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第十章
2022年注册会计师《经济法》章节基础练习(第十章 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
2022年注册会计师《经济法》章节基础练习第十章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企业国有资产的概念和监督管理体制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财政部门是金融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部门,所以选项D正确。
正确答案:ABD答案解析:国有资产按照用途和性质划分,可分为经营性国有资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和资源性国有资产。
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单项选择题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是指根据()人民政府的授权,代表()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部门。
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是指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的授权,代表本级人民政府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部门。
这里如果只说某一级的人民政府,那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的概念是不完整的,因此选项D正确,选项ABC错误。
单项选择题根据《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的基本职责的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选项B的正确表述为:委派股东代表参加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召开的股东会会议、股东大会会议。
而且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股东会职权。
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不负责向所监管企业派出董事会,选项A错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向所监管企业派出监事会,负责监事会的日常管理工作,选项B正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对国家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的职责,因此是指导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重组的,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国家出资企业的概念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即按照《公司法》成立的国有资本具有控股地位的公司,包括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多项选择题正确答案:ACD答案解析:国有资本控股指其出资额占有限责任公司资本总额50%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50%以上的股东;出资额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虽然不足50%,但依其出资额或者持有的股份享有的表决权已足以对股东会、股东大会的决议产生重大影响的股东。
经济法基础教程(第五版)课后习题10第十章 产品质量法
第十一章产品质量法【阶段测试】一、名词解释(略)产品缺陷产品质量认证产品抽查产品召回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产品中哪种产品质量适用《产品质量法》调整?(B )A.原煤B.电视机C.籽棉D.饲养的鱼2.销售者不得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C )的产品和失效、变质的产品A.限制使用B.未经检验C.停止销售D.未经认证3.某厂发运一批玻璃器皿,以印有“龙丰牌方便面”的纸箱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装卸工未细拿轻放而损坏若干件,该损失应由下列哪个部门承担?( D )A.装卸工承担.B.装卸工的雇主承担C.运输部门承担D.某厂承担4.甲公司售与乙商场一批玻璃花瓶,称花瓶上有不规则的抽象花纹为新产品,乙商场接货后即行销售,后受到很多消费者投诉,消费者说花瓶上的花纹实际上裂缝,花瓶漏水,要求乙商场退货并赔偿损失,乙商场与甲公司交涉,甲公司称此类花瓶是用于插装塑料花的,裂缝不影响使用,且有特殊的美学效果,拒绝承担责任。
经查,消费者所述属实。
下列答案中不正确的是:(D )A.乙商场应予退换并赔偿损失B.乙商场退换并赔偿损失后可向甲公司追偿C.消费者丙被花瓶裂缝划伤,可向甲公司直接索赔D.乙商场无过错,不应当对此负责5.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于《产品质量法》禁止的产品,而为其提供运输服务的,没收全部收入,并处违法收入(D )罚款。
A.50%以上三倍以下B.20%以上三倍以下C.50%以上两倍以下D.一倍以下三倍以下三、判断题1.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监督检查的主要方式是抽查。
(√)2.缺陷产品造成他人人身、的财产损害的,该产品的销售者和生产者承担连带责任。
(√)3.我国《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从产品售出之日起计算。
(×)4.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经济法基础》教案
《经济法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经济法的基本概念、特征和作用;(2)掌握我国经济法的主要法律法规;(3)了解企业法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4)掌握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5)了解市场竞争法律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经济法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方面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经济法基本概念与特征(1)经济法的定义;(2)经济法的特征;(3)经济法的作用。
2. 我国经济法的主要法律法规(1)企业法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2)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3)市场竞争法律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法基本概念、特征、作用以及主要法律法规;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经济法律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4. 情景模拟法:模拟经济法律纠纷场景,培养学生分析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经济法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解经济法基本概念与特征,让学生理解经济法的基本内涵;3. 介绍我国经济法的主要法律法规,使学生掌握相关法律知识;4. 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经济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评价:考察学生课堂参与度、发言积极性、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评价:测试学生对经济法基本概念、法律法规的掌握程度;3. 期末综合评价:评价学生对经济法的理解运用能力,以及法律素养的提高。
六、教学内容与安排第六章:企业法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1. 企业法人的概念与特征2. 企业法人的成立条件与程序3. 企业法人的权利与义务4. 企业法人的法律责任第七章: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1. 合同法的定义与适用范围2. 合同的订立与生效3. 合同的履行、变更与解除4. 合同的违约责任与救济措施第八章:市场竞争法律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1. 市场竞争的概念与特征2. 反垄断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3.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4. 市场竞争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第九章:经济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1. 经济违法行为的概念与分类2. 经济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3. 经济犯罪的概念与特点4. 经济犯罪的刑事责任与刑罚第十章: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1. 经济纠纷的解决方式2. 仲裁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3. 民事诉讼法的适用范围与基本程序4. 行政诉讼法的适用范围与基本程序七、教学方法与手段6. 企业法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企业法人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责任;7. 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运用情景模拟法,模拟合同纠纷场景,培养学生运用合同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 市场竞争法律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市场竞争法律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9. 经济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结合法律案例,讲解经济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10. 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运用讲授法,讲解经济纠纷的解决途径及其相关法律规定,使学生了解各类纠纷解决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2023中级会计经济法每章分数
2023年中级会计经济法每章分数一、综述中级会计经济法考试是会计专业的重要考试之一,对会计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有着较高的要求。
其中,对各章节的重点掌握程度也有着明确的评分标准。
本文将就2023年中级会计经济法每章分数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便考生更好地了解各章节的重要性和备考重点。
二、《中级会计经济法》各章分数分布1.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第一章主要内容包括经济法的基本概念、法律规则的基本原则和法律体系等内容。
在考试中,第一章的得分占比一般在5左右。
2. 第二章:《物权法》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包括不动产权、动产权、担保物权等。
在考试中,第二章的得分占比一般在8左右。
3. 第三章:《合同法》第三章主要内容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合同的成立、履行、变更和终止等内容。
在考试中,第三章的得分占比一般在10左右。
4. 第四章:《侵权法》第四章主要内容是侵权法的基本原则和侵权责任等内容。
在考试中,第四章的得分占比一般在10左右。
5. 第五章:《企业法》第五章主要内容是企业的概念、设立、组织形式和公司治理等内容。
在考试中,第五章的得分占比一般在12左右。
6. 第六章:《合伙企业法》第六章主要内容是关于合伙企业的组织形式、设立、合伙协议和合伙企业的财产关系等内容。
在考试中,第六章的得分占比一般在8左右。
7. 第七章:《公司法》第七章主要内容是公司的设立、组织形式、公司的组织机构和公司治理等内容。
在考试中,第七章的得分占比一般在12左右。
8. 第八章:《证券法》第八章主要内容是关于证券法的基本规定、证券市场的组织形式和证券交易等内容。
在考试中,第八章的得分占比一般在10左右。
9. 第九章:《知识产权法》第九章主要内容是关于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等内容。
在考试中,第九章的得分占比一般在8左右。
10. 第十章:《反垄断法》第十章主要内容是反垄断法的基本原则、反垄断行为和反垄断执法等内容。
2024年初级会计考试教材变化
2024年初级会计考试教材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篇幅调整:2024年初级会计考试教材《初级会计实务》和《经
济法基础》的篇幅均有所减少,合计减少了82页。
2.章节调整: 初级会计实务》章节从8章增加到10章,其中第
二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八章的内容被大量删除,第六章新增内容较多,第二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的内容有所调整。
3.内容调整: 经济法基础》整体章节无变动,但单科知识点的要
求有所调整,新增重点内容主要体现在所得税税收优惠中,需要考生重点把握。
4.新增和删除内容:在 初级会计实务》中,第二章部分内容被
独立成第九章和第十章的内容,同时内部控制基础的内容被删除。
在 经济法基础》中,增加了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政府会计准则制度体系的概述,并按照2023年1月财政部颁发的《 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进行了调整。
经济法基础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法基础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第一章测试1.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参考答案: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2.下列各项中,属于法的特征的有()。
参考答案:强制性;国家意志性;规范性;普遍约束性3.甲公司和乙公司签订购买20台办公电脑的买卖合同,总价款为20万元。
该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参考答案:甲公司和乙公司4.经济法律关系等同于经济法调整对象。
()参考答案:错5.个体工商户不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参考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以下企业形态中,投资者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是。
()参考答案:普通合伙企业2.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一人有限公司的股东对公司承担的是()参考答案:有限责任3.个人独资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参考答案:对4.自然人甲拟设立个人独资企业。
下列表述中,符合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规定的是()。
参考答案:甲可以根据业务需要,申请设立个人独资企业的分支机构5.下列关于个人独资企业的表述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第三章测试1.法人的实质是一定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
参考答案:对2.法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参考答案: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有必要的财产或经费;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依法成立3.法人是组织,不是人。
()参考答案:对4.法定代表人是公司的主要负责人。
()参考答案:对5.法定代表人只能是确定的一人,而法人代表是不确定的,既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
()参考答案:对6.有限责任公司是指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而并不是指公司对其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参考答案:对7.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参考答案: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有符合公司章程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有公司住所;股东符合法定人数;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8.公司章程在公司里的地位就像宪法在我国的地位一样,它是公司的根本。
中职经济法基础教案
中职-经济法基础教案第一章:经济法导论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经济法的概念与特征2. 掌握经济法的基本原则3. 了解经济法的作用与地位二、教学内容1. 经济法的定义与特征2.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3. 经济法的作用与地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法的概念、特征与基本原则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济法案例,理解经济法的作用与地位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经济法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2. 讲解经济法的定义与特征3. 阐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4. 分析经济法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经济法的作用与地位5.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第二章:市场主体法律制度一、教学目标1. 理解市场主体法律制度的概念与特征2. 掌握市场主体的分类与资格条件3. 了解市场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二、教学内容1. 市场主体法律制度的定义与特征2. 市场主体的分类与资格条件3. 市场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市场主体法律制度的概念、特征与市场主体的分类与资格条件2. 案例分析法:分析市场主体案例,理解市场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市场主体法律制度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2. 讲解市场主体法律制度的定义与特征3. 阐述市场主体的分类与资格条件4. 分析市场主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市场主体的权利与义务5.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第三章:市场秩序法律制度一、教学目标1. 理解市场秩序法律制度的概念与特征2. 掌握市场秩序的基本原则与规则3. 了解市场秩序的法律保护与监管二、教学内容1. 市场秩序法律制度的定义与特征2. 市场秩序的基本原则与规则3. 市场秩序的法律保护与监管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市场秩序法律制度的概念、特征与基本原则与规则2. 案例分析法:分析市场秩序案例,理解市场秩序的法律保护与监管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市场秩序法律制度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2. 讲解市场秩序法律制度的定义与特征3. 阐述市场秩序的基本原则与规则4. 分析市场秩序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市场秩序的法律保护与监管5.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第四章:合同法律制度一、教学目标1. 理解合同法律制度的概念与特征2. 掌握合同的分类与成立要件3. 了解合同的效力、履行与解除二、教学内容1. 合同法律制度的定义与特征2. 合同的分类与成立要件3. 合同的效力、履行与解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合同法律制度的概念、特征与合同的分类与成立要件2. 案例分析法:分析合同案例,理解合同的效力、履行与解除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合同法律制度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2. 讲解合同法律制度的定义与特征3. 阐述合同的分类与成立要件4. 分析合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合同的效力、履行与解除5.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第五章: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一、教学目标1. 理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概念与特征2. 掌握知识产权的种类与保护期限3. 了解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侵权责任二、教学内容1.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定义与特征2. 知识产权的种类与保护期限3. 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侵权责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概念、特征与知识产权的种类与保护期限2. 案例分析法:分析知识产权案例,理解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侵权责任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2. 讲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定义与特征3. 阐述知识产权的种类与保护期限4. 分析知识产权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侵权责任5.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第六章:金融法律制度一、教学目标1. 理解金融法律制度的概念与特征2. 掌握金融市场的分类与监管3. 了解金融法律关系的调整与保护二、教学内容1. 金融法律制度的定义与特征2. 金融市场的分类与监管3. 金融法律关系的调整与保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金融法律制度的概念、特征与金融市场的分类与监管2. 案例分析法:分析金融市场案例,理解金融法律关系的调整与保护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金融法律制度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2. 讲解金融法律制度的定义与特征3. 阐述金融市场的分类与监管4. 分析金融市场案例,引导学生理解金融法律关系的调整与保护5.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第七章:税收法律制度1. 理解税收法律制度的概念与特征2. 掌握税收的基本原则与分类3. 了解税收的法律规定与征收管理二、教学内容1. 税收法律制度的定义与特征2. 税收的基本原则与分类3. 税收的法律规定与征收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税收法律制度的概念、特征与税收的基本原则与分类2. 案例分析法:分析税收案例,理解税收的法律规定与征收管理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税收法律制度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2. 讲解税收法律制度的定义与特征3. 阐述税收的基本原则与分类4. 分析税收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税收的法律规定与征收管理5.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第八章:劳动法律制度一、教学目标1. 理解劳动法律制度的概念与特征2. 掌握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3. 了解劳动关系的调整与保护1. 劳动法律制度的定义与特征2.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3. 劳动关系的调整与保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劳动法律制度的概念、特征与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2. 案例分析法:分析劳动案例,理解劳动关系的调整与保护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劳动法律制度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2. 讲解劳动法律制度的定义与特征3. 阐述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4. 分析劳动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关系的调整与保护5.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第九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一、教学目标1. 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概念与特征2. 掌握消费者的权利与义务3. 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与维权途径二、教学内容1.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定义与特征2. 消费者的权利与义务3.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与维权途径1. 讲授法: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概念、特征与消费者的权利与义务2. 案例分析法:分析消费者案例,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与维权途径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2. 讲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定义与特征3. 阐述消费者的权利与义务4. 分析消费者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规定与维权途径5.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第十章:经济法律责任与争议解决一、教学目标1. 理解经济法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2. 掌握经济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3. 了解经济争议的解决途径与方法二、教学内容1. 经济法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2. 经济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3. 经济争议的解决途径与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经济法律责任的概念、特征与经济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2.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济案例,理解经济争议的解决途径与方法四、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经济法律责任的概念,引发学生兴趣2. 讲解经济法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3. 阐述经济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4. 分析经济案例,引导学生理解经济争议的解决途径与方法5. 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金融法律制度难点解析: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监管体系的多样性,以及金融法律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2024年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
2024年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为了帮助广大考生顺利备考2024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我们特对2024年经济法基础考试大纲进行解析。
本文将围绕大纲中的重点章节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大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复习方向。
一、大纲总体情况2024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大纲在保持历年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
大纲共有八章,涵盖了法律基础、企业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相较于往年,2024年大纲变动不大,能力等级也基本无变化。
二、大纲具体变动1.新增知识点2024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大纲在部分章节新增了一些知识点,具体如下:(1)第一章:法律关系的种类;(2)第四章:运输合同、行纪合同;(3)第六章:公司增资、企业增资、企业资产转让;(4)第十章:公平竞争审查制度;(5)第十二章:《对外贸易法》的适用范围和原则、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及其影响。
2.修改意节名称2024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大纲在第六章和第十章分别对一处意节名称进行了修改:(1)将原第六章第一节“公司法律制度概述”改为“公司法基本概念与制度”;(2)将原第六章第五节“公司合并、分立与减资”改为“公司重大变更”。
三、大纲变化与教材变化之间的关系大纲变化并不能完全代表教材的变化。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关注大纲的变化,掌握新增知识点,同时结合教材,深入了解相关内容,以确保备考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四、备考建议面对2024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大纲,考生应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遵循以下建议:1.按照大纲顺序学习,确保每个章节都得到充分复习;2.重点关注大纲新增知识点,加强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和记忆;3.对照大纲和教材,查找自身知识点的盲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4.参加模拟试题、练习题的演练,检验学习成果,提高应试能力。
总之,2024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基础大纲为考生的备考提供了明确的指导。
2021年新《经济法基础》 第10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二、税务登记管理
(三)“多证合一”登记制度 在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和个体 工商户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两证整合”的基础上,将 涉及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备案等有关事 项和各类证照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现“多证合一、一 照一码”。
三、账簿和凭证管理
账簿设置要求:中文+少数民族文字(或外国文字)
账簿保管要求: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发 票等涉税凭证应保管10年。
纳税人类型 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
扣缴义务人
设置账簿具体要求
自领取营业执照或发生纳税义务之日起15日内, 按规定设置账簿
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按规定设置账簿
生产经营规模小且无建 聘请专业机构或经税务机关认可的财会人员代为
二、税务检查制度 税务机关的权利: 查账、查物、查文件、询问、记录、录音、录像、照相、
复制等权利。(注意保密义务)
被检查人的义务
如实反映情况,不得拒绝、隐瞒;如实提供证明材料。
依法不设置账簿
3.核定方法:
(1)参照同行或类似行业 (2)按营业收入或成本加费用、利润 (3)按耗用的原材料、燃料、动力 (4)综合两种或以上的方法
一、税款征收 (四)税款征收的措施 1.税收滞纳金制度。按日加征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2.纳税担保。国家机关不能作为纳税担保人。
3.税收保全。个人及扶养家属维持生活必需的住房及用品, 不在保全范围之列。单价5000元以下的其他生活用品,不进 行保全。
五、纳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2.纳税主体的义务 (7)接受税务检查的义务 (8)代扣、代收税款的义务 (9)及时提供信息的义务(如纳税人有歇业、经营情况变 化、遭受各种灾害等特殊情况的,应及时向征税机关说明等) (10)报告其他涉税信息的义务(如企业合并、分立的报告 义务等)
《经济法基础知识》各章习题及答案
《经济法基础知识》各章练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经济法概论同步练习及答案一、填空1. 经济法这个词最早出现于(《自然法则》一书)之中,但具有现代意义的以经济法命名的法律是(1919年德国颁布的《煤炭经济法》)。
2. 中国较为完整的经济法体系的建立开始于(1978 )年,当时我国经济正进入(改革开放)时代,要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3. 社会关系中包含(法律关系)和(非法律关系)两大类。
4. 经济法律关系包括(主体)、(客体)、(内容)等三要素。
5.司法判案应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根据。
这里的“事实”指的是(法律事实)。
二、混合选择题1. 经济法是(b )的必然产物a 计划经济b市场经济 c 自然经济d混合经济2. 我国建国以后至1978年这一时期实行的是(a )经济体制a 计划经济b有计划的市场经济c市场经济d混合经济3. 下面例子中能够成为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有(d )a 向同学借钱的丁一b向父母借钱的丁二c 向老师借钱的丁三d向信用社借钱的丁四4. 丁一向银行借钱其有权利(a d )a 向银行咨询贷款利率b 向银行提供担保c按期还款 d 在合同议定范围内自主使用该款项5. 丁一向银行借钱未按期返还,下列哪些可作为免责的法律事实(c d )a 自己不慎丢失b 让同学借走了c因地震经营受到影响 d 地震中银行受到毁坏三、判断并改错1. 同样一部法律,我国与外国不同主要取决于地域不同。
(×)2. 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法规其地位和效力是一样的。
(×)3. 权利和义务是互相依存的。
(√)4. 只有权利没有义务的法律关系是不存在的。
(√)5. 市场经营活动主体的经济权利主要是经济管理权。
(×)四分析案例张永为其经营的企业投了企业财产保险,在保险期内,张永为了周转资金,经保险公司同意继续承保后,将其企业转让给了王明清。
试分析该案中的主体、客体、内容等三要素。
分析:主体:张永与保险公司、王明清与保险公司客体:被投保的财产及其相关利益内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投保人的权利和义务:有权询问相关的法律规定、有权在保险合同规定的范围内请求给付保险金、在合法的保险权益不能实现时有权请求司法保护;同时有义务按时交纳保费、真实提供相关财产的情况等。
2020年最新《经济法基础》1-10章节最全内容完整版
2020年最新《经济法基础》1-10章节最全内容完整版第一章基础理论知识1.法与氏族习惯的区别产生、存在的基础不同;形成方式不同;体现主体意志不同;调整关系性质不同;保证实施的力量和方式不同;调整目的、宗旨不同;作用的基础和范围不同。
(参见教材P1)2.法的本质和特征法是以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阶级意志和利益为本质内容的,是为了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而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权利义务规范体系。
(参见教材P3)其实质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其含义:(1)法不是超阶级的,它总是属于一定的阶级,是一定阶级的意志的体现;(2)法所属的阶级只能是统治阶级,它不可能属于被统治阶级;(3)法是统治阶级整体阶级意志的体现,而不是统治阶级个别人、个别部分(集团、阶层)意志的体现;(4)法是统治阶级基本意志的体现,而不是统治阶级全部意志的体现;(5)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实质上是体现统治阶级的物质利益的;(6)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并不是随心所欲、凭空产生的。
(参见教材P2)特征:(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
体现为:第一,统治阶级意志并不能直接形成为法。
它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和程序,即通过统治阶级的国家制定或认可,才能形成为法。
第二,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的意志,形式上是采取国家意志形态的。
国家意志性是法的基本特征。
第三,法采用国家意志形态是为了取得普遍遵守的形式,是为了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在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国家机器的统治下,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第四,并非所有国家意志都采取法的形式,并非所有国家机关认可和制定的文件都是法。
(2)法是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的规范。
体现为:第一,法的主要内容是由规定权利、义务的条文构成的。
第二,法是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的,第三,法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国家予以保证实现的。
(3)法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
2020年最新《经济法基础》10-18章节最全内容完整版
2020年最新《经济法基础》10-18章节最全内容完整版第十一章财政法律制度1.政府采购(1)政府采购的概念、特点、对象、原则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特点:第一,采购资金是财政性资金第二,采购人的特定性第三,采购程序的法定性对象:货物、工程、服务原则:公开透明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公正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2.政府采购法的适用范围政府采购法是指调整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地域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生的政府采购活动,但军事采购、采购人使用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进行的政府采购、因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可抗力事件所实施的紧急采购和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的采购及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的政府采购不适用该法。
采购人范围。
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
采购资金范围。
项目资金应当为财政性资金,包括预算内资金和预算外资金。
采购形式范围。
以合同方式有偿取得货物、工程和服务,包括购买、租赁、委托、雇用等。
采购项目范围。
只有纳入了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者限额标准以上的项目,才要求按照《政府采购法》规定执行。
3.政府采购当事人、方式及程序是指在政府采购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各类主体,包括采购人(是指依法进行政府采购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供应商(是指向采购人提供货物、工程和服务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自然人。
)和采购代理机构(是根据采购人委托办理采购事宜的代理机构。
包括人民政府设立的集中采购机构和认定资格的采购代理机构)等,不包括政府采购的监督管理部门。
方式:公开招标采购这是主要采购方式;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采购;国务院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认定的其他采购方式,如批量采购、小额采购和定点采购等。
程序:行政管理程序,包括预算管理和采购文件管理;采购合同订立程序;采购合同履行验收程序。
经济法基础 第10章
第10章 市场管理法律制度
• 10.3.2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6.虚假宣传行为 7.搭售行为 8.不正当奖售行为 9.诋毁商誉行为 10.串通招标、投标行为 11.滥用权力行为
第10章 市场管理法律制度
• 10.3.3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1.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 3.刑事责任
第10章 市场管理法律制度
• • • • • • • 10.4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0.4.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10.4.2消费者的权利 10.4.3经营者的义务 10.4.4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10.4.5消费者权益争议的解决 10.4.6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法律责任
第10章 市场管理法律制度
• 10.4.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概述 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概念 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依法应享有的权利 以及该权利受到保护时而给消费者带来的应得 的利益。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指国家制定的调整在 保护消费者权益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
第10章 市场管理法律制度
• 10.4.3经营者的义务 6.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的义务 7.承担“三包”义务 8.严格遵守公平交易的义务 9.尊重消费者的义务
第10章 市场管理法律制度
• 10.4.4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1.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1)立法机关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2)行政机关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3)有惩处权力的国家机关对消费者合法权益 的保护 (4)人民法院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第10章 市场管理法律制度
• 10.4.4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2.消费者组织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不得从事商 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不得以牟利为目的来向 社会推荐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协会必须履行法 定职责。
《经济法概论》全套ppt课件全
○四、法的作用
1、制裁、惩罚被统治阶级破坏和反抗现行 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
2、维护和巩固国家政权 3、维护和巩固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生产资料
所有制及分配制度
4、调整统治阶级的内部关系,保障统治阶 级内部的团结和民主
5、执行社会公共事务
第二节 经济法概述
一、经济法的产生
对方在违背真是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 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
的 5、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的 6、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 7、以合法的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
(二)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1、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 2、显失公平的
﹡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与无效的民事行为的区别: ( P41)
经济法 是有关确立国家机关、
社会组织和其他经济实体的经济 法律地位以及调整他们在经济管 理过程中和经营协调活动中所发 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统一 体。
○三、经济法的特征
(一)具有广泛的综合性 1、调整对象 2、调整方法 3、法律性质
(二)具有直接的经济性 (三)具有明确的指导性 (四)具有一定的技术性
四、债的履行: 2个原则
五、债的变更与终止:P63-65
第三章 经济法律关系
第一节 经济法律关系概述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复习:经济法的调整对象(P12),法律关系,民事 法律关系(P25) 1、概念 (P67) 2、经济关系及其特点 3、经济关系(物质关系)→经济法律关系(思想关系) 4、经济关系与经济法律关系的关系 5、经济法律关系形成的条件
《经济法》概论全套课件
《经济法》
第一编 法学基础知识 第二编 经济组织法 第三编 市场运行法 第四编 经济保护法 第五编 经济调控监督法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2024版)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2024版)合同目录第一章:总则1.1 合同目的与适用范围1.2 经济法基础概述1.3 合同的法律效力第二章:合同的主体2.1 合同当事人资格2.2 权利与义务2.3 代理与代表第三章:合同的订立3.1 要约与承诺3.2 合同的形式与内容3.3 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第四章:合同的履行4.1 履行的原则与方式4.2 履行期限与地点4.3 履行中的抗辩权第五章:合同的变更与转让5.1 合同变更的条件与程序5.2 合同权利的转让5.3 合同义务的转让第六章:合同的解除与终止6.1 解除合同的条件6.2 解除合同的程序与效力6.3 合同的自然终止第七章:违约责任7.1 违约的认定与分类7.2 违约责任的承担7.3 违约金与赔偿损失第八章:合同争议的解决8.1 争议解决的原则8.2 协商与调解8.3 仲裁与诉讼第九章:特殊合同类型9.1 买卖合同9.2 租赁合同9.3 劳动合同第十章:合同的解释与适用10.1 合同条款的解释10.2 合同的适用法律10.3 合同的补充协议签字栏甲方签字:______ 日期:______ 地点:______乙方签字:______ 日期:______ 地点:______第十一章:附则11.1 合同的生效条件11.2 合同的修改与补充11.3 其他约定事项第十二章:附件12.1 附件的构成与效力12.2 附件的更新与维护12.3 附件的解释与适用第十三章:合同的备案与公示13.1 合同备案的程序13.2 合同的公示要求13.3 合同备案与公示的法律效力以上为《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2024版)》合同目录。
合同编号______第一章:总则1.1 合同目的与适用范围本合同旨在明确甲乙双方在经济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确保双方在遵守相关经济法规的基础上,顺利开展合作。
1.2 经济法基础概述本合同涉及的法律基础包括但不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
2020年最新《经济法基础》6-10章节内容完整版
2020年最新《经济法基础》6-10章节内容完整版第六章合同法律制度1.合同的概念和特征合同是当事人之间确立一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这里所说的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其特征(1)合同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行为。
(2)合同以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
(3)合同是两个以上意思表示相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
2.要约的概念和构成条件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发出该意思表示的人为要约人,接受该意思表示的人是受要约人。
构成条件:内容具体确定。
表明一经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即受该意思表示约束。
要约的法律效力:(1)要约的生效时间。
我国《合同法》采取到达主义来确定要约的生效时间,即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2)要约法律效力的内容。
要约的法律拘束力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要约对要约人的拘束力,又称要约的形式拘束力,它是指要约一经生效,要约人即受到要约的拘束,不得随意撤销或对要约加以限制、变更和扩张,这有利于保护受要约人的利益。
其次,要约对受要约人的拘束力,又称要约的实质拘束力、承诺适格,是指在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即取得依其承诺而成立合同的法律地位。
受要约人可以自主决定是否承诺。
(3)要约的撤回和撤销要约的撤回,是指在要约发出之后、生效之前,要约人作出的取消要约的意思表示。
要约的撤销,是指要约生效以后,要约人作出的取消要约的意思表示。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要约的撤回发生在要约生效之前,要约的撤销发生在要约生效之后。
(4)要约的失效要约的失效,是指要约丧失其法律拘束力,不再对要约人和受要约人发生拘束。
3.承诺的概念和构成要件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
承诺的法律效力在于一经承诺并到达要约人,合同即告成立,任何一方当事人都不得擅自变更。
其条件:(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
(2)承诺必须向要约人作出。
(3)承诺应当在要约有效期内到达受要约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 页
非法竞争 非法竞争即不正当竞争, 是指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损 害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扰乱 社会经济秩序的行为。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1.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
第6 页
反不正当 竞争法
广义
广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指调整在制止不正当 竞争行为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第 27 页
二、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 (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2.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依据 根据《反垄断法》第18条规定,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应当依据下列因素:
① 该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 场份额,以及相关市场的竞争状况;
② 该经营者控制销售市场 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
③ 该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
根据《反垄断法》第2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适用《反垄断法》的规定:
第 21 页
①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垄断行为,对境内市场竞争 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
第二节 反垄断法
二、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 (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1.垄断协议的概念
垄断协议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 上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通过达成 协议消除或者限制竞争的行为。
第 22 页
第二节 反垄断法
第 23 页
二、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
(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2.垄断协议的法律特征
垄断协议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①
垄断协议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体之间,这区别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
垄断协议是一项短期联合行动,区别于企业合并行为;
②
③
垄断协议主要以“本没身违有法任”何为认管定理构成原非则法比垄断“的目原则标;管理”原
第1 页
经济法基础——第十章
市场竞争法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1 单反击不此正处当添竞加争文法字内容
2 单反击垄此断处法添加文字内容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01 反不正当竞争法
•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 不正当竞争行为 •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和法律责任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⑥ 为保障对外贸 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 的正当利益的;
第二节 反垄断法
二、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 (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1.市场支配地位的概念
第 26 页
市场支配地位是指经营者在相关市 场内具有能够控制商品价格、数量或其 他交易条件,或者能够阻碍、影响其他 经营者进入相关市场能力的市场地位。
第二节 反垄断法
2.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对象
第7 页
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对象包括经营者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关系,不正当竞争 行为的受害人与不正当竞争行为之间的损害赔偿关系,以及监督检查部门与市场 竞争主体之间的竞争管理关系。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宗旨和基本原则
1.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宗旨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条规定:“为了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
02 反垄断法
• 反垄断法概述 • 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 • 对涉嫌垄断行为的调查 • 垄断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第二节 反垄断法
一、反垄断法概述 (一)垄断的概念
第 19 页
反垄断法所要反对或者禁止的垄断, 是指各国反垄断法律中规定的,垄断主 体(市场主体或行政主体)对市场的经 济运行过程进行排他性控制或对市场竞 争进行实质性的限制,妨碍公平竞争秩 序的行为或状态。
狭义
狭义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就是指我国第八届全国人 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于1993年9月2日 通过并于2017年11月4日修订,于2018年1月1日起 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 称《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1)主体的 特定性
(2)行为的违 法性
(3)行为的危 害性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2.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特征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危害性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 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② 阻碍了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 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节 反垄断法
第 25 页
二、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 (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3.垄断协议的主要表现形式 (3)垄断协议的例外
根据《反垄断法》第15条规定,经营者能够证明所达成的协议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所达成的 协议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且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的,不属于垄断协议:
《反垄断法》禁止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 者达成下列垄断协议:① 固定或者变更商 品价格;② 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者销售 数量;③ 分割销售市场或原材料采购市场; ④ 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者限制开发 新技术、新产品;⑤ 联合抵制交易;⑥ 国 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反垄断法》禁止经营者与交易相对 人达成下列垄断协议:① 固定向第三人 转售商品的价格;② 限定向第三人转售 商品的最低价格;③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 机构认定的其他垄断协议。
采取下列措施:
(1)
进入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营场所进行检查。
询问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及其他有关单位、个人,要求其说明 (2) 有关情况或者提供与被调查行为有关的其他资料。
查询、复制与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协议、账簿、单据、文件、记 (3) 录、业务函电和其他资料。
(4)
查封、扣押与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关的财物。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3条和第4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 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 14 页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和法律责任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
2.行政监督检查部门的职权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3条规定,监督检查部门调查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
2.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基本原则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第1款规定:“经营者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自愿、 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遵守法律和商业道德。”由此规定可以看出,《反不正当竞争 法》除了应遵循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外,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1)自愿竞争原则 (2)平等竞争和公平竞争原则 (3)诚实信用原则 (4)遵守法律和公认的商业道德原则
⑤ 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
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
① 为改进技术、 研究开发新产品的;
③ 为提高中小经营 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 经营者经营竞争力的;
④ 为实现节约能源、
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
② 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 会公共利益的; 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的;
⑦ 法律和国务院 规定的其他情形。
④ 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 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
⑤ 经营者进入相关 市场的难易程度;
⑥ 与认定该经营者市场支 配地位有关的其他因素。
第二节 反垄断法
第 28 页
二、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 (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3.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情形 根据《反垄断法》第19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推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则对惠普的成功有如此大的贡献……
某些限制竞争的垄断协议可以豁免适用《反垄断法》,但这必须符合《反垄断法》 ④
豁免适用条款的内容。
第二节 反垄断法
第 24 页
二、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 (一)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
3.垄断协议的主要表现形式
(1)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的垄断协议 (2)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的垄断协议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一)竞争的概念和分类
1.竞争的概念
竞争是指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 为了获得交易机会、占有市场优势、 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其他竞争者为 对手而从事的较量行为。
第4 页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一)竞争的概念和分类
2.竞争的分类
合法竞争 合法竞争即正当竞争、公平 竞争,是指法律所允许和保护的 竞争,是符合公平、公正、平等、 自愿、诚实信用原则的竞争。
④ 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⑤ 给我国对外开放政策带来消极影响,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
第 11 页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至第12条列举了以下几种不正当竞争行为:
7.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
1.类似“傍名牌”的混淆行为 2.商业贿赂行为 3.虚假宣传行为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三、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和法律责任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责任
2.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行政责任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危害不仅表现为对其他经营者合法权益的侵害,也构成对社会 公共利益(如一般消费者的权益)和市场秩序的损害,已经超出了民事法律制度调整 的范围。行政责任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1/2的; ② 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2/3的; ③ 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页
二、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 (二)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4.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反垄断法》第17条规定,禁止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从事下列滥用市场支 配地位的行为:
第一节 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 10 页
二、不正当竞争行为 (一)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概念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