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课题开题报告
十二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十二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十二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十二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二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1时间:20xx年5月18日立项号20xxXKT—ZXHX008课题名称初高中化学教学过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负责人王丽平所在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中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程改革的推进,中考考试与评价选拔制度改革实验的发展,初高中教学衔接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和议论的热点问题,不少高中教师反映升入高中学习的使用课改实验教科书的初中毕业生所掌握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与高中化学课程学习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要求差距较大,高中化学教学十分困难。
高一学生也反映高一化学内容多、理解困难、习题难做,学习爱好降低。
这一问题已经引起高中教师、学生乃至家长的关注。
究竟应当怎样看待初、高中学科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衔接不畅的问题?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值得研究,争取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研究初高中化学教育的差异,争取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平稳过渡,有利于化学学科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初中化学的教学注重学生化学思维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知识层面涉及了基本化学用语;无机化学(常见物质的性质、酸碱盐溶液的性质、常见金属的性质等);结构化学(原子的结构、物质的构成);有机化学(简单的有机物);给学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未伸入。
高中化学学习是在初中化学基础上的进一步伸入。
初高中化学教学过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应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知识点的衔接,以及相应教学具体策略;(2)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衔接;(3)学生学习方式培养的衔接;(4)分层次教学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第一步:问卷调查问卷形式:教师版与学生版问卷对象:初高中化学教师、高一学生问卷内容:对高中化学学习的兴趣初高中化学学习的差异性高中化学学习的现状高中化学学习的困难高中化学学习的策略第二步:收集问卷,分析问题第三步:整合问卷以及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展开讨论研究,分析教材与教育教学现状,制定出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策略,并具体制定出初高中化学衔接的知识点的教学方式与计划,以及学生学习习惯和能力培养的方法。
秦皇岛市“十二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全套)
《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方法教育和学习策略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抚宁区第一中学课题组课题编号:qhd125kt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成员: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一)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在高中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要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因此物理课程的建构应注重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实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在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物理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要真正落实新课标的要求,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则需要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要求开展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使高中物理教学充分体现科学探究的思想,从而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逐步形成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的现代物理教学方式。
开展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是科学教育的需求,是学生发展的需求。
物理教学中方法教育和学习策略的渗透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其目的在于将科学家的研究思路引入课堂,让学生在以类似科学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使他们不仅获得科学知识,同时还掌握科学方法,培养科学精神。
由于物理学习策略和方法的渗透对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策略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师在正确理解科学探究、设计和实施探究教学等方面还面临着许多困惑。
彭健常州十二五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2)实践意义: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切实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见习指导能力。
(3)社会价值:幼儿教育质量的提高关键在幼儿教师,通过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够更好地胜任幼儿教师的工作,对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质量,对幼儿的更好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
4.理论思考
(1)概念界定
专业理论课程:是指《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园游戏教程》以及《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等专业基础理论。
(1)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幼儿教学现象;
(2)形成以见习手册为依据、以群体指导和个别指导相结合的见习指导模式;
(3)能够以学生完成见习手册、学生课堂模拟教学、学生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为依据评价教师指导学生见习的效果。
6.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研究假设
见习指导及其方法的改善能有效促进学生见习质量的提高,从而提高师范学校教师见习指导的能力和学生专业理论学习的水平。通过合理安排见习活动、科学编排见习内容、探索具有可操作性的见习指导方法等手段显著促进教师的见习指导能力和学生的专业理论的学习水平。
(2)存在的问题
我校学生的见习活动主要是半日见习活动(每学期1-3次)和回乡见习活动(每学年1次),同样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①缺乏成熟的与专业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践课程体系。学校普遍有学期见习计划,每次见习前任课教师都会提出针对性要求,但是缺乏完整的与理论课程相配套的实践课程体系。
1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开题报告
附件4: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课题《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开题报告自“九五”所级重点课题《小学数学学具的实验研究》开展以来,我们便开始着眼于把小学数学学具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突破口,寻找一种教师操作方便,学生易于理解的载体来达成课堂教学的优化,以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进入“十五”时期,由于对新技术、新媒介,尤其是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研究还不多,我中心继而申报了“十五”部级规划课题《中小学素质教育中多种教学媒体综合运用实验研究》。
它旨在探寻一种把现代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方式,让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更有针对性。
尤其进入“十一五”部级规划课题《发展性课堂教学手段的研究》之后,我们更明确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还是在于教师素质的提高,而教师素质提高的场所在于课堂,回到课堂原点,着力提高教师最基本的教的思想、理念、方法、手段上来。
由此,在“十一五”研究阶段,我们提出了“发展性课堂教学”、“物质化”和“非物质化”教学手段等新概念,努力解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手段以及评价方式和策略等问题。
而今步入“十二五”时期,为了进一步整合资源,巩固研究成果,深入探讨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诸多瓶颈问题,我中心于2011年3月申报了“十二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
它将系统、全面地研究优质课堂,研究优质课堂的范式、优质课堂中各要素、各成份之间的关系及其实施措施、评价策略,以及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问题。
为此,我中心成立了“十二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优质课堂与现代教学技艺运用的研究》总课题组,积极筹备,热心邀请全国各省市区耕耘在教育教学实践第一线的有德、有志、有才之士,携手同心,积极进取,为我们的下一代能真正接受平等、公正、优质的教育,为祖国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奉献我们的余力。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及价值没有优质课堂就没有优质教育,没有优质教育,民族未来堪忧。
天津市教育科学学会十二五课题开题报告
年 月 日
五、课题管理部门意见
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章)
年 月 日
研究分会或课题委托管理部门:(章)
年 月 日
此报告按天津市教育科学学会课题管理办法中关于“课题三级管理”程序逐级报送。
天津市教育科学学会秘书处2013年3月制
度情况;政策机制导向;组织管理目标;资金设备等是否到位。
3、另附课题实施方案
课题负责人签名:
年 月 日
三、专家评议要点
侧重对课题组汇报要点进行可行性评估,并提出建议。
评议专家组签名
年 月 日
四、重要变更
侧重说明对照课题申请·评审书,根据评议专家意见,所作研究计划调整的主要内容(可加页)。变更课题负责人、变更题目名称等重要变更事项,按课题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另行申请。
天津市教育科学学会“十二五”课题
开 题 报 告
一、课题基本情况
课 题 名 称
课题批准号
课题负责人
况:开题形式 (会议、通讯);时间 、地点;评议专家及参加人员;主要内容(议程)等。
2、课题研究前期准备阶段工作情况: 课题组人员分工落实情况;研究工作任务落实与进
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子课题开题报告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图形计算器支持下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开题报告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徐亮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研究的价值形象思维是人在头脑中运用形象(表象)来进行的思维。
人类发现、掌握事物的本质,人类科学技术发明,首先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的。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经说:“我建议把形象思维作为思维科学的突破口……这将把我们智力开发大大向前推进一步”。
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表象、联想和想象。
数学形象思维的三种形式间存在深刻辩证关系,数学表象是数学联想和数学想象的基本材料,数学联想和数学想象又互为表里,互相渗透,彼此互译和不断切换,形成人类高级的思维。
在教学中让学生获得正确、丰富的表象,培养学生联想、想象能力,既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表象是对过去知觉过的对象和现象在头脑中产生的映象,它既能以直观的形象来反映现实,又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没有表象就不可能有形象思维。
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教学时,教师如能把抽象知识“物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够操作,有所感受,能在头脑中产生映象,就有利于学生学习。
但是在中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对思维科学及其发展不甚了解,一味地强调数学学科是抽象思维的产物,几乎使“数学”成了“抽象”的代名词。
事实上,“形象”思维是所有学科形成的起点,数学学科也不例外。
数学概念的形成、学习离不开形象思维,法国数学教育家G.盖绍认为:一堆没有亲身体验或视觉形象所支持的概念定义不能开发智力,只能关闭思路。
数学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形象思维,数形结合的思想所以成为中学数学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正是基于其在数学问题的解决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中学数学教学中除认识不到位外,还普遍存在措施不得力的现象,随着现代科技收到不断地进入课堂,原来的道具加画图已经逐渐为PPT加几何画板所取代,但是最基本的模式仍然没变:老师“演”学生看,最核心的问题仍然没变:学生没有“亲身”体验。
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实施全程导学,促进教学双主体和谐发展”的研究开题报告
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实施全程导学,促进教学双主体和谐发展”的研究开题报告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2011.12一、课题的提出通过调查我们发现:(1)传统的教师教案存在着:教学的单向性、封闭性问题。
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设计教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事先设计好的,提什么问题、学生怎么回答、教师如何反馈,都已经写进教案。
如果学生即兴提出超出教师备课范围具有独创性的问题或答案,往往被教师否定或搁置。
(2)传统的教师教案都是由教师个人,按照课标要求、结合教学重难点及学生情况撰写,基本上是孤军作战,没有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不便于教师的个人成长与专业发展。
(3)尽管有教材做依据,但学生每天要完成各科作业,没有足够的预习时间,他们并不清楚课堂上即将学习的内容,无目标地走进课堂,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效果。
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只重视教案内容的落实,很容易使学生沦为记笔记的机器,剥夺了学生思考和消化的时间。
在这样的“教教案”、“教教材”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没有独立的思考和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
(4)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先教,学生再模仿教师进行学习,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独立思维的机会,学生成为了知识的奴隶。
课堂上学生根本没有交流的机会与时间,学生学的知识课堂上不能很好的掌握与落实,课下又不会复习、预习,不懂得越积越多,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习成绩越来越低。
能否把教师的教案、学生的预习、练习、笔记、评价、等通过一种载体进行优化组合?能否使学生从繁多的教辅资料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的课前预习成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有针对性的?能否使教师从单兵作战中解脱出来,从不必要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发挥同伴互助的作用,集中大家的智慧,共同去研究课程标准,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需要精心地设计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呢?鉴于此,我校提出了课题“实施全程导学,促教学双主体和谐发展”,旨在通过教学案载体,发挥其全程导学功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促师生自主和谐发展。
“十二五”课题开题报告
“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有效途径的探究”开题会报告课题名称: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有效途径的探究课题类别:平度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PDJK125C13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负责人:林勇,旧店小学校长开题时间及地点:2012年4月,平度市旧店镇旧店小学参加开题人员:教研室领导,课题领导小组部分成员,课题组成员开题形式:开题会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首先说点题外话,由于“人算不如天算”今天的天气给大家的到来带来了不便,请大家谅解。
其实我们用教育名家魏书生做人的乐观态度看今天的阴雨天气,俗话说“春雨贵如油”,这场春雨给我们农民带来了丰收的希望,而这正是今天教科所的领导及大家的到来给我们带来的福音,这预示我们今天的课题开题会在教科所的指导下、大家的支持下圆满结束)作为课题的实施人,在教科所领导支持下,在林校长的主持下,在全体老师的参与下,在课题组成员的努力下,我们积极申请了“十二五”课题《培养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有效途径探究》。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谈谈我们为什么申报此课题,确定的课题研究的目标、研究的内容是什么,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及已经开展的工作和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谈谈我们为什么要确定此课题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历代文人和教育家对阅读教育十分重视,都有过精辟的论述。
朱熹曾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杜甫的诗句更是妇孺皆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苏霍姆林斯基关于阅读的论述的展现。
“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
不要靠补课,也不需要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
”“要做到教会学生自学,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使一个人在上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就酷爱读书,并且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认识自己。
”“一个不热爱读书的民族,肯定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则肯定蕴蓄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等等,这些都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十二五课题开题论证报告
《湘西北高中民族体育课程的开发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研究》课题开题论证报告课题主持人:陈锋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老师:首先让我代表本课题组全体成员,对专程出席我们课题开题会的领导、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对来自各校的课题组成员致以诚挚的问候!《中学啦啦操课程与特色校园文化的构建与实施研究》课题,经湖南省教育学会批准,列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
根据湖南省教育学会的要求,提出研究方案,正式开展研究工作,请领导专家指导,请课题组成员审议。
下面,我从七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问题提出和研究现状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和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合作一起开展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统计分析”,以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相关行为调查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
“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出现连续26年下滑。
而2019年距离2020年中国建成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只剩下不足5年。
在我国中学、大学青少年群体健康不佳,中国教育部体卫艺司王登峰司长发出了学校体育“一校一品”的口号。
并于2019年11月,提出了“一校一球一操”模式,有效的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引领校园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和全面提高发展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新思路。
啦啦操是体育运动中的一个新兴项目,起源于美国,最初为橄榄球呐喊助威活动,现在已发展成全球的一项独立的体育运动项目。
啦啦操是一项深受广大学生喜爱、普及性强,集舞蹈、音乐、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集体项目。
自从教育部提出了“足球进校园”和大力发展足球项目以来,很多学校都成立了足球队,发展足球项目。
从足球项目特点来看,更适合男生。
足球场上运动的学生大多是男生,只有极少部分女生在踢足球。
在学校男女是平等的,为了让女生运动起来,张家界一中体育组,选择啦啦操运动项目,以配合“足球进校园”,作为“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开展系统研究,“男生生龙活主虎踢足球,让女生魅力四射跳啦啦操”。
国内研究啦啦操现状基本情况,啦啦操二十一世纪初传入我国的,当时归属于中国体操管理中心、健美操协会下的一个项目。
吴勇十二五课题《适合儿童的写作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适合儿童的写作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课题组一、研究意义与价值1.探索适合儿童的教育。
儿童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是独特文化的拥有者。
习作教学要面向儿童,真正促进儿童言语和精神成长,必须在课程层面有一系列 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与之相适应,习作教学才能凸显“儿童写作” 的本质。
这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出的: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理念如出一 辙。
本课题将小学写作教学的着眼点转向“儿童”,探讨儿童文化视野下的写作 课程建构,意在让“儿童”成为一份重要的课程资源,成为一种特有的写作教学 话语体系,成为一个真正的写作教学研究主体。
2.突破写作教育的瓶颈。
纵观六十多年来的小学写作教学改革轨迹,“作文 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求解。
新课程改革十余年,但写作教学依然是语文 课程实践中的瓶颈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力求突破多年来“教作文”传统视野, 尝试在儿童的文化语境下,小学写作教学打开另一个视界,立足儿童文化、儿童 精神、儿童言语、儿童生活这四个维度上,加强“儿童”研究与开发,试图从课 程层面去探寻适合儿童言语和精神发展的教学路径,构建适合儿童身心的写作生 活,创造适合儿童情趣的写作方式,构筑适合儿童发展的教学路径,使得儿童潜 在的写作禀赋得以承认,儿童的独特言语天性得以尊重,儿童内在的表达诉求得 以实现,让儿童真正成为课程的主体、写作主人,从而让写作成为每个儿童由内 而外的真切抒发,使习作教学为每个儿童蓄积写作动力,为每个儿童孕育一颗饱 满的“文心”。
二、概念界定与创新1.基本界定 适合儿童:在童年阶段,提供契合儿童生命和发展规律、合宜儿童文化心理 特征的教育教学,使学校的一切办学行为都能基于儿童认知,为了儿童发展,符 合童年文化生态的基本原则,从而让每一个儿童都能真切感受到学习生活的愉悦 感和成就感。
十二五开题报告范本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二五”研究课题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课题编号:
课题负责人:
所在单位:
开题日期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
2011.12
一.开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二、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的理论
三、相关的课题研究综述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五、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形式
六、课题研究的保障
二.评审专家意见
(从研究设计是否可行;研究问题是否明确;研究目标和内容是否与要研究的问题一致;研究的方法是否得当;研究步骤是否具体可操作等几个方面对该课题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定。
)
专家(签字):
省学会盖章:
年月日。
江苏地区教育提高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开题报告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大课题开题报告《学术性普通高中建设的实践研究》实施方案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王一军一、研究背景与拟解决的问题(一)研究背景1.高中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发展趋势。
不管是国内的职业高中、普通高中,还是国外综合中学、普通中学、选择性中学、职业中学或技术性中学等多类型中学的存在,都意味着普通高中办学模式正在走向多元化发展趋势。
特别是在国外,多样化办学模式已成为普通高中发展过程中的最基本状态,英国、美国和瑞典等国家普通高中办学模式中包含了至少三种以上类型的办学形态。
2.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进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高中教育阶段,当前教育同质化现象严重,与培养的创新人才、社会精英和领袖人才的追求还有一段差距。
需要我们在办好已有优质高中的基础上,在全国办好一批学术高中,从而满足国家对高素质人才需求。
3.社会对多样化普通高中教育的需要高涨。
随着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并快速走向普及,社会对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也渐超多样化,学术性高中建设着眼于优质高中的多样发展,是对社会教育需求的一种主动适应。
4.国外优质普通高中的共同追求。
尽管国外发达国家普通高中办学模式兼顾学术性、职业性或普通性等多重特性,但是学术性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尤其是一流高中,都把学术性作为提高教育水平的核心追求,并力争在有关学术水平排名中获得好的位置。
(二)拟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主要解决普通高中发展方向、建设标准、与大学衔接、服务教育行政决策等问题,具体如下:1.优质普通高中发展走向问题。
在优质特色发展的语境中,每一所普通高中都面临发展定位问题,优质普通高中更是面临着发展的瓶颈。
学术性普通高中以培养学术人才为目标追求,以提高整体质量为主要任务,为优质普通高中发展提供了一种理想模型。
2.学术性普通高中建设框架问题。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在研究学术性普通高中办学要素的基础上,对学术性普通高中办学框架进行整体建构,对学术性普通高中建设进行整体设计。
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报告
青岛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以学为本的课堂教学研究》开题报告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八中学薛荣岗一、课题背景首先,要对“教学”这两个字有新的理解,过去认为教学是向学生传送知识、培养能力,把教学两个字静态地来看待,我们在实践当中感悟,“教学”在内涵上应该是经历四个阶段,即辅学型教学、导学型教学、学导型教学、学研型教学。
从内涵发展变化来看,不同内涵赋予不同的教学过程思维,不同教学过程将由不同的教学思维来支持。
从而看出教学过程思维也是动态发展的。
应该是从“先教后学”走向“先学后教”,再走向“先学后导”,最后走向“先学后研”。
只有这样的教学思维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才能满足学生能力发展的需要。
“先教后学”是适合小学一二年级课堂的模式,学生独立能力比较弱。
小学三四年级应该尝试着“先学后教”,四年级以上是“先学后导”,高中和大学应该“先学后研”,只有这样我们们的教育才是科学的,教育才能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能力发展规律,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其次,对于“先学后导”含义做以下诠释。
“先学后导”和“先学后教”不一样,先学后导是指学生结构化学习、教师结构化备课,学生和老师共同产生问题,而后进入“导”的系统,具体是生本联导、生生互导、师生相导。
“生本联导”,即学生与文本进行自我们联导,不会怎么办?要进行合作学习,实现生生互导;如果还不会,就要师生相导。
“先学后导”是一种教学思维,也是一种教育理念,核心是师生合作实现以问题导学为主线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由于长期以来受传递教学影响,教学研究视野受到局限,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囿于“教本课堂”范围,认为“学本课堂”不可能。
在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们应该重新认识课堂,从人力资源强国的高度来探讨和研究“学本课堂”。
在中国古代,春秋时代孔子讲学的课堂,主要是老师坐在中间,学生坐在周围,学习任务是读书提问。
吴勇十二五课题《适合儿童的写作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适合儿童的写作课程开发研究”开题报告海门实验学校附属小学课题组一、研究意义与价值1.探索适合儿童的教育。
儿童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存在,是独特文化的拥有者。
习作教学要面向儿童,真正促进儿童言语和精神成长,必须在课程层面有一系列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与之相适应,习作教学才能凸显“儿童写作”的本质。
这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的: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理念如出一辙。
本课题将小学写作教学的着眼点转向“儿童”,探讨儿童文化视野下的写作课程建构,意在让“儿童”成为一份重要的课程资源,成为一种特有的写作教学话语体系,成为一个真正的写作教学研究主体。
2.突破写作教育的瓶颈。
纵观六十多年来的小学写作教学改革轨迹,“作文难”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求解。
新课程改革十余年,但写作教学依然是语文课程实践中的瓶颈问题。
本课题的研究,力求突破多年来“教作文”传统视野,尝试在儿童的文化语境下,小学写作教学打开另一个视界,立足儿童文化、儿童精神、儿童言语、儿童生活这四个维度上,加强“儿童”研究与开发,试图从课程层面去探寻适合儿童言语和精神发展的教学路径,构建适合儿童身心的写作生活,创造适合儿童情趣的写作方式,构筑适合儿童发展的教学路径,使得儿童潜在的写作禀赋得以承认,儿童的独特言语天性得以尊重,儿童内在的表达诉求得以实现,让儿童真正成为课程的主体、写作主人,从而让写作成为每个儿童由内而外的真切抒发,使习作教学为每个儿童蓄积写作动力,为每个儿童孕育一颗饱满的“文心”。
二、概念界定与创新1.基本界定适合儿童:在童年阶段,提供契合儿童生命和发展规律、合宜儿童文化心理特征的教育教学,使学校的一切办学行为都能基于儿童认知,为了儿童发展,符合童年文化生态的基本原则,从而让每一个儿童都能真切感受到学习生活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十二五开题报告书
通过师生共同参与的切合学校实际的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形成活动土壤、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实践性学习、动手能力、学会学习等能力。在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中顾及“音、体、美、电”及文科学科与综合实践的整合,力争让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活动中并有所收获,从而产生价值感。
32
骨干教师中二
鲍集中学
负责课件、视频资料的整理,网站的制作资料的综合、审定
6
熊士坤
38
支部副书记 中一
鲍集中学
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模式的研究
7
刘宁
29
教务副主任中二
鲍集中学
负责农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
8
秦坤
29
教科室副主任 中二
鲍集中学
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它学科整合及渗透的研究。
二、课题的设计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课题设计方案注意紧扣课题标准,做到了研究目标明确,内容详实,结构完整,思路清晰,切合学校实际。课题研究的方法手段易于操作。整体上方案设计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三、课题组成员具有很强的团结精神、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课题组由学校管理人员、教研人员、县级骨干教师组成,从成员结构上符合课题发展的需要,在座谈调研和咨询答辩中都充分体现了课题组成员的团队精神和整体实力。
进行班会课主题模式探究与展示活动。
三、开题论证意见
由县教科室乔继宁、孙学友、杨曙光等同志组成的专家组对鲍集中学课题《农村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策略研究》方案,通过听取开题报告和现场咨询等方式进行了现场评估与论证。一致认为:
一、课题选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课题组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借农村变化新鲜事,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农村初中的其他课程,探究农村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对指导农村中学艺术性地开展农村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
开题报告 十二五《小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中央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十二五”科研课题《小学生创新性学习实验研究》开题报告湖南省醴陵市姜湾小学由我校申报的《小学生创新性学习实验研究》课题,经中央教育学会批准,被立项为中央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十二五”科研课题。
现由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提出课题的研究方案,正式开展研究工作。
在此,请各位专家和领导进行评议和指导,也请课题组成员加以审议。
一、问题的提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系于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如何去适应社会,更重要的是让受教育者比他们的上一代更加优秀,能够改造社会,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在教育活动中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不仅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到国家和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能否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胡锦涛主席指出,素质教育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知识结构,丰富实践,加强劳动教育,着力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加快改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的现状。
新的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人的发展为本”,它将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因此,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从小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明确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新课程条件下教学改革的目标就是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互动方式的变革。
多年来,我们虽在教学方式、课堂结构和教学理念的转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对照新课程要求,在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方面,我们的实践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具体表现为:开始关注学生的发展,但还未达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课堂教学中,重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创新学习思维和创新学习方法的训练,使得学生的创新学习品质未得到更好的改善;重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但学习方式还未得到根本性转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还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发展;在创新教育管理上虽日趋完善和成熟,但教师的创新教育意识和潜力还未得到充分引导和挖掘;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下,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开题报告会同县一完小课题组饶菊芳、黄艳梅一、课题的提出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们开始向网络时代阔步迈进如今网络已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在教育领域,网络信息成了教育的重要资源,计算机辅助教育正走向普及,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正逐步加快,网络技术对现行教育的优化和生产力的开发起到了重要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入到学校的每个角落,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教学的方式都在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电子白板互动教学等现代信息技术媒体已经悄然走进了课堂,走进了学生的身边。
这些都在改变着学生学习方式,在信息技术下,学生各门学科的学习方式发现了哪些变化,利用信息技术如何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了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意义价值: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目前国内外在信息化教育研究中,“信息技术课程、课程整合、网络教育”这三大研究热点正齐头并进,并且有相互渗透和融合的趋势。
“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改革”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众多教育者的思考:当代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的应不仅是手段与方法的变革,而是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体制在内的一场极其深刻的历史性变革。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及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也明确提出:“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为实现中国基础教育的第二次跨越式战略发展,教育部早在2001年就作出规定,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三、拟解决的问题1、信息技术下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哪些转变2、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3、如何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自主性学习4、如何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探究性学习5、如何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四、创新之处:“信息技术下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体现了信息社会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前瞻性。
从教学环境的创建、学生学习模式的变革等方面对传统教学进行创造性变革,开发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形成了信息技术环境下个别化学习、协作性学习等新型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趣味化、远程化、智能化等特点更为突出,教学自动化效果更明显,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学生被动受灌输的教学模式,对促进师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实用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五、课题界定“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可以从广义、中义、狭义三个层面来定义。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
该定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
该定义强调的是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
该定义强调的是信息技术的现代化与高科技含量。
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仅能让学生能够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媒体去学习,带来学习方式的多元化,为自主学习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也能有效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
六、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利用学习资料,借助与他人(教师、学习同伴等)的交互,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该理论强调:⑴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⑵情境对意义建构和学习的作用;⑶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来支持学习;⑷教师对学习环境的设计;⑸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督促,激励和帮助;⑹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
七、研究的目标1、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最基本工具,转变师生的教与学的观念,增强信息化意识。
第一,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内容;第二,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第三,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第四,信息技术作为研发工具、资源。
2、调查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等课程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影响,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加工、整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同时改善学习内容——加入信息素养教育内容;改善学习方式——强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改善学习环境——构建信息化的学习模式;改善学习评价——评价要过程和结果并重。
3、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
八、研究内容1、调查信息技术对小学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等课程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影响,完成调查问卷,形成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影响的调查报告。
2、根据调查情况,制定信息技术有效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策略。
九、研究的方法: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文献,博览群书,了解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进展。
取他人之长,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行动研究法:在工作中边学习边研究怎样利用信息技术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变革。
问卷调查法:对信息技术下对学生学习方式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方式的现状,写出调查报告。
经验总结法:把在工作中积累的材料、案例经验等加以整理分析并总结。
十、研究步骤:分四个阶段进行①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9——2012、1)认真学习《中央馆十二五课题规划指南》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立课题,组建研究机构,成立课题组、领导小组、专家组;确定研究方案;建立研究制度;进一步完善校园网络建设;开展调研工作,调查学生认知水平,学习状态、能力水平(包括电脑操作水平,上网时间);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收集整理信息技术与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资料,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
②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2、3——2013、1)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聘请专家进行理论引领,开展各项教学竞赛,形成各科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典型课例,教师个人总结出相关的方法、途径,以各教研组为单位,进一步在实践中反思、验证、提炼出共性的成果,并展开相关评价体系的初步探讨工作,形成调查报告。
③第三阶段——深化研究阶段(2013、3——2014、1)交流学习,巩固深化成果,对形成的信息技术环境下,各学科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方法进行验证、改进,并进一步开展相关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策略研究,形成一定的评价体系,对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分析,上升到理论高度。
④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4、1——2014、6)收集整理各种资料,形成工作报告,研究报告。
十一、组织管理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长马拥军成员饶菊芳黄艳梅2、成立课题研究实施小组及分工安排3、自筹经费十二、课题研究运行策略1、精心挑选课题组的成员。
我校在’九·五”、“十·五”、“十一·五”期间一直担任国家、省级多个子课题研究,并取得优异成绩,《利用电教手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获省级优秀子课题,《利用电子音像》其中录像课《团结力量大》获国家级奖,省子课题《多媒体辅助教学研究》已结题,《CAI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获省级优秀成果一等奖,“十一·五”课题《协同教育》子课题也顺利结题。
我校课题组成员优秀教研员和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过硬、教学能力强,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
课题主要负责人马拥军是学校校长,现年43岁,大学本科,小学高级教师,所撰写的论文在国家、省、市多次发表、获奖。
饶菊芳,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教导师主任,从事语文教学22年,执教的录像课《十二月花歌》获省一等奖,曾被评为省优秀辅导员、市优秀教师,所写的论文多次在县市获一等奖。
黄艳梅,小学高级教师,本科学历,从学15年。
多次参加县、市教学比武多次获一等奖,多次参加学校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
2、提供设备保障。
学校自97年挂牌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以来,多方筹措资金先后建立了30多个多媒体教室,设备先进,学校的办学条件稳步提升。
2000年建了一栋科教大楼,校园网络班班通,现有计算机房2间,实验仪器室、语音室各一间,学校对实验研究有经费保障,为课题的完成奠定了基础。
如今全校44个教学班,有38个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已开展信息教育多年。
每位教师办公室都配有电脑,能满足实验的需要。
每个课题组老师都在有多媒体设备的教室里上课。
学生都能享受到多媒体教学的好处。
3、完善课题研究制度。
近年来,在县电教站等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研究学校进行了一系列课题实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完全有能力指导、管理各个课题组和个人的教育科研工作,在制度上为课题的实施提供有利保障。
各级领导的大力扶持和指导。
学校行政领导的高度重视。
课题负责人马拥军校长深知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质量的保障在于教师的素质,教师素质的提高在于承担课题,在课题研究中素质才能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1、郑平《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创新的研究》2、熊继承皮莉《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2008年3、韩玉娟《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