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天然动物园》教学设计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动物园中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常见的动物,如狮子、老虎、长颈鹿、斑马等。
2. 了解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如狮子的凶猛、老虎的威武、长颈鹿的高大、斑马的条纹等。
3. 学习如何保护动物,如不乱扔垃圾、不捕捉野生动物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提高观察能力。
难点:学会如何保护动物,培养保护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素材:动物园中的各种动物。
2. 教学卡片:动物的图片和名称。
3.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动物园的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认识动物: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或视频,让幼儿观察并说出动物的名称。
3. 了解动物特点: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的特点,如外形、颜色、生活习惯等,并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
4. 学习保护动物:讲解如何保护动物,如不乱扔垃圾、不捕捉野生动物等,让幼儿认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5. 实践活动: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动物,并简单描述动物的特点。
6.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幼儿对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所学到的动物知识,并一起讨论如何保护动物。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动物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掌握。
2. 听取幼儿的表述,评估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于动物保护的关注和行为表现。
七、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实地参观动物园的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各种动物的生活环境。
2. 开展动物主题的故事会,通过故事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生活和保护意义。
3. 举办动物保护主题活动,邀请专家进行讲解,提高幼儿对动物保护的认识。
八、教学反思: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引入动物园的概念,认识常见的动物。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精选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知道天然动物园的特点和意义。
2. 学习动物的分类知识,了解不同种类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天然动物园的定义与特点2. 动物的分类及生活习性3. 观察动物的方法与技巧4. 生态环境的保护5. 团队协作与分享交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天然动物园的定义与特点,动物的分类及生活习性,观察动物的方法与技巧,生态环境的保护。
2. 教学难点:动物的分类及生活习性,观察动物的方法与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天然动物园的定义、特点、动物分类及生活习性等基本知识。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态环境保护和团队协作的意义。
4. 分享交流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天然动物园或模拟天然动物园的环境。
2. 教学材料:动物图片、视频资料、观察记录表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白板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天然动物园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天然动物园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天然动物园的定义、特点、动物分类及生活习性等基本知识。
3. 观察:组织学生参观天然动物园或模拟天然动物园的环境,引导学生观察动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4. 讨论:分组讨论生态环境保护和团队协作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
5.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和感悟,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1. 完成观察记录表,记录自己在观察动物过程中的发现和感悟。
八、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参与程度、理解程度和反馈意见,以便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改进。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知道天然动物园与传统动物园的区别。
2. 掌握游览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技巧,如观察、记录、保护动物等。
3. 增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爱意识,提高他们的环保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天然动物园的定义与特点2. 天然动物园的生态环境3. 游览天然动物园的注意事项4. 观察与记录动物的方法5. 保护动物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天然动物园的定义、特点、生态环境等基本知识。
2.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动物,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保护动物的实例,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游览天然动物园的技巧,促进学生互动。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天然动物园图片、视频等。
2. 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动物特征。
3. 环保宣传材料:提高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天然动物园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天然动物园的生态环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15分钟)1. 讲解天然动物园的定义与特点。
2. 介绍天然动物园的生态环境,如气候、植被、动物种类等。
3. 阐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游览天然动物园的注意事项。
2. 学生填写观察记录表,学习观察与记录动物的方法。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与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讲授(10分钟)1. 讲解游览天然动物园的技巧。
2. 分析保护动物的实例,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教师展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保护动物的方法与意义。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和社区宣传保护动物的理念。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提出宣传方案。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精选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学习动物分类和生态环境的知识;(3)培养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天然动物园,观察和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征;(2)学会用画图或文字记录自己观察到的动物;(3)运用比较和分析的方法,了解动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2)尊重生命,关爱动物,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1. 天然动物园的概述:介绍天然动物园的概念、特点和意义。
2. 动物分类与生态环境:学习动物的分类方法,了解不同生态环境中的动物特点。
3. 观察与记录:指导学生参观天然动物园,观察和描述自己感兴趣的动物。
4. 动物适应性与多样性:分析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策略,探讨动物多样性的原因。
5. 保护意识与关爱动物:引导学生关注动物保护问题,树立保护动物和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收集各类动物的图片,用于教学演示和学生的观察记录。
2. 视频资料:选取天然动物园的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动物的生活环境。
3. 观察工具:提供画图板、笔记本等工具,方便学生记录观察到的动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天然动物园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动物的兴趣。
2. 讲解与演示:介绍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动物分类和生态环境的知识。
3. 参观与观察:组织学生参观天然动物园,引导学生关注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4. 记录与分享:学生将自己的观察记录整理成报告或画作,进行小组分享和讨论。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观察到的动物特点,思考动物适应性和多样性的原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观察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表达能力;2. 学生对动物分类和生态环境知识的掌握程度;3. 学生对动物保护意识和关爱动物的观念。
六、教学活动1. 动物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动物,扮演该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向其他同学展示。
语文《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

语文《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游天然动物园》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能够掌握文中出现的生词和短语。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游天然动物园》主要讲述了一次游天然动物园的经历,描述了动物园中的各种动物和它们的特点。
课文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有趣的叙述,引导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2.2 生词和短语生词:天然、动物园、游览、狮子、老虎、长颈鹿、斑马等。
短语:自由自在、欢快地奔跑、高高地挂起、慢慢地爬行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回答相关问题。
掌握生词和短语,能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方法4.1 导入通过展示动物园的图片,引起学生对动物园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最喜欢的动物是哪些,为什么喜欢。
4.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4.3 口语表达学生分角色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口语表达练习。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回答问题和分组讨论的积极性。
5.2 口语表达评价学生在口语表达中的语言流畅性和准确性。
5.3 写作练习评价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内容完整性、语言表达准确性和创意性。
第六章:教学设计6.1 教学准备准备课文《游天然动物园》的文本材料。
语文《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

语文《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游天然动物园》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结构和重点信息。
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通过对课文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游天然动物园》的主要内容介绍课文讲述了一次游览天然动物园的经历,描述了动物园中的各种动物和自然景观。
通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动物园中不同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以及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义。
2.2 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包括:动物园、天然、动物、狮子、老虎、长颈鹿、斑马等。
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包括:描述动物的外貌特征、动作行为、生活习性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动物园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动物园的印象和经历。
引入课文《游天然动物园》,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和兴趣。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信息。
3.3 词汇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复习课文中的重点词汇。
学生通过卡片游戏、小组竞赛等形式进行词汇练习,巩固记忆。
3.4 口语表达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游览天然动物园的场景,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口语表达。
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表达。
第四章: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游览天然动物园的作文。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描述其外貌特征、动作行为和生活习性。
第五章: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中的优点不足。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设计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园的构造和分类。
2.学习不同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3.培养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和环保观念。
4.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天然动物园的平面图和介绍。
2.动物园导游的讲解材料。
3.图片、录音、视频等多媒体工具。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导入篇:介绍动物和动物园的概念,导入游天然动物园的主题。
2.概念讲解:用图片和多媒体工具展示不同的动物和它们过去的栖息地。
让学生了解各种动物的特征和习性。
3.动物分类:根据动物的特征和习性,分为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等。
引导学生做分类。
4.动物园导游讲解:请动物园导游为学生讲解动物园的各个区域和各种动物的特点。
学生通过导游的讲解,了解到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情况。
5.参观动物展区:学生跟随导游参观动物展区,观看不同动物的表演和展览。
学生需要用摄影机或手机记录下他们所看到的动物的特点和习性,以便后续的展示和讨论。
6.展示和讨论:学生回到教室后,展示他们所拍摄的照片和视频,通过互动的方式,讨论所观看到的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老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
7.动物园游记:学生根据展览和讨论结果,撰写动物园游记。
游记内容包括:参观的动物、该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学生对动物园的评价等。
8.总结:通过游天然动物园的活动,总结学生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和环保观念。
让学生明白保护动物是保护自然和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
四、教学评价:1.学生的动物园游记;2.学生对动物特征和习性的观察记录;3.学生对动物保护意识的表达和理解;4.学生的参观和讨论表现。
五、教学延伸:1.将学生的动物园游记汇编成册,作为班级的参观记录。
2.在学校或社区内组织动物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学生和家长的环保意识。
3.开展有关动物的科普知识竞赛或展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在观察和参观动物园的过程中,了解到不同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培养对动物的保护意识和环保观念。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2. 生态环境与动物的适应3. 保护动物的重要性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学生观察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了解它们的生活环境。
2. 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动物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 实践活动:学生制作动物保护的宣传海报。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各种动物的图片。
2. 视频素材:天然动物园的视频。
3. 宣传海报材料:彩纸、彩笔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展示天然动物园的视频,让学生对各种动物有直观的了解。
2. 讲解:讲解动物的分类和特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3. 观察:学生观察动物图片,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习性。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动物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5. 实践活动:学生制作动物保护的宣传海报。
6. 总结:展示学生制作的海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7. 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保护动物的短文。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观察记录,了解他们对于动物特点和习性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动物保护的认识。
3. 检查学生制作的海报,评估他们的创造力和对保护动物信息的传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参观动物园,观察动物并了解它们的生态环境。
2. 邀请动物保护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动物保护的专业知识。
3. 开展校园宣传活动,如举办动物保护知识竞赛或摄影比赛,提高学生对动物保护的关注度。
八、教学资源:1. 动物保护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供学生深入阅读和研究。
2. 动物园的官方网站或教育资源,提供更多有关动物的信息。
3. 环保组织的宣传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如何参与动物保护活动。
九、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的作业和观察记录,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特点和习性2. 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描述三、教学重点:1. 认识和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学会观察和描述自然环境。
四、教学难点:1. 对动物特点和习性的理解和描述。
2. 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描述。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各种动物,了解其特点和习性。
2.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发现。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4. 讲授法:教师对动物的特点和习性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
5.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观察和描述任务。
第一章:认识动物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教学内容:动物的特点和习性3. 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4. 教学难点:对动物特点和习性的理解和描述。
5. 教学方法:观察法、讲授法第二章:观察自然环境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2. 教学内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描述3. 教学重点:学会观察和描述自然环境。
4. 教学难点: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描述。
5.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践法第三章:保护动物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2. 教学内容:保护动物的重要性3. 教学重点:理解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4. 教学难点:如何保护动物。
5.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践法第四章:参观动物园1. 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实地参观中,更深入地了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教学内容:实地参观动物园,观察和记录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3. 教学重点:实地观察和记录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4.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地参观中进行观察和记录。
5.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践法第五章:总结与反思1. 教学目标: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
语文《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

语文《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天然动物园的特点和动物的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合作能力。
(2)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和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勇敢、好奇的品质,敢于探索未知世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天然动物园的特点和动物的生活习性。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游天然动物园》的PPT或黑板。
(2)生字词卡片。
(3)图片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游天然动物园》。
(2)准备生字词本,记录生字词。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素材,引导学生谈论关于动物园的话题。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导游,你会如何向游客介绍天然动物园?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游天然动物园》。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补充和修正。
(2)教师提问,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天然动物园的认识和保护动物的观点。
五、作业布置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游天然动物园》。
(2)抄写生字词。
(3)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下节课分享。
2. 课后作业:(1)家长签字确认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让学生了解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让学生熟悉常见的动物种类和它们的生活习性;(3)让学生了解天然动物园的保护意义和人类如何保护动物。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搜集资料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和保护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常见动物的种类和生活习性;(3)天然动物园的保护意义和保护方法。
2. 教学难点:(1)动物的生活习性和保护方法;(2)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搜集资料;(3)如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常见动物的种类和生活习性;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4.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了解天然动物园的保护意义和保护方法;5. 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搜集资料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PPT、案例资料和动物图片等;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和收集动物资料的相关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一段天然动物园的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天然动物园的美丽景色和丰富多样的动物资源;(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天然动物园相关知识。
2. 探究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天然动物园的定义和特点;3. 学习常见动物的种类和生活习性(1)教师展示不同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动物的特点;(2)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小组讨论,了解常见动物的种类和生活习性;4. 了解天然动物园的保护意义和保护方法(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天然动物园的保护意义和人类如何保护动物;(2)学生通过讨论、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天然动物园的保护意义和保护方法;5. 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各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
2. 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动物的特点和习性2. 生态环境的观察和描述3. 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教育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各种动物的外形、颜色、动作等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动物的习性和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讲授法:讲解动物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收集各种动物的图片或视频。
2. 准备相关的生态环境资料。
3. 制定游天然动物园的活动计划。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动物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2. 讲解动物的特点和习性:讲解各种动物的外形、颜色、动作等特点,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3. 观察和描述:组织学生观察动物,要求学生用语言描述动物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动物的习性和生态环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总结和讲解:总结学生讨论的结果,讲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游天然动物园的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动物特点和生态环境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检查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检查学生的作文作业,评估他们对游天然动物园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附近的动物园或自然保护区,增强他们对动物和生态环境的直观认识。
2. 邀请动物专家或环保工作者进行讲座,让学生更专业地了解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的知识。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参与程度,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考虑学生的反馈意见,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其更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知道天然动物园与传统动物园的区别。
2. 掌握游览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技巧,如观察、记录、拍照等。
3. 培养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环保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天然动物园的定义与特点2. 天然动物园的游览技巧3. 动物保护与环保意识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天然动物园的美景和动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天然动物园的定义、特点和游览技巧。
3. 实践: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条游览天然动物园的路线,并说明理由。
4. 分享:每组分享自己的设计,全班讨论,选出最佳路线。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天然动物园的定义、特点和游览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动物保护和环保意识的重视程度。
3. 学生实际操作游览天然动物园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天然动物园的美景和动物。
2. 参考资料:关于天然动物园的介绍、游览技巧、动物保护等方面的资料。
3. 地图或路线图:天然动物园的地图或路线图。
六、教学活动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前往天然动物园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并深入了解天然动物园的环境和动物。
2. 观察与记录:学生分组游览天然动物园,观察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环境适应性,并做好记录。
3. 摄影比赛:鼓励学生运用摄影技巧,记录下天然动物园的美景和动物,并进行班级内部的摄影比赛。
七、教学延伸1. 邀请天然动物园的工作人员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天然动物园的运营管理和动物保护工作。
2. 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志愿活动,如清理动物园垃圾、植树造林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对实地考察的体验和感受。
2. 学生对观察到的动物生活习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理解。
3. 学生参与摄影比赛的成果和心得。
九、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2. 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引导,提高学生的观察、记录和摄影技巧。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游天然动物园》

鄂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游天然动物园》篇一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2.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懂得详略得当的好处。
3.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能复述课文。
4.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天然动物园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时间:35×2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朗读全文,了解文章内容。
2.认读生字新词,会写,理解生词的意思。
二、教学过程(5分钟)1.谈话提题(1)同学们一定去过动物园,动物园里关着各种各样的动物供游人观赏。
(板书课题)(2)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这是一篇游记)还想知道什么?(5分钟)2.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5分钟)3.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
(2)找出含有下列词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
亭亭玉立、挑逗、有持无恐、络绎不绝(10分钟)4.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可分几段?(2)指名说(5分钟)5.课堂练习(1)指名板演下列生字,师生评议(民、萨、啃、邀)(2)钢笔描红,临写。
(5分钟)6.作业,做完评讲用“√”画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5分钟)1.复习检查。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设计(精选13篇)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设计(精选13篇)《游天然动物园》篇1之四作者:张艳萍教材简析:这是一篇游记。
写了游览坦桑尼亚国立米库米天然动物园的各种有趣见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这次野游活动的过程,用了“晨光熹微”、“约四个小时”、“中午”、“下午两点多钟”、以及“出发”、“开始参观”、“返回”、“结束”这些词语具体点明了这次野游活动的行程。
课文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重点写了米库米天然动物园的见闻,略写了出发到米库米天然动物园的过程以及返回结束的有关情况。
写在米库米天然动物园的见闻,又详写了长颈鹿、基马猴、河马、大象、狮子这些野生动物,而对犀牛、鬣狗、黄牛以及导游阿里所介绍的某些动物的趣闻只是一笔带过。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4个生字,两条绿线内得个字只识不写。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懂得详略得当的好处。
4、通过课文语言文字,感受游天然动物园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瑞博或动物的图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你去过动物园吗,动物园里的动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看了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2、议一议,班上交流一下二、自学课文1、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读通句子;(2)借用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3)找出有关表示时间的词,给课文分段。
2、自读课文,完成第一个要求,同桌互读3、检测自学(1)指名读课文,正音出示词语:亭亭玉立、挑逗、有恃无恐、络绎不绝(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交流有恃无恐:恃,依赖,倚仗;恐,害怕,畏惧。
因有所倚仗而不害怕。
络绎不绝:前后连续,连续不断。
兴许:也许;或许。
兴这里读第一声。
庞然大物:庞,大的意思。
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
葵扇:用蒲扇叶制成的扇子,俗称芭蕉扇。
4、小组讨论,理清思路。
(1)老师指导分段方法(按一定的顺序分)(2)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说说游览的大体过程“晨光熹微”“约四个小时”“中午”“下午两点多钟”以及几个动词“出发”“开始参观”“返回”“结束”(3)按时间顺序分为四段,交流各自的意见第一段(1、2)写“我们”乘车到了国立米库米天然动物园。
语文《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

语文《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游天然动物园》。
(2)学习并掌握生字词,提高词汇量。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情况及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方式。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提问等方法,深入了解天然动物园的相关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游天然动物园》。
(2)掌握生字词及基本用法。
(3)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情况及特色。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方式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游天然动物园》的幻灯片或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相关资料(关于天然动物园的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游天然动物园》。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情况。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天然动物园的概况。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查阅的资料,增加对天然动物园的了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游天然动物园》。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学生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
3. 分析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方式。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读生字词,理解词义。
(2)教师通过卡片或PPT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拼写。
(3)学生互动游戏,巩固生字词学习。
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游天然动物园》。
2. 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段关于自己最喜爱的动物的描述。
3. 结合课文学习,思考如何保护动物和环境,写下自己的感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交流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表现。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

游天然动物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知道天然动物园的特点和优势。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引导学生了解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培养他们的生物知识。
二、教学内容1. 天然动物园的定义和特点2. 天然动物园的优势3. 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4. 保护动物的重要性5. 参观天然动物园的注意事项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天然动物园的定义、特点和优势,介绍常见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天然动物园的魅力和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3. 互动教学法:组织学生讨论参观天然动物园的注意事项,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提问学生对动物园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天然动物园的概念。
2. 讲解:详细讲解天然动物园的定义、特点和优势,让学生了解其与传统动物园的区别。
3. 分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天然动物园对动物保护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 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参观天然动物园的注意事项,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
5. 总结:强调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环节的活跃程度,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兴趣。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课后作业或小测验,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3. 价值观树立: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树立了正确的保护动物和生态环境的观念。
六、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展示天然动物园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动物资源。
2. 视频播放:播放天然动物园的相关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动物园的魅力。
3.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参观天然动物园的场景,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图片素材:收集天然动物园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引导学生思考。
2. 视频素材:寻找天然动物园的相关视频,用于课堂播放和学生体验。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了解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掌握天然动物园的特点和分类。
1.2 技能目标学会如何参观天然动物园,培养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提高环保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游天然动物园》一文描述了作者参观天然动物园的所见所闻,介绍了动物园中各种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2 生词词汇动物园、天然、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观赏、保护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概念,了解各类动物的特点。
3.2 教学难点学会如何参观天然动物园,提高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讨论法。
4.2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天然动物园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天然动物园?天然动物园有哪些特点?5.2 课文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各类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5.3 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参观附近的天然动物园,学会如何参观动物园,培养观察和描述动物的能力。
学生分享参观心得,教师点评并给予反馈。
5.5 课后作业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通过课后作业、作文等方式,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相关知识介绍其他天然动物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地区的天然动物园特色。
7.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动物保护的公益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八章:教学资源8.1 教材《游天然动物园》课文文本。
8.2 多媒体资源天然动物园的图片、视频、动物科普资料等。
8.3 网络资源相关动物保护组织的信息、天然动物园的官方网站等。
第九章:教学时间安排9.1 课堂授课时间每章内容安排2课时,共10课时。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设计5篇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设计《游天然动物园》教学设计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天然动物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天然动物园的乐趣。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自觉保护人类的朋友——动物的品质。
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出“米库米天然动物园之行的乐趣是无穷的。
”2、了解天然动物园各种动物的特点和活动情况,感受作者的乐趣,产生于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兴趣和愿望。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其中情趣,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了解天然动物园各种动物的特点和活动情况,感受作者的乐趣,产生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过程:一、直接揭示课题。
1、读课题,说说天然动物园和动物园有什么区别?2、文中哪一小节写出了区别所在?(第二节)3、说说漫游和旅游,区别在什么地方?二、读课文,说说天然动物园漫游看到了什么动物?1、学生读课文。
2、请你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鲁伏河、米库米动物园”说一句话3、朗读第一小节。
4、交流,看到了什么动物?5、学生回答。
羚羊、长颈鹿、斑马、基马猴、犀牛、狗、黄牛、狮群三、再读课文,说说看到了怎样的动物?1、()的斑马。
1)朗读描写斑马的这一小节,并回答问题2)顺着他指的方向……足有五六百匹,这句话说明了什么?3)车子慢慢逼近……互相嬉闹,这句话是围绕什么写的?(千姿百态逗人喜爱)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方法?(排比)4)为什么斑马泰然自若?人与自然的和谐2、()长颈鹿。
亭亭玉立说明什么?还能用其他词语形容吗?基马猴能够上长颈鹿的背说明()的长颈鹿优雅的长颈鹿、温柔的长颈鹿3、()的基马猴。
语文《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

语文《游天然动物园》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游天然动物园》的基本内容,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情况,包括动物种类、特点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到作者对天然动物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对自然环境和动物的爱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情况。
3. 通过课文学习,培养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
2.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 观察图片、讨论交流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手段,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1. 课文《游天然动物园》的文本。
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或黑板。
4. 作业本或练习册。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天然动物园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天然动物园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游天然动物园》,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课文大意,掌握天然动物园的基本情况。
3. 合作学习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合作意识。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
教师重点讲解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用法,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5. 练习巩固教师布置作业或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或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游天然动物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能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路,感受文中动物的可爱,享受“我们”与动物接触
的愉悦。
4、学习作者的观察顺序,以及抓住事物的特点具体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懂得详略得当的好处。
2、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天然动物园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小黑板、动物图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课题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接触了课文,知道米库米天然动物园里生活着许多可爱又有趣的动物,同学们也一定想知道这些动物在这里是怎样生活的,现在就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去看看吧!
二、新授。
1、自由朗读课文3—5自然段,出示自读提示:
(1)朗读课文3—5自然段,看看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动物的?
(2)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画出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3)有感情地读读这些句子。
2、学生自读自学。
3、生生交流。
4、班级交流。
师:刚才我看到很多同学在读书时面带笑容,讨论也很激烈,看来已被课文中的描述所吸引,请告诉我你喜欢什么动物,读读相关的句子,说说喜欢的理由。
(1)长颈鹿(出示图片)。
“它们高仰着……巨大而迷人的风景画。
”(对这句话是怎样体会的?)
A、“细长的脖子”写出了形体美,“亭亭玉立”、“一动不动”写出了姿态美。
B、运用比喻、拟人的方法写出了长劲鹿迷人的姿态。
C、这句话是静态描写,写出了长颈鹿的幽雅恬静的美。
欣赏图片,你能读出对长颈鹿的喜欢之情吗?
喜欢的同学齐读这句话。
师:与长颈鹿的恬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基马猴的活泼顽皮,有同学喜欢基马猴吗?(出示图片)
指名读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更有趣的是……周旋了好一转子。
”(体会)
A、“蹦来跳去,跳到……背上”,“挤眉型眼,奔前跑后”写出基马猴的活泼、调皮。
B、这句话通过动态描写写出了基马猴的特点。
C、谁能读这句话,读出基马猴调皮可爱的特点。
师:是呀,这一静一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动物和动物之间相处得多么和谐,多么友好。
女生读描写长颈鹿的句子,男生读描写基马猴的句子,看能不能读出各自的特点。
3、你还喜欢什么动物呢?出示河马图片。
读句子:“在长满水草的池塘边,……这大概就是它们有恃无恐的原因吧!”
从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什么?(庞然大物、有恃无恐)
谁能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它有恃无恐的原因。
喜欢河马的同学一齐来读一读。
4、有些同学急不可耐地想告诉我喜欢大象。
谁来说一说呢?出示图片。
从这些描写中你知道了什么?
A、我知道大象力大无比,能掀翻一辆汽车。
B、碰到大象必须让路,不然它会发脾气。
C、大象很悠闲,从“慢腾腾地踱步”可以看出来。
同学们真会读书,能把这段话读一读吗?
5、狮子是林中之王,作者笔下的狮子又是怎样的呢?
指名读描写狮子的句子。
(出示图片)
“一棵大树下聚集着十几只狮子……打滚,玩闹”。
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A、它们之间相处得融洽、和谐。
B、它们生活得多幸福呀!
板书:幸福、融洽
6、指名读描写狮子的句子。
四、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
1、课文除了写这些动物外,字里行间还流露出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友好,你能从哪些句子体会出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
2、学生交流:
(1)“当我们从它们中间穿过时,……周旋了好一阵子。
”
(2)“我们只好等着,让象群先过去……把一棵棵小树齐根打断。
”
(3)“一棵树下……便合上眼皮躺下了。
”
师:人与动物之所以能相处和谐,是因为我们尊重它们,保护它们,让它们有一个安宁、和谐的生活环境,和谐创造美好,这篇游记就是要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五、学写导游词:
既然是一篇游记,我们要学着写一写导游词,以介绍长颈鹿和基马猴为例来写一段导游词,我们合作完成,好不好?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
1、长颈鹿:汽车缓缓前进,大家快看,我们的眼前出现了——
(二、三十只长颈鹿,它们高仰着细长的脖子,在树荫下亭亭玉立,一动也不动,远远望去,仿佛一幅巨大而迷人的风景画。
)
咦?在长颈鹿中间蹦来蹦去的是什么呀?那是几只基马猴,快看这边,一只老
母猴从树上跳到一只长颈鹿的背上,一边啃着野果,一边朝我们挤眉弄眼,似乎在挑逗我们哩。
评:从你的介绍中,我仿佛看到了一群美丽的长颈鹿和一只只调皮可爱的猴子,我多想亲自去看看呀。
肯定有同学还想介绍其它动物,课后再写一段导游词吧!
六、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
文中花了大量笔墨来写长颈鹿、基马猴、河马、大象、狮子,而另一些动物,作者只是一笔带过,课文里是这样写的,谁来读一读。
(我们的运气越来越好……数不清的野牛)
你觉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写作不可能面面俱到,不然像记流水帐,详略得当,重点才能突出。
)
七、拓展:
我们今天一起读了《游天然动物园》,跟随作者游览了米库米,也许我们今生不可能踏上那片土地,但书赋予了我们了解它的机会,请同学们课外阅读海明威的《走出非洲》,去感受非洲那片神奇的土地。
八、课外作业:
1、以《游》为题,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篇游记。
2、继续写导游词。
板书设计:
16、游天然动物园
游览前
长劲鹿优雅娴静
基马猴调皮好动
河马庞大笨重详
游览时
大象力大无穷写
狮子和睦相处
犀牛、野牛……略写
游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