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精)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4篇

Not only rewards success, but also rewards failure.(页眉可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4篇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选自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研究的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食物,学生有直接的生活体验甚至见解。
通过本节的教学能使学生明白生物学是一门生活的科学,生物学就在我们身边。
同时为第三节“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教学打下基础。
本节内容共分为两部分: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教材展示了大量的图片资料和资料分析,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直观观察了解各种营养物质广泛存在于食品中,也给学生一个启示,即不能挑食、偏食,否则可能会出现营养不良。
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通过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对数据的分析能力等。
针对本节教材内容,我准备通过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明白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测定食物中的能量的科学方法,知道人体所需的能量于食物中的有机物,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真正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提问的权力以及学习、认知和习得的过程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课时安排:2课时本节内容较多,需要理解、记忆、动手的也较多,安排了两课时,本节为第1课时内容。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2、识记糖类、脂肪、蛋白质的食物,并理解其对人体的作用;3、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了解各种营养物质广泛存在于食品中。
2、加深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作用;
2.学习如何通过合理搭配食物摄入营养物质;
3.培养学生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
教学内容:
1.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
物质;
2.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及不同食物种类中的含量;
3.如何通过合理搭配食物获得全面的营养。
教学过程:
一、导入(约10分钟)
1.引出话题:请学生讨论一下,你们觉得什么样的食物是营养丰富的
食物?
2.激发学生思考:营养物质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二、新知讲解(约30分钟)
1.通过PPT或黑板,讲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三、案例分析(约20分钟)
1.给学生展示几个不同的饮食方案,让学生分析每种方案中所含的营养物质是否均衡。
2.让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不同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3.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份均衡的饮食方案,并解释他们的设计原则。
四、合作学习(约30分钟)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种食物类别,如谷物、蔬菜、水果、肉类等,并探讨这种食物类别中主要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2.要求每个小组列举出该类食物中营养物质含量较高的代表性食物,并制作海报或PPT进行展示。
3.让学生观察其他小组的展示,并提问、讨论。
五、巩固扩展(约30分钟)
1.设计一道选择题,让学生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回答。
2.进行小组讨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或不理解的地方。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教案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以及它们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知道如何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3. 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
2. 各种营养物质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1. 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2. 如何做到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危害。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食物样本,如水果、蔬菜、肉类、奶制品等。
2. 准备有关营养物质作用的相关资料。
3. 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
教案内容请稍等,我还需要为您提供后续章节。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各种食物样本,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含有什么营养物质。
2. 讲解六大类营养物质:介绍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的名称、特点和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合理膳食的危害。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营养均衡。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营养物质的作用。
七、课后作业:1. 列举出五种食物,并说明它们所含的营养物质。
2. 分析自己一天的饮食,判断是否营养均衡,并提出改进措施。
3. 调查家庭成员的饮食习惯,分析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的现象,并提出建议。
八、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营养物质的认识和理解。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对营养物质搭配的认识。
九、教学反思:1. 学生对营养物质的认识是否准确?2. 学生是否能理解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3. 学生是否能掌握如何合理搭配食物,保证营养均衡?4. 教学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的地方?十、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食品加工厂,了解食品加工过程中营养物质的变化。
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精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量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经历检验食物营养的过程,体验合作探究的快乐。
(2实践“先探后做,问题引领”的劳技教学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教学重点1.营养物质的类别、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探究的一般过程及对探究数据的处理教学难点如何减少实验的误差探究活动的组织及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改进导入汽车奔跑需要汽油,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动物生活需要吃食物,那么人呢?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是来自外界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吃过哪些食物?它们都来自哪些生物?。
生:肉、蛋、菜、奶……生:我们吃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来自植物,肉、蛋、奶等来自动物。
目标展示一、糖类、脂肪、蛋白质参看三维目标(展示方式要灵活教师提出问题:每个同学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并通过查阅教科书第41~42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把这两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填入P21资料分析的表格中。
(课本P25观察与思考指导学生查阅表格。
这两种食物中各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它们所占比例相同吗?请同学们讨论。
糖类、蛋白质、脂肪对人体有什么作用呢?它们又是靠哪些食物提供的呢?请同学们阅读第22页的学生认知目标学生讨论:(学生写出两种食物,查阅教科书第41~42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并填写资料分析中的表格生:写出的食物有米饭、面、猪肉等。
这两种食物中都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无机盐等六类营养物质。
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多少不同。
讨论作答学生解答问题,交流得出正确答案二、探究活动课文,在书上画出来,也可小组讨论,并填写下表:作用来源蛋白质糖类脂肪师:巡视、指导学生看书和完成以上讨论,并给予表扬。
师: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最新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
让学生了解每种营养物质的作用。
1.2 教学内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种类。
营养物质的作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种类及其作用。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了解。
1.4 教学准备PPT课件。
食物样品。
1.5 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讲解: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种类及其作用。
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了解。
第二章:蛋白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蛋白质的来源。
让学生了解蛋白质的作用。
2.2 教学内容蛋白质的来源。
蛋白质的作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蛋白质的来源及其作用。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蛋白质的了解。
2.4 教学准备PPT课件。
蛋白质食物样品。
2.5 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的来源及作用。
讲解:讲解蛋白质的来源及其作用。
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蛋白质的了解。
第三章:脂肪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脂肪的来源。
让学生了解脂肪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脂肪的来源。
脂肪的作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脂肪的来源及其作用。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脂肪的了解。
3.4 教学准备PPT课件。
脂肪食物样品。
3.5 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脂肪的来源及作用。
讲解:讲解脂肪的来源及其作用。
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脂肪的了解。
第四章:碳水化合物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碳水化合物的来源。
让学生了解碳水化合物的作用。
4.2 教学内容碳水化合物的来源。
碳水化合物的作用。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及其作用。
采用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碳水化合物的了解。
4.4 教学准备PPT课件。
碳水化合物食物样品。
4.5 教学过程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及作用。
讲解:讲解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及其作用。
互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碳水化合物的了解。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最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2. 帮助学生理解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以及缺乏时可能出现的病症。
二、教学重点:1.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
2. 每一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三、教学难点:1. 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
2. 如何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
四、教学准备:1. 食物营养知识PPT。
2. 食物模型或食物图片。
3. 学生分组,每组一份食物样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生物知识,如人体需要哪些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在哪些食物中可以找到等。
2. 新课导入:介绍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分别是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3. 课堂讲解:1) 讲解每一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2) 分析缺乏某一类营养物质可能导致的病症。
3) 强调保持合理饮食结构的重要性。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分析一份食物样本中的营养物质,并展示他们的发现。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6.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制定一个合理的饮食计划,并在下一节课上分享。
7.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食物营养知识。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认为的健康饮食习惯和不良饮食习惯,并分享各自的观点。
2. 案例分析:教师提供一些关于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教师提出与食物营养物质相关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2. 游戏环节:设计一个关于食物营养的问答游戏,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八、拓展学习:1. 让学生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方面的资料,进行课堂分享。
2. 参观食品店或超市,让学生学会阅读食品标签,了解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2课时)(教学设计预习导学)七年级生物下册(人教版)

4.家庭营养餐单设计:请同学们为家人设计一份营养餐单,包括早餐、午餐和晚餐。要求餐单中的食物种类丰富、营养均衡,体现科学饮食的原则。同时,解释餐单中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及其作用,让家人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并掌握食物中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在食物中的来源。
2.学会分析食物成分表,进行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以实现营养均衡。
3.培养学生关注日常饮食中的营养问题,提高健康饮食意识。
(二)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例如,通过提问“为什么我们需要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引导学生思考营养物质的重要性。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食物中六大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和摄入建议。
2.强调营养均衡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科学饮食,预防营养不良和过剩。
3.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共同提高健康饮食意识。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调查家人的饮食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给出改进建议,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5.整合跨学科知识,如结合数学学科中的数据统计分析,让学生学会解读食物成分表,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针对教学重难点,以下教学设想旨在突破难点:
1.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不同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剩导致的健康问题,如蛋白质缺乏导致的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引起的疾病等,从而加深对营养物质作用的认识。
2.设计课堂互动游戏,如“营养连连看”,让学生在游戏中熟悉各种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提高记忆效果。
《食物中的营养》 教案 教学设计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以及它们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食物,促进身体健康。
3.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 合理膳食的原则。
3. 实践操作:学会查看食品标签,了解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三、教学重点:1.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每一类都是人体所必需的。
2. 学会查看食品标签,了解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合理膳食的原则及意义。
2. 学会查看食品标签,掌握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3. 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提高观察、思考能力。
4.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查看食品标签,增强实践能力。
教案内容请参考下文: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各种食物,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食物中含有什么营养物质?它们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出本课主题——食物中的营养。
二、自主学习1.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教材,了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 学生思考并回答:每一类营养物质对人体有什么作用?三、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做到合理膳食?2. 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出合理膳食的原则。
四、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五、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查看食品标签,了解食品中的营养成分。
2. 学生汇报查看结果,分享食品中的营养价值。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食物营养的认识。
2. 学生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提出改进措施。
七、课后作业1. 学生绘制食物营养图,展示六大类营养物质在食物中的来源。
《食物中的营养》 教案 教学设计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以及它们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提高对食物营养的认识。
3.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等方式,掌握食物中营养素的来源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 各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3. 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以及它们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2. 教学难点:各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及其平衡饮食的原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食物中的营养素。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对健康的影响。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食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素。
2. 讲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介绍每种营养物质的作用、食物来源,以及摄入过多或过少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平衡饮食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做到平衡饮食,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提出改进措施。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制定一份合理的食谱。
六、教学活动设计1. 实验:安排一次实验课,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食物在消化过程中的变化。
例如,通过观察面包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了解淀粉的分解。
2. 观察:让学生观察日常饮食中的食物,识别其中的营养物质,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七、学生活动设计1.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每组负责调查一种食物的营养成分,并向全班同学汇报。
2. 个人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设计一份为期一周的食谱,注意平衡摄入各种营养物质。
八、教学评价设计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食物中的营养》 教案 教学设计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 知道每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能力目标:1. 学会分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2. 能够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关注饮食营养。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我成长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日常饮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讲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3. 分析每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第二课时:营养素的摄入与平衡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营养素摄入的重要性。
2. 讲解营养素的摄入标准和平衡原则。
3. 学习如何根据个人需求合理搭配食物。
第三课时: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1. 导入: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
2. 讲解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3. 学习如何辨别和选择安全的食品。
第四课时: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1. 导入:引导学生学会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2. 学习如何根据个人需求制定膳食计划。
3. 分享优秀的膳食计划案例。
第五课时:饮食与健康生活方式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
2. 讲解如何通过合理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3. 学习健康饮食的习惯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活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学习方法的运用。
终结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小测验等方式进行。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食物中的营养》2. 课件: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营养素的摄入与平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饮食与健康生活方式。
教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认识食物中不同营养物质的作用。
1.2 教学内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概述营养物质的分类和作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了解。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4.2 讲解:详细讲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1.4.3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了解。
第二章:碳水化合物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碳水化合物的概念和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来源的碳水化合物。
2.2 教学内容:碳水化合物的概念和作用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和摄入途径讲授法:讲解碳水化合物的概念和作用。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对碳水化合物的了解。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碳水化合物的概念。
2.4.2 讲解:详细讲解碳水化合物的概念和作用。
2.4.3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碳水化合物的了解。
第三章:蛋白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蛋白质的概念和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来源的蛋白质。
3.2 教学内容:蛋白质的概念和作用蛋白质的来源和摄入途径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蛋白质的概念和作用。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对蛋白质的了解。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蛋白质的概念。
3.4.2 讲解:详细讲解蛋白质的概念和作用。
3.4.3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蛋白质的了解。
第四章:脂肪让学生了解脂肪的概念和作用。
引导学生认识不同来源的脂肪。
4.2 教学内容:脂肪的概念和作用脂肪的来源和摄入途径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脂肪的概念和作用。
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对脂肪的了解。
4.4 教学步骤:4.4.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脂肪的概念。
4.4.2 讲解:详细讲解脂肪的概念和作用。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材分析】在本节的“想一想,议一议”中,讨论的问题是航天员的食物应含有哪些成分,以及为什么要含有这些成分。
这样设计的目的,一方面,航天员的食品这一比较新奇的事物容易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从而为做好本节的教学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知道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了解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和缺乏症状。
3.通过探究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的实验,加深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4.通过观看录像,总结营养物质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列表归纳的能力。
5.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来自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6.在小组实验过程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各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
2.教学难点(1)各类营养物质的主要作用。
(2)“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⒈导入:问题导入。
同学们,我们上学期都学过,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像植物,作为我们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它所需的营养来自光合作用合成的淀粉等有机物,可以自给自足。
但我们人并不能像植物一样自身合成,并且我们的一举一动都要消耗能量。
比如同学们现在在认证听老师讲课,眨眼睛,动脑筋,都需要能量的消耗,所以为了满足我们自身的生命活动,我们才有了一日三餐,那我们平时摄取的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本节课的学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板书本节课学习的主题: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任务一: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问题引导,自主探究】各学习小组分别写出两种常吃的食物,并查阅教科书第38-39页“常见的食物成分表”,查阅完毕后,同桌之间进行交流,看看不同食物中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否相同。
《食物中的营养》 教案 教学设计

《食物中的营养》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以及它们的作用。
3.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2. 营养物质的作用3. 合理搭配食物,均衡营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以及它们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合理搭配食物,做到均衡营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看食物模型和图片,加深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直观认识。
2. 采用讲解法,教师讲解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合理搭配食物,做到均衡营养。
4.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营养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饮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讲解:讲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以及它们的作用。
3. 演示:展示食物模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了解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合理搭配食物,做到均衡营养。
5.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营养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饮食。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合理搭配食物,均衡营养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合理搭配食物的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和实践。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认识和理解。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是否能够掌握合理搭配食物的方法。
3. 作业批改: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于食物营养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参观活动,让学生参观农场或食品加工厂,加深对食物来源和营养价值的认识。
2. 邀请营养师或医生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加专业地了解食物营养知识。
八、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反馈。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篇一: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案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技能目标: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测定食物中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的其他生物。
二、教学重点:1、营养物质的类别、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探究的一般过程。
三、教学难点:探究活动的组织及进行。
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学生分组及分配工作,准备好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各种材料、用具。
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与本节课有关的知识,并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2、思考实验方案来证明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五、课时:2课时。
六、教学过程:1、课程引入:大家好!我们每天都要摄入大量的食物来维持我们的生命和各项活动,那么我们想一下,食物中到底含有哪些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身体各部分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围绕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今天的内容《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板书课题)1展示图片,我们都说,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那么,食物中有没有水呢?如果有,2、教学内容:○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呢?现在,老师给大家做个实验:取适量的小麦种子,置于洁净的试管底部,用试管夹夹住然后置于酒精灯的外焰,一段时间后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呢?(提问)我们会看到试管内壁底部靠近小麦种子的地方附着着一层小水珠(学生回答)。
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食物中含有水分。
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
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水都无法进行。
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②我们接着进行实验:将小麦磨成面粉用水和起来,捏成一个面团,用一层纱布包住,然后将其浸入一盆清水中,用手揉搓。
不一会儿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提问)我们会看到盆里的清水变得浑浊了。
(学生回答)接下来,我们取适量浑浊液体于试管中,加入碘试液,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成了蓝色。
根据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碘与什么反应能变成蓝色呢?对,是淀粉。
教案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 让学生知道每一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3. 培养学生健康饮食的习惯,提高营养素养。
二、教学重点:1. 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
2. 每一类营养物质的作用及其食物来源。
三、教学难点:1. 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的作用。
2. 如何做到合理膳食。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原因。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如何做到合理膳食。
五、教学准备:1. 食物营养知识PPT。
2. 食物营养相关案例。
3. 小组讨论问题。
4. 教学视频或图片。
第一章: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 引入:展示食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 讲解:介绍六大类营养物质的概念和作用。
3. 互动: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营养知识。
第二章:蛋白质1. 引入:讲解蛋白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2. 互动:学生分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3. 案例分析:分析蛋白质不足和过量的危害。
第三章:糖类1. 引入:讲解糖类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2. 互动:学生分享糖类丰富的食物。
3. 案例分析:分析糖类不足和过量的危害。
第四章:脂肪1. 引入:讲解脂肪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2. 互动:学生分享脂肪丰富的食物。
3. 案例分析:分析脂肪不足和过量的危害。
第五章:维生素和无机盐1. 引入:讲解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2. 互动:学生分享维生素和无机盐丰富的食物。
3. 案例分析:分析维生素和无机盐不足和过量的危害。
六、水分1. 引入:讲解水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2. 互动:学生分享日常生活中的饮水习惯。
3. 案例分析:分析水分不足和过多的危害。
七、膳食纤维1. 引入:讲解膳食纤维的作用和食物来源。
2. 互动:学生分享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3. 案例分析:分析膳食纤维不足和过量的危害。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教学设计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知道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
(2)识别食物中含有的主要营养物质。
2、能力目标(1)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和归纳能力。
(2)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关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认识合理膳食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及其作用。
(2)探究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
2、教学难点(1)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
(2)探究实验的设计和实施。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多媒体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有关美食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问:“我们每天吃各种各样的食物,这些食物中都含有哪些营养物质呢?这些营养物质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作用呢?”从而导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展示常见食物的图片,如米饭、面包、牛奶、鸡蛋、蔬菜、水果等,让学生讨论这些食物中可能含有的营养物质。
(2)讲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2、糖类(1)介绍糖类的种类,如葡萄糖、蔗糖、淀粉等。
(2)讲解糖类的作用:是人体最主要的供能物质。
(3)举例说明生活中富含糖类的食物,如米饭、馒头、土豆等。
3、脂肪(1)讲解脂肪的作用:是人体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2)举例说明富含脂肪的食物,如肥肉、植物油、坚果等。
4、蛋白质(1)介绍蛋白质的作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修复的重要原料。
(2)举例说明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豆类等。
5、维生素(1)展示缺乏维生素引起的各种疾病图片,如夜盲症、坏血病、佝偻病等。
(2)讲解维生素的种类和作用,以及富含各种维生素的食物。
6、水和无机盐(1)讲解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参与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设计

游圣源湖作文400字
《游圣源湖》作文一
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讲我游圣源湖的经历,可有意思啦!
周末的时候,爸爸妈妈带我去了圣源湖。
一到那儿,我就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了。
湖水清清的,像一面大镜子,能清楚地看到水里的小鱼在游来游去。
湖边有好多柳树,柳枝随风飘舞,就像小姑娘的长辫子。
我还看到好多五颜六色的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可漂亮啦!
我沿着湖边的小路跑啊跑,听到了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好像在说:“欢迎你来玩!”我跑得满头大汗,但是特别开心。
圣源湖真是个好玩的地方,下次我还要来!
《游圣源湖》作文二
小伙伴们,我跟你们说,我去圣源湖玩啦,那里可美啦!
一走进圣源湖,我就看到一个大大的广场,好多人在那放风筝呢。
风筝飞得高高的,有老鹰的,有蝴蝶的,好看极了!
我沿着台阶往下走,来到了湖边。
湖水可真清啊,能看到水底的石头。
湖面上还有几只小鸭子在游,它们一会儿钻进水里,一会儿又冒出来,可好玩啦!
我走累了,就坐在湖边的椅子上休息。
一阵微风吹来,特别凉快,风中还带着花的香味。
圣源湖,我太喜欢你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教学目标:
知识: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列举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2.说出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来源与相应的缺乏症。
能力:
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进一步提高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并实施探究计划、处理数据和分析探究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同人类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生物圈中其他生物的观点,培养学生爱护其他生物的情感。
2.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分析:
主要营养物质的作用和营养物质的食物来源。
每天摄入食物,是人体获取营养物质的途径。
只有知道每种营养物质的作用和食物来源,学生才有可能自觉做到合理膳食,同时也为完成本章第三节的设计活动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分析:
1.食物中的能量是人体能量的来源。
理解能量的概念,对初一学生来说有一定困难。
教师可以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在此基础上就实际现象让学生明白食物中储存有能量,再进一步通过探究活动证实食物中储存能量,这些能量是人体能量的来源。
2.探究过程中数据的处理和误差分析。
学生由于缺少必要的物理、化学知识,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时会感觉困难。
教师在进行必要的知识铺垫的基础上引导同学讨论,在讨论中互相启发,不断完善。
教学策略:
为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请同学来描述如何使用“食物成分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在分析讨论中,让学生体会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与人体细胞所含物质的联系,然后再介绍各类营养物质的作用。
开展探究活动帮助学生认同糖类、脂肪、蛋白质中含有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通过实例以及形象、具体的挂图,介绍无机盐与维生素的缺乏症,使学生能够在直观的刺激下积极主动地掌握这部分内容。
本节需要3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各种食物图片。
无机盐与维生素的缺乏症的图。
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各种材料、用具。
将学生分成4至5人的小组,选出组长,并分工负责操作、记录、处理数据和发言。
制作PPT。
学生:调查当地人们都常吃哪些食物。
预习与无机盐、维生素相关的知识;上网查阅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糖类、脂肪、蛋白质;二、“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探究实验方案设计,学生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和完善实验方案。
板书设计:
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一、糖类、脂肪、蛋白质: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1.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2.脂肪——人体的备用能源物质
3.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重要物质
二、探究实验:测定食物中的能量
三、水和无机盐
1.水——细胞的主要成分,运输物质
2.无机盐——含量少,作用大。
四、维生素——种类多,需要量很小,作用不可替代。
课后反思:
本节教学时数比教参的建议多用一课时,这样有利于目标的达成。
对三类有机营养物质的作用的教学,一定要让学生既明白共性,又明确区别。
对探究活动——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按探究活动的一般步骤进行方案设计,同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应该让学生明了存在着实验误差,实验的结论应该先定性(即有没有能量存在),后定量(即有多少能量存在)。
这样的实验要求使学生能够较为轻松地达到,并为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发挥的空间。
课后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开放实验室,使学生能够进行进一步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无机盐和维生素的教学要借助书上的材料,帮助学生掌握。
最后的分组答题,有益于学生复习巩固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