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本科人体寄生虫学教案
本科第七版(临床医学)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
《人体寄生虫学》教学大纲(第七版)(供临床医学等本科专业使用)人体寄生虫学教研室2008年12月前言人体寄生虫学是一门基础医学必修课程,主要研究与人体健康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结构、生活活动、生存繁殖规律,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和外界环境因素相互关系。
教学以寄生虫形态、生活史(生态)、致病机制及诊断为重点,简述流行因素及防治(制)原则。
通过学习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课程奠定有关寄生虫的基础,为控制和消灭寄生虫病提供病原学理论的基本知识。
本大纲适用于我院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专业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
主要由前言、学时安排、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和要求(目的要求、教学难点、教学内容、复习思考题)、参考书籍和常用网址等四个部分组成。
“教学内容”中下划线部分为重点掌握内容,是“目的要求”中“掌握”的细化或补充。
课程2学分,计划学时为57学时,其中:理论30学时,实验27学时。
理论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讲授方式为主,学习时注意与临床病例的结合,进行理解记忆,注意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实验教学采取直观方法与电化教学相结合,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免疫学等有关新理论、新技术并联系临床工作实际,开设综合性及提高性实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
课程考试方式及考试成绩构成:理论考试为闭卷,题型多样化,主要有名词解释、填空、选择、简答、问答题等,占总成绩的70%;实验成绩占30%,主要包括考勤、实验报告、实验卷面考核等方面。
学时分配表第一篇总论熟悉寄生虫学的内容和任务,人体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
了解寄生虫学在医学中的地位,寄生虫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章引言【目的要求】了解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寄生虫病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状况,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新现的寄生虫病和再现的寄生虫病;寄生虫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新现的寄生虫病和再现的寄生虫病。
医学寄生虫学教案课件
汇报人:XX 2024-01-22
目录
• 寄生虫与宿主关系 • 常见人体寄生虫概述 • 医学寄生虫学实验诊断技术 • 临床表现与治疗原则 • 预防控制措施与健康教育策略
01 寄生虫与宿主关 系
寄生虫生活史及分类
寄生虫生活史
包括寄生虫在宿主体内的发育过程、 繁殖方式、传播途径等。
接种后观察
指导公众在接种后留观一段时间,以便及时 发现并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
环境治理和灭鼠工作部署
环境卫生改善
推动改善环境卫生状况,如清理垃圾 、治理污水等。
灭鼠工作
定期开展灭鼠工作,减少鼠类传播寄 生虫的机会。
动物粪便管理
加强对动物粪便的管理,避免其成为 寄生虫传播的源头。
水源保护
保护水源地,防止污染和寄生虫的传 播。
药物选择依据
根据寄生虫种类、感染部位及严重程度、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等因素进行选择。常用的抗寄生虫药物有吡喹酮、 阿苯达唑等。同时,针对不同并发症,还需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感染治疗、对症治疗等。
05 预防控制措施与 健康教育策略
个人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洗手
教育公众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特别是 在接触土壤、动物或粪便后。
卫氏并殖吸虫
引起肺吸虫病,表现为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
日本血吸虫
引起血吸虫病,表现为发热、肝脾肿大、腹水等症状 。
绦虫类寄生虫
01
02
03
猪带绦虫
引起猪带绦虫病,表现为 腹痛、腹泻、消化不良等 症状。
牛带绦虫
引起牛带绦虫病,表现为 腹部不适、体重减轻等症 状。
亚洲带绦虫
引起亚洲带绦虫病,表现 为腹痛、腹泻、恶心等症 状。
EH教案
赣南医学院教案专业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人体寄生虫学任课教师曹镐禄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务处编制1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内容1原虫致病特点;2溶组织阿米巴致病机制及病原诊断;熟悉内容1阿米巴病的临床类型与临床表现特征;了解内容阿米巴的流行与防治;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重点:1原虫致病特点;2溶组织阿米巴致病机制及病原诊断;难点:阿米巴致病;三、教学方法设计:1、运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2、结合生活实际及临床相关知识,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3、突出重点,分解难点,抓住关键,增强教学效果。
4 .教学过程中采用互动教学,以提问式为主;四、教具或教学手段:多媒体、板书、教鞭等。
五、时间安排EH形态(1分钟)、生活史(2分钟),致病(15分钟)、诊断(8分钟)、流行(7分钟)、防治(5分钟),小结(2分钟)。
六、教学过程与板书设计:(一)组织教学教师登上讲台,学生起立,坐下后,环视全体同学,用无声的语言督促学生准备听课,如发生异常情况,在课前予以及时解决。
(二)复习旧课简要复习一下形态及生活史第七章叶足虫2第一节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 schaudium, 1903属肉足鞭毛门、叶足纲,以具有宽大叶状伪足的运动细胞器为特征。
[形态]大滋养体:直径10~60μm,有透明的外质和颗粒状内质,一个泡状核,核直径4~7μm,胞质内常有吞噬的红细胞以及食物泡。
小滋养体(共栖型):直径10~30μm,内外质不分明,细胞内无吞噬的红细胞,细胞核同大滋养体。
包囊:圆形,直径5~20μm,囊壁为双层,细胞核结构与滋养体相似。
不成熟包囊:1~2核,可见糖元泡和棍状拟染色体成熟包囊:4核,偶见8核,具感染性[生活史]基本生活史包囊小滋养体包囊脱落大滋养体肝肺结肠溃疡皮肤脑生活史特点:1、基本生活史是:包囊→小滋养体→包囊2、感染时期:四核包囊3、感染方式:经口感染4、致病时期:大滋养体[致病]致病机制:溶组织阿米巴分为有毒株、无毒、株致病与否与毒力、肠腔微环境的理化因素。
人体寄生虫学教案
人体寄生虫学教案一、教案概述1. 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3.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人体寄生虫的基本知识,了解常见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感染途径和防治方法,提高学生对人体寄生虫病的认识。
4. 教学对象:医学专业本科生5.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寄生虫学基础知识寄生虫的定义、分类及特点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寄生虫的生活史寄生虫的感染与传播途径2. 第二章:原虫学原虫的形态结构与生活史常见原虫的识别及致病特点原虫的防治方法3. 第三章:嚅虫学嚅虫的形态结构与生活史常见嚅虫的识别及致病特点嚅虫的防治方法4. 第四章:扁虫学扁虫的形态结构与生活史常见扁虫的识别及致病特点扁虫的防治方法5. 第五章:线虫学线虫的形态结构与生活史常见线虫的识别及致病特点线虫的防治方法三、教学安排1. 课时:32课时(4学分)2. 教学方式: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3.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章:4课时第二章:4课时第三章:4课时第四章:4课时第五章:4课时四、教学评价1. 考试:期末进行闭卷考试,占总评的60%2. 实验报告:实验课结束后提交实验报告,占总评的20%3. 课堂讨论:参与课堂讨论,占总评的20%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人体寄生虫学教材2. 实验材料:寄生虫标本、显微镜等3. 辅助资料:课件、教学视频、文献资料等4. 网络资源:寄生虫学相关网站、数据库等六、第六章:原虫病的诊断与治疗1. 原虫病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液学检查、粪便检查、尿液检查等)2. 常用抗原虫药物:氯喹、伯氨喹、甲氟喹等3. 特殊感染的原虫病治疗:弓形虫病、利什曼病等七、第七章:嚅虫病的诊断与治疗1. 嚅虫病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粪便检查、血清学检查等)2. 常用抗嚅虫药物:丙硫咪唑、阿苯达唑、美托硝唑等3. 特殊感染的嚅虫病治疗:肝吸虫病、姜片虫病等八、第八章:扁虫病的诊断与治疗1. 扁虫病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粪便检查、尿液检查等)2. 常用抗扁虫药物:丙硫咪唑、阿苯达唑、美托硝唑等3. 特殊感染的扁虫病治疗:裂头蚴病、曼氏迭宫绦虫病等九、第九章:线虫病的诊断与治疗1. 线虫病的诊断方法: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粪便检查、血液学检查等)2. 常用抗线虫药物:阿苯达唑、美托硝唑、伊维菌素等3. 特殊感染的线虫病治疗:钩虫病、丝虫病等十、第十章:人体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控制1. 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等2. 公共卫生措施:粪便无害化处理、水资源管理、防蚊措施等3. 寄生虫病的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4. 寄生虫病防治策略:药物治疗、健康教育、环境卫生等教学安排:1. 课时:32课时(4学分)2. 教学方式: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3. 教学进度安排:第六章:4课时第七章:4课时第八章:4课时第九章:4课时第十章:4课时教学评价:1. 考试:期末进行闭卷考试,占总评的60%2. 实验报告:实验课结束后提交实验报告,占总评的20%3. 课堂讨论:参与课堂讨论,占总评的20%教学资源:1. 教材:人体寄生虫学教材2. 实验材料:寄生虫标本、显微镜等3. 辅助资料:课件、教学视频、文献资料等4. 网络资源:寄生虫学相关网站、数据库等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案概述难点解析:教学目标的制定需兼顾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和专业发展的需求。
最新人体寄生虫学教案
授课日期:教案编号:NO.1 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年级授课地点专业授课教师授课题目第一篇寄生虫学总论(1-7章)授课时数2学时目的要求 1.掌握寄生、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2.掌握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3.了解寄生虫病的流行特点重点讲解:寄生、生活史、寄生虫、宿主及寄生虫类型等概念、寄生虫免疫难点讲解根据对学生要求的侧重点,突出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对教材涵盖的七个章节适当删减。
在讲解过程中,具体的提出个别寄生虫做为实例。
内容及时间安排1、人体寄生虫学的概念(世界及我国五大寄生虫病)5分钟2、学科的发展与科研创新5分钟3、寄生虫生活史概念(以肝吸虫为例)15分钟寄生虫与宿主概念及类型(举例说明)30分钟4、寄生虫与宿主相互关系5分钟5、寄生虫免疫15分钟6、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制5分钟启发性提问1、我们常见的寄生虫有哪些?2、寄生、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是什么?3、寄生虫类型有哪些?4、带虫免疫和伴随免疫的概念是?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授课为主主要参考书《人体寄生虫学》(第七版)李雍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人体寄生虫学》(第四版)陈佩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人体寄生虫学》(第二版)赵慰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曾宪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第三版)汪世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日期:教案编号:NO.2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年级授课地点专业授课教师授课题目第二篇原虫(8-10章)1 原虫概论、溶组织内阿米巴、鞭毛虫授课时数2学时目的要求 1.掌握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滋养体、包囊形态特点、生活史、病原检查方法及致病;蓝氏贾弟鞭毛虫形态、生活史。
2.熟悉溶组织内阿米巴致病及防治情况;阴道毛滴虫形态及生活史。
3.了解原虫的形态、运动、生殖、生活史类型;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流行情况;鞭毛虫致病及防治原则重点讲解: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滋养体、包囊形态特点、生活史及病原检查方法;蓝氏贾弟鞭毛虫形态、生活史难点讲解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详细讲述溶组织阿米巴及鞭毛虫的形态和生活史;运用Flash 动画描述致病机理及致病内容及时间安排1、什么是原虫?原虫的概况(举例说明)10分钟2、原虫的新进展5分钟3、溶组织阿米巴形态、生活史15分钟溶组织阿米巴致病机制及常见疾病10分钟溶组织阿米巴检测、流行与防治10分钟4、蓝氏贾弟鞭毛虫形态、生活史5分钟蓝氏贾弟鞭毛虫致病机制及常见疾病5分钟蓝氏贾弟鞭毛虫检测、流行与防治5分钟5、阴道毛滴虫形态、生活史5分钟阴道毛滴虫致病机制及常见疾病5分钟阴道毛滴虫检测、流行与防治5分钟启发性提问1、原虫是什么?我们常见的有哪些?原虫生活在哪里?2、溶组织阿米巴的生活史是怎样的?3、溶组织阿米巴的致病的原理是?4、蓝氏贾弟鞭毛虫引起的疾病与实验室检查是?5、阴道毛滴虫实验室检查是?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授课为主主要参考书《人体寄生虫学》(第七版)李雍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人体寄生虫学》(第四版)陈佩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人体寄生虫学》(第二版)赵慰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寄生虫学和寄生虫学检验》曾宪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寄生虫学与检验》(第三版)汪世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授课日期:教案编号:NO.3 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年级授课地点专业授课教师授课题目第二篇原虫(11章)2 疟原虫授课时数2学时目的要求 1.掌握间日疟原虫的生物学特性。
医学寄生虫学教学设计
医学寄生虫学教学设计一、前言医学寄生虫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科目,它是研究各种病原体与寄生虫在人体内的生活繁殖过程及其对人体的致病机制及预防、治疗等方面的系统课程。
本文将对医学寄生虫学的教学设计做出详细的介绍,以期帮助各位医学教师更好的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熟悉寄生虫的基本生物学知识和分类以及种类•掌握寄生虫的形态、解剖、生命周期及其与人体疾病引起的关联•掌握常见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常识防寄生虫病的方法和措施三、教学内容3.1 寄生虫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寄生虫的概念、分类和特征2.常见人体寄生虫的种类及其特征3.2 寄生虫的解剖与生命周期1.真菌的结构与功能2.不同种类寄生虫的解剖结构3.不同种类寄生虫的生命周期过程3.3 寄生虫与人体疾病1.常见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病因和分类2.寄生虫对人体的损害和致病机制3.常见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3.4 预防与控制1.日常生活中预防寄生虫病的方法和措施2.社会与医学控制寄生虫病的策略与方法四、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讲解、媒体播放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寄生虫的形态结构和生命周期等;•讨论法:通过学生讨论的方式加强彼此之间对寄生虫病的深层次认识;•病例分析法:通过病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掌握不同种类的寄生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五、考核方式•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寄生虫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于寄生虫病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的答题;•实验考核:测评学生对于寄生虫的鉴定和实验操作能力;•讨论和答辩:测试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及寄生虫病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六、教学参考资料1.《医学寄生虫学》等相关教材;2.《医学寄生虫学》等相关课件;3.医学相关杂志期刊等参考文献。
七、结语本教学设计适用于医学生教育的不同年段,它以传授医学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临床相关知识为核心,采用多种教育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大纲(临床医学等)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教学大纲(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等专业使用)Ⅰ前言人体寄生虫学是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控制或消灭人体寄生虫病,以及防制与疾病有关的医学节肢动物,保障人类健康。
人体寄生虫学实验课是人体寄生虫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寄生虫学实验,可以验证理论课中所学的基本理论,对部分理论内容加深理解;通过寄生虫标本的观察和基本实验技术操作,使学生掌握具有诊断价值的寄生虫形态特征和常见寄生虫的病原学检查方法;通过寄生虫学实验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法医学、急救医学及妇产科学专业(方向)学生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
三总教学参考时数为20学时。
四使用教材:《人体寄生虫学实验指导》,寄生虫学教研室自编教材,万启惠,2006年。
Ⅱ正文实验一总则吸虫一教学目的在掌握寄生虫学实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学习各吸虫形态、中间宿主及病理标本。
二教学要求(一)了解寄生虫学实验的基本要求;熟悉技术操作及生物学绘图法的要求。
(二)巩固显微镜低、高倍镜使用法,进一步掌握油镜使用法;熟悉寄生虫学标本观察法。
(三)熟悉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成虫的形态特征,掌握肝吸虫、肺吸虫、姜片虫、血吸虫虫卵的形态;掌握它们中间宿主(媒介)的形态特征及病理标本。
(四)了解两种并殖吸虫的形态差异;了解肝吸虫尾蚴、肺吸虫尾蚴及囊蚴、血吸虫尾蚴及毛蚴的形态特征。
(五)了解姜片虫与肝片虫的形态区别。
人体寄生虫学教案南华大学
人体寄生虫学教案南华大学第一篇:人体寄生虫学教案南华大学人体寄生虫学教案教学总学时分配原则教学内容总论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医学节肢动物合计 6理论课实验课第一篇总论(第一至四章)[教学大纲] 1.掌握内容寄生虫、宿主、中间宿主、终宿主、保虫或储存宿主、转续宿主、生活史、感染阶段、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概念及其英文专业名词。
专性寄生虫、兼性寄生虫、机会致病寄生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的定义。
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2.熟悉内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特点及其意义。
寄生虫病的流行基本环节、因素及特点。
3.了解内容人体寄生虫学的范围、寄生虫的分类及寄生虫的营养代谢特点。
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的特点。
寄生虫病的诊断及防治原则。
我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研究现状、进展、成就及任务。
[重点难点] 重点:寄生虫、宿主及生活史的概念和类别;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难点:储蓄宿主、转续宿主的概念;寄生虫病的特点及非消除性免疫的机理。
第二篇医学原虫第五章医学原虫概论[教学大纲] 掌握原虫、世代交替、滋养体、包囊的概念;掌握医学原虫形态结构、生理及生活史的基本特征;熟悉原虫的致病特点。
[重点难点] 掌握医学原虫的分类、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生活史的基本形式。
第六章叶足虫 [教学大纲] 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和滋养体的形态特征。
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
溶组织内阿米巴致病机理和阿米巴病的临床表现。
实验诊断的主要方法。
阿米巴病的流行和防治。
介绍非致病阿米巴的常见种类,以与溶组织内阿米巴相鉴别。
[重点难点] 1.溶组织内阿米巴包囊和滋养体的形态特征。
2.溶组织内阿米巴的生活史。
3.溶组织内阿米巴的致病机理和临床表现。
4.实验诊断方法及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 常见的非致病阿米巴第七章鞭毛虫 [教学大纲] 掌握内容杜氏利什曼原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及诊断要点。
阴道毛滴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及诊断要点。
蓝氏贾第鞭毛虫形态、生活史、致病及诊断要点。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
《人体寄生虫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Human parasitology课程类型:平台课讲课学时:30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医学本科生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医学免疫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后续课程:流行病学、内科学、外科学、医学心理学、药理学开课单位:郑州大学远程教育学院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医学寄生虫学》是一门医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属于病原生物学范畴。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与医学有关的寄生虫形态、生活史及生态,阐明寄生虫与人体及外界环境的关系,认识寄生虫病的发生与流行、控制与消灭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为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打基础,为防治寄生虫病提供依据。
它与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病理学、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有着密切关系。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医学寄生虫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为寄生虫病防治,为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打下病原学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医学寄生虫学包括医学蠕虫学、医学原虫学和医学节肢动物学。
教学内容以我国、我省重要的医学寄生虫为主。
原虫、蠕虫以形态特点、生活史、致病机理和病原学诊断为重点,适当介绍原虫病、蠕虫病的临床特点,同时简述我国、我省流行概况、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医学节肢动物以与传播疾病有关的形态结构、生态学及传播疾病的关系为重点,简述防制原则。
重点虫种要讲深讲透,少见或次要虫种作简要介绍。
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掌握医学寄生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寄生、寄生虫、宿主、寄生虫生活史等基本概念;对人体寄生虫学有系统的认识;2.通过对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学习,掌握寄生虫的致病机理,了解宿主对寄生虫的抵抗机制;3.掌握具有诊断价值的寄生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要点、主要致病作用及常用的病原学检查方法;掌握医学寄生虫学的基本技术;4.掌握常见人体寄生虫病的主要临床表现、首选治疗药物和诊疗新技术;5.掌握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影响因素、流行特点及防治原则;6.通过医学寄生虫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学习,掌握常见寄生虫病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暴发疫情控制措施,注重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最新人体寄生虫学(皖南医学院教案 (12)幻灯片课件
3、生物防制:利用天敌或其代谢 物防制害虫。
4、物理防制:利用声、光、电、 热等捕杀或驱赶 害虫。
5、遗传防制:改变害虫的遗传物质。
6、法规防制:通过国家制定或公布 条例,以防止害虫入 境。
概述
1、昆虫纲主要特征: 成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头上有触角一对,胸部有足3对。 头部:触角一对,复眼一对,有
生物性传播:病原体必须在病媒节肢动物体 内,经过发育和(或)繁殖而成为感染阶段, 方能随节肢动物吸血、摄食、排泄等活动而 传播。生物性传播包括发育式(如蚊传播丝 虫病)、繁殖式(如蚤传播鼠疫) 、发育繁
殖式(如蚊传播疟疾)和经卵传播式(如白 蛉传播白蛉热) 。
节肢动物的防制
1、环境防制:改造节肢动物孳生、 栖息的环境。
2、吸血习性:
雄蚊不吸血以植物汁液及花蜜为食。雌蚊 吸血是为了产卵的需要,不同蚊种吸血对象不 同。
3、栖息习性:
家栖型、半家栖型、野栖型。
4、交配与产卵
蚊与疾病的关系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虫病:班氏丝虫病:淡色库蚊、致倦
库蚊、中华按蚊。 马来丝虫病:中华按蚊、嗜人
按蚊、东乡伊蚊。 2、疟疾:微小按蚊、大劣按蚊、中华按蚊、
昆虫在发育过程需经历卵→幼虫→蛹→成 虫四个时期,各期之间在外部形态、生活习性 上均各不相同,如蚊、蝇等。
不全变态(incomplete metamorphosis):昆
虫在发育过程中需卵→幼虫(若虫)→成虫三个 时期,其中幼虫与成虫形态与习性相似。
蚊(Mosquito)
蚊属于双翅目、蚊科,医学 以按蚊属、库蚊属和伊蚊属三属 较重要。
嗜人按蚊
3、乙型脑炎:三带喙库蚊、白纹伊蚊。 4、登革热:埃及伊蚊、白纹伊蚊。
人体寄生虫学(理论)教案 精品
人体寄生虫学(理论)教案课程人体寄生虫学(理论)专业护理本科年级 2008级教师万启惠李晓飞职称、学位教授部系、教研室基础部寄生虫学2008-- 2009学年第二学期遵义医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授课年级及专业2008级护理本科班级1班课程类型必修课公共课();基础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限选课();任选课()学生层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成教生(本科()专科())授课方式理论课(*);实践课(*)考核方式理论90%;实践10%课程教学总学时数24学时学分数 1.3分学时分配课堂讲授16学时;实践课8学时教材名称医学微生物学与寄生虫学(第一版)作者刘晶星主编出版社及出版时间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8月参考资料1.人体寄生虫学(第七版),李雍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5月2. 医学寄生虫学(第三版),高兴政主编,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8年1月3. MEDICAL PARASITOLOGY,J.WALTER BECKJohn.E.Davies ,TheC.V.Mosby Company.1981.授课时间2009年3月26日-6月4日注:1、表中()选项内请打“*”; 2、教案按授课次数填写,每次授课均应填写一份;空格大小可根据内容自行调整;重复班授课可不另填写教案;此教案填写并打印后须教研室主任审查、签字;3、教案首页只填写一次,其他内容须按课堂教学次数填写。
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授课专业护理本科周次第5周,第一次课2009年3月26日章节名称总论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教学时数 2教学目的及要求目的:学习寄生虫学基本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寄生虫病流行的环节及防治原则。
要求:1.掌握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及宿主的类别。
2.掌握寄生虫对宿主的危害作用。
3.熟悉寄生虫的类别、感染的免疫及寄生虫病的特点。
4.掌握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和防治原则。
人体寄生虫学教案1
人体寄生虫学教案1人体寄生虫学教案1教案:人体寄生虫学课程背景:人体寄生虫学是医学和生物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主要研究寄生于人体内的寄生虫的分类、生活史、传播途径、病理效应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等。
通过学习人体寄生虫学,可以增强学生对人体寄生虫感染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教学目标:1.了解人体寄生虫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掌握常见人体寄生虫的病原特征、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3.了解人体寄生虫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4.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一、人体寄生虫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什么是寄生虫?2.人体寄生虫的分类及其基本特征。
二、常见人体寄生虫的病原特征、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1.蛔虫2.钩虫3.十二指肠虫4.多毛条虫5.疟原虫6.血吸虫三、人体寄生虫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1.饮食卫生的重要性2.定期体检和检查粪便样本3.个人卫生的重要性4.药物治疗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四、观察与实验1.利用显微镜观察蛔虫和疟原虫的形态特征2.实验:蛔虫和钩虫对人体的影响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引入实际寄生虫感染案例,通过讨论和分析引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图片展示和实物观察:利用图片和模型展示人体寄生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史,加深学生对寄生虫的认识。
3.实验设计: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寄生虫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染的危害。
教学工具:1.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2.显微镜和标本3.实验器材:试管、显微镜玻片、实验动物(小白鼠)、解剖工具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10分钟)1.回顾上一课的内容,并与本节课内容进行连接。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介绍人体寄生虫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分别介绍常见人体寄生虫的病原特征、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
三、互动探究(20分钟)1.利用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寄生虫的形态特征和生活史。
2.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人体寄生虫的感染机制和传播途径。
四、实验(30分钟)1.向学生演示如何观察寄生虫的形态特征。
人体寄生虫学教案
人体寄生虫学教案前言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按五年制本科生的教学进度安排(总学时45学时,讲课27,实验18),由本室主讲教师共同制订本教案,以供教师备课、讲课、实验带教、复习指导参考。
教案内容:1.教学要求2.时间安排3.重点4.难点5.教学内容6.中、英文专业词汇7.思考题8.参考文献等本教案将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改、完善与提高。
病原生物学系2006.12修订总论、医学蠕虫、线虫概论、蛔虫教学课时 3学时第一部分总论一、教学要求1.掌握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寄生虫病的名称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2.掌握寄生虫、宿主及寄生虫的生活史等基本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别3.掌握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4.掌握消除性免疫、非消除性免疫(带虫免疫、伴随免疫)概念5.掌握感染阶段(期)、带虫者、慢性感染与隐性感染等基本概念6.掌握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及寄生虫进入人体的方式(即感染途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特点7.熟悉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8.熟悉生物演化中的寄生现象及寄生虫的演化9.熟悉多寄生现象、幼虫移行症、异位寄生等特点。
10.了解寄生虫病对社会经济与发展的影响,我国寄生虫病控制中存在的问题11.了解目前正在出现的寄生虫病及寄生虫学的研究发展方向12.了解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及分类系统13.了解寄生虫的免疫逃避机制14.了解影响寄生虫病流行的自然、生物和社会因素,寄生虫病流行的地方性、季节性和自然疫源性特点及寄生虫病的防治原则二、时间安排:总论 80分钟第一章引言1.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2.我国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正在出现的寄生虫病4.寄生虫学的研究与发展方向第二章寄生关系及其演化第三章寄生虫的生物学第四章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第五章寄生虫感染的免疫第六章寄生虫感染的特点第七章寄生虫病的流行与防制三、重点:1.寄生虫、宿主、生活史、寄生虫感染与寄生虫病概念2.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作用3.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与传播方式四、难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宿主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反应特点。
医学寄生虫学第三版课程设计
医学寄生虫学第三版课程设计课程简介医学寄生虫学是医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涉及人体寄生虫的分类、形态、寄生生活史、病变、诊断、预防与治疗等内容。
本课程通过广泛的实验教学、图文并茂的讲解和案例讨论,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人体寄生虫感染的相关知识,掌握常见寄生虫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课程重点介绍蛔虫病、疟疾、血吸虫病、包虫病等常见寄生虫病。
课程目标1.掌握寄生虫分类及其特点。
2.熟悉寄生虫生活史及其寄生方式。
3.能够理解寄生虫引起疾病的机理。
4.能够掌握寄生虫相关疾病的预防措施,及时识别各类病症。
5.掌握主要寄生虫相关疾病的治疗方法及其特点。
课程安排第一章寄生虫的分类及其特点1.寄生虫的分类学概述2.直肠毛滴虫病3.阴道毛滴虫病第二章寄生虫的寄生方式及生活史1.寄生虫的寄生方式2.单细胞原虫感染病3.外寄生虫感染病第三章寄生虫引起疾病的机理1.寄生虫引起疾病的基本原理2.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性巨结肠3.弓形虫感染病第四章寄生虫相关疾病的预防和诊断1.寄生虫感染病的防治2.沙门菌痢疾3.新型肝吸虫病第五章寄生虫相关疾病的治疗1.传统药物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估2.抗真菌药物的应用3.沙眼衣原体肺炎课程评价本课程通过实验教学、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对常见的人体寄生虫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掌握了预防、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的方法。
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练习和深入学习,以加深对寄生虫相关疾病的理解和掌握。
评价方式包括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及平时表现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
相信通过学习,学生们一定会增长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为未来的医学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体寄生虫学教案
人体寄生虫学教案一、课程介绍1.1 课程名称:人体寄生虫学1.2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1.3 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体寄生虫的基本知识,认识常见的人体寄生虫及其生活史,了解寄生虫病的传播途径、诊断、预防和治疗。
二、教学内容2.1 寄生虫的基本概念2.1.1 寄生的定义2.1.2 寄生虫的分类2.1.3 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2.2 人体寄生虫的生活史2.2.1 寄生虫的生活史概述2.2.2 寄生虫的生命周期2.2.3 人体寄生虫的生活史特点2.3 人体寄生虫的感染与免疫2.3.1 寄生虫的感染途径2.3.2 寄生虫的感染期2.3.3 人体对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反应三、教学方法3.1 讲授法3.1.1 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了解寄生虫的基本概念、生活史、感染与免疫等方面的知识。
3.1.2 结合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
3.2 案例分析法3.2.1 教师提供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例中寄生虫的感染途径、诊断和治疗方法。
3.2.2 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寄生虫病防治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3 实验教学法3.3.1 安排寄生虫标本观察,使学生认识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3.3.2 进行寄生虫生活史实验,使学生了解寄生虫的生活史特点。
四、教学评价4.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评的40%。
4.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寄生虫学基本知识的掌握,占总评的30%。
4.3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表现,占总评的30%。
五、教学计划5.1 课时安排: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讲授24课时,实验教学8课时。
5.2 教学进度:第1-4周:寄生虫的基本概念、生活史、感染与免疫第5-8周:常见人体寄生虫的学习第9-12周:寄生虫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第13-16周:实验教学,包括寄生虫标本观察和生活史实验六、教学资源6.1 教材:《人体寄生虫学》教科书,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6.2 辅助资料:寄生虫学相关的期刊文章、研究报告、网络资源等,用于拓展学生视野。
医学寄生虫学教学设计
实验器材与试剂
显微镜:观 察寄生虫形
态和结构
试剂:用于染 色、固定和保
存寄生虫
培养皿:培养 寄生虫和观察
其生长过程 实验动物:用 于寄生虫感染
和实验研究
7
教学评价与反馈
课堂表现评价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 与课堂讨论和提问
回答问题的质量:评估学生回答问 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知识目标
掌握寄生虫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 点
掌握寄生虫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理解寄生虫的生活史、传播途径和 感染机制
培养对寄生虫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能力目标
掌握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 知识
掌握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学会识别和诊断寄生虫病
添加标题
医学寄生虫学教 学设计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汇报人:XX
目 录
Pa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art Two.
教学目标
Part Three.
教学内容
Part Four.
教学方法
Part Five.
教学过程
Part Six.
教学资源
Part Seven.
教学评价与反馈
1
添加章节标题
2
教学目标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案例,理解寄生虫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讨论与交流: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分享观点和经验 教师点评:教师对讨论内容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寄生虫病的知识
PBL教学法
概念:基于问题的学 习,通过解决问题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题目】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日本血吸虫【时间安排】 2学时(100分钟)【目的要求】1.掌握两种并殖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的具有诊断意义形态、生活史、致病及实验诊断方法2.了解并殖吸虫和血吸虫在我国的流行情况及防治原则【重点与难点】并殖吸虫和血吸虫的生活史及致病机制【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一、卫氏并殖吸虫 (40′,见教材第96页)1.卫氏并殖吸虫的种类,在我国我省的流行种类及流行情况(2′)2.卫氏并殖吸虫的生物学: 形态(3′)、生活史(8′)3.卫氏并殖吸虫感染与卫氏并殖吸虫病:(35′)1)感染后结局:带虫者与病人(2′)2)致病机制(8′)3)临床表现与分型(8′)4)诊断(临床与实验诊断)(5′)5)流行因素与防治原则(5′)二、斯氏狸殖吸虫(10′见教材第99页)形态、生活史、致病及诊断与卫氏并殖吸虫的比较三、日本血吸虫(50′见教材第101页)1.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种类,在我国的流行种类及分布(5′)2.血吸虫的生物学: 形态(5′)、生活史(10′)3.血吸虫感染与血吸虫病:(30′)1)感染后结局:带虫者与病人(2′)2)致病机制(5′)3)临床表现与分型(10′)4)诊断(非流行区对血吸虫病的诊断对策)(8′)5)流行因素与防治原则(5′)【挂图选用】1.卫氏并殖吸虫与斯氏狸殖吸虫形态比较2.卫氏并殖吸虫的生活史3.日本血吸虫的形态4.日本血吸虫的生活史【外文引用】Paragonimus westerman i, Pagumogonimus skrjabini, paragonimiasis, Schistosoma japonicum, S. Mansoni, S. Haematobium, S. intercalatum, S. mekongi, S. malayensis, schistosomiasis, Paratenic host, larva migrans第五讲并殖吸虫并殖吸虫(Paragonimus)是并殖科吸虫的总称。
成虫主要寄生于终宿主肺脏,故又称肺吸虫。
目前,世界上已报告的并殖吸虫有44种(包括亚种),分布在亚、非、美洲的31个国家。
寄生于人体的并殖吸虫约有6-7种(但并殖吸虫的分类比较混乱,可能有同物异名的现象)。
在我国已发现的人体并殖吸虫主要有两种,即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和斯氏狸殖吸虫(Pagumogonimus skrjabini),可引起并殖吸虫病(paragonimiasis)。
并殖吸虫病是一种地方性人兽共患性疾病。
国内分布遍及22个省市自治区,严重的地区有东北三省、四川、浙江、安徽等。
我省的豫东及豫西有流行,以斯氏狸殖吸虫为主,卫氏并殖吸虫也有存在。
下面重点介绍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与卫氏并殖吸虫做个比较。
一、卫氏并殖吸虫的生物学特点1.形态:成虫、虫卵(略)2.生活史:1)终宿主:人,猫、犬及野生肉食动物;中间宿主:川卷螺类,溪蟹、蝲蛄(螯虾、竻蛄);转续宿主:猪、鼠、兔、鸡、鸟类等。
2)成虫寄生部位:肺,在肺组织内形成虫囊;异位寄生于脑、肝等组织。
3)虫卵随痰/粪排出体外,在水中发育3周后孵出幼虫(毛蚴)。
4)毛蚴→川卷螺(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尾蚴→溪蟹、蝲蛄(囊蚴)。
5)感染期:囊蚴;感染途径及方式:生食或半生食感染有囊蚴的溪蟹、蝲蛄及感染有童虫的转续宿主动物肉,喝生水。
6)囊蚴经口感染终宿主,在小肠内脱囊而出(后尾蚴→童虫),童虫穿过肠壁,经肝、膈、胸腔入肺定居,发育成熟。
二、卫氏并殖吸虫感染与卫氏并殖吸虫病1.感染后结局:带虫者与病人2.致病机制童虫钻行的隧道样损害及成虫定居的机械性损害。
病变过程:1)脓肿期;2)囊肿期;3)纤维疤痕期。
3.临床表现与分型1)急性期:全身过敏性炎症反应及消化道症状(主要由童虫移行、游窜引起)。
2)胸肺型: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咳嗽、胸痛、血痰或果酱色痰。
3)脑型: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头痛、癫痫、偏瘫、视障。
4)肝(腹)型:肝大、肝痛、肝功能紊乱,腹痛、腹泻等。
5)皮下型:游走性皮下包块。
4.诊断(临床与实验诊断)有流行感染史、出现相应症状、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持续增高及X线等辅助检查的阳性发现时,进行病原学及免疫学检查。
5.流行因素与防治原则1)肺吸虫病的流行特点:①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②地域性分布(与中间宿主的分布有关);主要在山区流行(东北型:以蝲蛄为传媒,南方型:以溪蟹为传媒);2)人类感染与生活习惯有关:①生吃、腌吃、醉吃、烤吃蟹与蝲蛄;②东北的竻蛄豆腐和竻蛄酱③东北人用蝲蛄“治病”:辽宁人用蝲蛄汁治咯血;吉林朝鲜族用蝲蛄汁涂眼和皮肤治疗麻疹(据称蝲蛄有清凉作用);④生吃或半生吃动物肉(转续宿主肉);有人调查猪发现其中一头猪肌肉内有10个虫体,将含幼虫的猪肉喂狗,92天后狗肺内发现10个成虫。
⑤喝生水:死亡解体的蟹与蝲蛄内囊蚴可能散于水中,有报道尾蚴可实验感染狗获得成功。
3)防治原则:禁生吃或半生吃蟹、蝲蛄与动物肉,不喝生水,治疗病人[吡喹酮、硫双二氯酚(别丁)]。
斯氏狸殖吸虫1958年我国陈心陶教授发现并命名。
斯氏狸殖吸虫与卫氏并殖吸虫比较,有如下特点:1.形态:虫体较狭长,体宽部在前1/3,腹吸盘靠前,口吸盘大于腹吸盘。
2.生活史:终宿主为中型哺乳动物,如狸(果子狸)、猫、犬等;第一中间宿主为拟钉螺类,第二中间宿主为溪蟹;人不是适宜的终宿主,相当于转续宿主。
3.致病:由于虫体不能到达肺部发育成熟,而在肺外组织到处移行,引起皮下型及内脏型幼虫移行症。
特点:全身反应重,多脏器损害症状,血中嗜酸球明显增高。
4.诊断:皮下结节活检,免疫学诊断。
日本血吸虫血吸虫是寄生于血管内吸虫的总称,皆属于裂体科,故又称裂体吸虫(Schistosoma)。
它们的宿主范围及地理分布非常广泛,可寄生于鸟类、哺乳动物及人。
寄生于人和哺乳动物的血吸虫属于裂体科的裂体属,而裂体科内其他各属的血吸虫成虫虽不寄生于人体,但某些种的尾蚴能侵入人的皮肤,引起尾蚴性皮炎。
如禽类和兽类血吸虫(毛毕属、东毕属、华毕属引起的稻田皮炎)。
能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目前已知的主要有三种,即: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
此外,在某些局部地区还有间插血吸虫、湄公血吸虫和马来血吸虫寄生在人体的报告。
可引起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
血吸虫病主要流行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当前世界上六大热带病之一。
我国只有日本血吸虫,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3个省市区,也是我国的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我省虽然不是流行区,没有血吸虫病的流行,但由于人口的流动,经常可以见到血吸虫病的病人。
一、血吸虫的生物学1.形态1)成虫虫体圆柱形;2)雌雄异体,雄虫有抱雌沟,雌虫位于抱雌沟内呈合抱状态;3)口、腹吸盘,内脏系统;4)虫卵特点,毛蚴分泌的可溶性抗原从卵壳微管道释出卵外。
2.生活史1)成虫寄生于人及多种哺乳动物,如牛、马、羊、猪、狗、猫、兔、鼠等,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以血液和血管内皮细胞为食物,虫体可逆血流移行到肠粘膜下层的小静脉末梢,雌虫在此处产卵。
2)虫卵的去路和体内发育雌虫每天产卵300-3000个。
产出的虫卵60%沉积在肠壁,23%回流到肝脏,16%被排入肠腔,1%到其他组织。
虫卵在体内发育:含卵细胞卵—→含毛蚴卵—→死亡钙化卵(黑卵)卵内毛蚴分泌物(可溶性抗原)从卵壳微管道释出卵外可刺激宿主组织,发生炎症反应,在卵周围形成小脓肿,并通过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生成多种细胞因子,如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1、2,嗜酸性粒细胞刺激素(ESP)、成纤维细胞刺激因子(FSF)、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IF)等,吸引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等汇集到虫卵周围,形成肉芽肿,又称虫卵结节。
3)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入水后很快孵出毛蚴,主动侵入中间宿主——湖北钉螺体内,经两代胞蚴的发育繁殖,生成大量尾蚴,从钉螺内逸出。
4)无囊蚴期,尾蚴是感染阶段。
在水面游动的尾蚴如遇人及动物(终宿主)即主动吸附到宿主的皮肤上,经分泌酶和机械穿透作用,进入皮肤组织血管及淋巴管,随血液循环到达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定居并发育成熟。
二、血吸虫感染与血吸虫病1.感染后结局:带虫者与病人2.致病机制尾蚴侵入、童虫移行、成虫定居产卵及虫卵在组织内的沉积均可导致宿主的组织损害。
其主要机制为:1)虫体侵入、移行、定居造成的机械性损伤;2)虫体发育繁殖过程中分泌物、排泄物及虫卵刺激所引起的急性过敏性炎症反应;3)免疫病理反应:Ⅳ型变态反应(虫卵肉芽肿),Ⅲ型变态反应(肾损害等)。
3.临床表现与分型1)尾蚴性皮炎:急性过敏性皮肤损害。
2)急性血吸虫病:感染后1-2个月发病,急起发热、咳嗽、肝脾肿大、腹痛、腹泻、甚至脓血便,粪便中可查到虫卵,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
病程2周-4周。
3)慢性血吸虫病:为免疫适应期。
急性期后病情缓解,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或仅遗留慢性消化道症状及贫血、消瘦等。
4)晚期血吸虫病:一般感染后5年左右,部分重度感染患者开始出现晚期病变,虫卵肉芽肿导致肝脏的干线型肝硬变及门脉高压症,小儿感染可致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使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而影响了生长发育与繁殖。
临床表现为:①肝硬变;②门脉高压症;③慢性结肠炎;④小儿侏儒症。
其主要表现为巨脾、腹水、侏儒症。
4.诊断1)方法:粪检虫卵及毛蚴孵化;肛门直肠镜检及肠组织活检;免疫学检查。
2)非流行区对血吸虫病的诊断对策①到过流行区,有与“疫水”接触史;②急性期表现(须与疟疾、伤寒、结核、肝炎等相鉴别);③持续性嗜酸性粒细胞增高;④肛门直肠镜检,肠粘膜活组织压片检查;⑤粪检虫卵及毛蚴孵化;⑥有条件可做免疫学检查。
5.流行因素与防治原则1)流行区类型:平原水网型、山区丘陵型、湖沼型;2)病人和病牛是主要传染源;3)钉螺的分布限制了血吸虫病的流行范围;4)与“疫水”的接触及其机会是造成感染的必要条件;5)防治原则:①消灭钉螺;②避免与“疫水”接触;③减少和消灭传染源:治疗病人和病畜,使用药物为吡喹酮、硝硫氰胺、呋喃丙胺,等。
20XX级医本科人体寄生虫学教案第六讲【题目】绦虫概论、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短膜壳绦虫【时间安排】 2学时(100分钟)【目的要求】1.掌握两种带绦虫的具有诊断意义形态、生活史、致病及实验诊断方法2.了解绦虫的一般生物学特点3.了解两种带绦虫在我国的流行情况及防治原则4.了解短膜壳绦虫【重点与难点】猪带绦虫的生活史及致病机制【教学内容与时间分配】一、绦虫概论 (25′,见教材第117页)1.绦虫的分类地位,单节绦虫亚纲与多节绦虫亚纲(2′)2.多节亚纲绦虫的形态特征(10′)3.人体寄生绦虫的生物学特点(1)假叶目绦虫(6′)①形态特点;②生活史特点;③常见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