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考试大纲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20
[模拟]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20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免疫学诊断的依据是A.抗原抗体结合的可逆性B.抗原抗体的浓度C.抗原抗体结合的高度特异性D.抗原抗体反应的阶段性E.抗原抗体的比例参考答案:C第2题: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有:A.电解质、pH值和反应体积B.温度、pH值和反应体积C.温度、电解质和反应体积D.电解质、pH值和温度E.电解质与温度参考答案:D第3题:双向免疫扩散试验中,如抗体浓度大于抗原浓度,则沉淀线:A.靠近抗原孔B.靠近抗体孔C.在两孔中间D.呈多条沉淀线E.以上均不是参考答案:A第4题:下列免疫学测定方法敏感性最高的是:A.沉淀反应B.直接凝集反应C.ELISAD.放射免疫测定E.间接凝集反应参考答案:D第5题:临床诊断伤寒或副伤寒所用的肥达反应(Widal,s test)属于A.玻片凝集反应B.试管凝集反应C.间接凝集反应D.沉淀反应E.反向间接凝集反应参考答案:B第6题:T细胞功能的体内检测试验是A.形态计数法B.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检测C.MTT比色法D.3H-TdR掺入法E.凋亡细胞检测法参考答案:B第7题:反向间接凝集试验是检测标本中哪种成分?A.抗体B.补体C.抗原D.抗原抗体复合物E.以上均不是参考答案:C第8题:溶血空斑试验检测的是哪类细胞的功能?A.T细胞B.巨噬细胞C.NK细胞D.B细胞E.树突状细胞参考答案:D第9题:常用的检测细胞毒效应的方法是:A.31P掺入法B.125I释放法C.51Cr释放法D.移动抑制试验E.形态学检测法参考答案:C第10题:用免疫荧光技术间接法检测组织中的抗原,应将荧光素标记:A.抗原考试用书B.相应抗体C.抗免疫球蛋白抗体D.抗原抗体复合物E.抗C3抗体参考答案:C第11题: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A时,固相载体的包被物是:A.酶标抗A抗体B.未标记的抗A抗体C.酶标抗原AD.未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E.酶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参考答案:B第12题:ABO血型的鉴定方法常用A.玻片凝集反应B.间接凝集反应C.试管凝集反应D.抗球蛋白试验E.反向间接凝集反应参考答案:A第13题:沉淀反应与凝集反应相比较,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都是抗原抗体的反应B.都需要电解质参与C.沉淀反应的抗原是可溶性抗原或颗粒性抗原D.凝集反应的抗原是颗粒性抗原E.两种反应均可用来定性或定量检测抗原或抗体参考答案:C第14题:列哪项指标可以评价AIDS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A.CD2+/CD3+细胞比值B.CD3+/CD4<sup>+</sup>细胞比值C.CD3+/CD8<sup>+</sup>细胞比值D.CD4<sup>+</sup>/CD8<sup>+</sup>细胞比值E.CD2+/CD4<sup>+</sup>细胞比值参考答案:D第15题:检测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方法是:A.硝基蓝四氮唑氮(NBT)试验B.白细胞计数C.溶血空斑试验D.细胞毒试验E.移动抑制试验参考答案:A第16题:下列哪种试验不能用于可溶性抗原的检测?A.间接凝集试验B.反向间接凝集试验C.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D].直接凝集试验[E].单向琼脂扩散试验参考答案:第17题:E花环试验可用于:A.T细胞功能测定B.T细胞的分离C.B细胞功能测定D.CD4<sup>+</sup>T细胞计数E.NK细胞功能测定参考答案:B第18题:T细胞能形成E花环是因为其细胞膜上具有:A.CD2B.CD3C.CD4D.CD5E.CD8参考答案:A第19题:对流免疫电泳中,抗体向负极移动的原因是:A.抗体带正电B.抗体带负电C.电渗作用D.电泳作用E.抗体不带电荷参考答案:C第20题: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荧光素为:A.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 )B.罗丹明荧光素(RB200)C.伊文思蓝 [D].藻红蛋白[E].金胺参考答案:A第21题:可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的细胞是A.树突状细胞B.中性粒细胞C.B细胞D.巨噬细胞E.NK细胞参考答案:C第22题:关于NK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又称大颗粒淋巴细胞B.为CD56<sup>+</sup>、CDl6<sup>+</sup>淋巴细胞C.具有非特异性杀伤作用D.参与ADCCE.杀伤靶细胞必须依赖IL-2参考答案:E第23题:对人而言,HLA抗原属A.异种抗原B.改变的自身抗原C.隐蔽抗原D.同种异型抗原E.肿瘤相关抗原参考答案:D第24题:前T细胞与胸腺皮质上皮细胞表面MHC分子结合相互作用后,可以A.形成免疫记忆B.形成免疫自身耐受C.分泌多种细胞因子D.特异性识别抗原E.获得MHC限制性参考答案:E第25题:单能定向干细胞不包括A.前驱B细胞B.髓系干细胞C.巨核干细胞D.单核系干细胞E.红系干细胞参考答案:B第26题:T细胞分化成熟的部位是A.脾脏B.胸腺C.淋巴结D.骨髓E.法氏囊参考答案:B第27题:新生期切除胸腺后A.细胞免疫功能受损,体液免疫功能正常B.细胞免疫功能正常,体液免疫功能受损C.细胞免疫功能缺乏,体液免疫功能受损D.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均正常E.细胞免疫功能及体液免疫功能均丧失参考答案:C第28题:禽类新生期切除法氏囊后,不会发生A.淋巴结浅皮质区缺乏B细胞B.淋巴结深皮质区缺乏T细胞C.淋巴小结内无生发中心D.脾脏中缺乏浆细胞E.脾小结内无生发中心参考答案:B第29题:对于外周免疫器官错误的叙述是A.是T、B淋巴细胞移居的部位B.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C.是T、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D.是T、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的部位E.是免疫应答发生的部位参考答案:C第30题:T细胞主要位于外周淋巴组织中的A.淋巴小结B.脾小结C.胸腺皮质区D.脾脏红髓E.脾脏中央小动脉周围淋巴鞘参考答案:EX型题第31题: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是:A.具有特异性B.为分子表面的结合C.为不可逆结合D.比例适当时出现可见反应E.结合反应分两阶段进行参考答案:ABCDE第32题:关于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哪些是正确的?A.可以检测抗原B.可以检测抗体C.敏感性较直接法明显提高D.用一种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能检查多种以球蛋白作为作为抗体的复合物E.易出现非特异性荧光参考答案:ABCDE第33题:用已知抗体检测抗原的方法有:A.免疫荧光技术(直接法)B.免疫荧光技术(间接法)C.ELISA(夹心法)D.ELISA(间接法)E.反向间接血凝反应参考答案:ABCE第34题: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包括以下哪些?A.T细胞数量测定B.B细胞数量测定C.T细胞功能测定D.CTL/Tc细胞的效应功能测定E.细胞因子的测定参考答案:CDE第35题: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有:A.骨髓或胸腺移植B.对于因遗传基因异常所致免疫缺陷病者可采用基因治疗的策略C.输入免疫球蛋白或免疫细胞D.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E.预防感染参考答案:ABCDEB1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医学免疫学(myx讲义11-19)
第十一单元黏膜免疫系统一、基本概念1.黏膜免疫在肠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构成了一道免疫屏障,是参与局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在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防御中发挥关键作用。
2.黏膜相关淋巴组织黏膜免疫系统也称为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主要指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
二、黏膜免疫系统的细胞和分子1.细胞黏膜免疫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肠集合淋巴滤泡内的M细胞和黏膜上皮细胞间淋巴细胞(如γδT细胞等),具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并能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在免疫监视和细胞介导的黏膜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
2.分子粘膜免疫的主要分子是大量分泌型IgA(sIgA),执行黏膜免疫应答功能。
三、黏膜免疫的功能1.诱导免疫耐受黏膜免疫系统接触抗原后,可在局部引起黏膜免疫应答,但在全身往往引起免疫耐受,称为耐受分离的现象,因此口服抗原是最容易引起免疫耐受的途径之一。
2.抗感染MALT在肠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构成了一道免疫屏障,是参与局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在黏膜局部抗感染免疫防御中发挥关键作用。
B细胞在黏膜局部受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大量SIgA,经黏膜上皮细胞分泌至黏膜表面,成为黏膜局部抵御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主要机制。
第十二单元免疫耐受一、基本概念1.免疫耐受在生理条件下,机体免疫系统对外来抗原进行“免疫正应答”,以清除病原,对体内组织细胞表达的自身抗原,却表现为“免疫不应答”或“免疫负应答”。
这种对抗原特异应答的T与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不能被激活产生特异免疫效应细胞,从而不能执行正免疫应答效应的现象,称为免疫耐受。
2.中枢免疫耐受T细胞在胸腺微环境中发育过程中,TCR与微环境基质细胞表面表达的自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呈高亲合力结合时,可引发阴性选择,启动细胞程序性死亡,致克隆消除。
B细胞在骨髓及末梢中与自身抗原呈高亲合力结合时,亦被克隆消除,形成中枢免疫耐受。
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免疫学
【历年考题点津】
1.补体固有成分中,分子量最大的是
A. C3
B. C5
C. C1
D. C4
E. C9
答案:C
2.补体系统在激活后可以
A.诱导免疫耐受
B.抑制变态反应
C.结合细胞毒性T细胞
D.启动抗体的类别转换
E.裂解细菌
答案:E
【考点纵览】
1.免疫球蛋白的概念、结构,功能区的组成和生物学作用以及免疫球蛋白独特型。
2.五种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生物学意义。
3.单克隆抗体的概念和基因工程抗体的分类。
【历年考题点津】
1.有关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A.免疫球蛋白就是抗体,二者具有相同的含义
B.免疫球蛋白均为抗体,抗体不一定都是免疫球蛋白
E.肥大细胞
答案:D
第五章 免疫球蛋白
【考纲要求】
1.基本概念:(1)免疫球蛋白(Ig);(2)抗体(Ab)。
2.免疫球蛋白的结构:(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2)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3)免疫球蛋白的酶解片段;(4)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
3.免疫球蛋白的类型:(1)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型:类、亚类、型和亚型;(2)免疫球蛋白的同种异型;(3)免疫球蛋白的独特型。
第九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考纲要求】
1.基本概念:(1)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3) MHC的单元型、基因型、表现型。
2.HLA复合体及其产物:(1)HLA复合体的定位和结构;(2)HLA复合体的分类;(3)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多基因性、多态性、单元型遗传、共显性遗传、连锁不平衡);(4)HLA编码的产物。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卷二)一、选择题A型题:1.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血清中的抗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的类别是:A.IgAB.IgGC.IgMD.IgDE.IgE2.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机制主要是: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以上都不是3.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生机制是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以上都不是4.携带DR3的个体易患下列哪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类风湿性关节炎B.肺出血肾炎综合征C.多发性硬化症D.桥本甲状腺炎E.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5.携带DR5的个体易患下列哪种自身免疫性疾病?A.类风湿性关节炎B.重症肌无力C.多发性硬化症D.桥本甲状腺炎E.系统性红斑狼疮X型题:1.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基本特征包括:A.患者血液中可检测到高效价的自身抗体或(和)自身应答性T淋巴细胞B.免疫应答产物作用于表达相应抗原的组织细胞,造成其损伤或功能障碍C.在动物实验可复制出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似的动物模型D.患者的免疫应答产物可使疾病被动转移E.反复发作和慢性迁移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点有:A.男性与女性发病率几乎相同B.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发病率C.男性发病率小于女性发病率D.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的现象E.自身免疫病发生机制类似于超敏反应3.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A.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B.类风湿性关节炎C.多发性硬化症D.系统性红斑狼疮E.重症肌无力4.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机制有:A.Ⅰ型超敏反应B.Ⅱ型超敏反应C.Ⅲ型超敏反应D.Ⅳ型超敏反应E.以上都不是5.由II型超敏反应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A.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B.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C.药物引起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重症肌无力E.甲状腺功能亢进6.通过哪些途径可引起自身抗原的产生:A.手术B.感染C.外伤D.输精管结扎E.眼睛穿透性外伤7.决定基扩展与下列哪些疾病相关A.系统性红斑狼疮B.类风湿性关节炎C.多发性硬化症D.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E.Grave病8.下列哪些药物可治疗自身免疫病:A.环孢菌素AB.FK506C.皮质激素D.前列腺素E.水杨酸制剂9.下列哪些抗原属于自身抗原:A.精子蛋白B.眼晶状体蛋白C.神经髓鞘磷脂碱性蛋白D.甲状腺微粒体E.类风湿因子10.类风湿因子可存在于:A.部分正常人B.梅毒患者C.结核患者D.乙型肝炎患者E.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一、多选题:A型题:1、B2、C3、D4、E5、D6、BX型题:1、ABCDE2、CE3、ACE4、BCD5、ABCDE6、ABCDE7、ABCD8、。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
《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简介《医学免疫学》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其阐明免疫系统识别抗原和危险信号后发生免疫应答及其清除抗原性异物的规律,探讨免疫功能异常所致病理过程和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并为诊断、预防和治疗某些免疫相关疾病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
其基本内容包括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系统的功能、生理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规律及其调控、病理性免疫应答的发生发展及其与临床免疫性疾病的关系、免疫学理论和技术在基础研究及临床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上的应用及其策略等。
其研究目的是从基因、分子、细胞、器官和整体不同层次上揭示免疫细胞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及其机制,为探讨疾病发生、发展机制,进行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奠定基础。
它既以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微生物学等各门医学基础课程为学习的必备基础,又与临床医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成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
它是现代生物医学领域中发展最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同时也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检验医学、药学和护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学科。
本教学大纲参照我国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规定和内容进行编排,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部分。
“掌握”的内容在讲授时需要重点讲解,要求学生能全面理解、重点记忆并能融会贯通;“熟悉”的内容要求学生能理解和记住概念与特点;“了解”的内容只扼要介绍有关知识概念或通过学生自学来认识和理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教学活动。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与实践,熟悉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功能,掌握生理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规律及其调控,理解病理性免疫应答的发生发展及其与临床免疫性疾病的关系,熟悉免疫学理论和技术在基础研究及临床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上的应用及其策略,为学习后续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教材及参考书(一)教材名称及性质王月丹编著.《医学免疫学》.第1版.出版地: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年(二)参考书[1]Abbas AK,Lichtman AH,Pillai S.Cellular and Molecular Immunology.7th ed.Philadelphia: Saunders, 2012.[2]Murphy KM,Travers P,Walport M.Janeway’s Immunobiology.8th ed.New York:Garland Science,2011.[3]曹雪涛.医学免疫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4]何维.医学免疫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5]龚非力.医学免疫学.第4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五、课程考核方式(一)考核方式过程考核(考勤、作业等),课终考核(闭卷考试等)(二)成绩评定办法成绩构成:课终考核成绩×(50%~60%)+过程考核成绩×(50%~40%)六、课外学习要求在面授之前,要求学生系统通读《医学免疫学》课程内容,熟悉每章“掌握”、“熟悉”的内容,并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于考试前提交给授课教师或监考教师。
临床执业医师2024年考试大纲
临床执业医师2024年考试大纲临床执业医师2024年考试大纲研究一、临床执业医师2024年考试大纲概述1.1 大纲的制定背景和目的临床执业医师2024年考试大纲的制定背景和目的在于提高医学专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确保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医学专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国家制定了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旨在通过考试对医学专业人员进行全面评估,选拔出具备高素质和能力的医学人才,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2 大纲的结构和特点临床执业医师2024年考试大纲研究一、临床执业医师2024年考试大纲概述1.1 大纲的制定背景和目的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临床执业医师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确保临床执业医师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国家制定了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该大纲的制定背景是基于对临床医学发展的深入研究和行业需求的全面了解,目的是选拔具备合格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医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1.2 大纲的结构和特点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分为基础科目、临床科目和公共卫生科目三个部分,涵盖了医学基础、临床技能和公共卫生知识等多个方面。
这种结构使得考试更加全面,能够更好地评估考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特点方面,该大纲注重实践能力的考察,实践技能考试部分的分值占比较大,同时强调对医学伦理和医德医风等职业素质的考察,以选拔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医师。
二、大纲的考试科目与内容2.1 基础科目基础科目主要涉及医学基础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知识是临床医学的基础,对于医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2.2 临床科目临床科目是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的核心部分,涵盖了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临床知识和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医师的临床实践和诊断治疗至关重要。
2.3 公共卫生科目公共卫生科目主要涉及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方面的知识,包括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传染病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免疫学必背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免疫学必背医学教育网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归纳总结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重点,难点和考点汇总整理,对老师在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学习中的精华内容做出归纳总结和提炼,并提供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下载。
医学免疫学占执业1.5%,9分第一节绪论1、免疫识别“自我”和“非己”抗原,并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生理或病理性反应。
2、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法氏囊(禽类);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3、固有免疫:固有性、先天性,无需抗原激发。
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需要抗原激发,有记忆功能。
4、免疫的三大生理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第二节抗原1、抗原是指能与T细胞、B细胞的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2、抗原具有两个特性:免疫原性(能够诱导产生抗体)功能更高级、免疫反应性(抗原与抗体结合的反应)(抗原性),3、抗原特异性由取决于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抗原的身份证),即由抗原表位的种类、数量、性质和空间构型决定。
T细胞表位需要MHC分子参与,B细胞不需要。
医学.教育网微信号:med66_cdel4、共同抗原:不同抗原之间含有的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亦称交叉反应性抗原。
5、完全抗原:(功能齐全的抗原)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半抗原(功能低):(功能不全)只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
6、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直接刺激B细胞,无需T细胞辅助,能产生IgM类抗体,无免疫记忆,不需要外界帮助。
7、异嗜性抗原、没有特异性异种抗原(不同物种)、同种异性抗原、自身抗原(来自自身的抗原)和独特型抗原(抗体作为抗原)第三节免疫器官1、胸腺既是淋巴器官,又有免疫功能,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中枢免疫器官,故当胸腺发育不全或缺失,可导致T细胞缺乏和细胞免疫功能失陷。
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医学免疫学》2演示课件.doc
〔1〕构造
〔2〕分布
〔3〕主要功能
5.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1〕HLA与同种器官移植的关系
〔2〕HLA与输血反响的关系
〔3〕HLA与疾病的相关性
〔4〕HLA的生理学意义
十、免疫应答
1.根本概念
〔1〕免疫应答
〔2〕免疫应答的类型
〔3〕免疫应答的过程
2.固有免疫应答
〔1〕概念
〔2〕固有免疫识别
2.细胞因子的种类
〔1〕白细胞介素
〔2〕干扰素
〔3〕肿瘤坏死因子
〔4〕集落刺激因子
〔5〕趋化因子
3.细胞因子受体
根本概念
4.细胞因子的功能
概述
5.细胞因子与疾病
〔1〕疾病的发生
〔2〕疾病的诊断
〔3〕疾病的治疗
八、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1.白细胞分化抗原
CD分子的概念及应用
2.黏附分子
概念及功能
九、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4〕Th17细胞的效应
〔5〕CTL的细胞毒效应
十一、黏膜免疫
1.根本概念
〔1〕黏膜免疫
〔2〕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2.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
〔1〕细胞
〔2〕分子
3.黏膜免疫系统的功能
〔1〕诱导免疫耐受
〔2〕抗感染
〔3〕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4〕参与免疫调节
十二、免疫耐受
1.根本概念
〔1〕免疫耐受
〔2〕中枢免疫耐受
〔4〕共同抗原
〔5〕穿插抗原
〔6〕耐受原与变应原
2.抗原的分类
〔1〕完全抗原和半抗原
〔2〕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分析与真题解析(医学免疫学)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真题解析(基础医学综合)-医学免疫学第一章免疫学概论【考纲要点】1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2 .免疫系统的组成3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4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考点纵览】1 .免疫(immunity)是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解除,,异己”(如外来病原体及其有害产物和自身苍老、渊亡、您变的体细胞等),以维持机体内环境槎定的爱护性机制。
2 .免疫系统的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三部分组成3 .免授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免疫防卫、免疫监视、免疫自稳【历年试题】其次章免疫涔官和组织【考纲要点】1 .中枢免疫器守(1)概念(2)组成(3)主要功能2 .外周免疫器官⑴概念⑵组成(3)主要功能【考点纵览】1 .中枢免疫器官包括骨■惆和胸腺2 .骨的是造血冷官:各种免疫细胞的发源地,是人类B细胞、NK细胞发育、分化、成熟的部位。
体液免疫应答的发牛.场所:造血干细胞系的分化:3 .T细胞在胸腺中发行成熟,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诱导臼身免疫耐受,削减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免疫调整功能。
4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粘膜伴随(或相关)淋巴组织5 .淋巴结主要功能:滤过淋巴液,捕获抗原并递呈给免疫活性细胞,启动免疫应答。
6 .脾脏:主要功能:储存和调整循环血量,泄过血液,捕获抗原并递呈给免疫活性细胞,后动免疫应答.7 .粘膜伴随(或相关)淋巴组织(mucosa1.-associated1.ymphoidtissue.MA1.T)8 .MIS的主要功能:产生IgA类抗体和细胞因子等,执行黏膜免疫功能。
【历年试题】1.属于粘膜免疫系统的免疫器官是(C)——2013年A.胸腺B.脾脏C.扁桃体D.骨髓E.肝脏2.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是(八)——2010年A.件畅B.淋巴结C.胸腺D.外周免疫器官E.脾3.免疫应答发生的基地是(D)一—2010年A.骨髓B.淋巴结C.胸腺D.外周免疫罂官E牌.第一:章抗原【考纲要点】1 .基本概念(I)抗原及其特性(2)抗原表位(3)T细胞抗原衣位和B细胞抗原表位(4)共同抗原(5)交叉抗原(6)耐受原与变应原2 .抗原的分类(1)完全抗原和半抗原(2)胸腺依靠性抗原ITD-AG)和胸腺非依靠性抗原(T1.AG)(3)异嗜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和独特型抗原3.超抗原⑴概念(2)种类(3)与一般抗原的区分(4)与临床疾病的关系4佐剂⑴概念(2)种类(3)作用机制【考点纵览】1 .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指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2 .抗原表位(CPitoPc):又称抗原确定孩,是指抗原分子中被相应抗体或淋巴细胞受体识别的特定部位或化学基团。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笔试考试大纲
(2)病理变化
七、消化系统疾病
1.消化性溃疡
(1)病理变化
(2)并发症
2.病毒性肝炎
(1)基本病理变化
(2)临床病理类型和病变特点
3.门脉性肝硬化
(1)病因
(2)病理变化
(3)病理临床联系
4.食管癌、胃癌、和大肠癌
病理类型和病理变化
5.原发性肝癌
病理类型和病理变化
八、泌尿系统疾病
1.肾小球肾炎
(7)降血糖药物治疗
(8)胰岛素治疗和胰岛素类似物
(9)糖尿病筛查及预防
2.低血糖症
(1)病因
(2)临床表现
(3)诊断与鉴别诊断
(4)治疗
(七)痛风
(1)临床表现
(2)诊断与鉴别诊断
(3)治疗
(八)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
防治原则
1.水和钠的代谢紊乱
(1)病因和分类
(2)临床表现
(3)诊断
(4)治疗
(1)各型病理变化
(2)病理临床联系
2.慢性肾盂肾炎
(1)病理变化
(2)病理临床联系
九、内分泌系统疾病
1.甲状腺疾病
(1)弥漫性非毒性甲状腺肿病因及病理变化
(2)甲状腺肿瘤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2.胰腺疾病
(1)糖尿病的类型、病因及病理变化
(2)胰腺肿瘤的类型及病理变化
十、乳腺及女性生殖系统疾病
1.乳腺癌
3.淋病
病因及病理变化
4.尖锐湿疣
病因及病理变化
十三、免疫性疾病
1.自身免疫性疾病
(1)发生机制
(2)类型及特点
2.免疫缺陷病
(1)概念
(2)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卷四)
2020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卷四)A型题1.介导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抗原主要是A.MHC抗原B.Rh抗原C.组织特异性抗原D. 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E.ABO血型抗原2.参与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的关键效应细胞是A.同种反应性B细胞B.NK细胞C.同种反应性T细胞D.巨噬细胞E.树突状细胞3.T细胞对同种异型MHC分子的直接识别特点不包括A.由受者同种反应性T细胞直接识别供者APC表面抗原肽-供者同种异型MHC分子复合物B. 参与直接识别的APC是供者来源的APCC.直接识别机制在移植早期急性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D. 直接识别有自身MHC限制性,即供者APC表达的MHC必须与受者T细胞相同E.供者MHC抗原需经受者APC处理才能被受者T细胞识别4.防治移植排斥反应最理想的方法是A.移植前对供、受者进行HLA配型B.应用环孢素A治疗C.应用抗CD3抗体治疗D.诱导移植耐受E.加强移植后的免疫监测5.在ABO血型不符的供、受者间进行肾移植时,易发生A.超急性排斥反应B.急性排斥反应C.慢性排斥反应D.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E.迟发性排斥6. 移植物抗宿主反应(GVHR)的发生情况不包括A.受者与供者间HLA型别不相配合B.移植物中含足够的免疫细胞,尤其是成熟的T细胞C. 受者处于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状态D. 受者与供者间ABO血型不相配合E.新生儿接受大量输血也可能发生7.GVHR最常见于A.骨髓移植B.肾移植C.心脏移植D.肝移植E.角膜移植8.环孢素A(CsA)抑制排斥反应的机制主要是通过A.抑制T细胞产生IL-2,并抑制活化T细胞表达IL-2受体B.抑制APC的抗原提呈功能C.抑制B细胞对移植物的免疫应答D.抑制CTL细胞对移植物的损伤E.抑制NK细胞对移植物的损伤9. 下列哪种移植后无需使用免疫抑制剂A.同种皮肤移植B.同种异基因骨髓移植C,异种心脏移植D.同卵双生肝移植E.亲子间的肾移植10.在移植排斥反应中,受者T细胞对同种异型MHC分子的识别特点不包括A.有直接识别和间接识别两种方式B.直接识别不受自身MHC分子的限制性C.间接识别有自身MHC限制性D.间接识别较直接识别速度快E.直接识别机制引发的排斥反应先于间接识别机制11.在超急性排斥反应中发挥效应的主要是A.特异性抗体B.CD8+CTL细胞C.NK细胞D.CD4+Th1细胞E.γδT细胞12. 临床上最常见的移植类型是A.自体移植B.同种同基因移植C.同种异基因移植D.异种移植E.以上均不是13. 肾移植时,HLA配型最为重要的是A.HLA-DPB.HLA-DRC.HLA-AD.HLA-BE.HLA-C参考答案A型题1.A2.C3.D4.D5.A6.D7.A8.A9.D 10.D 11.A 12.C 13.BA型题1.免疫学诊断的依据是A.抗原抗体结合的可逆性B.抗原抗体的浓度C.抗原抗体结合的高度特异性D.抗原抗体反应的阶段性E.抗原抗体的比例2.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有:A.电解质、pH值和反应体积B.温度、pH值和反应体积C.温度、电解质和反应体积D.电解质、pH值和温度E.电解质与温度3. 双向免疫扩散试验中,如抗体浓度大于抗原浓度,则沉淀线:A.靠近抗原孔B.靠近抗体孔C.在两孔中间D.呈多条沉淀线E.以上均不是4.下列免疫学测定方法敏感性最高的是:A.沉淀反应B.直接凝集反应C.ELISAD.放射免疫测定E.间接凝集反应5.临床诊断伤寒或副伤寒所用的肥达反应(Widal,s test)属于A.玻片凝集反应B.试管凝集反应C.间接凝集反应D. 沉淀反应E.反向间接凝集反应6.T细胞功能的体内检测试验是A.形态计数法B.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的检测C.MTT比色法D.3H-TdR掺入法E.凋亡细胞检测法7.反向间接凝集试验是检测标本中哪种成分?A.抗体B.补体C.抗原D.抗原抗体复合物E.以上均不是8.溶血空斑试验检测的是哪类细胞的功能?A.T细胞B.巨噬细胞C.NK细胞D.B细胞E.树突状细胞9.常用的检测细胞毒效应的方法是:A. 31P掺入法B. 125I释放法C. 51Cr释放法D. 移动抑制试验E.形态学检测法10.用免疫荧光技术间接法检测组织中的抗原,应将荧光素标记:A.抗原B.相应抗体C.抗免疫球蛋白抗体D.抗原抗体复合物E.抗C3抗体11.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抗原A时,固相载体的包被物是:A.酶标抗A抗体B.未标记的抗A抗体C.酶标抗原AD.未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E.酶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12.ABO血型的鉴定方法常用A.玻片凝集反应B.间接凝集反应C. 试管凝集反应D.抗球蛋白试验E.反向间接凝集反应13. 沉淀反应与凝集反应相比较,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都是抗原抗体的反应B.都需要电解质参与C.沉淀反应的抗原是可溶性抗原或颗粒性抗原D.凝集反应的抗原是颗粒性抗原E. 两种反应均可用来定性或定量检测抗原或抗体14. 列哪项指标可以评价AIDS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A.CD2+/CD3+细胞比值B.CD3+/CD4+细胞比值C.CD3+/CD8+细胞比值D.CD4+/CD8+细胞比值E.CD2+/CD4+细胞比值15. 检测中性粒细胞吞噬功能的方法是:A.硝基蓝四氮唑氮(NBT)试验B.白细胞计数C.溶血空斑试验D.细胞毒试验E.移动抑制试验16. 下列哪种试验不能用于可溶性抗原的检测?A.间接凝集试验B.反向间接凝集试验C.间接凝集抑制试验D.直接凝集试验E.单向琼脂扩散试验17. E花环试验可用于:A.T细胞功能测定B. T细胞的分离C. B细胞功能测定D. CD4+T细胞计数E.NK细胞功能测定18. T细胞能形成E花环是因为其细胞膜上具有:A.CD2B. CD3C. CD4D.CD5E.CD819. 对流免疫电泳中,抗体向负极移动的原因是:A.抗体带正电B.抗体带负电C.电渗作用D.电泳作用E.抗体不带电荷20.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荧光素为:A.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 )B.罗丹明荧光素(RB200)C.伊文思蓝D.藻红蛋白E.金胺参考答案A型题1.C2.D3.A4.D5.B6.B7.C8.D9.C 10.C11.B 12.A 13.C 14.D 15.A 16.D 17.B 18.A 19.C 20.A A11.下列哪项属于人工主动免疫?A.注射丙种球蛋白预防麻疹B.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C.注射胸腺肽治疗恶性肿瘤D.静脉注射CIK细胞治疗肿瘤E.注射风抗毒素治疗白喉2.有关活疫苗的特点哪项是错误的?A.接种量少B.接种次数少C.易保存D.免疫效果好E.有效免疫力维持时间长3.肿瘤疫苗与传统疫苗的主要区别是:A.肿瘤疫苗主要用于肿瘤的预防B.传统疫苗主要用于疾病的治疗C. 肿瘤疫苗主要用于肿瘤的治疗D. 肿瘤疫苗是人工被动免疫疗法E.肿瘤疫苗属于过继性免疫4. 下列哪项不是死疫苗的特点?A.接种剂量较大B.免疫效果好C.一般需接种2-3次D.疫苗较易保存E.不能诱导局部免疫5.下列情况属于人工主动免疫A.通过胎盘、初乳获得的免疫B. 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的免疫C.通过注射类毒素获得的免疫D.通过注射丙种球蛋白获得的免疫E.通过患感染性疾病获得的免疫6. 下列情况属于人工被动免疫A.通过胎盘、初乳获得的免疫B. 通过患感染性疾病获得的免疫C.通过注射疫苗获得的免疫D.通过注射抗毒素获得的免疫E.通过注射类毒素获得的免疫7.关于抗毒素的使用,哪项是错误的?A.可能发生过敏反应B.治疗时要早期足量C.可作为免疫增强剂给儿童多次注射D.对过敏机体应采取脱敏疗法E.注射前应做皮试8.下列不属于人工主动免疫特点的是:A.接种物常为抗原性物质B.发挥作用较快C.免疫力维持时间较长D.主要用于预防E.也可以用于肿瘤的免疫治疗9.下列哪种不是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A.抗毒素B.单克隆抗体C.丙种球蛋白D.类毒素E.基因工程抗体10. 未来疫苗的首要任务是:A. 抗感染B.抗肿瘤C.计划生育D. 防止病理损伤E.脱敏治疗11.通过理化方法去除病原体中与激发保护性免疫无关的甚至有害的成分,保留有效免疫原成分制作的疫苗,称为A.合成肽疫苗B.结合疫苗C.亚单位疫苗D.重组抗原疫苗E.亚细胞疫苗12.分子疫苗不包括A.合成肽疫苗B.重组载体疫苗C.DNA疫苗D.卡介苗E.重组抗原疫苗13.用于肿瘤靶向治疗的免疫毒素是指A.抗肿瘤的单克隆抗体(单抗)B.抗肿瘤单抗与放射性核素的交联物C.抗肿瘤单抗与抗癌化疗剂的交联物D.抗肿瘤单抗与毒素的交联物E.抗肿瘤单抗与酶的交联物14.免疫抑制剂不能用于治疗A.自身免疫病B.免疫缺陷病C.超敏反应D.移植排斥反应E.炎症参考答案A型题1.B2.C3.C4.B5.C6.D7.C8.B9.D 10.A11.C 12.D 13.D 14.B【A型题】1.巨噬细胞不具备的作用是A.特异性识别抗原B.吞噬作用C.呈递抗原信息D.抗肿瘤E.分泌活性介质,调节免疫应答2.能被CD4+ T细胞识别结合的分子是A.MHC-I 类分子B.MHC-Ⅱ类分子C.抗原肽—MHC-I类分子D.抗原肽—MHC-Ⅱ类分子E.HLA-DM3.对肿瘤靶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作用的细胞是A.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B细胞D.CTLE.NK4.T细胞不具有的生物学作用是A.直接杀伤靶细胞B.参与抗病毒免疫应答C.介导ADCC效应D.诱导抗体的类别转换E.产生细胞因子调节免疫应答5.细胞免疫应答产生的炎症反应主要是由A.TH0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引起B.TH1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引起C.TH2产生的细胞因子引起D.CTL细胞分泌的颗粒酶引起E.M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引起6.细胞间作用受MHC-Ⅰ类抗原限制的是A.APC 与Th细胞B.Th细胞与B细胞C.Th细胞与Ts细胞D.CTL细胞与靶细胞(或APC)E.NK细胞与靶细胞7.关于T细胞和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不正确的提法是A.对TD-Ag的应答都产生记忆细胞B.对TD-Ag的应答均需APC处理和提呈抗原C.均产生效应产物D.效应产物的作用都是特异性的E.都能形成免疫耐受8.特异性细胞免疫的效应细胞是A.Th1、Th2B.Th1、TsC.Th1、CTLD.Th2、CTLE.Th2、Ts9.免疫应答的过程不包括A.Mφ对抗原的处理和提呈B.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C.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D.T、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E.效应细胞的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10再次应答时机体产生抗体的特点是:A.产量高B.亲和力弱C.主要是IgMD.潜伏期长E.维持时间短11.与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无关的是A.迟发性超敏反应B.穿孔素溶解靶细胞C.Fas/FasL途径介导细胞凋亡D.抗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E.分泌IFN-γ抗病毒作用12.具有免疫记忆的细胞是A.巨噬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肥大细胞E.NK细胞13.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不需要A.巨噬细胞的参与B.CTL细胞的参与C.Th细胞的参与D.TDTH细胞的参与E.NK细胞的参与14.与细胞免疫无关的免疫反应是A.外毒素中和作用B.抗肿瘤免疫作用C.移植排斥反应D.接触性皮炎E.结核结节形成15.体内最先发挥抗肿瘤作用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巨噬细胞C.B细胞D.NK细胞E. T细胞16.CTL杀伤靶细胞的特点是A.无需细胞直接接触B.无特异性C.不受MHC限制D.不需要抗原刺激E.具有特异性参考答案:【A型题】1.A;2.B;3.D;4.C;5.B;6.D;7. C;8.C;9.C;10.A;11.D;12.C;13.E;14.A;15.D;16.E。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由卫生部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制定,用于指导考生准备医学综合笔试和实践技能考试的内容。
以下是大纲的一些主要组成部分:
1.疾病:包括各种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
精神科等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
2.生理学:人体各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和调节机制。
3.病理学: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病理变化。
4.生物化学:生物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其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
5.实践技能考试:包括医学人文素养、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基本操作、
辅助检查与病例分析。
6.实践综合笔试:测试考生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7.卫生法规:医疗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医疗政策。
8.药理学:药物的作用机制、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和不良
反应。
9.医学伦理学:医学道德原则、决策制定和医患关系。
10.医学免疫学:免疫系统的组成、功能和免疫应答机制。
11.医学微生物学:病原微生物的分类、生物学特性、致病机制和防治措
施。
12.医学心理学:心理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心理健康维护。
13.预防医学:疾病预防和控制策略、公共卫生措施和健康教育。
14.专业综合笔试:针对特定专科的深入理论和实践知识。
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
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
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根据不同年份和不同科室可能会有细微差异。
以下是一份常见的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供参考:
1. 基础医学知识:包括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
2.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包括临床诊断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学、病理生理学、医学遗传学、医学心理学等。
3. 内科学:包括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与代谢科等。
4. 外科学:包括普通外科、骨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乳腺外科、整形外科、器官移植等。
5. 妇产科学:包括妇科学、产科学、计划生育学等。
6. 儿科学:包括儿内科、儿外科、新生儿科、儿保健科等。
7. 五官科学:包括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等。
8. 急诊医学:包括急诊内科学、急诊外科学、急诊儿科学等。
9. 医学伦理学、法律和职业道德。
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实际考试大纲可能会有所调整和更新。
具体的考试大纲可从相关权威部门(如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或考试机构获取最新版本的资料。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试卷1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试卷1(总分:8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44,分数:88.00)1.介导Ⅳ型超敏反应的免疫细胞是(分数:2.00)A.T细胞√B.B细胞C.酸性粒细胞D.肥大细胞E.中性粒细胞解析:解析:Ⅳ型超敏反应是由致敏T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24~72小时后放生的,形成以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反应。
因其发生缓慢,又称迟发型超敏反应。
本型超敏反应中起作用的是树突状细胞、单核一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细胞因子,无抗体及补体参与。
故选A。
B、C主要介导Ⅰ型超敏反应,D、E通常与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有关。
2.完全抗原(分数:2.00)A.只有免疫原性,无免疫反应性B.只有免疫反应性,无免疫原性C.既无免疫原性,又无免疫反应性D.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免疫反应性√E.不能激发细胞免疫应答解析:解析:抗原是指一种能刺激人或动物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能与这些产物在体内或体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抗原的基本能力是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
具备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两种能力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如病原体、异种动物血清等。
只具有反应原性而没有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如青霉素、磺胺等。
故选D。
3.Ⅱ型超敏反应(分数:2.00)A.由IgG介导√B.属迟发型超敏反应C.与。
NK细胞无关D.与巨噬细胞无关E.不破坏细胞解析:解析:当IgG和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抗原结合,通过募集和激活炎症细胞及补体系统,引起靶细胞损伤,所以此型超敏反应也称抗体依赖的细胞毒超敏反应、溶细胞型或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抗体、补体、巨噬细胞和NK细胞均参与该型反应。
该型反应中的靶细胞主要是血细胞和某些组织成分。
B、C、D、E 均与Ⅱ型超敏反应定义不符,故选A。
4.可传递抑制信号的是(分数:2.00)A.KIR √B.KARC.TCRD.MBLE.CEA解析:解析: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KIR)是一种主要表达在NK、T细胞上的抑制性信号传递分子。
执业医师考试资料(七)医学免疫学(有看必过)
第18章医学免疫学本章重点本章不是考试重点,2000~2009年约考过89题。
其中需要关注的内容有免疫细胞(约11题1,免疫球蛋白(约7题),补体系统(约13题),细胞因子(约9题),超敏反应(约10 题)。
考生应重点掌握:T细胞表面特征性的分子标志物及功能、B细胞表面标志物;抗体的基本概念,免疫球蛋白轻链、重链,辅助的结构,以及蛋白酶水解片段,Ig的类别划分依据;补体系统的激活,膜攻击复合物及其生物学效应和补体片段的生物学效应;超敏反应的分型,1、Ⅱ型超敏反应的特点,Ⅲ、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第1单元绪论重点提示本单元2000~2008年约考过l题,考查了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
本单元主要为基本概念,应掌握免疫的基本概念(固有免疫、适应性免疫),重点掌握免疫系统的功能,克隆选择及免疫系统的组成则作为基本知识了解即可。
考点串讲一、免疫的概念1.机体对感染的抵抗能力。
2.免除疫病,抵抗多种疾病的发生。
二、免疫系统及其组成1.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淋巴结。
2.免疫组织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3.免疫细胞吞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T及B淋巴细胞。
4.免疫分子细胞表面分子、抗体、细胞因子、补体等。
三、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1.固有免疫病原入侵早期发挥免疫防御作用(固有免疫细胞,单核-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多形核中性粒细胞等,表面受体一配基作用活化),不经历克隆扩增,不产生免疫记忆。
2.适应性免疫由T、B淋巴细胞执行的免疫作用。
克隆扩增,免疫细胞分化为效应细胞及记忆细胞。
作用特异,作用强。
四、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1.免疫防御功能针对外界病原。
2.免疫监视功能监督体内环境(突变细胞及早期肿瘤)。
3.免疫耐受对自身组织的不应答(2002)。
4.免疫调节功能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网络调节系统。
五、克隆选择学说由抗原选择表达相应受体的细胞,使之克隆扩增。
历年经典试卷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为(D)A.免疫防御、免疫应答、免疫记忆B.免疫应答、免疫记忆、免疫监视C.免疫防御、免疫记忆、免疫监视D.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E.免疫应答、免疫自稳、免疫监视第2单元抗原重点提示本单元2000~2009年约考过5题。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卷二
2019年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试题及答案(卷二)一、选择题【A型题】1.最易诱导耐受的时期是()A.胚胎期B.新生儿期C.儿童期D.青年期E.老年期2.首先发现天然免疫耐受现象的是()A.RichardB.JerneC.MedawarD.OwenE.Burnet3.下列哪一项属于天然耐受现象()A.机体对改变的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8.机体对任何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C.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D.机体对非己抗原不发生免疫应答E.机体对抗原免疫应答的能力下降4.最易诱导免疫耐受的抗原是()A.大分子聚合状态抗原B.颗粒性抗原C.可溶性抗原D.可溶性抗原致敏免疫惰性颗粒后E.细菌、细胞5. B细胞耐受有何特点()A.产生速度快8.持续时间短C.需TD-Ag诱导D.为低带耐受E.需TI-Ag诱导6.在I型超敏反应中,皮下多次注射小剂量变应原,可诱导下列哪一种细胞因子产生,以达脱敏目的()A.IL-2B.IL-4C.GM-CSFD.IFN- YE.IL-107.关于免疫耐受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可由放射线照射引起B.B细胞较T细胞易诱导耐受C.成年机体易诱导耐受D.是因免疫系统先天发育缺陷引起的免疫无应答E,由某种抗原诱导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8.在骨髓中,自身反应性B细胞克隆被消除是由于()从自身反应性B细胞发生了程序性细胞死亡B.自身反应性B细胞缺乏辅助细胞而不能激活C.大量多价抗原使未成熟B细胞表面受体交联“冻结”D.细胞表面受体封闭E.缺乏协同刺激信号9.哺乳动物自身反应性B细胞克隆消除主要发生在()A.胸腺B.骨髓C.淋巴结D.脾脏E.黏膜淋巴组织10.在胸腺中,自身反应性T细胞通过哪一种机制被消除()A.阴性选择B.阳性选择C.MHC限制性D.免疫忽视E.受体交联11.胚胎期易于诱导免疫耐受,其原因是()A.免疫系统处于免疫抑制状态B.免疫系统处于异常活跃状态C.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D.具有从母体获得的IgG抗体E.免疫系统已发育成熟12.T细胞形成免疫耐受的特点是()A.所需诱导时间长B.耐受持续时间短C.可由高剂量TI-抗原诱导D.可由低剂量TD-抗原诱导E.所有抗原不易诱导13.最易引起免疫耐受的途径是()A.静脉注射B.腹腔注射C.皮下注射D.口服£.肌内注射14.不能通过诱导免疫耐受进行治疗的疾病是()A.花粉过敏症B.肝癌患者C.系统性红斑狼疮D.同种异体皮肤移植E.骨髓移植15.下述哪种方法可以打破免疫耐受()A.X线照射B.注射大量耐受原C.对瘤细胞转染B7基因D.口服免疫原E.注射TGF-016.在胸腺中,T细胞的TCR与微环境基质细胞表面表达的自身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呈高亲合力结合时,启动细胞程序性死亡,导致克隆消除。
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历年考题及答案
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历年考题及答案第一节绪论1.(2018)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是()A.免疫监视B.免疫耐受C.免疫缺陷D.免疫调节E.免疫防御【参考答案A】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就是免疫监视(选A)。
免疫耐受与免疫调节两种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不选B、C)。
免疫缺陷是指免疫防御功能过低或缺如(C不选)。
免疫防御是指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E不选)。
2.(2009)固有免疫应答是指()A.病原体感染2周后诱导的免疫应答B.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C.先天具有的,感染早期发生的非特异性免疫应答D.进化上不保守的免疫应答E.依赖TCR激活的免疫应答【参考答案C】固有免疫应答是在机体遇到病原体后,迅速(96小时以内)发动的非特异性的具有初级防御作用的免疫应答,答案C正确。
病原体感染2周后诱导的免疫应答、进化上不保守的免疫应答、依赖TCR激活的免疫应答是适应性免疫(A、D、E不选);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可能是固有免疫应答,也可能是适应性免疫应答(B不选)。
第二节抗原1.(2011)不属于隐蔽抗原组织成分的是()A.脑组织B.晶状体蛋白C.精子D.甲状腺球蛋白E.关节滑膜【参考答案E】关节滑膜属于结缔组织,不属于隐蔽抗原的组织成分,选择答案E。
其余选项均属于隐蔽抗原的组织成分。
第三节免疫器官1.(2010)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是()A.骨髓B.淋巴结C.胸腺D.外周免疫器官E.脾【参考答案A】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是骨髓(选A)。
淋巴结、免疫器官、脾是B 细胞和T细胞定居的场所(B、D、E不选);胸腺则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器官(C不选)。
2.(2010)不属于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是()A.扁桃体B.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C.M细胞D.脾E.小肠派尔集合淋巴结【参考答案D】脾是B细胞和T细胞定居的场所,不是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故选D。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主要包括肠相关淋巴组织(派尔集合淋巴结PP、阑尾、孤立淋巴滤泡、上皮内淋巴细胞、固有层中弥散分布的淋巴细胞,M细胞是黏膜免疫系统中一种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散布于肠道黏膜上皮细胞间)(不选C、E)、鼻相关淋巴组织(咽扁桃体、腭扁桃体、舌扁桃体、鼻后淋巴组织)(不选A)、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不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NK细胞的受体
(3) NK细胞的功能
4.抗原提呈细胞
(1)抗原提呈细胞的概念
(2)抗原提呈细胞的种类
(3)外源性抗原递呈过程
(4)内源性抗原递呈过程
(5)抗原的交叉提呈
5.其他免疫细胞
(1)单核巨噬细胞
(2)中性粒细胞
(3)嗜酸粒细胞
(4)嗜碱粒细胞
(5)肥大细胞
五、免疫球蛋白
(5)与疾病的关系
3.适应性免疫应答
(1)概念
(2)分类
(3)特点
4.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1)TD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2)TI抗原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3)体液免疫应答的一般规律
5.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1)T细胞活化的双识别、双信号
(2)Th1细胞的效应
(3)Th2细胞的效应
(4)Th17细胞的效应
(4)集落刺激因子
(5)趋化因子
3.细胞因子受体
基本概念
4.细胞因子的功能
概念
5.细胞因子与疾病
(1)疾病的发生
(2)疾病的诊断
(3)疾病的治疗
八、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1.白细胞分化抗原
CD分子的概念及应用
2.黏附分子
概念及功能
九、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1.基本概念
(1)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2014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考试大纲
单元
细目
要点
一、绪论
绪论
(1)基本概念
(2)免疫系统的组成
(3)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
(4)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
二、抗原
1.基本概念
(1)抗原及其特性
(2)抗原表位
(3)T细胞抗原表位和B细胞抗原表位
(4)共同抗原
(5)交叉反应
(6)耐受原与变应原
2.抗原的分类
(2)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2.HLA复合体及其产物
(1)HLA复合体的定位和结构
(2)HLA复合体的分类
(3)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多基因性、多态性、单元型遗传、共显性遗传、连锁不平衡)
(4)HLA编码的产物
3.HLA-Ⅰ类抗原
(1)结构
(2)分布
(3)主要功能
4.HLA-Ⅱ类抗原
(1)结构
1.基本概念
(1)免疫球蛋白(Ig)
(2)抗体(Ab)
2.免疫球蛋白的结构
(1)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2)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区
(3)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
3.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1)免疫球蛋白的类及亚类
(2)免疫球蛋白的型及亚型
4.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1)免疫球蛋白的V区的功能
(2)免疫球蛋白的C区的功能
5.各类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
(2)分布
(3)主要功能
5.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1)HLA与同种器官移植的关系
(2)HLA与输血反应的关系
(3)HLA与疾病的相关性
(4)HLA的生理学意义
十、免疫应答
1.基本概念
(1)免疫应答
(2)免疫应答的类型
(3)免疫应答的过程
2.固有免疫应答
(1)概念
(2)固有免疫识别
(3)组成
(4)功能
(2)组成
(3)主要功能
2.外周免疫器官
(1)概念
(2)组成
(3)主要功能
四、免疫细胞
1.T淋巴细胞
(1) T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
(2)TCR复合物的组成
(3)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4)调节性T细胞
2.B淋巴细胞
(1) B淋巴细胞的表面标志
(2) BCR复合物的组成
(3) B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3.自然杀伤(NK)细胞
2.Ⅰ型超敏反应
(1)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2)Ⅰ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变应素和细胞
(3)Ⅰ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4)临床常见的Ⅰ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5)Ⅰ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3.Ⅱ型超敏反应
(1)Ⅱ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2)临床常见的Ⅱ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4.Ⅲ型超敏反应
(1)Ⅲ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2)临床常见的Ⅲ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1)IgG的特性和功能
(2)IgM的特性和功能
(3)IgA的特性和功能
(4)IgE的特性和功能
(5)IgD的特性和功能
6.抗体的制备
(1)多克隆抗体
(2)单克隆抗体
(3)人源化抗体
六、补体系统
1.基本概念
(1)补体的概念
(2)补体系统的组成
2.补体系统的激活
(1)经典激活途径
(2)旁路激活途径
(3)凝集素激活途径
(1)影响因素
(2)形成机制
(3)维持与终止
3.免疫耐受与临床
(1)建立免疫耐受
(2)打破免疫耐受
十三、抗感染免疫
1.概述
感染免疫基本概念
2.机制
(1)抗感染固有免疫
(2)抗感染适应性免疫
3.病原体的免疫逃逸机制
(1)宿主机制
(2)病原体机制
十四、超敏反应
1.基本概念
(1)超敏反应
(2)超敏反应的分型
3.补体激活的调节
(1)补体的自身调控
(2)补体调节因子的调控
4.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1)膜攻击复合物介导的生物学作用
(2)补体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作用
5.补体与临床疾病
(1)补体与疾病的发生
(2)补体与疾病诊治
七、细胞因子
1.基本概念
细胞因子
2.细胞因子的种类
(1)白细胞介素
(2)干扰素
(3)肿瘤坏死因子
(5)CTL的细胞毒效应
十一、黏膜免疫
1.基本概念
(1)黏膜免疫
(2)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2.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
(1)细胞
(2)分子
3.黏膜免疫的功能
(1)诱导免疫耐受(2)Βιβλιοθήκη 感染(3)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4)参与免疫调节
十二、免疫耐受
1.基本概念
(1)免疫耐受
(2)中枢免疫耐受
(3)外周免疫耐受
2.免疫耐受的形成与维持
5.Ⅳ型超敏反应
(1)Ⅳ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制
(2)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十五、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1.基本概念
(1)自身免疫的概念
(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2.自身免疫的组织损伤机制
(1)自身抗体介导
(2)自身反应性T细胞介导
3.自身免疫性疾病的
诱因
(1)隐蔽抗原的释放
(2)自身抗原的改变
(4)吞噬细胞缺陷
(5)补体系统缺陷
3.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3)分子模拟
(4)淋巴细胞的多克隆激活
(5)表位扩展
(6)免疫调节异常
(7)遗传相关因素
4.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
(1)基本治疗原则
(2)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策略
十六、免疫缺陷病
1.基本概念
(1)免疫缺陷病的概念
(2)免疫缺陷病的分类
2.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1)B细胞缺陷
(2)T细胞缺陷
(3)联合免疫缺陷
(1)完全抗原和半抗原
(2)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
(3)异嗜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和独特型抗原
3.超抗原
(1)概念
(2)种类
(3)与普通抗原的区别
(4)与临床疾病的关系
4.佐剂
(1)概念
(2)种类
(3)作用机制
三、免疫器官
1.中枢免疫器官
(1)概念