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第三章 小城镇的性质与规模
小城镇规划原理第五讲
-良好的卫生环境
-交通便利、供电可靠、 生产及废水处理方便 -近远期兼顾考虑 -靠近取水构筑物
2、给水管网的规划布置 (1)树状网
是将水厂泵站或水塔到用户的管线布置成树枝状,管 径随所供给用户数量的减少而逐渐变小。 特点:构造简单、管线总长度短,节省投资;但安全可靠性差。 适用:小城镇建设初期
Company Logo
2、环形放射式
优点:通达性较好;利于与现状及自然地形结合,易 于组织城镇的轴线系统和景观。 缺点:易造成中心区的交通拥挤和过度集聚;用地规 整性差。
适用于规模很大的小城镇。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2、道路横断面综合设计
(1)道路横断面的形式
一块板(单幅路):混合行驶, 车速较低,用地最节省,建设投资 较少。
二块板(双幅路):利于提高行 车速度,保证安全;利于照明和绿 化布置;建设投资介于一快板与三 块板之间。 三块板(三幅路):大大提高了 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易于照明布 置;遮阳效果较好;利于居住生活 的安宁;建设投资用地最大,造价 较高,但便于分期修建,也利于地 下管线的分期敷设。
小城镇道路的路幅宽度可参考表P175页6-3选定。
(3)道路的横坡
横坡
是指以道路横断面为视角, 从道路中心或从一端到另一端 的坡度,用百分数来表示。
影响因素
路面的材料、道路组成部分 的宽度、当地降雨强度、道路 纵坡大小。 Nhomakorabea
Company Logo
(二)小城镇道路平面设计
基本要求
5、满足小城镇 景观的要求
3、充分结合地形、 地质条件
(完整版)城市规划资料集电子版
城市规划资料集电子版篇一:城市规划资料集内容详述(第1分册总论概论)目录第一部分城市规划概述第二部分城市规划体系第三部分城市规划重要文件、法规资料索引附件《开发区规划管理办法》(1995年6月1日建设部令第43号发布)各章引据的文件、法规和技术标准目录后记(第2分册城镇体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目录第一部分城镇体系规划 1 概述2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3 跨行政区域城镇体系规划4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例简介5 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二部分城市总体规划 1 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2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 3 城市性质、城市规模 4 城市总体布局 5 城市用地规划第三部分城市分区规划 1 概述 2 常用表格 3 实例第四部分城市总体规划实例共计60个实例附录城市空间发展战备规划研究(或称“概念规划”)1 概述2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实例后记(第3分册小城镇规划)目录1 小城镇界定、类型和发展 1.1 小城镇界定 1.2 小城镇的类型1.3 小城镇的作用、发展理论和现状1.4 国外小城镇建设2 小城镇规划特点、依据和原则 2.1 小城镇规划特点2.2 小城镇规划依据 2.3 小城镇规划原则 2.4 小城镇建设指导思想3 小城镇规划的内容、程序与审批 3.1 小城镇规划的一般任务 3.2 小城镇规划编制程序3.4 小城镇镇域规划的任务、内容、深度和成果3.5 镇区总体规划任务、内容、深度和成果3.6 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任务、内容、深度和成果3.7 小城镇修建性详细规划任务、内容、深度和成果3.8 小城镇规划的编制管理与审批主体4 小城镇规范的基础资料 4.1 基本要求4.2 小城镇总体规划阶段基础资料4.3 其他相关资料 4.4 详细规划基础资料 5 镇(乡)域村镇体系规划5.1 镇域村镇体系5.2 镇域村镇发展条件的评价 5.3 镇城镇化发展水平预测 5.4 镇域职能结构5.5 镇域村镇体系规模等级结构 5.6 镇域村镇空间分布结构5.7 镇域村镇体系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5.8 镇域基础设施及社会设施 6 小城镇的性质与规模6.1 小城镇的性质 6.2 小城镇规模 6.3 小城镇总体布局7 小城镇总体布局 8 小城镇专项规划9 小城镇详细规范(建设规划) 10 小城镇建设与管理附录一:《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附录二:《村镇用地分类》参考文献(第4分册控制性详细规划)目录第一部分论述1 控制性详细规划生产的背景及其发展1.1 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的背景 1.2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 2 国外、港台地区类似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2.1 德国的区划法 2.2 美国的区划法 2.3 英国2.4 日本城市规划法和建筑基本法 2.5 香港的“契约”控制2.6 国外及港台地区类似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立法3 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内容3.1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涵义和作用 3.2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内容 3.3 确定土地使用强度的因素 4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成果4.1 规划文件 4.2 规划图纸第二部分附件1 土地使用与建筑管理技术规定实例——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 建筑容量确定的参考资料2.1 南京市建筑容量控制确定的办法2.2 南京市场建筑容量一览表 2.3 有关土地使用强度的资料 3 深圳市法定图则3.1 前言3.2 法定图则的定义、内容及编制的基础条件3.3 深圳法定图则在控制详细规划阶段立法的进展3.4 深圳法定图则的实施评价4 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经济分析理论与实例4.1 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经济分析理论与实例4.2 温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经济分析实例4.3 泉州古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经济分析实例5 国外及香港地区类似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实例5.1 德国的地区详细规划基本规划 5.2 英国的地方规划(地区规划)基本规划5.3 香港西九龙填海区分区计划大纲第三部分实例1 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整成果实例——嘉兴市南湖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 控制性详细规划分类实例(第5分册城市设计(上、下))目录上册 1 总论1.1 编写立意1.2 城市设计简史与范畴、理论和原则1.3 现代城市设计理念与渊源 1.4 我国当代城市设计进展 1.5 城市设计基本要素2 区域发展战略及总体城市设计:区域、城市、中心城、分区 2.1 概述2.2 秦皇岛西部滨海地带 2.3 深圳总体城市结构 2.4 广州城市发展战略概念 2.5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结构 2.6 上海城市空间发展结构2.7 澳大利亚堪培拉总体城市设计 2.8 美国旧金山城市设计研究 2.9 上海中心城总体城市设计研究 2.10 浙江金华总体城市设计2.11 上海中心城分区城市设计结构2.12 唐山市中心城区 2.13 宜昌中心城区2.14 昆明主城核心区概念规划 2.15 山东蓬莱中心城区3 城市局部范围的城市设计(一):中心、商业街、大道 3.1 概述3.2 上海虹桥新区 3.3 上海陆家嘴中心区 3.4 深圳中心区3.5 北京商务中心(CBD) 3.6 北京中关村西区 3.7 上海人民广场地区3.8 上海南京东路商业步行街 3.9 北京王府井商业街3.10 大连城市中轴——人民路、中山路3.11 大连星海湾商务中心 3.12 江阴新中心 3.13 嘉兴中心区3.14 哈尔滨中央大街步行街 3.15 厦门市府大道地区3.16 厦门旧城保护民中山路商业步行街3.17 中山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3.18 澳大利亚布进而斯班步行街 3.19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尼可莱特步行街3.20 香港中环、湾仔步行系统 3.21 北京长安街 3.22 青岛东海路3.23 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3.24 法国巴黎德方斯副中心区 3.25 美国华盛顿宾夕法尼亚大街 3.26 美国华盛顿中心区 3.27 德国柏林新行政中心下册4 城市局部范围城市设计(二):旧城保护、居住区4.1 旧城保护城市设计概述 4.2 北京中轴线4.3 北京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5 城市局部范围的城市设计(三):滨水区6 节点的城市设计:中外城市节点实例本分册有关项目组稿撰稿者名单提供城市设计项目实例的机构参考文献后记(第6分册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目录 1 总论1.1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概念 1.2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分类 1.3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分级结构 1.4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分布和基本区位模式1.5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选址 1.6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规划布局 1.7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的交通组织 1.8 城市公共活动中心规范设计的发展趋势1.9 中国七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布局比较2 城市综合性公共中心2.1 城市综合性公共中心概述及空间布局 2.2 城市综合性公共中心的结构形态2.3 城市综合性公共中心的交通组织2.4 实例3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3.1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的概念、内容构成和功能3.2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的选址和分级3.3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的规划布局3.4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的景观和环境设计3.5 城市行政、文化中心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3.6 实例4 城市商业中心4.1 城市商业中心概述4.2 城市商业中心的内容和功能 4.3 城市商业中心的分级和规模 4.4 城市商业中心的规划布局 4.5 步行商业街的规划设计 4.6 城市商业中心的交通组织4.7 城市商业中心的环境和景观设计4.8 城市商业中心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4.9 实例5 城市商务中心5.1 城市商务中心的概念 5.2 城市商务中心的基本特征 5.3 城市商务中心的规模 5.4 城市商务中心的功能5.5 城市商务中心的空间结构 5.6 城市商务中心的交通5.7 城市商务中心的控制性详细规划5.8 实例6 城市体育中心6.1 城市体育中心概述6.2 城市体育中心的选址原则 6.3 城市体育中心的分类和构成 6.4 城市体育中心的交通组织 6.5 城市体育中心的功能分区规划 6.6 社会化、产业化的体育及体育设施6.7 实例7 城市博览、会展中心7.1 城市博览、会展中心的概述 7.2 城市博览、会展中心的功能构成及类型7.3 城市博览、会展中心的选址 7.4 城市博览、会展中心的规划布局和交通组织7.5 部分博览、会展中心的技术指标7.6 实例参考文献后记(第7分册城市居住区规划)内容提要本书包括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的相关内容,包括总论、住宅与住宅组群、公共服务设施、道路交通与停车设施、绿地、户外场地与环境设施、住区更新、市政公用设施、竖向设计、实例。
郑州城市总体设计规划
市人民政府市城市总体规划〔2021-2021〕城市总体规划文本〔一〕〔 zzupb 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2649 更新时间:2005-12-31 文章录入:zzupb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市城市总体规划,通过十几年来的贯彻实施,市的经济、社会开展和城市建立取得了重大成就,1992年进入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投资硬环境40优行列。
实践证明,原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根本原则是正确的,对市的建立和开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为了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和开展方向,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把建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商贸城市〞的指示精神,本次规划在原规划根底上,依据?中华人民国城市规划法?、?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立用地标准?等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及省、市经济社会开展战略,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展必要的修订。
第二条城市总体规划修订的重点是:1.调整城市开展规模,确定城市开展目标。
2.健全城市综合效劳功能,强化商贸金融设施建立。
3.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全市城镇体系。
4.建立综合交通体系,突出交通枢纽优势。
5.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展示古代商都风貌。
6.加快根底设施与绿化建立,提高环境质量。
第三条城市规划区围:市行政辖区7446.2平方公里为市城市规划区围。
包括中原、金水、二七、管城、邙山、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围。
第四条修订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与根本原则1.以理论为指导,贯彻党的根本路线,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
2.围绕两个根本转变,突出区位优势,以科技为先导,以贸促工,以流通促开展,贯彻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优化产业构造布局,建立与完善市场体系,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快速开展。
3.贯彻国家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开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建立方针。
实行城乡统筹规划,严格控制市区规模,切实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调控作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开展的能力。
城市规划PPT课件
广亩城市
19世纪下半叶,当一些规划先驱们开始看到了 技术给城市发展、城市生活带来的巨大灾难,思考 着如何保护大自然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问题。
赖特在1932年提出了“广亩城市”模式,即每 人一英亩土地的分散发展论。他以一种极端分散的 方式解体了城市“集聚景观”的传统概念,表达了 城市与自然彻底融为一体的理念。
2、邻里和社区理论 3、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
1933年《雅典宪章》 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
45
(1)从田园城市到新城
田园城市、卫星城、新城的思想都是建立 在通过建设小城市来疏解大城市的基础之上的, 是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深化的 结果。
卧城 ——在郊区的,有居住建筑、生活设施及 福利机构。
30
(二)外国古代的城市规划
1、外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发展历程 城市类型
第一种是要塞型。 第二种是城堡型。 第三种是商业交通型。
31
1)古希腊:市民集会场所作为城市,体现民 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2)古罗马:维特鲁维《建筑十书》 3)中世纪:教堂为中心;城市自然生长。 4)文艺复兴:从环境的因素考虑城市选址和造型。 5)17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抗衡教会,绝对君权。 6)产业革命前:欧洲城市多规模较小、自然形成、
人际关系是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的。 乡村社会——
地缘关系和乡土意识为社会认同基础。
9
2、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
人口老龄化 家庭核心化 生活闲暇化
10
(三)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经济活动的三大产业分类
第一产业
前工业时代
第二产业
工业时代
第三产业
后工业时代
11
2、城市产业的基本部类和非基本部类 基本部类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产业
乳山市总体规划文本
乳⼭市总体规划⽂本⽂本⽬录第⼀章总则 (1)第⼆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第三章城市性质和规模 (13)第四章中⼼城区空间布局规划 (13)第⼀节⽤地适⽤性评价与发展战略 (13)第⼆节⽤地布局和空间结构 (14)第三节绿地系统规划 (16)第四节公共设施⽤地规划 (20)第五节居住⽤地规划 (23)第六节⼯业⽤地规划 (24)第七节旅游度假⽤地规划 (24)第⼋节对外交通及仓储⽤地规划 (25)第九节道路系统规划 (25)第⼗节总体城市设计与城市整体形象定位 (27)第⼗⼀节环保环卫规划 (29)第五章城市防灾系统⼯程规划 (33)第⼀节消防系统⼯程规划 (33)第⼆节城市抗震系统⼯程规划 (34)第三节城市防空系统与地下空间规划 (35)第四节防灾救护与⽣命线系统规划 (36)第五节城市防洪防潮⼯程规划 (37)第六章市政⼯程设施规划 (37)第⼀节给⽔⼯程规划 (37)第⼆节排⽔⼯程规划 (39)第三节电⼒⼯程规划 (41)第四节电信⼯程规划 (41)第五节供热规划 (42)第六节燃⽓规划 (43)第七节⼯程管线综合规划 (44)第七章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44)第⼀节规划期限与规模 (44)第⼆节近期建设重点 (44)第⼋章城市远景规划 (45)第⼀节规划期限 (45)第⼆节城市规模 (45)第三节⽤地布局 (46)第九章城市规划区及空间管制规划 (46)第⼀节规划区范围 (46)第⼆节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规划 (46)第⼗章城市建设管理准则 (48)第⼀节⽤地管理规定 (48)第⼆节建设⼯程管理规定 (49)第⼗⼀章城市规划实施措施 (50)第⼗⼆章附则 (51)附表⼀城市规划建设⽤地平衡表 (52)附表⼆夏村⽼城区规划道路⼀览表 (53)附表三银滩新城区规划道路⼀览表 (57)附表四各类建设⽤地适建范围表 (59)附录 A ⽂本⽤词说明 (61)附录 B 项⽬编制单位及参加⼈员名单 (62)附录C 《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评审意见 (63)第⼀章总则第1条为协调乳⼭市经济、社会与城市发展,并为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依据《中华⼈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定,结合乳⼭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现状和相关部门发展设想,特制定本规划。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第⼀章总则根据《中华⼈民共和国TRANBBS城市TRANBBS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温州市市域范围内城市建设的指导性⽂件。
温州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含开发区)内的⼀切规划、TRANBBS设计和建设活动均应按照《中华⼈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本规划。
规划期限:近期 2003~2007年中期 2008~2012年远期 2013—2020年远景 2020年以后⽂本中粗体字条⽂为本规划强制性内容。
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为,应依法进⾏查处。
本规划⾃浙江省⼈民政府批准之⽇起,由温州市⼈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章城市发展⽬标总⽬标:将温州建设成为国际性轻⼯城及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业、商贸、⾦融、港⼝、旅游城市,实施“⼀港三城”发展战略,加快从“滨江城市”向“滨海城市”的发展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全⾯、协调、可持续发展,进⼀步加强⽣态城市建设,为提前实现现代化奠定基础。
形成现代化⼤城市的经济结构和综合实⼒,到规划期末国内⽣产总值和三次产业结构接近国内⼀流⼤城市的相应⽔平。
形成具有现代化⽔平的温州都市区,到规划期末温州的城市化、⼯业化⽔平达到国内先进⽔平,确⽴影响全国、辐射浙南闽东的中⼼城市地位。
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宏观管理制度,形成统⼀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逐步向资源配置市场化、合理化,经济运⾏规范化、法制化⽅向发展。
形成现代化温州都市区基础设施的构架,到规划期末,建成现代化的城市综合TRANBBS 交通、公⽤设施、环境保护、抗灾防灾等基础设施系统,在数量和质量上满⾜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和⼈民⽣活的需要。
形成以促进⼈的全⾯发展为核⼼的社会发展体系和⼈与⾃然和谐共存的⽣态环境,社会风⽓良好、公共秩序井然、⽣活环境优美为重要标志的城乡⽂明程度显著提⾼。
重 庆 市 万 州 区 太 安 镇 总 体 规 划 - 万州信息港
重庆市万州区太安镇总体规划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城镇发展目标 (2)第三章城镇性质与规模 (3)第四章村镇体系规划 (3)第五章城镇空间发展布局 (3)第六章城镇用地布局规划 (4)第七章城镇综合交通规划 (5)第八章城镇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5)第九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5)第十章城镇风貌规划 (6)第十一章市政工程管网规划 (7)第十二章城镇综合防灾规划 (8)第十三章城镇消防规划 (9)第十四章近期建设规划 (11)第十五章规划实施与管理 (11)第十六章附则 (12)附表一镇区用地计算表 (12)附表二公共建筑项目配置一览表 (12)附表三规划消防站配备一览表 (13)重庆市万州区太安镇总体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背景为了进一步指导太安镇在本世纪初的镇区建设,促进太安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加速城镇化进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特编制《重庆市万州区太安镇总体规划(2009-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依据(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三)《城镇规划编制办法》(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镇规划标准》2007年5月1日实施(五)《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六)《重庆市城乡规划村庄规划导则(试行)》(七)《重庆市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规定》(试行)(八)《重庆市小城镇消防规划编制技术规定》(九)《万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十)《万州区新农村总体规划》(十一)《万州区城镇体系规划》(十二)《太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十三)万洲区他相关规范及资料第三条规划范围(一)镇域规划区范围:本规划范围确定为太安镇行政区域范围幅员面积68.68平方公里,包括8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
(二)镇区建设区范围:在原有镇区的基础上向周边扩展,包含原有镇区及长乐社区的一部分,总用地面积1.43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29平方公里。
小城镇城市设计
小城镇的城市设计探析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小城镇的建设第一次被历史凸现出来。
小城镇的建设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全国各地小城镇建设规模大、速度快也是前所未有的。
然而,随着小城镇的发展,我们也发现全国各地小城镇的面貌却越来越相象。
各地小城镇的特色在逐渐消失,传统小城镇应有的“小桥、流水、人家”亲切空间也消失在对大、中城市刻意模仿中。
造成小城镇这种状况的原因,或许是多方面的。
但是从规划专业的角度来看,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在小城镇规划的整个过程中,缺乏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段。
何谓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就是城市形体、环境的一种构思、方法、手段,其目的在于改善城市整体形象与环境景观,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服务,它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各个编制阶段。
要把城市建设好离不开好的城市设计,同样要把小城镇建设好也离不开好的城市设计。
从目前小城镇现状来看,它们的城市设计具有一些不同于大、中城市的方面,而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由于小城镇规模小,用地有限,规划程序较大、中城市简单,一般来说小城镇的总体规划就可直接指导城市建设,这也就要求在小城镇总体规划阶段就应建立相应深度城市设计的基本框架。
这种基本框架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其他内容一样,成为指导城镇建设的条文,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小城镇整体特色的建设。
然而,在小城镇规划中城市设计普遍地未被重视,从许多编制好的城镇总体规划来看,城市设计不是一笔带过,就是只字未提。
以上情况也与编制这些规划的设计部门有关。
对于这些设计部门而言,编制小城镇规划通常采用以往的程序化就能很快完成。
编制规划程序化和高速度就不可能使城市设计贯穿于城镇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
这样就会造成在以后城镇建设中,在城市整体景观营造中无据可依,其结果就会使小城镇面貌单调,城镇特色消失。
其次,目前一些地方小城镇领导和职能部门对城市设计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误区。
他们认为做好几条沿街城市设计就可代表城市设计,代表城镇风貌,他们认为城镇整体美感就是好看,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片面地向大、中城市看齐,认为高楼大厦、宽阔的道路就是现代化,对这些行为还美其名日“超前意识”,盲目求大,做大手笔。
小城镇的城市规划设计
特别是一些历史传统古镇, 它们具有较强的城镇形态、 可感知性 和城镇空间可识性 , 人们从镇外进入, 或者行至边界时就清楚地 知晓到了 目的地。因此 , 这些小城镇历 史文化 风貌的建立 可与旅 游等第三产业结合起来。风貌是小城镇长期建设并与其特殊自
了独特的小城镇风貌特色。改革开放以来 , 我国城市化步入加速
开展从理论到实践 的研究 。
盲目 模仿大中城市, 会使小城镇 固有的历史文脉和山水风貌消
1 小城镇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内容
格, 避免“ 千镇一面” 。本土文化 也应该是小城镇 城市设计思想 之
一
任何地域的社会地方文化 , 必须保持它的特色, 立足于其历史 小城镇 的特定涵义 也决 定 了小城镇 城市设 计 的对象不 仅仅 根源 , 并将这些抽象性的特征转化成为被感知的城镇空间形态、 是小城镇 自身 的整体空 间或某一场所 , 还应 包括小城镇 区域范 围 景 观环境 。因此 , 小城镇 的城市设 计 中, 重点着 眼于对城镇 在 应
体协 调” 的策略型城 市设 计 目标。 由于 区域 规划 阶段 的小城镇城
当前 , 小城镇正处 于发展 活跃期 , 速度 、 其 规模 的变化 很快 。 市设计分量 不是太重 , 内容也不太 多。所 以 区域规划 阶段的小城 随着 小城镇规模 的扩大 、 动交通 的介入 , 统的步行 尺度 显然 机 传 镇城市设计 一般 不必 单独编制 , 可结合城镇体系规划 同步进行 。 与小城镇 的发展不相适 应。但是 , 目地追求 和倡 导所谓 的“ 盲 做 总体 规划阶段的小城镇城 市设计决定小城镇 发展 的大局 , 配 大做 强”开辟 6 宽甚至 10I 的大街 , , 0 m 0 . I宽 3 建设 1 m 甚至更 0h z 合城镇总体规划 , 首先 对 城镇 的 空间 组织 具 有根本 性 影 响的 内 大的大广场, 使得周边建筑物的体量、 高度不能与之相称, 常使人 容, 如小城镇 的发展背景 、 功能 、 形态 、 、 结构 活力 、 景观 、 共环境 感到 空旷与冷漠 。而 且 , 公 小城镇在 发展 中受到许多 因素制约 , 因 设施及其发展意 向进行研究和分析 。在此 基础上 , 进行策略 型城 此, 如何确定小城镇的合理尺度, 建立怎样的空问尺度或空间尺 市设计。确定空间形态格局 、 构造景 观系统 、 布置人文 活动体 系、 度体 系是值得重点研 究 的问题 。所 以在小城 镇城市 设计 中应特 设计竖向轮廓 、 道路 、 步行 街 区系统 设计和 建筑 风格标 志物等 的 别注意其动态应变力和近远期 目标有机结 合的问题 , 注意确定小 整体设计。 城镇 的环境容量 , 从实 际出发 , 根据 自 资源条件 与经济能力 , 身 科 详细规划 阶段 的小城镇城市设计 , 当前我 国小城 镇城市设 学客观地确定城镇人 口与用 地规模 , 是 既要 防止城镇 无限制 蔓延 , 计 中进行较多的层次 。主要是 对总 体规划 阶段 的小城镇 城市设 又要 预留一定发展空 间。 计进一步深化 , 以人作为设计 主体 , 态和动态两方面 , 从静 从各类 活动的视觉要求对小 城镇 的空 间环境做 出具体安排 。这一 阶段
城市规划设计---第四章 小城镇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精选课件
4.2 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3)乡镇(集镇)镇区
含义: 乡镇是县辖的一个基层政权组织(镇或乡)所 辖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生活服务 中心,联系着附近若干个中心村和基层村。
特点: 位置比较适中,交通较为便利;具有一定 规模的公共福利、商业服务设施;是乡镇企 业的生产和经营基地,物资交流和贸易的集 散地,也是居民物质文精选化课件生活的服务中心。
8
城镇化水平 1、测度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来描述; 镇区常住人口/镇域总人口×100%
精选课件
2、预测 1)联合国法
这是联合国用来定期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镇人口 比重时常用的方法。它是根据已知的两次人口普查的城镇 人口和乡村人口,求取城乡人口增长率差,假设城乡人口 增长率差在预测期保持不变,则外推可求得预测期末的城 镇人口比重。
精选课件
(2)要考虑村庄的交通条件 靠近公路干线、河流、车站、码头的村庄
一般都有发展前途,对一些交通闭塞的村庄, 切不可任意扩大其规模,或维持现状,或淘汰。
考虑交通条件时,应考虑远景发展。
(3)村庄基础
优先发展人口多,经济基础好,设施完 善的村庄。
精选课件
(4)村镇的分布要均衡 (5)考虑建设条件的可能
停滞发展,甚至萎缩,使其失去了推动了促进区域经 济发展的作用。
精选课件
2)中心镇的选择
(1)中心地理论、引力流理论和交通区位 对中心镇的影响。
中心镇是县(市)域一定片区的中心,要能带动周 围几个乡镇的发展;中心镇应在其上一级引力流的 主方向上,同等条件下,要选交通区位好的镇作为 中心镇。
(2)经济有一定基础或是具有较明显的发 展潜力 财(政3收)入镇(区0.4人)口;人相均对纯较收多入;(0.2);社会总产值 (农(业0.14产))值;市(第政0三.0设产5)施业;产相生值对产(精较性选0课.建完1件)设善;投工资业(产0.值1)(0.05);
城市规划原理-51_真题-无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51(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1. 城市道路网按性质分工可分为交通性道路网和生活服务性道路网。
后者要求______,同时又要求有一定的景观要求,主要反映城市的中观和微观面貌。
A. 行车速度相对低一些,不受交通性车辆的干扰,同居民要有方便的联系B. 快速、畅通、避免行人频繁过街的干扰C. 同公路网有方便的联系D. 同城市中除了交通性用地(工业、仓库、交通运输用地)以外的城市用地(居住、公共建筑、游憩用地等)有较好的隔离2. 在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地段可______,以减少土方量和道路造价。
A. 将两个方向的车行道布置在不同的平面上,形成有高差的中央分隔带,宽度可随地形变化而变动B. 将两个方向的车行道布置在相同的平面上,宽度不随地形变化而变动C. 将两个方向的车行道布置在不同的平面上,形成无高差的中央分隔带,宽度可随地形变化而变动D. 将两个方向的车行道布置在相同的平面上,形成有高差的中央分隔带,宽度可随地形变化而变动3. 世界各国的城市规划和城市交通专家学者都一致认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首选的______A. 规划措施B. 分配措施C. 部署措施D. 战略措施4. 下列属于公共交通常用专业术语中“客运能力”的是______A. 公共交通乘车人次与乘车距离乘积的总量B. 公共交通工具在单位时间内所能运送的客位数C. 公共交通线路全程(首末站之间)行程时间除线路长度所得到的平均速度,是衡量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的指标D. 公共交通线路长度与线路网长度之比5. 为了减少交通污染,应鼓励使用污染最少、交通整体效率最高的交通工具,从而构建合理的交通结构,促进城市交通协调发展的______A. 静态平衡B. 系统平衡C. 动态平衡D. 整体平衡6. 下列关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原则”中“自然原则”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A. 各级公园按各自的有效服务半径均匀分布;不同级别、类型的公园一般不互相代替B. 各种绿地互相连成网络,城市被绿地楔入或外围以绿带环绕,可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C. 重视土地使用现状和地形、史迹等条件,规划尽量结合山脉、河湖、坡地、荒滩、林地及优美景观地带D. 乡土物种和古树名木代表了自然选择或社会历史选择的结果,规划中要反映地方植物生长的特性7. 对一些影响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较大的控制点的标高要全面综合研究,如确定通舷河道上的桥梁控制标高时应______A. 首先根据航道等级确定其净空限制,定出桥底标高,然后确定通航河道的洪水位,从而确定桥面标高B. 首先确定通航河道的洪水位,然后加上桥梁的结构厚度,从而确定桥面标高C. 首先确定通航河道的洪水位,然后根据航道等级确定其净空限制,定出桥底标高,再加上桥梁的结构厚度,从而确定桥面标高D. 首先根据航道等级确定其净空限制,定出桥底标高,再加上桥梁的结构厚度,从而确定桥面标高8. 下列在城市总体规划主要图纸中的综合交通规划图上应标明的内容是______A. 主次干路走向、红线宽度、道路横断面、重要交叉口形式;重要广场、停车场、公交停车场的位置和范围B. 潜在地质灾害空间分布和强度划分、按防洪标准频率绘制的洪水淹没线、地下矿藏和地下文物埋藏范围、用地适宜性区划C. 行政区划、城镇规模、城镇等级、城镇职能分工、市域主要发展轴(带)和发展方向划区范围D. 市域交通、通信、能源、供水、排水、防洪、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9. 下列不属于规划的强制性特点的是______A. 规划强制性内容具有法定的强制力,必须严格执行,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违反B. 下位规划不得擅自违背和变更上位规划确定的强制性内容C. 涉及规划强制性内容的调整,必须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D. 强制性内容的表述必须明确、规范,符合国家有关标准10. 城市近期建设规划是______的分阶段实施安排和行动计划,只有通过近期建设规划,才有可能实事求是地安排具体的建设时序和重要的建设项目,保证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效落实。
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1. 简介小城镇建设是指在城市化进程中,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小城镇发展,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小城镇建设不仅关乎城市发展的面貌和品质,还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 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2.1 提升城市形象小城镇建设可以通过修建漂亮的建筑、绿化环境以及完善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的形象,吸引外部投资和人才。
2.2 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小城镇建设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3 促进经济发展小城镇建设可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增加税收收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结构调整。
3. 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内容3.1 规划与设计小城镇建设需要进行规划和设计工作,包括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等。
规划与设计需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定位、人口规模、空间布局等因素,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战略指导。
3.2 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小城镇建设涉及到建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建筑方面,需要建设符合城市风格的公共建筑、居民楼等,以提高城市的形象。
基础设施方面,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设施的建设,确保城市正常运转。
3.3 绿化与环保小城镇建设需要注重绿化与环保工作。
通过植树、造园等绿化活动,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还需要加强环保设施的建设,处理城市的污水、垃圾等问题,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
4. 成功案例4.1 斯堪的纳维亚的小城镇建设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以其小城镇建设而闻名,这些小城镇非常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和谐,采用木质建筑、绿化植被等方式打造独特的城市风貌。
4.2 中国的小城镇建设中国在小城镇建设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功案例。
例如,杭州西溪湿地作为小城镇建设的示范区,在保护湿地生态的同时,发展了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
5. 小城镇建设的挑战与展望小城镇建设面临着不少挑战,包括环境污染、基础设施不完善、土地利用不合理等问题。
城市规划设计文本格式内容范例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村镇体系规划 (2)第三章城镇性质 (3)第四章镇区用地规划 (3)第五章道路交通规划 (4)第六章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5)第七章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5)第八章环境保护及环卫设施规划 (6)第九章防灾规划 (7)第十章分期建设规划 (7)第十一章规划实施措施 (7)第十二章附则 (8)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科学合理地确定青石镇的镇域体系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确定镇区的发展方向,统筹安排镇区各项建设用地,指导村镇建设和管理,实现青石镇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第二条规划作用本规划是青石镇范围特别是青石镇镇区范围内各项建设的指导性文件和基本准则。
凡规划期内因建设需要编制各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均应以本规划为依据;凡在镇区规划范围内从事各项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4.《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5.建设部《村镇规划编制办法》(2000)6.《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5]第146号令);7.《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8.《黄冈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9.《蕲春县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10.《青石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11.黄冈市、蕲春县历年统计年鉴;12.国家、省、市相关的其他政策的和法律的文件。
第四条规划范围青石镇镇域规划范围为全镇行政区划范围,东与黄梅县交界,北与向桥乡相邻,西与刘河镇接壤,南与武穴市毗邻,面积192平方公里,本规划称“镇域”。
青石镇中心镇区规划范围3.76平方公里,本规划称为“镇区”。
青石镇区规划控制范围包括望天畈村的大部分以及青石岭村西部、焦藤树村东部的小部分。
第五条规划期限近期:2012~2015年远期:2016~2025年第六条规划指导思想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旅游名镇、文化大镇、经济强镇”发展战略。
03-城市规划理论
4. 与卫星城的区别:
田园城市谋求通过建立一个适度规模、协调共生的城镇体系来取代大城 市的发展道路;卫星城主张以发展与中心城体量悬殊、承担局部功能的卫星
城来继续推进特大城市的发展,更没有触及田园城市中关于社会改革方面的
实质。(仅仅是形似)
二、线形城市理论(索里亚·玛塔)
1. 产生背景
大规模发展的铁路交通,将原先空间距离遥远的城市联系起来,并加速了这些城市 地区的整体发展; 地铁和有轨电车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大城市内部及其周围地区的交通状况,加强了 城市内部与其腹地的联系。
第三章 城市规划理论
一、田园城市(埃比尼泽·霍华德)
1. 产生背景
19世纪初英国存在着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市环境恶化、就业困难、农 村土地闲置、劳动力不足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2. 主要内容
思想内核——社会改革的主张 空间模式——城乡交融、群体组合的“社会城市”
田园城市思想精髓:
在现代城市规划意义上,没有一个空间问题不是来源于社会经济问题,而 没有一个空间技术上想解决的城市空间问题最终是仅通过空间技术手段解决的 。霍华德以其特有的社会精神和责任与传统城市美学设计划分出分水岭。
第二层面:邻里、社区、交通走廊 新城市主义注重形成具有城市文脉特征的小城和具有明确的邻里中心 的居住环境以利于形成认同感。另外,他们认为城市的特色来自对环境的 混合使用,使居住、办公、商业活动集中融入邻里和地区的生活中。 1)邻里适宜的规模和突出的中心
城市建设规划实施方案
第一章规划背景与依据一、规划背景1、国家宏观发展政策的需要(1)长期二元化的城乡对立局面日趋严重。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建设是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农村建设又落后于城市。
这其中有客观的原因,更多的人为的因素造成的。
户籍限制、城乡剪刀差、农业政策的缺失、对农村发展的漠视等等都导致了我国农村发展的严重滞后。
据报道,目前我国城乡人均收入的比值已经扩大到3.22:1。
当前我国农村、农民不容乐观的现状正显示了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城市整体实力的上升使得其能够有实力扶助农村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获得了持续、高速的发展,如今这股发展的热潮已经逐渐从沿海推向内地、从东部推向西部、从大城市推向小城镇。
随着国家整体发展提高和城市经济增强,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内需成为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增长点,而且,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来看,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民收入的提高,其战略目标的实现无疑就是“空中楼阁”。
因此,新农村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必然,是城市后续发展的必须。
在这个阶段,城市可以凭借自己的积累反哺乡村;工业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反哺农业。
这是新农村建设的充分性和可行性。
(3)中央已经开始全力支持新农村的发展和建设。
最近,连续三年以来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今年的“十一五”规划当中更是将新农村建设明确提出来,同时关于农村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农业税收减免政策、国家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政策等)也将陆续出台……中央的支持不仅从现实利益上惠及了农民,更增加了乡村发展的信心。
这一切都表明:新农村必将成为我国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
2、省农村工作发展的要求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建设工作,在1992年1月省委通过了《中共湖南省委关于贯彻(中共中央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并在全省设立了18个小康村示范点,有力的指导了全省小康建设工作。
02城市总体规划法定内容及说明
城市总体规划法定内容及说明(2030 版)城市总体规划法定内容第一章总则(一)规划依据(二)规划期限(三)城市规划区范围第二章发展目标与战略(一)城镇化和城市发展战略(二)城市发展目标(三)城市性质和职能(四)人口和建设用地规模(五)城市总体规划核心指标第三章空间结构和总体布局第一节市域规划(一)区域协调(二)市域空间格局和分区管理要求(三)生态红线划定和生态红线区管控(四)镇村发展策略(五)城乡统筹规划要求(六)区域性重大设施和通道第二节城市规划区规划(规划区小于市域的城市应单列此节)(一)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二)城市、镇开发边界和城市集中建设区第三节城市集中建设区规划(一般城市)(一)空间结构(二)建设用地布局(三)城市地下空间(四)城市更新(五)新城新区建设要求第三节分区指引(超大、特大城市)(一)中心城(主城)(二)外围组团(包括副中心、城市新区等)(三)镇按照集中建设区内的空间结构和空间层次,分别提出规划指引, 包括边界、功能、规模和规划管理要求等。
第四章主要专项第一节历史文化保护(一)历史文化保护目标和层次(二)各层次保护名录、保护范围和保护要求,划定城市紫线第二节城市特色风貌(一)城市特色风貌定位黄线(二)城市形态格局和景观体系求(三)城市设计重点地区和控制要求(四)公共空间体系和城市开敞空间布局第三节生态环境(一)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目标(二)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三)绿地规划与城市绿线(四)水系统规划与城市蓝线第四节居住和公共服务(一)保障性住房需求预测和布局原则(二)城乡公共服务体系和建设标准(三)社区规划要求第五节综合交通(一)交通发展目标、指标和策略(二)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和交通枢纽布局、城市(三)城市路网和轨道交通网(四)停车设施和管理(五)城市货运和物流(六)行人、自行车交通组织(七)保障措施第六节市政公用设施(一)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建设要求(二)市级重大市政设施(邻避设施)布局要求、城市黄线第六节综合防灾减灾第五章规划实施(一)搭建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二)对专项规划和各层次规划深化细化要求(三)规划时序和远景展望(四)规划实施机制和政策保障(五)规划评估、报告和公开制度(六)加强规划实施监管(七)完善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第六章附则(一)法律效力(二)名词解释城市总体规划编写要求为规范上报国务院审批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成果,规范表达,强化强制性内容的刚性,提高规划的针对性、法定性和动态适应性,有利于城市总体规划的落实、实施和监管,现对总体规划上报成果提出以下要求:一、总体要求(一)总体规划上报成果包括法定内容及其说明。
城镇体系规划——小城镇建设【城市规划教学讲义】
概念
农村地区一定区域内工商业比较发达,具有一定的市政设
施和服务设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生活服务中心 一种正在从乡村性的社会向着多种产业并存的现代城 市转变中的过渡性社区 人口在3万以上的未设市的县城和建制镇 至2008年,中国小城镇数量为19234个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纲要》中提出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提高 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 合理布局的原则 ,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 ,逐步改变城乡二 元结构。
道路间距(m) ≥500
小城镇建设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
统一规划 ,合理布局 ,因地制宜 ,各具特色 ,保护耕地 , 优化环境 ,综合开发 ,配套建设
按照小城镇发展定位的性质 ,与中心城市配套规划 ,形成城镇一盘棋 , 周边城镇相互呼应的系统效应。规划一经确定就要坚持长期不变。并注重 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做出相关的人口和产业规划 ,做好必要的可行性
一些地区的示范作用,带动了小城镇发展 发展小城镇被认为是代价最低 ,最具中国特色的
城市化道路
当前小城镇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
建设分散 ,缺乏计划性
规模偏小 数量上盲目扩张
布局分散 ,齐头并进 ,“摊大饼”情况严重 ,少数地方出现“乡乡建镇 , 村村建镇”的现象
土地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国家规定,城镇人均用地面积应维持在 80~120平方米之间, 但现在人均建设用地超过120的小城镇比比皆是,有的甚至达到200平米, 土地浪费惊人
聚资型
本着自发、自觉、自愿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把城镇建设纳入 市场经济轨道,全方位调节城镇建设积极性,聚集资金,发展小城镇。
“三资”带动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一般职能:
载体职能:农村工业和剩余劳动的载体、农 业社会化服务的载体、城市工业和人口的疏 散载体。
经济功能: 社会功能:
2、基本职能与非基本职能 基本职能:指为小城镇以外地区服务的功能 非基本职能:为镇内居民服务的功能 3、主要功能与辅助功能 小城镇的主要功能是指小城镇的诸多功能中,对 小城镇发展起决定作用、反映小城镇个性和特征 的职能。小城镇的主要功能一般在基本职能中产 生,它决定了小城镇的性质,反映了小城镇在一 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和在区域城镇网络中的地位。
3.1
小城镇职能
一、小城镇职能与性质的关系
1 基本概念
(1)小城镇职能:是指小城镇在地区或国家的 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所承担的任务和作用。
政治:行政(首都、税收城镇)、防务 一是小城镇在区域中的作用 (要塞城镇、驻军城镇,海军基地) 内涵 二是小城镇为其自身发展(包括农 文化:大学城、艺术中心、朝圣中心、 村)服务的作用 宗教中心
三、各城区职能
• 张店城区: 临淄城区: • 淄博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点发展高 承担城市副中心职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新技术产业、教育产业及现代服务业,成为 重点依托齐鲁石化发展化工产业集群,成为石 区域性的金融商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及物 流中心。 化产业基地,依托齐国古城发展旅游业,成为 • 淄川城区: 区域性旅游中心。 • 承担城市副中心职能。重点发展汽车制造、 周村城区: 新材料、商贸物流业及纺织服装业,成为淄 承担城市副中心职能。是著名的商业重镇,重 博市建材工业基地、市级商贸物流中心。 点发展商贸物流业、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 • 博山城区: 纺织业产业集群,成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 • 承担城市副中心职能。重点发展以机电、陶 瓷琉璃及新材料为主的制造业,生态旅游业, 成为制造业基地、风景名胜区。
☉ 小城镇性质要充分反映小城镇的个性特 点。
城镇性质确定实例
• 江苏省如皋县从工业产值、职工人数、用地构成、产 品结构等方面分析,食品工业和轻纺工业都是县城的 两大支柱。在确定城镇性质时,发生了是以轻纺为主, 还是以食品为主之争。因为县的食品工业——肉类加 工联合厂,是省属企业,利润上交省,地方受益少。 而县的主要资金和精力是放在地方企业——轻纺工业 上。规划部门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后,了解到食 品工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首位,并为纺织工业的 二倍多。而且如皋县的两个主要食品加工厂,无论从 规模产品、产量、产值、技术力量等方面,均占全地 区的首位,也在全省的前列,工厂的历史悠久,在国 内外享有声誉,具有发展潜力。在规划期内,如皋的 食品工业在区域范围内,还将是举足轻重的工业。从 轻纺工业来看,纱绽数与棉源已趋平衡,今后只有寄 希望于化学纤维。经过上述的论证分析,就明确了如 皋县的城市性质为“以食品工业为特色的轻工业城镇”
☉对某些矿业小城镇
采用部门就业结构指标; ☉对一些旅游城镇或运输枢纽城镇 除上述指标外,还需要以用地结构指标作补充。
▼ 具体分析: 分析主要产业部门在全国或地区的地位和 分析主要部门经济结构主次。以其超过部
作用(着重市场前景及产品市场的占有率)
门整体结构20%—30%为主导因素,超过5%为支
柱产业
分析用地结构的主次,以用地的所占比重
的大小来定量分析
三、小城镇性质的类型
1城市性质类型
综合性中心城市
全国性中心城市 区域性中心城市 地方性中心城市 县城 首都及直辖市 省会城市 及计划单列市 地级市 及县级市
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 以工(矿)业为主的城市: 中心城市的城市性质以多职能综合性为主,既有政治、文教、科 一种工业 包钢、东营 研等非经济机构的主要职能,也有经济、信息、交通等方面的中心职 多种工业 能。 以交通运输为主的城市: 铁路枢纽 郑州、徐州 港口城市 大连、青岛 以森林工业为主的城市: 伊春 以渔业为主的城市: 北海 商贸城市: 义乌
四、确定小城镇性质时应注意的问题
1 避免把城镇发展的共性作为小城镇的性质 , 诸如“现代化”、“开放型”、“美丽”、 “优美”等;同时也不能不分基本因素的主 次,将它们一一罗列。 2 小城镇的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旦小 城镇的主要职能发生变化,其性质必然需要 随之改变。
3 既要避免把现状城镇职能原封不动地
五、小城镇性质的检验 ☉ 小城镇性质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以及区域规划对该城镇确定的任务和要求; ☉ 研究区域与小城镇的关系对小城镇性质的影 响; ☉ 小城镇性质是否充分考虑了小城镇所拥有 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 检验小城镇性质分析中主导部门的确 定依据; ☉ 小城镇性质要充分考虑发展变化的因 素,预测其发展前景;
• 例 • “城市基本功能定位设计”,即人们通常所 说的“城市定位”,或曰城市主体功能定位。 这方面,阜阳的例子较具代表性。据介绍, 王怀中任阜阳市委书记时,曾提出“赶上海 超合肥”的口号,将阜阳定位为“纵横于京 九陇海之上,崛起于华东中原之间的国际化 大都市”。于是,为了提升阜阳的“国际形 象”,向“大都市”迈进,王怀忠不惜巨额 透支,启动“大机场”项目,动工建设世界 上最大的动物园,等等,等等,结果呢,直 到今天,阜阳还有20多亿元的窟窿没堵上。
▼ 含义: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对小城镇的职 能,尤其是经济职能采用一些数量的指标来 进行分析,从数量上去确定小城镇的主导生 产部门。
▼ 常用指标:定量分析中通常采用的技术 数量指标有各类产业或各个生产部门的产量、 产值、职工人数、用地等。 ▼ 指标选择:
☉对以加工工业为主的一般小城镇 采用部门产值结构指标;
实例:淄博市城市性质、职能确定
• 一、城市性质 根据淄博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结合对 • 淄博市是中国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山东半岛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重点城市,是著名的“陶瓷之都”、 淄博市区域地位的研究和发展条件的分 “石化名城”。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重心由沿海向内陆、 由南部向北部的推移,山东半岛地区将成为我国重要 析,将淄博市城市性质调整为: 的产业基地和连接内陆与国际市场的桥梁,成为发展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中心城市之 热点地区。 • 在以青岛、济南为龙头的区域发展格局中,淄博正处 一,著名的工业基地。 在济青经济带中段,东接青岛,北依济南,加上良好 的产业基础和优越的资源条件,将使淄博成为山东半 岛城镇群中重要的中心城市。淄博的城市发展将借助 优越的区位条件,良好的产业基础,发挥资源优势, 延续原有的发展趋势,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现代 服务业、旅游产业等第三产业,促进产业升级,提升 城市综合实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市职能
3、作为著名的工业基地 淄博市是典型的工业城市,是“一座以石油化工为主 •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1 、作为山东省中心城市之一 体的多资源工矿城市、山东省的重工业基地”。其支 淄博市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乃至整个山东省 • 淄博历史悠久,是齐文化的发祥地。西周、 柱工业有石化、医药、纺织、建材、机电、冶金和轻 都具有重要的城市地位,是一座发达的工业 工等等。原油加工量、氧化铝、解热药及中小电机产 春秋、战国时期,淄博地区属齐国,秦朝时, 量均居中国前列。淄博还是中国五大陶瓷生产基地之 城市。良好的产业基础、优越的区位条件、 淄博地区主要属齐郡。后经数朝变迁,每个 一。山东铝业公司是中国最早的铝业基地,新华医药 发达的综合交通条件,使淄博未来的发展存 朝代都有辉煌的历史,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 集团是山东八大企业集团之一。齐鲁石油化学工业公 在巨大潜力。淄博将承托重要的城市职能, 及灿烂的东方文明,成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 司,是特大型石化联合企业,使淄博成为中国重要的 与济南构筑为“双核”的发展格局,成为山 化名城。未来发展将继续发扬齐国故都文化 石油化工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包括新材料、精细化 东省重要的中心城市。 名城的特色,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工、基础电子元器件等,正在蓬勃发展之中。 淄博将继续发挥优良的产业潜能,成为现代工业基地, 即石化、机电、医药、新材料产业基地,中国纺织业、 陶瓷业生产基地。
二、确定小城镇性质的方法
确定小城镇性质的一般方法是:定性 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 定量分析为辅。
1 定性分析 ▼ 含义:定性分析就是全面分析小城镇 在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 作用,探寻促使小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基本 因素,从而确定小城镇的主要职能。
▼ 分析内容:资源条件、生产基础、区域地 理、小城镇发展历史与趋势、城市形成发展的 基本、主导因素等。 2 定量分析
照搬到规划的小城镇性质上,又要防止完
全脱离现状城镇职能、不切实际地将小城
镇性质理想化。
如某市(1980):根据我市自然地理条件、历 史特点及现有基础和发展的可能性,将我市建设成 为工业、交通发达,风景优美,环境整洁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工业城市。 (过虚) 某市(1977):地区所在地,是本省西部的政 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是一个以支农、 机械、基础工业为主,发展轻工、纺织为重点,并 (过多) 相应发展仪表、电子、化工原料的生产小城镇。 杭州:国际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长江三角洲的重要中心城市,浙江省的政治、经 济、文化中心。 (三句话)
第三章
内容: ◆ ◆ ◆ ◆ ◆
小城镇的性质与规模
何为小城镇的性质; 小城镇性质确定的依据和方法; 小城镇人口规模的含义及组成; 小城镇人口规模的预测方法; 小城镇用地规模的确定方法。
要求:熟悉小城镇的性质和人口规模的含义; 掌握小城镇性质的确定依据和方法;了解小城 镇人口的构成特点;掌握小城镇人口的组成及 人口规模的预测方法;熟悉小城镇的用地标准 和用地规模的确定方法。
小城镇的辅助功能:主要功能之外的其他功能。
3.2
小城镇性质
一、确定小城镇性质的依据 1 考察在所处区域的地位和作用 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党 和国家的政策; 2) 区域规划;
2 考察小城镇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因素 、 主导因素 1) 小城镇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2) 资源条件; 狭义的资源:☉ 矿藏资源;☉ 人力资源;☉ 风景旅游资源;☉ 能源资源。 广义的资源:自然资源;社会资源;旅游资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