦玻璃棒后,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物体,则说明玻璃棒;此轻小物体(选填“肯定”或“可能”)是带电体.【答案】带了电;可能【解析】用摩擦的方法使两个不同的物体带电的现象,叫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

干燥的丝绸摩擦玻璃棒后,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物体,说明摩擦后玻璃棒带了电;由于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轻小物体可能带电也可能不带电。

17.物体由于带电(静电),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有利和有害两方面,请你就此举出两个例子(无论有利或有害都可以)。

【答案】静电除尘;静电喷涂【解析】静电也就是生活中摩擦起电现象产生的,例如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塑料梳子和头发之间就会发生摩擦起电现象;空气干燥时,用手接触电视屏幕就会听到噼啪声,这也是摩擦起电现象。

18.现在许多宾馆都利用房卡取电,如图所示,只有把房卡插入槽中,房间内的用电器才能使用。

房卡的作用相当于家庭电路中的,房间里各用电器之间是联的。

【答案】开关;并【解析】房卡可以控制用电器的工作,不插入插槽中,所有房间内的用电器都不工作,所以房卡相当家庭电路干路上的总开关(开关);房间里各用电器之间工作情况是互不影响,所以各用电器之间是并联。

19.如图所示,要使灯L1和灯L2并联在电路中,应闭合的开关是;要使灯L1和灯L2串联在电路中,应闭合的开关是;开关不能同时闭合,否则会发生短路。

【答案】S1S3;S2;S1S2S3【解析】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用电器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不经过用电器,用导线直接将电源的两极连接起来会发生短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