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第二章--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与
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

➢ 形态外观(举重): 肩宽、臀大、手大
速度性项目:
➢ 磷酸原系统\无氧酵解 ➢ 频率\幅度\反应速度 ➢ 神经过程灵活性高\转换速度快\ CP高\快肌纤维多
形态外观(短跑): ➢ 中等或以上身材 ➢ 肌肉发达且成束形,皮下脂肪较少 ➢ 下肢较长,大腿比小腿稍短 ➢ 踝围细,跟踺长且扁平、清晰 1 >22 7~13 14~16 17~18 >19
400 米跑 7~14 15~20 >21 7~11 12~16 17~20 >21
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
项目
仰卧起坐 60 米跑 屈臂悬垂 立定跳远 400 米跑
男
7~10; 7~10; 7~10; 7~10; 7~11;
儿童少年与体育锻炼
儿童少年与体育锻炼
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 动作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运动定向的生理学依据
一、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与体育运动
(一)骨骼、关节 (二)肌肉 (三)血液循环 (四)呼吸系统 (五)神经系统
(一)骨骼、关节
骨
软骨成分多,有机物多,弹性大硬度小 骺软骨生长使骨伸长,大负荷会影响生长
12~13 14~15 13~14 13~14 13~14
女 7~9 7~10 7~8 7~11 7~11
不同素质有不同的峰值年龄
项目
仰卧起坐 60 米跑 屈臂悬垂 立定跳远 400 米跑
男 最高成绩 年龄
39.1
19
8.7 19.2
68.3
19
221.1 21
90.3
19
女 最高成绩
30.4 10.6 27.6 161.0 110.7
年龄 19 19 25 19 12
小儿正常解剖生理特点PPT课件

1~4月 <90g/L
4~6月 <100g/L
6月~6岁 <110g/L
6岁~14岁 <120g/.L
29
二、血象特点
(二)白细胞数与分类
初生时白细胞数为15×109/L-20×109/L 生后6-12小时升高达21 ×109/L-28 ×109/L 1周时平均12×109/L 婴儿期维持在10×109/L左右,8岁后接近成人水
.
41
健康小儿的粪便
❖ 1、胎粪: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即会排出胎 粪,3至4日内排完,为黑绿或深绿,性状 粘稠、无臭。
❖ 2、人乳喂养儿的粪便:为黄色或金黄色, 多为均匀的糊状,或带少许粪便颗粒,或 较稀薄,不臭,每日排便2-4次。
.
42
健康小儿的粪便
❖ 3、人工喂养儿的粪便:为淡黄色或灰黄色, 较干稠,有臭味,每日1-2次,容易发生便秘。
❖ 小儿大脑皮层功能发育不完善,进食时常引 起胃-结肠反射,产生便意,所以大便次数多 于成人。
.
37
肝
❖ 年龄愈小,肝脏相对愈大。肝脏下界,3岁以内大 部分在右肋缘下1-2cm,4岁以后大多在肋弓以内 不易扪及。肝在剑突下,从出生到7岁介于2-2.5cm 之间。
❖ 婴儿肝脏结缔组织发育较差,肝细胞再生能力强, 不易发生肝硬变。但易受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如 缺氧、中毒、感染均可使肝脏发生肿胀、变性、坏 死而肿大。
小儿正常解剖生理特点及病情 评估方法
7/16/2020
.
1
1、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2、小儿心血管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3、小儿造血功能及特点 4、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5、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6、病情评估方法
.
小儿学龄前幼儿儿童生理解剖

● ●
第三章 运动系统
一、概述 运动系统由骨骼、肌肉和骨连接构成。可以活 动的骨连接叫关节。肌肉跨过关节,由两端的肌腱 与骨相连,并包围着骨骼。肌肉收到脑发出的信号 而收缩,通过肌腱牵拉骨骼,以关节为支点,产生 相应的动作。此外,骨骼还起着支持人体、保护内 脏器官和造血等功能。
●
6.骨盆是由髋骨与脊柱下部的骶骨和尾 骨围成的骨性腔。婴幼儿时期,髋骨由髂 骨、坐骨和耻骨借软骨连接起来,一般在 18~25岁左右才骨化成为一块完整的骨。
(二)肌肉 ● 1.幼儿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及储存的糖原较 少,因此肌肉柔嫩,收缩力较差,力量小,易疲劳。但 由于幼儿新陈代谢旺盛,疲劳后恢复较快。 2.婴幼儿时期,支配大肌肉群活动的神经中枢发 育较早,故大肌肉动作发育较早,躯干及上下肢活动能 力较强;支配小肌肉群活动的神经中枢发育较晚,手部 腕部小肌肉群活动能力较差,难以完成精细的动作。
一、概述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血 液循环指血液从心脏流向全身、再从全身回到心脏的 过程,该系统包括血液、心脏和血管。淋巴循环是指 全身淋巴液进入血管、参加血液循环的过程,淋巴系 统包括淋巴液、淋巴管和淋巴结。
● ●
(一)血液循环系统 1.血液 血液存在于心脏和血管中,由血浆和血细胞 组成。 血浆为淡黄色、透明的液体,它是血细胞生 存的环境,并起着运送血细胞、养料、细胞和代 谢废物等作用。 血细胞分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
(一)骨骼 人体有206块骨。骨的基本构造包括骨膜、骨 质和骨髓三部分。骨的成分主要包括无机盐和有机 物。无机盐丰要是钙、磷化合物,使骨坚硬;有机 物主要有骨胶原等蛋白质,使骨有韧性和弹性。
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与

1.骨骼系统:在少年时期,骨骼系统正在发育和增长。
相对于成年人,少年儿童的骨骼结构较为柔软,骨骼的生长骺尚未闭合。
这使得少年儿童
对外界冲击和压力较为敏感,更容易发生骨折和骨损伤。
2.肌肉系统:少年儿童的肌肉发达程度较低,相对较弱。
他们的肌肉
弹性和控制能力还不够成熟,因此易于疲劳和肌肉拉伤。
3.心血管系统:少年儿童的心血管系统也在发育中,心肌和血管壁较
薄弱。
他们的心脏和血管系统的功能还不够强大,运动耐力较低。
4.呼吸系统:少年儿童的呼吸系统相对较小,肺活量较低。
他们的呼
吸频率和深度较成年人高,容易因气短和呼吸困难。
5.消化系统:少年儿童的消化系统功能比较脆弱。
胃酸分泌和肠道蠕
动的速度较慢,消化吸收能力相对较弱。
6.生殖系统:少年儿童的生殖系统正处于发育期,性器官还未完全发
育成熟。
男性青少年会出现生长阶段的睾丸增大、声音变低等特点;女性
青少年则会出现乳房发育和月经开始。
7.免疫系统:少年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对于病原体的抵抗力较低,易受感染。
因此,注重免疫力的提升和预防措施对于他们尤为重要。
总的来说,少年儿童在解剖生理上和成年人还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需要我们注意并加以重视,以确保他们的生长发育过程健康和稳定。
生理卫生与健康PPT医学课件

• 3)砷污染
– 摄入量过大则有明显毒性,严重时可使各重要 器官发生变性、坏死,如脑、脊髓、周围神经 变性,肝脂肪变性、坏死,肾小管上皮变性、 坏死,心肌变性等。
(五)气候和季节
甲状腺就会发生代偿性肥大。
• 小学生的膳食,除坚持用碘盐外,每两周应吃一次 海带等海藻类食物。
• 肾上腺
– 皮质分泌的激素主要有糖皮质激素、盐皮质激 素和性激素。
• 前两种激素主要调节体内的水盐代谢及糖、脂肪、 蛋白质的代谢。
• 性激素调节性器官和第二性征的发育,同时能增强 机体对有害刺激(如过敏、炎症等)的耐受力。
• 一定范围内因受先天和后天各种因素影响 而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
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 遗传是指子代和亲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及生 理功能上的相似。
1.遗传的家族影响
• 身高、体重、皮褶厚度、血压等指标有不同程度 的家族性倾向.
2.遗传的种族影响
• 人的体型、躯干和四肢的比例主要受种族遗传的 影响。
(九)神经系统的特点
• 大脑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 大脑重量的发展
– 据生理学的研究结果,小学生的大脑发育已经 接近成人。7岁儿童大脑平均重量为1280克, 9岁儿童平均为1395克,12岁后就和成人一样 为1400克。
• 大脑结构的发展
– 脑的发展顺序是由枕叶向两侧颞叶再到顶叶最 后到额叶,额叶成熟得最晚。在小学阶段,额 叶完成了他的髓鞘化过程。
• 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的完善与功 能上的成熟,以及心理、智力持续发展和 机能的演进,表示质方面的变化。
儿童少年与体育锻炼

儿童少年与体育锻炼关键词:儿童少年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体育锻炼早期专项训练摘要:一、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1、神经系统:儿童时期(6—13岁)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占优势。
神经过程易泛化,不易集中,并且灵活性大,工作、学习、分化能力较成人差。
在这个时期比较容易养成运动性条件反射。
到13—14岁后,抑制能力增强,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相互作用逐渐完善。
另外,儿童时期神经细胞的工作能力差,容易发生疲劳,但恢复较快。
到了14—18岁性成熟时期,内分泌腺体的活动增强,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的调解也不稳定。
因而少年在活动训练时协调和平衡能力下降。
少女表现更为明显。
一、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1、运动系统:骨骼与关节特点。
①儿童少年骨骼主要是有机成分含量多,骨组织中有机物与无机物之比为5:5,而成人为3:7,无机盐较少。
②骨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化过程旺盛,骨筋软骨生长活跃,骨的内部构造在变化。
在骨完全骨化前,适当的负荷有利于骨的成长,过量的负荷则有可能使骨化过早完成而影响身高。
③儿童少年在关节结构上与成人基本相同,关节面软骨相对较厚,关节囊、韧带的伸展性大,关节周围的肌肉细长,所以其伸展性与活动范围都大于成人,关节的灵活性与柔韧性都易发展,关节活动性较好,但牢固性较成人差,在外力的作用下较易脱位。
2.体育锻炼中注意的问题。
①注意保持正确姿势,避免局部用力过多‘发现身体姿势不正或发育缺陷应及时纠正。
②力量练习时,注意负荷适宜,时间不宜过长,次数不宜过多。
③多采用高频率练习,以动力性练习为主,少做静力性练习。
④尽量在草地或泥地等松软地面进行跳跃性练习,防止早期骨化,从而影响骨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身高的增长。
⑤早期发展柔韧性练习。
⑥增加钙磷的供给。
2、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的特点①儿童少年心肌纤维较细,心肌收缩力量弱,血管壁弹性大,外周阻力小,故心率较快,血压较低。
②心脏瓣膜发育不完善,心脏重量、每搏和每分输出量都比成人小。
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和课件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2010年中国儿童少年成长健康状况
超过五成以上的儿童少年身高偏上 接近六成的儿童少年体重不正常,接近四成
的人体重过轻,接近两成的人体重超重。
64.11%的儿童少年都有挑食习惯。 儿童少年缺锌的现象十分普遍。 肉类和零食成为儿童少年最爱的食物 大部分儿童少年进食的蔬果分量过少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2010年中国儿童少年成长健康状况
大部分儿童少年摄入钙质不足量 儿童少年普遍遵守一日3餐规律 近三成儿童少年会经常吃快餐 三成儿童少年每周锻炼频率过少 多数学生体育锻炼时间过短 父母重视儿童少年的兴趣培养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一) 骨
•1、骨的分类
全身共有206块骨 骨的部位分类:
中轴骨包括颅骨和躯干骨。 附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中轴骨
颅骨23块
颅骨
共有29块
听小骨6块
椎骨(26块)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安南
每个儿童都应该有一个尽可能好的 人生开端;每个儿童都应该接受良好 的基础教育;每个儿童都应该有机会 充分发掘自身潜能成长为一名有益于 社会的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与

(二)骨骼肌
1、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及糖较少,收缩力较差, 力量小,易疲劳,疲劳后恢复较快。
2、儿童时期,支配大肌肉群活动的神经中枢发育较早, 故大肌肉动作发育较早,躯干及上下肢活动能力较强; 支配小肌肉群活动的神经中枢发育较晚,手部腕部小 肌肉群活动能力较差。8-9岁后,肌肉发育速度加快, 到青春期,肌肉发育剧增,不仅大肌肉生长很快,而 且小肌肉也迅猛发展,能够准确灵活地做细微动作。
肺活量:尽力吸气后,再 尽力呼出的气体量。
二、少年儿童呼吸系统的特点
(一)呼吸器官的特点
儿童鼻腔较狭窄,黏膜柔嫩,血管丰富,缺少鼻毛,易受 感染。感染时可引起鼻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 , 造成鼻腔堵塞。
鼻中隔前下方血管丰富,容易因干燥、外伤等原因出血, 称为“易出血区”。
鼻泪管较短,鼻腔感染可引发泪囊炎、结膜炎等。
(3)幼 儿:有机物多,弹性大,易变形。 老年人:无机物多,脆性大,粉碎折。
4.骨的生长 长长和长粗
A:出生时 B:出生后4月 C:幼年期 D:成年期 胚胎早期形成软骨的雏形,后在软骨的中间部分开始钙化, 出生后骨的两端的骺软骨也逐渐钙化,少年时期骺软骨不 断增生和骨化,使骨不断增长,12-18岁期间,骺软骨生 长速度很快,四肢骨尤其明显。18岁后骺软骨生长减慢, 到了成年,骺软骨层亦会全部钙化,骨的长度就不再增加。
三、少年儿童运动系统的保健
1、教育少年儿童保持正确姿势 2、注意写字和绘画的卫生 3、组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4、采取正确的肌肉练习方法 5、衣服要宽松适度 6、少年儿童切不可穿高跟鞋 7、供给充足的营养
第二节 消化系统
概述(组成和功能) 少年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 少年儿童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消 化 系 统
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卫生 第一节 运动系统

细胞间质 细胞
骨骼肌 平滑肌 心肌
突起
神经组织
3、器官
由不同的组织 按照一定的次序 联合起来,形成 具有一定功能的 结构。
1肺
2
心 脏
3肝 4胃
5肠
4、人体的八大系统
运动系统:运动、支持和保护; 循环系统:运输体内物质; 消化系统: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 呼吸系统;吸入氧和呼出二氧化碳; 泌尿系统:泌尿和排尿; 神经系统: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 内分泌系统:分泌激素。通过激素的作
无机盐
骨 无机物
赋予骨骼硬度、脆性
的
水
成
分
有机物:赋予骨骼弹性、韧性
成人 少年儿童
无机物 2/3 1/2
有机物 1/3 1/2
特点
硬度大、弹性小 硬度小、弹性大
骨骺线
脊 柱
侧面观:成“S”形,为生理性弯曲,分为颈 曲,胸曲,腰曲,骶曲。 颈、腰曲凸向前。 胸、骶曲凸向后。
生理弯曲的意义:维持重心,缓冲振荡。
*概念: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物质和能量交 换以及人体内物质和能量的转变过程。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酶 概念: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有机物。 主要特点:专一性、高效性、酶的催化作用 与温度和酸碱度有关。
2、人体的生理功能调节
①神经调节 是指通过反射,对各器官功能活动
的调节。
②体液调节 是指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各种激素通
运 动 系 统
(一)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 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在神经系 统的调节和各系统的配合下,起 着保护、支持、造血、维持姿势 和产生各种运动的作用。
运动系统
骨
骨连结 骨骼肌
骨与骨互相连 接,构成人体支 架,维持身体的 姿态和姿势,并 保护着内部的脏 器。分为:颅骨、 躯干骨和四肢骨。 如:脊柱、胸廓、 骨盆、足弓等。
第二章 幼儿解剖生理特点

幼儿体育复习资料第二章幼儿解剖生理特点第一节幼儿运动系统的结构及组成特点运动系统--肌肉、骨骼和关节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
在神经系统支配下,肌肉收缩,牵动骨骼,完成各种身体动作或运动。
一、骨骼的特点特点:幼儿骨骼的坚固性较差,弹性较好,可塑性较大,在压力作用下容易发生弯曲和变形。
原因:组成成分中水和有机物较多(蛋白质等),钙和其它无机盐含量较少,钙化不完全,因而软骨较多,骨也较细。
运动对幼儿骨骼的影响运动可增加幼儿的骨密度,使骨小梁排列发生变化,并增加骨径。
因此,适当的运动可提高幼儿骨骼的坚固性。
适当的运动还可加速幼儿机体的血液循环,加强幼儿骨的代谢,改善骨的营养环境,提高骨的生长能力,促进幼儿身高的增加。
运动时保护幼儿骨骼的注意事项:不要进行大强度的运动,运动时间也不能太长;不要过早进行负重运动;注意在膳食中增加钙的摄入。
二、关节的特点特点:幼儿关节的伸展性及活动范围比成年人大,尤其是肩关节、脊柱和髋关节的灵活性与柔韧性明显比成年人好,但牢固性较差,在过猛外力作用下易脱臼。
原因:幼儿关节的臼窝较浅,关节周围的肌肉较细长、柔软,韧带较松。
运动对幼儿关节的影响:使关节具有一定范围的活动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和韧带得到锻炼,加强其固定关节的功能,增加幼儿关节的稳固性。
运动时保护幼儿关节的注意事宜:幼儿运动中关节的活动应该适度;幼儿在进行悬垂运动时时间不宜太长;注意发展幼儿全身的肌肉力量;在运动中如果发生幼儿关节脱臼应及时处理。
三、骨骼肌的特点特点:幼儿骨骼肌力量较差,幼儿骨骼肌占身体体重的比例较小,因此容易疲劳,但恢复较快。
原因:肌纤维较细,肌肉中水分含量较大,蛋白质、能源物质含量较少。
但因代谢旺盛,固易恢复。
运动对幼儿肌肉的影响:总的影响--幼儿经常参加运动锻炼,可以有效地增强肌肉组织的功能,使肌肉的力量与耐力得到明显的发展。
增强幼儿脊柱周围大肌肉群的力量,有助于幼儿脊柱的正常发育;提高幼儿颈部和腿部的肌肉力量,有助于幼儿完成生活必须的动作;身体运动时,肌肉可充分发挥“第二心脏”的作用,促进幼儿机体的新陈代谢。
儿童少年的解剖生理特点

• 长期坐姿不良, 也影响胸骨的正常发育 • 不正确的运动方式, 比如从高处跳到硬
地上, 或在硬地上做大量踏跳练习, 可 能使髋骨的三块骨之间发生移位
15
腕骨的骨化
16
腕骨的骨化
• 整个腕骨的骨化在10~13岁左右完 成
• 因此, 在安排书写和劳动时, 应注意 适当的作业量
17
儿童少年的肌肉特点
• 儿童少年肝脏对感染的抵抗力和解毒能力不如成 人, 但由于肝细胞再生能力较强, 有利于肝炎病的 康复
• 儿童少年肝糖元储备量少, 在饥饿时容易发生低 血糖的症状
32
泌尿系统
33
儿童少年的泌尿系统特点
• 儿童少年时期, 新陈代谢旺盛, 对水 的需要量相对较多, 每日应有充足的 饮水量, 若饮水量不足, 则体内代谢 产生的废物排出不畅
• 儿童少年的每搏输出量较成人少, 体育锻炼可使 心肌发达, 收缩力增强, 每博输出量增加。但运动 量过大反而会使每博输出量下降, 对健康不利
• 儿童少年血压低于成人, 但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30
消化系统
31
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
• 儿童少年食管相对较短、窄, 食道粘膜细嫩, 管壁 较薄, 易受损伤
• 胃容积较小, 胃腺分泌的消化液酸度低, 消化酶少, 消化能力较差
• 脑组织对缺氧十分敏感, 对缺氧耐受力比较差 • 脑组织对血糖变化十分敏感, 血糖过低可造成脑的功能活
动紊乱
43
启示
• 保持儿童少年生活环境的空气清新 • 儿童膳食应规律、按时, 保证体内血糖保持一定水平;膳
食中每餐均应有一定量的粮谷类或根茎类食物
44
内分泌系统
• 内分泌系统包括内分泌腺和 内分泌组织
第二章 婴幼儿各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三、婴幼儿循环系统的保育
1、血液的保育:(1)补充铁和蛋白质可以预防缺铁性贫血。应多吃含铁 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瘦肉、芝麻酱、蛋黄、豆制品等。 (2)注意安全,预防出血事件的发生。婴幼儿血液中含 凝血物质少,凝血速度慢,所以,应注意婴幼儿的安全,杜绝出血事件的发生。 2、心脏的保育:(1)适度锻炼。婴幼儿运动量过大而疲劳的表现:恶心、 面色苍白、心慌、大汗淋漓,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三、婴幼儿 运动系统 的保育
骨骼 的保育
关节 的保育
肌肉 的保育
注意生活 和运动中 的安全
囟门的保育
腕骨的保育
脊柱的保育
盆骨的保育
学习小结:1、婴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2、婴幼儿运动系统的保育要点?
第二节
循环系统
一、循环系统知识简介
循环系统由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环系统组成。
1、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由血液、心脏和血管组成。
图2-1-5 脊柱生理弯曲图
3、婴幼儿关节的特点
婴幼儿关节附近的韧带较松、关节窝较浅,过度牵拉的情况下,容易脱臼。婴 幼儿较为常见的脱臼是肘关节半脱臼,即”牵拉肘“。
4、婴幼儿肌肉的特点
(1)肌肉容易疲劳。婴幼儿的肌肉纤维细嫩,含水分多,含蛋白质、脂 肪少,因此,肌肉的力量、耐力弱,容易疲劳和受损伤。 (2)大肌肉群发育早,小肌肉群发育晚。婴幼儿在2岁前能够抬头、翻 身、坐、爬、站立、行走,大肌肉已经得到很好的发展;但小肌肉的发展却相 对滞后,需要较长的过程。例如:2岁的婴幼儿还不会十分精细的动作,很难 熟练地系扣子、拿笔、系鞋带、使筷子等。
(2)骨的成分
骨的成分包括蛋白质和钙 磷化物。蛋白质能使骨骼具有 韧性和弹性;钙磷化物能使骨 骼坚硬。成人的骨骼含钙磷化 物多含蛋白质少,因此,成人 的骨骼硬度大、弹性和韧性小。 想一想:小孩子的骨骼特 点是什么?
小儿正常解剖生理特点

小儿正常解剖生理特点一、呼吸系统小儿呼吸系统在解剖结构上与成人有所不同。
首先,婴儿的支气管较细,气道抵抗较大,容易产生喉喘和哮喘。
其次,在胸腔内,小儿的肺组织比成人的肺组织更松散,肺泡数量也较少,肺容积相对较小。
此外,小儿的呼吸频率比成人高,而气体交换效率较低,导致呼吸动力学差异明显。
二、心血管系统小儿心血管系统也存在着一些特点。
首先,小儿的心脏相对成人来说较大,并且心脏的结构也有一定的差异,如左室壁较厚,右室相对较小等。
此外,小儿的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心脏的代偿能力也较差。
小儿的心律较不稳定,心率较快,但无明显的心血管疾病。
三、消化系统小儿消化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与成人也有所不同。
首先,婴儿的食道较短且较直,胃容量较小,胃酸分泌相对较低,胃肠蠕动较慢,消化酶的分泌也不足。
其次,小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消化系统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容易出现腹泻和呕吐等消化系统疾病。
四、肾脏和泌尿系统小儿的肾脏和泌尿系统也有其特殊之处。
首先,小儿的肾小球滤过功能相对较低,滤过率较成人为低。
其次,小儿排尿能力较差,尿液浓度调节能力也不如成人,因此小儿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
此外,小儿的尿液酸碱平衡也不如成人稳定。
五、免疫系统小儿的免疫系统在生理上也呈现出一些特点。
首先,小儿的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抗体的产生和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较弱。
其次,小儿的免疫应答对各种刺激更为敏感,易受感染。
此外,小儿接种疫苗的效果也与成人略有差异。
综上所述,小儿在解剖和生理上与成人有所不同。
这些差异的存在与小儿的生长发育状态有关,也与其免疫和代谢系统的发育程度有关。
了解这些小儿正常解剖生理特点,对于儿科医生和家长合理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判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1.小儿解剖生理特点

八、内分泌系统
1、脑垂体:受下丘脑控制,分泌生长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 2、甲状腺
九、生殖系统
婴幼儿期是性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 进入青春期生殖系统发育迅速。
十、感觉器官
1、视觉器官:眼睛 2、听觉器官:耳
十一、皮肤
1、皮肤保护机能差,易感染和损伤。 2、皮肤保温作用差,易散热。
70 % 60 %
淋 巴 细 胞
50 %
40 % 30 % 20 % 10 % 2 4 6
日数 5岁 5天
中性粒细胞
8
10
1
2
3
4
岁数
8
10
14
儿童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两次交叉曲线
PLT:与成人相似,150~250×109/L
血容量:相对较成人多 新生儿:占体重的10%, 儿童:约占体重的8%~10% 成人:占体重的6%~10%
前囟凹陷:见于脱水或重度营养不良
牙 齿
乳牙萌出:生后6个月(4‾10个月) 出齐时间:2‾2.5岁 2岁以内牙齿数目推算:牙数≈月龄减4‾6
乳牙萌出顺序
换牙: 6岁左右萌出第一颗恒牙即第一磨牙
然后乳牙按萌出顺序逐个脱落
12岁左右出第二恒磨牙 18岁以后出第三恒磨牙(智齿)
脊柱发育
年龄
3月 6月
2. 出生后逐渐出现并终生存在的反射
出生时不存在而后逐渐出现(1岁时稳定),并终 生不消失的反射 :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腱反射
3.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
反射 消失年龄 握持反射 3~4月 拥抱反射 3~6月 觅食反射 4~7月 吸吮反射 4~7月
觅食反射
骨化中心
握持反射
Palmar Gras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随年龄的增加和功能的不同要求,关节可显 示出极大的可塑性。
(四)足弓特点
足弓周围韧带较松、肌肉细弱,若长时间站立、 行走,足底负重过多,易引起足弓塌陷,特别 是肥胖儿童更易发生扁平足。
三、少年儿童运动系统的保健
软骨
(二)骨骼肌
(二)骨骼肌 接受大脑指令而收缩、舒张,使人体产生各 种运动。
肌腱
肌腹
腱膜
肌腱
(三)骨连接
直接连接 间接连接(关节)
上肢有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 下肢有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
二、少年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
(一)骨骼 1、骨中有机物较成人多,骨弹性大,可塑性强,软骨
2、儿童时期,支配大肌肉群活动的神经中枢发育较早, 故大肌肉动作发育较早,躯干及上下肢活动能力较强; 支配小肌肉群活动的神经中枢发育较晚,手部腕部小 肌肉群活动能力较差。8-9岁后,肌肉发育速度加快, 到青春期,肌肉发育剧增,不仅大肌肉生长很快,而 且小肌肉也迅猛发展,能够准确灵活地做细微动作。
(三)关节特点
1、教育少年儿童保持正确姿势 2、注意写字和绘画的卫生 3、组织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 4、采取正确的肌肉练习方法 5、衣服要宽松适度 6、少年儿童切不可穿高跟鞋 7、供给充足的营养
第二节 消化系统
概述(组成和功能) 少年儿童消化系统的特点 少年儿童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1)有机物:占成人骨1/3,使骨具有弹性和韧 性;煅烧骨,质脆易碎。
(2 )无机物:占成人骨2/3,使骨增加硬度;脱 钙骨,柔软有弹性。
(3)幼 儿:有机物多,弹性大,易变形。 老年人:无机物多,脆性大,粉碎折。
4.骨的生长 长长和长粗
A:出生时 B:出生后4月 C:幼年期 D:成年期 胚胎早期形成软骨的雏形,后在软骨的中间部分开始钙化, 出生后骨的两端的骺软骨也逐渐钙化,少年时期骺软骨不 断增生和骨化,使骨不断增长,12-18岁期间,骺软骨生 长速度很快,四肢骨尤其明显。18岁后骺软骨生长减慢, 到了成年,骺软骨层亦会全部钙化,骨的长度就不再增加。
儿童换牙期间的顺序
儿童6岁左右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的后方长出第一个 恒磨牙,也叫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长出稍早或同 时,6岁左右乳下中切牙(下边的两颗门牙)脱落,恒下 中切牙长出,7—8岁时乳上中切牙(上边的两颗门牙) 脱落,恒上中切牙长出,乳下侧切牙脱落,恒下侧切 牙长出;8—9岁乳上侧切牙脱落,恒上侧切牙长出; 9—12岁第一、二乳磨牙脱落,第一、二双尖牙长出; 10—12岁乳尖牙脱落,恒尖牙长出。
2、舌
舌上有味蕾,能辨别味 道;帮助搅拌和吞咽食 物,辅助发音。
消 化 系 统
消化系统体表投影
一、概述
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和消化腺
食物
消
化
系
消化
口腔 、胃、小 肠、胰腺、胆
统
囊
的
功
吸收
小肠、肝脏
能
大肠
排泄
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1、牙
是人体最坚硬的牙齿。
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乳齿 和恒齿。乳齿共有20只, 恒齿共有32只。牙本质 (象牙质)通常是微黄色 的,由于恒齿的珐琅质较 乳齿的透明,象牙质的颜 色较易透出来,令恒齿看 起来比较黄。年纪渐长, 象牙质增厚,牙齿会变得 更加黄。
第二章--少年儿童的解剖生理特 点与
运动系统 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脉管系统 感觉器官 内分泌系统 神经系统 生殖系统 皮肤 人体的生长和发育
第一节 运动系统
概述(组成和功能) 少年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 少年儿童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
第一节 运动系统
全身共有206块骨 骨的部位分类:
中轴骨包括颅骨和躯干骨。 附肢骨包括上肢骨和下肢骨
中轴骨
颅骨23块
颅骨
共有29块
听小骨6块
椎骨(26块)
躯干骨 胸骨(1块) 共计51块
肋骨(12对)
附肢骨 上肢骨64块
(四肢骨)
共126块。
下肢骨62块
骨的形态分类: (1)长骨
•
呈长管状,分布于四肢,如
肱骨、股骨等,起运动杠杆
和支撑等作用。
(2)短骨
呈立方形,分布于稳固而又灵活 的部位。如腕骨、跗骨。
(3)扁骨
•
板状,分布于颅腔、胸腔和盆腔的 壁。起保护作用。
(4)不规则骨: 形状不规则,分布于颅底、脊柱。
小结: 骨的形态分类
2、骨的结构
骨膜
骨内膜 骨外膜
骨质 骨髓
骨松质 骨密质
血管、神经
3、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
较多,易变形。 2、骨膜较厚,骨的再生能力较强。 3、依据骨龄测定可了解儿童的骨骼发育状况。 4、随着动作的发展,逐渐形成脊柱生理弯曲 5、骨生长发育影响因素: 激素:生长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 维生素:VA、VD、VC
(二)骨骼肌
1、肌肉中水分较多,蛋白质及糖较少,收缩力较差, 力量小,易疲劳,疲劳后恢复较快。
颈曲 胸曲 腰曲
骶曲
颈椎
胸椎
腰椎 骶骨 尾骨
少年儿童的脊柱发育时间很长,一 般要到青春发育期开始时才基本定 型。在14岁以前,椎骨的上下两面 出现板状物;约20-21岁或更晚, 这些板状物才与椎体结合,脊柱才 最后定型。因此,在整个少年儿童 时期,要注意预防脊柱弯曲异常。
5、骨的愈合
柄
•初生婴儿骨块数多于成人,
一、概述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构成。它构成 人体的基本轮廓,并有支持人体体重、维持人 体姿势、保护内脏器官和造血等功能。
关节:可活动的骨连接
骨骼:骨和骨连接组成人体的支架
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为枢纽,骨骼肌 为动力,共同完成支持人体、保护内脏及运动 的功能。
(一) 骨
•1、骨的分类
在骨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某
些原来分离的骨逐渐愈合。
体 •胸骨由胸骨柄、胸骨体、 胸骨剑突三部分,这三部分 要到20-25岁才能愈合为一 个整体。
剑突
骨盆由骶骨、尾骨、髋骨围成。少年儿童时期,组成髋骨的 髂骨、坐骨和耻骨尚示愈合,借助软骨连接在一起。一般到 20-25岁,三块骨才能完全愈合,形成一块完整的髋骨。 不正确的运动方式,可能使组成髋骨的三块骨之间发生移位, 影响成年后骨盆的大小和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