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誉减值确认及计量的完善措施

合集下载

浅论我国商誉减值测试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我国商誉减值测试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论我国商誉减值测试中的问题及对策浅论我国商誉减值测试中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我国在合并商誉后续计量上采取与国际会计准那么趋同,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应完全照搬西方模式。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具体环境,需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在当前我国在商誉减值测试中在选择时点、计量根底、具体方法上存在问题,并指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商誉减值测试后续计量2007年起实施的我国新企业会计准那么采用与国际会计准那么趋同的做法,规定对企业外购的商誉采用减值测试法,不再使用分期摊销。

也就是当通过减值测试核实商誉确实发现出现减值时,才可以将相应的商誉金额转入当期损益。

并且明确的规定了必须在每年年度结束的时候对企业的合并商誉采取减值测试。

新准那么规定:“商誉的减值测试及确认应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进行。

〞由此可以看出,对合并商誉采用减值测试法进行计量是一种趋势。

一、我国商誉减值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在合并商誉后续计量上采取与国际会计准那么趋同,但是这不意味着我们应完全照搬西方模式。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具体环境,需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分析我国商誉减值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意见。

在当前我国在商誉减值测试中存在的问题有选择时点中存在的问题我国企业会计准那么规定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

由此可以看出,对合并商誉每年年终进行减值测试是准那么规定的最低要求。

除此之外,还包含了一层含义,即在出现特定情况下也应该对其进行减值测试。

但是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的过程非常复杂,除了要测算一系列数据外,很大程度上还会耗用很大的人力和时间。

而且商誉减值测试一定程度上缺乏可操作性,商誉的价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其进行价值评估不是件容易的事。

即使聘请专业的机构和人员进行评估操作,其减值测试的结果准确性也不好把握。

加上并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和规定企业必须在年度中间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所以即使当商誉出现减值迹象时,也很少有企业会对其进行减值。

商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商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

Finance and Accounting Research | 财会研究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184商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常琳琳郑州大学 河南郑州 450001一、引言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并购行为,该政策涉及金融,财税,行政等各个方面,尤其在行政审批上减少事前审核,而主张事后问责,大大降低了企业并购的门槛,使得合并重组一时间成为市场热潮。

据有关数据显示,2018年A股上市公司商誉总额高达1.45亿元,2019年已达1.8万亿元,巨额的商誉积累为其后续计量埋下了巨大隐患。

2019年1月4日,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动态》中表明多数委员赞成摒弃减值测试法而改用摊销法对商誉进行后续计量[1],这使更多的企业惴惴不安,以致一次性计提巨额商誉来换取以后年度的轻装上阵,但同时这种“洗大澡”的行为也使投资者受害,使市场动荡不安。

本文通过分析商誉在计量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有关商誉治理的方案,旨在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为解决接连的商誉“爆雷”问题提供思路。

二、商誉概述近年来,我国迎来企业并购的热潮,大多数企业通过并购来扩大规模和实现转型发展。

由此带来的巨额商誉的确认和计量问题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那么,什么是商誉呢?美国会计学家亨德里克森总结了前人的观点提出了著名的“三元理论”[2],即好感价值论,超额收益论和总计账户论。

其中,会计学界广泛认同的是超额收益论,即认为商誉代表企业盈利能力超过了本行业平均获利水平或正常投资回报率,是一项单独资产。

但在会计实务中,这一概念却更多偏向总计账户论,即认为商誉是企业价值超过企业有形或无形资产价值的总计,不是一项单独的资产,通过购买方合并成本与被购买方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来确认。

三、商誉计量存在的问题(一)商誉初始计量存在的问题1.违背商誉实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购买方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

关于上市公司商誉计量和减值等相关问题的思考

关于上市公司商誉计量和减值等相关问题的思考

关于上市公司商誉计量和减值等相关问题的思考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商誉计量和减值问题也日益受到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关注。

商誉是指企业在购买其他企业时支付的差价,是“购买商业优势”的一种方式,如果计量和减值不当,将会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股东权益产生很大的影响,造成误导投资者的风险。

因此,我认为,加强对商誉计量和减值问题的研究和监管,是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

一、商誉计量存在的问题1.1 计量标准不统一商誉的计量标准在国际上并没有达成一致的规范,不同国家甚至不同行业的公司,其商誉计量的方法和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商誉应按购买价格减去被购买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其差额即为商誉,但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困难,容易受到市场环境、行业发展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导致商誉计量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1.2 商誉计量与实际业绩不符由于商誉的计量和减值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企业在购买其他企业时可能存在“高溢价”情况,导致商誉的准确性受到质疑。

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企业为了提高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往往采用高溢价的方式进行并购,但他们的商誉可能与实际业绩不符,长期处于虚高状态,导致公司财务风险加大,并给投资者带来误导。

商誉减值需要依据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但公允价值的确定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不同企业和不同审计机构对公允价值的判断可能存在差异,这也导致了商誉减值的标准和方法的不统一。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每个报告期末进行一次商誉减值测试,但没有具体规定测试的期限和方法,企业往往基于自身利益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导致减值结果存在压低商誉减值准备的风险。

2.2 减值比率过低商誉减值金额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股东权益,一些企业往往将商誉减值比率压得过低,未及时清理商誉减值准备,导致实际商誉减值风险长期存在。

此外,一些企业在遭受亏损或经营不善时,也不及时对商誉进行减值,导致亏损和财务风险不断扩大。

商誉的计量和减值测试

商誉的计量和减值测试

商誉的计量和减值测试商誉是指企业以支付超过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金额收购其他企业时形成的非可分辨无形资产,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由于商誉的特殊性质,其计量和减值测试对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商誉的计量和减值测试进行讨论。

一、商誉的计量商誉的计量主要包括商誉的确认和商誉的初始计量。

1. 商誉的确认商誉的确认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作为经营合并的一部分,商誉是由支付超过被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金额形成的。

(2)商誉能够被可靠地计量。

(3)对商誉的相关资产和负债的识别和计量能够可靠进行。

2. 商誉的初始计量商誉的初始计量是指在商誉确认后应按公允价值进行初始计量,公允价值应在购买日确定。

初始计量时,需要将购买价格减去被购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并将剩余金额确认为商誉。

二、商誉的减值测试商誉的减值测试是指通过比较商誉的账面价值和可回收金额,来判断商誉是否存在减值的过程。

1. 定期减值测试企业应该在每个财务年度结束时对商誉进行定期减值测试,以确定商誉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减值测试的方法主要包括:(1)比较商誉的账面价值和可回收金额,如果账面价值大于可回收金额,则需要进行下一步的减值测试。

(2)进行减值损失测试,根据可回收金额与商誉账面价值的差异来计算减值损失。

2. 非定期减值测试除了定期减值测试外,企业还应当在以下情况下进行非定期减值测试:(1)当有事件或情况表明商誉可能存在减值迹象时。

(2)当经营单元或者相关资产组的价值发生变化时。

三、商誉减值损失的处理商誉减值测试后如果出现减值,则需要计提商誉减值损失,计提金额应当等于商誉账面价值与可回收金额的差额。

商誉减值损失应当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相关披露,并在利润表上列示为营业外费用。

四、商誉的持续监督除了进行定期和非定期的商誉减值测试外,企业还应当对商誉进行持续监督。

持续监督主要包括:(1)关注与商誉相关的市场情况、竞争态势等因素的变化;(2)关注商誉所涉及业务部门的财务状况。

商誉价值确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商誉价值确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ACCOUNTING LEARNING165商誉价值确认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周飞 江苏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摘要:商誉减值,是这几年A 股市场的一大黑天鹅。

2014年以来,我国并购市场发展迅速,因重组形成的商誉总额也在不断上升,截止到2019年第三季度末,A 股上市公司商誉总额已达1.39万亿。

而随之产生的商誉减值将对企业和市场产生巨大的影响。

本文将首先确定商誉的初始价值及其后续计量,并讨论价值确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企业和市场将产生怎样的影响,最后对于商誉的价值确认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商誉;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引言商誉包括自创商誉和并购产生的商誉,指能在未来期间为企业经营带来超额利润的潜在经济价值。

商誉是依附于企业的不可分割的部分,由于它没有实物形态,不能与其他可辨认资产单独区分,所以它不是一项无形资产。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只有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才能入账,自创的商誉由于成本费用的原因难以归集,在会计中不予确认,所以本文中讨论的商誉是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

企业合并形成的商誉可以简单地说是上市公司股权收购中的溢价成分,例如,上市公司甲以1000万元收购乙公司,乙公司的净资产公允价是400万元,那么多出的600万元溢价就是我们所说的商誉,他体现的是企业在未来能获取超额利润的能力,是对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预估。

一、与商誉相关的价值确定存在的问题(一)商誉初始确认成本商誉的初始价值由并购时的交易价格和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来确定,而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还不够充分,很难对这两者的价值做到真实、准确的体现,所以无法真实地反映商誉本身的价值。

第一,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难以确定。

对于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商誉等于,合并成本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

合并的过程中,商誉的价值与并购的成本以及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相关。

而被合并方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很难确定的,它不像住房、大型设备等有活跃的市场,可以参照市场交易价格进行定价,只能按照特定的估值技术进行价值判断。

商誉减值确认及计量的完善措施

商誉减值确认及计量的完善措施

商誉减值确认及计量的完善措施一、商誉减值确认具体措施如下:1、减值测试应以特定测试为主,定期测试为辅由于商誉不存在活跃市场,其价值变化受市场价格的波动影响较小,其减值的发生多是受其构成要素的变化影响。

而这些不利事件的发生是偶然的,是企业经营出现特殊情况时发生的,不存在时间上的连续性。

与此相适应,出于成本效益原则考虑,减值测试应与特殊事件的发生相协调进行,即采用特定测试。

但出于会计管理控制的需要,除了进行特定测试外,还应进行定期的常规测试,以更准确地反映商誉的价值。

减值测试应以特定测试为主。

所谓特定测试,是指企业经营出现特殊情况时才进行的测试。

特定测试应根据商誉的特点进行确定,具体可借鉴FASB相关规定,在一些事项或环境发生不利变化时采用特定测试,例如企业在法律因素或者业务环境方面的重大不利变化;监管者所做出的不利行动或者评估;主要管理人员的流失;报告单位或者报告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可能被处置或者变卖等。

定期测试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测试时间的确定。

如前所述,I -ASB是以特定测试为主,而定期测试则是通过对空间范围的界定来完成的,即只有初次确认摊销年限或者使用年限超过20年的商誉才进行年度测试,而对于该范围外的大部分商誉资产采用的是特定测试,没有实行定期的常规测试。

这就容易形成“I临界点”问题,即经营者有可能为了避免定期的常规测试,将商誉的摊销年限或者使用年限估计为小于20年,这样一来,定期测试的目的就无法实现。

因此,定期测试应对时间而不是空间范围进行设定。

笔者建议,具体时间的规定不应超过5年。

因为IASB认为,通常情况下,对期间超过5年的未来现金流量的详细、清晰、可靠的财务预算不容易获得。

因此,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管理层只能作出最多为5年的恰当预测。

那么,按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法来确定商誉减值测试单元的公允价值时,其可靠信息的时间期限也不能超过5年,否则计算出来的减值损失金额是不客观的,故企业进行商誉减值测试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5年。

商誉后续计量现状、问题与改进建议

商誉后续计量现状、问题与改进建议

商誉后续计量现状、问题与改进建议Contents 目录01.商誉后续计量的现状04.会计准则和法规对商誉后续计量的影响及建议02.商誉后续计量存在的问题03.改进商誉后续计量的建议05.总结与展望06.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Part One商誉后续计量的现状商誉的定义和性质商誉的定义:商誉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积累的、具有经济价值的无形资产,是企业品牌、声誉、客户关系等无形资产的总和。

商誉的性质:商誉具有非实体性、不可分割性、不可辨认性等特点,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商誉的计量:商誉的计量通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即根据市场价格、企业经营状况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

商誉的后续计量:商誉的后续计量是指企业在取得商誉后,需要对商誉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以确保商誉的公允价值。

商誉后续计量的方法和标准01商誉后续计量的方法:主要包括成本法和收益法02成本法:通过计算商誉的初始成本,并将其分摊到各个资产组03收益法:通过预测未来现金流量,并将其折现到现值,计算商誉的价值04商誉后续计量的标准:主要包括国际会计准则(IAS)和美国会计准则(US GAAP)05IAS:要求采用成本法计量商誉,并定期进行减值测试06US GAAP:允许采用成本法或收益法计量商誉,并定期进行减值测试商誉后续计量的实践情况01020304商誉后续计量的方法:成本法、收益法等商誉后续计量的频率:每年、每季度等商誉后续计量的依据:财务报表、市场数据等商誉后续计量的影响因素:经济环境、行业趋势等Part Two商誉后续计量存在的问题商誉减值测试的准确性问题商誉减值测试缺乏统一的标准,可能导致不同企业之间的测试结果不具有可比性03商誉减值测试的频率和时机可能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04商誉减值测试方法存在缺陷,可能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01商誉减值测试依赖于主观判断,可能导致测试结果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02商誉摊销的合理性和透明度问题商誉摊销的合理性:商誉摊销是否合理,如何确定摊销年限和摊销方法商誉摊销的透明度:如何提高商誉摊销的透明度,确保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商誉摊销的公允性:如何保证商誉摊销的公允性,避免操纵利润和财务造假商誉摊销的监管问题:如何加强商誉摊销的监管,确保企业按照规定进行摊销商誉后续计量过程中的监管和信息披露问题缺乏统一标准:商誉后续计量缺乏统一的标准,导致企业之间难以进行比较。

企业合并协议中的商誉计量与减值分析

企业合并协议中的商誉计量与减值分析

企业合并协议中的商誉计量与减值分析在企业合并协议中,商誉计量与减值分析是一个关键的议题。

商誉是指企业以超出净资产的价格收购其他企业时产生的价值差额,通常与企业品牌、客户关系以及其他无形资产有关。

商誉的计量和减值分析对于合并后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商誉的计量方法以及减值分析的重要性。

一、商誉的计量方法商誉的计量方法有两种主要方式:购买价加计量和成本法。

1. 购买价加计量购买价加计量是指在合并发生时,商誉被计算为购买企业支付的对价与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

这种计量方法将商誉定义为企业品牌、客户关系等非物质资产的价值。

2. 成本法成本法是指商誉的计量基于购买企业支付的对价与收购企业净资产按照其原来评估的成本之和。

这种计量方法假设商誉的价值等于其购买成本。

选择何种计量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并遵循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

二、商誉减值分析商誉减值分析是评估商誉价值是否需要减值的过程。

当企业合并后,商誉的价值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商誉的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就需要进行商誉减值测试。

商誉减值测试主要有以下步骤:1. 确认减值测试单元商誉减值测试单元通常是收购后整体企业或者一个独立的现金生成单位。

测试单元的选择应基于能够独立产生现金流,并能够独立进行运营与管理。

2. 比较商誉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指的是商誉所属测试单元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如果商誉的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则需要进行减值计提。

3. 计算减值损失在商誉减值计提时,首先需要确定商誉的可收回金额,然后将商誉的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进行比较,若其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则需要计提减值损失,反之则无需计提。

4. 商誉减值测试的定期重复进行商誉减值测试不仅仅是作为合并完成后的一项工作,还需要定期重复进行。

合并后企业需要评估商誉价值的长期可持续性。

商誉减值分析的目的是确保商誉的账面价值与其可收回金额相符,同时帮助企业准确评估合并后的财务状况。

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管理内控现状与改进

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管理内控现状与改进

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管理内控现状与改进一、引言商誉是企业在收购其他企业时支付超出被收购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款项,属于企业资产负债表上无形资产的范畴。

商誉减值是指当企业的商誉价值大幅减少或者对商誉价值进行持续评估后发现商誉存在减值迹象时,企业需要将商誉减值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商誉减值管理内控的现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报表质量和透明度。

本文将对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管理内控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商誉减值管理内控现状分析1.缺乏标准化的内控制度目前,大多数上市公司在商誉减值管理内控上并没有建立标准化的内控制度。

很多公司的商誉减值处理都是根据财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经验来进行,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在商誉减值识别、计量和披露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容易造成财务报表信息的失真。

2.信息披露不够透明商誉减值相关信息的披露程度不够透明也是一个现存的问题。

一些上市公司在商誉减值披露中缺乏及时、准确、全面的信息公开,导致投资者难以对公司的商誉情况有清晰的了解。

这种不透明的信息披露会降低公司的信用和透明度,影响公司的持续经营和发展。

3.评估方法不科学商誉减值的评估方法对于内部评估人员来说往往缺乏合理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一些公司对商誉减值的评估方法过于主观,而没有采用市场化、量化的方法来进行评估。

这样容易导致商誉减值的金额被低估或高估,进而影响公司的财务报表质量。

4.内部控制不严格在商誉减值管理内控方面,一些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并不够严格。

财务人员在商誉减值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风险控制不力的情况。

这样就容易在商誉减值的识别、测量和披露过程中出现一些失误和疏漏,对公司的财务报表产生不良影响。

上市公司应建立标准化的商誉减值管理内控制度,明确商誉减值的识别标准、计量方法和披露要求,确保商誉减值处理的规范性和一致性。

公司应与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合作,借鉴国际上成熟的商誉减值管理内控制度和经验,结合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己的商誉减值管理内控制度。

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管理内控现状与改进

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管理内控现状与改进

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管理内控现状与改进随着我国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商誉减值的问题也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商誉减值是指公司某项资产价值下降,被迫进行减记或减值。

商誉是企业在收购其他企业时所付出的超出被收购企业净资产的价值,这项资产对于企业的价值和业务战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管理商誉减值方面,上市公司需要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以确保良好的运营和规范的财务报告。

一、现状1.缺乏有效的内控机制目前,很多上市公司在商誉减值管理方面缺乏有效的内控机制,无法及时识别商誉减值的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

很多公司的风险检测工具单一,无法发现商誉减值的风险。

2.风险识别不够许多上市公司没有相关的减值管理政策,也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无法准确识别商誉减值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3.不透明度许多上市公司关于商誉减值的信息披露不够透明,对于投资者而言,无法准确把握公司的风险情况,无法作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二、改进1.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上市公司需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制定完善的商誉减值管理政策,加强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能力。

在风险识别方面,可以采用业务分析法、市场分析法、财务分析法等方法,全面评估商誉减值的风险。

在应对措施方面,应根据风险程度和企业条件,建立相应的风险应对机制和管理流程。

2.提升信息披露的透明度上市公司需要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对商誉减值风险进行及时、准确的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要求全面、真实、准确、及时,以便市场监管机构及投资者能够全面了解企业的风险状况和经营情况。

3.加强人员培训上市公司应加强业务、财务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内部员工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经营管理的监管,保证企业的经营稳定性和风险可控性。

总之,建立健全的商誉减值管理制度和内控机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上市公司应该把减值管理嵌入到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和风险管理中,并重视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提高投资者的信心。

关于上市公司商誉计量和减值等相关问题的思考

关于上市公司商誉计量和减值等相关问题的思考

关于上市公司商誉计量和减值等相关问题的思考近年来,随着企业经济全球化和市场逐渐成熟,上市公司商誉计量和减值问题成为了热议的话题。

商誉是企业因收购其他企业而产生的超出控制权成本的差额,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如何准确计量商誉并进行及时减值,对于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商誉计量的基本原则、减值测试的方法以及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思考。

商誉计量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可靠性、一致性和公允性原则。

可靠性原则要求商誉计量应当具有可靠的数据来源和计算方法,避免主观臆断和误导性信息的出现。

一致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不同时间点和不同交易中对商誉的计量方式应当保持一致,以确保财务报表能够反映出持续经营的真实情况。

公允性原则是指商誉的计量应当基于公允价值,即企业在收购其他企业时支付的超出净资产的成本,需要进行公允价值的评估和计量。

商誉减值测试的方法主要包括年度测试和事件驱动测试。

年度测试是指企业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时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以评估商誉的价值是否存在减值迹象。

事件驱动测试是指在出现特定事件或情况时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如市场环境变化、行业竞争加剧或者企业内部经营状况发生重大改变等。

通过这两种测试方法,可以对商誉的价值进行及时识别和评估,为企业未来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

在实施商誉减值测试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相关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首先是商誉减值测试的主体范围问题,即应当对哪些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一般情况下,商誉减值测试的主体范围包括全部商誉项目,但对于在收购后不久就被完全减值或并入其他商誉项目的商誉,是否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存在争议。

其次是商誉减值测试的核算方法问题,即如何确定商誉的减值金额。

在实际操作中,可采用收益法、市场法和成本法等不同方法进行商誉减值测试,但不同方法可能会得出不同的减值金额,需要企业有关人员慎重考虑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

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问题也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商誉减值风险监管措施怎么写

商誉减值风险监管措施怎么写

商誉减值风险监管措施怎么写商誉减值风险监管措施。

商誉是企业在收购其他公司时支付的超过被收购公司净资产价值的部分,它代表了企业的品牌、客户关系、技术和其他无形资产的价值。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商誉的价值可能会发生变化,甚至可能减值。

商誉减值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监管机构需要采取措施来监管商誉减值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稳定。

监管措施一,制定准确的商誉减值测试标准。

监管机构应当制定准确的商誉减值测试标准,明确商誉减值的计量方法和程序。

这些标准应当基于公允价值和合理价值的概念,考虑市场环境、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内部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商誉减值测试能够客观、全面地反映商誉的实际价值。

监管机构还可以要求企业披露商誉减值测试的具体方法和假设,以增强透明度和可比性,帮助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更好地理解商誉减值的过程和结果。

监管措施二,加强企业财务信息披露要求。

为了提高市场透明度,监管机构可以加强对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要求企业在年度和中期财务报告中披露商誉减值测试的结果和相关假设,同时披露商誉减值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影响。

这样一来,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就能更清晰地了解企业商誉的价值和风险,有助于他们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监管措施三,加强审计监管,强化审计程序。

监管机构可以加强对审计机构的监管,要求审计机构在审计企业财务报表时,特别关注商誉减值测试的程序和结果,确保商誉减值计量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此外,监管机构还可以要求审计机构对商誉减值测试的程序和结果进行更加详细的审计程序,以减少商誉减值测试的风险,保护投资者利益。

监管措施四,建立商誉减值风险预警机制。

监管机构可以建立商誉减值风险预警机制,通过监测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因素等多方面因素,及时发现商誉减值的潜在风险。

一旦发现商誉减值的风险,监管机构可以要求企业及时进行商誉减值测试,并及时披露相关信息,以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稳定。

企业商誉减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商誉减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结词
完善信息披露,强化内部审计,灵活应 对市场变化
VS
详细描述
该跨国公司在商誉减值管理方面具有丰富 的经验。公司完善了商誉减值的信息披露 制度,提高了信息透明度。同时,公司还 强化了内部审计机制,确保商誉减值测试 的准确性和合规性。此外,公司还灵活应 对市场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商誉 减值政策,以保持公司的竞争优势。
信息披露质量不高
一些企业可能为了特定目的,故意隐瞒或误导性披露商誉减值信息 。
商誉减值与企业盈余管理
1 2 3
商誉减值与盈余管理关系密切
企业可能通过商誉减值的计提和转回,调节利润 和资产价值,以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盈余管理动机复杂
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多种多样,如满足业绩 考核、融资需求、避税等,而商誉减值只是其中 的一种手段。
案例二:某集团商誉减值风险控制
总结词
风险预警,严格内部控制,及时减值测试
详细描述
该集团在商誉减值风险控制方面做得较好。公司建立了商誉减值风险预警机制,通过及时的风险评估 和内部控制,确保商誉减值测试的准确性。同时,公司还加强了对并购活动的监管,从源头上控制商 誉减值风险。
案例三:某跨国公司商誉减值管理经验
研究商誉减值对企业融资成本、投资者信心等方面的影响,有助于 更全面地评估商誉减值的后果。
完善商誉减值的会计准则
针对现有会计准则在商誉减值处理方面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以 减少企业利用商誉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企业商誉减值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
汇报人:文小库 2024-01-04
目录
• 企业商誉减值概述 • 企业商誉减值存在的问题 • 对策和建议 • 案例分析 • 结论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的确认计量及减值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的确认计量及减值

新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的确认\计量及减值2019-10-28【摘要】只有⼀家企业收购另⼀家企业时,才会产⽣商誉。

由于合并商誉的特殊性,其确认、计量,减值等后续处理在各企业的实际运⽤存在着不少争议。

【关键词】合并商誉;会计核算;后续处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购并活动越来越多,其中商誉的会计核算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那么,合并商誉如何进⾏相应的会计处理,下⾯我们从⼏⽅⾯进⾏研究:1.什么是商誉⼀般⽽⾔,商誉是指⼀个企业经过⼀定时期逐渐形成的,⾼于正常获利能⼒⽽形成的价值。

通常商誉的内容包括:得天独厚的地势环境;长期积累的信誉等级;良好的⼈⼒资源配置;优秀的管理层和团队,以及企业所独有的技术和⼯艺等各种优越条件,被称为最⽆形的“⽆形资产”。

商誉从取得的⽅式,可分为⾃创商誉和外购商誉。

⾃创商誉是指企业过去,长期的经营,管理⽽形成的商誉。

外购商誉是反映在合并会计报表中的⼀个静态数据。

即是说当企业发⽣合并时,⾃创商誉才有可能转为外购誉并单独体现在会计报表中。

2.合并商誉的形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兼并已经是司空见惯的经济⾏为了。

在企业与企业间相互购并活动中,收购⽅⽀付的购买成本(包括在兼并过程中发⽣的直接费⽤与⽀出)与被收购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会存在着⼀定的差额。

产⽣的差额应该由两部分组成:其中⼀部分是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价值两者之间的差额;另⼀部分就是企业被收购前后所产⽣的商誉,即买卖双⽅认为被收购⽅的企业价值⾼于或低于被收购企业净资产的公允价值。

3.合并商誉的确认和计量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合并被划分为两种: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两者是不⼀样的,在同⼀控制下,收购⽅取得被收购企业的股份后,被收购企业仍作为⼀个独⽴的法⼈存在,收购⽅应该通过资本公积等账户进⾏会计核算,不单独设⽴商誉账户;⾮同⼀控制下,⼀家企业兼并别⼀家企业后,不再以独⽴的法⼈存在,收购⽅应单独设⽴商誉账户进⾏会计核算,并在会计报表中单独列⽰出来。

商誉减值的确认及计量问题探讨毕业论文

商誉减值的确认及计量问题探讨毕业论文

商誉减值的确认及计量问题探讨毕业论文毕业论文题目商誉减值的确认及计量问题探讨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如何进行商誉计量和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

如何进行商誉计量和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

如何进行商誉计量和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商誉是企业在并购交易中支付的超过目标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费用,属于无形资产的一种。

商誉代表了企业在市场中具有的声誉、品牌价值以及客户关系等无形的经济资源。

对于企业来说,正确进行商誉计量和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非常重要,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评价。

首先,商誉的准确计量是关键。

商誉的计量通常是在企业合并时确定的,根据企业支付的超过目标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的费用来确定商誉的金额。

商誉的计量需要依据国际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确保准确反映商誉的价值。

商誉的计量应该基于详细的财务分析和合理的估值方法来进行,以保证商誉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其次,商誉减值测试是保障商誉价值的重要环节。

商誉减值是指企业对商誉价值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以确定是否存在商誉减值的迹象。

商誉减值测试应该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进行,或者在有触发事件使商誉价值受到影响时进行。

商誉减值测试主要通过比较商誉的账面价值和可收回金额来进行,判断商誉是否存在减值。

可收回金额是指商誉所代表的现金流量的净现值。

商誉减值测试的目的是确保商誉的账面价值不高于可收回金额,即商誉不应被超估。

如果商誉的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就意味着商誉存在减值风险,需要进行商誉减值计提。

商誉减值的计提金额是商誉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之间的差额。

然而,商誉的减值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需要进行定期的商誉减值测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商誉减值测试的频率和方法应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业务特点来确定。

如果企业的商誉价值受到较大的影响,或是出现了除常规商誉减值测试外的特殊情况,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额外的商誉减值测试。

在进行商誉计量和商誉减值的会计处理时,企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使用可靠的数据和合理的估值方法进行商誉计量,确保商誉准确反映企业的价值。

其次,商誉减值测试应该及时、定期进行,以及在有触发事件时进行,确保商誉价值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最后,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商誉减值测试的频率和方法,以保障商誉的真实价值反映。

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管理内控现状与改进

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管理内控现状与改进

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管理内控现状与改进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管理是指上市公司根据相关会计准则对商誉进行定期评估,并根据需要进行商誉减值计提的过程。

相比其他会计科目,商誉的减值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公司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内控机制。

目前,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管理内控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信息不透明。

一些上市公司在商誉减值计提时存在信息不透明的问题,无法及时向投资者披露相关信息。

这使得投资者难以全面了解公司商誉减值的情况,影响投资决策。

2.过于主观。

商誉减值计提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判断性,容易受到管理层主观意识和利益的影响。

一些上市公司可能会将商誉减值的计提推迟或控制在较低水平,从而掩盖公司真实的商誉减值情况。

3.缺乏监督机制。

现有的商誉减值管理内控机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公司管理层在商誉减值计提方面存在较大的自由度。

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容易造成公司管理层在商誉减值计提时的不规范行为。

1.加强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应及时、准确地披露商誉减值的计提情况,向投资者提供充分的信息。

可以通过定期召开投资者说明会等方式,与投资者进行沟通,增加信息的透明度。

2.建立科学的评估方法。

上市公司应建立科学的商誉减值评估方法,采用客观的指标和参数,减少主观性的判断。

可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对商誉减值评估的要求,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商誉减值评估方法。

3.加强内控审计。

上市公司应加强内控审计,增加对商誉减值管理的监督力度。

可以通过加强内部审计,委托独立第三方进行审计等方式,对商誉减值管理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4.提升管理层的风险意识。

上市公司管理层应提高对商誉减值风险的认识和意识,加强对商誉的管理和监督。

可以通过定期培训和交流等方式,提高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和对商誉减值管理的重视程度。

商誉减值风险监管措施有哪些

商誉减值风险监管措施有哪些

商誉减值风险监管措施有哪些商誉是指企业在收购其他企业时,支付超出被收购企业净资产公允价值的部分。

商誉减值是指商誉价值可能低于其账面价值的情况,这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监管部门对商誉减值风险进行监管,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规范企业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

本文将探讨商誉减值风险监管措施的相关内容。

首先,监管部门要求上市公司定期进行商誉减值测试。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上市公司应当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对商誉进行减值测试。

这意味着上市公司需要评估商誉的公允价值,并与其账面价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需要减值。

如果商誉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上市公司需要进行商誉减值,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相应调整。

这一要求可以有效地促使上市公司及时发现商誉减值风险,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对投资者造成更大的损失。

其次,监管部门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商誉减值相关信息。

根据相关法规,上市公司在年度和中期报告中需要披露商誉减值测试的相关信息,包括商誉的公允价值、商誉减值测试的假设和参数、商誉减值测试的结果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商誉的减值情况,评估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

同时,监管部门还要求上市公司在公告商誉减值时进行及时披露,以便投资者及时了解商誉减值的情况,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

此外,监管部门还要求上市公司加强内部控制,规范商誉的确认和减值过程。

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商誉管理制度,明确商誉的确认条件和减值程序,加强对商誉减值的监控和管理。

同时,上市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确保商誉减值测试的假设和参数合理可靠,减值过程符合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上市公司规范商誉的确认和减值过程,减少商誉减值风险的发生。

最后,监管部门还要求上市公司加强风险管理,防范商誉减值风险。

上市公司应认识到商誉减值风险的存在,加强风险意识,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措施,及时发现和应对商誉减值风险。

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管理内控现状与改进

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管理内控现状与改进

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管理内控现状与改进近年来,上市公司商誉减值一直是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关注的热点问题。

商誉是指企业在收购其他企业时,支付的超过被收购企业净资产的价值。

商誉减值是指,由于被收购企业的业绩不佳或其他原因,导致其价值下降,从而需要对商誉进行减值处理。

商誉减值可能会导致上市公司出现重大亏损,对投资者造成损失,同时也会影响公司的信誉和声誉。

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管理存在一些内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监督不力上市公司商誉减值管理需要监督各个层面,并与会计政策保持一致,但是在现实中,存在一些监督不力的情况。

多个公司存在商誉减值缺失,导致利润异常的情况发生。

2. 审计问题审计是商誉减值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由于商誉减值计提的主体是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审计师需要对其推断和访问控制进行充分的增加。

而现实中,公司在商誉减值计提方面可能存在某些政策上的的敏感性,导致一些审计问题。

3. 管理者不合理的决策管理者不合理的决策可能会导致商誉减值的急剧增加,但是监督不力导致即使发现这样的情况,公司不能及时处理。

改进措施为了保证商誉减值管理的内控完善,上市公司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健全内部控制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明确职责,加强管理和监督。

加强审计师的独立性和职业操守,提高审计监管的效果。

3. 提高管理者责任提高管理者责任的意识,确保其合理决策,同时落实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和防范风险。

总之,加强商誉减值的管理内控,有利于保障上市公司的稳健经营,避免商誉减值造成的不利影响。

同时,建立规范化、透明化的商誉减值管理体系,可以增加市场透明度和投资者信心,提高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及改进建议-2019年文档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及改进建议-2019年文档

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及改进建议一、商誉概述商誉按照其形成方式可分为自创商誉和企业合并取得的外购商誉。

自创商誉是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一一无形资产》规定,不确认为无形资产。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一一企业合并》,合并商誉是在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中,合并方所支付的合并对价超过被并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净额,作为一项资产单独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并需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一资产减值》的要求对该商誉进行后续会计处理。

二、合并商誉后续计量方法简介针对合并商誉减值测试的会计处理方式,一般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

一是直接注销法,即在合并时确认商誉并以资产项目列示,但随即将账面余额冲减为零。

这种方法不能正确反映商誉的经济实质,特别是在合并商誉占合并数额比例较大时,采用这种方式可能会因为注销行为导致原本业绩良好的企业出现股东权益大幅减少的情形。

二是永久保留,但须定期进行减值测试。

这种方法将商誉看成是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如果没有充分的迹象表明被并企业盈利能力大幅减弱,那么就将以合并时取得的商誉价值长久披露在财务报表上。

三是逐期摊销,同时定期进行减值测试。

这种方法将商誉作为资产入账,以类似其他固定资产价值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的方式一样在在有限的年度内进行摊销。

目前国际上较少采用第一种做法,而第二第三种做法仍存在较大争议。

三、现行准则下合并商誉后续计量问题我国采用的是第二种方法即减值测试对商誉进行后续处理。

根据现行准则规定,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至少应当在每年年度终了进行减值测试,且应当结合与其相关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

在进行减值测试时,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先对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计算可收回金额与相关账面价值相比较,确认减值损失。

其次对包含商誉的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进行减值测试,比较这些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账面价值(包括所分摊的商誉的账面价值部分)与可收回金额,如相关资产组或者资产组组合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确认商誉的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誉减值确认及计量的完善措施
一、商誉减值确认具体措施如下:
1、减值测试应以特定测试为主,定期测试为辅
由于商誉不存在活跃市场,其价值变化受市场价格的波动影响较小,其减值的发生多是受其构成要素的变化影响。

而这些不利事件的发生是偶然的,是企业经营出现特殊情况时发生的,不存在时间上的连续性。

与此相适应,出于成本效益原则考虑,减值测试应与特殊事件的发生相协调进行,即采用特定测试。

但出于会计管理控制的需要,除了进行特定测试外,还应进行定期的常规测试,以更准确地反映商誉的价值。

减值测试应以特定测试为主。

所谓特定测试,是指企业经营出现特殊情况时才进行的测试。

特定测试应根据商誉的特点进行确定,具体可借鉴FASB相关规定,在一些事项或环境发生不利变化时采用特定测试,例如企业在法律因素或者业务环境方面的重大不利变化;监管者所做出的不利行动或者评估;主要管理人员的流失;报告单位或者报告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可能被处置或者变卖等。

定期测试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测试时间的确定。

如前所述,I -ASB是以特定测试为主,而定期测试则是通过对空间范围的界定来完成的,即只有初次确认摊销年限或者使用年限超过20年的商誉才进行年度测试,而对于该范围外的大部分商誉资产采用的是特定测试,
没有实行定期的常规测试。

这就容易形成“I临界点”问题,即经营者有可能为了避免定期的常规测试,将商誉的摊销年限或者使用年限估计为小于20年,这样一来,定期测试的目的就无法实现。

因此,定期测试应对时间而不是空间范围进行设定。

笔者建议,具体时间的规定不应超过5年。

因为IASB认为,通常情况下,对期间超过5年的未来现金流量的详细、清晰、可靠的财务预算不容易获得。

因此,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管理层只能作出最多为5年的恰当预测。

那么,按照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法来确定商誉减值测试单元的公允价值时,其可靠信息的时间期限也不能超过5年,否则计算出来的减值损失金额是不客观的,故企业进行商誉减值测试的时间间隔不应超过5年。

2、以“双行道”取代“单行道”
在商誉减值损失的确认上,IASB规定,其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回。

而FASB和我国规定,商誉减值损失的确认是“单行道”(即不可转回),这是出于压缩利润操纵空间的考虑。

但是,“单行道”的规定有时候并不能准确反映商誉的真正价值。

其实,商誉和其他资产不同,即使允许商誉减值损失转回,给企业管理当局操控企业利润的空间也很小。

IAS36规定,已确认的商誉减值损失一般不能在以后期间转回,但以下情况除外:商誉减值损失是由于例外性质的特定外部事件造成,这类事件预计不会再发生;随后发生的外部事件抵销了上述事件的影响。

在符合上述条件时,商誉的账面金额应增至可收回金额。

由此可见,IASB规定的特定外部事件是指非企业所能控制的事件。

此外,
IASB只允许由于特定外部事项原因造成的减值损失转回,并不允许由于改变了估计而对商誉的减值损失进行转回(如折现率的改变或者与商誉有关的现金产出单元的未来现金流量在时间或者数量上的改变)。

我国可以在商誉减值损失的转回问题上借鉴IASB的做法,规定在一般情况下对于商誉的减值损失不予转回,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允许转回已经确认的减值损失,并且详细规定可以转回的事项以及标准,防止通过商誉减值损失的转回来调节企业的盈余。

二、商誉减值计量具体措施如下:
1、明确“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的概念
为了增强明晰性和可操作性,商誉减值准则可以用“可辨认资产”来代替“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资产组组合)”这一概念。

首先,与商誉相关但不包含商誉的资产组实际上就是指企业的可辨认资产。

其次,商誉是企业的一项不可辨认资产,将不包含商誉的其他资产称之为可辨认资产,可使概念更加明确,更有利于会计人员的理解和操作。

2、选择减值损失的计量方法
目前国际上关于商誉减值损失金额的计量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法,即直接测算商誉的内含公允价值,然后与其账面价值比较,得出减值损失金额(公式1);一种是间接法,即先测算包含商誉的测试单元的整体减值损失,然后与测试单元的可辨认资产的减值损失金额相比较确定商誉减值损失(公式2)。

S=(W-G)-Z (1)
S=(W-A)-(G-B) (2)
其中:s表示商誉的减值损失金额;W表示整个测试单元的公允价值;G表示测试单元的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z表示商誉的账面价值;A表示整个测试单元的账面价值;B表示测试单元可辨认资产的账面价值。

目前我国准则采用第二种计量方法。

从计算公式看,第一种方法更简单,更易理解。

同时,它还要求计算出商誉的内含公允价值,可使商誉价值的信息更加透明。

第二种方法的计算公式比较复杂,也不能够提供商誉价值的单独信息。

但从计算所需的数据看,第一种方法比第二种方法所需的数据更难获取。

因为,按照前文的分析,第二种方法的公式可改进为:
S=(W-A)-C (3)
其中:C表示测试单元的可辨认资产的减值损失合计金额。

改进后公式中的C可以从资产减值损失明细表和相关的账户中当期损失金额加总获得。

显然,从已知的资产减值损失明细表或者相关账户中获取当期可辨认资产减值损失的数据要比获取当前可辨认资产的公允价值信息容易得多。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