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殖民地外围经济结构
世界经济发展史之非洲
世界经济发展史之非洲非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陆之一,也是经济潜力巨大的地区之一。
然而,非洲的经济发展历程并不一帆风顺,经历了许多挑战和困难。
1. 经济起步阶段在经济起步阶段,非洲大多数国家处于殖民统治之下。
殖民主义对非洲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剥削和贸易不平等成为非洲经济发展的阻碍。
虽然殖民主义带来了一些基础设施和技术,但大多数资源都被外国控制,限制了非洲国家的自主发展。
2. 独立和国家建设20世纪中叶,非洲国家纷纷实现了独立,开始追求经济独立和国家建设。
许多国家推行了国有化政策,试图解决资源外流和贸易不平等问题。
然而,由于内部腐败和管理不善,这些政策并没有带来预期的经济增长和发展。
3. 经济改革20世纪末,许多非洲国家开始了经济改革,以吸引外国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
这些改革措施包括放松对外国资本的限制、贸易自由化、减少官僚主义等。
一些国家通过改革实现了较高的增长率,但其他国家仍面临挑战,如贫困、不稳定的政治环境和基础设施不足等。
4. 新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非洲经济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大量的自然资源、年轻的劳动力和快速的城市化为非洲带来了发展新动力。
与此同时,非洲仍面临贫困、不平等、冲突和环境问题等挑战。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政府稳定执政、加强教育和医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非洲经历了殖民统治、独立和国家建设、经济改革等不同阶段的经济发展历程。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非洲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机遇。
未来,非洲需要继续推动经济改革、促进可持续发展,以实现经济繁荣和人民福祉。
非洲经济落后的殖民地依附性经济结构根源
9 5
维普资讯
相比, 差距也非常明显, 不及拉丁美洲的墨西哥(, 9 44 亿 7 美元) 或巴西(, 3 7 0 亿美元) 6 , 也仅大体相当于亚洲的韩 国(, 7 4 6 亿美元) 人均G P 0 。以 D 衡量, 差距更大。另外, 非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制造业产值仅占G P 1 远 D的 4 %, 低于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2%,】 8 【 其产业和 1 ( p 贸易结构的主体特征仍然是生产与出口 低附加值的农矿 初级产品、 进口中间产品和制成品。不仅利比亚、 阿尔及 利亚、 利亚等石油输出国如此, 尼日 埃及、 津巴布韦、 肯尼 亚等非洲制造业比 较发达的国 家亦如此, 其初级产品的 出口占 出口 总额的6% 8%, 0 一0 制成品进口占 进口总额的
一
5 %、2 、. . 5 % 6 %。非洲、 8 . 3 撒哈拉以 南非洲财政收支差额 所 占 G P比例也分别由 20 年的 一. D 04 01 %和 一. 2 %扭转 3 为 20 年的 3 % 和 0 %, 0 年 , 06 . 6 . 2 7 将进一步调至 4 % 4 0 . 2 和2 % 】 预计, . 。( 3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 非洲经济的这 种小幅度增长势头仍将持续。“ 世界银行在{01 20 年全 球经济展望》 报告中预测, 0—00 2 321 年非洲经济将以 0 3 %左右的速度增长, . 7 人均收入以 1 %的速度增长。 . 5 从更长远看, 世纪前 2 年将是非洲谋求稳定和发展的 2 1 5
时 经济总体形势将比2 世纪最后 2 年要好, 期, 0 5 多数国 家的经济增长率有可能达到4 一%的 % 5 水平, 同时不排除 少数国家出现飞跃性增长的可能。 [6 ”6 】 制’ ( p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 非洲经济的增长既没有改变经 济的整体落后性, 也没有摆脱对发达国家的经济依附l。 生 也就是说, 非洲融人世界经济体系中的 程度越深, 它在世 界经济体系中的 重要性就越小, 对处于这一体系核心地 位国家的经济依附性也越强。 01 20 年的相关统计资料 显示: 非洲发展中国 家和地区 不包括南非, ( 南非被列为 发达国家) 的土地面积为2 0k 2人口7 6 亿, , 3m , 9 . 7 分别 2 占 全世界的2. 1 %和 1. 但其 G P 3 2 %, 2 D 仅占 世界 G P D总 量的 1 %, ,0 . 计4 8 亿美元, 不及一个中等规模的发达 4 2 尚 国家——西班牙( 土地面积 5.万 k 2人 口 3 6 万. 0 5 m, ,3 9 GP ,2 D 为5 2 亿美元) 6 。即使同 其他大洲的发展中国家
非洲殖民地的历史演变
非洲殖民地的历史演变非洲大陆被视为是人类的摇篮,拥有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
但是在历史的演进中,非洲大陆却受到了严重的殖民侵略,成为了被王室、政府、商人控制和剥削的地区。
在这场殖民统治的历史演变中,非洲大陆从一个独立而自给自足的社会进化成了一个面临多方权力控制和竞争的地区。
一、殖民地的开端非洲大陆从16世纪开始,便成为了欧洲航海探险的目的地。
在15世纪末,葡萄牙航海家进入了西非岸线,建立了几个沿海城市。
当时的殖民化过程还是通过和当地土著居民进行正式贸易关系逐渐展开。
欧洲殖民者希望获得贵金属、象牙、奴隶等资源,与当地人建立和维护了一种互惠互利的贸易关系。
在17世纪和18世纪,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纷纷将目光转向非洲大陆。
于是,他们建立了海岸线上的贸易站点,并逐渐向内陆扩张。
这些贸易站点实际上是那些欧洲商人与当地领主利用贸易关系来达成的协议,而非实际的殖民地。
道路、桥梁和城市在这一时期也逐渐形成。
二、瓜分非洲大陆19世纪的殖民化风潮极大地推动了非洲大陆殖民地的扩张。
当时的欧洲列强相互竞争,争夺对非洲大陆的控制权。
在1884年至1885年,瓜分非洲的柏林会议上,欧洲列强终于达成了协议,将非洲大陆划分为一些殖民地,并规定了各自的控制权。
这场殖民化的冲击给非洲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
当时的殖民官员和征服者将殖民地规划为种植园和矿山,主要经济活动是种植和采矿。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发展了一种基于数量而非质量的工作方式,致使殖民地居民丧失了生产力和劳动价值。
殖民者搜刮当地的财富,强迫居民从事大量的劳动,往往导致劳工被摧残和虐待。
另外,教育的不完善和残酷的统治方法致使许多人在白人前感到羞辱和自卑,社会结构变得失衡。
三、殖民地转型二战之后,非洲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很多独立运动在非洲国家展开,旨在摆脱殖民者的控制和干涉,追求独立和自主。
非洲领袖们努力为其人民获取更多的自由和福利,以及保持本国主权和独立。
非洲国家独立初期的、经济政策
内容提要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非洲国家独立后普遍实行以政府干预为主的经济政策,政府对经济活动实行全面的干预和控制。
可以说,在一定时期内以政府干预为主的经济政策是非洲国家独立初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以政府干预为主的经济政策日益暴露出弊端,逐渐影响到经济的发展。
从20世纪80年代起,非洲开始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政策调整与改革。
关键词非洲,经济政策,结构主义,“国家干预”理论20世纪60年代多数非洲国家获得独立,为巩固政治独立,发展民族经济刻不容缓。
民族资本薄弱、国内市场体系不完善、发展资金短缺等因素使非洲国家普遍强调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控制,并在独立初期制定了以政府干预为主的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在政府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中,政府将大量资金用于兴建基础设施、公共部门和提供各类补贴;干预信贷资金规模、配置及规定了较低的利率;实行广泛的国有化,等等,处处体现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全面干预和控制。
(一)财政金融政策由于资金短缺,加之国内市场又极其分散、落后,税收成为非洲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动员国内资金的重要工具。
各国政府普遍规定较高的农产品出口税。
与此同时,由于基础设施落后、经济结构单一、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等因素,政府将大量资金用于兴建基础设施、公共部门和提供各种补贴。
例如,1965-1975年间坦桑尼亚总投资额中基础设施项目投资占1/5。
科特迪瓦1960-1970年间用于改善和兴建基础设施的公共投资年均占政府预算的10%;绝大多数非洲国家都加强对金融业的控制和干预,以动员有限的资金重点支持国家急需发展的战略性项目。
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预通常包括:(1)对外资银行实行国有化,建立国有银行。
其目的在于摆脱对外资的依赖,从根本上改变外资控制本国金融体系的状况。
例如,肯尼亚独立后接管外资控制的格林银行、肯尼亚国民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一些金融机构,并在此基础上成立本国的商业银行,打破了外资控制本国金融业的局面。
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为何加快瓜分非洲
19世纪晚期帝国主义为何加快瓜分非洲从15世纪起,欧洲殖民者开始入侵非洲。
但是,直到19世纪中期,欧洲殖民者还只是在沿海或大河河口处建立零星据点。
当时殖民者占领的土地,只占非洲总面积的10%左右。
但到19世纪70年代以后,列强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
19世纪晚期,除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勉强维持独立外,非洲基本被瓜分完毕。
分析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加快瓜分非洲的原因,有几下几点:1.随着资本主义向垄断阶段过渡,帝国主义加紧了对殖民地的争夺。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
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利益的代表。
垄断组织要求从经济上瓜分世界,夺取更多的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
各帝国主义国家加紧了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而当时亚洲已基本被瓜分完毕,美国又不允许其他国家涉足拉美,非洲便成为列强争夺的主要对象。
2.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非洲盛产油棕,橡胶、象牙等。
而且随着棉花、可可、咖啡、甘蔗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成果,特别是西非和南非发现了新的金矿和钻矿产地,非洲的吸引力更大了,也引起了列强极大的贪欲。
3.非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成为列强争夺的重点地区、争夺的重中之重则是控制地中海咽喉的直布罗陀海峡和拥有苏伊士运河的埃及。
苏伊士运河是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重要水路通道。
70年代以后,苏伊士运河的通航沟通了亚、非、欧的交通,大大缩短了欧亚之间的航程。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进一步提高了非洲的战略地位。
4.西方国家的探险家,这时已基本完成了对非洲内陆地区的地理探险活动,为殖民者进一步深入非洲提供了客观条件。
在早期,欧洲人对非洲内陆仍保持着一种“神奇”的观念。
对非洲河流的发源地、流向、湖泊的大小,山脉的分布,风土人情和自然资源知之甚少。
因此,对非洲的侵略只局限在沿海的几个据点。
18世纪的晚期到19世纪晚期,欧洲的探险家纷纷到非洲内陆探险。
他们深入非洲内陆,绘制地图,勘察地形,搜集有关地理、物产、人种和语言等方面的资料。
欧洲殖民主义在非洲的影响与后果
欧洲殖民主义在非洲的影响与后果非洲,这片曾经的大陆,被欧洲列强通过殖民主义统治长达上百年,经历了种种历史和文化的改变,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和后果。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社会等角度分析欧洲殖民主义在非洲的影响与后果。
一、经济方面的影响欧洲殖民主义在非洲的主要目的是追求财富,通过掠夺和剥削非洲的资源来获取利益,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
1、资源枯竭欧洲在非洲建立殖民地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手段掠夺了非洲大量的资源,如金矿、银矿、煤矿、铁矿、钻石、森林资源等等。
这些资源对于非洲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自力更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殖民国家却是毫不留情地剥夺掉了这些资源,致使这些国家长期处于经济落后的状态,难以发展和独立。
2、环境破坏欧洲殖民主义的挖掘和掠夺无度,对非洲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许多不可逆转的后果。
例如,挖掘矿山不仅破坏了地下水,还污染了周围的环境,同时,欧洲国家还以“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名义,烧毁了大量的树林,致使土地失去了保水保肥的功能,形成了沙漠化现象。
这些环境问题引发了大量的自然灾害,如旱灾、洪灾、土壤侵蚀等等,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损失。
二、政治方面的影响欧洲殖民主义在非洲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军事力量和政治压力,强行侵占非洲国家,并建立殖民地政权,这样的政治方式长期影响着非洲。
1、殖民政权欧洲殖民主义建立起来的殖民地政权,不仅剥夺了非洲国家自主的权利,而且使得非洲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被破坏。
殖民政权以自己的意志来操纵和发号施令,完全不考虑本土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把本土文化视为荒芜的土地一样毫不留情地摧毁。
2、种族歧视欧洲的殖民主义实践里与种族歧视密不可分。
在欧洲殖民主义的统治下,非洲人经历了无数斗争反抗,他们在陌生的领土上遭遇到了刻薄、吝啬、不正义、无人性的待遇,甚至是酷刑和死亡。
三、社会方面的影响1、疾病传播与贸易和殖民主义扩张密切相关的是疾病的传播。
殖民主义与非洲的命运
殖民主义与非洲的命运殖民主义是指一种国家或民族占领并控制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行为。
在历史上,非洲地区曾经遭受过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压迫。
这段黑暗的历史不仅对非洲国家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且对整个非洲大陆的命运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殖民主义对非洲的影响,并展望未来非洲的发展前景。
一、殖民主义对非洲的影响1. 经济影响殖民主义时期,欧洲列强以掠夺性的方式占领和剥削非洲国家的资源。
大量的黄金、钻石、矿石等宝贵资源被非洲国家剥夺,国家财富被掠夺一空。
殖民者将非洲视为提供原材料和市场的地方,不注重非洲的工业发展,导致非洲逐渐成为资源供应型经济体系。
2. 社会影响殖民时期,殖民者通过暴力和歧视性政策,分化了非洲民族间的关系,导致了部落之间的矛盾加剧、种族主义的流行以及人们对自身文化的缺乏自信。
殖民主义给非洲社会造成了深远的社会分化和种族紧张,这些问题至今仍然困扰着非洲国家的发展。
3. 政治影响殖民主义下,非洲国家丧失了政治独立和自主权。
殖民者通过残酷的统治手段,构建了完全倚赖殖民国家的政治体系,将非洲国家置于殖民地地位。
这使得非洲国家无法自主决策,经济和政治命运完全受制于殖民者。
殖民主义时期的政治制度和国际秩序对非洲产生了长期影响。
二、非洲的命运与挑战1. 经济挑战尽管非洲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
资源的一贫如洗和依赖外部市场的局面使得非洲经济极度脆弱,容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
此外,经济发展不均衡和贫富分化问题也是非洲面临的挑战之一。
2. 社会挑战非洲人口众多,但人口素质整体较低,人口健康、教育程度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疾病、贫困和失业等社会问题使得非洲社会的发展受到巨大的阻碍。
3. 政治挑战非洲国家在政治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方面仍面临严重挑战。
腐败、政治不稳定和内外冲突是非洲政治发展的重要问题。
此外,国际社会对非洲的影响和干预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展望非洲的未来1. 经济发展非洲国家应该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发展制造业和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实现经济多元化和精细化发展。
外围国家发展道路上的常见陷阱
外围国家发展道路上的常见陷阱前面我们说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大小小的一百几十个外围经济体,几乎每一个都想挤到体系中央去,都想摆脱落后贫穷的面貌。
这种场景很像小朋友们在冬日的墙根下玩的“挤摞摞”游戏。
但是65年下来,仅仅极少数经济体(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中国香港、以色列、南非)在这个“挤摞摞”的游戏中接近于成功。
为什么一个经济体改变自己在全球市场中的相对地位那么困难?发展经济学家和比较政治经济学的学者们都试图从自己的专业视角提出解释。
在这里我们把这些解释总结为外围国家发展道路上的四类陷阱。
“资源诅咒”陷阱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地广人稀,自然资源丰富,在国内政治和社会结构并不稳固的前提下,大量自然资源的发现往往是一种“诅咒”而不是福音。
一国在发现大量高价值的资源之后,数年内会出现一个投资和增长的高潮,但是5~10年之后经济总量往往不升反降,甚至倒退到资源发现之前的水平之下。
经济学家们的解释是资源采掘业存在“产业挤出效应”:当该种资源价格高涨的时候,大量的资本和人力涌入这个行业,抬高了这个经济体内部各类要素的价格,尤其是伴随着本币的升值,国内那些生产贸易品的普通产业(比如纺织品、手工业等)被挤得没有生路,整个经济体越来越依靠采掘业及其衍生行业。
然而资源价格总是周期性地波动的,而且价格波动幅度往往很大。
当资源价格大幅下跌的时候,已经严重依赖于该资源的经济体必然受到严重影响。
不仅如此,资源采掘业在政治上往往会带来各种各样的大麻烦:开采权通常取决于政府官员,而围绕开采权的争夺往往导致贿赂盛行,腐败滋生,一国治理水准持续下降;域外大国为了廉价地获得资源供给,往往不择手段地干涉和操纵弱小国家的内政,甚至不惜挑起战争,非洲国家的许多战争成为西方雇佣军及其跨国公司老板牟利的手段。
当一国内部存在不同民族和部落的时候,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则更是政治冲突的持久根源:生活在资源所在地的民族或部落认为中央政府处事不公,自己没有获得应有的资源报酬,于是往往要求独立或者自治,于是内战由此产生。
非洲独立运动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非洲独立运动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非洲独立运动的背景在近代,非洲遭受了欧洲列强的长期殖民统治。
从 15 世纪开始,欧洲殖民者相继入侵非洲,他们通过武力征服、签订不平等条约等手段,掠夺非洲的资源,奴役非洲人民。
非洲丰富的自然资源,如黄金、钻石、石油、橡胶等,成为了欧洲列强争夺的目标。
同时,非洲大量的土地被殖民者侵占,用于种植经济作物,以满足欧洲市场的需求。
此外,欧洲列强在非洲推行奴隶贸易,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的人口损失和社会动荡。
数百万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等地,成为奴隶。
二、非洲独立运动的兴起二战后,非洲独立运动蓬勃兴起。
这一时期,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为非洲的独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首先,二战削弱了欧洲列强的实力,它们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都遭受了重大打击,无法再像以前那样牢牢控制非洲殖民地。
其次,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对非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通过斗争实现了独立,这为非洲人民树立了榜样。
再者,非洲人民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他们开始组织起来,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
三、重要的非洲独立运动领袖1、克瓦米·恩克鲁玛他是加纳独立运动的领袖,带领加纳于 1957 年获得独立,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一个摆脱殖民统治的国家。
恩克鲁玛提出了“非洲统一”的理念,为非洲的团结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朱利叶斯·尼雷尔尼雷尔是坦桑尼亚独立运动的领袖,他领导坦桑尼亚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并致力于推动坦桑尼亚的社会主义建设。
3、纳尔逊·曼德拉曼德拉是南非反种族隔离斗争的领袖,他为了实现南非的种族平等和民主,经历了长期的监禁,但始终坚持不懈。
最终,在他的努力下,南非废除了种族隔离制度。
四、非洲独立运动的重要事件1、万隆会议1955 年召开的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殖民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讨论亚非事务的国际会议。
这次会议促进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也为非洲独立运动提供了支持和鼓舞。
欧洲殖民主义对非洲的影响
欧洲殖民主义对非洲的影响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欧洲列强相继展开殖民地扩张,将殖民主义带到了非洲大陆。
这段历史时期,被称为欧洲殖民主义对非洲产生了深远而复杂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探讨欧洲殖民主义对非洲的影响。
一、经济影响1.资源掠夺欧洲殖民主义在非洲的首要目的是为了剥夺非洲大陆的资源。
西方列强强制非洲国家开采自然资源,如黄金、钻石、石油和橡胶等。
这种资源掠夺严重削弱了非洲国家的经济基础,导致了长期的经济倒退和依赖外界的现象。
2.经济结构扭曲欧洲殖民主义时期,大量的土地被占用,以满足殖民者的农业和工业需求。
这使非洲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扭曲,以出口农产品为主的单一经济模式替代了传统的多元经济。
非洲国家陷入了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导致无法自主发展的局面。
3.基础设施建设殖民统治下,欧洲殖民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铁路、港口和道路等。
尽管这些基础设施主要是为了满足殖民统治的需要,但无疑有助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非洲国家的交通与通信发展。
二、政治影响1.边界划分欧洲殖民主义对非洲造成的最重要的政治影响之一是任意划定边界。
殖民者完全无视非洲原本的民族和地理界限,将不同民族的人们拆分到不同的殖民地。
这种边界划分给非洲国家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引发了无数的地区冲突和族群纷争。
2.政治体系改变欧洲殖民统治迫使非洲国家采用了欧洲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大大改变了非洲国家的政治结构和行政体系。
此举削弱了非洲国家的独立性和自主权,非洲人民丧失了自主决策的能力。
3.种族隔离政策殖民者在非洲实施了严格的种族隔离政策,将非洲人民按照种族划分为等级群体。
这种种族隔离政策导致了持久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冲突,严重破坏了非洲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三、文化影响1.文化同化欧洲殖民者试图将自己的文化强加于非洲人民,通过教育、宗教和语言等方式进行文化同化。
这一过程严重破坏了非洲原有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结构,使非洲人民失去了自己的文化认同和传统价值。
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非洲资源开发
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非洲资源开发英国是殖民主义的代表性国家之一,曾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期对大片非洲地区实施殖民统治,并通过开发非洲资源来满足自身经济需求。
本文将探讨英国在殖民统治下开发非洲资源的影响和后果。
一、殖民统治背景在19世纪的殖民时代,欧洲国家展开了争夺殖民地的竞赛,以获取资源和扩大势力范围。
英国在此时期成为非洲的主要殖民国家之一,通过殖民统治建立了广泛的统治体系和经济利益。
二、种植园经济与奴隶贸易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非洲资源开发以种植园经济为主导。
英国殖民者引进工作力量并使用非洲人作为奴隶,从事大规模种植业,包括棉花、橡胶、可可和咖啡等农产品。
这些农产品对英国工业革命和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使英国成为当时的经济超级大国。
尽管种植园经济带来了财富,但其发展对非洲人口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奴隶制度导致了非洲人口的惨重损失,殖民者对土地和资源的掠夺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系统,使非洲陷入持久的贫困和资源匮乏。
三、矿产资源的开发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非洲资源开发还包括了对矿产资源的采掘和利用。
非洲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黄金、钻石、铜和煤炭等。
英国殖民者通过控制矿区和采矿权利,不仅获取了巨额财富,也推动了英国工业的发展。
然而,矿产资源的开发却给非洲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和资源耗尽。
在此过程中,英国殖民者通常只关注利润最大化,对当地环境和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损害。
同时,矿产资源的掠夺也加剧了非洲地区的贫富差距,并导致了严重的社会不稳定。
四、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殖民统治的一部分,英国在非洲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设施包括铁路、公路、港口等,旨在促进资源开发和贸易流通。
然而,英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往往更关注于连接与获取资源相关的地区,而忽略非洲地区其他部分的需求。
基础设施建设对殖民统治下的非洲资源开发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同时也深化了非洲地区的不平等和经济依赖。
这些基础设施建设通常以满足英国的经济利益为导向,而非考虑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利益。
依附论“中心—外围”关系再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弓I言….………………………………………………………………………………………………….………。
l(一)选题意义及依据…………………………………………1(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2(三)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10(四)研究方法及步骤……………………………………….11一、依附论概述………一……………………………………………………………13(一)依附论的产生、代表人物及理论渊源…………………。
13(二)“依附论”的核心范式……………………………………..19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心—.夕卜围”关系的变化……………………..24(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24(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以来“中心一外围”关系的变化…25三、依附论“中心—外围’’关系再思考……………………………………….30(一)发展中国家发展原因分析………………………………30(二)“中心一外围”说的理论意义……………………………..32结语….…………。
…。
……………………………….………..…….….…………………………。
.……..36参考文献………………………………………………………………………………………………….37致谢...........................................................................................................4l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一。
:。
.一…二……忑忑‰………42引言己I吉Jl口(一)选题意义及依据进入2l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的现象不断加剧,富者越富贫者越贫的“犹太效应"愈加明显。
如何在抓住经济全球化机遇的同时,有效避免全球化的负作用,如何在富裕国的经济包围中挣脱禁锢,己成为每一个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英国殖民扩张对非洲的政治与经济影响
英国殖民扩张对非洲的政治与经济影响在19世纪的殖民时代,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之一,其扩张政策对非洲大陆产生了深远的政治与经济影响。
本文将探讨英国殖民扩张对非洲的政治与经济影响,并分析这些影响对当地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塑造。
首先,英国殖民扩张极大地改变了非洲的政治格局。
在19世纪中叶,英国通过占领、征服或与当地首领建立合作关系的方式,控制了非洲各地的领土。
英国在殖民地设立了行政机构、法院系统和税收征收机制,引入了西方的法律体系和官僚机构,进一步加强了英国的统治。
这些政治措施导致了非洲社会的深刻转变,使英国在殖民地具有强大的政治控制力量,同时也为英国的殖民统治提供了合法性。
其次,英国的殖民政策对非洲经济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英国将非洲视为其经济利益的重要来源,通过控制当地资源和推动商业活动,迅速发展了殖民地的经济。
英国殖民者带入了现代农业技术和工业机器,改变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方式。
他们还建立了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促进了贸易与交通发展。
其中,对矿产资源的开发尤为重要。
英国对非洲的矿藏,尤其是黄金、钻石、铜、锡等矿产资源进行控制,为英国带来了丰厚的利润。
同时,英国推行的种植园经济模式,如棉花、咖啡和可可等商品作物的种植和加工,进一步刺激了殖民地的经济发展。
然而,英国殖民扩张也给非洲社会和经济带来了负面影响。
一方面,英国殖民政策剥夺了非洲人民的自主权和土地所有权。
英国将土地划分为私人产权制度,迫使非洲人民无法从事传统的土地使用和农业生产方式,强制转向出售劳动力,参与金矿和种植园的劳动工作。
这种改变破坏了非洲社会的稳定和经济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英国殖民政策导致了非洲的资源外流。
英国殖民者将当地的资源畅销国际市场,贸易获利主要流向英国,而非洲经济仍然依赖进口商品,难以实现自给自足。
此外,英国扩张还带来了人口流动,大量非洲人被迫离乡背井,前往各地为英国殖民帝国提供廉价劳动力。
英国殖民扩张对非洲社会和经济产生的影响仍在当今世界可见。
英国殖民时期的非洲
英国殖民时期的非洲英国的殖民历史深深地影响了非洲大陆。
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英国人开始进入非洲,带来了种种变化,从政治、经济到文化各个方面。
本文将探讨英国殖民时期对非洲的影响,分别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进行论述。
1. 政治影响英国在非洲大陆上建立了众多殖民地,例如南部非洲、东非以及西非的尼日利亚等地。
这些殖民地都成为了英国帝国的一部分,并受到英国政府的直接统治。
英国殖民政府对非洲大部分地区的行政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入了英国的法律体系和行政机构。
然而,英国殖民政府往往以自身利益为重,对当地人民造成了严重的不平等待遇。
对非洲土地的占据和剥夺,以及奴隶贸易的推动,给非洲大陆带来了长期的剥削和破坏。
这些政治上的控制导致了非洲的政治不稳定,为后来的独立运动埋下了伏笔。
2. 经济影响英国殖民时期,非洲的经济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
英国人将非洲看作是资源丰富的地区,大量的掠夺性活动导致了资源的外流。
例如在南部非洲,英国人掌控了当地的钻石和黄金等矿产资源,将其纳入英帝国的经济体系,大量资源被运往英国本土。
此外,英国殖民统治引入了现代化的种植业体系,以满足英国的需求。
例如在东非的肯尼亚地区,英国种植园主引进了茶叶和咖啡的种植,并大量使用了非洲劳工。
这种种植系统对当地人口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了土地剥夺和低工资等问题。
3. 文化影响英国殖民时期,非洲的文化也受到了深刻的影响。
英国传教士进入非洲,推广基督教信仰,改变了当地的宗教观念和信仰体系。
英语在非洲的使用也逐渐普及,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交流工具。
此外,英国的教育体系也在非洲传播,影响了当地人的教育和思想。
然而,英国殖民时期的文化传播也伴随着文化的破坏与消失。
许多非洲传统文化、语言和习俗因英国殖民影响而濒临灭绝。
当地人的自我认同和文化认同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结论英国的殖民统治对非洲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从政治、经济到文化各个方面。
虽然英国殖民时期带来了一些技术和教育的进步,但其剥削性质和对非洲传统文化的冲击也无法否认。
非洲的殖民历史及独立运动
非洲的殖民历史及独立运动非洲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实现政治独立的洲。
至2000年底,非洲共有59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马德拉群岛和亚速尔群岛为葡萄牙的直属领地,加那利群岛为西班牙的直属领地,留尼汪为法国的“海外省”,圣赫勒拿为英国“直属殖民地”,西撒哈拉地位未定,其余的为53个独立国。
非洲是一块古老的大陆,是现知最早居有人类的大陆。
历史上,非洲人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但从公元15世纪开始,欧洲的殖民者开始进入非洲大陆,非洲开始了它长达几百年的血腥历史。
“新大陆”发现之后,美洲的开发需要越来越多的劳动力。
为了牟取暴利,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等欧洲殖民者开始将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
在黑奴买卖盛行的1502年至1808年期间,光是被卖往美国的黑奴就达到600万。
罪恶和残酷的奴隶贸易,严重破坏了非洲的生产力,阻碍了非洲的发展,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9世纪中后期,已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的西方国家需要大量的工业原料和广阔市场,它们加紧了对非洲的侵略,开始从沿海向非洲内陆浸入,掀起了瓜分非洲的狂潮。
为了协调各国的利益,1884年11月至1885年2月,英、法、德、比、葡、意等15个国家在柏林召开会议,以协议形式对非洲进行了瓜分。
到一战前,整个非洲大陆只有利比里亚和埃塞俄比亚还保持独立,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非洲只有北非的埃及、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和西非的利比里亚这三个国家是独立国家,其它均沦为英国、法国、比利时、西班牙、意大利等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自殖民主义者踏上非洲土地后,非洲人民的反抗斗争从未停止,暴动、起义接连不断,有的甚至坚持了几十年之久。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多年间,非洲民族独立运动如火如荼,方兴未艾。
虽然历史上几次较大规模的反帝斗争都被帝国主义镇压下去,但民族独立运动的浪潮却是一浪高过一浪,这就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非洲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运动蓬勃兴起,非洲国家先后挣脱殖民统治的枷锁,实现了国家独立。
英国殖民扩张与殖民地经济
英国殖民扩张与殖民地经济英国在16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殖民扩张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这一时期,英国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涵盖了亚洲、非洲、北美和加勒比地区。
英国的殖民扩张不仅改变了全球地缘政治格局,而且对殖民地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英国殖民扩张带来了大量资源的掠夺。
殖民地被视为英国财富的来源,而且这种财富并不仅限于金银等珍贵金属。
例如,在非洲和亚洲,英国通过直接控制、剥削当地人民和资源,获取了丰富的农产品、木材和矿产资源。
这些资源的大量输入为英国提供了原材料,推动了英国国内工业的发展。
英国的工业革命正是在广泛的殖民经济基础上取得的。
其次,英国殖民扩张改变了殖民地的经济结构。
英国在殖民地建立了许多种植园、矿山和工厂,迫使当地人民从传统的自给自足经济模式转向经济出口导向型。
以美洲为例,种植园主要种植糖、咖啡、可可等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主要出口到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
但是,这种经济结构的改变常常导致了殖民地经济的依赖性,使殖民地在资源销售和经济发展方面高度依赖于英国。
此外,英国殖民扩张也对殖民地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的统治导致了殖民地的社会结构的重组。
英国人在殖民地建立了大量的行政机构和法律制度,促进了现代化和欧化的进程。
同时,英国在殖民地传播了自己的语言、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的文化影响力。
在这个过程中,当地的社会和文化传统常常被削弱或淘汰,殖民地的社会和文化体系被迫适应英国的模式。
然而,尽管英国的殖民扩张提供了发展机会,但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一方面,英国的殖民统治导致了许多殖民地人民的被剥夺和剥削,不仅物质上的,更是文化上的。
英国的种族歧视政策和不公平贸易使许多殖民地陷入了贫困和不平等的陷阱。
另一方面,英国的殖民统治也带来了殖民地的政治不稳定。
当地人民的反抗和独立运动不断涌现,最终导致了英国帝国的解体。
总之,“英国殖民扩张与殖民地经济”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主题。
英国的殖民扩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包括资源掠夺、经济结构变迁和社会文化改变。
英国殖民主义对非洲国家的影响
英国殖民主义对非洲国家的影响近几个世纪以来,英国殖民主义在非洲国家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影响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
虽然殖民主义时代已经过去,但其遗留问题至今仍然挥之不去。
经济影响英国殖民主义对非洲国家的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掌控大部分非洲地区的殖民者,英国通过剥夺和榨取该地区的资源,消耗了非洲国家的财富。
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出口原材料,而非洲本身没有能力进行加工和制造业。
这种单一经济模式导致了非洲国家的发展乏力。
在殖民时期,英国以殖民地资源财产为掠夺对象,大量非洲人口被迫从事原材料种植和采掘。
这种资源依赖模式影响了非洲国家的自给自足能力和经济发展。
至今,一些非洲国家仍然沉迷于大宗商品出口,依赖国际市场供求波动,而无法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
政治影响英国殖民主义对非洲国家的政治影响也是深远的。
英国对非洲进行殖民统治,建立了各种复杂而不合理的行政体系,以实现对许多国家的控制。
这种行政体系基于种族主义和阶级制度,削弱了非洲人民的自由和权利。
在殖民统治下,英国对非洲国家进行了区划和边界的绘制,无视当地人种的分布和生活环境。
这导致了许多种族和部落之间的分裂和冲突,甚至成为了当今非洲一些国家长期的战争根源。
社会影响英国殖民主义对非洲社会产生诸多影响,其中最明显的是对非洲人种关系的破坏。
英国殖民者将种族优势植入非洲社会,并且利用这种植入来巩固其统治。
他们鼓励种族之间的分隔和矛盾,从而破坏了原本和平共处的社会结构。
此外,英国的殖民统治导致了非洲人口的大规模迁移和离散。
原本和谐的社区被迫分离,分散的非洲人民沦为流散的难民。
这些后果至今仍然严重影响着当今非洲的发展和社会凝聚力。
文化影响英国殖民主义也带来了文化方面的影响。
殖民统治期间,英国强加了自己的语言、宗教及教育体系于非洲国家。
这种文化侵略剥夺了非洲人民的文化自主权,导致非洲国家失去自身的文化认同和传统。
虽然殖民主义时代已经结束,但英国文化仍然在非洲国家中占据一席之地。
英国帝国主义时期的非洲殖民统治
英国帝国主义时期的非洲殖民统治英国帝国主义时期是欧洲列强争夺非洲殖民地的高潮期,其中英国作为殖民主义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对非洲大陆展开了广泛的统治和控制。
这一时期的非洲殖民统治对非洲地区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带来了巨大变革,也给非洲人民带来了巨大苦难。
一、英国在非洲的统治方式英国在非洲的统治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武力征服:英国通过军事力量征服了大片非洲领土,使用武力维持自己的统治。
2. 建立殖民地体系:英国在非洲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殖民地体系,设立了殖民地政府、行政机构等来管理被占领的土地和人民。
3. 草原政策:英国对非洲土地实行大规模的占领和没收,将土地转为自己的私有财产,并限制非洲人民的土地使用权。
4. 掠夺性经济:英国从非洲殖民地大量输出资源,包括农产品、矿产等,使殖民地成为了英国的经济来源。
二、英国统治对非洲的影响1. 政治影响:英国对非洲推行了殖民统治,剥夺了非洲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自主发展的机会,限制了非洲地区的政治独立和自主发展。
2. 经济影响:英国对非洲进行了掠夺性的经济政策,使非洲成为了英国的殖民经济来源,剥夺了非洲人民的经济资源和自主发展的权利。
3. 社会影响:英国在非洲推行了种族隔离政策,使非洲人民遭受到了严重的歧视和剥削,种族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
三、非洲人民的反抗面对英国的殖民统治,非洲人民进行了长期的反抗和斗争,他们组织起来,进行了武装反抗、游击战争、抵制运动等,力求恢复非洲的独立和自主发展。
他们的斗争为非洲的解放运动和独立运动奠定了基础。
四、英国统治的结束和非洲的独立随着二战结束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英国在20世纪中叶放弃了对非洲的殖民统治,逐渐给予非洲人民独立。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非洲大陆上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独立运动,非洲国家相继获得了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
结语:英国帝国主义时期的非洲殖民统治对非洲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痛苦。
尽管英国统治对非洲人民的发展和独立产生了阻碍,但非洲人民顽强抵抗,最终取得了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
英国殖民统治在非洲的影响与反抗
英国殖民统治在非洲的影响与反抗英国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对非洲进行了大规模的殖民统治,这对非洲大陆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英国殖民统治对非洲的各个方面所带来的影响,并分析非洲人民对英国统治所进行的反抗。
第一部分:政治影响英国殖民统治使得非洲国家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这导致了英国政府对非洲国家的完全控制。
英国殖民者通过制定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剥夺了非洲人民的自主权和政治权利。
他们将非洲国家的土地、财产和资源纳入英国的控制之下。
同时,英国政府通过设置殖民地行政机构,建立了殖民地的政府系统,使得非洲国家完全依赖于英国的支配。
第二部分:经济影响英国殖民统治对非洲的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以自身利益为中心,将非洲作为资源的来源和市场的扩张地。
他们实施了殖民经济政策,强制非洲国家种植出口作物,如咖啡、可可豆和棉花,以满足英国的需求。
这种经济结构导致了非洲国家的农业疲软和工业的发展受阻。
同时,英国在非洲建立了铁路和港口等基础设施,以顺利运输资源,但这些设施仅服务于英国的利益,剥削了非洲的资源。
第三部分:社会影响英国殖民统治对非洲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也带来了重大的改变。
英国殖民者通过教育系统的建立,传播了他们的语言、价值观和文化,并强制非洲人接受这些新的观念。
这导致了非洲传统文化的衰退和英国文化的传播。
与此同时,英国殖民者也引入了种族隔离政策,不同种族之间的社会地位和权力被严重割裂,导致了社会不公正和种族冲突。
第四部分:反抗与独立运动在英国殖民统治下,非洲人民开始觉醒并开展反抗行动,争取独立和自主权。
一些非洲领袖和政治运动开始组织抵抗,如肯尼亚的马热赛运动、南非的非洲人国民大会等。
这些运动通过抵制英国的统治和提倡非洲人民自主权来推动非洲的独立运动。
最终,英国政府面对反抗的压力,不得不在20世纪中期逐渐放弃对非洲国家的统治,并承认非洲国家的独立地位。
总结:英国殖民统治在非洲产生了政治、经济和社会上的深远影响,剥夺了非洲国家的自主权和资源,破坏了非洲社会的文化传统。
欧洲殖民扩张对非洲历史的影响
欧洲殖民扩张对非洲历史的影响近代历史上,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对非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还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非洲大陆的发展轨迹。
以下,便从这几个方面来具体探讨欧洲殖民扩张对非洲历史的深远影响。
首先,在政治方面,欧洲殖民扩张导致了非洲原本的政治格局的崩溃和重塑。
在欧洲列强的进驻下,众多的非洲国家和民族失去了独立地位。
例如,十九世纪末期,非洲大陆上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两个国家保持相对独立,而其他地区则被英国、法国、荷兰和葡萄牙等国家殖民统治。
这种殖民统治使得原本多元的非洲社会体系被割裂,原有的政治秩序瓦解,统治者不得不依附于殖民国的秩序。
长期以来,殖民国在政治上的接管使得非洲失去了建立自主民主政府的机会,深深扭曲了非洲国家的发展轨迹。
其次,在经济方面,欧洲殖民扩张剥夺了非洲大陆的自主经济权利,导致非洲陷入了殖民地经济的困境。
殖民国家将非洲大陆视为自己富裕的资源来源地和市场,大肆榨取非洲资源,严重破坏了非洲的经济结构。
以在非洲盛行的种植园经济为例,殖民国将大片土地用于种植特定农作物,如咖啡、可可和棉花,这使得非洲土地丧失了多样性,经济依赖程度增加。
同时,这也导致了非洲自给自足的农业体系被破坏,农民失去了土地和自主权,不得不转而充当原材料和商品的生产者。
殖民地经济体系的形成,使得非洲丧失了独立发展的机会,持久地沉入了经济依赖的陷阱。
最后,在文化方面,欧洲殖民扩张对非洲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随着殖民国进驻,宗教、教育和语言等方面出现了深刻的变化。
殖民国带来的基督教传教活动在非洲大陆广泛开展,导致传统信仰和文化体系面临巨大挑战。
教育方面,殖民统治者将受过欧洲教育的人派到非洲控制地区,推广殖民国的价值观和教育体系,剥夺了非洲人自主决定自己教育的权利。
此外,殖民统治者还试图压制非洲语言和文化,强制推广欧洲语言和文化,这使得非洲传统文化面临危机,造成了深层次的文化断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洲殖民地外围经济结构非洲殖民地外围经济结构总述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一定阶段,资本主义离不开殖民主义。
正如罗莎·卢森堡所指出的那样:“资本主义是第一个自己不能单独存在的经济形态,它需要其它经济形态作为传导体和滋生的场所。
”[1]近代欧洲殖民主义最早窜入非洲大陆,而几乎又是最晚退出这块大陆。
在长达500多年的历史中,殖民主义在非洲扮演了十分特殊的角色。
不考虑其它因素,单根据非洲殖民地经济结构的发展演变特点,可将之划分为两个阶段:1415年葡萄牙人占领休达到19世纪70年代为第一阶段,是殖民地经济结构的初步形成时期;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为第二阶段,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加快了非洲经济的殖民地化进程,最终建立起殖民地经济结构。
[1] 罗莎·卢森堡:《资本积累论》,三联书店,1995年,第376页。
一、殖民地经济结构的初步形成1415年到19世纪70年代是非洲殖民地经济结构形成的初始阶段。
1415年,葡萄牙殖民者占领休达,开欧洲殖民者入侵非洲之端。
之后,葡萄牙航海家亨利王子便集中精力对非洲西海岸作了系统的勘探。
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随其后,不过,一直到1598年,葡萄牙还是唯一在西非有立足之地的欧洲国家。
18世纪末,葡属非洲殖民地基本趋于稳定,主要包括佛得角、几内亚比绍、圣多美-普林西比、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其中安哥拉和莫桑比克是葡萄牙殖民地的中心所在。
19世纪初,随着英、法等国家工业革命的相继进行,一系列非洲国家在炮舰政策的威胁下,逐渐变成欧洲列强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本时期沦为殖民地的国家主要有:阿尔及利亚、毛里求斯、南非、留尼汪、塞拉里昂等;沦为半殖民地的国家主要有:摩洛哥、埃及、埃塞俄比亚、突尼斯、达荷美、马达加斯加等。
伴随着列强的侵入,非洲沦落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开始发生结构性变化。
其一,欧洲殖民者开始在其殖民地建立殖民地经济制度,最主要办法是大肆侵占土地,开办种植园或农场。
在葡属非洲殖民地的佛得角和圣多美-普林西比,殖民者很早就在掠夺来的土地上发展起了种植园经济。
早在1574年,圣多美岛就有了60多家制糖厂,共生产食糖15万阿罗巴。
1575-1580年,年产量更增至20万阿罗巴。
到16世纪末年,年产量已达到30万阿罗巴。
[1] [1] 奥鲁诺.D.拉拉:《黑人对奴隶制度的反抗和从非洲到黑美洲的跨越大西洋奴隶贸易》,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十五至十九世纪非洲的奴隶贸易》,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84年,第111页。
在安哥拉和莫桑比克,葡萄牙殖民当局通过土地特许证制和普拉佐制,把大量土地变为宗主国所有,并逐渐推行大种植园经济。
在大西洋奴隶贸易衰弱之后,安哥拉的大种植园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1850年,罗安达的种植园内就有6,020名奴隶在劳动,占该地总人口的一半。
到1879年,罗安达至宽扎河地区形成了大规模的种植园。
10年内,沿河的大部分肥沃土地均落入葡萄种植园主手中。
[2][2] 约纳.D.塞莱特:《葡属非洲依附资本主义的发展》,载兹比格涅夫.A.康奇斯基等主编:《南部非洲经济史研究》第1卷,伦敦,1990年,第33页;保罗.D.洛夫乔伊:《奴隶制的演变:非洲奴隶制度史》,剑桥,1983年,第231页。
法国分别于1643年和1715年先后占领了马斯克林群岛中最大的两个岛屿——留尼汪和毛里求斯之后不久,就在岛上发展起甘蔗和咖啡种植园经济,到1730年,留尼汪岛生产的咖啡已经能满足全法国的需要。
马斯克林群岛种植园经济兴起的必然后果是奴隶制的盛行,1766年,毛里求斯岛上的黑人奴隶为18,100人,到18世纪末期高达49,080人。
自1830年起,法国殖民当局通过一系列的法令、国王敕令和议会法案,以没收和出售为手段,从阿尔及利亚掠夺了大量的土地。
据统计,1850年,殖民者占有的土地面积为15万公顷,1860年为36.5万公顷,1870年达到76.5万公顷。
这些土地主要转入了法国移民手中。
土地的转手一方面破坏了原来的土地公有制,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另一方面,土地上种植园的经营,又为法国工业提供了原材料。
[1][1] 艾周昌、郑家馨:《非洲通史·近代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88-391页;杨人楩:《非洲通史简编》,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363页。
18世纪初期,开普的殖民者后裔布尔人加快了土地扩张的速度,在半个多世纪里就向北、向东总共侵占了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扩张的过程中,布尔人建立了许多大的租地农场,一些大的布尔农场主有时甚至占地10,000英亩。
开普的农场主要经营牧业,以满足大西洋——印度洋航线上对畜产品的大量需求。
1815年开普殖民地正式移交给英国后,因英国发展毛纺织业的需要,开普殖民地被发展成为英国羊毛原料的供应地之一。
1846年开普殖民地向英国输出的羊毛为2,958,457磅,1865年时上升到29,920,623磅。
[1][1] 郑家馨:《殖民主义史·非洲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3页。
其二,欧洲殖民者力图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变成原料产地和宗主国产品销售市场。
欧洲殖民者以武力为后盾,以自由贸易为口号,使用关税手段最终达到这一目的。
在殖民地国家阿尔及利亚,自1835年起,进口的法国商品一律免除关税;自1851年起,出口到法国的绝大多数商品也不再交纳关税;1867年时关税免除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所有出口法国的商品。
低关税推动了阿尔及利亚对外贸易的增长。
1835年,阿尔及利亚的对外贸易价值总额为80万镑,而1861-1870年间的年均额为107万镑,增长了1.33倍。
但是,贸易额的增长并没有改变阿尔及利亚单一的出口结构。
起先,法国希望阿尔及利亚能取代海地成为热带产品的供应地,但不久甘蔗、咖啡、茶和烟草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便宣告失败。
因此,阿尔及利亚的出口产品主要还是小麦和葡萄酒。
[1]单一的出口结构表现了阿尔及利亚对宗主国法国的经济依附。
[1] 查尔斯·伊萨维:《中东北非经济史》,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21-33页。
在半殖民地国家突尼斯,原来的闭关锁国政策随着军事上的失败而被打破。
欧洲殖民者不仅获得了在突尼斯自由贸易的权利,而且各国商品只需要交纳3%的进口关税。
于是,欧洲商品充斥着突尼斯的市场,原本是重要出口品的土布和其它纺织品因英国棉布和法丝绸的竞争而失去了市场,手工业衰弱了。
与此同时,突尼斯变成了欧洲的原料产地,主要出口产品是橄榄油、原棉、小麦和皮革。
另一个半殖民地国家埃及,也随着殖民者的关税政策而逐渐变成宗主国的产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1838年英土商约签订前,埃及的阿里政权对工商农业和对外出口都实行严格的垄断。
1833年时,阿里政权从生产者手中收购的小麦和棉花价格分别为每百公升3.34法郎、每公担120法郎,而出口价格分别为7.60法郎和250法郎,税率超过200%。
而英土商约签订后,尽管阿里通过各种措施力图提高关税,但最终其专卖制度被废除,对进口、出口和转口商品只能分别征收3%、12%、2%的低关税。
结果,一方面是物美价廉的外国商品,特别是英国商品潮水般涌入埃及市场,另一方面是埃及的农副产品和其它原料被欧洲商人廉价购买而大量流出埃及。
1810年,埃及对外贸易的价值总额为150万镑,而1850年的出口价值额为500万镑,增长了3.33倍。
在埃及的原料出口中,长绒棉的出口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1821年,埃及出口到英国的长绒棉为100,000磅,1823年为259,000磅,1850年代年均500万磅,1865年高达25,000万镑。
[1] [1] 查尔斯·伊萨维:《中东北非经济史》,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21-31页;艾周昌、郑家馨:《非洲通史·近代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361-393页。
结论:总之,从1415年到19世纪70年代,非洲的经济开始发生结构性变化,殖民地经济结构初步形成。
之所以说是初步形成,主要是因为:这460多年中,欧洲殖民者们的活动还主要以奴隶贸易为主要形式,还只占领了非洲大陆10.6%的领土,除南非开普殖民地一小块地区外,欧洲殖民者既没有把非洲建成垦殖型殖民地,也没有把它建成商业型殖民地。
而且即使是南非的开普殖民地,这一时期作为原料产地的作用也并不格外突出。
1865年,开普殖民地输出英国的羊毛总价值为1,681千镑,只及同年澳大利亚输英羊毛总价值6,400千镑的26.27%。
[1][1] B.R.米切尔编:《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亚洲、非洲和大洋州卷,1750-1993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654页、第680页。
二、殖民地经济结构的建立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是帝国主义瓜分和再瓜分非洲,整个非洲沦为殖民地的时期。
本时期,那些早已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国家和地区,殖民地经济结构进一步发展强化;那些19世纪70年代之后沦为殖民地的国家,经济开始从传统经济向殖民地化经济演化,前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结构逐步解体,被纳入到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亦变为帝国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成为西方经济的附庸。
帝国主义国家瓜分非洲的序幕是1876年的布鲁塞尔国际会议。
瓜分非洲的深层原因是187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87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是一次规模空前的世界性危机。
工业危机和农业危机相互交织,大批企业破产,工人失业,对生产造成的严重破坏超过历次危机。
为摆脱危机,帝国主义国家加强了对本国市场的控制,掀起了“保护关税的新狂热”。
德国首先于1879年制订高额关税,1902年再次修订;法国在1881年至1892年间,将进口制成品的从价关税提高到了69%;美国的普通关税率从1873年的38%提高到1887年的47.11%,毛织品的从价关税1890年时提高到91%;以“自由贸易的壁垒”标榜的英国,也从90年代末同其殖民地间实行特惠关税。
[1]帝国主义各国间市场不同程度的相互关闭迫使它们不得不积极扩张殖民地,开拓殖民地市场。
因为,只有殖民地市场才是能避开他国竞争而听任本国垄断的市场。
与此同时,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垄断资本代替了产业资本成为资本体系的中心,垄断资本对经济关系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们力图从殖民地获得巨额的垄断利润。
[1] 尼·布哈林:《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54-55页。
布鲁塞尔国际会议后几十年里,西方列强经过一番你夺我抢的争斗后,非洲便被瓜分完毕,接着即对非洲经济进行改造,最终建立起受其控制的殖民地经济结构。
掠夺土地仍然是西方列强实行经济改造,建立殖民地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