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二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大纲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39cf5d3360cba1aa811daf1.png)
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学课程性质:必修课学时:96课时教学对象:印度尼西亚二年级学生总叙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汉语的听、说、读、写以及字词的理解能力都大大的得到了提升,这对他们能够快速的学习数学知识有一定的帮助。
上学期我们重点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
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基本上熟练地掌握了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称,能够背诵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这个学期我们将重点学习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加强对应用题的理解。
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含义,更重要的是能够独立求解应用题。
数学这门学科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判断力、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在学生的汉语能力提高的同时,我们也要让学生的观察、理解、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
所以作为一个教师,我们要精心设计我们的课堂,要思考怎样提高学生对数学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数学,喜欢解决问题,更喜欢思考。
上学期工作回顾教学内容: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2、100以内的加、减法竖式计算3、初步认识角4、表内乘法5、观察物体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竖式计算和表内乘法。
教学目标: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地进行计算。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及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版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并且能够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的乘法。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认识线段,测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二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二年级数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b6bec78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b6.png)
二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一、引言在二年级数学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基础,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制定本教学大纲旨在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提供教学方法和评价标准,以促进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 发展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2. 培养数学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和实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态度。
3. 掌握数学基本概念和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数的认知、数的运算和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
4. 培养数学思维习惯:提倡学生动手实践、多角度思考和合作探究的习惯。
三、教学内容1. 数的认知a. 0-100之间整数的认知和比较。
b. 十以内整数的进一和退一,数的顺序。
c. 认识和运用十以内加减法。
2. 数的计算a. 掌握0-100之间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b. 进一和退一的应用。
c. 计算机制。
3. 数的应用a. 通过实际生活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b. 时间、长短、重量等计算的应用。
c. 成倍数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场景和情境,使学生能够感知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2. 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趣味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相互合作,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价1. 综合评价:通过日常观察、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综合因素评价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
2. 能力评价:注重学生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等形式进行评价。
3. 反馈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展,鼓励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表现。
六、教学计划具体教学计划将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而定,每个单元的学习时间和教学活动将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安排。
七、总结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制定,希望能够使二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全面的发展,建立扎实的数学基础,并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大纲(精选五篇)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大纲(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581f43d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0.png)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大纲(精选五篇)第一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二年级数学上册大纲一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线段、解决问题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加法、减法(不退位的和退位的减法、解决问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及其解决问题、三角的初步认识角的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的初步认识四表内乘法(一)乘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5的、2、3、4的乘法口诀、乘加、乘减、6的乘法口诀、解决问题)五观察物体六表内乘法(二)7的、8的、9的乘法口诀及其解决问题七认识时间八数学广角---搭配(一)九总复习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大纲一数据收集整理二表内除法除法的初步认识、2-6的乘法口诀求商三图形的运动对称、平移和旋转四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五混合运算带小括号和不带小括号六有余数的除法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及意义和解决问题七万以内数的认识千以内、万以内数得认识、整百整千的加减法八克和千克九数学广角----推理十总复习(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第二篇:人教数学二年级下册统计教案1《统计一》教案教学内容:统计(一)(教材106、107、108页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调查和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参与意识。
教学重难点:填写简单的复式的统计表教学准备:相关挂图、教学过程:一、问题情景,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测量过体重吗?测量了几次?2、读一年级刚入学时,你测量的体重是多少?(学生自由汇报各自的体重情况)3、怎样才能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我们班所有人的体重情况呢?二、活动体验,探究新知1、电脑出示统计表(1):体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数师:现在我们就用“正”字记录法来统计一下刚入学时的体重(集体活动)2、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大纲
![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d85aba08e9951e79a8927c9.png)
二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数学课程性质:必修课学时:96课时教学对象:印度尼西亚二年级学生总叙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汉语的听、说、读、写以及字词的理解能力都大大的得到了提升,这对他们能够快速的学习数学知识有一定的帮助。
上学期我们重点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和表内乘法。
一个学期的训练,学生基本上熟练地掌握了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式子中各部分的名称,能够背诵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这个学期我们将重点学习表内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加强对应用题的理解。
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应用题的含义,更重要的是能够独立求解应用题。
数学这门学科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判断力、分析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
在学生的汉语能力提高的同时,我们也要让学生的观察、理解、分析、判断、推理等多种智力因素得到充分发挥从而达到发展思维的目的。
所以作为一个教师,我们要精心设计我们的课堂,要思考怎样提高学生对数学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的数学知识。
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数学,喜欢解决问题,更喜欢思考。
上学期工作回顾教学内容: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2、100以内的加、减法竖式计算3、初步认识角4、表内乘法5、观察物体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竖式计算和表内乘法。
教学目标: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正确地进行计算。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及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版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并且能够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的乘法。
3、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4、认识线段,测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
![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969c5df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0.png)
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二年级数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概念、培养数学思维,为他们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
通过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并为将来学习更高级数学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目标二年级数学课程的主要目标包括:1. 掌握基础数学概念和基本计算方法;2. 培养正确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二年级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的认识和运算a. 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b. 加减法的认识和运算c. 乘法的认识和运算d. 除法的认识和运算2. 数量关系和数的表达a. 大小比较和排序b. 数量的加减法表达c. 分数的认识和表达3. 图形和空间a. 二维图形的认识和分类b. 三维图形的认识和分类c. 图形的对称性和平移4. 数据和统计a.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b. 数据的图表表示和分析c. 棒图和折线图的制作和阅读四、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1.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练习、游戏等,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合理安排小组活动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2. 评价方式:为了准确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和能力的掌握情况,教师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等。
此外,还可以进行一些小测验、小考试,以及综合评价和口头解答问题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情况。
五、教材参考二年级数学教材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来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材供教师参考:1.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下册)2.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下册)3. 广州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下册)六、教学计划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课程内容适宜、教学进度合理。
教学计划应包括每个教学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时间安排、教学重点和难点等。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https://img.taocdn.com/s3/m/4ca26f15c5da50e2524d7ffa.png)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教学材料: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数学》授课时间:60课时左右授课教师:李重梁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课程总目标】1.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程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民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一、长度单位(4课时)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4课时)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我长高了―――――――――――1课时三、角的初步认识(3课时)四、表内乘法(一)(13课时)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2、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五、观察物体(3课时)六、表内乘法(二)(14课时)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七、统计(3课时)八、数学广角(2课时)九、总复习(4课时)【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方式1.对课程中的基础知识通过课堂传授进行教学。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e6742490fc4ffe473368abaa.png)
高思新东方:七桥问题、自然数列、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一笔画-七桥问题自然数列有余数的除法图形的变化倍数应用题火柴棍游戏(二)趣题巧解(二)整理与复习《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数学必修一◆课程类型:小学数学必修◆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授课时间:60课时左右◆授课教师:◆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课程总目标】1.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程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民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第一单元、长度单位(4课时)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4课时)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我长高了――――――――――――――1课时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3课时)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3课时)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2、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五单元、观察物体(3课时)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14课时)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第七单元、统计(3课时)第八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第九单元、总复习(4课时)【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内容标准: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582ab1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2c.png)
课程大纲:小学二年级数学
一、课程目标
1.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包括进位和不进位。
2.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简单的分数概念。
3.让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如小时、分钟和秒。
4.通过简单的几何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概念。
5.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课程内容
1.加减乘除运算:重点掌握进位和不进位的加减法,以及乘法和除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概念,学会比较分数的大小,掌握分数的基本运算。
3.时间单位:初步认识小时、分钟、秒的概念,学会读取时钟。
4.几何图形:认识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并学习计算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5.数学逻辑思维:通过简单的数学游戏和题目,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课程进度
每周安排五节课,每节课时长约40分钟。
每节课包括新知识讲解、例题解析、习题练习和个别指导等环节。
四、课程评估
每个月进行一次小测验,评估学生对加减乘除运算、分数、时间单位、几何图形等内容的掌握情况。
每个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期终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数学能力。
五、教学建议
1.使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数学游戏、谜题和故事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问和讨论。
3.布置有趣的家庭作业,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巩固所学知识。
4.定期表扬和鼓励学生,以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二年级数学大纲
![二年级数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33cf8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d4.png)
二年级数学大纲摘要:一、二年级数学大纲概述二、数学知识点梳理1.数字与运算2.几何与形状3.计量与测量4.逻辑与问题解决三、教学方法与策略1.游戏化教学2.实践操作3.引导式教学四、评价与评估1.课堂表现2.作业与测验3.综合素质评价五、家长配合与建议1.家庭作业辅导2.参与学校活动3.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正文:一、二年级数学大纲概述在我国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中,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素养,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大纲涵盖数字与运算、几何与形状、计量与测量、逻辑与问题解决等多个方面。
通过学习,学生将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数学知识点梳理1.数字与运算:学生将学习整数的认识、加减法、乘除法等基本运算,以及简单的数学符号使用。
2.几何与形状:学生将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性质。
3.计量与测量:学生将学习长度、面积、体积等计量概念,掌握简单的测量工具使用和换算方法。
4.逻辑与问题解决:学生将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如游戏化教学、实践操作和引导式教学等。
1.游戏化教学:将数学知识融入有趣的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测量长度、拼图等,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学知识。
3.引导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评价与评估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与评估,应全面考虑课堂表现、作业与测验成绩、综合素质等方面。
1.课堂表现:包括出勤率、听课态度、互动问答等。
2.作业与测验:关注学生完成作业和测验的情况,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程度。
3.综合素质:评估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五、家长配合与建议1.家庭作业辅导: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家庭作业,给予适当的辅导和鼓励。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153e6b8b5acfa1c7ab00cc61.png)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授教养大纲二年级教授教养内容(每周5课时)(一)数与盘算(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减法竖式.两步盘算的加减式题.(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乘法的初步熟悉.乘法口诀.乘法竖式.除法的初步熟悉.用乘法口诀求商.除法竖式.有余数除法.两步盘算的式题.(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数数.百位.千位.万位.数的读法.写法和大小比较.(4)加法和减法.加法,减法.连加法.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5)混杂运算.先乘除后加减.两步盘算式题.小括号.(二)量与计量时.分.秒的熟悉.米.分米.厘米的熟悉和简略盘算.千克(公斤)的熟悉.(三)几何初步常识直线和线段的初步熟悉.角的初步熟悉.直角.(四)运用题加法和减法一步盘算的运用题.乘法和除法一步盘算的运用题.比较轻易的两步盘算的运用题.(五)实践运动与生涯亲密接洽的内容.例如查询拜访家中本周各项花费的开支情形,想到哪些数学问题.教授教养请求“百”.“千”和“万”,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次序,会读数.写数,会比较数的大小.2.控制加.减法的笔算轨则.会用竖式盘算比较简略的连加式题.比较闇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和几百几十加.减整百或整十的数,会用交流加数的地位验算加法和用加法验算减法.初步造就学生检讨和验算的习惯.3.知道乘.除法的寄义和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知道乘法口诀是如何得来的,熟记全体乘法口诀,可以或许闇练地用口诀求积.求商.闇练地盘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注①:例如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3×5读作3乘5,3和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②:不给出“第一种分法”.“第二种分法”等名称.]4.初步控制混杂运算次序,管帐算两步式题.熟悉小括号.5.熟悉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知道1米.1厘米的现实长度.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会进行长度的简略盘算.6.熟悉质量单位千克(公斤),初步树立1千克的质量不雅念.7.熟悉时光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初步树立时.分.秒的时光不雅念.养成遵照和爱护时光的优越习惯.8.初步熟悉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和画线段(限整厘米).9.初步熟悉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尺断定直角和画直角.10.会解答加.减.乘.除一步盘算的运用题.会分步列式解答比较轻易的两步盘算的运用题.11.经由过程实践运动,初步造就学生的数学意。
二年级数学大纲
![二年级数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17add31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3.png)
二年级数学大纲以下是二年级数学的大纲:
1. 数字和数量
- 了解到100以内的数字
- 认识和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
- 用数字表示数量
2. 加法和减法
- 通过物品的加减法表示算式
- 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 掌握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 数字的排序和序数
- 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
- 排序一组数字
- 认识和使用序数词
4. 图形和空间
- 认识各种形状并描述其特征
- 分类和排序图形
- 在图形中找出对称的部分
- 在平面内移动和复制图形
5. 时间和日历
- 了解小时和分钟的概念
- 通过钟表读取时间
- 使用日历和钟表解答问题
6. 长度和重量
- 使用非标准单位测量长度和重量
- 认识并使用标准单位(如米、千克)
7. 数据和图表
- 收集、整理和表达数据
- 使用简单的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展示数据
以上是二年级数学的大纲,这些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将学习基本的加减法、排序和序数、图形和空间、时间和日历、长度和重量、以及数据和图表等方面的知识。
二年级数学教学大纲
![二年级数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d0fb2c3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9.png)
二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培养二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掌握数与数量、加减法、几何形状等基础数学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数与数量a. 自然数的认知:认识1~100的数,并能正确念读和写出这些数字。
b. 掌握数的大小关系:通过数的比较,能理解大小关系,从小到大排列数字。
c. 数的结构:了解数的个位和十位,理解位值概念。
d. 数的拆分和组合:通过拆分和组合,掌握十以内的数的相加和相减运算。
2. 加减法a. 加法:理解加法的概念,掌握10以内的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包括进位计算。
b. 减法:掌握10以内的两位数的减法运算,包括退位计算。
c. 两种运算的关系:通过加法和减法的对比,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几何形状a. 认识二维几何形状:学习正方形、长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等几何形状的基本特征。
b. 图形的分类:通过观察、探究和比较,学会将不同形状的图形分类。
c. 图形的组合:通过组合不同图形,创造出新的图形。
4. 时间和日期a. 了解钟表:认识钟表的小时和分钟指针,学会读懂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b. 日历的使用:学会使用日历,了解星期几的概念,并能准确读写日期。
三、教学方法1. 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思考,激发学习的动机。
2. 游戏教学法:利用游戏和趣味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3. 实际应用法: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4. 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通过小组活动和讨论,促进思想的交流和合作解题。
四、教学评估1. 日常评估: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口头提问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学习问题。
2. 作业评估:布置练习题和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批改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3. 测试评估:定期进行小测验或考试,用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二年级数学大纲
![二年级数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e60d6a1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f.png)
二年级数学大纲包括以下内容:
1. 数字和数量:学习100以内的数字,认识和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用数字表示数量。
2. 加法和减法:通过物品的加减法表示算式,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掌握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 数字的排序和序数:认识数字的大小关系,排序一组数字,认识和使用序数词。
4. 图形和空间:认识平面图形,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学习图形的拼组,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5. 钟表和时、分、秒:学习认识钟表,知道时、分、秒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6. 人民币的认识与使用:了解不同面值的人民币,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7. 位置与方向:学习分辨八个方向,能根据方向标指示的方位辨别方向。
8. 统计与概率: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习简单的统计方法,能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9. 简单的逻辑推理:通过一些有趣的问题和活动,初步学习简单的逻辑推理和判断。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和发展。
二年级上册数学大纲
![二年级上册数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75a2408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7.png)
二年级上册数学大纲一、教学目的和要求本学期二年级上册数学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基本的计算能力和初步的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为进一步学习数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1. 掌握2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2.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够进行简单的测量和比较。
3. 认识简单的图形,能够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
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本学期数学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领域。
具体教学内容及安排如下:1. 数与代数:加法和减法:学习2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包括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乘法口诀:学习乘法口诀,能够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数序:认识数列,学习数序的概念和性质。
认识时间:了解时间的基本概念,认识时针和分针,能够辨认简单的钟表。
2. 空间与图形:长度单位:学习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认识测量工具(如直尺),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测量和比较。
形状和空间:认识基本的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能够进行简单的判断和推理,培养空间观念。
3. 统计与概率: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图表。
可能性: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初步建立概率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和建议1. 教学方法:注重直观性和实践性教学,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采用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合作意识,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帮助。
2. 教学建议: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和操作。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问题解决、推理证明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注重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
![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53062cc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7.png)
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课程简介:二年级数学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打下数学基础,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系统学习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并为学生未来更高层次的数学学习做好准备。
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的认识、数的大小比较、数的正负等;2. 掌握基本的数学计算技巧,如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包括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4.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数的认识与表达- 自然数的认识及其大小比较;- 整数的认识及其大小比较;- 有理数的认识及其大小比较;- 数的表达方式及数的读法。
2. 数的表示方法- 十进制表示法和拓展应用;- 计数单位和计量单位的认识与换算; - 长度、面积和容积的测量及计算。
3. 基本的数学运算- 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与技巧;- 算式的解释与运算规律;- 运算顺序与多步计算。
4. 分数的认识与计算- 分数的定义与概念;- 分数的比较与运算;- 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 图形与几何- 基本图形的认识与分类;- 图形的性质、构造和测量;- 图形的变换及对称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学习并理解数学概念和技巧;2. 利用教学资源和教具,帮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3. 提供丰富的练习题和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4.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学习。
四、教学评价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价手段,包括:1. 日常作业和练习,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2. 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评价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3. 课堂测验和期中期末考试,评估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4. 课外拓展活动和项目制作,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
![完整版小学二年级数学课程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2e4d430d4d8d15abf234e93.png)
高思新东方:七桥问题、自然数列、有余数的除法知识点:一笔画-七桥问题自然数列有余数的除法图形的变化倍数应用题火柴棍游戏(二)趣题巧解(二)整理与复习《二年级数学上册》课程纲要◆课程名称:小学数学必修一◆课程类型:小学数学必修◆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授课时间:60课时左右◆授课教师:◆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课程总目标】1. 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课程内容】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要求,采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人民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课程内容进行教学,其课程内容包括:课时)4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4课时)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我长高了――――――――――――――1课时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3课时)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13课时)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2、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第五单元、观察物体(3课时)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14课时)7的乘法口诀――――――――――-5课时左右8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9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课时)3第七单元、统计(.第八单元、数学广角(2课时)第九单元、总复习(4课时)【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内容标准: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二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二年级
教学内容(每周5课时)
(一)数与计算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加、减法竖式。
两步
计算的加减式题。
(2)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口诀。
乘法竖式。
除
法的初步认识。
用乘法口诀求商。
除法竖式。
有余数除法。
两步计算的式题。
(3)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数。
百位、千位、万位。
数的读法、写
法和大小比较。
(4)加法和减法。
加法,减法。
连加法。
加法验算,用加法验算减法。
(5)混合运算。
先乘除后加减。
两步计算式题。
小括号。
(二)量与计量
时、分、秒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的认识和简单计算。
千克(公斤)的
认识。
(三)几何初步知识
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
(四)应用题 加法和减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乘法和除法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五)实践活动
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
例如调查家中本周各项消费的开支情况,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
1.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和“万”,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
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数、写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2.掌握加、减法的笔算法则。
会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连加式题。
比较熟练地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和在100以内),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和几百几十加、减整百或整十的数,会用交换加数的位置验算加法和用加法验算减法。
初步培养学生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知道乘、除法的含义和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
知道乘法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够熟练地用口诀求积、求商。
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注①:例如3个5,可以写作3×5,也可以写作5×3。
3×5读作3乘5,3和
5都是乘数(也可以叫因数)。
②:不给出“第一种分法”、“第二种分法”等名称。
]
4.初步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会计算两步式题。
认识小括号。
5.认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
知道1米、1厘米的实际长度。
知道1米=10分米,1分米=10
厘米。
会进行长度的简单计算。
6.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公斤),初步建立1千克的质量观念。
7.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
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初步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
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8.初步认识直线和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和画线段(限整厘米)。
9.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10.会解答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的应用题。
会分步列式解答比较容易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11.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