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
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点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
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
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
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三:速度与速率的关系
考点四:速度、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的关系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
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t图象和v-t图象。
1.理解图象的含义
(1)x-t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t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v-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八年级物理2.运动的描述

2.运动的描述
四 速度
1.定义:在物理学中,物体通过__路_程_____与___所__用_时__间__的比叫 做物体运动的速度。 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图2-2-4
2.运动的描述
[解析]兔子和乌龟是同时、同地点出发的,某一时刻观众看 到兔子跑在前面说明相同的时间内兔子运动的路程长,是通 过比较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的。 裁判员记录兔子和乌龟运动相同路程的时间,是通过比较通 过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的。
2.运动的描述
[方法指导]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通过路程的长短,通过的路程越
2.运动的描述
类型二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例2 如图2-2-3所示,把书放在桌上,书上放一支笔,用手缓 慢地推动书,使它带动笔沿着桌面向前移动。相对桌面,笔是 __运__动_的___;相对书,笔是静止的,说明 __运_动__和_静__止__是_相__对_的________________。 [全品导学号:13502009]
2.运动的描述
课堂小结
机械运动
描述应选择 参照物
比较物体运 动的快慢
运动和静止 的相对性
2.运动的描述
课堂反馈
1.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为参照物 B.一切物体都可能被选作参照物 C.参照物就是绝对不能动的物体 D.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不同,
2.运动的描述
二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 知识讲解

运动的描述【学习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会选择参照物并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4、能够用实例来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要点梳理】要点一、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要点诠释: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2.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关键是看物体是否发生“位置的变化”。
要点二、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参照物是我们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要点诠释:(1)参照物可以选取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它既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同一物体,由于参照物选择不同,对其运动状态的描述也往往不同。
(3)通常我们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的情况较多,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4)如果处在运动的物体中,人们描述物体的运动时,一般习惯选择运动物体本身作参照物。
如人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一般会选火车为参照物来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
要点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而言的。
要点诠释: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2.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选定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典型例题】类型一、机械运动1、下列成语中描述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南辕北辙B.夸父追日C.顺水推舟D.精忠报国【思路点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发生改变,我们说物体做了机械运动,据此分析答题。
【答案】D【解析】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做机械运动,就看它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科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课件

D.一座房屋造好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 置上不会移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是绝 对不动的
5、下列各例现象与相对静止无关是( D)
①飞机空中加油; ②跑动给马拉松运动员递饮料; ③太阳从东方升起; ④彩云掩月; ⑤“手抓子弹”的奥秘; ⑥如影随行 A 、② ③ ⑥ B、 ② ④ ⑤ C 、① ③ ⑤ D、 ③ ④
运动
2、如果以课本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静止 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判断物体是运动还 是静止
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 置变化,如果发生了位置变化,那么被判 断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位置变 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静止的。
汽车上站着的是小华,为什么司机和路边 的人对他的判断不一样?
3.两辆汽车同向行驶,描述汽车的运动是
以__地__面____ 作为参照物,坐在甲车里的乘客 看到乙车在向后退,该乘客是以__甲__车____作为 参照物。这两辆汽车相比较,____甲__车__车开得
快。
4.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汽车经过一座桥,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是 绝对不动的
B.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体组成的,绝对不 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1.根据下图所示情境,讨论两个小车的运 动情况。(注:“左西右东”)
a: ①向东(右)运动 ②静止 ③向西(左)运动, 只是比风的速度慢
2.根据下图所示情境,讨论两个小车的运 动情况。(注:“左西右东”)
b:
向西(左)运动, 而且比风的速度快
3.根据下图,能否判断风的情况?
①如果小车静止,则风向 东刮 ②如果小车在向左(西) 运动,风的情况可能是: 向东 无风 或向西(只是风速比车慢) ③如果小车向东运动,则 风向可能是: 向东
(完整)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详细讲义

第二讲运动的描述【知识点归纳】知识点一机械运动1. 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 判断标准:判断是否属于机械运动的关键在于研究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例1. 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五四运动B .太阳升上天空C.一杯开水变凉D.铁生锈了)例2. 以下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 .蜡烛燃烧B .电梯上升C.飞机的飞行D.正在下沉的潜艇)例3. 下列诗句中描写的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 .一江春水向东流B .孤帆一片日边来C.一行白鹭上青天D.霜叶红于二月花知识点二参照物1.问题探究:坐在汽车里的乘客、司机和路旁的孩子们有如右图所示的对话。
为什么同一个人(乘客)相对于两个不同的观察者(司机、路旁的孩子们)来说,得到的运动情况截然不同呢?这是由于两个不同的观察者以各自选定的不同的参照物作为标准。
孩子们是以地面为标准,认为汽车、乘客、司机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所以说运动得真快;司机以汽车为标准,认为乘客、自己和汽车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没有做机械运动。
可见,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不同。
2.参照物的选取原则(1)任意性原则:参照物的选定是任意的,但不能将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
(2)为了方便地研究机械运动,物理学中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而且可以不必说明。
若选取其他物体作为参照物来研究机械运动时,则必须作出说明。
例4.判断一个物体是在运动还是静止,应该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关于参照物的选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运动的物体不能选作参照物B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作参照C 、一定要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参照物D 、任何物体都可以作参照物例5.李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两名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是()A 、岸边和行船B 、行船和岸边C 、都是行船D 、都是岸边例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 米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边有小东西在游动着,飞行员把它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他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这件事发生的条件是()A 、子弹静止在空中B 、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航向相反,但子弹运动得很慢C 、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航向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快慢与飞机差不多D 、不能判定知识点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如右图,我们乘坐列车时,往往会用地面上的其他物体做标准,感觉我们的运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运动的描述

大牛店联校
贾改平
运动的描述
力和运动
观察动画,根据已有知识,你能把运动分 成几类?
我们把物体位置 的变化叫做机械 运动
运动的自然界
参照物
观看动画,你是怎样判断物体运动的?
要看物体运动和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为 标准。这个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为了方便,我们通 常选地面做参照物。
(1)这个人相对于地面上的建筑物是
;
(2)这个人相对于他所乘坐的样快慢、方向相同的
另一辆汽车是
;
(4)这个人相对跟他乘坐的汽车同样快慢、反向行驶的
另一辆汽车是
。
观看上面动画,体会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一个人骑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一辆汽车也由南向 北从他身边疾驶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 是( )
A.向北运动 B.向南运动
C.静止不动 D.运动方向无法确定
2、某晚,一同学抬头望天空说:“月亮钻进了云里”。 这说明以 为参照物,
是运动的。
3、某人坐在一辆行驶的汽车里,请判断这个人相对于下 列各种参照物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全部

八年级上册物理知识点全部物理是一门研究自然界中物体的运动规律、物理现象和物质性质的科学,是学习科学的基础。
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的物理知识点涉及很广泛,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和掌握。
接下来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八年级上册的物理知识点。
一、运动的基本概念1.物体的运动状态一般包括位置、速度和加速度三个方面。
2.运动可以分为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匀速运动的速度不变,而变速运动则速度会不断地变化。
3.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运动,而曲线运动则是指物体在曲线上运动。
二、运动的描述1.我们可以通过位置-时间图、速度-时间图和加速度-时间图来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2.位置-时间图是指在时间轴上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物体位置为纵坐标形成的图像。
通过此图像可以了解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3.速度-时间图是指在时间轴上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物体速度为纵坐标形成的图像。
通过此图像可以了解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
4.加速度-时间图是指在时间轴上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物体加速度为纵坐标形成的图像。
通过此图像可以了解物体在某一时刻的加速度。
三、力的概念1.力是一个物体或者物体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或者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2.力的单位有牛顿(N),表示为F=ma,其中F为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
3.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接触力是指物体之间通过接触产生的相互作用,而非接触力则是指物体之间通过远程作用产生的相互作用。
四、力的效果1.力可以引起物体的运动和停止。
2.力对物体的运动状态具有改变作用。
3.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五、功、能量和动能定理1.功(W)是对力作用的物体产生的影响进行描述的物理量。
2.能量是物体系统中的一种状态、储存和转换能够发生的物理量。
3.动能定理的公式是E_k=1/2mv^2,其中E_k表示动能,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六、波的基本概念1.波是指物质在空间中传播的扰动,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不需要物质的移动,只需要能量的传递。
教科版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PPT课件

3、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汽车经过一座桥,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是 决对不动的; B, 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体组成的,绝对不 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C, 地球和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太阳在宇宙 中是绝对不动的; D, 一座房屋造好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 置上不会移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是 绝对不动的。
例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某车向东行驶,车上的人看到路 旁的树怎样运动” 树以跟车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
例2、是谁的运动使红旗招展?
若是空气流动:以旗杆为参照物 若是人在挥动旗杆:以空气为参照物。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生活中有 很多应用:
空中加油机
(1)利用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空 中加油机和歼击机可以实现空中加油:
一、运动的分类:
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直线运动;
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 二、参照物: 1、定义: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事先 选作的标准物叫做参照物 2、运动还是静止的分析: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判断 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 参照物;就是说运动和静止具有相对性。 2、应用
4.以地面作为参照物,一个人由西向东运动, 一辆汽车从后面赶上,如果以这辆汽车作为 由东往西 参照物,则此人____________运动。
5.两辆汽车同向行驶,描述汽车的运动是以 地面 ________ 作为参照物,坐在甲车里的乘客 甲车 看到乙车在向后退,该乘客是以________作 甲车 为参照物。这两辆汽车相比较,________车 开得快。
车
车
汽车风洞实验赏析
点评:汽车没有动,风在动, 就可以研究汽车高速行驶的情 况,多么实际而又多么有创意 的方法啊… …
八年级上物理-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描述知识集结知识元机械运动的认识知识讲解一、机械运动1.1.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从广义来讲,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从狭义来说,运动是指机械运动。
2.2.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静止都是相对运动而言的,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
3.3.机械运动: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通常简称为运动。
4.4.判断机械运动的方法: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的依据就是看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有没有位置变化。
如果有,我们就说这个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例题精讲机械运动的认识例1.下列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划破夜空的流星的运动B.铁锅生锈C.植物开花结果D.水的蒸发例2.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时间过得飞快B.乌云遮住月亮C.树木在不断生长D.气温上升例3.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小树长高了B.太阳落山了C.人的思维D.铁生锈了例4.下面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机器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B.参照物是绝对不动的C.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所以静止也是绝对的D.整个宇宙都是由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参照物及其选择知识讲解•二、参照物及其选择1.1.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2.2.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既可以选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也可以选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可本着便于研究的原则,选取合适的参照物,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被研究的物体本身不能选作参照物,因为以此研究对象为参照物,研究对象永远都是静止的。
注意:不要把地面当地球:以地球为参照物,实际上是以地心为参照物,以地心为参照物,就是假定地心足不动的,也可以想象观察者是在地心处。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
1. 定义。
-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例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飞机在天空中飞行,轮船在海面上航行等,这些物体的位置都在随着时间不断改变,都属于机械运动。
2. 普遍性。
-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简单、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大到天体,如地球绕着太阳公转、月球绕着地球公转;小到微观粒子,如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等,都存在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
1. 定义。
-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必须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例如,当我们说汽车在行驶时,我们是以地面或者路边的树木等为参照物的;如果以汽车里的乘客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2. 选取原则。
- 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
但在实际研究问题时,为了方便,我们通常选择地面或者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比如在描述房屋、树木等的静止状态时,默认的参照物就是地面。
- 一旦选定了参照物,就假定该参照物是静止的。
例如,当我们以行驶的汽车为参照物时,路边的树木就是运动的,因为我们假定汽车是静止的,而树木相对于汽车的位置在不断改变。
- 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
因为如果以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研究对象永远是静止的,这样就无法描述其运动状态了。
例如,我们不能以汽车本身为参照物来描述汽车的运动状态。
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 含义。
- 对于同一个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以汽车为参照物时,乘客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时,乘客是运动的。
- 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我们必须明确参照物是什么。
2. 实例。
- 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比如在两列并排停靠在站台上的火车中,当我们坐在其中一列火车里,看到另一列火车启动了,我们会以为是自己乘坐的火车在运动,而实际上是我们以启动的那列火车为参照物了,当我们以站台为参照物时,就会发现是另一列火车在运动,自己乘坐的火车仍然静止。
物理八年级知识点总结

一、运动的描述1.运动的概念和运动的表达方式:物体位置的变化称为运动,常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来描述运动。
2.速度的概念和计算: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大小,速度的计算公式为速度=位移÷时间。
3.加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加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变化的大小,加速度的计算公式为加速度=速度变化÷时间。
二、力的作用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改变形状或者产生其他效果的原因。
2.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3.弹力: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力称为弹力。
4.摩擦力: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时产生的力称为摩擦力。
5.阻力:物体在空气或其他介质中运动时,受到的介质的阻碍力称为阻力。
6.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在受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外力使它们改变状态。
7.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牛顿第二定律的计算公式为加速度=力÷质量。
8.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机械能与能量转化1.功的概念:力沿着物体的运动方向作用时,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与物体位移的乘积。
2. 功的计算公式为功=力×位移×cosθ。
3.功与能量的转化: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能量发生转化,功的符号与能量的转化方向相反。
4.功与机械能的转化:只有重力或弹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才发生机械能的转化。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在重力作用下位置发生改变而具有的能量,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重力势能=物体的质量×重力加速度×高度。
6.动能:物体具有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动能的计算公式为动能=½×物体的质量×速度的平方。
7.机械能守恒定律:当物体只受重力或弹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即机械能的总量在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二节运动的描述一、1.1 什么是运动运动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无处不在。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不断地运动。
那么,什么是运动呢?简单来说,运动就是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发生了改变。
这种位置的改变可以是沿着直线的,也可以是绕着某个点的。
当我们说一个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就是指它的速度保持不变。
而当我们说一个物体在做曲线运动时,就是指它的速度和方向都在发生改变。
二、1.2 运动的分类根据运动的特点,我们可以将运动分为两类: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
1. 匀速运动:匀速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
例如,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火车在铁轨上行驶等。
这类运动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即速度始终保持恒定。
2. 变速运动:变速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发生变化的运动。
例如,自行车在上坡时速度会变慢,下坡时速度会变快;飞机起飞和降落时速度也会发生变化。
这类运动的特点是比较复杂的,需要我们时刻关注物体的速度变化情况。
三、2.1 牛顿第一定律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定律。
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定律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如果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那么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换句话说,只要物体不受力,它就会一直处于原来的状态。
这个定律的意义非常深远。
它不仅揭示了物体运动的本质规律,还为后来的物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这个定律也告诉我们:要想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施加外力。
只有这样,物体才会发生位移或者速度的变化。
四、2.2 牛顿第二定律除了牛顿第一定律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定律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加速度与所受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它的加速度就越大;而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就越小。
牛顿第二定律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重要定律之一。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

《运动的描述》教学设计导入二、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如图,一辆汽车正在向前行驶,思考如下问题:1.认为小男孩是运动的,对否?2.认为小男孩是静止的,对否?3.在物阅读教材17页,思考以上问题物理学中,运动怎样定义?新知讲解一、机械运动1. 学生看书后讨论师生达成共识:(1)以树为标准来判断:树和男孩的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树认为男孩是运动的。
(2)以女孩为标准来判断:她和男孩的位置随时间不发生变化,女认为男孩是静止的。
(3)把树和小女孩都叫做参照物2.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和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3.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随时间发生了变化,就是这个物体发生了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二、判断运动的方法:以下图为例判断火车中的男孩是运动还是静止1、确定研究对象2、观察研究对象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改变,改变了是运动了,没有改变是静止的课堂练习:1.飞行员在描述飞机俯冲时说:“大地迎面扑来”,这是以参照物。
说月亮躲进云层,是以为参照物。
漂流时船相对水2.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 河岸上的树B. 船舱C. 迎面驶来的船D. 河水3.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甲车中乘客观察乙车,发现乙车向正东方向行驶。
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判断错误的是:()A. 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B. 甲乙两车都向西行驶C. 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行驶D. 甲车向东行驶,乙车向西行驶三、相对运动1.以一战法国飞行员手抓子弹为例,讲解实现的条件是二者同速度。
2看视频:我国空中加油机展示,加深理解。
四、深度思考根据楼房和小船的旗帜的方向来判断小船的运动状态有几种可能?提示:小船能否静止?能否向右运动?能否向左运动?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
通常情况下,选择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略去不提。
[提出问题]将课本放在课桌上,再将文具盒放在课本上,用手慢慢拉动课本,观察并思考:1.如果以课桌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2.如果以课本为参照物,文具盒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指导学生观察分析]。
人教版初二物理--运动的描述知识讲解+巩固练习

运动的描述【学习目标】1、知道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会选择参照物并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4、能够用实例来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要点梳理】要点一、机械运动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要点诠释: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运动形式。
2.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关键是看物体是否发生“位置的变化”。
要点二、参照物(高清课堂《运动的描述》)描述物体的运动,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参照物是我们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运动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是静止的。
要点诠释:(1)参照物可以选取研究对象以外的任何物体,它既可以是运动的也可以是静止的,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2)同一物体,由于参照物选择不同,对其运动状态的描述也往往不同。
(3)通常我们研究地面上物体运动的情况较多,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常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4)如果处在运动的物体中,人们描述物体的运动时,一般习惯选择运动物体本身作参照物。
如人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一般会选火车为参照物来描述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
要点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的参照物而言的。
要点诠释:1.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
2.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选定参照物,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
【典型例题】类型一、机械运动1、下列情况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小鸟在空中飞行B、河水流动C、水凝固成冰D、雨滴下落【答案】C【解析】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做机械运动,就看它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人教版初二物理上册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知识点1机械运动1、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
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
如鸟在空中飞翔、河水在流动、汽车在奔驰等。
2、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的方法判断是否属于机械运动的关键:研究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注意:物体位置的变化是指物体间距离或方位的变化)3、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宇宙中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
看似不动的树木、高山、房屋都在随地球自转而运动,同时绕太阳公转。
例:1、从座位走到黑板前,这一过程中,你的什么发生了变化?2、有一辆汽车停在路边和在路上行驶有什么不同?3、天上飞机是运动的,你根据什么判断的?4、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运动的?知识点2 参照物1、定义: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一切物体都可以作为参照物,但人们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2、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选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一般会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也就是说: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
(注意:参照物一旦被选定,就假定它是静止的)3、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的方法: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例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飞行员以为是昆虫,敏捷地一把抓了过来,令他吃惊的是,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子弹。
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领呢?这是因为尽管飞机和子弹都在飞,但对飞行员来说那颗子弹是 _的。
例2、把课本放在桌上,课本上放一把尺子,推动课本使课本沿桌面运动。
a选取课桌作标准,尺子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b、选择课本作标准,尺子和课桌是运动还是静止c、选择尺子作标准,课桌和课本是运动还是静止?知识点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定义:对于同一个物体,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往往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 第2节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人教版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精析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宇宙中的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运动着,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
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研究机械运动时,事先选定的,衡量被研究物体的位置是否改变,作为参考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选取参照物并不一定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该物体不动。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以路面为参照物,汽车是运动的;以车里的人或物品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
3.相对静止: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以对方为参照物,他们是静止的〔实际上,它们相对于路面是运动的〕,这叫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4.运动分类〔根据运动路线〕:曲线运动、直线运动。
考点概览运动的描述是第一章机械运动主要知识点,也是中考考题中经常出现的类型,其主要考题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两个大类。
物体运动描述的考题一般有一道题,主要考察运动的相对性,物体静止和运动的描述等知识点;考题所占分值一般在1.5分-2分之间。
运动的描述知识点有:机械运动、参照物,此类考题出现频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1.机械运动:什么是机械运动,运动的绝对性、静止的相对性是是重要知识点,要求考生理解。
2.运动的描述、参照物: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它的运动情况怎么样,与所选取的参照物有关,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在中考考题中,用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的考题出现频率很大,也是这局部考试的重点。
~2分之间。
选择题考察学生对运动描述的理解和参照物的选取,填空题主要是运动相对性的理解。
在解答此类考题时,一定要注意运动的相对性和参照物的选取,以及运动描述的正确性。
4.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考点分类考点内容考点分析与常见题型常考热点参照物的选取物体运动的描述,出现频率很高一般考点运动的相对性出现概率较高,主要考察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冷门考点运动的分类出现概率较低,主要考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典例精析★考点一:运动的描述◆典例一:〔xx•乐山〕成绵乐高铁开通两年来,极大地促进了沿线经济开展。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节运动的描述示例文章篇一:《运动的描述:生活中的奇妙物理现象》嘿,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八年级上册物理里超有趣的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这可真是个超级奇妙的东西,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呢!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好朋友小明在操场上玩。
操场上可热闹啦,有跑步的大哥哥,有跳绳的小姐姐,还有在踢球的一群小伙伴。
我就站在那里看着大家,突然我就觉得,哇,这世界就像一个超级大的舞台,每个人都在做着不同的运动。
这时候,小明跑过来对我说:“你看,那些人跑来跑去的,到底怎么知道谁在动啊?”我挠挠头,一下子还真有点懵呢。
其实啊,这就和运动的描述有关啦。
咱们在看那些在操场上活动的人时,好像很容易就知道谁在动谁没动。
比如说,那个跑步的大哥哥,他相对于地面来说,那肯定是在运动的呀。
就像我们坐在汽车里,看着路边的树往后跑一样,树相对于汽车是在运动的。
这时候我就对小明说:“你看那个大哥哥,他的位置相对于操场的跑道一直在改变,那他就是在运动的。
这就好像我们如果把操场跑道看成是一个大大的参考物,就像我们画画的画纸一样,大哥哥在这张画纸上的位置一直在变呢。
”小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再看看那些跳绳的小姐姐们。
她们一会儿跳起来,一会儿落下去,相对于旁边的篮球架来说,她们也是在运动的呀。
我就想啊,这运动的描述可真像是一场捉迷藏的游戏。
参考物就像是那个躲起来的小伙伴,我们要根据这个躲起来的小伙伴的位置,去判断其他小伙伴是不是在动。
如果没有这个参考物,就像捉迷藏没有了躲藏的地方一样,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玩啦。
那要是有两个东西都在动呢?比如说,操场上有两个跑步速度不一样的人。
这时候就更有趣了。
我就和小明说:“你看那两个人,要是我们把跑得慢的那个人当成参考物,那跑得快的那个人相对于他来说,就好像是跑得更快了呢。
这就好比我们在河里划船,一条船划得慢,一条船划得快,如果我们在慢船上看快船,就觉得快船跑得飞快。
”小明眼睛一亮,说:“哦,我好像有点明白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的描述
学生姓名___________学科_________年级_____________
教师姓名___________平台_________上课时间_____________
1.通过对运动的描述和力的描述的类比,理解运动的描述的内容。
2.通过对学生的视觉刺激,促进学生对运动的描述的有效记忆。
3.通过视觉类比法,引导学生建构学科知识体系,激发解决相关问题的潜能。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对于任何一个力,它既有施力物体,又
有受力物体,没有施力物体或受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2)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物体间直接接触,
并且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力,如拉力、推力、压力等;另一类是物
体间不用直接接触也会产生的力,如重力等.因此,物体之间无论接
触与否均可能有力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其中一个叫施力
物,另一个叫受力物②物互体间必须有相作用(可以不接触)。
运动的描述力的描述
描述对象一切物体施力物体受力物体
描述状态运动过程即动态过程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
因
Part 1:习题
Part 2:观察实际、阅读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