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缺陷(热、冷裂纹)共45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金因素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4)
2)碳:碳在δ相中的溶解度大于γ相(表5-4), 所以含碳 <0.10(无包晶反应)的钢不易发生热裂。
碳是易偏析元素,并能加剧其它元素的有害作用(如S、P 等)。
表 5-4 硫 和 磷 的 溶 解 度
元
最 大 的 溶 解 度 (% )
素
在δ 相 在γ 相
S
0.18
合金因素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7) (7)铜:铜易引起热裂纹,如黄铜钎焊20钢引起的裂纹。
(3)结晶组织对结晶裂纹的影响(1)
焊缝晶粒大小、形态和方向对抗裂性有很大影响。 晶粒越粗大、柱状晶方向越明显,产生结晶裂纹的倾向 就越大。所以细化晶粒有利于打破液膜的连续性,是减 小结晶裂纹的有效措施。
三、 防止结晶裂纹的措施
4)硅:Si是 脱氧元素,但焊缝中Si>0.4%时,容易形成硅酸 盐夹杂,造成裂纹源,从而增加裂纹倾向。
5)钛、锆、稀土:Ti、Zr、RE脱硫的效果比Mn好得多,有 良好的消除结晶裂纹作用,但它们也是强脱氧元素。
氧化稀土也有脱硫作用。 6)镍:Ni和S形成低熔点共晶(NiS2 645℃),易于引起结 晶裂纹。
第七章 焊接缺陷
第一节 概述 优质的焊接接头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使用性能不低于 母材;二是没有技术条件中规定不允许存在的缺陷。 焊接过程中,在焊接接头中产生的金属不连续、不致密 或连接不良的现象,叫做焊接缺陷。焊接缺陷的种类很多, 有些是因施焊中操作不当或焊接参数不正确所造成,如咬边、 焊穿、焊缝尺寸不足、末焊透等,有些是由于化学冶金、凝 固或固态相变过程的产物而造成的,如气孔、夹杂和裂纹等。 这些缺陷与母材、焊接材料的化学成分有密切关系,因此称 之为焊接冶金缺陷。 本部分内容重点介绍常见焊接冶金缺陷中的裂纹特征、 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相图的结晶温度区间越大(即液 态存在的时间越长),产生热裂纹的 可能性越大(图5-19)。
影响相图结晶温度区间大小与合 金的含量有关。
由于焊接是在非平衡条件下结晶, 结晶温度区间要偏离平衡条件下的结 晶温度区间,因此最大结晶裂纹可能 发生在低合金含量区(图5-19虚线)。
相图类型和结晶温度区的大小(2) 各种状态图对产生结晶裂纹倾向的规律(图5-20)。
(3)完全凝固阶段
完全凝固后金属有较好的强度和 塑性,既使有拉伸应力也难以产生裂 纹。
二、 结晶裂纹的影响因素
产生热裂纹必须具备冶金因素(成分、偏析…)和力的 因素(金属热物理性质、焊件拘束度、焊接工艺等)。 1 冶金因素对结晶裂纹的影响
影响因素有相图类型、化学成分、结晶组织形态。
(1) 相图类型和结晶温度区的大小(1)
(2)合金因素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1)
对凝固温度范围的影响; a) 对形成低熔点相的影响(尤其是S、P)。
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比较大的合金是一些能形成低熔点 共晶的合金元素,熔点越低、数量越大,裂纹倾向越大。
合金因素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2)
1) 硫、磷:S、P可扩大Fe的结晶区间(图5-21),并能与 Fe形成多种低熔点共晶。
(2)改善焊缝组织
加入细化晶粒元素(Ti、Mo、 V、Nb)细化晶粒。
对A体不锈钢焊接可采用A+δ 双相组织焊缝(δ~5%),以减少 结晶裂纹和提高焊缝抗晶间腐蚀 能力。
2 抗热裂的工艺措施
选用合理的焊接工艺,如焊接工艺参数、预热、接头型 式、焊接顺序等,目的是尽量减少焊缝的拉伸应力。
(1)焊接工艺参数
焊接工艺参数(2)
则对厚板 对薄板
et2TcT02
来自百度文库t
E
ett2C Ee/Tc2T03
由这二式可见,适当增加线能量E和提高预热温度,可降低 冷却速度,减少焊缝金属的应变,从而降低结晶裂纹倾向。
(2) 接头形式
焊接接头形式对接头的受力状态、 结晶条件和热的分布影响很大,因而 结晶裂纹倾向也不同(图5-26)。
第二节 焊接热裂纹
一、结晶裂纹的形成机理
有的结晶裂纹是沿焊缝中心纵向开裂,也有沿焊缝中的 树枝晶之间界面处发生和发展的结晶裂纹,有时也发生在焊 缝内部两个树枝状晶体之间,这说明在结晶过程中晶界是最 薄弱的部位。
结晶裂纹的形成机理(1)
由于先结晶的固相金属较纯, 后结晶的金属含杂质多,并富集在 晶界。这些杂质容易形成低的熔点 的共晶,最后被推向晶界,在晶粒 之间形成一个液态薄膜。如果此时 有拉伸应力存在就会产生裂纹(图516)。
产生热裂纹的原因是晶间存在 液态薄膜和在凝固过程中存在拉伸 应力。
结晶裂纹的形成机理(2)
在整个结晶过程中,从液到固可分 为三个阶段: (1)液-固阶段(液多于固)
液态金属可在固态金属中自由流动, 此时既使有拉伸应力也不会产生裂纹。
结晶裂纹的形成机理(3)
(2)固-液阶段(固多于液)
随着固态金属量增加,剩余的液 态金属多为低熔点共晶,流动也发生 困难,这时若有拉伸应力产生的小裂 纹无法靠液态金属填充,成为一个 “裂纹源”。此阶段也叫“脆性温度 区”。
从冶金因素和工艺因素(减少应力)两方面着手。 1 冶金因素
(1)控制焊缝中硫、磷、碳等有害杂质含量
尽量减少低熔点共晶的数量。S、P的最大含量取决于被焊 金属,一般低碳钢、低合金钢S、P<0.05%,高合金钢<0.04%, 不锈钢<0.02%或更低。
对重要焊接构件应采用碱性焊条或焊剂,以进一步减小有 害杂质含量。
焊接热循环产生的拉伸应力引起应变为Δε,则单位温度变 化引起的应变是:
t
ttc
式中:t-温度;α-膨胀系数;ωc-冷速。
(1) 焊接工艺参数(1)
对于厚板
c
2Tc
T02
E
对于薄板 c 2cTEc/T022
式中Tc-某瞬间温度;T0-初始温度;E-焊接线能量;λ-导热系 数;C-比热容;e-密度。
0.05
P
2.8
0.25
合金因素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5)
3)锰:Mn有脱硫作用,生成高 熔 点 MnS ( 1600℃ ) , 生 产 的 MnS为球状。
随着钢中含碳量增加,Mn/S 也应提高。否则影响Mn的脱硫 效果。含碳量越高,S的危害越 大(图5-23 )。
合金因素对产生结晶裂纹的影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