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生物全部讲解教案人教版
初中生物全部讲解教案人教版
目标:
1. 了解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掌握生物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研究方法。
重点:
1. 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
2. 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3. 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难点:
1. 生物学的发展历程;
2. 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引入生物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二、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15分钟)
1. 生物学的定义;
2. 生物学的研究对象:生物界;
3. 生物的特点和组成。
三、生物学的发展历程(20分钟)
1. 古希腊的生物学思想;
2. 文艺复兴时期的生物学发展;
3. 现代生物学的崛起。
四、生物学的主要研究方法(20分钟)
1. 观察方法;
2. 实验方法;
3. 比较研究方法;
4. 统计分析方法。
五、小结与延伸(10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作业布置
1. 阅读教科书相关内容;
2. 思考生物学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初步了解生物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发展历程和主要研究方法。
同时,要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对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生物教案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生物教案第一课:生物的多样性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的分类方法;2.知道生物分类的重要性;3.能够简单地分类不同的生物。
教学内容本课将介绍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方法。
1.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的众多性使得它们在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都有很大差异。
生物的多样性是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2. 生物的分类方法生物分类法是将所有生物种类划分为一些不同级别的群体,以便于对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研究。
生物分类法按层级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在这些层级中,种是最具体的分类群体,表示一种生物中同样遗传因素的成员。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讲授和举例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开始教学之前,可以先通过图片或手绘图来让学生感受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生物分类方法的时候,可以以具体的生物为例,让学生明白不同类型的生物如何被归类,举例讲解不同生物分类的特点和规律。
教学过程1. 生物的多样性从图书馆或网络中收集一些有关生物的资源,例如图片、流行科普读物或科学杂志。
用这些资源来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多样性,并让学生归纳总结不同生物的共性和特征。
2. 生物的分类方法学生可以接受一些简单年级适宜的生物分类习题,例如将蜜蜂、苜蓿和小麦等植物和动物进行分类。
教师还可以使用小型交互式白板或其他现代教育技术工具,在讲解生物群分类法的同时进行图形化课程展示。
教学评价通过让学生进行分类习题和口头回答问题等形式来测试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程度。
教师还可以在作业和考试中考察学生的知识掌握概念,例如用真假题测试学生对生物群分类法的理解,或者要求学生使用分类法对不同生物进行分类。
总结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方法是初一生物教学的第一课,通过生动的讲授和实践练习完成本教学任务。
建议对学生进行还有两分钟的思考时间,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本课所学内容,最终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
人教版初中初一上册生物教案【十篇】
学⽣对很多新的⽣物学知识都很好奇,要注意调节学⽣的积极性,因为⽣物课⼤多安排在下午,下午的时间学⽣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多举些有趣的事例来激发他们的兴趣。
⽆忧考为⼤家准备了⼈教版初中初⼀上册⽣物教案【⼗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调查我们⾝边的⽣物教案⼀、教学⽬标:1、说出调查的⼀般⽅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边的⽣物和它们的⽣活环境。
3、关注周围⽣物的⽣存状况。
⼆、教学重点:使学⽣初步学会设计调查⽅案、说出调查的⼀般⽅法和会做调查记录,同时培养学⽣的分⼯合作能⼒。
教学难点:描述部分所调查⽣物的特征三、课前准备:帮助学⽣分组,确定调查范围。
了解要调查的⽣物状况,并查找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把全班同学分成⼋个⼩组,选出⼩组长,说明本节调查课的⽬的,步骤,各⼩组⾃由选择调查范围(不可在教学区)然后汇报到⽼师处,每⼩组长把组员的名单交到⽼师处。
强调调查范围的要求是⽣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2、注意事项:如安全、不伤害动植物、不破坏⽣物的⽣活环境等。
应特别关注⼀些⼩⽣物。
如树⽪上、草丛中的⼩⽣物和天空中飞⾏的⽣物。
3、据报告册P2~3内容进⾏调查,并及时记录,布置作业是星期四交齐。
4、纪律要求:出⼊教室不可吵,不可影响其他班同学。
各⼩组提前⼗分钟回到教室,各⼩组要跟⽼师对好时间,要求本⼩组长组织好纪律。
5、利⽤下课前⼗分钟帮助学⽣归纳总结出调查的⽣物,(可按P9的分类⽅法)并对个别⼩组作出表扬。
总结本节课全班同学的表现。
(问题: 1.你们组调查了多少种⽣物?2.你们是按什么特征对它们进⾏分类的?分多少类?各多少种?每类选1-2种⽣物,说说它们的⽣活环境?调查中,你⼜想到哪些新的问题?)教学后记:初⼀(2)班没有说明细节,学⽣不明确调查的意义和⽅法,把抓昆⾍等作为调查的主要⽬的,抓昆⾍成为本班男⽣的主要任务。
还应强调⽣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等其他⽣物。
初⼀(9)班事前说好了各种注意事项,强调了纪律,所以每个⼈都能完成好这次调查活动。
初中生物人教版教案15篇
初中生物人教版教案15篇初中生物人教版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说出枝芽的主要结构以及枝芽与茎的关系。
2.举例说出茎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3.说出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和功能。
教学重点1.举例说出茎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说出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和功能教学难点1.举例说出茎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作用。
2.说出导管和筛管的位置和功能教学过程(2课时)(一)、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读第68页题图——参天大树,思考问题:植物要吸收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什么器官到达枝叶的?(茎)这说明茎具有什么功能?(输导功能)从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CAI展示课题植物茎的输导作用(二)新课讲授:芽:就是未展开的枝或花一、枝芽发育成茎1.芽的种类按芽着生位置顶芽(位于枝条的顶端)侧芽(位于枝条的侧面)按芽发育类型枝芽:指将来发育成枝条(枝和叶)的芽。
花芽:指将来发育成花的芽。
混合芽:指将来既可发育枝条,又可发育成花的芽。
2.枝芽的结构3.枝芽发育成茎生长点——使芽轴不断伸长叶原基——发育成幼叶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新芽二、茎的基本结构CAI展示木本植物茎结构横切图观察:木本植物的茎的结构自主学习:1.木本植物的茎有几个部分组成?2每部分有什么样的结构?有什么作用?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引导学生讨论,共同得出结论。
木本植物的茎从外到内由树皮、形成层、木质部和髓四部分组成。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显微镜下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树皮的外侧部分的功能是什么?内侧部分是什么?内有什么结构?属于什么组织?2.木质部使植物茎很坚硬,内有什么结构?属于什么组织?3.位于中央颜色较浅的是髓,其细胞比较大,有什么功能?属于什么组织?4.位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结构叫什么?有什么特点?是什么组织?5.形成层的细胞分裂,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向外产生新的韧皮部,所以其作用是使茎怎样?6.草本植物茎不能像木本植物那样逐年加粗,我们可以推断,它没有什么结构?CAI展示年轮图,描述年轮形成的过程,发表意见,各小组互相补充。
初中生物教案人教版全套
初中生物教案人教版全套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 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科学命名规则。
3. 熟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
4. 了解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生物教材和教具。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
教学过程:第一课: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征1. 引入:通过观察周围的生物,引导学生讨论生物的各种特征和表现形式。
2. 探究:让学生自主探索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帮助他们建立对生物的认识。
3. 总结:让学生总结生物的特征,明确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区别。
第二课: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科学命名规则1. 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分类的方法和规则,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在分类中的位置和关系。
2. 学习:介绍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科学命名规则,让学生明白生物分类的意义和方法。
3. 实践: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掌握生物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第三课:生物的结构和功能1. 引入:通过展示生物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探讨生物体内各种器官和组织的作用。
2. 学习:介绍生物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生物体内各个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3.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生物在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和进化方式,探究生物体内部的调节机制。
第四课: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1. 引入:通过展示生物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影响,引导学生讨论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相互关系。
2. 学习:介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让学生了解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3. 实践:通过实际案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生物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科学命名规则。
同时,学生也了解了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希望学生能够继续探索生物世界,不断提高对生物的认识和理解。
初中生物最新版人教版教案
初中生物最新版人教版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的特征和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2. 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生物圈的范围。
3. 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物学现象。
教学重点:1. 生物的特征和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2. 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生物圈的范围。
教学难点:1. 生物学的研究内容的具体应用。
2. 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生物圈的范围的具体应用。
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生物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引出生物的特征和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Step 2: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生物的特征和生物学的研究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Step 3:课堂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生物的特征和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生物的营养需求、呼吸、排泄、应激性、生长和繁殖、遗传和变异、细胞构成等。
同时,讲解生物的分类方法,包括按照形态结构特点、生活环境、用途等分类。
Step 4: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生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对一些生物进行归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Step 5: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的特征和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以及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生物圈的范围。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解答学生的疑问,并引导他们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物学现象。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整本书教案)教学教材
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整本书教案)教学教材概述这份文档是关于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整本书教案)的教学教材。
本教案旨在为初中生提供系统且全面的生物知识,并通过针对每个单元的教学教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以下是本教案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主要内容本教案涵盖了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学的整本书内容,共包括以下单元:1. 生物的起源与进化2. 单细胞生物3. 多细胞生物4. 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5. 动物的生命周期和繁殖6. 生物与环境每个单元的教学教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目标: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和研究重点。
- 教学准备:列出所需的教具、实验器材和课前准备工作。
- 教学步骤:详细描述每个教学步骤,包括引入新知识、讲解重点、展示示例、进行实验、讨论问题等。
- 课堂活动: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研究效果。
- 评价与反思:提供针对学生研究情况的评价方法和教师的反思。
特点- 清晰明确的目标和重点: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研究重点都被明确指出,有助于学生理解所需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教案中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主动参与。
-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通过实验、活动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应用能力。
- 评价和反思:每个单元都提供了评价学生研究情况的方法和教师的反思,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教学。
总结最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整本书教案)教学教材旨在为初中生提供系统且全面的生物知识。
通过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及评价和反思的机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生物知识。
这份教案将为教师提供有力的指导,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资源。
初中生物教学教案(优秀4篇)
初中生物教学教案(优秀4篇)初中生物教案篇一《细菌》这一课题是人教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生物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五部分,第四章的第二节,下面我从五个方面阐述说课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作用和地位细菌是单细胞的生物,所以必须以前面学过的动植物细胞的知识为基础,细菌的营养方式需要植物体内的叶绿体以及光合作用的知识来引导,细菌的个体微小,需要借助显微镜,又必须有显微镜的知识,而学习了细菌的形态、结构、营养和生殖方式才能为理解细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起到了续前辅后的作用。
本课安排在学习了动物、植物细胞的基础上来进行,通过与动物植物细胞的比较来进一步学习细菌的结构。
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菌类是分解者,菌类虽然多数个体较小但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菌类和动物植物一起构成了整个生物界。
(二)、本节的学习目标及依据:依据: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及学生实际。
知识目标:1、让学生掌握细菌的主要特征;2、通过与动、植物细胞的比较推测出细菌的营养方式;3、通过了解细菌的发现和巴斯德实验认同科学的发现需要以技术的进步和精细的实验做基础;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思考,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德育目标:1、通过点出日本侵略者惨无人寰的行径激起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情感2、通过对细菌繁殖速度的认识,减少细菌的感染,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本节的教学重点难点是:1、细菌的形态结构特点;2、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
二、教材处理:(一)学情分析:由于班内学生成绩相差悬殊,且初二学生的形象思维仍占优势,注意力容易转移,学生对细菌的发现史、形态结构较为陌生,为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要注意直观性原则,用不同层次的问题面向全体学生,不失时机的作出鼓励的肯定,使全体学生能保持较大的学习兴趣,从而努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设计:本节课安排一课时;课堂教学中,应通过阅读细菌的发现史,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出现加快了人类对微观世界认识的进程,进而认识技术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同时通过介绍巴斯德的科学研究过程,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新发现是建立在缜密的思维和精细的实验基础上的。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第一课时: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教学目标-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掌握常见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教学内容1.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组成结构- 生物的营养方式- 生物的生长繁殖方式- 生物的运动方式2. 生物的分类方法- 按营养方式的分类- 按生长繁殖方式的分类- 按运动方式的分类3. 常见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植物界: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 动物界: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的概念。
2. 分组讨论,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出具有不同特征的生物,并进行简单分类。
3. 结合图片和实物,向学生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4. 组织学生进行小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将指定的生物进行分类。
5. 展示学生的分类结果,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6.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教学资源- PowerPoint课件- 实物图片- 生物分类表课堂互动1. 提问学生:根据生物的组成结构,生物可以分为哪几个主要部分?2. 分组讨论:学生自由讨论出不同特征的生物,并写在黑板上。
3.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学生回答所观察生物的营养方式、生长繁殖方式和运动方式。
4. 小组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将指定的生物进行分类。
课后作业1. 回家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写出他们的分类特征。
2.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做好课后复。
参考资料1.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2. 七年级生物课件第一课。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全册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全册
单元名称:细胞生物学
第一课时:细胞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能够描述细胞的结构组成。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难点:描述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准备:
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
教具:投影仪、PPT、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教师通过投影仪展示一幅细胞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细胞是什么样的结构,有哪些组成部分。
二、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15分钟)
1. 细胞膜
2. 细胞质
3. 细胞核
4. 线粒体
5. 液泡
6. 质体
7. 叶绿体
8. 削微体
9. 粗内质网
10. 液泡膜
三、小组讨论(10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就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展开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学生代表汇报结果。
四、综合实验(15分钟)
教师准备好实验器材,展示小鼠肝细胞的实验,并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
五、总结反思(5分钟)
教师让学生总结本课内容,回答问题“细胞的基本结构是什么?细胞有哪些主要的组成部分?”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总结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写一篇小结并发表在课堂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关注更多的细胞现象,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初中生物教案人教版全
初中生物教案人教版全
教学内容:生物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2. 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3. 熟悉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难点:生物的生态角色和功能。
教学准备:
1. 教科书《生物》;
2. 彩色图片和实物标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
老师出示一张生物多样性的图片,让学生描述其中的生物种类,并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分类方法。
二、讲解生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10分钟)
1. 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长、代谢、运动、发育和繁殖等方面;
2. 生物的分类方法:根据生物的形态、生态环境和营养方式等特征进行分类。
三、学习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15分钟)
1.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生物在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位置及其作用;
2. 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参与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
四、展示实物标本和让学生分类(10分钟)
老师展示一些实物标本,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将它们进行分类,并讨论分类的依据。
五、练习与巩固(10分钟)
1. 和同学一起讨论生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并进行练习;
2.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习题。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完成教材上的练习题,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理解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功能方面还有一定的困难。
下节课需要进一步巩固这部分知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探讨生物的生态角色和功能。
人教版初中生物全册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全册教案
课程名称:初中生物全册
课时:共36课时
教材:人教版初中生物全册
教学目标:
1. 熟悉并掌握生物学基本概念和知识;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认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课:生物的基本概念
第二课: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第三课:生物之间的关系
第四课:生物的分类
第五课:种群和群落
第六课: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第七课:生物的进化
第八课:生态系统
第九课: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第十课: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方法:
1. 讲授结合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多媒体教学和实物展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评估:
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积极参与、思维活跃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实验报告: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评估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3. 作业和小测验:用于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深度;
4. 期末考试:综合评估学生在整个学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提升。
教学反馈:
1. 定期对学生进行学习情况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
3. 不断调整和完善教学计划,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
4. 借助家长和同行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学教案设计(7篇)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学教案设计(7篇)人教版初中生物教学教案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多种多样的动物,探究分析鱼类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强化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探究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培养严谨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并建立生物与环境统一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1、探究鱼类的运动和呼吸的方式,并概述鱼类的主要特征。
2、说明水生动物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探索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列出知道的动物名称。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汇总,列举数量最多的组在班上公布成果。
2、课程新授(1)鱼的形态特征体形为梭形,减少水中运动阻力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具鳍,用于游泳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做板图:画一条鱼(简笔画即可),其他同学在纸上画。
学生分析所展示鱼的特征。
(2)讨论证实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探究思路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尾鳍:保持前进方向。
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学生据自身经验,提出实验方案。
(3)课堂小结回顾已知的鱼类适应水中游泳的特征五、布置作业人教版初中生物教学教案设计(篇2)探究问题:人体呼吸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有变化吗?探究假设:人体呼吸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有变化(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多)实验步骤:1)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两个烧杯,标号1、2。
2)用塑料管向1号烧杯的石灰水里吹气。
3)将塑料管插入2号烧杯的石灰水中,再将洗耳球的吹嘴对准塑料管的管口,然后用手挤压洗耳球,将空气吹入石灰水中。
(1号比2号浑浊) 探究结论:呼出气体比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多以上对探究呼吸时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知识的内容讲解学习,同学们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习的更好。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学教案设计(篇3)是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内容。
本章站在生物圈的高度,论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初中生物教案人教版(精选5篇)
初中生物教案人教版(精选5篇)初中生物教案人教版(篇1)分析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的“致同学们”一节,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科书内容文字优美、流畅,意在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从身边的生物选材,同时紧跟生物科学发展的时代脉搏,既贴近学生生活,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又避免了因知识的陈旧而产生的乏味感。
从标题、文字到选材都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高其生物科学素养,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地、探究地学习等教育新理念。
分析学生:本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开学初在校军训一周,所以对一些生物现象和校园环境是比较熟悉的,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比较活泼,好奇心较强,这些对教学是有利的。
但他们对新学校的具体情况仍然较陌生,师生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加之普遍班额偏大,习惯了以前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这些都不利于新的教学方式,给教学增加了难度。
教学设想:本节课是一门学科的亮相课,根据新课程和学生的特点,要想达到激发学生热爱本学科,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着重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目的,就应该营造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所以课前放点音乐,以缩小师生间距离。
但和谐民主并不等于自由散漫,因此课前也应制订相宜的课堂纪律规则和设计形成性评价条例,记录学生的表现,便于组织教学。
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展教学,调动其主动性、参与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变被动接受式为主动探究式学习。
另外,再引入报刊有关科技发展方向及课改方面的信息,让学生明白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和课改的必要性。
最大限度地争取学生在教学中的积极配合。
基于本节课的问题较多,应首先把学生暂时分成几个组,暂定小组长,以后根据学生素质的个体差异作合理的调整,并说明小组长轮流当,然后让每个小组选三个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组长或者代表汇报。
2024年最新初中生物教案
2024年最新初中生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生物圈中的人》第二节“人体的结构层次”,主要内容包括: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人体八大系统的基本功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了解人体八大系统的基本功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层次的认知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认识到人体结构的精巧与和谐,增强对人体健康的重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体八大系统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挂图。
学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细胞组织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人体结构挂图,引发学生对人体结构的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1)讲解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3. 实践情景引入:(1)发放细胞组织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识别不同类型的细胞组织。
(2)分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分析人体八大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
4. 例题讲解:(1)举例说明人体的一个细胞如何组成一个组织。
(2)以心脏为例,讲解器官的构成及功能。
5. 随堂练习:(1)判断题: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2)强调人体八大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
六、板书设计1. 一级人体的结构层次二级1. 细胞2. 组织3. 器官4. 系统2. 人体八大系统:1. 运动系统2. 消化系统3. 呼吸系统4. 循环系统5. 泌尿系统6. 神经系统7. 内分泌系统8. 生殖系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答题:简述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
2. 答案:(1)细胞: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具有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组织:由一定类型的细胞按照一定规律组成的结构。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选6篇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选6篇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选6篇本期仍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将竭尽所能开设实验课开展调查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表达能力。
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渐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表达能力。
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过程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逐步养成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命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
在此基础上,发现并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二教学目标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逐步实现以下发展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了解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5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活动。
6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进行生物学相关信息资料的查询和收集。
过程与方法:1期初“三个一”:订一个奋斗目标找一个互助伙伴提一条教学建议。
采取“目标激励同伴互助师生共勉”的教学策略,增强主动性,密切合作性,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可持续发展。
2每堂“三个一”:提一个学科问题记一个知识结构出一份测试试题。
着意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归纳能力和自我检测能力,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尽可能让渡给学生。
初中生物教案人教版2024年
初中生物教案人教版2024年学科: 生物年级: 初中教材: 人教版课题: 植物细胞的结构教学目标:1. 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细胞核等。
2. 理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3. 能够正确区分各种细胞结构,并了解其功能。
教学重点:1. 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 理解植物细胞的功能及其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区分细胞壁与细胞膜的作用。
2. 理解叶绿体在植物细胞中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幻灯片等。
2. 植物细胞切片或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并提出问题: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有何不同?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叶绿体、细胞核等。
2. 介绍每种结构的功能。
三、实验(20分钟)1. 展示植物细胞切片或模型,让学生观察不同结构。
2. 学生自行进行细胞结构的标注。
四、讨论(10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细胞的重要性及其在生物链中的作用。
2. 提出问题,植物细胞中哪种结构对光合作用起着重要作用?五、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
六、作业1. 完成有关植物细胞结构的习题。
2. 查找资料,了解植物细胞的其他特殊结构。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并能区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之处。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实验活动来让学生加深对植物细胞的理解。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教学教案
七年级人教版生物教学教案初中生物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以此和教育改革的需要相顺应,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得到提高。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七年级人教版生物教学教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七年级人教版生物教学教案1空气质量与健康教学目标1.描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尝试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教学重点1.通过收集资料和分析资料,了解空气2.质量对人体健康有哪些影响。
3.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教学准备1.教师:指导学生课前收集有关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关系的资料;指导学生调查家庭成员的吸烟情况;准备有关吸烟危害性的资料。
2.学生:调查家庭成员吸烟情况;收集相关资料。
课时分配 2课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回答问题。
复习提问:呼吸运动是如何进行的?导言: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呼吸,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人的健康。
2.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2.1资料发布2.1.1几位学生上讲台发布所收集的有关空气质量影响人体健康情况的资料,其余学生聆听并对资料内容表示惊讶,产生触动。
课前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信息,上课时指导学生发布这些信息。
2.1.2阅读课本P52~53的资料分析,并分组讨论问题。
学生代表本组同学的意见,组内其他学生补充。
指导阅读,组织并参与学生讨论,分析、评价,给予鼓励。
资料分析2.1.4说出调查结果。
通过交流分析,了解吸烟的危害。
课前组织学生调查各自家庭成员的吸烟情况,为家长算笔吸烟帐。
引导学生认识到吸烟的危害性。
分析资料,并质疑:吸烟危害健康,为什么有人还要吸烟呢?小组成员阐明对吸烟的看法,并提出可行的策略方案。
2.1.5展示从报纸上剪贴的吸烟危害健康的资料,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
2.2在教师的引导下交流,说出治理沙尘暴的对策。
出示沙尘暴的资料,让学生了解沙尘暴对人体的危害,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2.1结合肺内气体交换的原理,理解煤气中毒的原因,提高防范意识。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教案5篇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教案5篇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生物教案1知识精华自然选择学说中心内容自然选择主要论点过度繁殖:进化的条件生存斗争:进化的外因、动力、手段遗传变异:进化的内因、基础、(变异:不定向,为进化提供了原始的选择材料;遗传使有利变异得到积累和加强)适者生存实例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评价贡献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说明物种是可变的科学地解释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不足对遗传变异的性质及自然选择如何对遗传和变异起作用等,不能从本质上阐明现代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概念强调地理和物种的同一性,使研究对象从单一的个体变成相互关联的集体。
种群的基因库: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概念强调基因库的连续性。
基因频率的计算:基因频率=种群中某基因的数量/(种群中该基因数量+种群中等位基因数量)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这种改变原因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
题例领悟例1:人工选择因此能选育出品种来,自然选择因此能形成物种,这两方面共同选择的基础是A、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B、生物普遍存在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C、生物都在进行着生存斗争D、人和自然界的选择力量讨论: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相同点。
达尔文的工作是从家养条件下的动植物品种的培养开始的,并明确提出了人工选择学说,进而领悟到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学说的共同之处是题目所明确提出的“选择的基础”是一样的,即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是选择的基础。
从品种和物种形成的演变过程看,遗传和变异也是演变的内因,只是由于外因的不同,才有不同的结果,一个是人的力量,一个是自然界的力量,因而形成的品种符合人的需要,形成的物种符合生物自身适应环境的需要。
例2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人,对他们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色盲基因的携带者为15人,患者5人,男性患者11人,那这个群体的色盲基因的频率为。
初中生物优秀教案50篇人教版
初中生物优秀教案50篇人教版课时:1教学内容: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教学目标: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了解细胞内部的各种器官教学重点:掌握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教学难点:理解细胞内部各种器官的功能和作用教学准备:幻灯片、图片、实验器材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观察细胞的图片,让学生感受细胞是生物体中最基本的单位。
2.讲解:通过幻灯片展示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3.实验: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结构,让学生亲自感受细胞的微观世界。
4.讨论:让学生讨论细胞内部各种器官的功能和作用。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
6.作业: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复习本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细胞的基本结构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案二:人体的呼吸系统课时:1教学内容:了解人体的呼吸系统结构教学目标:学习人体的呼吸系统结构和功能,了解呼吸过程教学重点:掌握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教学难点:理解气体交换过程教学准备:幻灯片、模型、实验器材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观察人体呼吸系统的模型,让学生感受呼吸的重要性。
2.讲解:通过幻灯片展示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包括鼻腔、气管、支气管等。
3.实验:进行呼吸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呼吸过程。
4.讨论:让学生讨论气体交换的过程,理解肺部的作用。
5.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掌握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6.作业:布置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呼吸系统的理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人体呼吸系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生物知识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篇一:新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几种动物的了解,学会总结一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总结归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本观点。
2、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知道水螅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教学难点:水螅的捕食和体型,血吸虫生活史时间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图片放映海底世界画面出示相关图片,观看海底景象。
思考:固着在海中礁石的海葵,看起来宛如艳丽的花朵,因此有人称之为”海中之花”.然而,他们却不是植物,而是动物.那么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呢?设计意图:通过美丽的海底景象,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求知欲。
二、互动授课(一)腔肠动物学生自学教材第3-4页,找出水螅的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与生理功能,组织学生小组自行解决问题。
1.水螅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2.水螅的形态有何特点?3.水螅身体结构是由什么构成?体壁由几层细胞构成,体内有几个腔,食物和残渣由何处进出?4.水螅如何完成捕食和御敌?5.结合水螅身体结构,阅读“观察与思考”,推测水螅是如何消化和排泄的。
小组讨论并相互验证答案正确性,统一答案,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引导学生对比各种腔肠动物,总结出主要特征。
学生讨论并熟记。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里;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两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设计意图:在授课中锻炼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速记,分工合作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体验到努力的喜悦,成功的兴奋。
(二)扁形动物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第6页前三段,就涡虫的生活环境,结构形态及主要的生理功能。
回答下列问题:1、涡虫生活在哪里?样子如何?2、涡虫的形态有何特点?有何意义?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作简要讲解。
引导学生自学华枝睾吸虫的图片,让学生看图并参考教材完成以下问题。
1、它的消化器官有何特点?2、它的生殖器官有何特点?3、它是怎样感染人体的?什么是寄生?分析各种扁形动物,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三、练习巩固四、课堂小结,总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及主要特征。
【板书设计】: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一、腔肠动物1、水螅生活环境、形态及结构特点2、主要特征二、扁形动物1、涡虫身体特征2、寄生华枝睾吸虫血吸虫3、主要特征【教学反思】: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4.通过实验和观察等活动,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过程与方法:以蛔虫的生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
让学生树立要养成卫生好习惯的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
重点、难点: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时间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这种生物的生活世界来了解一下它。
师出示大屏,并板书课题过渡:“大家刚才在短片中看到,医生把蛔虫,从人的肠中取出。
为什么它没有被人体消化液消化掉?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教师:在大屏中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学生总结:蛔虫的形态特点师:提出问题雌回虫雄蛔虫的大小一样吗形态如何?学生:通过观察总结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二、探究新知学习目标一:蛔虫认识蛔虫的形态结构雌雄异体,身体细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
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带线色。
雄虫较小,体长15-25cm雌虫较大体长15-35cm 身体表面有半透明的角质层,消化管十分简单,是一条纵向管道前端是口,接着是食和肠生端肛门。
我发达的生殖器官生活史: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特点:了解蛔虫的感染途径让学生通过预习和对蛔虫生活史的了解来总结,蛔虫的感染途径学生通过阅读,及预习谈谈蛔虫对人类的危害了解蛔虫对人类的危害思考预防的方法过渡:刚才我们走进了蛔虫的生活世界。
了解了蛔虫的形态以及生活。
大家知道蛔虫属于哪种生物类群吗?对线形动物。
那你能从蛔虫身上总结一下线形动物的特征吗?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消化管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
体表有角角质层。
常见的线形动物钩虫和蛲虫练习: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通抵抗人体消化液的侵蚀。
(2)蛔虫的消化系统发达,有利于吸收人体的营养。
(3)线形动物都是营寄生生活的。
(4)蛔虫的生殖系统发达,这与寄生生活相适应。
2、家庭生活中,要求把切生肉、生菜的发和案板与切熟食的分开使用。
你认为这样做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小结:师设疑: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学生回答。
教师补充作业: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5)蛔虫体表有角质层,通抵抗人体消化液的侵蚀。
(6)蛔虫的消化系统发达,有利于吸收人体的营养。
(7)线形动物都是营寄生生活的。
(8)蛔虫的生殖系统发达,这与寄生生活相适应。
2、家庭生活中,要求把切生肉、生菜的发和案板与切熟食的分开使用。
你认为这样做有必要吗?说说你的理由?【板书设计】:第三节线形动和环节动物一、蛔虫的形态结构身体呈长圆柱形,两端逐渐变细,活虫身体为乳白色,有时微带红色。
体表有角质层消化管简单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生殖器官发达二、感染途径消化道感染三、危害四、预防措施五、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六、常见的线形动物【教学反思】: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师:善于观察、勤于动手、善于动脑是我们学好生物学的重要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列举出我们家园的陆地生活生活的动物都有哪些,并回忆他们是如何生活和运动的。
生:举例并说出所举例动物的生活方式和运动方式。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段录像,看一看录像中都有哪些动物,他们又是如何生活和运动的。
生:仔细观察录像,并例举出陆地环境中生活的各种动物,描述它们各自的生活环境及运动方式。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陆地生活的动物包括在地表生活的动物,地下穴居的动物,水陆两栖的动物,能在空中飞行但需要在陆地上栖息活动的动物,它们都是陆地生活的动物,都是与各自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那么你们知道陆地环境与水环境相比有哪些不同点吗?(学生分组讨论观察质疑)一、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1、观察并说出当地陆地各种环境中的动物以及它们的运动方式。
2、观察各种陆地环境中的动物活动的录像片,并进行描述。
3、对比总结出陆地环境与水生环境的显著不同(干燥、昼夜温差大、缺少水中的浮力、气态氧充足,以及环境复杂多变等)。
4、概括出当地陆地生活的动物在运动、呼吸和对环境的反应等方面适应陆地环境的特点。
引导学生总结出:陆地环境比较干燥,湿度较小;陆地环境的昼夜温差比较大;缺少水中的浮力;陆地环境中有气态的氧;陆地环境复杂多变??师:你们是在什么地方找到蚯蚓的?生:湿润的土壤中,有机物丰富的土壤中,有一定温度的土壤中??师:蚯蚓有哪些特点与环境相适应呢?各小组取一条活的蚯蚓,根据实验提纲进行观察并记录。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二、蚯蚓实验:观察和饲养蚯蚓1、各小组描述采集蚯蚓的环境,2、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外部形态(身体的分节情况、触摸感觉其腹面的刚毛及体表是否有黏液、如何区别身体的前后端等)。
3、对比观察蚯蚓的运动(分别将蚯蚓放在粗糙纸上和光滑的玻璃板上,对比观察其运动情况及身体的变化)。
4、归纳蚯蚓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并进一步概括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练习1.体形的观察:蚯蚓的身体呈__色、_____形,由许多____状的体节组成。
有肉质唇的一端为身体__端,另一端为__端。
2.体表的观察:用放大镜观察蚯蚓腹面每个体节的中央。
用手触摸蚯蚓的身体表面。
蚯蚓的体表(干燥、湿润),感觉(光滑、粗糙),原因是有(刚毛、纤毛)的存在。
4.把活蚯蚓放在一张粗糙的纸上,观察其运动。
蚯蚓向前运动时,身体(前、后)固定,身体(前、后)变(粗、细),向前伸长,然后身体的(前、后)固定,身体的(前、后)变(粗、细),后部向前移动。
蚯蚓运动的速度较(快、慢),(有、无)声音。
5.把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其运动情况。
蚯蚓(能、不能)向前运动,速度(较快、较慢)。
师:谁能说一说蚯蚓有哪些特点?生:蚯蚓的身体是圆长形,身体分为许多体节;生:触摸蚯蚓的体节腹面处有粗糙的感觉,这是刚毛,它在运动时起到支撑的作用,配合肌肉协助运动;生:靠近环带的是身体的前端,远离环带的是蚯蚓的后端。
师:右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是否感觉有黏液?知道为什么吗?生:有黏液。
师:蚯蚓的体表比较湿润对它有什么意义吗?生:讨论思考后回答:可能与蚯蚓的呼吸有关。
蚯蚓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
师:对,体壁干燥的蚯蚓会因为无法呼吸而窒息死亡。
那么你们现在知道为什么在实验的过程中要使蚯蚓的体表保持湿润了吧。
师:你们知道蚯蚓的身体分节有何意义吗?生:使身体的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师:谁能描述一下蚯蚓的运动情况?生:在粗糙的纸上蚯蚓身体变粗变细,往前蠕动。
这与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以及刚毛的固定和支持作用有关;在玻璃板上蚯蚓身体变粗变细,但很难往前蠕动;在粗糙的纸上蚯蚓身体的运动比在玻璃板上运动的要快,因为在光滑的玻璃板上刚毛无法起支撑和固定的作用。
师:实验结束后你们准备怎样处理蚯蚓呢?生:放归到适于它生活的湿润的土壤中??;师:除了蚯蚓外,你还知道哪些环节动物?生:水中的水蛭、海边泥沙中的沙蚕??师:你们能否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生: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这样的动物称为环节动物。
师:接下来请我们看一段录像(教师播放蝗虫的录像),请注意观察生活状态。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板书设计】:第三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一、陆地生活的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二、蚯蚓【教学反思】: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什么是软体动物,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3)了解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分析,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分组实验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提高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