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合集下载

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 教育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 教育综合33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卷面上无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1.“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这句话出自()A.《论语》B.《学记》C.《孟子》D.《大教学论》2. 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学派与现代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是()A.凯洛夫和布鲁纳B.洛克和卢梭C.赫尔巴特和杜威D.柏拉图和夸美纽斯3.对教育起决定作用的是()A.政治制度B.经济制度C.生产力D.领导权4.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是()A.奴隶主贵族教育B.宫师合一C.军事教育D.六艺5.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也” ,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的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6.朱熹一生编撰了多种书籍,其中成为广大士人和各类学校必读的教科书,影响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教育长达百年之久的是()A.《近思录》B.《白鹿洞书院揭示》C.《四书章句集注》D.《朱子语类》7.提出谨慎选择教材的问题,强调教育内容应具有教育性,开创了西方后世“教育性教学” 的先河的是()A.柏拉图B.亚里士多德C.昆体良D.苏格拉底8.在教育的文化适应性原则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教育必然受到诸多客观的社会条件制约的是()A.洪堡B.费希特C.第斯多杰D.康德9.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A.动机越低,学习效率越高B.动机越高,学习效率越高C.任务强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不同D.任务强度不同,其最佳动机强度相同10.方雨认为社会法制应符合社会大众权益,当它不符合时就应该修改,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他处于道德发展的哪个阶段()A.服从与惩罚B.社会契约C.维护权威或秩序D.普遍伦理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题,共20分)1.班级授课制2.稷下学宫3.福建船政学堂4.遗忘原因的同化说三、辨析题(每题10分,共3题,共30分)1.“教师专业化”就是通过专业化,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

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

第七章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汇编(2010—2016年)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内容中的“六艺”指的是()A.礼、乐、射、御、书、数B.诗、书、礼、乐、易、春秋C.礼、乐、射、辞、书、数D.方法、修辞、辩证法、礼乐、数书、射御2.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传统教育代表人物的教育家是()A.洛克B.杜威C.夸美纽斯D.赫尔巴特3.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A.产生效益的活动B.促进社会发展的活动C.传递知识经验的活动D.培养人的活动4.把造就“完全人格”即发展个性和群性作为其民主教育思想的核心的教育家是()A.黄炎培B.蒙台梭利C.蔡元培D.杜威5.“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这是第一个进入人的视野的真正课程问题。

它的提出者是()A.培根B.洛克C.斯宾塞D.第斯多惠6.有一种活动,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成人与成才,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这种活动是()A.智育活动B.综合实践活动C.美育活动D.德育活动7.主张把“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三者融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家是()A.苏霍姆林斯基B.马克思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8.《学记》中的“藏息相辅”教学原则强调的是()A.教学要遵循一定顺序进行B.启发式教学C.教学要把握最佳时机D.课内与课外相结合9.提出“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并把这种理想人格描绘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A.严复B.韩愈C.孟子D.荀子10.社会学习理论强调观察式学习,强调符号强化和自我强化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这一理论代表人物是()A.班杜拉B.布鲁纳C.斯金纳D.罗杰斯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终身教育2.道德情感3.中体西用4.最近发展区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10分,共30分)1.人既是社会历史的“剧中人”,又是社会历史的“剧作者”。

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2010—2023年

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2010—2023年
三、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1.班级由学生和教师组成。教师是主体,起指导、组织、咨询作用。 2.非指导性教学是指没有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的形式 3.不良行为是在不良刺激的强化下形成的,暂时脱离不良刺激的环境,可以抑制或者使不良行为减退所以暂停的时间越久越好(不良行 为者不良行为抑制,强化静止越长效果越好)
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 1、谈谈如何认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及行动研究的步骤。 2、论述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3、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 4、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80 分) 1、评析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欧美新教育和进步注意教育思潮的共同特征、意义及其局限性。 2、评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论述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4、结合中学生的时代特点谈谈你对于目前基础教育问题的理解。
三、论述 1、结合你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关系。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3、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及其影响。 4、评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中体西用”2、教育 3、班级授课制 4、道尔顿制 5、问题解决 6、学习动机
五、材料题(每小题 10 分,共 20 分) 一位教师在给学生讲人教版第七册钓鳟鱼的课文,老师提问“仔细读课文,看看父亲是一位怎样的人。生1:为什么还没有到时间父亲就允 许我钓鱼,而掉到鱼又让我放走?”老师脸带怒色地说:“你没有听清楚老师的问题,坐下。”生1:很害羞地坐了下去,这一堂课就再也 没有举手了。生2:我觉得这位父亲对自己的孩子很严格。老师仅仅是严格吗?生2:也坐了下去,再也没有发言。老师:在没有人的情况 下,父亲严格要求自己遵守规则,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下课后老师向同事抱怨:我给了他们机会,可是他们不珍惜,只好我自己报了答 案,我也没有办法。 问题 1、这位教师的行为是否合适,为什么? 问题 2、如果换作是你,你会怎么做?

2023年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2023年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2023年南京师范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活动课程
2.义务教育
3.五经课试法
4.要素教育论
二、辨析题(每题15分)
5.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功能是有限度的
6.美国的初级学院是一种从初等教育向高等教育过渡的教育
三、简答题(每题15分)
7.简述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8.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9.简述如何促进学习迁移
10.简述荀子对于学习过程的论述
四、论述题(每题20分)
11.论述教师角色的冲突及其正确应对
12.阐释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以上真题系回忆版。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综合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综合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2017 年333 教育综合真题一、选择题1、在稷下学宫为祭酒,被称为“最为老师”的是()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2、为蔡元培所独创并被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的是()A 军国民教育B 公民C 世界观D 美育3、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是()A 陶行知B 晏阳初C 陈鹤琴D 梁漱溟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教授法学者,最早提出分班教学初步设想的是()A 夸美纽斯B 昆体良C 赫尔巴特D 亚里士多德5、在教育史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开启11 世纪教育心理化运动的是()A 皮亚杰B 桑代克C 弗洛伊德D 裴斯泰洛奇6、杜威著作中,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最系统和最集中的阐述是()A《我的教育信条》B《民主主义与教育》C《学校与社会》D《经验与教育))7、班杜拉将对产生一定结果所需要的组织和执行行为过程能力的信念,称之为()A 自我效能感B 自我效能意识C 自我观念D 自我满足8、在学校教育中,有规划,有组织的试试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称为()A 直线式课程 B 螺旋式课程C 显性课程 D 隐性课程9、在课程内容上,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学生需要能力的关系意味着实现()A 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B 学科性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C 事实与价值的统一D 主体体与客观的统一10、在课程计划后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需要准备状态的评价是()A 形成性评价B 终结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发展性评价二、名词解释1、班级文化2、测验效度3、课程编制的泰勒原理4、洛克的“白板说”三、辨析题1、班级是由学生和教师构成的组织,其中,教师是班级的主体,起引导、协助、监督、咨询等作用。

2、非指导性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小组全体学习。

3、不良行为者不良行为的形成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由于不良刺激不断强化的结果,而通过强化暂停的方法可以对个体暂时不予强化或把个体与特征的强化环境相隔离,从而抑制不良行为的发生或降低其发生的频率,所以,强化暂停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南京师范大学2010-2019教育综合333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2010-2019教育综合333真题

南京师范大学2010年南师大333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1、课程2、最近发展区3、自我提高驱动力4、终身教育5、自我效能6、苏格拉底法7、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二、简答题1、简述《学记》在教学思想上的贡献。

2、道德教育如何与生活相联系。

3、简述班级授课制及其改革。

4、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优势、不足及思考。

三、论述题1、结合你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关系。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3、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及其影响。

4、评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一、名词解释1、中体西用2、教育3、班级授课制4、道尔顿制5、问题解决(认知心理学的观点)6、学习动机二、简答题1、谈谈如何认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及行动研究的步骤。

2、论述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3、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代教育改革的意义。

4、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1、评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共同特征、意义及其局限。

2、评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论述师生关系的历史婚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4、结合中学生的时代特点谈谈你对目前基础教育的理解。

一、名词解释1、教学目标2、学校教育3、“六艺”教育4、苏格拉底法5、道德情感二、简答题1、简述德育的途径2、蔡元培的“五育并举”3、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4、布鲁纳发现学习的步骤三、论述题1、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2、试论述陈鹤琴的“活教育”。

3、杜威的教育思想。

4、结合实际,论述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一、名词解释1、活动课程2、教学3、化性起伪4、道尔顿制5、最近发展区6、信度与效度二、判断并说明理由1、“教育先行”是20世纪现代社会的新现象,它意味着教育发展必须先于社会的物质发展。

2、在学习方式上,课程改革反对接受学习,主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取代接受学习。

3、卢梭认为事物的教育和自然的教育都要服从于人的教育.三、简答题1、简述个人本位论2、简述价值澄清模式3、简述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4、简述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四、论述题1、品德及其构成要素是什么?如何根据品德的要素进行道德教育?2、有人说,过去要求教育嫁给政治是错误的,现在要求教育嫁给经济也是片面的。

南京师范大学333真题解析(一)

南京师范大学333真题解析(一)

南师大333真题解析(一)1、活动课程:【解析】活动课程亦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

是与学科课程对立的课程类型。

它以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

因此,活动课程也称动机论。

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

活动课程论指以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理论。

奠定活动课程论理论基础的是19世纪至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他认为学校科目相互关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身的社会活动。

主张编制课程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顺序相一致,使学生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

提倡学生“在做中学”。

他认为传统的学科课程论不能照顾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提出在活动中学习,通过活动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培养科学的思想、态度和思维方法。

1、教学:【解析】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传统教学论:教学是为实现教育目的,以课程内容为中介而进行的教与学相统一的共同活动;现代教学论:杜威主张以儿童的需要为基础设置课程,倡导活动课程;倡导“做中学”的教学方法,主张通过制作、社交、艺术、探究等动手操作活动进行教学。

其特征可概括为新“三中心论” :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以他为代表的教学理论形成所谓“现代教学论” 。

2、化性起伪:【解析】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

荀子以“化性起伪”解释人性和文化的生成,体现了美育的功能。

性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本质及其功能,伪则指在自然本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形态和能力。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生而好利、疾恶、纵欲,需要后天文明的熏陶、感化,于是产生了礼仪、法度和艺术等。

诗、书、礼、乐等化性,对人进行塑造,使人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伪”。

南京师范大学2010-2018教育学硕士(333)真题汇编

南京师范大学2010-2018教育学硕士(333)真题汇编

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1、课程2、最近发展区3、自我提高驱动力4、终身教育5、自我效能6、苏格拉底法7、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二、简答1、简述《学记》在教学思想上的贡献。

2、道德教育如何与生活相联系。

3、简述班级授课制及其改革。

4、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优势、不足及思考。

三、论述1、结合你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关系。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3、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及其影响。

4、评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中体西用2、教育3、班级授课制4、道尔顿制5、问题解决(认知心理学的观点)6、学习动机二、简答1、谈谈如何认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及行动研究的步骤。

2、论述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3、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代教育改革的意义。

4、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三、论述1、评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新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共同特征,意义及其局限性。

2、评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论述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4、结合中学生的时代特点谈谈你对目前基础教育问题的理解。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教学目标2、学校教育3、“六艺”教育4、苏格拉底方法5、学习动机6、道德情感二、简答1、简述德育途径2、蔡元培的“五育并举”3、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4、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步骤三、论述题1、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2、试论述陈鹤琴的“活教育”3、杜威教育思想4、结合实际论述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活动课程2、教学3、化性起伪4、道尔顿制5、最近发展区6、信度与效度二、判断并说明理由1、“教育先行”是20世纪现代社会的新现象,它意味着教育发展必须先于社会的物质发展。

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33教育综合)试题

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33教育综合)试题

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333教育综合)试题一、选择题1、在稷下学宫为祭酒,被称为“最为老师”的是()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2、为蔡元培所独创并被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的是()A 军国民教育B 公民C 世界观D 美育3、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是()A 陶行知B 晏阳初C 陈鹤琴D 梁漱溟4、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教授法学者,最早提出分班教学初步设想的是() A 夸美纽斯 B 昆体良 C 赫尔巴特 D 亚里士多德5、在教育史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开启 11 世纪教育心理化运动的是()A 皮亚杰B 桑代克C 弗洛伊德D 裴斯泰洛奇6、杜威著作中,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最系统和最集中的阐述是()A《我的教育信条》B《民主主义与教育》C《学校与社会》D《经验与教育))7、班杜拉将对产生一定结果所需要的组织和执行行为过程能力的信念,称之为()A 自我效能感B 自我效能意识C 自我观念D 自我满足8、在学校教育中,有规划,有组织的试试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称为() A 直线式课程 B 螺旋式课程 C 显性课程 D 隐性课程9、在课程内容上,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学生需要能力的关系意味着实现()A 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B 学科性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C 事实与价值的统一D 主体体与客观的统一10、在课程计划后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对需要准备状态的评价是()A 形成性评价B 终结性评价C 诊断性评价D 发展性评价二、名词解释1、班级文化2、测验效度3、课程编制的泰勒原理4、洛克的“白板说”三、辨析题1、班级是由学生和教师构成的组织,其中,教师是班级的主体,起引导、协助、监督、咨询等作用。

2、非指导性教学的核心是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和小组全体学习。

3、不良行为者不良行为的形成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由于不良刺激不断强化的结果,而通过强化暂停的方法可以对个体暂时不予强化或把个体与特征的强化环境相隔离,从而抑制不良行为的发生或降低其发生的频率,所以,强化暂停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

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初试真题回忆(333)

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初试真题回忆(333)

[2019初试真题回忆] 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初试真题回忆(333)
2019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
一、选择题(略)(20分)
二、名词解释(20分)
11.班级授课制
12.稷下学宫
13.福建船政学堂
14.遗忘原因的同化说
三、辨析题(30分)
15.“教师专业化”就是通过专业化,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16.恩物是福禄贝尔创新的一套供儿童使用的教学用品。

17.17昆体良认为,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

四、简答题(40分)
18.在中小学教学过程中,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

19.请简述当代世界学校教育制度改革与发展的主要趋势。

20.简述北宋“三次兴学”的主要内容。

21.简述杜威关于教育制度的基本主张。

五、论述题(40分)
22.根据十九大报告,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看法。

23.结合当前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南京师范大学历年教育硕士333真题汇编

南京师范大学历年教育硕士333真题汇编

201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1、课程2、最近发展区3、自我提高驱动力4、终身教育5、自我效能6、苏格拉底法7、赫尔巴特的四段教学法二、简答1、简述《学记》在教学思想上的贡献。

2、道德教育如何与生活相联系。

3、简述班级授课制及其改革。

4、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优势、不足及思考。

三、论述1、结合你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教育与人身心发展的关系。

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3、试论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及其影响。

4、评述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中体西用2、教育3、班级授课制4、道尔顿制5、问题解决(认知心理学的观点)6、学习动机二、简答1、谈谈如何认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及行动研究的步骤。

2、论述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3、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代教育改革的意义。

4、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三、论述1、评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新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共同特征,意义及其局限性。

2、评述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论述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4、结合中学生的时代特点谈谈你对目前基础教育问题的理解。

2012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教学目标2、学校教育3、“六艺”教育4、苏格拉底方法5、学习动机6、道德情感二、简答1、简述德育途径2、蔡元培的“五育并举”3、人文主义教育的特征4、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的步骤三、论述题1、论述教育的社会功能2、试论述陈鹤琴的“活教育”3、杜威教育思想4、结合实际论述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201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试卷报考专业教育学硕士考试科目及代码教育综合333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活动课程2、教学3、化性起伪4、道尔顿制5、最近发展区6、信度与效度二、判断并说明理由1、“教育先行”是20世纪现代社会的新现象,它意味着教育发展必须先于社会的物质发展。

南师大333教育学综合考研必备题

南师大333教育学综合考研必备题

南师大333教育学综合考研必备题1、教育的最基本的职能是()A、传播文化B、生产功能C、培养人才D、人口功能【答案】C教育最基本的职能是培养人,因为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特性。

2、下列心理现象中,不属于学习的是()A、习惯化B、敏感化C、暗适应D、自适应【答案】C学习是由于经验引起的行为或心理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学习的发生是由于经验引起的,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习惯化和敏感化是婴儿主要的学习方式。

习惯化是由于重复刺激所造成的反应强度的逐渐降低的现象,习惯化是学习的结果。

新的刺激导致反应性增加的现象成为敏感化,敏感化也恰恰说明了学习者已经熟悉了原有的刺激,这是学习的结果。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操作主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就是自适应学习。

暗适应指的是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属于生理反应,这种变化不是由经验引起的,也不会持久,因此不属于学习。

3、孩子哭闹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答案】D负惩罚是撤走好的刺激,说明原本有好的刺激存在。

这里是对行为直接忽视,不对它进行强化,因此是消退。

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

正强化(积极强化)指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得到了正强化物,这一反应在今后发生的频率会增加;负强化(消极强化)指排除厌恶刺激来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惩罚是通过呈现厌恶刺激降低反应发生的概率。

4、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A、17世纪末B、18世纪末C、19世纪末D、20世纪末【答案】C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19世纪末,洋务运动时期创办的洋务学堂。

5、义务教育的特征不包括()A、自主性B、强制性C、公共性D、基础性【答案】A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公共性,普及性,基础性等特征。

但不具有自主性,是每个每个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教育。

6、我国历史上首次将教育设为一个独立的部门的朝代是()A、汉代B、隋唐C、宋代D、西周【答案】B隋文帝时期设立国子监,它标志着我国历史上专门设立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教育的开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中体西用”2.教育3.班级授课制4.道尔顿制5.问题解决(认知心理学的观点)6.学习动机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谈谈如何认识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意义及行动研究的步骤。

2.论述当代学制改革的趋势。

3.简述“六艺”教育及其对当今教育改革的启示。

4.试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三、分析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80分)1.评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新教育和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共同特征、意义及其局限性。

2.述评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3.论述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4.结合中学生的时代特点谈谈你对于目前基础教育问题的理解。

2011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详解一、名词解释1.【解析】洋务运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对近代西方文明成果的移植过程。

如何解决“西学”与中国固有文明之间的关系,洋务派提出典型的方案就是“中体西用”,即在“中学”(又称“旧学”)的主导下肯定“西学”的辅助作用和器用价值。

1861年,冯桂芬在《采西学议》中写道:“如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之善者哉?”到19世纪90年代,发表类似观点的人越来越多,而表达方式越来越明确,并逐渐定型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892年,郑观应在《西学》篇中说:“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

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直到1898年春,张之洞撰成《劝学篇》,围绕“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主旨集中阐述,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2.【解析】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它包括人们在家庭中、学校里、亲友间、社会上所受到的各种有目的的影响。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全日制的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半日制的、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等。

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3.【解析】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已有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在班级授课制中,同一个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一致,且开设的各门课程,特别是在高年级,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

其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长于向学生集体教学,但出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

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对创造性人才需求的日益迫切,20世纪初以来,许多国家的教育界人士都致力于班级授课制的改革。

4.【解析】1920年,美国的柏克赫斯特在马萨诸塞州道尔顿中学创建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人们称之为道尔顿制。

按道尔顿制,教师不再上课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指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道尔顿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重视学生自学和独立完成作业,在良好的条件下,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

5.【解析】问题解决一般是指个体通过应用并超越过去所学规则以产生一个新答案的过程。

由于对问题的理解不同,心理学家对问题解决的看法历来也不同。

现代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是一种以目标定向的搜寻问题空间的认知过程,个体必须对原有知识经验和当前问题的组成成分进行改组、转换或联合,才能达到既定目标。

6.【解析】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使活动趋向一定的目标,以满足某种需要的一种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是动机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

学习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进行学习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以满足某种学习需要的内部心理状态,它的主要内容包括知识价值观、学习兴趣、学习效能感和成败归因。

二、简答题1.【解析】参考答案参见2011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简答题第3题的解析。

2.【解析】二十世纪,社会呈现高速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

学制也随之发生了许多变化,特别是西欧双轨制变革更为明显。

各个国家都在不断地改进学制,以期更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纵观当代学制发展,呈现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重视学前教育,注意早期智力开发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的充分发展,为教育提供了许多科学理论,其研究成果已充分证明了儿童在入学前智力发展水平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要重视早期智力开发。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学前教育逐步被纳入学制系统虽然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但不能把儿童升学前教育的年龄视为儿童的入学年龄,因为学前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区别的。

义务教育是国民素质基础教育,是现代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都把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渐延长,一发达国家的义务已达12年以上,将义务教育延伸到高中阶段。

(3)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中等教育阶段是现代教育结构中的一个特殊阶段,与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均不相同。

在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必须看到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质量要求。

因此,普通中学职业化,职业中学普通化,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结合,是中等教育改革的趋势。

(4)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且结构多层次化,类型多样化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高等教育的结构也突破了传统高等教育观念,向多层次化方向发展。

(5)接受终身教育思想,发展继续教育终身教育是一种大教育观,是改革现有教育机构的原则,其目标是组织一个提供终身学习的完善体系,提高人的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发展。

3.【解析】六艺教育即礼、乐、射、御、书、数,是一个相当完备的教育体系。

六艺教育的当代诠释(1)六艺教育——生态式教育六艺教育可以说是中国第一个培育完人的教育体系,体育、智育、德育、美育诸育并举,无一偏废。

在西方,有古希腊的七艺教育——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虽然这七门学科有所分工,但都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教养的国家公民。

在中国,有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门学科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融合,礼乐精神贯注其中。

作为最为古老的生态式教育,六艺教育与七艺教育交相辉映,共同闪烁在人类文明的璀璨星河中。

(2)六艺教育——基于艺术与审美的教育六艺教育是一个基于审美的教育范式,即通过艺术教育实现体格、知识、德行的教育,融艺术、德行、智能、体育教育于一炉。

(3)六艺教育——从生活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西周时代的六艺教育源自原始时代的生活习惯教育,重视从活动、从实践中学习,是六艺教育的重要特征。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活动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提出了“从做中学”的基本原则。

陶行知主张“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等先进观念,反对死的教育,提倡活的教育。

这些光辉的教育思想都与六艺教育有着相通之处。

(4)六艺教育——倡导个性发展的教育六艺教育,其实是非常个性化的教育。

学生资质、禀赋、性情各不相同,教育方法、教育途径、教育要求也各不相同。

4.【解析】参考答案参见编者的《教育综合大纲解析》外国教育史部分第七章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第三节卢梭的教育思想。

三、分析论述题1.【解析】(1)新教育运动“新教育”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欧洲国家工业化发展,垄断进一步形成而出现在欧洲的一种反对传统教育理论和方法,广泛采用新的教育形式,内容和方法,革新已有教育的方方面面的教育改革运动。

这一教育运动在实践上表现为“新学校”的兴起和发展;在理论上则表现为具有浓厚自由主义色彩的理论出现。

新教育思想的主要观点是:通过自由教育发展儿童内在潜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的人才;按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组织教育;重视现代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课程,通过多方面的教育来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通过灌输民主、自由和合作的观念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进取心;主张教育要联系实际生活,鼓励儿童自由、自主地活动。

新教育运动的教育纲领是“生活教育”、“尊重个性”和“自发学习”。

(2)进步主义教育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教育界发生了一场规模浩大、影响深远的教育改革运动,这就是进步教育运动。

它的出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19世纪末美国已由农业社会发展成工业社会,变成资本主义大国。

工业的发展、科学的兴起、动荡的社会、欧洲进步的教育理论的传人,动摇了美国传统教育的根基,终于使进步教育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大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最初10年是运动的兴起阶段。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涌现出一批有创新思想的教育家,在各地兴办以改革旧教育为宗旨的实验学校。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帕克的昆西学校、杜威的芝加哥实验学校和约翰逊的有机教育学校。

20世纪20~30年代是进步教育运动的高潮时期。

1916年杜威发表了《民主主义与教育》,标志着教育的一个新时期的开端,从此实用主义哲学开始成为进步教育运动的指导思想。

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各种进步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第二,1919年成立了进步教育协会;第三,一批热心改革的教育家设计了各种新方法。

其中影响最大的有:华虚朋的文纳特卡制、柏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

20年代末到50年代中期,进步教育运动进入后期。

这一阶段的特点,一是运动重心转移,由注重儿童的兴趣和自由转向考虑如何通过学校去影响和改造社会,建立新的社会秩序;二是对中等教育改革开展了称之为“八年研究”的大规模实验研究,使运动的影响从小学扩大到中学领域,极大地推动了美国的中等教育改革;三是遭到新传统教育思潮的激烈批评,力量被削弱。

进步教育运动使美国的学校教育更切合实际,学校增加了更多的活动,设置了较多的职业课程和技术课程,也更注意培养青年人适应社会、个人和职业的能力,科学和科研受到重视。

但运动中的一些极端做法无疑降低了学校的教育质量,破坏了学校在传授人类文化知识方面应起的作用,造成了不良后果。

2.【解析】参考答案参见编者的《教育综合大纲解析》中国教育史部分第十二章第五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3.【解析】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

主体缺失、主体发现和交互主体性建构是师生关系的历史嬗变的三个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