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线和它的画法优质课教案
9青岛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精品教案.2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
板书设计:10.2平行线和他它的画法
1.平行线的定义
2.平行线的画法
3.平行公理
课后反思:
D、直的铁路轨道线是不平行的
2、a,b,c是三条直线,如果a∥b,b∥c,那么()
A、a∥b B、a∥c
C、a=c D、以上全不对
3、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如果要使其中两条且只有两条平行,则它们()
A、没有交点B、只有一个交点
C、有两个交点D、有三个交点
4、如图,请用一副三角尺画图:
(1)经过点D画DE∥CB交AB于点E;
AB
2、借助一幅三角尺,你能在下图中经过直线AB外一点P画出一条直线与直线AB平行吗?
试一试并与同学交流。
.P
AB
3经过直线外一点,能。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提问问题、导学探究讨论内容、方式等)
1、填空
(1)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
(2)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记作,读作。
(3)经过,能且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2、如图:过点P画三角形ABC三边的平行线。
交流展示(内容、方式、过程等)
(一)展示交流。
(二)反思拓展。
1、观察右图:在立方体
(1)你能找出一对互相平行的棱吗?
(2)你能找出一对互相垂直的棱吗?
(3)你能找出一对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棱吗?
2、过角AOB内一点P画OA、OB的平行线。
归纳总结(教师总结、释难解疑及师生互动探究)
课题
9.2平行线和它的画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结合生活实际,直观认识平行线,揭示平行线的本质特征,能用数学工具画平行线。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和它的画法》教案、教学设计
2.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对平行线相关知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作业布置
1.基础巩固作业:
-请同学们完成课本第chapter页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解答等类型,旨在巩固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画法。
-讲解平行线的性质,如“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并举例说明。
2.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定义,理解平行线的性质。
-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逻辑思维能力,为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平行线的性质和应用”展开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探讨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平行线的性质和画法,建立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3.教学评价: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问答、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操作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注重过程性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运用,及时给予积极的反馈。
4.教学反思:
-教学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针对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3.合作探究作业:
-分成小组,讨论并撰写一份小报告,分析其中平行线的作用和意义。
-小组内分工合作,制作一份关于平行线性质和画法的思维导图,要求内容全面、结构清晰,并在班级内进行交流分享。
4.拓展延伸作业:
-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了解平行线与相交线在实际问题中的综合应用。
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和它的画法》教案、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2《平行线和它的画法》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2《平行线和它的画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9.2《平行线和它的画法》是学生在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画法。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画法,以及平行线的判定。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平行线的性质和画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但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平行线的性质和画法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关注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行线的定义,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画法,能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行线的性质和画法。
2.难点:平行线的判定。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操作实践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黑板、粉笔、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设备。
2.学具:每人一份平行线的学习资料,一份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如操场、教室里的桌椅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图片中有哪些线是平行线?”让学生回顾平行线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画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平行线与横截线所成的角相等。
画法:利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
3.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平行线的实例,让学生判断并画出平行线。
如:(1)判断下列直线是否平行,并说明理由。
(2)画出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教案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会利用一副三角尺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3、了解平行线的一些基本性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平行线的定义和它的画法.教学难点:会用一副三角尺画平行线.教学过程:(一)观察与思考:(1)你能在下面两幅图中找出平行线的形象吗?五线谱跑道(2)得出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了相交的情况外,还有不相交的情况.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3) CADB在图中,直线AB与直线CD平行,记作“AB∥CD”或“CD∥AB”,读作“AB平行于CD”或“CD平行于AB”(二)实验与探究:(1)如图①,P是直线a外的一点,用三角尺和直尺,按照下图所示步骤,便可画出经过点P的直线a的平行线b.请你动手画一画.①②③④P ba⑤(2)你能把上面画图的步骤叙述出来吗?(3)在上面的画图过程中,你发现经过点P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出几条?回答问题并得出结论:通过画图可以发现,过直线a外一点P,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能画出一条,并且只能画出一条.这就是说,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4)在⑤中,如果再在直线a,b之外取一点Q,画出直线c∥a(如下图),你发现直线b与c平行吗?Q cba回答问题并得出结论:通过画图可以发现,如果b∥a,c∥a,那么b∥c.这就是说,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三)练一练如图,过点P画直线PC∥OA,交OB于点C;过点P画PD∥OB,交OA于点D.OP B课堂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9.2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数学年级七年级学期春季课题9.2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教科书书名:七年级数学教材出版社:青岛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年12月教学目标1. 理解平行线的概念,会用符号表示两直线的平行关系2. 用三角尺和直尺过已知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平行线3. 掌握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4. 了解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概念;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平行线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教学过程一、观察与抽象1.抽象出示意图:平行线: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表示:c∥d2.播放一段聊城立交桥的视频,观察发现定义中“平面内”的精确性.3.展示生活中的平行线的实例,体会生活中处处都有“平行”4.辨一辨(巩固定义的理解)(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2)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线段是平行线.二、合作与发现1.已知直线a,画直线b∥a.a2.已知直线a和直线外一点P,利用三角板和直尺,经过点P,画出与直线a平行的直线b.平行线的基本性质: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互换再次完成,操作得到新发现.3.在直线a和直线b外任取一点Q,经过点Q,画出与直线a平行的直线c.平行线的性质: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三、巩固练习,巩固平行线的画法1.在如图所示的网格图上选取一点,经过这个点分别画出线段 a,b,c 的平行线.2.如图,过点 P画 PC∥OA,交 OB 于点 C;过点 P画 PD∥OB,交 OA于点D.四、课堂小结,谈收获,掌握知识技能,还要掌握数学学习方法五、欣赏与感悟,体会平行线在绘画中的应用六、作业布置,不仅掌握知识技能,也要增加数学活动经验1. 课本 34 页习题 9.2 第 1 题2. 课本 34 页习题 9.2 第 2 题3.写一篇课堂日记(这节课的收获与感悟)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青岛版数学10.2《平行线和它的画法》教案1(七年级下)
10.2平行线和它的画法一.知识引桥在日常生活中平行线的形象到处可见。
六棱铅笔的两条相邻的棱是平行的,教室中屏幕的上下边缘线是平行的,左右边缘线是平行的。
乐队使用的五线谱的五条线是平行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平行线?又该如何画平行线呢?二.探索新知1.平行线的定义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性质3.平行线的画法(1).“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2).“靠”(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边),(3).“移”(沿直尺移动三角板,直至落在已知直线上的三角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4).“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三.例题例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请给予改正。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定是平行线。
(2)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如果它们不平行那么一定相交。
(3)过一点可以且只可以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例2在同一平面内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有__________条,过直线外一点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有___________条。
四.练一练1.如果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条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的关系是A.相等 B.互补 C.相等且互余 D.相等或互补2.如图,一辆汽车在直线形公路AB上由A向B行驶,M、N是分别位于公路AB两侧的村庄。
设汽车行驶到点P时,离村庄M最近,汽车行驶到点Q时,离村庄N最近,请在图中公路AB上分别画出点P、Q的位置。
3.已知如图,(1)过点P作直线P C∥OA,与OB相交于点C;(2)过点P作直线P D∥OB,与OA的反向延长线相交于点D;(3)观察∠PDO,∠DOC,∠OCP,∠CPD的度数,你有什么发现?PA。
青岛版七下数学9.2平行线和它的画法教学设计
青岛版七下数学9.2平行线和它的画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青岛版七下数学9.2平行线和它的画法》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及画法。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平行线的概念,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的基本知识,对图形的观察和操作能力有一定的提高。
但学生对平行线的理解还停留在表面,不能很好地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体会平行线的性质和画法,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行线的定义,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画法,能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画法。
2.难点: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平行线的概念,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平行线的性质和画法。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课件。
2.学具:每人一份平行线的模型、练习纸。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平行线现象,如电梯、火车轨道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中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怎样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这些特点?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画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发现平行线的性质和画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平行线,并互相检验。
画平行线美术优秀教案(精选13篇)
画平行线美术优秀教案〔精选13篇〕篇1:画平行线美术优秀教案教学要求:1.使学生认识平行线,能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和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2.使学生初步学会利用画平行线和垂线的方法画长方形和正方形。
3.培养学生关于平行的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直尺和三角尺,一张纸和两根铁丝,长方体;学生每人准备直尺、三角尺、一张白纸和两根铁丝。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新1.下面哪几组的直线是互相垂直的?(投影显示)指出:在这里的相交直线里,有两组直线相交成直角,所以是互相垂直的。
2.引入新课。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除了像上面这样有相交的关系之外,还有不相交的情况。
我们今天就研究两条不相交的直线的关系,这就是平行线。
(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认识平行线。
(1)在投影仪上出示画的长方形。
老师把长方形的两条长边分别向相反方向延长,成为两条直线。
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两条直线会相交吗?指出:长方形两条长边延长后,这两条直线不会相交。
请同学们翻开练习本看一看,(老师出示练习本说明)假如延长练习本上的两条横线,得到的两条直线会相交吗?指出:练习本上横格线所在的两条直线也不会相交。
追问:长方形两条对边、练习本两条横格线所在的两条直线,都有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看一看第120页上的三组直线,哪个图中的两条直线不相交呢?(注意以“直线”的概念说明第二组是相交的) 指出:第三组的两条直线是不相交的。
(2)提问:我们刚刚看到的,长方形对边延长成的直线、横格线所在的两条直线、书上第三组图中的两条直线,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指出:它们都是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板书: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追问:再来看一看,长方形对边延长成的直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吗?(用手势在黑板上表示)练习本横格线所在的两条直线和书上第三组中的两条直线呢?(用手势表示)指出:这里都是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板书:在同一平面内)提问:如今你能说出上面每一组的两条直线是怎样的两条直线吗?小结: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课教案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能够识别和判断平行线。
2. 培养学生用直尺和圆规画出平行线的技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 平行线的特征: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3. 平行线的画法:使用直尺和圆规画出平行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概念和特征,学会用直尺和圆规画出平行线。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画出平行线。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平行线的性质和画法。
2. 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
3. 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平行线现象,引导学生关注平行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习平行线的性质:通过教材中的演示和学生的动手实践,让学生掌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这一性质。
4. 学习平行线的画法:引导学生观看教材中的画法步骤,分组实践,用直尺和圆规尝试画出平行线。
6.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画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线,并观察它们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
六、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思考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哪些内容掌握了,哪些内容还存在疑惑。
教师也应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为的教学做好准备。
七、课堂练习:在课堂的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这些练习题可以包括识别平行线、画平行线以及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问题等。
八、拓展活动:教师可以组织一些拓展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平行线,或者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平行线,并记录下来。
九、评价与反馈: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
这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七年级数学下册9.2平行线和它的画法说课稿
七年级数学下册9.2平行线和它的画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七年级数学下册》第9.2节“平行线和它的画法”是学生在学习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础知识上,进一步对平行线的认识和画法进行探讨。
本节内容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感受平行线的特征,学会利用工具画出平行线,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材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画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线段的基本知识,对图形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对于平行线的性质和画法,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中发现平行线的特征,并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画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学会用工具画出平行线。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画法。
2.教学难点:平行线的画法,尤其是如何准确地画出平行线。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画图工具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平行线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新知:讲解平行线的性质,让学生动手操作,学会用工具画出平行线。
3.巩固新知: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加深对平行线性质和画法的理解。
4.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平行线现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平行线的性质和画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平行线的性质和画法•平行线不相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利用工具(如直尺、三角板)•步骤:确定一条直线,画出一条与之平行的直线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表现、练习题和课堂小结。
9.2平行线和它的画法-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条形统计图-北京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用途,让学生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条形统计图是如何被运用的。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形式;
2.学会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3.掌握条形统计图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形式;
2.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
1.学生对于条形统计图的运用理解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用图示现场,介绍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所在。
2. 概念与规范
教师讲解条形统计图的定义和形式,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习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
需提醒学生要将数据分类,并确定合适的值域。
3. 练习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分组搜集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并对比、认识同组和非同组的数据。
4. 归纳与总结
通过学习,让学生自己总结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流程和应用范围,引导学生形成深刻的认识。
5. 作业
对于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需要利用所学知识制作条形统计图,并在下节课上进行讲解。
五、教学资源
工具
•活页板
•白板
•黑板
•常规画笔
六、教学评价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理解并运用条形统计图,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通过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的评价,来判断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教案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教案诸城市龙都街道吕标初中董砚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丰富的现实情景中,进一步了解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掌握有关的符号表示。
2.会用三角尺与直尺画平行线,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
过程与方法:1.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并了解平行线的有关性质2.立足现实情景,充分利用生活经验去体会理解平行线的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数学活动经历和体验,感受数学图形的丰富多彩,激发求知欲。
教学过程:想一想:同学们观察自己的课桌,看看课桌的两条边是什么关系,试着延长这两条边在足够远的地方能产生交点吗?读一读:自主学习课本第28页——第29页上方的内容,回答问题:1.平行线的定义有哪几个要素?2.请举出几个平行线的例子。
(铁路的两条铁轨、两条高压电线、马路的两边等)3.平行线的表示方法?讨论总结A BC D直线AB与CD平行,记作AB∥CD,读作AB平行于CD。
学一学:1、自学课本P29实验与探究。
自学后小组合作探究怎样画平行线?(教师首先播放“平行线的画法教学课件” )小组合作画出平行线并且写出画法。
用三角板过直线AB外一点P画平行线CD∥AB。
2、展示并总结方法: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二“靠”(用直尺紧靠此三角板的另一边)三“移”(沿直尺移动三角板,直至落在已知直线上的三角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
做一做任意画一条直线a,并在直线a外任取一点P,通过点P画直线a的平行线,看能画出几条?(学生画图,实际上只能画一条).Pa想一想归纳:(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对“有且只有”你是怎样理解的?考一考:课本挑战自我:自我完成后小组合作解决,比一比谁找的又快又对。
练一练:1、练习P302、3题2、补充练习:(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可能的位置关系是(2)在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的交点个数可能是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教案 (公开课获奖)教案 2022青岛版 (1)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平行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2.会利用一副三角尺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了解“经过直线外一点能且只能画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结论重点 :掌握平行线的定义和它的画法。
难点:会用一副三角尺画平行线。
课前延伸自学课本31-33页完成下列问题并据学习目标了解本节学习重难点一、观察与思考(1)生活中有哪些平行线的形象,试举3个例子。
(2)观察下列同一平面内的各对直线,它们各有怎样的位置关系?总结:在同一平面内......, 是平行线。
若直线AB 与CD 平行,记作 或 ,读作 。
课内探究实验与探究:画平行线 1、 工具:直尺、三角板2、 方法:一“放”;二“靠”;三“推”;四“画”。
3、请你根据此方法练习画平行线:已知:直线AB,点P,点Q.(1)过点P 画直线AB 的平行线CD,能画几条?(2)过点Q 画直线AB 的平行线EF,能画几条?它与过点P 的平行线平行吗?总结:(1)过点P 画直线AB 的平行线,能画 条;(2)过点Q 画直线AB 的平行线,能画 条;(3)在直线AB 外再找一个点,过这个点做直线AB 的平行线,能做 条;(4)再找直线外的几个点分别作直线AB 的平行线,都只能做几条?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结论: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 与这条直线平行。
这就是平行线的基本性质。
(5)你画的这些平行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
A B .P .Q通过画图可以发现,如果b //a,c//a,那么 。
这就是说 .课外拓展1、根据所学垂直、平行知识,自主设计,画一个物品的模型。
2、观察下图的立方体,回答:(1)你能找出一对互相平行的棱吗?(2)你能找出一对相互垂直的棱吗?(3)你能找出一对既不相交也不垂直的棱吗?教(学)后反思:有理数的乘法和除法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有理数的除法法则,会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会求有理数的倒数。
2、通过实例,探究出有理数除法法则。
七年级数学下册9.2平行线和它的画法教学设计
七年级数学下册9.2平行线和它的画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七年级数学下册9.2平行线和它的画法》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画法。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平行线的特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掌握平行线的画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直线、射线的基本概念,对图形的观察和操作能力有所提高。
但学生在空间想象力方面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
2.学会用直尺和圆规画平行线。
3.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
2.平行线的画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平行线的特征。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用直尺和圆规实践平行线的画法。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平行线的画法任务。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直尺、圆规、练习纸。
3.实例图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平行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平行线。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利用直尺和圆规,尝试画出平行线,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自己对平行线的理解和画法的掌握程度。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判断一个图形中的线段是否平行?让学生在思考中提高自己的空间想象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画法。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画法。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课教案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优质课教案第一章:导入1.1 课程背景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平行线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建筑物、机械设备、交通道路等。
本节课将通过探究平行线的性质和画法,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平行线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1.2 教学目标1. 了解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2. 学会使用直尺和圆规画平行线;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第二章:平行线的定义及性质2.1 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2 平行线的性质1. 平行线上的对应角相等;2. 平行线之间的夹角相等;3. 平行线上的垂线段相等。
第三章:画平行线的方法3.1 利用直尺和圆规画平行线1. 以一条直线为基准,确定另一条直线的方向;2. 在基准直线上任意取一点,用圆规画出与基准直线平行的圆弧;3. 以圆弧上的点为起点,用直尺画出与基准直线平行的直线。
3.2 利用已知平行线画未知平行线1. 已知两条平行线,确定第三条直线的方向;2. 在其中一条已知平行线上任意取一点,用圆规画出与第三条直线平行的圆弧;3. 以圆弧上的点为起点,用直尺画出未知平行线。
第四章:平行线的实际应用4.1 平行线在建筑中的应用如楼层之间的楼板、墙壁等,都需要利用平行线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
4.2 平行线在交通道路中的应用道路的设计需要利用平行线来保证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第五章:课堂练习与拓展5.1 课堂练习1. 利用直尺和圆规画出两条平行线;2. 已知一条直线和一条平行线,求证另一条直线也是平行线。
5.2 拓展活动设计一条交通道路,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画法,保证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第六章:平行线的判定6.1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6.2 判定练习(1)同位角相等的两条直线;(2)内错角相等的两条直线;(3)同旁内角互补的两条直线。
2. 运用判定方法,证明两直线平行。
画平行线教案
画平行线教案教案标题:画平行线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平行线的概念。
2. 掌握使用直尺和铅笔在纸上画出平行线的方法。
3. 能够应用平行线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直尺、铅笔、白板、黑板笔、几何图形模型等。
2. 学生准备:纸张、铅笔、橡皮擦。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1. 教师可以用白板或黑板上绘制两条平行线,并询问学生对平行线的认识。
2. 引导学生讨论平行线的特点和性质,以及平行线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Step 2: 理论讲解1. 教师通过示意图或几何模型向学生介绍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个平面上,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称为平行线。
2. 教师向学生解释平行线的标记方法,如使用平行符号“||”。
3. 教师讲解平行线的性质,如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相等的。
Step 3: 实践操作1. 教师向学生展示使用直尺和铅笔在纸上画出平行线的方法。
2. 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使用直尺和铅笔在自己的纸上画出平行线。
3. 学生可以尝试画出不同间距和角度的平行线。
Step 4: 练习与应用1. 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互相检查和纠正画出的平行线。
2. 教师提供一些简单的几何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平行线的知识进行解答,如求解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判断是否为平行线等。
Step 5: 总结与拓展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平行线的定义、性质和标记方法。
2. 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平行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展示相关的图片或示例。
3.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或作业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平行线的知识。
Step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
Step 7: 课后作业布置练习题,要求学生继续练习画平行线,并解答相关问题。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示意图、实物模型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练习和应用,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优质课教案
一、教与学目标:1. 理解平行线定义,了解平行线的表示方法,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平行线的过程,认识平行线的广泛应用。
2 .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平行线的画法,培养学生做图能力及基本技能。
3. 了解:“经过直线外一点有切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结论二、教学重难点及突破1. 重点平行线的概念及平行公理2. 难点平行线的概念和平行线的画法3. 教学突破平行线的概念是本节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时,展开表示两直线平行的事物图片,使学生对平行线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形成平行线的印象,出示实物模型“立方体”,通过直观感受概括出平行线的概念,然后,学生自主探究平行线的画法,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平行线的画法,使学生掌握要领。
平行公理是几何中的重要公理,这个公理的得出,主要采取动手操作和启发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画平行线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平行公理。
三..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立方体模型,游戏棒,一副三角板,一张白纸。
2学生准备一副三角板四、教与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教与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数学知识又用于生活。
很多数学知识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物发现,观察,探索,研究和分析,等,总结出来的规律。
现在我们也来观察一些实物,看能不能找到什么,(教师利用课件)(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问题导读:观察课件中的图案:先观察比较,再小组交流。
得:归纳:什么叫平行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再通过图片观察,合作交流到底什么是平行线呢?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内容:平行线和它的画法: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让学生总结)根据定义思考问题:1 ,2, 3表示方法:想一想最好用什么符号?--"//"。
如:AB//CD,或CD//AB,或a ∥b谈话:平行线指的是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位置关系的一种,还有没有别的位置关系呢?请同学们跟我做游戏,用游戏棒当作两条直线(教师把两根游戏棒洒落在桌面上)可形成多少种图形?活动:学生操作、互相交流、摆出两直线构成的位置关系。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精品》教案 2022年数学一等奖教案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一、教学目标:1. 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理解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平行与平行线的意义.2.掌握平行线的画法,灵活运用绘图方法画图.3. 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做图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平行线的概念及其画法.三、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谈话:用游戏棒当作两条直线〔教师把两根游戏棒洒落在桌面上〕可形成多少种图形活动:学生操作、互相交流、摆出两直线构成的位置关系.展示:设置这一情景,与学生的动手能力紧密相关,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二是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根底上体会空间想象能力,体会两条直线构成的位置关系,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二〕探究新知:1.问题导读:分类:把上图分类,再小组交流.得:归纳:什么叫平行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合作交流:命名: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举例:生活中那些图形也是平行的?质疑:书上为什么说“在同一平面内〞?——列举实例,理解概念.记法:想一想最好用什么符号?——“//〞.如:AB//CD,或CD//AB练习:以下图中那两条边平行的?用符号表示出来.我们还可以利用平行线的定义画平行线谁能到黑板上给大家画一组平行线?〔指名画〕这样画可以吗?这是大家凭感觉画的平行线,那么怎样才能画出符合要求的标准的平行线?这就需要用到工具和画平行线的具体方法.3.动手实践,探索方法.〔1〕想一想,你能用哪些方法画平行线?把想到的这些方法,把互相平行的线画在纸上.〔2〕交流汇报:你们是用哪些方法画平行线的呢?〔3〕小组合作研究如何画平行线.全班交流.哪个小组派代表边说边给大家演示一下如何画平行线.其他小组有补充吗?还有问题吗?指小组说〔一共两个组发言就差不多〕谁再来说说如何画平行线.〔第一步,……〕大家用自己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自己画一组平行线.同位互相狡换,想方法验证同位画的是否是平行线?谁来说你是怎么验证的?〔交流方法〕我们可以用画平行线的方法进行验证.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下面用画平行线的方法试着再来验证一下同位画的是否是平行线.你们感觉再画平行线时应该注意什么?〔让学生简单说说〕4.精讲点拨:教师板演平行线的画法并总结方法总结一下这几条可以概括为8个字.板书:画线、靠紧、平移、画线.教师示范.例11.能画出直线的平行线吗?2.过直线外一点,画直线的平行线.思考总结:平行线的定义是画平行线的依据,根据平行线的定义拓展出平行线的画法,要在动手过程中体会画平行线的步骤,熟练掌握平行线的画法,借此深入理解平行线的定义.5.稳固拓展通过任意两点画一条直线,再过直线外一点画出它的一组平行线.〔三〕学以致用:1.稳固新知:〔1〕判断: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分别是什么?〔3〕表达平行线的画法2.能力提升:〔4〕画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的正方形.〔四〕达标测评: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①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②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③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④直线A是平行线,直线B是平行线,直线A和直线B互相平行.〔〕2.直线AB 和外一点P ,过点P画直线CD ,使CD∥AB3.利用平行线的画法,画一个正方形,表示出互相平行的直线五、课后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①三角尺的一边与直线重合;②将直尺与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紧贴在一起;③沿直尺平移三角尺至给出的点;④沿三角尺的直角边经过点画线,这样就得到一组平行线了.〕六、作业布置:七、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三元一次方程组教学目标:①通过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类比学习,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会用“代入〞“加减〞把三元一次方程组化为“二元〞、进而化为“一元〞方程来解决;②再次经历找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的活动过程. 在解方程组的过程中体会其根本思想就是“消元〞.无论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还是三元一次方程组,推广到四元、五元、多元一次方程组,根本策略都是化多为少、逐一解决,具体措施都是“代入〞或“加减〞,以实现“消元〞,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从而得解;教学重点:让学生感受把新知转化为、把不会的问题转化为学过的问题、把难度大的问题转化为难度较小的问题这一化归思想;教学难点: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内容:问题1.甲、乙、丙三数的和是23,甲数比乙数大1,甲数的两倍与乙数的和比丙数大20,求这三个数.在这个方程组中,23x y z ++=和220x+y-z =都含有三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三元一次方程.像这样共含有三个未知数的三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关注概念中的三个要点:①未知数的个数;②未知数的次数;③未知数同时满足三个等量关系, 三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第二环节:类比学习,探究新知内容: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所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的根本指导思想——消元,以及消元的根本方法〔代入消元、加减消元〕,尝试对232+-20-x y z x y z x y ++=⎧⎪=⎨⎪=⎩ ① ②1 ③进行消元,从而解决问题1.步骤〔1〕选取一种方法解此三元一次方程组,由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标准表达. 步骤〔2〕在学生独立选择方法解决的根底上,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在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时的消元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有什么不同?解上面的方程组时,你能先消去未知数y 〔或z 〕,从而得到方程组的解吗?1.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可以类比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消元进行;2.用代入消元法:由于方程组③式的特点,可将③式分别代入①②式,消去x ,从而转化为关于y ,z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3.用加减消元法:由于③式中没有含z ,可以将①,②式联立相加,消掉z ,从而得到关于x ,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4.总结求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整体思路——消元,实现三元→二元→一元的转化.在消元过程中,消“谁〞都行,用那种消法〔代入法、加减法〕也可,但如果选择适宜,可提高计算的效率.第三环节:理解稳固内容:解方程〔1〕262-+18-x y z x y z x y ++=⎧⎪=⎨⎪=⎩ ① ②1 ③ 〔2〕102+3+173+2-x y z x y z x y z ++=⎧⎪=⎨⎪=⎩ ① ②8 ③第四环节:实际应用内容:某校初中三个年级共有651人,八年级的学生比九年级的学生人数多10%,七年级的学生比八年级多5%,求三个年级各有多少学生?解:由题意设七,八,九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x,y,z 人,得方程:651(1+10%)(+%)x y z y z x y ++=⎧⎪=⎨⎪=⎩① ②15 ③由②可将z 用y 表示,由③可将x 用y 表示,代入①可得到关于y 的一元一次方程.解得:231220200x y z =⎧⎪=⎨⎪=⎩所以,七,八,九年级的学生人数分别为231,220,200人.第五环节:课堂小结内容:〔1〕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2〕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注意选好要消的“元〞,选好要消的“法〞:代入消元、加减消元;(3)谈谈求解多元一次方程组的思路,提炼化归的思想.第六环节:布置作业;2.有同学说列三元一次方程组能解决的问题,一元一次方程也能解决,说一下你的看法.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内容属于选修学习的内容,主要突出对数学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同学进一步探究和拓展使用,在数学方法和思想方面需重点引导,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白解多元方程组的一般方法和思想,理解稳固环节需多注意多种解题方法的引导,并且比较各种解题方法之间的优劣,总结出解多元方程的根本方法.2.作为选修课,在内容上要让学生理解三元一次方程组概念的同时,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用三元一次方程组甚至多元方程组去求解实际问题的必要性,从而掌握本堂课的根底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理解对复杂的实际问题方程中元越多,等量关系的建立就越直接;充分理解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法解方程的优点和缺点,有关这一方面的题目要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合作,其理解才会深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与学目标:
1. 理解平行线定义,了解平行线的表示方法,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平行线
的过程,认识平行线的广泛应用。
2 .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平行线的画法,培养学生做图能力及基本技能。
3. 了解:“经过直线外一点有切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结论
二、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1. 重点
平行线的概念及平行公理
2. 难点
平行线的概念和平行线的画法
3. 教学突破
平行线的概念是本节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时,展开表示两直线平行的事物图片,使学生对平行线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形成平行线的印象,出示实物模型“立方体”,通过直观感受概括出平行线的概念,然后,学生自主探究平行线的画法,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平行线的画法,使学生掌握要领。
平行公理是几何中的重要公理,这个公理的得出,主要采取动手操作和启发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画平行线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平行公理。
三..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课件,立方体模型,游戏棒,一副三角板,一张白纸。
2学生准备
一副三角板
四、教与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五、教与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数学知识又用于生活。
很多数学知识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实物发现,观察,探索,研究和分析,等,总结出来的规律。
现在我们也来观察一些实物,看能不能找到什么,(教师利用课件)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问题导读:
观察课件中的图案:先观察比较,再小组交流。
得:
归纳:什么叫平行线?--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再通过图片观察,合作交流
到底什么是平行线呢?需要具备什么条件呢?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讲的内容:平行线和它的画法
:
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让学生总结)
根据定义思考问题:1 ,2, 3
表示方法:想一想最好用什么符号?--"//"。
如:AB//CD,或CD//AB,或a ∥b
谈话:平行线指的是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位置关系的一种,还有没有别的位置关系呢?请同学们跟我做游戏,用游戏棒当作两条直线(教师把两根游戏棒洒落在桌面上)可形成多少种图形?
活动:学生操作、互相交流、摆出两直线构成的位置关系。
展示:
设置这一情景,与学生的动手能力紧密相关,一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二是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体会空间想象能力,体会两条直线构成的位置关系,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3,想一想: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总结: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有两种位置关系:相交或平行
4 . .反馈练习: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永不相交的两直线叫做平行线()
B在同一平面内的两直线是平行线()
C在同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垂直或相交
D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E直线A是平行线,直线B是平行线,直线A和直线B互相平行()5. 画平行线。
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平行线的特点,大家掌握得都很好,你们还想学习画平行线吗?你认为该怎样画?请先在小组里面讨论讨论。
学生介绍:谁愿意把你们组方法给大家介绍一下?
﹤1﹥用一块直尺画。
问:这种方法可以吗?为什么?你们有没有疑问?(因为直尺的上下边的宽度相等,尺子的两边所在直线也是一组平行线,但是这样画的平行线宽度只能和直尺一样,如果要画更宽或更窄的平行线就不方便。
)【学生若不能提出局限性,教师便提出。
】
﹤2﹥用两块三角板画。
还有别的方法吗?为什么不用一块三角板直接平移画呢?
生:用一块三角板先画一条直线,再移动后画另一条直线。
这样画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是不受限制了。
可是,手一晃动,你们看画出来的就不平行了。
这是因为三角板在移的过程中歪掉了,那怎么才能保证三角板一直在平移呢?就必须用另
一块三角板(或直尺)的一边作为它移动的轨道,使它不晃动,就能保证画成的线是平行线
6.. 动手实践,探索方法。
(1)、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画平行线?: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在练习本上画出图形,请两名同学在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观察他们画的过程是否正确,然后师生一起订正。
教师通过课件演示画法,并强调画平行线有四个步骤:一放,二靠,三推,四画。
有的同学用别的方法画出了平行线,比如:折纸的方法,也很好
7. 问题拓展:
结合画图回答下列问题:已知直线AB能做几条直线平行于AB?C为直线外一点,过C点能作几条直线平行于AB?你们发现什么结论?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指导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教师引导:我们已经知道了平行线的具体画法,那么在你身边见过利用平行线做活的农民工吗?你能帮帮他吗?(让学生做课件上的题目)
让学生口述平行线的画法
三拓展训练,巩固新知(小测验)
1 课本上30页练习题3题
2….下列语句中,正确的个数是()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2)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即相交或平行
(3)若线段AB与CD没有交点则AB//CD
(4)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线段必平行
(A)1个(B)2个(C)3个(D)4个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有且只有一条
B、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经过一点有两条直线与某一直线平行
D、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4 (1)如图,长方体的各棱中,与AA1平行的棱有(),与它垂直的棱有(),不垂直也不平行的有()(最少填一个)(2)A1B1与BC所在的直线是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它们_____平行线(填“是”或“不是”),由此可知,在____内,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才能叫平行线。
四 归纳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知识,学习方法,感受,体会)
教师总结:
五 布置作业
教材31页A 组第1,2题
六 板书设计
10.2 平行线和它的画法
一 平行线的定义
二 平行线的画法
三 平行公理
七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画平行线,画法比较琐碎,学生容易忘记,教学时要让学生自己探讨,思考和感悟平行线的画法,然后在小组内说说怎样画,再在全班内交流,借助自己的力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老师单纯地说教要好的多,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A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